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内部审计工作经验总结

内部审计工作经验总结

时间:2022-09-17 14:46:57

内部审计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扎实有效开展内审工作

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是内审工作的重点,要始终把内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发展、促进管理、促进提高效益上。目前,全区各部门单位内部审计发展还不平衡,大部分部门单位重视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内审人员积极探索“管理和效益”审计方法和经验,不断拓展内审工作领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此认识不够,内审作用发挥不够理想,开展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项目所占比例还比较低,有些单位基本上没开展,这应引起足够重视。各内审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经济工作重心、围绕领导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安排审计项目,制定工作计划,要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重点搞好绩效审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内控制度评价和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通过经济效益和内控制度评价,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堵塞“跑冒滴漏”;加强内部制约机制,减少损失浪费,促进增收节支;要把所属单位的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审计,客观评价内管干部业绩。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简单的项目做起,积累经验,总结提高,不断完善。具体要求: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二、开展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探索管理审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要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总结推进内部审计实现全面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新经验和新路子,探索开展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新模式、新方法。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审计理论研究,采取以会代训、现场交流等形式,组织内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活动,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注重内审信息的编写和宣传,及时反映内审工作动态,宣传内审工作成绩,扩大内审工作的影响。

三、加强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省、市内审协会提出的专业胜任能力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一般性教育培训与高层次教育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内部审计准则、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教育力度,提高职业化教育的针对性、效果性和规范性水平。具体要求:根据省、市内审协会年培训计划,结合实际,科学安排,抓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的落实。

四、搞好部门联动,加大创新力度

做好内审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多部门联动。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协会这一行业协会特点和优势,围绕大局、服务大局,组织相关部门内审机构针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调查研究、理论探讨等方面开展有益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建议,加强和促进各部门配合联动能力。要充分体现内部审计新理念,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改革传统审计模式,创新审计路子。引导内审机构及人员努力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审计职能从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二是审计方式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三是审计目标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转变;四是审计对象从财务活动向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支持保障活动转变;五是审计内容从注重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转变;六是审计手段从传统手工操作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

五、抓好“评先树优”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以典型引路,是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年,全区有5个内审机构和13名内审人员分别被省、市评为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善于挖掘好经验、好典型,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内审“双先”、“双优”的事迹和经验,本着总结、借鉴、探索、创新相结合原则,通过宣传典型经验,借鉴成功做法,指导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加强内部审计基础管理工作

内审基础管理工作关系着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基础管理工作做起来很繁琐,往往容易被忽视,在这方面,我们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数据统计及上报方面,还存在上报不及时、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另外在报送工作信息及编写业务论文方面对照先进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全区内审机构及会员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基础性工作,及时准确上报总结及相关报表,编写工作信息及业务论文,真正反映出内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及时掌握内部审计动态,分析内部审计情况,研究内部审计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七、围绕服务,进一步发挥内审协会的职能作用

内审协会是行业自律性组织,做好服务工作是其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广大会员服务是协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要树立“服务为本,会员为重”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保”中心任务,进一步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要增强凝聚力,按照协会的章程和要求,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指导和协调有关单位建立健全内审机构和内审制度建设;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学习培训、制度建设、经验交流和推广等方面满足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需求,把内审协会真正办成“内审人员之家”,切实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落实服务措施,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要立足科学发展的新实践,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2篇

立项是课题的研发初始阶段,是从编制课题申请书直至签订计划任务书的过程。立项是课题管理的关键环节,课题研究方向的恰当选择、工艺路线的透彻论证、研究目标的清晰制定等对课题成功研发至关重要。我院课题立项管理主要包括3方面的工作,即课题申请书的评审、课题可行性论证和课题任务书的签订。我院院开课题的立项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1.1课题申请书的评审课题申请书的评审包括业务单元的内部评审和企业发展部的初审。内部评审是指业务单元对行业需求迫切、符合公司业务发展要求的课题进行筛选,择优按公司要求编写课题申请书;课题申请书的初审是指企业发展部根据公司发展规划、课题申请书的内容编制要求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并反馈课题申请人。

1.2课题的可行性论证课题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于通过企业发展部初审的课题,由企业发展部组织院科技委员会的同行专家、财务专家等召开课题可行性论证会。由课题组讲解课题内容,并对专家提问进行答辩;专家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评定,同时需给出有益于课题研究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3课题任务书的签订课题任务书的签订是指课题经公司决策层审批通过后,由公司领导、科技主管领导、企业发展部、业务主管领导、课题负责人联合会签的课题计划任务书。计划任务书是对课题申请书的精要内容的摘录,以及课题研究工艺路线、经费支出、采购计划、课题进度安排、课题组人员分工、验收要求的细化与约定。计划任务书类似项目合同,是对课题研究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约束和管理的关键环节,一旦完成会签,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变更,企业发展部将按计划任务书实施日常监管与考核。

2课题的实施

课题的实施是研发的具体过程,是指课题立项后由业务部门组织实施直至科研成果验收前的过程。此阶段是课题管理的重点和核心,主要是对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反馈、监督、检查、沟通机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反馈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确保课题按计划任务书约定的进度、质量、费用进行。

2.1课题工作计划表题工作计划表是指课题组在课题研究实施期间,于每月初根据课题计划任务书和当前进展情况对每月工作任务的细化,主要包括当月课题研究任务计划、任务分配、经费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等内容,由各项具体任务执行人员和课题组长签字确认后,提交企业发展部。企业发展部对填报内容参照计划任务书进行对照审核,并根据课题组提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需求进行沟通与协调,确保课题按预定进度计划稳步实施。

2.2课题执行情况表课题执行情况表是课题组对当月课题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自评,由各项任务执行负责人填写任务完成情况,课题负责人进行汇总与自评,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并提交企业发展部。企业发展部根据课题完成情况,会同科技主管领导对课题实施监督、考评、现场检查等,并根据情况约谈课题组或会同院科技委员会专家召开课题讨论会,确保课题按预定计划进行。

2.3课题阶段性总结课题阶段性总结是指课题在划分的每一个里程碑处(控制节点),课题组对前期工作进行小结,评价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以阶段性总结报告的形式提交企业发展部。企业发展部会同科技主管领导对阶段性总结进行评价,对于课题出现阶段性任务未完成、经费超标、目标不符合要求的,视情况进行约谈或组织科技委员会召开讨论会,协助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制定下一阶段补救措施和研究计划。

2.4课题计划的变更课题计划的变更是指课题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课题研究内容、进度计划、经费计划等所发生的变更。对于课题计划的变更,需由课题组向企业发展部提交课题计划变更申请,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经企业发展部初步审核后,组织科技委员会对课题计划的变更进行论证,分析是否有必要变更、是否可以采用其他变更方式、当前应对措施是否合理等,并汇总形成专家意见,提交公司管理层决策。

3课题的验收

课题的验收是指根据课题的归档资料、实施内容及计划任务书中确定的有关目标,对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主要包括验收申请、验收评审和验收结果3方面的内容。鉴于科研课题的特征,课题目标无法完全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只能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式进行。我院课题验收评价采用课题评审组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和定性判断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3.1验收申请课题组根据课题验收要求,填写《项目验收申请书》及其他相关材料,主要包括项目技术工作总结报告、项目经费决算报告、项目完成人员名单、原始试验记录、产品检验报告、经济效益证明等,提交企业发展部组织验收。企业发展部根据提交的验收材料进行验收初审,初评课题是否按预定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预定研究目标,并给出初评意见。

3.2验收评审验收评审由企业发展部组织科技委员会组成课题验收评审组对通过初审的课题进行验收审查,验收方式可采取现场考察、书面评议、专家会议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验收评审主要从主要技术质量指标完成情况、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项目取得的知识产权情况(标准、技术规范、专利、论文等)、项目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实施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可能性、技术资料归档情况等进行审查。

3.3验收结果企业发展部汇总课题验收评审组专家意见,形成课题验收结果,包括通过、终止、重新审议和不通过4种情况:验收通过:按期完成、达到技术指标、经费使用合理的,可以通过验收;验收终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主要目标、而其他目标无法继续完成的,视为终止;重新审议:资料不全面难以判断,目标任务完成不够,文件及资料整理归档不完全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重新审议;验收不通过:未达到任务书规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不通过验收。

4结语

第3篇

重点突出法制工作,完善审计机关法制宣传工作领导机制

今年我局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年初落实了全年的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要点和工作内容,使法制工作与审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真正做到及时、准确落到实处。同时按照《审计机关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要求,我局明确了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法制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法规科作为职能科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等日常工作,安排专职法制宣传联络员,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审计现场,宣讲法律法规,解决法律问题,加强对审计人员学法执法情况的检查监督。全局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干部共同参与的格局。

