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7:12: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模块化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焊接是一门基础的加工工艺,开展焊接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实操能力强的焊接人才,但是从人才的实际工作状态来看,常规的焊接实训教学模式成效并不令人满意。因而对模块化教学的探索就此展开。本文将介绍焊接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对教学步骤进行分解,并为如何提升模块化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焊接;实训教学;模块化教学
焊接工艺的运用范围广泛,社会需求大,因而学校也将焊接专业作为一个教学重点,着力培养焊接人才。但很多院校的焊接实训教学采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作能力。引入模块化的教学形式对于焊接实训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作用显著,值得职业院校焊接专业借鉴。
一、焊接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焊接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对实训的高要求,但很多职业院校的焊接实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近几年的专业探索,模块化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显著,被更多地应用于焊接教学中。模块化教学通过模块划分,使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效结合,实现同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模块化教学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不同模块的学习强度,集中精力攻克弱项,使焊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加全面。模块化教学还可以在学生之间营造竞争氛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对某一模块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给学习散漫的学生带来动力,鞭策他们提升学习进度,从而使所有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二、焊接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步骤
(一)分割模块
模块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模块,根据焊接专业的教学方向,将所有课程按照不同的课题进行大模块的划分,在大模块内部再进行小模块的确定。例如,将钨极氩弧焊设为大模块,那么小模块的划分就是板敷焊、管管水平固定焊、管管垂直固定焊。分割好模块之后,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有的放矢。
(二)设置模块教学内容
确定好模块之后,就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鉴于焊接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在准备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时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保证知识与技能可以融会贯通,使学生的焊接专业知识可以自成系统。例如对于埋弧自动焊来说,先了解其概念,包括哪几种焊接手法,在实际焊接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教师再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理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确立模块培养目标
每个模块都应根据重要程度确定教学目标,如有的知识只需了解,有的知识则要熟练掌握。目标的设定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过高或过低的培养目标都不利于焊接实训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合理的目标设定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模块更新
焊接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作为生产一线的相关企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以便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教师需要对焊接专业的技术推进随时关注,在模块设置上进行适当调整,适时淘汰掉落后不用的焊接模块,保证模块教学知识常新。
三、提升焊接实训教学模块化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编制实用性强的教材
焊接的学习首先要了解基础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实用性强的教材作为教学支撑。结合模块化教学的要求,在教材的编制上应该以不同的课题模块为课程划分依据。例如,气焊和手工电弧焊这两种不同的焊接方式,在教材编制时就应该分别设立课题模块进行讲解,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区分两种方式,进行个别掌握。另外,教材的编写既要考虑到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又要方便教学组织,保证每一个模块的学习都是合理有序的。在教材编写时以模块化教学为指导思想,可以极大地推进焊接实训教学的改革步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实训教学手段
先进的实训教学手段可以促进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落实,使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焊接教学方法在长期发展中得以丰富,例如成果展示、行为引导、职业渗透等等。以信息时展为契机,焊接实训教学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法,使技术细节展示更加到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靠。例如,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操作程序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将操作的步骤一一分解,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在图片或视频的指导下进行具体操作。模块化教学的质量可以大大提高。
(三)提升师资队伍水准
教师的授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焊接专业这门实践和理论知识都很重要的课程,更是需要知识过硬的教师来开展实训教学,使模块化教学发挥应有效力。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焊接理论功底之外,还应拥有精湛的操作技术,具备解决实际焊接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参加焊接技能培训,进行相关的技术考核,或者让教师们走进企业,多进行焊接技术的练习,同时掌握最新技术,了解企业对焊接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教师实操水平的提高来保证学生能够学到最先进、最精准的、最符合岗位要求的焊接技术,实现教学相长。质量过硬的师资团队可以为焊接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开展注入更多活力。
(四)建立与企业间的合作
焊接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具备过硬的焊接技术,为社会提供焊接人才。校方需要寻求合理的途径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又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越来越普遍,这是校企结合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与企业内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到一线中实考岗位的技术需求,结合教学实际,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模块设置。使实训教学中的模块构成及模块内容更贴合企业要求,并保障实训模块的及时更新。学生毕业之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利用所学焊接技术来为企业服务,在带给企业利润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焊接实训教学中运用模块化教学为焊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模块化教学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因此,学校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推进模块化实训教学,全面培养焊接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使焊接这项工艺得以传承并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杏芳.职业技术教育中“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运用模块化教学方法的理论契机
《新闻学概论》在整个新闻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它为新闻史课程提供理论视野和正确的新闻史观;另一方面它又为新闻业务课程提供理论支持。
从新闻理论中的“原理”出发,到新闻实践中的“原则”应用,是《新闻学概论》课程在组织模块化教学时的基本思路。
教师在教授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同时,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并注重与当下新闻业界的实践紧密结合;并与新闻采写等实务课程进行联合教学,实现了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的联动。这种教学方法提升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能力,而是涵盖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这对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即掌握新闻现象与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新闻传播观,并用这些规律和观点分析新闻传播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新闻学概论》课程本着夯实基础、服务实践,注重知识延伸和拓展的原则,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交叉理论”三大模块,各模块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与学时如下:
“基础理论”模块:绪论(4学时);新闻(8学时);新闻报道(4学时);新闻价值(8学时);新闻传播的性质、功能与效果(8学时)。
“应用理论”模块:新闻传播者(8学时);新闻传播的接受者(4学时);新闻媒介(4学时);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学时)。
