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14:5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班健康教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背景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给幼儿园的生源带来了后备军,但随之也带来了很多麻烦:各地的外来孩子聚集在一起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不通,特别是有些偏远的山里的孩子,不会讲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使孩子很难适应环境,并表现出反应迟钝、孤僻、不善言辞、攻击性强等不良的行为习惯,造成孩子的不良心理,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前老师们对班级里的那几个特殊的外来孩子,经常会闹出一些笑话或造成尴尬,没办法老师们只能抱以无奈而任其自然。如我园小班的一个男孩子叫赵杨,一次午睡时他突然捂着肚子叫“爸爸”,老师以为他肚子疼,就帮他揉肚子,可揉了半天也没用,(实在憋不住了)只见他往厕所冲去,老师这时才恍然明白他“爸爸”之意,如果是小便早就解在身上了。孩子的需要经常得不到理解和满足的话,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孩子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2、意义
(1)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幼儿园的孩子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和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孩子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2)全面实施新纲要精神的需要
新《纲要》第一部分的第五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它首先强调了我们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外来孩子也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他有权利接受早期教育,有权利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有权利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老师就不能因为棘手就舍弃对他们的教育;另外它还强调了我们幼儿园的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必须一视同仁,认真对待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真正做到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同时在纲要的第二部分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它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用了“高度”两个字来强调它的重要。为了使新《纲要》精神落到实处,在我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而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迫在眉睫。
(3)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这个口号已根深蒂固于人们的脑海中,使我们农村孩子的出生数比较少,而且现在的家长择校心理强烈,使区域内的学校生存面临危机。但一支强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到来,使我们幼儿园的入园率大幅度增长,随即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攻击性行为多、不喜欢与同伴交流等等,适应过程比较长,这给幼儿园的教育带来了困难,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造成了压力,带来了困绕,不能安心工作。所以对外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刚刚起步,他们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我园全体幼儿生动活泼和谐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总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针对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开展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园成功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要目标
(1)探寻在我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园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2)研究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外来孩子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并针对本地孩子的心理现状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3)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外来孩子和本地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与家长一起),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也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分析,掌握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找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
2、进行实验、观察本地幼儿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现状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御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
3、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的突出障碍,进行排除,使他们活泼健康地与本地幼儿同成长。
4、各班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5、不同年龄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在环境适应过程中不同表现,研究各自的对策。
6、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安排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幼儿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构建幼儿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体系。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2、整体性原则
要以面向全体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并以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践的价值目标。
3、可行性原则
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幼儿,注意切实根据自己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重在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4、灵活性原则
各子课题实验时要根据原有的心理健康基础和发展目标,指定体现纲要和幼儿个体的灵活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四)预期突破的难题
对区域内不同地域、不同族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建模,以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的探寻。
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方法
(1)调查法
课题研究将通过有关量表测查,掌握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建立幼儿心理档案,把握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
(2)个案法
建立成长档案,对孩子进行三年的跟踪研究,观察外来孩子通过三年的培养,与本地孩子的差异程度。
(3)经验总结法
根据幼儿的特殊心理表现,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大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新研究,积累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便利。
2.途径
(1)全面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全过程中。在各项活动、家长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除与原有健康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幼儿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幼儿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一般在咨询时要由家长带着)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四、 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阶段目标
1.周期:三年
2003年11月-2006年12月
2.主要步骤和阶段目标
(1) 2003年11月—2004年1月 制订方案,组织宣传。2004年1月申请立项。
(2) 2004年2月-2004年7月
①理论学习,师资培训;
②做好宣传,落实分工;
③选取小班和中班各班进行研究,列出各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基础上,开设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保存好资料;
(3)2004年8月-2006年8月
①新小班加入研究,其它各班继续做好个案跟踪研究。
②全园开展深化研究,总结经验,在全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示活动,邀请联合课题组成员参加,研讨研究情况。
③召开中期研究成果汇报会,交流经验,出论文、个案、读本。
(4)2006年7月-2006年12月,
完善资料,形成成果,申请结题,同时借鉴研究成果,进行第二轮研究工作。
五、课题研究措施
1、进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幼儿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我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分为一般性能力和特殊性能力。一般性能力包括: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培养情绪情感的能力,培养意志力的能力,培养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上好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能力;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在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培养一般心理素质的能力;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对孩子心理素质发展进行评估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特殊性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科学能力、艺术能力、体育能力等。
【幼儿园基本情况】
山东银座·英才幼儿园(集团)新东方园是一所现代化高档次的新体制双语艺术幼儿园。在园所文化创建、管理理念方面都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莱芜地区最高配置的幼儿园。
幼儿园建筑面积3500平米,运动场地XX多平米,分为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四个级部,共计140余名入园小朋友,幼儿园现有教师50余名,所有教师队伍均由幼教集团统一配备,学历达标率100%,综合素质强,专业水平高,除每班配有幼教、英教、生教三名教师外,另配备了美术、体育、音乐、舞蹈、计算机等专业教师。
【卫生规范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思想认识到位
幼儿园卫生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卫生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发育和成长中的幼儿。为孩子创设安全洁净的成长环境关心和注重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首要职责。一直以来,我园十分重视卫生工作,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结合我园实际,认真制定和完善各类职责制度,认真落实好《幼儿园工作规程》相关要求,把重视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更新观念,抓好师生身心健康教育,为幼儿创设健康、洁净、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全园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二、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1、为了较好的开展卫生工作,我园成立了卫生规范管理领导小组。园长为组长,保教主任、保健医、办公室主任、各年级组长为组员。领导成员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各部门相互协作。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全园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制度涉及食堂卫生、食品卫生、班级卫生以环境卫生、公共卫生以及幼儿体格锻炼等。各块制度全面细致,并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检查记录。
随着幼儿园科学化管理的推进,我园的卫生工作管理也逐步迈向规范化、制度化,各项卫生工作的落实均有评比制度,评比标准明确具体,卫生工作考核与每月的月考核以及期末的综合考核奖惩挂钩。真正对各项卫生规范工作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4、开园以来,我园认真落实各类省市区相关卫生管理制度。把园内的清洁卫生工作放在首位,每天都有卫生工作重点,每周一次大扫,每月一次评比,每学期一次表彰。加重了卫生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份量,在老师、教职工心目中有了更重要的位置。各班级教师也以卫生健康教育为载体,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卫生工作,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卫生工作早已成为幼儿园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并配有专业专职的卫生保洁员两名。只要是工作日,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洁净清爽。在我园,天天都是卫生日,月月都是卫生月,全园没有卫生死角
