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系论文

计算机系论文

时间:2022-05-11 04:1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系论文

第1篇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 黑体二号 字,其余用 宋体四号 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

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4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学 科、专 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导教师姓名: 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 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 月

摘 要( 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 ……… ………………………………..……1

1.1 计算机产生……..…………………………………………..1

1.2 计算机的发展……………………………………………..2

1.3 计算机中的进制 …………………………………………3

一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6

其中:“章”部分使用 宋粗体四号 字;“节”部分采用 宋体5号 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4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 5 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4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

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

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4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4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1.1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 ,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第2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生年度进展报告应按以下格式认真书写,并由导师审查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确认签字。

1. 封面及规格

封面应包括:开题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或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 博士生姓名、

博士生学号

导师姓名

博士生联系电话

博士生email

提交时间

报告用用A4纸打印。边距为:上2.5cm, 下 2.5cm,左3cm,右2.5cm。行间距为1.25倍行距,段前0.15倍行距。

2. 报告主体的要求

报告的字数报告的主体应包括

1)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目标

2) 研究背景

3) 一年来的研究内容、进展

4) 投稿、情况

5) 下一步研究设想

6) 计划

要求博士生认真书写进展报告,报告应10000字以上。

3. 导师确认及签字

第3篇

大数据的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众多企业也纷纷打起大数据的大旗,这时就更需要冷静地思考怎样去做好大数据的学术研究和如何将研究成果科学地利用。1月2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中新赛克和德国Springer出版社就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国际学术期刊DSE杂志的合作签约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负责DSE杂志的编辑,提供高质量的大数据研究方面的论文,Springer出版社向全球发行,中新赛克赞助该期刊的发行和编辑。

DSE杂志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建中教授认为,现在大数据概念过热,几乎每个人都在谈大数据,但真正了解大数据的人并不多。所以,对于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促进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是学术界首先要探讨的问题。DSE杂志希望成为全世界大数据研究者的交流平台,让我国大数据方面优秀的研究成果能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推动我国的学术界走向世界。另外它也为全世界的企业界和学术界搭建了一个桥梁,促进大数据的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在很多技术领域,中国的发展都是在跟随国外的脚步,但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在一些领域做出创新,数据分析就是其中的一个突破口。现在国内很多领域、尤其银行领域用的数据分析软件都是国外产品。

对于此次合作,中新赛克CEO凌东胜说道,作为软件开发供应商,中新赛克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够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产品的实际解决方案中去,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出领先的数据分析软件,让国内企业在大数据领域真正做强、做大。在2015年,中新赛克将把信息安全领域和银行领域作为大数据产品的主要研发方向,努力推出优秀的产品解决方案。

对于大数据从学术研究到实际产品的应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周立柱教授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首先就是要保证数据质量,目前数据噪声、数据不一等问题还有待通过研究来解决;其次是数据大了以后,如何利用合适的数据模型从复杂性的数据中筛选出目标数据;再次是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何向用户解释,背后的基础是什么。

同时,目前对于大数据的价值潜力的挖掘还不够。大数据是一个产业链条,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目前很少有成熟的产业链条能够证明大数据能够产生价值,因此这就需要走出现有的研究思路,进行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创新。

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负责DSE杂志的编辑,提供高质量的大数据研究方面的论文,对于论文的要求就是要创新。首先是内容要创新,必须是新的研究或者技术前沿的问题,能够有一些新的研究方向或研究视角;其次研究内容的覆盖面要广,大数据的应用要有创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从解决的问题中提炼出科学结论,周立柱教授如是说。 (于杰)

第4篇

一、计算机教学现状

全面的了解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的计算机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和互动机制。随着嵌入式计算、移动计算、并行计算和服务计算等多种计算系统出现,计算机处理的对象也呈现出新的特征:网络化、多媒体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信息产业形态的变化对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研发、安全性、效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调整与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对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集成,使系统具有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硬件,这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硬件设计,高层次的应用开发和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掌握的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来说,必须建立“系统观”,深刻理解以CPU、操作系统、编译器为核心的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及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对于高素质创新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其毕业生必须具备“系统能力”,能够开发一个包括CPU、对应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在内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完成计算机系统设计与相关验证试验。面对新的形势,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一方面是课程体系和课程调整,一方面针对技术发展及时增加新的课程,已成为高教工作者们的共识。构建课程群,处理好主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整体设计和规划,拔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创造对学生有价值的培养,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二、软硬件融合的教学体系改革

1.教学环节。

调整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教学中应注重综合应用,减少课程设置重复。将基础理论与最新科技成果结合,教学具有实时性。尽量缩小课堂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这也对专业授课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上来看,各门课程独立规划、独立教学,造成了知识点重复和衔接不连续。缺乏对完整计算机系统较为全面的说明。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在面向系统的角度,提高系统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为学生的教学内容构建成完整和系统的体系结构,并结合工程实践,注重实验教学手段和实验平台的统一,最终实现学生可以根据一个指令集系统,自主设计CPU及对应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系统,使学生具有充分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能力。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较多,概念较为抽象。通过动画演示、仿真试验、远程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强化理论教学,同时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设计的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结合教师的科研任务,科研教学相结合,做到变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内实验经常邀请科研院所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作报告,了解重点工程的意义和研制过程,组织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了解国内外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概况和我们努力的方向,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我们选取数字逻辑电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5门核心课程组建计算机系统类课程规划。

2.加强实验与实践模块。

为了尽快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在第1学期开设导论课程,由资深教授或专家开设。引导学生按照专业的特点进行学习。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学生需要同步完成教学和实践,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实验系统,重点对各阶段设置教学课程改革配套实验进行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调整了原来的实验系统和实验内容。既要巩固知识和学习课程,同时也衔接测试实验模块,逐步完善实验系统。组成原理课程中将计算机底层硬件和程序设计结合起来,渗透了软硬件协同的系统能力培养思想,并第一次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了cpu设计,带动课程组走在了系统能力培养的前端。实践教学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实践,工程训练,课程实践,学校实习,毕业设计等。要明确实践环节培养目标,工程设计实践应强调工程系统的概念,形成各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和集成以多维的形式设置,提高了模块化的课程。据专业特点和优势,结合社会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强化工程能力,把重点放在工程教育体系。结合民族特色,各类创新实验基地,国内外合作培养模型,促进与海外和国内著名高校的交流与培训,教育合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沟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竞争力,并提高学校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创立“应用文写作”、“管理科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技能。专业方向的软件开发实践要求和结合国际的软件开发项目,同时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软件开发环境,使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以提高学生大型软件项目开发和与国际合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针对多样化用户需求,按照工程规范完成系统的开发、实施、交付与改进,培养成本意识与问题分析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科研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团队成员之间协调和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考虑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人才,允许和鼓励学生完成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多学科的选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积极探索模块化培养模式,促进辅修专业制度,“2+2”中外联合培养,这硕博连读,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推进研究性教学,强化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教学平台,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创新计划,加强创新和创新的方法来教育理论,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创新学分。邀请企业家来讲课项目纳入学校课程应不低于6学分以内。坚持以专业的标准和专业特色相结合,充分体现当地学校的特色专业。特别是,特色专业紧跟行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从国内外的创新教育经验来看,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特殊的培养,实施培训,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所需要的高品质及创新型人才。

三、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行开卷考试,试题灵活,多考查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只占到期末总评成绩50%,而课上测验、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方面的表现占到期末总评成绩50%,使期末总评成绩能更全面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研创新能力。近两年来,计算机学院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搞创新发明,让学生将学校所学与实际企业课题接轨,目前,计算机系已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多个,学校企业技术人员实行双导师制。教学系统设计,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培训项目段,以计算机应用和创新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质量和效率。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本科人才共同确定的专业培训规范,建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结合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鼓励邀请科研院所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企业精英,开设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与学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协同教育工作,深入探索科学和教育合作的新模式机制,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基于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体现学科前沿和学校本专业的特色的知识单元加入到选修模块,以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积极推进模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主修专业之外选择1~2个选修实践模块,使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更加适应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在高年级设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同时鼓励建立各种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创业人才的要求,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创业与专业学习,创业和创新学习的关系。教学改革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非常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跟踪掌握本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产业技术领域内,从事各种设计、开发、测试、维护、项目管理的计算机高级人才。本校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包括嵌入式软件开发、矿山数字化工程、监控软件设计、物联网工程等实际工程的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根据项目需要自主学习并提升级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我们还要在今后的教改中,及时学习跟进新理念,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以期望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成为符合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品质和创新型人才。

