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00:52: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画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素描作为锻炼造型能力的一项基本练习在教学中被视为基础,动画行业尤其注重手绘功力,因此将素描和速写纳入动漫教育课程体系中顺理成章。我国美院素描教学模式主要源于苏联,后经多次改革,方才形成大致稳定的格局。因其教学体系严谨科学,因此职院素描教学活动主要以美院标准来展开,从石膏像到静物、人物,早期作业结合短期作业进行。
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通过此种素描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技能与动画行业的要求并不完全吻合,没有实现高效率的手绘能力的提升。
二、分析
1、对象问题
一为动一为静。动画研究的对象是一系列的有时间关系的造型,而传统素描研究对象是对象的一个单独的静止的画面。要表达一个动作只靠某一单帧画面是不够的,这一点上传统素描是无法满足动画行业需要。美院的高材生可以把一匹马的结构画得非常饱满,但要画一个马跑的动作,那便会很为难了。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在奔跑的瞬间让马停下来画上几个小时。那么这些传统教学关照不到的“滞空阶段”的造型问题如何解决?单单强调掌握对象的解剖与基本结构也未必能行。传统素描教学用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几周的时间来画一个静帧画面,而动画行业要求一天之内画几秒钟,那就是几十个连续的静帧画面。教学与行业需求的脱节,导致了学生不能适应制作要求。这个问题的补救办法可以采用临摹优秀动画以及实景拍摄中的分解动作的方法。运动规律课中也会具体讲到这些内容,但是在动画手绘中重点在于造型、结构、比例,最终目标是掌握运动中角色造型基本规律和基本表达方法,从而能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
2. 执笔方式
动画行业执笔之法基本上都是像拿钢笔写字一般(笔与工作面基本垂直可以称为竖式)。这种执笔方法对笔的控制相当不错,笔头的大小、轻重、粗细、虚实全凭自由,念之所至瞬间完成,特别适应于动漫行业细腻、精细的产业要求,因此不论是画CG还是画原画,竖式执笔大行其道。而传统素描,用的基本上是拇指与四指相对执笔,笔大体与画面平行。此种方式主要方便绘制大画,拉出长线以及排线上调子,在传统美院素描教学中用得最多。但是极少有人会用这种方式画画幅小得多的动画或漫画。所以既然使用率很低,为何不多花些时间投入到竖式执笔的练习中去呢?
3.临摹高下问题
美院传统之一是视临摹为下品,只有初学者才为之。因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大自然是最完美的,艺术是对它的一种复制加工。临摹别人的作品,直接将前人的处理方式据为己有,自然不会受到欢迎。而从动画行业上来说,动画角色大多造型夸张、奇特、纯系虚构,没有实体,如何来写生?动画前辈遗留下来的优秀画稿是大师们的结晶,通过临摹来学习,实在是再好不过的热身方式。何况动画产业是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作业的行业,整本动画片的角色标准型、场景设定稿一旦定下来,就必须在片中保持一致,绝不允许同一角色在影片中忽高忽低,忽肥忽瘦。因此动画行业的要求是不光要临得像,还要临得能默得出来,会创造性地临摹。原画设计的动作就是要根据标准型来的,但具体动作中的角度的变形、转面、动态无一不是原画设计自身来确定的。没有创造性地加入了自己的想法的临摹,只知道默出几个标准型,那也无法做出优秀的动画。这种基于标准型的创作已经超出了传统临摹的概念所涵盖范围,但在动漫教学体系中这又是一块被忽视的盲区。
4.再现与创作问题
经传统素描教学后的学生不知何故,往往创作作品的激情不够,水平不高。动画片多半是针对青少年群体以及家长和心态年轻的成人,无论其风格是风趣活泼还是严肃沉重,都需要动画制作群体有灵活多变的思维和对创意的孜孜以求,缺乏新鲜想法和对世界漠不关心是动画人的大忌。着力于被动复制物像作范围有限的调整的传统素描教学无意中常常导致部分学生思维僵化,满足于再现的乐趣。这一点也许只是笔者的臆断,但是让生气勃勃的动画学子们日复一日地面对呆板的静物画作长期作业确实有些不妥,他们的压抑与失落是溢于言表的。
综上所述,传统素描教学中在许多重要方面已无法满足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内在要求,因此,改良旧有素描教学势在必行。动漫教育涉及面广,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因此要把有限的学习时间投入到高效率的更加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去,
三、改良
首先从名称改起,“素描”和“动画素描”容易让人误会为传统素描教学。笔者建议改为“动画手绘”课程。
“动画手绘”的基本内容:
1. 以线造型,注重结构、透视、构成,作画速度;
2. 摒弃传统执笔,全部用竖式;
3. 速写课加大对人物动态写生的份量;
4. 大量临摹优秀原画、角色设定、场景设定;
5. 大力鼓励创造性临摹;
6. 加大创作力度,教学阶段中必须让学生有独立的手绘小型项目的安排;
关键词 三维动画 创作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三维动画教学中现存问题分析
1.1 教学理念守旧,创作能力低下
当前在各个高校中虽然都普遍开设了有关三维动画的课程,但是,课程设置的重点并没有放在三维动画创作上,而更多的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各种先进的动画软件应用上,这样的教学活动就让三维动画课程重心出现了偏移,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也就不会提高。软件只是三维动画制作的一种工具性途径,而三维动画的创作才是动漫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从当前动画作品来看,大多数都是用先进的技术效果来渲染动画效果,实际创作思路并没有实现创新。这也是当前三维动画创作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教学理念没有实现创新发展。
1.2 缺少明确的培养目标
当前,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三维动画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也要适当进行调节。在原来学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以掌握基本三维动画创作知识为主,而在课程改革之后就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某些学校没有联系学生实际而进行培养目标的制定,导致学生的发展偏离了主要的方向,目前,学生所提高的能力都放在了先进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三维动画创作能力的提高。这种缺少目标的教学不但会阻碍学生的正常发展,更会导致学生失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 三维动画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课程改革的条件下,三维动画的教学活动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变传统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为现代技术型动画创作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所以三维动画的教学指导思想就应该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学生能力素质成长为目标来对三维动画的教学结构进行变革,让三维动画教学无论是从教学计划上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要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同时要适应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于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学校要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组织专业教师带队进行实验研究,一方面能够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更多的实践能力。
3 三维动画教学改革方向
3.1 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创作能力
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中提出了很多尊重学生天性、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经过有针对性的变革也可以为三维动画教学所应用,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模式的更新要从三维动画课程构成着手,普通的三维动画课程并没有重点关注学生对三维动画的创作上,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软件应用上的教育,而实际上的三维动画作品不单单是动画画面的设计,还包括故事情节的设计、人物角色的设计、动作的设计等创作性的内容,这是决定三维动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三维动画的教学模式就要从动画故事剧本设计、场景角色设计、灯光音效设计等多个方面着手,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要具有全方位的能力,除了掌握相关软件的应用还要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规律,以此提高学生对三维动画的创作能力。如果有必要,可以在整个课程中设置专业的动画创作课程,让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创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整个三维动画要由多门专业性的课程组成,教学模式更新后学生所掌握的能力就会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3.2 重视基础教学,保证创作素养
动画本身就是由一个个活动的画面组合而成的, 是由手工方式绘制而成的,虽然当前应用很多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但是基本的绘制内容还是需要以人工方式进行的。因此,在三维动画教学中基础教学也需要得到重视,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绘画能力,提高动手的表达能力。那么,就需要教师在三维动画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绘画技巧和能力进行锻炼,一方面在基础课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绘画基本功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在动画课程中要把学生的思路和设计同其绘画能力进行融合,在很多情况下,虽然学生有较好的动画构思,但是受到绘画能力的影响,三维动画的创作效果就不是非常理想。所以,本人建议可以对素描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变为对人和物进行动态速写和结构速写的训练,这样在其中就能够掌握到人和物的自然状态和运动原理,并以此为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变绘画为动画。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
3.3 明确教学目标,技术与创作并重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是要具有综合能力和素质,而根据当前社会主要人才类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艺术创作型人才,另一种则是技术创新型人才,这两种人才所掌握的能力不同,工作的领域也就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才华和智慧相互融合之后就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三维动画艺术作品,这就是当前实际人才需求方向,但是,在学校培养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人才发展方向。
