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

时间:2022-09-22 07:4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童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反思;儿童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3-01

一、儿童教育的概念界定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我认为教育就是不仅使人获得经验,而且给人以生命意义的引导和追寻。儿童教育则是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二、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关系中体现的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

教育阶段作为个体发展中的特殊阶段,它与个体的生活并行交错。不仅如此,儿童接受教育本身就是儿童阶段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1、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

教育的对象是本来就生活着的儿童,教育必然要纳入儿童当下的生活。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不断充盈儿童当下的生活。斯宾塞曾指出“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显然他的观点有两个缺陷:(1)抹杀了属于儿童的自由,忽视了真正的人的生活尤其是儿童的未来生活是不可全盘计划的。(2)把儿童应有的生活与成人化生活等量齐观,忽视了儿童生活的特殊性。我们把儿童比喻为祖国的花朵,他们应该在最灿烂的时期娇艳的怒放着。但是持“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观点的人看不到儿童在生活,看不到教育是在儿童的生活中展开。现在的园丁们在教学中用他们理性的剪刀,大刀阔斧地把这些花朵修剪成统一的范式。在这种教育中,充斥的是知识技能、道德行为等各种训练,而缺乏真正的生活着的儿童的教育。

2、儿童教育在儿童生活中展开

人既是生活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儿童的教育总是与儿童的生活并行,儿童是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而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儿童生活中展开。卢梭主张爱弥儿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他抨击并彻底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的中心”观念,提出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该尊重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杜威曾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并对斯宾塞的“教育预备说”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种生活应该是符合儿童本性、成长规律和内在需要的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成长。

三、反思我国的儿童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1、视域的转向

看看今天的儿童,很多都是为了未来而生活着。成人为了让儿童在未来拥有更多技能和竞争力,怀孕进行胎教,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等,认为孩子早早就学会念唐诗、做难度很大的算数就是聪明的表现。然而根基没有打稳,却硬要添砖加瓦,孩子只会输在终点线上。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当像园丁从事种植那样遵循自然规律,教育孩子要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等孩子的生理、心理成熟,有足够的能力去接受教育时才能给他施与教育内容,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卢梭认为:“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2、儿童教育中“儿童中心说”的转变

卢梭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感情,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目的是让孩子提早成为音乐家、书法家。只要听老师的吩咐,对老师的要求必须做好,这样才是又乖又听话的孩子。老师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儿童的本性和需要。杜威认为 “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的儿童观以儿童的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重视发展儿童感官,强调“有准备的环境”,儿童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理想的儿童教育理念应该是:首先,教育应当回归到儿童自然本真的生活中。儿童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儿童生活和教育亦然,成人不应用规范化的教育去约束儿童,让儿童的教育回归生活,让儿童的生活归于自然。并以儿童的生活为教育的主要载体,以促进儿童的成长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其次,以儿童为中心。要求教育者首先承认儿童在儿童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生活和教育的自然本性。教育应该做到的是充分了解孩子需要什么的前提下,才给予什么。儿童是由自己完成对自己的塑造,儿童从生活中获得的体验需要教育的引导整合而内化为儿童自己的文化,成人只是这一过程的合作者。儿童的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生命本性、尊重儿童的生活本质、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最后,我们要给予儿童时机,不要过早地让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不适当地充斥他们的童年生活,而是让他们充分地享有游戏和参与活动的自由,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角,享受属于他们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 杜 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什么样的儿童观.现代教育论丛,2010.

[4]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83.

[5]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德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0.

[6] 农雨宁.从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反思我国的儿童教育.考试周刊,2011.

[7]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7.

第2篇

【关键词】反思;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24-1.5

一、对前人的反思

(一)外在严厉的棍棒教育

传统的儿童教育主要在家庭进行,颜之推认为,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时父母应该严肃地对待儿童教育,树立威严,严加督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论是怒责还是鞭笞,只要有效的手段都是可以采用的。

对儿童实行严厉的教育反思:看来颜之推希望儿童及早接受教育,非常之心切,联系我们当今教育一句很流行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应及早让孩子受教育,但这种观念背后……这是在为孩子自己加砝码吗,还是为了维护大人世界……

颜之推的这种教育方法明显是一种把儿童视为奴隶。在我国古代,“僮”是“童”的本字,原意指奴仆、奴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忠孝。也就是颜之推所说的“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完全忽视儿童的人性,把儿童看作是维护自己以及家族的材料。但是现今社会许多父母视自己的孩子为小祖宗,无原则的偏爱儿童,最终确实为其招来祸害。台湾的一位教授曾仕强说,宠爱孩子是父母的不幸。历史和现实的反差很大,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孩子不是被压抑的没有地位,就是被抬的没有地位。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儿童连一个合理正确的地位都没有,或是都不知道,即使掌握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掌握了可以立的资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子又有什么用。意愿和效果相反,这是值得深思的

(二)外在内容的灌输教育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效果最佳,主张严厉的教化而朱熹认为儿童教育是基础,重视教育内容。而且在教育方法上有一点朱熹提到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的方法。

对儿童传授教学内容的反思:先入为主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形成统一僵化的思维定势。我给大家讲个寓言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为天下大雨,他们家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偷东西”,隔壁邻居老人也是这么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这个故事名字叫“智子疑邻”。我们听了很可笑,认为这个富人相信儿子先入为主的一面之词,很愚蠢。而不去考虑实际。其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总是被埋藏在我们思维深处的先入为主的模式所左右。比如我们总会笑话别人有时的行为,但是我们自己却很少想一想我们自己是否喜欢。也就是说朱熹虽然比颜之推进步一点,能够结合儿童的特点来教育他们。但是在教育的内容上却封杀了儿童的个性,僵化了儿童的思维。

(三)注重儿童的身心教育

颜之推认为儿童学习效率高,就从外界靠严厉的管教来教育,朱熹认为儿童心智不成熟,应该教育,虽然注意到儿童的某些特点,但是所教的内容完全是大人的东西,用外在的伦理道德来教育。让学生在没有思想的前提下接触大人世界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使儿童思想僵化,成为小大人,忽视教育内容的适宜。王守仁能够看到儿童与大人的身心不同,抓住儿童的天性,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教育,是难能可贵的。注重引导儿童,不压制儿童的嬉游的天性,注意适时的教育,量力而行。

对儿童纯自然教育的反思:给儿童留下思想的空间,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更倾向于儿童的自然天性,现今许多教育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但是这种纯自然的教育是否缺少实施的基础和条件,而且王守仁并没有说出具体的措施。只是一些理想化的看法。

二、对今人的启示

第一,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遵循“严与慈”结合的原则。

这个观点并不是我提出的,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就已经有所提出。讲究“慈”,并不是对孩子溺爱,而是用慈爱之心培育儿童让他们懂得对人对己的一种敬意之心。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施之以“严”。讲究“严”并不是对儿童身体的戕害,而是希望儿童养成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第二,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该加入“立志”的元素。

