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

时间:2022-07-20 03:0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有关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件,市级奖励证书3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有关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第2篇

【内容摘要】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始设于2013年,为校企深度合作项目。为切实提高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准,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目标。本文对一般院校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现状比较分析,找问题,求完善;结合江泰企业“走出去”战略需求,提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金融保险专业“2+1”五模块课程设置并尝试构建以实训教学为中心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2+1”;双证融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金融保险

一、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以“2.5+0.5”三分课程模式最为普遍。即理论教学2.5年,实习0.5年;全部课程设置成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实训实践课程模块。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已将专业实践课单分出来,其主要目标是为了突出了对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但通过对一系列相关专业院校的走访和调研,发现在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亟待改革和创新。(一)课程教学与金融保险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在江泰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前提下,学院金融保险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四级或以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协助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交易磋商能力、独立填制保险单证的能力。但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沿用本科保险学系课程体系,或仅有金融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缺乏实训实践,更缺乏本行业英语教学;或金融保险专业理论教学和本行业英语应用不匹配。专业课教师对金融保险行业英语的不熟练或缺乏系统化研究和实践,公共英语教师对风险管理、人身保险、财险等金融保险知识缺乏。(二)职业基础课与实践课教学间联系不紧密。在传统“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实训实践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模式下,高职学生难以通过职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学习顺利走上实践课这一平台。而且实践课的内容仅限于专业论文写作和短短3个月实习。(三)已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不符合金融保险行业企业毕业即能上岗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如很多高职院校模仿本科保险专业开设精算师课程作为金融保险专业核心课程,这一课程本属于企业高端管理型人才的核心课程,根据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学情,一般难以驾驭。(四)许多院校普遍缺乏既符合企业岗位能力培养又符合高职教学的金融保险专业核心课体系选择与实训课教材。由于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开设时间短,目前缺乏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的核心专业教材;适合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训课教材和综合实训教材几乎空白。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借用普通大学保险学教材,这样很难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金融保险专业素养和岗位操作能力。

二、保险行业企业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

通过奔赴平安保险公司、信诚保险公司、北大资源风险投资公司及翰亚资本投资等28家企业调查,大多企业表示应届生虽已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但由于工作经验积累不足、上手不快、企业岗前集训长达2~3个月方见成效。企业所需的金融保险人员中,一线保险营销人员需求最大(目前大多数学历水平低,诚实信用等行业道德法规素养欠缺),保险保险经纪和专业精算管理人员也占一定比例(目前对此类高素质高技能金融保险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而且随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保险及金融保险行业企业要想走出去跻身国际行列,目前缺乏派驻国外的双语型(尤其是小语种)高端国际化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将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

三、“2+1”五模块双语系列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2+1”五模块课程体系内涵。“2+1”五模块课程体系指的是2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顶岗实习。2年校内学习主要包括职业素质、专业基础、核心理论、知识拓展及短期见习参观考察等理论实践交互渗透式学习,具有“双重基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双向选择”和“双证结合”(如就高从“保险经纪人资格从业证书”“保险人从业资格证书”“保险公估人职业资格证书”等选一或就低如英语B级证书)“双语教学”(中英文或中日文)的四大特征,原则上要求学生考取至少两个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二)“2+1”五模块课程体系的特点。一是“2+1”五模块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型金融保险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设。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金融保险职业基本能力外,还必须通过3选2选修课形式(如创新创业课程、保险会计、保险营销等),完成金融保险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原理学习和实践项目任务,以培养“┻”高级创新应用型人才。二是“2+1”五模块课程体系是根据金融保险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需求,在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围绕职业资格证的考证核心知识体系,会同江泰公司并根据保险行业协会要求编写9本核心教材和1本企业核心价值观,直接采用融考证和合作企业工作流程为一体的企业教材和校本实训教材,构建以实训教学为中心的内容体系,且能与企业职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三是“2+1”五模块课程体系紧紧抓住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解决了企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匮乏的难题,同时将专业核心课程选择设置融于考证。通过校企双方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通力合作,在顶岗实习的同时对金融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包含WorkingExperience,Trainingprograme在内的practice模式下的综合职业培训和岗前集中培训,提高上岗后的操作能力。四是“2+1”五模块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实现校企人才“无缝对接”式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传统“2.5+0.5”三模块课程体系的科学整分,实现了从基本素质的形成到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课内实训的渗透及长达为期1年的江泰企业顶岗实习后,80%的毕业生顺利进入江泰公司就业。(三)创新型“2+1”五模块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以保险行业尤其是江泰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为基准,立足首都,面向京津冀,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金融保险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实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金融保险专门人才。

四、“2+1”五模块课程体系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2+1”五模块课程体系要求毕业生应具备以下3大类9项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方法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社会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能力、职业道德能力。具体细分为35个标准:专业基础能力包括市场判断和懂得市场规则;基本财务管理、会计操作和基本融资操作;操作和应用计算机;阅读行业英语技术资料和简单口头交流。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保险实务操作;风险判断、评估和管理;具备保险行业从业的基本素质;运用保险经济相关知识工作。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基本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谈判和组织协调;运用语言表达和书面工作。独立学习能力包括独立学习和创新;独立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信息判断处理。获取新知识能力包括收集信息、查找资料;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工作结果。决策能力包括掌握工作计划制定的基本方法步骤;制定工作任务一般计划。人际交流能力包括与人和睦相处;熟练客户;团队合作;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上传下达。公共关系能力包括树立企业形象,塑造自我形象;拥有服务公众和真诚互惠意识;善于洞察别人心理;自我控制和灵活应变;会进行冲突管理,化解危机;熟练掌握政策、理论。职业道德能力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睦互助;奉献社会;勇于竞争。

作者:周玉芬 袁慧

第3篇

关 键 词: 实践型师资;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5-0061-04

应用型高校就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等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工作一线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强调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日益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高水平的实践型师资。但现实情况是,应用型高校大多数教师的理论水平很高,而实践经验匮乏,导致很多课程的学习内容脱离实际,远滞后于行业发展。实践型师资匮乏已成为应用型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 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的界定及供求现状

(一) 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的界定

以金融保险专业为例,实践型师资可界定为:具有深厚的金融保险理论知识, 在金融保险机构具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熟悉金融保险行业的业务操作,能解决金融保险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取得经济师系列或教师系列中级以上职称并接受教师岗前培训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型师资需求现状

1. 学生对实践型师资的需求。 随着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学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也有了较高期望,具体表现为:(1)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较受学生欢迎。 在笔者供职的学校中,曾在银行、保险公司或证券公司有过任职经历的教师,讲课较受学生欢迎。甚至曾有个别教师虽然教学态度有所欠缺, 但学生基于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较高而相对宽容, 在期末的教学评价中给予高分。(2)学生在评教中经常要求教师增强实践能力。在笔者供职的学院中, 每学期学生的教学质量反馈建议中有50%以上要求教师授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个别教师的授课意见也多集中为“脱离实际”、“照本宣科”。

