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07-29 23:3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明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

通过对玉树州和青海湖等地的调研与考察,我感到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对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而且也彰显了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趋势。

第一,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民族忧患意识的视角,来从事生态文明建设。这是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青海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的发展,还关系着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这种紧迫感、危机感和民族忧患意识,对解决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透支未来”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从实际出发,抓住本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矛盾,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观念变革和理论创新的过程,更是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生态保护战略目标并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表现。青海先后实施了三江源、青海湖等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不断加大对重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使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江河径流量稳定性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状况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第三,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青海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出台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积极构建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农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发展物流、资金流、产品链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既提高青海地区的现代经济竞争力,又避免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老路。

第四,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支柱。青海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明确提出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从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强化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国家公园制度和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等诸多方面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的同时,明确树立生态文化和观念变革是保护生态的第一牵引力,认为处理好生态保护、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相互关系是时代赋予青海的历史使命。青海的思考和探索说明,制度创新与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支柱。制度是硬的,文化是软的,软硬结合,双管齐下,既提高认识,又坚定行动,共同助推青海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鉴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青海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建议:一要进一步发挥农牧民和广大居民的主体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受益者,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二要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来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建立以公司制度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处理好消费者、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第2篇

生态文明,不仅是理念,更是实践。2012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既是一次智者云集、热议生态文明的盛会,更为各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提供了一次面对面交流的绝好机会。在全球就绿色转型、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达成越来越多共识的同时,中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生态文明之花正次第绽放。

生态建设 环保优先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我国探索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当前,国内各地在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南宁:做好“树”与“水”的文章。南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开展“持续大种树、广泛种大树”植树绿化活动,因地制宜地做好“树的文章”。坚持“以点带面、以线带面、以城带乡、以乡促进”的绿化方针,按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成系统完整、特色鲜明、景观丰富的园林绿化系统。

与此同时,南宁利用当地雨水丰沛、水系发达的优势,突出做好“水”的文章,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治水的理念,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防洪、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效果,最大限度的实现相邻水系的互联互通,形成环城水系。

成都: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成都大力实施“龙泉山脉山山见绿、川川见水”山区生态工程,加快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其主要做法为:

因地制宜,全面植绿。坚持规划先行,制定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方案;坚持多元并举,明确各区(县、市)政府为工程责任主体,强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质量优先,优化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合理安排经济林和生态林比例。

依山就势,梯级蓄水。优化布局水利设施、科学建设水利设施、系统激活水利设施,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区域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

改革创新,盘活资源。着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全面开展山区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林权流转,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招商引资推动集体林权流转;稳妥实施生态移民,吸引民间资本进山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

昆明:“三特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环保建设优先实施。坚持 “环保七优先”原则,对市域范围内的江、河、湖、库实施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整治、全面绿化的“四全”工程;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运转、区(县、市)处理”的无害化收运处置体系。

二是环保制度独树一帜。全面推进环境法制、环境治理、环境阳光、绿色生态保护、绿色创建、绿色传播、节能降耗“七大”行动,实行36条出入滇河道“河(段)长责任制”,制定创新环境保护制度近200项。

三是环保执法全国领先。组建全国第一支公安环保分局,探索推出“环保警察”、“环保法庭”、“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等制度体系,率先建立环保执法协调联动机制,使环保执法成为昆明绿色发展的守护神。

香港:设立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为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地点,香港在城市规划图则上划定自然保育地带,以保护这些地点免受不协调的发展计划影响。设立限制地区,限制公众进入重要野生生物生活环境。执行《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规定指定工程项目须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须将无可避免的影响舒缓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对重要生态环境区域和物种实施保育计划,举办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让市民加深对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目前,香港已指定24个郊野公园和22个特别地区,有效地保持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维持了香港的生物多样性。

澳门:重视环保科技的应用和普及。澳门非常重视环保科技的应用和普及,鼓励走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澳门已拥有符合欧盟尾气排放标准的先进垃圾焚化中心,在电力生产、污水处理等方面均采用了国际环保和无污技术。“城市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利用真空吸取的方法,通过设置于地下的专属管网将废弃物运送至转运站作进一步的处理,减少污染和噪音。

澳门还通过举办论坛、展览等各种活动汇集全球产关研学界精英,共同推动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绿色生产力,协力开创绿色商机,以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城市低碳 产业先行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城市作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地,消耗了全球大部分的能源,同时也产生了相同比例的排放。城市低碳,产业先行,促进绿色转型,实现包容性增长,既要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要努力探索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

广州:实施“退二进三”和“双转移”战略。广州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导,坚决实施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和“双转移”战略,引导企业在搬迁改造中实现优化升级,关停、转移、淘汰各类企业6119家,实现城区内环以内无工业。

工业企业退出中心城区后,腾出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科技研发、设计创意、现代物流等生产业以及服务外包等。在城市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明确新老城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具有较高生态质量的特大型城市产业结构。

福州:以“三同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福州坚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主攻点、主抓手,健全完善与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等制度,努力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

认真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尤其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步伐,推进城区传统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大力发展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南昌: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高地。为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高地,南昌按照“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的思路,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低碳产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未来,南昌将聚焦发展低碳产业,建设节能低碳环保科技园、江西省金融商务区、南昌航空城等项目,使低碳产业和生态园区成为南昌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长沙: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长沙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对传统产业实施高端化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投资者,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快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先后关闭、淘汰造纸、水泥、制革、冶炼、化工等落后产能企业。

海口: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近年来,海口多层次培育绿色现代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积极尝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危机 物质变换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观念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现,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人类也在开始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浸在这种征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第二,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

二、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98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赖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然会向自然界排出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与到大自然循环中。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节我们的实践活动,做到“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