作者:于瓅 陆奎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 比较计算机审计(Computer Auditing)与信息系统审计(Information SystemAudit,简称IS 审计),前者约定俗成,后者势在必行,但两者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中长期模糊不清、难舍难分,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能影响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本文拟通过两者的产生与发展、基本概

念与审计目标、适用准则与审计技术等

方面的比较,厘清两者的主要区别,以求

它们在我国取得并行不悖的发展。

一、两者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比较

在计算机审计与IS 审计产生之前,

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审计早已存在。可以说,EDP 审计是计算机审计与IS 审计的前身与发展的基础。

(一)EDP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EDP 审计不仅是指电子数据处理环

境下的审计,还包括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

审计。F.Kanfuman(1961)、A.Pinkney

(1966)、T..W.Merae (1976)、Joseph

Sardinas (1987)、W.Thomas Poter 和

William E.Perry(1987)等学者都从不

同的角度对EDP 环境中内外部审计规则

和组成方法、EDP 审计的测试方法、特

殊审计技术、审计步骤等方面展开深入

研究。196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出版的《会计审计与计算机》一

书,详细阐述了在EDP 环境下如何开展

IS 审计和传统的外部审计。而作为信息

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ASCA)的前身,

成立于1969 年的EDP 审计协会(EDPAA)

及其属下的EDP 审计师基金会

(EDPAF)25 年间一直使用EDP一词。至

今,EDP 审计与IS 审计仍有并驾齐驱之

势。例如,在Jack.J.Champlain所著的

《审计信息系统》(第2 版,2003) 一书

中,仍然将EDP 审计师与IS 审计师相

提并论。

从诸多文献资料分析,EDP 包含两

种含义,一为环境说;二为系统说。作环

境说,诚如国际审计准则15 指出:“为

了国际审计准则的目的,当一个单位对

与审计有重要意义的财务资料的处理,

包含有任何类型或大小的计算机时,就

存在着电子数据处理的环境”。面对这一

环境进行审计的审计师也就是EDP 审

计师。而作系统说,则更多是指计算机信

息系统,以该系统作为审计对象必然会

改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因而也才

有应用而生的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

及其单独的审计标准、指南和程序,

以及由此产生的IS 审计师。

(二)计算机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有关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在国外参考

文献中并不少见。例如,Andrew D

Chambers(1984)、Javier F.Kuong(1987)

和S.Rao Vallabhaneni(1989)等学者,

均围绕计算机审计的安全与内部控制、相

关技术、内部控制的实施等加以论述。值

得注意的是,在各职业组织所的有

关标准、指南或程序中,却鲜有使用计算

机审计一词,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的《计算机辅助审计》

(1978)和取代SAS No.3 号(1974)的

《审计标准说明书第48 号》(SAS.No.

48,1984),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 世

纪70 年布的《系统控制与审计》,

加拿大执业会计师协会(CICA)两次发

布的《计算机控制和工作指南》

(1970,1986),以及加拿大审计标准委

员会颁布的《EDP环境下的审计———一

般原则》(1984)等等,也都较少采用“计

算机审计”一词。

在我国,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经久

不衰。在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学者往

往将其与国外的EDP 审计相联系。例

如在对Poter 和Perry(1987)合著的

《EDP:Controlls And Auditing (第5

版)》翻译中,李大庆和乔勇等学者

(1990)就将其直接译为《计算机审计》。

我国学者潘晓江(1983)较早针对我国

会计电算化提出审计应采取的充分发

挥人在控制中的主导地位、注意实行数

据可靠性控制和注意保留必要的审计

线索三大措施。从20 世纪90 年代至

今,我国以“计算机审计”为题的研究

成果颇丰。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这类教

材和专著已逾30 本,较早的作者有肖

泽忠(1990)、陈婉玲(1990)、李长旭

(1990)等。

我国审计机关无论是关于计算机应

用的规定,还是组织系统内有关专家进

行研究,也多以计算机审计为题加以进

行。例如,审计署1993 年的《审计

署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暂行规定》和1996

年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

法》等。邱胜利和张玉(1990,1993)、董

化礼(2002)、刘汝焯(2004)、国家863

计划审计署课题组(2006)等,也都以计算机审计为题展开研究。

(三)IS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对IS 审计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国际

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ISACA)。1994 年,ISACA 替代了

原有电子数据处理审计协会(EDPAA)

。至2008 年2 月止,该协会已经

了16 个审计标准、39 个审计指南

和11 个审计程序。而其于1996 年发

布的信息和相关技术控制目标(Control

Objective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COBIT)已经成

为全球公认的、权威的信息技术控制目

标体系。同时,该协会每年还举办IS 审

计师资格考试,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范围

内IS 审计的发展。

日本通产省于1983 年了《系

统审计标准》,并在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中

增加“系统审计师”一级的考试。1985

年,日本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所的

《审计白皮书》中认为,内部审计师的最

新发展是“IS 审计”。另据IIA 对美国和

英国的调查,被调查企业中实施MIS 审

计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各年分别为:1968

年48%,1975 年60%,1979 年65%。而

1983 年再对这两个国家1 687 个内部

审计部门的调查中显示,已有70.8%的

企业在进行MIS 审计。

由于我国从一开始就将电算化会计

信息系统确定为计算机审计对象,致使

人们将其等同于IS 审计的审计对象。同

时,学者们也往往将IS 审计与IT 审计

等同视之。如胡克瑾(2002)在其《IT 审

计》专著中指出,IT 审计是指对以计算

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的审计。李丹

(2003) 也认为,“信息系统审计也称为

IT 审计”。

(四)从国内研究现状看两者的发展

借助有关学术论文的统计数据,也

许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计算机审计与

IS 审计的研究偏好与倾向。笔者以“计

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和“电算化

审计”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采用“篇名

+ 年份+ 全部数据+ 全部期刊+ 精确

匹配”为检索条件,对中国期刊网的期刊

数据库各年进行检索,以下是检索结果

统计表(见表1)。

在表1 对29 年来统计

中,三种研究倾向的论文总数为696

篇,其中,有关计算机审计的研究论文占

了61.93%,而在近五年这一研究倾向

论文也高达219 篇,占近五年全部论文

总数的58.40%,无论处于哪一时间段,

研究计算机审计的论文占三种研究倾向

论文总数的比例均超过50%。而研究信

息系统审计的论文在2003 年及以前的

24 年中仅有44 篇,近五年则有101 篇,

其平均每年有20 篇,尤其是近三年更

呈递增趋势。但其各年所发表的论文数

均明显低于计算机审计研究倾向的论文

数。至于电算化审计研究方向,由于它与

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两个研究方

向有重复之嫌,故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在

未来研究中它可能被计算机审计和信息

系统审计两个研究方向所替代。由表1

也同时看到,我国在继续对计算机审计

进行研究的同时,亟须加快对信息系统

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二、两者的基本概念、审计目标与审

计内容比较

计算机审计与IS 审计的本质区别,

首先见之于基本概念、审计目标与审计

内容等三个方面。因此,了解两者在这三

个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今后开展

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一)基本概念的比较

1.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概念。日本会

计检察院计算机中心认为,计算机审计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计算机系统本

身的审计,包括系统安装、使用成本,系

统和数据、硬件和系统环境的审计;二是

计算机辅助审计,包括用计算机手段进

行传统审计用计算机建立一个审计数据

库,帮助专业部门进行审计。

我国学者对计算机审计的理解与上

述基本一致。肖泽忠(1990)认为:“计算

机审计是审计人员用手工的或电算化的

审计方法、技术和程序对电算化或手工

信息系统进行的审计”(以下简称为“二

方观”)。陈婉玲(1990)、刘志涛(1990)、詹航恩和张蒙生(1993)、李学柔和秦荣生(2002)也都表达相同的观点。李长旭(1990)则认为,计算机审计是针对会计核算电算化而言的,即凡是对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的企业进行的审计都可称为计算机审计(以下简称为“一方观”)。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计算机审计的诸

