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帮扶工程论文

帮扶工程论文

时间:2022-07-20 23:5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帮扶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帮扶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土木工程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基于CIDO模式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Y1504)。

1 前言

毕业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大学本科教育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课程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之前各个教学的继续深化与拓宽[1]。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不仅能反映出每个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科研思维的方法、写作水平的高下,也能折射出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大量的毕业设计出现雷同情况,学生的能力培养欠缺,出现大批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而设计、施工单位却寻觅不到合适人才的状况。

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两方面加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2.1 选题单一或脱离实际

题目决定毕业设计的内容,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但土木工程学院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大多集中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简支T梁上部结构设计,或者辅以施工组织设计,沉降观测等。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又以3-4层多层框架结构为主。主要是因为毕业设计要求本科生结合4年所学专业知识,所以基本以手算为主。而结构又必须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只有底部剪力法可通过手算完成。反应谱振型分解法及时程分析法均需靠电脑才能完成。只有框架结构属于剪切变形为主,符合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所以这也就是毕业设计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主的原因。

2.2 大多数学生专业知识没学好,毕业设计难于入手

学生基本都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书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但很多学生建筑图纸部分就耗费大量时间。后面的结构布置已经丧失信心,能简便则简便。

至于结构设计中的重难点,学生往往更难把握。楼板设计及次梁设计属毕业设计的次要内容。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是毕业设计的重点。很多学生往往对力学基础课程掌握不扎实,对于弯矩二次分配法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

同时,荷载效应组合及梁柱截面设计通常是毕业设计的难点。如果学生能坚持手算到最后,那么内力组合也就会通过请教与自学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任务。

2.3 施工图纸不符合现行规范标准

很多学生在进行冗长的手算完成后,往往还是对自己所做的论文题目缺乏清晰的思路。所以图纸也只是仿造同学的图纸,修改开间进深的尺寸及配筋。其中有很多不合规范之处。而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图纸的质量。

2.4 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论文指导能力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从指导选题、写作到答辩,指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选题是毕业设计的源头,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选题方向。但现在许多指导教师给的选题方向偏大、任务过重,还存在偏难,或者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超出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力水平。加之指导教师本身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分担太多精力指导学生,学生自己在摸索过程中容易犯错,致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中与指导教师沟通不畅或者教师指导不力的情况发生。

3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建议

3.1 选题多元化。

根据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方向或是工程实际项目,或者参考学生毕业实习岗位,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毕业设计题目,尽可能真题真做。同时题目难易程度也应适中,能够体现目前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前沿问题,能够对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充。

3.2 严格要求学生并认真指导

毕业答辩前对学生进行预答辩,或者阶段性审查。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并督促其整改。对检查不过关或是预答辩不过关的学生,推迟其答辩时间或是取消答辩资格,整体学风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同时,指导老师也应加强督促,并定期追踪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如果所带学生数较多,还应集中指导所有学生,并合理规划各学生进度。对设计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要求更严格后期准备推优。对进度较慢的同学加强检查力度,加大检查频率。主要教会学生理清设计思路,运用正确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参考规范及查阅相关资料能力。

3.3 参考国家标准规范制图

国家分别制定了《建筑设计制图标准》及《结构设计制图标准》,很多按自己制图习惯绘图的习惯应督促其整改。甚至有些同学动手能力较弱,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尚欠缺。教师不可能手把手进行指导,应充分发挥组员团队合作能力,采取帮扶政策,引导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

4 结论

目前,大学毕业生流行“毕业就失业”,主要是学生在大学四年没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混混沌沌、迷迷茫茫中度过,平时课堂也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优势,并鼓励学生深层探究,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毕业前的3年里学有所获,不至于毕业设计无从下手。

本文主要从3方面阐述了目前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毕业设计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后环节,也 学校本科评估的主要支撑材料,学校及学生均应引起重视,并提高毕业设计完成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 陈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若干问题剖析[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24-27.

[3] 周红星,李兵,赵瑞芬.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2):177~178.

[4] 刘正远,段玉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03).

[5]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05).

[6] 欧孝夺.基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2005(30),16~19.

第2篇

论文摘 要:通过对中西部部分省区 投资 环境 、 法律 环境、监督机制等问题的分析,认识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是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广泛的合作平台是推动东西合作交流的基础。

1 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

在我国,由于目前东部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 经济 要素向东流的趋势在短期内不可逆转。要使经济要素逆流中西部,就需要国家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中西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尽管中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中西部给予政策的倾斜,但目前并没有形成中西部的政策洼地,从而使中西部大开发的进展缓慢,使东中西部合作和联动发展步履艰难。

1.2 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东西部经济合作中,东部人特别关心中西部的软环境,特别是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工作的随意性和效率低下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已经引起了中西部的高度重视,但是投资的软环境还是不尽如人意。一是观念落后;二是存在官僚作风、办事效率低;三是个别地方政府轻信寡言,给投资者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四是急于求成、杀鸡取卵。

1.3 地区保护主义严重

客观地讲,地区保护主义在东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已经成为东西部合作的拦路虎。

1.4 法律环境亟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不少 经济法 规,但是有关地区的立法仍然滞后。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长官意志还到处可见。

1.5监督机制不健全

过去东部发达省份对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合作模式主要是:捐赠,帮建,无偿或部分有偿开发项目等帮扶模式。但是这种帮扶模式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一些东西对口帮扶的受援地区,帮扶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资金被违规挪用或被个别利欲熏心的人贪污、私吞的现象时有发生。由发达地区捐赠的物资,到了受援地区,其分配使用也缺乏监督机制。

2 东西部合作的机制

2.1 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

东西合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 市场 、企业、 社会 等方方面面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资产为纽带,发展区域间各种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 。

从长远来看,按照 市场 机制运作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方针才是保证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

2.2 东西合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今后东西合作的 指导 思想。东西合作要做到“ 三个符合”要把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和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 管理 优势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在中央精神指导下,“立足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在东西合作项目选择上,要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精心挑选,根据东西合作双方的领域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保证项目建设和运行的质量,兼顾 经济 效益和 社会 效益,要注重项目的功能建设,保证项目的长期长效运行。

2.3 东西合作的平台

实践证明,促进合作与联动发展,关键在于机制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是建立东西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4 正确处理东部与中西部合作的利益关系