“交叉理论”模块:新闻自由(4学时);新闻法制(4学时);新闻传播的职业化历程与新闻专业主义(4学时);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新闻改革(4学时)。
模块化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步: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建立是模块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小组是学习任务的执行单元。在划分学习小组之前,笔者对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思想表现、入学成绩乃至交朋结友等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本着互补的原则进行小组成员搭配:把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分在一组,一方面可以促进差生的转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优等生的灵活变通,即所谓“取长补短”;把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分在一组,可以相互借鉴;把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分在一组,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其相互学习,“相互强化”认知风格。总之,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是划分小组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新闻学概论》课的上课规模为一个班级约40人,需要分组时,可分为5个组,每组8人。关于划分小组,笔者的建议是:其一,教师要宏观把控,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结组;其二,同一宿舍的学生要拆开;其三,男生与女生搭配;其四,学习成绩好的与较差的搭配;其五,从在班内未担任过学生工作的人中选举出小组长。
第二步:确定小组任务 模块化教学的第二步就是根据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把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而确定每个小组在本模块中的任务。根据每个知识模块的内容不同,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设计了如辩论赛、小组报告、模拟记者招待会等不同的小组任务。
组织辩论赛。在讲授《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时,事先抽取两组同学准备一个辩题,正方是“报纸终将消亡”,反方是“报纸不会消亡”。用4个课时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这一任务模块的确定的依据在于:首先,因为关于“报纸会不会消亡”这一命题在学术界也曾进行过讨论,有可以辩论的空间和资源;其次,如果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学生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学生在准备辩论赛的过程中查找大量的资料,梳理媒介的发展历史,并对媒介未来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研究,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在组织辩论赛的过程中,参赛的两组同学的表现非常优秀,围绕“报纸会不会消亡”两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旁听的同学也参与到辩论的过程中来,围绕这一话题踊跃发言。
提交小组报告。《新闻学概论》这门课课时少,有些内容很难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因此,为了配合教学内容,教师们组织学生成立“新闻观察小组”,根据学生的各自的兴趣,组成报纸组、电视组、广播组、杂志组、网络组等。每组同学选择共同感兴趣的一种媒体保持密切关注,每周讨论一次,期末提交“新闻观察报告”,作为一次大作业,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教师在课堂上点评。“新闻观察报告”既不占用课上教学时间,又督促了学生保持对传媒的敏感,此种敏感是他们将来从事新闻传媒工作最可贵的职业素养。教师还通过电子邮件等手段指导学生的课下学习。组织传媒小组还便于有共同爱好的同学聚集起来,做共同感兴趣的事。
模拟记者招待会。在讲授 “新闻报道”单元时,笔者把所在新闻传媒学院的2009级优秀毕业生李景泽、信念请进课堂,组织了一场题为“大学·青春·梦想”的主题交流会,然后不同的小组“扮演”成不同传媒机构的记者进行提问采访,并在招待会结束后要求各组同学再制作成新闻成品。
策划栏目。在讲授新闻媒介这一章中的“媒介内容定位”时,让同学策划一个栏目,做具体定位,分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等几类。从学生作业看,效果很好。其中,有一组同学把自己的策划放到“西祠胡同”bbs上请专业记者提意见;有一组同学利用双休日分发问卷,做受众调查,让自己的策划建立在受众调查基础上。
第三步:执行任务 向学生布置完任务后,教师不能放任不管。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在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是“学习伙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模块任务,掌握相应的技能。比如,在组织“报纸终将会消亡”的辩论赛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介绍辩论赛的规则、如何组织辩论赛等相关知识。另外,为便于指导学生,教师建立了专门的QQ群,利用网络的便捷性,随时随地和学生交流。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 模块任务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其作品或作业,在展示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总结,作业与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环节能够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首先,各小组学生代表先要展示其作业与作品,然后对作业或作品进行阐述,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次,其它小组可以向阐述者提问,由小组负责人进行回答,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模块任务的完成情况、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等。比如,在模拟记者招待会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现场提问进行逐一点评,并针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如果有些同学访前准备做得不够充分尤其是不能用网络进行信息搜集,如果有些同学的现场观察不够细致、不能捕捉到丰富的有效信息,对这些内容教师要及时点评。
笔者所在学院2012级编辑出版专业与2012级新闻采编专业作为《新闻学概论》模块化教学的试验点,通过期末考试以及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后续课程的课堂表现和校园实践的成果来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对于定位在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实践性人才的传媒类院校而言,基础理论类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模块化教学是一个初步探讨和实践,希望对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1模块化教学模型的分析
课程模块是指一个单位的课程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训内容;在内容和时间上是一个相对独立且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有自己的起点和终点,模块间分界线比较明显;每一个模块具有特定的教学功能,各个模块之间可以动态调整和组合,模块的更新率比较高,能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
1.2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课程模块化可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模块化教学中实践操作和专业理论相对应,两者不偏废,理论为实践服务,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同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模块化教学方案及实施,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在实施的过程中课时的安排应将理论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理论和实践的先后顺序,最好能够同时进行,边讲边练,符合教学原则和规律。课程模块化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基于应用为主旨和技能为特征来构建职业课程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其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也是高职课程应有的属性。课程模块化有利于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技术实践能力是高职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的能力,该能力既包括职业技能,又包括实践思考能力,是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种状态的综合体。课程模块化的核心任务是在综合知识和综合体之间建立桥梁关系,以职业情景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知识与行动产生的表征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综合知识并形成或提升综合体,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模块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模块化教学以职业活动为向导,以职业任务为载体,打破了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把教学模式融入了职业情景和职业任务等兴趣元素,正好符合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特点,老师和学生直接接触,教师能直观地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营造优良的学风。
2电工技术课程模块化的实施方案
2.1模块化教学的配套教材
