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时间:2022-07-02 17:3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第1篇

一、基本情况

三嘉乡地处正宁县东南部,东接子午岭林区,南与陕西省旬邑县毗邻,是正宁的南大门。辖7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3.6平方公里,耕地2.9万亩,户籍人口1866户6216人。2013年建档立卡初,省定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518户1990人,贫困发生率30.6%;止2019年底,剩余贫困人口4户1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4%。

二、脱贫成效体现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头号任务”,聚焦“减贫消贫”这一主线,矢志不移地破瓶颈、补短板,育产业、促发展,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变化。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坚定不移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不断优化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培育,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500亩、地膜洋2000亩、油料作物950亩;持续推进塬面苹果产业建设,建办林坡、东庄苹果成园示范点2处,补植苹果1100亩、新栽750亩;采取“331+”模式,在支党河川区建办3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处。

“一户一策”产业扶持,按照“四类分类法”要求,采取“菜单式”扶贫模式,精准对接到户产业,实施到户产业扶持6户3.4万元,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331+”资金入股,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牵引,大力推广“331+”产业扶贫新模式,优选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金牛实业、正宁鑫乐公司为承接主体,配股资金145.46万元,带贫197户,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缺发展资金、无增收渠道等短板,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合作社建办,积极推进“一村两社”建办,按照“六有标准”、“十四个必备要求”,规范建办运营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以中药材、苹果和畜牧养殖为主要发展产业;同时积极争取资金,相继投入资金30万元,逐步扩大合作社发展规模,带动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扶贫车间,投资20万元,在川区新建中药材初加工扶贫车间1处,实现偏远川区贫困人口就近务工。

第2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左权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精神,依托《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推动我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跳跃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中心,科技助力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必须”的重大要求,集聚科技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左权特色的科技扶贫新路子,助力脱贫攻坚。

二、立足实际,扶贫扶智

利用我县区域优势,提升产业级次。针对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草药五大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优势,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技能培训、跟踪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户提升科学素质,依靠科技增收脱贫致富,对实现全村及周边村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上下联动,信息共享

左权县是中国科普乡村e站示范县,建有乡村e站20多个,通过PC端、APP、中科云媒、新闻传媒等途径,为农民搭建专业信息服务平台,立足自身、辐射周边,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科普综合服务体。

四、示范带动,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带头作用,引进科技人才队伍,以举办专题培训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科普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技术人才,组建左权乡土科技专家队伍,通过专家培训带头人,带头人示范辅导农户,使每个贫困户至少学校掌握1—2项致富技能。

五、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以县十大节庆活动、科普活动为载体,以科普宣传栏、活动站和示范基地为阵地,全面开展各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等形式,以提高重点人群科普素质为目标,开展经常化科普。

六、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山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县宏远学校小学部4名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教导,双双取得了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小学组省级二等奖,这是我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取得的重大突破,填补了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空白,对青少年科技教育起到了模范作用。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行“六个覆盖”。⑴、农村科普信息员全覆盖。联合省、市科协、山西农大,推荐培训50名农村科普信息员,实现农村科普信息员乡乡全覆盖。⑵、农技协组织全覆盖。健全和完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专家服务站,实现农技协组织和服务乡、村全覆盖。⑶、乡村e站全覆盖。乡镇和重点村健全和完善科普中国乡村e站、校园e站、农村中学科技馆,实现科普e站乡、村全覆盖。⑷、科普服务全覆盖。联合省科技馆、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实现农民科学素质培训、科普大篷车巡回服务、科普大篷车电视联播节目全覆盖。⑸、科普报刊全覆盖。在重点乡、村实现科普报刊、科普资源、科普信息化产品全覆盖。⑹、特色科技产业全覆盖。培育1个乡镇特色产业,支持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1个农业示范基地,培育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打造1个特色品牌,实现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

2、建立科技助力扶贫示范基地。依托《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建设5个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示范乡(示范村、示范基地)。

3、大力推广实用技术。根据实际产业需要,编辑出版科普图书、挂图,制作光盘,通过乡村e站等平台,重点推广核桃防晚霜危害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果树、蔬菜绿色无害化栽培技术、家庭牧场养殖系列实用技术、道地中药材种植技术、谷子机械化精播技术、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渗水地膜应用技术、玉米膜侧播种及抗旱栽培技术等8项技术,组织专家搞好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农科110服务平台作用,实行带技术、带项目进村入户,帮助解决品种选择、产业链延伸、特色产业发展、种养效益提升、生产技术落后及产品销售等问题。

第3篇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镇东南部,地处丘陵山区,省道、县道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域总面积6.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560亩,耕地面积2876.94亩。全村总户数1075户,总人口3662人,其中:贫困户168户。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精准脱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按时完成村所有贫困户的脱贫攻坚任务。

三、目标任务

按照“干部包户、结对帮扶”的要求,以审计局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为重要抓手,协调好房产局帮扶干部,着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实实在在为贫困群众提供政策支持,确保2020年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四、对村2020年度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省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政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积极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贫困户收入稳步增长。

(一)深入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重要讲话为战略指引,发起最后总攻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与村“两委”干部进一步强化对脱贫攻坚的思想认识,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配合村做好低保专项治理工作。以“精准兜底”为目标,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困难群众,组织帮扶人配合村做好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重点解决“脱保”、“漏保”和保障不精准问题,提高保障水平。

(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目标为20万,围绕这个目标,我局将继续联系在外成功人士,招商引资,对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落户继续跟踪,争取早日落地生根,同时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做好认领认捐工作。

(四)对老街中心村配合村做好谋划。今年老街中心村将建设成为省级中心村,对中心村内的建设工作给予谋划和指导,配合村于10月份通过省级验收。

(五)把产业扶贫措施做早。要求帮扶人对群众大力宣传,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帮助群众恢复春耕生产,将疫情灾害降到最低,同时做好消费扶贫工作,联系企业和公司,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后销售的后顾之忧。

(六)加大选派单位帮扶力度。局党组每年围绕定点扶贫召开会议2次以上,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驻村干部工作汇报。局班子成员每年到村调研不少于6次,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到村不少于4次。要指导贫困村“两委”加强组织建设,与村开展结对共建,开展政策宣讲和上党课等党建活动,帮助贫困村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局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成员、副局长汪银岭担任组长,镇分工村干部朱参政担任副组长,设立扶贫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

第4篇

基本情况

我局帮扶点在XX乡XX村,精准扶贫对象为该村XX。XX,男,家庭人口4人,人均纯收入2300元,属于因病(脑淤血、肾病)失去劳动能力,家有荒山8亩。经与本人协商,结合其家庭情况,决定帮助其把荒山进行开发种植油茶树。目前,已请挖土机把荒山平整完毕,等待种植季节进行栽种。通过帮扶,预计可增收4000元以上。同时,通过资金和科技等对XX村进行帮扶,XX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指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成立了以局长XX为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负责抓工作落实。及时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尤其是跟踪脱贫经济项目进展情况,加强领导和指导,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二)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帮扶措施