东部与中西部的协同发展,集中在“合作”这一焦点上。东部与中西部并不缺乏协同发展的经济的互补性。如果通过有效磋商,最终能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则会出现合作各方利益双赢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东西合作中这种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东部只看到企业参与中西部大开发的 政治 意义,而对其经济意义的认识不到位。这些认识的背后实质上还是缺乏利益协调机制,所以要把现在的被动合作变为主动合作,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第3篇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实践能力 实践环节 实验室平台 学科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02-0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职业的多样性,对工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目前传统教学环节周期性长、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性差、培养的学生类型单一等提出了挑战。培养、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政策、教师的能力与积极性、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等诸多方面。根据材料工程专业的特点,我们对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出发,首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金属材料工程的总授课计划学时从2 600学时降低到2 300学时,但原有课程中的实验学时不减少。独立开设的与专业有关的实践环节从原来的14周(金工实习3周、认识实习3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3周)增加到20周(金工实习3周、认识实习3周、专业技能训练4周、专业课程设计6周、毕业实习3周)。通过调整内容、增加实践周数,为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在上专业课课前进行认识实习,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及设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专业课进行过程中,将原有的生产实习改为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金属及合金的熔炼与铸锭过程及其组织性能研究、合金材料的挤压与轧制过程及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热处理工艺与合金组织性能关系研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向。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拟定15~20个专题,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自行选择研究课题,由教师指导完成研究计划。实训结束后,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科研团队继续研究,并将其研究内容作为毕业研究论文提交。学生参与课题的时间可以从一个短学期到一年半。通过参与一个完全的科研过程,不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巩固,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而且熟悉了整个科研的工作过程。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该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经过系统的、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在第七学期增设为期6周、四个方向的专业课程设计,全面培养学生在金属材料专业方面的工程设计能力,为本科生的就业奠定基础。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以从业为目的,以适应工作内容要求为宗旨,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也可以到就业单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所在单位需有专人指导学生。在校学生,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帮助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计划。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活动,缩短了学生到工作单位的适应期。通过递进式实践教学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的目的。

二、开放实验室平台建设是保证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

实验室是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改善实验室的硬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是实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前提。在学校的支持下,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已经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免费、开放实验室。利用省部共建项目基金,投资近千万添置、更新了适合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仪器设备,金属材料实验室目前是江西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通过以上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的改进,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实验内容、实验类型、设备水平及实验环境更趋于合理。金属材料工程开放型实验室基本实现全天,开放不仅仅是时间意义上的开放,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方案的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作为配角参与、建议、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验活动。通过科研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导师是实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

强化、发挥导师在本科生科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科研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工作勤恳、敬业。这些导师既是学生科研活动中的指导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版样。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由同学自愿报名选择导师。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工作方法、社交能力、团队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因此,在这些同学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充分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利用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相互影响力大等特点,使他们在其他同学中起到带头、影响作用,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同学主动学习、参与科研的目的。由于每位导师都有研究课题、加之开放的实验室、检测平台等,为所有有兴趣参与科研的同学提供的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规范的训练是科研人才培养的必要过程。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从一个短学期到一年半不等的参与科研活动的时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保证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在整个参与科研团队活动中,实验室主要起到一个硬件平台作用,导师起帮扶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容易获得自信心、建立主人翁意识。

四、让学科优势成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沃土

金属材料工程是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省级示范硕士点,并建有国家铜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铜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很多教师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以及企业科研项目,并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向,如高性能铜加工新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钨及稀土新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材料设计及组织性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本科生在参与教师的课题活动过程中可以更加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方向及内容、领会科研工作的切入点、找到从事科研工作的感觉。在参与科研的工作的过程中,也切实体会到常言所说的“要想到达顶峰,必有巨大付出”。通过艰辛的科研劳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意志,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通过参与科研,加深了对理论教学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身素质,企业也非常欢迎这种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的毕业生,同时,材料工程专业的考研率及考研升学率都有提高。

五、开展科技论文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每年学校和分院都分别开展本科生科技创新论文竞赛活动。该活动不仅给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参与科研成果的舞台,而且也是同学之间交流、学习好场所。对所参与科研活动的同学来说都有一个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为了写好科技论文,学生会积极主动、认真地阅读外文文献,这促进了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合“外向型”人才的需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能力培养的长期成效要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及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能力来证明。注重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必经之路。在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今天,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新时期教书育人之道,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实践证明,“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学校支持、教师努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现大学生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邓辉,李炳煌.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J].求索,2008,(3):162-163.

[2]钟莲云,吴伯麟.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150-151.

[3]邵光杰,金曼,杨弋涛.培养大学生科技实践能力的一些尝试[J].上海大学学报,2009,(2):15-16.

[4]甘灵,张光远.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工科学生实际环节的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1-75.

[5]李勇,黄炳辉,殷凯.完善工程训练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143-145.

[6]成琼,郝建平,刘牧众.培养综合工程素质创新工程训练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130-132.

Research of Practic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AI Wei,RAO Ke,LIU Gan-hua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terials Engineering Faculty,Ganzhou 341000,China)

第4篇

 

一、   指导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我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的讲台。一大批青年教师加入实验小学教师队伍,改善了学校原有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我们这所百年名校带来了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也为学校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教师是学校的财富,中年教师是学校的骨干,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为了使更多的年轻教师能脱颖而出,早日成才,以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总结第一届青蓝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以“铸师魂、练师能、强师研”为主题的“第二届青蓝工程”活动。

二、         工作重点

1. 引导青年教师关心国家大事,学习革命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青年教师了解我校的光荣历史,了解我校老教师的光荣传统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树立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思想,确立为教育事业终身奋斗的远大志向。

3. 引导青年教师学习校纪校规,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4. 引导青年教师在继续加强教育理论和业务学习的同时,重点读好三种书(教育理论,教材和教法,班主任工作经验),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引导青年教师在学习学校优良的教育经验的同时,能够有所创新,为青年教师展现自己的风采搭建一个平台,提升师德、师品、师艺。

三、   学校前期的准备工作

1、2005年9月10日教师节隆重而热烈地举行拜师活动。 

2、竭力营造帮扶学艺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提供“师傅施展才能、传授绝招,徒弟专心致学、自我磨练”的机会,利用听评课、观摩课、实验课题、教学论文、教案设计、教学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为双方帮教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    

3、          排忧解难,热情关怀,学校尽力帮助师徒双方解除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青蓝工程实施铺平道路。

4、          学校定在每月的10日定期召开由学校领导主持的青蓝工程师徒会议。

5、依据“青蓝工程”评估标准,制定“青蓝工程”激励措施。优秀的老师学校继续聘用,不合格的老师将解聘。

四、   工作安排

(一)对新教师的要求:

1、                由学校对刚进入实验小学工作的老师进行观察,按照同学科教师工作起来方便的原则为青年教师指定师傅。新教师必须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指导,纳入“青蓝工程”管理。

2、                认真备课:教案必须有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