多论述,多数学者将计算机审计作为一

个广义的概念,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将计算机系统作为审计的

对象;二是将计算机作为审计的工具。

与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概念相近的还

有“电算化审计”,它同样具有“二方观”

与“一方观”。朱荣恩和徐建新(1986)根

据英国《审计研究》(1982 年版)的资料

编译并发表题为“发展中的电算化审计”

中指出,电算化审计是“评价、控制会计

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王军等

(1995)多数学者赞同这一观点。袁树民

等(1995)则持“二方观”,其基本概念与

计算机审计无异。

2.IS 审计的基本概念。IS 审计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Ron Weber 在《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一书中指出,IS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对IS 审计定义如下:“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IS 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IS 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连串的活动”。而我国学者也普遍认为,IS 审计是由专业审计人员根据IS 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对信息系统的计划、研发、实施,以及运行维护等各环节所进行的审计,以保证被审计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和有效,同时,它还将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应当指出的是,在我国审计署和财

政部的诸多准则与通则中,“信息系

统”一词尚未达到统一规范的表述。例

如,审计署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

助审计办法》(1996),将信息化的信息

系统称为“计算机应用系统”,财政部

的《独立审计准则 20———计算机

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则为“计算

机信息系统”,而《审计准则第1211 号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

错报风险》中则称之为“财务报告信息

系统”、“信息技术系统”、“信息系统”

和“自动化信息系统”等不同的用语。

在新《财务通则》第八章的信息管理

中,则将信息系统定义为:“财务业务

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也称为财务管理

信息系统或者管理型财务软件”。尽管

我国对各类信息系统诸多的不同表述

有待统一,但它们都是指信息化的会计

信息系统则是毫无疑义的。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的比较

1.计算机审计的审计目标与审计内

容。国际审计准则(ISAs)第401 号《计

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2004)指

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并不改

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我国的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20 号———计算

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1999)也

指出:“注册会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

环境下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应当

考虑其对审计的影响,但不改变审计

目的和范围”。鉴于我国对计算机审计

的“二方观”认识,其审计目标也包括

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提高执行经济业

务和会计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系统的合

法性、正确性和安全性;二是加快审查

速度、扩大抽查范围、提高审计效率和

审计质量的双重目标( 陈婉玲,

2002)。与之相适应,计算机审计内容

也就相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括对

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数

据输入、处理和输出进行审计;二是加

快审计信息化的步伐,建立信息化的

审计网络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

发展,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利用计算

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

通知》([2001]88 号)中也明显

指出,“简单地讲,计算机审计包括:对

计算机管理的数据进行检查;对管理

数据的计算机进行检查”。可见,计算

机审计的审计内容主要是面对数据

(会计数据等)的检查,而对管理数据

的计算机进行检查,则是借助于信息

系统鉴证以获取处理数据是否正确性

的判断。

2.IS 审计的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

IS 审计目标比较明确,它是指对信息系

统的资产保护,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安全

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由于

IS 审计的审计对象是被审单位的信息

系统,因此决定其审计内容包括:(1)信

息系统的管理、规划与组织;(2)信息

技术基础设施与操作实务;(3)资产的

保护;(4)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计划;

(5)应用系统开发、获得、实施与维护;

(6)业务流程评价与风险管理。上述诸

多的审计内容,以及日益纷繁复杂的信

息系统,也迫使我们在IS 审计之际不能

不采用单独的审计准则体系和更多的计

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三、两者适用准则及采用技术比较

由于计算机审计与IS 审计的审计

目标、审计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前者面向

数据审计的特点与后者面向系统审计的

特点,由此也就使各自的审计准则和审

计技术各不相同。

(一)适用准则的比较

如上所述,计算机审计目标与内容

决定其相关准则的多维性。这可以从国

际审计准则15、16 和20 等内容加以了

解。这些相关规定大多提及EDP 环境,

虽然也不免涉及系统审计,但却主要是

针对财务报表等资料加以规定的。同时,

它们也并非专门针对IS 审计。我国的审

计署、中注协、国务院办公厅从1993 年

至2007 年,陆续诸多与计算机技

术应用有关的规定,究其实质,也都侧重

于财务会计数据审计而非单独针对IS

审计的。

与计算机审计的上述规范相比,IS

审计内涵、审计准则、职业组织、执业主

体等则十分明确。以审计标准为例,截至

2008 年2 月,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

协会已16 个审计标准,包括审计

章程、审计独立性、职业道德和标准、职

业能力、审计计划、审计工作的执行、审

计报告、后续工作、违规和非法行为、信

息技术管理、审计计划中风险评估的应

用、审计实质性、使用其他审计专家的工

作成果、审计证据、信息技术控制、电子

商务等。可喜的是,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

布并于2009 年1 月1 日施行的《内部

审计具体准则第 28 号———信息系统审

计》围绕总则、一般原则、审计计划、信息

技术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信

息系统审计的方法、审计报告与后续工

作等方面对内部审计中的信息系统审计

加以规定。虽然这一具体准则与国际信

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已的审计标

准尚有一定的距离,但它毕竟首开我国

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制定之先河。以下是

国内外已的计算机审计与IS 审计

相关准则体系的比较(见表2)。

(二)采用的审计技术与工具比较

从当前相关文献来看,有关计算机

审计技术介绍比较宽泛,而有关IS 审计

技术则有针对性强的特点。笔者认为,从

信息与信息系统的“产品”与“生产工厂”

的关系看,两者在审计过程中是紧密联

系的。只有当产生信息的系统本身具有

可靠性时,审计师才能初步确信该系统

产生信息的可靠性。而为了鉴证系统的

可靠性,IS 审计师往往通过检测被审系

统输入、处理与输出数据与信息来加以鉴证,其有效性不言而喻。鉴于计算机审计与IS 审计两者的审计目标的不同,两者采用审计技术与工具也就有所不同。

以下是笔者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对两

者采用技术与工具的归纳:

1.两者共同采用的技术与工具。主

要有:测试数据法、追踪法、综合测试工

具(ITF)、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模块法、

流程图检查法、审计软件法、程序编码审

查法、程序比较法等。

2.两者各自采用不同的技术与工

具。其中,计算机审计技术主要有:受控

处理法、受控再处理法、漏洞扫描与入侵

检测、利用数据管理系统辅助法、利用操

作系统和实用程序法、利用被审系统辅

助法和利用电子表格辅助法等。IS 审计

技术主要有:基本案例评估法、系统控制

审计复核文件(SCARF)、快照法、审计

钩(hooks)、连续与间歇模拟(CIS)、延

展性记录法等。

四、结论

计算机审计与IS 审计无论是其产

生与发展,还是其基本概念、审计目标、

审计内容,抑或是其适用准则与采用的

审计技术,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两者

在我国审计发展过程中却有其特定的

地位与作用。以信息化会计系统的财

务数据为审计对象的计算机审计,在当

前广泛开展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对其

展开研究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

所强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使其“二方

观”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可以预见,

随着环境的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深

入,计算机审计的内涵与外延也必将

得以深入与拓展。

成功地开展我国的IS 审计,是我国

审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上市公司根

据COBIT 框架实施内部控制已是大势

所趋,大、中型企业也必然紧随其后,由

此也就决定了IS 审计的势在必行。透过

IS 审计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使我们看到

了IS 审计对知识与技术要求的高难度,

尤其是近年来对某些企业单位的IS 审

计之实践更使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因

此,起步伊始的我国IS 审计,倘一开始

就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追踪国际

惯例,并针对国情提出自己的发展对策,

无疑可以健康发展。

计算机审计与IS 审计两者绝非泾

渭分明,而两者究竟应当遵循哪些审计

准则,是近期内我国应当重点研究的问

题。诚然,从技术的角度看,国际IS 审计

标准、指南和程序已经日臻完整和成熟,

我国似无另起炉灶之必要,但由于我国

企业单位种类繁多,许多内外环境与国

外迥然不同,如果没有切合国情的部门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IS 审计加以指

导,则可能欲速不达。因此,应当结合

我国IS 审计的现实状况,根据实践经

验、具体业务流程和技术方法分期发

布相应规章与规范性文件,逐步规范

我国的IS 审计。

【参考文献】

[1] Jack J.Champlain:Auditing InformationSystems,2sted,John Wiley &Sons,Inc.2003.