一是开展了调查摸底。2015年7-8月,领导多次带领小组成员深入到XX村贫困户家中调查摸底,了解具体情况和贫困原因。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在调研基础上,制定了《XX县科技局扶贫工作计划》。副科级以上干部按一个1-2户进行接对帮扶,共帮扶1名困难户。三是制定好每户的脱贫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广泛征求意见 ,结合实际制定了每户贫困户的规划。

(三)抓好扶贫措施,落实帮扶资金

帮扶工作组针对当地优势,帮助XX村发展水稻、烟叶、油茶等种植产业,并帮助介绍进园区务工等方式,促村民收入增加。到目前为止,共帮扶资金2万元。

第5篇

梓坊村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来到梓坊村调研指导工作,我是梓坊村总支部第一书记,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梓坊村的基本情况:

梓坊村辖10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共计2000余亩,八个村民小组已经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覆盖率为全县之首,梓坊村共有贫困户共计41户,包括五保户5户,低保户19户,共计104人,截止目前已脱贫26户,73人,梓坊村党总支下设梓坊村支部委员会和博阳葡萄专业合作社支部,共有党员35人,全村葡萄种植面积1200多亩,是赣北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这几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镇党委、政府和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帮扶下,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功举办了四届葡萄文化节,得到了省、市媒体的广泛报道,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梓坊村注册了梓坊葡萄商标,2014年被江西省农业厅授予注册无公害产品证书。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同行业中,销售量及知名度位居赣北第一,每亩最低收入达8000元以上,高的可达每亩1.5万元以上,如今梓坊葡萄年产量近420万斤,批发价4元一斤,年销售总额达1680万元,真正实现了“一村一品”的目标。

下面我来简要介绍一下梓坊村大棚葡萄扶贫产业园一期的基本情况: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我村计划投资150万建设梓坊村大棚葡萄扶贫产业园一期项目,由村委会控股,采用“一领办三参与”的模式,村委会领办,党员,群众,贫困户参与,计划投入80万用于新建新式温室连体大棚20亩,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现在已经完成30亩土地流转,田地平整,机耕道建设,排水灌溉设施建设,种上了20亩巨峰葡萄和10亩荷花。计划成立“一领办,三参与”模式的合作社,注册资金70万,村委会利用组织部30万资金和自投资金5.7万元,控股51%,党员、群众、部分贫困户按照出资比例合计控股49%。

下面介绍一下扶贫产业园的利益分配方案:合作社租用村集体大棚种植巨峰葡萄20亩,预计每年支付租金5万元,第一年和第二年属于葡萄成长期,没有大额葡萄收益,计划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套种辣椒等蔬菜增加收入,预计第一年套种收入4万元,大棚租金和村委会分红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第二年部分大苗葡萄挂果,第二年预计收入8万元,村集体分红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帮扶贫困户,剩余收入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和村委会开支。第三年开始丰产挂果,每年葡萄产值28万元,除去运营成本10万元,净利润18万,按照持股比例分红,预计村集体分红9.18万,党员、群众、部分贫困户分红8.82万,合作社租用村集体的大棚,第一年按照实际使用时间付租金2.5万元,以后每年支付5万元租金给村委会,租金计入合作社开支,村委会从第三年开始每年从租金和村委会分红中拿出8万元用于帮扶梓坊村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平均分配,按照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进行帮扶,重点帮扶低保户、五保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剩余收入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和村委会开支。部分贫困户在葡萄扶贫产业园务工,按劳动时长从合作社劳务支出中领取工作报酬。下面我来说一下梓坊村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1、7月份启动3.6公里梓坊村道路拓宽工程,8月份完成工程建设。

2、7月底前完成温室连体大棚建设。

3、8月初举办第五届葡萄文化节,进一步提高梓坊葡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届时欢迎各位领导来参加葡萄文化节,品尝葡萄的美味。

我的介绍就这么多,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6篇

XX镇辖区内有2座千亩圩堤——XX圩堤、XX圩堤,1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当鄱阳湖水位达到警戒线19米,我镇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防汛当中,抓好防汛巡查排险除险等工作,由于今年洪水来势凶猛,根据省市县防指文件相关要求,我镇两座圩堤全面泄洪。进洪受灾后,镇党委、政府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积极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防疫消杀、灾后自救、“六稳六保”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尽全力降低灾害的损失。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标对表,从严从紧抓好抗洪抢险工作

(一)工作落实情况

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防指等各部门的悉心指导下,镇党委、政府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与洪魔斗争。镇党委书记担任东风圩堤的副指挥长,镇长任左桥圩堤的指挥长,其他班子成员及一般干部按照安排在圩堤上值守、巡查、抢险。

按照要求行洪后,镇党委政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开展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工作,明确分工,确定职责,围绕防汛值班值守、核灾救灾、灾民转移安置、灾后恢复生产自救、灾后重建、救灾物资的申报发放、贫困家庭和人口的救助、灾后环境整治及防疫等8个方面,有序开展工作。

(二)物资储备情况

4月份进入汛期后,我镇就开始为防汛做好准备工作,圩堤、水库清杂到位,砂石、编织袋、三色布等防汛物资提前提前采购到位,同时投入资金XX万余元在两个圩堤上搭建了XX个值守点,架设通电线路XX公里,为防汛工作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巡查排险情况

全镇防汛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和县乡两级责任单位的防汛干部日夜坚守东风、左桥两个圩堤,严格按要求进行巡查排险,镇纪委牵头的督查组每日对值守情况进行督查。至7月11日行洪时,共发现出险点XX处,处理险情XX余次,确保了两座圩堤的安全。

在做好圩堤防汛工作的同时,镇党委政府也密切关注山塘水库汛情,每座山塘水库都有专人巡查,水位高时及时开闸放水,如发现险情第一时间上报,并按预案进行处置,确保了水库安全。

二、精准规范,从实从细做好减灾救灾工作

(一)转移安置情况

我镇共转移群众XXX户XXX人,其中XX户XX人集中安置在长红、亮星村小两个集中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按“八有”要求配备,保障了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村干部每日到安置点了解群众需求,并做好思想工作,确保无人私自返回原住所居住。

(二)核灾报灾情况

灾情发生后,镇安排专人对全镇灾情进行汇总,要求各村据实上报,不得漏报、虚报。7月11日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我镇XX个行政村有XX个受灾,梅堂村委会四房查村、港头老街村等部分自然村全村被淹。共有XXX户XXX人受灾,其中贫困户XXX户XXX人;紧急转移XXX户XXX人,其中集中安置XX户XX人;农作物受灾面积XXXX亩,水产养殖受灾面积XXX亩,良田损毁XX亩,其中贫困户产业受灾种植业XX亩,绝收XX亩,水产养殖受灾XX亩;受灾房屋XXX户,其中贫困户XX户,倒塌房屋XX间;道路损毁XXX米,桥梁损毁3座,水利设施损毁XX处,直接经济损失XXXX余万元,其中农业损失XXX万元,基础设施损失5186万元,群众家庭财产损失XXXX万元。