所以,根据以上内容分析,三维动画教学目标也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明确,第一,以艺术创作为方向培养学生,这是三维动画的主要生产者。而在三维动画创作中,艺术内容创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即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比如总体的艺术概述和艺术历史;灯光色彩、故事情节等的设计原理;视觉透视结构,基本的绘画艺术,例如在素描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人体、物体的比例尺寸,在雕塑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不同艺术画面风格的表现方式和手法。除此之外还包括动画、写作、视听等艺术内容。第二,以技术创新为方向培养学生。在这里的技术主要就是指计算机技术,例如各种图像的合成,采样,纹理贴图等;动画特效技术,该技术就是指三维动画作品中的风、火、雷、电、雨、雪、云等;程序语言技术。
4 结束语
三维动画教学效果不但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为,高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的地方,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操作能力、创作能力就会不足,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就没有用武之地,所以,高校三维动画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同时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都进行适当的变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动画基础教学 创新思维 立体造型
动画是综合性的艺术学科,集绘画、文学、漫画、电影、摄影、音乐以及数字媒体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特殊而典型的。
动画造型基础教学是动画专业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具有扎实的动画素描、动画色彩能力是创作出优秀动画作品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动画人才,必须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和课程中不合理的内容。
一、动画造型基础教学的特点
1.概括性与简练性
在动画造型基础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以及动画造型基础教学的特点,以及动画造型设计与其他造型设计教学的差别,根据这些特性来对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探讨。动画创作要有好的创意和大量的动画和原画设计工作,在这个工作中,任何一个造型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作品的质量,这就要求物象的造型要摈弃一些琐碎的形态,提炼出本质的、主要的形态,从而创作出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的形态、饱满的色彩表现栩栩如生的鲜活的动画形象。
2.装饰性与幽默性
动画片通过故事情节、人物的造型、独特的场景设计,使人心情愉快、赏心悦目,使人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得到心灵震撼。动画片运用民间艺术、绘画以及装饰艺术等表现形式和手法,把人们心中各种奇思妙想、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装饰性与幽默性的完美结合。
二、动画造型基础教学重点
1.写实造型能力与形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写实造型能力是动画造型基础教学的重点,包括形象的比例、形象的结构、动态及解剖。它是动画创作的基石,只有掌握了扎实的造型能力,才能够随心所欲地设计心中的美好形象。
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还要具备将复杂的形态概括成简练的艺术形态的能力。在抓住本质形态的同时区分主次、强弱,使学生做到观察、表现物象一针见血,这需要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合理的教学安排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形象概括能力。
2.夸张变形能力与立体造型思维能力的培养
夸张的动作在动画片中是普遍的。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夸张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及幽默感是其必须具备的要素。这种夸张幽默是有的放矢,是从生活中汲取的精华,反映出事物、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性格特征、形体特征、心理活动、职业特点、表情特征,这就要求在动画造型基础教学中逐渐介入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变形与夸张做单独训练,以启发学生对此内容的深入领会,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才能轻车熟路。对此,我们还应设置对学生三维及多维立体空间造型思维建立的课程内容,使学生适应动画动态造型、多角度造型的特点,使他们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三、造型训练与课堂实践
1.在动画造型基础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及表现方法。针对此问题,在课上要求学生表现物象、人物有时间限制,使他们舍弃繁杂的表象,直接用简单的线条概括与归纳。要达到此目的,不仅在课上进行专门训练,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临摹人体骨骼肌肉的结构的单线速写,一方面不仅锻炼了他们对线的掌握,同时也为今后表现人物打下良好的基础。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从无从下手到表现自如、得心应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在动画中线条的运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更进一层培养学生变形速写的训练,对物象、人物局部的形态、动态、神态进行超出常规、不可想象的变形夸张,如有一句广告语,“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2.在基本技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接下来要培养学生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新生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除了对于速写、变形夸张的训练,对于铅笔、水彩、水墨、版画、雕塑等技法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此基础上,透视原理的运用是动画场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掌握透视知识在动画基础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透视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多点透视、鱼眼透视等,怎样通过做图把它们画出来,然后,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透视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
3.在动画造型基础教学中,人物、动物以及场景是色彩训练的主要课题。在二维或多维、静止或动态的动画片中合理地控制画面的调子,处理好手、眼、脑的协调性,手体现了学生造型的能力,眼体现了学生的审美及艺术修养,脑则反映了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学中激发学生手、眼、脑充分结合,灵活运用,才能在动画片中创造出栩栩如生、鲜活洒脱的形象。根据动画造型基础教学的需要舍弃传统的课程设置,跳过石膏头像,直接描绘真人头像过渡到人体,进行造型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真人头像过渡到变形夸张头像素描,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各种夸张表情的照片,展现出充满幻想的森林女巫、守财奴、飘飘仙女、英俊武士等,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更主要的是在这种夸张造型表现中使学生对动画片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在人体课程授课中,不仅完成人体骨骼肌肉穿插及形态特征表现,深入要求学生完成人体运动分解动作的速写,提高学生对动态人物的理解。
随着动画产业的飞速发展,动画造型基础教学必须不断更新、不断改革,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我们必须不断完善自我,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的动向,探索出一套开发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绘画兴趣、提高学生动画专业基础水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培养出优秀的动画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关键词:动画表演;动画角色;动画表演教学
动画制作中最让人亢奋并最富有成就感的工作是什么?那就是虚拟的角色被赋予了生命,获得了人类的感情,具有了人类的行为,其实就是动画表演。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动画表演的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
1 动画表演艺术特点的讲解
1.1 动画表演的含义
动画(Animation)一词源自于拉丁文的字根anima,意为灵魂,所以我们可以把动画表演理解为一种为动画角色赋予“灵魂”的艺术,是动画艺术表现的重要载体。其实,动画影视和真人影视一样,也是通过动画“演员”的精彩表演而形成的一部完整作品。不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动画片,其中演员和角色的精彩表演作用重大,动画表演不好,即使场景设计、服装设计、音响效果、灯光色彩、以及后期剪辑等各个环节做得再好,这样的作品也会黯然失色。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在看了当时浅陋不堪的动画制作之后大为不满,它满怀感情地预言说:“终有一天,动画片要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要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魄力,哥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创造出一种视觉的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的交响乐更能令人激动”。可以说,埃利・福尔的愿望是对动画表演含义的最好诠释。
1.2 动画表演理论上的艺术特点
动画表演在理论上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包括虚拟性、夸张性、拟人性、可控性和整体性。
