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放射科医生工作计划

放射科医生工作计划

时间:2022-09-23 14:51:25

放射科医生工作计划

第1篇

为了加强科室管理,落实卫生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各项政策与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放射科拟开展以下一些工作:1、积极配合卫生部及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科内人人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年”活动。1利用早交班时间或其它时间,把卫生部及医院对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的各项要求、政策、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到科室每一个人,做到人人皆知、积极参与。

2组织科内所有人员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积极配合及参加“医院管理年”各项活动。

2、根据卫生部及医院“医院管理年”的活动要求,结合放射科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自查工作。1检查放射科依法行医的情况,主要检查诊断报告书写、值班等工作岗位各级医师依法行医情况,主要包括医师资格、医师执业证书及其它依法行医情况。

2检查规范行医执行情况,主要检查各个工作岗位对病人的服务态度。

3检查病人进行X线检查时,对病人及家属等的防护情况。

4检查放射科诊断报告是否按要求及时发出。

5检查放射科病人预约时间情况。6自查医疗收费、一次性耗材使用及消毒情况,主要检查是否乱收费、多收费、加重病人的负担,一次性医疗耗材品是否重复使用,介入诊断手术室消毒情况等。

3、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对科内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1进修医生、研究生、实习生及试用期医生在放射科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本科合法行医的医师在场指导,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及试用期医生不排单独值班。

2放射科诊断报告只能由本科有合法行医的医师才能签发。

3规范放射科的医疗工作,要按放射科的医疗常规进行,包括阅片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诊断报告签发制度,交接班制度,各项大型设备的操作制度及放射科医疗质量控制等。

4门诊透视工作岗位医师一定要按时上下班。

5尽量减少放射科检查预约时间,开展检查预约服务。尽量减少病人的检查流程。6放射科诊断报告应按要求及时发出:常规检查在30分钟内发出诊断报告,大型设备检查诊断报告48小时内发出。7加强病人X线防护工作,在X线或CT检查时,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X线检查有危害,并对陪护家属一定要进行穿防护衣等进行防护,对于小孩性腺、甲状腺等X线敏感部位一定要进行防护。

8坚决执行市政府执行的“医疗收费”标准,不乱收费,重复收费。9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耗材的使用原则,不重复使用,特别是CT、MRI及血管造影的高压注射器针筒,不能重复、多次使用,要按规定使用。

10加强放射科医疗消毒工作,特别是介入放射器材的消毒工作。

第2篇

SCIENTIFICMANAGEMENT

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建立的必要性

戚仕涛,汤黎明,朱兴喜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工程科,

江苏

南京

210002)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行业内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模糊认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

必要性,并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在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质量控制;医疗设备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志码]C

(2008)09-0070-02[文章编号]1674-1633

NecessitytoEstablishtheQualityControlSystemofMedicalEquipmentintheHospital

QIShi-tao,TANGLi-ming,ZHUXing-xi

(BMEDepartmentofNanjingGeneralHospitalunderNanjingAreaCommand,NanjingJiangsu210002,China)

Abstract:Expoundsbrieflythenecessityofthequalitycontrolformedicalequipmentinthehospitalfromfouraspectsaccordingtothemistyunderstandingtothequalitycontrolworkofmedicalequipmentintheindustry,anddiscusseshowtoimplementtheworkontheactualcircumstanceinourhospital.

Keywords:qualitycontrol;medicalequipmentmanagement;pooreventofmedicalequipment

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有时反而会危及患者生命。现代化医院不仅要重视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引进,更要重视设备的应用质量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医院,基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各种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各级医院进行的医疗设备计量检定工作和大型医疗设备的质量检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但医学计量工作只负责检测,难以保证设备在日常使用时的质量状况,且被计量的设备局限于一些法定强制检定设备,大量的常规医疗设备如呼吸/麻醉机、监护仪、高频电刀、输液/注射泵等目前仍无法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由于设备质量控制不力或根本无质量控制措施导致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造成患者的伤害及医院的损失。然而,一些医院的管理人员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有的认为其是纯技术问题,跟医疗工作没什么直接关系;或者认为这项工作会给自己增加麻烦等思想存在。结合我院近一年来实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经验,对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建立的必要性做一些粗浅探讨。

现代社会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档次,在某种尤其在医疗技术意义上,又依赖于医疗设备质量的稳定性。

和设备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医疗设备运行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由于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目前国内医院的医疗设备完好率较低,故障率高,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确保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较高的质量水平,从而保证了医疗质量也处于很高的水平。

1.2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价值、节省

医疗成本的前提条件

质量控制是一种主动性、预防性行为,本身所需成本比被动性维修要小的多;同时,被实施质量控制的设备,其使用周期延长,使用率大大提高,既为医院创造更多的收益,也使得医院投入医疗设备的相对成本大大降低。自2006年

9月份至2007年8月份,我院对十大类设备进行了两轮质

控检测工作,第一轮共检测各类设备345台,总体合格率为

80.3%,第二轮共检测各类设备399台,总体合格率为92.7%。通过两轮质控,使被质控医疗设备的总体合格率上

升了12.4个百分点。此期间常规设备维修支出202万元,同比上一年度维修支出255万元,在设备总数、价值都增加的情况下,维修消耗支出相对下降20.8%,不仅对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起了促进作用,还为医院节约了大量医疗成本。

1对医院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必要性的认识1.1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的必然途

收稿日期:2008-01-11

2008年23卷9期

Vol.23No.9

70

SCIENTIFICMANAGEMENT

1.3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医学工程人员自我发展的必然要

当前医学工程人员传统的单一的维修职能已很难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医学工程人员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找准本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很高科学性的工程。医学工程人员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医院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从而为医疗水平的提高作出更大贡献。医学工程人员能否完成这个使命、如何完成这个使命,将决定着医学工程人员在医院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管理]

无法保证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虽然国家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没有颁布,仅是征求意见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必定要制定这方面的法规,从目前医疗器械管理动向上看,对医疗器械管理的重点,呈现出从上市前审批向上市后监管转移的趋势,而对医疗设备的质控,实际上也是对医疗器械的一种监管,因为通过质控,很容易发现一批或一类设备存在的固有瑕疵或安全隐患,将其报告给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就能据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采取科学合理的行政措施。我院自2007年7月份起开展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并创造性地将其与医疗设备质控工作结合起来。目前通过质控工作,已发现并报告了各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1.4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提高卫勤保障能力重要举措

担负野战卫勤保障任务的医院,需要贮备一定数量的检查、抢救、治疗设备。在历次野战训练中,设备往往从战备仓库中拿出就用,结果由于缺乏必要的保养和质控措施,许多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成为摆设,影响设备作用的发挥。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以后,我们把这部分设备也纳入被质控对象,结果在当年的演习中,这批设备的完好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质控不仅对常规医疗有很大的作用,对提高卫勤保障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发展与提高的途径2质量控制在医院存在、

40多例,从另一个方面发展深化了质控工作的开展。2.3深刻挖掘、逐步细化质控内容是质量控制工作提高的

目标

由于受技术和精力的限制,目前开展的质控项目和种类都还有一定的的局限性。要提高医院医疗设备质控的整体水平,使质控真正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在质控的内容上还有待于深刻挖掘和逐步细化。我院技术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已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就深刻挖掘内涵而言,截止目前为止,我院已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就“医院如何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呼吸机临床应用质量分析”、“高压消毒锅的质量控制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起广“CT伪影与质量控制关系”

泛关注。在逐步细化、扩大质控内容上,我们已与江苏省技术监督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对一些影响面大的检查设备、检验设备、实验设备等质量控制技术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

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开拓性工作,由于在国内医院系统性开展这项工作的还很少,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把这一工作真正做得有益于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益于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有益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

2.1质量控制存在模式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能不能在医院存在下去,发展壮大由于各家医院发展情况不和提高,其存在的模式十分重要。

同,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模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以我院为例,医学工程科担负着设备耗材采购、设备维护、野战卫勤保障、计量、工程改造、重大活动技术保障、科研教学等工作,这些工作在医院中得到了极大认可,如果削弱或放弃这些工作,对科室和个人发展都将是很大的损失。根据我科自身特点,我们将质控工作同原来的“设备集中管理中心”结合在一起,“设备集中管控中心”控制着医院大部分的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除颤仪等设备,有专人管理,在“设备集中管控中心”内对这些设备实施质量控制,可使质量控制的周期更短,使租赁出去的设备处于更高的质量水平,基本杜绝了由于此类设备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医疗事故。自实施质量控制工作1年内,“设备集中管控中心”已对呼吸机实施质量控制412次,监护仪408次,输液/注射泵536次,除颤仪63次。平均质量控制周期在1个月内。通过“设备集中管理中心”质控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质量控制工作同现有日常工作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汤黎明,吴敏,陈锐华.医疗设备技术保障企业化管理的

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7):60-62.

[2]周丹.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J].中国

(8):18-21.数字医学,2007,2

2.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是质量控制工作发展的重要步

所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由于生命组织的特殊性和医疗器械研制、试验周期短,会出现获准上市的、合格的,

[3]阮兴云,张良才,朱弋,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模式

探索与设想[J].中国医学装备,2007,4(7):17-19.

[4]曹德森,刘光荣,吴昊.基于风险分析的医疗设备管理[J].

