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

时间:2022-10-06 13:17: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创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创新

第1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创新创新思维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大力培育创新精神,提高民族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教育义不容辞担起重任。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促进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而不应该是对创新意识的打压和抑制,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先审视教育自身,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滞后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保障创新教育健康发展。但十分可惜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对教育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调节,而一味追求狭隘意义上的质量上升。由于长期以来“创新”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整个教育模式向应试能力倾斜,出现一些注入式、打压抑制式、教条主义式等不利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自由的全面发展,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1.注入式

徐特立老人曾经说过:“‘注入式’就是不跟学生商量,强迫学生接受,把学生已知道了的东西,也照着书去灌输;不管学生听不听,也照样念下去,这是片面的东西,是封建的旧式的教学方式。”

尽管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反对声不绝于耳,但注入式教学在现实中仍占主要地位。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最普遍的课堂状态,教师在前面滔滔不绝、津津乐道、独占课堂,学生在后面被动接受、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彻底打压,本应愉快的探究课堂沉闷枯燥,课堂研究变成了单向输出、被动输入,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失去了朝气!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退化,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萎缩,严重影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造就!

2.打压抑制式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棍棒底下出人才”,教育者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学生成为被管束的木头人。但“严”师未必出高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苛严管束下,本应快乐的孩子沉默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创新的萌芽就这样被抹杀了。那种只信强制、只讲约束,只讲严格不讲宽容的方式,使教育气氛紧张、沉闷、压抑;那种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的陈旧方式,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自主性都遭受严格限制,学习积极性受到过分的抑制,要使处于这种境地的学生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谈何容易啊!

3.教条主义式

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重接受、轻质疑。书本至上、权威至上。如在教材编写上一味追求体系的完整,而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能力,忽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时,固守教材的编排顺序,丝毫不敢造次,也丝毫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与其它知识、其它学科的链接。教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别注重公式、结论的巩固应用,而对产生的过程轻描淡写;在问题解答上,苛求整齐划一,恪守条条框框,谨遵标准答案,若稍有创新,稍越雷池,必遭“扣分”厄运。教条式教学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只顾模仿范例,不敢畅所欲言,不敢有丝毫的独创之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单调和厌烦,销蚀探究新知的激情,失去培育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让人空余恨,不禁扼腕叹息!

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表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不尽合理,有待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亟待创新,致使不能彻底清除阻碍教育改革创新的障碍,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二、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绝不是独立单列的专项教育,培养创新素质的任务,要靠整个教育体系以积极自觉的努力来承担。从根本上说,以培育创新精神为宗旨,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民族创造力!

1.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行的许多课程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新的领域的开拓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上,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编进教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的而不是滞后的客观世界的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但同时,要破除对书本的迷信,反对本本主义,提倡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探究新知;要学会抽象思维,利用抽象思维捕捉新的创意,拓展思考的自由度,要打破常规的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行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而传统的教学多用注入式方法,造成学生习惯“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缺乏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斯多惠说:“有的教师奉送真理,有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推行问题讨论式教学,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

3.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

传统教育、纯知识记忆性的考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思维的僵化,畏首畏尾,失去追求知识的激情。要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充分运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老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发创新意识,提倡创新思维,鼓动创造发明。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没有标准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发明创造实践,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增加肯定创新意识,褒奖创新实绩的指标,并使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速度,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深深依赖于这个国家的创新教育能否有效实施,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动力支撑,而创新教育的实施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相信,在教育创新的推动下,创新教育一定能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民族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2]学会生存.

[3]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

第2篇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效益不断凸显,近几年实现了无偿招生,且生源充足,毕业生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如何依托长三角的产业优势,更好培养出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专业升级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迈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一直是我们学校努力追求的目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创新,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推行创新教育,学校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的发展。现把我校近几年一些创新举措和开展创新教育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创新学生管理模式、积极德育大放异彩

我校2008年开始重点推进实施“积极德育”的教育策略,其核心的理念是: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天天有提高,使不良品行不治而愈。这是一种主动推进式的德育,使学生的品德高于道德底线,生存在品德健康的状态。我们主要在下列四个方面构建积极德育体系:1、积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实行“文化育德”;2、严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实行“行为铸德”;3、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实行“知识养德”;4、注重劳动素养和技能水平,实行“劳动砺德”。

我们提出了“德育是氧气,无时无刻不在”的理念,提示广大教师时时处处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针对宿舍、餐厅、晨练、做操、早读、课堂、自修、考试、实习、竞赛、创业等环节,我们都提出了德育的内容和教育管理的办法,每学期都有不断提高的要求,高密度地强化推进,初步实现了:人人礼貌待人,仪表朴实大方,宿舍整洁文明,用膳有序友好,晨练千米砺志,做操振奋有力,早晨书声朗朗,上课认真专注,自修紧张安静,考试诚信真实,实习刻苦钻研,竞赛争创佳绩,创业有所作为。

在积极德育的环境下,强有力的思想引导和严格规范的管理限制和纠正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校较好地应对了生源素质较低的困难考验,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积极德育理念不仅在我校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形成了框架性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在江苏省职教系统取得了充分的认可。2010年12月,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年会和现场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江苏省职教学会的领导,对我校积极德育的体系都作了充分地肯定,并强调积极推广“江阴经验”。多家省内职业学校纷纷来我校参观交流,也邀请我校上门指导。

