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16:5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清塘荷韵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分类整合、扩展阅读的关键是确定好阅读基点与分类方法。我指导学生分类整合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整合同类题材的作品
有许多同一题材的作品,往往因为写作主旨及文体的不同而使文章的写作侧重点及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如果能从题材角度进行扩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如学完《荷塘月色》,我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李渔的《芙蕖》,并扩展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这些作品题材相同,都是以荷为描写对象,其中心却迥然不同。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黑暗笼罩全国之时,作品主要反映作者极度苦闷,要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境,因此作品中着力描绘荷塘幽静宁谧的景色,以衬托作者内心欲罢不能的彷徨苦闷。而《爱莲说》的主旨是论述自己对荷花的热爱,因此文章对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特征给予了拟人化的描述。《芙蕖》的主旨是为了说明种植荷花的益处,因此它侧重介绍荷花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特点。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则选择了“荷花的种植生长过程”为文章材料,是为了通过荷花来表达对生命力的赞美。
通过同类题材作品的扩展阅读,使学生们了解由于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同,文体不同,即使是描写对象相同的文章,它的写作侧重点也会不同。同时学生还认识到题材的运用、描写对象的确定、描写方法的选择,都是为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服务的。
二、整合同一文体的文章
这一整合的目的是领会同一体裁文章的异同。教读游记散文《雨中登泰山》时我让学生向教材中涉及到的相同文体的文章做扩展阅读,像《一段最古的长城》《世间最美的坟墓》等。指导学生对它们的写作内容及写作手法进行比较,在扩展阅读中学生明白了《雨中登泰山》重在记游,它以时间进程及空间转移(即游踪)为线索,展现了雨中泰山特有的风貌;《一段最古的长城》虽也对大青山的风光进行了描绘,但它的着眼点并不在记游,而是以记游为出发点,以史论为落脚点,写大青山是为追述历史上游牧民族与汉民族的矛盾斗争与文化交往,从而赞颂赵武灵王的业绩;《世间最美的坟墓》则是通过对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的描写来展现托尔斯泰崇高朴素的品格。
通过这一系列的扩展比较,学生能较全面地认识游记散文的特点,那就是适用范围广,作者回旋挥洒的余地大;就内容而言,它既可以写景抒情,又可以议论考证。
三、整合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
这一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作品特点及艺术风格。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尽情渲染主人公苏比的悲剧命运,让人在笑过之后不觉会心痛。小说中还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又发人深思的故事结局,揭示了是非颠倒的美国社会现状,从而显示了欧·亨利小说的独特魅力。为了让学生对欧?亨利小说的笔法有更深的了解,我向学生介绍了《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的结尾同样出奇制胜——丈夫为了给妻子买梳子卖了自己心爱的金表,而妻子为了给丈夫买表链剪掉并卖了心爱的长发,我们从这出乎意料的结局中既感受到了人间真情,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独运。
关键词 有效性教学 文本解读 引导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读”有诸多功能,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实践证明,有效地解读文本,精心设计“读”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细细读、理解读、人情读,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更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读,于感知处厚实
语文课应该是厚实的,即扎实、充实、丰实,三者皆而有之,第一课时的初读感知更应如此。扎实即有意义,要让学生通过初读既学到新的知识、锻炼能力,又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充实即高效率,读的活动既要简洁又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有了变化”。丰实即有生成性,初读既要有预设,但又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给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
初读感知,有要求,就有检查,让多功能、全方位的检查替代单向的一对一的检查,更能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感知的时效性,真正让初读感知走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二、美读,于情真处灵动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夹竹桃》第五自然段描写了月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许多的幻想,每一种幻想都精妙绝伦,风情独具,怎样引导学生做到代文者说话,替作者抒情呢?最关键的是要让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学文之前,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和同学的介绍对作者已有所了解:曾远渡重洋赴德留学、曾回忆“我一生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每日都要到楼前的数亩清塘前漫步,还写下了《清塘荷韵》……
学文之时,我这样设计:自由选择三种幻想之一,细细揣摩作者在月光的沐浴下,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芳香袭人的意境中,心头涌起的缕缕情思,把这种情思通过朗读加以表现。
不同的学生在“思”的浓烈间品味着不同的情感,多彩的想象,个性化的朗读又把我们带入了不同的幻想境界。文中虽然只写了区区三种幻想,却在学生智慧的碰撞中衍生出更多不同的精彩,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让人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不知品了多少离情别愁、童真童趣、感慨叹息……真是句句动人心弦、声声让人浮想联翩,这无穷无尽的美妙幻想和这入情入境的深情悟读,怎能不让人不爱上夹竹桃啊!
