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汽修毕业总结

汽修毕业总结

时间:2022-11-19 04:1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汽修毕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汽修毕业总结

第1篇

摘要:中职汽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目标,把实验实训作为重点,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强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素质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车型的改进,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必须把实验实训作为重点,充分关注社会的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目标,把就业导向作为中职汽修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教学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技能为主的办学特色。

建设实训基地是基础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是实现实训教学的重要物质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01年我校的1700万元的日本无偿援助汽修设备到位,建立了实训中心。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中心、底盘拆装与检测中心、电器设备拆装与检测中心、车身修理与喷漆中心。主要设备有发动机综合测功仪、V.A.G1552解码器、镗缸机、磨缸机、电喷喷油器清洗机、火花塞实验仪、奔驰四缸柴油发动机、菲亚特汽油发动机、汽油机与柴油机透明模型、废气分析仪、烟度分析仪、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测试仪、制动测试台、灯光测试仪、汽车升降机、国内一流烤漆房等290多项维修设备。(2)校外实习基地。与轻型汽修厂、储运公司汽修厂、松花江专修汽修厂、江苏钣金喷漆汽修厂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实习基地实习、实际操作、排除故障、解决疑难问题。并且当学生毕业时,由厂方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招工与就业双赢。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的纽带,是实现实验实训的有力保障。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基础,因材施教。(3)操作技能熟练。(4)有一定的实际修理技术。(5)组织教学能力强。(6)校内外协调管理能力强。(7)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注重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技能比赛。一方面做好在职学习和教研,一方面参加河北省组织的汽修骨干教师培训和专业教师技能比赛。先后参加了河北省师大职技学院、河北省农大、邢台职技学院、河北省劳动厅、河北省交通专科学院等组织的培训和技能比赛,使专业教师从理论和技能等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另外,利用到校外汽修厂实习,聘请专业修理人员到校讲课等方式,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细化规则为关键明确实训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写好实习计划和实训报告。具体内容如下:(1)掌握各总成、零部件就车检测、拆装的顺序、方法和内容。(2)各部件拆下后的分解、检测、清洗、修理内容和调整方法。(3)配合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台的演示,学习其结构、工作原理。(4)由教师设置不同的故障,学生对该系统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拆下相应的总成或零部件,进行检测、分析原因、排除故障、正确安装、调整,掌握修理技术。(5)作好训练日志,开展专题讨论,及时总结。(6)进行考核,针对不同车型,由学生独立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故障诊断与排除修理的全部操作。(7)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后,要经常、及时地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学习效果,增加动手机会和对不同车型的了解、对比,不断提高综合能力。(8)与劳动考核部门联系,取得技术等级证书。中职学生要顺利进入社会就业,必须持有“双证”,即毕业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所以,一方面使学生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紧密结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鉴定的有关知识,按照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掌握相应的系统知识。

讲究方法出效果(1)实训与理论紧密衔接,与实际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相衔接,先理论后实践,先局部后整体的认识方式,符合教学原则和认识规律。学生有较多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2)加强了师生的直接接触,相互沟通交流。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和水平,有利于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实训时教学在一段时间内,只把一个部件、总成结构作为重点的认识对象,学生就会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主要目标,可以在较短时间形成对该总成结构系统的完整知识。(4)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学生有成功感。通过实训和排除实际故障,使学生对汽修不再陌生,遇到问题不再无从下手,且逐渐总结出从故障现象―查找原因―诊断―拆卸―分解―清洗―安装―调试顺序化、条理化,使学生掌握了实际本领,增强了自信心。(6)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都有教师的指导和支持,避免了盲目性。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占着主导地位,在很多环节都是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动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2篇

关键词:汽修专业;校内外实训;调查;研究

我国当代社会发展飞速,汽车的数量逐渐增多,随着汽车行业销量的增加,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也已经不满足与当下,在中职教育中汽修专业是当前就业率较高的行业之一。而当前的汽车维修教育体系还存在这着重讲解理论进行书面分析,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轨,这就大大的减低了教学质量。

一、汽修专业教学现状

汽修专业教育当前的课程设置还在受传统的中职教育的影响,忽略了汽修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就业技术。比如在汽修岗位上需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汽车维护、维修技能。现有的汽车维修教育课程,大多数还在实施理论与书面分析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学生只能了解书面知识,对于实践的理解是少之又少,这对于汽修专业来说是最大的弊端,间接的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可由于现代汽修专业教学条件有限,造成实践学习环节严重不足,这就造成汽修专业在实践方面与理论方面都达不到实际的学习要求。课程学习进度和实际操作之间的间具有很大的差距,这不符合教育规律,体现不出以就业为主的中职教学目的。现在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将完整的实践内容列入主要课程,只是在完成主要的学科理论以后才进行短时间的实习操作,这种将复杂的课程内容放在前面,而简单易懂的课程安排在后面,这根本不符合培养人才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只有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学习的知识。先难后易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基本操作技能不过关,理论与生产实际脱钩的现象。

二、汽修专业实训目的

我国目前对中职教育政策十分关注,这就给予中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很达的空间。在我国教育的大力支持下,中职院校的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汽修专业的实训教育也备受关注。汽车维修专业,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应用,以及专业的汽车维护知识,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的特性。而实训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中职汽修专业的技术,稳固学生的技术知识应用。实训基地教学不仅限于硬件跟场地,应当是理念主导下的物质综合,只有具备专业优质的教学体系,和根据课程进度要求来进行实训,这才可能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需要重视学生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关联,使学习课堂与实习地点保持一体化,需要充分的利用现代资源,立体仿真软件教学,立体虚拟实训与车间。对所学专业的工作任务的技能和工艺的不同进行实训教学。这即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所学专业的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术。

三、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用处

实训基地可以进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实训,校内实训是针对汽修专业的实训教育,利用科技资源,进行高科技的教学方式。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改革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教育课程的改革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前提,所以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达成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目标。要对专业培养课程进行广泛调研、对职位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配套的实训基地。这样的实训基地建设可以进行培训人才、师资培训、校企合作、技能培训实践、师生教学创新等。这样的教学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就业技术能力、学习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学课程活学活用。通过实训教学,所学专业的学生不但可以提高理论知识更可以巩固实践技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校外实践实训顾名思义是通过一些途径,与汽车产业公司和汽车产业相关联的企业进行沟通,让学生可以进行社会性质的校外实训实践教学,汽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部分,这样实训教育可以让学生跟所学职业技术进行实践操作提升技术应用、巩固伦理知识、训练职业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校外实训基地除了可以作为对汽修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也可以对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指导移位,进行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前指导等多功能的实训教育场所。这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技术操作的不足,为中职教育提供真实专业的的实训场景,提高学生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缩短了学生在就业时的适应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学校教学体系的改革,提高了整体办学实力,对社会输送更专业的汽修技术人才。

总结:

随着我国对汽车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汽修专业人才也开始略显匮乏,汽修人才必须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技术,才可以在汽修职业中站稳脚跟。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还存在这先难后易的教育体系,大部分的教育过程还只是针对与理论教育,实践操作只是在教育基本完成后进行时间较短的实习,这对重视技术的汽修职业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通过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职教育学校开始实施校内外的综合实训教育,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保证汽修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平衡,弥补校内教育实践技术操作的不足,为学生加强社会实践经验与技术,提高汽修人才的知识水平,确保汽修人才对社会的输送。