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

(1) 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

(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具体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自然观为指导,分辨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理念 变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社会文明进步就没有了后续优势和发展潜力。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它涉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各方面的重新认识以及观念的变革和重塑。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必然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生态理念就显得极为重要。旧有的生态理念已不能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对其进行变革和重塑。

一、生态文明必须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

文明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关于某类内容长期所形成的理念、知识、技术和调整方法等等的总和。一般可分为:(1)物化的层面,指这种文明通常以某种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法治文明中法庭的设计、法袍、法槌等等;(2)制度的层面,指这种文明表现为与传统相关的各种具体制度,有些制度是继承下来的,有些是舶来、移植的;(3)理念的层面,指人们思想意识中关于此类内容的种种看法。理念是一种文明中层次最高的东西。就算我们舶来最好的物质、制度,如果理念跟不上,人们不去自觉遵守、护卫,这些物化的形式和制度很可能成为“死法”,变成僵硬的、被随意修改的甚至渐渐被遗弃。就如法学上的一句谚语--“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人们自觉的遵守、执行、护卫,制度只是纸面上的文字。而要人们自觉服从、护卫这些制度及制度所做出的价值选择,前提是人们思想深处必须要有相应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也一样,必须要有先进的生态理念作指导。没有先进的生态理念,我们舶来再好的制度,投入再多的人财物,也只是枉然。首先要求人们解放思想,经历彻底的观念和行为的双重变革,不仅在思想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要让正确的生态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一种科学、进步的文化。只有具备较强的生态理念,才能从思想深处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理解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种复杂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将正确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意识和共同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可见具备正确的生态理念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理念的变革

现阶段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合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价值层面的原因,就其本质来说,主要是价值层面的原因。社会发展进程表明,每一次生态运动都是对旧的理念的革新,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对旧有的生态理念进行变革和重塑,必须要有新的、先进的生态理念来推动。

什么是先进的生态理念?与现在根植在大多数人意识里的生态理念又有什么区别?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树立的生态理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种理念的变革:

(一)伦理观念必须生态化 。

人类一度以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是“万物之灵”,万物皆为己准备,皆应为己所用;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仅具有工具价值。即人对一切事物的价值评判标准都是以其能否满足人的欲望为基准,由此延伸出其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以及是否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并以此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这是工业革命时代根植在人们思想深处的沉疴。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被认为是导致这一危机的罪魁祸首。以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和深层生态学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作为这些运动的成果,权利主体和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动物、再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和所有生命共同体,进而扩展至大地、岩石、河流乃至整个生态系统。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可以算是一次革命,是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到生态伦理学的革命。非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道德应包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认为大自然拥有权利。正如美国学者C·胡克在《进化的自然主义实在论》中所指出的:“科学的最大成就也许就是突破了盛行于我们人类中的无意识的人类中心论,揭示出地球不过是无数行星中的一个,人类不过是许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而我们的社会也不过是许多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个。” 今天生态主义者为解放大自然、废除“对地球的奴役”而奔走呼号。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把人类由大自然的主宰变为大自然的普通公民更为合理,摒弃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和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二元论陈旧观念,确立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伦理观上坚定的支持。

(二)经济发展观必须生态化。

生态危机无疑是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反思传统的经济模式,在工业革命及其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速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模式。传统的经济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却片面、自私地把生态系统看作是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的向经济系统输入能量和物质的源泉,漠视生态系统承载容量。其主要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利润等只计算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经营中所获得的价值,而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未来的增长所带来的危害抹去,不计算与经济产出相关的自然资本的消耗。传统经济走的是一条高耗费、高污染发展路子。面对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各种疑难病症不断出现等情势,人类提出并开始探索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首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其次,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与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存的和相互协调的关系;再次,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遵循“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生态经济规律,它是指导人们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基本规律;最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法治理念必须生态化。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法律,往往是具有强制力的,是一种支配、处理或规制其他对象的强大力量,强制人们“为某种行为”、“不得为某种行为”。然而,人们对法制的这种熟悉却只是反映了法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其全部特征。

法学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产物它是被产生它的社会条件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法律的决定力不管多么强大,不管是表现为摧枯拉朽,还是表现为固若金汤,都是在被决定的舞台上的表演 。

我国之所以推行计划生育,这是由我国的人口状况决定的。在人口的增长超出了国土和资源的承载力时,国家就不得不采取限制生育的措施。现在人们又开始建议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也是由目前生育率相对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存在创造了与之有关的法律,而不是法律创造了物质存在。

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是在遭遇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后才被提出来的。恩格斯早就提醒过那些醉心于建造物质文明的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恩格斯所预言的“报复”是由不可移易的生态规律决定的。生态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晶,是大自然千百万年不断演进的成就。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注定不能脱离生态条件的支持,而人类以往的开发活动却每每破坏自己所无法脱离的生态条件。最终人类拗不过自然规律,只得服从。生态文明说到底就是要服从自然的约束,尊崇自然规律。人类接受了生态文明,尽管接受得并不情愿,也就接受了服从。在这种文明形态下,不管是政治建设,还是经济规划,还是道德信条,还是法律规范,都不得不有所忌惮,不得不有所依从。

生态文明下的法律乃至其他规则都应当是适应性的法律、规则,是适应生态规律的法律、规则。

只有以上几种理念生态化了,形成了正确的生态理念,并外化成我们保护生态的行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大业才有可能实现。

注释:

指伦理观念朝着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同.

邱仁宗著.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7页.