三、悟读,于言简处升华
叶老还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这样学生读来才会油然生情。因此有效读首先要诱发学生朗读热情,激活思维的火花,使其产生如见其物,如闻其声,自己悟出文字前后的情。
《印度洋上生死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当皮埃尔船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及时把“海面即将发生海啸”的消息通知了过往的豪华客轮时,平静地抱起了妻子克勒松冰冷的遗体,悄悄地在她耳边说着:“克勒松,原谅我……”此处虽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一个普通的省略号,却蕴含着千言万语,包含着一个伟大灵魂的内心独白。怎样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情感,成为一大难点。处理得好,学生能水到渠成地悟出文字前后的情。读出简单文字的深层意蕴,处理不好,在平淡中收场,学生只能就事论事,无情可言,浮于表面。
学生在情境中一次次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着主人公的脉动,不断地丰满着人物的形象,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责任的皮埃尔已烙入脑海中,无字处更拓展了学生的想象,融入着他们对文本更多的理解,提升着他们情感的体验。
四、默读。于无声处欢歌
默读是朗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但相当一部分的课堂默读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情况更能有效地使用默读这种方式,在设计重建课《黄果树瀑布》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默读环节的教学是否有效进行了特别关注。
关键词:积累 阅读 引导
“博尔赫斯问:什么是天堂?
博尔赫斯答: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这是摘自北大著名教授曹文轩先生的《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中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人类的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因此,可以这么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宽广,语文阅读的天地就有多宽广。
一、多读书,勤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语文教师不仅自己应成为一个“杂家”,也要培养学生博读的习惯。但这个“博”不是精华糟粕一并吸收,学生因了阅历的原因,还缺少一定的鉴别能力。作为教师,应在甄选的基础上,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杂志文章。比如《读者》、《思维与智慧》、《作文考试》、《名作鉴赏》,或是像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读柳永》等。这些文章,有着语文的真正味道——言语味,诗画味,可以让学生获得激情的勃发和生命的感悟。
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要勤于积累,关注生活。比如大街上、市场上悬挂的献血或禁烟的标语,某一名胜佳处的对联,电视上某一个新颖别致的广告语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积累的源泉。我们看两幅对联:其一,“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这是河北井陉苍岩山的一副对联;其二,“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我们看这些对联中所蕴含的历史典故情怀,自然还有对仗的工整,用语的精妙,个中滋味,真须慢慢欣赏品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读书。”古人云:“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大千世界包罗万象,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
二、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独特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与社会过多地接触,因此,在学校里,教师在辅导学生阅读方面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创设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新课标下,教师应抛弃“一言堂”,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走近文本,与作者对话,以领略作品内涵,与作者心灵沟通。做到这一步,貌似简单,实则很难。面对课改,有些教师心中依旧有浓厚的应试教育的情结,欲步不前,在传统与现代中无从取舍;有的教师却过于“先进”,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把课堂让给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沾沾自喜,殊不知,没有教师驾驭的课堂,没有教师引导的阅读,便成了无的放矢的状态,学生的许多似乎新颖的观点,却有偏颇之嫌。因此,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备好学生。要自己吃透文本,找出文本的“切入点”,即文本中有哪些可以引发学生联想的“不确定性”,有哪些可以促使学生自行充实的“空白”,有哪些可供学生揣摩的“细微深处”。要吃透学生心理,学生在预习中构建了怎样的知识体系,阅读的基础如何,有哪些思维记忆,学生现有的阅读情况,在课堂上又会形成怎样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期待,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这些视野如何得到扩展,这些期待如何得到满足。这些,都是在我们教师的备课中需要认真考虑的。
三、阅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仿创能力和鉴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使学生回归作者创作的本初心态,即作者想要表现怎样的情怀,他要选择哪些能表现这一思想的素材,怎样的裁剪,怎样安排这些素材,又需怎样的语言技巧,怎样的修辞技巧,或是水到渠成,或是隐晦含蓄地表达观点。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把阅读与写作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完成读写的情感过渡与理性飞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标发生了根本转变。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依据新教材的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文学教育,刻意营造学生的精神家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浩浩荡荡几千年的古文明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丰富的文学财富,怎样才能把这些东西有效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知情意的发展,怎样才能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我想从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的渊源谈谈阅读教学的方法——“以意逆志” 和“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 。
