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6 21:1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河长制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20年我镇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根据市河长办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镇河湖长制工作实际已出台《XX镇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方案》以及示范河湖创建即《西河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方案》;在对我镇小微水体的摸底核查以及基本台账的建立;我镇河湖长制体系已经全面建立;完成了三级河长制公示牌16块;完成“一河一策”工作即荆竹河、仙人坝水库一河一策方案,推行规范化、制度化“周五清河大行动”全年开展12次清河行动,围绕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2020年7月我办制定了《XX镇小微水体实施河湖长制工作方案》,小微水体全面整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中。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构建责任体系,逐级压紧压实责任
加强河湖长制工作组织领导,全面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一是健全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按照市河长办贯彻落实《XX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方案》的工作的同时,加强组建我镇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通过媒体、网络、公示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因工作调整等原因更换镇级河长2名,村级河长2名;全镇镇级河长15人,村级河长31人,民间河长41人;管护河道沟道212条,湖泊水系养护459处。二是建立河湖长制目标考核体系。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严格按照市河长办年内主要水系水质达到Ⅲ类的工作任务,考核指标等。三是加强河湖长制工作安排部署。召开镇级会议关于河湖长制全面推行工作以及示范河湖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落实镇、村河长责任。
(二)狠抓源头治理,减污提标控源头
以组织实施“周五清河大行动”和示范河整治等活动为抓手,完成了沟道底泥清淤、水生植物清除措施,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镇村污水管网和集中处理措施,强化“厕所革命”工作,27家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拆除水系沿岸“三违建筑”3栋,根据市养殖限养区、禁养区划定,进一步关闭、拆除预建、已建养殖场,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
(三)开展中段提升,逐段提升水体水质
结合全市“清四乱”专项行动,开展多次侵占河道养殖清退、侵占河岸种植清除、水葫芦、水花生等专项清理工作。取缔非法黄沙场3处,对我镇西河、东河、丰收大港等进行了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在提升水体水质上效果突显。
(四)加大检查整治力度,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围绕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为核心,全面落实市委书记李新桥同志关于河湖长制工作的指示精神,坚决痛下决心,重拳出击,彻底消除了一批长期影响水环境的突出问题,着力扭转制约水环境向好的不利局面。一是加大检查力度,通过县区自查、上级督导等方式,全面梳理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破解长期影响水环境的疾症。开展农田化肥、农药、除草剂“三减”行动,大幅消除农业面源污染;严格审批影响水资源环境风险大的建设项目;针对陈山水库、石岗水库、团山河水库三大小型水库全面收回承包权;针对7月1日电视问政曝光的我镇河湖长制工作突出问题,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压实各级河长责任,不折不扣的完成了整治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虽然水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但主要入黄排水沟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二是水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渠道单一。我镇河流水域规模较大、水体零散分布、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相关水利建设资金有限,无专门的河湖长制工作经费来源,并缺乏其它渠道融资,造成投入资金短缺,严重影响到水环境治理效果。
三是水质提升治理难度依然较大。我镇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全流域、全过程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但水质提升效果依然不达标且不稳定,水质提标难度较大。
三、明年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建设,充实市河长办工作力量,加大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创新,强化河湖长制工作组织领导,建立指挥有力、监督到位、协同作战、高效运行工作体系,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工作。
二是持续加大污水排放监管,确保全市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按照一级A标准达标排放,力争完成全市农村污水处理厂提标任务,坚决杜绝直排和偷排现象,做到严格监管、严厉执法、严肃处理。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滨河水体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银川西北部水系建设、城市清污分流工程、污水处理厂再提标等一批水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建设,优化银川河湖水系框架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好清水畅河净源行动,坚决做好排污口封堵、园区企业排污监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违法乱排私排现象整治活动,巩固提升清河专项行动成果,消除水环境污染隐患。
区纪委:
根据区纪委要求,***纪委对辖区内的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现有8条河流,其中:区级以上河流3条,分别是淮河、白沙河、石板河,全长约20.3公里;乡级河流5条,分别是孔畈河、乔庙河、三官河、姚湾河、卧虎河,全长约30公里,涉及全乡11个村。***河砂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淮河、白沙河两条河流,全长约23公里。2018年全面禁止河道采砂以来,共查封沙堆56799.34立方米,目前已全部处置到位。今年以来,***在河道采砂管理及河湖“清四乱”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河长全覆盖体系。按照区级河长制要求,建立了乡、村两级“河长制”组织体系,乡级河长8人,村级河长16人。负责对辖区内的河道进行巡查管护。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增加执法力量,安排专人负责全乡专项执法工作。
二是制定方案,加强部门联动。制定印发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规范了河长制工作运行,形成了长效机制。乡级河长每月巡河3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1次。全乡制作设立公示牌8块,安装在河流的显要位置。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乡河长办对河长巡河记录进行检查。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禁采工作职责,在乡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上下联动,通力合作,为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打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下发通告,加大政策宣传。乡政府在人员流动较大及沿河道路上,张贴《关于禁止河道采砂的通告》,通告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手册、LED显示屏、宣传车等形式,广而告之,提高群众知晓率,接受群众监督,营造了较好的宣传氛围。
四是开展巡查,督促自拆自清。结合河长制,组建巡查队伍,定期不定期对河道进行巡查。巡查过程中,宣传禁采政策,督促非法采砂自拆自清,对巡查中发现的非法采砂行为严厉打击。
五是持续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乡政府租用2台车辆,乡农发中心、执法队和派出所3支队伍坚持开展昼夜巡查,对于河砂资源丰富和盗采情况多发的部位重点盯防。在河道主要路口设置了摄像头和限高杆,严防运砂车辆进出。此外,积极动员群众举报河砂盗采行为,对发现盗采线索或疑似盗采点及时报公安机关处置。2019以来公安机关治安拘留33人,罚款8人。
在督查中还发现,自2020年5月份以来,由于出山店水库水位上涨,原新集村、姜堰村、高湾村通往河道的道路已淹没,已无法通行,没有发现有非法采砂现象。
下一步,乡纪委将按照上级纪委要求,持续加大对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督查力度,要求河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现有非法采砂行为,立即制止并报告,严厉打击。
特此报告。
近年来,为了重拾“绿水青山”的骄傲,肇庆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一步一脚印的前进中,肇庆不断坚定绿色的发展原则,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绿富同兴”。
强力执法
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环境
为了让环境不断改善,我市从每一个维度进行自我建设。一系列数字可见我市的努力:近年来,全市共完成环保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3092个,淘汰关闭1222个;完成10蒸吨及以下高污染燃烧锅炉淘汰或改燃清洁能源424台;清洁生产企业增加26.1%,更新节能环保设备企业增加60%,完成落后电机系统淘汰改造企业增加80%;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5.6万辆。
在环保执法方面,我市保持高压,深入开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成立全省第二支市级“环保警察”队伍,高压的状态不松,力度不减,倒逼守法。20XX—2017年,全市环境执法共出动5.5万余人次,检查企业2.1万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989宗,行政处罚案件709宗,罚没金额4241.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26宗,涉刑事案件7宗。
近年来,我市在环境整治以及环保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譬如河涌整治方面,我市制定河涌综合整治项目清单,在全市全面实施“河长制”“涌长制”,推动“一河一策”治理,确保河涌治理对策措施的科学性。70亿元水污染防治项目成功纳入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库,获得首期555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重点推进西围涌、贝水涌等7条污染河涌以及羚山涌、石咀涌2条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鼎湖区融资5.23亿元解决新窦涌等城市内河涌整治资金问题。如今,羚山涌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固体废弃物方面,我市坚持规划引领,结合我市固体废物分布、产生情况,尤其生活垃圾产生情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完成“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全市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为30.20%,78%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如今,全市拥有5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5家严控废物经营单位,5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企业。