2. 社会对实践型师资的需求。 社会各界对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的需求主要源自两方面:第一,社会各行业通过要求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 从而间接对应用型高校的实践型师资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二,社会各行业向应用型高校提出的员工培训、委托课题和信息咨询等业务活动,也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所提供的培训服务、课题研究和咨询服务,要能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要能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 学科发展对实践型师资的需求。最近几年,很多应用型高校都取得了金融、保险、税收和资产评估等专业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硕士与研究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截然不同。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多为实践型硕士,一般要求研究生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实际部门实践锻炼,并要求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导师担任一定比例的教学任务。可见,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发展也对实践型师资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型师资供给现状

相对学生、社会各界和学科发展对实践型师资的多方位迫切需求,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的供给不足。很多应用型高校的现有教师大多为“双门型”教师(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新教师的准入标准也多定位为“211学校的博士”, 这些原有教师和新进教师的共同特点是学历和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经验匮乏,很难称之为实践型师资。以笔者供职的学院为例,共有29名专业教师,但真正在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有过从业经历的仅有3名教师,占比不足10%。实践型师资匮乏,导致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无人能上而一直未列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

二、 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培养的途径

1. 企业实践模式。 企业实践模式是针对校内在职教师而言的,指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派遣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工作,从而使专业教师获得良好的实践岗位工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在这种模式下,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到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顶岗工作,掌握一线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和管理要点,了解一线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素质要求,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的放矢地培养实践型人才。该方式操作灵活,便于管理,是目前应用型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实践型师资培养模式。

2. 企业引进模式。 企业引进模式是指学校从企业调入具有一定职称的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教学工作。从企业引进的技术人才,一方面应具备较高的职业资格等级, 另一方面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理论功底。从企业引进技术人才后,学校还需要培养其基本教学技能,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及教学评估能力等。 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都把企业引进模式作为实践型师资培养的主要途径。 因为从企业引进的技术人才已具备良好的实践工作能力, 可以减少实践型师资的培养成本,缩短实践型师资的培养周期。

3. 校企组合模式。 校企组合模式是企业实践模式和企业引进模式的一种折中模式,即当校内教师无法“走出去”培训,企业人才无法“引进来”使用时,高校就聘请企业在职技术人员或退休技术人员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学校教师从事专业理论教学,这样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就组合成了教学联合体。例如,笔者供职的学院,对金融专业硕士和保险专业硕士的培养就采用双导师制, 金融保险机构的社会导师负责实践教学,学校导师负责理论教学。和引进企业技术人才一样, 学校要加强这些技术人员的基本教学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此外,还需要学校促进他们和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培养其合作精神与能力,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有机统一。相对前两种模式而言,校企组合模式下,高校只需要对兼职的技术人员支付课酬,成本最低,收效最快。

三、 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培养的制约因素

1. 企业实践模式:教师缺乏积极性。在企业实践模式中,学校教师尽管实践经验匮乏,但对外派到其他企业学习实践技能却没有积极性。主要原因在于:(1)物质激励不足。教师受学校派遣,前往企业参加实践学习,自然就不能担任学校的教学任务,这会影响教师的工作量评定、 职称评定和实际收入。(2)考核制度不健全。在很多应用型高校的教师评价、职称评定和职称聘任制度中,过分强调科研业绩,单纯以论文的数量、级别、科研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科研经费等指标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而对实践教学工作量、 实践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获奖几乎不提及、不计分,这种制度将教师导向了重科研,轻教学,尤其不重视“干与不干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实践教学。(3)教师无暇顾及。目前,应用型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竞争很激烈,教师压力很大,教师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完成职称评定所要求的教学工作量、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和科研获奖等方面的任务,对于制度没有提及的实践教学自然无暇顾及。

2. 企业引进模式:技术人才缺乏积极性。尽管从企业一线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当前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匮乏的问题,但该模式在现实中的实施难度很大,尤其在一些热门行业中几乎不可能。如金融行业中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技能型人才大多是高职务人员,他们在金融机构中的薪水是高校教师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很显然,他们不可能放弃优厚的待遇进入高校专门任教。虽然有些冷门行业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愿意进入高校任教,但是受学历、住房待遇、学校编制和进人指标等因素限制也难以实现。以本学院为例,近10年来仅从企业引进过2名实践型师资。

3. 校企组合模式: 校方管理难度较大。 相比而言,校企组合模式是这三种模式中成本最小,见效最快,制度障碍最少的实践型师资培养模式。学校不用支付高昂的教师外出培训费,企业高技能人才也不用离开薪酬水平较高的单位,但这种模式对校方教学管理提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外聘教师的课酬如何计算,是与本校教师同工同酬,还是要提高课酬;在排课上如何使外聘教师的本职工作和教学工作不发生冲突;如何使外聘教师遵守校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完成校方的教学任务;等等。由于管理难度较大,这种成本最小、见效最快的实践型师资培养模式的运用情况也不理想。以本学院为例,上一学年仅聘请了1位兼职教师担任教学任务。

四、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培养对策

在上述三种模式中,企业引进模式受制于企业人才的选择和外在制度的约束,学校能够作为的空间很小。因此,应用型高校实践型师资培养的重点应放在企业实践模式和企业组合模式上。实施这两种模式的具体对策如下:

1. 搭建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平台。 虽然教师对“走出去”参加实践培训积极性不高,但当教师真正有“走出去”的积极性时,金融保险机构一般也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实践, 仅凭个人联系实践单位不是好的办法。因此,校方应以学校作为对外联系的平台,与金融保险机构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协议,从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委托课题和咨询服务的研究任务, 为教师提供各种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机会。

2. 加大教师实践培训的物质激励。 高校应制定教师“走出去”进行实践培训的物质激励制度,激发教师参加实践进修的积极性。 如教师按学校计划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期间, 学校应当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经我们考察调研得知,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某高校, 对于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进修半年的教师,学校一次性补助5万元。在这种制度保障和激励下,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获得一定收入,教师的积极性自然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当然,这种激励制度受限于学校的财力,不是任何学校都能支付得起,而且在这种制度下,也要对教师的外出实践培训进行严格考核, 以保证的确能够学有所成。

3. 加强教师实践培训的政策引导。 教师考核制度是引导教师增强业务素质的指挥棒。 考核制度中某种考核元素的重要度上升, 教师就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发展。例如,在本校以往的职称聘任制度中,将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教学改革成果获奖仅作为职称聘任的加分项而不是基本条件,很多老师对教学改革研究就不是很重视,认为利用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和科研获奖也完全可以替代;而最近的职称聘任文件中规定,承担校级教改项目或发表教改文章是聘任教授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陡增,今年申报校级教改项目的人数是往年的若干倍, 由此可见政策引导的重要性。因此,要改变目前教师对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的现状,除了加强物质激励以外,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 即在职称评定等考核评价制度中改变仅注重科研成果的现状, 增加实践教学考核元素,赋予实践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获奖一定分值, 引导教师往实践教学方面加大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

4. 实施带薪学术假制度。 对于教师无暇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美国的带薪学术假制度予以解决。在英国和美国,教师每任教7年就可以享受一年带薪学术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去进修学习。我国也应当建立带薪学术假制度,如教师每任教5年可享受半年时间的带薪学术假,教师可利用这半年时间参加相应的专业实践锻炼或专业技能培训等。

