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

时间:2022-06-04 12:1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壮大,国家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各类综合大学,财经类高校纷纷开设会计学专业,并不断致力于完善会计学教学课程体系,期望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规格会计人才。各类专科和高职院校也纷纷探索如何从职业教育角度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工作人员。研究当前国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规划会计人员职业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会计人员类别,形成以普通技能教育为基础,进而通过继续教育和考试遴选选拨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当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今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稳步高速发展,市场经济走向繁荣,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等经济实体数量不断增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融资、投资业务,国企股份制改造还有证券资本市场的繁荣都对会计人员和会计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而我国当下会计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也成为制约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硕士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主要有以下问题:

1、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在现在的全日制会计人员教育中,基础理论教学所占比重仍相当大,而专业理论往往着眼宏观,缺乏细分。进而导致学员在学习中学得很多,用的上的很少。

2、没有规范的会计人才培养教材选用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材的作用相当重要,好的教材往往精炼易懂,有利于更好的帮助我们完成培养目标,使学员能够更省时、省力的理解知识点,并掌握相关理论精髓。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密切。学员的实践课程安排没有与教材和学生将来的就业预期紧密结合,实践课往往缺乏管理和控制,形式上没有创新,没有为学生营造工作情境,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时也无法及时向教师反馈和请教,进而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会计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脚步。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普遍应用于当前的企事业单位之中,而会计教学依然以手工记账模式为前提进行。而实务中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记账对于工作时间的分配和工作重点的选择完全不同,因而导致会计教学在核算工具和方法上与时代脱节。

二、改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位的经营收支活动。职能是核算、监督和支持决策。对其进行核算,分析其内涵的经济信息进而指导管理和经营的实践是会计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

针对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会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一个方面着手改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有针对性的设计会计课程。在会计职业人才的培养中,要完全抛弃应试教育的樊篱,以素质提升和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不重要的或者不应学的要尽量少学或者不学,而与工作和社会需求相关的课程要多学并且学透论文格式。在未与实践结合前,课程要简单,以基础为重点。通过实践考核,在学员可以熟练运用会计工具的情况下再增加复杂业务和特殊业务核算的课程。

同时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就业预期相联系,对课程设置的评价重点应抓以下儿点:一是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二是基本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三是综合则务分析能力和不同岗位适应能力。其评价方法,既有客观定量的方法,如通过率、考试成绩,也有定性的方法,如教师的综合评价认定、实习单位的评价、个人的自我评价等。四是在课程管理上,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上作及文件的形式,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硕士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高度关注会计职业领域国家出台的最新的法律法规、制度办法、政策措施等;广泛泛吸收采纳政府会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社会会计、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单位则务会计部门的专家及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符合规范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2、要彻底改变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教育观念,研究构建全面的学员素质评价方法。要确定学员培养目标,离不开对学员素质的评价。如果单从考试成绩评价学员,经常出现高分低能的学员。学员的素质不仅包括其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还应包括其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全面客观的评价是对学员最好的奖惩和激励,通过考试成绩进行客观评价固然是容易实现,不过这显然容易抹杀学员的个性特点、学习潜力和创新精神,所以改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研究如何建立全面的学员素质评价体系。

在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培养模式时,应从会计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围绕所需能力,形成全面综合的素质评价体系。会计职业教育,应充分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对学员的需求,根据需求确定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方式,以准确评价会计人员素质为前提,对会计专业的若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适当予以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或与本专业不是密切相关的内容,增添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加强对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会计人才的培养是直接面向社会会计岗位的需求而进行的,高职教育执行以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原则,应重视实践教学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创新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是达到预期培养日标的重要前提。

在实践教学问题上,研究重点应放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上。加强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同时要对实训课程的设计进行督促和评价,要把实践同学员所学理论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实践课和理论课时间,趁热打铁,在学员尚未遗忘理论知识之前利用实践课加深学员对相关理论的理解程度,使学员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要点硕士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并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密切联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企业进行工作实践,做到学有所用,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要能及时与教师沟通,进而达到社会实践促进理论教学的目的。

