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人错误整改报告

个人错误整改报告

时间:2022-09-11 07:59:35

个人错误整改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

0.引言

近年来,对不少企业编造假账、虚增利润、内幕交易等问题的披露,像惊雷一样在我国市场爆发,而问题的焦点就是企业所披露的财务报表。一份财务报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发挥应有功能,关键在于质量。为了充分发挥财务报表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保证财务报表的质量。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质量进行深入探讨。

1.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的因素

1.1操作程序不规范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首先应当合法,失去合法性,其他三个特性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谓合法性,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遵守财务会计法律、规则、制度的规定。合法性说起来人人都懂,做起来实则不然。几乎所有行业会计制度都明确规定,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相应会计制度规定,然而执行过程,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货币单位随意确定。有的舍去角分,以元反映,有些主管部门硬性规定以千元为单位;年初数、年末数,上年数、本年数货币单位不统一。二是报表项目和内容任意增减。如有的企业以经济业务简单为由,对用不到的报表项目一律删除;有些企业认为经济业务特殊,而任意增设附表项目。三是选用报表格式错位,包括行业与行业错位和新老格式错位等。企业先编报表后结账,先确定利润再倒作账务处理,以及未经法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就直接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

1.2财务报告失真

财务报告数据、内容不真实从根本上否定了编制财务报告的意义,不仅与会计工作质量背道而驰,也与会计工作职业道德相悖。财务报告虚假主要表现:一是会计数据不真实,包括原始数据虚假引起的不真实和直接更改调整会计报表数据导致的不真实;二是会计报表附注和说明不真实,包括掩盖经济业务真相不真实和歪曲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真实两类。财务报告失真问题是当前财务报告编制质量中存在的最为严重,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决策层干预。尽管我国有关会计法规规定,企业单位领导人对财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负法律责任,但某些企业的厂长、经理,出于表功需要,或出于筹资(包括募股和贷款)上项目需要,或出于自身经济利益需要,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编假报表。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虽然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多年,但总的来说,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仍然是制约会计工作质量,进而影响财务报告真实性的一大主要因素。

1.3报表准确性差

会计工作对数字准确性要求很高,来不得半点差错。弄错一位小数点,多个零,少个零,有时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准确性可以说是会计工作的灵魂,没有准确性,就无从谈财务报告的质量。财务报告的错误有文字错误和数字错误、编报依据错误和加计错误、报表与报表勾稽关系错误和会计报表上下期数据比较关系错误。数字错误的危害性较文字错误更大,因为数字错误更容易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决策错误;编报依据错误隐蔽性大,不容易发现;勾稽关系错误性质严重,就是小小的差异也是不允许存在的;而上下期数据比较关系错误,大多由于粗心引起,稍加注意,一般都能避免。

1.4财务报告完整性欠缺

财务报告既有数据,也有文字,以数据为基础,以文字为补充。财务报告不等于会计报表,除了会计报表还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加起来,才构成一份完整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中完整性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报告内容不完整。如只编会计报表,不写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只编主表,不编附表,只编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不编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二是报告形式或编制手续不完整。如财务报告没有封面,不编页码,没有制表人、财务负责人、行政负责人签章,漏盖公章,不表明会计报表所属时间(时点)等。三是报告信息披露不完整。如对期后事项、或有事项、关联交易要么遮遮掩掩,要么只字不提。又如对会计报表项目中上下期变动幅度超过30%(一般认为超过30%属重大变动)项目,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决策特别重要的项目,不加比较、说明。还如会计政策发生变化时,对变化的原因、情况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不予说明。

2.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的有效措施

2.1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

企业应当根据真实、正确、完整的会计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不能用估计数代替实际数,更不能弄虚作假,篡改数字,隐瞒谎报。账簿记录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按期结账。在结账之前,所有已经发生的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应该摊销或预提费用以及其他已经完成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事项,都应全部登记入账。第二,认真对账和进行财产清查。对于各种账簿记录,在编表之前,必须认真地审查和核对,对有关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清查,对应收、应付款项和银行存(借)款进行查询核对,以达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款相符。在清查中应对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不得随意更改。第三,在结账、对账和财产清查的基础上,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以验算账目有无错漏,为正确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可靠的数据。在编报以后,还必须认真复核,做到账表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有关数字衔接一致。

2.2提升报表内容完整性

每个单位都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内容编制财务报表,以保证其完整性。对不同的会计期间(月、季、半年、年)应当编报的各种财务报表,必须编报齐全;应当填列的报表指标,无论是表内项目,还是补充资料,必须全部填列;应汇总编制的所属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必须全部汇总,不得漏编、漏报。

2.3加强报表报送及时性

财务报表必须遵照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及时编制,及时报送,以保证报表的及时性。要保证财务报表编报及时,必须加强日常的核算工作,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对账和财产清查,调整账面工作;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配合协作。但不能为赶编财务报表而提前结账,更不应为了提前报送而影响报表质量。此外,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分别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有关会计负责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2篇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未来适用法

一、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十八条规定:小企业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所谓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差错发生或发现的当期更正错误的方法。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后,对于以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或者其他会计制度、准则的小企业而言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不再确认

小企业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会计制度、准则时,需应用追溯调整法、追溯重述法,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将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表批准日之间发生或发现的报告年度应调整、应更正事项采用未来适用法。用调整、更正报告年度下一年账务和财务报表的方法,作为对报告年度应调整、应更正事项的最终处理,不再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二)财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不再调整

小企业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会计制度、准则时,会计政策变更或前期重大差错更正,亦需采用追溯调整法、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更正,多数情况下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利润表的上年数。但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后企业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无须也不应当再调整财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再设置

以前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会计制度、准则等各类会计制度体系,都规定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以用于会计政策变更、重要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时采用追溯调整法、追溯重述法对往年损益进行调整,以及用于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时的处理。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后也就不再采用追溯调整,显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就无须设置。

(四)财务报表前期比较信息可稳定过渡

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准则的企业,当年发现以前年度会计政策变更或重要的前期差错时,应该对上年年报期末数和本年数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数据作为本年财务报表的前期比较信息(年初数,上年数)。这样,本年财务报表列报的前期比较信息就未必等于上年财务报表的年末数和上年数。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无须调整当年财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该两组数字直接按照上年年报的期末数,本年数过入即可。为此,每年报表的前期比较信息向新年度过渡时显得稳定而准确。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企业会计的“制度”向“准则”的过渡尽管有科目的合并、分拆、增设、舍弃等情况,但由于采用了“未来适用法”整个转换不作追溯调整,因而不变动所有者权益,也不涉及损益。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简便、务实的理念。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将应在以前年度列报的数据纳入当年处理和列报,也就直接影响了当年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可信度。特别是涉及以前年度调整、更正的数额较大时更为明显。由此可见,现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所倡导的简便、务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二、会计政策变更

(一)会计政策的定义及其判断

所谓会计政策,是指小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只有对会计政策进行正确判断,才能采用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政策的判断通常应当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属性以及两者相关的处理方法、列报要求等确定相应的会计政策。比如:

1.资产要素的会计政策:存货的取得、发生和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及其减值政策;金融资产的分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的判断;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和后续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及其后续计量等。

2.负债要素的会计政策:借款费用资产化的条件;债务重组、预计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和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的分类等。

3.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政策: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混合金融工具的拆分等。

4.收入要素的会计政策:商品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建造、租赁、保险、贷款等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5.费用要素的会计政策:商品销售成本及劳务成本的结转;期间费用的划分等。

除此,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涉及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判断;分部报告中报告分部的确定也属于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所谓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即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要求变更

主要包括(1)如因《小企业会计准则》(第13条)规定:小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原来以“后进后出法”结算发出存货成本则应改为准则规定可以采用的会计政策。(2)因法律规定变更导致会计政策的变更,比如现行《公司法》取消企业按补亏后净利润的百分比之五计提法定公益金,会计上也随之取消公益金的计提与核算。(3)因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规定变更导致会计政策变更。比如国务院批准在部分省、市实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财政部下发财会([2012]13号)《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修改了营改増后相应的会计处理。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如对房地产企业来说一直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若现时能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则应将其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从而更好地反映其价值。倘若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及客观情况的变化,使小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恰当的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在这种情况下应变更原采用的相关政策,以便为管理层、投资方和债权人提供更可靠的会计信息。但在年报附注中应对相关会计政策变更的理由、条件、变更的数额以及变更对当年效益的影响进行详细披露.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相关会计处理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应当正确认定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一经确定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变更前按照原有会计政策来进行的会计处理一概“既往不咎”,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在变更日不调整原先的会计帐薄纪录和财务报表,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而从变更日开始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

三、会计估计变更

(一)会计估计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定义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少交易或事项不能精确地计量只能加以估计,如:①坏账;②陈旧过时的存货;③应折旧资产的寿命;④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等。但是会计估计确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如果赖以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取得了新的更加可靠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认为不得不对原先估计进行修订,于是便发生了会计估计变更。