[2] 张德明,译.国际审计准则[M].大

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3][美]W.Thomas Poter,等著.计算机

审计[M].李大庆等,译.北京: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4] 潘晓江.电子计算机审计与数据可靠

性控制—会计电算化之后现代审计

的对策[J].会计研究,1983(5)、(6).

[5] 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 胡克瑾.IT 审计[M].北京:电子工

第6篇

论文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网络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作者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从网络安全内容、网络安全的威胁、解决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以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冲击。而计算机网络具有的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等特征,使网络容易受到黑客、恶意软件等的攻击,所以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长期的探索和规划。

1.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中流动和保存的数据,不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泄露、更改。系统连续正常的工作,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2.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权限攻击

互联网的物理连接方式是一大弱点,任何人只要能实际接触到电缆且拥有适当的工具,便能将他的计算机接上,并且成为上面的超级用户。攻击者通常以root身份执行有缺陷的系统守护进程,实现无需一个账号登录到本地直接获取远程系统的管理员权限,擅自修改程序,进行权限的攻击。

2.2系统漏洞攻击。

漏洞是指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网络最基本的配置就是TCP/IP,但是目前的实现上只要求了效率并没有考虑到安全的因素,这样无疑是增大代码量,从而使运行效率降低,所以该配置本身来讲就是很不安全的,从而受到影响,很容易被窃听和欺骗。

2.3垃圾邮件

攻击者利用电子邮件的公开性进行各种活动,把自己的邮件强行推入别人的电子邮箱,强迫他人接受垃圾邮件。因为采用了很弱的口令加密方式,使攻击者可以很容易地分析口令的密码,从而使攻击者通过某种方法得到密码后还原出原文来。

2.4病毒的攻击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病毒具有一些共性,如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和潜伏性等,同时具有一些个性。

2.5黑客的攻击

黑客是影响网络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类专门利用计算机犯罪的人,即那些凭借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专门破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他们通过一些非法手段,利用自己编写的或现成的工具来查找网络系统的漏洞,然后对网络系统发动攻击,对网络的正常使用造成或多或少的危害。

2.6网络管理

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系统管理人员对网络系统的管理。由于对系统的管理措施不当,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保密信息的人为泄露等,因而这些失误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

3.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

3.1访问时的控制策略

入网访问控制属于第一访问控制,它主要控制那些能登录到服务器并且获得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个工作站入网。网络的权限访问,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同时控制目录级安全、属性安全、网络服务器安全、网络监测和锁定,以及网络端口和节点。

3.2系统漏洞攻击的应对策略

因为漏洞是系统本身存在的,因此现在的应用中人们开始在杀毒软件的引导下进行打补丁进行修复存在的漏洞,系统的服务有很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服务。同时利用防火墙可以阻隔大多数端口的外部访问。

3.3重视备份和恢复

备份系统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首先要使用硬件设备来防止硬件故障:如果由于软件故障或人为误操作造成了数据的逻辑损坏,则使用软件方式和手工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恢复系统。这种结合方式构成了对系统的多级防护,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物理损坏,而且能够彻底防止逻辑损坏。

3.4病毒防范

病毒防范包括针对单个计算机系统和整个网络病毒的防范。对于一个大的网络,可集中进行病毒防范、统一管理。网络防病毒软件必须能对网络中的病毒进行正确识别;对整个网络进行防、杀毒处理;彻底、完全地清除病毒。此外,防病毒产品升级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以在预定时间自动从网站下载最新的升级文件,并自动分发到局域网中所有安装防病毒软件的机器上。

3.5黑客攻击的应对策略

首先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其次进行入侵检测,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审计记录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最好采用混合入侵检测,在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则会构架成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3.6管理的安全对策

管理问题是网络安全问题的核心问题,人在很多活动中是主体,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完善网络安全体系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再好的网络安全实施方案都形同虚设。因此要加强人员的安全培训,制订详细的、有时效性的安全及维护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管理,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加大自动化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文寿,王珂.网管员必备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司天歌,刘铎,戴一奇.安全的基于网络的计算机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2007,(07).

第7篇

关键词:硬件技术基础 课程整合 教学方法 考核方法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41-02

对计算机偏软专业而言,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能促进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功底的系统设计和开发的高级人才,但具体开设哪些硬件课程?在本科的哪些阶段开设?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硬件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具备哪些硬件实践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培养方案中需要切实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我院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对于计算机偏软专业如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只需要通过一门计算机课程精炼的学习,就能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知识,从而培养具有扎实硬件基础的 高级设计开发人员。

该文通过该课程的定位分析,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1 课程的定位

本课程定位在大专院校计算机偏软专业如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学院各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等对计算机硬件基础需要有一定了解,同时也无需安排多学时、多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为主线,涵盖数字逻辑与设计、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等相关硬件课程的内容并进行有机的衔接,达到一门课程完成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涉及内容讲解的目标。课程围绕如何理解和构建一台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为目标,全面而系统地讲解计算机组成的工作原理,同时以最具代表性的Intel 8086为背景,简要讲述微处理器及常用的接口电路的原理,并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讲述了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各种方法和技术[1]。

目前,这门课程安排在大一的下学期开设,先导课为《计算机导论》,共80课时,除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外,还安排了一周的课程设计。

2 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重视课程内容的建设,突出应用性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且内容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内容主要涉及到《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四门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减少重复度,把上述四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2],从而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就能覆盖计算机偏软专业所需掌握的硬件知识;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精炼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重点讲述计算机组成的工作原理,并强调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应用。另外,增加目前广泛使用的32位机的硬件技术,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改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化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另外,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的现象,体现以学生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能力。

2.3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动手能力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实验教学之外,还安排了一周的课程设计。在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不断更新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在课程设计环节,突出综合性、应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4 改革考核方法、实行“教考分离”

改革传统考试中的“谁任教,谁出卷”的考核方法,课程组通过多次研讨,规范课程的教学大纲、重点、难点,建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试题数据库,并每年更新10%的试题,每次考试前根据题型、知识点、难度等从试题库中抽题组卷,从而对课程实行“教考分离”,避免了任课教师不同,试卷的要求和难度不同的情况。课程考核后,课程组还需进一步对试卷进行分析和对课程进行考试后的总结,并以此促进下一轮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5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在课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逐步完成课堂教学视频的制作。依托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习题等全部上网,并设置了疑难解答[3]。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弥补了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控制的不足,方便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制定了网络教学资源更新计划,更新比例要求每年不低于10%。

2.6 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合格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通过成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组,建立了一支由教学水平高、工程能力强的、教授领衔的,副教授、讲师等教师组成、老中青搭配的硬件教学团队[4],保证了课程建设的连贯性。课程组注重培养骨干教师,尤其加强对青年主讲教师的培养,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通过老教师指导、课程组研讨、督导听课、学生反馈等手段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以实践促进教学。

3 成效

近几年来,课程组对《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不断进行深入的改革与探索,在课程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3.1 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计算机偏软专业的培养要求,课程组通过多次研讨,对该专业所需掌握的硬件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在课程的内容方面,围绕“硬件”这条线,整合了《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四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减少了重复度,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介绍当前最新的计算机知识点,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2 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为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构建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环节,主要完成数字逻辑实验、计算机部件实验、微机接口等方面实验,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项目设计方面,既有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又有一定难度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难度的不断提高,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在课程设计环节,突出应用性,把汇编程序、FPGA、硬件设计等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3.3 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