参考文献:

[1] 兰清鑫,刘海燕.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民营科技,2016,(1):249.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汽修 师资力量 教学 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95-02

一、前言

对于学校来说,师资力量是其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师资力量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专业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学生才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馈社会,实现在身的最大价值。中专职业学院汽修专业也不例外,专业的教师团队,良好的教学质量,使学员在校期间能够以最好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学习专业知识。在汽修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中职汽修专业也变得非常火热,专业的汽修人才也迫切的被市场所需求。所以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打造也就变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二、我国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现状

虽然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汽修专业在许许多多的中职院校开设,市场上专业的高素质汽修人才的数量也有着很大的缺口,但是对于我国的中专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汽修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中职汽修师资力量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从教师人员专业能力和教室认知两方面分析我国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的现状。

2.1教师人员专业性不强 就我国目前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着教师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性即对汽修专业接受过专业的学习,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操作水平。而目前我国中职汽修专业教师,有的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讲述能力,不能很好的通过课堂讲述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其他一些相关专业的人员,如物理学、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专业。这些教师虽然可能有着讲述理论知识的能力,但是缺乏对本专业的研究和实践,不能够让学员清晰明了专业的操作方法,教学目的不能够很好的达到。

2.2教师人员认知时代性不强 中专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学大多依赖于课本,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师人员对本专业认知时代性不强。教科书的更新换代速度与汽修专业的发展速度是没有可比性的,教科书可能一年,两年甚至好多年都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现如今汽车的变化日新月异,汽修专业紧跟汽车生产技术的步伐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师在课堂中知识按照课本教学,对于汽修行业的发展认知相对落后,不能给予学员前沿的汽修信息和汽修技术的讲述。教师的专业认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员学习不到先进的汽修技术和汽修信息。

三、加强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的措施

上文分析了我国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现状,分析了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力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总结如何加强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专业教师的招聘 师资力量不是教师全队人员数量的多少,一个学校教师人员即使多过学生的数量,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强也不能说这个学校师资力量强大。要增强中职汽修专业的师资力量,就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招聘。汽修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配合的专业,专业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精湛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上能够清晰明了的讲授,在实地能够亲自动手演示给学员。这样的专业教师才能够使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师资力量得到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有质的突破。

3.2增加教师的培训次数 所谓学无止境,教师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的学员能够学到具有时代特点的知识。时代在不断的变化,科技不断的进步,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的应用于汽车和汽修行业中。教师需要走在汽修行业的最前沿,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汽修技术和汽修设备,并且及时的将信息和知识传达给学员,这不但充实了教师团队的力量,而且对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增加教师的培训次数,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学习最新的汽修知识和技术,增加教师认知的时代性。更多最新信息和技术的学习和引入,才能使教学跟得上时展的步伐。

3.3严格教师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团队的管理也使这样。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真正落实这些规章制度,才能使中职学院教师团队规范教学,认真对待工作,也有利于将强教师团队的合作和团结。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师团队整体实力得以提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所以严格教师的管理制度,对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打造也相当重要。

四、中职汽修师资力量打造的必要性

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的打造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能使学员真正学到专业的汽修知识和技术;能为市场培养专业的高素质汽修人才;能够带动我国汽修行业的发展。中职汽修师资力量的加强,是市场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中专类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大学员的需要。良好的师资团队还能够改变教学模式,把新鲜的元素和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员对专业更加热爱,更有学习的信心。

五、结束语

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学校教学的灵魂,是学校实力的象征。汽修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专业的汽修人才成为市场新的宠儿,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负责着这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这些学员是靠学校中的教师来培养的。这样才能使中职学校真正做到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汽修行业人才质量和数量都得到提高,是中职汽修师资力量打造的最终目的。只有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和能力提高了,才能给学员带来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员到了工作岗位才能真正配得上“汽车医生”的称号。

参考文献:

[1]李景芝, 万征, 中职汽修专业师资培训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7.01.

[2]毛叔平, 中职学校创新型汽修实训体系建设[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09.01.

第4篇

1.初中阶段文化基础薄弱

这个问题是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现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身上尤为突出,初中毕业时学习优秀学生大都选择上高中考大学,剩下的学生一部分外出打工,一部分进入职业学校,而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选专业时,好多男同学尤其是不爱学文化课的学生认为学汽修可以学汽车驾驶开车,又可以汽车修理,不用坐在教室里,以上情况使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在汽车电工电子课上,我提问了学生初中物理的串并联电路知识,好多学生不知道,受力分析用到三角函数,好多不知道正余弦定理,这些情况给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

2.学习积极性差

进入校门,不是为了学习,或者进入校门不知道自己怎么该学习,这个心态在汽修学生中普遍存在,有些学生读中职,就是不想太早就业,有些呢,则是觉得在家里自己一个人也不好玩,来学校有同学陪着,但是想让他真的学到一点知识却是有难度,在班主任管理及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一少部分学生上课就是老师讲什么他都不听,在那里坐着什么也不干,课下之余跟他交流,他说在家闲着没事,外出打工,父母嫌年龄小不让去,只好来这上学,为他为什么选汽修专业,他说为了学开车,就这样一天一天在学校上课。到了期末考试什么也不会,还有一部分刚开始挺积极,热乎劲一过就又不想干了,比如在一次发动机拆装实习课上,刚开始学生抢着干,但是有一两遍之后,积极性就又消退了,不再拆装发动机了。

3.纪律性差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发现学生的纪律性差,经常迟到,打扫卫生不按时不彻底,有个别学生甚至还逃课、旷课,晚上到宿舍查寝总有几个学生回来晚,在校园逗留。学生早上踏着预备铃声进教室,上课期间做小动作,剪指甲、东张西望等。总之是小毛病不断。老师给予提醒后,不到几分钟又开始做小动作,以上现象导致学习效率低,成效不大。

4.自尊性强,个性偏执

在教这几届汽修班的学生中,好些学生自尊性极强坚持己见,总认为自己没错,个性偏执,认为自己是对的,如在班级打扫卫生区时没认真打扫,学校检查后扣除班级分数,作为班主任的我找当天值日学生询问,学生一口肯定认真打扫了,说冤枉,就是不承认没认真打扫,待我亲自带领学生检查卫生区发现没扫的垃圾时,学生又说自己没看见,就是不承认没认真打扫,还有一次学生上课做小动作,经多次提醒无效,批评他时,该生竟然不服从管理,甚至顶撞。课余时间跟学生谈心了解到,该学生初中时就不爱学习顶撞老师,有逃课现象,多次课余时间了解到汽修班的好多学生在初中时就是表现不好,不爱学习,打架,休学现象都有。

5.家庭环境影响大

一个幸福的家庭才有幸福的孩子,在一次家庭情况调查中 ,我班30个学生中有8个学生家庭情况特殊,有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父母一方有病等,我当时诧异了,觉得家庭不幸福的学生咋都到我班了?仔细一想很正常,大部分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学习会受到影响,学习不好就不考大学选择中职学习就业,这样就聚在一起了。

