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时间:2022-10-05 22:59:25

需求价格弹性

第1篇

需求价格弹性最优调价幅度最优价格

一、价格调整的策略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价格随着市场的需求在不停地上下波动。根据市场的特定情况,企业需要及时的作出判断,进行价格决策。价格决策,价格调整在企业营销价格策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企业的价格调整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种情况是根据市场需求单纯的上下增减商品价格;另一种情况是因竞争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消费者,通过一定的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赠送礼品,多买多送,打折等方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伴随着企业商品的提价,以弥补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损失。

二、常用的定价策略

撇脂定价策略以及渗透定价策略是新产品上市之初最常用的两种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是指产品先以较高的价格问世,以最短的时间收回产品成本。采用这种定价策略,可以现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比较好的产品形象并且价格的调动空间非常大。但是这种定价方式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企业仅仅是为了尽快的收回成本而把产品的价格定的过高,远远超过产品应有的价值,很有可能导致吓跑消费者遭到消费者的排斥和引来了大量的竞争者,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余地,减少企业利润。而渗透定价策略恰恰相反,其是以较低价格出现在市场上,从而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有效减少竞争者,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渗透定价的方式仍然存在弊端,引起价格较低不利于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形象,此外产品价格的回转余地较小,稍微的价格上涨都有可能造成消费者的流失。

以上两种常用的企业定价法都各有优缺点。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以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作为企业定价的切入点可以为商品的定价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标准,使企业的定价更为合理。

对于价格弹性比较大的商品来说,企业采取降价的定价策略可能会收到较高的收益,但若采取提价的方式则可能适得其反,例如化妆品,汽车等奢移品都属于这种富于价格弹性的商品。对于这类商品来说,若产品之间不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也没有对产品有准确的定位时,企业为了凸显自己的优势可以采用概念营销的方式。通过概念营销,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先入为主,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程度,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商品的大卖。但是若随着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则会更加倾向于价格偏低的同类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不想失去已有的消费者市场并开拓更大的市场就要采取降低商品价格的策略,发动价格战,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若是产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例如:中低档的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等。企业则可以通过采用大力宣传企业文化的方式以非价格战的策略让消费者认识到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通过利用这些差异进一步影响到消费者的心理价格。从而使企业获取更高的利润。

对于价格弹性比较小的商品来说则应当采取相反地价格策略。降价商品价格已经不适用于该种产品的销售,相反,适当的提价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收益。例如:医药物、食盐、生活必需品等。在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缺乏价格弹性的高档商品来说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的策略,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优质优价的品牌形象。对于一些缺乏价格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来说,采用习惯定价的策略比较科学。对于这类商品若定价过高,消费者会认为超出自己的预算范围而拒绝购买,以价格较低的替代品代替。若这类商品定价过低,消费者也会怀疑该商品的产品质量,不敢购买。

通过需求价格弹性对商品的定价进行计算和分析,使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更容易处理。从而可以更加理性的对价格策略的预期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参考价格弹性系数,企业对产品价格的制定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标准。以需求价格弹性作为企业定价的重要参考因素,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上接第248页)从而促使金融市场实现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作为金融产品交易的载体,不仅要具有高效运行的市场效率,而且对市场拓展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不断丰富市场主体和金融产品。

2.4健全相关法律,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再结合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紧迫性,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尽快制定比较完善的金融创新监管法律体系。首先,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的现状进行彻底的整改工作。将具体的责任划分到特定的部门,或者创建一个特定的部门负责全部职责,实现从产品研发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责任制管理。其次,完善征信体系。充分利用网络消费、还款记录与用户在各银行的交易记录进行信息整合,创造一个更高效更完善的信用体系。最后,监管部门还要在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适当放开银行自主创新的权利的同时,跟进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而降低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性,保证金融市场改革的顺利推行。此外,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将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放在首位,并根据金融创新不断调整适应,以免出现过度监管或监管不力的现象,从而阻碍银行业良性发展。

3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国外金融机构开始入驻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学习、借鉴、研发创新型金融产品的的机会。考虑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开发自主创新金融产品,确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我国金融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玲.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机制分析与对策.现代商业,2012(06).

第2篇

关键词:撇脂定价策略;需求价格弹性;单位弹性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2-0043-04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但是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价格的变化,必然带动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带动企业利润的变化。而价格的制定和调整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在现实中有时价格的调整不但不能带来利润的提高,反而导致利润的进一步下跌。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利润的下跌,就要考虑企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即消费者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定价的重要性和常用的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一个基本策略,由于价格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是企业在竞争中最常用的一种营销策略,也是竞争的有力武器。而且,在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中,企业的促销、分销、产品等策略手段往往也都体现在企业的定价中。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如何制定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企业营销的关键。在现实中企业常用的价格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企业常用定价策略

企业在新产品定价的过程中,常用的定价策略有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是在新产品上市之初,把产品价格定的较高,以迅速收回成本。这种定价策略能够创造优质优价的产品形象,具有很大的调价余地,但是如果定价过高会招致竞争者的大量涌入和消费者的抵制等。渗透定价策略是把产品价格定的很低,通过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能够有效地阻止竞争者的进入,但是有的时候运用不当,会给消费者留下低质低价的印象,另外产品调价的余地较小,企业只能获取微利。

差价策略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者、地域等不同,对同一产品采用不同的价格,主要包括地区差价、用途差价、季节差价和分级差价等。

折扣定价策略是企业为了更多地吸引顾客,扩大销售,在价格方面给顾客优惠,主要包括现金折扣、数量折扣、功能折扣和季节折扣等。

在企业定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顾客需求和销量的关系。在不同的需求类型和需求程度下,企业选择的定价策略就有所不同。只有在最初选择合适的定价策略才能带动产品的销售,为企业的市场开拓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常用的价格调整策略

企业的产品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要随时调整产品的价格,价格调整是企业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也是营销价格策略的重中之重。价格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单纯的提价或者降价;另一方面是企业的送券、赠品、打折等促销活动最后会直接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之中。这就需要企业在价格调整的时候,考虑企业应该提价(或降价)10%还是15%,才能打动消费者,有效地避免竞争,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二、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影响

一般来说,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一般用来反映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度。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P代表需求价格弹性、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的变化量,P代表价格的变化量。

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表明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多少,价格变动率是分母。如Ed=0.02,说明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2%。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率与需求量变动率的比率,不是Q/P绝对量的比。因为从绝对值来看,不同的计量单位是不能相比的,得出的分斜率也是不同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Q/P为负值,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商品的需求弹性为负值,用绝对值表示。即需求弹性为2,实际上指的是-2。

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两回事,但有联系。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成正比。所以,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的斜率是相同的,而不同点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

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定价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营销策略的4P(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中,企业的利润=价格-(产品+分销+促销),因此价格的制定和调整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多少。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下,提价多少或者降价多少会带来总收益的增加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1. 当EP=1时,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即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相等

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

TR1=(P-?驻P)×(Q+?驻Q)

TR1=P×Q+P×?驻Q-?驻P×Q-?驻P×?驻Q

TR1=P×Q-?驻P×?驻Q

TR1≈P×Q

其中TR1代表总收益,?驻P×?驻Q可以认为是无限小。

在单位价格弹性的情况下,价格的变动对于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几乎没有影响,企业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采用产品、分销和促销等其他的营销策略来促进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进而带动销售额的增加,总收益的增加。

2. 当0

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

TR1=(P-?驻P)×(Q+?驻Q)

TR1=P×Q+P×?驻Q-?驻P×Q-?驻P×?驻Q

TR1

在0

3. 当1

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

TR1TR1=(P-?驻P)×(Q+?驻Q)

TR1=P×Q+P×?驻Q-?驻P×Q-?驻P×?驻Q

TR1>P×Q

在EP>1时,价格下降,不仅带动了需求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总收益的增加;反之,如果进行提价,不仅会带动销售量的减少,也会带动总收益的减少。

因此,总收益的变化受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和制约,企业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进行降价或者提价,以增加企业的总收益。

三、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定价策略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实际营销活动中,必须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选择企业的价格策略,灵活地进行价格调整,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由于单位价格弹性产品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比较少见,这里只针对富有价格弹性和缺乏价格弹性的产品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

(一)富有价格弹性的产品,适时采取降价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宜采取降价的策略,而不能采取提价的策略,比如服装、化妆品等。1条连衣裙在最开始上市的时候可以定价为1 0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可以打9折、8折、7.5折等,甚至于到最后清仓甩卖的时候可以达到1折。在成本的分摊方面,如果企业生产了1万件,可以把成本全部分摊在前面的3 000件,后面的卖一个赚一个。因此在最初一般采用撇脂定价策略,通过不断地榨取消费者剩余,赚取更多的利润。在价格调整方面,企业应该根据产品之间的差异大小来决定具体的策略。

在产品不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在消费者对产品不是很了解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概念营销的方式推出新的产品,比如海尔防电墙热水器、排毒养颜胶囊等都是通过概念营销,带动了产品的销售,甚至是热卖。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可以采用打折、买赠、送礼等方式。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消费者发现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此时消费者最在意的往往就是价格。因此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时企业就应该撕掉概念营销的面纱,通过优质低价的产品来抢占市场。即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战来不断地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而且越早发动价格战,可能获得的市场份额越大。比如“纳爱斯”在“宝洁”、“奇强”等企业通过优质优价,以高技术起步占领市场的情况下,纳爱斯公司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以后另辟蹊径,认为要与实力强大的企业比产品、比品牌、比形象,只有先抢占市场,方能战胜对手。因此决定采用优质低价的策略去争得时间和市场,以赢得最广泛的消费者。因为,在纳爱斯香皂上市时所采取的广告语是“NICE香皂同为世界一流精品,只有50%的售价”;在雕牌洗衣粉上市时所采取的广告语是“只买对的,不选贵的”;在雕牌超能皂上所采取的推销措施是“雕牌超能皂百万元大赠送”。毫无疑问,突破心理底线,一步到位的价格与密集的央视、卫视广告轰炸,加之各种公益活动的助阵,给消费者以看得见的最大利益,符合消费者求实、求廉的心理要求,形成了雕牌对经销商、消费者巨大的推动作用,造就了在中国皂类及洗衣粉市场的第一品牌。

对于有差异的产品,比如中低档汽车、电视机等,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品牌文化、概念营销等多种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在消费者的心中建立起感觉差异,通过消费者感觉差异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价格,进而赚取更多的利润。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和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降低产品的价格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必须与相应的产品改进相配合,以免对企业原有的高端产品产生影响,甚至于把企业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二)缺乏价格弹性的产品,适时采取提价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宜采取提价的策略,而不能采取降价的策略。比如奢侈品、药品(滋补品除外)、食盐等。

在对奢侈品、药品(滋补品除外)定价的时候,可以采用成本定价法和需求定价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产品的价格。成本定价法只是作为一个价格的参考和底线,需求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预期来确定产品的最终价格,这个价格可以是远远高于成本。

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对于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奢侈品、高档产品等,企业可以通过撇脂定价策略,树立优质优价的品牌形象,一些有损于品牌形象的打折、促销活动尽量避免,可以通过一些树立品牌形象的广告、公关活动等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价格。比如LV(路易・威登)的产品,为了树立优质优价的高端品牌形象,在150多年的营销中始终坚持永不打折的价格理念,而且通过量身定制、口碑营销和不断创新等营销活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

对于缺乏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比如食盐、酱油、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一般采用习惯定价策略。比如500g装酱油,一般消费者习惯的价格区间在1元~10元之间,如果低于这个价格,消费者会认为质量可能存在问题,不敢购买;反之,高于这个价格,消费者认为太贵了,也不会购买。但是企业在定价的时候,可以通过概念营销的方式,提高消费者的心理价格,进而为产品制订较高的价格,比如金龙鱼的1∶1∶1,大部分消费者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是什么,但是消费者知道这代表的是营养的均衡,由此“金龙鱼”才能在同类产品中制订较高的价格。

对于生活必需品来说,即使企业提价很多,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在经济危机中,在消费者的价格指数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地提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防止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可以通过改进产品的方法,变相地提高价格,获取更多的利润。比如食用油根据消费者对于健康程度的需求不同,推出了非转基因的大豆油,进而提高产品的价格。

四、结论

通过对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分析和计算,能够量化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分析消费者对于价格策略的预期反应和企业价格策略的预期效果。因此,价格弹性系数可以很好地指导企业产品价格的制定以及产品价格的调整,是企业产品定价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参考文献:

[1]【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费方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杨瑞东,胡松,吴淑媛.中国彩电价格、规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

[3]朱波.需求价格弹性及非对称效应下的价格决策[J].中国物价,2009,(3).

[4]任伟秀.浅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J].中国科技财富,2009,(8).