    在师傅的指导及自己的摸索下出一份完整的单元试卷,学生用此卷考试后,年级组的老师要对此份试卷进行评价,这也是考核的内容之一。

3、 认真上课:本学期重点是家长开放周的公开课。每位上课的老师上完课后,要把自己详细的教案及课后反思保存到上传空间的第二届青蓝工程优秀教案集中。同时要提前把自己上课的时间报到教导处,教导处已经制作表格,将把徒弟上课的具体时间在全校公布,邀请更多的老师听课。

4、要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对师傅的课应该随时进班听,听完课后虚心向师傅请教,并在听课本上详细记录。期末对此项工作有具体检查。

5、要认真学习本学科教学大纲,要钻研教材,跟随师傅的指导初步确定自己的教学研究方向,第一学期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对此有初步的了解。第二学期希望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6、要加强业务学习能力,博览群书,并做必要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勤于动笔记录身边的故事,积累自己的教学感受。

7、必须按规定认真参加各级师训部门的培训工作。鼓励年轻老师继续在业余时间对自己所教学科进行充电。可以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争取取得更高的学历,这对学校对自己都会受益。

8、青年教师必须坚持练习“三字一画”及教师基本功,出师时将进行综合测评。所测试的已经在校园网上以表格的形式。

9、积极按时参加学校的各种政治学习、党团员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同时对学校的公益活动应该积极主动参加。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老师要本着对学校发展负责、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和老教师有承担培养新教师义务的要求,根据学校对新教师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如:指导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每周检查教案签字等)。

2、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评点批改作业、学科竞赛辅导等,辅导新教师上好汇报课和各类公开课。

3、了解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新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如指定、提供学习的资料,教科研课题的选订,教学故事及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等。

4、听新教师上课10节以上。听完课后要随时点评。

5、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工作学习上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关心年轻老师,让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只要是可以办到的就一定要尽力办到;一时办不到的,要给予解释,争取他们的理解和谅解。

五、学校对青蓝工程的参与老师寄与几点希望

1、帮扶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立意高,起步实,以基本功为切入点。

3、注重共性,尊重个性,互学互帮,共同提高。

4、诚诚恳恳地教,老老实实地学。

    师傅帮教的过程,是一个对青年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的经验传授过程和自身提高过程。“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学校相信,通过我们四十对师徒的艰辛劳动,我校的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名师优师,成为肩挑重担、独挡一面的合格教师。

让我们一起期待着“第二届青蓝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教导处    张亚玲

                                    二00五年10月5日

                     (后附师徒名单)

 

 

徒弟姓名师傅姓名学科备注

纪新唤顾卫星语文 

蒋新莉刘纯琴数学 

党文涛冯亚丽数学 

张丽霞胡佩文英语 

马淑萍汪金霞英语 

李慧张新科学 

兰茹琳许浒科学 

唐晓霞孙艳辉体育 

安竟成健计算机 

李艳春王茜计算机 

刘美佳陈萍英语 

刘媚陈小欣英语 

第5篇

1.积极探索构建“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研新机制。对于三位一体教研机制创建的实践探索,将以“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发挥“讲学评价的传导作用”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校本教研的效果。由于此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本年度将主要开展如下三项基础性工作:(1)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2)基于“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教研机制的初步探讨;(3)基于上述教研活动机制的活动实践。本年度拟开展四次的教研活动,探索活动机制、收集活动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2.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网络教研的最大优势在于克服时空限制、人人平等参与的优点。本年度拟继续通过“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继续开展基于课堂教学调研、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情况的网络教研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将利用“龙岩中学化学群”、“初中化学名师教研群”等qq群,拟将开展6-8此的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由于网络教研活动在我市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将要求会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确实发挥网络教研的贡献,发挥其在推进区域教研中的应用作用。

对于网络教研工作,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如创建专题网站、创建专题博客、创建专题qq群等),从而做到有序组织、人人参与、确保实效等。

三.继续推进“三项工程”,创建优质教育品牌

建设三个工程是学会在上一届年会工作计划中提出来的。根据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工作思路,配合国家、省、市工作规划,将用五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三个工程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三个工程的建设取得初步呈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在三个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新的一年里,学会的工作安排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名师培养”工程,我会一方面将继续结合市教育局“红土书香”品牌,倡导名师进一步开展“读教育名著、学教学理论”系列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教研论文;另一方面,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计划,为名师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学术交流等机会,进一步拓宽名师的视野;再一方面,积极推荐我市优秀会员参在各级各部门组的专题会议上开展学术专题讲座。

2.对于“引领帮扶”工程,学会将结合市教育局、普教室等部门的工作安排,通过名师专业引领、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系列帮扶活动,促进年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和我市高中、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合作,通过名师工作室会议,为工作室中的青年老师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的机会;此外,通过组织年轻教师参与更多的教学比赛活动,通过参与过程的指导、培训和辅导,给予专业上的帮扶。

3.在“资源建设”工程方面,一方面我会将根据相关部门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征集、教学论文与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等),鼓励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共同搞好课程资源的开展与建设;另一方面,鼓励会员在各教育网站上开设教育博客,刊载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第三,进一步办好普教室化学组《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及时刊发调研心得、教研文章、教学素材等。年里,学会将以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文化创建为抓手、突出教研课题研究和教研机制创新两个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名师培养”、“引领帮扶”、“资源建设”三项工程,努力提升会员的教学与教研水平,推进中学化学教学、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学科组建设,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学科教研组是基层的教研组织,学科教研组工作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科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创新教研机制、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文化,将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但从基础调研情况来看,教研组工作存在工作效能不高、管理机制落后、教研水平较低等现状。为此,新一年学会工作将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教研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创建新型教研文化为目的,切实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1.认真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做好教研组工作长计划、短安排,同时对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整改活动。

2.加强教研组长业务研修培训工作。学会将根据有关相关行政、教研部门的安排,组织教研组长开展相关的研修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教研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为教研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3.引领教研组长开展教研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新的一年里,将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组织教研组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常规制度进行反思与研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与推广。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

根据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本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学习、积极研究、先行先试,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深入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因其具有规划性、系统性、长期性等特点,对推动业务学习、提升研究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课题研究将为中学化学教学带来长期的教学、教研效益。为此,学会本学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

1.进一步开展市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学科子课题“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之研究”。该课题从属于课堂教学常规机制创新研究的一项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引导老师建立起基于学习取向的课程教学。本年度将在上学年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领悟课题实施目标及意义。同时,引导我会会员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实践中如何开展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的探索。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的课题实施原则,引领参与课题实验的会员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升,深化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把握学习策略指导训练方法,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

2.继续开展“九年级化学单元整体教学”之课题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属于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设计(备课)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两个范畴,试图解决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如何从整体性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该课题是基于目前九年级“低效耗时、效率不高”的教学现状提出的,本课题研究旨在研究、揭示教材单元整体性关系,从而为一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支撑。该课题拟用一半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为使本课题研究得到较好的落实,本学年将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的初步实践”、“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总结”三次专题研究会议,分别进行理论研讨、实践尝试、阶段小结等相关工作。