一、“以意逆志” 和“知人论世”概念的由来:
孟子:“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为读诗不能因为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因为个别词句影响对作品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最常见的说法即是以读者自己的心意去推求、迎逆作者的原意。孟子诗学兼及了“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是中国古代思想中释义学的权威性方法论。
“知人论世”本义指“交友之道”。孟子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是说好高慕远的君子如果与天下的善者交朋友还感到不满足,那么就可以与古代的善士交朋友。
颂诗、读书、知人论世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必要性:
“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余文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分量。各类文学作品又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对象。文学作品的解读无疑会对整个阅读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一部文学作品,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在阅读过程中,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的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以往的新的认识的转换,永远不停地发生着。
这就是说,任何读者都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对艺术的接受水平,他在感应艺术时,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联系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受,这就必然带来理解艺术的主观性、参与性与能动性。
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
西方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产生应该是作者的“视界”与读者的“视界”的融合。也就是说,在重视读者的积极作用这一点上“以意逆志”与接受美学、解释学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都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在阅读中,由于个人的需要、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推动,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和控制外在环境,从而培养了自信心和创造性。如《背影》、《清塘荷韵》、《白蝴蝶之恋》等饱含着积极、进步、健康、高尚的激情,我们通过这些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更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去追求美的境界。陶渊明独爱傲霜的,陆游赞美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歌颂挺拔的松树,郑板桥偏爱青竹,抓往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对自然美的健康审美情趣。在树立学生正确审美观方面,语文课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发挥出不同凡响的优势。
2.阅读过程中要尊重文本、尊重作者。
清代章学诚所言:“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主观能动反应。所以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还要考虑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创作动机,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把握文本的内涵。
阅读教学中,只有读懂文本的“言外之意”,品出“象外之旨”,才能掌握文学作品解读的“钥匙”。
3.阅读过程要考虑作品的文体特点
钱钟书《管锥编》中说,秦汉诸子,唯孟子对于诗的本质特征有真正的认识:“《万章》说《诗》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尽心》论《书》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其大意是说凡艺术都有夸张和虚构,解诗就应当以诗艺的本体特征为标准,为尺度,或者说以诗艺本体特征为“意”然后去逆诗之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到诗的内容精神实质。
钱先生的这一论述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大有启发的,可以把它看作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解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补充,即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考虑作品的文体特点。
四、结论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不可分割的,仅仅“以意逆志”,容易过分夸大读者的作用。造成阅读的失真。单单“知人论世”又可能导致文本解读的单一僵化。只有两种方法结合,才能保证阅读的丰富性,有效性。
这一阅读方式也与我们的语文新课标思想相符。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因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方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有生命力的。
我们期待“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传统的文学阅读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孟子·万章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1页
[2]《孟子·万章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2页
[3]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页
[4]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社1988.81页
一、合理安排,优化合作小组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主题,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寻找学习同伴。笔者把全班分成6个组,在分组时,一方面既要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有所协调:每组里均应有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要兼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也有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还要让同组的学生民主选举一名能力突出,具有威信的同学做组长,这个组长在综合性学习制订计划、开展活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要能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起好带头作用。