二、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一专多能终身受益

我校在育人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成立教改实验班,培养技能精英

举办教改实验班是我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一项新事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推向深入,真正培养能够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而成立的,体现了“三以一化”的新理念: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实现教学实训“模块化”。

我校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实验班,学校集中了优势教学资源,为实验班配备最好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将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改革重点。作为学校教改实验园地,教改实验班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定、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系统、全面的探索和改革,突出了学校特色,并在实践中予以检验和发展,实现教改的整体效益和效果。

2.选修超市,专业建设更显特色

“选课超市”是我们的一项教学创新,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一项特色,我们坚持创新的工作思路,在专业教学上创出我们的特色,如:文科类学生都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电子电工类学生都掌握会议音响设备的操控,机械机电类学生都掌握三种以上机械设备的操作,汽车类学生都掌握车辆的驾驶技术。让学生们在掌握本专业基本技术的同时,再学会一门实用技术,使我们的专业具有特色性。

3.文科生技能实习,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为解决文科班学生较多的存在怕动手的陋习,我校都安排一定时间的钳工实习。实习的目的不仅要培养技能,更主要是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而深入到人的意识中的道德和素养必须在人的劳动实践中播种和成长。热情、周到、守时、诚信、卫生、节约、成本、效率、安全、责任等等,不是技能,但只有通过技能训练的同时养成和提高。所以,我们对文科班学生增加钳工实习教学,融入职业道德和素养的教学要求,通过限量、限时、提示、感受、纠错等等教学方式和测评方式,促进实习教学中非技能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创新教育全员参与,成果丰硕前景可期

近几年,我校在全体学生中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素质教育、学校可持续的必然趋势。

1、学校重视、组织得力

学校要发展,首先要求校领导班子能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也要求全体教师能够形成共识: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也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创新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我校在专门设立了创新教育领导和组织机构,并在人员和经费方面都给予了充足的保障。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定期邀请专家来我校召开讲座,面向全体师生介绍全新办学理念、创新思维,也经常组织师生外出参观学习。

2、创新教育全方位、常态化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一种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创新教育,是整个学校要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学校要提供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要把创新教育融合到日常的课程教学和生活实践中,以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态度。

3、紧紧依托大赛平台、实现新的突破

第3篇

一学期转眼就要过去了,整理自己的点点滴滴,笔者发现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自己的大脑也经历了洗礼。

一、帮忙中创新

开学之初,我对我校的班干部情况进行调查,问卷是我随机发出的,我并不知道学生的姓名和所在年级,收取问卷就成了一个难题。正当我愁眉不展时,善解人意的马帅走过来问我:“老师,您有什么事吗?”我把情况跟他一说,他说:“老师,我能帮您完成任务!”我带着疑问的目光看看他。马帅带着自信跑了,一会儿满头大汗地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摞问卷。“你是怎样做到的?”小家伙一脸真诚地说:“我每个班都跑过了。太累了,最后我请大队长帮的忙。”“干得不错!是个有头脑的人。”

二、放手中收获

跳绳是我校的特色品牌,学校要求每个班有自己的跳绳小组,跳出班级特色。二年级的学生只能掌握最基本的跳绳方法,有什么花样呢?我独自苦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没有合适的方案。早晨我来到校园,用试探的语气和几个班委商量,当我说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处理了时,孩子们充满了兴奋。大课间到了,孩子们快速地站成两排,面对面地站好。班长一声令下:“开始。”五颜六色的跳绳飞舞起来,我仔细观察,原来有四个小队,第一方阵正跳,第二方阵反跳,第三方阵编花跳,第四方阵练习跳双摇。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创造力。喜悦之余我不免有些悲哀,自己每天都想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但是实际上自己的头脑还是被旧时的教育体制控制着,并不能真正地放手让学生去做。难道这不是悲哀吗?

三、班会中成长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总结科学巧妙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从开学初就有了想召开“我的学习方法”主题班会的念头。可是这类班会是最容易陷入无聊枯燥走过场的,学习差的不积极,说也白说;学习好的又不愿讲经验,怕别人超过自己;更多的人似乎没想过这类问题。师生共同准备了一个月之久,借助十一假期,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我仍旧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今天的班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吗?

班会课上,学生们踊跃发言,怎样提高作业质量,怎样提高阅读水平,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同学们通过聆听他人的优秀经验,学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明白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总结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班级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了。

总之,创新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学生的潜能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那何不放手,做一个引领者。学生有时会比教师更有点子,更能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倴城镇官寨小学)

第4篇

创新教育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教育。它与传统的教育不同,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学内容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上。实行创新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是落实现代教学理念的需要,是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先分析创新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然后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运用创新教育。

关键词:

创新教育;教学;能力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创新教育在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为此,笔者针对创新教育的内涵、意义以及创新教育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指的是在能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能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创造潜能和意识的教育。从这个含义中可以看出,创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单纯的获取和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而且更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也就是说,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换句话说,传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文化继承人,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文化开拓者。打个比喻来说传统教育好比把学生当成“储存器”,而创新教育更像是把学生当成“炼金炉”。传统教育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学生得到的现存知识的多少;而创新教育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则是看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的创新、继承和发扬的水平和能力。第二,两者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服从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自然也会有差别,从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在于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而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则是关注前人的研究和思维的方式方法。第三,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手段。传统教育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方法是灌输式或者说是填鸭式,创新教育的常用的教育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注重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创新和发散思维。传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背得越多越好的死循环;创新教育则可以有助于受教育者活学活用,学用结合。