5. 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对于应用型高校“本校教师走不出去,企业人才引不进来”的现实困难,培养实践型师资的快速通道只有扩大兼职教师比例了。学院面向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诚聘有经验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从事实践课教学,可弥补专业教师不足和编制的限制。相比而言,聘用兼职教师要比引进专职教师的成本低得多,又可通过兼职教师收集、反馈用人单位信息,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用”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兼职教师的聘任。例如,美国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2/3, 各校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比例从1∶1到7∶3不等。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达到80%以上。

6. 加强外聘教师的管理与服务。 外聘教师虽为本校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但不是学校的职工,可以不受学校各项制度的约束,校方管理的难度较大。管理沟通不好,容易出现外聘教师不遵守教学管理规定、不认真执行教学任务等情况,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严肃性。因此,对于外聘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制定独立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辅以到位的服务和及时的沟通,以保证兼职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事先和兼职教师签订任课协议,防止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出现随意性; 给兼职教师制定比专任教师更高的课酬标准, 一是由于兼职教师不拿学校的基本工资, 二是更高的课酬标准表示对兼职教师劳动的认可与尊重; 在排课时间上尽量满足兼职教师的要求,可以安排周六日或者晚上上课,尽量不影响兼职教师的本职工作; 对兼职教师不熟悉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规定, 可以由教务秘书进行温馨提示;等等。

参考文献:

[1]赵琴霞,陆欣. 论应用型本科测绘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应用型;“三实”体系

作者简介:刘美玲(1978-),女,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金融系,讲师;陈健(1964-),男,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浙江 宁波 3151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49-0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如何应对金融行业日趋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满足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对金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前金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实验实训实习”体系(以下简称“三实”体系)对于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改善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高金融人才的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革传统的金融实践教学,构建与金融应用型人才定位相匹配的、系统的、科学的金融“三实”体系一直以来就作为专业改革的重点。本文结合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综合改造过程中“三实”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就金融应用型人才“三实”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具体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应用型为导向的金融专业“三实”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表示认可并提出鼓励,在此思想指导下,各高校纷纷开展专业改革,尤其是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院校更是积极改善人才培养方案。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探索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而且较早地开展了金融实践教学。在国家教育部的文件指导下,金融专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金融专业“三实”教学体系思路,明确以“理论指导实践、实验带动实战、实战推动专业学习”作为“三实”体系建设的理念。并在此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三实”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充分利用金融保险基地资源,构建“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实战训练”四个渐进式层次教学体系。根据金融专业的“三实”基础情况,在“三实”体系设计中增加了综合技能训练及实战训练部分的比例,相应减少了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训练比重,以此来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自我设计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三实”体系的构建实施,使金融学专业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二、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金融专业“三实”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铸造“三位一体”的金融专业教学理念,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提出了“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实战训练”四个渐进式层次设置的实践教学路径,搭建了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三实”教学体系。经过了2年的建设与努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业务的实验体系、综合实战训练为核心的多层次实训体系和校企结合的实习体系。

1.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业务的实验体系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效支撑更有利于学生对金融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运用。实验教学的设计本着认知—基本操作—综合应用逐步推进的原则,因此实验教学基本贯穿金融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平台课中设计一些简单基础实验,逐步到专业课程的专项实验,再到高年级让学生做一些涉及多课程的综合实验。以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为例,在大一、大二开设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等平台课程时,配套会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会计实验、统计软件基本操作等实验内容;进入到大二、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后,例如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逐渐让学生进行一些专项实验,例如国际结算业务模拟操作、信贷业务模拟操作等;当完成了主干专业课程课程学习后,在有了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可以在大三或大四安排一些金融专业综合实验或跨专业综合实验。例如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预测(需要有会计、财务、金融等多专业知识)、金融产品设计及推广(需要有金融、营销、财务等多专业知识)。

2.“实战驱动”的金融专业多层次实训教学体系

实训教学体系通常是指由实训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它要求整个实训教学应满足符合性、系统性、全面有效性、预防性和动态性,从设计、建立到实施、检测和保持等各环节都应实现科学化和程序化,通过反复的优化和循环控制,最终发挥实训教学资源的最大功效。改善后的实训教学应根据实训的特点对部分课程开发设计实训项目,并整合现有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设计综合实训项目及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创业、创新项目(参见表1)。本着基本素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导,金融专业可建立四个逐步推进业务操作水平的层次,并与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详见表2)。这四个层次分别是:面向一门课程的单一性实训项目;根据企业实际运作,结合多门课程的专项技能训练项目;面向全局,涉及几个专项技能的拓展性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训项目;紧密联系创业、就业,培养职业能力的创新型实训项目。

通过递进式的教学引导和仿真的操作环境使学生获得与真实社会经济活动相近的实战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干中学”,努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提升环节。例如,公司上市与运营是通过模拟公司上市及上市后的运营。在运营期间先后有几百位学生担任职务,并根据所学理论确定企业战略规划、指导市场、形成投融资方案,最终以每股累计收益来衡量公司运营的效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

3.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

实习的特殊性在于学生能够接触实际工作。学生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的带领下,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思考分析问题,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这是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拓展与拔高,也是对专业教学水平、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的一次验证。近年来,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积极探索以校企联合方式创新校内外实习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校内依托学生社团和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及学科竞赛中心等组织推进校内实习;校外依托金融保险基地所积累的校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开展校外实习的模式。尤其是近年来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面有了较好的实践,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目前金融专业已先后与宁波市保险业协会、建设银行和期货业协会合作开办了“保险班”、“建行班”及“期货班”。这些金融特色班的学生能够在完成校内教学学习后,经过合作单位的岗前培训在第8学期直接由金融机构安排对应岗位进行专业实习。通过这种金融机构岗位的实战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实习期间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实习单位将直接录用。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的综合检验。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毕业实习的方向要求从应用方面进行探索与设计。金融专业可以结合校外实习要求学生基于当前金融机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然后由学校及联合培养的合作单位共同进行选题和开题论证。这样可以使毕业论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内某一基本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详见表1)

三、建立以能力评价为核心、多元化、导向明确的评价体系

“三实”体系的评价内容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四个方面。从评价的客观性和管理角度出发,评价主体一般由教务处和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承担,而评价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院(系)的管理工作。对于评价内容,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对相对独立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进行,也应分别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

1.实验类课程教学评价

这里所指的实验教学是指附属在理论教学中或短学期的实验课程教学。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评价,力求做到区分理论教学,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需设计不同的实验教学评价内容。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平时成绩要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为主要依据。综合类,尤其是跨专业综合实验注重过程考核。金融综合实验教学是一个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评定不能用单一考试方法,而应综合、全面地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评定,如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能力、基本技能、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

2.实训类课程教学评价

实训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应用型”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实施原则下确定的系列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修养和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评价体系也要围绕此目标进行设置。因此,综合训练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非常重要。评估体系的主要组成如下:训练项目设计方案评价,其中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科学性、可靠性、综合性、可行性及方案实施过程的难易程度、综合性指标系数的高低等;训练项目实施过程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训练项目实施结果评价。项目结果分析应保证科学性、正确性,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及生产过程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实习设计类课程教学评价

校外实践活动主要以增强学生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管理及大型企业投融资活动的感性认识为目的。因此,对应这部分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参与性、创新性为原则。对于这部分实习的评价应包括校内老师和实习单位两方面。校内部分主要有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实习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价,实习单位则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等进行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主要针对学生选题、设计能力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如选题质量方面的评价内容包括是否符合综合训练要求、选题的难易程度、选题与实际的结合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玲.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江南论坛,2011,(8):56-57.