[5]董艳梅.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的一点说明[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5).

[6]陈佩仪.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Analysis on the Enterprises' Pric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Demand Price Elasticity

Wang Ling1, Li Shu2

(1. Liaoning Foreign 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 Dalian 116025,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Northeast Financ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5, China)

第3篇

关键词:销售;企业管理;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价格是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指示器,它与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价格策略的制定影响销售环节,进而影响企业收入。然后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不一,企业价格制定面临重重困难。于是合理把握需求价格弹性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价格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济学中,“弹性”表示两个存在函数关系的变量,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程度大小。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商数。实际上,需求价格弹性是一个负数,简单的说就是需求和价格是负相关关系,一个增加另一个就下跌,反之亦然。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简单、合乎人们的认知习惯,默认为正数。

对需求价格弹性内涵的理解应该注意如下两个方面。首先,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商数,并不是简单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商数,更为重要的是二者除与被除的顺序不可颠倒;其次,要牢牢把握需求与价格负相关这一关系。战争、垄断等因素导致的需求价格异常除外。

二、需求价格弹性种类与影响因素

1.五类需求弹性

我们以E表示需求价格弹性:

(1)若E为无穷大,表明需求弹性极大,价格一定时需求无限增加;

(2)若E为零,表明需求没有弹性,价格变化不影响需求;

(3)若 0

(4)若 E=1 ,表明需求变化等于价格变化;

(5)若 E>1 ,表明需求变化大于价格变化,富有弹性。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六种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的六种因素依次为消费者调节需求时间、消费者购买欲望、消费者购买力、商品可替代度、商品用途延伸程度和商品必需性。企业应做好全面细致的市场调研,灵活地依据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六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策略,从而实现销售的增长,进而实现利润的增长。

三、需求价格影响因素在产品销售中的应用

五类需求弹性中,第一与第二类基本只存在于理论情形之中,第四类会发生但现实意义不大。真正能对实际的销售起到指导性作用的是第三类与第五类。诸如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其E值小于1,若妄图通过小幅度降价达到增加营收的目的是不现实的。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降低总收益;再比如女士手提包、男士手表等非生活必需品,在不影响品牌自身价值的情况下合理的降低价格,则有利于提升销量,提升总收益。消费者熟知的促销手段,无一例外的建立在企业对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因素的分析之上。“价格差异”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的一种定价手段。

四、价格差异

价格差异实质上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相同的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价格差异分为三个级别,其中一级价格差异又称之为完全价格歧视,这种价格差异定价对每一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它的理论前提是提供者清楚接受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付出的最大代价,以此为基准作为定价依据,这样能获得接受者全部的消费剩余。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根据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期望与支付能力,索要其能承受的最高价格。一级价格差异十分的极端,现实生活中极少碰到。二级价格差异是根据接受者的需求曲线,将需求曲线根据不同购买量分段,然后确定不同价格。二级价格差异运用较为广泛,比如公用事业中的差异价格,商场中的换季折扣等。以一名精明的家具销售商家为例,商家在工作等家具产品消费淡季,向购买量大的消费者实施优惠价格;在节假日等消费旺季,向购买量低的消费者索要更高的价格。这名家具销售商家正是运用二级价格差异,弹性对待需求与价格,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三级价额差异是指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接受者实行不同的价格,综合比较后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过一般份额的利润。三级价格歧视建立在商家能对消费市场与消费者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评估,加以细化,“精确制导”式的设计价格方案。三级价格差异有着很好的可操作性,是目前运用最为普遍的价格差异形式。三级价格差异对于市场有着正面的引导作用,它很好地整合、调节了资源,充分调动了社会生产力,是值得推广的。

价格差异定价策略是一注很好的强心剂,有效的激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实现了为商家与企业提高利润的目的,同时也为广大的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警惕某些行业因垄断而滥用价格差异定价策略,损害消费者利益,偷窃他人劳动果实。一切的定价行为都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价格法的合法价格区间内实施。(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蛛网理论;需求弹性;供给弹性;调控方向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1-0064-05

一、 引言

住房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们满足正常生活的最基本条件。它与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但近十年来,中国住房市场中的城市商品房价一路攀升,远远超过一般民众的承受能力,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中真正具有置房能力的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总共仅占19.6%[1]。过高的房价已经成为社会财富逆向再分配的工具,这必然会引发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也必然会侵蚀并恶化经济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高房价对宏观经济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房价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下降

有研究表明,占据全社会人群50%左右的中等收入群体,其住房消费对收入高敏感,高弹性。这说明50%左右群体的住房消费是建立在其拼命挤压除住房消费以外生存空间基础上的[2]。这50%左右的群体如果一旦购买商品房,未来的日子必将大幅压缩其他生活消费品的消费,使普通消费品的社会需求下降。高房价必然会导致租金上升,这会使低收入租房群体生活更加贫困,同时通过市场传导机制,租金以商品物价上升的形式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这进一步抑制社会需求。近年来政府出台很多刺激消费的政策,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却不断刷新历史最低纪录,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2008年的最终消费率已经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5.3%,与发达国家超过70%相差甚巨[3]。由此可见,高房价通过多种渠道抑制整个社会的需求,进而影响消费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高房价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质量的改善,恶化金融环境

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房地产业的高利润会吸纳大量社会资金流向房地产业,高技术产业得不到资金的有力支持,使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困难,经济质量难以改善。同时,许多实体产业纷纷将资金投向房地产业,导致资金链紧张,民间借贷利率很高,像温州地区民间利率至少12%,而且每月付息,这么高的利率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一旦房价下降将会导致多米诺效应。因此房价越高,政府被绑得越牢。

(三)高房价造成的财富分配不公还会导致整个社会浮躁投机的心理,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进而损害整个社会健康价值观体系的构建

房地产投资带来的部分人群的财富快速增长,动摇了人们劳动致富的观念。依靠劳动收入的缓慢提高与快速飙升的房价之间的强烈反差使诚实劳动的人们产生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人们纷纷寻找获得财富的捷径,梦想通过投机取巧一夜暴富,无视财富来自劳动的基本事实。一些实体生产企业产业空心化严重,它们无心经营自己的产业,或通过圈地、或从银行套取资金投向房地产业达到使自身财富快速积累的目的。

因此,住房既是中国不同利益阶层矛盾集聚的焦点行业,也是关系到其他行业健康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从200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12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开始,我国对住房市场出台了多轮调控政策,2005年的“旧国八条”“新国八条”、 2006年的“国六条”、2007年的“国四条”、2008年的“国十三条”、2009年的“新四条”直至2010年的“国十一条”, 2011年1月“新国八条”,调控政策紧锣密鼓,那么为何调控不见成效,住房价格却越调越高?房产调控背后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一些学者建议政府加大力度调控住房市场,一些专家建议住房由市场调节,政府不要干预,我们似乎雾里看花。本文试图从蛛网理论的角度,对此做一番梳理。

二、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的,它通过引进时间变化因素,连续考察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等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价格状态以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下面以需求和供给的线性函数为例加以讨论。

蛛网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

第一,产品从生产到上市需要较长的周期,而且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很难改变。

第二,本期需求量决定本期价格,以Pt和Qdt分别表示本期的价格和需求量,则需求函数为:Qdt=α-βPt

第三,上期的价格决定本期的产量,以Pt-1代表上期的价格,则供给函数为:Qst= -θ+δPt-1。

蛛网理论将市场均衡理论与弹性理论结合起来,来考察市场价格与产量的变动状况。在

我们再来看价格弹性的情况,价格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是用来表示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用Ed表示需求弹性,则需求弹性公式可表示为:

Ed=(dQ/Q)/(dP/P)=(dQ/dP)(P/Q)=- β(P/Q)

而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简称为供给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用Es表示供给弹性,则供给弹性公式表示为:

分析(6)式,可以得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t∞时,若Es/Ed

第二种情况:当t∞时,若Es/Ed>1,则Pt∞。这说明,随着时间t的增加,如果Es>Ed,则实际价格Pt将以越来越大的幅度围绕着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最后无穷大的偏离均衡价格。

第三种情况:当t∞时,若Es/Ed=1,则Pt为常数。这说明,随着时间t的增加,如果Es=Ed,则实际价格Pt将以相同的幅度围绕着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既不进一步偏离,也不逐步逼近均衡价格。

以上这三种情况就是蛛网理论的三种模型: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如图:

蛛网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均衡价格体系受到外力的干扰而偏离均衡点时,如果商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这个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就能够回到原有的均衡点,也就是说市场机制作用能够使价格达到稳定均衡,对于这些商品,不需要政府干预,市场就能高效地实现资源配置的作用;如果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这个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再回到原有的均衡点,这时,市场机制不能使价格达到稳定均衡,只会使价格越来越偏离均衡价格,对这些商品政府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稳定商品价格。因此,政府要不要对商品的价格进行干预,是由商品本身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特点决定的,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往往需要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农产品市场如大米、蔬菜等的价格控制政策就是蛛网理论的具体运用。

三、住房市场价格弹性分析

住房具有开发周期长,项目一旦开工,中途很难改变规模;房价也是由同期市场上房子的数量来决定的;市场情况决定开发商下一期的开工情况。住房市场的这些特点符合蛛网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我们可以用蛛网理论对住房市场的价格运行规律,尝试讨论住房市场如何通过市场本身力量恢复均衡?如果市场失效,政府该如何进行干预等等问题。

蛛网理论的核心是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比较。如果住房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那么住房市场通过市场力量会自行恢复平衡,无需政府干预;如果住房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则市场力量对资源配置失效,必须通过政府干预使市场恢复平衡。因此,政府该不该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以及政府如何干预,主要是由住房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比较来决定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住房市场的价格弹性进行分析。

对住房市场的价格弹性研究能够查到的资料还很少,从国外的实证研究成果来看,美国Hunushek等对美国菲尼克斯584户和匹兹堡799户屋主调查研究显示,短期(1年)来看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两地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12和-0.16,但长期看,需求价格弹性为-0.45和-0.64。Polinsky等利用美国联邦署31个大城市的10 054份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7, Tong Hun Lee和Chang Min Kong利用1968―1972年美国一些代表性家庭的面板数据分析显示,房屋所有者的价格弹性为-0.57[4],从这些实证资料来看,住房的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与一般的正常商品一样,住房市场的综合性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是属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尤其是短期内住房价格弹性非常小。这符合住房作为生活乃至生存必需品的特点。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我国的住房价格弹性作了些实证研究。李松、綦群高通过1998年至2007年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住房供给市场对价格的平均敏感程度小,需求市场对价格的弹性为4.00[5],这说明住房的需求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高波、王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743、1.412和4.913,收入弹性分别为3.1、1.727和2.746[6],研究表明我国的住房需求价格也是富有弹性。一般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但有趣的是,上述两组学者研究的结果住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都是正的。为什么国内的实证结果与国外的实证结果相差那么大呢?