第5篇

二、生态兴则文明兴。

三、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社会。

四、发展为要,环境优先。

五、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六、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七、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抓生态就是抓发展。

八、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西昌生态城市。

九、携手打造生态市,共建和谐新家园。

十、手拉手创建生态市,心连心关爱新家园。

十一、生态经济立市,绿色产业富民。

十二、保护生态手牵手,生态文明心连心。

十三、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十四、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十五、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

十六、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

十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

十八、保护环境是责任,建设生态是美德。

十九、山水相连你我他,生态市建设靠大家 。

二十、打造优美环境,共享碧水蓝天。

二十一、美化生态家园,家庭生活美满。

二十二、优化人居环境,共建绿色社区。

二十三、家家生态好风光,人人幸福保安康。

二十四、优化生态园林路,幸福走进千万户。

二十五、保护生态功在千秋,美化环境造福后代。

二十六、绿化美化生态化,人美景美家乡美。

二十七、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X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8002

1 贵阳市基本情况

贵阳市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贵州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西南地区沟通珠三角、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中国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是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贵阳市自然资源禀赋,其中年均水资源总量为46.79亿m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30.7万kW,森林覆盖率达41.78%,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26%,林地占34.01%,动植物种类繁多。2016年贵阳市常住人口460多万人,2016年GDP超过3000亿元。

2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贵阳市早在2007年就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贵阳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经过七年多的时间,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者和全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建设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五位一体,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

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是按照“十”报告中关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格局”的要求,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有机结合。例如,在进行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图1)建设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进行污染治理和公园设施建设,而是把公园建设与园区周边违建整治、新农村基础建设、农民增收项目建设和城乡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并具体结合花溪大道改造、汽贸市场搬迁等工程,实施一揽子工程综合建设,在极大改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依法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涉及面广,客观上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性并得以顺利实施,必须进行依法建设。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了法规建设先行。例如:贵阳市制定颁布了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条例》,ι态文明各项建设进行规范。并制定颁发了《县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绩效考核办法》《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规定》《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由点及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课题,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着眼未来、长期规划、循序渐进。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结合贵阳当地实际,采用试点先行、由点及面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力求少走弯路,提高建设的科学性。例如,贵阳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先明确一批试点企业,在政府帮扶下,当这些企业获得成功、积累足够经验后,就全面进行清镇煤电铝、煤电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首钢贵钢特殊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联和能源清镇水煤浆项目,息烽合成氨及新能源开发项目,开阳磷化工循环经济项目(图2)等综合性大型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从而形成了全市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2.4 分类指导,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不可能“一招打天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指导,从而取得预期成效。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正是通过分类指导的方法,探索并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紧密结合贵阳市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值得借鉴推广的建设之路。例如:贵阳市通过制定《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将相关区域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等四类,并对各类区域的功能定位、实现途径等进行规划,为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生态农业发展区和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为例。其中,生态农业发展区主要范围在花溪、白云、乌当以及一市三县的农村,这些地区要以生态保护优先,建设特色生态村寨,不折不扣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适当进行经济开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经济合理有序发展。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主要包括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和黔灵山、长坡岭、云关山等森林公园,这些地区的生态建设是排他性的,也就是说要不能有任何破坏和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类活动,甚至人的活动也越少越好,努力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3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积累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地区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第7篇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新的命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去探索、去实践。由李裴、邓玲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建设贵阳实践系列丛书》为我们总结了经验,提供了范式。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机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不言面喻。贵阳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擎火先行的探路者,其经验值得关注和借鉴。如何使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贯穿到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如何站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高度,以世界的眼光,全面系统研究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究,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通过阅读《丛书》获到启发、找到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贯彻落实这重要精神,着力构建全球视野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丛书》展现的贵阳市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模式、路径和策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示,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着力构建生态倒逼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二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拉动力;三是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动力;四是构建法制保障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力;五是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六是构建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力。

中国梦,激励召唤着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梦正在探索中。但梦就在脚下,只要我们信心百倍地投身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构建全球视野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作者系贵州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

第8篇

关键词:广西;林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07

新时期为满足社会的生产与加工需求,应重视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应立足于长远角度,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规划方案,应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林业经济建设中,这是未来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1 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述

生态文明就是保持原生态、自然化,人类应充分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了解自然系统的相关规律,实现生产生活的生态化,实现人、自然与经济的协调性发展,以打造更为科学、人性化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模式。林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旨在打造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的良好相处[1],进而构建和谐型社会。对于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问题,广西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政府提出了相关的文件,2013年,广西省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合作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和现代林业示范区备忘录》,从中可深度了解到广西省对林业经济生态发展的决心。

1.2 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林业经济属于一项公共性事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加强林业经济建设,能对生态环境予以改善,能达到维护生态安全的目的,可及时满足林业经济供给,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应强调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经济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升生态经济的自然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2]。发展生态林业经济,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调查与分析可知,优质的森林资源能达到降低风速的效果,能将风速降低70%左右,还可增强空气的湿度,加湿程度能达到18%左右,且森林资源相较于的大地而言,在吸附粉尘上效果要大70多倍,每年可吸收SO2的量为720kg/hm2,被誉为大地的“吸尘器”。

林业资源主要是借助地力、太阳能来创造更为丰富的绿色财富,属于规模较大的绿色经济体。森林能提供足够量的木材,还可提供一定的纤维、花卉与化工原料等,能为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林业资源属于绿色、可降解、无污染资源,可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林业经济的发展,可为社会提供足够的木材资源,能积累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林业经济,能产出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宝库[3]。

