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时间:2023-02-15 23:5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第1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高考;复习

一、重做题轻读书

有不少教师和学生热衷于大搞题海战术,一是深信“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甚至寄希望于同高考题撞车;二是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失去鉴别力,觉得这也好那也好,于是统统采取“拿来主义”。殊不知,题目做多了,势必减少了读书的时间。这样囫囵吞枣、昏天黑地地做下去,对提高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大作用。真正有效地复习应该是精练,举一能反三,触类能旁通,宜少忌多,宜精忌滥,宜巧忌偏。只有精练,才能保证有时间读书。而只有广泛阅读,读字词、读课文、读作文、读课外书,才能增强自己的语感能力,积累丰富的知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刘勰这一著名的论断所阐明的,也是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得真正语文能力的道理。同学们,花时间去读书吧,而不要整天拿题目来做啊做啊!

二、重语基轻作文

有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语文基础知识虽多虽难,但复习起来容易操作,复习起来心里踏实,复习效果也快而明显;可是作文训练起来就往往不好把握,也没有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使多写几篇,也不一定能提高多少分。所以,有时间和精力总愿用在复习语基上,而不愿用在作文上。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语基复习固然重要,作文复习同样重要。在近几年高考中作文所占的比分已发生很大变化,已占整个试卷的百分之四十。教师轻视作文的复习,是对学生的前途不负责;学生轻视作文的复习,是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作文复习确实难以把握,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先从《考试大纲》的研究入手,明确作文的要求;再研究近几年高考作文,把握其特点及其发展趋向;有计划、有针对地从事作文训练,同样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三、重识记轻阅读

这也是高三语文复习阶段中常出现的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识记题有本可依,而阅读题则活得很,非一日之功,只好靠基础,靠天收,靠运气。于是对阅读这一大块往往草草带过、匆匆收场,甚至把它当作难啃的石头而丢在一边根本不复习。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进入21世纪,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求知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阅读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成绩和生存质量,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也一直是十分重视,分值高,评分要求严格。再者,做阅读题也并非毫无规律。课本及报刊上介绍了许多方法可供借鉴,我们自己也可探索一些方法。

四、重理解轻表达

有相当多的学生以为,主观表达题费力大,收益小,见效慢,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于是,他们不学用词造句,让他们做“仿例造句”“扩展语句”的题目,他们的试卷上往往是空白;让他们做阅读题,他们也懒得自己去分析思路、概括段意和文章中心,只等着对老师的答案加以接受或否定。而一部分教师对此现象也往往迁就,自己直接报出答案。这样的后果是,高考试卷上第四大题阅读题,学生的答案往往是语言苍白无力,前言不搭后语;第五大题语言表达题,得分率更是十分低下;不用说,这样的学生要想在作文中拿高分,也犹如登天。因此,复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表达的训练,多说,多写。

五、重资料轻教材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复习资料肯定少不了。但不少教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反正高考不考书上的,于是就将教材晾在一边,一心只读复习资料;甚至在一些学校,第六册教材竟然弃而不教(为了应付会考,第五册不得不教)。不错,当今高考题大部分来自于课外,结合教材的题目看起来很少,但不等于说教材就没有什么用了。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依靠中学教材的知识来解决。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解释和用法、文学和文化常识、写作格式、素材运用等知识和能力。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试想,如不熟悉教材,这些题目又怎么能答好?

第2篇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语病题中“有病”的一个句子是: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语病认定具有相对性:书面语从严,口语从宽。书面语运用有较多的时间推敲,要求尽可能做到规范与严谨,故评判的标准严一些;而口语交流快速进行,没有足够的时间字斟句酌,很难完全做到规范与严谨(人们一般都用有病用语交流),故评判的标准宽一些――对小有瑕疵的句子会无视其病,甚至认为其无病。语病认定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笔者注意到:对高考卷语病题中的几乎所有病句,有人曾作过“无病”辩护。①还需指出:约定俗成、“存在即合理”在语病认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对“据……显示”“由于……使(致使、导致、造成)……”等的认定和使用就是如此――这些句式理据上显然有病,但因使用的人太多,常被认定为无病。