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会计职业以监督、核算和支持决策为主要职能,而所有职能都要求会计人员要公正、客观、严谨要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对待本职岗位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较好的完成会计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应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自古以来中国教育讲究“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排在第一位,重视的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的德育,而会计人员教育同样需要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通过言传身教,使学员明白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有素质的人的一项重要品质。

第2篇

关键词:生命之花 行为艺术 社会学评价 伦理

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活动中,一对艺术家的行为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情感冲击。舒勇和区志航,前者是中国最受媒体争议和关注的艺术家,2006年与陈逸飞、陈丹青、赵半狄等五人荣获“时代艺术家大奖”;后者则是广东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他在各大景观做俯卧撑的《景观》观念摄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就是他们,征集地震死难者的骨灰,用来雕塑了一座“生命之花”。原本是一个雕塑制作的艺术行为,经过媒体的报道和放大,已经演变成为一系列的社会事件。这些事件中,有一对在地震中丧失自己双胞胎女儿的父母――赵德琴夫妇。他们几经犹疑,最终决定捐献出自己女儿琦琦和佳佳的骨灰,力图让爱好艺术的女儿,通过艺术使其生命得以延续。第一次,他们捐出了骨灰的一部分,后来舒勇回到北京后,他们又决定将女儿们所有的骨灰都捐给艺术。但是在机场,一群不明身份的人阻止了他们登机,导致赴京捐献的行动没能实施。

按照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从本质来讲,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和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愿望。汶川大地震对于世人的冲击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物质生产中,而是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包括艺术生产。我们看到了很多艺术家满含眼泪地登台演出,那是由衷的歌唱人性;也看到了一大批关于大地震的文艺作品,由于出自艺术家的内心而具有了同样震撼的感染力。

我们相信,面对这样一场浩劫,面对这场浩劫中无数的人间悲剧和英勇行为,只要是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的。艺术从来都被看做是艺术家发自内心的个人冲动,但是在这个日益联系和互动的时代,艺术已不大可能只是自己躲在象牙塔里面的创作。舒勇说:“如果一个艺术家天天在家里阳春白雪的画画,我不愿意成为艺术家,宁愿做小市民,(因为那样)太没有意义了。”①从舒勇他们在震区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创作初衷确实是好的、真诚的。应该说,他们的创作原本还是属于雕塑的范围。但是,随着围绕雕塑创作的进行,整个进程中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对骨灰的征集,需要做很多人际的交流。艺术作品尚在酝酿中就表现出来和社会紧密的联系以及蕴涵的作用力。这些交流活动,使得看似传统的一个造型艺术行为,演化成一个声势浩大的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已非纯粹的个人艺术行为,它已经变成了大众社会行为,对于艺术的评价也已经远远不能仅仅用评论家和艺术家个人的话语来定论。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艺术就是以“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艺术”,“而艺术的社会学评价则涉及了一个功利性的价值判断,即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从美术本体论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本体的分析得出一件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而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评价,其作品的可接受程度就不仅仅是艺术作品自身所能决定的。”②

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主体性,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离不开艺术家这个创作主体的创造性劳动。但是艺术欣赏也具有主体性。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对艺术文本的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艺术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体现在艺术作品在诞生之后,即被加入了观者之念,而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行为的结果了,所以,公众也有了权利、有理由去做出自己的解读并相应地处理它。

舒勇他们的“生命之花”创作活动,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公众的关注和干涉。从最初舒勇将其艺术构想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开始,到后来进入北川等地征集骨灰,再到官方参与的新闻会和研讨会,直至最后作品完成并在广州蓝宝石当代艺术馆揭幕展出,社会的声音始终伴随着他的创作。这些声音,从最初的几乎一致谴责作者“别有用心”,到逐渐的理解,最终面对作品的静谧、皎洁和璀璨,人们不由发出了赞叹声。