1)虚拟性。动画表演的主体是虚拟的,所在时空是虚拟的,故事情节也是虚拟的,因此可以说,动画表演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虚拟表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点,才使得动画表演独具特色。利用动画表演虚拟的自由,就可以任意穿梭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就可以表现梦想、营造幻境。2)夸张性。夸张是最能使动画表演表现其独特魅力的地方,而这种夸张性,是其他任何表演形式无法替代的。动画表演的创作者必须明白,动画不是用现实主义表达想法的艺术形式,所以动画动作的设计必须是夸张的,不夸张就不是动画的动作语言,就不合理、不幽默,就不可能具有动画作品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夸张就要做到:面部表情眉飞色舞;天赋神力刀枪不入;警车速度快过流星;老鼠追猫令人发笑。3)拟人性。动画表演是动画作品的生命线,是给予动画角色以生命的母亲,是点燃虚拟世界的火种。在动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动画表演的责任尤其重大。拟人,必须达到外形酷似人物、肢体动作类似人物、心理充分理解人物这三个标准。也就是说,看起来像还不行,表演达到了恍惚人物真的就存在于那里也不行,要做到真假不分,形成独特演绎人物和故事的魅力,那才行。4)可控性。动画表演是艺术与技术的产物,它是由一张张原画和动画呈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动画表演可以精确控制每一格每一帧,可以随意控制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真人的演出可能会出现忘词或唱歌跑调,但动画表演是绝对可以控制的,不会出现这样的瑕疵。5)整体性。动画表演在动画创作中是一个传情达意的过程,在创作中凡是在传达该角色的情感与性格而需要采取的一切手段,我们都可以视为“在创造”动画表演。从这个角度讲,动画表演其实是集体合力的产物。比如动作就涉及编剧、原画、动画、摄影等工作,声音也涉及配音、录音、剪辑等部门。
2 动画表演教学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动画表演是整个产品的精髓和核心。动画表演的角色就相当于一部真人电影中的演员,在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动画产品正是通过动画角色的独特魅力表演来吸引观众的。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动画表演教学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训练学生注重动画角色的表情创造。创造出符合动画角色性格特征的个性化表情是动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动画的角色表情往往不应完全像真人那样的表情,其表情经常要夸张,有时需要简化或者变形来达到戏剧或者喜剧的效果。二是要训练学生对动画角色的动作创造。动画角色有了表情之后,还要有活灵活现的动作,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动画角色。比如利用动态线的变化提高动画角色的表现力、利用漫画式夸张展示动画角色的动态、利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画角色的思想和心理活动以及情感倾向等。三是要训练学生声音制造。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提高,声音将与我们的工作有着越来越复杂的联系。如今,只有声音与画面两大要素完美结合的动画产品才能更好地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3 动画表演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3.1 动画表演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动画表演教学应坚持的以下七项基本原则:1)实践第一的原则。实践就是动手,动画表演制作不动手,永远也不能出作品。2)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就是教师要逐渐提高教学难度,最终让学生掌握动画表演的全部知识。3)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同时尽量发挥每个人的创作个性。4)艺术审美的原则。艺术审美,就是追求艺术的完美,追求艺术的魅力,追求精品。5)注重细节的原则。每位教师都有着神圣的使命,那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
3.2 动画表演的教学方法
(1)基本功训练法。学习动画表演创作的学生,要具备很好的造型能力。在整个动画表演领域中,塑造形体结构的能力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是最终达到动画表演专业人员的创作能力和制作水平的关键。
(2)计算机软件操作法。动画表演是由编剧开始直到后期合成,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有了计算机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使得动画在技术层面和制作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
(3)游戏表演法。通过做游戏,让学生对这门艺术会有更深的感悟,会有更多的启迪。
(4)信念培养法。动画表演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放和开拓学生的自身素质。其核心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信念的建立与把握。
(5)经典作品分析法。用经典作品的角色表演举例分析,不能不说是一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6)奇思妙想法。奇思妙想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创作意识。教学中,使学生在创作中寻找到浓厚的兴趣,开掘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实现个性化的创造。
4 结语
一部好的动画产品离不开动画角色精彩的表演,可以说,一个动画角色会活动了,并不等于他已经活了,是表演为动画带来了无限灵魂,使其有了情感甚至生命。动画表演教学,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著名导演的水平,明星演员的表演技巧,顶尖画家绘画的功底,一流的计算机技术能力。相信动画表演的未来一定不是梦,辛勤的努力是现在,理想的目标是未来。未来,是学生们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晓鸥.现代动画概论[M].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
[2] 黄颖.动画概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 林洪桐.表演创作手册[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关键词:泛动画动画实践教学工作室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新技术的涌现,移动终端的普及,多元化制作动画的方式和应用领域将更宽泛,进而出现“泛动画”的概念,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的艺术范畴,转而与新媒体技术结合,指向动画的应用层面,延伸至社会应用实践领域。动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泛动画”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动画专业尤其应该突出学科优势,强调应用性,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加快实践教学技术的更新,构建科学的、创新的实践课程与教学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多数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采用的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实践教学被当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一种附属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自身相对完整且独立的教学体系,更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实践课程缺乏系统性,考核标准不统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和盲目状态,丧失主体性和创新性,能力与行业要求脱轨,制约了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动画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环节的有力补充,更是贴近时代、贴近市场的重要体现。文章从适应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试图建设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不局限于原来狭隘的动画专业本身的教学,而是针对“泛动画”多类型、多方向、多形式的特点,注重与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和应用,将行业新要求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二、构建动画专业创新性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1.以工作室教学为导向,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我国,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一些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艺术类专业,如动画、数字媒体、平面设计、服装等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符合当代“泛动画”背景下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动画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低年级学生主要承担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对高年级学生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项目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其深入地了解行业内的操作模式,训练其团队协作能力。结合行业要求将项目教学与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等进行对接,对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立不同要求的项目内容,最终通过工作室平台形成“基础课程专业化、技术课程案例化、技能课程项目化”的特点,一步步将实践教学向前推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注重项目引进和课内培养的有机结合,拓展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研究型学习培养空间
把项目引入工作室的实际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工作案例和公司的工作模式,以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实践课程模块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构筑学生的技能,使之与行业标准统一,符合新时代对实践教学的需求。由于动画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学生通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和项目要求共同商讨方案、分工合作以完成整个项目,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团队成员的集体精神与合作能力;教师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在教学的层面上,更增加了项目引入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在制作过程中控制和启发实践过程的顺利实施,同时针对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注重整体性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因此,整个专业实践过程的学习和交流在一种平等和专业的氛围中完成,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操控和执行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在讨论、质疑、探索中学会思考和创造,通过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有价值的经验积累。