(下转第88页)

71

2008年23卷9期

Vol.23No

.9

[临床工程]

CLINICALENGINEERING

高;进一步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卷入射野的范围。因靶区剂量分布的改善和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范围的减少,可使靶区处方剂量进一步提高和周围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减低,所以特别适用于位于复杂解剖结构中,形状比较特殊,多靶点的肿瘤局部的治疗,可显著减少放射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基于对正常组织剂量的有效减少,临床医生可改变传统的剂量分次模式,加大分次剂量和减少疗程分次数,使疗程缩短,对肿瘤的控制会更加有利。

方法:X(k+1)=X(k)-γA-1! F[X(k)]式中F是被最小化的目标函数,k是迭代次数,A是海赛矩阵,γ是收敛系数。一个简单的被最小化的目标函数类似于摄像重建的构成:(x)=||(Dx-Q)||2式中D是以笔形束与其相应的剂量像素F

间的单位剂量构成元素的矩阵。另一种表述,矩阵D的元素Dij为从笔形束j至其作用点i的单位剂量。因此,Dx是注量为X线束而形成的剂量分布之间均方根偏差最小。

因为矩阵D非常大可能没有一个逆运算值,所以由海赛矩阵近似的等于它的对角线矩阵S。然后,对于这个目标函数的迭代方程式变为:X(k+1)=X(k)-(1/N)S-1(Dx-Q),

3讨论

三维逆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及执行,极大的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肿瘤放射治疗事业的发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宽泛的空间。为放疗医生打破传统剂量分次模式及传统的分次剂量,给患者实施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利工具。三维逆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开展对我区肿瘤患者和放疗医生都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Sij=∑iDij2这里γ等于超过一个射束的射束数,S的组成

元素为每个射束的单元剂量平方。目标函数有两个设定,①要求的剂量与计算得到的剂量之间均方根偏差应该仅仅针对靶区使其最小化。②对允许投递于正常组织剂量应该设置上限和超过这一限制的处罚。所以函数变为:

F(x)=||Τ(Dx-P)||2-γ||R(Dx-U)||2

式中靶区和正常组织间的剂量被分开处理,P是靶区的处方剂量,U是设置的正常组织的计量上限。算符Τ限制了其结果仅针对靶区内作用点。因此,第一项除了限定了靶区容积的界限外和前面的一样。算符R限制了其结果只针对正常组织中超过它们的限制剂量的点。参数γ是一个处罚参数,对每种组织可能有各不相同的值。第二项超越限制的正常组织的容积和其限制被超越的数量,这两者增加了目标函数的值。由于一个小的限制被超越,可能导致超越限制的容积值变小。其处罚参数的取值决定某个正常组织有多少被保护,一个大的处罚参数比小的剂量压制的更低。

[参考文献]

[1]白彦灵,隋晓红,胡洪涛.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应健全运转

机制[J].中国肿瘤,2004,13(8):478-479.

[2]阮亚明,等.体部X线动态三维适形放疗的固定与摆位

技术[J].医疗设备信息,2007(2):98.

[3]白彦灵,刘成基,胡洪涛,陈林.HDR鼻咽癌腔内治疗的

物理剂量参考点个体化设计的设置方法[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13(1):41-42.

[4]曾自力.X射线治疗机剂量的测量[J].中国辐射卫生,

2006(1):58-59.

[5]熊霏,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应用及经验[J].

医疗设备信息,2004(5):53.

1.4三维逆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验证

计划中各野的剂量强度由数学优化方法给出,在计划系统计算出射野方向上的应需要的强度分布,所以在计划实施之前必须人为进行计划的剂量验证。

在计划系统中,将所有的射野及子野均定在机架角为

[6]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7]王国民.肿瘤三维适形与束流调强放射治疗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0°时,自定源皮距一般为SSD=95cm,并通过计算机直接看SSD=95cm处点的剂量值,记录这个值。用剂量仪在治疗床

等中心SSD=95cm处实际测量其吸收剂量,记录这个值。两个值相比较,其偏差在±2%时,可以执行此计划。

[8]王捷,等.三维放疗射野挡块数据转换及传输的意义[J].

医疗卫生装备,2005(8):61-62.

[9]杨绍洲,陈龙华,张树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结果

三维逆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使高剂量分布区与靶区的三维形状的适合度较常规治疗计划有了极大地提(上接第71页)

中国医院院长,2007(7):50-53.

[10]姜秀英,等.放射治疗摆位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医

(4):77-78.疗设备信息,2006

"""""""""""""""""""""""""""""""""""""""""""""""""""""""""""""""""""""""""""""""""""""""""""""""""""

[6]郑传权,李子峰.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简要分

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4):73-74.

[5]蒋红卫,张丽华,张曙光.基于操作者评测的医疗设备质

量控制操作规程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5):

[7]乔金新,等.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标准[J].医疗卫生装备,

(9):45-46.2004

66-67.

2008年23卷9期

第3篇

(一)组织情况

区卫生健康委领导、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此次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和研究,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按照抽检单位和人员,拟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本专业抽检任务圆满完成。

(二)监测范围情况

我区参与抽检的放射诊疗机构有:三级医院区人民医院和一级医院重庆开州安康医院2家机构,监测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问卷调查。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情况

1.问卷调查情况

对抽检的监测医院区人民医院和重庆开州安康医院采取现场调查。

(1)对全区放射诊疗机构名称及数量进行了调查。

我区调查统计辖区内所有放射诊疗机构(包括辖区内由市卫生计生委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的名称及数量合计58家。

(2)对监测医院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1)医院区人民医院的基本情况调查:

放射诊疗设备配备有:数字X射线摄影机(DR)3台,影像增强器透视机2台,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机(乳腺DR)1台,口内牙科机1台,全景牙科机1台,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设备(CT)1台,胃肠机1台,骨密度仪1台;电子加速器2台.

防护设备及用品配备有: 铅橡胶围裙 9件,铅橡胶帽子2件,铅橡胶颈套10件,铅橡胶手套1副,铅防护屏风3件,其他防护用品10件(主要包括:铅衣7件,铅三角巾3件。

人员配置有:放射工作人员人数77人,男性52人、女性25人。

2)重庆开州安康医院的基本情况调查:

放射诊疗设备配备有:数字X射线摄影机(DR)2台,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设备(CT)2台,胃肠机1台;电子加速器1台,X刀1台。

防护设备及用品配备有: 铅橡胶围裙(4)件,铅橡胶帽子(4)件,铅橡胶颈套(4)件,铅橡胶手套(4)副,铅防护眼镜(4)件,铅防护屏风(1)件。

人员配置有:放射工作人员人数18人,男性15人,女性3人。

(3)对监测医院放射诊疗频度进行了调查。

对抽检的监测医院区人民医院和重庆开州安康医院统计放射诊疗科室放射诊疗频度:

1)区人民医院放射诊疗科室放射诊疗频度调查:介入治疗479人次,DR诊断82329人次、胃肠机诊断3996人次、CT诊断91268人次、其他诊断(口腔口内和全景机诊断)1464,骨密度仪256人次,SPECT检查1659人次,功能测定70人次,碘131治疗27人次。

2)重庆开州安康医院放射诊疗科室放射诊疗频度调查:X 射线诊断的32000人次、CT诊断10000人次、其他诊断(口腔口内和全景机诊断)8000人次,放射治疗186人次。

2.监测医院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监测情况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区人民医院和重庆开州安康医院采取现场监测。

3.监测医院放射诊疗场所放射防护监测情况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区人民医院和青重庆开州安康医院的放射诊断照射室周围及关注点,包括楼上楼下各方向屏蔽体外、观察窗、机房门、操作室门、操作人员位等处,进行现场放射防护监测

4.监测医院放射诊断患者剂量调查情况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区开州区人民医院开展放射诊断患者的剂量调查。重点选择1 台 CT 设备,每台设备不同年龄段受检者每一检查部位不少于 10 例,填写调查登记表,并提供含有照射参数和剂量的 DICOM 文件信息。放射诊断患者剂量调查工作由市疾控中心组织并实施。

二、工作完成结果

第4篇

2017年在院领导、医务科和住培办的支持领导下,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带教老师坚持学习,培养带教意识,提高自身带教能力。 

在科主任领导下,我科带教老师努力地提高自己带教水平,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巩固,同时高度重视更新旧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培养带教意识,提高自身带教能力,能够在带教过程中更好地指导住培学员对放射肿瘤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临床工作的同时做好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 

我科带教老师在处理好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将放射肿瘤学的教学任务、科内小讲课学习,教学查房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在临床工作中传授给住培学员。 

三、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放射肿瘤学培训细则》,使住培学员达到肿瘤住院医师水平,掌握肿瘤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肿瘤专业技能、掌握病历书写、掌握阅读辅助检查结果,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掌握临床体格检查的作为放射肿瘤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临床知识,具有独立从事肿瘤放射学医疗活动的能力。

1、积极配合住培部做好新生入科工作。结合放射肿瘤学科住培医师轮训方案,制定每位住培医师的培养计划,轮科安排等。

2、实行一对一带教制,带教老师为本科室主治及以上医师,住培学员跟带教老师管一组15位病人,并其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单独管理5张床位,负责病人出入院,放化疗、手术、危急重症的处理,会诊、病历书写、医患沟通等日常医疗行为。

3、带教老师根据住培学员的培训计划,指导住培学员对放射肿瘤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操作学习,并定期在科内进行考核。

第5篇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一)放射治疗;

(二)核医学;

(三)介入放射学;

(四)X射线影像诊断。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以下简称放射诊疗许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六条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人员:

(一)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4、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三)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

2、放射影像技师;

3、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

第八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设备:

(一)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至少有一台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等设备;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具有核医学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

(三)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具有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

(四)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有医用诊断X射线机或CT机等设备。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

(一)放射治疗场所应当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三)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下列设备和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一)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二)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四)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第三章放射诊疗的设置与批准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目,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分别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