三、资料完备、整理规范
我园在开展卫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各部门在开展工作的同时,注重保留原始工作痕迹,建立健全卫生工作文书档案管理(包括年度计划、总结、工作安排、检查记录、集体及个人经验推广材料,上级文件通知及有关文字材料等),各部门按要求每年整理归档。做到了资料齐全,分类清楚,装订整齐、规范。建立幼儿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四、重视师生健康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地方,幼儿年龄小,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实施集体教育的幼儿园又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利场所。因此,我们事无巨细地把健康教育提至到我园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全园职工目标一致,群策群力,通过以下各种措施全力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1、成立了新东方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把健康教育纳入到幼儿园的工作发展目标之中,责任层层落实,由园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深入扎实的开展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分成幼儿身体保健与健康知识教育两大部分,根据具体任务分工,幼儿园保健医生积极作好幼儿身体保健及对家长、教师进行卫生防病、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教学部门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各班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相关要求和目标制定出班级健康领域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将健康教育渗透课堂内外,把健康教育纳入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日程,使健康教育活动渗透于课堂、融汇于教研、推广于校园、延伸于家庭及社区,取得了健康教育与教学的双丰收。
2、健康教育形成常规、卫生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健康教育能力。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全园大会、家长会、橱窗、板报、幼儿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及家长员工了解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的重要性。保研室定期对广大家长宣传相关卫生知识:《春季防病保健小知识》、《营养健康》、《关爱生命保护健康》、《预防艾滋病》、《手足口病的预防》等等,广泛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还以专题讲座、教研活动、健康教学活动观摩,视频培训等不同的形式对全园教职工进行培训。
3、重视幼儿养成教育,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懂得初浅的卫生保健常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卫生习惯。建立体弱儿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使全园孩子健康成长。保证每天孩子的饮水量达到1600毫升,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低于2.5小时。
4、幼儿园建立幼儿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
五、认真做好除“四害”工作
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做好除“四害”工作。按照市爱卫办统一部署,加强室外环境的改造,堵塞鼠洞,加强食堂重要场所防鼠防蟑工作,放置挡鼠板。加强垃圾清运,并做好美化工作,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有效治理,抓好各类存水容器的综合治理,幼儿使用的保温桶天天消毒,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做好综合防治。厕所配备专人清洁,做到无蝇、无蛆、无臭,定期用过氧乙酸和84消毒液,以及厕宝进行消毒。对幼儿园供水、排污系统进行了改造,保证排水、排污管道通畅,严格保证幼儿园整体卫生合格、标准。
六、幼儿园卫生
1、环境整洁、无污染、无噪音的影响,园内绿化面积达50%,周边绿草如荫,樱花盛开,环境优美;班级每天按照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为幼儿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2、校舍用房设施符合国家规范,每一个班级都配有幼儿专用盥洗室、卫生间、教师通风、明亮。配有设施配套的保健室、隔离室。房舍远离各种污染源,达到了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建筑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幼儿活动场地日照充足、干燥、排水通畅、接近城市绿化地带、环境优美,是一个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合理使用资金,逐步改善办园条件,每个班级均配置了适合幼儿使用的桌椅、床、玩具等,配备了幼儿餐具、卫生用具,做到一人两块毛巾、一个水杯、一张床,一块餐巾,一个衣帽橱,专人专用。
4、保健室、隔离室设施设备的配置符合相关卫生部门的要求。厨房配有消毒柜、防蝇、防尘灯,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
5、食堂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卫生主管部门的各项卫生工作制度。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从业资格证,坚持食品48小时留样制度。
关键词:抚养;心理健康;隔代;家庭;幼儿
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孩子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家庭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那么现代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如何理解的呢?它是否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呢?本研究就是为了解现代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从而制定一些指向性的措施。用事实告诉人们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形成科学育儿的观点,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福建省泉州幼师附幼148名小班幼儿的主要抚养者为调查对象。(2)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3)调查的内容:以问卷形式调查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项目:1.家庭抚养方式2.家长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及采取过哪些方式、方法。3.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4)共发问卷148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1)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
1.家庭抚养方式的比较(表一)
由表一可见:大家庭抚养模式占的人数最多。隔代抚养第二,父母抚养最少。
2.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感受和行为 (表二)
由表二可见:⑴、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父辈比祖辈认识的人数要多得多 (2)在观察幼儿心理的感受上,由父辈教养的人数高于由祖辈教育的。(3)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上,父辈教养者明显高于祖辈教养者。
(2)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表三)
由表三可见:父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所占百分比与祖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观念所占百分比相差无几;而父辈为主要教养者的教育行为,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祖辈,这说明了:父辈与祖辈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显著性差异表现在教育行为上,即父辈的教育行为比较先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就比较健康。反之则差。
(3)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的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
1.隔代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由于老人自身生理、心理上的一些日趋退化的特点,这个环境对于极富模仿力的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补偿心态助长了儿童的依赖性倾向。老人在自己子女的抚养中出现的问题已感到无法弥补,于是在隔代的抚养中百依百顺,希望能把丢失的全“补”在隔代幼儿身上老人的封闭性心态,影响了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另外接受了抚养幼儿的委托,老人害怕承担过失的责任,于是处处包办代替,形成了幼儿自理能力、行为习惯、性格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低下2.大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由于三代同堂,父母与老人两代人抚养幼儿中的利弊得到了互补。其次,因为人多,家务事分着做,父母也有空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开阔幼儿的视野,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性格开朗了。由于见多识广,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加强了3.父母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年轻父母在事业上忙碌,对幼儿的教育抚养缺乏的是时间,与幼儿沟通的交往少了,因此,各方面发展相对比大家庭的抚养方式略显差些。但父母的新思想、新观念对幼儿的性格、智力等方面还是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4.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家长虽能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他们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能力。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显然,隔代抚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弊多利少。为引导家长采取正确抚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笔者认为应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
三、对策
(1)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不是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从意识上转变观念,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的维护,更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幼儿阶段年龄在三至七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1.重视情感教育。2.重视行为培养。心理健康与否,行为表现最为明显。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2.被接受、被尊重;3.得到别人的赞赏;4.在家里有地位。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四种不适当行为包括:(1)引起注意,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2)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3)报复,孩子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4)自暴自弃。孩子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因此家庭对幼儿加强良好行为培养尤为重要。首先要使孩子产生正确的行为观,教育孩子辩别行为的正确性。孩子有了点滴进步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使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应尽可能做到具体化、形象化,新颖性。如通过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 从而培养幼儿宽广、积极、热情向上的健康心理。3.重视“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在实施“成功教育”中,家长的积极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如“你做得真好” “不要怕,勇敢些,你—定能学会”等积极鼓励的语言,使孩子作为一种信念牢记心中,形成一种我会做得更好,我是很能干的积极健康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健康心理状态,就为幼儿长大成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家长须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正确的抚养方式,取得家园教育同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社会、未来合格新人。
参考文献:
重视学习培训 更新教育理念
我们先后通过组织外出考察、邀请专家指导、举办教育沙龙、安排专题讲座、教师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研讨、及时总结反思等途径学习研究小班化教育理论及先行学校的成功经验。今年我校管理团队先后赴南京24中、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蓝缨学校、苏州十中、扬州田家炳中学、上海莘松小学、古美学校、杭州文澜中学、胜利小学等优质学校学习考察小班化教育改革及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到南京24中、扬州田家炳中学实地考察,听课学习,并分组交流外出学习的体会与感悟。学校先后邀请南京市、淮安市、扬州市教育局及学校的领导专家、淮安市领导、清河区领导、区教研室全体教研员来校现场指导,听课调研,并开设专题讲座。逐步让全体教职工树立“每个学生都重要、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努力寻求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相信、走近、关注、解放、发展每一个学生”等观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行为。教师要做到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信心,成就学生未来。
