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教育专科论文

网络教育专科论文

时间:2022-09-13 17:0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教育专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教育专科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网络 教育 成功 服务

正文

网络教育服务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创造符合学习者需要和期望的服务结果的机会,也就是澄清服务提供商和学习者之间的正确的需要。学习者对服务过程和结果的理解和观点,就形成了质量的理解和此项服务的满意度。例如,以学习者客观评估网络教育服务的意见作为评价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

在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研究中,网络教育服务的资源和服务过程的资源结构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发挥网络教育服务资源的潜能,也就是发挥服务群体的潜能,网络教育服务将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网络教育服务的资源可被理解为网络教育服务人员、技术资源、提供的硬件设备,还有组织结构。提供的网络教育服务资源必须符合顾客的需要和希望是网络教育资源的最基本要求。网络教育服务资源的质量好坏密切关系到是否能够提供优质的网络教育教育服务。网络教育服务资源是网络教育服务的先决条件之一。

从学生角度着眼,同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学生与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媒体教学资源取代了传统的老师、粉笔和黑板,这一点同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接收机制也不一样。如何有效组织利用学习资源,保证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如何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双向通讯和反馈机制来保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内容。

因此只有针对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建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并针对远程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远程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服务,在观念、制度和模式上大胆创新,做好学习支持服务,才能够确保远程教育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从而保证当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绍兴学习中心依托建设单位是绍兴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校隶属绍兴市总工会,是1985年4月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地区性、综合型成人中专学校。2003年11月学校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订办学协议,正式成为中国地质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校外学习中心。

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技术模式,将网上管理和网下管理结合起来,将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与教学和教学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学生服务体系。包括:咨询服务、学生日常服务、个性化学习指导服务、教材服务、考试服务以及校外学习中心服务等一系列完善的助学、导学服务体系,全方位打造学习支持服务,确保教学工作的实施和教学成果的获得。目前学习中心共有注册学生12000余人,已毕业近10000人,在读生2000余人。连续五年度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评为“示范学习中心”;2007――2011年度被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局评为“绍兴市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中心的主要成功经验是:

一、追求站点管理更规范

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现代远程教育视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手段,视为培养造就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办学指导思想上重点突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把“三个育人”和“三个面向”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国家教育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办学的根本依据;坚持把主办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要求作为办学的基本准则。注重把好办学方向、生员质量和教学质量三关。同时,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创新强校和资源共享”的理念,把培养岗位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实践中,着重掌握远程教育的主要任务,教学模式、管理体系、教学手段、保障条件等,一系列举措有效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我们把国家的政策规定视为办学的灵魂,融会贯通办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面对市场经济形势,我们注意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牢牢把握教书育人这根主弦。“学习中心”设立以来,我们在办学行为上做到了“三无”:即无以校外学习中心的名义举办其他教学活动和经营活动;无以校外学习中心名义发放毕(结)业证书和培训资格证书;无设置站外站、站外点的行为。严肃了政策规定,维护了主办学校的权益。

2、认真做好收费工作是开展远程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始终不渝地严守国家的政策规定,在收费工作中牢牢把握“三条依据”:一是当地物价部门的名文规定,二是主办学校当地物价部门的名文规定,三是主办学校的名文规定。坚持做到“三不”:即不擅自扩大收费项目;不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搞无政策依据的收费。近年来,我们没有出现任何违规收费的现象,也没有收到任何学生的投诉。

3、健全服务机构。虽然国家经济形势转好,但网络教育招生依然十分严峻,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校由校长亲自担任试点高校网络教育绍兴市职工中专学习中心负责人,主管招生、教学、教务管理等工作。年学校下设网络教育招生办公室、学历教育科、财务室和综合办公室。现有管理人员13人。招生办公室负责网络教育招生宣传、入学考试、上报学生信息、负责发放入学通知书和学生注册报到等工作。学历教育科承担学习中心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配合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承担网络学院下达的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财务室负责学习中心的收费和学生学杂费的管理和结算等。办公室负责学习中心的后勤服务等工作。

4、修订管理制度。为保证整个教学管理、学生学习服务支持工作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学习中心自成立初期就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目前除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以外,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规章制度就有10多个。同时学习中心把落实管理职责,明确管理目标作为网教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要求信息管理员认真做好网络维护、信息传送、文本处理等学习支持服务工作,以确保网院―中心―学员之间的信息畅通,以便及时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文件通知,传达好相关会议精神。

5、开展教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我们坚持在实践中学,在学习中,做到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办学能力。具体抓了“两个环节”:一是坚持从书本上学习。我们订购了远程教育的资料,要求所属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抓好自学,把远程教育的目的、要求、方法、标准等渗透在脑海里,联系在工作中,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二是组织业务研究。我们每半年要组织召开一次远程教育工作业务研讨会,重点学习政策规定,兄弟单位的做法、经验,解剖自己的工作学习,研究教育措施、办法。通过学习研究,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做好远程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实现招生工作更高效

招生是办学的硬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招生市场的生员争夺战,我们始终坚持“政策在胸,纪律在握,积极工作,严守法纪,实事求是,择优招录”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做到了“三实”、 “三不”:即实事求是地张贴主办学校提供的招生广告;实事求是地进行口头宣传;实事求是地把握入学者的条件;不搞跨市宣传和招生;不搞误导、错导和诱导招生广告;不把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招收入学。学校多次召开招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招生对策,根据生源市场的情况采取了灵活的招生形式。从校领导做起,层层明确落实招生任务,将招生任务与教职工的业绩考核挂钩。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宣传招生。以2012年为例: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招生工作终于取得良好成绩,全年共计招生800人,注册交费近785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许多教师成为了出色的业务员。

三、推进教学管理更科学

教学管理是网络教育的关键,只有不断强化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意识,才能确保网络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形成的共识。在明确的办学方向指引下,学校积极践行规范管理的思想,重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落实:

(1)加强入学教育管理。每年级新生报到注册时,学习中心均举行新生开学典礼,进行入学教育。我们把网络教育学生入学教育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一是有关网络教育的知识教育。包括网络教育的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二是远程教育技术知识的教育。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常见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网络基本技术训练、如何上网浏览教学资源、如何利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等。三是教学资源介绍。各专业、各门课程都有哪些教学资源、如何查找教学资源等,了解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的特点、学习支持服务方式等。

(2)加强教学计划、教材管理。我们能认真执照网络学院制定的教学计划,提前征订下一学期教材及辅导材料。今年完成了地大网院十几个专业两万余册教材的征订工作,同时建立了教材管理档案。

(3)加强日常考试管理

今年学习中心共组织各类期末考试、入学考试、补考计十余次。在每次考试之前,都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严格分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制作考务手册,制作考试座位表,安排和布置考场,并做好监考老师的安排工作。另一方面严格考试操作程序,从各类试卷下载、印制、装订、分装、保管、核对均实行专人负责。考试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检查试卷,封卷,统计缺考、免考名单。

(4)加强统考工作管理。除了常规的学期考试外,学习中心也非常重视本科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两门课程的统考工作。随着教育部对网络教育统考工作的推进与深入,为保证本科学员顺利通过网络教育的统考,确保高通过率,我们加强了考前面授教学。聘请绍兴高校专业课教师为学生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讲思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们为学员安排了一个月时间的面授辅导,整理下发考试复习资料,如2012年,学员参加本科统考合计参考人员达 300人次。计算机通过率为80%,大学英语通过率达到68%。

(5)加强毕业工作管理。按照网院要求下载论文资料,制订论文写作管理规范,将资料、写作规范、任务书、选题表、论文范例及时下发给学员。认真做好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2012组织180名本科学员参加了由网络学院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832位学员取得了专科、本科毕业文凭。

四、拓展支持服务更灵活

我们在远程教育工作中,注重处理教与学、师与生的相互关系,提倡能者为师,以强帮弱,取长补短。一是师生互动。我们坚持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尤其对学生提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老师认真负责的解答和指导。老师在教学中还注重采取提问式和研讨式等方法,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互相切磋的机会,活跃教学气氛,增强教学工作的趣味性。二是小组互动。我们根据教学班的人员情况,合理编班编组,成立了班委会,选配了班干部和学。每个学习小组又成为一个协助组,遇到难题共同研讨,共同会诊,群力攻关。三是座谈讨论。我们经常组织召开座谈和研讨会,收集情况,征求意见,让师生在一块共同研讨,学术交流,起到了助学的效果。