所谓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期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系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从而对资产和负债的帐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系会计变更的实质)。比如,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的会计估计变更,将会使固定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折旧)得以调整。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取未来适用法:(1)以前已按原估计处理的交易或事项一律“不究既往”;(2)从新的会计估计确定时即变更日开始,按照变更后的会计估计对以后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四、会计差错更正

(一)会计差错的定义及其类型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和列报的错误或应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估计时所产生的错误。其中,发现的使本期或前期的财务报告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称为重大会计差错;而对不足以影响财务报告的会计差错称为非重大会计差错。

会计差错的类型包括:

1.前期差错。它是指计算错误或运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和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的盘盈等。主要包括①计算错误包括纯粹的数字计算错误,亦包括运用会计处理方法错误而相关数据随之错误,以及会计基础工作操作上的错误。比如,编制记账凭证时科目用错,方向颠倒、金额写错、登记账簿时串户、余额结错,以及科目汇总和编制财务报表错误等。②会计政策错误是指使用了适用的会计准则中所不允许使用的会计政策。③会计估计错误是指进行会计估计时,原来赖以估计的信息基础就错误,或者依据变更的信息错误,或者所积累的经验本来就不正确。④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如对某项建造合同按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而来未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

2.当期发现当期(当月、当季、当年)的会计差错,以及当期发现的以前会计期间的差错。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外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差错更正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但对于具休的会计差错虽然“既往不咎”,但也是“有错必纠”。不过具体操作时,不象以往采用追潮重述法时调整以前年度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而是①不变更差错发生的会计凭证、账薄记录和财务报表。②不论差错性质属于重大会计差错或非重大会计差错,也不论具体差错发生在以前年度或当年,均按照本期发现的本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只调整本期的相关项目,使之原发生的差错得以更正。③对于发现的如前所述的属于会计基础工作操作期间发生的差错,仍应当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方法进行更正。比如:对于当期发现当月发生的错误,属于抄写错误以及记账凭证填错的应作废重填。对于账户结错余额,记错数字的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对于记账错误且已登记入账的可采用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对于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时只能采用兰字分录进行更正。对于本年前期或以前年度账务记录错误,或者凭证编制错误,在本期更正后应在原账务记录或原记账凭证摘要空白处加注:“本处账务记录(或本凭证)差错已于某年某月某日第某号凭证更正,使之日后仍然能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数据更新不够及时

主要表现为客户贷款实际上已归还,但信用报告中仍然存在,影响了客户的信用。由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报送时间没有具体明确,因此,商业银行更新频率不一。相对于频繁的个人信用行为和银行受理贷款高频率查询,由于数据更新频率低,造成反映客户真实的信用状况与信用报告出具的个人信用状况不符,使得客户对个人信用报告提出异议。

(二)数据报送质量不高

一是接口程序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都采用自身信贷管理系统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接的方式,由各家总行“一点式”接入,部分商业银行接口程序的缺陷问题导致上报信息差错较多。二是基层行经办人员录入信息时不认真,导致报送数据不准确。

(三)数据纠错机制存在漏洞

从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异议申请经过人民银行协调和沟通,基本上由商业银行自行解决,不影响客户办理业务。但也有部分机构工作人员不愿意调查了解个人异议信息,或发现数据错误后,不按要求修改和重报异议信息,仅要求异议申请人通过异议操作流程修改错误数据,客户只能等到数据修改过来后才能办理业务,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同时缺乏主动发现错误数据的方法和渠道,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和信用报告的准确性。

(四)异议处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异议处理相关制度不尽完善,异议处理流程过于繁杂,一方面要收集异议证明材料及填写申请表,另一方面异议信息错误的纠正权在人民银行总行征信中心和商业银行总行,而商业银行普遍未明确从异议受理至异议回复的时限要求,申请人提出异议申请后等待时间不确定,造成申请人心理压力过大,重复提出异议申请。

二、相关建议

(一)及时更新数据,提高异议处理效率

一是要明确个人信用信息的上报时间,及时更新数据。二是向社会公布异议处理的机构、程序、方式以及简单异议的快速解决办法,使客户对异议处理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三是建立高效、快捷的异议处理机制,完善异议处理子系统功能,保证客户的异议申请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异议处理工作效率。

(二)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数据报送质量

数据报送质量差是产生异议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要根据《办法》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定期进行信贷业务数据的核对工作,使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报送、核查、更正完全程序化,以保证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报送质量。

(三)堵住、纠错漏洞,建立数据纠错机制

积极与商业银行沟通协作,共同探索、建立高效的错误数据识别和修改机制,堵住并纠错漏洞。同时要加快信息数据报送频率,缩短数据加载、数据迁移时间,简化错误数据修改流程,减少数据在各部门之间流转的时间。建立和完善数据纠错核查机制,提高个人征信信息数据入库率,加快更正信息的上报速度。

(四)完善相关制度,强化个人信用意识

第4篇

【关键词】年度报告;补充更正;内部控制

一、引言

自从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以来,高效的会计信息质量一直被视为保证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关键,而年报作为重要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形式和信息使用者获得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其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年报披露后,会有很多公司公告对原先披露的年度报告中存在的错误或遗漏进行更正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报信息质量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将使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减少大量补充更正公告带来的信息冗余和噪音,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使用并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二、年报补充更正现状分析

笔者收集了深市主板上市企业针对2008、2009、2010三年年报所披露的补充更正公告,从公告数量及内容两个方面对其现状展开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尽管2011年年报早已披露完毕,但由于年报补充更正公告分布在全年,而2012年刚过去半年,所以补充更正数据与前三年不具可比性,因此下文没有提及。

(一)数量情况分析

如表1所示,在深市主板,针对2008年年报补充更正公告的公司有106家,2009年110家,2010年118家,由于每年都有公司上市,因此微小数量增加可忽略不计,补充更正披露数量情况相对稳定;目前在深市主板上市的企业有484家,可见补充更正比例是很高的。在所有补充更正公告中,有一部分是前期差错更正公告、会计估计变更公告和会计政策变更公告。其中涉及前期差错更正的公告较多,但从2008年到2010年,该数量呈逐年降低趋势,笔者认为部分原因是企业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逐渐加深、应用逐渐熟练。另外,有个别补充更正公告涉及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内容。除去前述三种情况,其余的公告则是对年报中各角落的错误及各方面的遗漏进行更正或补充,这部分公告占补充更正总数的多数,涉及内容极其广泛,错误形式更可谓多样,有的被市场称为“乌龙”现象,这也是下文将重点讨论的对象。

(二)内容情况分析

对年报错误和遗漏的补充更正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囊括了一份年报的所有方面。具体补充内容小到一句文字描述、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计算过程,大到整个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诸如报告期内接受调研及采访情况、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主要客户和供应商情况、主营业务分产品分地区明细等事项的补充更是比比皆是。更正方面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多样化,从许多小错误,如错别字、单位“元”错写为“万元”、粘贴数据时错行,到股东总数、员工人数错误,再到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报表数据、报表附注的错误,不一而足。笔者还对补充更正公告所涉及的项目进行了统计,发现少则涉及1个事项,多则涉及20个事项,报告更是长达31页,真可谓规模庞大。另外,通过将补充更正内容按财务报告项目和非财务报告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得知大多数公告都是针对年报中非财务报告项目的,涉及年报各个角落,对于年报使用者来说,这些非核心的补充更正所带来的信息含量是值得商榷的。

三、改进建议

逐一阅读所收集的年报补充更正公告,发现许多错误和遗漏是可以避免的,如计量单位错误、遗漏合并报表等失误,这些失误所导致的年报补充更正比例很高,是亟需解决的,笔者希望从内部控制角度为解决如上信息披露问题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一)改善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信息披露出现问题其内部控制始终难辞其咎,而内部环境又是最为关键性的,尤其体现在高层基调和人员胜任能力方面。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如上重述的原因各异,但仍然存在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不能胜任的问题。

1.培养严肃、严谨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一种严肃的、严谨的,从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管到其以下全体员工都能够形成共识并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作用是根本性的。而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和垂范作用,所谓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控制环境首先是企业高层的责任。企业高层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员工团队,为全体员工提供一种无形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产生积极的导向,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控制,也就不会有为控制而控制的情景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作用才能发挥得充分且真正做到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任何工作都是由人落实的,事无巨细。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全体员工铺设了一种基调,那么接下来员工能否胜任工作并优质地完成就是关键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事设岗、以岗选人、培养促进员工成长、有效地考核奖惩,形成一个高效的团队,那么企业的发展将会是全面的、积极的,并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及社会效益,良好的信息披露质量则更加不在话下了。

(二)发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作用

企业进行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发现、检查、监督的过程,也是进行自我完善的基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规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其应带领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并出具评价报告。设若董事会切实履行如上责任,那么透过年报补充更正这一个方面,就不难发现其内部控制在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方面的设计缺陷或执行低效,对该缺陷加以改进,提高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信息披露质量必然会得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工作也是一项大工程,涉及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机制、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方面,如果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客观评价,并针对缺陷进行改进,那么在企业信息从产生到对外披露的整个过程中其质量都会有所保证。

(三)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完善内部控制,从而促进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外部审计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对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形成第三方鉴证报告,对上市公司来说这是一种有益的压力和督促力量,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审计师意见为其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外部审计服务真正发挥起作用,显然对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是极其有益的。

为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配套指引,各板块上市公司应正确理解和应用上述规范,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用内部控制审计服务,将三者形成一个系统,合力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

参考文献

[1]姜英兵,崔刚,汪要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趋势与特征:2004-2008[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2):17-27.