笔者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组长根据活动内容和组员情况,适当分工,有的负责资料收集,有的制作课件,有的为诗集做简要介绍,有的写点评,还有的给诗集起名,为诗集写“前言”或编“后记”……总之,组长要把每位组员的角色分配到位,这样每个组员才能各得其位,互相协助,共同发展,使小组合作得到最优化。唯其如此,才能既发挥个体学生的特长,又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二、明确任务,提高合作效率
要使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就要明确任务,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效率。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莲文化的魅力》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1.分配任务。这里指的任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小组探究的任务,一是小组成员每人的任务。根据教材的内容,笔者将这次综合性学习分成六个主题,前三个主题侧重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后三个主题侧重于莲文化的探讨。确定好这六个主题以后,分别由6个小组自由选择主题进行学习,由组长统筹安排每个组员的学习任务。组员的具体任务有搜集资料、制作课件、朗诵诗文或讲解说明、汇编竞赛题目、写学习后感、写专题小论文、写解说词等等,务必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
2.独立完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综合性学习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师生合作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学生的“高级伙伴”,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要有目的地对活动加以调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笔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各个小组里负责写专题小论文、讲解说明和写解说词的同学将作业上交,笔者提出意见后再修改;向学生提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季羡林的《清塘荷韵》的说明文文段等,尽量帮助学生拓宽资料搜集的视野;至于资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也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围绕主题进行筛选和整合,要突出重点,注意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实践证明,教师在这个环节里对学生的引导,对学习效果的检查,能使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活动,又都各有收获。
3.合作汇报。综合性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展示。这是最能体现学生合作精神的时候。如果说前面的独立完成阶段,是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那么合作汇报就离不开小组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互相协助。只有小组里的每个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或自己首先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或自己先搜集资料,或自己先经过独立思考,做好发言准备,或按分工要求个人先完成一定的准备任务……才能有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要主动参与,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应主动发言交流,主动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认识,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强调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切磋。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展示课的合作汇报时,都能促进其他小组同学的互相学习,都可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各展所长,分享合作乐趣
合作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每个小组里的成员各有特长,有的善于辞令,有的擅长写作,有的会画画,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上网,有的是课件制作的能手……如果能在学习中各展所长,取长补短,就能分享合作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以下笔者以《跨越时空品味乡愁》为例进行阐述:
1.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是诗歌单元,其中“乡愁诗两首”题材是相同的――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席慕蓉的《乡愁》,运用新奇的比喻,显示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缠绵的情思更是表现了女诗人特有的细腻情感。面对相同题材的两首诗歌,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去教授,也许学生的收获不会很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笔者便引导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去掌握这两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了这次诗歌鉴赏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地理解,认真地研究,愉快地交流。
2.学生作品
全班6个小组的论文分别是《楚云湘雨说诗踪》《思乡情切,乡愁味浓》《浓浓的乡愁,化不开的情结》《一首婉转缠绵的歌》《思乡的恋曲》《剪不断的乡愁》,学生们从中享受了学习的愉悦、成功的快乐。他们写学习感想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是同学们之间真诚的合作,才有了这节课的成功。
3.学习感想
学生在这节课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各展所长,既分享了合作的乐趣,学到了很多知识,又充分体验了学习的成功,达到了综合性学习的真正目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文学审美;核心理念;目标;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20-03