优化校园环境 建设学校文化
利用学校高规格改扩建契机。邀请名家科学设计校园绿化景观及学校大门,工程设计将淮安的地域文化和学校人文特征,明清古典园林特色与清江浦文化相融合。建筑风格兼具江淮地区轻灵秀逸之气和校园严谨活泼之风。精心布置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力争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及一草一木都发挥育人功能。办好宣传橱窗、学习园地、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及校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温馨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发扬“团结拼搏、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永争一流”的学校精神;秉承“信心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引导、质量至上、和谐发展”的思路;追求“让每个学生享受成长快乐,让每个教职工享受教育幸福”的愿景;围绕“努力打造主城区优质品牌学校”的目标,引导全体教职工自觉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质量,树立公平、公开、正义、平等、宽容的核心价值观,全面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小班化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做实基础工作 提升管理质量
坚持在规范化基础上严格级部管理,精细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育人。围绕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堂、课间、作业、辅导、自习、考试管理。努力抓实教学六认真,重点抓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处理等教学环节,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值班干部、有关处室及级部主任、班主任、学生会成员等对师生的学习、办公加强巡视检查,做到逐项记录,及时公布,当日反馈,每周总结,按月考核。修订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中层干部竞聘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学校目标管理、民主管理,力求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责、人尽其用,形成一套切实可行、富有活力的工作规范,确保学校工作各个环节,事事有人问,处处有人管,消除盲区,提升管理质量。
深化模式实施 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知识学习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旋律。“226”高效课堂是我校近几年来着重打造和实施的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案和学案为载体,以学习行动小组和学习科研小组为平台,以六步导学(课前检测、激趣导入、自主研学、合作研讨、展示反馈、总结提升)为路径,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学,为学生展示提供舞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为深入推进这一模式的有效实施,我们强调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制定上,在学生自学和展示的指导上,要做到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稍作努力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并制定模式管理手册,提出基本教学要求,深入开展研究。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有校级以上课题,每学期全员开课评课,每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20分钟,力争将“226”高效课堂研究申报为省、市级立项课题。同时每学期都邀请区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对学校的“226”教学模式进行驻校指导,就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们产生的困扰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解决调整的方案。12月11、12日,我校举办小班化教学模式实施集中展示及专题研讨活动,教研员与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共听课61节,并召开教研组座谈会,逐节点评,确保模式实施落到实处。
加强辅导训练 和谐师生关系
要求教师认真做好系统辅导训练工作:任务、自习提前布置,灵活安排,及时检查反馈;利用课间、课堂、课后加强学生的个别辅导,有效答疑;课堂上力求做到6个“10”(即10人次提出或回答问题;10人次板演或展示;10人次单独辅导;10人次笔记检查;10分钟课堂训练;10分钟知识巩固和整理);周清训练、作业面批及记录争取做到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情,及时指导反馈,并做好批改记录。此外,通过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少数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近距离心理辅导。每学期借助家长学校平台,始终与家长保持沟通、联系,并以各种不同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教师逐步形成“以父母之心办教育,以父母之心教学生”的教育思想,用足够的耐心善待、帮助每一个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尽可能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
开展特色活动 增强学生信心
小班化教育改革不能仅限于教室这个小天地,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积极投入自然、社会大课堂。我们坚持以信心教育为核心开展特色活动。继续围绕文化布置、主题教育、高效课堂、艺体活动等方面开展信心教育。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学期初我们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书法、美术、音乐、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兴趣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阅读课、实验课及校本课程开发,丰富实践课程,使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才干、丰富个性,让那些曾经扮演着失败者角色的学生重拾自信,阳光地学习与生活,努力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与五自卡填写活动(自找闪光点、自树好榜样、自立警示语、自寻突破口、自我作承诺),第一阶段要求学生以文字的方式逐条说明;第二阶段让每个学生在班会上交流展示;第三阶段组织班级、校内评比奖励。这一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每个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树信心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大节日及学校重点工作成立社团组织。举办大型活动,不断拓宽教育活动的思路、途径、方法和形式,使信心教育成为学校的品牌特色。
改革评价机制 体现公平公正
传统的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随着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实施,评价改革迫在眉睫。科学的评价制度是学生的快乐之源,要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学生是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获得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以公正的发展眼光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强调过程本身的体验,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具有发展性、多元化和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应改变唯成绩论、唯结果论的做法,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操守、教育教学方法。强调工作常规的量化考核和过程性评价,且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完善的过程,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晋级评先、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绩效为导向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有特殊贡献的岗位倾斜,适当拉开差距,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2007603
① 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② 参见、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多学生都会遇到初入大学时的迷茫、人际交往的困惑、恋爱的苦恼以及学习就业的压力等等,其心理负担非常之重。其中,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显得更为突出,他们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一切。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不少,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其中,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向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转换成为大家的共识。这种转换就必须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课程为载体,才能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中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并明确提出了两种课程开设方式:“1. 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2. 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①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实际,第二种方式更适合高职院校。第一学期在全院新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再根据高职学生成长的特点,在三年内开设系列心理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本文旨在探讨心理选修课程——《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问题。
一、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开设的意义与作用
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当时光进入21世纪的时候,天之骄子头上的光环消失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心理负荷很大。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无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仍然是我们国家素质最高的群体;大学生的素质在很多时候无法表现出来。归根结底,这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团中央给出了答案: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②。通过拓展训练,让大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找到自我定位、实现自我超越”,最终完成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变化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老师也在借鉴和运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与辅导是在团体的氛围中通过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与情感,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这里没有说服教育,没有深奥艰涩的心理学理论,也没有老师的侃侃而谈和指手画脚,通过形式活泼的体验式参与,大学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这里都会找到答案,每一个真实的身心体验,都会令参与者思路豁然开朗,精神得到升华。这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实践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成才需求,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是培养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的保证。有利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由相对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周 荣,杨 华: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25卷第2期
二、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是一门系统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课,后续课程可开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职业规划、心理学专业知识等有关的选修课程。
这门课程以心理学、教育学、大脑行为学及其他人文科学原理为基础,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借鉴“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依照团体辅导的原理,围绕有关心理素质主题,组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和感悟,并且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人的心理成长的一门“体验式、互动式”的心理健康类课程。