(一)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二)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三)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同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向具有高类别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医疗机构应当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申请进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预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经审核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的,方可施工。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资料,申请进行卫生验收:

(一)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申请;

(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资料;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四)放射诊疗建设项目验收报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当提交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和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在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前,应当提交下列资料,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

(一)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

(三)放射诊疗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五)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第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应当即时受理;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资料或者不予受理的理由。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对合格的予以批准,发给《放射诊疗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见附件)。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执业登记部门应根据许可情况,将医学影像科核准到二级诊疗科目。

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或未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不得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第十七条《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申请校验时应当提交本周期有关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医疗机构变更放射诊疗项目的,应当向放射诊疗许可批准机关提出许可变更申请,并提交变更许可项目名称、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等资料;同时向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提出诊疗科目变更申请,提交变更登记项目及变更理由等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做出审查决定。未经批准不得变更。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原批准部门注销放射诊疗许可,并登记存档,予以公告:

(一)医疗机构申请注销的;

(二)逾期不申请校验或者擅自变更放射诊疗科目的;

(三)校验或者办理变更时不符合相关要求,且逾期不改进或者改进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四)歇业或者停止诊疗科目连续一年以上的;

(五)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二)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三)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四)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五)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二)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四)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泄漏等措施,并安装必要的报警装置。

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应当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存入、领取、归还登记和检查的制度,做到交接严格,检查及时,账目清楚,账物相符,记录资料完整。

第二十二条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第二十五条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

实施检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二)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三)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四)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五)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和X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健康普查的,应当经过充分论证,制定周密的普查方案,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放射影像健康普查,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放射影像健康普查,应当报卫生部批准。

第二十八条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前,应当进行影像学、病理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严格掌握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对确需进行放射治疗的,应当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一)对体外远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在进入治疗室前,应首先检查操作控制台的源位显示,确认放射线束或放射源处于关闭位时,方可进入;

(二)对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用工具拿取放射源,不得徒手操作;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

(三)在实施永久性籽粒插植治疗时,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点所使用的放射性籽粒,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遗失;放射性籽粒植入后,必须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认植入部位和放射性籽粒的数量;

(四)治疗过程中,治疗现场至少应有2名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并密切注视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场所;

(五)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放射治疗操作规范、规程实施照射;不得擅自修改治疗计划;

(六)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验证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离计划现象时,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本科室负责人或者本机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的部门报告。

第二十九条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当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规程,防止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人体、设备、工作场所和环境;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接受体内放射性药物诊治的患者进行控制,避免其他患者和公众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照射。

第三十条核医学诊疗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液及患者的放射性排出物应当单独收集,与其他废物、废液分开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预案;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发生下列放射事件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一)诊断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的;

(二)放射治疗实际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25%以上的;

(三)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的;

(四)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的;

(五)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引起的其他放射事件。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放射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等情况;

(二)放射诊疗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健康监护制度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放射事件调查处理和报告情况。

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被检查的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碍、隐瞒。

第三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授权实施检查、检测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检查时,应当保守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三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二)未办理诊疗科目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校验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或者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条医疗机构违反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有关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购置、使用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的;

(二)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的;

(五)发生放射事件并造成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

(六)发生放射事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七)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造成放射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放射治疗:是指利用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技术。

核医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诊断或治疗疾病或进行医学研究的技术。

介入放射学:是指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

X射线影像诊断:是指利用X射线的穿透等性质取得人体内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

第四十四条已开展放射诊疗项目的医疗机构应当于*年9月1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并重新核定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第6篇

关键词:放射治疗;CT模拟;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现代放射治疗已经踏进了精准定位、精准计划和精准治疗的"三精"阶段,其目标是达到一低三高放射治疗模式,即低损伤、高精度、高剂量和高疗效。随着医学影像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便发明了三维适形放疗、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放射治疗技术,推进一低三高放射治疗模式的实现。然而在我们的认知中都知道,精确度越高,风险亦随之而加大,在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出现细小错误,都可能酿成很严峻的后果,所以确保放射治疗的每个环节准确无误,保障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的QA、QC工作,避免一些人为差错的发生,是我们每一位肿瘤放射医技人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激光定位灯质量校验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1存在的问题 模拟定位室和治疗室都均会安装激光定位灯,在正常放射治疗的时候,可以按照激光定位灯的指示将放疗患者重复固定在同一位置上,此外还能够将患者靶区中心放置到加速器机械中心,即加速器的等中心处。按照放疗课本上的要求,很多企业在检验这个项目的时候,都认为两侧和天花板上的三个激光定位灯覆叠在一起,这个重合点和治疗机中心重合,准确度在2mm之间就可以了。但是这具有2个问题:①2mm的标准只是针对常规放疗而言,对于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放射治疗来说则有着更高的要求,其准确度应该要求在1mm之内,不然不能确保放疗的治疗准确度在2mm之间;②不能单单确保三个激光定位灯的重合点和治疗机的中心重合,还要关注激光定位灯的摆放,保持其水平垂直。若激光定位灯出现倾斜或扭转现象,即使激光定位灯的重合点和治疗机的中心重合,但是其在患者体表或者定位框架的标记已经与治疗时中点位置相偏离了。

1.2应对策略 对激光定位灯进行检验的时候,除了保证激光定位灯的重合性,还要保持其水平垂直。在治疗机中心的高度20cm范围内,不仅要检验和确保两边激光定位灯的水平精确度在1mm之间,还要检验和确保天花板的激光定位灯的垂直精确度在1mm之间。

2 诊断CT用于放射治疗计划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2.1存在的问题 肿瘤放射治疗在近20多年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对于一些基层的放疗单位,由于经费问题,大多采用医院诊断CT加以改造用于CT模拟定位。一般来说,CT检查床是凹形的,但是加速器治疗床却是水平的。若放疗计划是以诊断CT图像为参考的,那么在胸腹部肿瘤的治疗深度上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就一般而言,深度差异每相差1cm,那么剂量差异达到3%左右。我们以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为例,若2个后斜野深度差异在2~3cm左右,则剂量差异达到6%~9%;对于头部肿瘤患者而言,由于CT床面与治疗床面不一致,必然导致定位图像与治疗不符,姿势不一样,深度亦不一样,照射的大小和形状随之而不一样,此时治疗计划如果依然以诊断CT图为参考,那么患者体内实际剂量分布和计划剂量一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2.2应对策略 所以笔者认为任何放射治疗计划若要以诊断CT图像为参考,必须要求患者无论CT定位还是放疗时都要保持同样的姿势,这样就要求对诊断CT床面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以水平床面代替原有的凹形床面,这样所出的CT图像可以适用于放射治疗计划。不然放射治疗计划就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会影响临床医师的判断。

3 患者影像数据的传输与转换中的问题

3.1存在的问题 目前将患者最初的影像数据传送到放疗计划系统主要有三种方式,其分别是:互联网、光碟/光盘、胶片扫描仪。这三种传送方式中误差小的是互联网和光碟/光盘,其是以数字×数字的1:1方式传送的,胶片扫描仪是将图像拍成胶片,再以扫描仪将胶片数据传送到放疗计划系统中重建三维,其是以数字×模拟×数字的方式传送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胶片图像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失真和缺损。在重建CT图像的时候,对多层CT图像进行人工平整对中,这样工序繁琐,也易造成错层现象,重建完的CT图像表面呈阶梯形。所以第三种数据传送方式,容易造成照射野位置和靶区中心定位出现偏差。

3.2 应对策略 依据学者的研究,就512×512方阵来说,一个像素范围在0.75~1mm之间,加上扫描的综合偏差可达1.5~2mm之间,多层CT图像平整对中出现的错层现象导致原数据上位置偏差很大。所以在适形放疗的时候,使用互联网或光碟/光盘传送患者数据,可以降低定位/摆位位置的偏差,而且现在互联网速度快,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医院购买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时候要对设备信息清晰了然。

4 放射物理技术上一些待研究完善的问题

在不同的组织界面中剂量分布十分复杂,具有畸变特性,称之为界面效应,其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特别是肺、骨界面以及气腔、软组织等多种情况。目前没有一个数学模型能准确的计算这个现象。医生跟物理师对于这个现象要有足够的认知,比如鼻咽癌放疗,在鼻腔、内外耳道、口咽等处一定存在气腔反应,因为界面效应,在气腔界面附近会出现一个低剂量区域,根据学者的研究得出,照射野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气腔反应的强弱,因此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较大范围的照射野,降低气腔反应的影响。然而在调强放射治疗及立体定向放疗中,所使用的照射野范围是集中型的,因此气腔反应不容忽视,由此而衍生了2个问题:①对于界面效应引发的剂量异变如何做出准确的计算,此要一个精准度高的数学模型配合;②准确计算临界面低剂量区域的时候,如何在此区域增加剂量。

此外,放射治疗能够飞跃进步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系统TPS的出现和应用,然而我们要清楚了解,TPS计算的剂量分布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患者体内的剂量分布需要进行验证才能知道实际情况,这些可以通过相关设备进行二维剂量甚至三维剂量分布的验证,从而将物理学的剂量分布向生物学剂量分布的转变提供了有力保证[1,2],保障了放疗安全。但由于摆位误差、机械误差的存在,照射靶区的实时变化和器官运动以及人体的动态变化过程,物理学的剂量分布与生物学剂量分布永远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尽可能的缩小这个误差,使肿瘤患者得到一个更可能完美的放射治疗,这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篇