2 广西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成效

坚持领导高位推动目前,从广西区内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当地政府已经给予了高速的重视,结合当地的林业发展实况,政府部门针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文件,2010年,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以生态文明示范区作为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2012年,当地政府出台了《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和《广西森林城市等系列创建评选活动实施办法》,旨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后,广西当地以“美丽广西”为主题,决定从2013开始,直至2020年开展“美丽广西”的乡村建设活动,其中发展生态林业经济成为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生态林业经济建设,当地也提出一系列的生态举措,旨在促进生态林业全面、实效的开展。在广西自治区内,生态建设在逐步展开,将“生态立区、绿色发展”视为当地生态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还建设了珠防林、海防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修复类工程,能为林业经济的生态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撑;积极开展林业产业化建设,如林产化工、木材精深加工、林浆纸、油茶、花卉等林业产业经济,实现了当地林业经济产业的逐步提升;林权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设置森林保险试点工程,加强对林权流转与变更的重视,设置林权流转、变更与登记试点工程,及时对一系列行政类服务进行优化,及时挖掘出林业所存在的生产潜力与社会价值。直到2013年底,广西的森林保险覆盖面积达到173.1万km2,在林权抵押贷款方面的余额达到60亿元,林业相关的合作社量达到900多个[4]。

3 广西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1 森林质量整体不高,生态功能有待提升

广西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但资源总量较大与质量效益不高并存是广西林业最鲜明的特征。广西属于典型的南方集体林区,90%以上的森林为集体或个人所有,林权分散。集约化规模经营程度低,管理粗放,特别是作为森林经营重要措施的中幼林抚育间伐普遍没有开展,导致林分整体质量不高。至2013年,广西乔木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为59.6m3/h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89.79m3的66.4%;年平均生长量3.47m3/hm2,真正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的林分不多;平均郁闭度只有0.58。广西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好的面积仅占2%,中等及以下的面积占98%。生态建设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在重要生态区域依然存在种植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广西现有低产、低效林约146.5万hm2,占有林地面积14.2%;林下经济欠发达,综合生产力低,林业产业结构不优,深加工率低,产业链短,主要以卖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多数地区的森林都存在起源、林种、树种、龄组、混交等比例不合理的结构性缺陷,与广西林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极不相称,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5]。

3.2 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环境问题有待改善

生态系统总体稳定与局部地区生态相对脆弱并存,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广西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类型多样,森林、草地、石山、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均有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广西也是黔桂滇石漠化综合防治核心区域,广西共有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76个,石漠化敏感区面积4.89万km2,占广西总面积的20.6%;广西水土流失面积达2.81万hm2,占国土面积12%。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森林减少、河湖干枯、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广西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改变,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特别是一些地区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部分江河、湖旌途植亢S蛩环境质量下降,重金属污染频发,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PM2.5快速上升,全区空气质量下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文明制度还不健全,林业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广西林业正处在改革创新的攻坚期,林业生产力亟待释放与体制机制制约并存。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国家和广西的林业制度逐步建立,林业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西的要求相比,林业治理体系还不适应,治理能力还有待提升,林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部分林业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林业普法、执法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集体林权主体改革虽然已经完成,但有些地方还存在“夹生饭”现象,林改发证不彻底;一些农民拿到林权证后,办理抵押贷款难,山林资产未能变成资本、资本未能变成财富;林业自然保护区集体人工林的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等。

3.4 生态意识依然淡薄,生态文化宣传有待加强

广西人口密度大,常住人口达221人/km2,环境保护压力大。当前广西林业又正处在生态建设的繁重期,生态建设步伐加快与破坏生态问题突出并存。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造林绿化,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但一些地方和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依然薄弱。个别地区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的思想,为追求经济增长,随意侵占林地、湿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先破坏后治理、边保护边破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滥捕滥猎、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频发。生态文化宣传载体少、产品数量少、质量低,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相对缺乏,社会和群众还没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5 林业科技创新不快,科技支撑有待提高

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林业科技支撑作用不强,与现代林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科技力量依然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科技储备不足,支撑广西林业发展的重大科研成果少,尤其在困难立地造林、重大生态灾害防控、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碳储量研究、主要造林树种选优等关键技术;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科技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林I科技试验示范力度不够;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建设与林业不协调,林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尽完善,林业技术推广率不足50%。

4 广西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4.1 政策保障

4.1.1 制定完善林地保护政策与法规

在推进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林地保护的政策与法规,完善林地的管理制度。如制定林地的占用税、出让金、林地占用审批制度、林地保护利用目标考核责任制度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缴政策,控制一些非林业建设用地的占地面积,强化林地的占补平衡。对林地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监管,推进林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4.1.2 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

在推进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广西政府还需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如建立多渠道筹集生态补偿基金、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此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金逐年增长机制,对一些林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级的差别化补偿。扩大湿地保护补助的范围,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高生态文明的补助标准,加大对造林、林木良种、林业机具购置以及森林抚育等的补贴力度和支持。加大对林业灾害监测和防治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以此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4.1.3 完善基础设施投入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广西政府在加大财政收入力度后,还需要完善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基层林业基地的基本投入,给一些重点的林区提供道路、水、电、暖、广播、以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对一些国有的林区、国有林场棚户区以及危旧房进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对其进行改造。加大对一些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科技馆、以及生态文化博物馆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如可以建设林区医疗卫生和教育这样保障性的基础设施,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4.1.4 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完善金融和税收的扶持政策,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如创新担保机制,制定出符合各种林业特点的信贷融资业务,以此来扶持针对林农、林业的一些小额贷款企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一些企业参加志愿造林减排的活动,从社会上筹集林业建设的建设资金。以建设生态彩票的形式,号召全民参加到生态修复工程的活动中,获取多元化的林地建设资金。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建议制定对林业生态产品、林农、林业企业、林业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单位及捐资主体,以及劳动密集型和高附加值林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建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保障制度和增长机制。