目前,电工技术的教学大都是重理论,轻操作,内容的组合和模块教学大不相同,造成一些教材的浪费,适用性差,模块化的教材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应适合各个模块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教材的内容要有若干个实习项目并配有具体的实训课时,各个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对本课程的模块进行选择,可引进或者自主组织编写“模块化”教学的教材。模块化教学在电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如下:模块一:电路分析基础。涉及的内容有电位、电压、电流、功率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和测量;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其验证;星形与三角形电路等效互换,桥式电路测量。模块二: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向量表示法;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及其伏安特性和频率测量;多参数组合的正弦交流电路的伏安特性和电路性质,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提高,串并联谐振电路测量,室内照明电路布线的实训项目。模块三: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源的连接及其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测量;三相负载的连接;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负载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模块四:磁路和变压器。铁芯线圈和磁路的基本知识;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常用变压器;互感电路测量;学生校外参观实习。模块五:交直流电动机。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机的运行特性、控制和选择。电机的运行和控制实训。模块六:电气设备、低压电器控制电路和安全用电。
2.2模块化教学的师资力量
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不是仅仅在研究、讲解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是把这些融合到了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电路中去了,使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具体化、现实可操作可视化。模块化对教师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有利于教师向“双师型”素质教师的转换,使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应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所有新技术和新情况,笔者所在的学校要求初级职称的教师每年必须有半年在企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包括实习日志,实结,实习单位考核意见。由此可见,模块化教学必使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2.3模块化的硬件设施
实践性模块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洞察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该模块由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三个子模块组成。电工技术目前有4个实验室,2个实训室,实验项目16个,实训项目3个,这些还不能满足我们今后的教学需要,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引进更多的新型的高效的器材和设备,增设更多的实训室和实验实训项目,形成模块化实验实训室,如直流电路模块,交流电路模块,低压电器控制电机模块,室内照明线路安装模块。实验实训的模块化必须和教材模块以及教师模块相配套,实验实训室能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训练项目,使学生能够接触更高、更深、更广的专业领域。
[关键词]Photoshop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32-01
《Photoshop》是一门实践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采用模块化的教学设计思路、以项目为导向、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PhotoShop》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设计的优点
《PhotoShop》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下,结合任务,通过协作、交流来完成任务。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后达到教学目标,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置,使学生对《PhotoShop》的操作技能训练能顺应市场的需求
在实践教学中,课程模块内容可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技能,如个人照片的处理,也可以是模拟某企业真实的环境,如数码店的照片处理、广告制作等,这些选择的内容都是与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行业紧密联系,通过这些模块的完成,学生熟悉掌握了操作技能和操作流程,毕业后也能很快融入到工作中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二)能及时更新模块中的知识与技能
在模块化教学设置中,各模块中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当知识和技能更新时,能及时方便地对模块中的内容进行更新调整,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置,能更好的体现技能训练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设计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情选择相应的模块内容进行技能训练,发挥学生潜能。
二、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对教学知识点划分模块
在确定教学模块时,教师要根据专业需求及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重组进行设计,在每一模块中包含了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及训练技能。总体上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入门――初级技能训练、精通――中级技能训练、提高――高级技能训练三大模块,各模块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入门――初级技能训练模块
作为一门课程的基础操作部分,包含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是该门课程的基础和核心,是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和准确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后继知识和技能的关键和前提。这一模块中设计的项目任务,基本上都规定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注意事项,并提供了相关的素材、效果图的前后对比图等。在要求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前,先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并与要求完成的项目任务作比较,引导学生明确项目的重难点,了解操作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并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尽快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掌握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
(2)精通――中级技能训练模块
通过前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在熟悉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操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项目任务,要求学生设计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在要求学生完成作品之前,由教师分析点拨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这部分内容重点是训练学生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
(3)提高――高级技能训练模块
该模块一般设计3~5个项目,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由学生个人或分小组协作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训练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设计的能力,同时能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延伸,与已掌握的其他课程整合进行综合设计制作。让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体验真实工作中的平面设计,了解Photoshop在不同领域中的平面设计常识和工作步骤,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软件的熟练掌握。这一阶段主要在机房中以学生上机实践操作为主,教师则起到组织、引导提示解惑答疑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各模块内容以项目为载体设计实训项目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为导向来设计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对于每一个项目,首先,对项目进行描述来创设工作情境,同时对设计的项目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完成该项目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其次,对项目进行分解,讲解涉及到的知识点及操作步骤,通过对涉及到的知识点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第三,对每一个项目中涉及到的案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最后,安排适当的“拓展实训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模拟职场完成。对于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并在下一次课由学生自己讲评、交流,教师则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展示点评,指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能力等,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施效果
几年来《PhotoShop》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更明确更具有针对性,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次,在每个教学模块中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入了理论教学、实例练习、考核及知识拓展等,并根据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N]。
[2] 柴永茂. Photoshop CS2中文版入门与提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出版社,2006年.