公众之所以对这件作品表现出如此的关注和投入,主要是认为艺术家用意图伦理挑战和颠覆了生命伦理。不可否认,经过大地震的洗礼,艺术家确实是和所有到过震区的人们一样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因此,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之手,为多难的祖国和灾区民众做一些事情。艺术家的意图大家逐渐理解了,但是牵涉到生命的观念,国人对于生命伦理的看重和对于不择手段以实现所谓高尚意图的厌恶,造成了社会从媒体到民间普遍的质疑和激辩。从TOM网和新浪网等媒体调查数据来看,约有半数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死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草原、山林等形式。应该说,由总理开创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成为既保有逝者尊严,又体现新式思维和资源节省的折中选择。虽然也有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做成一个纪念品给最亲的人”,但是综合各个信息来源看,这还是少数。

公众关注和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艺术家在恶意地借逝者炒作。其实,社会学视野里的艺术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无人知道则失去了意义。行为艺术与传统的造型艺术以及其他艺术不同,因其行为受到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其传播更加困难,这也就要求从行为的一开始就要利用媒体等资源来充分扩大其影响面。舒勇雕塑“生命之花”虽然原本并不是一个行为艺术,但即便是一个传统的雕塑艺术,放到这样的社会背景里,被赋予了最大化的社会意义,必然需要创造最大化的社会响应度。因此,舒勇并不讳言炒作,甚至还专门召开了新闻会和讨论会,并邀请官方出面。基于此,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假设,赵德琴夫妇到北京送骨灰本身也是炒作的一部分,甚至参与拦截他们的人们也加入到炒作的行列。站在一个社会成员的角度看,其实这些原本都无可厚非。

生命之花,洁白无瑕。但是放在社会学视野里的她,现在看来是那么的错综和复杂……

注释:

①TOM网访谈实录――艺术家将地震遇难者骨灰塑成“生命之花”,,2009-05-05

②黎晨:《论艺术的社会学评价对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写实风格兴起的影响》,扬州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学进:《“生命之花”――意图伦理PK生命伦理》,《绍兴日报》,2008-6-16(3版)。

3.李咏吟:《向善而在:文学艺术的审美道德目的和使命》,《文学评论》,2009(2)。

第3篇

[关键词]就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7)10-0006-03

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和每位在校生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理论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到三年的高端学习,应该比本科生更容易就业且就业层次更高。但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两所高校,通过对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剖析,来分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关系,以窥见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问题与对策。HK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处在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其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HB是一所省属大学,所处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办学历史与师资力量也相对较为匮乏,其高等教育学专业虽是省级重点专业,但是教育资源仍然捉襟见肘。这两所高校分别代表了我国两类不同等级的高校类型,同时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同级高校中都属于发展比较好的,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就业现状

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学点发展迅猛,出现学位点多、在读学生多、指导教师多的繁荣局面。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在它下面的二级学科中,高等教育学的人数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因此,要了解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可以以教育学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如图一,教育学招生人数从2008年的14793人,增长到2015年的33612人,年均增长32%。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必然日益严峻。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有近120多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在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超过3000多人,从某种意义上看,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己经从“纯精英”逐步进入了“类大众”阶段。2011年一项对30所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有8所学校认为就业情况“一般”,2所学校认为就业情况总体“较差”。结果凸显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艰难处境。

由于种种原因,高等教育学的就业方向有很大的局限性。进高校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因为一般高校现在都只要博士了;进中小学,专业不对口;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竞争的人数非常庞大。令人唏嘘的是,很多跨专业考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年学术生涯结束后,不得不去从事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用本科文凭去竞争找工作,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一定意义上更是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失败。一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接受笔者调研时说:“在本科时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还挺有成就感的,但自从上了研究生,就觉得自己整天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因为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进行了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学术研究,但是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都是要求学生做出学术论文,这种培养方式可能会对日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有益,但是并不适合大部分今后不可能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再加上有些导师忙于自己的事务,无暇关注学生的心态和学业情况,因此,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很焦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究其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非常明显的“学术性”倾向。笔者通过调查各校培养方案了解到,大部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都是致力于培养出学科理论知识雄厚、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型人才。但这种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造成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尴尬境地。