我市计划于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62座,分别位于高要区、四会市、封开县、德庆县、广宁县及怀集县等6个地区,污水配套管网692.11千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434个,总投资为46.84亿元。
到今年4月底为止,我市已投入资金约18.2亿元,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7座,日处理能力达到75.95万吨,配套管网508.091公里,日处理能力达到75.95万吨。2017年全市总处理水量15157.36万吨,COD削减量14709.85吨,氨氮削减量1818吨。
落实制度
坚定绿色发展原则
绿色发展的理念早已深植肇庆人的心中,市委、市政府一再重申坚持“三个绝不”,绝不以透支资源来换取一时的效益,绝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繁荣,绝不以牺牲老百姓健康和子孙后代福祉来换取一时的政绩。
我市建设起严格的绿色组织体系保障,成立了以市长担任主任的高规格环境保护委员会,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科学谋划经济与环保同步发展,充分发挥环保综合决策作用,各级、各部门落实本职工作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逐步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政协支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去年年底,我市经历了“中央环保督察”的大检阅,今年我市再迎来了省环保督查以及我市自身的“百日环保督查”,严格环保执法,倒逼企业和地方进行“环保大补课”,压实地方责任,推进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环境网格化监管,筑牢环境质量基础防线。此外,《肇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将实施,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从严、从实、从速落实河长制度,严格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强化规划约束,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
一、总体要求
按照“转变作风、下沉一线,明确专人、细化责任,严格考核”的要求,全面推行“路长、河长、林长、园长、所长五长制”,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确保责任没有盲区、整治不留死角、问题及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实效。
二、目标任务
1.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和长效化。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五长制”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和管理标准,形成层级网络管理结构,建立“岗责明晰、责任到人、灵敏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2.推动城市管理综合化。按照“五长制”实施方案,建立综合性城市问题管理机制,强化本机构内各部门的联动能力,积极沟通县直部门,有效推动综合性城市环境卫生存在问题的解决,提升城市管理成效。
三、组织结构
建立由局主要领导任五长制总长,分管领导任一级总长,二级机构主要责任人任二级总长和一线“五长制”人员组成的层级管理机制。达到至上而下的层级网络管理结构。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长效工作机制。
四、工作职责
一.五长制总长:
定期组织召开五长制会议(每季度至少一次),听取五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工作,指导、监督落实到位。
二.一级总长
1.协助五长制总长监督检查各二级总长和相关部门履职情况。
2.定期组织召开各长制会议(每月至少一次),协调综合性城市问题解决方案,促进综合性城市问题彻底解决。
三.二级总长
1.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每周巡查不少于1次;完成五长制总长、各一级总长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负责成立管理区域专门管理班子,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管辖区域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美观。
四.一线“五长制”巡查员
(一)路长
1.承担任务的街、路沿线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
2.负责巡查所承担任务的街、路及周边区域城管大队、环卫、市政、园林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落实或完成情况以及户外广告的安全情况。
3.发现所承担任务的街、路及周边区域城管大队、环卫、市政、园林承担工作的存在问题。
(二)所长
1.公共厕所实行免费开放,明确开放时间;核定专人管理的公共厕确定专人管理;公厕卫生标准和清扫保洁制度应上墙公布,各类标识规范、明显。
2.各种卫生设施齐全完好、正常运行;公厕内外墙壁无剥落、无污物痕迹;一、二类公厕应有防蝇、防蚊和除臭设施或措施;地面、便池、便坑道槽、隔档完好,瓷片无脱落损坏;公厕内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无明显臭味;设施维修或需停用厕所时,必须设置警示牌或说明标志提示入厕人员;清扫保洁适应设置提示、防滑标志;维修人员接到报修报告时,应及时维修,保证公共厕所的正常使用。
3.公厕内外环境、设施(备)经常性保持整洁卫生,无乱写乱画;大小便池无污物、无尿渍、无痰迹、无堵塞、无恶臭;做好厕所清洗保洁工作,厕内无积灰,见脏即扫,蹲位隔档无污迹(对出现的野广告按隔档本色覆盖)、无蛛网、无灰尘,地面无积水;蚊蝇孳生期要定时进行消杀。
4、发现所承担任务公厕周边城管大队、环卫、市政、园林承担工作的存在问题。
(三)河长:
1.及时发现、处置水面漂浮物、蓝藻等问题,确保水面无塑料、杂草、树枝、木块、果皮、青苔等漂浮垃圾和水中浮澡。
2.协助做好水面岸边的维护工作,及时制止劝阻人员在河边玩耍、下水、洗东西、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
3.禁止钓鱼的水系,协助做好水面秩序管理,及时制止劝阻人员在河中垂钓。
4.发现所承担任务水系周边城管大队、环卫、市政、园林承担工作的存在问题。
(四)园长:
1.具体负责承担任务的公园、广场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
3.加强公园、广场绿植、公共设施的维护工作,及时处置随意破坏绿植、乱刻画等违规现象,保障公园、广场绿意盎然、井井有条。
4.发现所承担任务的公园、广场周边城管大队、环卫、市政、园林承担工作的存在问题。
(五)林长:
1.具体负责承担任务的行道树、绿化带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
2.加强行道树、绿化带管理,及时处置随意破坏绿植、乱刻画等违规现象,采取洒水、修剪、补种措施,提升城市绿化品质。
3.发现所承担任务的行道树、绿化带周边城管大队、环卫、市政、园林承担工作的存在问题。
五、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实施巡查→反馈→转办→处置→督查5步法一体化工作流程。
1.巡查:由一线“五长制”巡查员对所承担的路段、公园、广场、绿化、水系带等做好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园林等问题,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2.反馈:巡查中发现自身职责无法处置和其他部门承担职责的问题,经城管通向数字化管理中心反馈问题情况。
3.转办:针对反馈的问题,数字化管理中心做好收集备案,并按照问题类别向各职责单位转办,限定办结时间,同时报局相关股室。
4.处置:各部门收到数字化平台转办的问题应落实责任人,及时处置相关问题;需多部门处置的问题,局相关股室跟踪、协调办理,问题处置完成后各部门将处置结果反馈至数字化平台管理中心。
5.督查:每月由数字化管理中心对当月反馈问题办结情况进行汇总,制作档案。未能完成整改造成重大影响的,向局督查室反馈,由督查室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有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实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目标, 通过在__河街道办和__街道办以试点的方式取得经验,逐步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群防共治新机制,促进全区老旧城区治安、安全标本兼治,让我区老旧城区居民同享建设幸福罗湖的成果。
1、在有物业管理公司的老旧住宅区。逐步建立(物业公司+小区居民+网格员+警员)的长效动态管理机制。
2、在缺失物业管理的老旧住宅区。逐步建立(楼长+小区居民+网格员+警员)的长效动态管理机制。
3、积极培育有条件的住宅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和不同层次的“准”业主委员会,提高居民自治的水平,以便于有效配合前述长效动态管理机制;
4、通过长效动态管理机制的运行,培养老旧住宅区居民 “__是我家”和“我爱家园” 的意识。
5、动员各种积极的社会力量参与长效动态管理机制中来,以提高警员和网格员的工作效率。
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协调,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确保试点住宅区群防共治工作机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
1、在试点小区开展“__是我家”活动。在小区的公共宣传栏、通知栏进行“××是我家”和 “我爱××”(“××”表示试点小区的名称)等宣传活动,培养试点小区居民对其有家的感觉和责任感。
2、在试点小区开展关爱活动,倡议邻里互助,扶贫济困。
3、__和__河街道办组织调查了解试点住宅区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为住宅区居民排忧解难,解决困难和问题,为民办实事。
4、对参加试点的__和__外贸粮油宿舍小区,街道物业管理部门和社区工作站协助召集业主积极分子,向他们宣传、推介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好处,协助他们探索分期达成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积极参与试点工作,共同取得群防共治的经验。
5、有物业管理公司的金碧苑和边检二大院,社区工作站培训、指导、监督物业公司依照统计数据的标准要求配合网格员收集统计数据的工作,为网格员提供“四个实有”信息和随后的变动信息。在该阶段,请警方给予需要时的配合。
6、社区工作站协助试点住宅区居委会组织义务巡逻队。
7、网格员负责接收、核对、登记试点住宅区保安员和楼长等有关人员提供的“四个实有”信息和随后的变动信息。
8、采取引导、激励举措,充分调动试点住宅区居民、楼长和保安员等有关人员参与群防共治。居民、楼长和保安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相应奖励:
(1)一年内本楼栋内未发生案件和其它违法事件的,由街道办事处、公安、出租屋综管部门评为年度优秀楼长。
(2)对于提供有效信息、协助公安部门破案和处理违法事件有功的,由公安和出租屋综管部门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相应奖励。
根据实际,群防共治机制试点进度分为四个阶段:
(一)试点阶段(20__年6月-20__年9月底)。
__和__河街道办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制定试点住宅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7月__日前报我单位),并按照方案开展试点工作。
1、边检二大院群防共治工作方案。
2、__外贸粮油宿舍群防共治工作方案。
3、金碧苑群防共治工作方案。
4、__群防共治工作方案。
(二)试点评估阶段(20__年10月-20__年12月底)。在试点住宅区试行一个季度后,对试点工作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试行半年后评估试点模式是否可行,是否有条件在我区全面推广。如果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停止试点。如果试点成功,各方面条件成熟,将在全区逐步推广试点经验。
(三)全面推广阶段(20__年1月-20__年11月底)。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
区老旧城区逐步推广试点经验。(四)效果评估阶段(20__年12月)。由相关部门对全区老旧城区推行社区群防共治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并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部门配合。群防共治机制的试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推行本项工作,区级暂不设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但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配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按各自分工和时间节点全面推进。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清水工程和“811”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开展河道沿线洁化、绿化、美化“三化”行动,加快推进河道整治步伐,全面改善县域河道水质和沿线环境,进一步提升清水工程建设成效,努力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建设目标。