针对以上问题,个人觉得可从以下方面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班级管理对策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方面,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学历及职业教育形式,可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以动画演示、视频播放,再辅以配音讲解、字幕提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多种信息刺激,使学生更好地记忆、接受、理解所学内容,从而节省授课时间,提升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有更大的信息获取量,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作为技能型人才,实际的操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而依据汽车行业的产品特点,同一功能部件的具体产品结构形式多样,中国在用车辆的品牌类型又极其丰富,学校对这些零部件实物的收集极为不易,所以现阶段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弥补实训条件的不足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我校汽修专业,学校非常重视,购买了不少实习设备,电控发动机,化油器式发动机、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速,转向系统等,但为了节省成本,所购买设备大多为从汽车报废回收企业购买,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不能正常工作,课堂教学之余,本人常结合课本及所讲章节,与这些设备一一对应钻研,凡是与课本配套学校有的,都让学生动手,或亲自为学生讲解演示,由于有实物与课本参照,学生格外用心,仔细钻研,提高了教学效果,如我在汽车讲化油器这一节,就从学校现有发动机上拆下化油器,然后从网上找与该化油器型号相匹配的资料,整理打印出来,学生见了非常感兴趣,拿着资料与实物化油器认真比对,经过近三节课时间学生已完全掌握该化油器工作过程。

(三)做学生的朋友

由于汽修专业学生的特点,尽量避免与学生对立,以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交流,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沟通,了解其家庭情况,父母职业,在初中时期的学习情况,及为什么不爱学习,上课做小动作、与老师对立等,通过这些交流,学生把你作为一个可信赖的朋友,就会主动与你沟通,敞开心扉,解决了问题所在,你会发现学生课堂表现明显好多了,爱学习了。

(四)校企合作

第5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汽修专业 一体化教学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不仅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对其技术能力和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技工院校汽修专业方向学生,使其能够更好地学到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是教师教学改革所需要探索的方向之一。

一、技工院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

汽修专业如今的教学状况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学生、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1.学生。由于技工院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初中毕业或未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目标也不明确。但这些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都比较强,会利用假期时间主动寻找实习工作机会,在保障经济来源的同时,学到了更多的汽车维修操作知识。

2.教材。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普遍内容较多,比较繁杂,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教材所讲授的知识脱离了生产实际,与汽修行业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特点

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学习到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由师生在汽修专业一体化实训室开展理论、实训、实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理论讲解为中心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转变,以课本教材为中心向以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转变。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确定工作目标,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主动学习理论和实习技能,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摸索拓展增强自身能力的方式方法。一体化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还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高素质蓝领技术人才的培养,最终取得技工院校汽修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技工院校汽修专业课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用丰富的汽车文化知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为技工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且基础知识和自控能力较弱,好奇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去认知相关专业知识。其次,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汽车厂生产线、汽车维修4S店和学校的汽修实训设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三,正确引导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投入学习之中,开展各种技能比赛,由学生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参与,促使学生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然后为学生定制两种身份,即学生和工人,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职业习惯,严格按照汽车行业的企业要求让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尽早地适应社会工作环境。

2.充分运用实训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一体化教学。由于汽车内部构造、工作原理和汽修基本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导致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遵循理论知识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相结合,形成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利用真实的实验设备进行直观教学。比如讲授离合器结构时,教师演示离合器的主要零件实物,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认识离合器的整体结构,这样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在讲解发动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发动机台架,将系统的每一个零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展示给每一位学生,方便学生直观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掌握复杂的理论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在讲授差速器工作原理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用汽车维修相关模拟教学软件,对普通差速器的工作过程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大大帮助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接受,从而使他们明白汽车在转弯或在不平路面行驶时两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行驶的原因。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抽象的汽车工作原理,使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6篇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一、课时量

本学期我承担双课头教学任务:17汽修二班《哲学与人生》,每周二课时;17会计三班《语文》,每周三课时。第二周开始担任思想政治教研组组长,负责思想教师教案批改、公开课安排、教学成果统计等工作。按学校规定,双课头教师每周加一课时,教研组长每周加二课时,总计周课时8节。 17级学生第十三周毕业离校,后虽无带课,但积极参与学校“开放日”活动。本学期累计纯带课122节。虽然带课13周,但我完成了规定的课时量和教学任务。

二、上课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17级会计三班的语文课和17级汽修二班的哲学课。哲学与我所学专业相符,上起来轻松自如,也能很好地发挥,最大限度的教给学生知识。但是,语文并不是我的专业,由于学校班级增多,加之语文老师严重不足,我也勉强带起了语文课。通过与学生交谈,我上语文课的优点是斯文、温柔、脾气好,不辱骂学生。当然,现在学生大都希望老师是“老好人”,不批评学生。但我并不是溺爱学生,学生该完成的任务必须完成,没有讨价还加的余地。我带的两个班的作业完成情况是99.5﹪,考试及格率是99.8﹪,这是对我这学期上课情况的最好反映。

三、教案书写

上学期,学校重新启用纸质教案,要求每位任课老师上课要有教案。我带着2个课头,每周要写2份教案。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我还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

四、教研组长工作

担任组长以来,每周认真批阅教案,积极配合教研室工作,安排公开课、统计教学成果。

第7篇

关键词:中职 一体化教学 任务驱动

近十年来,汽车保有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各种高新科技被应用于汽车,这对汽修专业人员的要求大大提高。如何尽快提高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学生今后能否获得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是笔者运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专业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实物展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各类中高职院校遍地开花,但学生群体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个体更是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主动思考,一改多年来养成的不良习惯,难度是相当大的。因而,教师只能从教法上入手,注意教学规律,注重循序渐进。

笔者刚开始与学生接触时,第一要务是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社会对汽修人员的需求状况,探讨专业的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并介绍汽修专业岗位的分工情况、收入水平等,让学生对汽修行业充满信心,对专业产生好感。在第一阶段教学开始后,笔者首先向学生进行实物展示――展示钳工实习时所制作的精美工件,展示经过精心装饰后的轿车,展示修复后崭新的事故车等,告诉学生,这是学长的部分作品,是他们利用汽修设备设施加工得来的,从而激励学生:“如果用心,大家一样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出色。”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不服输、爱表现,立刻有了积极响应,纷纷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跟着水涨船高。可见,实物展示让学生提前“看”到学习效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采用一体化教学,拉近“座位”与“岗位”的距离

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直接到工作岗位就业,要适应企业的需求,必须实施一体化教学,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因为“岗位”观念及工作环境早已植入他们的脑海。

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以往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分开上课的方式,将教学场地直接安排在实训车间,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感性与理性相互结合,没有固定的先实习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习的模式,而是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强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的“座位”不再是绝对的、固定的,而是随着学习任务随机变动的,学生也从纯粹的“听”着学,逐步转换到“站”着学甚至“吵”着学,如此一来,“座位”的概念进一步淡化。

一体化教学,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实践除了校内的实训操作外,还有到校外的工作现场进行参观和实践。笔者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安排,组织学生到汽车维修厂(店)进行实践,与汽修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通过对岗位现场的阶段性观摩和接触,带给学生最大的冲击是:“岗位”与“座位”其实可以很近,也可以互换。因此,教师应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维护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教法必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否则学习必然停滞不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成为“流水线”的加工品或者说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缺乏应有的生机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模式是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更无法与快速发展的汽修行业相适应。

中职学生精力充沛,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合理引导,保证他们朝着成人成才的方向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符合中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汽车维护等专业课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法,学生围绕一个实践任务,积极思考、分析、制订计划、实施操作步骤,认真探究,努力去完成任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笔者在“起动机检修”项目教学中,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要求设计了任务书,给学生分配不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任务阶段、任务目的、内容、学生任务、教师任务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第一,任务展示,明确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自行组队,教师讲解任务要求及要领,督促学生完成组队工作。