做好特约审计员工作和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按照《市特约审计员工作管理办法》和我局制定的具体工作办法,今年做好第四届特约审计员的总结工作和新一届特约审计员的聘用工作,继续邀请特约审计员参与审计项目方案汇报会,项目的过程汇报会、随访被审计单位,进一步了解我局审计干部廉政勤政情况的有关情况,检查审计干部依法行政行为,促进依法审计水平的提高。根据《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市内部审计协会有关的规定,我局在今年下半年举办了内审人员后续教育课程培训班,对内部审计规范相关内容进行了重点培训,组织区部门和单位内审负责人定期参加区内审人员例会,交流内审工作经验,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内审人员的业务知识。

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组织学习。为了更好地完成2012年全年的审计工作,组织全局干部参加了市局组织的集中业务培训,学习了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范讲解、经济犯罪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廉政教育等内容,重点学习了《市审计条例》。本局还修订了本区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方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等4个审计工作方案并组织学习,邀请市审计局业务处室领导介绍市局优秀项目的审计经验。二是组织全局干部撰写审计论文。组织全局干部撰写2012年审计经验交流文章,积极上报我局绩效审计开展的典型经验,总结我区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典型经验,撰写《关于建立区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上报市审计局审计科研课题。三是围绕本区宪法宣传周开展《审计法》的宣传工作。我局通过加大对《市审计条例》的宣传力度,把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市审计条例》作为推进审计工作的重要机遇,加强审计监督,依法行政,为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情况

年初安排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切实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活动的开展,全年共使用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约30000元。

第4篇

每一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吸收经验教训。那么财务工作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财务工作人员的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新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2020财务年终工作总结1今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审计部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集团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根据集团公司20_年度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工作以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年为中心,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突出重点,切实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审计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审计任务,现就20_年度审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主要工作

20_年共完成审计项目97项,其中年度财务收支及年度预算执行状况审计12项,专项经营考核审计1项,任期经济职责审计2项,投资企业财务收支与资产负债审计3项,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审计38项,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41项,为完善集团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1、预算执行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并轨同行

预算执行结合财务收支管理、自保效益并轨进行审计,在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审核时,针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内控流程操作等状况进行贴合性检查,发现各种问题,及时与各单位沟通,针对审计报告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推荐,指导整改。20_年度完成上年度财务收支与预算执行审计12项,发现问题41项,提出推荐36项。10-11月份审计部对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状况与逾期应收账款催收进行审计回访,个性是针对整改不到位单位,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敦促其切实执行。透过审计,严肃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与财经纪律,为下一年预算执行储备了动力。

2、开展专项经营考核审计

20cc年7月,公司为扭转_汽车租赁公司年年亏损局面,重新任命总经理,并与之签订经营考核职责书。为配合集团经营管理,审计部精心研读文件精神,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与相关单位反复磋商,报请主管领导审核,最终确认_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绩效考核结果,维护公司经营考核严肃性,同时也肯定了二级企业勤奋、用心的经营成果。

3、完善投资企业审计,带给投资评估依据

为评价对外投资企业的管理效果的需要,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安排对投资企业进行审计,对20_年度省_、_、_等三家公司财务收支与资产负债审计,深入、综合评价投资公司的管理效益。个性是_公司经营合同到期,需对今后一段时间进行经营预测,为投资决策带给依据。

4、加强离任审计,带给人事管理参考

20_年,_x原总经理、_x副总经理岗位变动,根据集团公司安排进行离任审计,对其任期内经营目标的完成、经营、资产管理等进行全面评价,为集团人事考核带给参考。

5、完善基建工程审计

20_年,基建工程项目多,现场监管频繁、预结算审计任务繁重。工程审计人员深入工程项目现场,开展现场工程监督、材料审计等,纠正相关部门流程方面存在错误,做到实施事前项目审查、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造价控制的系统化工程审计模式。20_年完成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审计38项,预算金额843。44万元,核减金额286。84万元;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40项,结算报审金额1,392。40万元,核减金额384。39万元。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对工程结算超过百万的基建项目,引进外部脑力与市场信息,公平、公正进行工程结算审核。20_年引进外部力量进行工程造价审核1项,结算报审金额228。13万元,核减金额119。93万元。为集团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超多的资金。

二、主要工作体会

1、集团领导重视,是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

20_年度在集团公司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克服审计部自有人手不足等困难,成功从二级企业借调财务部长等业务能手来支援,二级企业财务部长熟悉管理与业务流程,给审计工作进展带来必须便利,推动年度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2、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内审质量

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审计部从制度、手段和成果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在管理标准化方面,审计部在审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审计档案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详细规定审计年度计划制定、方案设计、证据收集、底稿日志编写、报告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全流程标准体系,逐步构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在信息化方面,随着企业ERP系统上线运行,ERP系统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查寻与信息分析功能能够大大助力审计工作。审计人员用心学习ERP流程操作、深化ERP审计系统应用,着手开展ERP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工作。

3、延伸审计项目,合并审计目的,注重审计存在问题整改落实

20_年,由于审计人手不足,我们将预算执行结合财务收支管理、自保效益并轨进行审计,在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审核时,针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内控流程操作等状况进行贴合性检查,发现各种问题,及时与各单位沟通,提出相关推荐,指导整改。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打算

1、存在问题

由于目前审计部仅有财务审计2人,工程审计1人,疲于应付近30家孙子公司财务收支与年度预算审计等及超多基建项目施工预、结算审计,审计力量难以精细到效益审计、经济职责审计、内控评审等中去,对集团管理精细化的贡献力量有限。

集团母子公司基建流程不完善,存在基建单位与使用单位沟通不足,流程不完善、施工反复、超预算、结算不清晰等现象。

2、今后打算

坚持学习,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应用潜力。针对集团公司审计人员与借调助审人员都是从财务转岗而来,审计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审计技巧、审计沟通等专业潜力有所欠缺,审计人员一边参加深圳市内审协会组织的相关培训,一边和协会内的企业同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用心探索,积累经验。坚持不懈学习,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潜力,为集团审计工作发展积攒力量。

20_年在集团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审计工作克服很多困难并取得一些成绩,但内审工作目前仍局限与财务、工程审计,管理类审计涉入不多,内审监督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根据审计工作发展需要不断审计创新,完善审计方法,丰富审计手段,使审计工作在集团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2020财务年终工作总结2在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在镇财政所的正确指导下,依靠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以求真务实,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保证了学校的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本学期的财务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合理安排收支预算,严格预算管理

单位预算是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前提,因此认真做好我校的收支预算责任重大。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根据学校上年度的实际情况,拟定的预算方案,特别是支出方案多次向学校领导汇报,进行了反复修改,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充分发挥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较圆满地完成预算编制任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每月未编制好计划用款报表,充分体现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认真做好收费、结算工作

收费是学校最为繁琐,也是政策的一项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及早做好申报审批工作,做到收费的依据,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及时出具票据,期未做好结算工作,做到多退少不补,同时做好代收费“报告书”的上报。

三、认真做好决算工作

年终决算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进行结旧建新,编制决算报表,决算报表是反映学校一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是指导学校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收支计划的基础,所以除了认真细致地做好年终决算外,同时针对所编制的报表进行对比性分析,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揭示存在的问题,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努力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

财务人员能积极参加镇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的提高财会知识和政策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学习,认真作好学习笔记,认真贯彻执行《合计法》,使学校的财会工作能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进行,保证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

五、努力完成学校的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搞好食堂更为重要,为此总在放学前拟定好下学期的伙食收费报表报局计划财务科,严格执行计划财务科核定的标准收取。本着服务于学生目的,规范伙食成本,控制伙食利润,按规定时间上报食堂报表。

总之,在20_年,财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与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是分开的,在新的一年里,一定更加努力,发杨成绩,改正不足,勤奋务实、开拓进取,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

2020财务年终工作总结3时光飞逝,转眼间过去了,对我而言,这一年的工作是最难忘,印记最深的一年。工作单位的转换,连带着工作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的适应与调整,带给我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在压力中也得到了收获和快乐。在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同事的密切配合下,我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很好地配合了其他部门的工作。

一、办理公司各项初始登记手续

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办理银行开户,验资,办理税务登记等,这些是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工作,我在办理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经过多方咨询,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

二、建立财务帐套

领导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决定启用比用友财务软件更先进和规范的金碟财务软件,我根据财务管理及房地产项目核算的需要、根据纳税申报的需要,设计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制定了详细的二级和三级明细科目,及辅助核算、项目核算帐,首次启用了固定资产核算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难度较大的全部帐套初始化工作。并根据公司内部业务的需要,印刷了统一的粘贴单,收据,借款单等常用单据。

三、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流程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实用性强的规章制度,是规范财务管理及核算的基础,公司成立初期我和主管领导一起根据《会计法》、《企业财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经营特点,经过反复讨论、研究、起草了宇都公司的,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经济业务审批流程等制度。对资金的收支,个人借款的管理,实物资产的管理,会计核算原则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流程。