4.1.5 加大林业能力建设支持力度

加大林业科研投入和科技储备,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强化成果转化推广,充分发挥科技在林业生产经营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林牧结合、种养平衡”的生态林业体制机制。加强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林业防灾减灾、林业信息化、基层林业公共服务等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入机制,增加对林业教育和培训的资金投入,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生态建设方面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制度建设,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2 保障措施

4.2.1 健全政府目标责任制

进一步完善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将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逐级分解成各地市的具体目标。继续抓好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完成本地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4.2.2 建立生态监测评估体系

保护和建设重点生态领域和生态功能区,开展资源与生态专项监测,加强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监测,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石漠化、滨海湿地生态研究定位监测站,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核心的综合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保护林地动态调整体系。

4.2.3 建立林业推进生态文明评价机制

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广西林业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以此来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政绩观。建立专门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机构,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实施相应的问责机制,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建立相适应的新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计算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还要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考核方法,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考核,推进广西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

4.2.4 建立制度创新机制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建立制度的创新机制,加大广西林业的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建设生态补偿的立法,明确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一些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给予法律上的补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采用碳排放权、水权交易的方式,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效果反馈机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产业发展的政策创新机制,对一些重大的项目实行听证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4.2.5 建立保护激励机制

在建立保护激励机制过程中,应该加快制定林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通过建设义务植树、古树名木的法律法规,对一些非法占用林地、绿地、滥伐林木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罚。并且实行倒查问责机制,专门治理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尤其是一些违法审批和越权审批的行为。建立健全的林业行政谭ㄌ逑担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发挥实效。

4.2.6 形成全民参与机制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以及学生组织的力量,形成全民参与机制,让人们都可以参与到保护生态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来。还要创新全民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发挥全民参与的积极作用,推进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

5 推进广西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通过对广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地林业经济态势与生态的结合力度不足,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未来若想全面推进广西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必须强调经济与生态的紧密协调,旨在打造人、自然与经济和谐相处的平台,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体系,在保护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重视发展林业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这也是未来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与目标。

为了提高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还应进一步努力,强化林业的生态性建设,在原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政府应更加关注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对生态修复技术、绿化技术等进行不断研发,成立林业生态建设中心,专门针对广西省的林业生态问题进行研究,以求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尽管目前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是通过不断努力,林业生态体系定会更为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效果会更佳,进而打造出生态文明的林业环境,大大促进广西省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林业经济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注重环保与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现象,遵循人性化、生态性的原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6 结束语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与规划的重要目标,制定科学的生态建设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打造更为完善的生态系统,充分践行节能、环保与绿色的理念,是未来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鹏,陈禹静,尚毛毛.基于经验总结的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创新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62-67.

[2]莫剑锋,陆志星,黄永辉,尹国平,许奇聪,杨建华.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经验剖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4(2):206-210.

[3]黎德丘,蒋迎红,王波.浅析广西林业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建设[J].广西林业科学,2014(2):240-243.

[4]郇庆治.绿色发展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21,53.

第9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逐步发展,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式严峻,直接危害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生存情况。高职院校的教育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为工业生产提供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建设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将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高职校园文化,贯彻在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技术人才过程的始终。

1生态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初含义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人民的幸福,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上为后人“乘凉种树”。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突出贡献。(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和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学生参与的讲座、社团和其他学科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文化设施充斥在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建设,使校园文化具有生机和活力。

2生态文明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理念意识的形成是逐渐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精髓而形成的,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思想观念。人们正确对待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进步的观念意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破坏了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破坏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从可持续发展上升到绿色发展,其实就是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高职院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在校园文化发展的始终。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启迪学生的心智,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习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促进校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产、服务、管理活动一体化,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责任,传承讲话精髓。(2)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催促着工业化革命的进程。科学的发展,更是使得信息化技术革命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思考方式也有着极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全球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过程趋向智能化。在这样新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应这一强大的形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思想观念,培养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还要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在职业技能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点,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3)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校园生态职业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是以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应用类的人才为特点的,针对高职院校这一特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绿色发展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职业价值的人才。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人类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工业文明追求着资本增值使得利润最大化,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过度的生产和消费危及了人类赖以生存生存的环境。为了人类能够长期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在人类文明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高职院校应当培养学生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融入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将职业素质与生态理念结合,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着重发展低碳产业,将生态文明经济作为职业发展的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探索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策略。高职院校在帮助师生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时,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的理念,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都能够树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

3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软实力之一,通过对生态文明概念的分析,将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相融合,探索出新型的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有的生态文明校园文化。将生态文明概念融入在校园文化中,可以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涛,赖浩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6(23).

[2]霍小芳.构建“校企共生态”校园文化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

第10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一带一路”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双战略”协同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契合性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以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为例,阐明两者之间的共通性,既是以“双战略”协同实施为契机,推进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河北省通过自身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的现实需要。

两者生态追求与发展理念的契合性。“双战略”的协同实施,特别凸显绿色环保与科学发展,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追求与发展理念也是极为契合的。放眼河北省,传统的高能耗产业、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举步维艰,生态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更好地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所以,河北省不管是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还是从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从“一带一路”辐射外溢范围的战略地位考虑,都必须走绿色环保与科学发展之路。

两者实现方式与建设路径的共同性。不管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还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都立足于区域一体化,以点带面、以线带面,通过重点区域的发展,带动辐射周边。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立足三省市的地缘优势,依托北京政治、文化、科技中心的地位和天津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定位,协同带动河北省的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则从沿线国家与地区间的发展大局出发,构建和平共处、共生共荣的友谊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需要从生态“重灾区”入手,抓住重点与主流,精准治理,有的放矢,以重点生态问题的化解推动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

两者实施战略与目标取向的一致性。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地区、国家间的互信、交流、优势互补、共建共荣为重要依托。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主要专注国内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而“一带一路”战略则更为关注国际区域的协调发展。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一带一路”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协同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需要整个社会参与、上下互动、协同推进的治理工程,进而让丰富的社会治理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实现永续发展。