前不久在学人书店看到有个作者吴非写的一本书叫《不跪着教书》,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因此我不免也说一句,想要儿童成为站直了的人,老师和父母也不能跪着教、养。因为儿童时期,对外界模仿性特别强,孔子就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虽然,一个人的志向对儿童来说不太容易理解的,但是在教育儿童时,可以培养孩子这种意识。我们不需要传统教育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大而空的普世英雄的志向,也不需要“曲高和寡”的“遗世而独立”的孤傲志向,我认为交给孩子的要有勇敢,自信的,因为成功并不是向我们想象的那么难。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教给孩子通向他的理想的必备品质。

第三,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征适时地教育他们。

《学记》中有“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强调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在儿童最佳的年龄段,教育正确的内容。

例如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把他们当作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的致命弱点。鲁迅也说过,儿童教育“往昔的欧人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

我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们应当给他充分的机会、适当的刺激,是他们能与万物相接触才好。”通过“教事”不仅能够适应孩子的特点,而且在于培养孩童的道德之心,培养孩子对人对己的一种敬意之心。

第四,除了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之外,更要教会孩子具备如何生存的能力。

无论从《三字经》还是到《弟子规》中的“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等,一开始的孝悌之道,到自己的修身养性,最后兼爱成仁,积极方面是注重儿童的人文性的培养,缺少的是必要的生存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我们生活的世界纷繁复杂,日新月异,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如何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思维。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向国外多学学。多借鉴一下人家培养孩子生存的方法。

前几年风靡全球的国外的一本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就是生存与适应的问题。我们应培养孩子像那里面的两个小人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不是墨守陈规,不懂得思考。

也许传统教育这种过多注重做人的培养而忽视生存导致后来使我们身上缺少生存的技能,引发大众心理对生存的担忧和渴望,并且认为权和钱是最安全的保障,最终演化出“一切向钱看”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第3篇

从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在家期间留守儿童的日常饮食很不规律,甚至很多存在着暴饮暴食的现象。部分监护人忙于农活,不能准时做饭,留守儿童有时只能匆忙的简单的解决吃饭问题。造成留守儿童饮食结构单一,缺乏营养。

2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资金匮乏,缺乏教学资源和教学配套设施

学校没有专门的食堂,学生吃饭的场所主要是操场、走廊和教室。同时,学生营养状况堪忧,学校只提供饭菜加热服务,学生每天自带米饭和咸菜。寄宿的孩子一日三餐都是吃从自己家带来的一罐咸菜,这样很难保证学生的营养。教学设备落后,教师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办公电脑,学校教学信息极其闭塞。教师授课主要依靠粉笔和劣质的黑板(自制的,刷着一层黑漆的木板)。没有专门的操场,供学生活动的只是教学楼门前的一块泥土坝子。缺乏基本的乒乓球台、单杠双杠、沙坑等体育设施,学生的体育课被自由活动取代。

2.2缺乏学生宿舍,寄宿问题难以解决

学校仅有的两间学生宿舍是由教师办公室改装而成的,寝室里密密麻麻地并排摆放着5张上下铺,孩子们的生活用品水桶、脸盘摆在床下。每间房里要睡20个孩子,地方太小,孩子放东西的木箱只能摆放在楼梯旁的地上。

2.3师资缺乏,特别是缺乏专业的生活和心理辅导教师

该校师资缺乏,在职教师学历层次低,老龄化严重。该校只有10名在职教师,其中有大学学历的老师只有4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特别是班主任除了有教学任务以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另外缺乏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

2.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困难,老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

父母和监护人教育观念落后,对学校的教育工作采取消极配合。大多数父母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由此教师与家长沟通起来十分困难,只有教师经常主动和留守孩的父母及其监护人联系,才能获得一些留守孩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这无疑是加大了老师的工作负担。

3学校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3.1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信息进行登记,包括学习成绩,家庭条件和生活状况。学校强调班主任要与家长和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变化。针对他们的家庭教育“对症下药”,比如对于监护人溺爱、打骂孩子的现象,及时与监护人沟通,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并传递正确的教育方式。

3.2留守儿童自由选择走读或者住读

针对有些学生的家离学校较远,每天上学放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额外腾出了办公室,作为临时的学生寝室。并让学生自由选择走读或者住读。目前全校有42名寄宿生,分布于三、四、五年级,其中四、五年级的学生居多。

3.3班主任留校住宿全面关注寄宿生

学校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因此让三四五年级的班主任留校住宿,照顾和关心留守孩。比如本次访谈对象之一的高老师,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尽管他家离学校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每晚依然留在学校,随时查看学生寝室,经常与寄宿生聊天,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

3.4实施结队帮扶的活动

第4篇

跟随父母去城市读书的孩子成绩普遍比留在农村上学的孩子成绩更好、综合能力更强。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比学习环境更差的问题是,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精神上的迷惘,输在起跑线上的他们很有可能同时也输在对未来的期待上。

对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状况,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得出了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五缺”现象的结论,即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

就留守儿童教育而言,义务阶段教育往往成为他们一生当中接受到的最高教育。一位农村小学的教师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学校里,留守儿童辍学率约为5%,在学留守儿童40%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0%成绩比较优秀。

一天早晨,10岁的亚琦和同学们结伴走在上学的路上,在极其微弱的晨光里,他们打闹嬉戏着,一路走得很欢快。

亚琦在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一所小学读四年级,从他家步行到学校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实际上,亚琦本来没有必要这么早就起床上学,不过习惯性醒得太早的他,也习惯性地想早点去学校。他之所以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那儿有很多小伙伴可以在一起玩耍。

亚琦的爸爸妈妈在江苏常州打工,他现在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很好,不过也很“严”。和待在家里相比,他更喜欢去学校,因为他觉得“和同学们在一起玩很高兴”。

在这所学校里,喜欢很早就来到学校的不只亚琦一人。很多孩子早早地来到学校主要是因为家里“太寂寞”,他们大多以“晨读”为借口从家中早早地出发,以便早早地和同学们在一起。

这些孩子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与亚琦一样,他们一年时间也见不到自己父母几次面。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的背后,这些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正在经历着与城里孩子不一样的生活。

在“打工潮”暂时无法改变的大环境下,这些被迫远离父母的孩子们正在经历着的教育的困局。

“进城入学”是孩子的愿望

庞大的进城务工农民带来了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众多的农民工子女中,能跟随父母进城入学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仍然留在农村上学从而成为留守儿童。虽然说“进城入学”的孩子想在城里得到一张“安稳的书桌”要比城里的孩子困难得多。不过在留守儿童的眼里,进城入学的儿童却正成了他们羡慕的偶像。

