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活动

时间:2022-02-12 14:51:01

小学生心理活动

第1篇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把“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定为研究课题,以系列心理课“心路驿站”为主阵地,探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积累切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我校课题组教师在实验班开设每周一节的“心路驿站” 心理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课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为依据组织活动内容,师生共同确定活动目标,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宗旨,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促进班级成员的互助合作。通过优化学生的活动过程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

课题组经常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观摩课、评课等活动,互相交流,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寻求最佳的教学方式。经过两年的探索和研究,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

一、倾听交流教学模式

倾听交流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话题引入—自由建组—分组讨论—活动体验—分享总结。这一模式突出“沟通”,通过专题讨论、分组辩论、团体辅导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使其情感得到充分宣泄,在心灵交流中知道如何求同存异,在分享中懂得如何理解他人。教师尽可能地提供和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心理辅导课中的“主角”,引导他们“理直气壮”地倾诉心声、宣泄情感、发表意见。

小组辅导是这一模式常采用的活动方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互相了解,不再拘束、紧张、害怕,很容易谈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我校刘丽萍老师在“做情绪的小主人”一课中开展了关于“情感波澜”的讨论,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先引导每个组员列举出自己平时经常出现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气愤、失望、难过、着急等,再让每人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如动作、神态、语言)表演出来。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其他学生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感伤,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能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命不凡的毛病,翟云娟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夸夸我们组的××”活动,要求学生互相只说对方的长处,而且要说得具体、真诚。小组心理辅导活动中,学生们纷纷互说对方的优点,比如:“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你的作业本上的字写得特别工整。”“每天放学,你总留下来对齐桌椅、打扫卫生,你真是个称职的劳动委员!”学生们通过相互评价,懂得了从多角度看问题,端正了对同学的看法,懂得了欣赏别人,提高了认识问题的全面性,缩短了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设境启迪教学模式

设境启迪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引入话题—情景活动—启发明理—拓展深化—活动感悟。

这一模式突出“体验”,通过音乐、录像、游戏等活动创设特定的心理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心理感受,以达到激发个体心理能量,提高其“自助”能力的目的,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教学。

心理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法,课题组教师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翟云娟老师的语言丰富又富感染力,经常采用朗诵、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刘丽萍老师擅长歌舞,经常与学生一同唱歌、做放松操。她执教的心理活动课“快乐之行”在导入环节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同时出示笑脸脸谱让学生做一做这个表情,再说说现在的心情;接着出示快乐小天使的头像,揭示课题。营造了快乐和谐的气氛,轻松引入课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了微笑带来的快乐。在课的结尾,师生一起高唱《幸福拍手歌》,把活动课推向高潮。

三、反思体验教学模式

反思体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热身导入—引发质疑—实际操作—反思对比—领悟深化。

反思自省是心理课堂中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自省、行为辨别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转化为行动。

梅国娟老师的以“合作”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课“ 1+1=?”,以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将学生引入课题,通过孩子们爱听的寓言故事《河马和猴》,告诉学生不团结、不协作,有时可能会出现1 + 1 = 0的道理。接着让全体学生亲自做折筷子的实验:一根、两根、三根筷子学生能折断,但四根或更多(一把)筷子捆在一起,没有谁能轻易折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再通过一个小故事和“众球出瓶”“贴图比赛”等游戏,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心中要有他人。

四、策略训练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以心理保健方法的训练为重点,目的在于缓解学生情绪,克服不健康心理。此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分解训练目标,逐步强化,最后达成目的。

例如“尊重”技巧训练一课的流程为:第一步,辨别不尊重的行为;第二步,了解自己的尊重或不尊重行为;第三步,选择训练点,如怎样在谈话中让对方感到愉快,引导学生了解表达方式、插话方式、表达不同意方式、赞同方式等,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训练;第四步,学生自己确立下一步训练目标。每做完一步,就给予强化,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即要保持某种行为,如做对了就给予表扬;负强化即要消退某种行为,做得不对就不理会,或提出另一种做法。这样一步一步地达到目标。

这一模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策略和方法,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以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和他人,正确处理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用深呼吸法缓解紧张的要领是:排除杂念,注意力要集中,听自己呼吸的声音。对别人进行赞美时要真诚,眼睛要盯着对方,面带高兴的神情;要实事求是;要具体,如赞美别人“你真漂亮”,不如“你眼睛又黑又亮,真好看”“你今天头发梳得真好看”,等等。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小先生活动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先生活动模式实质

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以小先生的身份积极能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我们认为小先生活动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它摈弃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陈旧教育模式,承认学生是小先生,小先生的身份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以主体态度参与,在主动参与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能力,使学生原有的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小先生活动过程中,师生的角色身份定然会发生相应的转化,即教师由过去意义上的“权威”、“导演”自觉地向“朋友”、“伙伴”的身份转化,学生由单纯的、被动的受教育者向“小先生”、“亦师亦生”的双重角色身份转化,即要求师生在双边活动中形成一种全新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目标体系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先生活动模式目标体系

(1)根本目标: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能动的、会生活的、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新人。

(2)基础目标:以小先生的身份做人,以小先生的身份做事。

(3)具体目标:懂做人,会做事。

2、关于目标体系的要点阐述

小先生活动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参与、发展、自觉、觉人。我们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人人参与,在参与中积极发展。参与是前提,发展才是目的。“自觉”即“自助”,它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觉人”即“帮助”,它是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教育的过程。

三、操作系统

1、操作流程

(1)操作流程步骤

第一,创设情境。学生接受信息,准备参加活动,教师创设活动情境,提供丰富的活动机会。第二,承担角色。学生通过自荐和互荐,承担小先生角色,教师主要起启发、建议、指导作用。第三,投身活动。学生以小先生身份参与活动,并逐渐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主要是提示、示范。第四,感受冲突。让学生感受旧有认知结构与新认知的冲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展示矛盾冲突。第五,同化顺应,学以致用。学生判断、选择、同化,完成结构的重组,在新的情境中学以致用(自觉),教师以朋友和伙伴的身份共同参与活动。第六,即知即传。学生将活动中获得的理性知识传给伙伴(觉人),教师移位。

(2)流程要点阐述

我们认为,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主体地位来源于他们所承担的小先生角色。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必须提供足够的、不同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参与机会,每一个小先生角色都有特定的活动内容和对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活动中的主角和最重要的人物,从而保证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非理性认知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大敌。据此,感受非理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冲突是同化顺应的基础,而同化顺应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即知即传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小先生带出一群小先生,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全员投入,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氛围。

2、方法途径

(1)方法途径的板块结构

途径一必修课。其活动形式主要有小组活动、心理剧和小品、个案分析、问题讨论等。

途径二课外活动。其活动形式主要有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心理之窗专栏等。

在上述活动形式中,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主要有:第一,学生值日。第二,学生表演。第三,学生听课。第四,学生辩论。第五,学生咨询。第六,学生嘉宾。

(2)方法途径的要点阐述

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必修课活动是以发展性模式为主,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级网络。课外活动以防治性模式为主、发展性模式为辅,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级网络。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极个别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疾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市心理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这是以治疗模式为主的第三级网络。

小先生的来源和培训。小先生主要来源于“志愿者”,由学生根据活动内容和角色需要自告奋勇来承担,也可由学生互相推荐。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胆子小的学生,我们采用布置任务、积极鼓励的方法,请他们从小角色开始参与,逐步适应,投入活动。小先生可以由教师培训,也可以由小先生来培训。其途径主要是专题培训,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的途径进行。

四、评价体系

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周期较长,所以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价目前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形成性评价更具实际意义。

第3篇

教学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教学心理环境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着小学课堂的教学互动,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点,提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等策略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教学心理环境 小学生 学习活动

教学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同时也是心理环境的属概念,教学心理环境以它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构成要素,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尝试通过探讨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把握教学心理环境对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教学心理环境以促进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策略。