现有的硬件技术基础实验设备比较落后,远远滞后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多方调研,及时维护现有实验设备,同时更新、引进先进的硬件设备,从而大大改善了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实现教学与时俱进,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为满足对学生课后开放实验室的需求,同时为提高实验室设备的技术含量和使用效率,下一步,将制定创新性、开放式实验室规划及开放计划,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来积极参与实验及科研项目,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5] 。

3.4 强化了教材建设

为配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兼具“实用”和“创新”特色的教材《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2011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共分为11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介绍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基本知识;第三章至第八章重点讲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内容,介绍了运算器部件、存储器部件、控制器部件、总线和指令系统等;第九章到第十章以Intel 8086微处理器为背景,讲述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的接口电路及其使用方法;第十一章讨论了指令流水线、多处理机系统等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1]。

通过对全书内容进行精心编排,使得教材内容衔接流畅、深浅适当、通俗易懂;覆盖知识面宽、叙述简练、重点突出;满足了一门课程涵盖计算机硬件系统涉及内容的讲解要求。目前该教材在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已使用四轮,学生使用效果较好,后续还将继续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4 结语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课程改革是关键,该课程为计算机偏软专业的学生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硬件知识作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注意突出重点,强化应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反映硬件发展的新技术,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李云,葛桂萍.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孙德文.计算机硬件课程改革与建设探讨[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3] 黄伟,冯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1(5):36-37.

第8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学院,北京102249)

摘要: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石油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及面临的困境,提出在当前以计算机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目标指导下,如何面向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计算机思维,阐释其课程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思维;程序设计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7-0076-03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2014yb09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质量与创新工程项目( 2013yb039)。

第一作者简介:王新,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数据挖掘,xinwang@cup.edu.cn。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科学与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产生了多种边缘学科。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不断地改革和调整,教学理论和教学目标也在发展和深化,其中有几次重大改革:①1997年提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体系,以计算机技能培养为主;②2004年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以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③2010年,以《九校联盟( C9)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为标志,以计算思维培养为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了。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其主要原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入校的新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大幅提升,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有平民化的趋势,部分专业人士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可弱化或取消;按教育部要求,高校各专业总学分大幅缩减,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学时被压缩,教学资源配置不充分;很多人将计算机科学等同于计算机编程,淡化了计算机的科学意义,削弱了计算机学科的内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过分偏重计算机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教材基本上是有关领域的浓缩版,学生进入大学后,对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兴趣不大;课程教学在分层次、分类别上也存在明显不足,使得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自身的地位也有所降低;更为关键的是信息化素养与专业技能融合缺少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有效的实现途径。基于上述原因,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明确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应成为大学通识类课程;与大学通识类课程地位相适应,大力推动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持续开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体现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系列研讨、立项和交流培训工作。

2 石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重在计算思维的培养

众所周知,石油、石化行业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域,石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承担着培养石油、石化专业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任,而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相融合是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培养人才的科学思维方式,即训练人才的实证思维、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由此可见,训练计算思维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3 面向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计算机思维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进程可分为4个层面:理论层面上研究计算思维的内涵与表现形式;系统层面上规划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操作层面上将大学计算机课程作为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层面上探索不同层次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应用需求的途径。

鉴于以上指导意见,明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课程的知识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是我们深化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总体思想。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分为3个层次,即“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机思维能力”,为此需明确石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课程体系。

(1)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面对石油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总体上应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会构建计算环境,熟练掌握数据处理方法与表达方式,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灵活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体达到以下要求: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基础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熟悉正确的程序设计方法与思想,具有初步的应用软件开发基础;具有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初步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能利用常用工具处理多媒体数据,初步掌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开发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训练计算思维,能够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问题表达与交流,学会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与解决问题;利用Internet进行主动学习,增强专业应用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计算机基础。

(2)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按照教育部的指导意见,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应满足3个层次、4个知识领域。

3个层次:①概念性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各专业学生必学的内容;②技术与方法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硬件技术和相关理论方法,不同类别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应用拓展技能,结合各专业、各知识领域中有较大共性的、最主要的一些应用性技能,使信息技术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不同类别的专业各有侧重。

3个层次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一条主线: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以计算思维训练为导向。

4个知识领域:计算机系统与平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问题分析与表示方法,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主要算法,数据的组织、管理以及处理过程,应用系统实现与平台构建的流程。

(3)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①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根据我校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不同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的原则是:以训练计算机思维为导向,重基础、强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典型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不同类别的专业可根据学分要求选取不同的知识模块(见表1);③课程设置方案:各专业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而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作为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以满足各专业认证的实践需求。对本校各类专业选修计算机课程的建议见表1。

4 主要的改革措施和成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各高校中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通常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导致基础教学的师资不稳定。我校2010年之后经过院系调整,明确了由软件工程系组织管理计算机基础教学,基础课教学由计算机学科教师共同承担,形成了稳定的基础课教师队伍,教师均为计算机学科的硕士、博士,年龄在35~50岁之间,精力充沛、教学经验丰富。

(2)激励教学研究,鼓励发表教改论文。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更新快、变化大,授课对象层次参差不齐,必须不断地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核与评价方式、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律。近年来学校对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卓越班和创新班的培养方案,研究型、研讨型、MOOCs、翻转课堂、知识碎片化等授课方式,以及任务驱动、项目管理、案例化教学等教学改革项目予以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的教学改革论文。

(3)教学团队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面大,上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较多,教学团队的管理极为重要。团队发展规划是否科学、日常教学活动组织安排是否合理,关系到每个教师的成长。重点建设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是学校团队建设的原则。目前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C语言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为校级培育教学团队。

(4)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展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平台,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承担着全校学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原ITAT大赛)、蓝桥杯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以及各种计算机相关应用学科竞赛的课外辅导工作,承担校内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的考试与评审工作。

5 结语

鉴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时被逐渐压缩的事实,提高各专业相关人员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认识极为重要,这是信息社会中培养具有科学思维的创新人才的要求,而构建与学校特色、学生层次相适宜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培养计算思维的有力保障,研究并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训练计算思维的有效途径,探讨并执行信息素质与专业素质相互渗透的实施方案是培养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之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国梁,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7-11.

[2]刘桂松,李茂国.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改革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 39-41.

[3]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申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的通知[Z],2012.

[4]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1-23.

第9篇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提出高校应该从就业技能指导、培养模式创新、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等各方面,努力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并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为例,详细探讨如何创新就业指导管理工作、大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具体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作为高校,应该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在面对就业时能够从容应付,多就业,就好业,同时也为高校的高就业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很多高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的态度都是让学生自行就业,学校、老师不管,导致大量学生在简历、笔试、面试等阶段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错失掉很多就业机会,不但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使他们变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淘汰。这样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_亡作就必须系统和全面,它不仅仅是就业技能方面的指导,还应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为了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四年大学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基础知识必修阶段、工学结合专业选修阶段、综合能力整合提升阶段。从学生大三开始就在这个模式下进行一系列就业指导管理创新_I=作,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大量能力训练,从计算机系第一届毕业生(以下简称05级学生)毕业时98.2%的就业率来看,这样的就业指导工作卓有成效,同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也非常必要。

一、培养模式创新

1、按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设置分类培养方向

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市场导向,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高校教育除了需要重视专业的培养外,还应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的不同能力需求强化学生能力,设置相应培养方向。