二创新教育的意义

实行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意义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十三五”的规划目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实行创新教育对于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落实现代教学理念的需要。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总量成倍激增,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知识飞速更新。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记住已有的知识,必须有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其它实际能力。而创新教育就是培养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三是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欲是人类的原始欲求,是人类本性和本质力量最鲜明的表现。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为了使自己成为思想解放、开拓进取、具有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今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求知欲和创造欲就更加强烈。而这种欲望的开发、诱导和升华,最佳手段就是创新教育。

三创新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可以知道,要全面实行创新教育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在教学中有效实行创新教育,就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调整培养目标

做到在教学良好的运用创新教育就必须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这首先需要落实的就是调整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调整应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整。第一是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的目的除了要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之外,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了学习动机是否正确积极、个人兴趣是否广泛浓厚、意志力是否坚定、是否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以及是否有积极探索、乐于思考、独立自主和创新进取的意识。从思想政治方面谈论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要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能走出依赖、狭隘、思维固化、人云亦云的思想误区,实现承继知识、发散思维、加强创新能力的目的。第二是在知识学习方面,创新教育应强调将掌握好事物的基本概念、内在规律有效转化为能动系统,简单的说就是要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第三是能力培养方面,创新教育除了要培以养操作能力为目标之外,更要注意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包括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充实教学内容

创新教育在教学的运用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方面的充实和改善。真正的创新教育是在保证好常规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意识、思想、思维等方面的内容的学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等,同时还有学生对于自身的理想、信念和前途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停留在意识形态方面,但是他们引导人们进行创新、创造性活动,树立是否需要创新的思想。二是对学生的个人情感、意志力、兴趣、气质、性格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这看起来似乎和创新并无关系,但是这些方面的内容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或者适合创新。三是关于感觉、知觉、想象、记忆力、理解力及分析、综合、判断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内容关系到创新活动的执行,也就是探讨如何进行创新的,因此对学生进行理解、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三)建立教学民主

所谓教学民主是在老师教学中建立一种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关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让其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心智。而在教学中注重民主,建立民主教学正契合了创新教育的目的。心理学上认为,创新的事物是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研究出来的,创新的方法也产生于自由和民主的过程中,创新的思维和欲望也是在自由和民主环境中得到实现。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民主,保持师生的配合与互动,有利于进行更好的进行创新教育。

(四)加强思维训练

这里说的思维训练主要是指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性思维也叫做求异思维,也就是说这种思维方式是要求能探索出更多的、不同的答案,它是创新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发散性的思维就很难实现创新。要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多提问,老师应该善于针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提问,用发散性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能主动的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跳出既有的、常规的思维模式,从而得到新的观点、结论,新的观点不一定一开始就正确,但是经过多次检验、修改和多角度思考,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第三,多采用启发性强、能触类旁通的作业或习题进行课程检验。

(五)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方面来源于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的需要。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教学,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教学方法作为参考。(1)批判性教学法批判是认识事物的解剖刀,这里说的批判是说对事物、观点、知识的分析和审查,并非简单的否定。批判性教学法是借助“批判”的外衣,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继承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事物和新的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2)特性分析教学法所谓特性分析教学法就是说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并深入分析,进而找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并对事物产生新的构想。(3)演练教学法演练教学法其实也可以说是实践教学,就是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模拟、实践。可以通过演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创新探索。(4)智力激励教学法智力激励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头脑风暴教学法、讨论法等等。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过程,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李晚晴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建勋.创新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5(7):55-55.

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高校教育

一、相关概念辨析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几部分,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全体性。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2.基础性。素质教育提供的是基础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拥有一般技能而不是掌握某一专项技能。

3.发展性。发展性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教育以及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心智启迪和潜力的培养上来。

4.全面性。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5.未来性。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二)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其中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求异、探险和奉献这三种精神;而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智慧特征,代表着主体创新的活动水平与技巧,它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两大方面。

1.内容。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指要培养人们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会有强烈的创新动机,会制定创新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求异、创造性想象、知识结构独特、观察敏锐及灵感活跃。创新性思维可以让学生高度掌握有关知识并能广泛应用于日常学习中,有助于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这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也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3)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加工信息的能力,一般工作加工能力、操作能力或者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创新激情等因素。

2.特征。创新教育有以下几个特征:(1)全体性。创新教育相信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激发创造潜能,取得创新成果,成为在某一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创新教育不是只面对少数精英的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2)差异性。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及其发展是不一样的,是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的。所以,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发展绝不能一概而论,用同一个模式来培养,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创新性。创新性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性包括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比较起创新能力来,创新意识则是更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方面。(4)综合性。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是一个人健全的人格,观察、推理、想象与操作等各种能力以及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高度综合。因此,创新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必须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各门学科的有机结合,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比较