五、提升档案管理更完善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电大;网络教育;软实力

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软实力实际上是相对于硬实力来讲的,网络教育的硬实力往往指组成网络的硬件设施、拓朴结构、设备性能配置等,这个在组网的时候都已经考虑得很多,硬件平台如何搭建和完善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讲述。而网络教育软实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的存在并非是一个实物,而是由很多非物质性力量构成,比如网络教育的文化力、网络教育的影响力、网络教育的服务力、网络教育的影响力等等。我们电大是国内较早参加网上教育的大学之一,我们的校园网的构建也相对成熟,整个全国电大系统内的网上教学也逐步开展。我们在参与网络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觉得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在软实力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注意改进与完善的地方,从以上原因出发,我们希望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初探。

一、电大系统网络教育软实力的构成

网络教育的软实力是由很多非物质性力量构成,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文化力

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文化力是整个软实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网络教育的核心。电大在以前曾实施过广播电视网络及卫星传播的教育方式,但这种方式的教育是非双向的,只有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没有学生反馈;教育也是非实时的,学生和教师不同步参加;教育是非交互的,教师和学生不能交流与讨论。网络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文化力,不同之处首先是教学方式的不同,网络教育采取的是多种媒体为媒介进行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方式;其次是个性化教育明显,因材施教;再次是网络教育的文化不是灌输式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学习文化的自主性强。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培训方式,已受到教育界、科技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欢迎,成为当前Internet教育应用的一大热点。

(二)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影响力

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影响力主要是指受影响的面越来越广,受影响的人越来越多。在各县级地区,在各成人高校中,对成人教育影响最大的就是电大系统及系统内的网络教育。有很多一部分人选择电大就读,就是因为电大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得较好,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这些人的宣传介绍,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又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网络教育满足了人们求学的愿望。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往往是社会阶层的分水岭。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意味着个人发展将受到相当的限制。然而,即使是发达国家,既有的高校也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求学的愿望。对于中国来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能满足人们求学的需求问题非常突出。每年大批高考落榜的考生,入学无门,又渴望上学。国家要振兴经济,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但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限制,普通高校要扩大办学规模困难很多。因此,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市场很大。人们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社会需要高层次人才,这都为电大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服务力

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服务力包括网络设备的服务能力与管理者的服务能力。电大系统内的网络设备必须是容量大、稳定性好、24小时无间断通讯的设备。管理者的服务力包括教师提供教学资源的服务力、管理者与学生实时互动的交互力、管理者对网络资源的管理能力。为了电大网络教育的需要,现在从中央电大到下面各县级电大,基本上每个学校都配有十台以上服务器,用于平时的网上教学和网络考试。每个学校都建立了信息中心部门,派专人来维护这些网络设备,以保证设备正常长期地运行。电大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丰富,有各种多媒体课件资源,教师及时地进行管理更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网络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答疑、研讨形式的交互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实时互动的功能。电大网络教育的服务力是以前传统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教育的服务更加彻底,个性化教学更加明显。

(四)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竞争力

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竞争力包括网络内容的竞争力、网络服务的竞争力、学习用户收费的竞争力。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如何在众多的成人教育高校中脱颖而出,就要看我们的学校是否具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否具有先进的网络支持服务。而这两项,都离不开整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后盾。电大系统平时注意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同时加强本系统内原有教师师资水平的提升,整个教师队伍在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方面已大大提高,使得电大能在众多的成人教育高校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对网上学习的用户进行收费方面,电大一直坚持将所有的学习资源免费提供给学生学习使用,不仅包括所有教师的教学课件,还包括很多期末考试的试题库,这种做法更加人性化,更加满足了学习者的需要。

二、电大系统网络教育的软实力如何提升

(一)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也是网络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蕴含了丰富的人性化、个性化内涵,触及到了网络教育的深层理念。它在现代网络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要“以学习者为本”,努力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而不论他们的空间和时间条件。远程教学以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突破了地理区域和时间的限制,只要用户联入Internet网络,就可以使用上面的各种教学资源。其二要“以学习者的学习为本”,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提供优质的学习产品,为学习者的学习服务。其三要“以学习者的个性学习为本”,强化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为每一位有着不同发展速率和个性特征的学习者,提供适合而多样化的学习支持,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自主发展。

(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电大系统从中央电大到地方电大,网络教育中的教学资源在不断的丰富之中,如本科、专科专业中各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直播课堂、音像制品等,都放在网上,供学生点击学习;还有很多老师和同学的教学论坛讨论内容也放在网上,供学生学习和考试的参考之用。现在电大网站上还放了电子文献数据库,里面不仅包括了电大历届期末考试的试题库,还链接了国内知名刊物里的很多著作,供学生参考学习。不过随着近几年新专业的开设,网上的教学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网上测试这一块的科目开设得也不多,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后很多课程的考核都应该直接通过网络来进行,因此学校应重视对新专业新课程的网络资源的建设和网上考核科目数量的逐步增加。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网络教育的发展,新型的授课方式要求教师有新的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并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中的运用,要求教师们必须学习运用网络的技能,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简单地知识灌输。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掌握网络教育的技术,还要注意自己教师角色的变化。网络教育中的教师必须在学生加工知识、提出假设、解决问题和创造时给予帮助。从中央电大到下面的各省市级电大,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人数不是很多,而且很多县级电大的教师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数也很少,在学历进修上还有待加强。在使用先进技术制作媒体课件的水平上,还不能令人满意。电大系统内经常开设教学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更应该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

(四)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活动的开展

我们要经常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互,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远程教学是开放的系统,充分考虑到传统教学中有提问反馈和交流的双向教学环境,既保留了传统电教的形象生动、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又有相互访问、直接双向交流的特点,而且教学内容既可适应在校学生,也同样满足社会上需要再教育的各类人员的需要。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定时开展交互活动,并且把这项工作列入教师的工作量考核当中。

(五)关注学生对教学资源使用的方便程度

我们网络上提供给学生的教学资源形式很多,学生可以用学号或者用户名进行登录。但这一过程还可以再统一一下,希望所有的登录名和密码都能一致,而不是现在在这个电大网站用9位学号,那个网站用14位学号,有些还要注册用户名。学生看课件时所要安装的软件,也可以放在一个统一醒目的地方,集中起来,供学生一次性下载。

(六)完善网络教育中的制度建设

网络教育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来约束。比如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对领导机构的管理制度等等。对教师的管理如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定时更新网络课件,放上期末复习指导等指导学生学习和考试,对学生提问内容的及时回复等;对学生的管理比如做好学生的上网学习记录,学生提问语句的正常管理等;对领导机构的管理比如领导应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地对教师和学生的网上教学过程作出合理的考核和评价。

(七)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维护

网络设备的维护是电大网络教育顺利开展的最重要的技术支持。没有网络设备,一切网络教育都无从开展;而如果没有专人维护,一旦出现网络故障,所有的网络教育也必须停止,甚至引起整个电大网络系统的瘫痪。电大系统内的服务器在不断增加,网络运行也日趋繁忙。各学校信息中心的管理人员正在努力维护网络系统,尽量使网络不中断。网络运行速度、安全性、可靠性这将是系统内未来需要关注的最主要的问题。

1、在网络的安全性方面,比如操作安全、病毒防治、数据库备份等。

2、在网络技术方面,如操作故障的排除、文件整理、组织网管软件开发、网络系统分析等等。

3、对区域内网络运行管理。

4、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等等。

总之,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软实力的提升要从以上七个方面去实施,应注意结合学校本身的专业和教学特点,加强品牌效应,注重过程管理,定能在众多的网络教育学校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网络教育标准与技术》杨宗凯 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01

[2]《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美国)艾碧编、丁兴富等译 ,轻工业出版社

[3]《网络教育初探》,顾曰国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网络教育标准与技术》,杨宗凯 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01

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远程教育理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正得到蓬勃的发展,本文就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技术平台搭建以及课业考核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

    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定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前提和环节,是实现教育目的手段。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材选用是否妥当、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完成和培养人才的质量。它的设置受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者、社会需求三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远程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原则:

    1.实用性原则: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和实效性远程教学对象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或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因而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应适应特定教学对象的特点。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课程内容应突出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专业教学应加强应用性和实效性。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体现社会生产、服务、建设、教育、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