一、 教学心理环境及其构成要素

心理环境是指某一时刻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心理环境也被称为“准环境”或“准事实”[1],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实际的影响。而教学心理环境是心理环境的属概念,教学心理环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环境,在教学这个特定的场域中有其特有的属性。有学者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手段等因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他们之间既有物质的联系,又有心理的相互作用,这种心理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心理环境”[2]。也有学者将教学心理环境定义为,“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实际影响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3]。

依据已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教学心理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环境,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并且只存在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的、对教学活动发生显性或潜在影响的心理因素。教学心理环境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环境下的人际关系、集体气氛、教学气氛、个体心理因素、教师的心理状态等。具体来看:学校环境下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学气氛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师生的态度、心境、情绪和课堂秩序等;而集体气氛是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通过集体的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的各种表现;个体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个性特征,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及焦虑水平和动机以及抱负等;教师的心理状态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中的心理活动水平,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是紧张、激动还是轻松、冷静等。

二、 教学心理环境对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

教学心理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小学课堂的教学互动以及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果等诸多方面。

1.教学心理环境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有启动作用、维持作用,还对学习过程有监控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兴趣、意向、愿望或需要等形式上。只有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才会被激发,因此,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心理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逐步从他律到自律,还未完全建立起自律的心理体系,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小学生们都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在其心目中就是权威,是他律的主要来源。而教学心理环境中师生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换句话说,教学心理环境通过师生关系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很多时候小学生喜欢某位老师是因为这位老师也喜欢他们,他们会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此外,教学心理环境中的课堂气氛与集体气氛也对学习动机有所影响。在小学课堂上经常能看到,当教师实施的是一种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就容易形成一种接受和理解的氛围,学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求知欲望;当教师采取的是一种集权型或者放任型的领导方式,学生就生怕受到教师的批评,整节课都处在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动机也难以激发。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更没有学习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班尼就曾指出:“如果一个集体的气氛是友好的、相互支持的、相互理解的,那么集体对于工作表现、成就和动机的影响就会是积极的。”[4]不同的集体依据各自的规范和作用形成不同的集体心理氛围,集体对于个人的行为也有约束作用,集体中的个人只有遵守集体的规则,才能够被集体所承认,反之,他将被集体所排斥。在一个拥有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的集体氛围下,当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少数几个不怎么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在集体作用的推动下,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

2.教学心理环境影响小学课堂的教学互动

教学心理环境中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小学课堂的教学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人格和威信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如果教师不严格要求自己,不以身作则,就不会有威望,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其次,制约课堂教学互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容易形成健康活跃的心理,这为课堂教学的互动提供了有利保证。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与否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互动,学生之间、同伴之间关系不和睦,矛盾重重,课堂上就容易形成攻击、嘲讽、相互拆台等不健康的气氛,课堂教学互动就很难顺利进行。

个体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课堂教学互动,有的学生先天性格比较开朗,善于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也能大胆地举手回答。但是,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害怕与同学和老师交往,他们可能从来不会主动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如果教师没有注意提问的技巧,很有可能导致课堂互动中断。

3.教学心理环境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心理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纽约市的十所公立小学曾参加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实验,这项实验中学校的物质环境以及教师队伍并没有发生改变,他们想要研究的仅仅只是良好的校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验中,他们通过改善学校的管理,提倡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重视和关心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寄予较高的期望。实验结束后,通过与其他690所未参加实验小学学生的阅读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在实验的第一年,实验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第二年,实验学校学生的阅读成绩提高6.3%,对照学校学生阅读成绩只提高了3. 8%;第三年,实验学校学生的阅读成绩在原有基础上又提高2.9%,而对照学校学生阅读成绩反而下降了0.3%[5]。这一实验结果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校风的改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校风、班风是集体气氛的集中体现,是教学心理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已经得到证实。

三、 优化教学心理环境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学心理环境对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是实际存在的,教学心理环境的优劣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成败息息相关,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基于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笔者提出以下教学心理环境的优化策略。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这对矛盾统一体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且负有主要责任。第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师生之间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教师一般是以智者、长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往,教师的学生观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应看到学生的进步,把学生的问题看成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采取积极乐观和宽容的态度,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第二,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与学生的交往。良好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活动和交往基础之上的,尤其是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往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里,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次数,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提供更多的让学生表现的机会;另一面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巡视、定期更换学生座位等措施来加强和改善与学生之间的交往[6]。第三,教师应注意师生之间的沟通。“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师生间的沟通”[7],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有些师生之间的交往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0分钟,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得到来自老师、同学、家人的更多关注,所以教师在课后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2.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良好的课堂气氛下的暗示不会对人产生压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由于紧张而排斥课堂学习活动,由于教师的这种无压力暗示,学生可能产生与教师相同的情绪,并有可能产生这种情绪下控制的某种行为,从而发生连锁性的感染[8],因此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在课堂氛围的创设方面同样负有主要责任,一方面,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表达出来的感受要善于接受,多进行赞扬或鼓励。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愉悦的氛围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快乐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加爱学习。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教学活动,教师深入细致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体验学生的情感,与学生近距离进行合作,课堂心理教学氛围自然也轻松愉悦[8]。

3.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

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主要通过改善班集体的班风和学校集体的校风来实现,而实施一种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是改善班风和校风的主要途径。从学校层面来说,可以通过改善教风、改善领导作风、改善学风等手段来创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特色教育心理环境,在教风和学风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提倡严谨认真之风、教学民主之风,同时还应该注意教师队伍素质建设,重视教师的仪表教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在教师团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集体氛围。当然,学校领导对教师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有教师之间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领导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能够及时把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研究。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了,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了,那么良好的教风也就形成了。

从班级层面来说,应培养一批与班级行为规范一致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班级“领袖人物”[9],通过他们对班级行为产生影响。在班级中提倡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和睦,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学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教师应当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所有的学生都倾注爱心,让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觉得老师是爱他的,他们都愿意为集体的进步而努力。

此外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心理品质以及教师教学时的心理状态也对小学生学习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需要提升学生和教师个体的心理品质,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和反省自己教学时的心理状态,总之,只有多渠道、多途径优化教学心理环境,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大均主编.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文.教学心理环境内涵的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9(6).

[4] 班尼・约翰.教育社会心理学[M].邵瑞珍,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

[5] 田慧生.论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潜在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1993(10).

[6] 肇普.加强教师修养优化课堂心理环境[J].教育探索,2002(8).

[7] 应湘.试论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J].心理科学,2003(5).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建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实践活动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关键。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忽视学生体验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课程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学校及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活动课的实效,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真正含义

在实践中,心理教育活动课被冠之“学校心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等名称,这些名称不同,但基本意义是一样的,并且实际运用中,还可以赋予不同的内涵。

心理教育活动课,可以利用其他教育形式展示其自身的特点,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心理教育的实效。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随着国家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开课不足,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育室,教师大多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大多以兼职为主。

2.课程设计不合理

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式单一、设计上不适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配备了任课教师,但是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有的学校甚至只是为满足一时之需,如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

3.课程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学生心理体验不足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心理教师通常在课堂内容中加入若干有趣的活动。由于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缓解一下压力,放松一下心情,学习热情大幅度高涨,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但是学生高亢的情绪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并不能体验活动的目的和真谛,感悟不到价值所在,从而也唤不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如,在课堂中,心理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活动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受或体会。

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建议

1.增强教育意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学校要从领导到教职工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2.设计合理化的活动课程

设计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它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能有效地解读学生实际心理问题、困惑的课程。如,我们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课程,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

3.强化课程中的学生体验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只有激发学生心理体验的健康教育课程才会是有效的课程,学生产生体验后才能产生内驱力,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活动课程的体验去矫正自己的心理认识和行为。如,采取问题探究式活动课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做好相关的调查,分析本校、本班学生有哪些心理认识上的问题和困惑,或者有哪些行为上的偏差。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索,探究自己的困惑,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挥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而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的活动课,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并且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活动课程,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赵兴万.如何提高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6).