(三)救灾款物管理

灾情发生后,镇村干部通过微信等方式向在外能人志士介绍受灾情况后,许多乡贤通过个人、企业或者商会的形式为我镇捐资捐物,为家乡救灾工作奉献一己之力。

共收到社会捐资XX万,各部门下拨及社会捐物约XX万元,已按程序全部发放到位,镇村两级全部建立台账。救灾资金XXX万元正在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步骤进行分配,各村按照省市县文件要求正在制定分配方案。

(四)防疫消杀情况

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防疫工作,镇党委政府安排镇分管卫生防疫的领导牵头在镇卫生院召开专题会议,对各村村医进行防疫消杀工作专题培训。村委会和村级卫生机构每天对退出洪水的区域进行消杀,对集中安置点的群众进行体温测量,对居住点定期进行消毒,杜绝疫情发生。

(五)服务保障情况

因圩堤进洪,我镇集镇老街、都中公路道路受淹进行管制,为方便周边十余万群众的出行,镇党委政府同县公路部门一起安排船只免费运送过往群众,累计运送群众4000余人次,对道路被淹村庄临时安排船只开辟简易山道,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督促供电、供水部门抢修设施,保障用电用水安全,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及智障人员管控,杜绝溺水事件发生。

(六)灾后重建情况

按照“一堤一策”的要求,对我镇两座圩堤分别编制了《圩堤退水期管理和圩堤内生产自救方案》,对圩堤巡查、安全管理、险情处置、内湖排涝、水环境保护、生产自救等工作设计了预案,确保退水期圩堤安全。

我镇油茶、小龙虾等产业和早稻、水产养殖在此次洪灾中不同程度受损,镇扶贫站、农技站已对受灾情况逐一进行了核实,积极与保险公司对接,申请农业保险理赔,全镇早稻大户投保面积XXX亩,赔付XX万元,散户投保面积XXX亩,保险公司正在查勘,虾稻共作XXX亩,已落实赔付360元/亩,赔付资金XXX万元。对退出水面的农田正组织开展自救,抢收早稻面积XXX亩,发放粮种XX万斤,坚持水退到哪里,种到哪里,已抢种晚稻面积XXX亩。并加强技术指导,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

对洪水退出的区域,镇党委政府及时安排各村委会联合XX公司对垃圾进行清运,杜绝垃圾成堆现象。对损坏的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能抢修的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修,目前已抢修水毁公路1.7公里,同时申报水毁交通项目资金1564万元。镇执法队负责协助集镇被淹商户及时清运垃圾,恢复环境,确保集镇经济运转。目前我镇集镇受灾商户已全部恢复营业。

三、科学调度,从优从速统筹落实各项工作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做牢四道保障。对全镇XX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落实教育帮扶政策;村卫生室、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全覆盖;加大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对象危房改造力度,彻底消除住房安全问题;通过安装自来水或签订供水协议,实现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全覆盖。

二是做实两业扶贫。在产业扶贫上形成了百亩油茶行政村全覆盖基础上今年计划申报100万元项目资金对油茶基地抗旱设施项目进行改造。在就业扶贫上,目前已有XXXX人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县外XXX名,县内XXX名其中XX名贫困劳动力在就业扶贫专岗实现本地就业)。

三是做好普查准备。1、成立普查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2、加大增收途径。通过筑牢保障、增加光伏专岗等方法7月份全镇贫困户收入测算全部超过6000元;3、细化扶贫政策。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全面细化十三五期间所有贫困户的帮扶政策。目前正在按照普查工作要求,《行政村普查表》、《贫困户摸底表》和《入户宣传卡》已全面完成初稿,正在进行数据核查。

(二)人民武装工作

一是选优择强,提升入伍青年质量。通过营造氛围、入户摸排、宣传发动等方式引导优秀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

二是走访慰问,营造拥军优属氛围。临近建军节,我镇对现役官兵家属及退役军人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并召开座谈会,感谢其为国奉献。同时,引导群众观看官兵抗洪抢险视频,激发群众爱国热情。

(三)环境整治工作

在做好洪水退出区域垃圾清理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铁皮棚整治,整治率达到85%,持续开展闲置宅基地整治、畜禽圈养整治,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同时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使我镇环境整治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第7篇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县委、政府扶贫工作会议结束后,立即召开我局扶贫工作会议,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精细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扶贫开发工作由迟新人副局长分管,工作开展由分管领导协调组织实施,农综办、农业科、农改办、预算科等部门具体负责落实扶贫措施,办公室负责计划上报、工作总结、表格填报等工作。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二、深入调研,理清思路。

为做好帮带扶贫工作,李局长多次带领相关人员到挂钩点的乡村委会了解情况、开展调研、听取挂钩村委会工作汇报;迟新人副局长带队,多次深入到村委会下属四个自然村实地了解情况,走访贫困户,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详细询问,摸清贫困根源;核实贫困户户数,确定帮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县财政局年挂钩扶贫工作计划》,妥善安排各项工作。

三、狠抓落实,措施到位。

(一)加大资金扶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大河边村入村及村内道路为传统泥土路,长期人踩马踏得不到妥善维护,路面松软坍塌、坑洼不平,雨季泥泞,旱季尘土飞扬,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筹措资金8万元,其中:机关经费解决2万元,一事一议项目资金6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3720个,对入村道路和交通桥进行简单修缮。河底村现有农户127户639人,牛、马、骡等大牲畜计200多头,猪、鸡、鸭、羊等小家畜若干。该村地处山区,饮水管道年久失修,多处生锈破裂漏水、杂物堵塞,导致经常性停水,给村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造成极大困难。积极筹措资金,通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落实资金6.4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4260个,顺利启动2,543米人蓄饮用水管道架设及户均一立方米储水池工程项目建设。目前,河边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建设项目已立项,硬化入村路面2,112米,均宽3米,建设挡墙3道127米计581m³,安装涵管18根;硬化村内路面789米,均宽4米;建设5米跨桥一座;村庄道路种植绿化树685株,绿化面积1340㎡。项目总投资49.844万元,其中:组织村民投工投劳2130个,以劳折资12.78万元;村自筹资金12.264万元,一事一议项目财政补贴24.8万元。项目预计于年2月份竣工。

二是更新观念,提升脱贫能力。多次组织党员深入扶贫挂钩点,实地了解当地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捐资捐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局领导多次深入扶贫村,引导群众更新观念。结合当地实际,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贫困原因,找准存在问题,选择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

三是立足实际,解决实际难题。结对帮扶责任到人,努力促进贫困户适龄子女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对政策范围内的贫困户,按照政策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加大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扶贫挂钩点的实施。

四、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局的扶贫挂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民脱贫致富任重道远。对照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下步工作中,将强力推进以下工作的落实。

一是继续引导观念更新。结合村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活贫困状态导思想守旧、文化水平低、科技法律意识薄弱、信息闭塞,甚至部分贫困户发展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的实际,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更新转变思想观念,组织劳动力免费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免费培训农业生产技能,开展普法教育。联系农业、林业、水利、社保等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工作。

