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04:5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导论课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简介:李锋(1970-),男,陕西商洛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田雨波(1971-),男,满族,辽宁铁岭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99-02
作为社会信息化的支撑和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21世纪,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相应地,电子信息相关学科知识领域更新与增长越来越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紧密。伴随着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分化、细化的同时,电子信息各学科、专业或方向之间的交叉基础知识更加多,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变化快、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共识。大类培养模式提倡按大类招生,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流培养,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点做出合理的选择。事实说明,大类培养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主要是学习公共课和大类基础课,大三期间学习技术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大四期间学习专业课程和接受综合实践训练。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发现,尽管大类培养适应了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但要更好地发挥大类培养的优势,还必须加强大类学习到专业培养之间的衔接,否则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在大类培养阶段,本科低年级学生对电子信息学科、专业缺乏整体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不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不了解专业课程与基础通识课程的关系;在思想上准备不足,不知为何要学习这些课程,不知道这些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和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作用,没有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努力方向,缺少明晰的学业规划,甚至有不少高年级学生到了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都不甚了解。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结果表明,在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之前学生普遍存在迷茫情绪,找不到发展方向,不能心平气和、扎扎实实地学习,甚至出现了所谓“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的情况。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渴望自主成长的时期,抓好大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可以缩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引导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为实现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导论”作为专业启蒙课程,将学科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就读的学科与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激发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专业导论”课程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电子信息技术导论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该课程的目标是: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学科知识体系、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部分学生对某些研究领域的兴趣;介绍本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进度安排、实践环节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
二、“专业导论”教学模式探索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特殊性,为使该课程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应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1.课程安排
在大类培养机制下,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专业方面接触的主要是大类基础课,对专业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了解专业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某个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及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选择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和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初各开设16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
2.教学内容
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针对即将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着重介绍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及专业知识体系、实践环节;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专业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研究课题等;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领域及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让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产生认同感,激发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分若干模块介绍信息科学的各个学科各分支的研究内容及发展动态,如: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模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模块,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安全模块,微电子、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模块,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图像、语音处理模块,光电信息技术等。介绍各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基本框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初步体会信息科学所涉及的领域范畴,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3.任课教师安排
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采用课程教学小组的形式安排任课教师。小组长为课程的总负责教师,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系主任担任,小组成员为专业骨干教师,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负责不同的模块。小组长负责介绍课程总体概况,包括主要学科领域、技术、产业、前沿课题等,突出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其他任课教师分别向学生介绍各模块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发展动态等。课程教学小组经常针对专业导论课进行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交流、探讨和研究。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课程组长负责,采用作业小论文+课程大论文的形式。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模块拟出若干题目让学生选择,最后课程组长综合各任课教师的评分给出本课程的总成绩。
作业小论文:若干题目自选,如电子信息技术可分为哪些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及工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技术各个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感兴趣的产业或领域,某领域的发展现状,大学期间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等。
课程大论文: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导论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及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形成课程学习报告。包括各自特长和爱好是什么,自己的学习习惯、喜欢的职业,该领域当前的社会需求是什么,本科阶段应培养的能力有哪些,大学剩下的时间准备做哪些事情,毕业后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去实施你的计划等。
三、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等形式对本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本课程之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对学业生涯定位模糊,对基础课不重视。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2009级学生在开课之前认为自己了解该专业的仅占14.3%,了解一点的占50.8%,认为自己对专业学科领域及相关产业了解的仅占9.5%,认为自己有明确专业爱好的仅占8%左右,不少学生渴望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经过课程学习之后,有7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大学阶段学习及今后专业发展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划。教学座谈会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和学生管理部门也对该课程持肯定态度。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与工程实际联系偏少、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课程时间安排
“专业导论”作为大类招生专业的专业先导课程,具有教育和引导的多重功能,在低年级开设更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专业,建立对专业的认同感,并尽早确立今后继续深造所要涉及的发展方向,减少专业上迷茫、学习精力分散等情况的发生;在中高年级开设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学科不同分支,并结合自身爱好特长对学业和今后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规划。因此建议将“专业导论”课程的两部分内容分别安排在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开设。
2.改革教学内容
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向教师的优势,充分把握学科及其分支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发展情况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内容及发展方向,并适当结合学校特色,构建特色化的教学内容。
3.重视条件建设,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建设,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积极利用实验室、企业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努力实现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有机结合。
四、结语
在大类培养体制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引领、规划和导向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专业、规划未来,对提高教学质量乃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2(1):37-39.
[2]彭熙伟,廖晓钟,邹凌.“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4-75.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实践环节 建设与完善
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一次运用各项知识和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技能训练,搞好这项工作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校外语系多年来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践经验,通过优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教学,探讨如何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
一、毕业论文写作目的和意义
英语专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前已经修完《英语写作》1―3课程和论文写作课程,初步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为进一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必须开始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我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直接决定学生毕业时能否被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首先,学生通过四年的英语系统学习,巩固了英语单词的各种意义、搭配、用法、词序,句子的定义、结构、种类和用法,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再加上毕业论文写作实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研究、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为日后进一步从事相关学科的研究做好准备。其次,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和启发下,学生认真阅读文献,精心选题,广泛收集资料并反复修改初稿的过程中完成的。这里,除了体现导师的高超指导思想外,还能具体反映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整体素质,也能暴露出导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促使导师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再次,毕业论文是学生留给学校的一份特殊的精神财富。每届学生留下的毕业论文中不乏优秀之作,学校可以用它来启发教育后来的学生,丰富导师的教学内容,帮助导师分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