3.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利于突破专业界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构筑校内相互关联、网络状分布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是动画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动画专业为例,根据动画的制作特点、研究方向、应用要求,对工作室进行模块化建设,如前期策划和剧作工作室、漫画工作室、二维动画工作室、定格动画工作室、三维动画工作室、后期编辑配音工作室、衍生产品研发工作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等,基本涵盖了动画专业教学的要求。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由不同方向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学生以项目组或课题组的形式进入工作室学习并参与日常管理。每个工作室除了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更要以独立研究、任务驱动为主,要求独立运行,成为具有教学、科研及产业服务功能的开放式实验室,成为学生多方向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2)提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为了迎合“泛动画”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需求,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创新活动、专业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向学生提供各种专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接轨,从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4.组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创新创业团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成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创新创业团队,主要通过学科竞赛、专业大赛、展览、横纵向课题开展实践性教学。创新创业团队由工作室平台衍生而来,同时又独立于工作室。工作室教学是长期的,是根据教学计划执行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团队是应项目课题而产生的,是短期的、灵活多变的。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互通有无,可以使实践教学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从而成为紧密连接学校和行业的一个有效途径。
结语
在“泛动画”时代,动画片制作技术和工具蓬勃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的外延更为丰富。动画专业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以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和满足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升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注重项目引进和课内培养的有机结合,搭建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平台,共同构建系统的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解决了动画专业学生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技能之间的脱节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项目执行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探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陈支武,张德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3]黄苏瑾,朱晓峰.动画工作室教学中的激励制度构建.科技创新导报,2010(2).
[4]林江湧,魏农建,段明明.项目教学:应用型教学模式的选择.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5]王永生,刘拓,章梓茂.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06(22).
[6]余洪.动画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研究.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6).
关键词:实践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43
中国动画自1925年以来第一部动画的诞生,到现今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但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影视动画发展的推动力量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才的聚集,影视动画是强烈依靠人才资源的产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与创新,是可操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合二为一。但是,因为过度注重规模的扩大及定位不准确,导致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需求。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我校动画专业分镜头课程教学改革后,经过多轮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分镜头脚本又称摄制工作台本,也叫“故事板”,是动画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它是通过把握片子的节奏和风格,利用蒙太奇语言,并配以各种特效、拍摄手法等来完成将文字剧本视觉画面的转换。一部动画影片的精良与否,关键取决于分镜设计的精良与否。从教育意义的生成方式可以把教学模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替代性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教师提供教材来掌握现有知识;第二类“指导性教学模式”,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的教学意义是帮助和促进。教学中切合实际的考虑其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选择意义重大。现根据“指导性教学模式”进行以下教学方法的实施。
1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散和重点记忆
分镜头脚本设计是剧本的图形表现形式,是一种视觉表现上的创新,它的构造是依托于我们对日常信息的记忆、观察、分析、以及打散与重组,以上环节是思维活动中有序的链条。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在众多知识点中理清头绪,清理信息,在清晰的逻辑关系下,增强学生记忆,构建一个思维链,为创造一个精彩的分镜脚本提供坚实基础。
2 营造氛围,赏析优秀作品,交互式探讨贯穿始终
学生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立在兴趣与信息基础之上,分镜设计中镜头衔接的合理流畅是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把握动画短片整体设计的弱项。技巧性转场相对简单,淡入淡出、叠化等技巧的运用,能直接的运用到镜头的自然衔接中,但无技巧性转场则需要对整个画面空间、时间、节奏上的把握,才可能做到较好的衔接镜头。所以,可以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交互式探讨,例如,[1]美国动画影片《小鸡快跑》中,利用小鸡们的视觉方向,切换到农场主在加紧修理馅饼机的镜头,使影片的转场自然,同时加强了剧情的节奏性与紧迫感。这些转场方式一般针对特定的情境,采取的方式。带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反复剖析研究,探索知识点在影片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关联内部各元素的构成,真正地让学生对影片做到能够看懂。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潜移默化地使之受影响,逐渐形成较高的影视化思维。
3 高效合理的教学模式并行实施
3.1 分段式教学
首先,分镜头画面的绘制,需建立于分镜知识点的专项提炼。如镜头语言的表现、机位运用、转场表现等,很多零散知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同类别的知识点打包,进行专项叠加式实践练习。整个环节实践下来,知识点的异同点的掌握及实际运用,学生能发现其中的提升变化。接下来进行逆向性还原。一般动画作品是构建在分镜画面设计之上再进行润色及合成输出的。先给予学生指定作品,进行制作。制作成动画成品后再调转方向提炼分镜画面,针对最终画面效果,给学生一些难点的提示,使其有意识性地选择分镜画面绘制,再准确地标注具体后期的镜头的处理方式,完成比较专业的分镜设计。
3.2 选择式教学
学生水平层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良莠不齐。挖掘第一批队,推动第二批队,引导第三批队是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方法。项目驱动的选择性,避免了部分学生出现的尴尬状况。在分镜创作中,可以提供多个项目,可以以平铺式内容,比如幽默笑话为项目驱动,此类任务重点要求直观交代故事内容,画面衔接自然。也可以运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为项目驱动,更深入地表现命题主题,此类任务重点要求把握主题定位准确的同时,还需注重整体情节、节奏的穿插和把握。
4 搭建更高平台,美学对分镜设计的指导
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技能的把握是核心,但过度注重技能也会使学生丧失创造力,无法实现就业后与市场的无缝接轨。分镜设计不是单独的技术或艺术,它是融合绘画美学、设计美学、影视美学等多种审美意识的一种技艺结合的产物,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将美学知识融进课堂,让学生对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分类、审美关系的一般理论做到认知――理解――合理运用,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该门课程之后得到再一次提升。
5 结束语
动画分镜头脚本是动画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构建动画空间框架的蓝图,是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可喜之处,是本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都有着明显的提升。作为教师,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学生状态、关注市场动向,为人才的培养与输送献上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魏砚雨.江苏高职教育中影视动画专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2]米高峰.动画专业《动画剧作与分镜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影评介,2010,(8).