二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各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集中反映在各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上。现以HK和HB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发现其在培养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

在培养目标上,HK较为具体,主要培养“教育学科教学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高校辅导员及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和其他”。这样言简意赅的表述,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毕业后所能从事的行业,方向较为明确。相比而言,HB的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对学生在思想道德、学科知识、外语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最终培养的是“能够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HB的培养目标与大多数的高校类似,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可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HK做到了,它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这样就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

(二)课程设置不足

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设有公共课、学位必修课、学位选修课。两所高校开设的公共课程一样。在学位必修课上,两所高校都开设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中外高等教育史和高等教育管理学,HK还另外开设了教育社会学,HB另外开设了大学课程论和当代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在学位选修课上,两所高校都開设的有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HB还开设了高等教育哲学,HK还开设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社会学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国际高等教育认证与评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比较、院校研究概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大学教学与教师发展研究。很明显,HK的课程建设更为丰富,尤其是在专业选修课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也为就业的分流做好了准备。

通过对这两所高校课程设置的比对,发现HB在课程设置上尤其是在选修课上相对不足,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视野,也无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当然,HK尽管在课程体系上较为规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学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属性。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纸上得来终觉浅”,不与实践结合,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在就业时,即使有好的就业机会,也会因能力不足而与之失之交臂。

(三)培养方式低效

HK和HB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都采用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发挥导师的力量,又要发挥整个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每位导师指导1~3名学生,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的学习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并重的方式,导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督促学生学习。

两所高校的培养方式有其合理性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强调了导师的作用,但是并未明确提出导师的职责,并且缺少考核检测,从而会导致很多导师的指导流于形式,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指导。其次,这种培养方式缺乏对学生业绩的考核,很多学生处于懈怠应付的状态,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实践训练缺乏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训练必不可少。但是仔细翻阅这两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发现在这个环节上都比较模糊。HK只是提及要有“校外调查及学习、教学实践”,但是具体如何实施、效果的监督检查并未说明。HB提出教学实践是参加本科生的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组织课堂讨论等”。虽然HB明确提出了教学实践的要求,但是也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有能力给本科生上课吗?这是在拿本科生当“小老鼠”做实验,这既是对本科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硕士研究生的不负责任。况且,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并非走进一线教学课堂更很少进高校教学课堂,即便进高校也多是做学生管理事务,这样的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令人质疑。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优化的思考与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当前,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社会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岗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校大扩招的最初几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很多进入高校做了教学和管理工作。但近年来,高校在招聘教师和科研人员时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很少能进入高校工作,即便有幸进入高校,也多是管理岗位或学工队伍。这就导致大部分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与实际就业的严重错位。

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是从事高教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人才,而就业市场大量需要的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当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对这一需要设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任何一个部门工作,都几乎完全是生手。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下大功夫,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更要确保学生实践能力锻炼。虽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岗位尚未实现专业化,对管理人才并无专业上的特殊要求,但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才会具备集中优势,在未来就业时能够直接上岗。

(二)优化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真正意义在于使研究生通过形成以本学科专业知识为内核,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为外围的多维立体的个性化知识结构以服务于科学研究需要。”[1]从对以上两所高校课程设置分析看来,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理论性课程开设过多,实践性课程几乎没有开设。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学术性的课程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符合实践性强的人才呢?此外,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选修课比重过小。尤其是HB所代表的这一类高校,受师资力量所限,无法开设足够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虽然HK这类高校确实开设了很多选修课,但是其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仅仅局限在了高等教育这一领域,并没有其他学科专业的拓展。诚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多方面加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但这也将导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思维的局限性就会使得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因为管理岗和学工队伍都是一些實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领域。因此应适当加强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拓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过程考核