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等。可替代的商品越多,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非必需品的弹性大;商品用途多,弹性大,用途狭窄,弹性小;商品支出在预算中所占的比重大,弹性大,比重小弹性小;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就是消费者寻找替代品的时间,时间长,寻找的替代品的可能性大,弹性也大。

从目前我国国内情况来看,住房需求市场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市场,一是解决居住需要的住房市场,一是改善住房条件或投资的住房市场。

解决居住需要的住房市场弹性很小。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住房是生活乃至生存的必需品,人人都需要。第二,个人住房市场上的商品房没有足够的替代品。城镇人口解决住房问题有两个渠道:一是购买住房,一是租赁住房。购买自有住房的替代品是租赁住房。对于这一点,崔裴、严乐乐进行过详尽研究。研究表明,由于中国住房租赁市场上的供给主体以非企业、非职业化的个人为主,无法在出租单元层面上保证住房服务供给的持续性以及配套服务的品质,中国住房市场上租赁住房所提供的住房服务与居民自有住房所提供的住房服务不可完全替代,导致住房租买选择机制在中国缺失[7]。租买选择机制的缺失使得租住市场替代性很小。第三,对于居民满足居住需要的第一套住房,其用途也狭窄,只能是居住。第四,虽然购买住房支出在整个预算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由于住房租买选择机制的缺失,以及住房的刚性需求,只要能买得起房子的人都会选择购买住房。有研究指出我国住房消费能力对收入具有高弹性,说明决定是否买房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也就是说只要收入条件许可,一般人都会压缩其他消费而去购买住房。因此从影响弹性的因素来看,说明满足居住需求的住房市场弹性非常小。美国有非常完善的住房租赁市场,并且私有财产保护机制完善,也没有像中国这样凶猛的城市化进程,在不区分住房需求类型的情况下,其短期需求价格弹性在-0.12至-0.67之间,中国国内满足居住的住房市场的需求弹性远比这个数据小,所以个人判断其短期弹性系数绝对值应该小于0.12和0.16,长期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应小于0.45。

改善型或投资型的住房市场,因为用途相对比较广,改善型的住房在当前的房价下是属于奢侈品,投资型的则与预期有关,投资的替代品较多,因此其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应该比较大,且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但国内学者们实证研究的弹性接近4.00,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零,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说明我国的住房市场已经是一个非理性的投机市场。我国的快速经济发展与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催生了庞大的住房刚性需求市场,在住房供给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住房价格必然上升。2003年以来多次的房价调控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改变了人们对调控政策的预期,结果是住房价格上升,导致人们恐慌性购房,住房市场投机者囤货居奇,使得住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房价越调控越报复性上涨,越报复性上涨越恐慌性购房,住房市场进入恶性循环中,这就是我国学者实证研究中发现我国住房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而且弹性系数大于零的原因。如果刚性居住住房市场能够稳定住房供给,消费者对房价有一个理性的预期,投资性住房市场在价格机制作用下会趋于平衡。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生产的难易程度;生产成本;生产周期;预期价格等。目前中国住房生产技术含量普遍很低,生产相对比较容易,且由于住房供应短缺,预期价格上涨使预售机制在住房销售中充分发挥作用,开发商成本低利润高,所以相对于满足居住需要的住房市场,供给弹性要大于需求弹性。但由于国家的土地限制、预期价格上升使开发商囤地及勾结垄断经营等因素,使得我国的实证研究中住房的供给弹性也很小。但自住需要的住房需求远比住房供给更为刚性。

综合以上分析,在住房的两个市场中,为满足居住需求的市场,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而改善型或投资型的住房市场,需求弹性会大于供给弹性。

四、住房市场的调控方向

根据蛛网理论,改善型或投资型的住房市场,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这个市场无需政府干预,通过市场机制就能够自行恢复平衡;满足居住需求的市场,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一旦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市场机制无法使市场价格回到均衡价格,而只能使价格越来越偏离均衡价格,这个市场必须需要政府干预以稳定价格。因此,必须区分两个不同的住房市场,政府干预的市场为居住需要的住房市场,政府干预这个市场的基本方向为:

(一)从供给方面要稳定供给

由于居住需要的住房需求弹性非常小,即住房需求刚性难以改变,要解决住房供需矛盾,最为可行的方法是稳定住房供给。历年来房价暴涨的根本原因是供给不足,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GDP政绩考核制度。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土地的高度依赖,使地方政府完全没有动力建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公租房,这直接将居住需要的住房市场逼向改善住房条件和投机型住房市场,促使住房市场成为社会财富逆向再分配工具;同时廉租房和公租房的缺乏也使住房租赁市场难以规范,住房的租买无法替代。GDP政绩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成了高房价的推手,高房价导致的商品价格全面上涨使得名义GDP快速上升,政府政绩赫然,但实际的GDP无人关注,人们生活日益艰难,幸福感下降。历次中央对住房市场的调控政策被地方政府化解而达不到调控预期目标,与此密切相关。因此,要使地方政府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上有所作为,必须打破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打破GDP政绩考核制度。二是住房供给的垄断经营。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可以通过垄断,控制产量,大幅度增加利润。由于住房需求弹性很小,因此目前国内的寡头垄断经营者通过联合、囤地控制生产数量以获得高利润,同时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利用媒体虚假信息、饥饿营销等手段诱导人们预期。所以要增加供给,就需要打破住房市场的垄断经营,公布住房信息,使人们对住房市场有一个理性预期,同时增加住房供给渠道,比如可以民间集资联建、政府建经济适用房、商业开发建设等。

(二)从需求方面要抑制住房需求和提高需求弹性

住房需求有很大部分是由于城市建设中的拆迁等推动的,在住房供求不平衡时,要尽量减少拆迁等被动型的住房需求。要满足一般城镇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在不能有效划分居住需要的住房市场与改善投资需要的住房市场的情况下,要通过信贷、税收、法律等手段抑制投资性住房市场需求。从需求弹性影响因素看,增加购买住房的替代品从而增加需求弹性比较可行。为此要规范现有的住房租赁市场、政府建造大量公租房廉租房等方式增加租房市场供给和增加租房与住房可替代性。也可以仿造农产品市场建立住房储备制度,公租房、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之间进行转换,当经济适用房有剩余的,政府收购作为公租房和廉租房用,公租房、廉租房住户经济条件许可,以经济适用房价格可以购买廉租房和公租房。如果有规范稳定可以预期的租房市场,就可以大大减轻住房买卖市场的压力,经济条件不许可的,参加工作年限不长的人都可以租房住,而不必非买房不可。

(三)改变住房消费观念

人口庞大和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住房以满足基本居住需要为主,为此要改变住房享受的观念,通过房产税等法律措施和构造健康的消费理念等文化建设,抑制享受型的住房消费。满足基本居住需要的住房以够住适用为原则,以小户型住房为主,倡导小户型住房消费观念。

五、小结

由蛛网理论分析可知,住房调控的关键是要区分两个不同的住房市场,居住需要的住房市场最重要的是要稳定供给。这几年中国住房市场节节攀升的原因是没有将居住需要与改善投资需要的住房市场区分开来,将居住需要的住房市场逼向改善型和投资型的住房市场,造成整个住房市场一片混乱。投资性住房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住房供给严格控制的情况下,住房市场的垄断经营很容易使住房价格上升。在庞大的居住刚性需求情况下,居住需求者不得不接受难以承受的高房价,使得投资者获得高利润的风险极小,在预期的可观的利润驱动下,投资型购房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需求的日益扩大和居住需求的恐慌性购买,使得住房价格越来越高。如果居住需要的住房都得到保障和满足,投资型购买者没有可承接的对象,投资风险随着房价上涨而上升,投资规模自然会得到控制,那么改善型的、投资型的住房市场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行恢复平衡。

从住房调控政策历史看,国家2007年前的住房调控政策没有很好区分两个不同的市场需求,调控的重点在控制需求,在增加住房供给方面只有指导性意见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调控措施,比较宏观空泛。因为没有有效可行的增加住房供给政策,因此调控很难见效。2009年开始,调控政策开始区分两个不同的住房市场并对两个不同的住房市场采取不同的调控方法,基本居住需要的市场增加供给,投机需要的住房市场抑制需求,因此2009年的调控政策基本抓住住房市场的问题要点。2010年的调控政策是对2009年调控政策的执行加强量化监督,以防地方政府消极懈怠。2011年1月出台“新国八条”,在供给方面要求保障性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给的70%,要求多渠道筹集保障型住房房源;从需求方面,严格控制投资投机性住房购买,实行严格的限购政策,增加公租房供应,提高住房购买需求弹性;同时引导大众理性消费。这些调控点非常精准,如果这次能严格监督政策实施,想必住房市场必定有一个理性的回落。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住房市场问题,还要彻底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的依赖,解决GDP政绩考核制度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平石,祝平衡.住房消费观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9,(01).

[2]魏文彪.房市依赖于消费的“高弹性”是一种悲哀[N]中国改革报2007,(11-15):005.

[3]付文林.住房消费、收入分配与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J]经济学家,2010,(02).

[5]李松,綦群高.我国住房价格弹性、梯度机制及分异研究[J]建筑经济,2010,09:(总335).

[6]高波,王斌.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30-01.

[7]崔裴,严乐乐.住房租买选择机制缺失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第5篇

[关键词]居民用水需求弹性实证分析

经济学中的需求弹性通常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三种类型。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本文的需求弹性只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其中,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生产厂商确定销售价格以及政府物价部门进行价格规制时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值通常为负数。但是,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往往是受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需求的收入弹性被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可表示为需求量的变化率与收入变动率之比值。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水平的提高一般会引起需求的增加,因而收入弹性为正数。通常将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奢侈品;而把收入弹性小于1的商品称为必需品,如水、报纸等。

一、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包括:青岛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水价、人均年生活用水量等。其中,名义水价根据青岛市物价局提供的数据用时间加权平均法计算而得,其余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和青岛统计年鉴。

青岛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上涨,从1988年(当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5元)到2004年,虽然名义水价从0.13元每立方米上升至1.3元每立方米,上升了9倍,年均上涨幅度为14.72%。同期,青岛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25元增长至11089元,时期末收入是时期初的9.05倍,年均上涨幅度为13.92%。但是如果考虑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因素,水价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速度就不会那么高。由于同时期的物价水平也上升了一倍多,2004年的名义水价1.30元每立方米,实际上只相当于1988年0.59元每立方米,所以实际水价只上涨了354%,即水价实际上涨水平只有名义上涨水平的39.3%,年均增幅9.91%。实际收入增长了313%,年均上涨幅度为7.4%,只有名义收入增长水平的38.87%。由表中数据还可以看出,2000年~2004年水价一直没有调整,直到2005年6月,青岛市居民生活水价才上调至每立方米2.5元,其中包括0.7元的污水处理费。由于水价没有适时调整,所以人均用水量并未呈减少趋势,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作用也并不显著。

二、分析方法与结果

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与自来水价及收入水平因素有关,根据公式Q=K×PE1 和Q=K×PE1×RE2,式中:K――常数;P――自来水价格;Q――对应水价为P时的人均用水量;E1――水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2――收入弹性系数;R――人均年可配收入。

对居民生活用水量与水价及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模型分析,计算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相关计算结果汇总见表1。

表1中,除第1组和第6组数据外,其余4组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小于其收入弹性,即E1<E2。第1组数据因显现无价格弹性,不予进一步的讨论;第6组数据因包含污水处理费,体现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较好地反映了水资源的价值,第一次出现了价格弹性大于其收入弹性的现象,即E1>E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价格杠杆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表1,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到加权综合需求价格弹性为-0.299,综合需求收入弹性为0.4996;包括污水处理费在内的加权需求价格弹性为-0.462,需求收入弹性为0.529。显然,1992年~2005年、1993年~2005年(1993年之后的水价中均包含了污水处理费)样本区间剔除物价重复年份的数据分析结果较好。并且,包括污水处理费在内的水价的杠杆作用较大,无论是价格弹性还是收入弹性都要高于不含污水处理费的估算值。

三、水需求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

1991年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中对发展中国家水需求弹性估算结果,价格弹性为-0.25,人均收入弹性为0.30。

日本国土厅的研究资料表明,人均家庭用水量与价人均消费支出和供水价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Q=A×C0.9929×P0.1255

式中,A――常数;

C――实际个人消费,1970年价格;

P――自来水的相对价格,1970年价格。

沈大军等学者基于1996年全国的价格和工资水平创建的居民生活需水函数显示,我国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33,需求收入弹性为0.56。

王英在对北京市居民收入与水价对城市用水需求影响的分析中,用1978年可比价格为基准,计算出北京市1981年~2000年的需求价格弹性及收入弹性分别为-0.164和0.388。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1978年的可比价格为基准,对上海市1983年~1991年8年的基本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测算出水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分别为-0.1682,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5595。

尹建丽、袁汝华以1985年可比价格为基准,对南京市1985年~2002年水价、人均生活用水量和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分析后,得出南京市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288,收入价格弹性为0.5595。表2是上述所提及的部分学者对水的需求弹性所做的研究成果。其中,日本国土厅计算的收入弹性0.65为根据假设条件的估算值;青岛市给出了两组弹性计算值,前一组数据为剔除表1中第1组弹性值后其余各组数值的加权平均值,而后一组数据则为表1中后两组数据的加权平均值,是包括污水处理费后的分析结果。

由表2相关弹性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青岛与世界银行及全国的研究结果较为相近,但与同为资源性缺水的北京市的价格弹性估算结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与南京的两个弹性值又很接近。与北京市的估算结果相差较大的原因,我想这主要是由于两地的居民生活用水量相差较大;其次,两地的实际收入差距也较大,这两大因素共同导致分析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别。而至于青岛与南京结果近似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两市的收入水平差别不大,从而使得收入弹性趋于一致;再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南京市的人均生活用水量较青岛多,这样尽管南京的水价相对青岛的要低一些,但二者综合发挥作用,使得二地的价格弹性也不致相差很大。与日本国土厅的研究结果有一定出入,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两国民众的消费意识不同所致。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研究区域,得到的研究结果也存在一些差异,总得来说,各研究结果基本证实,价格弹性小于收入弹性,要使水价发挥更大作用,只有使价格弹性高于收入弹性,才能抑制用水量的增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却是一个事实,这也是导致用水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近期如果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水价增长幅度,则生活用水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各地水资源的丰缺情况各不相同,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北方的水资源却相对稀缺,水价高低相差较大,全国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水价。基于此,本研究仅以个案进行实证分析,进行城市居民用水弹性分析。通过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分析收入因素和价格因素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程度以及水价上调对生活用水需求的抑制作用及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考虑污水处理费之后,水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均大于未考虑此因素的估算结果,特别是水需求对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富有弹性,且距现在越近时期内的收入对用水量的拉动作用越大。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OECD:The Price of Water Trends in OECD Countries [M].Paris: OECD, 1999

