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6 14:0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药学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medicine, patient as the main body, is the subject of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also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 rationality,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evaluation.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medicine i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it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re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The unit established the professional master's admissions point in 2015. In this paper, we make a summary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medicin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经验做一归纳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教育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方法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2.1 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2.2 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2.3 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2.4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2.4.1 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2.4.2 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2。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3。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4。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见表5。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报告。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见表6。⑥ 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案,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于该岗位实习约6个月,见表7。② 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2.5 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3.1 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3.2 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3.3 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关键词】 药理学; 中医中药; 教学改革
我校药理学教学的对象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和药学本科生,主要培养西医医药学人才。目前药理学教学使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1],主要针对西药药理进行讲述,但已有一些教学工作者提到可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中药,以丰富学生知识面,弥补他们作为西医生对中医中药所知甚少的不足[2]。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也发现有必要在药理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中药内容。以下就其意义和具体实践进行探讨。
1 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的意义
在按照大纲要求介绍药理学理论内容的同时,适当扩展知识,引入中药内容具有以下意义。
1.1 有助于国粹的发扬中医中药是我们的国粹,作为中国未来的医药人才,需要对中医中药的精髓进行掌握。在西医医药学人才培养的课程安排上,系统介绍中医中药的主要是《中医学》这门课,但《中医学》主要安排在后期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在前期基础教学中基本没有课程会涉及。但对于医药学生来说,前期基础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至关重要。药理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其中也会涉及到一些中药相关的知识。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有利于学生对中药初步印象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中医中药的兴趣。而且现在的医药学本科生有很多都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而在科研中,中药及有效成分的研究也是热门的方向。现在对于中药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使用西药药理的研究方法阐明中药有效成分的机制,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在西药药理的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有助于今后的学以致用。
1.2 有助于培养适合中国医药市场的专业人才虽然我们主要培养的是西医医药学人才,但他们今后的就业一般都在国内。由于中国的病人很多对中医中药具有深厚的感情,及中医中药在很多疾病治疗中重要的地位,使“中西医结合”往往会成为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的方向。比如据2006年医院用药监测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各亚类中,中药制剂的销量是最大的,位于钙拮抗剂、ACEI等书本上的重要品种之前,如三七皂苷、黄杨宁片、山海丹颗粒、舒心口服液、丹参的多种制剂、脉络宁、冠心苏合丸、复方川芎胶囊、薯蓣皂苷口服制剂、红花注射液、速效救心丸、银杏、灯盏花片及灯盏细辛注射剂等。但很多内科医生由于未对相关中药药理知识进行学习,对一些用药原理,如复方丹参片和丹参滴丸的区别不清楚,而完全依靠经验进行用药。
1.3 有助于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增加教学生动性,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累积一些中药的常识,如预防感冒会用板蓝根、肌肉扭伤会用红花油,长辈有心血管疾病会使用复方罗布麻、地奥心血康等中药制剂。在药理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中药内容,能使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用药联系,加强对同类西药药理的认识,促进知识点的掌握。如在介绍阿托品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时,可以联系学生听说较多的曼陀罗、洋金花、颠茄,比如问学生,曼陀罗是有名的毒药,如果曼陀罗中毒死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阿托品类生物碱毒性作用的理解。介绍东莨菪碱时可以与“麻沸散”中的洋金花联系起来,通过“麻沸散”的小故事加深学生对东莨菪碱中枢作用的理解。
2 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的方法
对于怎样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 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有以下经验。
2.1 在总论的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性 在药理学绪论中,介绍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史的过程中,教材也都是从中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开始讲述的,在这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提醒学生中药现代化紧迫性最好的时机。比如联系新药开发与研究,介绍现在东洋药以及我国一类新药的研况,让学生意识到要实现中药现代化,必须对西药药理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对药理学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2.2 在介绍生物碱类药物时,对其来源中药知识进行延伸药理学中介绍了很多生物碱类药物,如阿托品、吗啡等,其来源中药曼陀罗、洋金花、罂粟等,都是学生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听说过的。在生物碱类药物的介绍中,提及这些来源中药,能帮助学生对生物碱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等进行理解,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生动记忆。如介绍吗啡时,可简要介绍从罂粟未成熟蒴果的浆汁中提取吗啡等药物的过程,以及鸦片在旧中国危害,帮助学生了解吗啡类生物碱的分类和成瘾性。
2.3 在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时,特别提及临床常用中药
目前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药理学教材上主要介绍西药,但很多学生接触过的病人有用中药的,在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问相关的问题。因此可以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特别提一下中药的治疗地位。如在介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新概念时,可以提一下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中药的有效成分在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学习常用的三类抗心绞痛药作用机理同时,可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抗心绞痛的中药,如丹参的作用机理也是通过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等方面起作用的。