在和留守儿童交谈时,记者发现,大部分孩子认为自己长大后的愿望就是和爸妈一样,进城。当然,打工也许是他们进城后最有可能做的事情。

有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业内人士说:“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得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但是,大多数孩子们的眼里,仅仅存有一些打工回来的父母介绍的有关城里精彩生活的影子,却无法在心里勾画出一个实现城市生活的美好路径。”

13岁的晶晶今年刚刚回到她出生地的安徽某村小学读6年级。在这之前,她跟随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在上海郊区的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上学。考虑到在上海读初中比较困难,晶晶的爸妈在晶晶读小学的最后一年把她送回老家,好让她能够顺利地进入老家的初中上学。

从一名进城入学儿童,变为一名留守儿童,晶晶一开始有点不习惯。不过,渐渐地,她感觉变了,她觉得自己有些优越感。和留守儿童相比,她能够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她会折纸、画画,她还会唱好几首留守儿童听没听过的儿歌。

因为有了这些留守儿童不具有的能力,晶晶在班级里很快成了其他同学崇拜的“偶像”。一些同学甚至开始埋怨自己的爸妈为什么没有带他(她)一起去大城市里上学。

徐强是晶晶的同班同学,他的爸爸在广东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他妈妈留在老家照顾他上学。

每天放学回家后,他首先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活。“我们每天不是语文课就是数学课,要是有唱歌,还有体育课就好了。”看着活泼的晶晶,徐强很是羡慕。

徐强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江正告诉记者,本来,农村的教学条件就比城里的差很多。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很好的家庭管理,学习自觉性会变得很差。通过比较发现,跟随父母去外地读书的孩子成绩普遍比留在农村上学的孩子成绩好。

“我们这里只有这个条件,孩子的父母如果管不了,光靠我们老师来管,那怎么行呢?”江正说,大部分监护人往往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督导。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另外,留守儿童虽然在学习条件上有所好转,能获得更多的书籍,更多的学习用品等,但校外的学习时间变少了。由于父母不在家,他们一般要做更多的家务活,如要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有的还要打柴喂猪等,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留守儿童充满迷惘

在安徽农村,就读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数量一年比一年减少,以致很多中、小学校不得不进行合并。除了因此给农村中小学生带来上学路途遥远的困难之外,教师队伍中鲜有年轻的新教师补充进来等因素也造成了留守儿童学习环境比城市儿童要相差很多的现状。

不过,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比学习环境更差的问题是,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精神上的迷惘,输在起跑线上的他们很有可能同时也输在对未来的期待上。

武汉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在对该武汉市部分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有近七成留守儿童压力大,害怕见到陌生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陈亚辉老师介绍,根据调查统计,有35.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内心有压力,33.6%表示虽不喜欢呆在某一角落但是害怕见到陌生人。另外,40.7%的留守儿童表示非常喜欢学习,但因为父母不在身边,35.4%没人辅导。

江正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隐忧: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长监护不到位,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其受到烧伤、烫伤、交通事故、电力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不过,相比较这样的隐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个更大的隐忧。

第5篇

早年有较大影响的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陈鹤琴以儿子陈一鸣和邻居小孩为教育观察对象,通过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以

一个过来人的视角,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怎么做父母,怎样教儿童。本文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家庭教育》

中体现的儿童教育观: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了解、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原则教育儿童。

关键词 儿童观 家庭教育 儿童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将中西方理论融会贯通,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家庭教育》一书是陈鹤琴早期有较大影响的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陈鹤琴以儿子陈一鸣为教育观察对象,通过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怎么做父母,怎样教儿童。在《家庭教育》中体现的儿童教育观,现今仍有着生命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直接制约着人们对儿童所采取的态度,关系着人们怎样研究、教育儿童。

一、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

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也是五四新文化时代精神对儿童观的基本取向。封建社会的教育是要养成人的服从的品格,因此在儿童的教育上特别注重对环境的顺从的培养,而这种教育很显然容易养成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人格。我们不能否认在儿童成长的初期阶段,身心的发展都有赖于成人的扶植和帮助。但是这种依赖性是暂时的,这其中蕴含着成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一儿童观。陈鹤琴不仅在《家庭教育》中提倡让孩子有充分发展其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机会,还提出了些相关的原则。

第十章“原则九:小孩在在家里应当帮助他的父母做点事”。陈鹤琴认为:“当孩子做事的时候,做父母的应该在旁边看着他,看他能不能做那件事。他能够做那件事就让他去做;如果他不能够,那么做父母的应当帮助他以成其美”

陈鹤琴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儿童由于好动,因而迫切希望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教育者应当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事情。

二、了解、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陈鹤琴认为,了解和不了解儿童心理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效果。

在《家庭教育》第一章中,陈鹤琴将儿童心理归纳为七个方面,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基本。这七个方面是: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的生活、喜欢合群和喜欢称赞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 好游戏

小孩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从儿童二三个月大时的表现一直谈到八九岁。他说: “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 独自玩弄。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 看见东西就要来抓, 抓住了就要放到嘴去……到了三四岁的时候, 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背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 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 精神也非常充足了, 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 什么放风筝, 踢毽;什么斗蟋蟀, 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 二) 好模仿

陈鹤琴认为, 小孩在一岁左右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如模仿鸡啼羊叫, 模仿大人刷牙等。到两岁左右时就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 如模仿父母扫地等。到三四岁的时候, 他的模仿能力就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 什么出殡, 他都要模仿了。陈鹤琴还特别重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以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他说:“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 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

三、积极的暗示和鼓励为主要原则

在《家庭教育》中,陈鹤琴提到对儿童的教育要采用积极的暗示和鼓励的原则。根据儿童好模仿,喜欢称赞的心理特点,家长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和暗示。暗示和模仿,看起来是一样的东西,不过模仿是儿童一方面着想,暗示是从环境一方面着想。对于儿童模仿是主体。对于暗示,环境是主体。

陈鹤琴认为,家长应暗示-利用特定的情境去影响儿童的认识和情感。

例如,当别人做好事的时或坏事时,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表示赞许和不赞许,让儿童看到、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好的。在《家庭教育》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小香五岁大的时候,最不喜欢刷牙齿,而且在未刷牙以前,常常要吃饼干糖果等东西。她父亲当她的面前的时候,对她的母亲说:静波每天早晨起来是一定要刷牙的,未刷牙之前,别人即使食物给她吃,他也是不肯吃得。’他说的时候,脸色上表现出很钦佩静波的样子,嘴里还不住的陈称赞他。小香在旁边听见她父亲称赞静波的话,心里也觉得很羡慕静波,所以到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母亲叫她刷牙,也要刷了,在未刷牙之前,不要吃东西了。”陈鹤琴认为,孩子生来是无知的,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在后天的生活中慢慢的养成。而孩子辨别是非善恶主要是通过父母对于善恶是非表现出的一种态度来判断的。所以做父母的看见做好事或坏事的时候,应当以辞色来表示他们的赞许或者不赞许的意思,给孩子看看,听听。

虽然积极的鼓励能够给儿童带来愉悦的心情,促进儿童的积极的学习。但是鼓励法也不能滥用,用的过多,最后也会失效的。家长和老师应该明白,儿童的经验没有大人的丰富,做事的能力也远远没有大人的那么强大,知识更是没有大人的充分,所以家长或者老师千万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去看待孩子。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就是以正确认识儿童,准确把握其特点为前提,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在大自然、大社会的课堂里,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通过“做中学”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促进儿童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实现“做现代中国人”的根本宗旨。这一教育观是符合儿童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它对于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4.