[2]王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视角,2011,(5):67-68.

[3]吕颖毅.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中的课堂教学改革[J].市场论坛,2011,(1):93-94.

第5篇

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医学、管理学、金融保险学等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财务知识,熟悉医疗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法规与政策,能够运用医疗保险专业技能和方法,创新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岗位与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紧密相关,由职业岗位要求所决定的人才内涵也将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总体来说,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理念、制度构思到制度设计再到制度实施的过程,是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转化为医疗保障实践的过程。按照医疗保险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人才。理论型医疗保险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主要承担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的重任;应用型医疗保险人才把发现的规律、创造的知识变成可以实施或接近实施的制度形态,主要承担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制度运营管理与操作的任务。同时,依据应用型人才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还可以将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专家型、管理型和实务型等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专家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医疗保障原理及知识转化为制度方案与政策设计;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医疗保障产品开发、运营决策与管理等活动,将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转化为具有某种保障功能的产品并制订相应的运行规则;实务型人才则熟悉医疗保障运行规则与业务流程,依靠熟练实务技能来实现医疗保障产品的各项具体功能。基于医疗保险人才内涵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职能的基本认知,可以归结出医疗保险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素。

二、新医改对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医改就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目标、体系框架、制度运营、监督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改革要求,从而对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新医改要求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弹性,更大范围地覆盖不同群体特征的民众,方便民众就医,体现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方面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准确把握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特征,发现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和异地就医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运用管理学和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创新医疗保障制度和政策设计,改进管理方案和运营规则,构建高效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有效化解制度衔接问题,消除各种就医结算障碍。

2.融合不同学科知识,集成多种专业技能。

新医改要求强化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这就要求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疾病分类与病案管理、药品目录与处方管理、健康风险管理、医疗保险的核保与理赔、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等业务内容。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与专门技能,能够将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把保险技能、医学技能、风险管理技能系统集成,善于运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开展工作,对医疗服务实施有效监控,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3.不断学习,勇于创新。

新医改要求发挥市场力量,创新医疗保障的经办管理模式,发展以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必将对医疗保险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产生影响,也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具备与医疗保障的实践要求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验证,才能将不同学科知识不断融合,技能不断集成,具备适应岗位变动的能力。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碰到的许多新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其复杂程度之高,很难从教科书上或国外经验直接获得答案,需要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政策法规、运营管理、技术工具等方面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善于总结、不断创新、大胆实践。

4.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凝聚团队协作精神。

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是新医改核心内容之一,是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保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使医疗保障制度惠及广大的参保人群,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同时,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业务范围广、利益关系复杂的疾病风险保障制度,涉及制度设计、政策规划、管理决策、组织实施和评估评价等工作,这些工作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通过合理分工、明确功能、精心组织、有序协作向民众提供广覆盖、分层级、多样化、高效率的医疗保障服务。因此,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是确保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新医改背景下完善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1.制定基于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培养方案。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依据高等教育改革纲要,结合办学理念、办学资源与办学定位,围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就业要求设课程,结合课程与学生特点灵活施教”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回应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既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也要重视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适应新医改对医疗保障改革的新要求,避免出现“功底浅薄,后劲不足”的现象。同时,鉴于当前大多数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归类于管理学科,习惯于依据管理学专业特点制定培养方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特点。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有必要适当淡化专业的学科特点。高校应在牢牢把握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从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要素结构来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2.优化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载体。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通识基础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其中通识基础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同时也可以考虑开设通识课程选修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则着重为学生打造较为扎实的医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保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课程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保留7门课程,以交叉学科课程为主(如医疗保险学、保险精算学、保险统计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反映专业的交叉性学科特征。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实务性相结合,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和应用性,体现医疗保险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专业方向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达到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视野和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更加明确医疗保险职业与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为将来选择就业,从事职业活动作好准备。

3.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培育职业精神、拓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于实践教学,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专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课、实训课、学科竞赛、学生科研、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等多个环节构成,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设的实验课;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保险经营、医疗保险、社保管理、卫生监管、医院管理与病案管理等课程内容的实训课或短期实训;以专题演讲、程序设计、数学建模、市场营销等形式组成的学科竞赛内容以及由“三下乡”、“挑战杯”、大学生科研活动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等形式构成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经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技能,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激活创新、服务社会”的目的。

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

相对国外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丰富,国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在校企合作课题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理论空白。

通过对文献资料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将国内专家学者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总结如下:刘卫红在《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加强合作的措施》一文中,指出校企合作是完善职教体系的需要、培养人才规格的需要、优化专业设置的需要以及建设师资队伍的需要 。史文生在《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机制》一文中,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一是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符合教育理论,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二是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三是有利于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林强、谢志忠、游少萍、王灿雄等学者从工学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1)工学结合模式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态度形成2)推行工学结合模式,有其深厚的理论根源3)工学结合模式能有效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4)工学结合模式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资金缺乏的瓶颈5)工学结合模式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6)工学结合模式有利于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7)工学结合模式有利于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难、就业难的突出问题”

颜楚华、邓青云在《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理性思考》一文中,提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仅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深化对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 ,孙丽、王锋提出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就业;校企合作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使学生认识到职业技能与素养的重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李海燕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于能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实力,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得以贯彻实施,能使校企双方各自发挥优势,产学研结合,盘活学校、企业资源,多方受益。

陈喜梅在《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出地方政府虽表现出对校企合作的高度重视,但并没有实质性地推动、参与并协调这种合作;政府在立法、财政等多方面也未能予以支持和引导;学校教学机制缺乏弹性,无法与企业培训、招聘等工作有效衔接;校企双方利益取向的差异,使得可持续的、具有良性循环的合作机制难以建立;金融专业就业面窄,不利于学生后续发展 陈义门、张惠忠从认识、目标、地位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他们认为企业长期战略思考的不足,影响校企合作的成效;学校投入校企联合的资金得不到保障,校企关系的波动都使校企合作处于不稳定的状况。企业与学校组织使命、目标期限的背离让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向出现偏差。供求关系的差距让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产生距离。

罗静认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念落后,一些高职院校习惯于封闭式办学,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第二,体制和模式的制约,传统的教学体制造成教学脱离生产实际,教师孤立地搞科研,造成产学研分离。而原有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更导致教师和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第三,产学合作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在校企合作中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的。很少有企业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