    2.经济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少而精。不论网络教育对象还是成人函授教育对象,多以业余、自主性学习为主。应贯彻课程设置少而精的原则,削枝强干,突出主干课程,在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

    3.层级性原则:明确不同学习层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需要明确不同学习层次的知识结构。专科层次的学习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本科层次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并且充分保证专科和本科层次学习知识的独立性和连续性。

    二、教学资源的配置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用于学习实践的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包含现有的“硬件”和待开发的“软件”。充分发挥这两种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课程的质量和保障课程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效果的最优化。“硬件”是指传统思想上的教辅资料即课程教材、辅导材料、字典和手册等。“软件”指集音频、视频于一体的网络课程课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整合、研发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产生学的兴趣,能主动学习,且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学习。

    1.激活学生的兴趣。网上教学资源不是仅仅只对课本进行电子文档、电子练习的延续,而是具有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资源的趣味性、成就感和实效性。针对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对象开发多种媒体的教育资源。

    2.增强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实行边学边练的测评一体化方式。建立短时课程辅导资源,半小时学习半小时练习。

    3.完善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每门课程提供教学大纲、学习进度表、电子教案、阶段性作业、辅导与串讲、综合测试、答疑等教学内容。

    三、教与学的技术环境平台建设

    网上教学辅导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的技术保障。教学辅导平台应以学生为本,为学员提供网络学习支持功能,如网上答疑、在线作业和测试、小组学习集群讨论,等等。

    1.网络畅通保障学习随时性和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从网上快速获取相关学习内容或在线向老师提问和同学请教。

    2.提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第一,网络视频交互教室和即时通软件实现师生之间的即时视频的互动交流,通过在实践中使用,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远程教育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视频教室互动克服面授教育的时空限制,学生能平等地接受教育。通过老师的在线指导,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在单一静态学习教学资料同时进行学员间互动学习和师生问交互学习。第二,开展课程论坛和BBS论坛。引导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主动,加强了学员间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热情。

    3.提供学生学习的实时监控系统。从现代技术手段上严格对学生网上学习、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考试、毕业设计进行实时监控,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提供有力凭据,从而加强了学生的管理。

    四、课业水平的考核与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分析教与学的质量重要依据之一。

    1.课程考核。远程教育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即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考核即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主要有网上学习、阶段性作业、参加小组学习活动等,总结性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网上考试和纸质考试。根据远程教育的学习对象特点,学生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死记硬背,但其具备一定的理解运用能力。考试形式可以多样化:开卷、闭卷和考查(设计图纸、程序、读书报告等);考试内容侧重于技能考核,题型侧重于论述、案治觥⒊绦蛏杓频?考试时间可以分批进行;考试地点可以灵活选择。

    2.毕业论文评价。毕业论文是一个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全面检验。

第4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网络思想教育正日益成为思想教育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围绕网络思想教育的涵义及所具备的内容的扩充性及趋异性特征,着重研究了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方法,希望有助于推动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能为网络思想教育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随着国际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双向交流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计算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互联网也为中国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媒介生活条件和网络生活空间,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李岚清同志在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因此,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方法研究,已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 

 

一、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涵义及其特性 

 

1、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涵义 

通过几年的研究,学者们不断深化了对网络思想教育内涵的认识。刘梅从技术特征角度出发,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网民(或受众) 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韦吉锋则从人的本质角度,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2、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特征 

网络思想教育是思想教育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思想教育在工作领域、工作方式及工作手段上的拓展和延伸。与传统的思想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网络思想教育内容的扩充性 

网络是个开放系统,网络的隐匿性使得上网者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虚拟上网过程中,受教育者即使认同网上的内容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再虚拟上网。这种带有传承意义的虚拟行为,在更深的层面上深化了教育者上网的内容,造成了言论自由度大幅度的扩张,使新的理念、认识等有价值的东西, 在开放平等的关系中得到认同、肯定、传播,这在客观上添增了新的网络内容。同时,网络超密度、超高速的传输技术,使任何信息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增量扩容,在扩张中也实现了网络教育的巨大效能。 

(2)网络思想内容的趋异性 

一般情况下, 网上内容趋异性是由网络教育者决定的。网络教育者可充分利用社会职责、话语权力以及其它方面的优势, 充分利用掌握信息资源的优势, 把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建设得更好, 内容丰富多样。广大受众为满足认识启蒙、认识补缺、认识偏颇及认识超越,就需要上网寻找这方面的答案,这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它既是一种通过教育者表现出来的社会组织行为, 又是一种单个自组织行为, 二者的结合, 使受众完成了对网上内容的自主选择。受众上网, 一般说来是“求其友声”, 以求同性为指导, 但要实现这种求同性, 又必须以趋异性为前提。因此, 在网络思想教中,如何样解决趋异性与求同性这对矛盾, 是有待于网络思想教育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于是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方法也就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方法研究 

 

1、坚持疏导方法。 

网络思想教育,是一种社会组织行为。单个的组织系统必须服从整体组织系统的需要。在网络思想教育中,教育者组织行为的目的是提高广大受众及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处于主体地位的教育者,就必须科学设置网上教育的内容,上网的受众在思想观念上认同主流社会。这种相容性,为网络思想教育者坚持疏导方针,提供了基础性的前提条件。在网络思想教育中,客观上要求网络思想教育者, 对受众思想认识问题,以及工作、学习、生活、家庭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尽可能做解惑析疑的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受众愿意接受网上教育,并保持受众思想趋上行为的相对稳定性,以发挥网络思想教育的更大效能。在整个网络思想教育过程中,受众出现认识上偏差、反复、片面、偏激甚至错误,是经常存在,为了达到教育者的目的,必须坚持疏导方针。 

2、强化自我评判能力。 

网络思想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它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显著的人为性。在网络思想教育中,人不仅是教育主体,同时也是教育最直接的目的。网络不仅是传播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培养人的知识技能的工具,而且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主体可以自主能动地进行选择,必然导致对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合理有序的困扰,特别是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各种价值观念纷呈,不同文化意识相互碰撞,排斥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冲击下,网络思想教育中的知识滋长出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确定性和垄断性。由此可以看出,保证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教育正确导向,提高主体自我评判能力,必然有助于主体在虚拟化的自由环境中提高价值判断能力,正确决策,对自我高度负责。 

3、建立长效的网络思想教育机制。 

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已初具规模,接受和参与网络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工作机制上,高校若要推动网络思想教育健康发展,保证网络思想教育持续性和有效性,必然要求建立明确的网络思想教育原则和指导思想;建立长效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建立网上信息资源利用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用户操作规程和网络服务制度、网络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制度。所以,我们要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特点,定期组织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察学习、交流取经,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一批网络技术骨干。鼓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优秀学生干部、学生社团成员和学生积极分子参与网络管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逐步形成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群体。 

 

三、一点启示 

 

互联网对思想教育就其特点来说是全面和深刻的。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意识形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文化观念和社会思潮相互交锋,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提出挑战,应对网络环境的思想教育理念、方法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造着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必然出现新问题、新特点。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网络思想教育研究,将网络对目前和未来可能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对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产生基础性的影响,在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播所具有的开放性、以及受众在网络环境中创造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可以反作用于受众,重塑受众,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等特征上,都显示出网络思想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而网络思想教育的方法研究就成为网络思想教育发展和改革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柄“双刃剑”,其负面社会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文化警觉,应从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着眼,来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导向,提高运用网络开展思想工作的能力,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萍,张世梅,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m],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2]彭雪开,论网络思想教育的趋异性[m],长沙大学学报,2003(3)。 

[3]彭雪开,论网络思想教育内容的扩充性[m],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4]张瑜,网络思想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m],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 

第5篇

1.CME现状分析

1.1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现状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医院当中的CME教育目标为:改善医护人员目前的专业技能以及素养,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医疗服务。因此,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实践技能训练与知识传授。CME的教育对象为医院当中的卫生技术以及医务人员,如教育对象的级别或职称不同,则教育内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2]。目前教育对象参与CME的积极性不强,是影响到教育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存在专业与教育内容不对口,医疗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造成了部分人员对于继续教育存在抵触情绪,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CME当中,以上提到的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以保证教育质量。