[2]魏志华,李长青,辉.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分析:1999-2007[J].证券市场导报,2009(6):31-38.

[3]袁敏.财务报表重述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J].会计研究,2012(4):28-35.

作者简介:

第5篇

一、文种选择不规范

错误:把某些事务文书或规章制度类文书当作机关公文那样直接行文,将“计划”、“总结”、“方案”、“细则”等直接作为公文印发。

改正方法:应当用“通知”文种,以印发形式行文。如《××公司关于印发××工作方案的通知》,把方案附后,一起行文。

错误:以“报告”文种报送时,往往在标题中的文种部分出现《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专项报告》等,形成文种使用不规范现象。

改正方法:应当用“报告”文种,统一表述为《××公司关于×××调查的报告》。

辨识:公司常用的公文种类有9类: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公文标题中的文种部分,必须与9类文种一致。应根据行文关系选择文种:向行政隶属的上级单位行文,采用上行文种(报告、请示)或意见;向下级单位行文,采用下行文种(决定、通知、通报、批复)或纪要、意见;向不存在行政管辖或业务主管关系的单位行文,采用平行文种(函)或纪要、意见;纪要可适用平行文、下行文。意见可适用所有行文关系。说明一点,决定、意见这两类文种仅适用于就重大事项行文,一般不用。

二、“报告”与“请示”使用不规范

错误:把性质、用法不同的文种“请示”“报告”混为一体,拼凑在一起,例如“××公司关于×××的请示报告”。

改正方法:只要根据公文内容确定一个文种,或“请示”,或“报告”,把另一个删去即可。

辨识:“报告”和“请示”是两个不同的文种,其适用范围和用法有较大区别。“报告”只是向上级单位反映情况、提供信息,以上级单位知晓为目的,无需上级单位批复,上级单位阅后可不回复,属于阅件。“请示”则需要上级单位明确批复,属于办件。实际工作中,可以“是否需要批复”作为选择“请示”或“报告”文种的标准。此外,“请示”应严格限定一文一事。

三、发文字号表述不规范

错误:发文字号“信电办【2013】12号”、“信电办[2013]12号”、“信电办〔2013〕012号”、“信电办〔2013〕第12号”。

改正方法:以上发文字号应表述为“信电办〔2013〕12号”。

辨识:发文字号应由发文单位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发文字号中的年份括号应使用六角括号“〔 〕”(此符号无法从键盘直接打出,可从word文档中“插入”栏选择“符号”),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

四、公文标题不规范

错误:公文标题《关于印发×××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司关于印发〈×××工作方案〉的通知》

改正方法:正确的标题为《××公司关于印发×××工作方案的通知》。第一个标题应加上发文单位,第二个应去掉“工作方案”中的书名号。

辨识:公文标题应由发文单位名称 + 事由 + 文种组成。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标题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五、计量单位不规范

错误:如在公文中将有关计量单位表述为“KV”、“KM”、“KVA”、“KWH”、“#1塔基”等。

改正方法:将计量单位汉化,如“KV”应当写作“千伏”,“KM”应当写作“千米”,“KVA”应当写作“千伏安”,“KWH”应当写作“千瓦时”,“#1塔基”只能写作“1号塔基”等等。

辨识:公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应使用汉语。

六、结构层次序数不规范

错误:有些文件正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不连贯、缺序号,序号不符合层次规范,如把第二层写为“(一)、”;把第三层写为“1、”或“1.”(半角点);把第四层写为“(1)、”;结构层次序数采用了自动编号。

改正方法:第二层序数应为“(一)”,后不加“、”;第三层应为“1. ”,点为全角点;第四层应为“(1)”,后不加“、”;结构层次序数不能采用自动编号,必须手动编号。

辨识:公文正文的结构层次一般不超过四层,层级序数依次为:第一层“一、”(三号黑体),第二层“(一)”(三号楷体),第三层“1.”(三号仿宋,点为实心、全角),第四层“(1)”(三号仿宋)。实践中,如果层级序号有独立的标题行,则标题行按照上述规定的字体编排,并且标题行最后不跟句号;如果层级序号后直接跟大段文字,无独立标题行,则可不按上述要求对字体进行调整。

七、上行文的主送单位表述不规范

错误:有的上行文主送单位表述为:市委、市政府

第6篇

制度实行近两年来,对NBA裁判们的公正执法产生了哪些影响?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NBA球员、教练、裁判们如何看待、对待裁判报告呢?

制度出台的背景

NBA裁判成为场上的焦点,已经很长时间了,特别是多纳吉事件后,这群场上“法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2014年2月,亚当・萧华接替大卫・斯特恩成为NBA总裁后,决定全面提升裁判执法水平,最大程度地消解球员、教练以及球迷对裁判的不满和误解。

萧华派出专门小组,到各支球队管理层以及球员中间调查,了解到虽然许多人对裁判执法水平持肯定态度,但也有许多不如人意处,特别是当比赛进入最后时刻,双方比分呈胶着状态时,裁判的判罚备受争议,往往一次误判、漏判或错判,都可能让比赛结果完全改变。

萧华认为,提升比赛关键时刻的裁判执法水平刻不容缓。当比赛最后时刻呈胶着状态时,球迷们非常渴望了解裁判是怎样执法的,到底有没有误判、漏判或错判。萧华说:“关键比赛结束后出台一份裁判报告,公开裁判在这个时间段是如何吹罚的,让大家对裁判工作有更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变得非常重要。”

于是,萧华把裁判报告的撰写和工作交给了NBA副总裁奇奇・范德维奇。

范德维奇很快组织了一个工作班子,在较短时间内出台了裁判报告的要求:符合标准的所有比赛(包括季后赛)还剩2分钟(包括常规时间和加时赛),双方的分差小于或等于5分,这个时间段所有犯规判罚和漏掉的判罚要逐一报告。

范德维奇说:“裁判报告不仅是纠错,同时要肯定那些正确的判罚,提升大家对NBA规范比赛进程、严肃执行规则的认识和理解。通常情况下,如果这次漏判直接导致分数变化,或者球队、媒体和球迷存在困惑和误解,裁判报告会为大家给出答案。”

裁判报告的最终决定权在范德维奇手中,但是,确定哪个判罚正确与否,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范德维奇介绍说,裁判报告的功能和比赛现场的即时回放标准有些类似,“我们的团队会以清晰的视频作为证据,判定哪个回合存在执法不当”。

范德维奇还以2015年西部季后赛首轮马刺和快船的“抢七”大战为例,讲解了裁判报告的制作完成。

这场“抢七”大战是西部季后赛首轮唯一打到第七场的。带伤的克里斯・保罗最后1秒投出致胜球,绝杀了马刺,晋级西部半决赛。赛后的裁判报告非常详细,在总共19次判罚中,有响哨的具体时间和吹罚时涉及两队的球员等等。从吹罚的类型看,报告中不仅有犯规,还有关于球权的转换和技术台时钟问题等细节。为方便大家解读,裁判报告在每一条下面都附有一条官方解读,告知大家这次吹罚或者响哨暂停比赛的原因是什么。

报告最终显示,这场比赛最后2分钟,裁判没有出现任何错判和误判。

众人讨厌裁判报告

NBA裁判报告的本意是帮助球员、教练释疑解惑。但是,许多球员和教练并不领情,一些超级巨星对裁判报告不屑一顾,甚至公开说讨厌这个报告。

2016年12月26日,勇士客场和骑士的圣诞大战。上赛季总决赛勇士在3比1领先情况下被骑士4比3翻盘逆转,创下一项耻辱纪录。去年夏天,勇士引进了杜兰特,期待在这场备受关注的圣诞大战中复仇,结果,勇士108比109再度饮恨。

赛后,杜兰特公开表示,勇士有机会赢得比赛胜利,但是,自己最后时刻被骑士前锋杰弗森撞倒,裁判却没有吹罚,导致勇士失去绝杀骑士机会。

后来的裁判报告中,承认杰弗森当时对杜兰特犯规了,裁判漏判。但是,杜兰特并不买裁判报告的账。他气愤地说:“我认为这是NBA在转移视线。当时,杰弗森对我的犯规很明显,但裁判没有吹,裁判报告却说杰弗森犯规了。还有,詹姆斯扣篮后挂筐时间那么久,应该判技术犯规,裁判也没有判。大家想想,这是不是太胡扯了。”

杜兰特呼吁取消裁判报告:“我们批评裁判,NBA对我们罚款,然后又在比赛后通过录像、慢镜头指出裁判的错误,最后2分钟裁判报告,让裁判背黑锅。我想问,如果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出现了裁判错判、误判、漏判,怎么办?我建议取消裁判报告,因为它毫无用处。”