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计划,结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工作,从而为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求、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教研常规与教研机制。

第6篇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双能型”教师;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61-02

【作者简介】李慧,江苏省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植物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职业教育研究。

为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职业学校应着力解决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不仅要让教师有“双证”,更要有“双能”,即一方面着力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教师参与生产和服务的能力。笔者认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如不进行系统设计将很难推行下去,学校必须拿出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让教师积极投身到专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真正把制度转化成行动。

一、系统设计,灵活考核,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

为鼓励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产实践中,让所有专业教师都能找到切合实际的提升动手能力的渠道,我校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列举出可以认同为教师企业锻炼的不同项目,推行“4+X”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所谓“4+X”,即专业课教师每周有4天用于教学,余下1~3天用来参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此外,还要注意改变教师企业实践的考评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事前审核与过程管理结合。年初,专业课教师申报企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平时由系部进行动态质量监控,学年结束由学校集中对照个人申报表进行考核,并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入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考核评价的内容。

二、构建多元平台,让专业教师真正动起来

(一)参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经营和管理

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或“校中厂”建设,不仅可以提升职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在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锻炼,一是比深入企业方便,且不影响企业生产;二是可以实施企业无法开展的实训项目,如种养殖周期较长,教师很难全过程参与外面种植或养殖场的生产实践;三是不受时间限制,专业教师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实践,直至能力达标。近几年,我们在校内建设和改造了多个农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地方鸡养殖中心、梅花鹿养殖中心、花卉实训中心、蔬菜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训基地,有的是学校投资兴建,有的是引资建设,都是单独的经营主体,企业的设备、生产、文化、管理一应俱全。

实训基地的生产过程与教学实习项目要一致,每年年初进行全年生产计划和教学计划对接融通。所有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都有专业教师牵头或参与经营和管理,以使教师到基地锻炼更方便、学生到基地实践更可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我校“三农”服务工作搭建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平台。

(二)参与“农技110”热线电话值守

专门为农民开通农技服务咨询热线电话,电话号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全天值守,接听咨询电话,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农业科技服务110”。在校园网站开设以宣导农业科技和宣传农村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双宣”专栏,由专业教师定期农业政策、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快捷高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让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经纪人足不出户,便可上网获悉农业政策、农业新技术和农产品营销等信息。

(三)选派科技特派员帮扶经济薄弱村

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淮安市11个经济薄弱村进行科技帮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几年来,科技特派员所挂钩帮扶的各村都创办了企业,村级集体经济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同时,学校通过扶技术、扶信息、扶项目,极大地加快了薄弱村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

(四)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在省农委的牵头下,学校与洪泽县人民政府签订“挂县强农富民”服务协议,并精心组织、选派精干力量挂村帮扶。针对当地产业实际,按照“一校一县一业、一人(专家)一村一品”原则,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洪泽县开展实际考察,确定帮助5个村发展“四季鹅”特色产业。选派5名副教授为定点对接专家,其中首席专家负责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参与绩效评价和工作总结。驻村专家负责对接村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整个团队负责常年挂钩指导,学校对挂钩专家定任务、定时间、定奖惩,确保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被选派的教师采取“4+3”模式工作,即每周周一到周四上课,余下三天安排时间在驻点指导工作,一年中要求至少有100天驻在挂钩村。

(五)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选派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村组干部和种养殖大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如开办“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病虫害防治”“特种水产养殖”“花卉栽培”“农产品营销”等多个专题培训班。每个班次开始前先征求意见,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针对性很强。在培训过程中,还设有“你问我答”环节,加强和种植、养殖大户的交流。在培训结束后,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通过开展培训,教师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六)参与学校“对口村”技术扶贫

为了加快淮安区某村的经济发展,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选派两位教师为驻村指导技术员。学校投入一定的扶贫资金,以水稻秸秆和附近奶牛场的牛粪为主要原料,利用废弃的几间小学教室做厂房,组织白蘑菇生产。驻村教师从场地整理、原料准备、材料购置、菇床建设、生产原料堆放、高温发酵、菇床管理,直到蘑菇采收销售等环节提供全程指导。在此项目带动下,多位农户参与到项目实施中来,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多形式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首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积累实战经验,锻炼教学技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多数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对教师团队的要求也比较高,通过参加或指导技能大赛,教师的动手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鼓励、帮助教师参与研究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及相关的专利项目。例如,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农委“三新”工程项目、市级科技支撑项目,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通过课题申报和实施,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从立项到结题,教师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动手能力也显著增强。

第7篇

    一、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职能、加强制度执行力

    管理是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梳理管理制度,删繁就简、去伪存真、适当整合,形成我校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划分二级管理职能,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推进管理现代化,充分利用教务系统和网络资源,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二、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修订和完善课堂教学管理相关规定,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严格停调课制度,加强教学秩序检查,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突出“三期”检点,强化督导和评估;继续开展试卷、论文检查,规范试卷、论文工作,确保质量;加强青年教师教育和帮扶,着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较快提升授课水平;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搭建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平台,促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入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质量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我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结合学校实际,以问题为中心设置研究项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建设;引导和支持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继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继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改造,打造优势专业,形成专业特色。XX年,拟申报新设本科专业2-3个;加强专业建设经验的交流与总结,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加强对新办本科专业建设的指导,继续加大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力度,增强新办专业的综合实力;加强对传统专业的内涵改造,进行品牌建设。

    继续加强课程建设,规范课程管理。开展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组织遴选校级精品课程并推荐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争取本年度再获批2-3门;加强课程网站建设,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现代化水平,为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提供优质服务。

    继续开展实验室评估工作,加强实验室建设。启动学科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广泛调研,积极开展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结合实验室搬迁工作,组织试点建设,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强化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实验教学效果,为申报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准备。

    五、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实验教学、课程实习、教学实践、教育实习等各环节的安排,保障学生实践教学时间,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民族社区文化;保护;影像

中国大地上盛开着56种颜色的民族花,每种花都传递着迷人的韵味,这种韵味就是民族群体在特定生活区域所形成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民族社区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记载着民族群体发展的动态,印刻着民族社区演进的历史。为了保护民族社区文化并使它生生不息,影像记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民族社区文化

民族社区,就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得以少数民族居民为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即少数民族居民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

从文化层面上来说,居住在这个区域内的主要是少数民族,他们在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饮食习惯、语言等都与主体民族——汉族有很大差异,在某些文化元素上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民族社区在相对封闭但是又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环境中,一般会形成该民族社区独有的社区文化和民俗文化。

无论哪个民族,它所特有的社区文化都能增强民族社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民族社区意识的形成和民族社区的发展。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应当从民族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其中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社区。