对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口语交流场合可以认为其无病,但因其出现在高考卷中且不是“没有语病的一句”,故可以“吹毛求疵”分析其语病。这个句子“病”在何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中途易辙――对“父亲”未叙述完整,又另起炉灶叙述“梅兰”;有的认为成分残缺――句首缺少介词“在”,造成双主语;有的认为搭配不当――“经历”不能同时与“苦难和幸福”搭配,“种种”不能同时与“苦难和幸福”搭配;有的认为语序不当――关联词“就算”位置不当;有的认为成分赘余――“她就算再忙再累”之“她”多余;有的认为用词不当――“例外”暗含与别人比较而句中语境无此比较……

权威人士余闻先生每年都在《语文月刊》等发文分析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个句子,他的观点是:语序不当或者成分多余。他在《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甲卷试题分析》中详细分析说:

D项错误可以归为语序不当或者成分多余。问题出在“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这个小句。对小句来说,主语是“她”,“就算……也”都应该是对“她”来说的,而下文的“也不例外”是相对于每天晚上都陪伴在父亲身旁而言的,这就产生了矛盾。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就算她再忙再累,也不例外”。前者把“她”的位置和“就算”的位置互换,“她”只和“再忙再累”构成主谓结构,和“也不例外”没有关系,消除矛盾。后者直接把“她”去掉,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主语承前省略了,消除了“她”和“也不例外”之间的矛盾,也不会对理解造成困难。②

这个分析还不能令人信服:①从语义和情理看,“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既指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父亲)的身旁”,也指梅兰“听他(父亲)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即,“也不例外”包括梅兰对父亲的陪伴与听讲,不存在光陪伴不听讲的事理,不存在陪伴与听讲的“矛盾”,光陪伴不听讲是不合情理的;②“她就算”调序为“就算她”,违反关联词使用的位置规范,造成新的语病,因为,关联词位置要遵守“前后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前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要放在主语前”之规则,而“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这部分以“梅兰”即“她”为主语,“她”指代“梅兰”,全句只有一个主语“梅兰”或“她”,故关联词“就算”只能放在“她”之后,不能放在“她”之前;③“她”固然可以承前省略,但也可以不省略,因为不省略不仅不是硬伤,而且有助于理解――在前面出现两个较长的分句之后,用“她”指代主语“梅兰”,更便于理解。事实上,在一些长句子中,为便于理解和表达简洁,后边常常用“他”“她”“它”等指代前面的主语。

有人说:“例外”只能用于与别人的比较中(如:父亲病重住院,几个子女都轮流陪护,老大身体不好也不例外),不能用于自身。这个看法不成立,“例外”也可用于自身。如:“父亲病重住院,独子天天陪护,就算再忙也不例外”;“他天天坚持跑步,下雨天也不例外”。这样的句子何病之有?

至于“经历”能否同时与“苦难和幸福”搭配,“种种”能否同时与“苦难和幸福”搭配,笔者认为可以,“经历苦难”与“经历幸福”都可以说,“种种苦难”与“种种幸福”也都可以说。

那么,这个句子到底“病”在何处?在以上的几种病因认定中,笔者赞同“中途易辙”及“句首缺少介词‘在’,造成双主语”的认定。其实,这两种病因本质上是一种病因,因为“中途易辙”常常由“句首缺介”造成,而如果用单句表达,消除病因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句首添加介词,让分句变成分,让几套主谓结构变为一套主谓结构。为节省篇幅,本文着重分析这个句子“中途易辙”的病因。

“中途易辙”是高考复习资料中“结构混乱”的一个小类,是高考语文经常考查的一个考点。何为“中途易辙”?所谓“中途易辙”,就是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如高考复习资料中的两个典型病例(各种高考复习资料讲到语病中的中途易辙,差不多都会以这两个病句为例,网上搜索到的幻灯片也是如此):

1.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就在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2.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两个句子及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有一个共同特点:前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所以是中途易辙。

这两个句子与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几乎完全一致,仅仅是1句多一个介词“自从”,2句多一个介词“在”。有了介词,凸显语病,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辨识(学生还可以从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的角度辨识)。去掉介词,两个句子与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完全一致;既然高考复习资料将这两个句子作为中途易辙的典型病例,那完全有理由认定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是中途易辙。

再从阅读的心理机制谈谈。对1句,当读到“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所产生的心理期待是“中国人民”怎么了,可下文另起炉灶说“中国革命”怎么了;对2句,当读到“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所产生的心理期待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怎么了,可下文另起炉灶说“学校面貌”怎么了;对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当读到“父亲住院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期待是“父亲”怎么了,可下文另起炉灶说“梅兰”怎么了。所以,这几个句子是典型的中途易辙。以上对1、2两句阅读心理机制的分析,分别去掉了介词“自从”“在”,不去掉亦然。