第8篇

突出重点 精准发力 推动革命老区与全县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近年来,某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老促会的指导下,在县人大的支持下,把握机遇,结合精准扶贫,不断探索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从资金、项目、产业、人才上给予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支持,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推动了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跨越发展,为老区与全县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凝聚强大支持合力

老区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仅靠老促会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争取领导和部门支持,县老促会建立了定期给县主要领导汇报老区工作制度和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得到县主要领导的关注和部门的大力支持。1999年,县老促会促成了全县老区工作会议在某乡革命老区召开,县主要领导带领所有的县直部门负责人到老区现场调研,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形成了一份解决某乡老区建设困难和问题的责任清单,针对每一项建设中的难题,明确一个部门,明确资金支持额度,本次共获得县有关部门老区建设资金100多万元。县老促会及时巩固本次会议成果,建立了县委政府主导、县老促会牵头、部门参与的打包、联动长效工作机制,将项目、资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金果老区。这个经验和成果得到了省老促会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10多年来,通过这种模式,为金果老区争取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到2016年末,实现财政收入997万元,是1999年的16倍;固定资产投资18052万元,是1999年的22倍;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48亿元。

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基础条件全面改善

某乡老区离县城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县老促会决定从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破制约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是行路问题得到改善。全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0多公里,其中省道27公里、乡道74公里、村道66公里,全乡有13个村通了水泥路。2000年前,80%的农户不通公路,到2015年,80%的农户通了公路。二是乡集镇得到迅速发展。集镇人口从1996年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00余人。实施了集镇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场即将启动,集镇配套功能逐步完善,聚集和辐射效应逐步增强。2010年启动了集镇第二次修编,完成了集镇总体规划,正在制定控制性详规,构建了“一桥两岸三横四纵”的空间布局,形成“两区两中心”的发展格局。重新规划后的集镇将达到5.6平方公里。集镇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某老区字帖儿逐步成为四县交界的边贸中心、易地搬迁中心、教育中心和医疗中心。三是饮水难问题大大缓解。2003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项目,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解决了14个村、1.3万余人的饮水难题。同时,实施了乡集镇引水工程,建起了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新建引水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将从根本上解决集镇饮水难题。四是供电安全和供电质量基本得到保障。2000年以来,协调电力部门对老区乡进行二次农网改造,总投入达到3000万元左右。2015年又启动了第三次农网改造,预计投入2000余万元。五是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2014年底,基本实现宽带到村工作目标。2016年启动了“宽带乡村”建设,全乡将逐村实现宽带进农户的工作目标。

三、产业优先,扶贫助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把产业建设摆在支持老区建设的优先位置,充分与县扶贫办对接,结合产业精准扶贫政策,通过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建设。着力特色种植产业配套建设、基地建设、规范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农业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形成了三个特色产业经济带三个万亩基地建设,即沿江万亩干鲜果基地、低山区万亩优质绿茶基地、高山二高山区万亩药材基地,培育了一系列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其中两大茶叶品牌双双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湖北省著名商标。着力畜牧产业建设,老区乡成为全县生猪、山羊调出大乡。同时,特色养殖规模化,形成了养殖果子狸、美国獭兔、大鲵、麂子、七彩山鸡、蛇、蜜蜂等特色产业链。市场主体增长势头强劲。着力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市场主体培育,构建县老促会督促、县直部门扶持、乡镇领导组织、乡直部门服务、乡村干部落实“五位一体”的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机制,民营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全乡专业合作社达到93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家、州级百强社2家、县级示范社9家。仅2012年,全乡新增市场主体190个,新增企业15家。

四、转变思路,智力支持,推动老区持续发展

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工作,仅仅依靠输送资金、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激活人的内生动力。县老促会不断探索、总结老区建设促进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实现了从单纯重资金、项目、产业、技术向人才支持和精神扶持的双向转变,推动革命老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大人才工作支持力度,针对老区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教育卫生等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在人才招考、调配、经济和政治待遇上放宽条件,给予倾斜,尽量多招录本地干部,落实乡镇干部津贴,加强和稳定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支持作用。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加强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对红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将老区乡确定为全县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感恩教育;举办“讲红色故事,忆红色经典” 、寻找老等活动,编印红色故事书和制作红色老区宣传专题片;开展“老区杯”发展竞赛、争创“文明单位”、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工商户”、“致富能手”等活动,凝全民之智,兴社会之力,掀起热爱老区、建设老区、振兴老区的热潮。通过这些活动,使老区精神得到弘扬和传承,充分动员和形成了全社会关注老区、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建设的格局,同时也使革命老区的党员干部群众深受教育,不忘初心,自力更生,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使革命老区人民与全县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第9篇

一、督战主体和范围

(一)镇级督战。联系县领导负责对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村,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涉及重点区域、重点项目、薄弱环节进行挂牌督战。

(二)村级督战。贫困村由定点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挂牌督战,非贫困村由镇党委政府和定点帮扶单位挂牌督战。

(三)专项督战。扶贫专项工作涉及各办公室和各单项负责人,牵涉到贫困户补贴实物和资金的,一是要收集完善2014年扶贫工作以来至今所有年度所有贫困户到户的扶贫项目、危房、易地搬迁、地质灾害搬迁、增减挂钩、产业项目、扶贫日捐款资金、资产收益分红、产业扶持基金、小额信贷(贴息)、集体经济分红、公益性岗位、护林员、低保金、五保金、残疾补贴、养老金、高龄补贴、畜牧站畜禽产业方面补贴、退耕还林(包括公益林、天保工程等)、地力保护粮食直补、优抚、奖励扶助、医疗保险代缴、医疗报销、医疗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栋梁工程、教育扶持、贫困户电费减免、安全饮水等情况。二是要收集完善到村到镇的所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内容、项目规模、投资金额等。各站所办务必清理完善,将最终确定版本电子档传镇脱贫攻坚办和各村。三是要紧盯“一低三有”、“一低五有”、“一超六有”以及“两不愁三保障”重要指标,报账全域达标。四是要完成项目实施和报账销号。

二、督战内容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落实”“三精准”“四不摘”的要求,重点督战以下内容。

1.人均纯收入、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

2.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情况,公益岗位新增就业情况,无劳动力家庭兜底保障情况等。

3.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和后续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4.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情况。

5.“大排查”回头看、巡视巡察、年度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资金绩效评价、审计监察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6.不严不实、不精不准、账实不符、脱贫质量不高等问题解决落实情况。

7.脱贫攻坚“四不摘”落实情况。

8.项目库建设使用和扶贫资金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9.“五个一”“三个一”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三、督战和方式