列宁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人类学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笔者认为民族社区文化是指某一民族的成员对其民族生产、生活的区域进行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的综合;民族社区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民族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可以狭义的把民族社区文化理解为民族社区的文化活动。

独龙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独龙江流域河谷地带,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独龙族为云南人口数量最少的民族,总人口仅6355人。2010年1月云南省启动并计划用3到5年筹集的资金对独龙族实施六大“整族帮扶”工程,即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素质提高、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这个工程主要是帮助独龙族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族群生活的区域实施帮扶工程,会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还有长期形成的民族社区文化。美国的威廉·奥格本提出“文化堕距”,他认为在变迁速度上,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不同步的。一般情况是物质文化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但非物质文化的变化速度也是存在差异的,先是制度的变化,接着风俗民德发生变化,最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整族帮扶”工程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独龙族的关注和改善独龙族的生活状况,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独龙族社区可能会发生“文化堕距”并且需要对他们所特有的文化进行必要的记录与保护。

在独龙族生活的社区中有着族群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人类活化石——纹面女。这种妇女纹面的习俗一直沿袭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独龙族与外界日趋频繁的接触,新出生的独龙族也停止了纹面的习俗。目前独龙江纹面女多是老年人,数量在社会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不断的减少,这种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就需要保护与记录。我们国家是由56个不同民族文化构成整个大的民族文化体系,彼此之间在功能上是互补的,相对整个文化体系是不可缺少的。可是在大规模急剧变化的环境中,民族社区的变化是快速的,为了维系民族群体生活的相对稳定,防止民族文化的断裂,在实施独龙族“整族帮扶”工程的时候,需要对民族社区的文化进行有效地保护。

二、影像对民族社区文化的保护

一些民族文化在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内容的流失、异化、同化,要想把族群文化客观详实的记录并进行保护,其中最为有效的保护路径是影像。影像指拍摄对象留在胶片上的正像或负像,影像又称图像,广义的影像包括了摄影影像、扫描影像、数字影像等。对民族社区文化保护所采取的影像,在一定程度上是狭义的,“影像是对被摄对象突出视觉特征的选择记录和科学的形象再现;是对被摄对象的具体又抽象,完整又不完全的形象再现;是实物最为接近的特殊符号;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影像的本质特征之一。”

影像在民族社区中可以帮助族群深入了解自身发展的历史,记录形成族群生活方式与性格特征的状况;记录在发展过程中族群不曾注意,有可能发生异化、同化、甚至失去的信息;记录族群正在变迁的内容,对即将消失的文化进行及时的抢救。独龙族纹面女就是一种需要进行影像记录与保护的文化,这种影像保护是一种文化救险;它可以为民族文化教学工作、民族科学研究人员、民族风俗习惯交流者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资料。一个时期所拍摄的民族文化影像资料具有一定时期的鲜活性,它具有的历史档案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低估的。总之,影像在民族社区发展中具有不可重复的影像存史功能,会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促进人们对民族社区的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广泛的运用影像保护民族社区文化,可以融合影像与民族的某些内容,使影像中有民族的元素利于民族社区文化的传承、发扬;同时,鲜明的民族色彩可以扩展和深化影像的功能,促进影像扮演传播民族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角色。独龙族是我国民族群体中人口比较少的民族,在开展“整族帮扶”工程前进行民族社区文化影像保护与记录是相当有必要的。主要是趁民族社区文化还没流失的时候,用影像完整真实地呈现民族社区文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视觉大餐,欣赏、感知、深入了解濒危的民族文化,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有些民族地区为了经济较好较快的发展,通过影像的作用,出现了“民族风搭台、经济唱大戏”的格局,制作并销售民族光碟,在各个区域进行民族影展,使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民族文化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

三、影像对民族社区文化保护应注意的内容

目前人与人之间的流动和交流越来越频繁,民族群体也受到社区外诸多内容的影响。影像常常有形无形的携带主流文化的思维习惯和话语霸权,对事物的宣传影像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像所伴随的这种主流文化对民族社区所存在的民族文化有着可能被误解、被误导的一面,甚至导致民族群体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困惑,误读本民族的文化;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忘记本民族的一些文化细节和元素,出现历史文化记忆上的模糊,最终可能发生民族文化大部分甚至全部消失的局面。因此,影像介入民族社区需要注意一些内容。

影像进入一个区域环境,需要界定民族社区中的主体与客体,避免形成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即影像拍摄中的拍摄者与被拍摄的民族社区对立。在特定环境中,人们要抛开本地人、外地人的思维定势,避免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进入民族社区拍摄影像的人应该做到不以本民族群体的文化为标准和衡量尺度评价其他文化,对民族群体认定的文化保持客观的态度,以一种正确的观念表达和展现自己不熟悉的文化;形成高度的文化相对主义思维,认可文化间的差异性,对不同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价值表示尊重,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而保障民族社区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促成民族文化的合理发展和民族自身的有序前行。

第9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96-02

、 一、改革的背景与目的

电气工程制造产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相关行业企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一直以来保持平稳的增长,同时对相关人才的质量和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为契机,对照认证标准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改革工作,其改革目标为:依托学科优势,注重专业建设,围绕工程教育认证试点工作专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改革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与改革举措,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素质,为正在进行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对于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使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改革内容与举措

1.构建宽覆盖的课程模块体系,满足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专业培养方案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目标、三个能力、四个特色方向”的原则制定,即以学生为中心,满足行业人才需求与学生长远发展的目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构建“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四个特色专业方向。通过调整和完善教学环节设置,构建了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框架。①前两年开设公共和学科基础课,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同时获得一定的人文社科、企业管理、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及环境知识。②三年级开设一级学科主干课,进行统一的专业基础课学习,注重学生宽广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拓宽培养学生的知识面。③四年级根据特色专业方向分别开设2―3门专业必修课和跨二级学科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亦给予学生二次拓宽专业知识的机会。④按照专业方向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如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具有某一特色专业方向上的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研训练,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并创建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2.构建层次多样的实践及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①学术科技竞赛平台。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个层次组织的科技创新竞赛,通过建立指导教师库,完善培训程序,健全激励机制,组建创新团队等有效举措,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地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例如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沈阳市福田杯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②课外创新实践项目平台。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是完成实验训练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内实践环节;二是培养计划以外的,以突出自主创新和个性培养的各类课外创新实践项目,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参加学院定期举办的“院士讲学”、“博导导航”、“行家行话”等大型系列学术讲坛,并撰写与报告相关的研学材料,扩大本专业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共同发表学术论文或专利。要求学生自主立项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并提交研学作品。