第二,任务筹备。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根据任务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翻阅教材、查阅资料,制订实施计划,确定操作方案,利用各种资源对计划予以完善。教师对各组方案进行初评,给予适当指导。

第三,任务实施。学生根据实施方案进行操作,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拆检装配起动机,口述主要零件的修理方法和技术要求,装配后进行性能试验,最后应当恢复起动机的技术性能。教师检查学生实到人数、着装是否规范,巡回指导学生操作,并维持课堂纪律。

第四,检查评估。教师对各组任务实施过程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估,以此检验学习效果;学生参照评分标准,进行相互间的检查评分,接受教师的考核。教师总结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检查、维护实习工量具和设备,并组织学生搞好工位卫生。

笔者设计的评分标准简单、易操作,很适合学生间的相互评分及教师检查评估,主要包括:起动机解体操作是否规范(4分);检修起动机转子总成、定子绕组、电刷总成、单向离合器、电磁开关方法及结果是否正确,并口述零件修复方法(13分);组装起动机工艺和方法是否正确(6分);用电器万能试验台检验起动机的工作性能(8分);40分钟的考核时间是否超时(5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量具,操作现场整洁,安全用电,防火,无人身、设备事故(4分)。以上6项总评分为40分。在任务教学中,学生根据任务书组队学习,教师按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学生为高效完成实践任务,拿到代表自己成就的评分,会积极组队、制订计划、探讨方案、翻阅资料,主动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尝试各种实习操作,这就是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自我学习过程,这也正是任务驱动下提高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小结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笔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宗旨,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体验到了浓厚的工作岗位氛围,拉近了“座位”与“岗位”的距离。教与学相互促进,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实践,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黄顺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第8篇

从2008年开始,我校汽修专业选手每年都能在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大赛中通过层层选拔,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连续5年的全国中职汽修技能大赛中获得2金、20银的好成绩。技能大赛不但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且推动着我校办学模式转变,引领了我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特别是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使我校汽修专业不断壮大发展。

(一)技能大赛促进校企结合,推动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以及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创新,符合职业教育办学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现实中,尽管中职学校渴望与企业合作,但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我校正是通过在中职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获得企业的认可,吸引了一些企业参与、合作。先后与别克、大众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一方面由企业提供教学设备,捐助、辅助建设实习基地,提供行业规范,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按照企业要求合作培养汽修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成立了通用班(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订单培养)与盈众班(上海大众汽车厦门盈众集团公司订单培养)等联合办学。我们以“通用班”“盈众班”作为突破口,根据技能大赛项目,充分利用企业优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稳定校企合作关系,增加顶岗实习基地数量,“订单培养”规模不断增大。在教学改革中,依据企业岗位设置专业,深人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岗位教学,并以技能大赛的考评为依据,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促进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基本做到“双证书”毕业。

(二)技能大赛引领汽修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我国大多数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结构大多按知识逻辑体系构建,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属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内容的学科逻辑性较强,理论性较浓,知识点重复较多,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而且大多数汽修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对教材的处理缺乏实践依据。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这一重大缺失,造成了汽修专业教育与实际工作情景的巨大差距。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课程应如何改革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工艺要求等对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随着技能大赛机制的逐渐成熟,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由行业的专家、行业带头人策划,结合行业需要、企业文化、文明安全操作的规范要求,技能大赛的内容、规格逐年提高,具有前瞻性。职业大赛项目与内容随着职业岗位需求不断的变化,为专业课程的改革作了很好的导向。我校汽修专业依托技能大赛,在教学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推进教学改革。将大赛思想及规范融人教学内容中,将教学内容结合行业需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模块结构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转变,以偏重传授知识向注重职业技能训练转变,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做与学结合,推行“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改革,实施一体化教学。我们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上摒弃不适应社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发展的旧内容,结合本校特点,开发各阶段的校本教材,使教学有了很强的是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技能大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职技能大赛强调突出专业特色,在技术要求上注重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要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培养出水平过硬的学生,指导老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解读大赛的思想和要求,还要求指导老师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操作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大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我校围绕技能大赛的“双师型”队伍的快速建立,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师资培训措施。年轻教师轮流到汽车企业顶岗实践;每个专业教师每年利用假期下企业实践,由汽车企业考核;聘请行业专家对所有专业老师进行定期培训;所有工具、仪器设备供应商必须对所有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专业教师必须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的培训,达到合作企业要求。专业教师不断的培训学习,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得到很大的提局。此外,中职技能大赛还促进实训教学装备的发展、扩大学校知名度,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汽车行业培养维修人才,技能大赛对中职教学改革起到很明显的导向和助推作用。

二、技能大赛走向功利化,影响了中职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技能大赛的巨大作用,使部分学校片面追求技能大赛成绩,出现急功近利、“应赛教学”“精英竞赛”的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竞赛的公平性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中职教学有重蹈“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覆辙的倾向

在“普高看高考,职教看大赛”理念的驱动下,有些中职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片面地把技能大赛成绩当作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这必然导致技能大赛走向功利化,使各参赛学校片面追求成绩,并且愈演愈烈。各校为抓大赛、选尖子、忙集训、要成绩,制定一系列制度,奖励与考评结合,抓比赛就象抓“高考”一样。为了获得好名次,参赛学校往往举全校之力抓大赛、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应赛教育模式。这样不仅造成了学生被动和片面的发展,而且把学校工作引上片面追求获奖率的歧途。以厦门几所职校为例,参赛学校普遍在学生进校第一学期就开始选拔有潜力的学生作为参赛的选手,进行比赛项目的专项训练。由于目前中职学校都存在着师资缺乏和教学实训设备不足的现象,为了在比赛中出成绩,学校往往只重视少数被选有望获奖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同时容易把整个职业教育纳人与职业技能大赛对口的系列训练。选手经过层层淘汰选拔,越选越精,训练内容也越来越“专”,训练强度越来越大。在参赛的前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这些学生普遍会被停课进行专门训练,反反复复训练比赛的那些规范动作,这种方式的培训既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技能知识,又限制了老师教学的方式。不管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指导方式上,属于完全的应赛教育。这种只针对少数人的精英式的应试教育与大赛的初衷相背离,与整个职业教育基础性教育教学相脱离。教学工作放在技能大赛的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培训上,学校大部分师资和设备都集中在这些选手上,使大部分学生得不到教育的公平性,不能带动大多数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损大多数学生的成长。长此以往,将会失去了举办技能大赛促进技能教学的作用,也不利于参赛选手个人的全面成长,势必会束缚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制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频繁的汽车技能“选拔赛”,成为中职学校和专业教师的一个负担

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引领和推动作用是显著的。技能大赛制度的建立,按照“多元整合、政府统筹、企业支持,学校参加”的运行原则,要通过校、市、省、国家层层比赛。参加技能大赛也已成为各所中职学校的一项常年性工作。以厦门为例,技能大赛制度要求县、校技能比赛一般安排在12月份,省赛市赛在3月份、4月份,国赛在6月份。为了在省赛、国赛中出好成绩,抓竞赛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贯穿学校一切教育活动中。由于汽修专业师资紧缺,大部分专业教师都身兼多职,集教学、班主任、指导老师及选手等于一身。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赛前准备,老师都感觉身心疲惫,对正常班级管理工作、正常教学工作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除此之外,为应赛而给学校带来的财力、物力的压力往往也让学校感到“喘不过气来”。为了应对随着行业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的大赛内容和项目,中职学校每年往往必须要花一大笔经费,不断购置大赛要求的设备、工具和量具,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三、让技能大赛回归本位,真正成为中职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助推器