按照镇级统筹、现场督战、分项推进、逐级落实的原则,明确责任,限时完成。

(一)镇级统筹。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挂牌督战的统筹协调,研判形势,部署工作。适时召集各村和涉及办公室,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围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态势和趋势上进行深入分析研判,进一步找准问题、发现短板,逐项督促相关村和帮扶部门压实攻坚责任,完善攻坚方案,落实攻坚举措,及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切实把短板弱项补扎实、把基础工作打牢靠。镇脱贫攻坚办负责现场督导督办、工作调度、跟踪督战、汇总分析、推动解决问题等。

(二)现场督战。一是组织好每月的脱贫攻坚例会,听取各村工作汇报,认真排查和研究存在的问题短板,有效开展挂牌督战,确保问题及时有效整改到位。二是镇脱贫攻坚办牵头,组成13个督战指导组,进村入户,帮助找准“两不愁三保障”和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督促指导其按要求整改到位。每月20日前将开展督导情况,发现问题以及剩余问题数量等情况报镇脱贫攻坚办。巡回督战指导组成员要认真研究各村存在问题,梳理重点督战事项,结合网格精细化管理中排查的问题和后续整改,对各村统筹开展巡回督战指导,并将督战情况梳理报送主要领导。

(三)分项推进。有挂牌任务的镇级站所办要主动对接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认真分析本系统、本行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区域、重点事项和薄弱环节,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后,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业务指导,督促落实问题整改,每月20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剩余问题数量等情况报镇脱贫攻坚办。

四、督战步骤

2020年3月至12月,分3个阶段开展。

(一)全面启动阶段(3月中旬)。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底前)。全镇各村各站所办对本辖区本站所办挂牌督战成果负责,结合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巡视巡察、考核、暗访、审计等发现问题,对标“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要求,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

(三)巩固提升阶段(12月底前)。持续巩固督战成果,落实“四不摘”要求,健全脱贫攻坚监测预警机制,基本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五、督战要求

整个督战工作贯穿2020年脱贫攻坚全过程,切实做到统筹开展、科学调度,确保“督”出压力,“督”出实效,“战”出水平,“战”出佳绩。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市、县安排部署开展督战工作。各乡(镇)要精心谋划,认真部署,结合本乡(镇)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调动各方力量做好本乡(镇)的督战工作。县级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督战要求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脱贫攻坚业务熟悉的优秀干部参与督战。

第10篇

自2016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直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一书记及帮扶责任人的大力帮扶下,在镇村两级干部及扶贫小组长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县脱贫攻坚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聚焦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我村群众收入稳步提高,生产生活及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将五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灯塔村现有13个自然庄,截止到2020年末常住户数1162户, 户籍人口4257人,村两委成员7人。全村五保户13户13人,低保户截止2019年底共115户187人,每月补助7万3481元。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298人,2018年12月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256人。2019年档立卡贫困户118户253人,2020年档立卡贫困户117户249人,其中2014年脱贫19户61人;2015年脱贫22户46人;2016年脱贫28户40人;2017年脱贫31户60人;2018年脱贫户为15户41人;2019年脱贫户7户14人。2020年清退脱贫户1户(邱防振)。我村贫困户致贫主要原因为6类,主要以因病、因残占主要致贫原因。其中因病致贫为33户61人,因残致贫为27户56人。拥有7千多亩基本农田,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二、脱贫指标完成情况

(一)贫困人口识别退出情况。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每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通过镇村自验、国家级验收,达到脱贫退出验收标准的贫困人口116户251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指标,统筹考虑村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综合因素,到2020年我村贫困发生率为0%,村级专合作社组织1个,村级集体经济超过2万元,建制村都通硬化路,自然村均通动力电,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义务教育阶段均无辍学学生,都有村卫生室,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

(二)安全饮水达标情况。自2018年起在区委区政府、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我村新建蕲北自来水厂一座,自来水管网覆盖蕲县镇北部六个建制村,其中灯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自来水比例达到98.2%,基本实现全覆盖,确保了我村群众吃上了安全饮用水。

(三)农村义务教育达标情况。自2019年起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6名,其中享受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补助46人,资助资金55607元,其中高校阶段的4人,资助资金8000元。2020年起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1名,其中享受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补助31人,资助资金--元,其中高校阶段的4人,资助资金8000元。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清零”任务。

(四)安全住房达标情况。2016年全村共排查危房5户(其中:2危房新建和修缮合计补助资金72000元)。2017年全村共排查危房18户(其中:危房新建和修缮合计补助资金236000元)。2018年全村共排查危房9户(其中:危房新建和修缮合计补助资金138000元)。2019年全村共排查危房1户(其中:危房新建和修缮合计补助资金20000元)。2020年全村共排查危房117户,经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全部属于安全住房,没有发现危房现象,并且发放了住房安全鉴定报告。

(五)人居环境达标情况。始终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经常抓、抓经常”的重点工作,结合拆危治乱等工作,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13个自然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治理,环境卫生达到干净整洁,实现了环境有人管,管理无死角,形成了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全村拆违治乱工作,做到了应拆尽拆,。截止目前,已拆除危旧房11户28间,清理清运垃圾279吨,动用人力371人次、机械14台次。

(六)村卫生室建设及合格医生配备情况。我村自2016年以来设立一个村卫生室,配备村医2名,其中助理医师1人,乡村医生1名,几年来我村卫生室不断升级改造,并按要求配备药品种类达到180种以上,能开展现场结报业务,极大的解决了我村群众就医难得问题。

(七)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按规定享受参保缴费补贴政策达标情况。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自2016年以来至2020年末我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100%,2020年参合补助资金37750元。

(九)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达标情况。扎实推动农村低保政策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其中纳入低保户112户174人。在开展农村低保“回头看”工作中,对现享受农村低保对象和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清理筛查,做到了不错保、不漏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十二)贫困村通硬化路达标情况。全村13个自然村道路已基本硬化。

三、精准扶贫落实情况

(一)产业扶贫项目落实情况。自2017年起我村因户施策,其中入股宿州市爱禾循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补助资金114000元,产业到户项目的有9户,补助资金53500元。2018年起我村因户施策,其中入股宿州市宏贞肉鸡养殖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补助资金15900元,入股宿州市爱禾循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补助资金15000元,特色种养的合计33户,补助资金131900元,2019年特色种养的17 户,补助资金元110600元,2020年特色种养的23 户,补助资金52610元,产业扶贫覆盖率98.2%。

(二)小额信贷落实情况。自2016以来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合作经营共计17户,贷款资金共计67万元。其中2户为户贷户用。截止6月全村小额贷款已全部收回。2020年11月份我村为家庭条件相对差一点的贫困户申请办理了16户小额信贷,每户贷款4万元,采取三合模式,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确保贫困户不返贫,不致贫。

(三)扶贫公益岗位工作落实情况。自2016年以来,灯塔村共申请了公厕管理员共16个,其中公厕管理员9名,保洁员4名,巡河员1名,护路员1元,光伏管理员1名。每户每年实现增收7200元,极大的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

(四)光伏扶贫工作落实情况。自2017年以来截止目前光伏到户项目30户,其中动态调整1户,户主吕洪跃死亡,调整出吕洪跃,变更户主调整入李贵兰。2020年光伏扶贫共计收到收益130445.51元,现已全部打卡到户。