勇士全能前锋德雷蒙德・格林支持杜兰特观点,他认为虽然公布裁判报告,但比赛结果无法更改,而且也没有对犯错的裁判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格林说:“这都是些马后炮,不要再这种应景的报告了。” 格林说:“裁判报告是一些马后炮。”

NBA招牌球星詹姆斯经常从裁判判罚中受益,许多对手向裁判投诉他四步上篮是走步违例。裁判置之不理,认为他的动作合法。虽然如此,詹姆斯也建议取消裁判报告,他说自己一点都不喜欢裁判报告,这个报告会让裁判的吹罚失去公信力,因为大家听到的都是某场比赛谁犯规了,该吹却没有吹,谁没有犯规却被吹犯规。他说:“说实话,这一点用都没有,因为比赛结果不会更改,更不会重赛。还有,只最后2分钟的判罚得失,这很容易让人怀疑裁判们48分钟的吹罚是否都正确。”

“闪电侠”韦德透露,裁判报告看得越多,自己越伤心,为什么?“我很多次在最后2分钟被κ址腹妫裁判并没有吹,而是赛后在裁判报告中承认判错了。刚开始,我还有点舒服,因为他们承认犯错了。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后,我的心有些凉了,最后变成了伤心。他们承认犯错,却不能纠错。所以,我讨厌裁判报告”。

马刺主帅波波维奇是NBA现役教练的旗帜人物,他对裁判报告持何种看法呢?

2016年5月3日,西部半决赛马刺对雷霆第二场,马刺主场91比95失利。赛后报告显示,最后时刻裁判对双方球员犯规出现多达9处漏判,报告还承认几乎每一次漏判都影响比赛的走势。波波维奇说:“承认错误,增强判罚的透明度,这是好事,解除人们猜测发生了什么的念头,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这是最令人沮丧的地方,也是我不太在意裁判报告的原因。我在这一行干了几十年,NBA应该逐步减少错判、漏判,而不是单纯报告了事。”

“石佛”邓肯干脆说:“我听说过裁判报告,但我不知道报告说了什么,我压根就没在意过这个报告。”洛杉矶快船核心球星格里芬则直截了当地说:“不要再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了。”

裁委会建议取消报告

对裁判们来说,报告就像一把剑悬在他们头上。比赛本来就不好吹罚,是人就会犯错误,而比赛结束后,NBA拿着放大镜细细找错误,并把他们的错误向外界公布,这让很多裁判难以接受,但又没有办法。

NBA知名裁判斯科特・福斯特说:“我们一直保持公平公正执法的心态,尽全力吹好比赛,裁判报告却让我们出尽洋相。”

“裁判”蒂姆・多纳吉虽然失去了裁判资格,但和许多裁判仍是好朋友。他说,多数裁判不接受裁判报告,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尴尬,他们在裁判报告中会被点名,这相当于向公众表明他们犯错了,“不怕吹罚比赛,但怕裁判报告,这是目前很多裁判的一致看法,有的裁判甚至咒骂NBA为什么裁判报告”。

作为裁判“娘家人”的裁判委员会从一开始就反对裁判报告,但他们无法阻止NBA。去年6月以来,裁委会至少两次公开表示,裁判报告负面作用太大,建议尽快取消。为此,裁委会还向媒体阐述过裁判报告毫无意义、应该取消的理由。

裁委会认为,裁判报告的推出至少有三大负面作用,一是比赛结果不会转变,二是很容易让球迷将矛头指向裁判,三是会让裁判们更加注重数据,而非比赛本身。

裁委会成员亚当・弗利斯说:“裁判报告,会让人们产生裁判完全准确判罚比赛是可以做到的误解。有些球队利用裁判报告,鼓动球迷给裁判施压,试图用这种办法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判罚。NBA想用裁判报告提升比赛公信力,事实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达到了目的。”

萧华 将全场裁判报告

不管别人怎么看,NBA大管家亚当・萧华却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面对汹涌的取消裁判报告声音,萧华公开宣布,裁判报告不会取消,还要在取得经验基础上,适时推出全场裁判报告。

萧华回应詹姆斯、韦德等人的质疑说:“裁判报告的最大目的是告诉大家哪些判罚是错误的,以及解释为什么是错误的。我认为,这是裁判报告最大的实际意义。”

萧华介绍,裁判报告另一大作用是通过找错来提升裁判在关键时刻的执法水平,“我们有个统计,在一场比赛中,裁判的判罚整体正确率高达96.2%,而最后2分钟正确率却只有87.2%。裁判报告可以增加球迷对NBA的信任,也希望通过裁判报告,让球迷知道NBA是怎么看待比赛,怎样保证比赛透明度的”。 NBA裁判最后2分钟的判罚正确率只有87.2%。

萧华语气坚定地说:“我们的裁判是世界上最好的裁判,我们想达到100%的准确。我喜欢零失误,虽然这很难实现,但我们希望通过裁判报告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裁判的执法水平,让赛场变得更公平、公正一些。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全场裁判报告,这是最大程度提升执法准确率的途径之一。”

负责裁判报告撰写、工作的范德维奇支持萧华的观点,他公布了一些技术性信息:“按照NBA规定,只有比赛在最后2分钟、分差在5分之内以及出现加时赛时,才会出具裁判报告。关于裁判吹罚,NBA官方有三种认定:正确的吹罚、不正确的吹罚(错判)、不正确的不吹罚(漏判)。”

第7篇

 

计算机是由软件与硬件部分构成,软件开发有利于增强计算机的功能,可以使其更好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的利用价值。

 

计算机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在应用的过程中,系统越来越先进,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计算机软件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开发人员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还要保证开发的规范性,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效用的发挥。

 

计算机在各个行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要保证计算机软件的效用得到最大化利用。本文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进行了探讨,希望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人员可以按照设计标准规范操作。

 

1 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比如软件检测不够标准,软件开发系统存在较多的漏洞等,在对软件开发误区进行判断时,有着一定等级标准,分别是一般性、警告性以及致命性的,在报告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这三个报告进行判断,避免出现失误,要保证阐述的层次性,要做好分门别类,还要分清主次,这样才能提高书面报告的质量。

 

制作报告时,还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在检测报告中,要分清重点问题,交代清楚软件的误区,还要标注清楚软件程序是否存在误区,这样才能快速的对软件进行修改。

 

在检测报告中,要保证标注的细致性,即使是表格存在错误,也要标注清楚,一些小小的失误,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软件开发中,软件检测如果不够细致,书面报告没有分清主次,会使研发部门感到厌烦,会影响软件开发的质量,还会降低软件开发的效率,只有明确标注错误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修复漏洞。

 

2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标准

 

2.1 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是软件开发的首要标准,其主要是指根据用户的要求与需求,对软件系统的目标以及模块进行设计,要将模块形成统一的整体,还要给模块设计口令,根据口令自动链接下个模块。设计人员还要创建目标系统,要保证模块接口的方便性,在创建数据库后,要制定软件的指令,还要确定数据库的范围,确定出监测的方案。

 

在多个模块形成一个整体后,还需要做好分工,在操作时,要保证软件之间相互配合,保证系统高效的运作。在软件设计时,还要在子系统中设置口令,要保证系统查看的进度,要对每个模块进行标注,在概要设计完成后,还要进行软件试运行工作,对软件进行有效的检测。

 

2.2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是软件开发的重点内容,其是对软件系统以及模块进行精细的设计与优化,是对模块内部进行完善。在对模块进行规范设计时,需要细化模块,还要增强模块的功能,在一个模块中划分出多个子程序模块,在设计完成后,还要进行试运行,并对运行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及检测、评估,在模块设计中,还要做好模块接口的优化工作,保证对接的准确性。有时候并不是细细的划分这两个方面,通常两者会被较小的软件研发项目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软件设计。

 

在实际的软件设计中,一般采取逐步求精,精益求精的软件计划,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应对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归纳,制作软件流程,设计软件产品步骤。

 

3 对检测环境还有标准的进一步要求

 

为了改善检测环境,应该及早的研发早期创造检测环境,提升检测标准。这就要求应该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检测工具的先进化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比较之前的手动检测,自动检测在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以定性为主要标准变性成为以定量为标准。

 

改善了检测的标准,这就要求检测工具也要不断地更新。检测一方为研发方提供检测工具,不断定期对检测工具进行修补翻新,增强软件产品质量,减轻了研发方的检测压力,并且巩固了研发方完善自身内部检测的能力。

 

双方互补互利,一起提升软件产品,是软件产品具有高质量,实现研发与检测两个方面的双向发展。研发方与检测方的双向发展,注定会带动两方利润最大化,达到双赢的结局。这对于需求者而言,软件的不断更新有序方便了日常工作,对于投资方来讲又带来了巨大利润。

 

4 软件产品的规范化维护

 

软件产品的规范性维护是软件生存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后软件运行的一个阶段,它主要就是对于最后的软件,进行修理,发现在测试中疏忽的错误,不断改善软件,以期达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已改正在开发阶段产生和测试阶段产生的未发现的失误,实现软件系统功能的不断补充和扩展,完善性能方面,最后,投放生产。