四、认真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是财务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各项财务工作的基石和根源。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公司的各项制度,认真履行会计的工作职责。审核原始凭证、录入记账凭证,计提各项税费,申报纳税、上缴税款,编制资金收支计划并审核支出,及时准确的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为领导决策和进行财务分析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都在不断的更新,因此领导多次组织学习,让我们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政策,法规。我们由原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变为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在政策和制度方面有很多区别,所以把这方面的内容也作为学习的重点,使我们在工作中能尽快的转变角色。同时对于公司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在过去的这一年里,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新的一年里公司将进行小白桥建设项目的实施,首先要进行艰巨的拆迁工作。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难度可想而知,这对宇都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考验,我要发扬团队精神,积极配合拆迁人员的工作。

在拆迁过程中,向老百姓发放补偿金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所涉及的现金发放额较大,我们在发放过程中要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核对数据、安排流程,做到安全,准确、及时,为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服务。

同时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各项财务知识,钻研会计业务,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加强自己在税务法规、规避财务风险方面的学习,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的工作能力,在企业的项目实施中更好的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服务职能,为宇都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2020财务年终工作总结4根据上级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2018年度财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理安排收支预算,严格预算管理

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认真做好我校的收支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既要总结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找出影响本期预算的各种因素,又要客观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还要广泛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并多次向领导汇报,在现有条件下,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挖掘潜力,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利于操作,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是学校开展教学业务及其它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其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在这一管理上,很多人长期不重视,存在着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思想。为加强这方面管理,在平时的报销工作中,对那些该记入固定资产而没办理固定资产入库手续的,督促经办人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并定期与校产科进行核对,确保帐实相符。通过清查盘点能够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了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

收支管理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收支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发展事业的需要,也是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方针的体现。为了加强这一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制度,这样财务日常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使得学校能够集中财力办事业。通过认真落实执行,收效非常明显,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认真做好年终决算工作

年终决算是一项比较负责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进行结清旧账,年终转账和记入新帐,编制会计报表。财务报表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单位领导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学校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学校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所以我们财务部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放弃周末和元旦假期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认真细致地搞好年终决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同时针对报表又撰写出了详尽的财务分析报告,对一年来收支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分析,总结出管理中的经验,揭示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总之,在20_年,在财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以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2020财务年终工作总结5回顾20_年,公司经营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作为财务部主要负责人,没将财务工作进行到位,没有充分有效地去进行财务部管理及协调财务部整体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本人深感愧疚,愧对公司领导给予的平台及同事们的热忱支持。深深体会到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一个主要职能监督部门,当好家、理好财,更好地服务企业是财务部门应尽的职责,在公司加强管理、规范经济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等方面负有很大的义务与职责。现就部门工作总结如下:

一、过去的一年中,财务部认真的完成了总经办交办的各项事宜

比如融资手续的办理,公司证照的变更、年检、办理,与各大厂商的业务资料等及临时交办的各项事宜,但由于事务烦多,往往重视了这头却忽视了那头,没能全方位地进行管理,虽然事务能完成,但总体上未能及时给总经办带来有用的可支配的各种信息,使得总经办的抉择总是迟后于发生的现实问题。

二、在上年的税务工作中财务部克服了许多困难

通过用心参加银行、财政、税务等各大部门举办的纳税、会计教育培训以及查阅税务资料,探索税收稽核的重点等,顺利透过了_年增值税缴纳工作。透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每月纳税申报工作的质量,并且熟练掌握了统计局、财政局、税务局、商务局、经贸局、外管局等各项报表的填制工作。

三、分公司财务工作

分公司日常经营活动透过分公司上传的日报表进行分析控制,日常费用开支趋于正常,各项费用开支均能先核批后支付。分公司财务活动在大的方向有序地进行,分公司财务人员也能用心配合财务工作,但在分公司的控制上没有实地进行过内审,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安排定期到分公司进行全面账务审查。

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配合做好当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也完全配合了销售部做好了财务部门应做和不应做的,使两部门之前的衔接越来越紧密。销售部门,个性是销售员在开具销售单上出现了好几次严重错误,将销售价款少写,之后查账时财务部出纳已将全款收回,未给企业带来损失。在刘会琴的认真学习下,使装饰部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正常地开展,装饰部的众多小商品核算也能清晰、明确,各往来业务,成本费用均能准确核算,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还有待加强财务部与装饰部的沟通,使工作更能有序地开展。

五、财务部主要现状

1、业务经验不足、业务不够熟练,都是初涉或非专业人员,另外就是本身的事务烦多,这无疑是对加强全面财务管理工作的弊端。

2、对日常办公应用软件各功能不掌握。

3、专业胜任力不强。

4、但能用心配合处理各方面财务工作及财务部其他事项。

5、对于公司债权债务的清理催收力度不够大。

6、未及时进行财务核算,不能及时带给公司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未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公司经营活动业绩进行的分析评价会议,未深入开展公司财务的分析评价、发现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弊端。

7、公司财务管理的首位是加强对公司资产的管理,个性是流动性的货币资金,但在过去一年里没有对公司的资产进行严格的管理,没有专门的制度进行约束,构成了一种随意性的做法,但商品车辆财务部门指定由何媛媛全面进行管理,监督公司商品车收发数量的完整性、完好性,另外:公司应指定专门人员对公司的商品车负责。

8、公司各种档案未能健全地进行管理。

第5篇

——荣成市电业总公司审计部主任事迹材料

我担任荣成市电业总公司审计部主任8年来,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在荣成市内审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促进管理,提高效益”这一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各项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作用。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对公司下属单位的工程结算编制、财务收支、物资招投标采购、成本核算管理、内控制度等进行了全面的审计,累计审计资金2亿多元,直接和间接为企业节约资金2239万元,其中实施计算辅助审计的项目资金占30%以上,受到了公司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内审示范单位,去年还被评为威海市级内审先进单位,审计员张虎勇同志被评为2004年度“全市十大内部审计能手”,我本人还被评为全省内部审计先进个人。2004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秘书长马怀平为我们总公司题词:“全市内部审计工作的排头兵”。

一、积极争取领导对内审工作的支持。审计部成立以来,通过积极争取,总公司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全力支持内审工作,为审计部配备了2名工程审计骨干和2名财审人员,3名专职清欠人员,并且为每人配置了1台计算机。公司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审计部的审计工作汇报,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审计决定,对有关审计决定由公司党委直接批示办公室下达,从而确保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近年来,总公司的审计决定落实率始终为100%。

二、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针对城农网工程项目多、工程量大、不同预算员编制的结算出入较大的实际,指导审计人员根据0.4千伏、10千伏城农网工程各自的特点,先后自主开发了2个“低压改造工程验收及结算专用程序软件”,从而实行了农网工程的结算编制和审核一体化,既规范统一了结算编制,又极大地提高了结算和审核的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差错率,较之以前人工计算、审核和验收提高工作效率15倍以上。2003年以来,先后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对1015个0.4千伏以下的农网改造工程进行了审核,送审总额7683.53万元,审减额达1000多万元。

三、加大了工程结算审计力度。着眼于规范工程项目管理,防范高估冒算和损失浪费等问题,我们从各项工程计划入手,对工程实行严格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对无计划的工程不予审计和提交报告,较好规范了工程项目管理。2005年,先后对二热电工程、工业园工程及城网一期高、低压工程结算和2004、2005年度的大修更改结算情况进行了审计。共审结工程结算120余份,送审总额6700万元,审减工程造价644万元。

四、规范内部审计程序。为了加强公司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规范总公司的审计工作,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要求,我们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总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荣成市电业总公司审计工作管理办法》,对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质量及考核管理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通过实行审计计划管理、审前调查、审中签证、审后监督等制度,不仅规范了内审工作程序,而且还有效地规避了审计风险,多年来,我们完成的所有审计项目没有发生一起审计复议案件。

五、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审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内审人员的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各级内审协会举办的各类培训。公司目前已有5名内审人员持有内审资格证书。我们还购置了内部审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卡,专门抽出时间学习国家审计机关有关《审计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办法》等一系列培训教材,大大提高了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提高审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按照2005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公司深入开展了“严谨细致,提高质量”审计年活动,在制定审计计划、编制审计方案、审计取证、撰写审计报告和审计成果运用5个方面做到严谨细致,大大提高了审计监督质量和服务水平。

六、严格实行物资招投标采购工作。在我们内审科的提议下,总公司先后出台了《荣成市电业总公司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和《荣成市电业总公司招投标实施标准》,并成立了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设在审计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所有物资供应厂商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必须通过提前考察筛选确定,招标前必须合理拟定招投标计划、商务标书、技术标书及各项评分标准,组织评标小组,确保招投标各个环节公正、合理,杜绝人情采购和关系采购现象;对常用物资实行招标定价,分期分批采购,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占用;对价格波动较大的物资,根据市场行情,每半年或每季度招标一次,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近三年来,通过招投标采购,共可节约采购成本1000多万元。