按照“521”三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前两年半理论基础知识集中学习,完成各自专业必修课程,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进行分类培养。学生通过理论基础知识必修阶段学习后,知识基础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对知识的认识和兴趣也呈现出多样性,这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如果仍然组织和实施统一的教学活动,必定会抑制学生发展。因此,计算机系按企业对IT人才的不同能力、技术需求设置了12个方向,学生到大三时重新根据本人兴趣、基础和能力自行选择其中一个方向,通过一定考核后,便进入该培养方向,学习按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所设置的相关课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与50多家IT类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关系,所设置的分类培养方向及其课程可基本满足这企、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各培养方向的课程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通过系列课程学习、实验、模拟项目,能够强化自己的能力,为接受实习单位选聘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与企业需求一致的多元化的人才,而非从一而终的同一专业的“专业”人才。

2、教师与辅导员紧密协作,全面教育、培养和指导学生

在高校,教师和辅导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需要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紧密协作,教管齐抓。辅导员应当严格管理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除了帮助学生适应和充实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外,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价。而分类后的每个培养方向都应有相应专业的专职教师负责,学生选定某个方向后,该方向的专职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还应进行必要引导,包括为人处事、职业发展等方面,更应全面掌握本方向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专业能力,同时结合辅导员对这些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来推荐企业需要的人才。

3、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培养

所谓“定向培养”,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

“定向培养”的特点在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明确,注重实用,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必要的实践环节,同时在教学中严把教学质量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计算机系先后与美国ECWise公司及美国Symbio公司建立合作教育关系,成立定向培养班,在05级学生中筛选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定向培养班由教师和公司资深技术骨干相互配合,根据公司岗位需求给学生开课,布置任务,定期进行考核和淘汰,最终筛选出的学生可直接进入公司就业。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更大强化,更符合企业要求,同时,学生在被选入培养班且有优胜劣汰的压力下,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即使被公司淘汰,能力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再次被其他公司选中的可能性大增。通过定向培养,计算机系05级学生有12人与美国ECWise公司签约,有21人与美国Symbio公司签约。

“定向培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为高校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学生就业渠道,同时也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增添发展后劲找到良好途径。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局面。

4、重实践,全面推行工学结合实习

要让学生进入企业后即可迅速上手,必须重视实践性环节,注重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劳动法颁布后,更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也更加谨慎,要求条件更高。普遍企业除了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因此,在学生大三下学期,校方就应当积极联系和走访企业,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关系。把学生积极地往各个企业推荐,让他们尽早进入工学结合实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积累至少半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实习与企业之间做到相互了解,先人为主,捷足先登。企业也可以在这个阶段花费很少的成本去指导和考察学生,了解学生各方面是否符合要求,选拔合适的人才。

以计算机系为例,到大三下学期期末总共联系50余家企业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院就业部也先后联系400余家企业。学生陆续进入合作企业以招聘录用的方式参加实习,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自己直接联系实习单位。到大四上学期,计算机系05级全部学生顺利完成工学结合实习,完成率达到了100%。

5、加强实习管理,获得企业认可,顺利就业

工学结合实习期为半年至一年。大四上学期,用人单位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陆续启动。大四学生通过与甩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开始参加招聘进行就业。计算机系30%的学生因在企业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直接被企业留用,继续实习并签定三方聘用协议。其中包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电信、四川启明星银海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银海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鼎天软件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和单位。

在实习环节中,对学生的教育和严格管理也非常重要,少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因心态问题,遇到挫折或不如意容易心生弃念,这时候一方面需要耐心做好这部分学生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严格要求他们一旦参加实习就必须努力进行。实习期间表现良好的学生即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可,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顺利完成就业。

二、为学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和信息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对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校方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联系企业,一旦企业有招聘需求就及时通知学生,使其了解相关企业和工作岗位介绍、招聘要求、联系方式等信息,并邀请和安排企业到学校招聘学生;随时关注学校就业网和学校就业部的招聘信息,发现有合适的岗位和机会,就迅速且耐心地通知所有相关学生去应聘,争取为同学搜集并提供及时、具体、全面、准确的信息,尽量让学生不错过任何一次就业机会。

计算机系还成立了校友会,邀请优秀校友与在校大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校友会得到企业认可,则表示学校的培养方式得到企业认可,这样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全面、精细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1、实习就业能力训练

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商务礼仪培训、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充分运用大学专业多、学科多的优势,各专业相互帮助、相互配合针对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实习就业。计算机系从大三开始利用学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聘请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助教为O5级同学进行语言表t达晨练、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助教为他们修改简历,在简历制作上给予指导;聘请擅长礼仪教育的老师为同学们做了关于商务礼仪讲座;邀请企业领导为同学做关于IT行业就业和面试技巧方面的讲座;组织全系教师为学生举办模拟招聘会。通过这一系列的强化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特别是在训练学生在简历制作上的改进和面试技巧上的提高,避免了因此被招聘单位否决,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2、精细化的就业指导管理工作——四个阶段针对就业能力较差的同学,仅进行统一能力训练是不够的,还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多地帮助他们查找和分析问题,给予指导,协助他们就业。

第一阶段:充分掌握学生就业动态

从学生大四开始就对每个应届毕业生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如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创业、就业等,对于准备就业的同学,按他们的求职意向分类,如技术、技术十综合、综合等,对这些信息统计分类,并及时根据学生的最新就业情况做更新,充分掌握学生就业动态。

第二阶段:分类座谈

以计算机系为例,在企业招聘陆续开始后,根据第一阶段调查统计出约占l,3的O5级学生就业单位尚未落实。计算机系针对他们不同的求职方向分批分组开座谈会,平均每组20余人,让每一位同学都讲一讲他们找工作以来所经历招聘的情况,目前的求职意向及打算。通过座谈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也帮他们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所选择的方向,同时让有相同求职意向的同学组队,尤其是走技术方向的,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一起研究,共同进步,更有针对性的去找工作。通过座谈对学生重新分类,再做工作,尤其是就业能力较弱的,要个别辅导。

同时座谈会摸底后也发现在剩下1/3的这批同学中,又可以分为三个1/3。第一个1/3的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不弱,对于就业单位有自己的考虑和选择;第二个1,3的学生其实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可以在就业上得到帮助或要准备自己创业,再做点工作应该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最后剩下l,3的学生就业能力偏弱,是需要再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

第三阶段:学生投简历前先交给辅导员把关

每当有企业单位招聘前,辅导员应对有应聘意愿学生的简历先审核把关。辅导员应该最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寻找自身的亮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应聘企业的岗位需求修改简历,尽量符合企业招聘岗位的要求,获得面试甚至就业的机会,而不会仅仅因为简历原因就错失就业机会。

第四阶段:攻坚阶段

对于最后剩下约占10%的就业困难同学,工作需要做得更细,除了集体招聘信息外,还要到场查看学生参加应聘情况,重复通知未参加的学生,在专场招聘会中跟踪学生面试过程,帮助学生找出面试中的问题,改进面试技巧。对于招聘了学生的企业,也要跟踪签约学生情况,有问题及时出面跟公司协调,找学生谈话了解具体情况,做好学生就业稳定工作。:

四、综合能力素质提升

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要求日益增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直接与就业挂钩。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从建校开始,就提出一套完整的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的育人措施:三大教育——“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和“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四大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科研计划、助教计划和阅读经典计划等。这些措施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耳濡目染,对他们在学会做人做事、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把教师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生产基地教学和课外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四个课堂,四个课堂相统一,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五、小结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基本情况

“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学科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是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互和设计开发应用系统等基本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特征,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原理中的软硬件资源管理中的概念、思想、策略和算法等,能结合实际操作系统开展应用系统开发,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我校计算机系于1985年开始开设“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湖北地区较早开设本课程的高校之一。在计算机软件专业的第一个教学计划中,即将操作系统原理列为专业必修课,采用了当时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的汤子瀛教授编著的教材,由于当时操作系统资料相对较少,实验资料主要是翻译学校引进设备时随机所带的系列资料,如根据MV6000机操作系统资料翻译的相关的操作系统使用手册,对操作系统及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87年开始,我系采用以UNIX操作系统为主的新版《操作系统基础教程》。1992-2006年期间,本课题组在操作系统教学中,根据当时教学需要,相继采用过华中理工大学庞丽萍教授编著的《操作系统原理》(1版-3版)、清华大学张尧学教授编著的《操作系统教程》、北京大学陈向群教授编著的《操作系统原理》,以及陈向群教授等人翻译的《现代操作系统》等国内外著名教材。