第6篇

关键词:戏剧教育 儿童教育 教育戏剧 儿童戏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06-02

儿童一般具有想象和扮演的冲动,这是与生来的戏剧天性。戏剧比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更具灵动性,比起音乐、舞蹈艺术更具直观性,是融合了外在的画面、声音、动作、表情和内在情感的立体表现形式。戏剧舞台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以最接近儿童精神世界的体验形式,通过角色扩展人生经历,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舞台上,思维、行动、感情各种生活元素同时受到触动,无论是对塑造完整人格的基础、作为和成人互动交流的平台,还是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而且世界发展的多元化带给了儿童更多的戏剧创作元素,丰富了戏剧教育形式和路径,这无疑是对现代戏剧教育的极大促进。

一、戏剧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的指导理论

整体主义和过程哲学是戏剧教育的两大思想基石,整体主义强调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统一关联的实体,其关注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包括逻辑与直觉的关联、身与心的关联、人与社会的关联、自我与本我的关联等。

过程哲学认为世界的存在是过程性的,是动态的,身体和心灵是同一过程的两个要素;并且用“摄入”的概念试图消除认识论的二元对立,提倡重视对过程的检验。怀特海说:“感受者是从自己的感觉活动中出现的统一体。”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应该将儿童看做一个完整的、与外部整体结构相互关联的个体,既要注重个体能力的激发,更要注重与整体关联性的协同。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依赖静态的认知,甚至刻意抽离关联性,而应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为培养动态认识提供条件。

(二)教育学的指导理论

为戏剧教育提供教育理论依据和基础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美国教育家杜威。基于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卢梭提出了 “在戏剧实践中学习”理念,杜威发扬了这种思想,在其“教育即生长”的基础论点上,实践了用互动戏剧的形式让儿童身临其境,扩展经验。

(三)戏剧教育的目的

人生的终极目的无疑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然而幸福的人生除了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更取决于对幸福的感知。现代教育理论体系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幸福的人生有赖于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塑造,因而,对人的发展可能性和对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转型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儿童戏剧教育的目标是与此紧密契合的。服装道具、舞台造型、音效场景都能让儿童获得审美的感受;角色的行为给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思考的机会;儿童的语言表达、身体控制、感情流露、表情传达都可以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的机会。戏剧还是一种群体艺术,不但可以获得更多与同龄人接触、分享的机会,更提供一个与家长、教师沟通的平台。

二、戏剧教育的体现形式

戏剧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目的的形式,所以,它首先体现的固然是艺术形式。如在英国就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剧场教育”,儿童既是观众,也可以参与到舞台表演中,在不脱离原有主体情景和角色的情况下,剧情随着儿童的创造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演员、观众、剧本、剧场等主要艺术元素覆盖了儿童的视野,儿童从单纯的观众发展为演员、导演、作家、设计师等,通过戏剧的方式将想法表现为现实的行动,在娱乐的过程中鼓励思考、体验感受情感。

其次,戏剧教育也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种媒介体现出来,它具有教师教和儿童学的双重内涵,是体验、分析和反思生活的舞台,并通过角色扮演来验证、强化生活经验,提高儿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效率。即兴表演和教师入戏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利于加强儿童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儿童乐于创造、敢于表现的天性。

最后,戏剧教育是作为儿童成长和身心发展的手段进行体现的,这也是最有现实价值的体现形式。[1]儿童在参与过程中面临各种矛盾、冲突、问题,进而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联,通过重视过程的检验方式,通过这种直面生活的艺术,让儿童养成自发思考的习惯,丰富经验,学会生活,直接培养创造性表达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儿童认知社会的初级阶段,对其个性的养成和心理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三、戏剧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影响

(一)对能力的影响

1.对创造力的影响

戏剧综合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艺术元素,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在戏剧活动中,儿童可以在剧情、场景甚至服装道具中得到形象思维的锻炼,启发联想,丰富想象力。培养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就能渐渐培养出其创造力。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想象力是艺术表达形式的专有特征,而创造力正是基于想象力的表达,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戏剧通过其特有的动态体系,使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儿童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另外,舞_音效、背景音乐和剧情场景的默契配合,能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互相联系, 协调发展,对提高儿童的思维想象力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2.对观察力的影响

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人类的认知过程都是从观察开始的。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其观察力给予重视和充分训练。诚然,戏剧活动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对象,吸引儿童对对象特征的注意,如除了人物的性格、体貌,还包括物品的色彩和形状等,同时由于需要对服装、道具、场景、舞台之间进行协调搭配和布置,也起到了提高观察力和识别力的重要作用。戏剧的内容和场景大多出自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乃至童话故事中,只有对身边事物乐于了解和仔细观察,才能够把角色扮演得更加形象、生动。有时候儿童会通过记忆曾经历过的情景而再次把以往的经历在舞台上体现出来,这会更具创造力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深化对当时观察结果的理解。

3.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身临其境的体验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达到的目的,也是一种生活化、具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让儿童有机会对知识和经验进行应用,达到学而时习之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以掌握火灾自救的经验为目的的戏剧题材中,孩子们大叫“着火了,着火了……”,在老师与儿童共同凝造的紧张气氛中,让置身其中的孩子真的有“着火了”的紧张和害怕。然后老师再对自己制定的措施加以演练,进而可以提出一些扩展性教学问题。

戏剧教育的设计者应多使用创作性戏剧,以引导思考为目的设计场景,为儿童创造提问机会,而非单纯地扮演或者背台词。让儿童在情境中有动态处理角色间关系的需要,逐渐能够独立地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迅速反应,激发其对现实生活过程的联想,完成其对新的知识、经验架构的掌握,从而提高其不断超越原有水平的反应能力。在戏剧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身边的事物投射自己,再以现在自我的理解为基础,尝试表现一些相关的行为,不断地提高其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认知水平。

通过体验不同角色的互换,让儿童以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培养其对事件更为客观和全面的理解,树立儿童进行深度思考的主观意识。