二、毕业论文导师应具备的素质
毕业论文的撰写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而导师精心的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因此良好的导师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具体表现如下:一,由于论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最后成果是通过写作实践表现出来的,因此指导导师本身必须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和英语写作实践经验。二,论文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精神。不但要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而且要了解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三,指导导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论文质量和研究态度。一个好的指导导师应该德才兼备,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怀偏见,必须注意尊重学生的劳动,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直到圆满完成论文指导任务。
三、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导师的任务则是“导”,学生的任务是“写”。当指导论文写作时,导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其一切潜能,使他们顺利地完成论文写作。然而通过多年论文指导我们发现,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一,学生选题不恰当;二,指导教师不负责;三,师生交流少;四,学生剽窃他人成果现象严重;五,学生写作论文时间没有保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指导论文时要狠抓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毕业论文任务布置提前进行。通过协商,我们将原计划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的论文工作提前到四年级上学期安排,这样导师和学生就会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接触和交流,尽可能提前保质保量将论文的选题确定下来,并根据老师的安排,认真收集相关资料,并仔细研读,做好读书笔记,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的撰写任务。
第二,审定好论文题目。我们知道选好论文题目是关键,英语专业论文的方向有很多,如国际商务、英语教育教学、英语语言学、英汉翻译和翻译理论、中西文化、法律和英语国家文学等。因此,导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通过反复讨论确定选题,避免选题过大、过小和过旧。
第三,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论文的具体写作进度和计划,时间安排科学,并确保定期检查和督促他们按照各时间极点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以配合学校对论文工作的分期检查。
第四,指导学生收集和阅读有关的参考文献,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开列必要的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围绕毕业论文的主题做读书卡片或摘要,对拥有的资料进行消化和整理,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中知网及因特网搜索相关信息。
第五,科学指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好的提纲必须是可以扩大思路,可以按次序安排好写作素材、确定论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六,审阅论文,并指导论文答辩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答辩环节,答辩不但能考查学生在专业领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就学生的英语语音基本功、语法基本功、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方式、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导师的启发和指导。科学的思维开发不但能提高论文的质量,而且能使人终身受益。论文是靠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因此导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尤为重要。在论文写作中,如果导师引导有方,学生有可能在写作时,突然产生某种灵感,使论文具有创造性,或者在写作中遇到难点、陷入困境时,因受启发,会有意外的收获。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学生们检验所学,培养理解分析能力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导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
总之,没有良好的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英语专业教学是极不完善的,反之,如果毕业生既有扎实的课堂理论知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较充实的毕业论文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理想的、现实的和科学的,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是市场急需的。十多年毕业实践环节建设表明,只要我们向着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目标的吻合性、安排的科学性、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向不断努力,就肯定能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久昌.怎样利用图书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2]于光远.怎样进行调查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 理工结合 创新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01-02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行业由原来对单纯理科或工科人才的需求转变为对兼具理、工两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一些领域的理学与工学之间的界限也渐趋模糊,随之出现了一些结合理学和工学特点的新兴学科和专业[1]。此类专业可以授予理学或工学学位,不同高校的培养可以有所侧重。这给予了人才培养一定的灵活性,同时也对大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1,2]。
传统理学和工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理学基本属于科学的范畴,而工学基本属于工程技术的范畴。理学重在培养探索未知、认识客观世界的人才,而工学重在培养掌握技术方法以改造客观世界的人才。在培养模式上,理科专业更注重掌握厚实的基础理论,其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所占学分较多,学生在基础研究上更具潜力;工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其实践环节所占课时更多。而对于具有理工结合特点的专业,并非理科与工科的简单相加,而应是有机的结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就是具有此特点的一个典型专业。由于其涵盖多个前沿科技领域以及行业发展迅猛的特点,对专业人才也具有更高的要求。对本科院校而言,要办好此专业,便需要培养同时具备较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适应行业发展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可参与基础科学研究,也可从事工程上的系统设计和器件研发,以及胜任管理、技术咨询等相关工作。设计培养方案时,应通过合理的知识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扩充知识的同时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方法论和工程方法论的要旨兼而得之[1,2]。此外,实践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3],其目的并非单纯强调和实际工作相关的职业技术式实践,也并非单纯科学规律验证的教学式实践,而应是紧跟科技热点与行业前沿步伐的创新性实践。下文将结合笔者所在学院开设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探索和体会,谈谈对理工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
我们认为理工结合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应包含以下四个重要环节,如下所述。
1 第一环节:注重实践体会的专业引导
如今许多高校对新生教育以及专业导论课都逐渐重视[4]。专业导论课虽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但对后续的专业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妨将之作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导论课肩负着引导大学新生了解所学专业是什么、学什么、能干什么等问题,激发学生未来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涯的重任[4]。其中关于所学专业能干什么这一实践性的问题通常最受学生关注。而对于具有上述培养要求的理工结合专业,专业导论课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我们认为一门到位的专业导论课应该注重利用实践体会进行专业引导,并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导论课的第一讲通常是对专业建立和发展背景、培养计划与目标、本专业发展方向,课程设置等问题的介绍,但枯燥的讲述通常效果不好。我们的做法是适当穿插本专业的行业应用例子进行讲述。其中数学、物理等基础课与后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新生最易感到迷惑的问题,应予重点解释。这一讲以专业负责人讲述为主,结合高年级或已毕业学生的讲述更为有效。
其次,邀请企业工程师以讲座的形式介绍相关行业结构以及专业人才需求,与学生交流职业发展规划经验。企业的一线人员拥有不同于高校教师的行业视野,所介绍的内容更具实践性和说服力,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此外若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和产业展会,以加深对专业及行业的认识。例如每年秋季的深圳光电技术博览会就是我们光电信息专业很好的实践学堂。
最后,应注重引导学生尽早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有助于训练专业技能,锻炼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下文讨论的实践环节做好引导和铺垫。
2 第二环节:模块化、注重综合设计性的专业实验
专业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常规化且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在知识快速更新的背景下,高校希望开设的专业实验项目越来越多,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内如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有效的锻炼,这本身就是各专业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的做法是在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模块划分的基础上,将所有实验任务,特别是理论课中附带的较为零散的实验项目进行统筹整合,使实验学时和实验教学资源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例如将光电信息专业的基础光学实验、几何光学课内实验与物理光学课内实验整合为工程光学综合实验,将激光技术实验与光信息处理技术课内实验整合为激光技术与应用实验。整合后总实验学时不变甚至更少,但因同类实验可以连续进行,也避免了不同课程间的实验项目交叉重复(如原来基础光学与物理光学实验都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内容),实验锻炼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实验课中应合理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如传统利用成套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条纹测量的实验可以改为利用光学元件自主搭建干涉仪并进行测量。这种改变有利于使培养综合工程素养和能力的目的得到实质性的体现。此外,主干实验课的项目应在经费允许的基础上紧随科技热点与行业前沿步伐适时进行调整,这需要与一线企业保持一定的学术交流和沟通。
3 第三环节:高质量的课内综合实践锻炼
这一环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阶段性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见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
对于理工结合的专业,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兼而有之,而两者间的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阶段性的课程设计便显得尤其重要。它通过实践应用使学生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特别是系列专业课程形成的知识线索得以融会贯通,并促使知识向技能转化。我们在光电信息专业设有光电子课程设计,便是对工程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专业课程的一次阶段性实践锻炼。在课程设计中,指导老师应注重设计题目的综合性,使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全面地得到应用。设计过程检查和答辩验收也需把好关,以保证实践锻炼的质量。
专业实习(见习)通常被认为是最直接的专业实践环节,但前提是实习基地与专业对口,并能提供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高校实习基地的质量与数量受很多客观因素影响,此处不作讨论。
毕业设计(论文)可认为是对大学所学的一次最终检验,对于理工结合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更是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认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首先考虑运用了基础理论或原理的综合设计性课题。当然,对于偏重理论研究或偏重应用实践的学生应该因才出题,还应鼓励合理的学生自拟题目,鼓励创新思想。此外,检验并不是最终目的,应做到通过检验促进提高,促使学生尽早进入课题准备工作,及时通过学习弥补知识和技能的不足。