[2]王心红.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

第5篇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小学生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心理健康活动课有不同的称谓,有的称为“学校心理课程”,有的称为“心理辅导课程”,有的称为“心理教育活动课程”,有的则不愿称其为课程,代称为“心理素质培养”或“心理教育活动”,这些称谓很相似,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同的人对其赋予不同的内涵。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形成心理技能,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其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它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要紧紧地以活动为中心,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又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的活动。结合理论及实践的一些经验,下面就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途径

1.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很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每学期利用班队活动课和校园艺术节的机会,选取喜欢的童话故事自由组合进行编排和表演。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剧中的表演,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2.利用录音、录像、碟片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乐于参加活动,能大胆地与教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

教师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程中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议论、思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二、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方法

1.角色扮演训练法

角色扮演训练法,就是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现实生活情境,可以宣泄和释放压抑的情感,达到排除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目的。

2.游戏法

将游戏寓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领悟心理体验,克服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养成真诚、宽容、谦让、合作、自律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3.情境创设法

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形成情感互动、感悟体验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健康活动课就是要提供创设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6篇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操作规范;原则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分组讨论是常用的基本活动形式,分组有助于强化团体成员的互动,突破全班讲授的模式,发挥价值澄清和多元互动的功能。但是在不同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同样是分组讨论,却常常出现不同的效果。最近笔者参加了湖州市心理辅导活动课优质课评比的听课活动,六节课都采用了分组讨论大组交流的形式,但只有两节课讨论得比较深入,团体动力启动得比较好,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其他的四节课,讨论不深入,团体动力方向与活动主题不一致,有的课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调侃现象。

为什么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形式,活动的效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通过对本次活动中六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分组讨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笔者自己上课和以往听过的其他活动课的情况,发现心理教师缺乏基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操作规范,从而造成了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活动效果差。分组讨论效果差的活动课常常有以下不足:第一,小组在活动室内整体布局不合理,相互干扰;第二,班级成员自己组合小组,没有进行重新组合;第三,小组内活动规则不明确,小组活动混乱;第四,大组交流时教师站位不合理,不能兼顾所有小组;第五,大组交流过程中,小组间转换过渡不自然。

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应该遵循怎样的操作规范?笔者根据自己六年来作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在120个班级执教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验及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心得,结合多年来对上百节不同的班级、不同类型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分析,认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应该遵循以下一些操作规范。

一、合理分组

1.小组数量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一个班分几个小组,各小组的位置如何进行布局,这些都会影响分组讨论的效果。因此,在上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前,首先要根据班级和活动室(上课地点)的情况合理确定小组数量,并进行统筹布局。一个班分几个小组,首先要考虑小组不能太多,一方面,活动室内空间有限,小组太多就会显得杂乱并且相互干扰;另一方面,为了全面了解情况,大组交流时会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有人发言,小组太多发言用时过长,不利于活动课的环节安排。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在初中或高中,一般来说一个班级分4~5个小组为妥,最多不超过6个小组;每个小组以6~10人为佳,最多不要超过11人。在小学,小组内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6人最佳,多了往往难以控制小组纪律,一般来说宁可多分几个小组。

2.组间布局

小组在活动室内位置如何布局?首先,要考虑小组之间不能太近,尽力拉开各小组之间的距离。其次,所有小组在活动室内最好组成一个整体,一般组成马蹄形或半椭圆形整体,中间留出适当的空地。整个布局要考虑到教师可以观察到每个小组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可以和教师对话,中间没有其他小组的阻断。

3.成员安排

分组讨论中小组成员的组成常常会影响到小组讨论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团体动力方向。在很多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的心理教师没有规定分组的要求而让学生自由组合,常常出现最要好的几个朋友坐在同一个小组内,另外还常常出现男女生分组而坐的情况。这样的小组常常趋于同质,不利于学生拓展思路;而且小组讨论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讲一些他们都喜欢的话题,既不利于小组成员更好地投入活动课的主题中,又不利于课堂纪律管理,容易出现课堂纪律差的现象。为了避免上述的缺点,增加小组成员与班级其他成员接触交往的机会,扩大学生人际交往面,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常常采用课前教师安排分组或课堂上随机分组的形式。

课前教师安排分组是心理教师或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各自的特点以及活动的内容,本着有利于活动课中小组讨论的开展的目标,进行精心安排,按同质或异质原则进行分组,事先确定小组名单并告知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按照事先的分组名单就坐。此外,也可以利用电脑对姓名随机排列进行随机分组。

课堂上随机分组是心理教师在心理活动课开始时运用报数、发扑克牌等方法进行分组。比较常用的是用扑克牌按点数随机分组,它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便于控制。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每个小组人数选用几副牌合在一起(同一点数的扑克牌数正好与小组人数相同),按小组数选取其中相应的点数,随机洗牌,随机将扑克牌分到小组中(以上工作最好在上课前做好)。上课时让每个学生抓一张扑克,然后按扑克的点数到指定的小组就坐。由小组组长检查并收取自己小组成员的扑克,收齐后交还给教师。

4.特殊情况处理

现在很多学校条件有限,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室,心理辅导活动课只能在班级教室上,上课时也无法重新排列位置,因此只能采用就近分组方式。每组6~8人,按就近的原则组合成若干小组。一般两人坐或单人坐的班级,以两列前后3~4排为一个小组,第一排学生面向后坐,中间的学生侧坐形成一个小组;三人或四人并排坐的班级以前后两排为一组,前排学生面向后坐组成一个小组;多出来的学生随机插入就近的小组。

另外,为了避免学生自己调换,教师应该制定对自己调换位子或不按规定到指定小组成员的惩罚措施,如表演节目、打扫活动室等。

二、规范讨论

1.小组组长

为了让活动进展得更加顺利,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活动中最好给每个组确定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起到组织小组活动、维持小组秩序的作用。小组长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小组推荐和随机产生两种方式。小组推荐是在分组就坐之后,由各个小组快速自行推荐产生大家认可的成员担任组长。

随机产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组形式运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报数分组,教师可随机指定第几轮报数的学生为组长;如果在教室中上课,教师可以随机指定在小组的哪个方位的学生作为组长;如果是按扑克牌点数分组,可以在每个点数中安排一张与其他扑克有显著差异的扑克,抓到这张扑克的学生确定为组长。随机产生组长可能会导致一种现象,就是组长不被小组其他成员所认可,可能会影响小组的活动,特别是在上有小组竞争内容的活动课时,学生会更加在意谁当组长。因此教师在课前应该对学生强调尊重每个同学,无论是谁担当组长,大家都要积极配合开展活动。在有竞争性的活动中最好不用随机的方式产生组长而采用小组推荐的形式。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关键环节,它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相互沟通与传递意见、想法、信息和感受,推动团体动力发展,从而实现活动的目标。小组讨论活动的质量如何将关系到整个辅导活动课的团体动力是否能够启动,关系到辅导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的教师没有重视小组活动组织的规范,小组内活动规则不明确,小组讨论活动混乱,从而影响了整个辅导活动课的开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首先在课前就要规定小组讨论的规范,在发言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讨论主题,发言不偏离主题;(2)倾听他人发言,并具备批判能力;(3)把握发言机会,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4)用和谐友善的态度提出不同的意见;(5)提出的意见应该具体明确,不宜空洞抽象;(6)试着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宜要求自己的想法完美无缺;(7)充分掌握时间,遵守时间规定。为了避免各小组之间因为声音过大相互影响,在小组内讨论时要规定声音的大小——以小组内每个人都能够听清楚而其他小组成员都听不清楚为标准。