[4]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 黄河明.《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
Abstract:Since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appearing in the teaching of stage lighting,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reformed using the modular teaching. The current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solution is put forward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关键词:舞台灯光;模块化教学;问题;办法
Key words: stage lighting; modular teaching; problem;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121-01
1当前舞台灯光教学中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
舞台灯光这门学科在国内的高校中属于很稀少的,可供参考的资料更是少的可怜,大部分还是针对实际使用的,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材料实在是屈指可数。这就使得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使用性。学生在教室里学历的理论知识后,实际操作时,学生早已把几天前课堂上的内容忘了,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
1.2 实际操作中与时俱进的设备匮乏
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老师和学生都面对着一个问题:舞台灯光设备的更新速度是飞快的,而学校的投入是有一定额度的,能更新的设备有限。这就使得教学中所见到的设备有很大一部分是已经面临淘汰的,学生会对自己学习的知识将来是否有用产生疑虑。
1.3 师资队伍很难达到相应要求
由于舞台灯光行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并且种类繁杂。专业教师都比较年轻。因此,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高学历、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未能及时得到新知识的培训和提高。
2舞台灯光“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 模块化的实施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一个教师多次讲授几个课题模块,会熟能生巧。将知识融会贯通,能用最恰当的方式因材施教,让学生尽快接受,这样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2.2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后的老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模块,发挥其爱好和特长。
2.3 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当今的就业岗位往往要求学生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即岗位技能。而不是样样都了解,样样都不精。
2.4 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对舞台灯光方面人才的要求。当前社会需要三方面的专业人才:一是演艺灯光设计,二是剧场技术灯光设计,三是专业操作与管理。艺术与技术并重,打好艺术与技术两方面的扎实基础;传统与现代并重,尊重传统、发扬传统,但不固守传统;开拓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应该是当前组织教学的基本理念。另外,强调基础理论与实践锻炼并重,培养学生既有一定文化艺术素养,又有艺术实践的动手能力。舞台灯光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技术发展,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发展。
3舞台灯光模块化教学实施办法
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法是以课程的知识分类为模块,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3.1 模块设置的基本原则
为培养“实用型”和“操作型”技术人才的需要,造就大批的复合型舞台灯光人才。设置模块化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以舞台灯光中的知识分类为模块,一类的知识内容为一个模块,如光源、布光、调光系统、色彩等。凡是与该类知识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
(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模块化教学在保证以“实用技能”为主的前提下,还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为了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需求。
(3)设置模块要遵循弹性原则,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根据人才市场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4)设置模块应遵循发展性原则,注重知识更新。
(5)模块设置与技能考核挂钩,如有可能,力争使模块内容与考核内容尽量一致。这样在模块教学结束后,通过参加技能考核,学生可以多取得一些证书。
3.2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合理设置模块。在吃透技能培养目标前提下,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类知识的教学模块。
(2)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提高模块化教学效果。由于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法,理实一体,经背对背考核合格后,再转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这样教师就有了相对集中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激起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舞台灯光的知识结构复杂而且分散,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教师讲,学生听,时间长了,优等生越听越没兴趣,差等生越听越没信心。如何使差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呢?在模块教学中,讲授新课一般占1/3课时,2/3课时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对于优等生,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思考完成;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全面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并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够完成一般性题目要求;对于差等生,指导他们先阅读教材,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操作。这样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差等生将老师讲授的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这样他会从动手方面找到知识的切入点并且得到更多的自信,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平法;模块化;应用型
随着我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变,教学模式也在随之转变,经过教学研究,笔者认为对平法表示与钢筋算量一科,采用模块化教学更符合学院的教学思路,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平法表示与钢筋算量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平法表示的基本知识、钢筋算量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读图、算量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往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托,根据手中的教材和各方材料而编制授课计划,课堂讲授。这种方法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受到了挑战。有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扎实,但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就会出现脱节的现象,与实际工程项目联系起来也感到吃力。该模式落后于学校倡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方针政策。因此,务必要转变方法,与时俱进。
二、模块化教学的建立
平法表示与钢筋算量的模块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活动能力为主线,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素质、基础专业认知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业学习能力。
1.宽基础
本科程的宽基础主要指的是知识大模块部分。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宏观把握课程要点,设计一眼就能看懂的大模块体系。同时,将学生根据整体模块分类分成不同小组,每组重点学习其中一项模块,组和组之间要形成互助的合作氛围,互相取长补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大团体,可以围绕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意志的改进,而且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拓宽并夯实了基础。
2.活模块
在能力子模块中,列表展示子模块的内容,确定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这样学生可以在书本之外通过多渠道采集相关信息,分析并处理信息,最终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使学生在“领悟与加深”“积累与整合”“应用与拓展”等目标达成方面有较快进展。学生可以在模块之间灵活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加以深入研究。
根据教学经验,将本课程分成知识大模块和能力子模块两大部分。表1是知识大模块。
表1 平法表示与钢筋算量知识模块
利用大模块将课程整体做一个分块,然后再细化每个能力小模块。以第一个小模块为例:
表2 平法表示与钢筋算量能力子模块示例
三、效果反馈