要避免技能大赛偏离初衷,避免走人误区,让技能大赛回归本位,必须正视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应对,这样才能更好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

(一)技能大赛应基于全体学生的正常教学,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

正确认识技能大赛的作用,克服急功近利的“精英竞赛”倾向。技能大赛是个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提高,才能避免走向“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极端。端正思想,使大赛立足全体学生,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竞赛观,让竞赛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要树立人人成功,多元成才观,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技能大赛要基于全体学生的基层教育教学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并感受技能大赛的激励作用。技能大赛要与中职学校的日常技能教学有机结合,将技能大赛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以赛促教,让技能大赛运行回归本位,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享受到平等教育。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大赛奖励制度

技能大赛要健康发展,不能脱离中职日常教育教学,更不能只以技能竞赛的名次作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唯一评价标准。应不断研究大赛模式,制定合理的大赛奖励政策,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避免出现“名次是唯一评价标准”的极端倾向,使中职学校能回归理性,正确对待技能大赛,学校将参与技能大赛的目光更多地转移到日常教学中去。让参赛的中职学校理性对待技能大赛,做到丢下包袱、轻装上阵,将参赛的重心放在汲取每届技能大赛的经验与教训,梳理与总结作为今后技能教学策略与方法调整的重要依据。学校和选手要以平常心参加每一次竞赛,不要视大赛为负担,整体的技能教学水平提高了,技能竞赛成绩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技能大赛应填密科学谋划,让技能大赛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9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教集团;东莞理工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109-03

一、构建专业化职业教育集团,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东莞理工学校是一所综合性的国家重点中职学校,近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与教学模式。从1999年开始,数控专业就率先与东莞铭锋实业公司、力劲机械公司、华隆公司、东莞轴承厂、三星电机公司等企业合作,合作模式一般是建立实训基地。电子专业与文一办公设备公司、勤上光电股份公司合作多年,并请工程师来校授课,共同培养公司所需要的人才。汽修专业与东莞鸿燕、东奥等汽车维修企业合作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上岗 。但随着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过去的校企合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合作规模小,岗位少,企业热情不高,合作难于长久为继,缺少长效机制,更不能深入发展。

校企合作的瓶颈根源是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责、权、利”的共享是合作的核心问题,也是校企合作的最大动力源。企业需要追求利润,如何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促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校企合作中,政府如何协调各合作单位的利益?如何建立共赢的合作机制?这些问题不解决,校企合作的瓶颈就不能突破。因此,学校总结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决定以专业为依托,探索实践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与当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真正破解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

二、依托数控专业,联合地方政府,成立“东莞数控模具职教集团”

1.运行机制

(1)学校牵头,政府推动,政、企、校合作共建

横沥镇是东莞市的模具制造重镇,模具企业相关年产值近50亿,曾多次与我校合作进行过短期模具人才的培训。2002年,位于横沥镇占地430亩的东莞理工学校职教城校区正式启用。借助新校区坐落在横沥镇的区位优势,学校与镇政府在原来短期合作培训模具工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东莞数控模具职业教育集团”。

(2)六个“共同”目标,责、权、利共享

集团成立了董事会,由学校校长担任董事长,镇经贸办主任担任副董事长,董事成员为首批签定合作协议的15家模具企业。集团拥有专项办学经费,镇政府、学校、合作企业各出资三分之一。集团内部成立了3个业务部门,分别是:教学培训部,就业指导部,人事保障部。集团的“责、权、利”,体现在六个“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育技能人才,共同参与技术进步,共同安排学生就业。

2.办学实践

(1)学制灵活多样,培养百名模具工与百名模具师

集团成立后,将原先的“百名模具工”培训工程提升为“百名模具师”培训工程。为了鼓励当地青年就业,镇政府通过集团为每位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对我校全日制学生进入模具企业上岗的,政府提供奖学金,对接收学生就业的企业进行奖励。几年来,集团化办学已培养培训模具工与模具师共5期,累计培训学员400多人。

(2)定向招生,企业冠名,定单培养

集团还应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定向招生,定单培养。东莞信易电热机械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塑料辅机制造商,需要机械加工、模具制造技工人才。该企业通过与集团的合作,到我省边远地区定向招生,企业冠名专班培养。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

(3)教师参与企业技改与升级,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集团化办学为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几年来,数控专业教师深入集团企业,参与了多项产业升级与技改项目,如铭锋实业公司微型吸尘器和塑料托杯等产品的模具设计与加工、华隆机械公司铆合机的三维造型设计、润星机械公司高速加工中心床身导轨的数控加工方案设计等。

(4)建立“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提高数控专业办学水平

我校是教育部和北京FANUC机电公司共建“应用中心”的广东省内3所院校之一。FANUC公司捐赠价值50万元的最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师资。以“应用中心”为合作平台,进一步开展机床维修、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深度合作。

三、依托光电专业,与国家光电联盟合作,成立“全国LED产业产教融合(东莞)职业教育集团”

1.集团组织框架与章程

(1)组织框架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成立于2004年,目前已有312家成员单位。近年来,CSA在政策支撑、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引领着半导体照明行业快速成长。借助职教城新校区的建立使用,学校加强与CSA的深度合作,依托光电专业,牵头成立了“全国LED产业产教融合(东莞)职业教育集团”。

集团成员有东莞市半导体照明协会等4家相关行业协会,有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光电企业,有东莞理工学校、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职业院校。集团设理事会、常任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秘书处设在东莞理工学校,是集团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

(2)集团《章程》主要内容

宗旨: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整合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形成院校为主体,行业和企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培养体系。

任务:探索教学改革和学分互认;实现师资和专业优势互补;进行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科研、产品开发合作;开展相关经营和服务活动。

成员单位实行“四个不变”:原有的单位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变,管理体制不变,经济独立核算不变,人事关系和教职工身份不变。章程还明确规定了学校、企业、行业学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2.产、学、研近期规划与实施

(1)目前已经在东莞理工学校实训中心大楼建立一个固定资产300多万的LED灯珠封装生产车间,日产量达到25000只。车间有5个工作站,可以同时容纳一个班50人上岗实习。

(2)计划在东莞理工学校建立2个基地1个中心。即LED产品生产实训基地、LED制造装备生产实训基地和LED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3)计划建立LED光电产业人才认证体系,在广东省内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

3.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集团的产学研资源与机制、以及在我校的生产研发基地,拟在光电专业率先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为LED产业输送多层次的实用人才。

四、依托汽修专业,与东莞汽修协会合作,成立“东莞汽修职教联盟”

1.联盟简介

2008年,学校依托汽修专业,与东莞汽修协会联合成立了“东莞汽修联盟”。联盟中有东莞51家汽修骨干企业,由学校、协会、骨干企业共同组建联盟理事会。

2.主要教学实践

(1)成立“汽修技师之家”,为汽修企业以及汽修专业教学提供人才支持

汽修企业与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常常因缺少优秀人才而苦恼,东莞汽修职教联盟为此成立了一个“汽修技师之家”,利用市政府相关政策将一大批汽修行业的技术能人聚集在这个“家”中,解决人才难题。共聘用了100名理论基础好、维修技能强的技师作为“汽车技师之家”的双师型教师。这一活动得到了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汽修技师之家”的成立,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校企人才共用,校企利益共赢。