(一)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异同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共性在于:一是都具有全体性,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是都具有主体性,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三是都具有全面性,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四是都具有实践性,都注重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差异性在于:一是内涵不同。素质教育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则是学校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和科学方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人才。二是层次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而创新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二者虽然都是面向全体学生,但创新能力是以基本素质为基础,它是素质发展的高级阶段。三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等,其核心是做,是学会;创新教育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新,是创造。此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二)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联系

1.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重视知识的质,进而把高质量的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上,重视做人的道理,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创新教育则强调在素质形成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创新的激发、鼓励和弘扬。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创新性素质是最高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内涵特征的逻辑提升和延伸。

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人格形成的全部内容全面、和谐发展。创新教育则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更注重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环境的刻意形成。从这一点看,它比素质教育要微观些,是其组成部分。

通过对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这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育。我们进行创新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相反的,还需要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

三、高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一)高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素质教育的问题。(1)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存在问题。人们的思想观念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学生、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一些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还存在着许多陈旧落后的思想,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还没有及时更新,还是有很多人看重名次、看重权威等,在思想教育、班级管理方面,则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以教育那些拖后腿的学生,以免他们影响升学率,这就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被动地位。在教育价值观上,很多教师把培养出成功的学生作为自己教学成功的标准;在教育质量观上,把分数、升学率看做是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在学生观上,把成绩好、听话、乖巧的学生当做是好学生,这些都阻碍了教育的发展。(2)素质教育太过形式主义。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存在着种种误区,许多人认为上音乐课、体育课、辅导班,学生的作业变少就减少了压力,就实施了素质教育,但这些都是错误的思想,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和主导思想。(3)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关于教育评价问题现在存在两个错误的极端:一些人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搞素质教育就不用考试,不用评估评价;而另一些人则仍然把分数、名次以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其实,这两种评价观点都存在片面性。

2.创新教育的问题。相对于创新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依然有传统灌输式的知识填充和技能讲解,这些弊端深深影响着教育的顺利进行。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才会逐渐发现自己薄弱的创造能力以及较低的创新素质,这些都导致了他们在求职道路上遇到困难,同时这也暴露出我国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某些高校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与素质教育不同的是,许多教师仍旧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成果和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弊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我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用同一种计划或模式来要求学生,使得学生没有了个人特长,不能很好地展示他们的优越性,也阻碍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搞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德育工作,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而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才会对学生有好的教育及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是实施良好教育的基础。二是要把德育教育和日常教学相结合。三是德育教育要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更加容易被学生吸收和接受。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改革与目前状况不相适应的部分,从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模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答疑作用,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始终把握现代教育思想的脉络,逐渐形成适合学校教育的高效运行机制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搞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1.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价值观就是指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定地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的观念,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看作是职责和义务。另外,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要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技能以及能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邓建民.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2]史艳红.“扎根”与“长翼”――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

第6篇

创新教育是当前热门话题。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两者如何结合?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接受的。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的伟大使命。

二是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问题,有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天地人学,海陆空三模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三是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 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所以,提出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学校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既是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提高认识,转换观念,扩大共识,增强配合,坚定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第7篇

一、化学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1.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更主要地承担起创新环境的营造者,创新知识的提供者,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创新学习的评价者以及创新人格的塑造者的角色。

在化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出一些新鲜别致,又富于启发性、挑战性、诱惑力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提出“如何处理含有一氧化碳的尾气?”这一问题,学生会提出循环使用,再去还原氧化铜,点燃做还原氧化铜的热源等方案。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当然,在创性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仍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知识,能力无从谈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能力提供创新知识,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创新教育还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充电”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教师,不要只是做“书生的教育家”或“经验的教育家”,而是要做有胆有识的“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具有开拓和创造性能力的教育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不能满足于自己所学所教的那些有限的知识。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如不善于学习、思维僵化、孤陋寡闻,不但会误人子弟,自己也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1. 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教育

(1) 利用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无法取代的。实验的探索性和实验的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铺平了道路,提供了条件。化学创新教学中,教师不但有必要设计一些创新实验活动,而且更应该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还原化学本色,提高化学创新教学水平。这些创新性研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从事化学学习与研究,指导他们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念,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这一结论时,可做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3) 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里品质和创作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唯有实践,才有创造,在化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现成知识的同时,也会努力去发现新的知识;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会设法突破现成的结论。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提供方便条件,在适当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实验室里亲自做一做,检测创造的成果。这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有利的。

2. 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在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整理知识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是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它有助于设计个人化的学习道路。学生在自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接受能力的层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个性发挥,激发创新意识的形成。

(2) 增加表象储备,培养创造思维

多媒体课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教学信息,不仅能使学生接触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合,而且使其能进入形象的世界,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知。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使教学重点由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转向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力创造力。多媒体课件给创新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好活力。

3. 化学课外作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场所

设置作业是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取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要注意切勿让学生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要使他们从中找到成功的喜悦。只有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富有创造性,富有研究探索性的习题,学生的解题热情才会调动起来,才能够把化学学好。

三、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创新教育中后进生与优等生平等。

后进生是指一些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淡薄,道德行为不良的学生。其实,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某些方面可能是很有创造潜能的天才。关键是你怎样去开采挖掘,人人都有创造的禀赋,后进生与优等生同样都有创新能力。

第二,创新教育是一项艰巨的、长久的工作,不可一蹶而就。

在日常教学中,应从基础教育入手,做到“润物细无声”。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更要帮助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就有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第8篇