1.2教育形式以及效果评估现状

当前CME教育形式主要包括进修教育、集中培训教育、举办研讨会以及学术讲座等,辅助的教育形式包括做读书笔记、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以及自主学习医学领域专业知识等。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网络远程继续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且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在评估教育效果方面,医院CME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检验考试分数,以及考核学术讲座当中的具体内容。采用以上评估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育对象的学习情况,但是无法量化、全面以及有效评估CME整体效果。此外,采用以上评估方式还容易导致虚假学分问题的出现,如请人代替刷卡积分等。

1.3教育管理现状

教育管理工作是影响CME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目前医院当中的CME教育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对医护人员的学分以及学时进行审核,当学分以及学时达到规定标准时,才能够参与医师注册以及职称晋升等。以上管理手段将教育对象的个人利益与教育任务结合在一起,能够较好地保证教育对象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教育任务。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前的教育管理方法忽视了职业发展以及专业技能提升的规划,这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教育资源进行平均、有效分配也是CME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师资力量分布不均以及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各级医院拥有的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基层医院医护人员难以获得继续教育机会。

2.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完善对策分析

2.1完善教育内容及形式,确保CME与医院实际需要相契合

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任务较重,为了能够有效协调继续教育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则应在进行继续教育之前征求教育对象的意见,从而了解医院当中的医务人员真正需要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以便能够使医学教育内容变得实用、新颖以及丰富。实践证明,只有明确教育对象对于医学教育的真正需求,并根据调研结果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才能够使医务人员参与CME的热情以及兴趣得到有效增强。另一方面,要确保继续教育形式与医院实际需要相契合,前提是必须保证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以及灵活性的特征。除了常规教育形式之外,也可以在医院当中适当引入一些新型教育形式,如与医疗器械、药物生产公司进行沟通,同行之间进行业务交流,及时医疗通告以及定期举行科学会谈等,从而让临床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以及掌握更多的医学信息[3]。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新型教育形式之前,相关负责人应做好申报工作,并争取得到批准,从而保证教育对象能够认可新的教育形式,并参与到医学教育活动当中,通过继续教育提升问题处理能力。

2.2强化实践教学,使医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确保医务人员原有的工作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是医院实施CME的主要目的。因此,为了提升当前的继续教育水平,则应对其中的实践教学部分进行强化。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参与CME的大部分学员均能够了解以及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医学理论知识并不匮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多数学员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因此在继续教育中提升实践能力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要保证医学专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中,并确保医学知识能够被真正地掌握,则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实践[4]。对此,应当在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例如可以适当增加临床实践课程,邀请权威专家对临床操作方法进行指导,并进行实际操作等。

2.3拓展网络教育,提升CME教育质量

远程教育具有内容丰富、教授方便以及时间灵活的优点,目前已经受到了许多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对此,应当积极拓展网络教育,以便可以确保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在闲暇的时间当中随时了解医学最新发展动态,并及时获取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实践证明,将网络教育融入到CME当中,不但可以有效满足教育对象对于学习内容以及时间的不同要求,同时远程教育当中的教学资料容易保存,可以方便学员反复学习与了解医学知识,避免了纸质教学资料遗失所造成的困扰。另一方面,远程教育当中的在线答题功能可以有效评估教育效果,提高了教育效果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此外,由于网络教育的实施不会被地理空间、时间以及参加人数所限制,所以能够有效弥补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保证了基层医院当中的学员能够顺利完成CME。

2.4强化CME管理,改善教育效果

为了能够有效强化CME管理,则可在医院中成立CME管理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全权负责管理以及考核继续教育的质量。此外,还应在医院中的各个临床科室成立CME实施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落实各项继续教育活动。除了成立管理小组之外,还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教育奖惩措施,如无法完成CME以及获得相应的学分,则重新考虑执业资格。对于在继续教育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及其所在的科室,要进行奖励,从而激励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到继续医学教育当中。

第6篇

关键字 :英语教学; 教学交流系统; 多媒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and closed form of education has been a huge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d Vocation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 based on the existing network and multi-media classroom, the writer wants to design a new English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networks . It would like to tak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d most preferred communication tools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secondary practice, making student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from daily life , making English teaching become a happy stuff for students.

Keywords:English teaching communication ;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multi - media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外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英语互动学习活动能够提供真实交流和真正交互的情境,也为教师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拓宽了途径[1]。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着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应该讲求实用性[2],具体地说应该具备一定的口语能力,能够进行一般的技术交流;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英语相当熟悉,能读懂相应的技术说明书;应该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能够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来理解相关听力材料。作为一个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作者也经常在思考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 研究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网络应用需求急剧增加,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笔者经过查阅网站,浏览国内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时,发现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要么缺乏交互性,纯属教学资源网,要么不能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不能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3]。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是1987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由贵州省商业学校升格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有统招专科全日制在校生5207人。在英语教学上,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低。教师的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而面临的又是60人的大班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基础不同学习需求不同的问题也给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很多困难。

本论文的目标是解决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局限性,设计建立一个操作简便的远程教学平台,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访问,最终实现课件与信息的和管理,以及课件点播、信息交流功能。

三 现状分析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终重视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园网建设发展迅速,利用率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打造特色的建设原则,重点建设校园网、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室)等教学设施,保障了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12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值4070元。

2002年学校投资768万元,建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校园网网络通讯平台,网络设备达到电信级。2006年又投入100万元实施校园网二期建设,全面提升了校园网络应用的整体基础环境,教学行政、后勤及学生宿舍等楼宇全部接入校园网。目前,盐务街校区校园网主干传输速率为1Gbps,二级节点间1000Mbps互连,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100M交换到桌面。建成和预备了2000个信息点,宽带骨干网楼宇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宽带接入学生宿舍的比例达到100%,接入教室的比例达到90%以上,每百名师生网络通讯端口数占有率36个。校园网系统平台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学校教学和科研日益增长的需要。

图2-1:校园网物理连接示意图

3.1商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贵州商专有四个专业系部开设英语专业课,分别是贸易经济系的商务英语专业、旅游管理系的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工商系的秘书英语及计算机系的科技英语。其中旅游系和贸经系学生英文水平相对较高,课程设计上也有针对性的对其专业英语有偏重教育。但多数学生仍反映实际运用能力不高,缺乏交流环境与锻炼平台。

英语作为公共课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一上学期进行必修,实行分层教学。学校在英语教学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别,制定和实施了英语A、B分层教学方案。新生进校后进行水平测试,按成绩分为A、B班,实行不同的教学进度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大一下学期及大二上学期进行选修,选用不同教材。必修一周4课时,选修一周3课时。所有学生英语课均在多媒体语音教室进行。

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激情不高,再加之英语作为必修课的时间只有一学期,好多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都采取消极的态度。在课时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生普遍反映英语课程的学习难于消化,单调枯燥。

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校现有的状况改善英语教学。作者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现象,虽然商专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学生寝室不一定有电脑,但拥有手机的学生却占大多数。在作者进行此项系统研究前,对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100名一年级学生作出调查。

其中72%的学生拥有手机,在未用手机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表示即将购买手机。

针对72%拥有手机的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起结果显示:

92%的学生喜爱用短信形式进行交流;50%的学生经常用手机上QQ,进行聊天,编写日志和心情。

能否根据这一特点,创建一个基于无线网络英语教学交流平台。让学生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及自身的不同情况随时自主地学习英语。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网络多媒体为辅的现代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合力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将语言、声音、文字、图画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信息化社会,人们最需要的是方便快捷的信息生活,随着四大运营商的整合重组及各项新增移动业务的推出,可以预见新型英语教学交流系统必然将成为新型教学模式出现在校园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3.2商专学生学习英语特征分析及策略

(1).学习动机不同导致学习内容需求的差异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实现平均目标而设计,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至于学生选择性的学习更是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过级考试来束缚学习的方式在逐渐走出神会的舞台,学生对英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表现得更加的明显。

对策:在新型的教学交流系统中,学生可以学则不同体裁和风格的学习材料,同时仍能获得各项能力的专项练习或过级考试的联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更深层次的资料进行学习。

(2).学习能力差异和不平衡导致对传统教学模式需求的差异性

网络教育不可能代替面授,也不一定适应所有的教育层次和课程。所以通过网络学习语言,要求学生要达到一定的自学能力[5]。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弱,自学能力也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面授有较强的依赖性。