参观地点:  重庆市中山医院

带队老师:  王平

2月18日,星期三,天气晴好。

下午1点15分,我们生物医学工程2000级全体同学,共30名,在学校大门集合完毕。1点30分,我们在王平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前往本次实习的地点,重庆市中山医院。

在路途中,王平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及重点,并且提出了一些参观实习中需要注意的纪律和要求。

我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习的重点在于各种医疗仪器,医疗器械和设备,本次实习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对于我们所学过的各种仪器设备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识,从而把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中的技术联系与结合起来。中山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山路上,这家医院占地面积并不很大,但是它拥有的设备和仪器却在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心脑血管和放射治疗中心,具有其他医院所不具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和治疗方法手段。因此,我们此次参观实习的对象选择了中山医院。

由于医院是一个特殊人群聚集的地方,病人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秩序,避免高声喧哗,以免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要随时留心,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走马观花,一无所获。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中山医院。 

这是闹市中的一个并不十分显眼的大门,院落也不大,医院中心广场树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后面的幕墙上书写着中山医院的历史和现状。院内绿树成荫,间或有鲜花点缀其中,气氛祥和。三三两两的病患正在午后的阳光下散步或聊天。我们的到来显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毕竟医院里是难得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的。

中山医院设备科的孙科长欢迎了我们的到来,并且向我们介绍了此次参观的安排。我们将依次参观放疗中心、心血管治疗中心、ICU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心脏影像研究室以及检验科等。在孙科长的带领安排下,我们开始了本次参观实习。

一、  放疗中心

放疗中心,即放射治疗中心,位于地下三层,中心建筑的墙体厚达1.8米,均是一次灌注,无缝隙。这样的建筑结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放射线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放射治疗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指主要利用高能X射线、电子线及Y射线等进行局部治疗而达到摧毁肿瘤病灶的目的。目前,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可采取的治疗方法通常有三种,分别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通过放射治疗可减缓控制的肿瘤占发病总数的85%,这样的高有效性使得放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适形调强”为主流的现代放疗,成为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其特点为对于治疗部位的定位精确度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放疗又可以分为内照式、外照式、三维适形放疗等方式。据中山医院放疗中心的黄主任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可以提供放疗的医院共有1200多家,而达到饱和则需要3000多家医院。这说明放疗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普及,具有广阔前景。

中山医院的放疗中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TPS计划站、后装机室、加速器控制室、治疗室。病人首先要进行放疗定位,即确定放疗的针对范围,然后通过TPS计划站进行计划,该过程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得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相应采取内放或外放,内放即照射源发出射线,照射腔内管内肿瘤;外放是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射线,进行治疗。

放疗中心拥有的主要放疗设备如下:

1)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SL—1型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通过X射线透视观察,定位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肿瘤患者在放疗前检查、制定、确认治疗计划的必备设备。

特点:

1、图像清晰:不论在低亮度,还是在高亮度条件下都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2、各种模拟参数,显示精度高,重复性好。

3、可自动设置机架角度,源皮距SAD。

4、影像增强器的扫描范围大,并可与光阑同步移动。

5、具有末帧图像锁存功能。

        操作方式:

全部模拟检查均可通过电视监测隔室操作,控制台具有控制、显示数据等功能。必要时可用手控器近台操作。

2)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XHDRl8高剂量率遥控后装治疗机

后装技术最初只是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后来发展到广泛应用于治疗鼻咽癌、食道癌等等腔内肿瘤,即作为内照式与外照式之间的填充。目前后装技术使放疗对于腔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可达到手术水平,甚至优于手术治疗,因此成为治疗腔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3)德国SIEMENS公司Primus6/15MV双光子医用直线加速器和多叶光栅(3—D)

PRIMUS是西门子公司专为调强治疗而研制的最新型全数字化直线加速器。该机为全数字化处理,自动化程度高,精确可靠,可进行高质量放疗。PRIMUS意指Productivity(高效),Reliability(稳定可靠),Intensity  Modulation(调强)和UnifiedStructure  (结构统一)。新的固态化技术使PRIMUS的体积较之早期的MEVATRONK减少了76%。这意味着客户可以大大的节省机房面积,因而也就节省了机房造价。

中山医院购进这台设备耗资70多万美金。该机可以发射两种射线(电子线和X射线)进行放疗。X射线可根据肿瘤深浅选择使用不同的档位,共分6档。

4)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3000头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简称X头刀)

5)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3000体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简称X体刀)

AngelPlan-3000(A、B)系统是应用于头部,或体部的X射线三维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产品。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手段,使头部治疗和体部治疗一样精确,是真正意义上的X刀。

头环及准直器

6)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2000无框架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CT-sim)

Angelplan-CTSim模拟激光定位系统是东影公司在中国率先推出的适用于X-刀、适形放疗的无框架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该系统是Angelplan三维立体定位床的可替代高端产品,主要用于大型专业肿瘤诊治机构、有实力的医疗单位,也使不适合彩三维立体定位床的医疗机构有了拥有X-刀、适形放疗手段的基本条件。

系统特点:

1. 使用理解方便,效率更高 

2. 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避免了机械误差 

3. 精度高,重复定位误差极小CT成像效果很好 

4. 可直观方便地验证定位精度 

5. TPS结果更准确 

6.更专业、更科学,患者更舒适

组成结构:

1.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 

2. 检测校验装置 

3.校正精密量具 

4.定位支架与定位腹膜 

5.系统控制计算机 

6.软件系统 

7.Windows操作系统 

性能指标:

1.综合定位误差可实际控制在1.5mm之内 

2.激光线可调整聚焦,标识位置激光线宽小于1mm 

3.重合激光线吻合误差小于1mm 

4.步长误差小于0.3mm

7)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2000型三维常规、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TPS)

系统特点: 

1.通过DICOM接口,直接从CT、MRI等主机上读取图像数据并解码成治疗计划系统所需要的图像格式,大大缩短图像预处理时间,利用图像的高保真度进行窗口宽床位调整,使病灶的诊断和提取都相当方便

2. 提供适形野的自动设置功能,系统可根据病灶的投影形状自动给出适形野的形状,即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挡块技术来实现,也可通过系统自动配置的多叶光栅来实现

3.提供了实际尺寸的适形野和挡块设计图,直接用于适形铅块或挡块的制作和加工

4.提供了射野的补偿调整设计,可用于多野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制订

5. 提供了进行电子线和X线混合照射的治疗计划设计功能

6.临床必备的质量保证系统

 

二、心血管治疗中心

 

中山医院的心血管治疗中心拥有心脏导管工作站、心脏介入治疗室等科室。主要设备有:

 

1) GE公司LCV  plus  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LCV  plus  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可以实现最先进的三轴系统设计是国际上唯一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系统,具有独特的动态实时减影高效三维血管造影技术,独特的计算机最佳投影角度定位技术,独特的智能化手柄技术,配超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2)心电导管工作站

在线计算导管手术中获得的血流动力学数据,适合新生儿、儿童、成人。开放式结构,使得同步处理的用户数量不受限制。大容量存储能力,保存病人数据、波形和图形。开放式设计,自由输入或输出HIS系统和多种临床数据系统,带有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图像存储和汇报功能,多种预置的分析软件,如:冠状动脉树报告软件,先天性心脏图片软件。DICOM连接传输图像。

3) 心内电生理仪

心内治疗时,此仪器可以实时现实当前心内指标,心内活动状况,便于手术进行。

4)美国柯达公司DIRECTVIEW  CR900型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

传统的普通放射学通过胶片获取与存贮信息,因此若胶片损坏,则图像消失。而CR是照片时信息存贮于影像板(IP板)上,经过计算机读取与转换形成数字化图像。因此,CR具有图像后处理功能,通过调整,不仅可最佳显示被观察部位,而且可观察不同的组织结构。可直接用激光相机记录信息于胶片上,不仅可提高胶片的图像质量,而且通过激光相机与自动洗片机连接,减少操作程序,节约时间及人力。此外,数字化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光盘等储存,有利于长期保存。

该系统可在放射部门集中装载和处理多暗盒。只需在检查室或某个远程地点安装柯达DirectView远程操作面板,就可实现分散式工作流程。放射技师无需离开检查室就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简化工作流程并向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使用远程操作面板就能够输入病人资料和检查数据,扫描条形码,把暗盒装到CR900系统,然后回到安装了面板的检查室。在这里可调整影像质量,对其添加左/右记号,对影像进行再处理,而后将其送到目的地供软拷贝检视、打印或存档。

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是近年来各大医院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化医疗护理管理模式,是对危重和重大手术病人进行集中强化抢救、治疗的场所。国际上已经把ICU的建立、床位数及设备完美度、人员素质以及抢救效果等方面作为判断一个医院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山医院院ICU设床位18张,两个中央监护系统、每张床旁都配备了多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监护、治疗系统。一大批精通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治疗及丰富临床经验的专职医师及护士,对危重及重大手术病人进行24小时的连续、严密地监护处理,以保证病人各重要脏器功能的顺利恢复,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治愈率,有效地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

ICU病房的基本要求是每位病人配备一台监护仪、一台呼吸机,同时还配备输液泵、微量注射器等。监护仪联网,在护士工作站进行统一监护。将重点监护病人和一般监护病人的监护信息分屏显示。主要检测指标为: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其中血压可分为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对于术后病患,有创血压的检测十分重要。

ICU病室收治的对象为需要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设备、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的病人。主要包括:

        (1)  心肌梗塞

        (2)  持续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3)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

        (4)  各种类型休克、循环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5)  呼吸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肺水肿、肺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重症肌无力