二、工作目标
按照“消灭五类水,确保四类水,力争三类水”的治理要求,通过实施活水工程建设,有效提高城区和面上河道的活水、净水能力;通过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加快平原河道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生态型、清洁型、综合型的河道工程;以骨干河道、“三江”流域和镇村河道为重点,大力开展河道清淤清障、清草保洁、护岸绿化;以实施河道环境专项整治为契机,促进河道治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推广实施“河长制”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各级河道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到2014年底,随着全县五年清水工程建设的完成,使县域河道总体水质有明显好转,特别是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和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沿线河道的“三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1、河道综合整治。抓紧实施柯桥城区活水一期工程,及时启动活水二期工程,促进城区水质水环境的改善。通过疏浚、护岸、绿化等措施,全面推进瓜渚湖直江、南运河、防洪排涝一期等一批重点河道的整治工程。积极开展“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两年内完成5个项目区治理建设。同时,开展面上镇村河道生态护岸工程,每年完成15公里。
2、河道清淤疏浚。继续把河道清淤作为全县河道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根本改善水质水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两年计划完成各类清淤200万方。其中,重要河道及城区河道清淤50万方,面上镇村河道清淤150万方。
3、河道日常保洁。按照“全覆盖保洁,全方位管护”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10万亩水域,375公里主要溪流实行专业化、常态化保洁整治。全面清除河岸沿线垃圾和堆积物、搭建物和构筑物;全面清理河面水草、漂浮物、废弃箔桩及其他障碍物;全面取缔偷排泥浆的漏底船,确保河面、河岸畅通洁净。
4、河道违法查处。积极探索河道长效执法管理新机制,加强河道水域执法巡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设障、侵占水域、偷排泥浆渣土、非法取水采砂等涉河案件,维护河道正常秩序,确保河道行洪排涝、水上航行安全。
5、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县、镇、村各级河道管护责任制,在各镇(街道、开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加强河道日常监管,严格考核奖惩;大力开展清水工程示范镇村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群众性河道管理体系,完善长效机制。
四、实施步骤
根据县“四边三化”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本次全县河道沿线“三化”专项治理行动为期两年,具体分为准备、实施、验收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2年9月-10月)
县水利部门会同各(街道、开发区)在全面摸查河道沿线“脏乱差”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县生态办牵头制定的全县“四边三化”行动方案的总体部署,制定河道沿线“三化”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分解落实工作任务。
(二)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4年6月)
根据行动方案的要求,各镇(街道、开发区)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区域内河道沿线“三化”行动。到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高速公路、杭甬高铁沿线的河道整治任务;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国省道公路、萧甬铁路沿线和城郊结合部区域的河道整治任务;到2014年6月底前,进一步提升沿河“三化”水平,全面完成沿河“三化”任务,建立完善长效管理制度。
(三)验收阶段(2014年7月-9月)
由县清水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全县河道沿线“三化”行动进行现场检查,总结通报各地完成情况,并将河道沿线整治情况汇总上报县生态办。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河道沿线洁化、绿化、美化“三化”整治是清水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河道“三化”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要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落实到位;要建立层层监管的工作模式,建立沟通协调、督促检查、进度通报、专项考核的工作制度,为河道“三化”工作提供保障。
2、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要围绕“改善水质”的核心,把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城郊、集镇和村庄等人口集聚地的河道水域作为重点,结合新三年清水工程建设,抓紧制定实施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抓紧落实治理任务;要采取有力措施,重点解决事关民生、事关水质、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水环境突出问题,确保河道“三化”治理取得实效。
为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不断提升我市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构建具有荆门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荆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即绿色磷化产业链、石油化工产业链、汽车产业链、通用航空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绿色食品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绿色建材和家居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节能环保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通过提升产业链带动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力争将绿色磷化、石油化工、绿色食品、通用航空、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将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促进绿色建材和家居、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推动我市形成千亿产业为引领、五百亿产业为骨干、新兴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一)绿色磷化产业链。全面推动磷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延伸产业链,全力打造涵盖肥料级、工业级、食品级、电子级等磷系化学品和磷矿伴生物回收制品绿色循环产业链,将我市磷化产业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磷肥产品生产与复合肥研发及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氟化工新材料及氟、磷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优化产业布局,将新建磷化项目布局到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钟祥胡集经济开发区、东宝化工循环产业园。依托新洋丰、鄂中生态等骨干企业,推动磷化企业兼并重组,2025年底前完成49家磷化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将全市磷化工企业控制在30家以内。积极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力争10年内达到产用平衡。到2025年,全市绿色磷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
(二)石油化工产业链。以建设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基地为契机,推动石化产业从炼油主导型向炼化一体化转变。以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园区配套一次炼油1000万吨原油管道建设;大力支持荆门石化炼化技术提档升级,开展炼油副产品深加工,积极发展碳四、碳五及芳烃、丙烯、乙烯等产业链,建成百万吨级特种油生产基地和百万吨级化工产品基地。到2025年,全市石油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
(三)汽车产业链。紧密对接“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走廊,以荆门高新区汽车产业园为核心,以钟祥市、京山市装备制造聚集区为辅助,突破性发展乘用车、皮卡车等整车制造产业和新能源动力电池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引导长城汽车等整车企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积极布局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的新能源整车制造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形成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特种车辆等五大产业链均衡协同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市传统车辆、特种车辆、新能源车辆年产量达30万辆,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
(四)通用航空产业链。紧密对接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战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集群发展部署,按照“一核(漳河机场通用航空核心区)、两区(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本部和漳河新区研发基地、荆门高新区航空装备工业园)、多点(钟祥市、京山市、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等通用机场)”产业布局,以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等企业为骨干,高质量建设漳河新区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荆门航空产业园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器研发与制造,打造包括整机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地面设备制造以及通用飞机服务业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链。大力开展通航制造产业招商引资,引进通航制造规上企业5家以上。到2025年,全市通用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亿元。
(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以集成化、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导向,将高端装备制造与传统制造改造提升相结合,着力打造装备制造(轻工机械)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智能制造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成套设备(纸制品等轻工包装机械等)、关键零部件(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速精密齿轮传动以及伺服控制机构等)、激光设备等产业。支持京山轻机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包装设备生产基地。依托京山农业装备产业园,健全农业装备产业链。支持沙洋发展港口重型机械、智能装备及零部件制造。到2025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