【作者简介】李洪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南京,211100),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被评为全国教研工作先进个人,系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法国当代哲学家埃德加・莫兰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文学作为“人类在他的宇宙中的自我反思”,作为“生活的学校”,应该恢复它“完全的权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从所选作品的文学质地到组织教学的理念和操作方式,都距离文学教育尚远。而审美体验,作为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有着深厚的哲学与教育学基础,它应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以自觉的课程意识对文学教育进行逻辑重构,方能使“失衡”的语文教学真正走向敞亮。
一、文学审美,文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语言教育追求实用的、科学的语言,重点在于训练;而文学教育追求感性的、审美的语言,重点在于感悟。文艺理论家童庆炳说:“审美性就是我们理解的文学性。”[1]审美、文化、语言是文学的特质,而审美则是文学特质的本体,因为“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这种意识形态”。[2]
1.诵读涵泳,把握审美方式。
从内容方面看,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体现在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对真善美等人类终极生命价值的关怀。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首先应是审美的对象,但过于重视解读和阐释,忽视诵读和涵泳,是当前文学作品教学的一大弊端。朱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朗读对于关键词句的揣摩、情感的传递、作品的理解、意蕴的领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文学作品语言的和谐婉转、抑扬顿挫,还有文脉的开合变化、起承转合等等,在反复的诵读涵泳中,学生方能较好地理解、领会。
比如我们常说的“千山万水”,为什么不说成“千水万山”呢?因为“千山万水”体现的是“平平仄仄”的韵律,“千”“山”都是长音,表示延展,有千叠万重之意,而“千水万山”则有违这一平仄规律。诸如此类的成语,不胜枚举。再如陆游的《示儿》,“万事空”“九州同”“告乃翁”尾字的韵母为“ong”“eng”,这两种韵母开口度大,音域宽广,能很好地体现出悲壮的意味来。
对文学作品的涵泳体味,还可采用同一作家相关文章集群阅读,以及同一题材不同作品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这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进行创造性的阅读理解,从中读出单篇文章所读不出的新意和意味来。比如:学习苏教版六上《夹竹桃》,可推荐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二月兰》,从中感受季老那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及朴实无华的文笔风格。再如:品味苏教版五下《望月》中月亮的清幽之美,可拓展品析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亮的朦胧之美,贾平凹《月迹》中月亮的传神之美,斯妤《小窗日记》中月亮的飘逸之美,从而让学生对月亮这一中国传统意象有着更丰富、细腻的感知。
2.驰骋想象,丰富审美情感。
文学的审美始于感知,但审美层次的深化和提升,则依赖于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发挥。儿童与成人相比,缺少的是知识与经验,但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些恰是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教师可抓住文学作品中的情境、意象,引导学生思考联想,也可利用文学作品中留白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任思想自由飞翔,在审美感知、审美情感激荡的同时,唤醒、复活文本中的形象,进而探究、体味文本的意境结构,使审美对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比如:学习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就可化繁为简,让学生和着轻柔的音乐朗读文中优美的语段,借助想象随作者一起徜徉在夏夜美妙的月光下,去聆听母亲那动听的歌谣,去感受那动人的旋律中蕴含的浓浓的母爱,这就是运用想象进入“语言所营造的世界”。
3.依据文体,确定审美重心。
不同的文体往往蕴含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教师可针对文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鉴赏。比如:诗歌的语言凝练,力求以最恰当的字句来表达情感与思想。阅读时,要仔细琢磨、反复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感受诗歌语言鲜明的节奏性、丰富的意象美以及重复、押韵等基本的表现手法。童话本身是对儿童审美心理及成人理性的隐喻,又是一种游戏精神的体现。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文学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幻想和实际巧妙融合的表现手法,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二、审美情趣,文学教育的培育目标
“从20世纪以来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来说,快乐原则和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主要创作精神”,具有丰富审美趣味的作品应有效地传递到学生心中。[3]在课堂上,文学作品不应作为训练阅读能力的教学载体,而要“让学生为文学而感动,从而热爱文学,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乐于探讨文学及人生的真谛,这是文学教育的真正目的”。[4]
1.交流对话。
美国作家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详尽地列出了儿童阅读的20种乐趣,诸如和他人交流的乐趣,在故事中游戏的乐趣,结构的乐趣等,并由此认为,激发学生乐于阅读是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些乐趣的核心就是“加入与他人沟通的行动”。[5]课堂上,教师要满足儿童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内在心灵需求,可通过推敲比较、情境表演、观点争辩、迁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积极的对话中综合表达对文学作品的响应。
让我们来欣赏特级教师蒋军晶的童诗创作片段:
师:这首诗是老师写的,也没发表过。只要你写得确实有诗的味道,你的“最后一句”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出示课件:我是一枝黑色的笔/我要把小妹妹的牙齿涂黑,让她变成笑掉牙的老奶奶/我要把红玫瑰涂成黑色,让它以为自己中了剧毒/我要把白天鹅的羽毛涂黑,让它以为醒来变成了乌鸦/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是把雪花涂成黑色,让人以为它生病了。
生:是把雨水涂成黑色,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掌声)
生:是在夜晚给星星提供一个闪耀的舞台。
师:太棒了!这么好的创意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生:是把夏日的太阳涂成黑色,让大家以为凉爽来了。
师:你说出了我的心声,老师是怎么写的呢?