4 第四环节:贯穿大学各阶段的课外科技创新训练
从开始时间来看本环节并非最后,但因它贯穿了整个本科专业教育,我们便将之放在最末。同时笔者认为它是锻炼创新实践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笔者所在学校还是所了解的其他普通高校的情况,毕业生整体素质优秀的理工专业都有着的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良好氛围。课外科技创新训练让学生真正在兴趣与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凝练出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更能促进其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都有着发挥所学之长的愿望,但通常因缺乏平台和引导而产生懈怠。我们提出构建一个包含以下因素的课外科技创新训练平台,并提倡鼓励学生尽早参与到其中。
首先是拓展性实验和实训。这方面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特别是对研究生源不足或没有研究生招生的地方高校,这是一个使学生课外科技与教师科研相互促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如条件允许,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业或研究单位,通过合建实验室的方式使实验和实训平台向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充分的发挥和展示空间。这方面包括众多立项和竞赛平台,如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跨专业的平台,各类小专业范围的科技竞赛,以及高校间或高校企业联合组织的交流竞赛。学院应建立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参与氛围。
最后是学生间的交流学习平台。有些学生因为还未学习应用性的专业课程便不参与课外科技,实际上这并非充分理由,实践中所需知识和技能通常需要长期自主的钻研。而合适的交流学习平台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钻研的氛围。笔者所在学院便因应所设三个专业建立了物理协会、电子协会与光信息协会,提供实验室和常规设备资源,实行日常值班制,并定期组织内部交流报告。这些措施对促进课外科技氛围,提高积极性和参与度起到较大作用。
5 结语
我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探索和体会提出并讨论了理工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四个重要环节。当然这些环节并非分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始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并贯穿于教学培养的全部阶段,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是大学教育的长期课题,本文只对其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归纳,可能有其他一些环节和过程未包含其中。虽然是基于理工结合专业特点的探索思考,但我们的观点和方法可能对传统理科或工科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葵如,刘春惠,刘杰.亦理亦工专业试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5-67.
[2] 何立善.面向21世纪优化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之我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1):89-95.
1.准人方案设置
在完成所有全校通选课的学习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准人课程可以设置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准人标准为: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全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所有通识通修类课程。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上述6J’丁专业准人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外院系申请准人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4个准人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2.准出方案设置
准出标准为:首先必须修完下列基础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宪法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公共行政学、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务员制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文化比较。其次,完成全校通识通修类课程、准人课程、专业准出课程,并取得所有学分。
3.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应严格按照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复合类以及就业创业类这三种类型的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运作和施教。首先,认真培养从事本专业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为他们将来能成长为本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做好准备。该类学生除了要认真学习该专业的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推荐选学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并且鼓励选学一级学科选修课。其次,积极支持学生们从事跨学科的、跨专业的学习和深造,在他们完成该专业的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学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在选学过程中,系里将提供一定的专业咨询和指导。
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培育方案的设置,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大课程模块:
1.通识通修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哲学、逻辑学等思维。课程包括学校统一安排全校公共课和文科公共基础课,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训、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计算机应用、简明微积分、体育等。
2.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包括所在院系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包括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公共行政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宪法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务员制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文化比较。
3.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包括专业选修课、一级学科选修课、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该模块的课程,应该在院系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自由选择搭配。课程包括政治学专业英语、政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城市与社区管理、行政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西方行政学说史、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务员职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数字化政务信息管理、政治心理学、政治认同导论、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台港澳政治与行政、社会实践。跨专业选修课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的量化方法、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经济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关键词】TAFE模式;《物流学导论》;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
TAFE的全称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技术与继续教育,是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TAFE直接与岗位工作能力挂钩,以为行业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其特点是:明确课程考核要求、制定标准测试方法和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等。TAFE教学模式引起了我国的教育工作从事者,特别是独立院校的教育工作从事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不断的创新研究,为提高我国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一、《物流学导论》课程分析
(1)基础性。《物流学导论》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因此《物流学导论》是引导学生对物流管理各要素有一个初步的、基本的认识,引导学生入门。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为学习《配送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其他专业课程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积极探索《物流学导论》教学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提高《物流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2)综合性。《物流学导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包装、装卸搬运、采购、库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等主要内容,涵盖了物流管理的各个要素,是对整个物流管理实践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综合性的介绍和导入。(3)概括性。《物流学导论》主要将相关要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及工具介绍给学生,对物流活动所涉及到的各项活动以及物流的应用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对于各项物流活动的细分知识则同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开设来进一步的探讨。(4)专业性。尽管《物流学导论》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概况性,但其仍然是一门专业课程。其涵盖的各要素,直接源于企业管理和营运的实践。
二、TAFE模式下《物流学导论》课程体系的改革
(1)TAFE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课程定位。TAFE模式下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根据物流岗位需求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的,其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力求培养出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对《物流学导论》课程的学习,要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基本理论及物流实际运作流程,因此,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该课程定位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入门性质的课程,其基本目标是通过问题和实例入手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是什么、物流管理干什么、要知道怎么干以及如何干好,从而激发培养主动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兴趣,训练与现代物流管理相适应的系统化思维,强化重视实践的意识,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以技能化的模块为基础,整合《物流学导论》课程。TAFE学院的《物流学导论》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也是经济与管理学科大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根据《物流学导论》的课程定位和TAFE模式教学的要求,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将《物流学导论》课程知识进行模块化,依次分为模块一认识物流、模块二物流功能要素、模块三物流应用等,模块一主要让学生们认识物流、模块二主要让学生们知识物流是干什么、模块三主要让物流在应用中展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点介绍模块二和模块三,这也是适应TAFE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