(六)绿色食品产业链。大力实施一袋米、一壶油、一头猪、一只虾、一枝花“五个一”工程,重点打造优质粮油、畜禽水产、健康营养食品精细加工全产业链,打响以“中国农谷·长寿荆门”为内涵的“荆品名门”区域公共品牌。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0亿元。
(七)纺织服装产业链。围绕建设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着力提高纺织、服装行业科技含量,加大技改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差异化发展,以运动休闲服饰为重点,发展名、优、特产品。到2025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八)绿色建材和家居产业链。加大兼并重组和技改力度,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建材,提升行业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抢抓国家鼓励规范发展机制砂石产业机遇,重点建设七大机制砂石产业基地,延伸下游绿色建材、商混、纳米碳酸钙、食品级碳酸钙、医用级碳酸钙等产品,提升石材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机制砂石产业基地。以东宝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及绿色环保家具(居)产业。到2025年,全市绿色建材和家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
(九)新材料产业链。依托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锂电池用新材料、电子信息专用材料等产业,打造“中部锂都”,建设中部地区重要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鼓励化工企业从化工原料生产向产业链中下游产品延伸,提高产品利润率;做强碳一化工产业,拓展醇类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鼓励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市集聚发展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十)节能环保产业链。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大力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产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争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依托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荆门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格林美资源循环产业园、荆门静脉产业园、东宝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大力发展城市废弃物循环利用、可降解材料及制品、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材料再造、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以磷石膏为重点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培育发展环保装备制造和环保技术服务产业。到202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
(十一)生物医药产业链。依托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积极发展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产业,突破性发展化学药品制剂和仿制药制造产业,着力推进现代中药制造产业,迅速发展以康复为主的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生物药物、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及饮片产业集聚区,建设华中地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绿色生产基地、湖北省道地药材“一县一品”示范基地。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
(十二)电子信息产业链。紧密对接以武汉为核心的湖北省“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建设战略,依托东宝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荆门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着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培育引进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激光应用、光通讯、LED/OLED、触控显示、5G、新基建、电子元器件、印制线路板、光电子应用等细分产业,打造华中地区印制线路板产业基地。大力引进集成电路、智能终端、5G通讯等新基建产业,推动5G、物联网等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构建跨领域、多技术融合的创新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企业主体培育“建链”行动。实施“雄鹰计划”,打造百亿企业,每条重点产业链至少引进和培育1家产业链领航企业、链主企业。实施“云雀工程”,“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以上,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支持骨干企业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每年培育引导50家以上成长性较好的小微企业“升规入统”。
(二)实施创新赋能“强链”行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和研发投入,自主或联合建立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机构。依托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每条产业链至少建设1家产业创新促进中心或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推动“千企千亿”技改,每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市级重大技改示范项目100个,带动全市企业实施技改项目1000个以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互联网+”制造,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试点示范,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到2025年,重点产业链规上企业信息技术综合利用普及率达到95%。
(三)实施精准招商“补链”行动。突出产业链招商,按照“集群化招商、基地化布局、特色化发展”思路,聚焦重点产业链,围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重要环节,瞄准国内外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招商,集中力量引进落地一批在产业链构建中起关键作用的旗舰企业、链主企业和重大项目。围绕现有重点企业上下游配套产品,引进一批配套企业,全市力争年均新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链项目10个以上,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80%。
(四)实施重大项目“壮链”行动。根据产业链图谱梳理产业重大项目,按照“策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加强重点新建项目、技改项目建设服务,加快推动玲珑轮胎、亿纬动力扩能、雄韬锂电池、海太欧林智能家居、润都制药等一大批项目落户建设和投产达产。
(五)实施产业发展平台“聚链”行动。依托荆门高新区和京山、钟祥、沙洋、东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重点工业镇,围绕重点产业链,促进特色产业园区提标提档,加快建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金融服务、物流仓储、人才培训、创业孵化、电子商务等生产经营平台,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实施营商环境“稳链”行动。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和“争抢转”作风,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省新30条”和“市新39条”,不断优化产业链发展环境。抓好惠企政策兑现落实,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能源、土地、用工、技术、运输、原料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市制造业产业链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总揽全市产业链发展大局。每条重点产业链建立“一名市级领导、一名龙头企业负责人、一家龙头企业、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份五年计划、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的“八个一”工作体系,市直有关部门依据职能对涉及产业链发展的行政审批、要素保障、减税降费、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市场拓展等工作予以支持配合。各有关县(市、区)要履行产业链发展主体责任,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强化市县(市、区)联动,推进产业链发展。
(二)强化工作机制。重点产业链实行一名市领导、一名龙头企业负责人双链长负责制。各重点产业链要组建工作专班,成立综合协调组、项目招商组和专家服务组,制定重点产业链技术结构图、应用领域图、产业布局图、发展路线图、招商目标图,实施“五图作业”。研究制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年度工作清单,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行产业链链长双月碰头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产业链链长制日常工作由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研究各产业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联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三)强化专业支撑。依托相关业务部门和市内外研究机构、智库力量,每条重点产业链构建一支不少于3人的专业服务队伍,定期为重点产业链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四)强化政策支持。针对不同产业链特点和实际,进一步完善“一链一策”,打好政策组合拳,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市财政每年给予每条产业链2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链长制服务协调工作和产业创新。
(五)强化督办检查。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依据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年度工作清单,定期组织对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广泛收集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动态,每月编印信息简报,加强信息交流互动,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强化工作责任,对工作不力、进度明显滞后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附件:荆门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分工安排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市区优良天数达标率为55.2%,排名全省第9。全市国考断面Ⅰ-Ⅲ类水比例为87.5%,省考断面Ⅰ-Ⅲ类水比例为75%,较2016年年均水质分别提高了25%和15%,均达到了省下达的年度目标62.5%和60%、无劣Ⅴ类断面的要求。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Ⅰ-Ⅲ类水比例为100%。