课程主旨是使学生将获取的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人的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力,增强其幸福感。依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心理素质基本要求建构教学内容;依据高职院校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依据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一做、二想、三读、四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团体合作、个体成长”的原则,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层面的成熟与发展。一做是依照团体辅导,围绕主题,设计活动;二想是通过有关故事和事例,启发学生思考;三读是提供相应心理学背景知识,适合学生自学;四练是提供适合课后练习和反思的作业\[1\]。 其最终目的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结合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们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探索开发实践了入学适应、职业生涯规划、心灵成长、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自我超越、人际交往、职场发展、相约成功。
将这些主题单元以公选课的方式,供相应年级的同学选修。运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练一练,通过运用活动互动、体验感悟、同理同情、行为练习、艺术陶冶、案例分析、交流探讨、点评总结等多种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丰富理念、陶冶情操、发展情商、训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和谐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中心”,注重个体学习基础上的集体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研究讨论课和实践性课程等层面,而是一种以团队为单位的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并创造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与互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的竞争力,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高技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现代化人才。
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教学安排与组织
每个单元可根据需要安排2至4个课时。由于是公选课程,一般来说,人数较多,要根据年级或专业分成若干个小班,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为宜。教室选择空间较大、桌椅可以移动为好。为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进行。
其训练组织模式可表述为:活动体验—个人静思感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导师的讲评总结。学生通过做、思、悟、说、练、行等环节,在活动体验中学、在完成任务中学、在团体互动中学习、在愉悦身心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的训练模式会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强化动手实践、表达交流、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实现“零见习”式的毕业上岗,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师资的配备与职责
每个单元最好安排一名老师负责,另一老师配合,可以是专职老师,也可以安排兼职老师或辅导员参与。教师最好具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拥有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上课前,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内容、详细做好教学实施计划,还要准备足相关活动所需要的工具,比如纸、彩笔等等。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当“助手”和“导师”双重角色,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中心”观念,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交流分享、总结讲评等环节,老师又必须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3.学生兴趣的调动与维系
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每节主题单元开始前,可设计相应的热身活动,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了解、融合。要鼓励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发言。通过采用旋转木马法、魔盒法、关键词卡片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尤其要注意维系学生继续参与其他单元学习的兴趣,不能因为强调“互动”,而忽略了相关知识的讲授。要尽量让学生不仅能在活动中收获体验,更能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4.相应配套设施与保障
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应保障设施,例如沙盘室、团体辅导室、咨询室、阅览室、多媒体室等等。最好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便于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相应学习和训练。
如有条件,建设户外体验场所,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
在完成各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的同时,还可通过组织举办相关主题讲座、欣赏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测量等活动深化学习内容,提升相应心理素质,实现学习目标。
【关键词】情绪 行为 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92
小班幼儿从家庭环境进入集体环境,是他们迈向人生的第一步,但幼儿离开家庭、父母,在新的环境会产生强烈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因而导致情绪不愉快、行为常常失控等一系列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幼儿的食欲和睡眠,甚至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良性发展。
一、小班幼儿情绪与行为产生问题的原因
小班幼儿初入幼儿园时,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新朋友的不熟悉,常常以哭哭闹闹、我不上学、躺在地上打滚等情绪与行为,来达到自己不上幼儿园的目的,这是典型的幼儿任性心理现象。这些问题往往存在于家长过于满足幼儿提出的要求、过于放纵幼儿的日常教养、过于包办幼儿的一切事情,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不想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从而导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譬如,要喝水了,父母会端着来;要吃饭了,父母会喂他;要起床了,父母会穿衣服等等。
二、小班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预防的方法
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预防,单方面通过幼儿园来培养教育完全不够,还需要家长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强化引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及早分析幼儿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对症下药,逐步让幼儿在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是仔细洞察,了解需求。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情绪与行为表现,用自己的标准去处理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无法客观的获得幼儿的真实想法和愿望,无法对幼儿的不良情绪和异常行为作出正确处理。幼儿的情绪与行为表现与他们的内在需求是否满足密切相关,我们要经常的洞察幼儿的情绪与行为表现,才能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教育。
二是常说道理,激励夸奖。初上幼儿园的幼儿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绪,这些现象往往会影响幼儿的正常睡眠及食欲,我们常常会给他们讲清楚这些异常情绪的害处,一般在幼儿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都会改正。幼儿们好胜,喜欢听“好话”、“戴高帽”,教师和家长应大力表扬幼儿们的长处,并对他们异常情绪与行为的改变,及时的给予表扬和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幼儿控制情绪与行为的能力。
三是创设环境,减轻压力。幼儿初入幼儿园会失去原来的舒适和满足,表现出苦恼的情绪和不安定的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温馨、家庭式的环境。在教室内摆放一些幼儿们熟悉的、喜爱的玩具和用品,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自由的玩耍和游戏,让幼儿们感到亲切感、舒适感和自由感,进一步减轻生疏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幼儿们通过熟悉的物品、自由的空间逐步接纳生疏的环境。
四是给予自由,适度满足。幼儿的情绪与行为表现是他们需求的反映,是心理求助的信号。我们应该在幼儿活动中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对他们的需求给予适度的满足,若一味压抑、不予回应就会造成幼儿心理的不满,进而影响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谐关系。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幼儿的感觉和愿望合理时,就应得到尊重和同情,让他们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同时创设幼儿可表达自己情绪和感受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渲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五是启发诱导,化解情绪。当然,一味满足幼儿情绪要求可能会导致幼儿一不顺心就骂人、只顾自我渲泄、个性偏激、走极端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健康情绪的形成。因而必须让幼儿学会使用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当遇到心理冲突时不轻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初步学会稳定自身情绪。幼儿的情感的脆弱的、敏感的,具有明显的受暗示性,老师特别是家长对幼儿的暗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正确把握暗示的正面效应,以鼓励的语言、对幼儿注视、微笑、点头及身体接触,使幼儿获得赏识、理解、关怀、接纳、尊重的信息,认为“老师喜欢我”,有一种被关爱、被尊重的心理感受,产生一种安全、关爱感,从而化解焦虑的情绪。
六是及时鼓励,正确评价。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在培养孩子方面,家长和教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家长首先应该信任教师,才能协同教师工作。千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教师。刚入园的孩子,需要对老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帮助他们维护教师形象。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究,我们惊喜地发现小班幼儿的情绪问题正在逐渐化解好转,多数幼儿已慢慢学会自我安抚,能愉快、大方地与人交往,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热情、好奇和有自信心。从中我也深深领悟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虚幻不可捉摸的,只要我们献上自己的爱心,洞察孩子情绪,深入孩子生活,了解孩子需要,理解和有效支持孩子的情绪表现,相信我们的孩子终将有能力做自己情绪与行为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7)02C-0130-02
近十年来,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然而,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各方面的调查和了解,笔者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和教学深度都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一种能够遵循主体意识并将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动态反馈信息的教学模式,即体验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情况,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带来促进因素,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更加良好地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一种理论教学、密集知识点灌输的方式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对相关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老师,并没有真正的领悟。心理健康课程有别于其他的文化知识类课程,其在教学目的方面对实用性的强调程度是非常高的。学生必须将相关学科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心理体验训练没有落实到位。
第二,在教授课程时仍然采用教师主体地位教授知识的形式,缺乏学生自主性和互动性,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对教师教授的课程内容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之后没有办法将所学知识完成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课程内容在设计上广泛涉猎但是并没有一个专项,没有对某一项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讨论。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也仅仅是学到了各个设计内容的皮毛,因而难以应用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而体验式教学对于心理健康课程在该方面的缺陷可以比较好的弥补起来。