七、做好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文章。着眼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摸清各单位资产负债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一手资料,从2002年起,我们每季度对下属单位进行一次财务收支审计,并且每季度一小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为以后的经济责任审计积累资料。2005年,采取这种方式,先后对21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出有关单位12个方面财务管理不规范方面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70多条,总公司党委采纳50多条;对2个单位的财务管理经验加以总结并在系统内推广;对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处理处罚40多人(次),处罚金额5万多元。

八、强化内部控制审计。近年来,总公司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建设,为了加大各项制度的落实力度,我们一是加强内控制度审计。近年来,通过对有关职能部门内控管理情况审计,先后提出了20多条改善内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2005年在对公司一职能部门内控管理制度的审计中,建议对其工作标准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并按iso9000认证管理进行规范,较好地理顺了物资存放、工作流程、传递手续,进一步规范了管理程序。二是加大往来款项和陈欠款项的清理、回收力度。针对审计中发现的下属单位往来款和陈欠款较多的实际,2004年成立了清欠办公室,2005年1-9月份,清缴往来款及陈欠款1350多万元。

第6篇

一、加强计划管理

1、市内审协会每年初根据上级协会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制订《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要点》,指导内审机构围绕各部门各单位重点工作制定年度内审工作目标和项目计划。

2、市内审协会将通过分片召开会议等形式,依据各部门各单位年度内审项目计划,检查实施进度和落实情况。

二、加强质量检查

1、市内审协会依据有关准则,结合市具体情况,制定与内部审计业务工作相配套的操作规范和办法。

2、市内审协会将不定期开展业务质量抽查,主要抽查各部门各单位内审工作程序、审计文书编制、项目案卷建立等,抽查结果纳入年度质量检查评比之中。

3、市内审协会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业务质量检查评比,检查评比的主要内容包括审前调查、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立卷和成果运用等方面,通过检查评比,对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对质量差的项目和存在的问题予以通报批评。

三、加强业务培训

1、在组织内审人员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的基础上,市审计局和市内审协会将采取单独办班的形式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2、市审计局各处室实施审计项目时,根据工作需要,吸收有关内审人员参与审计,通过“以审代训、边审边训”的方式,帮助内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3、根据各部门各单位实际需要和邀请,市审计局和市内审协会可选派业务骨干,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对内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或专题授课。

四、加强协作配合

1、市审计局各处室实施审计项目时,审计组进点、出点会议应邀请被审计单位内审机构、人员参加。

2、市审计局各处室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审计组要认真听取内审机构的意见,取得内审机构的配合和帮助,对于内部审计结果,在确认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加以充分运用,提高审计实施工作效率。

3、市审计局各处室起草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内控情况进行评价时,应对该单位内审机构建立情况、人员配备情况、内审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做出评价。

4、审计决定下达后,审计组要与被审计单位内审机构加强协作,共同督促检查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提高审计决定执行率和审计执法效果。

五、加强交流宣传

1、市内审协会将每年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内审机构交流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市内审协会要加强工作调研,注意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帮助总结提炼经验成果,并及时予以宣传和推介。

3、市内审协会要建立内审信息专报制度,组织内审机构及时上报有关工作情况,编发《内部审计工作通讯》,介绍全市内审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和成果。

4、市内审协会要充分利用审计局的门户网站和《审计》杂志等刊物,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总结、宣传和推介我市内审工作的情况。

六、加强科研教育

1、市内审协会每年组织内审机构、内审人员开展一次优秀科研论文评比活动,对评为优秀的论文予以通报表彰,并推荐参加上级内审协会的论文评选。

2、市内审协会要组织内审人员积极参加CIA考试、后续教育和岗位资格证书年检,促进内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七、加强年度考核

市内审协会对各部门各单位内审工作情况每年组织一次考核,考核采取日常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内审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工作成果和经验做法、业务质量、计划统计、信息专报、调研报告、信息化建设、科研工作等情况,考核结果将予以通报。

八、加强内审机构建设

1、市内审协会要建立全市内审机构、人员资料数据库,及时掌握各部门各单位内审机构、人员的变动情况,形成全市内审工作网络。

2、市内审协会要继续督促和指导具备条件的部门、单位建立内审机构,配齐配强内审人员,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各项基础工作。

3、市内审协会将根据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的工作需要,加强对内审协会分会和发展新会员工作的指导,不断壮大我市内部审计队伍。

4、市内审协会及各分会要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按照章程规范运作,不断提高协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九、加强对区(市)协会的工作指导

1、市内审协会要通过工作调研、召开会议等形式,听取协会工作汇报,提出改进建议,指导协会工作开展,促进区(市)内审协会健康发展。

第7篇

1.审计依据不充分,缺少相关制度规定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当前国家出台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推动了体系建设,但仍落后于审计实践的发展,目前急需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评价标准等相关制度。

2.缺少明确的审计指标标准

目前国家及企业出台的相关经济责任制度均是较宽泛的 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内容及相关要求作出规定,而没能从实际操作层面给出相应的审计内容、指标。因而大多数时候,审计人员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做到对审计内容及重点的判断,缺乏规范性,严重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3.审计结果运用不善

由于审计内容不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未建立,评价指标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结果运用的效果。另外审计成果运用的落实机制不完善,利用审计成果进行责任追究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与企业干部部、纪检监察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审计成果的利用效果有限,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4.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交流与培训

在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状态下,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老化、风险意识差等现象,在审计执行过程中,审计人员不能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及审计程序,审计质量差等问题,造成审计结论有失客观、公平、公正。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难点及问题的应对方案

1.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制度、评价标准、操作流程,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各方面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增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适应当下国有企业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2.搭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为了使审计评价结论有理可依,应尽快搭建一套科学、规范、实用性较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突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原则。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评价结合起来,避免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和评价时具有随意性。具体指标有:

(1)财务层面定量评价指标

财务层面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对年度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根据国家及企业绩效考核指标,对审计期间领导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资产的质量、债务的风险、经营的增长等。

(2)内控层面定量评价指标

企业领导人的责任之一就是设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高效完成企业经济目标。内控层面应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两个指标。

(3)发展层面定性评价指标

发展层面定性评价指标在设定时,应当以可持续反战的审计内容做为依据,并依据企业领导人员在企业管理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相关因素来做出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增长、基础设施投入增长率、人力资源投资增长率等相关指标的设定。

(4) 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报告

在评价结果中,设定好“优”、“良”、“差”这些划分标准,并将每个标准所对应的分值标注出来。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求出各个定量及定性指标的实际值,然后在乘上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汇总后形成报告。

3.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规范审计结果的运用

制定专门的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形式和途径等予以具体规定。依据审计结果选拔任用干部,加强绩效管理,推动审计结果与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对接;加强沟通,将各种审计资源整合在一起,确保审计结果可以得到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利用。

4.加强培训与学习,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加强审计人员的学习与培训,认真总结工作实践经验,及时推广工作经验,尤其在业绩评价、责任分析等难点问题上给予交流、启示;同时,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审计的素质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实验室 质量体系 内部审核

为了确认和验证所建立的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实验室常常会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对其活动进行内审。通过内审检查质量体系实施的效果,对照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中的要求,及时发现存在的不符合项和潜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纠正、预防措施,使实验室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1、实验室内审的含义和目的。

(1)内部审核含义:《准则》中所称“内部审核”是实验室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规定,对其质量体系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的有计划、系统的、独立的检查活动。由定义可见,内审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为确定所有质量活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而进行的系统的、独立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其审核结果可作为实验室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2)内部审核目的:质量体系内审是检查本单位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评审准则与质量体系文件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如下:①评价实验室自身体系建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保持,以确定单位制定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能否实现。②验证实验室检测活动,质量体系运作和有关检测结果的符合性,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的可靠性,证书报告的准确性。③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④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本单位实验室体系审核做准备。

2、内部审核要求:

①在质量体系的程序文件中,必须建立并保持内审程序。其内容应包括内审目的、范围、职责、内审组织、内审员的确立与责任,内审基本要求、内审计划、基本步骤、分析与记录、审核报告的处理、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核等等。

②实验室内审应依据《准则》和程序文件的规定,被审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质量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策划并编制内审年度计划,计划应覆盖实验室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同时要策划和组织内审工作。每年至少实施一次,内审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期实施,也可集中实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活动。

③质量负责人指定经过培训并获得内审员资格证的人员组成内审组,内审员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审核组具有负责年度内审的组织和实施,记录审核活动中发现,认真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所有审核发现,编制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报告,由责任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