(五)动态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自2016年以来,我村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镇政府的工作安排,认真完成各年度动态管理工作,截止到2020年灯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减少5人(非整户减少4人,整户减少1户)。按照动态管理工作程序清退一户邱防阵户4人,所有清退资料已通过公示公告,上报扶贫办。

(六)中央巡视回头看及其他整改工作落实情况。5月24日,灯塔村召开巡视整改问题“回头看”部署会议,对照清单全面排查,制定整改措施,充实佐证资料,完善整改台账。同时开展省、市、区暗访反馈问题整改台账,按照“一部三推”会议安排扎实开展问题整改清单。上半年省扶贫办暗访埇桥区整改问题我村排查2条问题、已完成整改2条,现已整改完善。市扶贫办5月6月分别开展暗访埇桥区问题反馈整改工作通知,对照我村情况共排查出2条问题,现已整改完毕。截止到2020年末我村又完成年中督查整改工作,2020年省督查巡查整改工作,埇桥区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整改,宿州市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等。

四、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入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有需要帮助的农户,联系其他单位帮助解决问题。

2.帮助各类符合免缴新农合人员做好新农合代缴工作。

3.介绍贫困户到公益岗位就业,增加收入,帮助解决家庭困难。指导灯塔村扶贫工作精细化开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明确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全面压实指导帮扶责任,为精准脱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4.带头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帮助村落实好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措施。

5.协助村组织实施各类到村到户扶贫项目,管理、监督、检查扶贫项目和资金,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协调落实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

6、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经常到我村开展遍访工作,领导深入群众家中,宣讲宣传精准扶贫政策,了解群众意愿,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促进了我村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第11篇

为全面推进绵羊山村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工作落实见效,根据省、市和县乡工作安排,结合绵羊山村实际,严格对照上级各项要求,围绕贫困人口脱贫、整村脱贫及春季双基攻坚等工作目标任务,持续加压增责,我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情及贫困概况

绵羊山村是马振抚镇九个贫困村之一,地处马振抚镇西北,县乡道昝马路穿村而过,距离县城25公里,距离乡政府3公里,全村共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444户2252人,其中党员有39名(含驻村第一书记),耕地5760亩,适龄劳动人口约100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700多人,农作物种植夏粮以小麦为主,秋作物花生为主。

止2019年4月底,我村共有建档立卡户41户80人:其中包括2017年脱贫户8户19人,2018年经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示公告等程序,又有16户32人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脱贫户脱贫不脱政策),贫困发生率降至1.38%,低于2%的国家标准。对照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等11项贫困村退出标准,于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退出贫困村行列。2019年春节前后死亡建档立卡五保贫困户2户2人(张书祥、曲良义),剩下的17户29人中,2019年计划脱贫14户26人,经过今明两年的精准帮扶相继脱贫,将全面完成为期五年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脱贫渠道主要有:低保、五保补助;扶贫粮仓分红;到户增收分红;光伏扶贫分红;众享农机分红;合作社务工和转移就业;安排公益性岗位和农业保险宣传员稳定就业,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等。

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情况

1、村部完善情况。绵羊山村2018年整村退出贫困村行列,除贫困人口退出达标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必须达标。2018年2月村部建设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其它附属设施正逐步完善中。

2、文化广场及文化大院建设。2018年我们主要做了下列工作:投入资金30余万元,止2018年1月底已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验收后,文化广场面积不太达标,我们又借建设美丽乡村的机会,在张庄自然村建设文化广场一座,面积300平方米。

3、村小学、幼儿园建设。2017年,开工建设村小学和幼儿园教学楼,投资分别为120万元和60万元,已完工并通过验收,2018年,又完成了村小学的硬化美化绿化工作。

4、安全饮水。我村村民使用虎山水厂自来水,饮水一直安全,2017年底对管线老化的马庄、杨庄两个自然村饮水管网进行改造。目前全村人都用上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5、生产生活用电。全村电网已改造完毕,达到脱贫条件。

6、村卫生室及合格乡村医生。村卫生室2018年改扩建6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进行达标改造,乡村医生符合条件。

7、宽带、电视入户情况。宽带、电视已通到各自然村,部分农户安装了宽带,达到脱贫条件。

8、道路情况。2018年在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中,我们修建联村水泥路10公里,实现了每个自然村有一条入村水泥道路。

9、通天然气情况。2018年1月。华嘉盛燃气公司投资150万元建设绵羊山燃气加气站项目,已免费为贫困户安装燃气入户管道及燃气灶具。其他农户可以安装使用天然气。

10、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投资约500万元,新建村内道路26010m2,垃圾箱20个,垃圾清运车1辆,太阳能路灯60盏,房屋改造8户,绿化树木1338棵,污水管网300米,处理设施1座。农综开发项目投资1100余万元,整治堰塘6口,新建生产道路约5000米,桥梁58座,改善了全村生活生产环境,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11、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下半年投资280万元实施绵羊山村张庄自然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硬化道路1800米,建设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绿化栽植各类风景树12300余株,立面改造2万平方米,建成游园1200平方米,村容村貌得到整治,村民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三、村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绵羊山村目前以特色种植业(夏粮优质小麦,秋作物优质花生)为主的生产及深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我村夏秋作物种植面积5700亩,小麦及花生深加工项目辐射到周边村镇,能带动部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入社就业。

同时安排了几项增收措施项目,这些项目实现了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一是扶贫粮仓项目。由张振群、李长付两户各贷款5万元投入到项目中,2018年12月两户各分红3300元,其他贫困户每人各分红500元。

二是到户增收项目。2017年有11户为分散养殖项目,分别是张振群、赵庆新养猪项目,陈付海、李保安、赵长献、陈汉彬、曲良绪、曲良义养羊项目,白占兴、李长付养牛项目,李运强养兔项目。2017年有19户(除五保户和上述11户外)将到户增收款各5000元投入到乡扶贫基地紫瑞鑫合作社入股,2017年每户分红1500元,2018年每户分红2500元。2018年10月,共19户贫困户实施特色种植(花生)到户增收项目,每亩补贴资金300元,共补贴资金41700元。

三是光伏扶贫。该项目2017年11月实施,2018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投资77万安装1000平方米光伏板,止12月,已分红四批次,每个贫困人口合计分红431.8元。

四是小额贷款。2018年贫困户曾安英、李运强两户各获得小额贷款5万元,投入紫瑞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终入股分红不低于3300元。2018年12月底,又有闫国杰、李玉兰、赵庆新、任全兴、白占兴、张国存、曲良绪等户签定了小额贷款协议,可贷款5万元,入股县农机产业园众享农机合作社实现分红。2019年初,众享农机分红贷款户每户分红3000元,其他贫困户分红人均400-500元。