第四,在师资能力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内容看似只是简单陈述心理事件,但其实其在心理学教育运用方面大有文章,教师对于专业内容领悟不到位容易导致其教授内容浮于表面。所以专业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进修学习的机会。另外,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内容进行讲解。心理健康的专业教师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当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基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架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去反思并总结出相应的调节情绪的方式并将此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体验式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情境参与,学生的主动性能够被激发出来。我们在心理学课程教授时应该按照下列原则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原则。传统教学中一般对于获取知识的一方主体地位比较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更应该强化这种主体地位意识。学生要在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模式下发展自主思维的观念,主动的参与到各个设计环节中去,主动的反思和领悟心理学课程的精髓,并能够与老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和反馈。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程的应用中师生的互动性至关重要。体验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营造一种轻松、宽松的氛围,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进而能尽情体验、领悟教学内容,最终掌握教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统一原则。相关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体验方式设计必须建立在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准则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相关课程中的重点进行教学方式的设计,同时要注意这些教学重点能够高效的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运用具体情景编写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也要以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具体的能力为基础,不能超过这些范围。否则不仅教学课程难以进行,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要时刻观察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的反应,防止学生出现偏离中心内容无关的探讨。学生的体验活动要紧紧跟随教学内容。
(三)学习过程反馈原则。反馈原则要求教师在体验式教学应用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动态反馈教学是体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一个特点,教师应时刻关注体验教学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及时掌握学生在接受相关课程后的动态,以便进一步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教师应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对每一个同学的反应要敏于观察。教师的反馈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课程学习中的动态,了解自我的学习过程和状况,有利于学生根据学习程度调整学习方式,对学习过程有清醒的认识。教师的及时反馈鼓励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体验和探索,提升了学生自我觉察的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五个阶段。
(一)导引。导引过程是作为情景体验活动的铺垫,是教师通过故事或案例的方式导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本章的教学目标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教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简单介绍,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具体设置情境体验活动。教师必须将此作为课堂设计的重点。情景体验环节的相关内容最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相关,也便于学生去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效果都会显著的提高。具体的情境体验内容设置需要符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既要将课本中所教授的知识展开,又要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三)实际体验。教师在课堂进入相关的情境体验过程中注意用合理的方式引起学生参与情境体验的兴趣,激起学生自主自愿参与相关体验。在具体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在实际的体验阶段教师应掌握控制整体的体验过程,以免在體验中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而产生负面效果。
(四)总结情景体验活动的体会。在每一个体验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促使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有助于共同寻找积极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心理技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热烈讨论。体验式教学中对于分享环节非常重视,学生在完成情境体验后能否将所感所悟进一步升华主要依靠这一个环节的处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主题的讨论,避免体验式教学方式只是流于热闹的游戏表面,毫无思想上的提升。
(五)内化体验体会生活迁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完成在生活中的使用。教师要将体验活动进行总结,明确本次课所教授的内容,学习的心理知识和行为技巧,督促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将生活迁移作为作业,通过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总结自己通过课堂所掌握的心理技巧如何运用于生活中的。
四、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课程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五个过程的结合统一,分享环节是首当其冲的,因为通过分享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领悟和体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学生由于时间有限或者参与人数众多等原因没有机会分享,致使分享环节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普遍采取大班教学方式,学生人数甚至达到两百人左右,由于课程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分享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教学慢慢变成了的热闹游戏,总体教学效果欠佳。课程教学流于表面形式。针对课程教学人数众多,分享环节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减少心理健康课程上课人数,将两百人以上的大班分解成小班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40人以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分享体验。
(二)着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师资力量薄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项对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求较高的一项特殊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则对相关心理学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尽管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但是其功能和作用是非常主要和关键的。相比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体验式教学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随机应变和临场反应能力。就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非常缺乏专业的,经验丰富且能够临场应变的高素质教师人才。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效果评价构建统一的标准。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研究项目整体的发展并不是很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效果的研究也没有及时的建立。大部分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评价方面还是依靠课堂气氛和学生对课堂意见评估调查表来展开的。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有一些实证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传统的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主要采用SCL-90量表对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完善关于体验式教学方式有效性的评价体系。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能够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2]黄永坚.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1(9)
[3]蓝强.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
一、首先是幼儿健康教育理念分析
对孩子而言更为重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孩子身与心共同健康才干更好的生长,这个初春,迎来了新学期新内容,也意味着新学期要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着可爱的孩子们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育理念又如何逐步转化到教育行为中?又如何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呢?从新的活动整合课中,健康是一个人的基本。认识到不只要兼顾幼儿发展个别差别,还要考虑到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去设计相对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要关注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各个领域活动内容相互渗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认知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安排教案,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对本班幼儿现状的具体分析
因本班幼儿是新入园的所以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了解每个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做到熟悉自己班内的幼儿。
男孩23名,本班现共有35名幼儿。女孩12名很显然男多女少,现在对这帮孩子还深入的不太了解,但是相信他一群很可爱的孩子,而且大多数十新来的这更是考验我时候,要用真心、真诚、真意来对他不让他因为我失职离园。
只有个别幼儿是从宝宝班上来的只有王金硕、胡阔、李帅,由于本班是新生。王金硕、杨鑫泽、李帅个子小点,排队的时候总是跟在后面,杨鑫泽个子小,而且性格怪癖,班内的小朋友都叫他小不点儿,李帅是个活泼的小孩别看人小,班内的大小事务他都管,对于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多关注他一些我也会促使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一样来照顾他让他懂得去维护比较小的幼儿,去尊重其他幼儿,班的等几名幼儿特别聪明,老师做什么说什么,都能很快的回应,教学过程中我会多鼓励他加强对他培养,沈一帆、杨斯羽、李伟州在吃饭方面表示的不是很好有点儿挑食,会尽力改掉他这个坏毛病,告诉他饭里有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能源,吃了能长大个而且又聪明又漂亮,刘籽彤、夏华一、张浩辉等几名幼儿说话的声音较小,会锻炼他慢慢的学会能声音洪亮的说话,而且在别的幼儿面前或大人面前不害臊更有自信。
三、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的生活习惯包括家庭生活习惯和园内生活习惯这两者都有联系,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平时懂得基本的卫生知识。如果孩子在家懒散晚睡晚起,自己物品以及垃圾到处乱扔,父母漠不关心任其乱扔将这种懒散带入园内,教师是不能不闻不问的让他有规定的作息时间生活有规律,将这种好习惯带到家庭和生活,只有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才干创就美满,所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保育目标
换季时期是孩子最容易得病的所以我总结的预防发生不必要的病情的注意事项如下:现在处于换季时期。
坚持室内空气流通1每天开窗通风。
按时给幼儿服药2做好晨检记录。
保温桶和小杯子要按时清洗3定时给幼儿补充足够的水。
坚持幼儿衣着整洁4定期给幼儿剪指甲。
5户外活动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为幼儿穿脱衣服
6搞好园内的各项卫生
对于尿床的幼儿要提醒他睡前去厕所7幼儿在午睡时盖好被子。
一些学习方法及习惯可能都不太适应小班生活,所处的小三班由于局部幼儿以前从未去过幼儿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接受小班幼儿教育理念,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制定和教学实施方法如下:
(一)养成良好的课堂秩序
班的男多女少秩序现状非常乱,有个良好的课堂秩序是灌输给幼儿知识的基本条件。这影响效果所以让幼儿有个良好的秩序非常重要,也可以锻炼孩子的素质。
(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果每天都是无味的课堂流程,要想让幼儿有个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有创新。对于孩子来说无非是抹杀孩子的积极性,所以我会积极努力的学习能让每个孩子所感兴趣的课程。
教学实施方法