对策:教学设计不能呆板编排,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选择。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在网上再次学习课文内容,学习单词,查阅课后练习的答案。对于其他同学,则可以选择合适自己水平的材料进行学习,或是直接进入聊天室,练习自己的口语表达。

(3).网络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引发的学习时间和地域需求差异性

网络英语教学具有双向互动,实时劝交互的优点:对知识和信息的选择和利用时全方位的、能动式的实时互动,即主动、可控交流[6]。学习者可以从任意章节开始,而学习更具有可重复性。但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差别很大,在进行网络教学前应该集体进行培训。其次,很多学会在寝室并没有电脑,学习时间仅限于在学校网络电教中心的工作时间。

对策: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教学系统充分弥补了以上不足,手机界面操作简单,运用方便。而大多数学生也有手机这样的基本交流工具,在电教中心工作时间以外,在没有电脑的寝室,在路上,在车上,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短信息,即时通,或小游戏等功能模块进行英语学习,查询及娱乐。

四总结

远程教学这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交流更为密切,而且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均可通过访问教学网站来进行学习、在线考试提问并寻求答案,教师也可在教室之外传授知识或答疑,即方便了学生和教师,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职工学效率。同时,这种无形的网上教学也大大地缓解了学校公共教室紧张的局面,减轻了公共实验设备的负担,也为学校节省了一笔无形的开支。

本文针对网络远程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欲设计一种新型教学平台,即基于有线和无线网络综合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功能强大,不乏教师的指导,更可以自由交流。是集教学娱乐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4.

[3].cn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4]陈燕,陈超,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学习环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21—22.

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青年教师 培训 模式 改革

21世纪,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目标。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国与国之间实力的较量,核心人才是关键。掌握了核心人才,就掌握了核心竞争力。职业技术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我国无论是工业化还是产业化升级,都需要大量职业人才的参与,因此,各中职学校应该努力建设一支知识专业优、业务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的中职骨干教师队伍。这也是21世纪,中职学校面临新时代所肩负的重任。本文探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对策。

一、当前中职青年教师培训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校企联合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和普通全日制的高等院校相比,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定期的校企合作,能让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也能让学校为企业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互惠互利,产生双赢的局面。目前中国很多中等职业院校中,和企业的合作力度不足。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严重缺失。有的中等职业院校只注重教师的理论培训而忽视中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训。校企联合不足,使得青年教师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对理论的认识也造成了认知不足,在具体的课程讲解中,也很难给学生十分贴合实际的指导。

(二)中职院校青年教师培训模式缺乏针对性

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培训是大批量的进行的,对中职院校青年教师培训课程的选择,也是以青年教师任职时间的长短和教授课程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的。如中等职业院校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都是在教师上岗前进行的统一培训。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很多中职院校的培训方式也是以工龄为主要的培训划分依据。层次性并不是十分明显。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师刚刚入职的时候会有专业的培训,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教课的基本知识。但是也有很多中职院校都没有固定的岗前培训模式,仅仅是安排新到的青年教师去听老教师的课等形式完成岗前培训。同时,中等职业院校对青年教师培训模式单一,没有针对性,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十分不利。

(三)培训重点片面 忽视师德的建设

师德的建设,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十分重要。很多青年教师在就职之后,往往是从学校刚刚毕业,从一个学生角色向着教师角色实现转变,对教师的重要性和历史使命都不十分明白,在具体的生活行为中,对师德的概念也不是十分清晰。但是目前的中职院校培训中,往往只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专业知识的培训,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训,但是具体的师德培训,往往是作为不重要的一个环节穿插在培训中,甚至很多培训都将师德培训的内容一笔带过,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在担任教师后,在政治立场、思想态度、师德素质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这对青年教师人格的完善是十分不利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 提倡终身学习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能否取得优异的效果,首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中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观念是否正确。理论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职院校青年教师是否有终身学习的观念,直接决定着青年教师培训的效果好坏。中职教师的再教育已经形成制度化,中职教师应该把终身学习进行到底,终身学习也理应成为他们的神圣职责。在肩负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历史重任下,中职教师的终身学习就更显得意义重大。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应该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知识是无止境的,不仅是中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充电,进行终身学习,对于中职院校的骨干教师和资深的教授,也应该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注重培训效果检查 完善培训评估体系

由于我国体制的影响,很多青年教师对培训的态度都是被动的接受,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的青年教师也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不足不能做出科W的判断。所以中职院校应该改变传统青年教师被动接受培训的实际情况,变被动为主动,并制定一系列培训评估系统之外的激励政策,如培训结果和薪资直接挂钩,等等,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对中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训效果,就必须注重培训评估有序体系的建立。

(三)远程培训 促进教师即时充电

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已经以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渗透到了我国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网络远程教育在教育资源实现充分的共享上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优势。远程网络教育作为一个新型的事物,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占领较大的市场,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且目前远程网络教育的国际竞争正在日益加强。远程网络教育在我国也必然会作为新兴事物快速发展,各种专业的远程教育师资力量势必变得更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会更加完善,也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远程网络教育提升自己的素质。 中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同样应该认识到远程教育这一新兴事物的优势,并将这一工具掌握好。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想要学习的人不再受年龄、地点和时间的限制,随时的学习;并且更新知识的程度,也是传统教学不能企及的,可以说利用网络进行的远程教育为教育工作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教研新天地。中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应该利用远程教育,及时的学习,及时的充电。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四)海外进修 提升国际视野与竞争力

中国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从法律法规上,还是从教师的培训模式发展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而拓宽国际化视野也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舞台的一条重要路径。为此,中职院校也应该“走出去”,应该为青年教师提供海外进修机会。通过对海外多个国家职业教学的形式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方式,用到中国的教学之中。例如在德国的职业学校之中,有着十分完整全面的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模式,可以加以借鉴,将有用的经验引进到国内,从而保证中国职业教育青年教师的培训模式跟上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认识到中国职业教育的不足,进修回来之后更加积极的学习知识,增加实践经验。同时,中职院校的行政人员也应该参加海外进修,学习海外发达国家中职院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青年教师管理制度,进而在中国中职院校内部也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在整个中职院校内部,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海外进修,提升自己的国际视野,认识到自己和中职教育发达的国家差距,积极努力改变现状,促进我国中职教育健康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十分重要。中等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全日制的高等教育院校,中等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目前中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培训存在很多问题。校企联合不足、中职院校青年教师培训模式缺乏针对性、培训重点片面,忽视师德的建设等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最后,实行中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训模式的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青年教师培训模式不是片面的、单一的,培训模式的改革需要整个教育体系全方位的发展改革。如培训效果评估体系、青年教师管理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1]莫秋华.WZ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4.

[2]裴莉娜.中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黄郑.中职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4]阮彩霞.高职院校开展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76-78.

第8篇

(一)质量监督体系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过远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员,其学业成果的影响因素颇多,比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员的素质、网络的稳定性等多种因素。要想对这些影响学员学业成果的因素加以控制,使其能在标准化范围内只有小额波动,简而言之,就是对远程教育的全过程实时监督、检测和分析,使得教学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调整,纠正偏差,采用合理的调整方案,进而保证远程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高的质量。

(二)质量监督体系优化了教学管理部门

保证远程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实效作用,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管理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保证人才质量而实施的一系列工作与活动。通过教学质量监督这一质量监督部门,保证了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不断优化持续运转,增强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二、远程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的结构

(一)美国高等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结构

整个远程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统被分为7个项目,共包括24项评估标准。

1.学校支持评估指标

大学应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技术实施计划,其中包括技术安全措施,以保障信息传递的标准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教学网络传递系统应在技术上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学校应建立中央管理系统,为整个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提供及时和全面的技术支持和维护。

2.课程开发评估指标

在远程互联网络的开发、设计和传递过程中应建立一套最低质量标准的指导策略;应建立定期检查教学内容的制度,以保证教学内容达到课程设计的标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并将能力发展当作课程学习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学过程评估指标

应充分重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保证和促进这种联系和交往;应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提出的问题提供及时和建设性的反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4.教学组织评估指标

在教学开始前应向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应为每名学生提供一份表达清晰的课程设置资料;学生应有充足使用图书资料的机会;师生应就作业完成的时间及教师的作用批改和反馈等达成一定协议。

5.学生服务评估指标

应向学生提供一份关于整个教育计划的详细资料;应向学生提供有关信息技术操作的培训;在这个学生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技术帮助服务;建立学生投诉制度,及时和准确地回答有关问题。