4.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对于创作型戏剧,是没有固定脚本的。一方面,儿童在“被迫反应”的语境中,能够学会组织简洁的语言或者使用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采用老师的设计框架,儿童和老师一起参与剧情,在大家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儿童动手动口的学习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儿童必须注意理解老师对剧情路径的安排,进而准确地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快速地提高儿童准确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促进与大家的交流。

(二)对人格的影响

1.对儿童主体发展的影响

所谓主体性, 是指儿童在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质。儿童的主体性教育的目标,是在儿童意识中埋下现代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种子,进而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实现自发的、自我批判的对自身与社会的关联进行独立自主的认识和实践。这既关系到儿童作为一个整体,其完整权利的充分实现,更关系到其学习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儿童总是充满着好奇来探究世界,在他们眼前展现的不仅有事物的色彩斑斓,也有美妙旋律的多彩风姿。由于戏剧的综合性,老师不但可以通过组织戏剧活动鼓励儿童成为积极的戏剧爱好者,更为老师提供了发现儿童的主体个性和在其他领域的过人天赋的途径,让孩子的特长在一开始就能得到充分的肯定,扩大其成长空间。[2]

2.对道德感情的影响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儿童意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从小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为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科学研究发现,焦虑、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等负面情绪多产生于左脑。不能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效率自然就低。目前没有办法可以迫大脑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 然而戏剧是一个充分协调左右脑动能的活动,对情商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助益。

四、结语

早在18世纪,卢梭就指出生活和经历才是儿童学习的正确途径。我国数十年来形成的成绩第一的教育风气,分数等于能力的价值体系看似牢不可破,然而从本质上看,这种把不同的人变成同一种人的教育方法,与人类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戏剧教育是让每个人去发挥他的不同,追求开放、宏博、多彩的人生经历,打破应试教育对人性的扭曲、尊重个性主体的发展,虽步履艰辛却是大势所趋。在深化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戏剧教育无疑是最容易实现、推广和普及的手段,对儿童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生活 儿童生活 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1 生活的概念界定

生活在英文中用life表示,“含义为:①生活、性命;②寿命、一生;③[总称]生物;④生存、生计;⑤人生、世事、处世;⑥精神、生气、活力[喻]支柱、灵魂。”①中文释义中,生活指“①生存;②生计,尤指情况、状态;③泛指一切饮食起居动作、活动;④工作、手艺。”②

从中、英两种语言对生活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提炼出生活的某些特性,即:①人是生活的主体。生活是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生活的核心是创造,而不仅仅是享受和消耗。人的劳作本身就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有创造性的活动。③生活是人的生命全过程完整贯穿的过程,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同一性。④人的生活实质上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环境作为人生活的起点支撑人的发展。

2 儿童生活应该具有的特性

2.1 儿童是儿童生活的主体

“生活的独立性要求人自身对生活态度、生活规则和制度的批判,对生活方式的自我建构,对生存状态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从而使人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体。”③由于儿童是稚嫩的人,儿童必须要与成人生活在一起,儿童生活具有对成人的依赖性,儿童的生活需要成人的养料和指导。但儿童生活属于儿童,伴随着儿童的生长自然展开。儿童生活只能由儿童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感受,不可能由成人代替儿童生活。

2.2 儿童生活的核心是创造人本身

生活虽然以生物性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但若仅把生活看做人生物性上的发展,则人与其他动物无异。生活更指生命或精神有目的的创造,人生过程既是享受、占有和内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又是生产创造新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如果文化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我们就给儿童提供一些其他的文化要素。”④儿童不是事事依赖成人的呆滞生命,不是任成人填充的容器,儿童生活在充满文化刺激的环境下,吸收了周围世界的材料并将其塑造成未来的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那么儿童生活的创造是在塑造人类本身。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

2.3 儿童生活是一个动态过程

生活本身就和生命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把人置于动态的过程之中,置于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联系之中。人不可能割裂过去生活和现实生活直接走向未来,也不能混沌于过去和当下的生活,不去放眼未来。儿童首先是生活在当下的生命体,在其内部引导下才逐渐走向成人生活。斯宾塞提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若当下儿童生活的价值被忽视,那么成人生活会日渐染指于儿童生活,儿童期重要而独立的价值也会被遗忘。儿童教育从本质上说就具有关照儿童未来生活的特征,关键在于儿童教育究竟以何种方式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2.4 儿童生活是儿童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自然和社会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物质材料和现实条件,它们影响着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生活作为主体的人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在人不断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中展开。杜威对生活这样解释:“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为的自我更新过程。”⑤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应该包括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则包含在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中,对于儿童主观世界的发展来说,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应该是相互连续、相互延续、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儿童既然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理”,那么所吸收的材料则源于以上二者。它们如何构成具有教育合力的整体则是儿童教育应思考的问题。

3 从儿童生活的特性看儿童教育

3.1 儿童教育应把儿童生活还给儿童

柏拉图指出教育只是“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蒙台梭利表示“一个婴儿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其一个精神世界。”这都包含了前提假设:儿童本身具有最丰富的潜力使其适应外部世界,但是他不一定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教育应运而生。教育不是填补空白,而是启发诱导。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承认儿童在儿童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生活的自然本性。承认儿童是由自己完成对自己的塑造并不意味着成人权威地位的削弱,儿童的从生活中获得的体验需要教育的引导整合而内化为儿童自己的文化,成人是这一过程的合作者。儿童教育应从儿童世界现有内涵出发,引导儿童逐渐认识、体验、发现外在的成人世界,重构自己的儿童生活。

3.2 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人的创造

个体的发育是对类的进化历史的简单而迅速的复演,这是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念。就儿童的精神生命而言,也在进行着人类文明的复演,儿童继承的是整个生命进化过程经过进化选择后而保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儿童在生活中也在创造,即造就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使成人首先体悟到生命历程的绵长,更使成人对儿童生命和精神世界产生敬畏和赞美。在这种认识下,儿童教育首先要意识到儿童教育并不等同于教师教的过程,而是儿童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儿童教育应强调成人为儿童提供生活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条件,而不仅仅是维持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

3.3 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放眼未来生活

蒙台梭利认为“治疗任何疾病,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都应该考虑一个人童年时所发生的事情。”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人不可能跨越儿童期直接进入成人期,教育者不必作揠苗助长的农夫。儿童生活为成人生活奠定基础,成人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必然走向。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地位同样重要,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同样重要。儿童教育应该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以儿童世界为中心,使儿童生活本身的价值得以体现,而不仅仅是对尚未可知的未来成人生活的准备。

3.4 儿童教育应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儿童的精神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儿童生活是一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具有自在特征的生活,比制度化的生活更具自生性、习惯性和情感性。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环境产生交互,跟他所处环境达成某种妥协,导致儿童个性的整合发展。儿童生活世界本身就具有原生的整体性,如果教育者把儿童生活世界按照空间分解成一个个独立领域,则必然导致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冲突。所以儿童教育应该把儿童生活的日常生活要素看做一个整体,儿童只有在自由、有序、价值取向统一和充满爱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发展。

注释

① 吴光华.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3:1346.