以新《纲要》为工作指南,对照《*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要求,围绕幼儿园中心工作,贯彻执行幼儿园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提倡最优化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把安全卫生工作放在首位,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幼儿安全。
2、抓好食品卫生工作,加强食堂管理工作,把好食品卫生关、进货验收关。
3、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对安全健康的认识,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4、严格按照《苏州市幼托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标准》的要求,在市妇幼保健所领导的指导下,规范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和各项台帐。
三、主要工作
(一)安全工作细致化
1、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利用游戏和各种活动教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和技能,保健老师利用晨检和讲座有关安全知识。
2、抓好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和幼儿接送制度,使用好《接幼证》,保证幼儿安全、有序地离开幼儿园,防止幼儿走失。
3、如实做好事故登记工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及时做出反应,妥善处理,并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减少影响。日常工作中做好防范工作,确保无重大事故发生。一般外伤事故(如鼻出血、擦破皮、肿块)控制在2%以内。
4、坚持执行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双周一次。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二)保教措施经常化
1、保健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专研业务,提高服务于人的水平,要主动向妇保所医生求教,接受医生指导,正确使用卫生保健系统软件,提高卫生保健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熟练地为幼儿服务。
2、做好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检疫工作,把好幼儿入园关、防治关、隔离关。按照物品消毒常规要求定期定时进行消毒,控制疾病发生率。
3、加强体弱儿的日常管理,对他们的衣、食、睡、行等给予特别照顾和护理。
4、落实健康教育的内容,保证健康教育的时间,心理保健、生理保健并重,保健教师开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注意信息反馈,保证讲座的效果。5、全面做好保育工作,重点做好幼儿卫生习惯、一日生活管理、班级日常卫生、班级日常消毒等项工作。检查抽查相结合,提高保育管理的水平。
(三)伙食品种多样化
1、抓好幼儿用餐管理。食堂按各班实际出勤人数,均匀分配饭菜,保育员及时送到班级,各班教师在餐前餐后合理组织幼儿的活动,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的进餐环境,鼓励幼儿吃饱吃好。
2、食品采购定点定期结算,由专人负责。按实际人数合理采购,专人负责验收,出入库手续齐全,严禁不合格食品入园。
3、根据营养分析结果、膳食评估意见反馈、幼儿营养需求等项指标,保健教师反应到总务处,制定食谱,保证供给。各班教师加强教育,教育幼儿不剩饭菜,样样都吃身体好。做好饮水供给工作,保证幼儿口渴时喝到开水。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根据上级以及我园的计划精神,认真制定好卫生保育计划。
2、召开保育员会议。
3、搞好操场的卫生工作。
4、接送卡刚开始使用,各教师要严格把关。
5、做好幼儿园设施的检查以及开学所需物品的采购工作。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分发到各班级。
6、组织各班为幼儿测身高、体重,做好评价、分析、汇总,公布体弱儿、肥胖儿的名单,抄送各班,加强管理。
7、保育员进行分工,落实责任并组织保育员学习有关物品的消毒方法,并添置日常保健用品,如橡皮膏、药棉、创可贴、双氧水等医药用品。
8、各班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生活、卫生教育,建立良好习惯。特别是小班幼儿,各教师尤其要重视他们的卫生习惯培养。
9、加强晨间检查,全日观察记录,控制春季流行病。
10、每周制定带量食谱并公布,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剩饭等。
11、各保育员要严格遵守消毒原则,定时消毒并有记录。
12、幼儿膳食营养分析。
13、安全工作及午睡、午餐、晨间卫生检查。
14、月底各班让幼儿带回被子、枕头,请其家长清洗并暴晒。
15、充分利用家校路路通,给家长宣传有关保健知识。
16、认真做好幼儿保健软件的输入工作。
四月份:
1、坚持消毒,控制流行病常见病的发生,每天晨检时注意每个幼儿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配合班主任做好观察与记录。
2、天气转暖,各班要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3、与陆建清老师商讨食谱,改善幼儿伙食。
4、每周制定带量菜谱,食谱营养分析,加强午餐管理。
5、组织体弱儿、肥胖儿测量体重一次。
6、安全工作、午睡、午餐、卫生检查。
7、召开保育员例会。
8、月底各班让幼儿带回被子、枕头,请其家长清洗并暴晒。
9、各保育员要严格遵守消毒原则,定时消毒并有记录。
10、继续做好幼儿保健软件的输入工作。
五月份:
1、继续认真仔细地做好晨检工作。
2、经常及时地检查洗手毛巾、杯子、午睡室、教室等的消毒记录情况。
3、每周制定带量食谱,进行营养分析。
4、根据营养分析及时调整菜单。
5、配合好妇保所对幼儿的“六一”体检工作。
6、月底各班让幼儿带回被子、枕头,请家长清洗并暴晒。
7、安全工作,午睡、午餐、卫生检查。
8、检查保育员工作流程,确保保育工作质量。
9、保育员例会。
10、组织体弱儿、肥胖儿测量体重一次。
六月份:
1、天气转热,晨检工作认真细致,发现异常幼儿及时处理。
2、幼儿被褥更换席子。
3、各班继续加强幼儿午餐、午睡习惯的培养。
4、每周制定带量食谱,进行营养分析。
5、安全工作,午睡、午餐、卫生检查。
6、期末各班组织全体幼儿测量身高、体重,中大班要测视力,保健教师做好评价及汇总。
7、各班根据幼儿来园实际天数结算伙食费。
8、保育员例会。
9、保育员席子擦洗整理归好。
10、清点各类财产的使用和保管情况,并进行整理和归类。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 课程体系 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87-02
一、专业认同与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认同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所谓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以及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包含了对自己专业未来对应职业的认同。研究显示,目前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偏低,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改进专业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突出实习实践。因此,我们需要提高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掌握将来职业所需的技能,评估自己胜任的职业区域,这些都需要专业课程设置来实现。我们认为,一年级是培养专业兴趣点的阶段。二年级是真正进入专业的阶段,三年级是掌握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阶段,四年级上学期是学生明确未来方向的阶段。因此,每一个年级都有其特殊性,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内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这些都为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改革势在必行。
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每一次心理学发展的重大里程碑背后都与社会需要有直接关联。应用心理学的特点重在“应用”,长期以来,我国心理学专业主要设置在师范院校中,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心理学教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概超过240所,非师范类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越来越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非师范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定位,因为这直接涉及到课程设置问题。目前研究者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脱离实际,要重视实践教学,依托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建构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除了重视以上要求外,还要结合民族院校实际,突出民族院校特色。目前,民族团结教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成为中小学必修课,如何在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应该是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得以体现。因此,构建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我校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
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设立的一个主要参照点是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的核心点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性”,这也是我们课程体系的一大特色:提供更多的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
参照元培计划,我们的课程改革主要凸显了“4+3+1”的教学模式,厚基础,重应用,多选择,在前4个学期集中上基础课,后3个学期是选修课,最后1个学期是实习+毕业论文。
(一)确立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是各类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这类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素质,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形成心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从而为进一步的学和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根据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规定,我们确立了以下基础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这些课程在前4个学期上完。
另外,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内容有重复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对于一些重复内容进行了相应处理,比如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思想主要在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两门课程中详细讲述,其余课程在这一内容上略讲,把讲授要点放在该门课程的特色上。
(二)减少实验课的课时数
生态化运动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其原因在于研究的外在效度高,有利于推广。心理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但目前心理学的实验设备是软件,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了演示作用,单纯的实验室实验让学生对于应用心理学未来的就业方向会产生困惑。实验软件虽然直观,但与实际的生活有些差距,因此,有必要减少实验课的课时数。同时,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实验课有重复,因此,我们的实验课主要为认知类课程开设,普通心理学的实验课以演示为主,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课以操作和解释实验结果为主,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三)大量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
实践课程的增加是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最大的特色。心理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些课程主要在第5-7个学期开设,其主要特点是开设课程模块,进行小班教学,课程实行学生选修制,每班人数的上限值为30人。教学模式上以学生小组讲授为主,每个小组负责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其余小组和任课教师进行提问或评价,讲授内容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社会热点。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以及潜在的职业需求,我们设计了三个模块的实践课程内容: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中想继续深造的还是有相当比例的,科学研究课程模块就是为这些学生设计的,所开设的课程是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考研课程有机衔接的部分,这些课程是通过学生动手做研究,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为今后研究奠定深厚基础,这也有利于增强应用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这一模块主要包含以下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英文文献检索与分析、电生理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心理调查方法与实践、高效率学习方法与实践、研究设计与方法、心理学发展前沿、高级心理统计、心理与行为研究实践、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等。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模块,其主要特色是操作性很强,这一部分在课程体系中占了较大比例,它们既可以满足于学生在学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需要,也可以去医院、监狱、公安厅等机构做咨询教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比如自己开设心理咨询室,拓展学生的未来发展途径。这一模块包含的课程有心理咨询课程与督导、情绪管理、心理档案管理、青少年异常发展与矫正、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团体咨询、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朋辈辅导、朋辈辅导督导、学校心理素拓、民族音乐与心理咨询、民族文化与心理等。