        (6)  肝、肾功能衰竭

        (7)  消化道大出血

        (8)  严重创伤、重大手术治疗后

          病人一般平均住ICU时间3~5天,病情复杂者2~  4周。

四、心脏电生理研究室

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可以进行心电长期检测、运动实验及远程监护等。 

DMSTO美国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能长时间地监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时段,大大提高拾出率。心电工作站包括十二导同步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等,对预测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有重要意义。利用12导联Holter系统,对心脏进行24小时连续的检查和记录,全天平均10万次心跳情况均可以得到记录。

对于一些特殊病人,为检查其心脏工作状况,需要进行运动实验,包括平板实验、倾斜实验等。这些运动实验可以检测运动情况下人体的心力储备能力。中山医院应用的伯利克7600平板运动机能检查出潜在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同时,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具有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终端通过网络(电话网)连接到病人家中,可以实时读取病人的心电信息,而不需要病人离开家来到医院。这种远程监护是目前监护的发展趋势,它的方便性是最大优点。

五、心脏超声影像研究室

超声影像研究室可进行B超和彩超检测。

B超是超声显像法的一种,利用探头向人体组织发射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同时将人体各种组织反射的超声波接收还原显示在特点的显示器上形成图像后由医师辨别人体器官是否发生病变,由于B超对人体无损伤,准确率高,因此,B超广泛地应用在医学临床上。B超的清晰度表现在所能显示光点灰阶级数的多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B超所能显示的灰阶级数也由最初的8级发展到256以上。各种新型探头如术中探头、腔内探头及多类高频探头的应用,也大大拓展了B超的应用范围。

中山医院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ONOLINE  Adara(亚当)数字化黑白超声诊断系统。该设备在超声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腹部,妇产科,泌尿科,表浅小器官,外周血管等。它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超声灰阶成像技术,具有全声场极佳的穿透力、从近场至远场均匀细腻一致的卓越超声图像。系统通过宽频带变频探头群,优质的宽孔径可变技术和极佳的动态聚集等技术,达到了高精确度的优秀成像水平,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诊断。高质量图像及12英寸高分辨率无闪烁显示器为超声医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诊断依据。SONOLINE  Adara为灰阶超声诊断系统中的精品,其新颖的外观,灵巧的操作台设计极具人机工程学特色,还具有轻便、易移动、多科室应用等特点并具有极强的升级能力。该系统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电影回放,内置640MB的MO磁光盘驱动器可提供精确度极高的数字化图像及数据存储,并具有数字化网络功能。该系统具备多种数字化接口以方便超声医生作各种不同的后处理。 

在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基础上引入彩色多普勒技术就形成了彩色B超,简称彩超。彩超可以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其主要优点有: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了解血流的性质、方向与速度,能对血流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心脏彩超可以诊断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肌病、心肌炎、肺心病、晕厥查因、心律失常查因、小儿川崎病、心脏肿瘤、心包病变、甲亢性心脏病等,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体检方法。对心脏杂音的病因诊断可以提供直观的依据,是心脏病体检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可常规用于心脏手术中的检测,同时可指导心脏病的临床用药,还可帮助临床判断垂危病人心功能情况。 

中山医院采用的是美国惠普公司的HP  55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这台设备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功能十分强大。

六、放射科

放射科日常进行各种常规透视摄片。此外还开展各种特殊检查,如消化道钡餐、钡灌肠、静脉肾孟造影、胆道造影、ERP、脊髓造影、下肢静脉造影、瘘道造影等。双螺旋CT检查,能对各类胸部、腹部、骨关节、颅脑疾病作出准确的检查,得到三维信息,能进行CT血管成像(CTA)以及介入治疗。通过同相关科室合作,可进行各种先天性、后天性心脏血管疾病造影检查及诊断,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诊断”、“婴幼儿先心病造影检查及诊断”、“膝关节造影及支气管造影检查与诊断”等。

放射科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PHILIPS公司的通用X光机TELEDIAGNOST

主要用于对消化道、泌尿道等管腔进行透视成像。通过高压激发X线进行透视成像。具有影像增强器,连接影像工作站,可随时放大、缩小和标记,这是优于普通X线成像设备之处。

工作方式:

1. 可三面接触病人,有利于ERCP检查或者四肢血管造影

2.床面在任何位置均可进行数字化或非数字化断层摄影

3. 直觉式操作界面

4. 内置式病人踏脚板

主要功能:

1. 栅控透视(GCF)能以最低的剂量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2.DSI  Pro产生优异的图像

3.可进行脊柱和结肠重组 

2)Elscint公司(已被GE与Marcomi公司兼并)双层螺旋CT

Elscint公司的这台设备采用了其独有的TWIN技术,即发双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双层螺旋CT扫描比普通CT扫描成像更清晰,检测效果更好。本仪器使用水冷。在检测前,需要向病人静脉注入含碘的造影剂以便于成像。

3)BENNETT拍片机

普通X线拍片机。连接CR系统,部分数字化。它是从传统相片向数字相片过渡阶段时期不可抛弃的设备。

4) 柯达CR系统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是X线摄影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到80年代CR才逐渐发展起来。CR的基本工作原理是X线透过人体后,射到影像板上,并形成潜影,再将照过的影像板置入激光扫描机内扫描,将图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变成图像,此图像可用三种方法显示出来:

1.通过监视器(荧光屏)直接阅读

2.用多幅照相机直接将影像照到胶片上

3. 用激光照相机直接将影像信号记录在胶片上。

影像的储存可采用光盘,磁带和磁盘,但以光盘储存最好,因为光盘储存的信息20年以上也不会发生影像质量变化。

影像板的构造:

1. 表面保护层,它可防止荧光屏受损伤,多采用聚脂树脂类纤维。

2.                  辉尽性荧光物质层,它在接受X线后产生辉尽性荧光,并形成潜影。采用的辉尽性荧光物质BaFxEu++(x=Cl,Br,I)等与多聚体溶液混匀,均匀涂布在基板上,表面复以保护层。

3.基板,相当于X线片基,它既是辉尽性荧光物质的载体,又是保护层。多采用聚脂树脂作成纤维板,厚度在200~350um。基板为黑色,背面常加一层吸光层。

4.背面保护层,其材料和作用于表面保护层相同。据国外经验,一张影像板大约可用2000次。

CR的优点:

1.空间分辨力高

2.灵敏度高

3.射线量少,只是平片的1/5~1/20

4.处理速度快而不需暗室处理

5.储存方便,可靠和时间长

虽然CR的效率不及DR,但它的低价位仍使它成为一个颇具价值的选择。小型的医疗机构或者希望分阶段实施PACS的单位可以购进CR,当设备接近使用年限之后,再更换为DR。

七、检验科

检验科由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检验、基因诊断室及血库组成,现有实验室面积6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400余万元。检验科主要拥有大型全自动生化分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等设备。

检验科采取统一集中的方式放置设备仪器,这主要是为了便于统一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于精密电子仪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不能忽略,尤其是湿度因素,不适当的湿度会对仪器造成损伤。

这次参观实习,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平时只出现于书本上、图片中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参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复习、不断将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的过程。一些过去只知表面意义的名词终于在现实中得到了直观的认识。这样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同时我看到,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几乎所有医疗仪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主要是美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毫无疑问,当今医疗器械器材行业的领先技术被这些科技强国所拥有,我们国家的相应科研能力和制造能力还相当欠缺,尤其是在医疗仪器这个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行业中,我们的劣势十分明显。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缩短的差距。做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中国本土医疗仪器产业的前进做出贡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8篇

[关键词] 适形放射治疗; 射野验证片; 拍摄方法; 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730.5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90-01

直线加速器是目前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设备,随着肿瘤放疗技术的发展,适形放射治疗逐步走向普及,照射范围越来越小,就要求放疗越精确,适形治疗由于照射野的高度适形,为保证射野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就必须进行治疗状态下的射野验证。然而能配实时影像系统EPIP的单位毕竟不多,传统的射野摄片验证的方法仍是大多数医院的首选。因此患者在放疗前,治疗过程中拍摄射野验证片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发现位置偏差及时校正。现将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适形放疗患者135例的920张射野验证片拍摄体会报告如下:

1 拍摄要点

1.1 放疗辅助材料

(1)头颈固定器及网膜。(2)胸、腹真空固定垫及网膜。(3)乳腺托架。(4)拍片架及拍片盒(自制)。(5)通用型胶片。(6)全自动洗片机。(7)其他附件,如泡沫枕、尺、等中心刚性标记。

1.2 拍摄方法

1.2.1 要求:首次放疗前或治疗计划修改后在治疗机上利用双曝光法拍摄验证片,并与模拟定位片或来自三维计划系统的数字重建影像DRR图对比,测量中心点,以及X、Y轴的移位误差。对适形放疗使用多叶光栅头颈部肿瘤患者其照射野中心移位误差≤2mm, 胸腹部肿瘤患者其照射野中心移位误差≤3mm,对超出照射野范围的患者分析原因并及时纠正后方可继续放疗。

1.2.2 准备阶段:针对首次接受放疗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安静配合摆位。

1.2.3 摆位:严格按照放射治疗单医嘱要求进行摆位,达到舒适性、重复性均佳的目的。

1.2.4 拍摄验证片要求:

1.2.4.1 每个病人控制源片距140cm左右,防止源片距不同而引起成片放大率不同造成误差。

1.2.4.2 根据放射治疗医嘱要求预先调节好摄片角度和位置,调节并固定拍片架,固定后的平面须与照射野中心轴垂直。这要求放疗技术人员能熟练并正确掌握拍片架的旋转角度,使之与加速器机架角度相对称,这对拍片精度非常重点要。