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在语文QQ群中引起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讨论中涉及几个问题:

(一)关于“父亲住院期间”的短语类型认定

不言而喻,“父亲住院”是主谓短语,这是低级问题,无需讨论。而对“父亲住院期间”的短语认定颇有分歧。有人认为是偏正短语,但在具体切分上又有所不同:有的认为“期间”是中心词,“父亲”与“住院”是“期间”的两个定语,分别修饰限制“期间”;有的认为“父亲住院”先构成主谓短语,再作“期间”的定语。将整个“父亲住院期间”认定为偏正短语,必须以“期间”是实词(意义实在、能单独回答)为前提,但“期间”是否为实词,这似乎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便“期间”可看作实词类的名词(有工具书将其作为名词收录),那么,类似的,“后”“之后”“以来”(特别是“以来”)可看作实词类的名词吗?“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以来”等是偏正短语吗?显然不是。笔者冒险一些,倾向于将“父亲住院期间”看作主谓短语,因为“住院期间”是对“父亲”的陈述。

(二)关于“父亲住院期间”是句子还是句子成分的认定

在D句中,“父亲住院期间”是句子还是句子成分,大家看法也有分歧。有人认为是句子成分状语。但无论将“父亲住院期间”看作主谓短语还是偏正短语,都不好直接将其认定为状语,因为作状语的是副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介宾短语等,主谓短语或偏正短语,需在前面加介词,让其变为介宾短语,方能作状语。毫无疑问,“在父亲住院期间”“自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在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等介宾短语是时间状语(原句的“在……后”表明:时间词往往需要加介词与之组成介宾短语),而“父亲住院期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等,是不好直接认定为时间状语的。笔者倾向于将它们认定为分句。

将以上句子加简化,有助于我们明确认识。且看:

3.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改变了样子。

4.我校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3、4两个句子的前一部分是状语吗?如果是,那它们是没有语病的,然而它们是中途易辙典型病例的压缩!

(三)关于“父亲住院期间”的前面是否加介词“在”

毫无疑问,在D句中的“父亲住院期间”之前加介词“在”,将其变为介宾短语“在父亲住院期间”,让这个介宾短语作状语,这一部分不会引起短语及成分认定上的任何分歧。但问题随之而来:要让“父亲住院期间”作状语,一定要在前面加介词“在”吗?可否将“父亲住院期间”看作“在父亲住院期间”的省略形式?口语乃至书面语不是有大量不加介词的用例吗?开头表达的“相对性”意思已经说明:口语场合,要求从宽,可加可不加,不加亦不算病;书面语场合(特别是在高考卷的语病题中),要求从严,不能不加,不加有病。因此,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需在句首加“在”,高考复习资料中的两句需分别将介词“自从”“在”调到句首,让它们变为介宾短语,让介宾短语作全句的状语。

综上,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及类似病句,看作中途易辙更为恰当。

这些句子的病因既然是中途易辙,“治病”的办法之一就是,在句首加介词,让主谓短语(抑或“偏正短语”)变介宾短语,让分句变成分(状语),让陈述对象一致。如:

D.在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1.自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就在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2. 在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还有其他修改办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①邓木辉:《这些句子为什么有语病》,教学考试,2012年版第17页。

第3篇

但是,反观语文教师方面,难道是我们语文老师不够努力,其实不然,我们语文老师编训练资料,不停备课、改作文、日夜辛劳,付出多于其它学科几倍的努力,也就是说我们在做着出力不讨好的工作。要想使得此种现象得以改变,我们语文老师不得不考虑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高三复课过程中,尽可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走出常规套路,寻找学生在能力与分数双方面的收获的途径。我个人对高三复课中如何践行新课程理念有些粗陋的不成熟的理解与想法,愿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考点复习要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注重规律总结,巩固核心能力

高三语文考点非常多,无论是出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角度还是老师的工作强度角度考虑,我们都没必要面面俱到的复习,只需要抓住几个重点难点,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就能提高整体复习的效率。