李怀湘在《提升实力是突破校企合作瓶颈的关键》一文中指出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专业建设上,要设立满足并吸引企业的专业,要做到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不多办、滥办,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建立有效机制,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 。

张峰从校企合作的思考角度出发,提出校企合作必须要遵循政府主导的原则;要与合作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职业教育集团;要切实构建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有效机制。

另外,李向红、李向峰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张杰从交易成本分析入手,对“订单式”校企合作中的成本问题进行了系列分析。

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当精辟的论点,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从上述文献资料来看,还存在着如下不足:

(1)国内的大多数文献资料是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展开校企合作问题研究的。尽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同属职业教育领域,但从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学生年龄与素质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研究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问题不能盲目照搬高校经验,应从中职学校的学情出发进行探索。

(2)国外职业教育的文献资料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国家间的政治体制、法律法规、社会和人文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国内的研究者必须从本国国情、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

(3)由于我国校企合作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校企合作问题的专著很少,较多的是通过期刊进行发表单篇论文,仅限于某一个方面的研究,不够系统完整。

参考文献

[1]刘卫红.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加强合作的措施[[J].新西部,2009.12:95-96

[2]颜楚华,邓青云.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理性思考[f]职业教育研究,2009.259-60

第7篇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从生产业的理论入手,对生产行业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个成熟的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以及目前国家新推出的产业政策带来的新机遇。重点阐述提高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和办法。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c.reenfield最早提出生产业的概念,认为生产业是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我国学者钟韵、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生产业行业分类有不同的界定标准,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业主要包括四大行业,分别是专业服务、信息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贸易相关服务。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中生产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流通六个方面。

作为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很多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单一因素无法产生竞争力。一般来说,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政策和行业要素。主要指企业在国家政策、市场壁垒、行业要求、产业链位置等方面是否占有优势和利处,由于国家政策和行业要求,会形成一些市场壁垒;二是市场竞争势力要素。主要指企业在市场容量、市场控制力、资金实力、核心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三是运营管理要素。主要指企业自身经营中的运营模式、人力资源、内部管理、创新能力、品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生产企业竞争力提升对于推进和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壮大企业实力、盈利国内国际市场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从生产业的理论入手,对生产行业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个成熟的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以及目前国家新推出的产业政策带来的新机遇。重点阐述提高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和办法。

基于对生产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分析出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扶持缺乏,区域支持实效不明显;二是发展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合力不足,有待向集聚模式过渡;三是专业性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信息程度化不高,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不相称;五是服务内涵缺乏标准化和差异化,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针对这些现状,拟解决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这些策略是用好政策优势、导入集成模式、引进培育人才、实施信息系统、提升客户管理、注重品牌服务六个方面。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重点与难点:

基于对生产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分析出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扶持缺乏,区域支持实效不明显;二是发展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合力不足,有待向集聚模式过渡;三是专业性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信息程度化不高,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不相称;五是服务内涵缺乏标准化和差异化,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拟采用的方法

1、科学发展法:利用生产行业的基础理论,以及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推出的生产企业的政策,进行科学地看待生产企业的竞争力策略;

2、案例分析方法:如文中用到的郑州物流、民生物流的案例;

3、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生产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选题构思。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选择相关的论文题目,题目确定后要并充分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该题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具备现实意义和作用。

2、资料搜集。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积极收集四个方面的素材资料。一是要收集生产行业的基础理念知识;二是要收集普通企业以及生产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三是要收集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要收集为提高生产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收集资料素材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一是直接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刊杂志和报纸;二是网上数据库和企业管理类网站的文章介绍;三是通过上门采访请教相关生产企业(如:物流公司)的实际运作和经营经验。

3、论文撰写。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撰写论文。主要措施:一是严格按照论文相关要求进行;二是认真细致撰写,力求准确客观反映主题;三是把握进度时间,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撰写,避免拖延。

4、修改论文: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指导老师的初步审阅,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

5、论文答辩: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j].经济研究,2008(1).

[2] 徐从才、乔均:生产业是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保障[j].中国流通经济,2006(2).

[3] 傅京燕:国际生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8(3).

[4] 叶振宇、宋洁尘:国际城市生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滨海新区的启示[j].城市,2008(9).

[5] 包晓雯、曾刚:北美大都市区生产业区位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08(12).

[6]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国内外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7(9).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4 月 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第8篇

 

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掌握农村金融与保险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把握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农村金融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农村金融与保险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课程之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增产、农村要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信贷投入的增加,因此,农村金融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势必对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不能仅满足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将农村金融基本理论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着眼于省情、适应时代要求,探讨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为地方输送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不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教学的支柱之一,高素质、懂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学质量过硬的保证。目前,经济管理学院师资队伍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缺少在企业及相关领域的工作经历,直接毕业就走向讲台,这不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开展。而农村金融与保险是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课程,由于教师本身实践经验的限制,实践教学能力不强。

 

(二)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撑

 

学院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的学习,该课程的教学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目前学院只有两个农业领域的教学实践基地,尚未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就无法给予学生在金融领域校外实训、实践、实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实现实践教学增加了难度,也难以达到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三)教学条件有限,教师被迫理论教学

 

目前经管学院学生1020人,19个教学班级,多媒体教室仅10个,实验室2个,实验室目前用于满足会计的实践教学,并且多媒体教室无法连接网络,因此,很多课程无法进行实验室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农村金融与保险运用板书教学很难把实践性较强诸如农产品期货等内容讲清楚,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难度增加,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进行理论教学。虽然目前教师职务评聘机制已经加大教学责任和教学业绩的权重,但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要上升教学水平层次很困难。

 

(四)教材内容过于偏理论,缺少适应学生需求的教材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大都选用普通高校的本科教学教材,内容难点多、理论性强。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的教材选择面小,理论性强,不利于开展实践教学,并且知识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学生了解金融时事的需要。因此,适应应用性高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实践教学的难度。

 

二、应用型高校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

 

农村金融保险课程的教学实践,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但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学校的支持。应用型高校应创造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企业学习的条件。教师应该积极申请博士学位,考取相关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必经之路,学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管理机制,以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总的来说,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地方高校需要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必须先让教师成功转型。

 

(二)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能力

 

注入式、填鸭式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不理想,学生只求期末考试过关,缺少学习主动性,运用课堂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可能提高。因此,这种授课模式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如采用互动式、情景式、研讨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农民、银行家、承保人等角色思考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将授课走出课堂,走入证券、保险公司、银行等企业,将实训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出版应用型高校农村金融与保险教材,突出应用型高校教学特色

 

与研究型院校采用的教材不同,应用型高校的教材应更加注重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另外,地方高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佳且吸收蛮。因此,在借鉴通用教材的基础上,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讲稿编写所授课程的讲义,积极考虑出版适合应用型高校授课的教材,并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接轨,突出地方高校的教学特色和教学实用性。

 

(四)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1.加大实践教学的应用软件投入,加大校内实训实验室建设。学校应积极引入与贷款、证券、保险、投资与理财等专业软件,为农村金融与保险等经济类课程提供实践教学条件。同时,开设更多多媒体教室,并开通网络,农村金融与保险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会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2.积极与企业联系,开设校外实训基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农村金融与保险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教室里,应该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培养。学校可与当地一些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践教学周学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观摩、学习及业务培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同时,校外实训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结论