这些项目都经过公示,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参与进去。

四、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1、建立花生加工销售合作社

2018年3月,由我村致富能人赵庆举投资1200万元建设镇扶贫基地--紫瑞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我村,主要从事花生种植、加工、销售。项目占地26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花生米加工生产线2条,1000吨冷库一座,1500吨标准化粮仓一座,项目基本建成,正在试运行。目前,我镇参加扶贫产业基地紫瑞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到户增收项目的贫困户共有44户,其中我村有19户。全镇共有22户以小额贷款形式加入紫瑞鑫,其中我村有2户,每户入股5万元,年分红3300元。

我村有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5户17人已和紫瑞鑫签订就业合同,目前正准备组织入社务工,月工资不低于600元。

2、建立千亩优质红薯种植基地

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绵羊山村贫困户以土地托管形式发展优质红薯种植,成立红薯种植合作社,打造千亩红薯基地,在杨庄和余岗两个自然村共种植红薯1200亩。贫困户享受的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统一集中使用,委托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其中每户贫困户5000元,单人贫困户2000元。项目完全由合作社实施,进行红薯种植、管理、收获、销售。

项目运营后收益贫困群众41户80人,每户贫困户每年分红不低于1000元,单人贫困户不低于400元。此外,有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进入合作社务工,按劳计酬,提高收入,提升群众满意度。

3、建立丰隆豫航电子扶贫车间

丰隆豫航电子有限公司是深圳市丰隆电子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建于绵羊山村,主要经营蓝牙耳机电池及蓝牙耳机组装业务,公司规模80-100人,年生产额达1000万支,收益额达20-30万元。计划总投资150万元,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100万元,二期投资50万元。一期建设占地8亩,厂房建筑面积2栋合计3000平方米,配套办公室、会议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建成投产后可带动贫困户10-20人就业,月工资收入可达1000元-3000元,增加贫困户及村民收入,提升生活水平,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使本村及邻近村民生活得到质的飞跃。

4、建立国储林基地  

以生态廊道和农田林网为重点,实施国储林基地项目建设,统筹抓好村绿化,新营造林500万亩,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第12篇

一、村情概况

××村位于位于××乡政府东北××公里,是××乡距离最偏远的行政村。全村辖15个村民组、21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0亩,人均耕地1.6亩,林坡面积6500亩,人均2.31亩。村主要产业是中药材种植、辣椒种植、牛羊养殖。村三委班子健全,党员共36人,帮扶单位是××县××局,脱贫责任组长是××(××乡副乡长),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是××(××县××局××科副科长)。

全村村民总户数710户286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55户634人(不包含稳定脱贫8户29人),低保户86户287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46户168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9户19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户),残疾人户61户203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19 户67人),大病户140户495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48户173人),最初认定危房户143户550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53户235人),已实现危房改造108户46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9 户171人,剩余14户贫困户危房2019年全部改造完毕),老人户160户238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54人)。2018年底没有新识别贫困户,有1户因夫妇双方同时得大病返贫。

截至2018年底,全村已脱贫57户251人,其中2015年脱贫14户58人,2017年脱贫36户165人,2018年脱贫7户28人。目前剩余贫困户98户383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9户19人,低保贫困户36户130人。2019年计划脱贫78户348人,2020年兜底保障20户35人。

(一)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634人中,因病致贫49户190人,户数占比31.61%;因残致贫19户67人,户数占比12.26%;缺资金致贫66户283人,户数占比 42.58%;因学致贫8户36人,户数占比5.16%;缺技术致贫7户28人,户数占比4.52%;其他缺劳力、因灾等致贫6户30人,户数占比 3.87%。

在未脱贫98户383人中,因病致贫33户127人,户数占比33.67%;因残致贫16户52人,户数占比16.33%;缺资金致贫41户170人,户数占比 41.84%;因学致贫5户21人,户数占比5.1%;其他缺劳力、因灾等致贫3户13人,户数占比 3.06%。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村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五条途径”的要求,坚持因户施策、一户多策,坚持保障与增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并重。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提高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的激发,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升脱贫质量上,先后实施了到户增收养殖业、种植业补贴61户28.43万元、光伏发电扶贫60户6万元、公益性岗位9人人均月工资450元等项目,同时,还实施了金融扶贫7户16万元、技能培训一期58人、危房改造38户170人、易地搬迁10户53人、劳动力转移就业178人等系列措施,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我村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因病致贫:一是××乡卫生院每年对贫困户群众免费体检两次,在乡卫生院住院治疗免费,实行卫生院医生对贫困户的一对一签约服务;二是××县县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对所有贫困户每人缴纳30元小额保险,城乡医保交费每人补贴30元,贫困户遇到大病,可以报销5次,住院治疗报销比例有所提高。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全村贫困户或低保户累计有73户162人次在各类医疗机构治疗,总费用119.68万元,其中自费40.36万元,补偿79.32万元,整体报销比例66.28%,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三是为贫困户中37名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门诊卡,10名患者慢性病门诊卡正在办理中。四是对大病患者,村两委和帮扶单位及时上门慰问探视,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积极办理低保手续。

2、针对缺资金致贫:一是两年来共为61户贫困户办理到户增收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发放到户增收补贴资金28.43万元;二是为贫困户办理互助金贷款2笔,发放贷款5万元;三是发放小额贴息贷款7笔16万元,用于贫困户中药材种植、牲畜养殖等产业项目,另通过企贷企用模式,已申报240万元小额贷款,拟带动48户贫困户,目前正在审批;四是为全部155户贫困户开展了信用等级评定;五是通过危房改造,为38户170人补贴资金55万元;六是通过企业带贫,为36户134人补贴资金7.2万元;七是通过光伏发电为60户补贴资金6万元。

3、针对缺技术致贫:一是举办了一期短期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家政服务,58人参加10天集中培训,并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培训补贴17400元;二是有3人参加驾驶员培训,取得驾驶执照,每人补贴2000元;三是发放2017年“雨露计划”教育补贴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计划”春季教育补贴2人,每人1500元;四是村两委组织种养殖大户开展技术帮带活动,组织贫困户外出观摩学习丹参种植、辣椒花椒种植等,受益贫困户65户。

4、针对因残致贫:一是2017年以来积极联系县残联为12人办理了残疾证;二是对符合残疾补贴发放条件的按时发放残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发放资金21600元;三是将家庭特别贫困的再纳入农村最低保障范围,2017年残疾人贫困户纳入低保15人;四是组织5名轻度残疾人参加了劳动技能培训。

5、针对因学致贫:一是2017年共为66名学生办理各项教育补贴176690元,社会教育捐赠15000元;二是帮扶单位××县××局为6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赠2000元;三是发放2017年“雨露计划”教育补贴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计划”春季教育补贴2人,每人1500元。

6、针对其他缺劳力、因灾、交通不便致贫:一是为缺少劳动力和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办理企业带贫48户,可增加收入14.4万元,办理光伏发电扶贫60户,收入12万元,提供公益性岗位9人,人均月工资450元;二是为因灾致贫的孤儿2户3人办理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三是对交通不便的贫困户,2017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户53人。