[3]OECD:Household Water Pricing in OECD Countries[M].Paris:OECD,1999c

[4]王英:北京市居民收入和水价对城市用水需求影响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1)

[5]尹建丽袁汝华: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弹性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5(1)

[6]课题组:北京市水的合理价格及实施策略研究,2000

第6篇

关键词:运输需求;需求弹性;营销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交通运输市场的逐步开放,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作的功能在运输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突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人们对交通运输服务需求的差异化,运输业想要在这场搏斗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得详细分析运输需求的特征以及消费者偏好来找出赢得市场份额的相应对策。

一、运输需求特征概述

当前,人们对运输需求的概念不尽相同,以下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表述"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活动在货物与旅客位移方面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运输需求的表述,即为"运输需求是人们对所接受的运输服务的支付意愿,同时也反映了这种意愿随运输价格或运输成本水平而发生变化。"

根据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和定义中可以总结构成运输需求的必要因素主要为:运输需要、价格水平和支付能力。其特征主要为:

1、需求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经济活动空间独立性与相互关联性决定了运输需求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运输业作为现代社会独立的生产服务部门,是任何经济社会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

2、需求的复杂多样性

种类日益繁多的货物和不同需求人群决定了运输需求的复杂多样性。运输需求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规模上,而且表现在安全、速度、方便、舒适等。

3、需求的派生性

在经济生活中,如果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是由另一种或几种商品或服务派生出来的,则称该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为派生需求,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服务需求为本源需求。

4、需求的空间特定性

运输需求是对货物或旅客进行空间位移的要求,而且这种位移是在运输消费者指定的两点之间带有一定方向性的需求,即所谓运输需求的空间特定性。空间特定性主要是因为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运输网络布局等不平衡造成的。

5、需求的时间特定性

运输需求在时间的统计特征上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客运需求的产生时间主要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律的支配,货运需求的产生时间一般受各种社会生产活动规律的制约,引起运输生产在时间上的波动性和不均衡性。

二、运输需求弹性及其特征

在普遍意义上,需求弹性及其类型主要可以表述为:如果其他情况不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会随着对其拥有量的增加而递减。这种递减也许缓慢也许迅速。如果缓慢,那么他对此商品所出的价格,就不会因为他对此商品的拥有量的大量增加而大幅度下降;而且价格的小幅度下降会使他的购买量大幅度增加。

需求弹性类型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预期弹性等。但市场中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由需求量在价格的一定程度上的下跌时增加多少以及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的多少而决定的。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 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 DP 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

Ed=DQ/DP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需求的相对变动与收入的相对变动的比值,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或敏感程度。

1、一般公式: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Ed=(Q/Q)/(Y/Y)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Ed=-Q/P*((P1+P2)/2)/((Q1+Q2)/2)

如果仅仅是一般地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而不是具体地强调这种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作为涨价还是降价的结果,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采用中点公式。

(三)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对于两种商品X,Y,商品X对商品Y的交叉弹性就等于商品X需求的相对变动与商品Y价格的相对变动之比。

三、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具体为:

(1)产品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体现在价格方面,比如生活必需品、娱乐消费和奢侈品等方面,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2)商品可替代性,替代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替代商品,则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对于用途广泛的商品,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4)调整需求量的时间,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四、针对运输企业的营销对策的建议

在运输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运输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得认真分析运输需求的具体特征以及相应的需求弹性,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寻求最佳的营销对策。常见的营销策略有:策略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数据库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文化营销等。

(一)商务出行的营销对策

商务运输所服务的对象一般都是因公出行,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对于这类顾客来说时间就是财富,所以这种运输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因此面对这个消费群体运输企业想要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应该在提供更舒适、便捷、安全、迅速、更人性化周到服务的功能上做文章。

(二)旅游包车的营销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节假日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面对需求旺盛的市场,运输供给也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强。现代人民生活压力普遍较大,节假日出行就是想让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因此在面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时,运输业应该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为旅客提供一定的附加服务,如:酒店的预定、景点门票的代购、地方特色风土民情的介绍、路径设计等。

(三)普通客运营销对策

针对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低端消费市场的开发,在公路、铁路、航空在普通客运这一市场中的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社会人民生活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要以初级阶段,中低收入群体仍然占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一消费群体出行考虑最多的还是价格。考虑到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运输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考虑降价,或者提供一定的超值服务如:为旅客提供开水、配备微波炉、定时的提供天气预报等。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运输企业要想在市场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就应结合自身的现状和特点认真构建自身的营销策略。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市场与消费者沟通,理解他们的期望和关心的事,及时、准确地发现尚未满足的顾客需求,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的需求得到充分地满足,是企业战胜对手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吴群琪,马谏.对运输需求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综合运输,2004,(3).

[2]魏际刚.运输业发展中的制度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

[3]吴群琪.运输需求经济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6).

第7篇

关键词: 导数 边际 弹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定量分析经济及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数是微积分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在经济学中,也存在变化率问题,如:边际问题和弹性问题。下面笔者将导数在这两方面的应用介绍如下:

一、边际问题

在经济学中,所谓“边际”指的是当x的改变量x0时,y的相应改变量y与x比值 的变化。即当x在某一给定值附近有微小变化时y的瞬时变化,也即=y′(x)则称导数y′(x)是y(x)的边际函数。随着x、y含义不同,边际函数的含义也不一样,一般分为两大类: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1.边际成本

设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C=C(q),其中q为产量,则边际成本MC=C′(q)。其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为C′(q)。

在经营决策分析中,边际成本可以用来判断产量的增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例1:某种产品的总成本C(万元)与产量q(万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C=C(q)=100+4q-0.2q +0.01q ,

求生产水平为q=10(万件)时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从降低成本角度看,继续提高产量是否合算?

解:当q=10时的总成本为

C(10)=100+4×10-0.2×10 +0.01×10 =130(万元),

平均成本为 =130÷10=13元/件,

边际成本MC| =C′(q)| =(4-0.4q+0.03q)| =3元/件。

因此在生产水平为10万件时,每增加一个产品,总成本增加3元,比当前的平均成本13元低,从降低成本角度看,应该继续提高产量。

由此例可知,若设p为某产品销售单价,当C′(q )<p时,意味着扩大生产量是盈利的;而当C′(q )>p时,扩大生产量反而亏损。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应及时准确了解边际成本的变化情况,并作出正确的科学决策(而不是盲目地一味扩大生产量),从而使企业获得较佳效益。

2.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指稍微增加其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的增量。实际上就是收益函数瞬时变化率,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导数问题。

设收益函数R=R(q),其中q为产量,则边际收益MP=R′(q)。其经济含义是:在销售量为q个单位的基础上,厂商增加一个单位产品q,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当R′(q)>0时,总收入将增加R′(q);

当R′(q)<0时,总收入将减少R′(q);

当R′(q)=0时,总收入不改变。

二、弹性问题

在经济分析中,会经常用到弹性分析法,弹性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概念。一般地说,弹性描述的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具体的说,也就是要计算自变量变化1个百分比,因变量要变化几个百分比,即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弹性系数= 。

我们以需求价格弹性为例介绍,其他的类似可得。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为:

E =

= = ,

其中Q为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P为价格。

上式计算出的弹性系数代表两点间的一段弹性,故叫弧弹性系数。若P0时,由此推出需求曲线任一点弹性系数。即点弹性系数

E= = ・ =Q′ 。

根据需求法则,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其经济意义为:当P=P ,若P再增加或减少1%,Q将减少(增加)E%,它反映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变化的灵敏度。它对市场分析预测和定价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差甚远,按照弹性值的大小,作以下划分:

①|E|>1,称为需求富于弹性;

②|E|=1,称为单元弹性;

③0<|E|<1,称为需求缺乏弹性;

④|E|=0,称为需求完全缺乏弹性;

⑤|E|∞,称需求量完全富于弹性。

最后两种是极端情况,需求完全缺乏弹性的商品无论价格高低,需求量都不会改变;而需求完全富于弹性的商品价格在现行水平上稍微提高一点点,需求会立即下降至零。在现实生活中,极端情况很少见。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需求价格弹性的经济意义。

例2:假设某市场上A、B两公司是生产同种有差异产品的竟争者,且市场上对A、B两公司产品现有需求量已达到饱和,市场上A公司的需求函数为Q =400- P ,B公司的需求函数为Q =300- P ,两公司的销售价格分别为P =400元,P =500元,①求A、B两公司的需求价格弹性并说明其经济意义。②B公司的价格降价到400元时,这种行为选择合理吗?此时,A公司由销售量减少而损失多少?

解:①由,P =400,P =500,得

Q =400- ×400=200,

Q =300- ×500=200,

从而市场上对该产品的饱和需求量为Q +Q =200+200=400。

A公司的需求价格弹性E = ・ =- ・ =-1。

由于|E |=1,所以当P =400时,该商品是单元弹性,此时价格上涨1%,将引起需求量下降1%。

B公司的需求价格弹性E = ・ =- ・ =- ,

由于|E |= <1,所以当P =500时,该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此时价格上涨1%,需求量下降 %。

②B公司在P =500时需求价格弹性|E |= <1,即需求缺乏弹性,降价会减少销售收入。

因为降价前,B公司的销售收入R =500×200=100000,降价后,当P =400时,Q =300- ×400=220,则B公司的销售收入R =400×220=88000。

显然R <R ,B公司降价减少了它的销售收入,所以对于B公司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言,它降低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另外,降低前A公司的销售收入R =400×200=80000,降价后,由于该产品的饱和需求为400,所以Q =180,则A公司的销售收入R =400×180=72000,损失80000-72000=8000元。

三、结语

对于企业来说,进行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如果离开边际分析而盲目生产,就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企业如果离开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就不可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导数作为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的工具,可以给决策者提供客观、精确的数据,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国人民大学数学教研室.微观经济数学应用基础(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第8篇

关键词:煤炭市场;竞争策略;价差;Rotterdam改进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6.07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6-0030-04

An Analysis on Market Competi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Coal

――Based on Modified Rotterdam Model

ZHANG Lei,LIU Ke,LI Zhongyuan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the variable of pricediscrepancy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this article modifies the traditional Rotterdam model and applies it to analyze the import demand elasticity of Chinese coal market. Besides approving this modification is reasonable since it improves estimation effect, the results also reveals that expenditure parameter, selfprice parameter, crossprice parameter and pricedifference parameter of different importing countries are different obviously, which indicates different demand character and competi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se results, it puts forward the competition strategy for getting marketing advantage.

Key words:coal market;competition strategy;price discrepancy;rotterdam modification model

前,亚太煤炭贸易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及其新常态式发展,中国煤炭市场需求增速趋缓,高产能会对煤炭进口形成挤压效应;另一方面,伴随着2017年启动碳市场交易制度,中国对洁净煤的需求量将大幅攀升,这又对煤炭进口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亚太煤炭贸易市场将迎来一场风暴,表现在国内煤炭企业开始尝试着通过出口来消化其过剩的产能,但遭到了国外煤炭企业的价格阻击,其试图通过价格战来继续抢占国内煤炭市场。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洁净煤发展状况,人们不禁要问:进口煤炭的价格竞争能力究竟几何,国内煤企将如何调整竞争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虽然国内外对煤炭进口问题有所研究,但大都关注于煤炭进口数量、影响因素和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1-6],缺乏国内外煤炭进口市场竞争方面的研究。由于进口需求弹性能够衡量进口需求量变动对进口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因此有可能成为回答以上问题的有效工具,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中[7~10],且大多基于Rotterdam模型来开展的。贺蕾等人认为,除Rotterdam模型外,进口需求弹性模型还包括CBS模型、AIDS模型和NBR模型等,具体要根据数据资料的特征进行选择[11]。本文认为,模型的选择要考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对模型进行改造后再应用,如对于煤炭进口市场,前些年进口数量的剧增主要是由于国内外煤价差额不断扩大所形成的,而传统的进口需求弹性模型只考虑不同来源地的绝对价格及其交叉价格,没有考虑进口国与来源国之间的价格差距。因此,本文以Rotterdam模型为基础,将国内外价差变量内嵌于其中并进行改进,用以分析中国煤炭进口市场,这亦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1中国煤炭进口的现状与特征

11煤炭进出口数量的波动性

进入本世纪以来,煤炭进出口市场的最大变化是中国由一个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且进出口数量间的差额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这种转变出现在2007年,之前的煤炭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此后煤炭出口持续下降,而煤炭进口一路飙升至2013年的327亿吨。随着2014年开始征收煤炭进口关税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中国煤炭进出口首次出现了“双降”现象。