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是培养质量的第一把关人,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对导师指导工作进行规范跟踪管理,相对较为随意,这样就很难保证研究生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及时的指导。

因此应该对导师的具体职责、评价与考核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表扬,对指导效果差、难以满足研究生发展需要的导师实行淘汰制,不断优化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并将此种制度切实落实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与此同时,培养机构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过程管理,增加淘汰和分流机制,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早谋求合适的出路。严格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环节,并且对评价标准从为学术创新转向学术与应用兼顾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实际就业取向采取多元的毕业评价标准,在美国“‘档案袋’和‘课题研究设计’等实践性强的毕业考核项目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的学位论文”[2]。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学习美国的做法,以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以求有更为满意的就读需求。

(四)重视实践训练

结合HK和HB两类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习要求来看,主要还是在校内面对本科生进行一线教学。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实际就业的情况,高校应重新思考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训练。

相比担任本科生教学工作,还不如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的见习辅导员,或者兼而有之,从教学实习和管理实习两方面进行实践训练。教学实习可以参考“导生制”进行,即先跟着实习指导老师观摩学习,然后自行备课,并与实习指导老师不断交流,待时机成熟时尝试进行教学。管理实习就是让其对某个班级进行管理。实习考核从实习指导老师和所带班级的学生两方面进行,确保实习工作的圆满完成。此外,根据就业实际,鼓励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走出校门,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增长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都是必要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要突破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象牙塔’式的学校育人环境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3]。当然,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四结语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培养问题的存在与就业难形成正相关关系,因此,要积极重视就业问题,办学改进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此,有必要重新设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招生环节,注意招生有一定学校教育实践基础的学生;在培养目标上,更加多元和灵活,允许学生在中期考核的时候分流到专业硕士学位就读;在课程设置上,加大研究方法课、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给学生更为开阔的视野;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度,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在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对于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评价标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研究生教育规模在迅速膨胀,高层次人才数量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必须与毕业生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虽然不能说培养为就业服务,但没有足够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肯定不是成功的。就业不好的专业势必为社会所淘汰,也为学生所厌弃。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自觉完善适应自我发展的调节机制,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培养与就业的匹配。

作者:解悦等

参考文献 

[1]郭雅丽,任永泰,邓华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47-50. 

第4篇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 建构主义 口译教学

一、地方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本科院校2198所,其中近八成开设英语专业,而口译课程几乎是所有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的必修课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地方院校近年来纷纷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而在口译教学方面,如何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探索出适合本科在校生水平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应用型口译人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口译教学的师资薄弱。

梅德明指出口译课教师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经验的双语教师,二是具有丰富口译经验的职业译员,或具有一定经验的兼职译员或者业余译员,经常承担各类口译任务的高校外语教师是理想的口译课教师人选。Dawrant教授指出,一般来讲,一个具有较强双语能力的人,经过5-10年的培训和锻炼方可成为专业口译员,而专业口译员必须经过口译课教师资格培训才可以成为口译教师(梅德明,2006)。作为地方工科院校,其大多数口译课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口译训练,承担口译任务的机会不多,口译实践经验匮乏。教师梯队不健全,往往只有1至2名教师承担口译教学,缺乏讨论交流教学方法的机会,只能自己摸索着进行教学。

2.口译教学目的不明确。

本科阶段口译教学没有明确的大纲,参照人事部出台的翻译资格考试口译和笔译的标准:“二级口译、笔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双语互译能力,能胜任一定范围、一定难度的翻译工作。”“三级口译、笔译: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的双语互译能力。”对于地方院校而言,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很难达到口笔译能力三级标准。