④由审核组对审核活动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来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得到纠正,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内部审核的步骤:质量体系内审的步骤一般分为5个阶段:

(1)首次会议一般有受审方领导或代表、所有内审员、实验室质量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内审组长阐明审核目的和范围,依据的标准,采用的审核方法和程序,宣布审核计划,内审员分工等,同时会强调各受审部门与内审组之间必须很好地相互配合,评审要客观公正。

(2)现场审核时,内审员依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内审现场检查表》等进入现场检查,核实。内审员通过与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交谈、查阅文件、现场检查,调查验证等方法,收集符合或不符合的客观证据,并做好详细记录,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当场向受审方指出,取得受审核方确认后,收集审核证据。

(3)内审组成员进行碰头会,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评审准则等找出问题,并对审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经受审核方确认后,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得出审核结论。

(4)末次会上,由内审组长宣读《不符合项报告》,做出审核评价和结论,提出建议的纠正措施要求,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

(5)编制内审报告:内审报告是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的正式文件,其内容包括:①审核目的和范围;②受审核部门负责人;③审核日期、审核组成员;④审核依据;⑤首次、末次会议签到及会议记录(作为报告附件);⑥不符合项目的汇总结果(不符合项目报告作为附件);⑦审核综述及审核结论;⑧对纠正措施完成的时限要求;⑨本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⑩审核组长签字、日期。审核报告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按审核报告中的范围分发。

4、跟踪审核验证:受审核的责任部门收到内审报告后,针对审核报告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根据不符合的事实,调查其对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应书面通知客户。责任部门认真调查分析造成不符合项的根本原因,提出避免下次重犯的纠正措施。经内审员确认,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并按预计完成日期完成。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及其有效性是内审员的职责,特别是对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或确认是最关键的。

5、内审的总结:内审完毕,质量负责人应对内审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内容包括:内审计划的适宜性;组织的合理性;内审员队伍的组织、沟通能力;审核技巧;审核公正性及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内审中发现的问题纠正说明及改进建议;本次内审的经验及下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6、内部审核活动的关注点: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是实验室内部人员自己进行的一种审核。它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也是实验室要申请国家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或持续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这几年参与实验室内审活动的实践,本人对搞好质量体系内审活动有以下几点体会:

(1)内审活动应受到实验室领导的重视。领导重视是实验室认可管理体系创建,保持和持续运行的坚强后盾,是保证内审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在领导的重视和监督下,实验室质量体系才能更好地持续稳定运行,而内部审核也不会流于形式。

(2)内审员队伍的组建。实验室内审涉及方方面面,有一支良好的内审队伍,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基本保证。内审员数量的多寡,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内审质量。实验室平时就要注重内审人员的培养与选拔,内审员队伍应做到持续培训,及时了解和掌握实验室认可的相关政策,准则,规则指南以及相关领域的标准,方法的更新,要不断提高内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9篇

(一)人员管理缺陷

表现为,一是当前的审计资源结构不符合加强总部建设的要求,弱化了总部的审计调控力。总部审计机构要发挥有效地调控和监督作用,就必须要有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然而当前的情况是,总部审计人员仅占全体的0.4%,一方面当审计项目较集中时,总部和网省公司本部连组织的力量都难以保证,往往会推迟或放弃对内部重要事项的审计,无法保证审计时效性,无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实施队伍成员不稳定,不同的项目抽借不同单位人员实施,各审计组的认识和处理尺度把握上存在较大差别,加上抽借基层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和视角毕竟有限,无法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进而影响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二是缺乏审计人员交流机制,不利于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前,在公司系统还未形成审计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人才交流机制,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请不进来,长年处于固定审计岗位的人员走不出去。一方面,长期脱离实际业务工作岗位,缺乏对新的专业知识和政策的深入了解,不利于对风险识别和职业判断,影响审计质量。由于公司系统缺乏岗位交流机制,很多审计人员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基本没有离开过审计岗位,没有接触具体的实际业务,对具体业务流程缺乏深入了解,直接导致审计业务能力的降低。特别是当前公司大力推进“三集五大”工作,各业务领域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管理流程、关键风险点及工作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人员如果不实际接触业务工作,将难以保证审计工作深度。另一方面,目前一些国际大公司如IBM、GE和百事可乐等,他们的内部审计部门通常被用来作为未来财务和经营主管的培训平台。这些公司规定,计划提拔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都需有内部审计的工作经历。因为内部审计师通常需要熟悉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熟知不同部门主要成员的工作。内部审计师进入其他部门工作后,这些经历在确保部门间目标协调一致和改善部门之间的关系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审计岗位交流不仅是审计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三是审计人才职业上升通道不畅,难以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审计人员的职业上升通道保持畅通,制订清晰的职业规划,是推动审计队伍建设不断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公司系统缺乏审计人员职业发展途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没有形成有机统一,人才成长与事业发展不同步。大量的抽调基层审计人员完成上级审计项目,一方面影响了基层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审计人员的个人发展,有种说法叫“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就是反映这种尴尬状况。因为基层审计人员的晋升与上级审计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关键还是需要得到基层领导的认可。除此之外,由于审计工作的一些特殊性质,客观上也造成了审计岗位晋升渠道不通畅,既影响工作积极性,造成审计人才的流失,也降低了审计工作的吸引力,难以招纳优秀的人才进入审计队伍。

(二)基础建设缺陷

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情况未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尚未完整建立,不利于公司执行力建设。当前公司系统大部分单位尚未制定科学、完整的审计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审计工作情况与“一把手”的工作业绩没有直接关系。这种体制机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得到领导重视,审计权威性降低。由于审计权威性不够,没有处理和处罚权,审计成果得不到有效利用,查出的错弊得不到及时整改,造成错误重复发生,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不利于公司党组关于依法治企、从严治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直接影响公司制度和管理要求的执行力。

二、国外大型企业队伍建设方面的领先实践经验

根据收集的资料来看,一些国际知名大企业的审计队伍建设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共同特点,即审计人员和其他业务部门人员的横向交流已形成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机制,审计岗位交流不仅是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一环。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

(一)西门子公司

该公司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实行审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审计人员基本条件是:必须是将被提拔的对象;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商务领域经验;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分析、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具备团队工作能力;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能够随时到各地工作的灵活性;年龄在30—40岁之间。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不超过三年,在三年期满后回原业务部门或另行安排工作。实行这种审计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使审计人员不断从业务最前沿来,保证审计人员拥有最新、最强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工作经验。同时,也使所有将被提拔的人员,通过在审计岗位上的锻炼,熟悉公司整体运作情况,积累管理经验,增强风险意识、控制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GE公司

审计部没有明确定编,审计人员数量完全根据工作需要增减,审计人员数量大体保持在200人左右。公司审计人员流动性很好,公司每年从几百个报名者中精心挑选40人左右进入审计部,同时输送同样数量的审计人员充实到GE各业务部的管理干部队伍。整个GE中级以上财会管理人员中,有60%-70%是由公司审计部输送的。

(三)INTEL

INTEL公司审计部是作为一个轮岗的部门,也是公司的一个培训基地。审计员通常要在审计部呆上2年,经理要3年,主要培训他们的控制理念和方法,可以使他们在全公司游刃有余。一些优秀的人才经过审计岗位的全面锻炼后,对企业管理中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综合素质会得到全面提高。

(四)沃尔玛

由于审计工作主要是外勤,所以沃尔玛在招募审计员工时就明确,至少能保证有65%的时间在外。审计员要向审计部承诺工作两年,审计部保证每年提供100小时以上的培训,如果他们想去其他部门,审计部帮助其选择部门。每年他们要更换10%的审计员。

(五)IBM

IBM内部审计机构称为内部审计与业务控制部门(IA&BC),审计团队自己开发诸如专业审计训练、专业写作、审计团队领导力和审计专用语言(ACL)的课程。IA&BC有两名专职人员负责教育。除了这些及IBM标准的介绍课程外,审计部门还敦促其控制专家参加其他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项目。

(六)英国企业

在英国,内部审计被认为是很好的职业,职业前景非常好,对初、中级内审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内审职业要求很严格,不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管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员,不能到内部审计部门工作;需要提拔的高层管理人员,也需有内部审计的工作经历,所以内审岗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相关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改变目前双重管理与分级管理结合的模式,扩大“垂直管理”的范围

1.总部层面。除了大家形成共识的设置独立派出机构思路外,还可以参考中国人寿设立“总审计师”的做法,一定程度解决机构大幅调整引起的一系列人事、财务、编制问题,减少麻烦,增加改革成功的机会。设置独立派出机构的替代方案:对五个总部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分别设总审计师,不进派驻区域公司领导班子,直接对总部审计部负责,接受总部审计部领导,人事组织关系上划总部,工资由总部直接发放。总审计师由总部党组任命。总审计师下设审计办公室。总审计师领导审计办公室负责所辖各单位的审计事宜。审计主任由总审计师提名,报总部审计部和人力资源部任聘,审计工作人员在派驻区域公司范围选聘,由总审计师负责管理,人事档案由所在区域公司代管。派出审计部门的费用指标列入总公司预算,审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参照所在地公司的一类标准执行,由所在地公司管理。这套改革方案既强调了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将审计主要负责人从被审计对象的利益关系中解脱出来,也减少了一些整体派出直管的麻烦。省公司可参照此方案执行。