(3)教学方法改革。《物流学导论》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采用启发提问的方式予以点拨和诱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还有理增强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在《物流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每章的课程内容,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又和本章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本章的知识,从而能够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和趣味性。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图形直观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比如要介绍供应链管理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开始讲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前,采用这样的发问形式使学生对供应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找一个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按以下逻辑顺序进行发问:你最喜欢的一样商品是什么?(答:某某商品)——这个商品你事从哪里买来的?(答:某某零售店)——某某零售店的此种商品又是从哪里购进的?(答:批发店)——批发店的此种商品又是从哪里购进的(答:制造商)——制造商生产此种商品的原材料是从哪里购进的?(答:原材料的供应商)。在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此种商品达到消费者手中之前经过的所有企业以圆圈表示描述在黑板上,并用直线将有直接供需关系的企业连接起来——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模型就出来。二是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指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得出正确结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过学生在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有说服力并且印象深刻,从而能够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首先要求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相应的记录,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基本上能够掌握所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叫些学生代表上讲台,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比较难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举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例子在来进行说明,比如通过“囚徒困境”的例子来说明供应链管理中个体利益和团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三是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教学用的第一手资料,在组织案例教学时,首先对学生如何充分的剖析案例进行引导,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4)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考核体系。课程考核是教学模式中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反映出课程开发、课程运行的意义和效果。通过借鉴TAFE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重视学生在课堂、活动、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互评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一,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后,为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的了解而进行的评价。因此,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因此总结性评价主要强调的是记忆性内容的考察,而忽视除记忆和简单推理之外的技能,比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价值、态度等,如此易造成“一考定成败”,最后导致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过关,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总结性评价在《物流学导论》中的应用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物流学导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利用《物流学导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找出教和学的薄弱环节以改之。然而《物流学导论》是一门实践性比较的学科,其应用性和实操性显得比较重要,应尽量全面考察学生物流管理素养的协调发展。当然,这要结合过程性评价,以避免一次总结性评价定终身的情况。第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全面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培掌握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过程评价相对于总结性评价“结果”而言,强调的是学习过程,重视非预期结果。过程性评价在《物流学导论》中的应用,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老师点评的小组评价形式。其基本程序如下:一是被评价的学生进行自我讲述;二是被评价的学生展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三是同组同学对被评价的学生惊喜评议,并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四是其他同学根据评价情况,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果”三方面对该学生给出一个等级成绩;五是组长综合该组同学意见,确定改同学的最终等级。主要针对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经验、好的评价方法等进行引导性评价,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观察、分析和理解,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对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物流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本文首先通过对《物流学导论》课程科学合理的定位,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希望通过本方案的提出,能够进一步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培养出物流市场所需要的真正物流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金汉信.基于BTEC 及TAFE教学模式的高校物流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以仓储管理课程为例[J].商场现代.2008
[2]谷再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学》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2011
关键词:非生物类专业;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73-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强调教育必须是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完善知识结构、满足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1]。生命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2005年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物学普及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生命科学导论》课程[2]。但是,生命科学的研究内容涉及面宽,对教与学都是一种挑战,如何在教学组织、教学体系优化和教学过程综合化等方面开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是目前教育领域内面临的主要难点。因此,作者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素质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结合几年来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生命科学导论》讲授的体会和感受,谈几点认识。
一、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
《生命科学导论》是面向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大学生不断提高对现代生命科技的认识,激起对生命科学热点问题的兴趣,加深对科学交叉、渗透、融合的理解,激发探索和创造激情,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开设是非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逐步改变着高校基础教学的结构体系。2002年国家教育部专门发文件积极促进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生物教学的实施,要求具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须面对全校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以培养交叉学科的研究人才,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命科学知识结合,产生新思路,开拓新领域,也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健康与环保意识[3,4]。所以,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全国很多院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相关的生物学素质教育课程[3,5-7],课程性质多样化,在教学计划实施中充分体现了非生物类专业教学的特色。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也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制订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常识、了解该学科的主要领域和进展,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命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层次参差不齐,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4,8,9],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整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向文科学生时,采用讲座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主要以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主,结合介绍基础知识,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生命科学观,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面向理工科学生时,教学内容侧重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采用系统讲授、部分自学的教学方式,以生命科学系统知识为主线,同时介绍生命科学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使学生理解、认识一些生命现象和过程,启迪学生的跨学科创新思维。
另外,学生对部分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如分类、形态、结构等生物学专业知识,因此提倡一些“开放性”内容由学生自学,激发学生思考与自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如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馆、生物园地等基地,以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其他高校相关方面的经验,编写了适合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教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新陈代谢、细胞与细胞工程、生物体内的信号和传递、人体的防御系统、遗传及其分子基础、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问题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对生命科学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考虑到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的生物学基础较浅,内容编排由浅入深,力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可启发学生思维,开阔思路。(2)从适合非生物专业文、理工类学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以生命基本特征为主线,以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为主题,综合性地介绍生命本质,同时以生命科学的热点理论、应用和问题为切入点,采取专题综述、论证、探究等多种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开展深入思考。(3)在各章节内容后附上思考练习题,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四、多元化的考试方式
考试是测评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好的考试方式不仅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增加了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多元化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以利于促使学生注重自身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2]。通常采用平时考核(如专题演讲报告、课堂讨论和考勤等)、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10]。
总之,为了提高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在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在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基础上,建立了本校非生物类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发现学科间的交叉点,为今后的跨学科学习、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科学研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明,杨艳燕.公共生命科学教育与教学课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2):84-87.
[2]宋怡玲,杨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6):37-39.
[3]张万海.高师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72-74.
[4]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0-21.
[5]李弘剑.浅谈非生物类专业的生物学基础教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23):104-107.
[6]王国强,吴敏,丁鸣.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0):116-119.
[7]朱振元.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7,(2):56-57.
[8]向波,龙德清,王锋尖.关于我校《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67-68.
[9]段红英,丁笑生.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物学课程的现状及主要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2,(45):121-122.