② 辞源(第三册)[M].商务印书馆,1982.5:2096.

③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

④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339.

⑤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第8篇

贫困现象是整个人类谋求生存的主要障碍,而消除贫困又是世界各民族实现发展的优先战略。尽快提高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是众多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国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改善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但是相较于中东部的快速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和相关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究其根源,民族民众的个体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于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除了要改善生存环境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的素质。纵观当前有关贫困地区的研究,大多着眼于社会公正、平等的理念出发,着眼于如何通过扶持对贫困人口给予救助,而论及人力开发,尤其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问题的并不多见。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石,人是社会的个体,教育通过提高个体的素质,从整体上提升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最终通过人力资源的动因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关系着该地区未来的社会发展,儿童是地区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源,儿童教育质量的整体性保障将促进民族贫困地区未来的人口素质得以普遍提高,因此西南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也要以教育的功能为立足点,关注民族民众个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儿童教育质量。

在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及人口素质等因素制约下,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比较滞后,因此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也因此处于艰难的发展状况。从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民众家庭生活状况来看,大多数家庭收入有限,且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家庭中儿童要接受教育不仅要耗费一定的财力,同时还要使家庭丧失儿童从事劳动而带来的收益,再加上当地交通条件不便,物质基础贫乏,严酷的自然环境不利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同时也降低了当地群众对儿童教育的积极性。为了扶持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国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支持民族教育,但是对于大范围的教育资金缺口,政府的资金支持并不能完全解决教育方面的各种资金问题。有限的保障支持意味着教育保障体系要想真正发挥教育对地区发展的影响作用,就必须从根本上明确保障体系的目标所在,然后通过各种方式,使有限的保障支持发挥最大的功用。教育根本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儿童素质,使其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改善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提升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儿童教育的目标如此,因此对其进行支持的教育保障体系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此。生活贫困所反映的不仅是一种由于收入低下而导致的物质生活困难,更为本质的还体现着贫困人口自主谋生能力的缺失。从以上分析可知,改善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关键在于民族民众的个人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民族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就要围绕儿童自身的发展来进行,真正从儿童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措施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他们所受基础教育的质量。

由此可见,保障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质量对于民族地区未来的人力资源水平提高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他的与教育有关的活动都是客体行为,因此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相关举措都要围绕儿童来进行,相应的民族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要拓展视野,从当地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推进儿童教育保障,在追求儿童自我发展的导向下,通过教育投资、教育扶助等方式提高儿童教育质量。

二、健全激励女童教育的长效保障机制

关于妇女在教育方面的影响,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宣言》中指出,妇女识字是改善家庭保健、营养和教育以及使妇女有权利参加社会决策的重要关键,投资于女孩和妇女的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母亲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支持越有效。从教育效益上讲,女童受教育程度不仅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对于她们作为母亲、作为社会家庭成员、作为有生产能力的社区成员也是极其重要的。接受教育的女童在未来更有机会提高生活技能,争取到更多的效益,同时由于教育给其带来的影响,有知识的母亲将更有可能培养出自立、自强、自信的孩子。从女性自身的发展来看,教育是打开妇女就业、社会服务及参与政治生活之门。面向女童普及教育是从根本上改善妇女教育状况的唯一途径,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无论是未来的角色扮演,还是未来的个人自我发展,教育对于女童都有特别意义。虽然女童教育的意义重大,但是在许多贫困地区受重男轻女的恶习影响,女童受教育的权益往往受到侵害,特别是部分民族贫困地区,本来教育基础就很薄弱,女童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很少,在重男轻女陋俗的影响下,部分女童受教育的权利甚至被剥夺。如今女童教育的意义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女童受教育的质量,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创造就学条件或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女童就学、争取社区参与、改善师资待遇、改进教育内容等。诸多措施的采取对于促进女童就学产生了十分显著的作用,然而,这些措施都比较依赖外部投入,尤其是财力、物力投入,难以产生持久效果。因此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效益缺乏可持续性,基于女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行推进措施的局限性,未来儿童教育保障体系必须在女童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建立一个长效的激励女童教育的保障机制势必会成为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关注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适切性

民族儿童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民族儿童的基本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以此作为民族未来发展的动力,因此儿童教育必须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以当地发展需求为发展目标,根据现有条件,使儿童更多地掌握与当地发展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即儿童教育的适切性。每个人所处社会或社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对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内在的影响。民族地区儿童教育的保障体系对于儿童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要兼顾国家、地区、社区、家庭及学习者不同层面的需求,并且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可以提供的教育资源条件。

虽然西南民族地区现有交通信息条件得到改善,有更多的民族儿童通过教育或其他方式走出去,但是毫无疑问,在当前的教育条件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大多数的民族儿童仍旧会留在其原来生活的区域,受诸多条件制约,很多儿童经过基础教育就要回到社会参加社会劳动,其在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将为其进入社会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适切性显得尤其重要,相应的围绕儿童教育所构建的教育保障体系也要考虑到教育的需求,保障体系的完善也要以加强体系的适切性为目标。对于西南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而言,贫困家庭要为家庭内的儿童参加教育活动付出一定的成本,也希望儿童的教育参与活动能够得到一定回报。因此民族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保障体系要着眼于使儿童的基础教育,使儿童在学校中真正学到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与生活有极大差距的知识。基于以上目标,教育保障体系就要从儿童的教育需求出发,使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可以为学习者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准备,提供儿童能够适应本地生活的知识、文化、生活技能、生产劳动等需求的保障条件。

四、扩大保障体系的社会参与度

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为了使教育保障体系的力量更加强大,国家从各个方面着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救助。目前我国已经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盟等国际组织共同合作,在少数民族集中的中西部省区开展大规模的教育援助项目。同时许多非政府组织、民间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也配合国家行动,开展了自发的救助活动。西南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学校的分布较为分散,儿童上学的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相对于该地区巨大的教育缺口,需要强大的教育保障体系才能够有效支撑区域儿童教育的发展,而这个体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构建也是不合适的。教育是社会的责任,各方面都会因教育的开展而受益,因此对于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保障应该是社会各方面共同联合起来形成的保障体系。非政府组织、家庭及其他社会团体都应该出现在教育保障体系的主体行列中,通过广泛的合作关系构建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体系的强大阵营,可以使相关保障体系更全面有力。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支持下,教育保障体系才能有效筹集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教育保障事业所需要的财力支持和其他人力支持,从而为该地区儿童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措施 效果

本文对近年来我校采取的几种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几种实践措施及效果进行反思,然后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对现有行动进行效果分析。