 

首先,软件维护规范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管理,尽量避免在修改上还会出现副件作用,修改的前后,要不断的检验,避免错上加错的情况出现,权衡修改前后的利弊得失,尽量减小经济损失,全面的考虑。

 

有步骤地进行修改,严格的遵守控制管理制度,修改后的软件也必须一一检测,反复验证。

 

向上级报告软件问题时,逻辑挺顺,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已经突出修改之后的软件,为上级接受修改前后软件的不同,进行评估报告。其次,软件产品的规范保护就是整修应用的软件产品系统,不断地提高软件的使用效率,已经不断的提升软件升级,提高软件产品的适用性。

 

在研发阶段,及时的检测出出现的错误,别且能够及时的修补漏洞,能够随着外界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自我检测与修补。增强软件产品,不仅要增多软件产品的系统功能,还应该看重自身的性能。

 

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的规范性,研发人员一定要做好细化工作,在概要设计后,还要进行详细设计,在设计完成后,要进行软件试运行,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修复,提高工作的效率。

 

软件开发需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要根据标准优化设计方案,开发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还要有一定耐心,要对软件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保证软件的质量,达到用户的需求与要求,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的功能,才能保证计算机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价值。

第8篇

关键词:年报补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的信息时代,任何国家、社会都面临着信息开放、透明的考验,我国也不例外。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因素也日趋广泛和复杂,年报“补丁”就是其中之一。“补丁”的产生原本只是一线监管机构事后审查定期报告的结果,即交易所发现有关问题后,要求上市公司作出补充或更正披露。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行为却呈现出独有的“补丁”现象。有的公司由于有补充公告可发,工作不够认真使得一些本可避免的错误屡见报端;有的公司利用“补丁”公告大做文章,不但没有改进披露信息,反而把原本重要、敏感的信息以补充公告进行掩饰。有些“补丁”公告的出现并未经过严格的审计审核和证券部门履行相关的监督程序,无法确保“补丁”公告内容的真实可靠,因此“补丁”公告信息的可靠性就存在一定问题。

一、上市公司进行年报补丁的具体动因

(一)外部动机

1、计算或校对等失误。由于其他计算、统计、排版等方面失误需要对年报的部分内容以及年报摘要与全文不一致,仅其中某项内容进行更正。

2、相应监管法规的缺位。由于制度不健全监管部门会不定期修订年报或半年报的披露准则,而使有些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和制度的相关变更机会或是因疏漏而没有执行新的准则,规定年报应披露却未披露信息或是对相关规定未能深入理解造成不合规影响,需要事后进行补充。

3、资本市场动因。由于上市公司存在内外部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司管理当局通过年报披露隐瞒部分信息对公司相关业务实施影响;为了获得配股、增资扩股或避免被特别处理等,上市公司就会有较强烈的动机进行披露补丁。

4、政治成本动因。某些上市公司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某一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经营。

5、审计意见动因。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意见或带解释性说明的审计报告等,公司不得不发出补充及更正公告,解释其原因。

(二)内部动机

1、契约动因。年报数据通常被用来监控公司与其众多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契约,明确和隐含的管理报酬契约被用来激励公司管理当局,将公司管理当局与外部利益关系人联结起来,就成为有意进行年报补丁的动因之一。

2、税收动因。企业不如实报告年度业务收入及费用等有意避税,但为说明公司业绩而不得不进行年报补充说明。

3、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公司出现重大财务数据差错或会计信息披露明显不当,以及出现某些明显低级差错等进行相关补充;或存在与中报利润不一致的情况,致使年报披露市场反应颇为强烈,上市公司必须说明原因。

4、有意隐瞒甚至误导。少数上市公司针对重大事项、收益确认、关联交易、投资者质询等一些敏感问题刻意在实际披露时予以隐瞒,事后再做出补充披露;有意使用接近或相近相关的词句表达以对信息使用者进行误导说明,使得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判断。

二、上市公司年报补丁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年报补丁现状。在2005~2006年这两年补充更正公告的深市上市公司中,在公告当年,有60家公司第一次了公告;有6家公司先后了两次公告,其中的广西南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716)竟然在一年后公布了第二次补丁。而同一家公司在两年中都补充更正公告的只有1家,即保定天鹅股份有限公司(000687)。(表1、表2)

在沪市上市的公司中,在公告当年有199家公司了一次公告;有12家公司先后了两次公告。而同一家公司在两年中都补充更正公告的还有22家。这些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可见一斑。

(二)上市公司年报补丁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除一小部分因录入、核对、排版等技术原因造成的数字、单位、小数点差错等方面的更正外,大多数“补丁”应该是由非技术差错造成的。相对于深市来说补丁数量2006年较2005年有所增长,相对于沪市来说补丁数量2006年较2005年有所下降,但总数还是减少了35家。然而,从现有的样本年报补丁中统计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补丁差错类型大体比例,如表3所示。(表3)

1、技术性年报补丁。技术性年报补丁是由于技术性的错误造成了计算统计失误;核对、排版错误等工作疏忽而需要对相关事宜进行的年报补充更正。大多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一般并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1)计算统计错误。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503)2005年年报披露的股东数由18,678,017户变为21,486户。这仅因为统计相关数据汇总失误而如此大的悬殊。

(2)数据核对排版失误。四川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600505)2005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表中:“报告期内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万元)”金额单位更正为“元”;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600992)2005年年报把每股收益0.06元错写成0.6元。当天(06-4-21)该股票股价开盘就是4.88元,离涨停只差0.02元,随后很快涨停。下午就被交易所临时紧急停牌,停牌时报收于4.66元。次日称工作核对失误刊登更正公告。该股票股价立刻大跌,当日收盘4.21元。这次错误很难说这是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因为该股票公布的净利润为1,031万元,总股本16,437万股,相除得每股收益0.063元,应该说不是故意造假,而是一次技术性的差错;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054)由于数字核对疏忽导致原客运索道、园林门票、酒店住宿等业务毛利、所占主营业务毛利比例及毛利率三项指标错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解。

2、非技术性年报补丁。非技术年报补丁则指由于误导性称述、虚假记载相关数据信息、遗漏重大事项的披露,包括对新准则相关规定未能深入理解执行而没有完整有效地完成披露工作,因敏感问题受到投资者质询等从而进行的事后补充或更正。

(1)误导性陈述。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ST(000557)更正《2005年年度报告》说由于技术原因在使用软件制作时,导致其第4.2条“前10名股东、前10名流通股股东持股表”中“持有非流通股数量”一栏中的数字末尾多加一个“0”,致使相关数字扩大10倍。公司是给了解释,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其有意使用相关相近的表达以对信息使用者误导说明,使得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判断。

(2)虚假记载相关财务数据信息。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公司ST(600842)2006年2月14日将2005年“利润表”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本期数)-894,762,940.49元改为-907,746,074.00元,仅此一举竟凭空减少了上千万资金(12,983,133.51元),这能否说明该企业以处于衰退期,近期不会扩大规模。“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的坏账准备本期减少数合计(合并数)1,146,401.92元改为782,767.07元(合并数);“合并资产减值表”中的应收账款本期减少数合计1,143,609.03元改为779,974.18元;“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本期增加数(含合计数)”14,131,630.45元改为0元。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000928)2007年5月29日将2006年主要会计数据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瞬间由7,685,314.40元变更为-2,706,140.9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由0.85%变更为-0.30%。公司业绩突然转盈变亏,是否跨度太大。上海华源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757)2006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减额;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和总资产;贸易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例等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都在同一时间内大幅度更改,出了不少错。

(3)遗漏重大事项的披露。星美联合股份有限公司(000892)2006年8月25日将2005年年报“本年度公司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中增加披露诉讼连带赔偿责任,返还其他公司22,026,796.77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146,020.00元和保全费136,530.00元,共计22,309,346.77元。后期又因贷款逾期未被诉讼,将担保方持有该公司的4,511.2782股法人股进行拍卖,以每股净资产1.42元差额造成损失33,383,458.68元,由其赔偿给担保方。如果说上市公司对如何披露把握不准的话,遗漏什么解释说明的方块图等也罢,但至少也不该出现遗漏重要事项披露现象。

(4)对新准则相关规定执行不到位(包括理解偏差)。广州冷机股份有限公司(000893)2007年4月11日因内部工作人员对新准则理解不到位,把“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附注”中关于所得税计算过程表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归类错误。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8,377,834.11归类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由此可见,管理当局更应该加强其业务能力的培养及训练。

(5)因敏感问题受到投资者质询。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所得税项目由7,712,854.56元更正为28,928,451.43元,单此项至少造成所得税变动21,215,596.87元,其变动对公司净利润、投资者及少数股东影响颇大。而因部分投资者不断咨询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对其敏感的利益关联交易及风险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说,道出部分隐性业务事项,平息此举风波。企业把自己挣的辛苦费都计算错误,那么其他信息的可靠度有多少,恐怕只有企业自己清楚。