 

高素质的金融类人才,主要分布于城市,农村地区的金融类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的匮乏约束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特别是黔东南州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农村地区输送高素质具有一定金融素养人才的光荣使命。凯里学院尚无金融学本科专业,因此更应该加大经济管理类专业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与保险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希望对地方高校转型提供有利建议。

 

作者:向昌莲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第9篇

【关键词】教育;课程;教改;创新

《保险原理》原理性的内容较多,具有难以理解的特点,学生通过《保险原理》的学习,往往是理论脱离实际的,这样的理论学习不仅枯燥,而且是低效的。应对社会对保险人才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特点等方面,《保险原理》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十分的必要性,有必要探索设计“案例教学法”和“社会实践法”在《保险原理》教学中的作用,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如教学计划的设置、社会实践安排、成绩评定等)。即便学生首次接触保险知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也能够把这门内容涉及面广、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有效地传授给他们,并使他们在初步掌握保险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

一、《保险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背景

1.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6号文件出台,明确把高职教育定义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并强调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着力培养有职业道德、有生存能力、有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2.顺应企业的需求

保险公司急需一线的既掌握相关金融保险专业知识又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

3.教学资源有保证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完善的保险实训室,配备了教学软件,建立了校外学生学习基地,这对有效开展《保险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成功有了较好的条件。

二、《保险学原理》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实习的开展

由于金融机构因业务性质不轻易接受学生实习,一些学生常因实习单位不能落实而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通过我们建立的校企联合活动,能使学生对保险公司的职能部门、业务内容、保险市场等有更多的了解,一方面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协调与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座谈、展业等活动能与保险公司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了解保险公司的招聘信息,从而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2.提高学生专业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笔者在多年的该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索:课堂教学中,侧重于介绍保险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做到有理论、有法规、有案例,尤其以案例教学为主;对部分章节(如保险营销、保险市场)的内容先简单介绍,再组织学生到保险公司参观、座谈及参与保险公司的展业活动,学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设计简单的问卷,让学生去保险公司或公共场所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最原始和最感性的材料。我们建立保险公司营业部与保险班级的校企合作,针对学生的疑惑从中可发现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欠缺,及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把从实践中挖掘的问题带回课堂参与讨论,也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3.促进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通过本活动,学生不仅可完成“保险学”课程的学习任务,而且在这个“第二课堂”上还可凭借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兴趣和一定的敏感性,去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再去有意识地搜集整理资料,在实践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真题真做”,使毕业论文的选题更具实用性,论文价值更高。

三、《保险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开展《保险原理》课程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但教学建设缺乏创新、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一是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知结果代替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过少,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二是重概念及理论体系,轻实践。《保险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以往的教学往往强调概念、理论、理论体系和知识的连贯性,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致使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三是考试题型呆板、机械。传统的考试重书本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笔试、轻语言表达。没有体现实践性课程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实践教学方法的内容

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一是教材开发。开发“理实一体化”《保险原理》教材,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并围绕保险从业资格考试的组织相关内容。二是案例库开发。所选案例接近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实际,选取保险从业人员的操作案例及优秀经验案例。三是多媒体课件开发。集合丰富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资源,做到交互性强,使枯燥的专业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40%(课堂综合表现占5%,业务训练完成情况占45%,保险从业资格考试成绩占50%)。五是校外教学基地的建立。与保险公司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争取将课程教学的三分之一的课程在保险公司办公场所进行,开展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的创新。一是采取项目教学法。把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直接与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教学前,教师将学生4~6人分成一组,将项目指导书和任务书交给小组成员,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实施工作。二是案例教学法。避免把学生当做旁观者,教师单方面参与。精心设计案例分析、讨论的具体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让学生成为参与者。三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保险展业、核保、理赔、咨询等实务操作均可在模拟保险公司中进行。通过让学生扮演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角色,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保险基本原理的运用,体会保险业务的操作流程及要点。四是企业学习法。校外企业学习采用企业导师传帮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形式。教师联系校外学习基地,保险公司委派有实战经验的专家进行全程辅导。

五、实践教学方法的步骤

明确思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对保险合同、保险原则、保险经营、保险管理四大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保险经营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内容为主线,以保险行业从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业务流程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来确定项目。所遵循的原则是以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应达到的技能为目标,使课程知识模块化,突破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问题深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确定计划。对项目教学所需的时间及项目教学所涉及的活动预先进行规划,如人员的具体分工,从什么地方获取资料,获取哪些资料等预先设计。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要围绕所要研究的项目,组成学习小组并进行分工(小组分工考虑合作性、互补性)后开始大胆假设,积极讨论,查阅书籍,收集资料,探讨研究方法,交出一个完整设计方案,为下一个阶段的研究作好各方面准备。

项目实施。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工作。学生大部分技能学习在此过程中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教练”是“团队经理”,学生是员工。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思索探究,自己实践,在实践中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完成技能训练。该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互相多提问多讨论,倡导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学生相互的教育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鼓励学生对自已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鼓励和促进学生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以积极的学习行为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汇总与展示。这一环节不仅是项目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功功感和满足感的一个过程。同时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有关的知识、技能反思自已的项目进程和有关的处理方法。

效果评估。首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分析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性认识。

六、结语

《保险理论》课程实践教学,适应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和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具备更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职业实践能力,突出了高职的培养目标和特色。

参考文献:

第10篇

1 引 言

概率统计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概率统计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高。概率统计已经不仅仅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科技问题的工具,而且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成为科技人员科学水平、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才竞争中强者的翅膀。因此,概率统计课程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增强。目前,不仅在理工类专业中广泛开设了概率统计课程,而且在农、纺织、经管类,甚至在文科类专业中也已增设概率统计课程。同时,概率统计科目也是大多数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

在高等工科院校中,概率统计是体系较完整的课程,因此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最好课程。但从数学教育的现状分析,我校的数学教学特别是概率统计的教学无论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等方面都比较陈旧了,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还滞后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新形势的概率统计教学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适应于一般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实际需求,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从内容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索是完全必要的,如计划的顺利实施,必将会提升我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为我校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研究措施

(1)修改教学大纲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重新修改教学大纲,要淡化一些理论色彩较浓的比较抽象的内容,比如在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中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推导,理论性较强,这部分证明可简化,而在第一节随机试验与随机事件中添加些金融保险的例子,开阔学生的应用概率统计的思路,使得学生在学这门课一开始就明白,我们学概率统计后,不仅仅是知道几个数学公式,会解两道题目,更重要的学会把概率统计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新的大纲既保证较完整的基础知识,又要加强实用性技能的训练,更加适合为工程一线培养技术人才的应用性本科层次的需要。

(2)修订教材

概率统计教材计划在使用3年以后进行修订,根据编者从事该课程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充分吸取使用本教材的校内外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教材的内容和体系进行系统的修订。教材修订的重点是内容的更新,同时进一步完善教材的体系结构,使取材更加精炼,表述更加准确,实例更加丰富,文字更加流畅。将其打造成为一本精品教材。