6.教师培训评估指标

应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并且鼓励教师使用各种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应为教师提供从课堂教学向在线网络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帮助;学校应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和咨询人员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向每位任课教师提供有关技术材料。

7.教学效果评估指标

对远程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多方面评估;在评价整个教育过程的效率时应充分考虑入学率、成本、毕业率和设备使用率等因素;应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准确性。

(二)我国现代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我国学者提出的质量保证体系从教育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及审核、课程发送、学习者支持、学习者评价5个方面规定了质量保证应有的环节。

1.教育系统设计

在开展远程教育之前,教学机构应当根据远程教育和远程教育管理学生的实际需要详细设计自己的教育系统,并对系统进行测试。系统设计包含的内容有:设计、开发、发送课程的完整过程和具体任务,明确远程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了解生源特征和情况,选择教学及学习支持的媒体,确立所有活动的时间表并检查其可行性,设计获取反馈、评估的方法等内容。

2.课程设计及审核

该环节应重点关注教学目标与学习结果、教学策略与评估方式之间是否保持一致,如何保证学习材料的质量及如何对学习材料进行评估与修改。具体包括:明确表述课程及模块的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材料计划,建立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策略,描述教学目标与学习结果及教学策略间的联系。分析学习者之前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明确教学媒体选择与学习者获取的原则,列举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和支持的渠道,充分设计学习材料的结构和内容,考虑学习材料的交互与反馈,制定学习活动的时间表等内容。制定合理的管理或检查程序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取得机构外同行对教学策略、学习材料质量等内容的认可后方可批准远程教育课程,审查学习中心的设备和师资,制定学习材料的更新及修订方法。

3.课程发送

课程发送环节应该注重对课程教学过程和发送的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明确规定教学系统中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制定计划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检查评价,定期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收集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数据,监督记录其他相关人员的行为,制定详细的监督课程发送计划,监督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并定期进行评价。

4.学习者支持

学习者支持环节应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者进行学术和非学术支持。具体包括:制定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目标,为学习者提供详尽的课程资料等。5.学习者评价学习者评价环节应该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具体包括:通过评价过程对学习者的表现和进步给予恰当的、快速的反馈,协调评价过程涉及的各种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过程进行监督等内容。

三、如何构建远程教育质量监督体系

1.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应该从观念上意识到远程教育需要一个质量监督的机构

明确远程教育质量监督机制的核心理念———确保远程教育的长足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理念。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除了可以增加公众的认可、信息的公开与反馈外,还能保证远程教育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办学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执行工作流程并保持不断改进,提高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水平。

2.规范办学单位的办学行为,将理念付诸实践。

办学单位要适学生的需要规范培训者的行为。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在教育方法、学习手段、评价方式等多方面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网络远程教育,为愿意获取知识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机会。但是远程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延伸与学历、学位挂钩,并且远程教育的学历、学位为国家承认,为避免个别远程教育机构行为,远程教育主办高校内部监督职能的发挥就必不可少。从教学实施、学习过程到教学效果评价,主办高校都要做到有效的监督。远程教育监督需校、院监督相结合:一是学校成立专门的教学督导委员会,其中教学督导老师由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相对较高的老师担任。教学督导老师主要负责监督学院远程教育的质量,重点是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毕业论文的质量。教学督导以定期、不定期检查方式进行。二是院级对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校级监督相比,院级监督更加具体、全面。监督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准备环节其中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等,教学展示环节以及教学的态度;第二,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其中包括在线学习时间是否完成、作业是否提交等等;第三,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议。

3.对远程教育教育资源的监督,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教学课件、视频等等。

第9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新形势下,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存在着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及学生自学学习的愿望不相符等十分突出的问题。当前函授教育存在着由于学员工学矛盾及其它原因造成的出勤率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质量。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如何提高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质量及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研究了提高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以促进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规范管理和服务理念,建立健全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管理体系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成人教育管理队伍,是关系到成人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

只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有效地管理和帮助学员;只有将真挚的感情投入到教学管理中,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热情;只有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优-化成人教育师生管理的组织功能,才能最终达到发挥最大积极性的目的。对成人教育工作人员来讲,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广博的知识,既要熟悉成人教育政策法规,又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二)确立以函授学员为中心的管理概念,是做好函授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

函授学员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高教学生,他们都是成年人,社会阅历更为复杂,感情生活更为丰富,学习是在工作之余,时间相对有限,这些都要求管理者从学员的特殊性出发,认真研究,细致安排,尊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因人施教,因材施管,在多数学员共性的基础上, 对个别学员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服务,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发展要求,以保证学员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全面发展。

二、明确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整合课程内容

(一)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目标定位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学员来自社会不同的岗位,他们的学习必须紧扣岗位对知识的需求以及学员将来的职业发展。成人专升本教育重在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专科教育则侧重培养基础理论适度、职业技能熟练、适应能力强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二)构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构建符合成人个性特征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充分体现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特点, 具有开放性、探究性、个别性、实用性、即时性及综合性,要根据学员的实际基础知识水平把握好课程的难度与深度, 便于学员自学。同时, 为了满足学员实际岗位及发展的需求,设置能够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教学内容相关课程。

(三)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框架

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框架,便于学员在学习时能够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选择,同时也为同一大类学员在专业互转时带来便利。一般设置四大模块,包括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和职业技术基础模块、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模块,最后加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模块,主要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

(四)根据成人函授学员特点整合课程内容

成人函授学员的来源复杂,有不同专业的专科升本科的学员、中专(中职)升专科的学员、先接受普通教育后接受成人函授教育的学员等等,在构建课程模块的同时,必须要考虑以上的不同类型学员的课程衔接问题,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减少课程的重复,针对函授学员的特点适当降低课程难度,从加大信息量和强化实践的角度去整合课程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建立网络学习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是自学、面授、辅导、考试的过程,要提高函授教育的质量,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必须采用网络化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函授教育的特点,师生通过网上教学, 运用实时、非实时交互手段, 实施远程教学和交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效率和能动性, 从而根本改变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问题,方便学员适时学习。

面授教学应摒弃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菜单式”讲授方式: 教师根据学员自学阶段中的网络学习情况,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制成知识“菜单”,在面授期间重点讲授。这种面授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在网络化教学中以学员为中心,在面授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实现双主教学。随着网络教育的引入,将进一步促进函授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使函授教育更适应现代继续教育的要求。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建立具有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特色的考试制度

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影响,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在课程考核上大多沿袭了传统的考核方式, 而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由于自身多种方面的原因又存在考核方式单一、考试内容片面和考场纪律松散等现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改革考试内容

成人学员有着理解记忆、辩证思维较强,而机械记忆、形象思维较弱的特点。结合成人学员的特点,命题时既要考核基础知识,更要考核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改记忆型考试为理解型考试。在强化对学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考核的同时,提高应用性试题、分析性试题和综合性试题的考核分量,加强对学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同时,可以结合学员的工作岗位进行命题,让学员写出有创新性的论文等。

(二)考核方式多样化

根据课程特点,重视教学全过程学习效果的考核,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随堂测验、课堂讨论、提问、实验、实习等环节的考核,实现平时成绩的分段多点评定,期末考试可采取适合的考试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学员的课程成绩。可以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卷、口头测试、实践操作、自我评价、成果汇报、讨论、答辩等考试方式,做到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在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课程考核中,多种考核方式的交叉运用, 不仅能考核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能促进学员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架起函授教育与其它继续教育学习成果沟通的桥梁

成人函授学员与普通教育学生的基础差异、专科阶段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升入同一本科专业学习以及成人学员主要以职业岗位知识补充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动机等,均说明在成人教育中存在着打破传统学年制、推行学分制的迫切需要。而学分制的特点恰恰能够更好地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有利于满足成人学员对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不同要求,有利于更高层次地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和经济压力。同时学分制更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函授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建立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逐渐增多,为了满足成人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成人函授学历教育的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与学员岗位培训、技能证书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的课程学习实现学分互认,建立成人函授教育与各级各类继续教育的沟通渠道,这也是学分制发展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郭玉环.浅议成人函授教育现存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商界,2010,(10).

[2]胡国荣.成人教育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毛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7).