(6)有意隐瞒不予及时披露。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600263)一句由于工作偏差,2005年度报告摘要中未对“重大关联交易”事项“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进行披露,而事后又进行大篇事项说明。上市公司竟然会将如此重要的内容“没有”披露,一般的信息使用者都会产生疑问,而作为监管部门,审计师怎么会没有发现,这显然是有意对相关财务数据信息隐瞒或是拖延时间。

(7)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其他事项。监管部门对年报编制的要求一般都作了明确的文字性规定,但还有部分公司对应披露事项未进行披露。例如: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600068)2005年年报中未披露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计算表。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122)2005年股份变动情况表未披露“国家持有股份本次增减和境内法人持有股份本次变动增减,后又补丁公告分别为-75,870,701股和75,870,701股。

(三)结论。仔细分析这些补充、更正公告,透过“补丁”的内容很容易发现,相当大一部分“补丁”涉及的信息内容都包含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规定的范围内。“补丁”的存在充分说明上市公司没有完全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编制年报,关键在于上市公司自身不认真或责任心缺失。如果上市公司如此马虎地对待年报编制工作,那定期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将会大打折扣。根据信息传递理论,高质量公司的管理当局有动力进行充分披露,以向市场传递企业未来准确的信号,以证明他们的企业属于合意的种类。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公允性必须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检验并出具审计报告后才可以向外界提供。一般说来,资产规模处于高速成长和扩张的公司,其面临的风险及业务复杂程度均会较大,另外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可能因为对新业务的不熟悉,对新政策不能完全理解而跟不上,同时企业的边界还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组织的交易成本也会上升。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的动力本来就来自于强制性而非自生性,所以管理层为达到某些目的或是有意隐瞒而不披露或者虚假、减少披露,这些都可能导致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差错的概率变大。

尤其是ST公司,通常为解释其原因而出补丁概率较大;其次就是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非标准意见很明显说明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若无强制性要求,该公司一般不会主动披露不利于自身的信息。

三、提高上市公司年报质量的建议

在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状况和原因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范和改善年报披露质量。

(一)完善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中国证监会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250多个证券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再加上《证券法》的颁布和实施,都充分说明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化程度。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是否成熟、规范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在规范财务报告方面制定了《会计法》、《公司法》以及各种《会计制度》、证券监管办法和规范性条例,再加上2007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基本形成报告规范体系。为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应建立以《证券法》为核心,针对包括信息披露在内的市场交易、收购兼并、内幕交易、投资者保护等各方面制定二级法规,由交易所等自律组织制定相关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规范预测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实现,强化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是现代证券市场的基石。

(二)完善我国证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质量监管不力的局面,应进一步明确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质量监管的目标,完善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质量的监管体系。参照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应当因地制宜地采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方式。但在这种方式中,应明确几个监管主体的任务和方向,逐步由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共同构成功能互补的具有明确责任和权限的监管体系。在责任和权限的设置上,除注册会计师主要监管首次年报信息质量、证交所监管持续性信息披露外,中国证监会可以和证券交易所交换一部分权力,充分发挥证监会派出机构的力量,与各证券交易所形成互相合作、协同监管、权责清晰、目标明确的职能分工。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中介机构的自律监管,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立信息披露的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巩固监管体制。

(三)加大违规成本。按照相关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对影响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标准公开真实披露。但是,管理当局之所以愿意发表补丁公告披露相关信息与监管力度的加强有一定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违规成本太低。有关监管部门在加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编制责任人的指导培训、强化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披露主体的责任意识的同时,还应当逐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比如,建立定期报告“补丁”档案,对性质恶劣的严重遗漏、差错或打补丁次数超常的上市公司予以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甚至法律制裁。而“补丁”成风现象同时也需要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年报补丁都损害了定期报告的权威性、可信度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必须有的放矢地针对年报补丁现象建立一套有效的纠错机制。

(四)促进年报主体及相关主体的成熟与完善。从公司内部而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治本之策;从公司外部而言,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是基本保证;另外,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加强我国民众整体诚信意识和建设完整的社会诚信体系才是杜绝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的根本保障。上市公司的内部因素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根本问题所在,但是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只能依赖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建立股东追究相关责任人机制,追究相关责任人。在公司内部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构建规范化法人治理结构,改进内部监管体系,建立相应的权利约束与制衡机制。完善对上市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公司最终净利润和股价为基础的业绩考核机制,使经营者的报酬直接与净利润或股价相挂钩。与此同时,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和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各项会计流程;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并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为后期有效的完成报表披露工作打基础。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使经营者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与企业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信息披露的质量才会进一步提高,才能保护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潘琰,辛清泉.所有权、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契约理论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2004.4.

[2]齐伟山,欧阳令南.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

[3]钱红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分析.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3.

第9篇

我们天天与汉字打交道,读书、看报、写文章都离不开汉字,可是大家是否注意过,错别字时常悄悄地溜到你我的周围,影响着我们.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生活中出现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错别字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自从仓颉造字以来,汉字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但是如今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商店的广告、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常出现错别字。这些街头错别字影响了市容,污染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急需得到治理,以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

调查材料分析:第一种是“乱用汉字,用错汉字”。这种乱用汉字,乱写汉字的情况,大多数是文化修养不高的人手写的,比如说:卖鸡蛋的小贩把鸡蛋的“蛋”写成了元旦的“旦”;把公“厕”写成了“公则”;把“库”写成了“裤”;收破烂的把“留”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但是,我发现正规商店的广告和路牌也有错误。比如说:眼镜店广告把“需”写成了“须”;通心岭社区的标语牌把通心岭的“心”写成了新年的“新”。

第二种是“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现在在深圳,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深圳靠近香港,很多香港人来这里工作,所以用了很多繁体字;而且有些商家错误地认为繁体字体现了这家公司的国际化,于是赶时髦也采用。还有些从外地人来到深圳,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方言。

第三种是中英文不规范使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一些路牌上,出现了中英文不规范使用,不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例如,市少儿图书馆用的是汉语拼音却有大写;园岭一街和广告牌是中英文并用;红荔天桥是英文。都不统一,让人眼花缭乱,可能更让外国朋友如坠云雾中。这些也属于用字不规范的行为之一。

第四种是网络新语乱用汉字,广告中乱用汉字。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虽然这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汉字的变革,但也不能乱用汉字,有些人为了时尚,也就用上了;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成语乱用。你看,上面几幅网络新派流行的漫画,虽然很幽默搞笑,但是里面的错别字却触目惊心,尤其会让青少年儿童产生误解和歧异。广告牌竟然把“长久安”写成了“肠久安”。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错别字,我感到真后怕,我平常在作文和作业中也常出现错别字,想来真脸红呀!真对不起老祖宗的汉字!我建议:商家应该制作标准的广告牌,政府应该加大对使用规范汉字的宣传,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它的发扬光大!

错别字调查报告2调查人:______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

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

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

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错别字调查报告3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

错别字调查报告

。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

调查报告

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4原因

如今错别字已经屡见不鲜,什么小摊小贩的招牌、网络文章、广告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因此,我决定来一次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

先就近开始,从我身上开始调查吧。本来我信心满满,认为错别字肯定不会多。一调查错别字还真不少,就拿上次考试来说。有一个成语?一如既往?,而我竟然写了一个?一如继往?。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错别字例子么,调查到这里,我的脸也红了,恨不能直接用钻地术到地底下躲着。?算了,还是走上街头进行一次调查吧。?我心中暗想,?估计小商小贩的错别字也不会少。?于是,我过去到了商店门口。

我学着孙悟空,大眼一扫,顿时就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臭豆付?。?这家是干嘛的,这年头连臭豆付都有了。应该是臭豆腐吧。?我心中暗笑,迈步走了不去,诚恳地对店主说道:?您好,您的招牌好像有点问题。??你个小毛孩子懂什么??店主毫不耐烦地说道,?这是为了简单。?没办法,出师不利,我继续调查。没多久,我就又发现了一个?顶头上丝?,可人家却说这是为了迎合潮流。再去看

网上的文章,错别字更是数不胜数,?的地得?三兄弟老是玩换位置的游戏;还有的书中总是把?像?写成?象?……

分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会有这么多的错别字。?一番调查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有人可能是不太熟知祖国汉字的使用方法,例如我把?一如继往?给写错了,还有把‘的地得’用错地方;有的人大概是为了简单,减少笔画,比如把招牌上的‘腐’写成‘付’;个别人可能是为了迎合潮流,吸引更多顾客的来临……?看来,错别字也是多种多样啊。

建议

?总不能把那些把汉字写错的人塞进小学课堂吧?那该多滑稽啊,真不亚于唐僧娶妻。?我头疼地想着,好容易才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真应该来个错别字宣传班,把那些容易错的字都宣传出去,并且提醒大家注意,告诉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而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应该多加注意,千万不能让错别字这个家伙来‘偷袭’。这样的话,估计错别字出现的几率就会小多了。?