小组讨论形式通常有轮流发言和组长主持自由发言两种方式。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从组长的左手边第一个学生开始顺时针方向轮流发言,组长最后一个发言。全部发言之后小组成员还可以根据讨论的情况补充发言。自由发言则由组长主持,大家围绕主题自由发表意见,相互讨论,但所有发言必须针对整个小组和当下的讨论内容。一般来说,团体活跃、讨论积极的班级可以采用自由发言形式。对于讨论不够积极的班级,最好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为了避免个别学生不发言,教师可以解释为“认为自己的发言重要,小组人数少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因此规定小组内不发言的学生大组交流时首先发言。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查各个小组,发现小组讨论偏题或冷场情景,要进行指导或参与该组的讨论。当发现小组内没有学生发言时,可以询问组长轮到谁发言,如果这个学生说自己说过了,教师可以说:“老师很想知道你发言的内容,请你再说一遍。”这样带动整个小组继续讨论。

3.大组交流

大组交流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在大组交流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倾听、观察和引导,通过组与组之间意见、想法、信息和感受的相互碰撞,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推动团体动力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实现活动的目标,使心理辅导活动课达到预定的活动效果。如果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组织大组交流不规范,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一般在组织大组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发言内容与发言人员的确定

小组发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小组讨论产生的意见、想法、信息进行汇总,一般由组长或指定的人员进行记录然后由他进行汇报;另一种是个人感受的交流,这种情况下小组发言人员应该是小组内感受最深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人的确定最好是由小组推荐产生,而且被推荐学生也同意。为了避免小组无人发言的情况发生,在大组交流之前教师要请各组发言代表举手,以确定发言人员。对于未能推荐出代表的小组,可以解释为“每个人的观点都重要,小组内无法权衡”;或者每个学生都想发言,没有诚心诚意推荐别人,因此最后让小组内每个成员从组长开始轮流发言。为了避免小组发言时间过长,影响活动进度,在操作时当小组组长发言后可以问是否能够代表小组成员的意见,若回答“可以”就不再往下轮流。

(2)小组发言学生要遵循的原则

小组发言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同样要遵守前面提到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应注意的几点内容。

(3)教师回应学生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组织大组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积极营造民主、和谐、信任的交流氛围;倾听、接纳、尊重每个小组学生的意见,并善用幽默感;充分鼓励、强化和支持学生,激发学生思考又能够顾及学生的体验和生活感受;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向正向发展,避免嘲讽、责备发言学生。

(4)小组发言顺序

大组交流时小组发言顺序的安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各小组竞先发言,哪个小组先举手,就由哪个小组先发言。这种情况适合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讨论气氛比较热烈的班级;另一种是教师指定一个小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轮流发言。无论按哪种顺序发言,当一个小组发言时,教师可以在倾听的基础上适当地追问或概括摘要,但不要进行较长的复述、总结或解释。并非每个小组发言教师都要有话语回应,当学生发言比较充分,教师不需要再补充时可用简单手势过渡。为了激励发言,在一个小组发言之后,最好能够全体鼓掌,但鼓掌时间不宜过长,笔者上课一般规定学生鼓掌三下。对于交流有深度的自我暴露内容或悲伤话题时不适宜鼓掌,可作少许停顿。

(5)教师的站位

大组交流各小组发言时教师的站位很重要。很多教师由于发言的学生声音较轻,习惯于走到发言学生前面,或者重复发言学生的话让其他学生能够听见,或者直接和他单独交流。这样就会把其他小组抛在后面,教师无法顾及他们,从而使其他小组脱离了讨论话题,无法将全体学生融入大组交流活动中,整个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或无法朝预定的方向发展。在整个大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站在与小组发言学生相对应的马蹄形或椭圆形的另一侧(如下图所示),教师要始终能够顾及在场所有学生。当发言学生声音过小无法听清楚时,应当要求学生提高声音。如果是公开课,由于场地的原因,其他教师和部分学生无法听清楚学生发言,应该事先准备话筒和扩音设备,教师和学生应该各有一个话筒,最好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话筒。当条件受限,现场只有一个话筒时,教师可以走到发言学生身边,与学生共用一个话筒,但教师必须和学生并排站立,面向全体学生。

以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操作规范是笔者多年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验总结,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肯定还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另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讨论内容还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笔者盼望有更多的老师对此进行探索,从而能推动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坤崇.班级团体辅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2]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第7篇

关键词:心理课堂;有效性;反思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15-03

教学有效性,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价值追求。培养教师的有效教学意识,能够提升教学成就感和效能感。近几年我市在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般是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学生有效的辅导,是心理教师关注的重点。笔者发现目前的心理课堂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目标无针对性。教师对学生年龄特点把握不足,导致辅导目标设定泛化,各学段同一主题的目标设定有许多雷同之处。二是从小学到初中辅导课题重复呈现,活动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重复无创意,导致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如在有关“沟通”的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我说你画”活动;在“情绪辅导”中,用的都是情绪ABC理论;谈到换个角度看问题,常常讲起“哭婆婆”的故事。难怪乎心理老师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老师,这个故事我们听过了。”“老师,这个游戏我们玩过了”。这“听过了”、“玩过了”的后面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心理课堂的问题之三:片面强调游戏活动,而对活动后的讨论分享引导不足,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等。如何提高心理课堂辅导有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备学生——提高心理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面临的问题确定辅导内容。有些课题在某些年段进行辅导能凸显其必要性,而在一些阶段实施可能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一位老师设计了面向初一学生的辅导活动《我的选择》。目的是通过活动体验选择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选择中的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尝试着积极面对选择中的动机冲突,掌握选择的技巧。由于学生生活中需要选择的机会不多,小学毕业时又都是通过电脑派位直接升入初中,因此学生对教师提供的选择情景的必要性缺乏深刻的体验,面对选择体现出的方式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教师预设的使学生对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状况下如何正确选择的辅导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到了初三或高中,学生面临升学或文理分班等问题,是升入普高还是职高,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在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较为正确的选择,就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话题。其次,活动设计应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免影响活动的效果。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认知方式与理解水平,如《价值大拍卖》活动,在小学上就不太适宜。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只是满足于热闹的活动过程,将手中的“货币”使用出去,而不考虑拍到的东西是否具有它本身的价值。而到了初中,学生对某一物品的价值有了一定的判断,在“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价值引导。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决定了对某一阶段学生重点辅导的内容,如刚入学的学生,学校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要开始青春期相关内容的辅导。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应涉及到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问题,还要关注发展的关键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延续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影响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使用,选择不当,就可能造成低效,甚至负效。教师可以通过理论学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确定某个主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这个主题写写自己的小故事,或通过简单的问卷,了解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困扰与问题,再确定辅导目标,设计辅导内容,这样的辅导才更有针对性。如在小学生情绪辅导这一主题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不开心怎么办》,预设通过介绍情绪ABC理论让学生知道通过改变认知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消极情绪。经过了解,三年级学生不开心的时候很少,即使不开心了持续时间也短,其情绪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会长时间纠结在不开心的情绪中。而引起学生不开心的原因主要是被批评、被误会,或是成绩考得不理想,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礼物等。教师及时调整了活动内容,设计了《我会解决小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不开心的事,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不能够解决的通过小组讨论互助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遇到小问题导致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如:积极主动的沟通解释、或努力改变现状(提高成绩)、或转移注意等。积极正向的引导使学生更有收获。在确定辅导内容时,教师还要关注到不同班级学生的状况,可以根据班主任或学科教师提供的信息,制订相应的辅导内容,避免一刀切现象。如有班主任反映该班级离异家庭的学生较多,学生敏感、不合群,一有小冲突就拳脚相加。心理老师就针对该班学生设计了系列辅导:《学会宽容》、《我会解决小问题》、《情绪消防员》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同学之间相处产生小摩擦是难免的,人人都会产生生气这一消极情绪,当消极情绪来临时,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比较适合,尝试自己解决小问题,并感受宽容所带来的心理体验,以及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体验。