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发展前景比较看好的一个模块。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目前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吻合了企业目前的需求。我们根据企业发展的整个流程设计课程,同时对于新出现的企业问题也进行关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些课程对于学生将来在企业发展非常有利,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另外,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有一些会从事公务员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可能还是重点培养对象。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如何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我们专门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这一模块包含的课程有人员测评及选拔、团队建设、企业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干预、组织员工激励实践、环境建设与员工发展、群体心理规律及应用、组织团队素拓训练、消费心理探析及应用、管理心理应用实践、员工生涯辅导模式探究、群体性突发事件心理形成机制、民族认同心理及应用、社区及村落心理探究等。
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模块可以互为支撑,课程内容互为补充。
三、试运行课程的效果
为了检验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我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和《朋辈辅导督导》两门课程中进行了尝试。在《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做6次以上的咨询,然后以督导的方式报告咨询过程,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咨询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这种学生咨询+个人体验+督导的形式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其他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同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高度评价,对我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模式表达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并表达了来我校观摩的意愿。
《朋辈辅导督导》课程的开设达到了另一个效果: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来,这样一部分缓解了咨询量的压力,使更加多的同学得到咨询服务。一些处于追踪状态的需要陪伴的同学也得到更多、更好的陪伴。在实践操作中的结果也让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也对低年级学生产生了正向影响。
四、总结
应用心理学专业定位必须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关注社会需求。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构建有民族特色和民族优势的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我校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紧密结合民族文化这一特色与优势,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模块化的、层次化的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调整,在建构应用心理学基础课程的同时,提出了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三个方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小班教学,小组教学,学生讲授为主、教师评价为辅,我们认为,这种课程体系能够为民族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提供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宏飞,龙.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2期.
[2]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应用心理学专业规范,2006.
[3]高立群,彭耽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第6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体育与健康个人自我鉴定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体育与健康个人自我鉴定1本学期,我校的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诸位教师的配合下,学生的进取参与下,开展得十分成功。
首先,我们辅导教师思想一致,进取参与教改,认真钻研业务,人人具有高度的职责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工作塌实能干,不等不靠,任劳任怨。其次,在开展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们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好每次的训练时间。学期初根据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制订出科学地、切实可行地教学计划。在训练中因材施教、因人因地而宜,科学地训练队员,使学生的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许多。
另外,我们除了坚持正常的训练时间外,有时还牺牲个人的节假日。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我们和学生达成一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树立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坚强、不怕苦不怕累、奋力拼搏,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的团体精神。同时,我们还细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反常现象,帮忙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由于我们教师在训练中身先士卒,训练效果立竿见影,十分显著。
此外,我们还成功地举行了我校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本期我们所带领的队员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再接再厉,扬长避短,乘胜前进!
体育与健康个人自我鉴定2一学期的时间又过去了,这一学期我们的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有序的在双周四午时第四节课开展活动。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学生们在活动中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另一面。现将本学期的活动鉴定如下:
一、学生情景分析:
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动,很喜欢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要利用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有利时机,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打好基础。经过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锻炼学生的体力,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良品德,陶冶美的情操。
二、任务完成情景
本学期的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组织严密,活动有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及早动手,进取筹划,使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固定,保证了活动的稳定性。另外,活动资料全面、具体,教师提前备课,活动时扎实有效。小组成员对活动资料掌握较快,每次都到达了较好效果。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并且思维本事、动手本事大大提高,自学本事也有必须发展。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1、资料多样化。
本学期主要以任务完成型完成,还有团体活动型,教师讲解型。任务完成型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索问题本事,团体活动型能够集中全组学生的智慧,使问题的解决更灵活、更全面。
2、针对性教育。
活动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分配不一样的学习任务。发挥他们的长处,补足他们的短处,教师要分类指导,指定不一样的目标,实施不一样的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活动有时比较缺少目的性,学生不知如何学习。以后要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要构成正规的管理模式,制定良好的纪律来规范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会继续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在首位。为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本事供给了更好的园地。
体育与健康个人自我鉴定3我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以艺术教育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推进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人人都合格,个个有特长”的目的。成立个兴趣小组,我有幸担任了健美操和篮球兴趣小组的教师,经过一学期的教学,现将我校的兴趣小组工作鉴定如下:
1、我们根据训练目标、训练资料、学生情景、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训练。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在健美操基本步,一些简单动作,上肢动作都有了很好的基础;篮球方面:学生的运球技术,投篮动作及命中率都有了较高的提升,花样动作也能掌握一些。
2、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取性;
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本事,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每次课都以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无论是什么样貌的学生,都有自我的长处,我不会因为任何事情否认学生的长处,也不会因为学生有短处而轻视他。这样学生对兴趣小组产生了进取的兴趣。
总之,学生的兴趣是能够激发和培养起来的,但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实验鉴定,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体育与健康个人自我鉴定4体育游戏活动一向是我园的一大特色,近几年教师们都充分挖掘本园健康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班教师也投入了高昂的工作热情,创设各具特色的班级健康活动,为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供给了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的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来组织生动趣味、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先就本学期我班体育工作作以下鉴定。
我班从中班开始就以民间游戏为主,因为幼儿兴趣很高,所以一向到大班都围绕民间游戏进行研讨。此刻每次活动开展后,小朋友们都能围绕其探索更多的玩法,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循渐进,渐渐的学会自我摸索自我玩,只要教师供给器材就能玩出很多花样,从这点就能够看出他们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学期我园开展了一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体育器材的大型体育观摩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真正明白了何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真正含义,在和幼儿不断摸索中制作出了“跳跳鞋”,因为是他们自我参与器材的制作,所以进取性很高,每次户外活动时都会拿起“跳跳鞋”进行自由活动。
本学期在教学资料上“因地制宜”设置一些简衡、跑、跳、组合型的游戏,经过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法让幼儿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幼儿提高了对体育锻炼的进取性又增强了他们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方面,还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坚定他们克服困难决心,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
在上课方面:
1.按幼儿园健康课程标准和幼儿身心特点的实际情景,制定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做到课前的各项准备。
2.准备部分和整理部分,以及每个教学环节前后,都要求幼儿做准备或放松活动练习。
3.每一堂课教材合理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4.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5.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新旧难易程度和不一样性质的教材,搭配好,备课之间的教材衔接好,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使幼儿的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
6.进取虚心请教有经验的领导和教师,使自我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钻研教学大纲,努力做到更好,进而有速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总之,从这学期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一节出色健康课,完成每一项健康教育目标,不是件简单的事,异常是自制体育器材。可是,经过这半年的不断摸索,我领悟到了体育游戏的重点所在——时刻关注孩子所爱好的一切事和物。若你是个处处把握细节的教师,你会发现这其中的教学亮点!