1.2.4.3 摆位后应移开治疗床,进一步验证射野是否分布在片盒中心,然后复位治疗床。

1.2.4.4 插入中心标尺度板,按照射野的形状给1-2MU,然后放大到40×40cm的射野,再给3-5MU,拍摄照射野X线验证片,至少要一张正位片,(注:根据显影液和定影液的使用时间及照射部位和体厚的差别,胶片曝光的总空气量在4MU-7MU之间选择)。

2 结果分析

135例患者中,头颈部肿瘤患者61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适形射野验证片427张;胸腹部肿瘤患者74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适形射野验证片493张,与TPS计划的射野DRR图比较,结果如表一、表二。

表一头颈部射野验证片与TPS计划的射野DRR图比较

表二 胸腹部射野验证片与TPS计划的射野DRR图比较

3 结论:我院所用设备及治疗方案可以满足肿瘤患者的临床精确治疗需要。头颈部比胸腹部容易固定,验证片与DRR图的重复性更高,误差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摆位误差,患者治疗过程中体重的改变,患者的器官运动造成的。在医院没有条件购置昂贵的设备条件下,我们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适形验证系统同样的质量控制效果。

4 临床意义

射野验证片是检测治疗计划准备执行很重要的一步,是发现和纠正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的误差,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通过验证片和计划系统的数字重建影像DDR图片或模拟定位片偏差原因分析,及时发现日常放疗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常见偏差原因如下:

4.1 发现铅挡块制作过程带来的误差,可以调整或重新制作铅挡块。

4.2 患者非刚性固定,存在摆位误差;因固定松动引起的误差,可通过治疗过程中重做固定装置、并校正中心点。

4.3 发现患者体形改变(体重改变),引起器官位移,可重新定位。

4.4 网状模固定患者体表标记不清晰引起的误差。

4.5 常规的肿瘤患者误差明显高于采用固定的患者。

4.6 X轴方向上移位比Y轴方向上情况严重。

4.7 放疗设备的机械精度存在误差。

4.8 有益于加强放疗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正确摆位。

因此,在没有实时影像系统EPID的情况下,拍摄射野验证片是适形放疗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射野验证片作为放疗患者的重要病史资料存在,有一定临床和科研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大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595-598.

[2] 林发生,潘建基,吴君心.个体挡块制作的体会与质量保证[J].肿瘤放射治疗学杂志,2003.

第9篇

参观地点: 重庆市中山医院

带队老师: 王平

2月18日,星期三,天气晴好。

在路途中,王平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及重点,并且提出了一些参观实习中需要注意的纪律和要求。

我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习的重点在于各种医疗仪器,医疗器械和设备,本次实习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对于我们所学过的各种仪器设备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识,从而把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中的技术联系与结合起来。中山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山路上,这家医院占地面积并不很大,但是它拥有的设备和仪器却在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心脑血管和放射治疗中心,具有其他医院所不具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和治疗方法手段。因此,我们此次参观实习的对象选择了中山医院。

由于医院是一个特殊人群聚集的地方,病人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秩序,避免高声喧哗,以免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要随时留心,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走马观花,一无所获。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中山医院。

这是闹市中的一个并不十分显眼的大门,院落也不大,医院中心广场树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后面的幕墙上书写着中山医院的历史和现状。院内绿树成荫,间或有鲜花点缀其中,气氛祥和。三三两两的病患正在午后的阳光下散步或聊天。我们的到来显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毕竟医院里是难得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的。

中山医院设备科的孙科长欢迎了我们的到来,并且向我们介绍了此次参观的安排。我们将依次参观放疗中心、心血管治疗中心、icu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心脏影像研究室以及检验科等。在孙科长的带领安排下,我们开始了本次参观实习。

一、 放疗中心

放疗中心,即放射治疗中心,位于地下三层,中心建筑的墙体厚达1.8米,均是一次灌注,无缝隙。这样的建筑结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放射线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放射治疗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指主要利用高能x射线、电子线及y射线等进行局部治疗而达到摧毁肿瘤病灶的目的。目前,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可采取的治疗方法通常有三种,分别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通过放射治疗可减缓控制的肿瘤占发病总数的85%,这样的高有效性使得放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适形调强”为主流的现代放疗,成为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其特点为对于治疗部位的定位精确度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放疗又可以分为内照式、外照式、三维适形放疗等方式。据中山医院放疗中心的黄主任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可以提供放疗的医院共有1200多家,而达到饱和则需要3000多家医院。这说明放疗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普及,具有广阔前景。

中山医院的放疗中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tps计划站、后装机室、加速器控制室、治疗室。病人首先要进行放疗定位,即确定放疗的针对范围,然后通过tps计划站进行计划,该过程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得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相应采取内放或外放,内放即照射源发出射线,照射腔内管内肿瘤;外放是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射线,进行治疗。

放疗中心拥有的主要放疗设备如下:

1)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sl—1型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通过x射线透视观察,定位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肿瘤患者在放疗前检查、制定、确认治疗计划的必备设备。

特点:

1、图像清晰:不论在低亮度,还是在高亮度条件下都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2、各种模拟参数,显示精度高,重复性好。

3、可自动设置机架角度,源皮距sad。

4、影像增强器的扫描范围大,并可与光阑同步移动。

5、具有末帧图像锁存功能。

操作方式:

全部模拟检查均可通过电视监测隔室操作,控制台具有控制、显示数据等功能。必要时可用手控器近台操作。

2)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xhdrl8高剂量率遥控后装治疗机

后装技术最初只是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后来发展到广泛应用于治疗鼻咽癌、食道癌等等腔内肿瘤,即作为内照式与外照式之间的填充。目前后装技术使放疗对于腔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可达到手术水平,甚至优于手术治疗,因此成为治疗腔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3)德国siemens公司primus6/15mv双光子医用直线加速器和多叶光栅(3—d)

primus是西门子公司专为调强治疗而研制的最新型全数字化直线加速器。该机为全数字化处理,自动化程度高,精确可靠,可进行高质量放疗。primus意指productivity(高效),reliability(稳定可靠),intensity modulation(调强)和unifiedstructure (结构统一)。新的固态化技术使primus的体积较之早期的mevatronk减少了76%。这意味着客户可以大大的节省机房面积,因而也就节省了机房造价。

中山医院购进这台设备耗资70多万美金。该机可以发射两种射线(电子线和x射线)进行放疗。x射线可根据肿瘤深浅选择使用不同的档位,共分6档。

4)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3000头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简称x头刀)

5)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3000体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简称x体刀)

angelplan-3000(a、b)系统是应用于头部,或体部的x射线三维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产品。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手段,使头部治疗和体部治疗一样精确,是真正意义上的x刀。

头环及准直器

6)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2000无框架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ct-sim)

angelplan-ctsim模拟激光定位系统是东影公司在中国率先推出的适用于x-刀、适形放疗的无框架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该系统是angelplan三维立体定位床的可替代高端产品,主要用于大型专业肿瘤诊治机构、有实力的医疗单位,也使不适合彩三维立体定位床的医疗机构有了拥有x-刀、适形放疗手段的基本条件。

系统特点:

1. 使用理解方便,效率更高

2. 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避免了机械误差

3. 精度高,重复定位误差极小ct成像效果很好

4. 可直观方便地验证定位精度

5. tps结果更准确

6.更专业、更科学,患者更舒适

组成结构:

1.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

2. 检测校验装置

3.校正精密量具

4.定位支架与定位腹膜

5.系统控制计算机

6.软件系统

7.windows操作系统

性能指标:

1.综合定位误差可实际控制在1.5mm之内

2.激光线可调整聚焦,标识位置激光线宽小于1mm

3.重合激光线吻合误差小于1mm

4.步长误差小于0.3mm

7)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2000型三维常规、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tps)

系统特点:

1.通过dicom接口,直接从ct、mri等主机上读取图像数据并解码成治疗计划系统所需要的图像格式,大大缩短图像预处理时间,利用图像的高保真度进行窗口宽床位调整,使病灶的诊断和提取都相当方便

2. 提供适形野的自动设置功能,系统可根据病灶的投影形状自动给出适形野的形状,即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挡块技术来实现,也可通过系统自动配置的多叶光栅来实现

3.提供了实际尺寸的适形野和挡块设计图,直接用于适形铅块或挡块的制作和加工

4.提供了射野的补偿调整设计,可用于多野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制订

5. 提供了进行电子线和x线混合照射的治疗计划设计功能

6.临床必备的质量保证系统

二、心血管治疗中心

中山医院的心血管治疗中心拥有心脏导管工作站、心脏介入治疗室等科室。主要设备有:

1) ge公司lcv plus 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lcv plus 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可以实现最先进的三轴系统设计是国际上唯一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系统,具有独特的动态实时减影高效三维血管造影技术,独特的计算机最佳投影角度定位技术,独特的智能化手柄技术,配超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2)心电导管工作站

在线计算导管手术中获得的血流动力学数据,适合新生儿、儿童、成人。开放式结构,使得同步处理的用户数量不受限制。大容量存储能力,保存病人数据、波形和图形。开放式设计,自由输入或输出his系统和多种临床数据系统,带有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图像存储和汇报功能,多种预置的分析软件,如:冠状动脉树报告软件,先天性心脏图片软件。dicom连接传输图像。