第10篇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多样性

世界各国都了解和效仿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特点如:具有实用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多元化等。这与其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紧密相关联的。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多样性的特点

(一)多种培养目标相适应

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总的指导思想是:社区学院根据社区和自身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实施课程设置。每个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目标选择都会因社区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比如:有些社区学院侧重于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开设为四年制学院输送学生,培养有一定学术性的人才。有些社区学院侧重于生计教育证书课程的开设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的着重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有的则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态度,加强对劳动世界的理解为主要任务;还有的课程具有特殊目的,如专门为身心残疾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所开设的课程。总之,课程目标设置各自都有所区别和侧重。

(二)课程内容设置强调多样化

2009 年4 月,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召开的第89届年会的核心命题是“多样性,我们的形象、我们的价值”,进一步明确社区学院课程设置要突出多样性。

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从横向上看,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即专业课程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纵向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学历教育的课程, 类似于我国高等专科学校的专升本教育,学生毕业后授予准学士学位,并且可以把所得学分转入大学,继续学习直至取得学士学位。职业教育类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相应证书。专业课程培训,是面向在职人员的教育,为了提高学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但不颁发任何证书。

(三)注重课程的多元文化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其人口多元化导致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社区学院则通过开设不同种族的文化课程,有助于多种族的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融洽相处并且相互学习,为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作出贡献。另外关注弱势群体是社区学院的一大特色,受到关注的弱势群体学生,主要指穷人和少数族裔的子弟。包括失学民众、不识字者、残疾者、妇女、老年人、受刑人、劳工、失业者、特殊境遇妇女、辍学青少年等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创造生活的乐趣。

(四)课程方式多样性

美国社区学院针对多样化的社区居民开设丰富多样化的课程。其授课方式有在校授课、业余授课和网络授课。

在校授课是教师在学校与学生面对面讲解课程内容,方式多以小组讨论为主。在美国,授课大都采用小组活动、演讲、辩论、调研等多种形式,以此来不断增长知识。业余授课就是在周末有培训班,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学员完成课程内容,学院同样可以给予学位。这是为一些已经工作了的,并且还需要继续深造的人开设的专门的课程,就像我国的在职硕士一样。网络授课,就是教师讲授的课程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网络应用比较普遍,尤其是在线学习被广泛采用。

二、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社区教育课程主体,强化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什么课程是学生最需要的?什么课程对学生最有益处?学校应该明确该问题。因此,设置课程需要明确社区学院教育课程主体的地位。社区学院的生命之源就是社区,它从教育服务的角度出发,为社区培养人才,尽最大努力为社区服务。那么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否也能达到这样的教育需求呢?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美国社区学院利用在线的教育服务系统,提供了一系列的在线职业训练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各自的职业领域得到专业的训练。为广大学子提供了灵活、自由的学习空间。我国的网络资源利用的不是很普遍,国家也欠缺对网络化学习的规划,若政府能建设整合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将能更好的改变人们学习习惯,并带动我国进入学习型社会。

(三)专业设置要灵活化

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广泛,每一个社区学院大都有十几种人才培养计划和可供选择的课程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定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因此,在优化课程设置方面也应像美国社区学院那样灵活。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选修课、适当减少必修课,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自学、思考以及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另外高职院校每年应该组织团队进行社会调研,加强与企业沟通对话,掌握社会和企业的最新用人需求,开设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课程。

(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终生化教育职能

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育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本位,适应社会需求。终身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这个词在国内外使用非常普遍,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会思考,人性会得到升华。在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所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惟有把学校教育延长为终身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学校应了解社会,并培养实用型人才

我国现在出现一种现象:毕业生学习了专业课程毕业却找不到满意的、专业相对的工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校与社会脱节。学校应该了解市场,研究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具有比较广泛学术基础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的劳动人才。开设相关专业;教学内容方面,应以培养岗位专业技能为中心,强调实用性、专业性、实践性,应向美国社区学院那样创造条件,让学生到生产一线真刀真枪演练、实习,让学生从“做中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华.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及其对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的启迪[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黄丽娜.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及其对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的启迪[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10月第五期

第11篇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校本研修是中小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整体推进学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之一。十一五期间,我们把“教师进修学校如何服务基层学校,服务一线教师,实现教师研修的校本化”作为扬州市重点课题,立项研究。几年来,我们做了如下的尝试和实践,效果显著,社会反响很好。

一、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学历教育的校本化

学历教育是教师研修的内容之一,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拓宽教师的知识背景,改善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传统的教师学历教育以函授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存在的问题:一是集中面授时间长,工学矛盾大,进修成本高;二是专业设置少,不可能顾及到中小学每一个专业的所有教师;三是内容也只能以经院式通识性的理论课程为主,以致出现学历提升了,文凭拿到了,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不大。为了搞好学历教育,我们提出开拓创新,努力使学历教育校本化。我们和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通过远程网络,让教师不受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校就能完成学历提升的教育。我们面向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开设了27个本、专科专业,参加学习的教师结合本职工作通过在岗自学教材、教授视频辅导、同事互助研讨、网上作业答疑等多种形式进行个性化的校本化的学,深受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历教育的校本化。2005年以来,我市网络学历教育共录取2535人,至2010年已有1524人顺利毕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二、因地制宜,不断追求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校本化

我们所说的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每一个在职教师每年必须完成的一定课时的专业教育,这是一种全员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二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为了一定的目的要求、组织开展的各类专题或骨干培训,如校长及各层级学校管理干部的培训,各学科新教师或骨干教师培训等。十一五以来,我们采用了两项措施:一是通过网络实施全员的非学历继续教育。(1)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合作。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合作,为中小学教师开设的270多个专题和课程,每年组织需要参加全员培训、需要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的数千名中小学教师,结合本校本岗位本人的具体实际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的校本培训。(2)提供校本化继续教育平台。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研发,通过自学教材、视频辅导、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考核等方式,对全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有效教学、”“塑健康心理,做阳光教师”的全员远程非学历继续教育,为所有需要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的教师提供了校本化的继续教育平台。

二是将各类专题培训班办到基层的学校,实现教师研修的校本化。近年来,我们和以往一样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举办了各种专题培训班,有校长培训班、教导主任培训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班等。为了使这一类专题骨干培训实现校本化,这几年除了理论的通识的专家讲座集中在进修学校进行外,更多地把培训班放到基层学校。在培训中,做到培训工作与学校的管理实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观摩活动、听课评课、研讨交流等形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将培训落到实处。

三、以课题为抓手。对实验学校进行校本研修的指导

为了适应形势,努力实现教师研修的校本化,十一五期间我申报了“校本研修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市级重点立项课题。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除了组织本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理论的研究外,还组织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地方专家对实验学校进行校本研修的指导。五年来,我们结合课题组年度的工作会议,分别到昭关中学、丁伙中学、双沟中学、昭关小学、丁伙小学等实验学校进行现场的研修指导。专家组帮助学校分析学校的教师队伍状况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状况,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还帮助学校制定新一轮的校本研修计划。几年实践下来,效果显著,反响很大。《人民教育》、《江苏教育通讯》等报道了丁伙中学、双沟中学在这方面的做法,我们通过各种会议、培训班和刊物、教苑网向全市推广,起到了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功效。

四、以《师说》为平台,为基层学校提供校本研修的服务

《师说》是我校的校刊,经市委宣传部批准创办的理论刊物,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市的小学和幼儿园。创刊以来,秉承服务基层学校、服务一线教师的宗旨,为教师说话,让教师说话,说关于教师的话。为了促进教师研修的校本化,校刊每一期都和一所学校或幼儿园合作,围绕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本研修的成绩经验组织稿件,展开交流和讨论,校刊将封一、封二、封三、封四登载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正文中选登8―10篇优秀论文,另设“学校介绍”和“名师风采”栏目,宣传学校和名师。五年来,《师说》和实验小学、进修附小、镇中心小学、邵伯小学、机关幼儿园、樊套小学(村小)等20多所学校合作出版了20期。为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校本研修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大大激发了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扩大了校本研修的社会影响,受到基层学校和教师的热诚欢迎和积极支持。

第12篇

论文摘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创新教学”课程的教学资源现状是探索、研究“创新教学”课程新体系的根本保证。透视“创新教学”课程多嫌体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反思,反思成功与缺失的方方面面,是“创新教学”多媒体课件走向成熟的基本策略。

自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开设“创新教学”课程以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以全国首届人才工作会议体现出的创新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育工作者的新路子,丰富我国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依据。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以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历史发