12煤炭进口曲线的供给性

通过图2所示的2003~2013年煤炭进口价格与数量的散点图可以看出,煤炭进口的供给曲线总体符合经济学特征,其趋势方程为y=32031x-11011,斜率为正表明是一个向上倾斜的曲线,据此推算出50美元/吨时的进口量在5000万吨左右,100美元/吨时的进口量为21000万吨左右,这既与现实相差不大,也说明其经济学特征,可以运用供给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13煤炭进口来源国的集中性

中国煤炭进口来源国呈现逐渐收敛的特性。中国海外煤炭进口来源可分为南线和北线两条线路,南线主要有越南、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濒临海洋,主要通过运量大、运价低的海上货轮向中国出口煤炭,因此具有经济优势;北线是蒙古和俄罗斯两个与中国接邻的内陆国家,运输工具主要是火车和汽车,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运量也相对较小,削弱了其经济优势。但从总量上看,这五个来源国的进口量大约占中国煤炭进口总量的85%左右,因此具有较高的集中性,且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越南和蒙古等国将成为未来我国煤炭企I走出国门并与之竞争的主要对手。

2Rotterdam改进模型和数据来源

21Rotterdam改进模型的构建

许光建等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煤炭进口的理论机理,认为前者影响国际煤炭价格,而后者决定国内煤炭价格,中间价差驱动着煤炭贸易并决定着煤炭进出口总量[12],如图3所示。

据此,本文将价差变量嵌入到Rotterdam模型中并对其进行改进。设某一特定商品的国内外价差为,从i国进口该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各为pi和qi,i=1,…,n,进口金额约束为M,且M=∑ni=1piqi。此时,对i国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i=qi(M,p1,…pn,)(1)

其微分方程为:

dqi=qiMdM+∑nj=1qipidpj+qid(2)

参照Barten的做法[13],将qi/pi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qi/pi=sij-qjqi/M,上式可整理为:

dqi=qiM(dM-∑nj=1qjdpj)+∑nj=1sijdpj+qid(3)

两边同乘以1/qi且令d(lnx)=dx/x,上式可改写为:

d(lnqi)=MqiqiM(d(lnM)-∑nj=1pjqjMd(lnpj)+∑nj=1pjqisijd(lnpj)+qiqid(ln)(4)

定义wi=piqi/M为自i国的进口份额,令d(lnQ)=∑nj=1wid(lnqi),d(lnP)=∑nj=1wid(lnpi),并由进口约束方程得到d(lnM)=d(lnP)+d(lnQ),上式可简化为:

d(lnqi)=θid(lnQ)+∑nj=1θijd(lnpi)+φid(ln)(5)

式(5)中,θi=(lnqi)/(lnM)为收入弹性,θij=(pj/qi)sij是两进口商品间的价格交叉弹性,φi=(lnqi)/(ln)为进口商品相较国内商品的价差弹性。

方程两边同乘以wi,上式变为:

wi(lnqi)=αid(lnQ)+∑nj=1βijd(lnpi)+γid(lnΩ(6)

式(6)中,αi=wiθi,βi=wiθij和γi=wiφi。

将其应用于实证研究时,上式可改写为:

itd(lnqit)=αid(lnQt)+∑nj=1βijd(lnpit)

+γid(ln)+μit

(7)

并用(wit+wit-1)/2估计it,用ln(qit/qit-1)估计d(lnqit),用ln(pit/pit-1)估计d(lnpit),用ln(it/it-1)估计d(ln)。

22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煤炭进口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2001~2013年数据进行研究,进口数量、金额等贸易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国煤炭进口来源国主要包括印尼、澳大利亚、越南、俄罗斯等4个国家,相对集中且收敛,且这些国家在近10年对中国煤炭出口总额占中国煤炭进口总额的75%以上,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这4个进口来源国的进口价格弹性并分析其竞争能力,除此之外的其余国家被定义为其他国家。各国进口价格采用进口金额除以进口数量求得,国内煤炭价格由煤炭工业总产值除以煤炭总产量算出,二者之差为国内外煤炭价格差值。

3实证结果与分析

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法进行估计,删除“其他国家”方程以避免共线性,最终结果见表1和表2。可以看出,改进模型并没有改变原模型的参数符号(即正号或负号),但显著性参数的数量、参数的显著程度以及拟合优度都得到明显提升,因此可以判断改进模型更好地对中国煤炭进口问题进行了描述,具有更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1需求系统参数估计

(1)支出参数估计。各方程的支出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异于零,这与经济学中的收入弹性相吻合,意味着中国煤炭进口的支出预算每增加一个百分比,对来自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和越南的煤炭进口量分别显著地增加01779%、04472%、01167%和02159%,收入效应对来自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最大,其余依次为越南、印尼和俄罗斯。

(2)价格参数估计。对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的自价格效应不明显,但对于来自印尼和越南的自价格效应在1%的水平下显著;同时,越南、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自价格系数为负数,表明其价格水平会对煤炭需求产生负向影响,与传统经济理论相一致,而印尼的自价格系数为正数,即价格水平与煤炭需求正相关,反映了国内市场对印尼煤炭的需求强劲。

(3)交叉价格参数。印尼与俄罗斯、印尼与越南、澳大利亚与俄罗斯间在不同显著水平下的交叉系数显著,且印尼与俄罗斯、澳大利亚与俄罗斯间的交叉系数为负值,说明他们之间在中国煤炭进口市场上存在竞争替代关系,而印尼与越南间的交叉系数为正值,表明二者在中国煤炭进口市场上呈现互补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来源国的煤种存在着密切关联。

(4)价差参数估计。除澳大利亚外,中国与印尼、俄罗斯和越南的价差系数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在样本观测期内国内外煤炭价格差异对这些来源国的进口需求产生了显著影响,但途径似乎不同:印尼和澳大利亚的价差参数为负数,表明价格差异与进口数量间的负相关关系;而俄罗斯与越南的价差参数为正数,表明价格差异与进口数量间的正相关关系。

32需求弹性测算与分析

中国煤炭市场进口需求在2001~2013年对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越南和其他国家的支出弹性、价差弹性和价格弹性见表3。

从支出弹性看,中国煤炭进口市场对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及越南的煤炭需求富有需求支出弹性,弹性系数分别为12551、19241和10032,而对来自印尼的进口需求支出缺乏弹性,弹性系数为08267,说明当中国煤炭进口需求增加时,对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和越南的需求偏好要比来自印尼的需求偏好更强烈。同时,对来自俄罗斯的煤炭支出弹性最大,澳大利亚次之,越南第三,最后是印尼。

从价差弹性看,中国对印尼和澳大利亚煤炭价差弹性为负值,其中中国对印尼的需求弹性绝对值大于1,说明中印煤炭价差增加(减少)1%时,对印尼煤炭需求减少(增加)的幅度会大于1%。中国对俄罗斯和越南的价差弹性为正值且绝对值均小于1,说明当中国与他们之间的煤炭价差增加(减少)1%时,对俄罗斯和越南的需求会增加(减少)的幅度小于1%。

从补偿价格弹性看,中国煤炭进口需求对澳大利亚、俄罗斯、越南的自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说明中国煤炭进口市场对来自越南的需求富有弹性,而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自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说明中国煤炭进口市场对来自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煤炭需求缺乏弹性,即煤炭进口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没有那么显著。从非补偿价格弹性看,剔除收入效应之后,各国需求弹性变化并不显著,说明收入效应的影响并不足以影响价格效应。

从交叉价格弹性看,其绝对值多数小于1,即来源国的煤炭间替代和互补作用不大。就显著性较高的印尼与俄罗斯、印尼与越南、澳大利亚与俄罗斯间的交叉弹性看,印尼价格对俄罗斯的影响(17378)大于俄罗斯价格对印尼的影响(04897),印尼价格对越南的影响(09874)等于越南价格对印尼的影响(09874),澳大利亚价格对俄罗斯的影响(09052)大于俄罗斯价格对澳大利亚的影响(02958)。

4结论与启示

(1)就价格竞争而言,印尼煤炭类似“吉芬商品”,对国内动力煤市场存在较大威胁。如前所述,印尼的自价格参数系数显著为正、价差参数显著为负且其自价格弹性值小于1,分别表明印尼煤炭价格升高时的市场需求量相应增加、与国内价格水平相当时的进口需求量并不会显著减少和需求变化量小于价格变化量等经济含义,具有“吉芬商品”特征,体现出国内煤炭市场对印尼煤炭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印尼煤炭的先天优势在于:开采成本低、濒临我国华南缺煤省份和海运成本低,加上其煤种主要为褐煤、价值低,使得其利用成本低于我国“北煤南运”的动力煤,因此广受华南地区发电企业的青睐,是我国动力煤消费和出口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利的信息是我国自2014年对包括褐煤在内的次烟煤征收6%的进口关税,且加大了对电厂污染排放的标准要求和日常监管,使得印尼煤炭的进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国内动力煤企业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高品质、深耕市场和优化服务,发挥综合优势与印尼煤炭开展竞争。

(2)澳大利亚、俄罗斯和越南等国煤炭属于一般商品,是我国煤炭企业后期展开竞争的突破口。俄罗斯和越南的自价格系数为负数且其弹性值大于1,价差参数为正值且其弹性值小于1,表明两国煤炭在中国市场上具备一般商品属性,消费数量与经济宏观运行指数密切相关,在当前国内煤炭市场低迷时,价格下降会明显减少其进口数量。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炼焦煤,越南主要出口无烟煤,这两类煤种分别会显著地受到钢铁和化肥生产景气的影响,因此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当前这两类煤种价差缩小的时机,发挥价差效应,进一步巩固国内这两种煤炭的消费市场。澳大利亚的情况较为复杂,其自价格系数为负数且弹性值大于1,同时价差参数为负数且弹性值小于1。这主要是澳大利亚进口动力煤和炼焦煤两种煤种所导致的,针对澳大利亚应采取价格竞争策略抢占其炼焦煤市场,采取综合竞争策略抢占其动力煤市场。

(3)就亚太煤炭市场而言,虽竞争与互补同在,但精准市场定位寻求互补效应,应是未来中国煤炭走出国门的战略选择。从交叉系数看,不同来源国的煤炭间存在着替代和互补关系,如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之间在炼焦煤上、印尼和澳大利亚在动力煤上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仔细分析可见,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分别定位我国钢铁产业的南、北市场,市场交叉并不大,印尼的动力煤定位于华南,而澳大利亚的动力煤多销往华东,市场交叉也不大,这也是交叉弹性都小于1的原因所在。这启示着国内煤企开拓海外市场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征、成本优势、空间距离和运输方式等综合状况来展开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ryan W Gladstone. UK Steam Coal Imports Prospects and Constraints[J]. Energy Policy, 1991, 19(2): 172-183.

[2]Jengwen Lai, Chiayon Chen. A Cost Minimization Model for Coal Import Strategy[J]. Energy Policy, 1996, 24(12): 1111-1117.

[3]Boqiang Lin, Jianghua Liu. Estimating Coal Production Peak and Trends of Coal Imports in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0, 38(1): 512-519.

[4]Boqiang Lin, Jianghua Liu, Yingchun Yang. Impact of Carbon Intensity and Energy Security Constraints on Chinas Coal Import[J]. Energy Policy, 2012, 48(9): 137-147.

[5]王可,李国平,李治,等. 基于协整和脉冲响应的中国煤炭贸易量变化对其价格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3):81-86.

[6]冯雨,李学刚,丁文芬. 煤炭进口对沿海地区煤炭市场的影响[J]. 中国煤炭,2011,37(7):5-8.

[7]Andrew Muhammad, William A Amponsah, Jennifer H Dennis.The Impact of 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on EU Im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ase of Fresh Cut Flowers[J].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2010, 32( 2) : 254-275.

[8]Mohammed Khaled, Ralph Lattimore. The Changing Demand for Apparel in New Zealand and Import Protection[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6(17):494-508.

[9]罗利平,蒋勇,胡友. 日本花卉进口需求弹性分析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 现代日本经济,2013,189(3):88-95.

[10]罗利平,蒋勇. 基于Rotterdam模型的德国花卉进口需求弹性分析[J]. 世界农业,2014,417 (1):83-89.

[11]贺蕾,霍学喜. 进口需求函数选择及弹性分析――以美国苹果汁进口需求为例[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7): 38-44.