2.地市层面。公司管理职能进一步上收,需要进一步上移审计层次,压缩管理层级,撤销县级单位审计机构,将现有各地市公司审计部门改制为省公司派出机构,各地市公司不再设置单独的审计机构,形成总部和网省公司“两个层级”的审计管理体制。或者维持当前机构设置不变,结合省公司编制适当减少人员编制。

(二)订立内部审计章程,从内部工作办法上升到公司层面,树立审计权威,约束公司行为

在企业内部确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制订《内部审计章程》或《内部审计工作办法》,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的法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明确内部审计对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的有效性,提出内部审计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职责要求。明确审计知情权、参会权、信息共享权,明确审计是公司发展的需要,促进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理念。

(三)创新人员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工作的水平关系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审计队伍建设是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目前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审计人员选拔和录用,即“入口关”;二是审计人员培训和激励,即“提高关”;三是审计人员交流和发展,即“出口关”。根据当前公司审计队伍建设的情况,我们要从把好“三关”着手,创新审计队伍建设工作,提升审计队伍整体水平,适应公司“三集五大”发展要求。

1.选拔录用要高门槛。一是制订集中统一的审计人员配置规划。结合当前审计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在总部和省级公司层面制订统一的审计人员配置需求和计划。二是实行审计人员岗位准入制度。通过研究制定审计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标准,建立审计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实现根据审计工作需求主动配备审计人员的目标。三是对公司所属单位审计负责人的任用,实行任前备案制度。拟任审计部门负责人,一般需有其他部门工作经验,且有从事审计工作经历,并达到要求的职称和职业资格。四是建立审计专家人才库,提高审计资源管理水平。一方面包括审计队伍内部的优秀审计人员,一方面是其他业务部门的资深专业人员,按专业设立不同的专家库,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对兼职审计人员颁发正式的聘书。可结合人资部门设立的专家人才库开展。

2.培训激励要重考核

(1)建立健全审计培训制度,落实培训考核。结合当前培训工作实效性不强、学时不足等问题,应制订岗位培训标准,强化培训考核,保障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持续提升。一是总部和省级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的责任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各地市公司审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学习、培训;二是总部审计机构应对省级公司开展审计培训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资格挂钩;三是建立岗位能力测试制度。对公司系统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全面的审计岗位能力测试,并逐步形成阶梯性培训与测试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使培训覆盖审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

(2)在总部和省级审计机构设置培训专责岗位。参考当前一些国际大公司的做法,设置培训专责岗位可以从人员和制度上保证审计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3)建立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制度。加强对审计队伍的激励,实行年度业绩评价,并作为审计评先、物资奖励和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

(4)设立“首席审计师”选拔制度。可结合人资部门的“首席师”选拔活动进行,纳入其选拔体系,丰富激励手段。

3.交流发展要建机制。应该坚持“开门搞审计,不唱独角戏”的理念,走“大审计”的路子,建立审计交流机制,对公司系统审计人员实行跨部门、跨省份的交流和轮岗,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治理文化的建设,逐步完善审计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培育岗位吸引力,保证审计队伍的优质、高效。

(1)开展多种形式的审计人员交流,推进队伍建设创新。一是在部门间进行横向交流。应参考一些国际大公司的做法,开展审计人员横向交流。一方面,其他部门优秀人员交流到审计部门,可以使业务部门的新知识和管理新理念融入到审计业务中,提升审计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审计部门人员交流到其他业务部门,可以将审计工作的要求融入到各业务之中,促进换位思考,既培养了全面的管理人才,又推动全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在审计工作发展差异较大的地区间开展交流。除了部门间横向交流外,还可考虑在审计系统内部开展跨省交流,“东部支援西部”,较发达省份将先进经验带过去,欠发达省份将好的做法带回来,互相学习,推动公司系统整体审计水平的提高。这种形式的交流可纳入人资部门开展的东西部人才交流体系,以不超过一年为宜。

(2)创新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交流轮岗机制。一是要将审计人员交流纳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岗位交流工作建议由审计部门拿出建议方案,由人力资源部门制订实施办法,纳入公司岗位交流体系,成为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打消交流人员的心理顾虑,促进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手段的多元化。二是通过岗位交流培育岗位吸引力。国内外开展审计人员交流的企业,一般都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未来财务和经营主管培训的平台,要求计划提拔的高层管理人员,原则上应有内部审计的工作经历,这使内部审计岗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要求拟任经营管理领导岗位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审计工作经历,一是有利于推动审计交流工作的实施,吸引各类人才参与交流,二是有利于领导人员了解公司整体情况和业务流程,培养全面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意识,三是有利于培养领导人员遵纪守法、依法治企的自觉性。这一思路的前提保证是审计工作要“超越账簿、深入业务”,全面关注各类风险环节,确保发挥人才培养平台的作用。

(3)与个人晋升等工作结合开展岗位交流,构建职业发展通道。把握交流轮岗的时机,与其他工作结合,适时进行,既可以减少工作的阻力,又可与其他工作相互促进,同时构建一个畅通有效的审计职业发展通道。比如:与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结合,优先选拔年轻优秀、有培养前途的人员进行岗位交流,使他们丰富经验,加强实际工作的磨练;与中层干部的调整结合,培养全面的管理人才;也可与机构改革、竞争上岗、年度考核等工作结合起来。

(4)设计具有审计行业特点的职业发展途径,保证人才成长与事业发展同步。在尚未设立总部和省公司“两级派出”机构的情况下,对经常参加上级审计部门项目的基层审计人员,一是抽调时应走正式的办公流程,让基层领导知道,二是完成工作后应下文给予明确的鉴定,作为审计人员业绩考核的依据,促使基层领导认可优秀的审计人才,三是为优秀基层审计人员提供晋升通道,如优先进入上级审计机构工作、推荐优先参加上级单位招聘等,四是赋予上级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基层审计人员晋升的话语权,如参与晋升考核、推荐提升职员职级等。

(四)建立审计工作考核机制,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

第10篇

人民银行内审成果,可简言为“实绩”与“实效”,是审计事项与审计管理的总结与归纳,是未来审计工作的一种预测,可通过各类方式予以陈述,并对人民银行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份内审工作总结一般不会少这样几个字眼:“审计查出问题x个,查出违规金额y元,整改得到落实z个……”。这就是一个工作阶段内审人员所创下的工作成绩,通常,也是将此作为衡量内审成绩与查处力度的一个尺码,但内部审计成果不单指查出问题的多少。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从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后续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拓展到内控评审、履职审计并朝着绩效审计方向渐进的过程,可视为内审成果的“成长史”,蕴涵了审计方式从账务的全面核对与试算到抽样审计方式的广泛应用;内审目标从查错纠弊到风险全程控制的提出;审计手段从手工审计到以计算机审计为主的提出;内审职能从监督评价到监督与服务并重的提出;内审内容从财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向效益性方向转变等几方面的成长,这些都是审计成果借鉴、利用与转化的结晶。内审成果推动着人民银行审计技能与质量的不断提高——审前调查引起高度重视,重要性水平评估、凭借风险点适时开展审计的检查方式正在践行,审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内审成果推动着人民银行内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与丰富——风险导向审计的逐步应用,使人民银行内审内容、方式、方法、思维及工作制度与管理办法作了相应的调整与充实,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和《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指南》等。内审成果促进着人民银行内部管理方式的优化——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理念不断深入,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人人参与内控管理意识得到增强,建立了信息沟通与交流平台,有效地控制和防范来自组织内、外部的风险,出台了各类行之有效地激励与约束管理制度与办法。

审计成果不是零散的,它需要加工、提炼,它可以是一个细小审计技能的突破,审计方式的更新,也可以是一项制度与规范,更可以是新的内审理论与实践的诞生,毋庸置疑,内审科研成果与专利属于内审成果范畴。

二、内审成果利用、转化与梗阻

通常,视审计结论与决定(内审意见)为内审成果利用与转化的唯一通道。实际上,内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在为内审成果利用与转化作各类铺垫,如:基于职能部门的业务操作流程与规范而拟定的审计方案是审计成果雏形与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现有审计经验、技术条件,圆满完成内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达到预期效果是审计成果的奠基石;内审报告、专题案例分析、内审综合分析和内审工作总结是凝炼审计成果的渠道;内审经验交流又是新一轮审计成果的捷径。