(2)与保时捷合作共育“保时捷铜级技师”

在东莞汽车维修联盟支持下,汽修专业与保时捷(中国)公司合作,选拔富有潜力的优秀学员,到保时捷中心培训,经过统一考核,成为“保时捷铜级技师”。通过合作,引入保时捷职业技能课程,配置符合保时捷项目教学要求的硬件设施,提高汽修专业整体教学素养和水平,提升学校在汽车服务行业的品牌知名度。

(3)与世界著名车企博世公司合作,成立“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

在东莞汽车维修联盟推动下,与博世公司合作建设“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将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等方面与博世公司展开全面的合作,借鉴和引进国际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培养具有现代汽车服务理念的汽修专业人才。

五、依托计算机应用专业,与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移动互联网南方培训基地”

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移动互联网技术(MIT)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大部分传统企业还没有应用到这种新技术,没有意识到这种新技术将给我们的传统企业的营销、信息管理及生产过程带来怎样的变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成为很多企业运营新的源动力和增长点,其作用不亚于工业革命所造成的影响。

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因此,学校紧贴市场,依托计算机专业,与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移动互联网南方培训基地”。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新的需求,学校参与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课程开发,决定在计算机软件专业内部率先开办移动互联网企业应用专业方向。并合作建设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华南基地东莞中心,立足东莞,面向企业,为东莞广大企业培训、培养MIT应用人才,体现中职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培训专人迅速编写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教材,除了对外培训外,还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目前,我国各院校都还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企业MIT应用人才匮乏,作为开放前沿的东莞在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更是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六、依托职业素养课程团队,与北京澜海源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职业素养研究与传播中心”

职业教育的内涵主要由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构成,如何以人为本对所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职业化培养,是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1.成立职业素养传播中心,在全校开设职业素养课程

第10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7S;双师型;实训基地

我校于2006年9月重设了汽车维修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但在学生就业面试,及对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调查时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不能解决企业中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真正地学好、用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论证,在学校领导的统一步署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行新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

1.“理实一体化”已呈现的优势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中高职、社会人员等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经过我们一年多的实践,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优势可概括如下:

1.1 7S管理模式的落实

“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景参考“4S”店的“7S”管理模式,“7S”就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节约”,就是让学生将来适应企业的需求,平常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始终贯穿进行。在每天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必须进行整理学习工作范围、整顿实训器材、清洁设备和工量具、清扫地面等多方面的学习工作并恒久保持;在整个一体化教学环节中必须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1.2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一要提高专业理论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指导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二要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技能,熟练运用现代诊断设备,能发现解决实际问题;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载体,学生边学边练边总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获得家长的好评,同时学生在毕业时也能很快地就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我校在江苏首届技术能手比赛“汽车检测与维修”比赛南通赛区获得第一名,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这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魅力。

1.3“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就是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理论教学水平,而且也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目前我校汽修教师普遍存在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技能薄弱现象,针对这个现象,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系部积极创造合理的条件,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企业的对口实习和专业资格培训;通过上系部、校公开课,开教学研讨会;通过系部“教师技能节”“学生技能节”;加上教师的自学,来提高汽修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大力推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4促进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了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结合企业的需求,我校根据教学大纲和依据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求设置了以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发动机(机械部分)拆装实训室、发动机排故(电控部分)实训室、汽车保养实训室、汽车底盘拆装实训室、汽车整车电气实训室、空调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钣喷与汽车美容实训室、仿真(虚拟)实训室、混合动力实训室等,通过对汽修教学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以“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汽修教育技术基地,从而保证并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5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

由于汽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更新,汽车性能不断完善,修理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教材内容与实训设备之间又严重脱节或相对滞后,有些内容又不太相符一体化教学的精神,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我部汽车教研组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培训、召开校企研讨会,共同开发实训指导书、学生学习工作页、教师工作页、制作动态、静态课件,设计教学场景,最后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尽量选用比较合适的教材,力争将汽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职业道德、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了理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训指导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不仅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熟悉掌握技能和现代诊断设备的使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2.“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修中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改善

为了保障“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序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进一步完善实训室的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学,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教学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结合企业的需求,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校领导已经同意进一步完善实训室的建设,决定进行二期投资。

2.2师资队伍的严重缺乏

现阶段我校有14个在校汽修班级(平均每班40人),有中职、高职,专业教师只有10人,刚进大学生4人,想要更好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学校一方面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中高级汽修人才或双师型教师的招聘力度,学校和系部多开展公开课活动,教学研讨会,多举办和参与各类专业比赛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提高。

第11篇

一、加大教育教学投入,为学校发展创设平台。

1、创造条件夯实硬件基础,加强实训室的建设。

在教育局支持下,投入800余万元新建3000平米车间,同时争取市教育局资金200万购置数控车床等设备。学校也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积极争取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共300万,其中180万购置一批汽修设备、120万购置六辆实训车辆,至此我校的汽修实训设备不仅可以满足省市技能大赛的要求,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训项目,今年市技能大赛就借用了我校新进的丰田凯美瑞和丰田花冠两辆车。

2、在提高教学水平上,拥有充足的实训设备是保证,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关键。

一年来,学校投入12.2万元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培训。如暑期安排汽修专业教师到湖北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计算机专业教师到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数控专业教师到**力士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培训实践,平时在教学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尽量安排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行业协会、教研室组织的外出培训,共有12批、53人次参加,这些老师回校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中。

二、严格学生管理,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把学生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摸索出了一套针对职业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1、严把质量关,在抓管理促校风上下功夫。

自从学校改革学生录取方式,实行浮动录取分数线、新生面试和试学等制度严把招生质量关后,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管理,学生素质逐步提高。同时转变了德育工作方式,由原来的学生出事后被动处理,改变为前期加强教育管理,将教育过程贯穿到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2、严格管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实行24小时无缝隙管理,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的严格管理,确保在校期间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天早晚自习及其他时间,学校实行干部、教师、保安、学生四级管理体系。学生离校外出有严格的申批假制度,健全晚点名制度,确保学生晚上安全,不让一名学生脱管。学生宿舍管理有严格的标准,并有专人负责检查、考评。宿舍做到了无纸屑、无烟头、无异味、无大声喧哗、无安全死角。

3、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安全网路,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及安全演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每月进行一次学生的全方位安全疏散、消防逃生等内容的演练,每学期聘请法律工作者为学生作一次法制报告,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为保障学生安全,全校每个角落及学校周边增设摄像头,使校园和宿舍全程监控,保证了校园安全。

三、以文明风采竞赛为载体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师生积极参与,认真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第九届“文明风采”竞赛。本次文明风采活动,我校要求人人参加,班班参与,积极开展配合“文明风采”竞赛主题的多种形式德育实践活动,提高“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参与普及率和广泛性。