第9篇

关键词:贸易;汇率;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83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69-05

一、引言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关于汇率变动与贸易流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讨论的热点。综观相关文献,论证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是常用的研究方法(赵大平等,2010;刘力臻等,2007;戴祖祥,1997)。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前提是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的价格弹性,那么货币贬值的效果则取决于需求弹性。然而,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现象,企业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以及人民币汇率大幅攀升,出口供给弹性的经典假设如今能否成立是有待商榷的。从供给弹性的相关研究看,Stephen E. Haynes and Joe A. Stone(1983)采用1949年到1979年的季度数据针对美国和英国的国际贸易供给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英、美两国出口供给的价格弹性分别为1.80和3.81;Zeshan Atique 和Mohsin Hasnain Ahmad(2003)以1972—2000年的数据为依托,实证得出巴基斯坦出口供给的相对价格弹性则并不显著;Saikat Sinha Roy(2007)通过1960—1999的数据计算了印度的四类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其中皮革及制品的弹性最高达11.11,机械及交通设备的弹性最低为2.04,化学品以及钢铁的弹性分别为2.61和4.17。另外,Sekiguchi(1990)以及Brender(1992)对中国出口供给进行了研究。前者采用1960—1986年的数据估算出供给价格弹性为0.2;后者采用1985—1990的数据实证后发现出口价格(实际美元)在滞后5期时对出口发生负向作用,弹性值为-0.38;印梅、王光伟(2012)也以2005年7月—2010年6月间的数据为依托,基于动态模型实证得出中国出口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为1.85。

可见,有关出口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弹性方法来研究汇率变动与贸易流量的关系时不能忽略对出口供给的考虑。据此,本文将以考虑了供给非无限弹性的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为基础,基于江苏省的外贸数据来探索人民币变动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收支变动的关系,力图为现行汇率制度下的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理论基础

弹性(elasticity)最早由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化率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率的反应程度。在国际收支中,涉及进口需求、进口供给、出口需求、出口供给四方面的弹性。虽然进、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是价格的函数,但这里的价格不具有统一性。进口品是在国内销售,出口品是国内生产商供给的,成本是用本币计算的,所以影响进口需求与出口供给的是本币价格,同样,影响出口需求与进口供给的是外币价格。

记Dm、Dx为进口、出口商品需求函数;Sm、Sx为进口、出口商品的供给函数;Pmd、Pxd为进口、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Pmf、Pxf为进口、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εm、εx为进口、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ηm、ηx为进口、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则:

ηm=dDmdPmd?PmdDm ηx=dDxdPxf?PxfDx εm=dSmdPmf?PmfSm εx=dSxdPxd?PxdSx(1)

如果令R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F为本币标价的国际收支差额,X为本币标价的出口额,M为外币标价的进口额,ηxR、ηmR分别为出口、进口的汇率弹性,则

F=X-RM(2)

ηxR、ηmR可以表示为ηxR=XR?RX ηmR=MR?RM(3)

将(2)式两端同时微分,除以R可得:

FR=XR-M-RMR(4)

(4)式右端提取M,将(3)式代入(4)式,并令均衡时X=RM

可得FR=M(ηxR-ηmR-1)(5)

通过隐函数定理可以导出ηmR=ηm?1+εmεm-ηm ηxR=-ηx?1+εxεx-ηx,王光伟.国际收支与汇率经济学[M].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34-144.(6)

将(6)式代入(5)式,得到FR=M(-ηx?1+εxεx-ηx-ηm?1+εmεm-ηm-1) (7)

如果FR>0,则得到 -ηx?1+εxεx-ηx-ηm?1+εmεm-ηm-1>0(8)

(8)式即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即一般条件下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因为进口供给面对的是全球的出口商,可以假定不存在产出的限制,进口供给具有无穷的价格弹性。于是,(7)式变形为FR=M(-ηx?1+εxεx-ηx-ηm-1)(9)

三、模型与数据

1.模型构造

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显示,需求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商品国内外的价格的对比以及进口方的收入状况;影响出口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出能力、出口价格,以及产出成本(Zeshan Atique et al,2003;M.Faruk Aydin et al,2004)。采用C—D函数形式建立如下进、出口模型:

出口需求模型:Qdex=λPa1fYd2fPa3fn;出口供给模型:Qsex=λ2pβ1exdyβ2dwβ3pβ4dn;进口需求模型:Qdim=λ3pφ1imdyφ2dpφ3dm;模型两边同时取对数,演化成计量模型分别为:

lnQdext=α0+α1lnpft+α2lnyft+α3lnpfnt+εt

lnQsext=β0+β1lnpexdt+β2lnydt+β3lnwt+β4lnpdnt+et

lnQdimt=φ0+φ1lnpimdt+φ2lnydt+φ3lnpdmt+μt

其中Qdex为出口量,pf为出口价格(外币计),yf为外部的实际收入水平,pfn为出口品外部价格;Qsex为出口供给量,yd为内部产出水平,pexd为出口价格(本币计),w为生产成本,pdn为出口品国内售价;Qdim为进口需求量,yd为内部收入水平,pimd为进口价格(本币计),pdm为进口品国内价格。α1、β1、φ1即分别为经济意义上的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出口供给价格弹性以及进口需求价格弹性。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面对的是统一的外部价格,这个价格受生产的全球形势的影响,因此是相对稳定的。 而对一国来说,汇率变动引起该国出口商品国内结算价格的频繁波动,微观生产主体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价格的选择。只有当国际市场收益大于国内市场时,才会选择出口,可以假定出口量就是生产者愿意供给出口的量,因此Qsex= Qdex=Qex,同理,进口需求量即进口量 Qdim=Qim。

2.数据来源及说明

文中选取江苏省2005年7月到2010年12月间的月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数据的具体来源与处理做如下说明:(1)江苏省进、出口量数据采用江苏省进、出口额指数/进、出口单价指数得到。江苏省进、出口额指数来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以及江苏省统计局统计的以美元标价的出口值处理得到的指数;进、出口单价数据来源于“中经统计”中以美元标价的出口单价计算而来的出口单价指数;(2)国外收入水平数据采用“中经统计”中OECD组织成员国季度实际GDP指数数据,并用OECD的GDP指数年度数据与世界GDP指数年度数据的差值按比例进行调整;(3)进、出口单价(人民币计)采用美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进、出口单价(美元计),其中平均汇率来源于“中经统计”。由于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美元仍然是最常用的标价、结算货币,因此本文的外币计价指标均采用美元计价指标;(4)江苏省产出、收入数据采用国研网统计数据以及江苏省统计局网站的工业增加值月数据;(5)江苏出口企业成本状况数据采用来自“中经统计”中的江苏省“全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季度数据,平均后调整得到月数据;(6)出口需求模型中的国外售价采用OECD成员国的CPI指数,进口需求模型中国内价格采用江苏省PPI指数,出口供给模型中的国内售价采用江苏省CPI指数,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统计”。上述所有指数序列均调整为以2005年7月为基的指数序列。

四、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本文使用Eviews6.0进行数据分析,首先计算进、出口量指数序列Qim、Qex进、出口单价指数序列pimd、pexd、pf,国内、外收入水平/产出指数序列yd、yf,生产成本序列w以及国内价格指数序列pdn、pdm、pfn对应的对数序列lnQim、lnQex、lnpimd、lnpexd、lnpf、lnyd、lnyf、lnw、lnpdn、lnpdm和lnpfn。用ADF检验来考察对数序列的平稳性。限于篇幅,这里仅汇报结果,结果显示所有原序列在1%显著水平上无法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而一阶差分序列在1%显著水平上能够拒绝原假设,即原序列非平稳,一阶差分序列平稳。

同阶单整的非平稳序列无法直接建立经典回归模型,通常采用是否通过协整检验来说明序列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多变量的协整常见的还是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根据是否添加截距项或趋势项,协整方程主要有5种形式。本文选择默认的第3种方程形式,检验结果显示,出口、进口需求模型中变量均存在协整关系;出口供给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时,迹统计量无法在5%的显著水平上给出具有协整关系的结论,而最大特征根检验给出具有一个协整关系的结论。本文认为各模型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

2.基于ADL模型的实证

协整结果只能看变量当期值之间的关系。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由于受微观主体反应力、交易周期、价格传导时滞等原因,出口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都有可能存在滞后关系。为了体现现实经济中的滞后效应,本文引入ADL模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来具体衡量变量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其一般式可以写成:yt=a+∑si=0βixt-i+∑qj=1γjyt-j+νt t=1,2……T vt~i?i?d?(0,σ2)s、p为最大滞后阶数。滞后项逐级加入,以AIC与SI之和以及经济含义、拟合优度综合判断模型的优劣。给定显著性水平0.05,逐步剔除方程中不显著变量,重复这一过程,直至把引起残差自相关的不显著变量剔除为止(王利、张桂喜,2009)。得到的结果显示如下:

lnQdext=-5.74-0.91lnpft+0.98lnyft+1.57lnpfnt+0.61lnQdext-1+εt

(2.48)(0.40)(0.92)(1.21)(0.10)

R2=0.77 2= 0.75

lnQsext=-1.72lnpexdt+2.01lnpexdt-1+0.56lnydt+0.77lnQsext-1+et

(0.56) (0.53)(0.22)(0.09)

R2=0.83 2=0.80

lnQdimt=-0.94lnpimdt-2+0.74lnydt-0.72lnydt-2+2.18lnpdmt+0.45lnQdimt-1+0.33lnQdimt-2+μt

(0.30)(0.18) (0.22) (0.98) (0.12)(0.13)

R2=0.75 2= 0.69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系数的估计值符号符合经济含义。由于模型中存在因变量的滞后项,因此采用LM检验方法检验模型的自相关性。 LM检验结果显示的P值均大于0.1,认为上述模型不存在自相关;而通过进行带交叉项的White检验,EVIEWS给出的三个统计值对应P值均大于0.05,认为残差项不存在异方差;残差AEG检验结果表明εt在无常数项、无趋势项的选择下以及et、μt在有常数项、无趋势项的选择下能够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残差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认为,上述计量模型表达了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对上式两端同时取期望并整理后得:

lnQd*ex=-14.72-2.33lnpf*+2.51lny*f+4.03lnp*fn

lnQs*ex=1.26lnp*exd+2.43lny*d

lnQs*im=-4.27lnp*imd+0.09lny*d+9.91lnpdm

结果显示,江苏省进出口量与其滞后值之间的关系显著,进出口惯性明显,这种惯性特征,任缙(2005)认为惯性主要来自于预期与进出口量调整的时滞。进口、出口需求及出口供给均富有价格弹性,其中出口供给的弹性值最小,说明虽然价格对出口供给的影响不可忽略,但比起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无论是出口供给还是进口需求,价格的影响均具有滞后效应。出口需求弹性系数最大的是国外的物价水平,其次是国外的收入水平,最小的是出口价格;地区产出能力对出口供给的弹性系数要远大于出口价格;地区物价水平对进口的弹性最大,其次是进口价格,相对而言,地区收入的弹性最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样本期内出口价格(美元)、国外物价水平,国外收入水平呈现上涨趋势,出口价格(人民币)呈现下跌趋势,而国内产出呈现快速上涨趋势。综上可以推断,样本期内人民币升值而出口增长原因是国外收入增加的出口拉动效应、物价提高的刺激效应与国内产出增加的出口促进效应超过了进出口的价格效应所导致的。

3.毕肯戴克—罗宾逊—梅勒茨条件判断与分析

综上分析,长期出口需求价格弹性、长期出口供给价格弹性以及长期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2.33、1.26以及-4.27。将数值代入(9)公式,可得F/R=4.74M。可见,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满足毕肯戴克—罗宾逊—梅勒茨条件,即人民币升值,会恶化贸易收支;人民币贬值,则可以改善贸易收支。这个结论与戴祖祥(1997)任缙(2005)刘尧成等(2010)针对我国的研究结论相仿。但是历史数据显示,江苏省贸易差额2008年之前基本在波动中上升,在2008年到2010年间基本处于震荡态势,表面上人民币汇率升值并未对江苏省的贸易收支造成明显的影响。结合上文分析结论可知,价格因素对进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是非价格因素导致了货币升值而贸易收支并未恶化的现象。

五、主要结论

本文以毕肯戴克—罗宾逊—梅勒茨条件为基础重新检验了汇率变动与江苏省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江苏省进口、出口需求及出口供给均富有价格弹性,价格对出口供给的影响不可忽略,但比起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则相对较弱,而且无论是出口供给还是进口需求,价格的影响均具有滞后效应。(2)对出口需求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国外的物价水平、国外的收入水平以及出口价格;对出口供给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地区产出能力、出口价格;对进口需求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地区物价水平、进口价格,相对而言,地区收入的影响最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样本期内人民币升值而出口增长原因是国外收入增加的出口拉动效应、物价增高的刺激效应与国内产出增加的出口促进效应超过了进出口的价格效应所导致的。(3) 江苏省对外贸易满足毕肯戴克—罗宾逊—梅勒茨条件,即人民币升值,会恶化贸易收支;人民币贬值,则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人民币升值而江苏省贸易收支并未恶化的现象主要是由非价格因素所导致的。

[参考文献][1]王光伟.国际收支与汇率经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印梅,王光伟.基于ADL与ECM模型的出口供给弹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2,(2).