从80年代末,在“操作系统原理”教学中引入了操作系统使用和算法实验。从1996年开始设置了“操作系统原理”实验,1998年开始设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课程,为此我们编写了内部用的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材,包括教师指导书和学生实验指导书。这些实践环节的加入,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年本课题组开始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操作系统原理”教学研究,为此制作了操作系统课堂教学软件,后该软件获得了湖北省组织的CAI课件比赛三等奖。从2000年起,本课题组初步开发并建设了操作系统题库和考试系统。

1999年本课程组所申请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列为校级主干课建设行列,在课程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建设,于2004年通过学校验收,并被评为校级优秀主干课,2005年本课程进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该课程经过20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一个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从1986年起,先后有5位教授、7位副教授和多名年轻教师先后担任过“操作系统”课程的主讲教师或实验课程教师。通过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支学术造诣高、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勇于探索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教学团队。

2“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底层的系统软件,其重点是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和文件系统等内容。“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授对计算机资源控制与管理的实现原理及方法、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设计优劣的效率分析。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该课程的核心知识单元包括:

(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3学时):操作系统定义与组成,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征,操作系统的类型及特点,操作系统性能,常用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硬件基础;

(2) 进程管理(21学时):进程的概念、进程的表示和调度状态、进程的控制、进程调度、进程同步、信号量、进程通信、死锁;

(3) 内存管理(12学时):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存映射机制、早期的存储管理、分页存储管理、虚拟存储管理、请求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段页式存储管理;

(4) 文件管理系统(12学时):文件管理系统、文件结构和存取法、文件的目录结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存取控制、文件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5) 设备管理(6学时):设备管理、输入输出系统结构、设备驱动与驱动调度、设备分配程序、I/O设备处理程序。

我们认为,该课程的重点包括:

(1) 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算法与策略;

(2) 系统调用接口及其使用;

(3) 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方法;

(4) 计算机死锁的检测与预防;

(5) 操作系统实例研究,如UNIX/ Linux系统。

该课程的难点包括:

(1) 并发程序设计、进程创建、进程撤销、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2) 存储管理策略与实现方法;

(3) 文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4)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对于以上各类重点难点、本课程在组织理论课程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1) 备课等各类教学活动,对重点、难点进行研讨,根据学生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2) 采用案例教学,提倡启发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要点、方法、思路、原理与策略,层层剖析。从抽象到具体,在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

(3) 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结合板书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4) 倡导学生的自学精神,使学生从“听懂”到“学会”,最后达到“融会贯通”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将“操作系统原理”实践教学设计为四个层次,即预备层、概念层、原理层和应用层。预备层为流行操作系统的主要命令使用及其上的程序设计;以及以Linux的基本Shell程序设计方法;概念层主要涉及操作系统原理中的相关概念实现,如PCB和信号灯等;原理层为“操作系统原理”中的主要算法、策略和原理的验证性实验和部分综合性实验,包括进程的创建和撤销、内存空闲块管理策略、作业与进程调度策略、分区分配管理、内存淘汰策略等基本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应用层是以上述算法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以体现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后的应用价值,例如实现火车票网上订购系统等。前两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全体学生均要参加,第三、四个层次的内容供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选择。

在课程设计时,我们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系统核心算法的设计与调试,学生在完成这些内容时,必然涉及系统程序设计的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系统程序设计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了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和系统程序设计方法。学生们通过操作系统多个教学环节,不仅真正学懂了操作系统的原理和理论,还掌握了剖析实际操作系统、实现并扩充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基本技能。学生学到了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了综合能力,有很大的收获。

3 “操作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在“操作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如何分层次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研究;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实践;课程及其资源建设;在夯实基础教学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等等。下面就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针对上述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了如下解决策略或方案。

(1) 构建分层次的理论教学内容。建立了层次化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体系,改革了传统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体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之上,根据培养层次,增加了先导课程“基于Linux程序设计”,提出了“操作系统”课程群思想,该课程群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于Linux的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等课程,并在研究生层次上开设了“分布式操作系统”等课程。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使得该课程不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以点带面,以面促体的活体。这个点就是“操作系统”理论课程,这个面就是操作系统算法实验,这个体就是以操作系统算法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2) 构建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组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其宗旨在于在传统单一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具备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程组改革了“操作系统”实验课程体系,重点研究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原有“操作系统原理”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并将相关实验按难易程度划分为初、中、和课程设计四个层次,形成了课程实验、应用实验和综合实验层次。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完成相应实践过程,达到能力训练和启发创新的目的。试行结果表明,学生开放实验室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学风有了较大好转,使得学生每年参加的ACM等各类比赛中,均获得了好成绩。

(3) 重视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研究。课程组一贯重视参与、申报、建设各级教学改革项目,先后主持或参与湖北省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校级等各级各类教改项目数项,有的已顺利完成,通过了验收。阶段性成果已多次获奖。具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中,课程组教师获得“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各2项、“多媒体教学课件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4) 对“操作系统”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进行了重组和整体优化。完善了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书,建立了以“操作系统原理”为核心,以“操作系统算法实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为突破口,以带动毕业设计选题和考研为目标的层次课程体系;在该课程的培养效果上,由单一化发展为多样化;由单纯的课堂教育走向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内的多种形式教学;从近三年我系毕业生考研中的“操作系统原理”考试效果分析看,平均及格率达到70%,其中平均优良(85分以上)率达35%,这充分说明了该课程教学的效果。

(5 )建立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教学平台,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开发了以“操作系统原理”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远程课件、网上答疑系统、网上在线考试系统和试卷(题)库系统在内的一系列软件,形成了本课程体系的特色项目,这样不仅提供了网络课堂,而且实现了对包括作业布置、批阅、成绩记载等教学环节在内的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

(6) 教学研究和课程资料建设。具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共编写编译出版4部教材。这些教材均由国内有影响的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被许多高校选为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在本课题建设过程中,我们共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篇以上,其中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17篇以上;教材教法、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双语教学等论文2篇以上,教学实践方面的论文2篇以上;教学管理及其相关研究方面的论文近2篇以上。

(7) 在加强基础的前提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从我系大学生在ACM比赛(2006-2008年中,在ACM亚洲区中国赛区的系列比赛中,共获得6块铜牌,其中的很多比赛算法都利用到操作系统原理中的相关算法思想)、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和大学生科研获奖人数上可以得到佐证。

(8) 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一点将从我们采用的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和执行情况上进行说明。

① 培养措施

本课程组一向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通过采用积极鼓励措施提高其业务知识和科研能力,如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教师上岗前的试讲制度、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制度等,同时我们分期分批安排主讲老师利用暑期时间参加短期师资培训(参加暑假计算机骨干教师课程培训,以及参加Sun公司的Solaris操作系统实验培训等)和参加全国操作系统学术会议(如从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安排多位教师参加了第八届全国操作系统教学和第九届全国操作系统教学会议),积极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近3年来,课程组先后有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有2为教师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坚持青年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让青年教师独立承担一门课程,使他们尽快成长;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研讨活动,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材讲义编写,提高教学总结和写作能力;努力创造环境,加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② 执行情况

本课题组根据系里的规定,坚持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对每位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指派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作为教学导师,导师将在为人、工作态度、教学规范和教学经验多方面给予指导。在教师相互听课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以及开展青年教师之间相互评课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我系还坚持新教师上岗前的试讲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保证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课题组根据我系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的传统,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将比赛获胜者推荐到学校参加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对在青年教师大赛中的获奖者给与相应的奖励,并规定只有获得学校青年教师大赛的获奖者才能取得资格担任主干课的教学工作,这样有力地确保了本课题组的教学质量。根据学科发展形势,本课程组专门设置了实验课程教师,由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具体负责和实施,吸收了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参加本课题组建设,使得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后继有人。