征文类、设计类项目,以班为单位,班主任择优推荐给项目组,项目组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动漫类项目,任课教师利用课上时间指导微机专业学生制作,择优推荐给项目组,项目组选出优秀作品给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组织了 “心绣未来”演讲比赛和“职业素养”表演比赛。聘请老师讲解摄影技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拍摄作品。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规划设计作品进行指导,择优推荐。围绕竞赛主题开展了校园文化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把竞赛主题渗透于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富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整体合力和生动活泼的德育氛围。本次竞赛学校共交作品700余件,涵盖了竞赛所设的征文、摄影、规划设计、动漫、展演等五类十三项的全部项目。

四、加大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水平。

1、学校通过各种渠道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一年来,学校先后推荐6位干部、教师在实训基地评比、教学专项视导和省市技能大赛中担任评委和从事命题工作。既为教师业务水平提升创设平台,又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一名教师担任高教出版社《素描静物》教材的主编;多名教师多次参与省对口高职考试复习资料的编写。

2、为使实训更好地贴近企业生产的实际,学校每年投入40万元聘多名省劳技技师和在企业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授课。

3、由于专业教师的技能不断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也不断提高。在今年**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汽修专业派出四名选手参加车身修复和车身涂装项目的比赛,各有一名学生获得市一等奖,代表**市参加省赛,有四名学生分别获得三个项目的三等奖。在所有参赛的学校中,我校的获奖率和获奖层次均为最高。在同时进行的市专业教师技能比赛中,我校汽修专业两名教师分别获得车身涂装项目的第一名、车身修复项目的第三名。在影视后期制作项目中我校选手获得第7名和第9名的好成绩。在2012年对口高职考试中,我校再传捷报,大专录取率达98%,继续蝉联冠军。

五、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

不断扩大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除了现有的与金诚汽修厂、壮大汽车装具美容学校的合作外,今年新增了与**泓清专修学校的商务专业的合作,另外与中国石油大学的汽修专业联合办学项目也正在洽谈中。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优化专业设置,今年新增数控专业,争取市教育局资金200万购置数控车床等设备,数控专业将与原有的装配钳工专业合并为机电专业部。

六、各方形成合力,招生、就业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2012年我校毕业生继续保持了高就业率的良好趋势,就业率达100%。

由于毕业生质量明显提高,吸引了许多大中型企业来校抢生源,并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今年就业安置单位明显增多,学生的实习条件及待遇明显好于往年。今年又在去年润华、金万通4S店、重汽集团、银座集团及齐鲁动漫基地等实习单位的基础上,新增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众、别克等市区各大4S店、民政大厦、鱼翅皇宫酒店、轻骑集团、华联商厦等实习就业单位。学生实习期间每月工资1500——2000元左右,独立顶岗后每月工资2000-2600元以上,全部缴纳五险。国防专业学生符合条件的全部参军入伍,分别分到**、**、**、**等军区服役,驻港部队、北京武警总队、三军仪仗队也有应届专业学生。

下一步打算:在新的学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在两个提高、四个强化上下硬功夫,即:提高全体教职工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常规教学环节管理、加强新课改指导;强化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强化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强化效能管理,保障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品位。围绕这一中心,新学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学研一体,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切实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引导鼓励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岗位成才,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以推门听课、评教评学、学科教研为抓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扩大专业规模。

①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优化专业设置,将原有的钳工专业扩展为机电专业部,下设钳工专业和新设立的数控专业,在教育局支持下,投入800余万元新建3000平米车间,争取市教育局资金200万购置数控车床等设备。②根据技能抽测的要求,制订和完善各专业《学生技能考核标准》,在日常教学中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就业的实践操作水平。③在课程设置上,科学设置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技能的课时比例,增加实训技能课和职业修养课,突出专业特色。

3.加强德育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继续实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是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有效德育”研究,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二是以开展文明风采活动为契机,丰富德育活动内涵,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三是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四是强化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学生社团的特色和优势,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自治管理。

第12篇

汽车维修专业技师,东方天威汽车维修工程师俱乐部资深会员,沙洲工学院汽车运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员,鉴定汽车修理工种专业考评员,曾任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汽车运用专业外聘专职教师。

“汽车维修与保养”,从表面上看,它关联着汽车维修的知识与技术,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关联着一名维修专业人员的人生之路。在过去45年中我经历了学习再学习的逐渐成熟过程,也经历了许多不可估量的挫折、失败和磨练,最终收获成功。

勤学苦读,争做能文能武技术员

1965年我初中毕业,被军工企业举办的半工半读的四年制中专学校录取,进行机械加工与设计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在当时这是一种新理念专业学校。实际上,与大家现在谈论的校企合作之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更关键的是我们学校那时具备各种软硬件,而且教师的技术很高,很多教师都是一线的高级工程师或专家,而且很多设备都是国内一流的。在那种优越的条件下,我学习了许多关于汽修高科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加工的专业实践操作技术,成为了一名“能文能武”的优秀技术人员。四年的艰苦学习,为我后来踏上汽修之路并成为出色的技师和教师打下了基础。

1969年我进入甘肃运输公司工作,正式进入汽修行业。一同进入这家企业的还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他们在技术上的严谨要求,让人折服。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我很快掌握了汽车修理技术,特别是在诊断与检测方面。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必须是有理有据,有正确的科学数据与检测数据,才能获得客户信任,并提高满意度。这一点我足足延续了40年,在这方面我对教过的所有学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是在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影响下,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维修人员必须掌握这个专业相关的所有技能,所以我参与了维修的各个流程――修理、钣金、焊工、电工、轮胎工、管理技术人员、长途客车司助员等所有的工作内容,最终成为了一名全面手。同期我还参加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工作。记得那时我和一名18岁的年轻技术员将一辆废弃的CA10B4解放牌汽车改制加工成5吨的起重机。从设计、制图、加工到安装完成,花费了7000多元,历时4个月,得到甘肃省交通厅领导很高的评价,也正是那时的成绩,为在张家港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精研创新,推广修车新理念

1986年我调入江苏省张家港工作,那时我工作的公司是当地交通局的下属单位,当初单位为了多方面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了汽车运输与汽车修理。当时车辆多而杂,我们承接了几乎所有车辆与厂内的机动车辆,再加上单位领导对我的期望值很高,面对这一切,我感到压力很大。以柴油机为基础加液压机械系统,许多难题需要解决,许多新技术需要加速学习和掌握。作为一名外来人员在当地想要快速建立基础与人脉,必须在技术上独树一帜。我白天工作并了解当地及本企业的许多特点与需要,晚上在家翻阅理论书,有针对性地学习与研究,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例如,利用V型焊接修补技术解决了大量的断裂问题;利用铸铁在焊接时所发生的特殊性,以及立体几何等原理,消除在焊接时所产生的变形和内应力,从而改变了许多缸体、缸盖、叉车前桥等许多总成与零部件。此外,据我所知,中药房的许多药材有特殊用处,例如,二茶可以解决许多不明原因的渗病;硼酸粉、盐酸、锌等可以作为焊料与焊液;利用肥皂与液压来解决大型主伸油缸在装配时容易损坏活塞密封件等技术难题。我还总结了厂内机动车辆许多特性与故障的诊断,从而使单位成为当地厂内机动车辆的检验和检测中心。