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拆除思想的藩篱,打破思维的界限,还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寻找融合创新的交汇点;甚至是颠覆自我,做结构性的改变,重塑生态。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之下,跨界思维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全新的视角?融合创新的理念给教育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融合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从单一的不同模块的建设应用,到技术应用之间的相互渗透、包容,再到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性、全局性、服务性和深度应用。技术的迭代、混合应用和融合创新正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发生转移,毫无疑问,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这一转变,并非仅仅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从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导向变化中可以感知得到”,张少刚如是说。他认为,从政府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正在逐步深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提出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和应用驱动与机制创新的根本方针。“规划”将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位为“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列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发展目标,由此理解,“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融合创新”,并将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张少刚认为,在“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引领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采访中,他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第二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对传统的工业社会框架下构建起来的教育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应对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信息化与教学融合,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信息化与科研融合,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创新;信息化与教育治理融合,加快了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4.0概念

我们知道,工业有4.0概念。教育的l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当下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有“再工业化”“后工业化”“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等许多发展概念与国家战略。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之思想,工业发展从机械化工业1.0、电气化、信息化进入到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可谓第四次工业革命,亦是生产方法的革命。无论用哪一个词或概念,过往历史表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反思教育的发展,国内有学者提出了教育发展阶段的分类:教育1.0时代,是采摘和渔猎文明,目标是为了生存技能,方式是言传身教;教育2.0时代,是农牧和养殖文明,目标是做人/做官,方式是面授/阅读,组织方式是官办机构/民办学馆;教育3.0时代,是机器工业文明,目标是知识/技能,方式是面授/阅读/广播/视频,组织方式是公办校/民办校/教辅机构;教育4.0时代,是信息智能文明,目标是心智发展,方式是互联网,组织方式是他组织+自组织。

谈到教育的第四次革命,张少刚提示,也有学者从文化传递和传递工具的使用展开。第一次:对孩子的集中教育,促进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形成,家庭教育让位于学校教育;第二次:文字出现,将文字作为教育工具,人类的信息传播不再限于口耳相传;第三次:源于印刷术,使人类的知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知识,知识不再为少数人垄断;第四次:源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形成,其影响包括学习、思考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的改变等。

换个角度,将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发展从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推动角度归类,可以并联为四个时代。张少刚认为,推进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实践,重在技术应用者,即以工具思想,旨在助力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都可以将其归入1.0时代的教育技术理念,如从早期的幻灯、电影教学,到今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2.0时代为模式认同时代,不仅是工具使用,而且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同和构建,比如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广播电视大学、在线教育中的网络学院等;3.0时代为平等互动时代,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多维互动,包括混合学习;4.0时代为混合化的融合时代,将教学要素混合过程中的有机变化,演变为一种新生态教育。四个时代的划定主要指工作指导思想,彼此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向前包容的。

张少刚举例指出,当前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处于融合状态。如果医院没有了网络,不知道还能不能开门营业,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就医中的各个环节。而教育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支撑,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可以肯定,教师照样从容教学。总之,教育4.0时代,是从技术至上到以人为本,是从重教转变为重学。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会形成新的生态,体现了从技术驱动到教育本质的回归。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

网络的开放性,让知识失去了边界,面对流动性更强、连通性更高、互动性更好的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沟通交流,选择在线学习等。互联网催生了新型学校的诞生,形成了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新模式――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这种新模式在改变着教育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课程和环境。教师可以来自世界各地,通过在线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优质课程可以在慕课平台上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合适的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新的教学环境既有线下实体校园空间,也有线上教学空间,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世界是平的”和“世界是开放的”的新形势下,教育在构建自身的新模式。

谈起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一直在国家开放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张少刚娓娓道来:纵观世界远程教育发展史,如果从函授说起,远程教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远程函授教育的a生与发展,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它来自于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的驱动。远程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支,其快速与持续发展首先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得益于技术不断创新的驱动。远程教育在今天看来,正在进入了4.0时代。追溯远程教育1.0时代,将其放置于技术创新及其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的指导思想中来认识,它包含了函授1.0、广播1.2、电视1.3、计算机1.4、网络1.5、移动互联网1.6、大数据1.7七个阶段。换言之,当我们将远程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定位在技术手段、方式方法上来认识和实施时,就界定其思想观念处于远程教育1.0时代。由此进行的远程教育规划设计、制度安排、业务处理等,常见的特征包括教与学更多体现于点对点或点对面,以及单向性和师生准分离等。当我们将远程教育认同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来加以构建和实施,注重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时,这就进入到了远程教育的2.0时代。当我们将远程教育扩展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多样选择与获取的便利性,网络线上线下结合,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和智慧学习的层面时,这就是远程教育3.0时代,其显著特点是教与学的多对多平等互动,多元混合教学与治理。当我们在认识上上升为教与学的真正开放、灵活便利、利益各方平等,全媒体泛在学习,让学习始终伴随身边,形成全民终身教育的学习新生态,这或许就是远程教育4.0时代,其显著特点就是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张少刚对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进行了概括:远程教育1.0为技术应用时代,远程教育2.0为模式认同时代,远程教育3.0为平等互动时代,远程教育4.0为混合化融合时代。远程教育时代变迁反映了远程教育发展在时间轴上所呈现的重要特征。每个人或机构从事远程教育,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处于哪一个时代,都不会是单一的。远程教育无论是点对点、点对面、多对多,辅助教学、泛在学习,还是混合教学,依托开放的网络和多方的协作是基本与核心。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逐渐多元化,以适应学习需求的多样性。而学习需求的多样性与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的多样化相伴而生。