重点工作方面:一是开展“263”专项行动。上半年,全市形成减煤能力22.8万吨,关停、搬迁化工生产企业11家,实施太湖水污染治理48项重点工程,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示范小区12个、镇村试点4个;开展5个黑臭水体治理;建设城镇污水收集管网55.91公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个;全市禁养区内养殖场795个全部关闭,建设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6家;启动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索普化工基地、丹徒经济开发区3家化工园区(集中区)VOCs综合整治,75家重点企业完成治理。323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备案, 9000吨/年危险废物焚烧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5万吨/年重金属污泥处置项目通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上半年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4.9万吨,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能够满足危险废物处置的需求。二是推进生态工程建设。2017年全市实施98个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上半年已完成投资约27.45亿元,占年度投资总额的54%。三是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全市实施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项目239项,水污染防治项目63项,目前各类项目均在有序推进中。《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通过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时对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进行了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四是深化重点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今年西南片区整治实施5大类32项重点项目,谏壁片区实施19家企业29项污染治理任务,各项工程按序时进度推进,西南片区今年关闭的21家企业中有18家已关停或签订关停协议。
二、下半年重点举措
1、协同各地各部门开展好“263”专项行动。一是坚决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推进电力、造纸、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减煤工作,“一企一策”制定减煤计划、研究落实减煤举措,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减煤100万吨以上的任务目标任务。二是坚决淘汰化工落后产能。按照“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的要求,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推动空间集中、产业集聚、生产集约,确保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关停任务,其中,2017年底前要完成50%。三是坚决落实精准治污措施。组织实施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8大类48项年度重点工程,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7年度太湖水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生活垃圾治理突出分类管理,促进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年内建成28个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试点小区。黑臭水体治理突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并举,年内完成总长度40%的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突出抓好禁养区、限养区的管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突出抓好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治理,年内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削减10%以上。环境隐患治理突出长江保护和治理,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确保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入库率达50%以上。四是坚决提升生态环保质效。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加强环境经济政策调控、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对媒体曝光的、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市“263”办公室督促有关部门专题研究、抓紧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结果。
2、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治气上,大力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的“双控双减”。实施8大类239项年度大气治理工程,实现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覆盖,在所有化工园区开展废气泄漏检测与修复,加强石化、化工、电子等重点行业有机物废弃物治理,多措并举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在治水上,巩固Ⅲ类,增加Ⅱ类,集中力量消灭劣Ⅴ类。深化“河长制 ”“断面长制”的监管模式,实施8大类63项水污染治理工程,会同有关部门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积极推进控源截污、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加快构建水循环体系,力争消灭劣Ⅴ类水体。在治土上,认真实施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3、打造亮点,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水平。力推生态环境类项目建设。通过挂图作战、每月调度、定期督查等方式,确保98个生态环境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实效。谏壁片区督促企业加快废气整治进度,确保完成29项企业污染治理项目。西南片区加快5大类32项重点整治任务的推进,确保产业转型重点项目、山体和宕口生态修复、水系治理、落后产能企业关闭等任务全面完成。
4、狠抓依法治污、严格执法。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年内完成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8个行业的超标问题整治。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及其配套办法,用足用好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按日计罚、司法移送等手段,依法、从严、精准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环境司法联动,协同相关部门落实新颁布的“两高”司法解释,严厉打击恶意排污和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加强与公安、检察院的司法衔接工作,做到有案必移、移送必准。
5、逐步推进实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完成火电、造纸行业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下半年推动涉及大气、水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2017年9月以来,我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全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垃圾治理情况
全域无垃圾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动用人工13900人次,大小型机械5400小时对我镇交通道路沿线、 河道沟渠、 坡道洼地、 村里庄外、 房前屋后、田野地头、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积存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对城乡道路沿线临时性垃圾堆放点进行彻底清除,通过与农户签订“三包六禁”责任书的方式督促农户严格落实“三包六禁”责任制,彻底杜绝了居民在房前屋后、空地等区域随意倾倒垃圾现象,并花费1.3万元购置无人机一架协助辖区各村寻找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及时进行整改。
二、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保洁员配备情况。我镇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村成立环卫队伍”两项措施,每年花费90余万元将重点难点区域(鄂家湾区域、河对坡区域、城东沟、七里沟区域、赵沟门区域、鲁家寨区域、211国道环城段)承包给第三方进行保洁及垃圾清运;按照市上每个村民小组确定一名保洁员,每个行政村确定一辆垃圾清运车、一名垃圾清运人员的要求,我镇整合公益性岗位、护林员、村民小组组长等人员,择优选聘保洁员177名,并对保洁员实行“划片包干”、“日扫全保”网格化管理制度,现所有保洁人员全部正常到岗按要求开展保洁工作。
二是垃圾转运、处理方面。我镇建设垃圾收集点158个,购置垃圾中转箱12个,向农户发放移动式户用垃圾桶2588个,租用农用三轮车24个,购买大小垃圾清运车4辆,雇用司机两名、配套清运人员4名,依托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构建覆盖率达100%的垃圾清运网络,对我镇垃圾全部进行收集转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率现已达到100%。
三是农业垃圾有效利用方面。我镇现已建成废旧地膜回收网点26处,网点基本达到全覆盖,地膜回收率已到达90%,农村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均达到100%,经镇村干部先后多次排查,在我镇境内尚未发现工业垃圾。
四是城乡污水处理方面。经多次摸排,发现我镇共有入河排污口53处,并且全部集中在赵沟门河道沿线、河对坡河道沿线、城东沟河道沿线,我镇依托县城污水处理厂,衔接自来水公司在赵沟门河道沿线、河对坡河道沿线、城东沟河道沿线铺设排污管网,将上述区域排污管线全部接入排污管网,现已全面解决上述区域污水直排问题。
三、风貌美化情况
一是集中整治方面。我镇每年开展3次以上集中整治活动,通过积极开展由镇环境整治办牵头,食药所、土管所、交警中队等相关站所通力配合的城镇“六乱”治理(乱摆乱占、乱泼乱倒、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行乱穿、乱运乱撒)、乡村“七乱”治理(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棚圈乱搭、房屋乱建)等联合治理行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签订“三包六禁”责任书13508份,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1021份,明确摊位“红线”,严禁占道经营,对38处乱搭乱建依法进行拆除,不定时清理村农户门前“三堆”1608多处,镇环境整治办对乱倒垃圾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处罚,共参与处罚96次,现场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42次,处罚金8000元,彻底改善了全镇“脏、乱、差”的现象。
二是村庄美化方面。我镇共整合资金350余万元对十八里、五里屯、十五里沟、红星四村进行集中整治,砖砌围墙并安装护栏13.584公里,铺设隔离网3150米,栽植油松9455棵、刺柏4550棵,整修树畦11400米、挖鱼鳞坑584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2个,砌墙补墙1756平方米,修建护坡98.5平方米,喷绘宣传2746平方米,维修垃圾中转站48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8个,购买大型垃圾箱16个,并对辖区所有公路沿线树木进行刷白,所有路行树树畦进行高标准整修,县乡公路通村公路两边种植、栽植百日草等花卉,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是河道治理方面。我镇全面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集中对辖区内所有河流,重点是环江河道进行彻底整治,筹资40余万元,动用人工1800人次,大小型机械759小时清理河道生活及建筑垃圾1501吨;责令各村按照村级河长相关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河道水系卫生保洁制度,切实改善水质、不断美化河道,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四、机制健全情况。