1985-1988年当地大量引进了CA141解放牌汽车,但由于超载、维护、保养不当,发动机要每年进行一次大修,而许多配件又跟不上,成本很高,修理上多采用老式的修理模式。于是,我从两个方面开始进行改革。一方面通过文章进行宣传,我书写了“如何利用发动机的构造特性”“如何进行旧车修理法”等文章。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动手指挥如何运用旧车修理法对发动机进行大修,特别指出改掉传统习惯,严禁动用刮刀,必须按原厂说明要求保证各配合间隙,主油道的清洗工作。利用轴、孔制、孔轴制的机械原理,经定位机械加工,一次性装配成功,不仅提高了车辆的有效动力,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当然面对的阻力也很大,但是每次遇上阻挠或者困难,我都会积极跟对方解释、沟通,确保最终完成任务。经我改进的维修工艺,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和使用期限,由原来一年一次的大修,变成了三年一次大修,为单位节约了大量成本。

愈挫愈坚,支撑汽修精神家园

1989年国家恢复了技术工人的考核制度,我参加了苏州市首届高级工培训班,同年11月高级技术理论考试合格。1990年汽车修理工种业务七级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同年7月获得苏州市高级技术工人合格证书。那两年获得很多荣誉,培训班期间交流经验时受到大家一致肯定,但当时我还没能顺利晋升为技师。

1991年11月14日,我被张家港市汽车行业管理所聘任为汽车修理工中级工培训班教师、职教中心教师,被劳动局技术培训技导中心聘任为汽车驾驶员、初中高培训教师,从此走上教师之路一直至2013年。走了24年的修理工种与汽车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之路,我能将修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反映到驾驶员那里,将驾驶员所反映的问题反馈给修理工。我擅长将许多复杂的理论变成简单的语言,进行通俗易懂地就地任教,并且同步现场,处理学生所提及的一些难题,我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们的喜欢。因此,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授,但大家都尊称我为“李教授”。听到那么多的人这样称呼我,我的内心时常悲喜交加。

1995年4月6日,按国家规定的技术任职条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江苏省劳动局考核,我获得了技师合格证书,同时一起发放了技师聘任书。这本技师合格证书,对于我一个平民百姓来说,来得非常不容易,困难重重,我苦苦奋斗了五年!1996年接到苏州市劳动局晋升高级技师培训的通知,虽然我多次请求要去参加培训,但单位工作忙,有许多技术难题让我尝试去解决,使我失去了晋升高级技师的机会,至今我遗憾万分!但在这失望中我有着坚强的信念,理论与技术是不为精神支撑所局限的,要发挥张家港精神,我要为社会发挥我的能量,作出我应该的贡献,走我自己的汽修人生路。1999年12月30日,经培训考核,符合鉴定汽车修理工种专业考评员资格,我成为一名国家考评员。从此我又增加了一门专业考评的技术内容,在许多技术的标准上更有发言权。“自找压力、自我拼搏”,越是如此,越觉得肩上的负担重,迫使我去学习,钻研更多的知识理论、信息与技术。

身兼数职,树立维修人员好榜样

2001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变,原单位进行了转资改革。虽然单位领导希望我留下来继续负责主管,但我考虑到单位主要注重的是装卸行业,而我要继续进一步走好我的汽修和教育之路。我拿着每月退休最低生活费,离开单位,从新的起点开始。

1990年开始,我国大量进口并发展新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随之而来大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概念、新工艺等,急需要我们这些人去掌握,但是再好的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有效理论。那时4S店等新型产业大量进入市场,我接受了私人老板的聘用,策划设计4S店的售后修理服务工作,在短短的100天中,完成了从基础工程设计、采购、软硬件的组合、设备的安装调试,整套企业管理及经营制度与模式的制定,以及新人员的招收审核与培训。从此成立了4S店与售后服务,建立了三套维修生产流水线,其中两套是由水、气、电、油尾气自动排放等的快修流水线,另一套是免拆修理流水线,它由全套的车辆各种性能的检测加上各种新型的仪器设备与计量工具,再加上国外进口的全套产品,对车辆进行诊断免拆维修,一切以数据为准则和依据,最大地接近适合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的特性。

我们引进了好多高科技的汽保设备与仪器。同步培养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维修专业人员。在招工时我着重招收一批有灵性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画,而那些习惯于其他车型的老一代维修人员要想改变原有的维修习惯比较困难,也吸引了大量技校刚毕业的外地专业学生。当时,我对这些员工谈到,“汽车维修过去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言传身教,但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代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决定于理论基础与现代仪器设备的掌控程度,主要靠自学研究和总结。”所以当初我结合原厂质量操作流程,以及当地行业规定的参照国际实例,实行了一整套流程。我们给每位员工发放了有关资料与笔记本,要求将厂方未提供的有些技术数据在实际操作中记录并进行详细地对比,以此解决维修中的许多难题。大家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后抽出两个小时进行实训,将白天所遇到的疑问与难题提到实训班来,就地讨论学习有关资料。我亲力亲为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将这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培养成为了出色的维修人员,使企业变得生气勃勃,使员工与企业双双受益。当时我身兼数职,董事长顾问售后服务经理、维修主管、技术总监等工作都需要,虽然很辛苦,压力也大,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因为我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我在技术道路上奋斗了一生,我想以我的一切为员工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紧接着社会上普遍认为4S店的维修与保养收费偏高,所以去找没有质量保证的不正规但是廉价的小店去维修与保养车辆。对于这一切我深入地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客户付了钱,而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与服务。当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六个不同地方来的客户,选择亲自接待,对这六个客户除了按4S店正常接待外,还刻意将轮胎上取下的小石子、铁钉以及鼓式刹车尘土全部收集在盒中给客户看,将发动机上尘土全部清理的干干净净,包括车内、底盘,全部服务从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做起,并做彻底。整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打印出来交给客户留存,以便今后对照。最后的结算,我比别人要高出20%,但征求客户意见时,客户也反映相当满意,并不觉得收费高,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这样的高质量服务,自己的爱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也更加放心了。无偿的服务不仅质量不高也有损形象,所以我们提供有偿且高质量的服务。

我在4S店的两年中遇到了许多以前所未遇到过的技术难题,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总结了六种逻辑分析法――修护理论:一是互换比较法;二是分离判断法;三是重叠对比法;四是最终结果法;五是模拟判断法;六是模糊分析法。原厂所有设定的初始化程序起的作用很大,关键时利用它在重新整理程序的同时破解出特定的防盗系统,使车辆恢复正常。当时我感到自己还需要补充更多的知识,但需要环境与时间,所以我果断地辞去所有职务。

授业解惑,乐享追求之硕果

我于2002-2004年任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汽车运用专业外聘专职教师,2004-2008年被沙洲工学院汽车运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电工程学)聘为会员,并担任理论与实践操作教师,还负责为学校采购实验室的设备。

在大学任职的七年中我担任了许多专业课程的任教,例如,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测、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底盘及其诊断维修等。在任教的同时也大量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因为这些教科书大部分是从美国TDC公司出版的汽车维修技术丛书编译而来。相比之下,这些书与当下实践比较接近,因此我成为了适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优秀技师。

2004年6月21日,经申报我被聘请为东方天威汽车维修工程俱乐部资深会员(CASE)。2004年12月30日,经劳动局申报荣获“苏州市有突出贡献技师”荣誉称号(苏州市人民政府发放证书)。在此基础上,我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将现代汽车上的最新科学技术结合具体的教材和实践,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论点去指导学生,受到好评。为此我积极学习,钻研了现代汽车的许多内容与实践中发生的故障,帮助学生和企业解决了许多疑难故障及操作上存在的习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