经过模块化教学,学生明显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识图与算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活模块”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好的模块部分可以少分配一些时间,掌握差的模块部分可以多花费一些时间。
模块化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突破,符合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更有利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设计素描应用模块
作为设计师,在进行每一项设计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草图,草图的表现充分地展示了设计素描强大的功能。设计素描自身创新、快捷表现,将设计师的想法跃然纸上,把不能变为现实的思维理念变为设计作品,如标志、招贴、海报、型录设计等都需要用草图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同时作为创作的原始依据。应用模块根据专业特征,设置教学内容。如平面设计专业围绕形象语言展开训练,与后面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接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用素描形式表现室内空间、室外空间、景观等,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最快捷、最方便和最有效的方法;服装设计专业则用设计素描方式表现服装效果图,用以线为主的塑造方法表现服装的不同面料和质地。
二、课堂结构模块化
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整体,根据教学过程分为几个动态模块,每个动态模块围绕教学目的和重点来设计。
(一)理论讲解模块
学生学习设计素描,不只是学技法,更主要的是学习以什么样的观念去看待事物、自身与大千世界,这需要学生对现代艺术有所了解。当前高校在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方面对理论不太重视,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学生的美术知识理论掌握得少之又少,如果不进行理论传授和艺术熏陶,他们习惯了重于描摹真实表现客观的明暗塑造,对于陌生的设计素描的训练将无从下手。美术史家贡布利斯认为二十世纪所有美术运动均对设计产生过影响。我国设计素描的产生离不开现代绘画所蕴涵的形式和观念,如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内在结构和美以及现代美术流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主、抽象主义、极少主义、装置、行为艺术)。它们表现形式不拘,手法多样,不被主题或情节所束缚,从再现走向表现,强调自我意识。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各流派的特征,通过介绍这些西方的现代美术流派,打开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思路,为学生今后的设计创造,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授设计素描理论时,讲解力求做到重点突出,围绕每个模块的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知识,要有一定的学术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由于学生对西方美术的了解肤浅,讲解时忌晦涩,过于专业,要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理论讲解在课堂中起着引领作用,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绘画。
(二)实践模块
选择物体极为重要,既要让学生把握不同的训练的难易程度,达到训练效果,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绘画是脑、眼、手的结合,缺一不可。精心设计摆放静物。如创意训练的表达,这个模块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创意表达就是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摆放静物时,要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堆垒、悬挂、捆扎、倒挂等多种形式随机性摆放。笔者以一把提琴及破碎的报纸为主,有意把报纸形成大小、重叠的构成关系,下方是破碎的、胸部缠满麻绳的石膏女子像。这组静物要求学生在观察方法上,打破基础素描教学中对形体认识的固有观念,改变视点进行观察,重新组织画面。在创意时运用重叠、透叠、重复、渐变、置换、弯曲、穿透等不同手法,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素描可能完全打破上下左右的画面平衡,在构图上以求满、求险、求空、求偏、求局部等形式格局,这样可以使画面空间选择上获得出人意料的自由度。[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导向的作用。教师就是导演,想导出好作品,教师首先要有超前的艺术思维和新的理念,才能给学生提示创意,引导他们的设计灵感。对每一组物体大量举出创意实例,引导他们设计问题情境,用讨论式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方式,创造一个“活”的教学环境,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对于设计素描,用脑极为重要,要多观察,多理解,多记忆。设计素描要多体现创意的表达,在训练中为学生多提示,多引导,多示范,让学生多看,多比较,学会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尽量不使用“你画错了”、“你
不能这样画”,多用商量探讨的语言,如“这样画,有没有更好些”等等。毕竟在创意训练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教师更应提供一种启发,一种手法。接受美学认为师生是同一层面的接受者,都有自己的见解,并非主从关系。“思维训练、挖掘能力已成为设计素描教学的核心思想”[4]8。实践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设计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讲评、评价模块
讲评是对阶段性教学的总结。评价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于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设计水平,增强设计想象空间。讲评时首先让学生阐述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大家互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内容进行讲评,使学生们看到作品的优劣。讲评是提高学生设计欣赏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成绩的评定由师生共同完成,要求学生对其他学生的作品作出评定。学生作业成绩由其他学生评定的成绩的平均值与老师的成绩按一定的百分比后相加得出。学生在参与成绩的评定中,不仅学会了如何评价一幅作品,而且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鉴赏能力。
三、结语
如何改革现状,配合紧缺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最基本的就业技能呢?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个职业学校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的改革思路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
一、“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的提出
生产流水线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搬运机械,又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生产流水线的基本原理是把一个生产重复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前一个子过程为下一个子过程创造执行条件,每一个过程可以与其他子过程同时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功能分解,空间上顺序依次进行,时间上重叠并行”。生产流水线的特征是每一道工序都有特定的人去完成,一步一步地加工。每个人做一个特定的工作。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因为每个人只需要做一样事,对自己所做的事都非常熟悉。
技工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这种授课方式对于现在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效果甚微。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都将承担技术操作型的工作,因此技工院校的教学方式必须以技能训练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考虑到现在许多产品都采用“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加工,而且这种方式经过实践证明确实效率高,于是借鉴生产过程中的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改革,实践崭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打破原有的以不同学科作为教学考核的对象,而是以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种操作技能作为“主线”,把与掌握这种技能所需要的几门相关课程组合在一起并整合成一个模块,按照认识掌握难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把这些模块进行排序,学生入校学习不再按以前的方式,而是按照这些模块先学习简单的操作技能再学习稍复杂的技能最后学习较难的技能,依次进行学习,如同生产中的流水线生产一样,所以把这种教学方式称为“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
二、“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的几大特点
这种教学方式有如下几个特点:
1.把原来的不同课程整合成几个模块,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量”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每学期都要讲授数十门课程,导致学生学习的头绪太多,最后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采用“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之后一个学期只要进行1~2个模块的学习,容易使学生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技能。