自2017年9月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先后60次召开镇党委扩大会议、镇村干部会议、镇全域办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全域无垃圾工作。制定了《环城镇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及分年度实施方案,并按照工作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了《环城镇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月活动实施方案》、《环城镇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宣传方案》、《全县贫困摘帽退出攻坚冲刺环城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吕春晖、政府镇长张浩洲任组长,武装部长袁晓东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村支书为成员的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确定1名科级干部、5名一般干部全面负责镇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建成了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网络,建立了垃圾转运、无害化处理台账,形成了可行、有效、稳定的规范化管理机制。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我镇通过微信公众信息平台、微信群、QQ群、刷写宣传标语、设立宣传牌、召开群众会,全方位、深层次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累计召开群众动员会50多场(次)、建立微信宣传群25个,印制“全域无垃圾 全民要行动——致全镇广大群众的一封信”和《甘肃省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彩页,依托村民会议、宣传、驻村工作队入户等形式向农户发放宣传彩页共计2万余份,刷写宣传标语71条、设立宣传牌16面、宣传车辆巡回宣传75天(次)、报送各类信息90多篇。联合镇环保、安监、司法、综治等职能部门在“12.4”开展全域无垃圾大型宣传活动5场次。同时先后组织机关干部、村组党员干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28次,合力攻坚,全面推进,持续扩大活动影响力,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发动全镇干部职工及群众共同参与全面打扫镇域范围内环境卫生,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到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中来。
2014年,对于东莞环境保护来说也是锐意进取的一年,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契机,东莞不断创新环境管理,强化环保调控,深化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各项环保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
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在万众期待关注中,东莞朝着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新目标一路前行……
加快转型升级
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顺应新常态,探索绿色发展道路,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为创建生态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创建生态市的重要内容;反过来亦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
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东莞,是广东转型升级的探路先锋,是打赢转型升级这场硬仗的主力军。 2009年以来,东莞经济增速连续4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2012年第一季度,东莞经济增速在全省垫底,着实让这个经济总量全省排名第四的城市“吃惊”不小。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外界的质疑,东莞市委、市政府咬定青山不动摇,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推动高水平的崛起,并将生态市建设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以“三重”建设为引领,大力培育发展低碳、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市三分之二的来料加工企业实现形态转变,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增至7家,超50亿元企业增至33家。环保部门通过细化重点项目信息库管理,积极推行“立项-建设-运营”模式,全过程提供环保咨询和指导服务,全力保障这些省、市重大项目的建设。2014年全市164项省市重大项目、68项投改试点项目,分别完成环评审批144项和40项。
另一方面,发挥环保倒逼机制、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淘汰污染产能、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构建高产高效与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严格落实“三个不批”,即采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项目不批;位于东江流域等敏感区域的重污染项目不批;已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不批。2009年以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但东莞坚持不为追求速度而随意上马项目,共拒批不符合环保要求、产业政策的项目3802项,累计淘汰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等污染企业646家。加快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引导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入园,大力推行集中供热、供气等集约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的生态化建设和生态化改造。全市7个环保专业基地累计完成投资约24.0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7.63%。其中,麻涌、沙田、长安、虎门、常平、大朗基地已基本建成,具备接纳企业搬迁入园条件,基地内企业总数达142家。
以水乡特色经济发展区为示范,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2014年10月3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东莞水乡特色经济发展区位于该市西北部,是东江北干流和南支流流经区域,包括10个镇街和虎门港,总面积510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0%。这里原是鱼米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维护全市生态系统平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不但经济滞后于其它地区,民生较为薄弱,而且污染严重,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占全市的60%。针对水乡地区的特点和现状,东莞决定把整个片区作为示范和试点,积极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着力把水乡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市新的重要增长极,使水乡地区不仅成为东莞的水乡,而且成为珠三角的水乡、广东的水乡乃至全国的水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实施重大招商项目统筹布局,严控土地无序开发利用。2014年环保部门一方面以监管执法为主、财政奖励为辅的手段,在区域内开展“两高一低”企业整治和退出的攻坚战;另一方面对175项水乡地区统筹建设项目提供环保咨询服务,提前介入,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凸显山水特色
建设宜居宜业家园
大自然良好的馈赠,为东莞生态市创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保护这里的青山绿水,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正是东莞生态市创建的最大目标和最大亮点。
走进东莞,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翠绿总是随处可见,一改不少外地人对这座“世界工厂”的印象。一个个绿化广场宛如绿宝石镶嵌在城镇中央,一个个森林公园犹如绿色屏障保护着城市,再加上延绵东江边的绿道串联起城市的绿色纽带,蓝天白云下,“东莞绿”正成为这座城市最靓丽的色彩。
谈及自己的城市,除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本地人更津津乐道东莞的环境,这里有山有水有湖有海。便利的交通位置、良好的生态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建设美好家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以工业闻名的东莞,却在广东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先后获得2005年、2010、2011年度冠军。东莞能蝉联冠军且三次夺冠,森林公园是张“王牌”: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60195.1公顷,有林地面积58367.3公顷,森林覆盖率37.1%。
在广东民间,东莞森林公园远近闻名,且森林公园全部免费开放。据各森林公园管理处统计,每逢节假日,森林公园除了迎来本地游客,还会迎来深圳、惠州、广州、中山、佛山等地的游客。在东莞,选择在周末一家人去森林公园登山健身、户外休闲更是成为一种低碳的生活时尚。
东莞市提出了“2015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申请,并喊出了“建设生态之城、品质之城、幸福之城”的口号,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根据《东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20年,东莞全市将建成20个森林公园、20个湿地公园和200个森林家园,实现多数市民出行500米见休闲绿地的愿望。
不仅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地处岭南水乡、境内水网纵横的东莞还要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2014年1月2日,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动员会议召开,东莞市长袁宝成在会上指出,东莞水道水系发达,水文章大有可做,东莞将为水资源注入水文化,努力让东莞“显山露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东莞的乡愁。
会议特别强调,要让市民感受到水的变化。首先要严格控制污染增量,最起码不要产生新的污染,同时污染存量逐渐整治消化,东莞的水文章才有得可做。建立“河长制”,由污染河流区域内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加强对河涌整治的绩效考核。“要加速治理水污染,关键要让市民感受到水的改善,每年都有一点新变化。”
构建六大体系
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2016年,东莞力争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创建成为广东省生态市;2017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向环境保护部申报验收。
2013年9月18日,东莞市委、市政府召开“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动员会议”,印发实施《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实施方案》,吹响创建国家生态市号角。
按照路线图,至2016年,东莞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创建成为广东省生态市;至2017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向环境保护部申报验收;至2020年,全面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培育具有东莞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奠定基础。为实现创建生态市目标,东莞将着手构建六大体系,不断巩固已有成果,持续优化相应指标。
号角已经吹响,目标已经明确,2014年东莞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目标,推动全市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阶段。