3) 心内电生理仪

心内治疗时,此仪器可以实时现实当前心内指标,心内活动状况,便于手术进行。

4)美国柯达公司directview cr900型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

传统的普通放射学通过胶片获取与存贮信息,因此若胶片损坏,则图像消失。而cr是照片时信息存贮于影像板(ip板)上,经过计算机读取与转换形成数字化图像。因此,cr具有图像后处理功能,通过调整,不仅可最佳显示被观察部位,而且可观察不同的组织结构。可直接用激光相机记录信息于胶片上,不仅可提高胶片的图像质量,而且通过激光相机与自动洗片机连接,减少操作程序,节约时间及人力。此外,数字化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光盘等储存,有利于长期保存。

该系统可在放射部门集中装载和处理多暗盒。只需在检查室或某个远程地点安装柯达directview远程操作面板,就可实现分散式工作流程。放射技师无需离开检查室就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简化工作流程并向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使用远程操作面板就能够输入病人资料和检查数据,扫描条形码,把暗盒装到cr900系统,然后回到安装了面板的检查室。在这里可调整影像质量,对其添加左/右记号,对影像进行再处理,而后将其送到目的地供软拷贝检视、打印或存档。

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是近年来各大医院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化医疗护理管理模式,是对危重和重大手术病人进行集中强化抢救、治疗的场所。国际上已经把icu的建立、床位数及设备完美度、人员素质以及抢救效果等方面作为判断一个医院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icu病房的基本要求是每位病人配备一台监护仪、一台呼吸机,同时还配备输液泵、微量注射器等。监护仪联网,在护士工作站进行统一监护。将重点监护病人和一般监护病人的监护信息分屏显示。主要检测指标为: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其中血压可分为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对于术后病患,有创血压的检测十分重要。

icu病室收治的对象为需要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设备、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的病人。主要包括:

(1) 心肌梗塞

(2) 持续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3)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

(4) 各种类型休克、循环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5) 呼吸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肺水肿、肺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重症肌无力

(6) 肝、肾功能衰竭

(7) 消化道大出血

(8) 严重创伤、重大手术治疗后

病人一般平均住icu时间3~5天,病情复杂者2~ 4周。

四、心脏电生理研究室

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可以进行心电长期检测、运动实验及远程监护等。

对于一些特殊病人,为检查其心脏工作状况,需要进行运动实验,包括平板实验、倾斜实验等。这些运动实验可以检测运动情况下人体的心力储备能力。中山医院应用的伯利克7600平板运动机能检查出潜在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同时,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具有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终端通过网络(电话网)连接到病人家中,可以实时读取病人的心电信息,而不需要病人离开家来到医院。这种远程监护是目前监护的发展趋势,它的方便性是最大优点。

五、心脏超声影像研究室

超声影像研究室可进行b超和彩超检测。

b超是超声显像法的一种,利用探头向人体组织发射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同时将人体各种组织反射的超声波接收还原显示在特点的显示器上形成图像后由医师辨别人体器官是否发生病变,由于b超对人体无损伤,准确率高,因此,b超广泛地应用在医学临床上。b超的清晰度表现在所能显示光点灰阶级数的多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b超所能显示的灰阶级数也由最初的8级发展到256以上。各种新型探头如术中探头、腔内探头及多类高频探头的应用,也大大拓展了b超的应用范围。

中山医院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onoline adara(亚当)数字化黑白超声诊断系统。该设备在超声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腹部,妇产科,泌尿科,表浅小器官,外周血管等。它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超声灰阶成像技术,具有全声场极佳的穿透力、从近场至远场均匀细腻一致的卓越超声图像。系统通过宽频带变频探头群,优质的宽孔径可变技术和极佳的动态聚集等技术,达到了高精确度的优秀成像水平,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诊断。高质量图像及12英寸高分辨率无闪烁显示器为超声医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诊断依据。sonoline adara为灰阶超声诊断系统中的精品,其新颖的外观,灵巧的操作台设计极具人机工程学特色,还具有轻便、易移动、多科室应用等特点并具有极强的升级能力。该系统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电影回放,内置640mb的mo磁光盘驱动器可提供精确度极高的数字化图像及数据存储,并具有数字化网络功能。该系统具备多种数字化接口以方便超声医生作各种不同的后处理。

在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基础上引入彩色多普勒技术就形成了彩超,简称彩超。彩超可以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其主要优点有: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了解血流的性质、方向与速度,能对血流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心脏彩超可以诊断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肌病、心肌炎、肺心病、晕厥查因、心律失常查因、小儿川崎病、心脏肿瘤、心包病变、甲亢性心脏病等,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体检方法。对心脏杂音的病因诊断可以提供直观的依据,是心脏病体检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可常规用于心脏手术中的检测,同时可指导心脏病的临床用药,还可帮助临床判断垂危病人心功能情况。

中山医院采用的是美国惠普公司的hp 55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这台设备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功能十分强大。

六、放射科

放射科日常进行各种常规透视摄片。此外还开展各种特殊检查,如消化道钡餐、钡灌肠、静脉肾孟造影、胆道造影、erp、脊髓造影、下肢静脉造影、瘘道造影等。双螺旋ct检查,能对各类胸部、腹部、骨关节、颅脑疾病作出准确的检查,得到三维信息,能进行ct血管成像(cta)以及介入治疗。通过同相关科室合作,可进行各种先天性、后天性心脏血管疾病造影检查及诊断,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诊断”、“婴幼儿先心病造影检查及诊断”、“膝关节造影及支气管造影检查与诊断”等。

放射科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philips公司的通用x光机telediagnost

主要用于对消化道、泌尿道等管腔进行透视成像。通过高压激发x线进行透视成像。具有影像增强器,连接影像工作站,可随时放大、缩小和标记,这是优于普通x线成像设备之处。

工作方式:

1. 可三面接触病人,有利于ercp检查或者四肢血管造影

2.床面在任何位置均可进行数字化或非数字化断层摄影

3. 直觉式操作界面

4. 内置式病人踏脚板

主要功能:

1. 栅控透视(gcf)能以最低的剂量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2.dsi pro产生优异的图像

3.可进行脊柱和结肠重组

2)elscint公司(已被ge与marcomi公司兼并)双层螺旋ct

elscint公司的这台设备采用了其独有的twin技术,即发双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双层螺旋ct扫描比普通ct扫描成像更清晰,检测效果更好。本仪器使用水冷。在检测前,需要向病人静脉注入含碘的造影剂以便于成像。

3)bennett拍片机

普通x线拍片机。连接cr系统,部分数字化。它是从传统相片向数字相片过渡阶段时期不可抛弃的设备。

4) 柯达cr系统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是x线摄影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到80年代cr才逐渐发展起来。cr的基本工作原理是x线透过人体后,射到影像板上,并形成潜影,再将照过的影像板置入激光扫描机内扫描,将图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变成图像,此图像可用三种方法显示出来:

1.通过监视器(荧光屏)直接阅读

2.用多幅照相机直接将影像照到胶片上

3. 用激光照相机直接将影像信号记录在胶片上。

影像的储存可采用光盘,磁带和磁盘,但以光盘储存最好,因为光盘储存的信息20年以上也不会发生影像质量变化。

影像板的构造:

1. 表面保护层,它可防止荧光屏受损伤,多采用聚脂树脂类纤维。

2. 辉尽性荧光物质层,它在接受x线后产生辉尽性荧光,并形成潜影。采用的辉尽性荧光物质bafxeu++(x=cl,br,i)等与多聚体溶液混匀,均匀涂布在基板上,表面复以保护层。

3.基板,相当于x线片基,它既是辉尽性荧光物质的载体,又是保护层。多采用聚脂树脂作成纤维板,厚度在200~350um。基板为黑色,背面常加一层吸光层。

4.背面保护层,其材料和作用于表面保护层相同。据国外经验,一张影像板大约可用2000次。

cr的优点:

1.空间分辨力高

2.灵敏度高

4.处理速度快而不需暗室处理

5.储存方便,可靠和时间长

虽然cr的效率不及dr,但它的低价位仍使它成为一个颇具价值的选择。小型的医疗机构或者希望分阶段实施pacs的单位可以购进cr,当设备接近使用年限之后,再更换为dr。

七、检验科

检验科由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检验、基因诊断室及血库组成,现有实验室面积6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400余万元。检验科主要拥有大型全自动生化分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等设备。

检验科采取统一集中的方式放置设备仪器,这主要是为了便于统一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于精密电子仪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不能忽略,尤其是湿度因素,不适当的湿度会对仪器造成损伤。

这次参观实习,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平时只出现于书本上、图片中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参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复习、不断将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的过程。一些过去只知表面意义的名词终于在现实中得到了直观的认识。这样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第10篇

放射科入科培训心得

感谢耳鼻咽喉科学员韩贺明的来稿,他向我们展示了在放射科轮转入科教育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也欢迎其他学员积极投稿。

二月伊始,按照轮轧计划我来到了放射科。今天我和很多其他科室学员一样,参加了放射科的入科培训。短短一个小时的培训时间,让我对放射科的轮转制度以及本科室的概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放射科陈峰主任代表科室为我们作了欢迎致辞,简短介绍了科室的主要概况以及住院医师规培工作的大致情况。然后由负责住院医师规培工作的张景峰副主任、黄强住院总医师以及科室秘书赵艺蕾老师分别对我们进行了入科教育和岗前培训。

按照国家卫计委的相关文件及制度,放射科张景峰副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不同专业的学员在放射科的不同轮转要求。总的来说,培训对象分为影像专业和非影像专业。和大多数同学类似,我作为一名非影像专业规培人员,在放射科轮转时间上为一个月。而影像专业学生,如超声医学科,放射诊断科,放射介入,核医学等,在放射科轮转时间相对要长于我们这些学员。并且在日常工作的考核以及出科考核上,我们之间的要求也是有差别的。