教育4.0:从跨界、混合到融合

从单纯的教育技术到互联网+教育,从IT到DT,从传统校园到智慧校园,在网络教育和非网络教育中重构教育生态,出现了教育4.0时代。张少刚列举了许多经常提到的融合形态: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师合作融合、内容多媒体融合、学科专业跨界融合、校企融合、多终端自适应融合、课程市场融合、学生多年级融合;政府计划、社会组织、市场三位一体融合等。如此种种,融合人与装备;融合教师、学生、内容、环境之关系;融合学习社区共同体,教育共治,多边互动;融合虚拟与现实等,逐渐形成智慧学习环境,支持泛在学习和智能化学习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张少刚分析指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如教育领域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所以说教育的结构性变革首先要发生在课堂教学上。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相应都要有所变化。比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通过情感融合,实现信息化助力高中教育改革。北大附中成立了格物书院、致知书院、诚意书院、正心书院、明德书院、至善书院、新民书院等,打破传统班级管理,取消行政班,以书院代之。每个书院由不同年级的高中生组成,规模从几十人到百余人不等。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分享经验,使情感连接变得更加自然和紧密。

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就数学教育在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几个方面的育人功能进行了论述,说明数学教育是培育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创新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素质,所谓创新素质,是指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在数学教育中,人们对数学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导致了有意识开发和利用数学育人功能方面力度不够,这对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无疑是巨大的缺憾。本文试就数学教育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功能进行论述。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功能

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的具有强烈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欲望,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 。

就数学教育而言,不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素材,首先,数学的发展史就是发明创造史,其间充满了无数数学家为数学发展而经历的撼人心智的智力奋斗历程。每一点数学思想的形成,都标志着一个继承历史并突破历史的跃进,都标明着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升华,这里所蕴含的不迷信权威、不囿于传统、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无疑能激发数学学习者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次,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千变万化,奇妙无穷。无论是多方思考探求而得一题多解,还是寻求问题共性得到的多题一解,或是突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的巧解、妙解,都可极大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培育功能

创新心理品质是指创新者所具有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等心理品质。创新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对创新素质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独立性心理品质。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数学的本质要求人们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看待问题,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推理的逻辑性使得数学中的任何结论的得到都要有根有据,要符合逻辑的论证;数学研究的严谨性使得数学问题探索过程中需要质疑、批判意识。总之,数学能使学习者坚持原则,忠于真理,不盲从权威,不屈服于权贵,具有独立的人格。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敢为性心理品质。敢为是所有伟大发明、发现、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摆在学习者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个“堡垒”,学习者需要有强烈的攻克“堡垒”的敢为意识,当他们经过艰苦的分析、思考、论证,最终完满、正确地解答了一个问题,就攻克了一个坚固的“堡垒”,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增强了攻克下一个“堡垒”的敢为欲望。

3.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坚韧性心理品质。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经常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惑,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坚韧性心理品质。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功能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一个人创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它由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要素组成。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并运用思维辨认其形状、结构、关系从而发现规律和性质的能力。数学中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观察,数学中的观察常能从表面触及本质,捕捉到问题中隐含的关系和信息,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研究就要观察其形式、结构及关系;对“形”研究就要观察其大小、变化、位置及关系,不同角度的观察往往产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解法。因此数学学习可锻炼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的发展史,是创造发明史,是思维发展史。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在内容和方法上呈现出:“概念的纯粹性、结构的协调性、语义的准确性、分类的完全性、计算的规范性、推理的严谨性、规划的可靠性、构造的可行性、统计模拟的广泛适用性、技巧决策的灵活多元性” 。因而强调思维过程的数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推理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知识结构的培育功能

知识结构是个体掌握知识的质量,或是绕个体掌握知识构成的体系 。在人们的创新实践中,零散的知识只能解决个别的、局部的、表面的问题,而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普遍的、整体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建起科学的知识结构才有力于培养人们的创造性,开发创造潜能。有学者认为当代科学技术创新者知识结构应是一种鼎形结构,鼎形知识结构有四根支柱——哲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学。

数学在鼎形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科学,处处充满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数学为哲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其次,数学语言准确、简洁、严谨、明晰、通用,数学学习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语言素养;第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数学知识也是计算机学学习的基础。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对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的,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并以此为出发点,改革我们的数学教育,使其充分发挥培育创新人才的巨大功能。

参考文献

[1]李佺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 安康师专学报,1999(4)59

第10篇

一、创新教育的要求

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通过教育方法的创新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当代教师、学生和社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需要共同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教育观和师生观。