以机电专业为例,就笔者所在学院的机电专业而言,考虑到机电的内涵太广,毕业生就业领域、今后从事的社会工作比较多样化,学院确立了以实物测绘、机械切削加工、热加工,先进制造技术、电工、电路控制和自动控制为教学重点,以中、低层机械加工、电操作为培养目标,不再细分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案。如可以将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技术以及测绘实习组合成实物测绘模块;将钳工制造工艺与钳工实习操作组合成钳工实习模块;将车工制造工艺与车工实习操作组合成车工实习模块;将热加工工艺与铸锻焊实习操作组合成热加工实习操作模块;将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实习操作组合成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模块;将电工学、电机变压器与维修电工实习操作组合成电工实习模块;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PLC技术组合成电路控制实习模块;将液压气动、机械原理与零件与传感器技术组合成机械手技术模块等。原来每学期要上数十门课,一个三年制的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要上几十门课,采用“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之后可以大大缩减课程数量,学生不用被迫在课堂里强行接受那些理论枯燥乏味、内容又抽象空洞的课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各个模块相互之间以难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前后衔接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先通过流水线环节的课程考核才可以进入下一环节内容的学习,否则流水线原地停留。学生必须完成流水线上所有模块内容的学习才可毕业。以机电专业三年制为例,学生入学第一学期首先应当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科目,从第二学期开始正式进入“流水线式”模块化学习,教学流水线如图1所示:
安排“流水线”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易至难和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在基础理论课之后安排了实物测绘和钳工两个模块的学习,这两个模块是机械专业的基础,学生应当首先学习并且掌握;然后进一步深入学习车工和热加工两个实习模块,车削加工和热加工是最常用的机械加工方式,几乎所有的机械制造企业都使用这两种加工方式来制造零部件,因此在第三学期安排了这两个模块的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了电工实习和电路控制两个模块,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只学习机械部分的知识是不够的,电工属于强电、电路控制属于弱电,这两个模块相互关联,所以安排在一个学期进行学习;现代的制造和控制技术已经大大超越了前面的这些知识技能,就制造而言,先进的数控加工取代了传统的完全由人力来加工制造的方式,而机械手技术在控制领域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第五学期安排了先进制造技术和机械手技术两个模块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当今先进的技术;第六学期,也是三年制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工厂实际中去,把所学的理论和技能用于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明确,以够用为度,确定流水线上每一环节学生必须达到的最基本技能要求
在实施教学之前,将考核要求和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发给学生,如表1所示,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
学生经过自学或教学学习后,认为自己达到相关的教学要求后,在表格上打上成绩,再由任课教师打分,最后由教学主管部门审核认定成绩。考核合格,方可进入流水线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无论对教学还是对学生都有积极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的效率高,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师而言,可以实现定人定岗,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实验室(或实习车间)组织实施教学。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和教师业绩、工作量的确定、评定,以每批次进入实验室(或实习车间)的学生合格比例进行考评,实行奖优惩劣。实施“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可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整个方案以学生的实际技能要求的教学目标,考教分离、奖优惩劣,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优势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一是需要足够的场地设备才能确保教学顺利进行;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班级建制不复存在,给学生管理增加难度;三是如果前一个模块学生大量过不了关,导致前一模块的教师任务压力巨大,而后一个模块的教师则无所事事,影响教学的连贯性,甚至耽误学生正常的毕业。这些问题都是“流水线式”模块化教学可能带来的问题,在实施前必须要考虑周到,事先想出应对之策,否则在实施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
0 引言
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高校教学的目的,而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为:综合素质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广;技术应用技能比较强;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1]。因此,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笔者具备多年的Office办公软件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在不断地探究之后阐述了自己的体会。通常情况下,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所使用的Office办公软件的版本也有差异性,跟其他专业的教材进行比较,计算机专业的教材相对较为复杂[2]。然而,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是在简要地阐述Office办公软件之后,根据内容实施一定的实训。这就造成了高校在实施教学计划的时候,仅仅以“一学一用”作为核心实施教学,这将很难使学生融会贯通所有的知识。为此,笔者提出,有效地整合Office办公软件涵盖的一系列软件和所有内容,整合组织实训的知识,如此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3]。
1 创建以及布局教学模块
首先,我们简要地阐述“教学模块”以及“模块”。“模块”也就是主题单元,它属于整体性的教学视野,是建构具备相同主题和内在联系的知识为一个整体[4]。针对其内容来讲,整体内容的一系列组成应当实现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对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针对学生来讲,在对一个单元进行学习之后,需要从整体上综合和明确地把握单元的一致目标。所谓“模块”,为的是区分通常意义上的单位实施内容“课”[5]。鉴于此,在清晰的教学目标指引下,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作为核心,借助拓展性开发、重组、整合一系列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技能,让所有的主体学习单元策略都朝着具备新课标有关学习的水平进行发展,为了使得学习目标当中的一个或几个子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具备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学习单元。这一系列的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活动,它的实施背景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将水平目标指引的教学知识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模块,就是所谓的教学模块,换言之,也就是组合具备内在联系以及性质一样的教学知识为一个独立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并且相应地要求此主题教学知识的教学时数。从原理上来讲,任何的教师都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性,以及不一样的学生个体形成自身特别的模块库,并且根据相应的规律来分类与组织模块。
在进行Office办公软件教学过程中,我们融合了一系列传统章节的知识点与基本的内容到模块实现的任务当中。其中,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综合项目的整个过程,以及把教材上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在教师所编排与组织的模块化教学单元中,由浅入深地对教学实践任务和教学单位进行有效地组织,进而启发学生在互相交叉、互相联系、全面的实训当中更加有效地学习与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让学生立足于相应的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实现教学任务,并且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2 细分教学模块以及具体化地实施模块教学
为了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和迅速地学习以及应用办公软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模块化教学的方法。模块教学的相对性独立教学单位是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务必立足于模块,在所要求的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系统化地学习某个主题的教学知识。模块教学目标是由主题教学知识来进行设计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实施一系列的教学策略,选择各种各样的课型,科学地组织教学,这个教学过程需要是具有完整性的。
2.1 设计教学时间和准备教学硬件
为了使得模块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务必补充与调整教学周期及教学时间。在教学时间上,务必将固有的课程组织形式打破,以统一的、不间断的讲解和实训作为单位。在整个的教学规划中,最理想的是在一年级下学期组织教学课程设计,在学习Office办公软件之前,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如此学生就具备一定的实践与理论基础。实践时间与教学时间要确保两周的时间,其中,教学的学时是60-80。并不要求比较高的教学硬件设施,然而为了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需要在多媒体实训室进行教学。如此学生在明确教学任务之后能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再立刻跟进,教师要能够借助多媒体纠正、分析、讲解一些广泛性的问题。此外,教师需要有效地应用教学时间,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具体化地实施教学模块