作为一名临床专业学生,我非常重视放射科这门学科。正如张景峰副主任在培训时所说,首先由临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开出检查申请单,接着预约登记,检查之前进行宣教,最后核对信息,按顺序阅片,规范书写,及时审核。所以,放射科与临床专业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在未进入放射科之前,我并没有接触到放射科危急值这个概念,严重气胸,胃肠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脑疝,气管异物等,我相信经过在放射科的学习,我们会对这些危重病情更进一步的了解和重视。

放射科设备布局虽然比较分散,但是科室各项工作严谨有序。科室检查项目包括,普通放射检查(DR,CR)、胃肠造影、乳腺钼靶检查、CT、MRI及DSA等。科室人员包括放射诊断医生,放射技术人员,以及护理人员等。

放射科科室教学活动丰富,为我们指引了入门之路,有利于我们年轻医生的成长。具体教学活动包括,工作日早晨必须参加的疑难病例读片,每周三的中午小讲课,每周三晚上针对进修医生的讲课,每周四中午放射学术沙龙等。放射科开展的这些教学活动,是我们学习的平台,我们应当秉着珍惜的态度,努力学习。

放射科出科考核制度十分合理,有效地考察并督促了我们学员,提醒我们日常要积极学习放射科的有关阅读技能。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出科考核,比重分别为百分之40和百分之60.日常考核包括考勤,日常工作,以及参加教学活动情况等,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试,病例阅片,报告书写等。日常考核不合格,将不能申请参加出科考核,出科考核不合格,可以申请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将必须重新参加轮转。两套考核制度相结合,有效地保证了我们学员要认真对待,秉着负责的态度去学习。

在放射科的一个月,我将按照科室要求积极参与日常工作值班。积极跟随并虚心请教带教老师,努力学习放射科一些常见病种的读片技能和诊断思维,保证出科之后,会更完善自己的医学技能。

第11篇

【关键词】 临床放射物理学;教学;课程改革

Initial Study of Clinical radiophysics Teaching Reform

XIN Yong,ZHANG Long zhen,YAO Yuan hu.

Department of radioation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Xuzhou 221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nical radiophysics and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for recent years,we have preliminarily surveyed the teaching reform about this curriculum and proposed some advices about the clinical radiophysics teachingreform.

【Key words】 Clinical radiophysics;Teaching;Curriculum reform

肿瘤的放射治疗涉及到临床肿瘤、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电子学技术、计算机、生物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其中放射物理学是医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任何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放射物理的贡献[1] 。它主要研究放疗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各种射线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包括放射治疗中剂量分布的测定和校准,放疗设备的质量保证(QA) 、质量控制(QC),计划系统参数和数据的设定和采集,计算机临床应用数据的开发以及生物医学研究中数学模型的建立等,探讨提高肿瘤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量的物理方法,是放射肿瘤学(放射治疗学)的四大支柱(肿瘤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放射治疗学)之一,相当于内科学中的药理学,指导我们正确选择放射源和治疗方式。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对放射治疗医生进行培训、资格考核或晋级都要包括临床放射物理学的内容[2]。放射治疗的发展及其疗效的提高,大多以物理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为先导,放射物理师不仅发挥了积极的原动力作用,而且能及时将现代物理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等最新成果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中,充分发挥着技术桥梁的作用[3] 。因此,在一个科学、先进、完整的放射治疗部门中,必须由临床医师、放射物理师、放疗技师和维修工程师组成一支放疗队伍,协同努力,共同保证放射治疗的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本文围绕临床放射物理学的发展并结合本教研室数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1 合理设置课程,科学安排教学时间

临床放射物理学是在辐射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高等数学、医学影像、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显然医用物理学、医学影像学、计算机等众多课程是学习临床放射物理学的基础,要达到该课程的预期教学目的,学生的前期知识对学习这门课程甚为重要。所以,在对放射物理学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应在已掌握了基础课程如医学物理学、计算机和部分影像医学及肿瘤学课程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放射物理学课程教学。

2 改革并优化理论课教学

放射物理学是肿瘤放射治疗的基础之一,近年来随着放疗设备及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放射物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并直接推动了放射治疗的进展,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疗效。因此,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突出课程教学主线是放射物理学教学的重点。近年来,放射物理学进展主要有:①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的采用;②影像引导下的调强放射治疗;③四维调强放射治疗(呼吸门控技术等);④基于生物靶区的多维生物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临床放射物理学的理论教学始终要贯穿课程的内在主线:围绕放射物理对临床的指导及质控作用,尤其是从临床放射治疗时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来探讨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办法。这一知识结构体系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临床放射物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为进入肿瘤放射治疗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重点讲解临床放射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着重介绍目前放射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

3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贯彻启发式教学理念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为核心,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数据等多种信息加工编制成课件进行教学。临床放射物理学有着诸如PDD、TMR等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内容,以文字描述和简单的图片模具已经无法全面准确地描绘出临床放射物理学的丰富性和整体性。此时以电子幻灯片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多媒体可以将以上涉及的内容概念以图像、二维或三维形式表达出来,并和放疗设备有机地结合,通过文字、色彩、动画、声音等多种元素共同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多媒体教学画面活泼,色彩丰富,容易记忆;在多媒体课件上教师易于修改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设计备课内容。启发式教学理念是将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方法融入多媒体教学过程,探索和创造出适合多媒体教学特殊性的启发式教学策略方法,深化临床放射生物学多媒体教学改革。要以问题为引导,教师组织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开展学习,从而将学生独立思考与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例演示虽然效果显著,但不是越多越好,实例太多反而主次不明、喧宾夺主,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决不能热衷于热闹、新奇的图片和场景,使用过多教学无关的背景、插图、照片、音效,把本来简明的内容搞得花里胡哨、“枝叶”繁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事实上,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量相当有限。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等诸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教师获取最新资料和数据提供了经济而又联系广泛的沟通媒体。从理论上说,目前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是无限的,已经从四壁围墙的空间和个人扩展到世界,网络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和学习的平台。而如何利用这一平台,则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例如从CSCO、ASCO、UICC、RTOG 等组织的官方网站上可以获取关于临床放射肿瘤学的大量文字、图片、动画、幻灯等素材及各种课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最新的信息或远在国外的相关资源、实验、活动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课堂里,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资源一定要精心策划,灵活运用,教师既是信息的表达者,又是信息的加工者、处理者,课件给出图像和色彩信息,应该包含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理念。

5 稳步推进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指以母语与一门外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双语教学语言的具体定位主要是汉语与英语,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语种。目前在国际交流中,英语已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工作语言。为此,2001 年教育部[4]《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或专业课教学,力争3 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可以对部分课程实行外语教材,双语授课,分步到位。”可见我国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针对本科学生的特点,在引导推荐学生阅读放射生物学英文教材的同时,双语授课,向其灌输一些专业术语通过英文教材的学习,双语教学课堂的强化,对相关的专业词汇从陌生到熟悉,为将来进一步扩大专业视野打基础。

6 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临床放射物理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努力实行“学生为主体原则”,注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科学合理优化实验,揭示实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通过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内容,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也同样得到全面系统的实验技能培养。例如在百分深度剂量的测量实验中,要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机器、测定不同深度的剂量、最后绘制百分深度剂量曲线,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临床放射物理学中剂量计算。放射物理学研究的进展,大大拓展了人们对放射治疗的认识,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放射治疗面貌。临床放射物理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拓展学科领域的知识,强化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的临床科研工作能力的合格的放射肿瘤学人才[4]。

参考文献

[1] 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原子能出版社,1999:1.

[2] 王荣福.核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医学物理师制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941.

第12篇

一、放射卫生:

县辖区内能开展放射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有三家,其中只有县人民医院有《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有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有工作人员职业检查(每年1次)档案,无个人剂量(每年4次)的检测报告;放射科入口处、机房门口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有指示灯。其余两家有放射诊疗科目医疗机构(县大河边中心卫生院,县湾坝中心卫生院)正在建设中放射工作人员已通过进修培训,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无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

二、院感控制:

1、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县呷尔镇卫生院等四家医疗机构有疾控中心出具的消毒效果检测报告;其余17个乡镇卫生院无疾控中心出具的消毒效果检测报告;2、无滥用抗生素现象;但存在抗生素超量的情况;3、县级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较好:能够做到工作时间穿工作服、带口罩、帽子、坚持洗手;部分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较差,上班时间未做到穿工作服、带口罩、帽子、无菌观念较差;

三、传染病防控:

1、县医院有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其余各医疗机构由于房屋建设或人员资质等限制预检分诊台点、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不明显;2、传染病疫情上报:根据门诊日志及传染病报告卡的检查情况,无迟报、漏报、缓报现象;3、医疗废物处置:根据现场检查,所有医疗机构注射室等都有专用医疗废物桶、袋、盒;有医疗废物处置记录;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废弃物处置记录不全;医疗废物暂存点有标示,部分卫生院医疗废物暂存点无明显标示;部分卫生院消毒情况记录不全;有从事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培训记录。

四、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

1、根据处方检查情况,县级医疗机构处方基本规范,大部分卫生院处方不规范,无加价销售或“四舍五入”现象;2、药房:县级医疗机构的药房进行了药物分类摆放,开零药品设有专区或专柜。部分卫生院药房药物分类不明显;药品摆放比较凌乱。3、药品采购:所有医疗机构都是从阳光平台采购,实行统一支付。

五、政务公开:

1、卫生行政审批事项从2008年3月28日起进驻政务服务中心;2、设置了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3、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内容进程予以公开,包括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事结果和监督渠道;4、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相关制度(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效能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