3.口译课时少。

口译课一般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学时少则32学时,多则48学时。然而,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娴熟地运用技巧。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口译学员提出的要求是两年内至少做到2000个磁带小时的练习,这大大超出了课堂几十个学时的长度。

二、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始于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融合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对语言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即为知识构建的过程,肯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知识习得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教师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协作学习、情境创设及真实学习环境下的意义构建(周东彪,2014)。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选择性,突出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构建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习者的“学”,而“意义构建”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第二,建构主义教学活动强调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真实问题,使学习者习得技能。第三,教学应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教学过程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向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同学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彭清,2011)。

三、建构主义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本科口译教学改革

1.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口译教学大纲。

作为教学指导文件,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为基础,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作为地方工科院校,其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生源质量较专业外语院校及综合性高校有一定的差距,虽有部分学生的基础较为扎实,但整体水平很难达到三级口译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大纲,以本院为例,大纲的制定并不是以培养职业口译员为导向,而是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联络陪同口译能力为目标,同时结合自身工科院校的优势学科,适当加入冶金、采矿等方面的素材,拓宽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2.融合工科院校的自身优势,整合各类教材。

传统的英语口译教材,多以专题为导向,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要求较高。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师一堂课“灌到底”的现象,或者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对口译内容做出积极反映。与教学大纲的制定类似,在口译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材料至关重要,以本学院为例,结合机电、采矿、冶金、土木等工科学科的优势,在口译技能的训练方面,可以将相关学科的简单介绍性材料作为素材,让学生掌握口译技巧。

3.加强师资建设。

让教师“走出去”,近可以立足于本地,加强与本地其他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师的交流,互相观摩教学;远可以辐射国内和国际的知名院校,以短期访学等方式,接触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除了教学理念的学习外,还应组织教师进行口译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本人的口译业务素质,以期在课堂中能更清晰地讲解口译技能。

4.基于建构主义,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以情景教学法为例,选取难度适合学生水平的材料后,创设诸如旅游场景、会议场景,口译完成后,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如在课堂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法,让学生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而后设定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通过独立探索及协作学习,习得技能,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周东彪.从建构主义视角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安徽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第5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青少年;道德教育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大众文化蓬勃发展。流行音乐、香港搞笑片、台湾言情片、历史肥皂剧、好莱坞大片、时装show、music video等等五彩缤纷的文化快餐盛行,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文化景观,“大众文化”于是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这一文化景观的常见词语。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中国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在90年代,此后大众文化也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国内学者致力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并定义大众文化,比较权威的像金元浦在《定义大众文化》中的定义王一川《大众文化的含义》中的定义,还有陈刚在《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中的定义等等。涉及比较全面,比较容易理解的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时代、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生的,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社会大众日常生活,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并在社会大众中广泛流行,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和成果。具体来说,广告艺术、影视文化、流行歌曲、网络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服饰饮食文化、街头艺术等,都属于大众文化,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大众文化的形式还将不断衍生。①

大众文化有其自身产生的背景,具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1.大众媒介性。大众文化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大众文化主要就是通过这些大众媒介去传输的,利用这种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是所有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②2.商业赢利性。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以后才出现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它获得与众不同的手段后出现的。它带有消费倾向性,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文化市场完全跟从大众的需求走,把满足大众的需求走为其发展走向的作为其首要目的。大众文化和市场紧密结合,赚钱成为大众文化产生发展的首要动机。3.休闲娱乐性。西方著名社会学家洛文塔尔称大众文化“是一种取悦消费者的商品”。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又一特征,可以说是大众文化的中心。大众文化是日常的,使人能感受到愉悦性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竞争非常激烈,人际关系复杂,人们心里承受着过重的压力,所以渴望获得休闲和放松,以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和紧张。因此人们在接受大众文化的时候,只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并不企图从中得到启示甚至是精神的升华。大众文化是一种软性文化,它消解一切意识形态,又十分迎合大众,以轻松、快乐的姿态赢得各个阶层大众的欢愉,而不是去追求精神的超越性。4.强烈渗透性。大众文化的通俗性、愉悦性对大众产生了强烈的诱惑力,因而大众是自愿的主动的接受大众文化的。而且社会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在大众文化作品中反复的出现,就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在大众思想深处扎根,使大众受其影响。大众文化有着强大而持久地渗透力,不断强化其所含观念在大众当中的影响。所以强烈渗透性是大众文化的一大特点。