[3]刘源.高职高专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机械高等高专学校学报,2007,(4).
[4](英)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M].中国青年出版社.
【关键词】汽车教学 虚拟动画 仿真系统 教学研究
在我国,汽车行业在最近几年取得飞速地发展,在制造汽车的时候,不仅要对汽车的数量提出具体的要求,对汽车的质量更是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汽车技术人员具有更精湛的技术。作为汽车技术人员,只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足的,还需要具备非常强的操作技能,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制造出一辆质量达标的汽车。因此,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只接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在,在汽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这门技术可以通过呈现动画模型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汽车的结构,这样学生通过视觉刺激,会对汽车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教学的质量。
一、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也在风起云涌地开展,这就要求教学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但是,在传统的汽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为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完全不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的操作结合在一起。但是,如果在汽车教学中应用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足,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有利于提高教W质量与效率
通过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向学生们展示汽车结构,有助于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对汽车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把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运用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把教师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呈现出来,给学生们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有助于学生们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利用这个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能够让学生们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对汽车进行重新组装,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图像把抽象的知识展示出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门技术的应用,使汽车教学更加轻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这门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有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具有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这样学习效率也会有显著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这门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灵活运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软件有更加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向学生们展示软件,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这门技术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可以利用这个软件重点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遇到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非常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软件为学生一步步地分析。软件可以把汽车的结构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学生形成直接的视觉冲击,学生通过对图像的理解,能够进一步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汽车教学中的虚拟动画与仿真设计
在教学中应用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对为汽车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汽车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这门技术的应用,要了解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再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把这门技术的作用最大化。在汽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零件,学会处理汽车遇到的各种问题等。这门技术可以把汽车的结构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教学技术也会取得新的发展。最近几年来。在汽车教学中应用了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通过这门技术,让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立足于汽车教学的视角,对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作出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汽车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高云,吉武俊.汽车教学中虚拟动画与仿真的教学研究 [J].品牌.2015(05)
本文作者:穆弈君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动画专业教学内容的思考
综合类高校动画专业的素描、色彩基础课应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应在巩固学生的造型能力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专业特点进行素描学习和主观色彩、归纳色彩的表现与训练。例如素描,综合类高校的素描课程不像美院量大且集中上课,学生入学的专业底子也往往相对偏弱。对此,在动漫素描课程中须加强人物及动物速写的训练,目的让学生理解各部分解剖结构,掌握连贯动作、动势线、动势重心。教学中设置头像表现素描,须有夸张、幻想的造型训练。一般学生不理解动态速写的重要性,观察方法及手上技巧也跟不上。这就需要专业教师有技巧有步骤地引导。针对动画学生初期慢写速写放不开作画,局部作画,忽略结构,教学要以动态线、重心,骨骼结构的理解为主,设置人物几何体造型表现课题,课时为8节。随后课堂设计中加入技巧,强化人物动势线训练,课堂练习速度加快。训练眼手的协调一致,让学生围成环形,中间为模特儿(设定一个动作连续的2~3个姿势),同学们顺时针走到其他同学的画面上作画,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张人物姿态。这种训练持续到每位同学都能2分钟内画出一张动态速写。这种教学改革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对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局部作画的惯性,学习到他人的长处。老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帮助学生解决动态结构及表现方法的问题。课外布置定量的动态速写及默写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一般我们单一地把它作为动画基础教学。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传统教学只注重理论讲解,兴趣不高,其认识仅停留在浅层面上,待进入动画设计制作课程时无所适从。而后续课程《二维动画设计及制作》实践教学偏后,使学过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面对此问题,将“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门课程整合为“动作与角色设计”课。从基础“动画速写”课程入手,通过准确把握动作的关键姿势及迅速捕捉动作的全部过程,转入“动画造型设计”课程的角色设定,再到“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对运动时间的控制和调整,最终通过“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使动画角色的性格、动作得到验证,完成短片。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更新与整合,使课程环节由基础知识到专业理论、由专业理论再到实践操作,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
有的综合院校学生在大四作毕业设计前,还没有合作完成过一部片子。所以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成片作品设计,将成片创作(毕业设计)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突出设计与生产的关系,改变原来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课程设置。如二维、三维及偶类动画片创作实践将所学动画专业基础知识与这几类动画制作软件相结合,独立制作完成一部动画短片,以此检验和巩固所学基础知识,熟悉各类动画的制作流程及创作要领。艺术采风。主要是深入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地区,研究民间美术的创作内容、特点及思想根源,收集生动的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民间故事、传统艺术等,为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实习。主要是到动画或游戏公司实习。学生通过实习积累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为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但现在综合类高校动画学生真正去专业实习的不到一半。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我们的毕业实习往往和毕业设计相冲突,可以考虑提前进行毕业实习,这样也使得毕业设计的教学和质量得以保证。
教学方式的改进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为了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选取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则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择难度适合的动画创作项目。在动画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按照动画创作流程制订计划,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通过相互间平等的讨论、对话和交流,即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此外,通过师生互评,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不断调整和完善今后的教学;使学生从中了解并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从而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动画专业从自身的规律出发,建立动画工作室不仅具有科研攻关的功能,也能够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大有益处。引进人才机制对高学历的要求,使得部分综合类高校动画专业师资明显不足,主要是实践性教师不足。工作室建立可定期找有项目经验的教师来校短期任教。工作室教学与市场的交流也可以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及最新的业界发展动态及时反馈给学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摘要:速写是绘画艺术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艺术创作者为实现艺术创作的早期设想与蓝图。动画速写是在传统速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新兴学科。为适应动画专业的发展需求,动画速写课程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动画速写的职能不仅仅是表达形体的结构、形体的空间感觉以及迅速捕捉形体的造型手段,而且在动画设计与创作中还要结合动画创作自身的专业特殊性,能够捕捉形体动作的关键动势并迅速地画出动作的运动全过程,从而设计并创作出生动鲜活的动态艺术形象。