二、适宜的目标设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活动目标决定着活动环节的设计、活动内容的选择。目标不仅是一个活动的导向,也是评价活动有效性的要素之一。田慧生在《课堂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目标设计应考虑:适合学生的年龄水平及经验背景(准备原则),与学生的需要及兴趣有关(动机原则),反映持久的学习成果(保持原则),包含那些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特殊情景的成果(迁移原则)。在心理活动的目标设计中存在着目标确定过高、目标不够具体、不同年段同一主题目标雷同等问题。如在小学五年级辅导活动《心灵的沟通之桥》中教师设定的目标是:1.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技巧。2.运用与人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指导自己日常交往活动。教师试图通过一个活动让小学生掌握沟通技巧显然要求过高,而对什么是“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小学生也难以理解,这样的目标设定显然是不适宜的。如果将本活动的目标确定为“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的效果好,领悟双向沟通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素,在生活中多使用双向沟通的方式方法”则既有认知目标,又有方法目标,同时有体现了迁移运用的要求。又如在《小小暗示力量大》活动中,教师确定了“初步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积极的暗示,获得正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的目标。心理暗示包括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在设定活动目标时,可以缩小范围,将目标定位在“通过语言、表情进行自我暗示,给自己积极的鼓励”上,则更加具体、可操作。心理辅导活动应有不同水平的适宜、具体目标,而不是某一教育发展阶段的任务,教师不应对活动目标的设定扩大化。心理辅导目标还应体现“心理”特征。如《情绪消防员》活动中,教师确定的目标之一是“认识生气是一种正常情绪,不合理的发泄方式伤人伤己,让学生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怒气”,这样的目标确定,体现了心理活动的接纳性,较好地将心理活动课与品德课区分开来。

三、有效问题设计——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心理课堂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教师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使学生对活动有所收获,讨论、分享的环节十分重要。而讨论、分享离不开问题的有效设置。提问,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第一,问题要有开放性,能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问题过于简单直观,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回答,或者仅仅是做出“是”与“否”的回答,没有体现出提问的真正价值。在《帮助他人快乐多》活动中,教师讲述“小黄鸭和小白鸭”的故事后,问“你是喜欢小黄鸭还是喜欢小白鸭?为什么?”看似开放性的问题,然而学生答案却只有一种:喜欢小黄鸭,因为它乐于助人。第二,问题要有启发性,有学习价值,能使学生对活动有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有学习价值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力。在《撑起自我保护伞》的活动中,教师呈现“小芊芊,大冒险”的案例,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及合作要求:“小组同学来当小参谋,共同完成以下任务:芊芊在哪些情景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请你用——将这些细节标注出来。”每位学生都十分踊跃参与讨论,不仅发现了许多细节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还为后面如何寻找撑起大伞、自我保护方法做好铺垫。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多方寻找答案过程中领悟到:在交往中对不太熟悉的人,一定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做好风险预估;交往时要穿着得体,服饰端庄,不宜过分暴露;交往的行为要适宜,学会拒绝,不随意透露个人的信息;需要外出时要告知父母活动的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第三,问题要尽量做到准确、简洁、清晰,避免冗长、模棱两可的提问。在《解密沟通的花语》中教师设计了“你说我画”环节,教师提问:“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所作的画与原图似乎相似度更高,可能性是什么?”学生对教师的问题一时无从回答,如果教师直接提问:“为什么第二次作画比第一次成功的同学多?请分析一下原因。”学生就容易理解和回答了。问题的设计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进行回顾梳理,如“当情况发生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如果现在再出现当时的情景,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引发学生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的辨析。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对学生的抽答面要广,避免几位学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诉求,加以热情的呵护和细心的引导。

四、安全心理氛围——课堂有效性的保证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的参与者。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活动中不断同化、顺应环境,将外部活动内化为内在心理结果的过程。个体积极的参与是外部活动得以内化的前提,没有个体对活动的参与,就没有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没有学习。没有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有效性就无法保证。心理课堂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分享,以达到体验、建构、生成。学生能否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在讨论中是否愿意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活动中的感受,能否发挥团体动力的作用、学生在参与和分享中是否产生新的想法与收获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课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非指导性的氛围具有四个特征:教师对学生表示热情并做出反应,对学生表示真正的兴趣并接受他们;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教师不要做评判或训导;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情感;教师应避免对学生表示出个人偏见,或以批评的方式做出反应。心理课堂教师也可以采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尝试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世界,创造一种相互理解的交流氛围,并通过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教师在引导时要避免向学生强加成人的规范。如,《面对父母的唠叨》,青春期的孩子遇上父母的唠叨,普遍感觉是“烦”,有的用逃避的方式应对,有的甚至跟父母发生顶撞。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唠叨的背后是父母深深的爱,要求学生理解父母,反而容易使学生认为教师在说教(事实上这些学生从认知层面都能够理解),不愿意再深入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应对的方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予以共情,并与学生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可以向父母表达当父母多次重复一件事情时自己的感受,与父母共同商量改进措施,或当父母唠叨时暂时离开现场,转移注意等,给负面的情绪一个出口,帮助学生舒缓不良的情绪,学生就能够更加开放自己,从中获得更多收获。小组的小团体氛围,也有助于提升安全感。一些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感受在全班分享,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小组的交流、讨论。

五、辅导技术的应用——心理课堂有效性的灵魂

心理辅导活动课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运用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与方法,对学生某方面的心理品质施加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并有所感悟。教师要灵活运用倾听、澄清、确认、共情、自我开放等心理辅导技术,使心理辅导更有效。洞察力是心理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对课堂的敏锐感受、准确判断,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时机,也能够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和面临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对课堂问题的机智处理,对特殊场景的敏察,可以减少教育失误的发生。当学生自由地表达时,教师要善于等待,认真倾听,并思考问题背后隐含的情感。教师对学生流露出的情感所进行的确认、共情等,可以使他们更清醒、更敏锐地把握问题的核心。在《价值大拍卖》活动中,有一位学生什么都没有拍到,教师“采访”了该学生,学生说,“我认为‘友情’非常重要,计划用一生的五分之一来拍‘友情’。但当同学们用一生的二分之一来拍时,我犹豫了。当我还在思考‘友情’到底值多少价值时,它就被拍走了。”从学生的表达后面,教师可以洞察到这是一位善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比较理智的学生。对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给予了积极肯定。课堂中有许多精彩的生成,教师要关注课堂呈现的生成,从容应对,有效引导。如《撑起自我保护伞》中教师设计了有趣的暖身活动“抓小鸡”,活动后组织学生讨论:当面对危险时,你是选择“抓”还是选择“逃”?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选择了“逃”,认为应该在保护生命的前提下有能力再“抓”。这时一位学生选择了抓,认为选择逃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同归于尽”才能显男子汉气概。这显然出乎教师的预设。教师匆忙之中应对“什么样的选择都是有道理的”。显然不能给予学生较好的引导,如果教师首先肯定他的男子汉气概,进而从生命第一的角度加以引导,可以使学生对行为价值有了进一步的澄清,认识到在今后的生活中,适宜的方式是在能力氛围内展示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提高心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学生提供心灵成长的沃土,应成为心理健康教师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课堂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2]肖成全,等.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2021年中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根据桂教思政[2021]9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全区大中小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2021年中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

二、活动主题

百年党史育新人,奋发图强赋“心”篇

三、活动目的

以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工作为主线,开展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热爱生命、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爱党爱国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

四、组织安排

1.活动组长:

2.活动副组长:

3.活动策划与筹备:

4.活动评委组:

5.活动后勤工作组:

6.摄影组:

五、活动时间

2021年5月25日起至本学期末

六、活动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全体学生

七、活动内容

1.全面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我校结合实际,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通过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对生命意义的体会和成长感悟,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教会学生如何建设和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每一个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2.制作心理危机应对图文小贴士。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心理危机应对图文小贴士。将优秀作品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等向学生和家长推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危机,提升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营造健康向上、自强不息的校园心理氛围。

3.举办“护蛋行动”活动。以规定的材料制作保护鸡蛋的装置,将其从固定高度自由坠落而使鸡蛋不破碎,以此加强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从中感悟生命的脆弱。