一、典型措施及评析

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行动正如火如荼,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着力解决或缓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经验。这是我们进一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前提。

1.寄宿制

近年来我校推行寄宿制办学模式,作为解决我镇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措施。2009年开始,我校通过减免排查留守儿童,鼓励其住宿,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扩建校园、扩建校舍,改造和新建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陆续出台了寄宿学生管理意见、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对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卫生、宿舍安全、教育教学、接送学生车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强化养成教育,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体系。学校校长室成立了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及时跟踪变动情况。建立家长代管制度,发动教干、教师和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实行学杂费全免、书本费减免、住宿费减免。在学校校园商店、学校传达室、宿舍管理员处设置了热线电话,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方便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措施评析:寄宿制学校是目前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主要方案,也是比较有效的补救措施。寄宿制学校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改善生活照顾、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改变辍学倾向、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社交技能。其弱势在于缺乏相关的收费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政策支持,学校将随时面临以“乱收费”名义被投诉,或者因发生安全事故而承担责任。

2.家长制

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开始推行家长制,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每学期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在自愿原则下,倡议和发动学校校工、留守儿童亲属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家长。

家长必须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家长职责和“五个一”的具体要求,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多到其家中走访;“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老师联系沟通;“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每隔两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计划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或教育经验文章。

措施评析:“家长制”属于政府倡导的义务监护人制度,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而且投入比较少,因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逐渐得到了推广。家长制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促进个性发展和提高社交技能。其弱势在于,政策激励和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主要是依赖家长的无偿奉献。

3.留守小队模式

“留守小队”模式是国家11个部委倡导在全国推广的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模式之一,这是一种注重发挥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解决措施。我校从今年开始组建校外留守小队;二是为每个留守小队聘请1名辅导员或志愿辅导员;三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守小队活动。我校先后在10个自然村成立“留守小队”31多支,依托校团委和学校的支持,每个“留守小队”都配备了专门的辅导员,90%以上的留守孩子都参与到“留守小队”的组织活动中。

措施评析:留守小队模式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留守小队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健康安全隐患,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其弱势在于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经费支持、管理人员的变动和周围人群的态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留守小队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4.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在去年海安县成立家长学校以来,我校积极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向“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逢年过节时,利用留守儿童的父母返乡之机对其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家长学校短信平台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情况。

措施评析: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不仅有助于隔代抚养家长和临时返乡家长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而且可以强化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隔代抚养家长的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能力,并有助于强化其教育责任。其弱势在于因留守儿童家长的不确定因素,不易组织。由于缺乏经费制度保障,学校是否能长久存续下去也的确是一个问题。

二、现有行动措施的效果分析

1.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好转

与前期调查研究相比,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态度有明显转变,学业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明显好转,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转,由于集体生活、集体活动增多,他们的厌学心理得到有效控制,逆反心理也得到缓解。

2.家长及监护人观念有所转变

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努力,提高了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认识水平,明确了职责,增强了监护能力;“家长”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荣誉,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帮扶留守儿童的过程中,与帮扶对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3.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意识得到加强

行动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给予了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各级各部门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许多“春蕾妈妈”纷纷与留守儿童结对认亲,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一些单位和企业也采取行动,致力于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第10篇

摘 要: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广受社会关注,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研究讨论的重中之重,虽然国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探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与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探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基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 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究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进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http:///zhengce/content/2016-02/14/content_5041066.htm

[3]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1期).

[4]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1期)

作者简介:

秦伟杰 女(1990-)山东潍坊人,云南农业大学学院,基本原理专业,研究领域:民族理论.

郭艳 女(1991-)山西孝义人,云南农业大学学院,基本原理专业,研究领域:民族理论

第11篇

据不完全统计,阳山县中小学留守儿童约占全县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笔者在当地100名教师,100名家长和部分学生当中进行调查,将观点集中整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问题形成的主因,以求帮助家长、学校、地区寻找留守儿童教育的努力方向。

心声:向左向右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一:选择

学生1:爸爸说,用2至4年的时间使家里经济条件好转,就不再外出打工了。我想说“我需要他们在身边”。但是,我不能这样自私!

学生2:我能理解爸妈的想法,要不是情非得已,他们不会离开我。他们是为了给我创造更好的生活。

学生3:我极少跟爸妈一起生活。但我知道,爸妈是在为我、为家庭外出拼搏,他们都爱我!

家长1:孩子很小时,我们便外出打工。一开始,心疼得像在滴血。孩子可是心头肉呀,谁不想陪着他成长呢?

家长2:我明白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也深感生活的压力。在家发展生产不能及时缓解经济困境,唯有狠下心走出去。就是可怜了孩子,愧对了孩子!

家长3:我曾想“不能留在孩子身边,就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城市高额的生活消费和教育经费让我力不从心,最终我选择了“孩子留下来,自己走出去”。

关注:留守阵营的“三大问题”

关键词二:安全

学生4:学校离家要穿过树林、趟过小河。已经毕业的同村学生曾经在树林被抢,我一个人上学放学,心里不踏实。

学生5:那次和伙伴们从学校走到三岔口,差点被摩托车撞到了。好险!

教师1:由于资源整合、布局调整,部分村级学校撤并,一些留守儿童家校距离较远且偏僻,往返路程若遇突发事件,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教师2:留守儿童家校周边路段,交通秩序较差,孩子常在交通路口嬉戏打闹,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家长经常打电话拜托我加强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

家长4:孩子对我说“一个人回家害怕”。孩子哭了,我只能在心里流泪,哪个孩子不是妈妈的宝贝呢?

家长5:孩子安全意识薄弱,好玩。阳山水域较多,孩子若私自进入危险地域游泳,后果不堪设想。同时,用电、用火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家长6:现在社会复杂,很担心孩子被不良分子拐卖了。

关键词三:心理

学生6:我理想的家不是四面墙、一个电话,应该还有亲爱的爸妈!有你们在身边,我心里才有家。

学生7:看到别人跟爸爸妈妈开心地生活,我很羡慕。父母常年外出,奶奶年迈,我肩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好大压力。

学生8:爸妈不在家,家里由我说了算,没人能监督我的学习,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

教师3:部分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也不善于交际,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志强自1岁起父母便外出打工,他与奶奶一起生活。他有自卑心理,常年独来独往,甚少与同学交流,是一个沉默寡言、偶尔呆板的孩子。

教师4:留守儿童很敏感,心理容易受伤。一次课堂上小貌哭了,经过了解知道“他受课文内容的影响,想念父母了”。

家长7:留守儿童从小靠自理。生病时父母不在身边,被人欺负时父母不在身边。有部分留守儿童会逐渐心理异化,容易误入歧途或者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家长8:留守儿童会因为相互之间情况相似而产生好感,可能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小团体,一起玩耍,甚至约定“只要有谁敢欺负,我们就联合起来揍他”。有自我保护意识是好事,但“三五成群”容易受影响,我很担心他们干坏事。