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对于生态危机根源的追问和反思也没有停止过,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认识也由浅入深,从人口、经济、技术、制度等表层因素,延伸到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乃至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深处。由于对产生根源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反人类中心主义说”、“科技异化说”、“消费异化说”、“资本主义制度说”等不同观点。而立足于“双战略”协同实施的视角,我们应该从人自身的思想根源、社会治理路径、合作协同机制三个维度出发,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化解之道。

持续共生理念的淡薄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源。人、社会、自然是一种共存共生的依赖关系,人类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才能生存发展,因此必须依存于自然界,同时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界。但随着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能力的增强,人们更加注重从自然界索取的“工具性价值”,忽视自然的“共生性价值”,这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缺乏伦理关怀。“双鹇浴毙同实施的发展思路,意味着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人们的思想根源入手,使广大民众逐渐提高自身生态素养,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开放治理路径的缺失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瓶颈。以“双战略”开放协同、多元合作的实施路径审视当前河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不难发现,缺乏开放互助的治理路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现代国家治理日渐从等级科层制走向平面型的协调网络,由重视正式关系和政治体制的内部要素,转而兼顾以团结、利他主义、互惠和信任为核心特征的非正式社会网络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拓宽治理渠道,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制定和战略实施往往依靠政府的单一治理,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参与力量不能有效被调动起来,缺乏开放的治理路径。

合作协同机制的薄弱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障碍。“双战略”协同实施,特别凸显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共建。现代社会更多体现为一种双向沟通、多元互助、民主合作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与推进,也同样需要不同地区、甚至国家间的团结协作。河北省在以往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缺乏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协同共建,以至于出现跨地区的生态和环境污染,无法启动有效的联动联防机制,也使得生态环境改善意义上的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变得异常艰难。

“双战略”协同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是增强生态建设命运共同体意识,注重生态效益。生态问题不仅是一个省市、一个地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问题,在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面前,每个地区和国家都责无旁贷。“双战略”的协同实施,启示我们在注重经济效益和效率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协调,以科技为支撑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开发新能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生态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统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打好思想基础;社会建设方面,要大力提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倡绿色革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将科技研发和运用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二是以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创新治理方式。建立政府、社会和公民三层面的协同治理方式。首先,政府应当从总体上把控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脉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规划,并配套出台相关政策,着力破解突出问题。其次,充分发挥社会环保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加大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环保活动和宣传环保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地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融入到每个社会公民的日常生活。再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只有依靠亿万人民的身体力行、群策群力,才能持续不断推进,而不至于停留在美好的空想。所以,在生活方式上我们仍要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贡献一己之力。

三是构建区域协同防控与应对机制,推进多元共治。单一的地区治理或孤立的多点治理无法实现治理效益的最大化,而区域协同防控与应对机制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可有效弥补点线治理的局限性。在区域协同与应对防控机制中,生态治理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都会被兼顾到,各行为主体既相对独立地解决本地区的生态问题,又可以在协同合作的应对机制中沟通交流,密切配合,使生态治理力量得到最优整合,形成治理合力,推动治理实践,进而形成网络化和规模化的治理效益。这种由部分带动整体、循序渐进的治理方式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现实社会中的推进找到了有效的渠道和路径。

(作者分别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院副教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注:本文是河北省2016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科技视阈下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B16ZZ0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当前,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要做到“五位一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保护五个方面的全过程,以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具体可从下列方面入手。

1.1建设绿色经济体系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有效途经。它的含义就是要求把自然保护的任务纳入经济、财政和市场发展规划中去,使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融为一体,彼此相互支持和促进[7]。当今的经济建设一般都未能支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它大多是无偿或低价地利用自然资源,例如水源、能源和生物多样性等,但其价值并未包括在产品的价值内。这就常常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现象,既影响经济本身的发展,也威胁地方的生态安全。要改变这种情况,办法就是经济、贸易和投资规划包括自然保护任务在内,公司、行业协会和消费者集团把自己所应承担的自然保护任务纳入自己的规划中。这样,把自然保护看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经济手段引入到自然保护事业中,保护的成果计算出其经济价值,而且重视发展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产业,不再把它只作为所谓公益事业看待,才能激励人们的积极性。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新疆、东北和内蒙古等地林区不再采伐木材,并投入大量资金重新安排原有人员转户业。实际上,就是通过生态补偿来保持原有的自然资源,以达到维护所在区域生态安全的目的。可以说,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有效行动,被认为是引领绿色经济的新征程[8-9]。如果原来的林场能够根据其自然和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遵循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要求,按适当管理类型保护区的特点,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加强过渡区的建设,必然就会产生新型的绿色经济体系,既使自然资源得到相应的保护,也不会失去其应有的活力[10]。

1.2理顺管理体制

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最重要的举措。实践证明,我国许多生态问题难以落到实处,并非缺乏理论领御或技术支撑,而是在于缺乏制度性的考核、监督与奖惩的办法,需要认真的总结概括发展的经验教训,制定全体社会成员必需共同遵守的法规和条例等,考核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活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需理顺政府职能和管理体系,避免“多龙治水,政出多门”,保护机构功能扭曲、管理无效或不敢过问等情况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组成部分的保护区,尽管建立已经50多年之久,至今仍是这种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应起的作用。应该建立更加有权威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工作,例如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局或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局,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由统一协调部门合理分配使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公私企业集团、企业家、社区和利益攸关者的积极性,通过委托、承包、合股甚至出售给他们经营管理才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贡献力量。其次,要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我国现有的许多保护法规,大多是把保护单位看为公益事业的观点来制定,已大大落后于时展的要求,不但不起促进作用,相反,还产生滞后和抑制作用,急需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来制定一系列新的保护法律法规,例如自然保护法、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防除生物入侵法、生物安全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都是非常迫切的[11-13];单独制定其中任何一种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同时,地方立法机构还可据此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尽的管理细则。