――全市统筹,部门联合,共同推进创建工作。2014年2月,市创建国家生态市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的通知》,确定2014年要重点推进119项工作任务并分解到各镇区、各相关部门。这些工作任务同时被确定为东莞市委常委会2014年工作重点,作为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
――改革创新,建章立制,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环保局牵头联合发改、经信等14个部门,制定实施了《东莞市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4-2017)》,部署推进27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全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要求。其中,《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全面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提出8个方面共49项改革和强化管理措施,明确未来4年全市环保领域改革创新的方向和要求。2014年重点推进了25项改革事项,包括推动设立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开展服务型环保监管、开展社会化监测试点等多项工作,环保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严守生态底线,是贵州改革发展进程与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层探索中,贵州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涌现出不少好的经验与做法,赤水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便是突出一例。
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是赤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赤水“国家生态市”创建自2008年启动,至2015年7月,历经8年,终获国家环保部专家组考核验收。赤水市成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市。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说,赤水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市,是对“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第一政治责任”理念的生动检验。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建设,制度先行。早在2007年11月,赤水市委托贵州省环科院编制了《赤水国家级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年3月,赤水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该规划。这份规划,成为赤水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决策的科学依据”,成为指导赤水市建设现代生态经济强市的“纲领性文件”。
“纲领性文件”通过4个月后,赤水市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国家级生态市创建目标,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督查通报制等多项保障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部门和乡镇(办)的年度考核。
赤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赤水河环境治理。目前,赤水河流域治理已经上升到云南、四川和贵州“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联防联治”层面,可见治污之艰难。赤水市已与13个相邻县市建立了联动保护机制,在环境执法、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11年7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颁布,赤水市也及时制定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意见》和《赤水河流域(赤水段)环境保护规划》,投入2000万元新建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增加人员编制,设立环保宣教中心、信息中心,形成了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综合执法体系。
保护与治理赤水河,需要“横下一条心”,对污染项目说“不”。赤水市对引进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项目,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群众反应强烈的项目,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并建立了空气质量与水质监测系统以及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定期监测信息。
赤水河流域要“率先开生态文明改革先河”。2014年4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提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保障制度,探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保护考评机制。目前,赤水市正在划定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登记,试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探索建立赤水河流域资源管理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投融资制度、保护考评机制等制度。
赤水的“优势是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在生态”,“生态立市”是赤水1990年撤县建市以来始终坚持的“主战略”。
环境整治是赤水“生态立市”的重要内容。据赤水市生态办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赤水已累计投入资金165 亿元,实施与生态建设有关的项目75个;关停矿山企业2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17平方公里,完成小型水利水保工程615处;建成赤水河增殖放流站等生态保护设施,每年投放鱼苗200万尾;城镇集中式供水监测率达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利用建筑弃土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等方面,也已经初见成效。
竹子、竹林,对赤水生态建设而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1年以来,赤水结合自身实际实施退耕还竹工程。目前全市森林面积219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30万亩。大面积退耕还竹带来的成效,是赤水河出境段泥沙含量比10年前降低了70%,每年排入长江的泥沙减少近400万吨。
近年来,“赤水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赤水良好的生态环境始终没有变”。赤水市森林覆盖率已达80.17%,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100%。2015年4月,赤水被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11个部委命名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环保部专家组认为,多年来,赤水市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区域生态经济水平明显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坚持生态经济引领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赤水“生态立市”战略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也赢得了金山银山。
在生态经济的引领下,赤水市各项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增长18.5%。
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美丽乡村带、特色产业带、绿色城镇带、生态文化带,省级层面的“四河四带”规划勾勒了赤水河流域建设的美好愿景;丹霞城、竹城、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城、大数据建康城,建设“世界知名的‘四城’”,是赤水市立足区域优势的发展战略。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把生态与旅游、工业、农业、城镇化深度融合。
生态旅游业是赤水的金字招牌。赤水确立的目标,是以旅游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完善、优化市内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将赤水河流域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线,推动赤水旅游的转型跨越。
赤水市有3万多名旅游从业人员,2014年游客接待量450万人次,单日接待游客最高突破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赤水将全面引入PPP模式,高标准打造大同、丙安、复兴古镇,挖掘展示赤水文化,开发古镇文化产品,丰富赤水旅游业态。按照规划,到2020年,年游客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100亿元以上,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初步建成。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赤水生态工业的必由之路。目前,赤水市正按照竹循环经济、白酒、特色食药品加工、旅游商品加工、高新技术和电子信息等“一区五园”产业功能布局,着力引进和发展竹木、石斛、乌骨鸡等特色加工业和白酒、醋等特色酿造业。
为加快推进工业聚集发展、循环发展,赤水市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设立新型工业发展基金,并实施了工业企业“退城进园”、供排水设施集中处理工程。赤水以竹闻名,竹子在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也是生态产业生力军,赤水“黔北20万吨/年竹桨林纸一体化项目”已纳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竹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竹根、竹枝、竹叶全部加工转化运用。
竹业也成为赤水市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的重要特色农业产业。“十百千”指到2016年全市发展10万亩金钗石斛、100万亩高产商品竹林、1000万羽乌骨鸡。目前赤水市农民人均竹林面积居全国第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钗石斛6万余亩、乌骨鸡年出栏500万羽,都有较强“品牌优势”。赤水市将着力打造金钗石斛、竹业、乌骨鸡三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使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成为生态工业的“绿色原料”。
关键词:合肥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 X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98-03
近年来,合肥市先后实施畜牧业发展、升级和转型计划,在政策、市场和效益推动下,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快速转变,规模化畜禽养殖快速发展,这使得粪污排放集聚度不断提高,养殖污染问题一度突显。由于巢湖流域水域污染严重,巢湖及流域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不断加重,区域内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主要面源污染源之一。为掌握合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现状及问题,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论证。
1 合肥市畜牧业养殖现状
合肥市畜禽养殖品种主要有生猪、肉鸡、蛋鸡、蛋鸭、奶牛、肉羊,以猪禽为主。据2016年底统计,全市生猪年出栏271.2万头,期末存栏132万头;家禽年出栏1.4亿只,期末存栏4 800万只;奶牛期末存栏2.7万头;羊年出栏13.7万只,期末存栏14.7万只。按照农业部畜牧规模养殖的统计口径,2016年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共有1 115家,其中养猪889家,存栏81.58万头;蛋鸡97家,存栏115万只;肉鸡108家,存栏765万只;奶牛17家,存栏2.7万头;肉羊41家,存栏3.5万只。