3.建立多方反馈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改革效果。

①督导专家、领导干部听课,相互听课。领导干部、教师每学期听课至少两次,督导专家根据“青年教师”、“重点跟踪/帮扶教师”安排听课,听课结果直接与被听课对象交换意见。②在校生座谈。学校每学年8―9周组织一次学生评教,学院每学期第3―4周,以班为单位组织搜集一次学生对所上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评价结果通过系主任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及时改进。③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座谈。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分别安排在毕业生离校前一周和6―8月校友返校期间进行,座谈会形成记录,并将有关问题反馈给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等,并由相应人员落实改进。④用人单位调查。用人单位的调查每4年进行一次,通常结合培养方案的修订进行。由教学副院长牵头,座谈形成记录,重点在培养方案修订工程中落实。⑤第三方调查反馈。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调查,每年进行一次,形成调查报告。专业收到调查报告后,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结果积极推进工作的改进。

通过参考内部和外部的评价结果,专业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升:①根据督导专家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通过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水平。②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进一步确定了毕业生的服务面向,改进了培养目标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未来要在电气行业的哪些专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平时比较注意按照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要求,注重培养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③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在工程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上,改进了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创新意识与方法、工程实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要求,相应的改革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可以从学生完成的综合型课程设计效果、毕业设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可以看出。

三、应用情况与实施效果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为指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教师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规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针对该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措施实施近四年来,不仅受益学生达52个班(约1800人)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成效,专业建设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本专业已经成为我校招生入学分数最高、就业率最好的专业,其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受到国内同类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在同类高校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最近几年有数所国内同类高校前来取经。2015年,本专业被选为“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该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是电气工程学院的平台课,2014就被评定为“辽宁省资源共享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突破。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优势,与泰豪沈阳电机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建成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先后与“泰豪沈阳电机有限公司”和“沈阳鼓L机集团风电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省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改革成果――“学生产品”畅销就业市场。近三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根据2014年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本专业毕业生毕业一年后非失业率达到了92%,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到94%,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由于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优良,我们的毕业生大多已成为国内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骨干或中坚力量,甚至走上了技术领导岗位。2012年本专业获批“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比中,我们专业已有3名同学获得辽宁省优秀论文奖。在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5项;学生授权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余寿文.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及其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6.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 精准扶贫 策略研究

农村文化是农村发展的软实力,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路径。按照“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应该把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加强经济帮扶的同时,让文化先行为整体扶贫工作开路搭桥。同时,要多措并举描绘文化扶贫路线图,让贫困人口鼓足“精气神”,着力解决贫困村文化设施少、文化活动开展频率低、文化人才缺乏的情况。

一、目前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农村地区没有垃圾收集站和垃圾焚化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村小学设施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较大。村部周边环境较差,未达计生室、会议室的要求,受场地限制,很难开展群众性活动,村里无医疗室,不利于群众就近就医。

(二)基础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部分乡镇村社没有任何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商业网点。农业生产还限于传统状态,以种植水稻、柑橘和饲养家畜牲猪等为主,且都没有形成规模。

(三)缺乏经济来源,村民经济收入偏低。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补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来源单一,增收困难。

二、农村文化与农村扶贫的关系

“贫困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贫困文化”是指包括小富即安、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等特点在内的封闭、惰性、小农意识。一是文化基础设施较差。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扶贫的主渠道和载体。二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严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生活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限制了农民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力和再创造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也很严重。

新农村文化扶贫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扶贫是解决群众温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文化扶贫就是要转变贫困人口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就是要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素质。二是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扶贫是为了消除贫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地区差距。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从农村的长远发展出发,创造社会和谐文化。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三是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

三、如何结合农村文化做到实施精准扶贫

(一)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建设。通过文化产业把“扶贫与扶智”“扶贫与扶志”结合,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完善文体活动室和文化大院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功能。强化社会公序良俗建设,开展孝慈文化建设,倡议村民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学习“文明十条”“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要坚持以文化扶贫为出发点,以区域扶贫和定点帮扶为重点,让农村百姓过上文化与经济大提升的好日子,促进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是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来抓,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认真抓好项目实施,推动公共文化中心实现“五有”,即建有文化室、篮球场、戏台、乒乓球台、宣传栏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和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倾斜,切实保障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文化部门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切实抓好村级文化广场、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农工程建设。广泛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寻求社会力量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扶助,努力为农村提供满足群众所需的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挖掘贫困区域的文化遗产资源,建成一批适宜开发利用、与旅游资源有较好融合度的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同时加强对传承人队伍的保护与培养,帮助贫困村群众从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获得收益;利用和发展民族民间节庆文化活动,将农村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中,扩大贫困区域群众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参与面,从中获得收入。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文化广场的阵地作用,加强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学校的联系互动。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坚持贴近农村、贴近实际,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广泛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着力抓好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搞好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改变落后乡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各地基层文化部门,要坚持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用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活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精准扶贫上,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在扶贫、扶志气、扶文化狠下功夫,努力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知识化的推广,努力探索出一条农村文化与精准扶贫相融合的扶贫新模式,努力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参考文献:

[1]辛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学报;非核心期刊;人才培养;稿源

中图分类号:G230;G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1.028

高校学报是一个特殊的期刊群体,在我国期刊中占有很大比例。它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研人才成长的园地。一般来说,与重点高校的学报相比,众多普通高校学报的实力较弱,大多是非核心期刊,因而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这类高校学报应该如何体现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普通高校学报的稿源特点,重点分析如何发挥其在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功用。

一、非核心高校学报的稿源状况

所谓非核心高校学报,是指那没有被SCI、EI、北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览、南大CSSCI收录的高校学术期刊。

高校学报的作者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教师和在读博士生、硕士生。从教师作者队伍来看,由于在课题申报、职称评聘、岗位考核时,有关部门对论文的质量认定往往采取简单地看其是否发表在“权威”、“重要”、“核心”期刊上的作法,使原本为科研提供检索捷径的工具,变成了论文质量评判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政策指导下,高校教师一般都不愿意把稿件投到非核心高校学报,从而导致这类高校学报优质稿源缺乏。

学报稿件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很多高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因此,高校学报的研究生来稿日益增多。然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报而言,具体情况又有不同。重点高校的科研实力较强,科研项目及博士培养点较多,这些高校的学报也大多是中文核心期刊,因此本校的博士生稿源就很丰富,而且还有很多外校博士生来稿,学报编辑部完全有条件在众多来稿中挑选优质稿件录用。近些年来,一些重点高校学报刊登的论文中,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的比例逐年提高,而第一作者为硕士生的比例则逐年降低。例如《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的比例在1995年为28.58%,2000年为48.68%,2005年为64.58%;第一作者为硕士生的比例1995年为19.28%,2000年为9.52%,2005年已降为0[1]。其他重点大学学报的情况大多与其类似。