1.3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文明观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中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制定规章制度是一种强迫执行的办法;那么,加强教育就是一种自觉行动,人们的自觉性增强,执法当然就容易得多。在当今的生态发展文明时代,要求广大公众有较高的生态保护意识,但是,迄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深刻意义和对国计民生的价值还不为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充分的了解;要长期耐心地开展宣传教育。一旦人们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决策者下定决心,困难就容易解决得多。可以说,生态保护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可从校内外两方面着手,中、小学校要增加相应的自然保护课程或内容,大专院校应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学院(或自然资源管理学院),在自然保护、资源持续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继承和发扬、保护区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建立相应的专业或课程,大力培养人才。各个县市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创办至少一所以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内容的职业高中,为迎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培养第一线工作急迫需要的人才。各级党校也应建立专门的讲授课程,并组织学员们定期举行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使他们的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收获,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校外教育可通过各种传媒,把各地上述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经验向广大公众广泛传播,大量散发宣传和培训材料[14-16]。这样,使人们在经济、政治、法律、科技、伦理等领域建立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视自然保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以,提倡作家以描写自然为主题,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内容的所谓生态文学应运而生。自然生态的危机和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密切而不可分,人怎么对待自然就会怎么对待社会和他人,仅通过生态科学发展提高认识和制定政策似乎还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还要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养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寂静的春天”一部散文作品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果,令人惊叹。它标志着文学家不仅要讴歌人类的力量,关注人类的利益,描述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表现人类对世界的征服;而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利益,反映和推动人们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伟大事业。保护区不仅要邀请自然科学家参与指导,还应邀请社会科学家特别是作家参与自然考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工作,并且具体负责几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其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寂静的春天”作者的成就与她长期在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工作,参与海洋生物考察,从事农药污染研究密不可分[17-20]。

1.4组织广大公众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及其丰富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尽力做到利益公平分享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社会建设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事,它的利益涉及到每一个单位乃至个人,不能由任何人包办和控制,要严格按照“统一协调、分散管理”和“广交伙伴,共同管理,利益公平分享”的方针行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生计,减少贫困和环境脆弱性,维护环境和人类安全。当前,日益扩展的荒漠化、耕地土壤肥力降低、资源枯竭、天然森林面积日益缩小和环境碎化等大大促使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降低,造成贫困加剧和人类安全缺乏保障。贫困意味着收入水平低、健康状况欠佳、获得教育机会和信息机会少、缺乏敏感性、对决策影响有限、缺乏必要的自由和拥有资源、资金和其它经济财富的权利和机会,脱贫的办法必需使广大公众能劳动致富。当前,强调把生态保护问题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中已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但保护和群众福利之间的关系仍未被决策者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需把改善人民生计、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任务列入自己的规划中。实施利益公平分享政策将会激励人们生产积极性,有助于社会和谐和合作,增加生产财富的机会。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可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利益分配不公的陋习。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团结合作伙伴能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活动,实施利益公平分享[21-24]。

1.5加强和完善保护区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任务,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为止,全国已建立保护区2640处,如果每个保护区都能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组成部分,持续社会的目标基本就能达到。但是,目前的情况离此要求还远。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经济价值,但对保护区与它们发展的关系了解还少。人们对水、旱、风、沙和火灾与环境污染的危害十分关注,但对保护区遭受破坏、自然资源枯竭和物种陷入灭绝的严重性不大关心,更不了解保护区的存在对上述灾害防治的关系和作用。人们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各种条件的人工绿色工程,即使还没有充分把握预测其成功的可能和将来的作用;而对保护区不是这样,但保护区正是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自然绿色工程。可见,保护区虽然已大量建立,但对它的意义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知如何经营管理为好。当前,除了极少数地区例外,人们都感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人们都盼望着现代化生活,技术革命被视为万能良药,破坏自然的力量愈来愈大,自然是否存在似乎已无多大必要;但是,许多地区实现现代化之后,原有的自然系统被破坏,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才意识到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人们不能征服自然,消灭自然,反而招致自然的惩罚,最迫切的任务是要与自然取得必要的协调;因此,保护区才在残存的自然系统中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需纠正过去的失误,改变错误的行为,加深对保护区的认识,才能真正地去管好它。保护区是主要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和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保护,但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国际人与生物计划所提出的生物圈保护区强调,必需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保护区的工作和当地的区域生态安全、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联合在一起。它通过在保护区内划分不同的功能区,例如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和制定各不同的管理措施,使必需严加保护的区域得到应有的保护,并通过研究试验把当地丰富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各个方面,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彼此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解决彼此可能出现的矛盾。它还特别强调要与周边社区合作建立过渡区,帮助他们规划土地合理利用,从事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兴的生物多样产来业,建设生态小城镇、民族文化村和村落生态经济园,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之成为由多种多样具活力的生态系统所构建的景观多样性镶嵌体[25-26]。这个由保护区和非保护区有机结合的整体就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不同部门从其实践中所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生物圈管理区、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含义[27-3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就是为了现代和未来的繁荣而设计的管理自然的基本单元,应为其有效管理下一番功夫。人类社会发展是迅速接近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还是人类的智慧和技术能克服所面临的任何困难呢?不管情况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在其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社会按前一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它就是极限区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即使像后一种情况那样,有一个富饶的未来,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人与自然协调美好的生境。它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形式的依据,使人们更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如何利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不同区域不同部门选择若干保护区或生态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然后再广泛地推广,是一项最迫切的任务,特别是如何促进2010年成立的贵州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发展,免于流为形式是一项最具体的要求。