(3)修改助学课件、编写学习指导书

编写教材配套的助学课件和学习指导书,组织骨干全体教师的充分酝酿,确定了教材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制作的助学多媒体课件、编写的教学指导书具有可读性、针对性、适用性,强调解题思路及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指导书初定为九章,每章内容结构为:基本内容,例题分析,综合练习和自测试题四个部分,书末附综合练习和自测试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学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

(4)加强试卷库建设

为了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为了保证了考试的规范性、公正性、科学性,为了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期末考试全面实施教考分离。首先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修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卷库,统一考试要求。其次在教考分离的实施过程中力求规范,试卷库由教务处随机抽卷,评阅全部采取流水阅卷,整个考试过程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的、严格的考试制度。

(5)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项目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越加广泛,而概率统计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的不少领域。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总是面临着风险下的选择。为了规避风险消费者便会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来将损失降低,保险公司应运而生。然而我国的保险事业起步较晚,虽然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保险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仍面临富于经验、实力雄厚的外国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因此提高自身竞争力,将风险的防范和测度分析置于保险公司经营运作的重要位置,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概率统计是保险公司常用的一种预算方法,它有效地平衡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的利益关系,增加保险公司自身的竞争力。给公司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研究保险、金融等统计模型,鼓励他们研究探索,指导他们写学术论文,鼓励他们投稿,争取公开发表。

(6)加强网络教学

组织年青老师,修改课程网站,新网站将有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题详细解答、试题库样卷等内容。

根据单招、合资班不同特点,给出复习题,便于同学复习。在网站上开设师生互动栏目,公开讨论问题,研究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保险公司;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2;F8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206-02

一、校保合作及其意义

(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 演化发展来的,它将课堂学习与有计划、有监督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允许学生走出校门,到现实世界中学习实际技能,增强学生确定职业方向的信心。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结合”都是校企合作的成功范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创新的重要手段。

(二)高校与保险企业合作的意义

1.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保险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保险教育曾出现过长期中断,人才储备少,总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保险专业人才的供需比例约为 1:4。专业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因而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保险教育。然而,大部分高校教学内容与形式滞后于行业实践,高校教学内容与形式同行业实践相距甚远,而且实验模拟条件缺乏,保险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较差。

高校只有通过与保险企业的合作,才能获取人才需求信息,进而合理设置课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此外,业界拥有的各种保险实践资源,是学界所稀缺的,也是难以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如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教师科研提供方便等。可见,双方合作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缩短人才供需的差距,促进大学生就业,为保险行业提供有用之才,实现保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保险公司满足人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险业的竞争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与发展,而高校保险专业毕业生是保险公司人才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保险业的飞速发展,保险业对人才需求的瓶颈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保险业要实现更好、更良性地发展,没有高校保险教育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保险行业多数员工是半路出家,不具备专业系统的保险知识,因而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也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此外,保险核心保障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功能的理论认识与科学定位,而这一任务基本上要由高校保险理论研究机构来完成。只有加强保险理论研究与市场分析,才能及时把握机遇,防范化解风险。特别是加强对保险业在长期高速发展中积累问题的研究,才能强化对保险业的风险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才有可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由此可见,保险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高校的支持。

二、当前高校与保险企业合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对于高校与保险企业合作,由于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加之发展的时间较短,其深入合作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高校与保险公司合作权责不明,缺少统筹协调机构

当前,高校学生去保险公司实习后,普遍反映保险公司不是很积极主动,只是敷衍了事。实习期间,或只是让学生参观、整理保单,或者让学生接受相应的培训,或者让学生进行街头调查、电话访问等,而很少允许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进行操作,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目前我国保险监管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涉及到体制、运行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还未能有所突破,也就很难规范双方的责、权、利。目前国内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常是学校主动寻求与企业进行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由于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培养的学生“推销”出去,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中,企业实际上处于买方市场,所以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并不是十分主动。这种“一头热”的状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

(二)目前高校与保险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层次不够,内容和形式单一

在目前的高校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中,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多数是在学生实习的安排方面。此外,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普遍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非常单一。而对于高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缺少保险行业专家的参与;对于保险行业急需的人才类型,高校又缺乏相应的关切。

(三)合作缺乏实质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一些高校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很多都是学校为了学生实习的需要向保险公司寻求合作,而保险公司主动来高校寻求合作的则凤毛麟角。有的合作只是临时性的,如学生一次性的短期实习,因而缺乏持久性。甚至于有的学校有时只是为教学评估的需要而与某保险公司签署一份简单的协议,举行一个签字仪式或挂牌仪式,并无真正合作的实质内容。

三、加强高校与保险企业深度合作的对策

加强高校与保险公司合作,实现共赢的目标,需要政府、高校与保险业多方的共同努力。

(一)就政府层面而言

由于高校与保险企业主管部门的不同利益取向,需要政府部门对二者的合作进行引导和监督。

1.完善有关校保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合作教育协调机构。通过明确政府、保险公司、学校的责、权、利,不仅为双方的合作牵线搭桥,也能兼顾协调双方的利益。通过政府的力量搭建合作平台,规划合作方向,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

2.创立高校与保险企业合作专项基金,扶持产学研合作。政府可以统筹经费、资源和信息,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平衡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利益。

3.强化保险行业协会的功能,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由某高校对某保险公司的点对点合作,发展到点对线、点到面的合作,为高校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创造切入点,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

4.出台鼓励性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引导保险企业与高校主动合作。对积极投身合作的保险公司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和支持,对做出贡献的高校、个人给予项目上的扶持和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推动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加快知识的经济转化过程。

5.组织协调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学会、保险公司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组成长效合作机制,吸纳各界精英参与科研团队建设。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的保险学科研究和教学素材,进一步繁荣保险学科研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保险业界的市场拓展。

(二)就高校层面而言

1.高校应积极为保险企业培养定单式人才。保险公司与高校联合办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保险公司就业。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更好的运用于实践,保险公司也相当于对人才进行了储备,选择自己需要的优秀毕业生。

2.创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密切联系保险业,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交换人才培养意见,研讨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及时调整培养目标、计划和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吸引保险业界参与学科建设,强化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教师、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关系着研究水平的高低、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和专业在业内学术地位和行业的声誉。有业界精英的参与,教学与科研水平都会大幅度地提升。

4.建立并完善保险各级各类从业人员培训机制,为保险业提供优质培训服务。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与保险公司合作成立专门培训机构,根据业界需求制订在岗员工的培训计划,提升保险员工的素质,进一步为保险业发展提供深度的服务。

5.通过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保险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互动合作机制。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保险公司可调动各种资源为培养师资队伍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因二者的实质性合作提高和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程度,提升操作能力,为未来参与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6.建设保险专业校友会,拓宽与保险企业合作的途径。高校应充分借助校友资源,积极通过校友开展订单培养、学历培训,以及提供保险岗位技术培训服务,并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奖教金。考虑学生生源分布情况,联系不同地域不同保险公司,设立覆盖一定区域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满足学生实践需要,也可以解决保险公司对人才的需求。