[4]Abdelhak Senhadji, Claudio Montenegro,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Export Demand Equations: A Cross Country Analysis, IMF Staff Papers, Vol.46(3),1999:259-273.

[5]Adi Brender, Chinas Foreign Trade Behavior in the 1980s-An Empirical Analysis, IMF Working Papers,Jan 1992.

[6] Sueo Sekiguchi, Foreign Trade in the Chinese Economy: Price and Price Responsiveness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Vol.28(4), 1990:390-417.

[7]M.Faruk Aydin et al., Export supply and import demand dodels for the Turkish economy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Turkey, Research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No: 04/09, June. 2004.

[8]Zeshan Atique and Mohsin Hasnain Ahmad,2003,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Exports of Pakistan:The Polynomial Distributed Lag Model (PDL) Approach, The Pakistan Development Review, Vol. 42, issue4, pages 961-972.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Price Pass-through

and Jiangsus Imports and Exports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Bickendike-Robinson-Metzler Condition

YIN Mei

(1.Business School,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0, Jiangsu, China;

2.Business School,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Jiangsu, China)

第10篇

关键词: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 家庭食物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6-0082-05

农业结构如何调整才能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质上是农产品的供需问题[1]。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了解食品消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了解食品内部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食品内部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探讨了食品内部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即各种不同食品的家庭支出份额随着农产品相对价格、收入以及家庭内部因素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的规律,并且利用ELES模型对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进行定量研究。这对当地政府明晰家庭食物消费结构、调整农业结构、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模型的理论分析[2]

1.1 ELES模型

1954年英国计量经济学家斯通(Richard Stone)提出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较早地将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完善结合的典范。

1973年以来,经济学家路迟(Luich)对此用了两点修改,提出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需求函数(ELES),以消费者收入水平代替了总支出预算;以边际消费倾向代替了边际预算份额,其基本形式为:

1.2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说明收入的相对变动与由此引起的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关系[4]。需求量qi对收入I的弹性通常用ηi来表示,其定义式为:

E=0: 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是小学或文盲;E=1: 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是中学或中专

家庭消费相关数据是在2005年8~9月对黑河流域进行大型社会调查中获取的,并通过计算得到。调查范围是整个黑河流域(除祁连县)10个县(区、旗),问卷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两种类型。调查过程中,实际完成情况为900人/问卷的比例,置信度达到95%;总共发放问卷2404份,得到有效问卷2372份。有效率为99%。本文则以问卷调查中甘州区的两百户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食物消费主要包括粮食、植物油、肉类、奶类、酒类、蔬菜、瓜果7类甘州区农村居民主要的食物消费品,基本消费情况如表2所示。

本文以上述各食物消费品支出为因变量,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7]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计的结果及有关数据量见表3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回归系数均通过统计检验,加之模型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意义,所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2.2 基本消费需求分析

由表3可知,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基本食物消费水平估计值为7 050.35元,而同年家庭平均收入为18 884.98元,家庭食物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7.3%。若家庭平均规模为4人,则人均基本食物消费水平大约为1 762.59元。这说明食物消费支出仍然是该地区居民生活消费的主要支出。在基本食物支出中,粮食、瓜果和蔬菜占有较大的比例,其基本需求值分别为1 340.58元、1 478.12、2 021.96元,分别占食物总支出的19%、20%和28%。

2.3 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

边际消费倾向(MPC)描述了居民食品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了未来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8]。由表3所示,居民收入每增加100元,约28元用于食品消费(Σβi=0.2751)。从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来看,蔬菜、瓜果的MPC 值相对较高(分别为0.062和0.106),这说明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居民基本达到温饱水平,人们在收入增加的同时,更注重食品质量的提高和膳食的均衡,这也预示着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向小康型加速推进。其次是肉类(MPC 值为0.044),这说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甘州区农村居民倾向于多消费动物性蛋白。粮食的MPC也很高(MPC 值为0.022),这说明粮食仍然是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基础部分。奶类的MPC相对较低(MPC 值为0.021),这说明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中,对奶类的需求量相对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类的消费也将在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2.4 需求收入弹性的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是一个相对量值,它反映了消费支出的单位增长导致对各类消费品单位市场份额需求量的增长。它揭示了区域(居民)下一阶段的消费倾向,反映了当收入增加1%,第i种产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9]。

利用模型的估计结果,通过(6)式可以计算出农村居民对各类食物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见表4)。

如表4所示,各项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为正值,这说明随着农民纯收入的增加,对各类食品的需求量都有所增加,可见,居民纯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对各类食物消费的增加。其中,瓜果的需求收入弹性最大(1.354),说明随收入的增加,瓜果支出的比重将上升。而粮食的需求收入弹性最小(只有0.310),说明粮食支出的比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最小。

2.5 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

2.5.1 自价格弹性分析

自价格弹性表明第i种商品价格变化1%,第i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若该商品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表明居民对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反应不大,该商品缺乏弹性。若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表明居民对该商品价格反应很大,该商品富有弹性。

利用模型的估计结果,通过(8)式可以计算出各类食物需求的自价格弹性(见表5)。

如表5所示,对角线上的黑体数字即为该商品的自价格弹性。其中除奶类和酒类以外,粮食的自价格弹性最小为-0.184,这说明随着粮食价格的上升,它的需求量下降得最少;随着自价格变化需求量变化最大的是蔬菜和瓜果,它们的自价格弹性分别为-0.879和-0.442。

2.5.2 交叉价格弹性分析

交叉价格弹性表明第j种商品价格变化1%,第i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利用模型的估计结果,通过(12)式可以计算出各类食物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见表5)。

如表5所示,表中每行数据表示各种商品(列)价格变化1%,使该行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表中每列数据表示各种商品(行)价格变化1%,使该列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第一列数据较大,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对其他商品需求量影响较大,所以应控制粮食价格防止其剧烈变动。

2.6 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分析

通过(10)式所示的模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表6给出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对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程度的估计结果。

2.6.1 家庭规模的影响

由于家庭人口规模和人口内在结构的变化对家庭收入的增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尤其是人口内在结构的变化和家庭人口自然构成在食品消费上表现出来的年龄和性别特殊性,会直接影响到家庭食品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10]。

由表6可知,家庭规模对粮食和肉类的影响比较显著,其中对肉类的影响是负向的(Z1=-0.051),即家庭规模越大,农村居民的肉类需求量会越少,这也符合肉类食品消费量的调查结果: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而递减,即家庭肉类食物消费量同家庭人口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对粮食的影响是正向的(Z1=0.0833),这表明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农村居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会越多。其原因在于:食物消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人口的多少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粮食的消费量。

2.6.2 受教育水平的影响

文化程度对家庭纯收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会影响到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据统计,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人均纯收入比文盲或半文盲的劳动力高13.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人均纯收入比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高出7.8%。这是因为:其一,高素质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吸纳新技术创新和捕捉市场信息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低素质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其收入更多地来自于非农产业和高附加值农业;其二,高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外出比例明显高于低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例如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外出比例为0.6%,而具有中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外出比例却达到7.4%,由此造成的劳动者工资收入(或外出打工收入)存在明显差异。由文化程度所引起的收入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差异,从而导致整体食物消费支出的差异。

由表6可知, 随着户主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瓜果消费的增加(E=0.297)。这是因为随着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人们更注重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所以对瓜果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2.7 甘州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预测

利用经济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现阶段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行为、消费模式,可以对其未来消费结构进行预测。在ELES需求模型中,以居民可支配收入为解释变量,可以先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做出预测后,再代入ELES模型中,即可求出各项支出的需求额,从而可以对家庭消费结构进行预测。

但是由于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往往孕育着较大的变数,当初建模的条件也会发生变化,都将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可信度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仅对2006、2007、2008三年里,在宏观经济稳定、物价涨幅不大等条件下的甘州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行预测。假定未来三年甘州区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9%的速度增长,以此来预测收入并带入ELES模型,可求得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预测值(见表7)。

由表7所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粮食的支出额不断增大,但它在总食物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却是下降的;肉类、瓜果的支出额也在增加,它在总食物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略有上升; 植物油、奶类和蔬菜的支出额也在增加,但比例都略有下降。这也与整个张掖市总的食物消费发展趋势相一致。

3.结论及相关建议

从各项消费支出的MPC来看,蔬菜、瓜果的MPC相对较高(分别为0.062和0.106),其次是肉类(为0.044)。这说明未来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居民将增长的收入更多地投入于对蔬菜、瓜果和肉类的消费。所以,政府应在保证粮食产出稳定的前提下,鼓励种植经济作物并引导畜牧业的发展。

从食品的收入弹性来看,各项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为正值,其中,瓜果的需求收入弹性最大(为1.354),而粮食的最小(为0.310)。因此,当收入变化时,副食品的消费受到的影响较大,而粮食的消费变化不会太大。食物价格变动对食物消费的影响作用不会太大,而主要对食物的消费需求起到引导和调节作用。

从商品的自价格弹性来看,蔬菜和瓜果的自价格弹性最大(分别为-0.879和-0.442)。蔬菜和瓜果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其消费需求的大幅度下降,这说明了蔬菜和瓜果价格的变动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调整,以保持供求的稳定。

从交叉价格弹性来看,粮食价格变化对其他商品需求量影响较大。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其他各类消费品需求的大幅度下降,这说明了稳定粮食价格的重要性。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67107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ZCX2-XB2-04-04)资助。

参考文献:

[1]黎东升.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C].浙江大学.2005.7.

[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3] Michael F. Martin. Rationing subsidies and ELES consumption functions: An application to China.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Volume 13,Issue 2,Summer 1991,Pages 301-308.

[4]刘晓平.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ELES模型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004.2(19).

[5]Michael K.Wholgenant. Conceptual and Functional Form Issues in Estimating Demand elasticities for Food. Agriculture Economic Association,1984(6):210-215.

[6]Angus Deaton. Estimation of own- price and cross-price elasticties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ume 36, Issues 1-2, September-October 1987, Pages 7-30.

[7]Kodde, David. Asymptotic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Efficiency Conside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1990,5, 229-243.

[8] Catherine,H.Rural Chinese food consumption: the case of Guangdong. Amer.J.Agr.Econ.1996(76).

[9]钟颖杰,王铮.中国八个地区的消费需求分析[J].地理学报,1998(7):295-302.

[10]周津春.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AIDS模型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6,(6).

[作者简介]苏芳(1981- ),女,甘肃兰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经济方面的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 价格弹性 调价策略

一、进行此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背景

(1)国际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生活的逐步富于,人们更多的把收入用于旅游,这也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将达到8.6%,居世界首位,中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旅游要地。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式是先发展入境旅游后发展出境旅游,相应的带动了我国旅游涉外饭店的迅速发展,而国内旅游的热潮在1999年的国庆黄金周被拉响,国内旅游的发展需要经济、整洁、卫生、安全的酒店来满足广大国内旅游者的需要而经济型酒店作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非常适合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这样就为中国的酒店行业,特别是经济型酒店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2)国内背景。经济型酒店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经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并占发达国家全部酒店数量的70%以上,而我国经济型酒店起步较晚,只相当于萌芽发展初期,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些重点旅游城市的经济型酒店入住率高达100%,出现了旅客爆满的情形。目前国内的经济型酒店总量连年递增,如锦江之星、如家等一些知名的经济型酒店连锁在全国各地不断扩张,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目前来看,经济型酒店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处于无序的状态,并逐渐脱离“经济”的轨道,在节假日期间,酒店价格不规则持续上涨,这就需要一定价格弹性测度,对节假日期间的调价策略进行分析,以促进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长远发展。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对价格弹性的测度,可以直接确定市场价格的变动,对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影响。因为经济型酒店的需求量是有入住率决定的,价格弹性将价格和入住率联系在一起,绝对值更直观准确的反映不同时期中小型旅游城市经济型酒店价格的变动,入住率随之改变。分析经济型酒店长期供过于求和短期供不应求时价格弹性的变化。通过阅读查阅文献资料,由于节假日造成的集中出游,各地旅游城市订房住宿异常火爆,从而造成经济型酒店典型的短期供不应求现象,从而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然而节假日结束,订房热潮骤降,又使经济型酒店出现典型的长期供过于求的现象,需求富有价格弹性。中小型旅游城市经济型酒店不同时期的价格弹性变化将怎样对经济型酒店进行定价分析。价格弹性是可以观察经济型酒店市场经济变化的有用工具。因为价格弹性的不同,有时酒店房价上涨,在假定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酒店总收益(TR)会随之增加或减少。因为不同的价格弹性在价格上涨下跌的时候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不同程度的减少或增加,所以不同的价格弹性下,酒店的总收益将有所不同。通过测量价格弹性,在假定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将得到中小型旅游城市经济型酒店的总收益是如何由价格弹性所决定的。