体育与健康个人自我鉴定5“生命在于运动”,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而小班孩子刚刚从家庭的小环境到幼儿园这个大团体,面临着一个环境的转变,对此我们由衷地感到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有多么重要。本学期,我们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体育活动的规律,以多种形式:如体育游戏,户外活动,散步,户外小型器械练习等,保证幼儿每一天有2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让幼儿进行多方位的锻炼,促进幼儿运动本事的发展与提高。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本学期我们严格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趣味、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认识到体格锻炼对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大有很大的益处,能促使幼儿身体和心理过程得到全面发展。组织幼儿经常进行体格锻炼,能够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全面地增强智能,促进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
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根据季节的不一样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不一样需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体格锻炼活动,有早操活动、小型器械、团体活动和体育游戏等形式,以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保证每一天不少于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到达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质、审美情趣、交往本事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在行动上加强落实
我们班现有幼儿__名,在这些幼儿中个别幼儿上过小班,其他多数都是在家由爸妈和祖辈带领,幼儿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较差,还有些孩子说话口齿不清,尤其是对父母和祖辈的依赖性较强。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老师去关心、帮助每个幼儿,使他们不仅能愉快的生活,更有可喜的进步。
1、卫生保健
(1)做好新生入园的情绪安抚工作。由于大部分孩子第一次入园,因此他们会产生哭闹、不愿来园的情绪,我们教师应做好开学前的家园联系工作,接待孩子入园,介绍班级情况,向家长了解一些幼儿家庭生活习惯和家长教养态度,
使家长、教师、孩子三者之间能尽快熟悉,减轻孩子来园的消极情绪。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有趣的教室环境。并在学期初,进行了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做好毛巾、水杯、碗勺、活动室、寝室的消毒工作,精心布置各个游戏区角,做好一切迎接幼儿的各项准备工作。
(2)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各项体格检查工作,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认真做好每天的日常卫生工作。
(3)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有效预防控制秋冬季节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发生。加强晨午检,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消毒。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使家长更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
(4) 以多种形式开展幼儿体育锻炼,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根据天气变化,督促帮助幼儿增减衣物,观察幼儿身体的细微变化。
(5)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抠鼻孔、不挖耳朵,有鼻涕自己及时擦,不乱扔垃圾。
(6)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在幼儿情绪方面正确引导。
(7)同时我们要把好入园关,注意室内通风透气,孩子入园后,做好晨检工作; 细心护理幼儿一日生活,午睡勤巡查,活动后勤检查、督促幼儿擦汗、更衣。
2、安全工作
(1)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差,在自由活动与户外活动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每个活动都做到:活动前强调安全要求、活动中提醒注意安全、活动后总结。幼儿的安全教育主要以日常教育为主、与教学活动结合,使每个幼儿都形成安全的意识和防范的基本能力。
(2)分析每日活动,找出容易出漏洞的时间和场所。如离园时、户外活动时、洗手间、如厕等,加强对这些时段和场所的关注。带班教师合理地分散照看幼儿,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处理。
(3)利用有效时机,引导幼儿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随时关注并引导幼儿不去危险的地方,不摸危险的物品,避免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教育幼儿知道学习避开日常生活中的电、火、车辆等不安全因素。
(5)严把晨午检关。离园时认真核对、使用接送卡。
1、常规教育是小班本学期的重点,由于小班幼儿刚入园,各项常规性活动还没有走上正规,我们班里老师协商紧紧围绕“播种习惯,收获人生”这一理念,把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行为的培养,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2、教育幼儿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集体上厕所、喝水;爱惜玩具,不乱扔,知道物归原处;与同伴友好相处,不争夺、独占玩具,不把玩具带回家;有礼貌的向老师问早、再见;在共同活动中守纪律,加强集体活动常规的指导。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到生活有序。
·认识自己的标记;
·学会正确的洗手能安静午睡,不吵醒别人;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学习自己吃饭等。
·培养良好的学习常规。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
·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将玩具归类收好;
4、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我们将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制定游戏活动方案,开展丰富的区域游戏盒角色游戏,发动幼儿家长搜集和制作游戏材料,及时更换,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创新。让幼儿从玩中学,获得各方面的经验。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根据主题及时的更换,指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进行环境创设,使环境与幼儿互动。
家长的支持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充分挖掘家长的资源,做好家长工作。
1、 做好新生入园的调查记录,了解新生幼儿在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自理方面的一些情况。
2、 主动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园与家里的各种表现,帮助家长创设家教环境与生活环境,营造幼儿良好的家庭氛围。
3、 经常与家长了解教养态度,制定符合幼儿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4、 做好缺勤幼儿的工作。
5、 做好接送工作,来离园时,请家长做好接送卡的使用工作,确保幼儿的安全。
6、 积极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鼓励家长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浏览教育博文等
途径提高教育理念,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向家长宣传讲解当前的幼儿教育,运用正确的理念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等相关问题。7、通过宣传栏、飞信、博客,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每个阶段的教学情况、育儿知识、卫生保健等。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班级中的教育信息,并配合教育。
八月-九月份:1、以《指南》为指导重新布置班级环境,补充班级玩教具丰富班级区域材料。
2、做好新生入园工作,稳定幼儿情绪,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严格使用接送卡。
3、观察了解幼儿情况,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好班级各类计划。
4、抓好一日活动常规,学习听音乐做律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上课不下座位。
班级活动“认识我的小伙伴”。
6、幼儿学习新早操,开展体育活动及游戏活动。
7、开展中秋就、教师节、中秋节主题教育,创设主题墙及活动区。
十月份:
1、 开展国庆节、重阳节主题教育,根据主题活动,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2、 爱惜粮食教育,教幼儿学会自己进餐,餐后会漱口,擦嘴等。
3、 进一步开展各方面的常规教育,加强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
4、“班级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现场交流会。
5、 加强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知道和老师同伴交流。
6、 做好节后幼儿情绪稳定工作,严格按照幼儿作息制度组织一日教学活动;和家长宣传秋冬季节幼儿保育知识。
7、 继续丰富主题墙及活动区内容与材料。
8、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保证幼儿的自身安全,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开展消防演练活动。
十一月份:
1、引导幼儿观察秋季特征,认识有关秋季的水果及果实,制定主题计划,布置相应的主题墙及活动区,收集有关资料。
2、继续加强幼儿各项常规教育以及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幼儿学习穿脱简单的衣物,会将自己的衣物叠放整齐。
3、加强幼儿听说能力的培养,知道用普通话与同伴老师交流,提供幼儿练习的机会,使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4、天气转凉,做好幼儿的保暖工作,加强户外的体育锻炼。
5、继续丰富游戏材料,加强幼儿的游戏常规指导。
6、制定演练方案,开展防地震安全演练活动。
7. 制定读书月活动方案。
十二月份:
1、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定期更换主题,丰富主题墙及活动区的内容及材料。
2、随着天气的转冷,教育幼儿注意冬季保暖,坚持每天来园,不无故旷课。
3、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幼儿常规的培养。
4、开展元旦、圣诞主题教育。
5、读书月活动总结及展示活动。
一月份:
1、 开展“庆元旦”活动。
2、 举行“快乐圣诞节”活动
3、 班级生活活动“我会穿衣和鞋子”比赛。
4、 幼儿迎新年绘本剧表演。
二月份:
1、 主题活动打包整理,各类资料归档。
2、 做好春节假期幼儿安全工作,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