2.4 在介绍抗微生物药物时,提及临床常用中药抗微生物药物的学习中,往往比较枯燥,而且现在西药抗微生物的应用存在较多问题,如毒副作用、耐药性的出现等,在介绍过程中也可以提及黄连、苦参、连翘、大黄、生地、知母等常用抗菌中药,以及大青叶、黄芪、鱼腥草等常用抗病毒中药,可以结合抗击“非典”过程中中药的贡献,把这些抗微生物中药与西药相比的优势提一下,也有助于学生对抗微生物西药的客观认识。
3 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我们的目的主要是西医西药人才的培养,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也不可影响大纲内容的教学,所以如何处理课程的安排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3.1 不要占用过多的学时对于西药药理学的学习,引入中药内容是锦上添花,在介绍时不要用过长的时间,很多时候只需简单提及即可。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毕业论文等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综述自学。
3.2 注意引入中药内容应该能帮助西药药理知识点的理解
在引入中药内容时要注意不要“偏题”,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大纲重点内容的掌握。如介绍曼陀罗是为了理解阿托品、介绍罂粟是为了理解吗啡、介绍抗高血压中药是为了理解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原则。
3.3 主要介绍单味药中药现代化具有复杂性[3],但从知识体系出发,在基础学习阶段的学生还无法理解中药配伍的原理,因此在介绍时主要介绍单味药,避免引起过于复杂的中药知识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提及的最好都是学生熟悉的单味药或其有效成分。
我们已经在数届各专业药理学教学中使用此教学法,学生反映良好。当然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这一教学方法的效果还需要更多实践来检验,如果得到进一步肯定,可以建议教材编写者在教材中予以扩充,以培养更符合我国国情,高素质的医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宝峰. 药理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0.
诚信快捷 支付宝交易
QQ:16250023 手机:13752136009 关键字:脾胃,中医,用药规律,,毕业论文,职称论文
【关键词】脾胃;中医用药规律
脾和胃相对来说胃属阳脾属阴,而补脾胃,必用甘味,且宜用肝药、动静结合、有方有守,用量宜轻,据临床之补脾胃之经验,浅谈脾胃用药之规律,以咨交流。
1补脾胃,必分阴阳
脾和胃相对的说胃属阳脾属阴,但是根据阴阳学说来
看,脾和胃这两个脏腑中还有各自的阴阳。胃阴与胃阳都具有纳的作用,胃阳即胃气,胃阴即胃津。前人曾有“胃主磨食”之说,此磨动者也。食物入胃,必须经过胃中的磨动才能初步消化,胃之能磨即是胃阳的作用,在磨的过程中还必须加以水分才能使食物磨成粥状而进一步运化,这个水分即胃津,也就是胃阴。脾虽主化,但其中亦有脾阴脾阳之分,脾阳即脾气也就是脾的运化功能。脾阴即脾湿,脾属湿土,无湿则不能化,阴阳相济才可发挥脾的正常功能。临床辨证是用药的前提,因此,临床用药中我们要分清脾阴脾阳、胃阴胃阳,不可拘泥于“胃喜润而恶燥”、“脾喜润而恶湿”之说,见胃病多施养阴之品,见脾病则施助阳之物。
胃阴不足则口干,食难下咽或饥而欲食,胸中糟杂或胃中灼而痛,或便燥结难通,此当滋养胃阴,清胃之热邪,宜以甘平、甘凉、濡润之品。胃阴虚而热者,用鲜生地,鲜石斛、沙参、元参、知母、石膏清之;热去而胃阴虚者,以茅根、麦冬、蔗汁、梨汁、藕汁清而润之。胃阳不足则口淡、不思食,或虽食而不能化,中脘板闷,或朝食暮吐等,此刚燥药所必用,轻者二术二陈,如香砂六君子丸,重者当用桂附之属。
脾阳不足者,不仅食不入化,而且饮食不为肌肉,虽食而瘦,或下利,或完谷不化,或停痰积饮,病理性代谢产物聚集,此当温脾阳,助脾运化,如附子理中汤。脾阴不足者则肌瘦而干,甚至皮肤粗糙,大便干结难通,或消渴等,此当滋养脾阴,恢复脾湿的特性。如脾约的麻子仁丸。
2补脾胃,必用甘味
胃燥脾湿相反相成,燥湿得宜乃正常生理现象,如燥湿不能得宜,燥或湿有了偏盛,脾胃的阴阳失去了平衡,则疾病发生,就不能运化精微,至于如何调补脾胃使燥湿相济,全在于选方用药的权衡。《素问·至真大要论》云“:夫五味入胃,各有所归所喜,故……甘先入脾。”《素问·脏气法时论》又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补之。”说明甘味药入脾经,有补养脾胃的功效。
甘有甘温甘凉之别,阳不足者治宜甘温,阴不足者治宜甘凉。相对的说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润,故治脾病多宜甘温以助其升。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治胃病多宜甘凉,以助其降。《脾胃论》中曾提到“甘温补其中而升其阳”,李东垣认为甘温药能助脾阳之升,因此他治疗脾阳不足,元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治胃阳不足的升阳益胃汤等方中都用了甘温之药。临床上常用的补脾方药如四君子汤等也是以甘温药为主。如前所述,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因此不可机械的认为补脾必用甘温。如果是脾阴不足则不宜甘温,而宜甘淡。《素问·刺法论》有云:“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生物,宜甘宜淡。”指出甘淡是补脾阴之药味,应予以怀山药、扁豆、薏苡仁、茯苓、芡实、莲子肉等甘淡之品。而脾虚亦有脾气虚、脾阳虚之别。虽有“气即阳也”之说,但在具体用药时是有严格区别的。如附子理中汤是温脾阳的,而四君子汤是助脾气的,假使是一个四君子汤证决不能用附子理中汤,否则就会出现燥象,相反如果是一个附子理中汤证而用了四君子汤,虽不会有大害,但一定不会生效。其理由是“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偏于气虚者宜予甘温补气。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白术、炙甘草等。偏于阳虚者需伍以辛温之品以助阳。如桂枝、干姜、炮附子、筚澄茄等。