这次错别字调查行动也就完美落幕了,如果所有人都能正确使用祖国汉字,这该多好啊。

错别字调查报告5调查时间:2011年8月16日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错别字调查报告。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调查报告《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6调查时间:____年9月6日.

调查地点:嵊州市东后街.

调查目的: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提出改进建仪。

调查分析: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用耳朵听,还是用眼睛看。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错别字的具体情况千齐百怪,层出不穷。有的还令人狂笑不已。

1、繁体字原因。

如:把嵊州大桥的“桥”字写成了繁体字的“桥”,还有国商的“国”字也写成了繁体字的“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字都把它们写成了繁体字。写成的繁体字的坏处是:有些人看不懂繁体字,经常会认错字,就会造成字认失误,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多么不值得啊!走在大街小巷中,一定能看到许多酒店和商店为了显示气派,时常会用繁体字写店名。但是一些字没有繁体,只好用简化的,并且繁体字笔画较多,一不小心就会写错。比如像是“贰”字,有多少人会给它加上一撇呢?

2、同音字原因。

如:在、再;其、骑;鸡、机;依、衣……写出这种类型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粗心马虎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自己识字能力太差而造成的错误,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成语本身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有不少害处。如果不区分它们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谁能听得出来是哪一个词或字呢?

第10篇

[论文摘要]正确区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前提:注册会计师如果不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业务,那他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不断地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严格规避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保证其职业道德和执业质量的前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商品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即将面临国门的全面敞开,为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迎来了方兴未艾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备受重视并被广泛应用。随着注册会计师社会地位的日渐提高,其所负担的法律责任也在不断增长,这在世界各国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在认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之前,应先清

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区别《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中规定:(1)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是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提交审计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应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中以示负责。(2)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应尽的义务,是审计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对会计报表整体的意见,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也要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中予以明确。

这使我们认识到: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独立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即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以增强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也就是说,审计报告只是注册会计师表述审计结论的手段,它本身不能替代会计报表。由于审计报告与会计报表是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种报告文件,那么,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就应只限于检查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只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而会计报表编制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最终责任应由管理当局而非注册会计师承担。由此可见,审计责任是有别于会计责任的,不能将两者简单地混淆在一起。正确区分两者,是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前提。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判断标准

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不断的应用,注册会计师被控告起诉的事件也呈递增趋势。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不外乎这两种: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

两种责任的类型及成因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看出: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时,只要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态度,充分考虑审计风险,通过实施必要和适当的审计程序,就会将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与舞弊揭示出来,这是注册会计师应尽的责任。但由于审计测试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即便完全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也不可能将所有错误与舞弊揭示出来,只能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误与舞弊。至于重大错误与舞弊未能查出的原因,关键要看是否源自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过错。如果注册会计师有过错,那么他就要承担表2中所述的责任;即使注册会计师没有过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通常也会将错报、漏报及舞弊未被查出的风险转嫁到注册会计师身上,特别是当公司发生经营失败时,管理当局往往会指责审计失败,而起诉注册会计师,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和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其次是将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混淆了。所以,正确区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对注册会计师非常重要,否则注册会计师有可能要无辜地替管理当局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未尽职业责任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主要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注册会计师被起诉后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判断标准为:检查注册会计师是否严格地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按照独立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那么,他就必须承担法律责

三、注册会计币如何规避法律诉讼

注册会计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它是一个容易遭受法律诉讼的行业,如何规避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注册会计师来说,在执业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首先,要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因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是杜绝产生过失行为和欺诈行为的根源所在。

其次,应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不但要熟练掌握审计业务的知识要领,更要熟悉会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与实务。因为审计是对会计认定的再认定,如果注册会计师本身不是会计高手的话,就很难查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事项,那么他面对的审计风险就太大了,随时都有被起诉和受到法律制裁的可能性。

再次,注重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专业判断来源于平时知识的全面和经验的积累。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判断能力,才能出具合理的、恰当的审计报告。最后,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注册会计师应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有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时,应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和判断,并确定是否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如证实错误或舞弊确实存在,应提请被审计单位适当处理,并考虑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必要时,应征求律师的意见或解除业务约定。注册会计师采取的这些措施,均可避免审计过失的发生。

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在开展日常业务时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2.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是保证独立审计准则得到遵守和落实的重要手段。质量控制是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赢得社会信赖的重要措施。

3.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在业务约定书中,应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一旦发生法律诉讼时,它可将纠纷降到最低限度。

4.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拒绝不正直的,特别是已陷入财务和法律困境的被审计单位的委托。这样可以降低审计风险,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5.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熟悉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和生产经营实务,可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某些错误,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风险。

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可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时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财务损失。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差错;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3日

一、前期差错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前期差错。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

(二)前期差错产生的原因。根据前期差错的定义,可以从错误的根本上探究前期差错产生的原因,但如果从差错产生的动机上看,无非有故意和非故意之分。故意将账务处理做错在会计上属于舞弊行为,非故意原因出现的会计差错可能是由于会计人员理解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差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疏忽造成的。

由于疏忽原因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现的前期差错主要有:(1)忽视事实或者是错误的使用,比如一个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按照商品收入的确认原则确认了收入,但实际上应该按照合同规定的方法对营业收入进行确认;(2)用错误的方式进行账户分类及计算,比如某企业购入五年期的国债,想要持有至到期,却错误的将账目计入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3)漏计已经完成的交易,比如说企业已经销售了一批商品,并且已完成商品的发出工作,已收到货款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些条件已表明商品销售已经确认完成,但并没有在销售收入账目中记录。还有的就是没有实现的收入却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4)错误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将工程人员的工资列入了“管理费用”。出于故意而导致的会计差错,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时使用了法律或者是会计准则等不允许使用的会计政策。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如果对发出的存货计价方法却仍然采用后进先出法,就属于主观故意导致的会计差错。

如果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差错,会使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反映错误信息,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及时纠正错误信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则

(一)更正会计差错要以相关准则为准绳。《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明确指出了前期差错的更正方法以及账务处理程序,企业在进行错账更正时应遵照执行。只有遵从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工作才能逐渐规范化,并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更正会计差错必须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的要求。更正会计差错,往往需要作出新的账务处理来纠正原错账,新的账务处理必须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只有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才能反映错账的来龙去脉,清晰表达调整的思路;才能做到核算准确,数字可靠;才能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和账表相符;才能使会计报表前后期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如果更正会计差错不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的要求,采取一些简单的甚至不允许的(如用药水涂抹后进行更正)更正方法,则会导致账务混乱。

(三)更正会计差错必须具有针对性。更正会计差错首先识别错误的环节并将错误进行归类,之后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别,选定不同的更正方法。问题出现在哪里,就针对性的从哪里进行修改,从而消除虚假的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会计核算情况。

三、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选择,可以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从发现差错的时间上考虑,可以分为年度资产负债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或者是当年发现当年的会计差错,以及当年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发现以前年度的差错;二是从差错的重要程度上看,分为重要的会计差错和不重要的会计差错。

一般来说,对于当年发现的会计差错,或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发现以前年度的差错,会计上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进行错账更正,而不必强调差错重要与否。而如果是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要求进行处理。

如果当期发现前期会计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该具体准则将会计前期差错分为重要的前期差错和不重要的前期差错。所谓重要还是不重要是相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言的。如果财务报表项目的遗漏或错误表述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所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遗漏或错误就是重要的。重要的前期差错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本着简化核算的原则,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以下分别论述:

(一)重要前期差错的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一般采用追溯重述法。追溯重述法即在发现会计差错的当期,视同该差错以前从未发生过,从而对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以及损益类项目金额进行调整。同时,企业还应在发现差错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的比较数据,即追溯重述差错发生期间列报的前期比较金额;如果前期差错发生在列报的最早前期之前,则追溯重述列报的最早前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期初余额,涉及到损益的,还应调整差错对发现当期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财务报表的其他项目的期初数也一并调整。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例如:大华公司2014年发现2013年公司多计提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450,000元,所得税申报表中已经将该费用扣除。假设2014年使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司发行的股票份额为3,600,000股。假定税法允许调整应交所得税。

1、分析差错的影响数。2013年多计提折旧费用450,000元,少计所得税费用112,500元(450000×25%),少计净利润337,500元(450000-112500),少计应交税费112,500元,少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3,750元(337500×10%)。

2、冲销多计提的折旧:

借:累计折旧 4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0000

3、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12500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37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7500

5、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75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3750

6、财务报表调整和重述。大华公司在列报2014年财务报表时,应调整2014年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年初余额,利润表有关项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金额也应进行调整。

(1)调整2014年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调减累计折旧450,000元,调增应交税费112,500元,调增盈余公积33,750元,调增未分配利润303,750元。

(2)调整2014年利润表有关项目的上年(2013年)金额。调减营业成本450,000元,调增所得税费用112,500元,调增净利润337,500元,调增基本每股收益0.09375元(337500元/3600000股)。

(3)调整2014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有关项目的上年(2013年)金额。调增前期差错更正项目中盈余公积上年金额33,750元,调增未分配利润上年金额303,750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上年金额337,500元。