结合教学需要对教学单元实施科学的整合,在具体的教学中创建合适的教学模块,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块是一系列的教学单元,应当按部就班地进行。应当着眼于Word文字处理软件,在这个模块单元当中,我们还能够需要从整体上对Office办公软件的一些技巧与风格进行把握,进而为将来学习PowerPoint 和Excel等打好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教学规划,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个性。教学模块的任务不要求过于具体化,应当从“面”上加以引导和控制,然后再具体到 “点”上,以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并且对学生间的“劳动成果”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进而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任务。
2.3 创建教学模块评价体系
判别是不是最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模块,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属于一个归纳、巩固与反思的阶段。在教学模块当中,对所有环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评价,针对一些特殊的问题,实施有针对性地启发,而仅仅需要强调一些广泛性的问题。这样可以在基础层面上逐步地推动模块练习任务。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标准,而应当考察学生能不能完成模块练习任务,并且激励学生不断地创新,从而完成独具特色的作品。此外,教师应当肯定和表扬通过新的策略或者是方法完成任务以及拓展实践任务的学生。
关键词:预算会计;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比较教学法
我国预算会计理论和方法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改革过程,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改革成果必须被纳入到预算会计教学活动中。关于预算会计教学改革的课题已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他们主要是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笔者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重新构建上。
1对预算会计课程内容及结构体系现状的分析
1.1预算会计课程的内容
就课程名称而言,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涉及该类内容的课程名称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早为“预算会计”,后来在有些院校中改叫“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前有些院校叫“非营利组织会计”。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院校无论将课程名称定为什么,而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一般仍局限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参与预算执行的收入征解会计和国库会计。由于受课时限制,许多院校在该课程中主要讲授的内容是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而其他部门会计则只是一笔带过,或只作为阅读材料。
1.2现存预算会计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
目前,无论是从预算会计相关教材的编写,还是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常见的做法都是根据预算会计各个不同会计主体来设计教材和教学的内容结构体系。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均采用的是“条形结构”,即按不同的会计主体将教材、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条块。第一部分为总论。主要讲解预算会计概念、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预算会计的对象、要素和会计科目,预算会计的特点等预算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即,以各级政府为会计主体,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讲解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相关核算业务及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第三部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以各行政单位为会计主体,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讲解各行政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相关核算业务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第四部分为事业单位会计。以各种事业单位为会计主体,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讲解各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相关核算业务及会计报表的编制。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1.3课程内容条形结构安排法的缺点
这种按“条形结构”安排课程内容的方法,其缺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3.1破坏了一门课程的整体性
这种“条形结构”事实上是将一门课程分成了多门课程来讲,将一个整体人为地割裂开来。按这种结构学习下来,作为教学对象很容易将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等看作为相对独立的几个部门会计,而很难去思考它们之间的相同点、相似点、差异点是什么,从而忽略了其间的内在联系。
1.3.2会造成内容重复和时间的浪费
我们知道,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等都存在许多概念、内容、核算方法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按“条形结构”组织教学情况下,当讲到各个不同部分中相同内容时由于时间相距较长,我们又不得不重新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讲解。这不但存在内容上的重复讲授,而且使得原本就比较有限的教学课时显得更为紧张。
1.3.3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记忆可将人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人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通过分类比较等的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有许多相同的会计科目和相同会计业务处理方法,也有许多相近、相似的会计业务处理。在按条形结构组织教学的情况下,当后一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内容中出现相同或相近、相似的业务时,由于原有记忆的遗忘,会导致新内容对原有记忆的干扰,甚至造成前后知识的相互混淆,会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预算会计教学中,重新构建内容结构体系,划分新的教学模块,采用比较教学方法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2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构想
2.1模块划分原则与具体构成
新的教学模块将采用“网格结构”的模块形式(如表1所示)。即,在将“总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之外,以各级政府、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会计主体为经线,以会计要素为纬线,形成若干教学模块,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比较(对比)方法组织教学。在以上六个基本模块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子模块的划分,要尽可能将各会计要素中相同的会计要素内容安排在一起组织教学,以便于将不同会计主体相同的会计要素内容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
2.2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2.2.1优化教学内容节约教学时间
在现有的预算会计教材体系下,常常会出现相同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如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诸多内容的核算业务的处理思路、原则、方法等基本是相同的(只是与之对应的会计科目不同),而在“条形结构”下,虽然已在讲授行政单位会计时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在讲授事业单位会计时,对这些内容不得不重新讲解。而如果按“网格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可将二者作为一个教学模块的内容,则教师只需要对其不同之处一语代过即可。再如,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原则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将二者放在一个模块中,则完全可以避免重复讲授的问题。所以,模块化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内容,还可以节省教学课时。
2.2.2采用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会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学习过程中的很多知识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不去比较,就会把相关知识的概念、原理、现象等混为一谈,这不利于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准确应用。善于比较则可以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采用模块化教学后,由于将不同会计主体相同的会计要素纳入到了相同的教学模块中进行讲授,所以可以将它们之间的相同、相近或不同之处加以对比。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它们之间的差异特征加以强化和突出。与此同时,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慧敏,冷芳,刘晏.论《预算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为例[J].财政监督,2014(9).