为查而查,为整改而整改,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工作态度只能成为内审成果的梗阻。当前基层人民银行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屡查屡犯”得不到彻底根治便是这种工作态度所致,其中,不排除内审建议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内审整改跟踪举措不力;不排除内审干部对问题定性不准,证据不足;不排除因内审人员的“慎独”而导致的审计风险所致。

各类材料仅停留在表层文字功夫上或敷衍了事,疏于开展切合实际的比照、分析和总结,只能是内审成果的梗阻。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仍不同程度存在“浮夸”的不良习气,只看到成绩,看不到缺点与差距,片面地夸大业绩,拿不出真材实料,不注重工作经验与审计技能的总结、积累与交流,只浮于人员思想动态的表层分析上,人云亦云,谈不上“探索”、“预见”与“求新”。

内审自身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流于形式势必成为内审成果的梗阻。内审的“矛”一向是指向被审对象,监督被审对象的职责、岗位、流程与制度,查找各类可疑风险点,而自身内部管理制度简陋、职责不清、工作透明度不高。现场审计除了必要的内审通知必须出具,内审报告必须递交,内审处理决定必须下达外,一切能“灵活”的尽可能“灵活”,现场该收集的证据未收集,该整的工作底稿未整,该列的事实未列,事后补正、补救的现象在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时有发生。

领导不重视,工作无激情,成员不配合也是内审成果的梗阻。有了成绩得不到领导层的欣赏,有求新欲望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内审成果很可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工作无激情,为了“绩效”而制作“绩效”,只能是耗费,达不到实际奏效。缺乏和谐的工作氛围,缺乏良好分工,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团队作用,这一切都会形成一些人为的,不必要的梗阻。

三、促成内审成果利用的几个保障

综上所述,内审成果的利用与转化集中体现在内审整改的全面落实,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以及风险的最小容忍度。要促成内审成果利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保障举措:

(一)把握“度、量、衡”,执行责任追究制。责任追究是巩固内审成果的良好举措,追究要界定出职责,分清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和直接责任,追究应围绕人民银行风险类别进行逐级分类,充分考虑各层级的风险源,理清性质,作出合理、公正的责任追究,避免同一组织不同部门在同类问题上追究尺度过于悬殊,追究还应围绕内审人员岗位职责与工作质量,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建立审计风险备案录。

(二)商议、协调与沟通,打造良好体内监督机制。一个良好的体内监督机制要求岗位监控、部门监控和内审监督达到良性互动,这个监督机制便是内审、事后监督、纪检监察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大监督工作机制。内审部门须与职能部门建立商议制度,商议要有备案,保障领导层就内审监督与职能部门的争议进行协调,协调要有流程,内部审计还要定期通报监督结果,将部门监督、内审监督和群众监督纳入内控制度体系,取得领导重视与支持,规避审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梳理、总结与分析,利用好现有的提炼平台。《内审案例分析》、《内审查处统计报告》、《内审综合分析》和《内控报告》组成了内审工作梳理、总结与分析平台,从《案例分析》到《内控报告》是一个从个体问题到总体问题再到整体综述的分析过程。内审干部必须据实、详细地开展分析与报告,关注内在兼容性,从审计过程捕捉个性化的问题,从整体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总结与提炼内审工作经验与做法,并及时反馈有价值的信息,达到信息共享、价值互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之目的。

(四)调研、积累与交流,挖掘新的工作方法与思路。立足当地人民银行业务活动,开展实地内审调研,掌握业务活动总体态势,及时发现内审工作的局限与不足,有的放矢地开展内审检查,调研不是简单地递交一份达到字数要求的报告或调研文章,而应具备一定的可用价值,调研内容不应局限在自身内审工作范畴,而应拓展到人民银行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每做一件事,能有一份小结,每想做一件,能有计划或及时补正计划,内审工作就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评选优秀课题,开展学术交流,“请进来,送出去”的内审工作经验与交流仍然是当前值得推崇的举措,如何“为我所用”,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一切从实出发。

四、促成内审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源于审计实践的内审成果上升为理论境界之后,还必须应用到内审工作实践中,转化为审计工作的新生力量,这种循环往复的关节点在于:

一要谋求审计检查方式与技能的突破。账、表、簿、证通常是内审人员“纠缠不休”的客体,要保障“核实勾稽“和”寻找出入”的工作质量,可学习、借鉴先进的内控风险预警预报方式,运用科技手段,尝试一些简便易行的检查方式,缩短验算、核对过程。采取后续审计及时跟进的连续性监督工作方式,打破内审工作“间歇性喷泉”效应,保持内审监督信息的适时与连贯,同时,强化人员培训,彰显内审分析评价的透析力,谋求审计检查效率的倍增。

二要谋求内审管理制度与规范的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与过程,必须置于内部管理制度,每位内审成员应有相对应的岗位与职责,职责的履行应有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建立内审人员准入、交流和学习制度,建立现场审计行为规范,建立审计项目立项、审批、报告与信息反馈工作制度,完善内审文书流转、保管与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内控评审制度,建立一套能凸显本地内审工作特色,有利于调度每位内审人员积极性的整合办法,梳理、修缮与整合制度,营造严谨、和谐的工作氛围与秩序。

第11篇

关键词:内审;审计信息化;审计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企业目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审计长曾经指出,“不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我们将会失去审计的资格”。内部审计也同样如此,信息化不仅仅是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变革,也是一种审计思维的全面转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改进和提高审计信息化应用的方法和对策。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目前的信息系统已经覆盖至经法、财务、营销、人资、工程、生产等各项专业,基本建成了和覆盖公司系统各单位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国网公司总部、省公司、地市县公司三级纵向贯通,以及以ERP系统、营销系统、生产系统为核心的多专业应用的横向集成。而审计业务的信息化自2004年起开始探索,随着“十一五期间”国网SG186系统的建成,直至2009年,审计综合管理系统、财务审计工具、ERP审计系统等与业务系统建设相配套的审计系统,标志着企业内部计算机审计工具从传统数据抽取转换发展为嵌入式直连直审。

二、当前困恼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深入应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化的超快速发展导致审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审计人员未能及时掌握审计工作方法。现实工作中很多审计人员在面对无纸化业务的海量数据,依旧停留在翻阅纸质档案和随机抽查的模式,对计算机辅助审计、IT审计的新型审计方法未能掌握,影响了审计工作转型和审计质量提升。

二是现场审计过于依赖被审单位的配合。传统审计中的被审单位在提供资料、开放系统权限、准备审计所需工具等方面的配合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现场审计时间和审计质量,因此,拖延战术成为被审单位普遍的迎审策略,内部审计由于缺乏政府审计的手段,往往不能掌握主动权。

三、如何深入开展内部审计信息化业务

审计信息化是以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底层数据库数据为切入点,在对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测评的基础上,通过对底层数据的采集、转换、验证,并且运用查询分析、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方法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趋势、异常和错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从而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给出如下方法和对策:

(一)完善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系统应用水平

1.进一步促进各系统的应用力度,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如审计综合管理系统中对项目作业模块的应用,目前审计记录、底稿、报告等内容均是线下完成,后期再补录到系统,增加了工作量且工作效率又得不到提高,因此,应逐步实现记录、底稿与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线上完成。

2.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和系统数据集成的优势,开展常态化的风险管理审计。如 ERP审计业务系统提供了很多标准报表及分析工具,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系统标准报表及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开展审前调查;又如管控审计业务系统提供了较完整的营销数据和分析功能,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其中各项功能点进行线上查询和分析,开展实时查询和数据分析。

3.增强审计数据的针对性,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每一个专业在审计时,首先按照审计时间段要确定范围和抽取数据,在这个环节或凭着经验,或随机抽取,在大数据量的备查资料中逐户查找问题,工作量大而耗时耗力,工作的针对性不是很强。例如营销审计涉及新装增容变更用电、抄表核算管理、电能计量、电费实收账务管理等等方面,审计面较广、数据量大。以往的审计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分类在营销业务支持系统中按一定的约束条件筛选,再通过客户编号逐户逐项的核对,查找问题,这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在短时间内逐户逐条的对比分析、查找问题,工作量太大且效率比较低。相比之下,管控审计系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可以将每一个功能点下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数据有异常的客户信息筛查出来,使审计人员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数据与营销系统比对,查找问题,审计工作量减小,问题精准,效率较高,工作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统一审计数据库,地市公司可以根据历年的审计工作实践经验,逐步建立并完善审计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审计发现问题库、制度法规库、典型经验库,建立数据共享,统一项目标准。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将计算机技术与审计工作结合的能力,必须要全面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1.加强信息系统培训,尤其加强ERP系统关键用户的培训与培养,为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并充分利用理论培训,进行实践锻炼。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应用各系统,通过实践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建立ERP审计业务系统和管控系统应用实践研讨机制,定期交流、总结项目中系统应用经验与技巧,针对财务、项目、物资等专业关键风险点组织编制和更新系统使用操作手册,用以更好指导审计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审计工作。