关键词:毕业论文指导;效率;共性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11-02
一、导论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关键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整个大学期间综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的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综合反映了大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很好的衡量大学生是否具备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国家先后两次决定扩大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以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短短16年时间,从1998年的9.8%跃升至2014年的37.5%。在此大背景下,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随之出现。其一,每位教师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学生数量相应上升。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必将对毕业论文教学带来压力,教学资源趋于紧张,毕业论文教学的师生比相应上升。而毕业论文指导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无法像课堂授课一样可以对众多的学生同时传授知识。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上升,中国高等教育一举从精英化时代进入大众化时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随之有所下降。因此,对于每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毕业论文指导时间内指导较多的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从而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存在的效率问题
由于上述现象产生的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毕业论文单次指导耗时较长。由于一位导师所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有时可能达到十几位学生,假设每位学生指导至少10分钟以上,那么一次当面指导总共耗时可能达到3小时左右。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全神贯注的专注时间过长;而另一方面,学生等待被导师指导所需的时间也较长。
2.毕业论文指导中重复性工作较多。在毕业论文指导中有很多环节存在一定的共性,学生写作论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果指导老师对每位学生都针对类似的问题指导一遍,会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而且教师也容易感到乏味和疲惫,从而最终影响指导效果。
3.毕业论文指导中容易出现疏漏。由于指导教师精力有限,而重复性的工作很容易使人乏味,因而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可能会容易出现遗漏,忘了对某些学生纠正一些重要的错误,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
要解决上述三类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对较多的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这已经成为一个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所面临的非常现实的课题。
三、提高毕业论文各环节指导效率的措施
针对上述三类效率问题,可以考虑在毕业论文指导的共性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以提高论文指导效率。对于毕业论文,学校一般会从论文的选题、写作时间、论文格式等方面制定一些一般性的规定,而具体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正文写作以及收尾检查等工作均需指导教师因材施教,分别指导。不过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一些对所有学生均适用的共性环节。对于这些共性环节,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相对标准化的表格和参考文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下将从毕业论文指导进程中的五个环节入手,分别提出具体对策。
1.论文选题环节。论文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一般是在当年的12月份进行。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指导教师可以考虑进行以下工作:①将学生手机号、邮箱分组,方便与学生联系和沟通毕业论文。②编写《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工作安排》文件,在办公桌前粘贴并发放给学生,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安排及相关内容、格式、字数等基本要求。③设计《毕业论文进程一览表》并粘贴出来。可以考虑按毕业论文指导的内容设计该表格,这些内容包括:第一次与导师见面、与导师讨论选题、上交开题报告、上交论文初稿、论文修改稿以及论文最终稿等。待以后学生完成特定任务时,可以记录下其完成的时间。这样做学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毕业论文进度是否达到学校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之间互相激励。④编写论文《等级评价标准》并告知学生。等级主要分为优、良、中、及格,细化每个档次应达到的论文质量具体要求。学生看过之后就会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并了解实现目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⑤编写《论文选题及资料查找相关事项》并发放给学生。对于论文写作经验较少的学生可以较快速的熟悉查阅资料的方式和途径。⑥设计《开题报告写法及格式》、《论文写作提纲写法》等论文写作的前期参考资料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学生群发。
2.交开题报告环节。这个环节一般是在次年的3月中旬进行。在此环节可以做以下三方面工作:①编写《开题报告写法及格式》,并发放给学生参考,指导开题报告写作。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了解开题报告的基本写法。②告知学生《教师指导记录手册》的写法。③约定每周见面一次的时间,要求学生与导师见面时上交至少一章的论文内容,并告知论文第一章即《前言》的写法。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定时监督、及时指导的作用,将论文写作和指导工作化繁为简。
3.正文和结论的写作环节。在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前言之后,紧接着在4月份开始正文及结论的写作。可以编制并向学生发放《毕业论文正文写法》等相关资料。简单的来说,正文的写作可以分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在正文写作完毕之后,可以告知学生《结论写法》。比如可以将结论写成三段式:第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第二段可以写该选题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三段为论文的不足之处。
4.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和外文翻译的写作环节。在论文主体部分写作完成之后,通常在5月份学生将开始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翻译的写作。此时可以设计并向学生发放以下资料:《摘要写法》、《目录写法》、《参考文献写法》、《致谢写法》和《外文翻译写法》等。
5.收尾检查环节。最后,最晚在6月初将进行论文最后的修改和格式调整。此时可以参照学校发放的《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对学生论文进行检查。可以重点检查以下四个容易出格式问题的环节:①页面设置;②目录;③页码编制;④表内文字大小。同时可以制作《检查项目一览表》,对照该表让学生互查,教师最终审核以下内容:①各处中英文题目是否一致;②务书是否填写;③中英文关键词是否对应、格式是否正确;④目录中标题页码是否与文中一致;⑤参考文献格式;⑥外文封面的题目;⑦外文原文及译文装订顺序是否正确;⑧论文全部内容是否成功刻录到光盘中,光盘能否顺利读取。通过这样细致的列出检查项目,可以有效的减少错误和遗漏,提高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性。
四、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效率的其他对策
如上文所述,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毕业生的一个综合考核,教师在有限的精力下需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除上述针对毕业论文指导五个相关环节中的一些策略之外,还可以在前期采取一些对策,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和毕业论文质量。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撰写小论文。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当的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穿插课程论文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可以依据授课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些选题和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按照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撰写课程论文。这样可以让学生习惯论文的基本写作框架,从而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减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2.在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中指导学生依据相关选题写论文。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素质,各个学校都会开展类似的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这些项目实施类型不尽相同,但若可行,可以尽量让参与训练计划的学生依据自己的项目撰写相关论文。如果论文质量较好,可以由教师指导后在杂志上公开发表。如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还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一对多指导论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效率。
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软件工程专业是近年来就业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该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软件开发系列课程的基础。针对当前该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各高校开展的应用型转型的发展目标,文章提出基于项目的实践训练的授课形式的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改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基于项目;实践训练;答辩考核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由教育部提出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正逐渐成为应用型院校转型的目标。那么如何让在校大学生具备软件项目开发的技能和知识也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1]《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也由原来软件开发理论知识的讲授转变为软件开发基本技能和文档撰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学习这门课使学生能够了解软件开发的流程,并且知道在开发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让学生能够直接进入到项目组里,参与软件项目开发。这样改革的好处是多样的:1.这样除了对学生应用能力进行了培养,而且让学生对软件项目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后续为以后的其它专业课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2.