199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教学计划中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创新教学”,通过认真研究,不断搜集教学资料,建设教师队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了创新教学课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决定整合现有文字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化学习的特点,加大“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

(一)Microsoft Powerpoint时期

2002年,在缺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及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先从教学最直观的电子教案做起,根据教材的七章内容编排情况,以讲座的方式将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知识点用MicrosoftPowerpoint的强大功能体现出来,从而使学员在学习中有效地运用了电子教案的图片、视频、音频和交互等特殊表现形式,使“创新教学”课程内容的七章理论知识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我们制作的120张幻灯片经过学员的反复使用,在课程组的努力下,陕西省先后有4808名学员对幻灯片提出了修改意见,目前在陕西省系统推广的“创新教学”课程电子教案就是多次反馈与修改的教学辅助媒体。根据2003年5月在陕西省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创新教学”课程电子教案在教学中的使用率约为86%,有82%的学员给“创新教学”课程的电子教案综合评价为90分以上。

(二)Microsoft Front Page时期

2003年,随着“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支持服务的不断完善,在对电子教案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利用Microsoft Front Page软件提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在导航栏目中设置了教学文件、教学辅导、问题解答、知识拓展、教学研究和相关链接等学习模块。由于技术的缘由,该课程的媒体化只考虑了知识检索与链接功能的发挥,虽然在背景音乐、动画制作等方面有所涉及,但其针对性不强,文本与动画的协调度不够理想,知识学习的交互性也体现不太明晰。在当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员对此课程媒体的综合评价为95 %。2004年,我们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在陕西省举办的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获得教育厅授予的多媒体课件三等奖。这在当时对我们开发课件的教师来说,受到极大的鼓舞。因此,“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就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修改与完善,可以说,动态性是课程媒体化的一种写照。依据“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完成的“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报告和论文受到全国电大首届教学创新奖评审委员会的关注,课程组负责教师获得首届教学创新奖并在远程开放教育论坛会议上进行交流。2005年《论“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文获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科研论文。

(三)不同媒体资源优势互补的时期

2006年,经过多年修改与完善的“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终于得到其他省级电大课程教师的认可。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发行中心先后接到河北电大、新疆电大等13家省级电大商谈“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共享问题。为了做好应用与共享,使课程教学媒体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又提出了用新的设计理念与软件重新梳理与整合“创新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计划。与此同时,陕西省多所高校也打算利用“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开设教育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他们经过论证,充分肯定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创新教学”课程的超前理念。在许多打算共享资源院校的支持与激励下,我们于2008年完成了IP系统讲授课程18讲的录制目标任务,通过网页向陕西省以至全国开设“创新教学”课程,与此同时,还录制了“创新教学”课程学习推荐直播课堂,加大了“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宣传力度。

2008年,全国第八届多媒体课件大赛开始,课程组积极应对,精心策划,不断创新,利用新的教学软件对以往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使课程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化、趣味化和有效化。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直播课堂、IP系统讲授、作业辅导与讲评、综合测试、课程评价等模块融合进去,尤其是采用多种软件优势互补的方式体现教学内容。在陕西省教育厅2008年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获得优秀等级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第八届多媒体课件大赛,经过大赛评委会的审核与评定获得教育部2008年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2009年,“创新教学”课程开发研究成果获得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截至目前,谷歌、百度、搜狗等搜索网站可搜索到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创新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方面的信息100多条。2010年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将成立“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其主要任务就在于围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尤其是多媒体课件资源建设,分阶段打造中央电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逐步将“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向成熟化推进。

二、“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的反思

从“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情况来看,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基本上都是以“创新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由文字教材、音像媒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媒体组成。

(一)文字教材建设是课程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基础工程

文字教材是学员学习的基本依据,课程组围绕“创新教学”课程现有教材—《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学员中认为文字主教材中教材理论体系不完整的占83 %;概念命题不清楚的76 %;文题与内容不配的占37%;教材结构不合理的占46 %;课后思考题不合理的占90% ;教材内容重复现象的占90%。显然,学生自主学习的主教材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革。只有设计编写出适合开放教育学员特点的文字主教材,才能真正体现出文字主教材的重要作用。第一,主教材应适合学生自学和小组学习的特点,把教学基本内容同教学目标、自学方法导引、自学进度安排、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阶段小结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第二,文字主教材必须配备一定量的思考题、讨论题、案例题、阶段测试题等具有课程特色的巩固知识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基本内容。第三,文字主教材在版式设计上可采取正文分主、辅栏的形式。主栏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辅栏应依据该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为学习者提供各媒体的交互学习要求。第四,编写者应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出发,认真分析该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使编写出的文字教材既有一定的系统性、严格的科学性,又符合学员的认识发展规律。第五,文字主教材应具有一定的“渲染”力,以吸引和鼓励学生克服自学中遇到的困难。第六,文字主教材应就多种媒体教材的配合使用提出学习要求,以使学生能适时地通过多种媒体教材的综合使用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二)音像媒体的设计与表现形式是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得到应用与共享的关键

课程组多次针对我们开发的“创新教学”课程视频媒体资源以及兄弟院校开发的视频媒体资源进行反复研究,总结了我国网络教育视频媒体资源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播课教师大多数都是学科教学专家,但由于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甚少,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无异于搬家。第二,播课教师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枯燥单调、教学方法死板、表情过于严肃等,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播课教师由于教学任务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其讲授的范围仅仅限于教材之中,结果使学生认识到音像教学无非就是读教材,看与不看一个样。第四,播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缺少创新成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这方面的统计结果显示,收看录像带教学和卫星电视播课能坚持到底的学员仅占11%,平时自主学习利用电视课程、教学录像、VCD光盘和录音教材资源的占7%。显然,这方面的资源改造和完善工作迫在眉睫。至于通过直播课堂和双向视频系统的教学资源,由于各分校、工作站从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利用率逐渐增加;但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生由于接收设备等方面的原因其利用率仍然较低。因此,音像媒体资源的开发,一定要配合文字主教材的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模块化设计,使不同的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

(三)多媒体课件是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最佳途径

从远程教育的角度来看,“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第一,片面追求大而全,教材搬家、黑板搬家现象严重,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件制作者忽视了制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描述,使学员理解概念和抽象问题具体化。第二,课件设计中过分热衷于图像、音响和视频等媒体的效果,使课件的内容与多彩书本和音像教材无多大区别。第三,交互性、超文本和导航能力不强,单调的文字显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第四,缺乏较系统的课程学习评估,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消化,结果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针对“创新教学”CAI单机版的不足重新开发了一部“创新教学”课程内容比较全面、丰富,上网即可灵活使用的CAI网络版课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员自主化学习的需求。

(四)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开发与共享的最终目的

目前,由于理念、名师、技术、经费等方面的种种原因,“创新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问题仍然较多。第一,仅依靠自身师资的力量,很少与省级电大和网络教育学院交流共享,从而造成得不到课程资源完善的有益意见和反馈信息。第二,网络资源的常规方式体现较多,电子交互方式较少。第三,网上资源原始粗糙的多,加工整理的少。第四,网上的静态信息多,动态的信息少。第五,理论性较多,时间性较少。因此,“创新教学”的网络课程,首先,应突出创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设计,配合动态演示、视频、图像、实验、典型例题、解题思路分析、问题讨论、测验等教学环节,强调实现交互式学习功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其次,网络课程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再次,网络课程的教学支持环境在功能上,除了具备一般的远程教学能力,还应具备使用者可重组、可扩充、可修改的知识模块、媒体素材等开放性功能。

三、“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依赖于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可分割。因此,为了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小组学习形式,“创新教学”课程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恰到好处地应用图、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的丰富的表现方法及计算机的交互优势,充分应用现代心理学感知规律和注意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记忆规律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有利于学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应用共享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本目标。因此,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必须在科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明确的建设目标,围绕资源建设目标,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突出的学习资源。这里尤其要处理好各种教学资源新建、改造和引进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共建与共享关系。

(三)网络资源的科学选择和合理优化

“创新教学”的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多数应考虑以动态Web页的形式向学生,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内容辅导、作业题、教学案例等形式。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创新教学”课程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性质、教学条件、师资素质的差异性,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各种媒体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灵活选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研究、掌握各种媒体特点和功能,注意发挥所选媒体的优势,强调媒体使用的合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反馈与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