1.教师由“教书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作为新型的音乐教师,需要在总结和继承以往珍贵经验的基础上,完全冲破传统观念的枷锁,在教育观念上必须从传统教育的“教书传授”的转变为“引导创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教育发展水平极度不均衡,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音乐教师的知识面不宽,专业能力也偏低。教师们一般都仅仅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去传授一些基本乐理知识,“唱歌+乐理”就是对音乐教育的普遍理解,教学方法也多数采用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方式。教师不断地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技能,而这些知识技能在音乐普及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却花费几乎全部的授课时间,而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欣赏的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导致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仅限于流行音乐,而高雅音乐真的变成了曲高和寡。创新教育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无法满足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音乐教师的观念也必须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引导创新”的方向转变。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飞快,课堂上传授的新知识,刚毕业大部分就落后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代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掌握方法,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发现新方法,获得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勇于思考、勇于表达、勇于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提升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强意识。

2.学生“被动听”向“主动学”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学生“被动听”向“主动学”的前提,激发学生兴趣又是学生“被动听”向“主动学”的保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气氛中,音乐教师以朋友的情感,教师的思想与学生进行交流,在鼓励中实现教学相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独立的审美个性,维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高效的师生互动氛围,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引航者。其次,建立起课堂平等融洽的交流氛围。教师在这个氛围当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这样能够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乐于接受的情绪投入课堂,使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性充分地得到发挥。最后,要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个性,培养个性,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释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中独特的闪光点,产生不同的审美个性,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文化素养、理解能力等自身条件的不同,充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向成功的方向努力。

3.社会由“重分数”向“重素质”转变。社会在音乐教育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当整个社会都将数理化、语文和英语作为评价学生的重点,甚至是唯一标准,音乐教育完全沦为可有可无的附庸。音乐教育仅仅在儿童课外教育中还有一席之地,并且在初高中阶段迅速失去地位。而在欧美国家,即便在大学校园里,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也都是被人羡慕的对象,而理工科反而不太受到重视。尽管这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因素在内,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当前的社会思维在音乐教育上的负面作用。在我们的教学体制下,学生考试成绩远远优于同阶段的欧美学生,但却始终无法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无法培养出本土的理工学科的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该通过媒体、学校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合作,向全社会普及儿童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改变传统“分数决定论”。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理解音乐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功能。为学校改革音乐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学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创新中小学音乐教育

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改革,是推进创新教育的方法论问题。要使学生创造性的学,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师创造性的教。而教师的创造力是实践中来的。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挣脱旧观念的束缚,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构建新型教育模式。改变传统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学”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培养创造力为本”、通过与学生共同的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模式。

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就是要以培养和启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学习音乐来达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比如问题法、讨论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恰当而又富于表现力和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体验评价模式、游戏情景模式等),激发和引导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让学生更加喜闻乐见。比如,分析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让学生了解流行歌曲是如何在古典音乐中吸取养分的,使学生们能够欣赏和领会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

其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唱歌、演奏、聆听、分析乐理,甚至与朗诵、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可以大胆的结合。我们培养的是学生综合的艺术素质,不要在儿童阶段就将儿童局限在课程的条条框框中,所有的艺术课程都相通的,并且应该是结合在一起存在的。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简单创新或者是内容上的简单增删和改动,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教学创新。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不断利用和充分挖掘,再融合其他的艺术门类,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如何自制简易打击乐器,通过乐器的制作过程发掘音乐的形成规律,探索音乐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也可以通过倾听音乐段落做体态动作或者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形成对音乐细节的体会能力。也可以结合器乐教学,让学生为歌曲进行简易伴奏,培养学生对旋律结合的乐感,通过抒发音乐情感对学生进行音乐意境想象力的引导。

再次,教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一个融洽、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思想活跃而不拘谨,敢于打破传统、跳出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融入音乐创造活动中,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体会创造的喜悦,不断提高学生对创新的实践经验、能力和信心。作为音乐教师,还应在培养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巩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形成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教师应该逐步地鼓励学生的创作,并和学生一起研究和探讨改进的方法。在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的。

作者:张璐璐 单位:长春教育学院音乐

第11篇

一、创新教育在中小学美术中的实施途径

(一)课堂理论教学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出发,根据不同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并且,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在课后外对美术的实际运用。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美术理论与创新意识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外实践教学老师可以在对作业和命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考虑的基础上,经常性的引导学生主动的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和想象,创造性的将课堂中的美术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最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将课外的实际观察完美的呈现到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第一,美术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生活、仔细品味生活的习惯,通过身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为自己的作品中增添丰富的情感和经历。此外,老师还需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命题,然后给与学生足够的鼓励和信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出色的完成命题。

第二,基本训练与创新意识相结合。基本功的训练对技能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写生练习就是训练美术基本功的最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写生练习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各种美术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美术课外实践教学中,老师应该使学生的基本训练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从而使美术的技巧训练与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完美结合。

第三,模仿与创新相结合。在学生的基础训练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的创新。所谓的“模仿”与“创新”就是指,在自然的物体或其他的绘画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中的结构和体积等进行合理的分解,然后再采用创造性的思维对分解的作品元素进行重新的排列,最后再组成全新的画作,并以此来表达学生对原有作品的深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知。老师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大胆的分解及再创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还能使学生在新奇的视觉感受中,促进创新思路的拓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来自于《教育论坛》杂志。《教育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具有很强创造性的学科,为了促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的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相信,通过老师的科学引导以及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那创新教育一定会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得以有效的实施。