在同步开设的其他课程中,进行横向联合,让学生都针对同一项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对各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有所触动,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目前,国内各个高校的软件专业中都开设有《软件工程导论》这门课。多数学校还是当作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来讲授,这样的学校大多是研究型大学,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对枯燥的理论可以接受,但是只学理论没有实践造成的后果是学完就忘,学生只会答题;还有一些学校对《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将理论基于一种开发环境的软件开发,试图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多数是面向对象开发方式,理论多实践少,落到实际课堂教学上还是教师说的多,学生做的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对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软件开发基础知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2]、项目管理这些内容,采用的是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方法。之前我们只讲理论知识,特别是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和软件,但是学生学完即使会做题也不会开发项目。现在,我们将教师实际参与开发的项目带领学生从需求开始分析,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加入到授课内容中,结合实际的项目开发的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完成自己的项目,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项目中,做到学有所用。希望培养学生整体软件开发的方法、软件项目管理能力、软件需求分析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人机交互设计能力、软件测试计划及方案的制定能力、课程报告撰写能力、学习态度等各方面能力。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软件工程导论》是一门理论课,多数是在多媒体教室由教师讲授为主进行授课。现在,在开课之初,我们要求每个学生申报一个题目,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到哪个阶段,学生就自己去完成所申报题目的该阶段的任务,这样课堂上老师讲怎么开发软件,在课下布置了大量的阶段性文档要求学生去完成,而且各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随着各阶段任务的完成,学生也体会到了项目开发的过程、方法。为了保证学生提交的阶段文档的质量和保证学生的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将阶段评审添加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提交的阶段任务文档有:《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报告》和《课程综合报告》。其中《课程综合报告》中要求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去排版和完成,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在毕业设计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和成绩。在教学改革时我们还尝试着和同时开设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联合起来,分别针对同一题目进行阶段训练,在最终答辩的时候由三门课的老师同时参与答辩,答辩成绩被记入到三门课的最终成绩里,比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学习如何设计数据库就应用在了《软件工程导论》课的总体设计阶段,学生需要画出E-R图,给出主要表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最终就是根据《软件工程导论课》分析和设计的结果用JAVA语言开发出一个小项目,这样学生不仅写出了阶段文档,最终还能做出一个实际的项目,增加了完整性和学习积极性。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
原来我们都是采用试卷考核的方式,但是试卷考核只能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并不能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所以由试卷考核改为答辩考核和平时阶段性评审。[3]这也要求在开课之初就制定出比较详细和全面的考核方案,我们的考核方案从课程报告、答辩平时表现这三大方面出发进行考核。而且,在课程报告提交时,我们有统一的文档格式和内容要求,包括需求分析报告,概要设计报告、测试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在平时授课阶段就需要提交上来;而答辩时,将学生答辩的项目原型与学生之前提交的需求、设计进行对应,审核是否是按照需求和设计进行的开发;而且在近几次的答辩中,我们将答辩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这样可以看出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项目综合运用能力的高低。《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希望将枯燥、抽象的理论课变成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实训课,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知道项目开发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且能够开发一个简单的项目,避免在毕业设计时犯一些软件开发的常识性错误,比如项目开发流程弄错,如何进行分析和设计等等。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申报题目,从需求分析到最终分析设计结束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来做,通过学习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去完成软件开发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独立思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性,为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苏丹 邹红 崔晓微 仲晓庆 马英瑞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菁华.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必须实现三个根本转变[J].职业教育,2016.
大学教育不是培训班
重视基础教学是中国科大一贯的办学特色,如何在工程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平衡支点”?
中国科大软件学院执行院长周学海认为,高校应当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培养模式,提炼出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软件工程人才,不仅要上手快,还要有后劲,后者更重要”。
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目前学制是两年半,要求完成不少于40个学分,分为3个阶段:第一年是理论学习,第二年开始到企业实习、做毕业论文,最后半年是论文整理、答辩和学位申请。
据中国科大软件学院副院长李曦介绍,学院强调专业基础课教学,很重视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数学等基础能力培养,比如,《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基础理论课,其他高校一般开40学时,该校是60学时。学生也有很大的学习自主权。全院共开设了108门课程,除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外,5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各模块的课程,也可以跨专业选课。
自主不代表要求降低。学生入学头一年要完成30多个学分的理论课学习,要求核心课程平均分不得低于75分,否则就失去学位申请的资格。即使是拥有计算机和信息专业背景的学生,每天也要学到夜里11点多。
“我们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打工仔,而是技术骨干和懂技术的管理者,要为大家今后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最让李曦欣慰的是,毕业生返校做讲座的时候,总会在结尾提到:感谢那段艰苦学习的岁月。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做软件的首先要有IDEA(创意),然后开发设计出样品,最终按照工程的要求做出产品。”在软件学院总支书记、副院长吴敏看来,软件公司其实就是一个“软件工厂”,如果学生不下车间锻炼实践,就无法树立起一个工程师应具备的“工程意识”。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在第一年就设置了“工程实验”的必修环节,首创了如同“三明治”一样的“多阶段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细化为“专业基础、专业强化、专业综合”3个阶段,共3个学分,把不同阶段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紧地镶嵌在一起。
其中,专业基础部分主要针对各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项目开发所需的基本理论、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专业强化部分是完成某专业方向的综合性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工具。在专业综合部分,学生自主选题,或者是企业提出需求,3~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团队,利用一年的课余时间,按软件工程规范完成一个工程开发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院还建立了软件工程中心,承接项目开发,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环境。
据李曦介绍,设置工程实验环节后,学生的实际开发项目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熟练使用本专业的各种软件开发工具。从学生实习单位反馈情况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工业界的认可,对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质量帮助很大。
从机制上确保学生实习质量
第一学年结束后,软件学院的学生像候鸟一样飞往70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多为国内外著名研究所和IT企业,如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微软、惠普、IBM、华为等。2011年,平均每个学生有5个实习岗位可供选择。
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将扎根企业进行严格的实习,同时开始准备毕业论文。
到企业之后,学生每人都配有企业导师,进行全程指导。实习3个月左右,学院派校内导师到学生所在实习城市检查实习情况,指导论文开题。
论文题目要求来自企业生产实际,不仅强调先进性和可行性,还对论文所涵盖的内容有明确要求。
1.1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引出知识点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及加深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先从当前社会热点入手,更会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例如讲解蛋白质的元素构成这一章节,从之前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入手,因为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有大量氮元素的化工原料,被一些不良厂家添加在食品中提高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数值。这样学生对蛋白质中含有氮元素并且可以通过检测氮元素含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这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近段时间的H7N9禽流感病毒让人们谈鸡色变,借用这一事件,引入对病毒特征的讲解。
1.2以著名实验为例子加深印象
《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选修课,没有开设实验课,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单一的接受课本和老师讲授的知识,如果适当的介绍一些著名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兴趣。例如介绍胃液的分泌时,介绍了一个“假饲”实验,这是巴普诺夫用于验证胃液的头期分泌的实验,学生们记住了那只“吃不饱”的可怜狗。在讲到条件反射的建立时,当提到了巴普诺夫,学生们立刻反应:“那只可怜狗这次又为科学做出怎样的牺牲呢?”这时见学生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兴趣一下被激发了。