[2]韩宇堃.对预算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常州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4).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
本研究遵循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设计了新型的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学科、临床理论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整介为一个教学模块,并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专业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现介绍如下,以为后期的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实验对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口腔专业学生。将三制学生设定为实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法;五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模式。
2.实验设计
2.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牙齿深龋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合并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理论与技能的多重结合。教学团队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案设计。教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将下颌第一磨牙深龋病例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逐一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口腔基础医学部分和口腔临床医学部分,基础部分着重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中的相关内容;临床部分则包括口腔内科学中窝洞充填及口腔修复学中嵌体修复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2.2教学时序的安排
该教学模块共15学时,依据临床疾病的诊疗程序与教学便利整合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5学时(为整个半天),间隔约1周,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消化。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内科学为主。第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修复学为主。第三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深龋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充填治疗及嵌体修复的临床并发证等。
2.3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设计中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自学,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网络教学等,可在小同阶段单独或组合应用。
自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需要教师提供指导。课前一周将该教学模块的大纲提要发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及目标,并提供参考书目、教学幻灯片、相关文献等辅助资料,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自学,使其建立“深龋治疗”的初步知识框架。自学过程依托了南京医科大学日腔医学院的日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这一教学平台,提高了自学效率。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可系统而快捷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操作能掌握基本技能,二者仍是本教学模块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小可或缺。在前两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先用患龋的离体牙进行理论讲解,再利用仿真头模的情景化教学,进行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实验操作,既节约了教学时数,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团队协作学习是第三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名学生一组,合作分工,检索文献,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小组结论;辩论则是对立双方通过搜集的论据,以辩证的思维来论证己方的合理性与他方的缺陷,以此不断加深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2.4考核手段
考核在整个教学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主要通过试卷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则是针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则就该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调查。
3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97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8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
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模块化课程模式,认为该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教学形式比较活泼,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太多,干扰了技能操作训练的专注性,由于缺乏临床经历,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讨论。
4讨论
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4.1符合口腔医学教学规律。该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步骤―探求原因、发现机制、确定解决方案及临床操作等,使知识点逐步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
4.2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该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激励和鞭策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纲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资料的综合归纳,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通过考核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4.3创新教学模块设计。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的选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模块实施的细则等,均需要学院在学期开始前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一般而言,对于临床常见病、重点个论,特别是合并有实验操作的具体章节,只要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点,就符合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要求。
4.4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该模式涉及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的教学,因此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核心课程教师为主,进行定期的教学会议和集体备课,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反馈。
该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教学
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节约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职模块化教学研究目的的价值
模块化教学描写叙述的是环绕着重点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活动组合形式,也就是说,一个模块代表一个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融合成一体,能检测、拥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各不相同的活动教学组合形成。教学模块的内容包含单一课程、复合式课程、几个独立相关的知识点组合而成的整体等,加强实验课程的教育,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组合作用。模块化教学的目的是以解决教育中产生的实践问题为主要内容,而不是根据学科体系为主要内容。在对中职教育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加强实践课程的教育,尽可能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就业职位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就业职位的适应性[1]。在对课程的布置上,依据模块化教学设计相适应的课程,原本陈旧的传统教学课程,如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业余课程、兴趣课程等。实施的教育方案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的,包括学生能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每个教学模块中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所占的比例,还有其需要考核的标准和模式,课程布置学习的内容要求,教学后的质量评估标准等。
近年来,通过对模块化教学的不断实践证明,模块化教学不仅改变了培育人才的模式,而且形成科学合理培育人才的有效性方案,整合资料进行分析,建立完善的校内外教育实习训练的基地,把实习训练、技巧培训、科技研发、自我鉴定和实训评价融为一体的基地,成为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育人才、培养技术、科技推广的重要核心。
2 中职实践教学的模块组合结构体系
在每一个实施模块化教学的环节中,都蕴含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内容。比如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践理论教学就是由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等课程组成的,也就是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对学生的校外实习内容主要是由与信息处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子技能培训、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组成,也就是模块化教学的基本素质教育课程。而这些课程在学习教育时,大多数是采用集中式的授课方式,一般会把相应的课程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在校外的实践经验,综合所有的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对就业职位的认知,努力使学生完善基础的理论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就业前完成所学职业技能的综合培训。
2.1 就业职位分析,构建课程思路
为了能更好地完善教育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的就业为目标导向,与模块化教学的方式相协调,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就业职位的工作内容,明确课程发展的阶段,明确人才的规范化要求、明确证书需求等[2]。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就业职位进行分析,完善课程思路的构建,有效并快速地实现中职教育模块化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
2.2 就业职位工作过程分析,构建课程程序
根据中职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以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为指导方针,研究适于学生在岗位工作发展的课程教学,制定与教学相关的程序开发,从就业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进行合理的分析,科学开发与学生学习领域相关的课程。而关于如何科学地开发课程体系,可以从逆向思维的分析方法进行科目课程的构建。
3 中职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
3.1 制定培养人才方案的思路
制定培养专业的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可以通过工学结合,不断地开发、创新和探索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为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应当培养学生以工作能力为重点,个人素养为基础,工作发展为奋斗目标,从而可以达到强调培养人才的规范性和职业性。把校内和校外的实习训练经验相互融合在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现场模拟实习训练的有机连接,使学习和工作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替,才能保证学生的实践性。经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构建与模式化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学校为中心,国家教育行政机构为引导,通过社会职位的参与,根据每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制度进行动态的监控,建立具有实际效用的评价体系,按照评价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意见反馈,对培养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3.2 课程体系的形成
在了解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中,模块化教学课程有非常具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进一步的对就业岗位工作深入了解分析时,可以明确知道该职业对就职人员所要求具备的能力标准[3]。按照特有的专项能力对模块化教学区分规划,确定每个模块化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等,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在对模块化教学进行设计安排的同时,要明确专业、态度、技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模块化教学的成就
模块化教学对课程体系的开发,使得教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空间性。不管是在模块化教学开发的环节上,还是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完全把学生的教学任务当成自己的重要事情去完成。每一个模块教学就是每一项专业技能,学生所学的综合专业技能就是每一个模块化教学的综合内容,而学生的知识点在哪一个方面较为薄弱,就可以一目了然很清楚地体现出来。因此便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责任心。模块化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不断地得到自我增值。为了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师应该经常利用自己的假期进行课程的实践操作和现场调研,不断地提升自身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专业人才[5]。对于模块化教学来说,其划分更为重要的是专业的理论化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实践体验教学环节的相互结合,能够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基础知识理论课程必要而又够用的尺度。在每一个模块化教学中,专业的理论课程中有哪些必须用到的基础知识理论课程只有教师最为清楚,教师对于无任何用途的知识一般都采取剔除的方法,不会让其占用学生的课时却没有任何效益。按照模块化教学的区分规划,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而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在学生眼里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课程表,没有任何压力的存在,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特长和即将就业的岗位,合理地选择模块上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郭继红,张咏梅.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75-78.
[2]韦瑞录.电气自动化专业“四方联动、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21):104-105.
[3]刘玉宾,胡健.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03-104.
[4]彭涛.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开发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