二、村脱贫目标完成情况

(一)贫困发生率

××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计划2019年脱贫出列。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 634人,截至2018年底已脱贫57户251人,现剩余贫困户98户383人,目前贫困发生率为13.38%。已经脱贫的57户,均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8年为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且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饮用水);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的安全住房。

××村2019年计划脱贫78户348人,预计年末贫困发生率1.22%,2020年兜底保障20户35人(全村人口按2862人计算)。

(二)基础设施建设

1、通村公路硬化情况

××村有3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目前××乡政府至××村委道路已全部是水泥路,17个村民组目前还有3个组未通水泥路。道路路面类型为水泥硬化路面。路面宽度3.5米,能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2、通客运班车情况

××县城至××村通客运班车,一天四趟,上下午各两趟通达村里学校、村委会,能够满足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需求。

3、农村饮用水情况

全村农用饮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人畜用水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目前××县水利部门、县疾控中心已按照《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的有关规定要求,对水质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出具了水质检测报告。

4、生产生活用电情况

××村全村通动力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

(三)基本公共服务

1、广播电视户户通

目前全村广播电视通过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全覆盖。

2、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村目前有一个文化活动室、2个文体广场、一个宣传栏。

3、标准化卫生室

××村卫生室房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村卫生室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配备有两名医生。

4、合格乡村医生

××村卫生室有两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

5、基本实现通宽带

××村实现宽带通达,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5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四)其他

村集体经济:××村筹资80万元入股××县××公司,每年可获得公司分红5万元。

三、增收措施及行业政策落实情况

(一)产业就业增收情况

1、到户增收项目。 2017年、2018年全村共有61户享受了到户增收项目补贴,发放补贴资金28.43万元。其中自我发展的共31户,分别为:养羊12户、养牛9户,种植丹参8户、辣椒花椒种植2户;入股分红的共30户,每户利用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入股××公司,分红3年,每户每年可获得本金及分红2100元。

2、光伏扶贫。2017年建成光伏电站300兆瓦,可为6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2000元。

3、小额贷款扶贫。2017年、2018年利用小额扶贫贷款政策,为全村7户贫困户发放政府贴息贷款16万元,另外通过企贷企用模式,已申报240万元小额贷款,拟带动48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分红3000元,连续分红3年,目前正在审批。

4、技能培训。一是举办了一期短期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家政服务,58人参加10天集中培训,并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培训补贴17400元;二是有3人参加驾驶员培训,取得驾驶执照,每人补贴2000元;三是发放2017年“雨露计划”教育补贴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计划”春季教育补贴2人,每人1500元;四是村两委组织种养殖大户开展技术帮带活动,组织贫困户外出观摩学习丹参种植、辣椒花椒种植等,受益贫困户65户。

5、公益性岗位。开发有保洁员、学校门岗等公益性岗位9个,带动贫困人口9人,人均月工资450元。

6、扶贫车间就业。全村共有9户贫困户9人在××扶贫车间就业,每人每月工资均在1200元以上。

(二)行业政策落实情况

1、教育补贴类:2017—2018年享受教育补贴66人,发放教育补助金169970元;发放雨露计划助学补贴15人,其中2017年13人每人2000元,2018年2人已发放春季教育补贴每人1500元;帮扶单位为6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赠2000元。

2、危房改造:对全村所有住房条件差的贫困户做了危房鉴定,共48户为危房,其中C级危房21户,D级危房27户,目前其中38户进行了危房改造,补贴资金55万元;其余10户进行了易地搬迁。

3、易地搬迁:2017年度,××村实现易地扶贫搬迁10户53人,目前已搬迁入住。

4、医疗保障类:对所有贫困户每人补助30元城乡医保交费,五保贫困户补助180元。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全村贫困户或低保户累计有73户162人次在各类医疗机构治疗,总费用119.68万元,其中自费40.36万元,补偿79.32万元。已经为贫困户中37名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门诊卡,10名患者慢性病门诊卡正在办理中。

5、残疾人两项补贴:全村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残疾人共19 户67人,其中1级残疾8人,2级残疾13人,3级残疾29人,4级残疾17人。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共15人。全村共有21名残疾贫困人口享受了每月60元的护理补贴,15名残疾贫困人口享受了每月60元的生活补贴,其中两项补贴均享受的有9人。

6、五保低保:目前全村未脱贫的贫困户98户383人中,五保贫困户19户19人,低保贫困户36户130人。

(三)“七改一增”情况

经过认真排查,全村贫困户中需要实施“七改”的共有63户,具体情况为:需要改厕的26户,需要改厨的15户,需要改门窗的12户,需要改院的8户,需要改电的7户,需要改地平的4户,需要改水的2户(部分农户需要改造2-4项)。目前已完成41户改造,剩余22户的改造任务明年7月份全部完成。需要增添必备生活用品的共有11户,其中缺少衣柜的8户,缺少桌椅的3户,已全部增添完毕。

(四)“志智双扶”情况

在村部南侧设立“爱心超市”,超市内涵盖了日化用品、粮油、调料等23类100多种生活用品,由帮扶单位和“千企帮千村”企业捐款购买,总计23600余元,实施爱心积分卡制度,积分一分抵人民币10元,积分可累积,但不能兑换现金,爱心超市的一切物品只能用积分卡兑换,不允许现金买卖。每月开展一次“五星农户”评选,即遵纪守法星、脱贫致富星、环境卫生星、环境卫生星、孝老爱亲星,对当选的农户发放积分卡。

四、2019年工作打算

(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2019年计划硬化××村民组道路2公里,预计投资40万元。

2、建设全村人畜饮水工程,计划打4眼120米深井,总投资约80万。项目完成后,达到户户通自来水,实现全部饮水安全。

3、计划新建1200平方米,建设一个党建文化广场。

4、改造村委后边的老教学楼,覆盖彩钢顶,室内室外重新粉刷,更换门窗,项目总投资约90万元。

(二)发展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指导下,××村明确了脱贫攻坚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外出打工+中药材种植+养殖,目前发展情况是:

外出打工 目前我村155户贫困户中有178人、涉及131户在外打工,年人均收入18391元。

目前我村贫困户特色种植430.9亩,其中花椒51.7亩,辣椒53.2亩,中药材326亩,特色种植预计年收入79.9万元。

养殖方面,贫困户养牛67头、羊175只,预计年增收25.35万元。

上述三大产业2019预计为155户贫困户实现收入432.6万元,人均收入6823元。

(五)认真落实行业部门扶贫措施

1、到户增收方面:2019年计划20户参与,主要发展肉牛、山羊养殖项目,每户享受补贴不超过5000元,养殖每头牛预计增收3000元,每只羊增收300元。

2、科技种植:继续宣传引导中药材种植,2019年计划新发展400亩血参、200亩柴胡,特色种植发展100亩辣椒,同时组织贫困户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收益。

3、金融扶贫:加大小额扶贫贷款宣传发动、组织推动工作力度,2019年计划新增加小额扶贫贷款40户120万元,贫困户获贷率将达到50%以上,为贫困户增收和发展产业提供更加强大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