师:是把天空涂成黑色,让爸爸妈妈和老师以为天还没亮,还可以继续安睡。
文学课上的对话,是多向的、动态的、生成的,其本质是文学想象力、形象性思维的唤醒。蒋老师让学生在阅读经典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创作,学生也在创意想象中,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感受到了儿童诗的无穷乐趣。
2.呼唤有“我”。
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学生从作品中发现自我、理解他人和社会的过程。文学教育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经验,投入情感来与文本展开积极对话,获得各自不同的认识。因此,文学教育在指导阅读时,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一个既定的诠释,而是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回应。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珍珠鸟》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⑴如果你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会喜欢这限制了你自由的“舒适又温暖”的笼子吗?⑵如果小鸟明白正是这个信赖的人限制了其自由,小鸟会对他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⑶你认为对于小鸟来说,什么是真正的信赖呢?这样,学生的理解不会一味地盲从文本。再如:学习了《狼和鹿》后,推荐学生阅读汤素兰的童话《笨狼的故事》、《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中的第一个故事《洛波,喀伦坡的大王》、沈石溪的《狼狈》,学生在对狼的贪婪、凶狠与团结等多维形象的认知冲突中,就能进一步感悟到不要人云亦云,而要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一种事物。
三、阅读课程化,文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应把文学阅读作为整体来加以考量,经过选择、编排,以序列化的形式进入课程,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组织,使之真正纳入语文课程内。这就要求教师要由文学文本的教学者转变为文学课程的积极建设者。
1.取法乎上,经典读本的选择。
文学教育读本除了教科书外,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开放的、多样化的补充读本或阅读书目,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尽早进入儿童的精神世界。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现在的语文课堂可以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诗歌、儿童文学经典,因此他为小学生编著了以国学、诗歌及儿童文学为主体的《12岁以前的语文》,推出了《走近论语》等课例。特级教师陈琴则用“素读”将十几万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文字储存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
2.多样课型,阅读方式的探寻。
文学教育应该在语文课程的整体框架下,寻求更为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每周一节的文学阅读课可开发成读物推荐、读书汇报、经典赏析、主题阅读等多种课型,还可利用晨会、午读等时间开设15分钟的微型课。微型课程的方式可多元化:感受式――作品朗读、个人阅读、好书推荐、故事讲述;回应式――班级讨论、给书中人物的一封信、改写、续写、阅读后的创作;图像式――绘画概念图、故事插图、设计封面。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PPT,进行“阅读推荐”。推荐内容包括主要内容介绍、根据目录预测、精彩片段赏析、读后感分享、你问我答等环节。在交流中,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3.评价激励,阅读成效的跟进。
激发和保持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文学教育走向成功的标志。为此,教师可开展阅读考级、淘书乐、编辑文学小报、图书漂流、博客之星评比、亲子共读等活动;及时进行文学阅读成果的展示,如学生的阅读记录表、摘抄笔记、作品发表及获奖的班级会……引领学生不断感受浓郁的阅读氛围及阅读带来的乐趣。
教师要突出阅读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可从阅读数量、行为和态度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以五年级教学为例,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价:(1)阅读兴趣浓厚,每天都能坚持阅读30分钟。(2)能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词语及精彩片段,并能创造性地运用。(3)能把握所读作品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4)积极参加展示交流活动,获得师生的好评。评价的结果可作为班级评选“书香少年”的主要依据,并按一定比例纳入学期成绩考核。
主张文学教育,不单单是要解决儿童学习母语的兴趣问题,提高言语素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儿童与文学相遇,为儿童建构自由的、开放的、可选择性的文学世界,进而促进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当然,教师是文学教育的引领者和实施者,是影响小学文学教育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学素养,应是每一个有使命、有担当的语文教师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谈谈文学性[J].语文建设,2009(3):55-59.
[2]钱中文.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J].文艺研究,1987(6):13-30.
[3]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
[4]王尚文.走近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