(三)就保险公司层面而言

1.配合高校保险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建立实习基地,改善办学条件。保险公司作为学校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可以强化学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此外,帮助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如资助高校建设先进的保险专业实验中心,购置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追踪现代教育发展及学科创新的前沿,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2.参与高校的保险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横向课题合作。保险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受益者将是保险行业。保险公司应积极参与培养新一代保险专业人才,为不断完善保险人才培养计划出谋划策,给予人才与财力的支持。协助高校举办学术讲座,资助高校教师出版著作与高水平学术论文,提升双方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保险公司可就一些重大问题与高校进行横向课题合作研究,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数据和第一手的实践材料,并做好研究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工作。

3.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保险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终身的、全方位的专业培训,增强发展后劲,而这一需求是保险业自身所无法满足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具备为保险公司员工进行理论教学的条件。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请高校教师来公司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也可以将员工从业资格考试的培训和辅导工作外包给高校,提高考试通过率,巩固现有的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1] 曹云波.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之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时代金融,2011,(11).

[2] 刘雪萍.“校企联合”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1,(11).

[3] 李佳,张丽英.保险公司与高校合作建设保险学科模式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4] 谢朝德.论保险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基于职业保险人岗位后发展能力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5] 陈喜梅.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专业;现代学徒制;高职;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何宇媚(1984-),女,广东兴宁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广东 广州 51009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10-02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研究并积极开展实践工作。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曾多次强调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司长2011年5月在第四届国际现代学徒制创新研究暨第七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国际会议上强调“我国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学徒制是针对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相对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学徒制,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特征

1.现代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社会的早期,为了解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问题,长辈向晚辈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授简单的生产劳动经验、技术技能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等,这可以称做学徒制的最初形态。[1]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艺者为了传承技艺,诞生了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学徒制。这一时期的学徒制没有明确的学习时间、规范的教授方法等,还不能称其为一种真正的“制度”。制度化的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后期,此时学徒制被纳入了行会的管理范围。行会设置了明确的实施规范,给予了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学徒制从私人性质过渡到了公共性质。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制造,此时学徒制已无法适应社会对技术工人的大规模需要,传授现代技术原理和职业技能的学校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但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等一些根本问题[2]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产业界和教育界的质疑。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对学徒制的重新思考,因为被认为致胜法宝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正是一种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的新的学徒制形态。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研究或效访德国的“双元制”来发展本国的职业教育,如英国于1993年推行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于1996年推行新学徒制。自此,学徒制获得了全新的发展。

2.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西方有关国家实施的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3]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具备学校和企业育人“双主体”,学徒兼具学生和徒弟两种身份。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发展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培养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学生不仅在学校掌握理论知识,还在生产一线实际应用理论知识。在学习时间上,师傅与徒弟可约定学习时间,可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等进行学习和交流。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多主体考核,企业师傅、学校老师、教育部门等成为考核主体。

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基础。校企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就是通过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素质,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学校和企业既是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部门,也是考核和监督部门,二者的合作程度越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越好。教师和师傅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并对其知识、技能、道德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力量。课程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抓手,是联系教师和师傅的纽带,起到引领人才培养方向的重大作用。

二、我国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境

教育部于2010年在江西新余实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遇到一些困难。总的来说,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政府层面上,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尚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国务院、教育部及各地区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政策文件,但仍缺乏具体的推进策略和措施,尤其欠缺的是对于企业的激励政策。此外,高职教育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劣势,不管是经费投入还是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等均远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水平。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从经济利益最大化方面考虑往往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工学结合方面,由于学生尚未毕业,存在工作时间不灵活、技术水平不够、经验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企业接受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要求企业支付工作报酬更是难以实行。

从高职院校自身来看,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吸引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优势均不明显。可以说,受制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等无法为合作企业带来足够的利益,因而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三、我国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条件,但是已经有很多高职院校借鉴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也在金融保险专业进行了有益尝试。

研究最近几年的论文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具体的专业。如张杰等介绍了学徒制在高职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中的应用;[4]贾继东对烹饪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作了介绍;[5]黄享苟等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6]

虽然各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是从本质上看,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实践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都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和技能并重,培养能就业、就好业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重视课程体系改革,强调实践实训实习课程。三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要求走出教室、走进工作现场进行教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学校老师与企业师傅密切合作的双师队伍。五是创新学生评价,增加评价主体,兼顾学习过程和结果。

2.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做法

根据目前金融理财市场利用“血缘制”①营销团队来运营和盈利的特点,保险企业扩大营销团队是业绩提升的基础,这就为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学生成为学徒,对于企业来说有利于提升业绩,对于学院来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和企业因为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使得学徒制顺利开展。

首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调研,校企共同确定金融理财市场“个金、个纪、个险”②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学徒制实训项目三部分组成。基础课程主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校内专职教师授课为主,集中在第一学期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理财规划专业技能体系的基础,由双师素质教师授课,主要集中在第2~4学期实施;学徒制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企业师傅实施,包括专业基础技能和综合实务技能实训及顶岗实习。

再次,搭建平台,加强师徒交流学习。学院每个学期集中安排4~8周的实践课时作为学徒“学艺期”。师傅利用公司职场、学院实训室以及网络平台,通过举办讲座、工作现场教学等形式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由此达到既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学徒的行为意识、职业素质等非专业能力的目的。

最后,严格考核评价,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第一关是人才培养过程关,第二关是毕业“出师”关。对学生实行“双重”考核,即教师考核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50%,师傅考核学徒在学艺期的营销绩效,按照绩效折算成百分制,占总成绩的50%;在毕业“出师”环节,学生需同时获取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3.对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反思

高职院校各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总的来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因为其一方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符合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强化了学生评价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但是,纵观目前有关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少数专业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且这些探索基本是作为经验介绍。此外,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

四、我国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1.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总体策略

现代学徒制有“模式”而无“定式”,在现代学徒制建立的初始阶段需要破除“统一”的藩篱,根据不同专业以及相应职业的特性探索不同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形式。[7]基于此思想,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特点等实施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2.营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

为使学校和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必须营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首先是加快立法步伐,制订与“学徒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学生的权、责、利;其次是完善激励机制,政府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为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3.引导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

为适应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应引导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教学、科研为依托,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深化校企合作。为高职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其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4.重视微观制度的设计和创新

从学院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情况来看,微观制度的设计是保证学徒制顺利开展的关键。如学院制定《师徒协议书》规定学生的学艺时间、学习内容和方式等。此外,《关于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有关规定》、《现代学徒制方案》等主要围绕着“工学结合”、“个性化培养”进行设计,强化了可操作性,为预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注释:

①“血缘制”是保险销售人员因有着共同的销售目标而产生的亲人般的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保险营销模式。

②指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岗位、证券公司个人经纪业务岗位、保险公司个人保险业务岗位。

参考文献:

[1]李艳.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8):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0.

[3]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55-58.

[4]张杰,周玮,等.在高职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中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J].科技资讯,2010,(1):182.

[5]贾继东.烹饪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