青少年大约是指十几至二十几岁,介乎儿童和成年人的年轻人。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还不稳定,对道德的认知还没定性,所以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影响更为直接、有效,甚至是深远的。

大众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管是韩剧浪漫委婉,还是流行音乐的爽口直接,它们之所以如此在青少年中受到欢迎,被他们所接受,是因为编剧或是写词人非常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完全符合他们的口味。那些形形的与凭借自身天赋条件如美丽、温柔、机灵、醇厚和不可知的机缘巧合平步青云的一个个故事背后,恰恰证明了我们的社会对于经由个体奋斗和上进的成功的怀疑,是一种不经奋斗的个人突然间的发迹。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他们也就会淡化任何成功的取得都要靠个人的努力,而幻想着有什么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埋怨自己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不是生于达官贵人家。他们沉醉于那些富贵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中,并不惜代价的在现实生活中刻意或不经意的模仿,只顾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追求那种自我享受的生活方式,刻意追求生存的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奉献精神也逐渐淡化。

大众文化影响了青少年的伦理观念。青少年还在逐步形成自身的伦理观道德观,这一时期对他们伦理观道德观的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当然影视剧中所传扬的道德观念还是有一些中国传统道德的因素,可是本质上已经基本上西化。比如强调个人主义,青少年处于青春反叛期,觉得自己完全是独立的个体,所有自己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但他们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心智并不成熟,这就与一心为他们好的父母发生冲突,导致与父母关系恶化。还有其中宣扬的婚恋观,也是趋向于西方化。恋人之间的交往,在性的方面约束的较少,比较随意,婚前性行为以及同居现象比较严重,两情相悦则合,互不适应就分,双方均无任何责任感和歉疚感。这种观念意识的传播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众文化使青少年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失范。所谓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态度和体验,使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引起的心理状态。作为社会中的人,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靠相互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来不断进步的。网络文化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它是一个平等、交互、虚拟的世界,当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失落空虚的时候,会在网络世界里寻找乐趣,久而久之造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情感冷漠,并失去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网络文化导致了青少年道德行为失范。青少年长久沉浸在网络中,会分不清什么是现实的,什么只是虚拟的。他们习惯了在网络游戏中打打杀杀,动刀动枪,在现实中有时一言不合,就把刀相向,酿成惨剧。每年全国都有很多这样发生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他们似乎忘记了或是忽略了在现实中的杀伤力,而沉浸在网络中而造成道德行为失范。

当然,不管是何种的大众文化,它在给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积极的影响着青少年。如流行音乐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是个人感情的一种寄托或是调节,或有少数同学会沉醉其中,找到一种自己暂时躲避学习、就业以及经济方面带来的情感压抑。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产生一种斗志,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理想,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鼓舞。一些影视作品也激发了青少年的斗志,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开阔了青少年道德认识的新视野。网络不仅提供给广大教师和同学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库和图书馆,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新的广阔的教育空间。网络文化使同学们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盲从心理,更有利于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优势,开辟了青少年道德规范的新领域。

大众文化从教育的模式、方法还有目的上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总依循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借鉴和吸取传统教育中适合于大众文化背景下可以进行的方式和方法,更要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符合青少年心智发展规律的道德教育模式和方法。那么,社会、学校和家庭就要通力协作,承担好应承担的责任,使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功效,从而在大众文化背景下,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健康成功的发展。

【注释】

①②:刘玲: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广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2] 刘玲.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