(二)不重要的前期差错的更正。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在进行错账更正时,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所谓未来适用法,即只需将错误按照正确的做法进行更正就可,不需要调整发现当期报表项目的期初数,只需要调整发现当期于前期相同项目的金额。涉及损益的,直接计入本期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

假设上题中,大华公司2014年发现2013年公司多计提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45元。则因为金额较小,为了简化会计处理流程,没有必要采用追溯重述法,只需要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调整即可。即只需要做一笔如下分录:

借:累计折旧 45

贷:管理费用 45

四、加强会计差错更正准确性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减少会计差错的发生并能保证出现差错后可以即刻得到修正。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制定水平及实际发挥作用却参差不齐。大多会计差错的形成往往是因为企业没有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造成的,这充分说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要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增加会计差错更正的披露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在附注中披露与前期差错更正有关的下列信息:前期差错的性质;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的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这种信息披露是不全面的,还应要求企业披露会计差错更正时公司的整体状况及行业状况的说明、对更正影响的持续性披露等要求。对持续性披露的要求有利于增加市场对差错更正行为的监督,也有利于投资者对差错更正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

(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规范性,我国陆续了多项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一些企业利用法律法规某些条款的缺陷进行会计操纵。对此,应当加大处罚力度,对财务虚假陈述等欺诈行为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惩处,并引入民事赔偿制度,使投资者的损失得到赔偿。

主要参考文献:

第12篇

摘要:设计了大学物理实验手机APP系统,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在手机APP系统中记录数据,手机APP将判断实验数据的错误并实时反馈实验改正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在手机APP系统中查阅保存的学生实验情况来评判学生的实验表现,结合手机APP系统保存的实验数据及自动处理结果高效批阅学生实验报告.手机APP系统在大学物理实验的预习、实验、考核、实验报告等教学环节的应用将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手机APP;教学环节;教学效率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学物理实验在理工科各专业甚至部分文科中开设,担负着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至科学实验基本素质、能力的任务[1].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人数多,上课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其物理理论基础及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每个学生需要完成多个实验,每个实验要经过课前预习、现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考核等教学环节.一般大学从事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师很少,因此,1位教师在1个学期内需要从事数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同一教师每堂课上需要同时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数个实验操作,课后则需要批阅大量的实验报告.在实际教学中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如何在几十个学生同时实验时及时发现及改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实验结束时如何有效地同时检查几十个学生的实验数据,批阅大量报告时如何快速有效地判断每个学生的数据处理是否正确.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大学物理实验的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2-3],以国家仪器公司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为代表开发的虚拟仪器的应用[4-5],基于Wifi的物理实验实时评价系统[6],智能手机在实验室宣传、管理等方面的应用[7-9]等.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手机学习预习课件的启发,考虑智能手机便携性好且在大学生中已经普及的优势,笔者提出采用手机APP系统解决上述由于学生多而教师少引起的一系列实际教学问题,本文详述实现手机APP系统的具体的硬件、软件结构及系统功能,并以“简谐振动的研究”实验为例描述其主要应用.

1手机APP系统硬件、软件结构及功能结构

以学生实验时使用的智能手机移动设备为重点,手机APP系统的整个硬件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脑(Laptop)等在内的移动设备可通过分布在各个实验室的无线接入点集线器接入中心交换机,进而访问中心服务器.而中心各实验室的计算机、工作站可接入中间集线器或直接接入中心交换机访问服务器.在校内教师和学生的移动或固定设备可通过校园网访问中心服务器,在校外则通过Internet进入校园网来访问实验中心服务器.手机APP系统的软件结构如图2所示,前端主要软件为学生做实验时使用的手机APP客户端,还有用于教师评估学生实验情况和批阅报告的计算机PC客户端应用及在手机和PC上的基于浏览器的应用.后端有数据库、Web服务器、业务规则服务器及其他应用服务器,为前端客户程序提供结构、非结构数据存取,网页产生及浏览,业务规则检查及其他应用服务.手机APP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3所示.系统用户角色有学生和教师2种类型,学生主要利用手机应用在实验时记录实验数据.应用系统将综合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仪器的各种规则现场判断学生数据,如有错误将实时提醒学生并提供和数据错误相关的实验指导意见,实验数据及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情况将保存在后台的数据库中,学生做实验报告时可以在手机或PC客户端得到实验原始数据表.其他功能还可以包括实验预习、预习检查测评及仪器操作指导等.教师利用手机APP系统可以了解实验的总体情况,现场及时发现实验出错的学生.实验数据的大部分核查工作将由手机系统在实验过程中自动完成,解决了实验结束时教师短时间内同时检查很多学生实验数据甚至出现学生排队的现象.实验后,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或PC客户端访问后台数据库获得学生的实验情况、实验数据及系统自动处理好的实验结果,用于评判学生实验成绩,批阅实验报告.

2手机APP系统案例:简谐振动的研究

简谐振动的研究实验[10]在气垫导轨上研究谐振子模型的运动学规律和动力学规律,实验系统如图4所示.运动学规律的实验内容为规定振子系统初振幅x0一定的情况下,在1/4周期内利用固定在滑块上挡光片和2个光电门测量从平衡位置运动到不同位移x的时间t,从而验证运动方程:x=x0sin(ωt),需要测量的数据见表1.实验后处理数据过程为先对滑块运动到位移xi时间的多次测量tij求平均得到ti,然后计算sin(ωti),在1/4周期内作x-sin(ωt)图,用直线图解法或线性回归法求斜率,如线性相关系数接近1,斜率和设置的振幅x0相符合,则验证了位移方程.在传统实验中,实验前学生按照类似表1的格式在报告纸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时测量数据并填入表中,实验完成后教师检查数据.该实验不少学生常犯2个错误:一是光电门1没有调整到正确位置让滑块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出现计时错误;二是2个光电门由于碰撞等原因1个光电门工作不正常导致计时错误.不少学生在实验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教师则由于需要指导分布在不同实验室做多个实验的数十个学生,如学生不主动提问,往往也没机会及时发现错误并给与指导,实验结束教师检查数据发现错误时,很多数据需要重新测量,甚至需要重做实验,浪费了学生和教师的大量时间,经常导致拖堂,影响教学进度.手机APP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验时每个学生用学号和密码登陆手机APP系统,手机APP客户端给出类似表1的数据表格,学生将测量的实验数据直接填入到手机APP中.手机APP系统会实时将学生测量数据和理论或参考值比较,并进行其他规则如有效数字等的检查,如有错误将立即反馈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改正建议信息,还可以根据学生出错情况进一步提供微课形式的内容指导,学生如果还无法解决问题则请教师现场指导,这样就能保证及时发现学生实验错误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了教学效率.大学物理实验手机APP系统也能缓解实验结束时教师短时间内同时检查很多学生数据并逐个指导学生的难题.由于手机APP能实时发现学生实验时的大部分的错误,教师在实验时也给予了个性化指导,大大减轻了教师最后检查数据的压力.而且,和人工检查数据相比,手机APP系统检查实验数据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以表1的学生实验数据为例,不同学生的简谐振子系统的m,k1,k2,x0,x1,…,x7等都可以不同,导致每个学生的实验数据t各不相同,人工短时间内判断各个同学实验数据的错误存在困难,手机APP系统则很容易判断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数据.如果对同一组学生的十几套仪器个性化数据,还可以避免学生互相抄袭数据,更便于准确评价学生的实验表现.手机APP系统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及评判学生的实验情况,提高教师批阅学生实验报告的效率.实验时学生的错误数据、正确数据及其他相关实验情况都将通过手机APP系统存入服务器的后台数据库.教师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或计算机客户端访问这些数据,了解判断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及总体实验情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难以现场评判学生实验操作成绩的困难.教师也可以查询计算机自动处理的实验数据来判断学生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减轻了批阅报告时教师审核学生数据处理部分的工作量.在“简谐振动的研究”实验中,学生测量的m,k1,k2,x0,t1,…,t7的错误数据、改正情况、正确数据及实验进展时间等都将存入后台数据库;计算机自动计算多次测量的平均值t,计算sin(ωt),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x=x0sin(ωt),给出斜率、截距、相关系数、标准偏差等拟合结果.教师通过客户端查看存入后台数据库的实验数据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通过比较实验数据的计算机自动处理结果和学生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快速判断学生实验处理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提高了批阅报告的效率和准确性.手机APP系统的实现采用WeX5作为开发工具,WeX5开发的手机应用移植性好,也可以调用本地的硬件资源,用户体验优良.图5为手机APP系统学生实验时的登录界面.图6为“简谐振动研究”实验时,手机APP系统学生客户端的记录实验数据界面。

3结束语

手机应用系统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有效地缓解了大规模教学需求和教师数量少的矛盾.一方面,手机应用系统在学生实验操作现场实时反馈实验数据错误,即时提供相应实验指导,保证学生按时高质量完成实验任务.另一方面,手机应用系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并自动产生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保证教师高效地批阅实验报告,准确评判学生成绩.手机应用系统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各种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的很好补充,对提高传统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平生 柴志方 崔璐 张国飞 陆浙 陈廷芳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