2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
2.1 粪污排放情况 根据环保部门制定的排放标准测算,理论上我市上述规模化畜禽养殖年产生粪便约119万t、尿110万t,其中含氮约1.6万t、磷1.1万t。从养殖排污量分析,生猪养殖约占总排放的80.2%,居首位;肉鸡占12.4%、蛋鸡占3.7%、奶牛占2.7%、肉羊占1%。生猪和家禽排放的氮、磷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占排放总量的91%以上。据调查,生猪和奶牛的粪污含水量大,实现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的成本较高,治理压力大。肉鸡、羊的粪便以干粪为主,容易制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治理难度相对较小。
2.2 污染治理情况 近年来,合肥市高度重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治理工作。市人大颁布了《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纳入其中。市政府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年度考核,与“一票否决”和“区域限批”挂钩,先后出台了“全面加强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规范文件,并在全省率先完成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划定,率先实施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全面关闭和拆迁工作。目前全市约3 300km2禁养区内的754家畜禽养殖场(户),已全部关闭和拆迁。
市畜牧、环保等职能部门积极推进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设备改造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全市畜禽污染减排工作现场会和推进会,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工程治理减排项目,按照“一场一策”原则,制定治理方案,将不在禁养区范围内的1 055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列入限期治理计划,加强督促指导,限期建设和完善粪污处理设施。目前全市现有的1 05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已有914家配套建设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废水贮存设施,占总数86.7%。在加强治理的同时,积极推广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有关养殖场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实施“猪+沼+果(菜、粮、鱼)”、“有机肥+生态农业”相结合等模式,大大提升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据对部分规模畜禽养殖场调研,发现其粪污治理措施形式多样,效果好,基本实现了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粪污流失量较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说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只要方法和措施得当,完全可防可控。目前生产有机肥、采用沼气生物发酵处理是规模化生猪、奶牛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普遍做法,其方法是:将粪便采用干清粪方式收集,经干湿分离,制作有机肥;粪污通过沼气池进行生物发酵,降解氮、磷和COD;对有配套土地消纳的养殖场,沼液和沼渣作为肥料施用农田、菜地、果园等;对没有配套土地消纳的养殖企业,沼液采用多级氧化池处理后,循环用于养殖环节用水。肉羊和肉禽养殖场污水排放少,粪便较干,一般直接制作有机肥或出售作有机肥原料,用于周边农业生产。
3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化畜禽养殖点多面广,治理压力大 合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仍以中小规模为主,数量约占70%,分布较散,多数经营管理粗放,污染治理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容易造成污染隐患,是今后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各级环保、畜牧等部门管理和执法力量不足,容易顾此失彼,产生盲点。此外,有的地方重视不够,存在部门职责交叉,与抓秸秆禁烧工作相比,畜禽污染治理力度远远不及,有待加强。
3.2 存在养种脱节现象,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推进难度大 坚持农牧结合,推行绿色循环发展,是当前国家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战略,从根本上解决畜禽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据调查,合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土地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只注重发展规模和速度,缺少考虑配套相应的土地消纳粪污。主要原因是养殖场并不承包土地,有的是养殖规模扩大后,又无法配套足够数量的土地消纳粪污和沼液、沼渣等。没有相应配套的土地消纳,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就会失去支撑。
3.3 治理设施建设不足,整体推进难度大 按照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的建设要求,需要配套建设节水、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沼气发酵池、贮粪场和污水贮存池等设施设备,而在合肥市有现1 05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中,尚有141家未完成配套建设固体废弃物和污水贮存设施的改造任务,导致治理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整体推进治理难度大。这些企业总体经济实力较弱,填平补齐改造和后期维护运转需要大量投资,加上养殖行业波动性较大,仅凭一已之力难以承担,致使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导致对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难以执行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政府支持力度偏弱 畜禽养殖属微利行业,比较效益低,而规模化养殖又会产生大量粪污,处理量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大多数企业自身投入不足。据了解,近几年各级畜牧业项目资金侧重于发展生产,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投入相对偏少,远不能满足治理需求。如在巢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上,现已启动实施1~3期,动用资金500亿元,涉及河道综合治理、防洪工程、生态修复等,但尚未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放治理列入其中。同时金融部门的信贷积极性不高,也是导致污染治理资金短缺的原因之一。
4 对策建议
4.1 贯彻落实治污法规,推进法制化治污 虽然国家已颁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和合肥市也已经出台《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和政策文件,但这些法律、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未规定统一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放治理标准,存在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等问题,执行难度大。因此,建议由政府出台专门的管理办法、排放治理标准及技术方案等,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细化相关部门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并将区域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范畴,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大相关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发挥公共监督作用,增强养殖企业的自觉治污意识。
4.2 统筹编制治理方案,推进精准化治污 考虑到各地畜禽规模养殖情况不同,应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措施精准。建议政府结合已经划分的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尽快推进各地合理制定地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养殖规模控制、结构调整、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对策,从产前、产中、产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规划和实施,重点突出以下3个方面:一是聚集畜禽养殖集中度高的重点区域;二是提高中小型规模养殖企业(场、户)自我处理能力;三是优先将生猪、奶牛、蛋禽养殖场作为治理重点。
4.3 强化种养产业联动,推进资源化治污 统筹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与新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推进建立新型的种养结合利益连接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从根本上改变养种脱节问题,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建议政府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土地流转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建立畜牧业生态风险补偿机制,给相关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合作补偿服务,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生产和施用有机肥等环节进行补贴,以推进污染治理设施化建设,减轻场(户)治理压力。
4.4 强化污染治理监管,推进常态化治污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难题多,应建立严格的常态化监管制度,督促场(户)切实承担起责任和义务,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政策。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坚持疏堵结合,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重点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的设施设备改造和正常运转等情况进行整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考核,建立日常z测监控系统,对整治后排放仍不达标的予以取缔。由于该项工作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全力协作,建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协作机制,以责任制落实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以推进资源化、无害化治理。
4.5 加大污染治理投入,推进长效化治污 畜牧业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是当地各级政府。畜牧业发展关系到市民的菜蓝子、农民的钱袋子,统筹发展与治污并举意义重大。虽然国家规定污染治理的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承担了社会供给等多重重要社会属性,不能仅限于治污而予以关停。考虑到畜牧业是弱势产业,要做到粪污达标排放,过高的建设和运行成本企业难以维持,同时污染治理是社会受益,污染治理应由场(户)和社会共同承担。建议政府加大该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相关土地使用、贷款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进行统筹统管,以推进畜禽养殖治污长效化。
参考文献
[1]王劲龄.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沿岸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3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