关键词四:学习

学生9:很多同学担心成绩差被父母打骂,我没有这个忧虑。即使父母回来也舍不得打我。

学生10:爸妈为了我奔波在外。我一定要争气,争取拿到优异成绩。

学生11:爷爷奶奶没文化,我学习遇到难题时,希望得到爸妈指导。只要他们在身边,我的学习成绩一定更优秀。

教师5:部分留守儿童学习不稳定,自觉性差,自制力不强,爷爷奶奶无法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和约束,只能管吃饱穿暖,管不了学习。

教师6:家校结合“先天不足”,教育连续性缺失。部分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管教,出现迷恋网络的现象,无心向学。监护人没有任何的管教办法,过度依靠学校教育。面对这些孩子,老师的压力特别大。

家长9: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不敢企求太多。自己不在身边,寄望老人家指导学习不现实,平安就好!

家长10:儿子长威学习棒,老师评价很高。说实话,我常年在外,没有时间教育他,老人无法指导。欣慰的是,儿子很争气。

家长11:儿子跟长威是同村、同龄、同班。长威很乖巧,学习很优秀,但儿子恰恰相反。我正寻思着放弃这里的工作,回家搞生产,收入虽低,起码能尽尽父母责任。

分析:陷入困境的“四大主因”

关键词五:经济

家长12:经济条件差,为了维持生活,只能选择牺牲陪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时间。

教师7: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普遍不理想,家长面临孩子教育与发展经济选其一,往往都以发展经济,保证家庭生活为主。

关键词六:观念

教师8:部分家长在经济条件不错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远离孩子,只为赚更多的钱,忽视孩子的成长需求和切身感受。

家长13:以经济为主,还是以孩子未来为主?其实,当今社会,只要肯卖力,肯动脑,何时、何地都能发展经济,但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关键词七:投入

教师9: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以阳山县为例,以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作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之一。如将某乡镇中小学办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管理体系,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这些做法值得推介。但一些需要财政投入保障实施的项目,因财政乏力而搁置,难以在全县全面铺开。

关键词八:合力

家长14:现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过多依靠学校或教师、家庭个体单兵作战,没有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巨大互动网络,是留守儿童教育总体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教师10:以阳山县为例,(1)教育局与相关部门相联合,设立留守儿童教育示范点,发挥示范点的引领作用,把成功经验辐射到全县。(2)借助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关注、关爱和帮扶留守儿童。(3)部分学校实行“家长”模式,逐步组成了以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为主要成员的家长团队,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家长制”,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形式开展“家长”活动,正确引导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然而,这些做法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各方面条件限制,未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视点:筑好留守教育“立交桥”的“五个关键”

综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笔者认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非家庭一己之力能承受,也不仅是依靠学校的责任能解决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协调、班级主管、家庭配合的良好局面。为此,不妨采取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理念,变“单兵作战”为联合行动,筑好留守教育的“立交桥”。

1. 政府主导,统领大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教育大事,也是社会民生要事。阳山县逐步将乡镇中小学办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改善学校办学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但也由于资金投入等问题,未能全面铺开。可见,留守儿童教育离不开政府主导,更离不开财政的投入。建议政府要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的基础制度建设和发展规划,及时出台相关政策,统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大局。

2. 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借助社会力量办学,缓解经济压力,为留守儿童教育发挥经济堡垒作用。一是发挥社会参与功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参与留守儿童教育,开展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活动。二是借助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重要意义,减少家庭、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上的麻痹思想。如利用报刊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利用农村小学以及村委会文化室、流动图书室、青少年之家等为阵地深入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力争形成基层重视,各界参与的局面。

3. 学校协调,保障实施。学校是实施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起到主管和协调作用。我们不妨借鉴阳山县做法,组成以教师、家长为主要成员的家长团队,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家长制”,正确引导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建设留守儿童教育示范点”,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设立留守儿童教育示范点,将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全面铺开。

4. 教师着力,确保实效。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努力。教师应主动肩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从多方面,深层次考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建议以班级为单位,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现状,建好留守儿童档案。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建档,并建立联系卡,心理辅导记录卡,尽量减少管理漏洞。

5. 家庭配合,加温提速。留守儿童的教育除了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的重视和参与管理外,家庭因素最为关键。因此,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归因;对策

作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政府及社会各界乃至教育界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之一,但是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客观归因并进行对策分析,就成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关键一环。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的城市化进程,20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并贡献了令世人瞩目的GDP增长和城市化率,而那些被迫与父母天各一方的孩子们,却成了这一宏伟进程的衍生品而被忽视。(一)家庭方面完整、稳定的家庭结构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往往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进程打工而出现裂痕,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发生转变,出现了当前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隔代监护型”现象和“单亲监护型”,“隔代监护型”即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子女由祖辈进行抚养的形式;“单亲监护型”是指父亲或者母亲外出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这两种教育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往往负面作用多于正面作用,例如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出现障碍、亲子关系淡化、儿童学习意识不足、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消极,不善交际等等,由于在人格发展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完整的父爱母爱,多半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不等的身心建设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对其进行教育的难度。(二)学校方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和学校教育也有着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留守儿童就读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是常有的,尤其在师资配备上,当前农村教育场域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知识结构严重失衡的现象,例如语数外教师充足而其他学科教师比较匮乏,这使得农村学校很难有针对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身心建设教育和引导,只能简单地进行一些大众化的教育,难以实现有效教育的目的。(三)社会方面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是无法取代的。从社会角度来说,社会环境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社会方面对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支持还远远不够,留守儿童生长的社会环境也比较复杂,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来说极为不利;与此同时,长期存在的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将户籍与教育进行挂钩,也限制了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接受教育的机会,尽管有的地方已经开始逐步接收一定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但由于资源配备、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其现存问题及原因上入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政府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支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各地政府的有效帮扶和政策支持责无旁贷,各地政府应建立当地农村留守儿童专项经费和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对农村学校尤其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学校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切实履行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职责。(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当前有效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政府及学校自身应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指导家长关心子女,同时在学校中开始相关课程,例如有关心理辅导的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起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或父母定期联系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三)引导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应增强家庭教育的意识,夫妻双方应尽力避免同时外出打工,有条件的父母应尽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如果被迫将子女留在家里,也应多和子女进行联系、沟通,随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问题,及时和子女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也应大力地方经济,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带动农民工就业。让更多的背井离乡的留守儿童父母都能就近务工或者返乡创业,从根源上大幅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这是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

三、总结

总之,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各界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好这一义务教育中的现实性顽疾,需要指出的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各方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基础实践,早日解决好这一现实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3:13-29+188-189.

[2]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