2实施途径

2.1现代的工业和信息社会似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并不清晰,经济全球化和保护地方化所产生的矛盾,在很大的程度上要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来解决。尽管信息社会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一切都变得如此方便、舒适和快捷;但是,还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或完全忘记人类的食品安全、健康、繁衍和许多环境问题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科学地管理地球,建设持续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确定适当的发展速度,避免好高骛远,欲速不达的空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帮助人类扩大思路适应时展的一种指导思想。现代信息社会需要传统的智慧较之部落人需要现代文明似乎更为迫切的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32]。

2.2生态文明建设被升格为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一个战略层面,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成为“五位一体,”并强调要将之融入各项建设的全过程,这标志着我国21世纪开始跨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后又攀登上一个新的阶段。对此,人们必要需有充分的认识,并将之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时刻记住把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下去。

2.3从科学角度来看,美丽中国意味着要实施“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目标。它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重要支柱。它与信息、电子、通讯、遥感和生物一样,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重要热点,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完善现行“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体制,发挥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为建设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政府;责任;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51-02

党的十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建设发展体系,成为中国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发展方式,又事关人民福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之前“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具有关乎民族长存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及缺失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既是其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服务的体现。但在现实层面中,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存在的责任缺失也不容回避,政府理应对造成环境问题的各种深层原因进行反思,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政府主导和推动作用

生态环境作为公共性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由政府主导调控,可以说,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是国家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倡导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运用政治、法律和经济手段,制定长期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利用各种政策和制度工具弥补市场的不足。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投入足够的财力,通过税收手段调节企业生产和人们的消费行为,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过度消耗能源的行为予以惩罚。在现实中,政府的主导与推动效应没有得以有效发挥。部分领导干部还没有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宣传不到位,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淡薄,过度消费、高碳出行甚至破坏环境等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在政策引导和支持方面,政府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环境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发展活力不足,企业技术革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二)政府的制度提供职能

政府要实现生态职能、承担生态责任,就必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制度。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有效地规范各社会主体的行为、规避不良现象。作为重要的制度保障,政府应在经济增长指标体系中加入对生态文明的考核,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增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监管和监督机制。制定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规划,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战略发展体系。当前我国政府的制度提供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环境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低效率。生态环境投入和补偿制度不完善,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指标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比重仍然过大,以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未从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管不力,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政府采取多种手段治理与公共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承担生态治理的职能和责任。政府运用制度手段和政策手段,可以调节约束企业和公民的行为,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许可制度、财税体制和奖惩机制。政府运用市场手段,可以在不适合行政权力干预的领域通过经济方式调整企业生产和公民的消费行为,引导全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符合生态文明要求。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可以完善立法执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在多种手段治理与公共参与方面我国仍然欠缺,目前政府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唯一主体,治理方式单一,缺乏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其缺位导致了生态环境中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话语权缺失。政府与广大民间组织、企业的合作总量仍然较少,程度仍然较低,无法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得作为市场资源的社会资本难以有效进入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亦无法进行生态环境投资与治理。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落实责任政府职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向政府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的全面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落实责任政府职能,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和树立绿色政绩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生态建设,文化先行。在全社会建立起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价值基础。政府应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从而“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更应率先垂范,节约日常办公资源能源使用,低碳化办公,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建设绿色节约型机关,树立起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建设生态文明更要求政府必须从唯GDP思想中跳出来,重树绿色政绩观,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细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指标,推行切实有效的绿色GDP考评体系,将每一次考评结果纳入政府档案,作为绩效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位”或“越位”的政府职能部门及其相关负责人,务必做到依法问责。要全面建立起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在对领导干部离任升迁考察审计时,不仅考察经济增长情况,还要考察同时产生的资源减少、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破坏程度等要素,督促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其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二)健全环境制度建设和加强环境监管

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建设。我国政府环境制度建设体现在纵横两个方向。在纵向上主要体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责划分。应推进实行职责异构,划清责任边界,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管能力相应的环境事务,并建立协作机制;在地方政府内部不同层级间也要进行环境责任划分,克制环境治理边界的模糊性。在横向上主要体现在政府的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配置划分。针对我国的环境体制中普遍存在部门分散、管理权限不清,从而频繁出现“有利的事情有关部门争着管,无利的事情则没人管”的尴尬局面,应科学设定政府环境责任横向配置,加强完善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如,集中环境管理权,把分散的环境管理权集中并趋向于单一中心,明确部门的环境责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还要建立强而有力的生态监管机制。在环境监管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的各个重要环节,尤其注重事中和事后监管,避免环境管制政策“前紧后松”,确保环境评价和节能措施贯彻项目实施的始终。要对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使政府的环境保护权利、义务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形成一个以生态环保部门为主体、媒体、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统一监管机制。

(三)推动市场化机制运行和扩大社会参与

过去我国政府对生态的管理过度依靠行政手段,带有明显的政府主观色彩,非常不符合市场化机制运行要求。在未来的生态治理中,应持续减少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干预,避免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推动政府生态职能向依靠法律、经济和行政相结合的综合方式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市场主体之间交易的形式有效降低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成本,化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例如,当企业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矛盾时,可通过建立资源占用权、污染排放权交易制度,允许企业购买一定的资源占用权和污染排放权,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占用和污染排放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理顺政府生态职能的转变还应不断扩大社会参与程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应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创建平台,从而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力量协调保护生态环境的能量。同时要注重通过建立生态信息共享机制、公众参与会议制度、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等形式,保证公民对生态信息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效发挥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主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