与重点高校不同的是,大多数普通高校没有博士培养点,即使有也只是少数几个,而几乎所有高校对博士生的刊物档次都要求很高,因此普通高校学报要想吸引博士生稿源也是很困难的,相反,而硕士生投稿数量则增加较快[2]。硕士生来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非核心高校学报稿源不足和选稿余地小的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硕士生投来的稿件很多是他们的学术论文处女作,无论是从研究深度,还是从科技写作水平上来看,这些论文与博士生的来稿大多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编辑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劳动与作者沟通,并进行后续修改和加工。

二、积极发挥非核心高校学报的人才培养功能

针对上述情况,是不是非核心高校学报就无所作为了呢?回答相当是否定的。高校学报是一个多功能体,它既是展示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园地,又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助推器,同时,在培养和发掘高层次学术研究人才方面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报而言,应该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重点高校高层次学报的稿源特点决定了其刊发的论文包含更多的前沿性成果,更具有学术创新性,更能反映高校的科研水平,其学报功能重点是积极传播和推介科研创新成果;而非核心的高校学报稿源特点则决定了其要侧重于发挥人才培养功能,要针对不同的作者群,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大力扶持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未来,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力量。随着高校教师博士化工程的推进,目前普通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大部分也都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攻读学位期间,他们参与了不少科研项目,并按要求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应该说,他们都较好地掌握了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学术思想也比较活跃,而且这些青年教师还要参加职称评聘,开拓和发展自己的学术事业,所以他们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的动力较大,热情较高。因此,高校学报应该及时跟踪他们的科研活动和进展,大力扶持他们的科研工作,积极主动地联系作者并及时发表其科研成果,不断扩大其科研和学术影响力,为本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尽一份力。

例如,《武汉科技大学学报》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积极联系本校的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配合学院的青年学术年会,分别于2010年第5期以及2011年第3期专门刊发年会的优秀学术论文,并在每篇论文后面对这些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及获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这样做,一方面集中宣传和报道了学校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信息和科研成果,促进了其学术成果的及时传播,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学报优质稿源的不足,提高了学报的社会影响力,并密切了学报与青年教师的学术联系。

对一些青年教师被核心期刊退稿后转投本校学报的稿件,编辑部也要抱以欢迎的态度。如果有些稿件确实是学术水平不高,编辑部当然不能迁就。但其中有不少稿件所涉及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发表价值,值得同行借鉴,只是在论文表述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重点不突出,逻辑结构不严谨,讨论不深入等。这时,编辑人员要耐心地指导他们删繁去冗,清除芜杂,弥补缺失,使文稿观点更鲜明准确,论证更全面充分,论据更典型有力,结构更严谨周密,脉络更清楚明晰,衔接更紧密自然,语言更流畅贴切,并做好规范工作,使论文质量达到学报发表的要求和水平。

总之,高校学报要与本校青年教师形成一种良好的帮扶关系。学报要始终成为青年教师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和园地,同时,通过发表青年教师的优质论文带动学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高校学报发挥培育科技人才的功能,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培养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从前面的稿源分析情况来看,非核心高校学报面对的主要是硕士研究生作者群。硕士生经过一至两年的专业研究工作,具有了一定的学术理论思维能力,但他们普遍没有受过学术论文写作的专门训练,加上文字论述能力方面的问题,相当一些人难以将其研究成果准确、系统、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目前我国研究生人数的增长与导师数量的增加不太协调,往往是一个导师要带几个十几个甚至更多的研究生,导师没有精力对研究生论文进行全面地手把手地指导,对其论文也没有时间逐字逐句地修改。因此学报编辑部收到的硕士研究生稿件往往不够理想,所以帮助和指导硕士研究生修改论文成为高校学报编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这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找准学术论文的创新点。硕士生刚刚涉足科研领域,思维模式正在从简单地接受知识到进行探索性创新工作的转变过程中,他们从事的研究工作一般是遵循导师的吩咐和安排,至于为什么进行这些工作往往还不太了解,因此在论文中介绍其研究成果时往往无法突出其创新点。针对这类稿件,责任编辑应该耐心指导作者进行总结和概括,梳理出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找到作者研究对象的创新性切入点,以揭示其学术价值。

2.讲究学术论文的结构严谨性、推理逻辑性和用语客观性。学术论文的结构,是指围绕论点(主题),按照科学的思维逻辑组织安排文章内容的具体形式。有些论文,主题不能说没有,拥有的素材也不能说不丰富,但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颠三倒四,思路不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出了问题[3]。针对这类稿件,责任编辑在提修改意见时不能太笼统,而应该给出诸如哪些材料在前,哪些材料在后,重点放在何处,层次和顺序如何安排等具体的意见。用语不够客观准确也是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易犯的毛病。诸如“题名”涵盖范围过大,论文的内容根本充实不了题名要研究的范围,对论文的研究意义过于拔高,在结论部分以偏概全,这些都是编辑要提请作者修改的地方。

论文修改是作者提高学术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生可以高效率地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特点,提高思维条理性,形成表达清晰,分析透彻,言之有据的良好写作习惯。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科研工作以及其他工作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积极搭建大学生自主创新成果交流平台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该计划的一项实施要求是,学校要组织参加项目的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4]。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创新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毕竟是以本科学生为主体,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目的,其产生的研究成果无论在学术性还是在应用性上都很难达到较高水平,而且本科生在此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科技写作,撰写的论文经常出现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语句表达混乱等情况。这些论文在层次较高的专业性期刊和高校学报上很难有发表机会,有很多刊物明确表示不刊发本科学生的科技论文。针对这种现象,非核心高校学报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搭建大学生自主创新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不妨设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成果”专栏,不局限于本校,而是扩大视野,荟集与本校学报报道方向相关的,全国各级“挑战杯”、“创新实验”等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与论文,使学报成为该类信息的汇集点与发散点,这将对本校及其他高校的教科研活动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由于本科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和驾驭学术论文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如果发表他们的论文,不仅学报要承担一定的学术风险,而且学报编辑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心血,但能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尽一份力,还是值得的。编辑要善于发现本科生论文中的闪光点和有价值之处,指出论文的不足,悉心指导其修改,对于有些修改不到位的地方,编辑有时要亲自帮助解决。对于确实达不到学报刊发质量的论文,编辑部也不要简单地用一封退稿信打发了之,最好能和作者进行协商,将经过修改的论文安排在学报增刊发表,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都是本科学生中的佼佼者,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努力能够正式出版,这对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会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编辑在稿件编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也会影响到他们在以后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更具有热情与信心。