1.3变知识为常识
常识是日常的见识或普通的见识,它是日常生活(日常思维和日常行动)赖以进行的知识源泉。[2]它是最普遍的知识。有时候被记住的常识性的东西往往比被动接受的知识要更深刻。在讲解了蛋白质变性这一特点后,我告诉学生们:沾有血渍或者牛奶的衣服不易用热水洗净,这是因为蛋白质遇热会发生变性。学生们这时频频点头,看得出他们接受了这一信息。我相信同学们以后在清洗沾有血渍或者牛奶的衣服的时候,会记住我所讲的这句话的。
2素质教育贯穿教学之中
2.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作为一门对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公选课,其目标并不在于培养学生精深的专业技能,而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课。而作为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公选课,能够把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更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课程里经常会讲到各种疾病以及疾病的治疗方法,借此激发学生的关爱之心,对患者不能歧视和嘲笑,要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在能力范围内伸出援手,人们的理解和帮助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2.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关爱他人,也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了如何自我保护,才能去保护他人,这一点我时常在授课过程中提到。例如讲解艾滋病时,除了病因我还侧重预防方面的讲解,目的在于提醒学生珍视生命。讲到遗传病方面的知识,我也重点提出了近亲结婚的危害,引起学生的重视。
2.3提升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淡化,有重才轻德的倾向,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势在必行。基于这种现状,我会不定期开展课堂讨论,比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克隆人等问题。学生们开始觉得事不关己的问题,在查阅文献资料,并在课堂上发言倾听之后,觉得其实只要自己认识上和行动上的一点点改变对社会都是有帮助的。
3考评方法的改革
多种形式的考评方法代替传统的期末一次书面考试。课堂讨论、作业、课程论文和考勤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评方法更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及重视程度。[3]为了杜绝作业和课程论文相互抄袭的现象,采取同班同学之间作业和论文的办法,重复率高的便相应扣除一定分数。这种方法有效的杜绝了抄袭现象,让学生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及思考
关键词:毕业论文;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蒋惠凤(1980-),女,江苏常熟人,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1203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01-02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教学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专业学习的总结深化,也是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综合检验,论文质量不仅反映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科研思维的养成程度和写作技巧的运用程度,而且折射出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注重实践性,较少涉及到学术研究,因此导致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产生一些质量问题,指导老师在指导论文时常常事倍功半,而学生在论文写作时常常无从下手,因此有必要对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路径,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一、调查方案设计
本次调查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届毕业生及参与2013届毕业论文指导的相关教学管理与指导的老师。学生的调查问卷共发放397份,有效回收率为93.45%;指导老师的调查问卷共发放70份,有效回收率为77.1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毕业论文意义的认识
关于如何看待毕业论文的撰写这个问题,有21.8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有78.1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是毕业必须的过程,也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总结。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学术研究的兴趣,因此对于论文采取排斥的态度。尽管如此,对于另一个问题“认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态度如何?”仅有不到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应付过关或极不认真的,其他95%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待论文很认真,所以从主观上来说,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对待论文。
影响学生写作态度的因素依次是哪些?调查结果显示,排名最前的是就业压力,由于所调查学生中91.91%毕业后去向是工作,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跑人才市场,寻找实习单位,希望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毕业后马上进入心仪的工作岗位。排名第二的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安排与求职时间冲突,因此导致精力无法集中。指导老师对论文写作的督促也是影响写作态度的重要因素,在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被认真指导和严格要求的学生明显能克服惰性或调整安排,认真对待论文写作,论文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2.毕业论文撰写前准备
虽然毕业论文的实际撰写安排在大四学年,但是论文的撰写需要系统的知识积累和写作训练,因此毕业论文撰写前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否有相关的写作训练,对科研论文的写作是否有足够的了解等都会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1)对“毕业论文写作前是否有专门的学术论文写作培训”的调查结果显示:83.02%的人回答在毕业论文撰写前有安排过论文写作培训。对于这些写作培训,28.03%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44.74%的学生认为帮助有限,有10.24%的学生认为此类培训没有任何帮助,有16.98%没有参加过集中培训。培训方式主要是大规模讲座或小范围内指导老师非系统的指导,调查结果显示这样的培训方式并不理想。
(2)对“在撰写毕业论文前的科研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8.6%的学生参与过课题或调研活动,通过交叉分析,主要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做一些市场调研活动或者专业课程中需要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仅有1.62%的学生写作且发表了论文,说明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很少有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22.37%的学生写作但未,平时在课程学习中,有的课程也会要求撰写小论文,但是大部分小论文的质量都未达到能发表的标准,可见缺乏创新性或实践性。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写作过学术论文,可能是因为平时课程中并没有要求写小论文,或者要求写小论文时并非自己认真查资料、认真思考后写成,极有可能是东拼西凑而成。
(3)对“论文写作过程和要求是否了解”的调查结果显示:66.85%的学生清楚了解写作的过程,33.15%的学生并不清楚具体写作流程,只是跟着指导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内容。对于论文写作的详细要求有2.1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58.49%的学生表示基本清楚,仅有39.35%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写作要求。学生对写作要求、评价标准不熟悉,就很难确立一个适当且明确的目标,对写作流程不熟悉,也很难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写作计划,这些都不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
3.对选题的调查
毕业论文是由选题、学生撰写与教师指导交互的过程管理、答辩等诸多环节所构成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其中选题是首要的关键环节。
(1)论文选题来源调查结果显示:59.57%的论文选题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二大来源是指导老师指定一个选题。有部分学生在写作中期会出现选题无法完成的情况,而这些选题往往是指导老师指定或是学生不熟悉的热点问题,学生自主选题的效果比较好。究其原因,研究是一个艰难且枯燥的过程,研究工作的进行往往以研究者极大的求知欲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极大兴趣为持续的支持力和驱动力。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所要从事的研究课题与长期以来经过学习与思考并发生兴趣的问题联系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持续地获得支持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己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的责任感,因为自己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承诺。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选定某个研究方向,对某些专业问题能有所思考,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集中精力研究某个专业问题,能有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对论文选题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371名被调查者中有88人选题类型是调查研究类的,占到总数的23.72%。比重为10%以上的其他选题类型依次是案例分析、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和理论应用。
4.对资料收集的调查
一般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确定之后,开始进入资料收集阶段。资料主要分为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资料来源主要有社会或市场调查、生产实践、次级数据库。调查结果显示,文献资料主要是通过学校图书馆、专业书籍、网络资源(如知网、百度文库等)获得。数据资料主要从次级数据库,如统计年鉴、政府或其他部门所公布的专门数据、调查公司所出售的专业数据库等获得。调查显示,在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花费了很多时间,查找文献的途径较少,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5.对论文撰写的调查