(2)实践价值。对中小型旅游城市经济型酒店的价格弹性分析对我国现有连锁酒店的定价决策十分重要。经济型酒店秉承着经济型理念,合理的价格对于经济型酒店管理企业十分重要。房间的价格定位不仅要符合酒店所提供的不同于星级酒店“高级”标准的“经济型”标准,而且又要保证合理的入住率以及达到最大收益率。通过对中小型旅游城市经济型酒店的价格弹性测度,本项目可以提供给经济型酒店宏观上市场上不同经济型酒店的价格动态以及节假日期间市场动态,根据市场规律及市场价格,定出合理的经济的价格。现如今对于节假日期间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上涨幅度,国家曾出台上涨幅度不得超出25%,但是在节假日期间众多酒店价格上涨幅度有些高达80%,面对这种畸形的价格上涨形式,该项目通过研究针对此种情况入手,分析研究得出最为合理的价格调度与价格弹性测度,从而达到酒店总收益(TR)最大化,客流量最大。最大化的给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以供消费者经济化地做出最优的选择消费。尤其在节假日期间,本项目将提供给消费者合理的经济型酒店价格上涨幅度,防止消费者只求便捷,盲目消费。从而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在旅游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并相应的带动了我国旅游涉外饭店的迅速发展,给游客一个舒适温馨的游玩之旅。对于我国旅游业而言,旅游经济的需求价格弹性变化反映了我国旅游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前景。国家可以借此作为国家旅游业乃至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指标,结合其他数据来指导指定政策。而且,因为自2012年以来的我国节假日旅游业高度发展,对于经济型酒店价格不合理上涨现象,国家应实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来规范过快发展的酒店市场,合理调节酒店经营市场。

二、对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通过对比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的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平均价格和入住率,第一季度(1月到3月)为旅游淡季,尤其是3月分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为全年最低,自3月开始,尤其从5月节假日开始入住率不断攀升,自9月达到最高。同时,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房价随酒店入住率的变化而变化,几乎程同趋势变化,尤其是3月平均房价达到最低,9月房价攀升最高。虽然根据收益方程,一般人认为在增加需求量的同时增加价格会给企业带来最大收益,但是否经济型酒店的调价周期真的可以给企业不断带来收益呢?

旅游旺季来临时,经济型酒店因为短暂的供不应求,需求量(Q)和价格(P)之间,即使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收益也一直增加,如果价格继续上升反而超过了消费者所能承担的消费预期,需求量将会减少,随着价格的上升,总收益也不断增加。

旅游淡季来临时,由于长期的供过于求,如果一旦价格上升,需求量就会明显下降,因为人们会明显考虑那些更具有性价比或竞争力的酒店,因此价格弹性e>1,属于富有弹性,随着价格的上升,总收益不断减少。

(一)经济型酒店旅游旺季供给缺乏弹性

经济型酒店供给弹性不足主要体现在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如十一黄金周及五一小黄金周等,突然造成集中的出游,让各地尤其是旅游城市异常火爆,导致当地客房在节假日期间供不应求,在一房难求等的市场状况下,短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供给缺乏弹性,(e

(二)经济型酒店旅游淡季供给富有弹性

旅游淡季尤其是节假日过后,经济型酒店出现长期供过于求,所以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经济型酒店供给饱和,对于此经济型酒店应着重增加需求量。

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销售量:对于酒店自身的改善。比如增加溢价服务,让经济型酒店不再局限于“B&B”(住宿+早餐),即使提高价格也可符合经济型定位。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而言。消费者对于经济型酒店要求的是便宜,安全,卫生,性价比较高的酒店,通过调查消费者对标准的价位心里分析,图1可以看出44%的消费者还是偏向于价格在151元到200元之间。与此同时,酒店也要适当降价优惠,比如推出周末价,团购优惠价,会议优惠价。增加营销手段,增大宣传。通过调查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客源,图3可以看出协议公司是主要的客源渠道,但是酒店会员应该成为主要的消费渠道才是合理的结构,所以应该继续增大会员扩展,并且注意中介公司不是主要消费者来源。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不成熟

对照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较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但在发展不断加速的同时,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及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酒店及普通社会旅馆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只要把酒店价格调低,就“经济”了?究竟什么才是经济型酒店成功发展的有效模式?因为不合理的调价定价,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入住率持续下滑,仅2014年5月锦江入住率为83%,较2013年5月下滑0.4个百分点,同时,自2011年以来,每件可供出租房间收益也持续下滑。

(四)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发展前景良好

长期以来,受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我国的酒店行业一直侧重于发展针对入境商务需求的高星级酒店市场,对于满足中低端客户的经济型酒店市场一直缺乏重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旅游业发展从海外市场的外生变量拉动转化为内外市场的共同驱动,中国旅游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作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酒店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型酒店作为我国酒店行业的新生力量,其产生与发展正好填补了我国酒店行业长期以来“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满足了国内外大众游客及普通商务旅行者的住宿需求。

三、对经济型酒店进行合理地调价定价

(一)通过对需求价格弹性测度,了解市场需求后,将对经济型酒店进行定价分析

首先可以估计成本,确定成本类型,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并确定长短期成本变化规律。确定定价方法,主要针对节假日期间特殊的市场需求提供调价策略,三种定价法可供参考:

(1)竞争导向定价法: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上,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

(2)顾客导向定价法: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并在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

(3)成本导向定价法:以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

(二)总体定价后,进行竞争性调价

先主动调整价格,使最初决策的价位符合经济规律以及价格弹性系数变化范围内。然后根据竞争者的反应调整价格:

(1)相向式反应:你提价,他涨价;你涨价,他提价,但只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并不会对酒店产生很大影响

(2)逆向式反应:你提价,他降价或维持原价不变;你降价,他提价或维持原价不变。

(3)交叉式反应:竞争者反应不一。

根据酒店的反应进行调价: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随时做好应急工作,以不变应万变,灵活调价。

根据顾客的反应进行调价:顾客对降价和提价提出看法,可做问卷调查,面谈或者小组访谈。

(三)最终进行定价决策

可以利用赫尔曼―西蒙模型,拉奥―夏昆模型,多兰―朱兰德模型三种定价模型,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可以应用到实际中,遵循经济型酒店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合理定价。

(1)赫尔曼―西蒙模型。通过模型公式:qit=Ait+Bit+Cit(假定qit为t时品牌i的销售量,Cit为t时品牌i与市场上所有其他品牌的价格差异效应(也就是交叉弹性效应),Bit为t时品牌i的纯粹价格效应,Ait为非价格因素对t时品牌i的遗留和废弃效应)后期进一步测量经济型酒店和其他星级酒店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以及非价格因素对经济型酒店的遗留效应。此模型将作为本项目对经济型酒店定价的重点研究。

(2)拉奥―夏昆模型。假定:仅考虑同质顾客群体;顾客群体中某一成员愿意支付的最低价格为呈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均值为μ,方差为δ2;对每一顾客来说,存在一固定的对数价格尺度,其间距为α,它标志着顾客可接受价格的幅度,顾客群体中某一成员愿意支付的最大高价格也是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均值为(μ+α),方差为δ2。此模型将作为研究经济型酒店定价的辅助研究。

(3)多兰―朱兰德模型。当需求曲线随时间的推移呈稳定状态(无扩散)且生产成本随累计价值的增加而下降时,采取撇脂战略(即先高价后低价)为最优选择;在以扩散过程为特征的耐用品需求情况下,采取渗透战略(即以低价格、低成本进入市场)为最优选择。此模型将作为经济型酒店定价的辅助模型。

综上所述,经过调查,酒店定价模型,应采用赫尔曼―西蒙模型,拉奥―夏昆模型,多兰―朱兰德模型三种定价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好的定价策略调整。首先对于客户的反应程度与调价接受度,采用拉奥―夏昆模型定价,淡季需求弹性小,相对同行业竞争对手适当提价;旺季需求弹性大,相对同行业竞争对手适当降价。然后根据本酒店品牌效应与固定客源结构,采用赫尔曼―西蒙模型进行定价,根据二者定价结果,分析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基础上进行调价。最后,当酒店形成规模效益之后,利用多兰―朱兰德模型进行补充即可。

参考文献:

[1]胡潇滢.经济型酒店入住率全面下滑[Z].中国经济网,2014.

[2]季哲文.我国经济型饭店发展供求分析[J].商业研究,2011.

第12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贸易收支;实证分析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同时,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高涨的投资率、快速的技术进步,汇率作为一个基本的经济变量,逐渐确立了在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也伴随着汇率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汇率的调整就和贸易收支联系起来了。首先是1981年,也就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之时,汇率的调整就和进出口联系起来了。接着就是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的统一并轨,从而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在1996年12月我国外汇体制更是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2005年7月21日更是实施了人民币汇率的重大改革:即时起人民币对汇率升值到8.11元水平;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水平进行调整。这样,人民币汇率和贸易收支的联系变得就更加紧密了。

本文在构建新的实际有效汇率后,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汇率变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的是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最小二乘法。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汇率变动对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内容,首先计算出了1986-2002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然后展开实证分析。本文最后得出结论。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的研究始终是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特定的经济环境为前提来进行。各项研究对于其限定时期内的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的相关关系做出了较为详尽准确的描述,并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自产生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上的差异,例如时间的推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决定因素的改变,都会使得前期的研究成功在解释当前问题时受到局限。

对于该问题的分析,最为著名的就是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这类分析的重点在于国际贸易在多大程度上对相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更具体地说,就是贬值能否改善国际贸易收支。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当进口价格弹性和出口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时,本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在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基础上,诸多经济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的主张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通常不成立,另一派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可以成立。学者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以多恩布什(Dornbush,1976),Bahmani-Oskooee(1985,1989),JaimeMarquez(1990),MohsenBahmani-Oskooe和TaggertJ.Brooks(1999)等学者为代表“弹性悲观派(elasticitypessimists)”。经济学家认为对外贸易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趋向于小于1,即本国货币贬值不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弹性乐观派”(elasticityoptimists)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对外贸易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趋向于大于1。主要由Gylfason,Thorvalur和OleRisager(1984),Marquez(1990),MohsenBahmaniOskooe(1998)等学者,通过建立包括行为方程和结构方程在内的宏观经济模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等实证分析方法,证明了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贸易收支。

近年来,国内有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第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严重不足。这一位着汇率贬值非但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进出口状况的恶化,因而汇率贬值政策将带来负效果。如厉以宁教授(1991)对我国1970年-1983年的数据分析后认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只有0.6871和0.0506。谢建国、陈漓高(2002)采用1978年-2000年的数据,利用双边分析法(美国、日本、欧盟)通过实证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并没有明显影响,中国贸易收支的进出口弹性仅为0.089,中国贸易收支短期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状况,而长期取决于国内供给状况。

第二种看法是我国的进出口弹性出于临界值,因而汇率变化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影响不是很明显。如陈彪如教授(1992)运用外经贸部统计的1980-1989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量指数进行回归后得到以下结果:我国的进口需求价格为0.3007,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为0.7241.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为1.0248,说明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总体增长能够使贸易收支改善。据高盛公司做出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系数约为0.2,如果以贸易额加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1%的话;中国的出口额可望增长0.2%,因此实际上,汇率的浮动对目前中国外贸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找论文,上论文114。

第三种看法就是汇率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戴祖祥(1997)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个时间段。第一个研究的时间段为1981年-1995年,该阶段出口价格弹性为-1.0331,加上根据IMF(1994)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我国的进口需求弹性为-0.3,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为-1.3331,说明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第二个研究的时间段为1985年-1995年,该阶段出口价格弹性为-1.1234,同样加上IMF(1994)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我国的进口需求弹性-0.3,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为-1.4331,认为汇率贬值有利于贸易收支改善。谢智勇、徐璋等8人(1999年研究得出结论:通过实际汇率所测定的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为9.2523,远大于马歇尔—勒纳条件中的临界值1,说明我国的进出口商品完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影响。朱真丽、宁妮(2002)对我国贸易1981年-2000年的多边和双边价格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为美、日、香港,进出口价格弹性之和为-2.71,货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之所以不很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基于不同的研究时间、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从时间上看,他们分别研究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情况,比较结论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外贸易价格弹性逐步增大,这与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力度加强的基本宏观经济情况是相适应的。

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选用贸易份额权重,计算1986至2002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1、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