3.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壮大内部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依托信息关键用户,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在公司层面形成跨管理专业、多用户支持、一体化管理的工作组织机构,为审计方式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获得组织及技术支持。

4.整合市县审计资源,一体化推进创新工作。由于国家电网公司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市、县公司人员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县公司专职审计人员锐减。在这种情况下,充分整合市县审计资源,吸纳县公司具体开展审计业务的人员参与课题研究,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培训的过程,统筹审计人力资源,一体化推进管理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电网企业现有条件下,推动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对于充分发挥经济新常态下的内审监督服务作用,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质量、推动审计创新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专家意见法;审计项目;业务管理;案例

随着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审计方法也不断在更新变化。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审计管理业务应用试点和推广工作,实现审计信息化纵向和横向集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审计人员最基本的工作理念,审计方法的使用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就具体一个项目审计来说也往往是多种审计方法综合作用的结果,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审计经验、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力、社会综合知识与日常生活阅历以及道德品质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审计成果。如何保证审计质量,将审计成果有效运用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依法治企的咨询保证。

一、“专家意见法”在审计项目业务管理中运用的背景

1.经济的发展和交易的复杂多变性

(1)面临较大的事项审计压力,需要转变理念,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公司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正在深入,随着公司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各项业务基础工作得到逐步加强,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这在客观上要求审计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企业绩效和风险防范方面。但目前公司的审计人员对于本单位的详细情况如内部控制不a太熟悉,对近年出台的审计制度及各项办法仅有肤浅的认识,因而其专业能力不高,审计压力较大。

(2)电力企业的多经及集体企业的机制、经营模式的转换对审计带来压力。电力企业所属的多经及集体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需要进行调整和组合。因企业发展的需求,公司决策层要求内审人员参与到该类企业调整和组合中,主要是为了改善组织基本程序的咨询工作,对传统保证业务进行补充。然而目前状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对市场环境、经济调整方向、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组织的选择都不甚了解,无法保证咨询服务。

2.机构设置及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状况不佳

(1)审计组织体系亟待继续完善,审计资源配置尚需进一步完善、优化,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市级供电公司审计部作为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开展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下属县公司只配备一名专职审计人员,系统内公司审计人员数量较少,人员得不到扩充,审计力量自然薄弱。

(2)审计职能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正值审计从查错纠弊的复核型审计向绩效型和风险型审计转变的时期。这必将对审计深度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不仅要承担监督者的角色,而且要担负起咨询专家的角色。这就迫切需要审计人员借助专业管理理念,助力实施审计项目。

(3)公司管理信息化程度快速提升,需要加快更新审计手段。随着各业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ERP系统的广泛应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量呈几何数级的增长,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审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实现审计工作信息化,从原来简单的手工审计、现场审计,转变为计算机辅助审计、非现场审计分析与现场审计相结合,并逐步开展 IT 审计,从源头上完善控制。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面窄,在软件的应用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先进的审计技术在企业中根本没有应用,审计人员对信息化专业知识急需加强学习与应用。

3.前期的审计过程中出现审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审计成效不明显

(1)营销方面,在电价执行过程中因缺少专业知识的判断,在发现户表卡用电按类别为居民生活而现场核实该用户为商业、居民混合用电后,审计判定得出该用户目前用电与月均电量不符,电量定比明显不合理的结论。由于审计判断不够专业,导致被审计单位不满,审计单位反映该户从事百货经营,无冰箱(柜)、电视等电器,百货经营门面仅有两盏40W日光灯,无需整改,导致审计意见未落实。

(2)物资方面,目前电力企业大量进行物资集约化管理、使用ERP系统,而审计人员对ERP物资系统缺乏认识,通过物资系统界面得不到直接的审计依据,在审计工作中对物资系统的物资量与实存差异原因不能深化;工程剩余物资长期滞留仓库,对此无法提出合理意见与建议;物资框架采购量的分配比例及实施的效果不好确定;未能深入理解物资采购周期、交货周期及规定的供货周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对物资管理的影响比重。

(3)因对地方政策与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管理办法不一致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导致不利于审计。如财务收支中,对福利费及职工食堂补助来源及使用渠道、保险业务中对企业年金的支付依据无法统一认识。如税款缴纳中,一贯要求被审单位遵循规范、强调税法的明文规定,未了解当地税务环境,误导了被审单位纳税行为,造成损失等等。

二、“专家意见法”在审计项目业务管理的运用

1.完善池州供电公司审计专家网络,确保审计专家资源能被有效利用

审计的知识结构和持续学习专业技能能力以及接触的审计客体和审计工作时间的差异性,使得每一个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经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说审计经验具有独有的特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审计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审计人员所形成的审计经验就是通过从事、分析和总结一个个典型的审计项目或审计案例的基础上取得的,并通过长期的审计实践培养了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敏锐性与直觉,形成了以揭示审计客体存在的舞弊问题为基础的审计基本理念。在审计人员面临新的挑战,无可借鉴的经验及依据的情况下,必须借助行业专家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经验。如何借助这些外部专家力量?首先应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审计专家网络”,挑选的专家应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其次在进行预测之前,应取得参加者的支持,确保他们能认真地进行每一次预测,以提高预测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向组织高层说明预测的意义和作用,取得决策层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

2.借助“专家意见法”加强审计业务管理水平

(1)充实审计力量,提升审计机构独立性。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位置虽然极其特殊,但它仍然是组织内的一个职能部门,独立性问题对内部审计而言总是一个难题。为使内部审计有效运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持续监督的基石应该有足够广、足够高的业务知识作支撑。池州供电公司成立了内审专家网络,与该网络专家人员建立牢固的关系,并且直接进行沟通,这是十分重要的。“专家意见法”的推进及运用保证了内审机构的严谨、专业性,较好地实现其独立性。

(2)保证“以审代培”后续教育。目前企业对内审的认识不到位,难以吸收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内部审计队伍中,自然无法完成自身的群体良性循环,进而难以实施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易导致内部审计失败。为弥补内部审计不足,在内审工作中通过不断借助“专家意见法”的工作手段,从中辨别、吸收专家的独立判断,积累专家不同意见,形成内审机构工作资料。一方面加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使内审人员在精通财务知识和审计技巧外还具备生产、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内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内审人员面临着多项系统化审计,由于专业化的局限性,内审人员借助“内审专家网络成员”,在科技信息部门、技术支持室以及发展策划部门专家的支持下,利用各位专家对系统的理解、功能点的利用、审计过程的建议、审计结果的意见,先后进行了SG186系统审计调查、ERP系统下工程审计、多经企业物流系统的专项审计等,专业、高效完成了审计工作。

3.借助“专家意见法”加强审计前端准备工作,减弱审计过程的不确定性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通过审计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作业时要考虑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及审计客体自身环境的影响下,导致违规违纪、舞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审计人员要通过对审计客体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作用力,作出符合审计目标和能够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线索、依据,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进行审计作业。

(1)审计事项前端准备工作中应用“专家意见法”理念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审计人员处于信息掌握的劣势地位时,去揭示审计客体舞弊等风险问题往往如大海捞针。一方面,企业的审计成本与审计作业时间的制约要求审计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审计客体舞弊行为的预谋性与隐蔽性藏匿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事件中,并在虚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下使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时间里难以揭示出“红旗标志”问题,导致审计工作事倍功半或审计失败。此时,最有效果的审计方法就是获取审计线索并可利用审计专家的经验判断,提炼焦点线索,实施下一步的工作——审计证据收集。

(2)借助专家力量合理评估电力企业的多经及集体企业的机制、经营模式的转换,做好企业的咨询服务。审计客体的千差万别性长期以来一直挑战着审计人员对不同领域知识与信息的持续获取能力,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国际环境的变换下,国内经济体制转型、税收政策更新等等,加速了电力公司的体制变化,附属的经济实体由集体企业向有限公司转变、单一化经营转为多元化经营、一家公司分立成多家公司、多家公司向集团公司转变等等,产生不同的体制、经营模式。面临如此复杂的经济形势,专家经验获取也往往决定着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而诸多的客观与主观因素相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不同的审计人员所形成和拥有的审计经验是不同的,在审计业务管理中难免出现分歧和不同的观点。通过“专家意见法”将各位专家经验的独有性汇集,就如同传统中医中的国粹“望闻问切”一样,采用几轮“问”的形式,综合“切”的经验,为企业提供咨询保证。如在对某供电公司主辅分离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中,就大量借助了审计网络成员中的专家意见对采取的分离方法进行审计,预测分离后的企业未来前景,尽可能减少主辅分离过程中的损失和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