八、活动流程

1.2021年5月25日中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

2.2021年5月25日全面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3.2021年5月25日-6月15日以学校为单位制作心理危机应对图文小贴士。

4.2021年6月8日举行“护蛋行动”成果展。

第9篇

一、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的新职责和新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除了搞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外,还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将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己任和职责。因此,在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是身兼教师、班级管理者、心理健康医生等角色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工作者。渗透式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在不断的渗透中,不仅避免了小学生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更丰富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内涵。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契合的策略

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很多中小学班主任已经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很多班主任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学生心中的各种情绪,但是,由于很多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心理教育理论不足、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1.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渗透教育的基本原则

小学生的心智与生理都处于发育期,特别是那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需要老师的关爱。很多小学生将班主任视为自己的榜样,从班主任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干练的作风、幽默的谈吐、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稳定的思想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思维意识。小学生在了解班集体的内涵时首先接触到的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因此,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小学生明亮的双眼监督下。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相互之间信任、依赖、认同,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对班主任说

2.营造和谐班集体氛围,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种无形的环境对小学生们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氛围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在正确的心理暗示和影响下,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更好发挥。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创建良好、宽松、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在这种良好氛围影响下,实现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为避免学生由于紧张的学习而出现焦躁、紧张的不良情绪和心境,班主任可以在班集体中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远足郊游、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妙趣横生的班级活动等,都将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满活力。很多小学生在活动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我们班真有意思!别的班就没我们班好!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通过非教育的方式培养了集体观念。

3.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一般都担任着至少一门主科的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还对低年级班主任采取包班制的方式,即班主任既教数学,又教语文。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结合教材的内容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心理因素的投入水平和效果,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由之路。班主任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前瞻性的活动,更是构建良好心理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班主任在设计心理活动课程的内容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班主任可以在课前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最讨厌什么、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通过寻找共同的话题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树立合作意识、学习简单的情绪调控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等活动帮助学生成长。对于高年级学生一定要逐一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会面对不同的挫折。另外,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结语

第10篇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五年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使用灵活的椅子来提高心理课的课堂效率,具体包括:秧田式、圆圈式、长方形、站立和席地而坐等形式的运用及优缺点。

〔关键词〕灵活的椅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0-0013-03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把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等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越来越多的高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体系。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倾诉和交流,通过各种活动体验和教师引导,来促进学生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适于选择比较宽敞、环境舒适的教室或活动室。以60人的班级为例,最好有一间8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室。在课桌椅的选择上,目前珠海市大多数高中的心理活动室基本上都不使用桌子,多数使用占地面积较小的圆凳或折叠椅。六年前,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活动室开始使用带写字板的椅子。这种椅子轻巧且方便移动,需要椅子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计灵活摆放;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把椅子摆放在课室的四周,在课室中间给学生留出宽敞的活动空间。这种带写字板椅子灵活便捷,非常适用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

一、需要椅子

(一)椅子呈“秧田式”的排列方式

注:“”表示椅子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有一些教学内容需要使用传统班级授课式的椅子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一般被称作“秧田式”,即全体学生面向教师而坐,横成行、竖成列。在这种椅子的排列方式中,教师是活动室的主体和中心,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适用于一些以讲授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对于“学习心理”“缓解考试焦虑”“青春期教育”等专题,“秧田式”椅子摆放是比较好的选择。以“缓解考试焦虑”专题为例,此专题侧重于向学生讲解如何调整心态并正确看待考试,还会传授一些缓解焦虑的放松技巧给学生。类似这样的专题以心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秧田式”椅子摆放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把关键点写出来,或者用PPT投影出来,学生都面向讲台坐,观看起来十分方便,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听课的状态。。

“秧田式”椅子摆放授课也有一些缺点。例如,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师生交流的空间也很少。坐在后排的学生离讲台较远,容易分散注意力。为了弥补这个缺点,笔者建议最好定期轮换座位,让后排的学生也有机会坐到前面来。

(二)把椅子分两大组,呈“圆圈式”摆放

注:“”表示椅子

根据不同的上课内容,笔者会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本节课的椅子调整方式,学生一般在上课前花1~2分钟就能把带写字板的椅子排列好。把椅子排成两个大圆圈,一个圈排在教室前半部分,另一个圈排在教室的后半部分。这种椅子排列方式适用于一些人数较多的团体活动,以60人的班级为例,每组有30名学生。

以笔者给学生上的一堂名叫“心灵电报”的课为例,两个组“圆圈式”的椅子排列方式是最为适宜的。活动过程中所有学生围圈而坐,右手手心搭在相邻学生左手的手心上,闭上眼睛等待相邻学生左手发出的信息――在手心里轻轻点击,收到信息后立即传给右手相邻者。这个活动参加的人数约30人一组最好,人数太少会降低活动的难度,人数太多活动难度过大,学生很难体验到活动成功的愉悦感。

(三)把椅子分六小组,呈“圆圈式”摆放

注:“”表示椅子

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按“圆圈式”摆放椅子,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常用的一种椅子排列方式。以60人的班级为例,每组有10名学生,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时候多采用这种分组方式。在开展小组协作活动时,10个人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圈,各小组成员都有均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小组动力也会促使绝大部分成员积极参与协作活动。小组讨论的时候,每组10人也是比较适宜的,基本上能保证每位小组成员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10人小组经过几堂心理课的磨合,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亲密感慢慢增加,心理防御也慢慢降低,可以适当增加心理课中讨论和分享的深度。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10人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及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等,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现状。

以“沟通的基本技能”一课为例,课程设计中有一个活动叫“红色大轰炸”。此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思考一下小组其他成员身上的优点,小组成员轮流坐到小组圆圈的中央,接受大家的夸奖,只需回应“谢谢”,其他学生用真诚的目光和话语向中央学生表达自己的欣赏。六个小组“圆圈式”的椅子排列方式,非常适用于这个活动。在10人小组中,整个活动一般15分钟能完成。坐在圈子中央接受大家夸奖的学生,由于有9名学生把他/她包围在中间,会感到非常温暖和有安全感。每位学生大概有一分钟接受其他学生夸奖的时间,10分钟完成每人一轮的夸奖,剩下5分钟时间留给小组成员分享感受。通过9名小组成员的夸奖,有助于加深小组成员的自我认识,来自他人的赞美也能增加小组成员的自信。

六个小组“圆圈式”的椅子排列方式,有利于营造小组团结和亲密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交流意见和感悟,小组成员彼此熟悉之后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课程设计的不同要求,还可以开展六个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学习处理好小组内的合作关系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但也有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情感淡漠,不愿意参与小组活动的情况。这时可以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更多地关注一下参与度不高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走进每个组内,和这些学生交流和沟通,询问他们不太想参与活动的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四)形成两个长方形,往课室的四周靠拢

注:“”表示椅子

所有学生把椅子排到课室的四周,中间留下活动空间,形成一个较大的“舞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些授课内容可以穿插一些情景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自己演出或观看别人演出的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冲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一点启示,从而获得成长。

以“学习归因”一课为例,笔者把这节课安排在期中考试后的一周上,在课上让每个小组以“考试成绩出来后……”为话题,进行情景剧表演。一个小组的学生在中间的“舞台”演出,其他小组成员就坐在四周椅子上做忠实观众,遇到精彩的环节给予掌声鼓励。这种座位排列方式给进行情景剧表演的小组以足够开阔的空间进行演出,根据剧情需要,小组成员还可以拉几张椅子出来作为道具摆放在“舞台”中央。但因为学生在进行表演的时候最多只能照顾到三个方向的观众,有一个方向的学生观众可能只能看见表演者的背影了。

二、不需要椅子

(一)学生站立,围成一个大圆圈

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站立,通常在高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学生彼此之间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头一两节心理课使用得比较多。全班围成一个大圆圈,可以做一些“破冰游戏”――拉近新生之间的距离,加速新生之间彼此熟悉。这种站队方式可以达到全班共同参与同一个活动的目的,但由于人数太多,完成一轮活动的耗时会比较长。