关键词 :速写动画速写动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34-02
为了适应现代动画专业学科的需求与发展,培养适应现代需求的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动画速写课程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在传统速写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与取舍,提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融入动画设计专业的独特元素,不但着重研究快速塑造形体的能力,并且强调分析和表现形体的连贯性动作。一速写与动画速写
(一)速写
速写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是由造型训练走向造型创作的绘画手段。速写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速写在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上既有独特性,也有和其他绘画艺术的联系性。速写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是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记录生活感受的方式。速写可以说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训练形式,对于绘画初学者来说,是快速提高造型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创作者的设计理念、设计图稿的表现方法都是由速写草稿开始的。设计创作者的基本意图可以根据速写草稿中线条间的关系、线条的构图、线条的轻重缓急、线条的方圆疏密关系的处理来表现。较好的速写表现能力,可以使创作者在创作、设计过程中得心应手,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心中的观念。
传统的速写课程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用简练的笔法,简单的工具描绘物体的造型、特征、神态以及表现绘画创作者自身感受。速写对快速、简练表现客观事物的要求可以训练学生养成从整体出发观察事物的方法,以及用概括的手法表现客观事物主要特征的能力。通过速写课程的学习与速写训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绘画的提炼与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画出客观事物的状态与特征。
(二)动画速写
动画速写是在传统速写艺术上的进一步发展。其不但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训练提高动画创作者运动艺术形式表现的入门训练手段,动画创作不同于传统的绘画创作,动画是运动的艺术,因此动画速写更加注重造型的研究、概括与表现形式,从绘画语言上讲,多采用以线为主和少量的调子来表现。
在动画速写的学习与训练中,因动画自身专业特点,速写的研究重点是对于客观事物规律的研究,以扎实严谨写实为主,尽可能准确地反应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形体及动态关系,寻找规律,快速准确地绘于纸上。动画速写的初学者一般从慢写入手,对客观事物的形态进行深入地分析,从内部结构到外部形象进行深入研究,并能严谨准确地描绘出来。对于动画创作者来说,在动画速写训练中,有意识地增强发展记忆、想象的综合训练,培养和展现快速描绘形体的能力,有助于动画创作者的作品更接近生活,这需要动画创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努力训练,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二动画速写的特点表现
传统的速写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观察辨别能力,绘画的技巧,培养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绘画能力,实现其对客观事物的艺术认识和升华。然而,动画专业开设动画速写课程则表现为根据动画专业的自身特点量身设计的课程体系。动画速写同传统的速写从表现技法上是相通的,从动画专业的专业特点来讲,其更加强调对客观事物动态的观察方法,把研究运动规律作为重要研究方向,着重分析客观形象的动态表现形式与特点。在分解每组动作或每个具体形态转折关系中,把握动作的转折点和体态置换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完整的动作链。动画速写的特点在于研究动画创作的表现力、对事物的捕捉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结构的分析能力。对于速写画面效果,我们着重表现客观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的动态效果,并捕捉其动作的运动瞬间,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运动的物象形体动势及其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动画速写从表现形式上来说,简便易学,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绘画基本功,并且通过系统的理论训练学习和专业训练,才能更好地画好动画速写。
(一)动画是“运动的画”,也可以说动画是由一张一张的画面连接出来的;在动画片中,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都是由一个个画面组成的。每一个生动的动画形象、每一张完整的场景画稿,就构成了动画片中运动的基本单元。
动画片中的画面作为动画片中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元素,不仅决定着动画片的最初艺术形态,也决定着动画在艺术上与技术上的品质。故在动画的设计与创作中,不能仅仅从每一张静止画面的审美出发,而是要考虑整个动画片的总体节奏、动态表现,艺术风格。因此动画速写更重视研究客观形体的造型规律,提炼概括生动形象与夸张的表情特征,准确的形体关系以及富有张力的运动规律,将生活中的客观形象转换为动画创作中所需要的生动艺术形象。
(二)动画艺术的核心是“动”,所以说动作赋予动画生命力。尽管绘画作为动画的表现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它与绘画造型艺术大不相同,绘画表现的是视觉上的瞬间静止状态,而动画表现的则是在时间流动过程的形象具体描述,它始终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相对运动着,是运动的状态。故动画是表现运动的艺术,是时空中运动的画面连接。
在大干世界中,不同的事物或者现象的运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规律、状态、节奏。但任何运动状态,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例如:运动的路线、运动的节奏.运动的速度、运动的幅度等。如何以动画的形式来描述运动,赋予运动表现的意义,明确运动表现的形式,如何运用动作的简化和夸张表现“动画化”,如何将个体的动作、单独的镜头、独幅的画面以清晰、明快、有效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这些都应该是从动画速写训练开始培养的意识。
因此,在动画速写课程的训练中,不仅仅要求从静止、整体上来观察客观形象,而且应该学会用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事物的运动和运动过程,分析客观事物的运动特性,把研究运动规律作为重要学习与研究方向,研究客观事物的运动原理与规律、运动特点与技巧,从而在理解分析每一个形体或者每组动作转折的关系,训练将每一个静态的画面进行动态连接和连贯镜头的意识。
(三)动画速写被赋予理性、概念性的表达形体和空间感的职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是十分必要也是极其重要的。动画创作者的思维应该是清晰敏锐的,想象力应该是丰富饱满、富有创造性和扩展性的。对于想象力的培养主要应该源自平时的积累:例如平时对客观事物精心的观察、专注研究、认真的思索,然后通过强化记忆,就可以将所观察的事物具体化、清晰化。通过不断的积累,头脑中的信息量就会慢慢变大,有了一定的信息量,联想与想象便随之产生了。动画片需要动画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所以说创造性想象力对动画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三动画速写教学意义的表现
(一)课程设计
动画速写课程的研究对象可以按照动画制作的程序分为:角色、场景、运动规律。角色指的是包括人物、动物在内的一切具有生命力生物,例如角色的形体结构分析,角色的形象特征分析,角色的比例、骨骼、肌肉分析等;场景则是包括内景、外景在内的一切可以描幕的景物,在绘画中着重研究透视的运用,空间深度,构图处理等;运动规律主要是研究动势的捕捉、连贯动作的运用表现等。
动画速写的主要表现手段是线。动画速写的学习训练中,线条是最有价值的表现元素。线条可以勾勒外形、规划轮廓、确定比例同时还能表现体积,线条能够较好地体现所描绘物体的结构与造型,是体现视觉信息和造型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动画速写中好的线条能够很好地展现被描绘事物的特征、结构、运动性与节奏性。
在动画速写课程的教学中,不仅提升学生快速描绘客观事物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培养对运动规律理解与研究,描绘连续动态的能力。动画速写的特点也在于将客观事物的运动记录下来,在动态中完成动作并且让每个动态都有一个连贯的动作。在训练中强调用线条来描绘、用几何形体来概括造型,强调概括与夸张,从整体空间出发,多侧面多角度地提炼形体的运动特点,将所绘制的对象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下来。在绘画风格的表现上,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审美需求,可以强调个性化、简约化的视觉效果。
(二)动画速写课程训练重点
在动画速写的学习与训练中,训练重点分为两点:一是研究规律型,强调以写实表现为主,基本功要求扎实严谨,用简练的线条准确生动地表现客观事物的基本形体特征、形体间的动态关系,从客观事物的内在结构到外部造型深入地研究准确地表现;二是为提炼表现型,表现型速写中可以将被描绘的对象加入画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对描绘对象进行主观处理和生动、夸张、概括的表达,这种类型的速写训练多是捕捉生活中的动态形象并未将来的动画创作积累经验与素材。
(三)动画速写课程对于动画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动画设计师表达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是通过速写来表现,所以动画速写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其次、动画速写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并通过绘画快速表达再现的能力。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提炼、概况,有效地提高学生视觉敏感力和对形象的综合判断力。
第三、通过动画速写的强化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储备,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创作出鲜活的动画形象。在动画速写训练中,学生通过绘画、积累、记忆丰富的原始动画形象,在学习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通过理解与分析、联想与创作会设计出生动夸张的动画元素。有了较多的原始积累,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好的动画作品。
第四、动画速写课程的训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绘画能力、审美能力。通过空间意识、透视变化、形体动态、运动规律等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有很大的提高,学生能够展开联想设计出具有艺术风格的作品。
【关键词】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90-02