作者:王伊韩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第12篇

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树立关注生命的发展这一理念,从而让教育体现出生命真谛并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真谛。在此过程中,生命教育的目的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教育应当为生命的发展奠定基础。教育活动应当以知识为载体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潜能,因此教育应当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作用,并重视动态把握学生的生命历程,即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关照,使学生在生命发展中具备知识能力基础以及思想道德基础,从而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学会做事以及学会做人;二是教育应当推动生命意义的生成。学生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同时也是人生中最宝贵、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内的许多内容都处在逐步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生命中的潜力时期,具有着很多的发展可能与发展需求。因此,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实现能力,都是教育阶段所影响和决定的,所以,教育应当以推动学生生命意义的生成为重要目的。由此可见,在制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命感受,从而使教育活动突破知识教育的局限。同时,生命的多样性以及独特性不仅应当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应当当做教育活动开展所追求的目标,这对于推动知识教育向生命教育转变,将教育目标从认知领域向生命领域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这种转变,可以指导教育活动突显出生命内涵,并让学生的生命换发出更大的活力与色彩。

2生命教育中的学生观

在教育理念的创新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地位与需求做出重新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生命形态具有着差异性,并且每位学生都具有着强烈的精神盼望与生命企求。首先,学生追求生命的完整与全面。生命是精神与物质、情感与理性的整合,对于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这些因素缺一不可,而也正因为如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希望自身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需求,并希望自身能够成长为健全的人;二是学生追求生命的个性美。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这是生命独特性的体现,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学生的在爱好、兴趣以及天赋方面的不同。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生命的差异,并致力于满足学生的生命个性美发展需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承认学生生命具有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的特点,并认识到发展学生生命个性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生命所具有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并感受到自身生命所具有的意义。并且教师要将塑造个性生命和陶冶学生个性当做教育中的重要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重要的要求与方向之一;再次,学生具有体验生命过程美的需求。学生的生命发展需要经过逐步成熟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个性化以及社会化的过程。生命所具有的过程中体现为生命的平等性与自由性以及生命个体对幸福的渴望。因此教育活动应当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生命所具有的力量、价值以及魅力,同时体现出教育所具有的生机与活力,从而让教育活动成为学生体验生命过程美的重要组成内容与重要手段。

3生命教育中的教师观

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生命方面的师生互动,对于推动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体现生命与感悟生命具有着重要意义。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同时要关注教师对自身生命意义的发掘与发挥,从而更好的推动学生对生命真谛做出感悟。这要求教育活动能够对教师通过教学所体现出的劳动价值进行尊重与肯定,为教师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与时间,使教师能够将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活动当做自身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简而言之,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让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的同事,体会到教学工作为自身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从而使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自身生命中所具有的价值,并努力实现这种价值。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活动,虽然教材以及教育大纲的编织着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教师进行自我发挥的空间,但是教师并不能对这种空间和权利做出透彻的领悟。事实上,教学活动应当是开放的,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对自身的创造精神进行充分的展示与自由的发挥,只要能够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发展,教师就没有必要被教材所限制,也没有必要专注与对教材开发者思想的揣摩。因此,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展现自身的价值观与个性来展现自身的生命,同时通过树立学习意识、开展创新创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生命的发展。

4生命教育中的课程观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感悟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因此教育过程中课程的设计是否合理、课程内容能否体现出与生活以及生命的联系,世界影响着学生能否对生命真谛做出良好的感悟。因此,在教育理念的创新中,学校以及教师应当以推动学生感悟生命真谛为出发点来对课程进行设计。良好的课程设计应当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满足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追求。同时,课程内容要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这要求教育内容需要体现出与生活的联系,并体现出对社会、对学生特点的适应性以及时代气息,即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学术性、知识性以及科学性,同时也要重视教育的发展性、生活型、实践性以及人文性,从而为学生基本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构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生命意义的生成。另外,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应当重视构建综合额课程,综合课程的特点应当体现为课程内容取材于生活,通过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来突显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学生所具有的自由创造精神进行良好的培养,并使学生在接受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来体会到教育对生命的重视,并体会到教育与生命的融合。

5生命教育中的教学观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并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虽然这种教学观对推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知识教学内容的传递者与阐述者,学生也知识教学内容给的吸收者与接受者,因此教学过程中也会由于欠缺创新而显得机械死板,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教学理念的创新中,教师有必要对自身的教育观做出创新,从生命教育方面来看,教育过程应当是教师以及学生开展个性化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教学需要师生的互动、交流与启发,因此,教师与学生要重视对批次的知识、经验作出分享,同时要对自身的观念、体验以及情感进行交流,并在对教学内容作出进一步扩展的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从而确保教学过程表现出生命活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对学生的关注,而非对学科的关注。学科本位论在当前已经显然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科本位论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重视认知教育、忽略情感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发展,由此可见,学科本位论欠缺对申明存在与发展的关怀,因此,在教学观的改革中,人本理念、关怀理念以及服务理念是必不可少的。这要求教师首先要体现出对每位学生的关注,认识到学生不仅是独立的、不断发展的,而且是有尊严的和有生命的,在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绪生活给予关注。即要求教师能够使教学过程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良好的情绪;在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与道德生活。这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类道德因素进行挖掘,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发展与道德表现,从而让教学过程转变成为一种良好的人生体验,并对学生的生命发展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

6生命教育中的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