(二)学生站立,围成两个大圆圈

注:“”表示椅子,“”表示学生

学生围成两个大圆圈,以60人的班级为例,每个圆圈有30名学生。以一次名叫“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活动为例,学生分男女两组围成两个圆圈进行,每组约有30名学生参与。此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将双手放在前面学生的双肩上慢步走动,当笔者喊“万里长城长”时,学生调整彼此之间的距离,当笔者喊“万里长城永不倒”时,每位学生坐在后面学生的大腿上。这个活动以30人左右一组为宜,人数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搭建好坚固的“长城”之后,可以尝试挑战高难度动作,坐在后面学生的大腿上集体向前移动。但这种站队方式在一轮活动进行后,很难让每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发言,一般笔者会在活动结束后把全班学生拆分成六个小组再谈感受。

(三)学生席地而坐,围成六个小圆圈

这和本文之前描述的把椅子分六小组,呈“圆圈式”摆放的分组形式一样,不同的是学生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地上。这也是笔者在高中心理课上常常使用的一种分组活动形式。抛开椅子的束缚,学生可以进行肢体动作较多的活动,比如“千斤顶”游戏――两名学生面对面坐在地上,脚底相抵、膝盖弯曲、双手紧握,双方用力互拉,使两人同时垂直站起;当两人小组成功后,依次增加一位学生,直到10位学生同时站立。

(四)学生站立,形成四列纵队

注:“”表示椅子,“”表示学生

这种分组活动形式适用于一些需要两两配对的活动,两列学生分别面对面站立,形成一个二人组合。笔者通常会在一些课前热身活动的设计上使用这种站队形式。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这八种常用的椅子排列方式都突出了心理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投入度与参与度。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会不断改进以上八种小组活动形式,并尝试探索更巧妙的椅子排列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莫雷. 教育心理学[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M]. 广州:广东省教育出版社,2002.

[3]边玉芳. 心理健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阳志平. 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田园秀. 团体心理游戏[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第11篇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常态课程,在各种各样的评课、赛课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专家在评课中,总会强调“活动”二字,意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定要突出其“活动”的特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也着重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笔者认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语言等能力发展存在巨大差异这一现状,心理课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所调整。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来说,抓住“活动”这一关键特征,对于上好小学心理活动课大有裨益。

第一,重集体互动,轻知识讲授,体现互动性。

互动性包含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成果能够较快地显现,并且很容易被测量和评价,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中,更偏重对学生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教学成果往往是内隐的,其影响往往是细枝末节、润物无声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还有很大局限,如果通过知识讲授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在“认识自我”这一主题活动课上,如果教师对小学生讲解“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的概念,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自我,教学效果可能并不会理想。首先,这些概念的掌握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有难度;其次,这些概念的掌握并不会促进小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如果教师转变一下教学方式,将知识讲授转换为游戏互动,那么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有一位教师通过“大风吹”这样的游戏,来促进学生们对自我的探索。“大风吹,吹什么?吹扎小辫的人,吹戴眼镜的人,吹爱笑的人,吹喜欢帮助同学的人……”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去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身的特征,有效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些集体互动方式,可以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氛围,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锻炼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习得开放、积极、包容的态度,建立积极、和谐、内部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

在一次评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提出了如何在心理活动课中传授知识的方法。她认为,心理活动课中知识的传授,不宜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由教师直接讲授出来,而应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体验、感悟等课堂生成,由教师总结、提炼出来,呈现给学生。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输出心理学相关知识,比直接讲授知识,效果更好。

第二,重动态活动,轻静态思考,体现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让学生在行为上动起来,有肢体活动,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听课经验发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教师的提问总会遭遇一些尴尬的场面,例如,学生的回答太表面化,内容没有深度,答案并不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同时,学生讨论也比较流于形式,要么是各说各的,不会通过分析形成小组意见,要么是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讨论问题上,导致讨论过程并不会促进相互交流、学习与思考。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和特征息息相关。

因此,笔者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尤其是低年级)应该轻静态思考类活动,讨论类、分享类、思考类的活动应该适度,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动起来的“动态”活动。

笔者曾经观察过不同类型活动中学生的反应,观察结果显示,游戏类活动的效果最好,学生的参与热情最高,游戏后的讨论也较有深度和内涵,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再突发生成一个小故事,那么其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桃花朵朵开”这个游戏经常被教师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当教师说“桃花朵朵开,桃花几朵开”时,学生根据教师说的数字,自动结对,结对人数超过和不足该数都要受到惩罚。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两个小事件。

第一件事是一个不太受学生欢迎的男生因为找不到结对对象,一把抓住了我。通过这个事件,我引导学生们说出这个孩子的积极品质,如机智、反应快等。

第二件事情是几个小男孩谁都不愿意退出这个群体,导致群体里的所有学生都要接受惩罚。通过这件事情,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得失与集体荣誉的关系。通过我的引导,在再做此类游戏,出现类似情况时,某些学生的反应是,既然有人注定是结不成对子的,那么他愿意自己成为那个游戏失败的人,而不去影响其他同学的游戏结果。

第三,重行动引导,轻言语指导,体现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自己亲身实际的行动习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指导去习得,即要做起来,而不是告诉他“为什么做,怎么做”。

在一次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在讨论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告诉学生为什么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方法。这些指导对真正促使小学生培养起良好习惯是很有难度的。通过让学生动起来,指导他们真实地去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每次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做数字划消游戏,以趣味游戏切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为教育服务,要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服务,落脚点必须是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性、行动性,旨在促进学习的迁移,避免课堂与实际相分离的现象。

为了方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流程与标准,朝阳区推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几个步骤,大致把一节课分为“热身区”“明理区”“实践区”等几个部分,其中“实践区”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有计可施。

第四,重氛围营造,轻理性说教,体现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积极的、开放的和包容的,观点是可以碰撞的,思维是可以交流的。教师不再是权威者和说教者,而是倾听者和参与者。

心理健康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去考察效果。如果用理性说教的方式去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堂课的性质会转变为德育课、班会课或者思品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安全、关爱的氛围,师生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坦诚的,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特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曾经听过一堂主题为“感恩父母”的课,课堂的氛围非常沉闷,课程的主旨表达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授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解,学生的主要活动是进行案例朗读和讨论、分享。无疑,这堂课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标准。“感恩父母”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主题,需要唤醒学生内心的情绪,唤醒学生对父母辛苦的认知。单纯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很难深层次地体会父母的辛苦。

也曾听过另一堂主题为“感恩生活”的课,课堂形式比较活泼,学生的活动比较丰富,如用小星星为自己的状态评分,“拍卖健康”活动,观看《黄美廉的故事》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感悟和思考,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等,而不是讲授者、说教者。

除此之外,情感性还体现在活动设置需要正向、积极。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课堂主题是“压力应对”,在课开始之前,教师通过撒谎的形式虚构了一个压力事件,“班主任说本课结束之后进行课堂抽测”。笔者能体会教师的用意,但是构建压力事件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姑且不论“课堂抽测”是否能够构成压力源,这种方式本身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五,重积极引导,轻刻板评判,体现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课堂中的内容要符合心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不能有知识性错误,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关注人格发展、态度、价值观等的课程。其探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是与非”的问题,更多的是澄清学生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心理教师应该秉承客观的态度,不可轻易对学生加以评判,而是在适当的情况下加以积极、正向的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一次关于“如何调节情绪”的课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回答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压力时是如何调节情绪的,学生撩起袖子,指着手臂上的伤疤,说:“觉得有压力的时候,会用小刀划手臂。”在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教师的表情很凝重,几秒之后快速恢复了镇定,询问这位学生是否有其他方式去缓解情绪,比如寻求同学帮助等。同时,追问全班学生,大家是否愿意互相帮助,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把班集体建设成大家心灵的温暖港湾。当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后,这位教师让全班学生喊出了“加油,我们共同面对压力”的口号。此时,课堂的氛围变得异常温馨和谐,大家能够感受到当事同学心中的平静。相反,如果这位老师不够专业,而是批评学生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宣泄情绪,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