(四)努力促进学术道德的建设

目前,在高校学术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甚至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的学术风气不正和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如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抄袭剽窃,或请他人论文,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个别人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等等。而高校学报对端正学术风气以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非核心高校学报涉及的作者群主要是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他们走上科研道路的时间不长,有些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还不够明确,这种情况下,学报编辑部不能只以一纸“投稿须知”来规定作者需要遵循的学术道德规范,在具体工作中,编辑还要尽自己的能力加以正确引导。一旦发现作者引用文献没有标注或错标时,应要求作者及时补上,同时避免芜杂和遗漏,对于少数作者为了掩盖抄袭的事实和故意删除重要参考文献的行为要及时指正。若发现论文中非实质部分有较大篇幅的内容与已发表的论文雷同,要建议作者删除。要提醒作者论述要严谨,不能夸大其词,对论文中的数据、图表要认真核对,发现图文描述不符或数据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要告知作者补充修改。

高校学报还会涉及到一个很普遍的学术不端行为就是“一稿多投”。我国很多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较高层次的核心期刊,其审稿周期比较长,一般为3个月甚至更长。一些作者希望论文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又担心不能录用而耽误了发表时间。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往往在向核心期刊投稿的同时,又会将稿件投给一般刊物。这样非核心高校学报便沦为“一稿多投”行为的“受害者”。这些作者中有少数在其论文被核心期刊录用后能及时通知普通高校学报编辑部进行撤稿,虽然避免了“一稿多发”,但其行为毕竟浪费了高校学报编辑和审稿专家付出的辛勤劳动。比这更糟糕的是,不少作者根本不将论文被其他刊物录用的信息告知编辑部,最终导致“一稿多发”,造成不良影响。在中国期刊网或万方数据库中搜索一下就会发现,重复发表的论文不在少数。因此,学报编辑部应该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来积极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如,收稿时电话联系作者以明确没有“一稿多投”;加快审稿进度,及时将审稿意见通知作者;进入编辑加工阶段前再次与作者进行确认等。总而言之,就是编辑部要及时地多与作者进行联系、沟通,通过自己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来尽量挽留作者。这样做,一方面编辑部能够避免很多“无用功”,另一方面也是对作者抱以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一稿多投”行为对科研人员的负面影响是长远的。例如,在历次评选院士中受到投诉最多的学风问题之一就是“一稿多投”。这种情况一经查实,院士必然落选[5]。

总之,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非核心高校学报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刊特点,帮助青年人才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正确的学术理念和追求踏实的学术作风,更好地发挥学报的人才培养功能。

[参考文献]

[1] 徐用吉,林清华,黄炜.高校学报促进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实证[J].编辑学报,2007,19(1):70-72.

[2] 何 莉.普通高校学报稿源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51-152.

[3] 李正元.学术论文写作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30-3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EB/OL].[2011-10-30]baike.省略/view/1016713.htm#2.

[5]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9-50.

Ways to Train the Reserve Scientific Talents for the Non-core University Journals

SHANG Ji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81,Hubei,China)

第12篇

关键词: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 现状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文化的多元化,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率剧增、家庭矛盾增多、家庭关系紧张,犯罪率上升、家庭贫富差别日益加大,造成许多特殊家庭。本文所指的特殊家庭是指离异家庭、闹离婚家庭、分居家庭、寄养家庭、特困家庭、教育不当家庭、领养家庭、婚后重组家庭。这些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与正常家庭不同,在心理上和行为方式上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差很大。心理上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孤独、报复等;在行为习惯上主要表现为随意、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胆子太小,什么也不敢干。在思想道德上表现为不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随意损坏公务、打架斗殴等。我们对定西市职业中专、鲁家沟初中、宁远中学和贺家岔学校的学生进行了统计研究。统计结果显示,特殊家庭在这四个学校所占的比例高达13.4%,而在这些学生中,有厌学、迟到、旷课、打架斗殴等行为的竟然高达12.5%,这些统计数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存在严重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解决。

一、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现状

大多数特殊家庭学生能够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积极进取,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但有部分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对以上四所学校的特殊学生采取问卷调查、当面谈心、走访家长、和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交流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梳理归纳,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教育有失偏颇。由于特殊家庭具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相差极大,所以特殊家庭学生所受的教育也大相径庭。我们通过对四所学校特殊家庭学生的认真分析发现,这些学生所受的教育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让孩子受一点苦、一点累。另一方面有的家庭对孩子不够关心,过分冷落孩子,甚至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绊脚石,这样造成孩子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人格上出现偏差。溺爱孩子,在物质上无止境地满足,易使孩子形成贪婪的性格;生活上百般照顾,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的过错一味迁就,易造成孩子养成不良习惯。给孩子太多的爱,容易造成孩子只知被动地接受爱,而不知对人付出爱。而冷落孩子,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使本来受到伤害的心理雪上加霜。

2.学校教育流于形式。近年来,安定区教体局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相当重视。要求每一个学校建立特殊家庭学生信息库,详细统计每一所学校的特殊家庭学生的信息,并要求每个教师帮扶一定数量的特殊家庭学生,对所帮扶的学生要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给予学生心理辅导、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对这些过程和做法都要记载在案,作为考核教师和学校的依据之一。通过对这四所学校的调查发现,各个学校都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特殊家庭学生帮扶计划,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详细记录了特殊家庭学生的信息;每个教师都有具体的帮扶对象,而且详细记载了帮扶措施、办法、过程及帮扶效果,软件资料相当完善。但是根据实际走访调查,这些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没有采取具体、实际的行动措施,基本上流于形式。

二、建议和对策

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家庭这一“避风港”已无力为特殊家庭的学生成长护航的时候,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刻不容缓。特殊家庭学生较正常家庭的学生在物质、心理等方面承受了更多压力,为了让“特殊家庭”的子女不再成为“特殊学生”,让他们与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只有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物质上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安抚他们,从精神上鼓励他们,全社会上下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有力地促进特殊家庭学生健康成长。

1.营造一个温馨的家。特殊家庭本身和正常家庭有很大不同,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爱孩子,但绝不是溺爱。孩子的世界里,不能没有爱,正如成长天空不能没有阳光,但不能有盛夏的强光。所以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特殊家庭的孩子心理较其他孩子更脆弱,更容易受外界影响。要及时发现问题,孩子犯了错,不能简单粗暴地呵斥一顿,更不能随意体罚。批评是必需的,但要注意分寸,不能过头。要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善意批评,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团结和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和支持。

2.创建和谐校园。学校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呵护和尊重,同学们的关怀,以及亲情的温暖。学校要创造良好校风,给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和谐融洽。要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制订具体的教育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老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特殊家庭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进行特别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确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为每个特殊学生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建立一张联系卡和一份跟踪教育档案。作为同学,要和特殊家庭学生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做知心朋友,说知心话

总之,社会各界要齐抓共管,为特殊家庭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