叶天士一再说到“胃为阳土,宜凉宜润”甘凉者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胃阴虚证,如沙参、麦冬、石斛、花粉等。此时多伍以酸味药,从五味上讲酸多归肝经,酸甘合用则有酸甘化阴的作用,能补胃阴,促进胃酸分泌,增强食欲,助消化。如白芍、乌梅伍甘草、大枣等。但胃也有胃阴胃阳之别,甘凉药只能益胃阴而不能助胃阳。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说:“胃属土而喜甘,故中气不足者,非甘温不及”此指胃阳虚而言,须用温阳祛寒药物。如临床上许多阳虚胃寒的中脘疼痛病。
3补脾胃,动静结合
一般来说补气、益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调气活血药谓之动药。在组剂处方中,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动静结合方可使其间阴阳相生相化。
就脾胃而言,居于中焦脾升胃降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气化协调则其它脏腑能得以和调而营其正常生理功能,反之,升降失调则会发生诸多病变。“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只有保持胃之舒畅通降之性,才可使脾胃功能和谐。从致病来说,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易被邪气侵犯而盘踞其中。脾胃之病,多由胃而引起,自发脾脏则甚少,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从而不运。一旦发生气机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血淤、痰结、食积、火郁等病理产物聚集,失其通降之性,其病理特点可归结于一个滞,临床可见呕吐、泛酸、烧心等症状,利用现代检验可见胃酸分泌过多,胃肠蠕动功能下降,胃镜下胃粘膜淤血表现,而临床并未有淤血的特征,究其成因无外乎脾胃气机不畅,郁而发热,热而成瘀。
而滋补之剂多属静品,其性壅滞,如何使用动药调和气血,开达胃气成为治疗脾胃病的的关键。湿浊之邪壅塞胃气者,则以白蔻仁、砂仁、霍香、佩兰、鸡内金、谷麦芽等芳香开胃之品,胃气开,食欲复,脾胃健。调气之品则以佛手、陈皮、苏梗、香附、枳壳、大腹皮、绿蕚梅等平和之品,行气而不耗气破气,苏梗、香附又有宽胸理肝的作用,枳壳,大腹皮具有通降之性,加强胃肠蠕动。和血之物则以金铃子、延胡索、丹参、蒲黄、五灵脂、刺猬皮、九香虫等。动静结合中动药宜轻,重则耗气,反失其意,且多用平和之品,辛温燥烈之品多弃之不用,防其伤气碍胃。阴主静,阳主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重用静药,因为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生,轻用动药,由于阳升则阴长,阴得阳则化,补养静药必重用方能濡之守之,而疏调之动药虽轻用可煦之起,从而起到调补脾胃得作用。
4补脾胃,宜用肝药
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主疏泄,脾为至阴之脏,性善静,必赖肝木疏泄始职司运化,又胆附于肝,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肝气疏达,经气泄于肠胃,以助胃之腐熟水谷之用。故肝木疏泄能使脾气升发,脾之精微上归于肺,并使胃气下降,将腐熟水谷畅送而入小肠。叶天士曾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就是指肝气郁结易导致胃病,欲疗胃疾,不忘治肝。《金贵要略》云:“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说明了肝与脾胃在病机上的密切联系。故脾胃之病,多用疏肝之药恢复其条达之性,常用药物有:柴胡、香附、苏梗、佛手、川楝子、延胡索、郁金、香橼、白芍、代代花、玫瑰花等,根据证情选择用药,但需注意,选用方药时应考虑一药多性,既利于疏调肝木,又有和胃健脾而无伤胃滞脾之弊的药味。再则,肝性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选方用药要注意润燥得宜,刚柔相济。
5补脾胃,有方有守,用量宜轻
脾胃病多属慢性病,中药虽有效但亦应该实事求是,并非一剂知,二剂愈,常需数月甚至数年服药,几剂汤药下去可能毫无反应,此时医者不可放弃,更易它方。从临床经验来看,只要辩证精当,患者服下去无不良反应,就是有效,应该守方,长期服用。其间应明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病程较久,不守方则难获全效。有时久病沉疴,临床看似痊愈,其实只是向病情好的方面转化,发生了量变,还没有到达质变的地步,此时停药稍有诱因即可复发,这也是脾胃病难治的一个关键所在,需待其质变,才可抵御各种诱因。但长期大剂量服药,对病人经济是一个负担,对脾胃本身而言,亦是一个负担。脾胃本虚,药多量重,再加丸散、西药,一日三次,药入胃中,饱不知饥,影响消化和饮食,反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不同程度的影响脾胃功能,反使原有病情有所加重。所以,医者不可急于求成,动则十几、二十多味药,一味几十克,而应从汤剂、丸散小量服之,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的再生,通过渐积慢慢起效,如春起回温,阳气布散,阴气自然消退不期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