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应该避免一些知识性错误。例如,很多教师在讲解“情绪调节”这一主题时,都会说“消极情绪于个人发展是不利的,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消除消极情绪”,在澄清之后,会讲授一系列调节情绪的方法。实际上,消极情绪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也并不能被轻易消除。

第12篇

关键词:团体辅导;实践;班级管理;朋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78-02

一、缘起:积极心理品质与个人今后的幸福密切相关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积极心理学的另一核心领域,作为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反映指标。国外已经对积极心理品质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做了很多研究,例如来自于“内心”的性格优势,如热情、希望和爱,与生活满意度有很高的相关。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已被证明与积极心理品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星湾学校地处开放程度很高的中国・新加坡合作示范区的中心位置,办学理念立足于培养大气、阳光,具有国际视野的园区人,而复杂的主客观因素使得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学生心理差异较大,而国内类似、可供参考的经验较少。由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积极培养学生性格优势,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一直是本校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二、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团体辅导的理论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近几年不断引起业界关注,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对传统心理学批判继承,另一方面在传统心理研究分支中得到应用。积极心理学始祖塞里格曼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帮助人们简单地学会一些摆脱问题的技巧,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个体的积极力量上,这样才能使人面对艰难困苦不退缩,经历逆境不倒下,也才能真正防止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个人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帮助个体克服成长中的困难,从而实现幸福的生活愿望。

积极心理学与现在积极肯定的班级管理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班级管理上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辅导学理论

团体辅导的理论依据之一是辅导学,新兴的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科学,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的应用越来越多,效果显著。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在班级情境下,借助团体心理咨询和辅导的理念、技术、手段,营造温暖、安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氛围,以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内容,通过解决问题,促进班级、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推进,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建设、师生成长、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等方面彰显出积极作用,成为学校微观教育层面的必然选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班主任工作创新的重要载体。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心理的特殊性

本文通过对3-9年级的学生问卷和调查发现,生活条件水平不是影响他们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3-6年级的小学生近半数认为现在日益增加的课业负担和竞争的压力才是导致他们幸福感和满意度低的关键因素。初中生的得分高于小学生的得分,而六年级的学生得分却出乎意料地高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得分。

分析认为小学生刚刚入校,可能不适应突如其来的课业压力,加之当前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学校环境的不适应加上强大的心理压力使之幸福感日益降低。六年级学生虽然面临升学,有中小衔接的压力,但园区是就近入学政策,升学的心理压力并不大。加之他们即将升入中学,对于未来也充满了期待,这种憧憬会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同时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关注自己,强烈的自我崇拜也会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这说明,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园区,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作为子女的中小学生也是如此。作为九年一贯制的学校,要特别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如小学生的学习适应和课业压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适应能力。多关心他们的内心需求;中学生要根据他们青春期的特点做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特定时期的心理困扰,让他们把握好人生的黄金时期,增加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加强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在积极心理学原理的指导下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的实践

担任班主任期间,笔者不断尝试,在积极心理学原理的指导下在班级团队管理的实践研究中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引入“朋辈”,形成良好班风

每年的五月,是本校心理展示节的活动,利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同时也是为了形成良好班风,笔者邀请七年级的班级共同分组,穿插其中进行活动。将学生与困难、矛盾融入到活动、竞赛、游戏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矛盾和困难,从而在集体中成长和改变。在此活动中,可以说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改善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大家在共同的活动中,完成共同的任务,克服同一个困难,得到相同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彼此信任很积极的配合,各自把对方当成是同一个集体的一分子。

另外,大年龄孩子在指导中,面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效进行学习辅导。这种辅导不是针对某个学科的某类知识进行辅导,而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心理的辅导,一种十分有效的“朋辈”辅导。要想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就要让他们觉得学习其实可以很有趣,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朋辈”团队活动正好符合了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合作和趣味性。

(二)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前提,活动各有侧重

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一定是不尽相同的。针对不同年级产生的主要困惑,需要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加之学生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分析所出现的情况,在平时的团体辅导活动中分别要有所侧重。

1.小学低年级:消除适应困惑。低年级的学生生性喜欢玩耍,所以在午后的一段时间里,带领孩子在校园里做游戏,用愉快的游戏冲淡他们的消极情绪。同时利用集体讲故事、做游戏等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每周组织班级间的游戏、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从与同班同学建立友谊开始逐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在活动中,互帮互助,一起享受新学校、新生活。

2.小学四五年级:消除学业困惑。让学生会学、爱学,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掌握各科学习的技巧。因此在团队辅导中,努力加入学习因素,如文章批注比赛、好问题大赛、查字典速度赛等,在团体活动中渗透学生爱思考、会预习、主动使用工具书等的好习惯,使学生在活动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也尽可能地消除学业困惑。

3.六、七年级:中小衔接,尝试贯通。目前,本校正在进行中小学衔接工作的研究,乘着这股东风,中小年段、不同学科教师能够同聚一堂,体验不同学科在不同学段的要求,课程的设置、作息的安排也与中学同步。教师间进行答疑解惑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七年级的学生经常来班级进行经验介绍,并融入到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得六年级学生目标逐渐清晰,也树立了不少正面的榜样。七年级学生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树立了信心,收获了成长。

4.八、九年级:消除青春期前的困惑。活动的内容选择以青春期、名人榜样、励志故事等为主,在活动中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知识均有所涉及。团队辅导重点以爱的教育为主线,从激发的情感入手,以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帮助学生确立理想的过程也是帮助其心理成长的过程。

(三)穿针引线,培训“骨干”

除了团队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外,教师作为团队中的导师的角色也十分重要。将积极心理品质在团体活动中悄悄地“植入”,掌控活动的进行,这是一名教师的智慧之处。团体辅导的切入点是感染,因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必须有高涨的热情,随时准备着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活动,随时对学生的点滴成功进行最大化的夸奖及强化。要让学生感觉到作为导师的你对这些活动的兴趣也很浓,对自己的成功也很自豪。笔者认为,这就是对“参与者”角色最好的阐述。

其次,要充分发挥小组长在团体里的作用。每组安排不同性格的成员,既是活动开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性格和不同心理品质的互补。当一个小组刚刚成立,可以安排一些小游戏、活动预热,可以让组员们很快地融入进来,比如在朋辈活动的第一次初中学生和小学学生见面课上,要求让大孩子和小孩子分成了4组,采用叠加介绍的方法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这样一个活动下来,孩子基本都认识了,一下子气氛融洽很多。

这种分组小团体辅导的方法同样有助于学生关心他人、增长爱心、实现自助。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形成仁慈、正义的积极心理品质。

(四)切合时机的分享与转化,“植入”无痕

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前,请所有参加活动的组员分析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感想,及时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如果是成功的喜悦,可以通过这个环节与同伴分享,并使之清晰化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如果是失败的苦恼,老师及同伴可以及时疏导。在整个分享过程中,通过交流,不同意见的提出等等,从而让积极的心理品质无声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和研究的不足

一般来说,要想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最佳效果,一个导师最好带8-12个学生,制定了某一个辅导目的后,将有相似问题的被辅导者组成团体,以利于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但在进行班级团体辅导时,本校的学生人数都是在45人以上。对这样大的一个团体进行心理辅导,还没有很好地实现所有人的目标。这一点还需要今后继续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最安全的学习和改变自我的实验场所,在这里,每个人的积极品质:真诚、乐观、孝顺、热情、自信等都可以被表达、被发现、被欣赏、被观察、被模仿、被学习。以活动为载体,完善的活动设计理念和技术及预先有针对性设计的活动,直指问题所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触动认识、澄清价值、引发反思、催化行为、铸造积极心态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戴育红,等.学习心理辅导手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赵卫菊.团体咨询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之友,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