4结束语

从教学效果上看,从1997年起,本科生参加“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算法实验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有多届学生选择了与操作系统选题相关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这些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论文,极大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很多同学在毕业后从事的开发工作中,感到了“操作系统”等课程对其动手能力提高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部分学生攻读研究生期间,深感本科阶段的“操作系统”系列课程,对其研究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影响和帮助。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操作系统;教学改革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最基础的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计算机提供给用户的所有应用与服务都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完成的。《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学科中一门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概念抽象、涉及知识面广,因此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使《操作系统》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高专学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一致,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高职高专《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应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摆脱本科《操作系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1 教学内容改革

《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组织结构、实现技术和理论算法等。要想在有限的学时中将这些内容完整的讲完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认真合理的安排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无用论思想”的目的。

目前看来,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以及信息管理专业已在其人才培养计划中将《操作系统》课程的课程性质修改为选修课程。但各学校的计算机软件专业仍然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保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应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1 压缩原理性教学内容,加强前沿实例讲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原理的分析能力,教学内容设置应增加实例教学的比重,适当减少理论性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量实例的过程中就可以轻松理解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对繁杂的基本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

1.2 注重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本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以及《JAVA程序设计》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教学内容方面应注意与前驱后继课程的衔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整个计算机体系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其在计算机专业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1.3 体现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差别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该存在明显差异以突出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如,对于选修课程,应该围绕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未来趋势、实际应用等进行内容编排,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软件去配置系统和解决系统常见问题等。而对于软件专业的学生,应突出各种经典算法如银行家算法、进程调度算法等部分的讲解,并设置上机时间供学生编写调试算法程序,以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系统软件开发的综合能力。

1.4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各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实践内容可选择学生比较容易上手,又能掌握操作系统运行原理的方式,即实验带有强烈的验证色彩。

2 教材选取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理论依据,教材的合理选取尤为关键。《操作系统》课程的教材选择一定要遵循高职高专的教育原则,在高职高专计算机教材系列中选择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写作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清楚、步骤详尽的课本作为课程教材。除此之外,各高职高专院校还可以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成员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操作系统》理论教学材料以及相关实训手册。选择更加形象易懂、适合学生阅读的操作系统相关书籍作为参考教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方式改革

3.1 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中遵循“强调教师为主导、始终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层次模块化”的教学模式,逐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提高教学效果。其中,教学模式的层次划分为硬件平台层和核心层。硬件平台层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所构成的教学模式平台层,是学习操作系统的必备基础知识。在每次讲授新课前,有必要对硬件知识进行回顾复习。核心层是层次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主体,也是操作系统的核心。

3.2 教学方法改革

3.2.1 案例教学法

结合Windows、Linux等实际操作系统,构造典型的案例库,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项管理功能进行讲解,使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摆脱对这门课空洞枯燥的印象。

3.2.2 换位思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的思想和方法,应引导学生从普通用户、程序员以及操作系统的设计者等不同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全面认识评价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工作原理。

3.2.3 自学探究教学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法,通过提供一些系统内核源程序和指导性框图来帮助学生自己分析实例操作系统中相应功能模块。

3.2.4 类比教学法

在课堂讲授中,将实际应用和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与枯燥、抽象的概念理论进行类比,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4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4.1 作业形式改革

学生的作业内容可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除了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外,增加课题式作业,以论文、报告或作品的形式上交。简单课题作业学生独立完成,复杂作业则需要学生组队完成。

4.2 考核形式改革

《操作系统》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宽,传统的理论考核模式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除了常规的理论考试成绩,学生平时完成的作业和上机实训的情况也应作为一部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多年从事《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高专《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实际应用,课程教师和学生一致反映所选教材更加通俗实用,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以前有很大改善,更多的学生对操作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自己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不仅理论知识更加扎实稳固,而且实践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付明柏.专科学校操作系统理论与实训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文汇,2009.

[2]李琳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信息系统工程,2010:9.

第12篇

关键词: OpenGL,三维模型,系统仿真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ystem simulation and OGL in establishing th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subject development, very good that the established with OpenGL simulation model is convenient, easy to control the modeling, etc.

Keywords: OpenGL, 3 d model, the system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系统仿真是近30 年在系统科学、系统识别、控制理论、计算技术和控制工程等多种技术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技术。计算机系统仿真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相似原理、仿真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从计算机系统仿真的定义可以看出,计算机系统仿真包含了三个方面的信息(三要素):系统、模型、计算机,而联系着它们三者之间的基本活动是:系统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建立、仿真试验。

“系统”是指被研究的对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因此,仿真研究的对象也不可避免地与其周围的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建立系统模型就是要把待研究的系统从周围的环境中界定出来,并把它描述成数学模型。建立被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 就是为了能用计算机语言实现。从数学模型到仿真模型的转换过程,就是仿真模型建立。只有经过转换后的仿真模型才能为计算机识别并运行。综上所述,建立仿真模型是系统仿真的关键一环,选择什么工具来建模也显的由为重要。在这里就我们的课题,工业机器人动态仿真选用的工具OpenGL来探讨。

2、 OpenGL 的功能特点

OpenGL 是SGI 公司推出的三维图形库(GL),它表现突出,易于使用而且功能强大。利用GL开发出来的三维应用软件颇受许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喜爱,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继续发展,GL 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OpenGL,OpenGL 已被认为是高性能图形和交互式视景处理的标准。OpenGL最大的特点首先是与硬件无关,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得于实现,用OpenGL编制的程序,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三维模型,由于OpenGL同时提供了颜色缓存、模板缓存、深度缓存、累积缓存等基于双缓存技术的动画操作函数,因而可以实现实时的虚拟仿真。其次是建模方便,OpenGL不仅提供基本的三维几何像素生成函数,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点、线、面以及曲线曲面等基本图元操作函数,可以构建相当复杂的几何造型。第三个特点是高度的真实感显示,由于OpenGL 提供了大量的着色、光照、景深、阴影、混合、消隐、反走样、明暗处理、图像处理、纹理映像、深度检测等功能函数,保证了三维仿真图形显示具有高度的真实感。第四OpenGL 具有出色的编程特性,OpenGL 体系结构评审委员会独立地负责OpenGL规范,使之具有通分的独立性。程序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由于OpenGL可以集成到各种标准视窗和操作系统中,因此基于OpenGL的三维仿真程序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最后是应用广泛,Microsoft 、SGI、IBM、SUN、HP 等都采用OpenGL作为三维图形标准,许多其它软件商也纷纷以OpenGL作为基础来开发自己的产品,目前已成为高质量三维图形的工业标准 。

3、OpenGL 在仿真中的应用

以上的优点决定了OpenGL在建立仿真模型时的优越性,我们在建立多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模型时选用了OpenGL。

3.1 工作过程

OpenGL的指令的解释模型是客户/服务器模式,既客户(试图用 OpenGL进行绘制工作的应用程序)向服务器(OpenGL的内核)命令,这些OpenGL命令由服务器来解释。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使用OpenGL,且在不同计算机上的多个客户可以得到在其它计算机上服务器的服务。这样OpenGL就具有网络透明性。

OpenGL的库函数被封装在Openg132.dll动态链接库中,从客户应用程序的对OpenGL函数的调用首先被Opengl32处理,在传给服务器后,被Winsrv.dll进一步进行处理,然后传递给DDI(Divice Driver Interface),最后传递给视屏驱动程序。

3.2建立的仿真模型

由于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物体,为了建模的方便,有必要把它分解为一个个图形模块。然后把模块集成起来,组成整个机器人模型,同时我们知道工业机器人大体上是由机座,关节和杆件联接组成,据于此我们设置了如下三个图形

模块函数:

(1)基座模块函数

(2)杆件模块函数

(3)关节模块函数

各个模块按不同的顺序进行组合,经过大量的平移和旋转,然后渲染就能得到效果图。

我们可以进行多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相对简化了工业机器人的开发过程,降低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

参考文献

[1]吴重光主编.仿真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

[2]Richard S.Wright ,Jr.Michael.OpenGL超级宝典[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