截止到2008年全国已有447所高校设立了动画相关专业,相关在校生46.6万人,但因为动画专业的设置时间普遍较短,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还未与市场实践相关联,导致现阶段高校的动画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社会生产中。以目前的动画本科教学方式来看,刚入学的前两个学年中,学生都以课程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为主,学生在这阶段主要是对专业所需的软件有了一个扫盲式的学习与了解,尚且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到相关的实践中;在之后的两个学年中,学生们被要求参与更多的实践环节,高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消化前两个学年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学的技能。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强化技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通过近年来学生的表现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实践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下的时间则很少被利用到专业的制作。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实践时间较少,无法很好地掌握相关技能。此外目前高校关于动画的教学往往都强调大而全,这种大而全的教学要求出发点是较好的,但是学生无法较为深刻地掌握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在实际的社会生产中往往是不需要这种大而全的人才,而是对动画某一领域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人才。而解决上述问题较为可行的方式就是基于导师制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作为课堂教学补充而存在,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设计与实践,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学生的实践。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还是停留在依赖教师的教与自己的学这个层级上,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对于理工类的教学是较有成效的,但是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前期的理论学习,而不适用于实践中。对动画这个以实践为主要环节的专业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该专业的相关技能。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的补充,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情况。学生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点,可以在工作室中很快地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增加了实践的时间,也可以很好地达到一个复习的效果。
第二,加强学生之间的专业沟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课堂提供了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学生课后的讨论却变得很少。我们知道,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课后相互讨论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动画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作室制度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讨论的时间与空间,基于实践案例的制作,学生们可以就某一点进行讨论,巩固已学知识。
第三,提供学生合理的学习氛围。工作室提供了一个适合学习与探讨的氛围供学生在其中学习与实践。学习氛围对于学习效果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日常的学习生活就是宿舍与教室的两点一线,学生上完课后就自然地回到宿舍,开始课后的娱乐生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娱乐上,但是,宿舍不是一个适合学习与实践的场所。因此,工作室的存在也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的场所,也是一个增加师生课后交流的场所。
第四,促进学生的自学意识。在工作室的实践过程中,某一案例的完成绝不只是单一课程的实践,而是融合了其他的课程。那么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地试着去学习其他课程的知识,通过对于其他课程知识的探索,就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对于日后的学习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这种意识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本学科内,也体现在日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一种意识。
通过上述较为直观的四点,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室的存在可以很好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课后时间,由此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以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对教师授课效果的影响
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影响,也促进着教师授课效果的提升。首先体现在教学层次的明确性。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授课的方式是普适性的,不会因为某一个学生而重复或者删减一些所授技能,学生接受能力的不统一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所学技能的掌握情况的不统一,从而使得同一班级中出现了层次不齐的教学情况。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提供一个教师与学生更好交流的场所,由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工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并且可以及时地向教师询问得到解答。此外,教师在与相关学生的沟通中也可以知道自己授课的效果,从而可以快速地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不同的班级授课情况,以达到授课效果的最优化。
同时,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实践的锻炼,与学生共同实践交流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查漏补缺。动画是一个更新换代较快的产业,从使用的软件到制作的理念几乎每个月都呈现新的态势,因此,作为教师也需要及时地将这些新的内容带给学生,而实践的过程就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与更新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从授课到实践到学习的良性循环。
此外,工作室教学模式体现在对教师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实践性较强的动画学科内,教师的课题研究往往都基于一定的实践基础上,也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与研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产生可以很好地为教师解决团队建设中的人员问题。工作室的成立是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教师可以选择对自己擅长专业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来充实自己的团队,前期通过一些虚拟的实践案例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学生有一定的R祷础后,教师就可以带领这个团队去参与相关的课题项目,教师在这个团队中就起到了把控方向与总结项目的关键作用,通过带领学生就某一课题开展研究,不但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促进着自己对于课题的钻研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三、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
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在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一点在动画的制作领域尤为重要,动画的制作往往依赖的是一个团队的配合,尤其是在市场化的动画制作中,各个分工尤为清晰。反观高校的教学,通常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整套的制作技能,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专长所在,而在工作室中,面对一个项目时,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擅长的环节,并且可以在这个环节中进行更深一步的钻研,由此,在每个人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后,随着项目的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会形成团队的默契,每个人能够很好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以及对于团队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素质培养。
第二,可以培养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大量实践之后所带来的效果,工作室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接触到动画领域之外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们自然就会接收到动画学科之外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个交叉学科的知识架构,随着项目的积累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基于大量的实践之后所产生的。比如,对于某种动画的表现形式,经过一定的实践之后,学生们自然会在以往的制作基础上,总结并衍生出一种更为独特或者更为便捷的制作方式和理念,那么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对于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有着大量的实践,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种从思想到实践过程的不断交流,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拓展自己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阶段来说,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尤为重要的,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基于思想与实践的双重培养,对于拥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往往会成为他积极融入团队,融入社会的一种加分项。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对于动画专业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衔接到产业化的动画制作中。但是现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处于探索与发展状态,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还只停留在发挥了提供场所的作用,并没有与学生的评优评分机制挂载到一起,使得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识还很浅薄,从而无法达到整体提升教学水平的作用。笔者希望在日后的教学中,高校能够重视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能够将更多的学生考评机制落实到学生实际的工作室表现中,从而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投入到实践中的积极性,以促进高校在动画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苏瑾.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电影评介,2009,(20):69.