(1)对“毕业论文的主要环节按重要性程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调查结果显示:论文选题是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环节;其次是构造论文框架,拟定提纲;采集数据,收集文献资料位居第三,研究方法或论证方法位居第四,文献梳理被排在后面,可见学生在论文写作前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思考和理解还偏少,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文献的重要性,或者没有办法收集到足够的文献资料,在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只是能找得到的论文的简单堆砌,并没有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概括总结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2)对“撰写毕业论文的困难按照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专业水平低、基础知识不扎实、最新理论研究不了解”是撰写毕业论文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在排序中位于第一,且远高于位于第二的“资料搜索困难”。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学生能使用的专业数据库比较少。从“撰写毕业论文前的准备”的调查中可知,作为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术论文的指导,也没有相关的专业训练,毕业论文是第一次真正撰写学术论文,因此“写作能力不足的缺陷”成了第三只拦路虎。排序第四的是“缺少指导”,排在前面的三大困难意味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经验均不足,几乎是一片空白,需要手把手从头教起,因此需要的指导时间更长,指导内容更详尽。作为本科老师,平时还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导致了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排在第五的是“写作时间紧张”,虽然下达论文任务是在大四上学期,实际撰写论文的时间大多是大四下学期,而这段时间刚好是考研、考公务员、考职称或证书,跑人才市场、面试、实习等的时间,就业压力压缩了撰写论文的时间。论文选题一般,没有创新性,外文翻译水平不高,无科研经费等也是论文撰写中遇到的困难。
6.对教师指导过程的调查
(1)关于指导老师的指导内容,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指导最多的是审阅论文并批改,371人中有282人选择。其次是帮助选题,有273人认为老师的指导对于自己选题的确定有帮助。位于第三的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辅导,比重为67.92%。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指导论文时要加强过程管理,注意增加平时的辅导和管理,而不能只是注重开始的选题和最后论文的修改。
(2)关于指导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选择定期集中讨论和指导的方式,频率一周一次的居多,占比为55.53%,两三天见导师一次的占比为19.41%,半个月见导师一次的占比为23.72%,交流时间间隔在半个月以上的仅有1.34%。论文指导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完成,在见面不方便的情况下,大多选择电话沟通、短信交流、电子邮件和QQ等沟通方式。学生和老师都认为面对面交流的沟通方式更有利于学生阐明问题和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7.对答辩环节的调查
答辩环节是进一步考查和验证学生对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因从主观上学生不愿意参加答辩,关于是否希望参加论文答辩这个问题,38.01%的学生回答不希望,但是也有61.99%的学生回答希望参加论文答辩,原因可能跟论文答辩对提高论文质量所起的作用有关。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论文答辩中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修改完成后才能定稿,而答辩的过程恰好是学生重新思考和论证自己论题的过程,答辩时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几位老师集思广益之后的结果,对此进行修改可以大大提高论文质量。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从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毕业论文并非是个孤立的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应当将整个教学过程这个大系统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分别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目标,并把构成体系的基本要素(过程)一一区别开来,增强过程之间协调程度,促使各大管理环节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实现预期质量目标。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就是教学大系统中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子系统。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提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从调查中发现,专业水平低、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差是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大因素。因此需要以专业特点为基础设立教学目标,以社会和市场变化为导向促进创新,将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以全流程思想为指导建立系统化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将写作能力的培养分阶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对同一批学生的培养应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既不存在重复阶段,也不提出过高要求,使得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毕业论文正式撰写前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六个阶段:选定专业方向,阅读指定文献,做读书笔记,了解学术论文撰写需掌握的要素;结合社会问题和专业研究热点,指定题目,检索相关文献,做读书笔记;指定题目,做文献综述,学习如何从只会简单摘录前人的研究成果转变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决新的问题;指定题目,设计文章框架,学会围绕一个主题,重点突出,有理有据地阐明观点,解决问题;指定范文,练习方法,模拟做论文;自定题目,做论文。平时教学中注重毕业论文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积累,减少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同时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也能减少对指导老师的依赖。因此,将毕业论文的教学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统筹管理,能解决大部分论文写作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武云亮,陈阿兴.本科生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基于财经类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10):87-91.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立足永川,服务重庆,面向全国,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总目标,充分利用地缘和学科优势,培养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能为区域社会经济、相关行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学生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
2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
2.1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应用型环境专业本科人才目标的要求,精细设计、整合课程,构建了“过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平台+模块”的“3+1”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了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确保实现培养应用型环境保护专门人才的目标。培养方案中,第一、二学年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但在第一学期就引入课程《环境学导论》,旨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目的,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第三学年进行方向分流,设置了“监测与评价”方向和“环境治理工程”方向。前两年主要是夯实学生的基础,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年按专业和专业方向分流,注重因材施教和差异化培养,主要学习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第四学年则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本方案中精简整合理论课程,增加了实践课程课时学分“,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35.5%、“环境治理工程”方向达34.4%;增大了选修课比例;设置了自主学习课程;建立了主辅修制,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必修和选修学分的同时,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考试,获得规定学分,可以颁发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该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2.2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有效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制定实施专业分流的培养方案,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的、交叉的和独立的改革和重组,将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形成了由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考核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安排实验课程、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活动、毕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鼓励学生参各种层次的科技竞赛活动,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应用的培养。
2.3强化通识性,突出专业性、注重实践性
2.3.1强化通识性
在一级学科和跨一级学科范围内设计基础课程,加大自然科学通识性课程的比例,使学生获得厚实的知识基础和自我扩展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科学处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前沿的关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环境科学专业设置了17门专业基础课。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专业课讲求高效高质量,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加信息量和课外阅读量,使学生在具备广博知识面的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2突出专业性、实用性
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15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和24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反映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教学改革要求,着眼于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强化特色专业建设,除继续加强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评价等课程外,增开《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控制》、《室内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材料学》、《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2.3.3注重实践性
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加大应用性课程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教学比重,在强化基础实验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增强科技创新活动、专题研究与设计等环节的教学力度。加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课程实习、技能培训和案例教学等环节。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的、交叉的和独立的改革和重组,将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力争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