[2]查筱菲.江苏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特点分析[D].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12.
关键词:传播学;儿童动画;教学应用
1 传播学视角与儿童动画片教学
1.1 传播与传播学视角
传播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community)。该词的中文意思可以有十几种解释,如交往、交流、通讯、传播等。其基本含义是交流、沟通,是人们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人类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1]
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便是著名的“5W”模式。“5W”模式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5W”模式是: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针对这五个要素的研究分别为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大研究领域。[1]从传播学视角分析某一种传播现象时,一般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着手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这也就形成了从传播学视角看问题的一种全新的视角。
1.2 动画与儿童动画片教学
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2]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而本文提及的动画是指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动画片”,探讨动画片教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从90年代开始,随着国内的动画技术越来越成熟,动画产量也随之大幅度上升。从事作动画创作和制作的人员队伍也在逐渐增大,动画片的放映和一些产业链的活动、相关商品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动画不仅仅供娱乐消遣,它的其他功能也逐渐体现,运用于教学中的情况也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在儿童教学中,运用更加广泛。可以说,动画成了我国小学阶段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并且这将也会是一种发展趋势。
2 基于动画的教育传播模式构建及其问题分析
2.1 传播模式的构建
传播用于教育目的并且具有教育的相关特性时,就称为教育传播,即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决定何时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3]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的一种,教育传播必须遵循人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因此,对传播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教育传播过程,有助于我们构建科学的教育传播模式。构建教育传播模式,首先要明确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教育传播系统由教师、学生、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教师根据某种需要选择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并通过媒体将教育信息传输给学生,学生主动地接受通过教育媒体传来的信息并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教育信息与媒体,达到优化传播过程、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关于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要素,可以用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来解释。于是,构建了基于动画片的教育传播模式:教育者(控制研究)教育信息(内容分析)教育媒介(媒介分析)受教育者(受众分析)教育效果(效果分析)。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对动画片环境下教育传播模式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能及时反馈、多向互动的多媒体运用于教育传播的理论或传播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儿童动画教学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诚然,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动画片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可得:(1)从传播者看:老师自身计算机技能和参与程度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2)从受传者看: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儿童对动画信息的选择意向对动画教学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3)从传播内容看:动画片的内容的质量影响教学成果。(4)从传播媒介角度看:动画片表现形式容易分散儿童注意力。(5)从传播效果看:动画片的使用可能会对后面的教学产生影响,最终传播效果的综合值得研究。
综上所述,儿童动画片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在以下地方加强改进:首先,在整个动画产业来说要着力培养适应教学的动画片制作人才。其次,在动画片的制作和选择上要注意动画片的说理要生动有趣,知识性,娱乐性要强。一般而言,儿童喜欢听故事,把知识性,娱乐性注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寓教于乐,有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作为传播者在整个教学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身份也进行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互换,教师在动画片教学的过程要做到能掌控全局,让动画辅助教学而非取代教学。
3 结语
多媒体动画教学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三种媒介一体化教学,它可以让学生看到声情并茂、色彩鲜艳和形象生动的动画片段,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新奇的兴奋感,因而其思维能够随着教学的思路,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多媒体动画教学模式,对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全面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要想在整个教学传播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种动画片辅助教学的模式还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国家更加注重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现代教育提倡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素质教育综合提升学生的各项实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教学漏洞。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探究主题,强调动画资源是如何利用其中、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在逐渐深入,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方面,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关键时期,美术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实际角度考虑,利用生活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因素,最终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结合生活、学到更多的知识。动画是现今较为新兴的一种艺术产业,这种艺术形式逐渐被大众认可、走进学生视野的同时,将其带入小学课堂中,深入探究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动画资源,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
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所以,为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老师可以将教学课堂与动画形式相结合,以一种欣赏的态度提升学生实际的创作精神,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兴趣。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较为全面、深刻的表达理解能力,通过将日常生活中他们见到的人物以这种课堂形式表现出来,在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的同时还能放松课堂氛围,带动学生更加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为以后的美术创作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在《童话的小屋》这一课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课件,例如《哪吒传奇》,将其中的人物利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利用哪吒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受喜爱的程度,从细小的环节入手,深入剖析在现代人物画像中细节之处的表达与应用。通过老师栩栩如生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深入了解画画技巧的同时还能抓住重点,引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将心中所想以一种具有个人表现力的形式表达出来,真正的激发创作的兴趣与热情。
2将动画资源与教材相结合,灵活的运用美术教材
美术教学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人为想象力、感性的过程,这门艺术不同于理科类知识教学,其更带有各人的主观意识。所以,老师应当以学生的教材为教学基础,将学生带入美术的殿堂之中,先通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及美术素养的了解使得学生产生基本的绘画基础,打开学生创作的空间。教材中那些图片以及美术技巧的选取和应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很好的以学生的立场考虑他们对美术的真实看法,这些琐碎的表现形式更适应他们的年龄以及心理状况,在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认知体系之前更适宜他们接触抽象的美术。例如在《学习山水画》这节课中,让学生接触具有较强思维形式以及抽象难以理解的作品,学生很难接受,在这一过程中,将动画中的人物带入课堂中,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利用学生对这些人物的了解,明确美术作品中这些人物的创作、或者是形象的创作都是建立在创作者的个人思想以及情感基础之上。这些有趣的形象以及作品所传递的,更多的是美术的意志,最终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美术创作实力以及对绘画作品的真实理解。
3动画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手段
美术这种具有很强的艺术气息、个人情感色彩表达浓厚的学科体系,需要具有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实践,对于老师来说,他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在生活以及学习中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仅仅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简单的技术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不能促进学生长久创作美术的热情。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美术教学以一种更加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门课中,学生很难通过简单的课堂学习或者是老师讲解了解基本的绘画技能,也很难体会美术作品中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将绘画技术带入课堂之上,例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类型的古代建筑物以立体三维坐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感受各种建筑物的特色与美感,以这种更加形象生动的艺术手法显现出来的美术学习方式让建筑物在学生眼中更加立体,建筑物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增强更多的艺术氛围。
4总结
小学课堂的美术教学受到小学生年龄、知识储备、艺术素养等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老师不能仅仅是从完成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角度入手,不关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美术课堂上,将动画资源带入课堂中,通过将学生生活中喜欢的动画人物带入课堂之上,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有趣的课堂环境。同时,这种接近生活的艺术人物将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们提高对美术的关注度,提高在生活中创作美术的热情。
作者:罗桂琴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