考点再多,归根到底集中于以下几个部分:基础知识(拼音、成语、病句、标点)、古诗文阅读、现代文必考阅读、选考阅读、语言表达题、作文。

学生复习中的难点无非关乎下面这些内容: 诗歌鉴赏的读懂与答法, 阅读时理清文章的层次 ,阅读文章常见手法的识别和答法,传统表达题型中的仿写、压缩,新表达题型中的情景应用,作文的审题和怎样把文章写深刻。确定了这些问题,就要积极想一些应对办法,攻下这些难关,高考语文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先进行一定的训练,让学生自己摸索,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再精选一些题目进行形成性训练。最后总结出所有这些题目共同的规律,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真正解培养出答这类题目的基本能力。我们的复习也就能落到实处了。备课任务也不会那么大了。

二、改革高三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智慧、融合

我们应该好好回顾和研究一下高一高二时的课堂教学,从中反思、总结和发展,让高三课堂继续充满生机、快乐和活力,让学生能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兴致高昂地度过高三学习阶段。

长时间、大量的训练讲评会使学生感到疲倦甚至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解决这一点应该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每位学生一份考试大纲,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检查,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老师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修正、延伸,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其实很多高三课堂只剩下做题目和讲题目,这种现象很可怕。学生就是这样给练呆板练僵化的。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口动――读书;有眼动――看书;有耳动――听课;有手动――表达或者演算;有脑动――思索与探求。只有这样综合调动多种感官,才有利于唤醒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忆,才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快速达成和持久巩固。这样的课堂并不是简单的精讲多练,而是主动探究,全方位锻炼。

三、进一步开发利用教材

高三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制约,很多高三老师也认为“高三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高考当中取得好成绩”。因此,在高三的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考什么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就怎么教”。若是高考不考的内容,或是被考到的可能性很小的内容,即便是高中教材的必修课文,教师也会将其忽略,以免影响高考复习时间。

但老师们忽略了一点,教材实质上是命题之源,而高三教材是高中教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要认识到教材与高考的关系,不要守着宝藏却弃如敝履,反而去抓破头,想方设法寻找所谓的贴近高考的复习资料。其实,只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把教材复习精、透,使得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能事半功倍,大可不必舍近求远。

比如:学习古文时,每篇课文下的重点词语都会有加释,这就是考试命题的主要来源。还比如,文学性比较强的课文可以推荐给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当做素材来用,或者经典的句子段落可以在仿句中应用。

其实开发教材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高考复习”,我们高三语文教师如果能够进一步利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能力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归纳,运用得法,或许高考复习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语文老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分享与沟通

高三教学一定要有与学生分享的意识,与学生心心相通,水融。所谓分享,就是要将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应该把自己看成学生的合作者、参与者,与他们一起体验学习的快乐与迷惘,追求与成功。只有与学生分享,才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分享,才能更大程度地靠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有分享,才能让学生知识内化,形成持久的稳定的能力;也只有分享,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探索热情和灵感火花。

第4篇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 以教促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91-01

高三总复习是迎接高考的重要准备阶段,作为教师除了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外,更重要的是调动起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从而制定适宜自己的复习策略。

一、实施此策略的背景

学生高三语文知识学习结束后,对所应掌握知识点已经较为清晰,对高考语文考试范围和复习步骤已基本掌握,但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答题策略与技巧的掌握并不熟练。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时间紧、节奏快的高中学习生活使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题海战术的机械重复训练让学生不堪重负,一些学生在语文复习时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科学设计教学方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当有效的心理干预,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要指导学生客观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要因为复习初期遇到的一些难点而退缩,要清楚这是一个不断熟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夯实知识基础并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对复习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就能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减少焦虑和慌乱。

二、实施此方法的具体意图

促使学生在心态转换的情形下,学习态度上从被动完成复习内容,转变为主动思考积极驾驭。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新审视、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从而使复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实施具体步骤

首先,将复纲交给学生,复习内容要细致完备,复习进度层次清晰,使学生对复习全过程有一个整体印象和大概把握。将复习进度细化,复习内容层次分割清楚,对每个单元都设定具体的复习目标和达标测试办法。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复习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复习任务具体化。每个组员又具体负责复习单元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在这个步骤中,要突出主干,构建统一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

其次,让每组学生对本组任务做好细致全面的思考和准备,在利用好平时上课笔记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复习资料,并且确定好需要重点讲解和训练的知识点。

再次,组内组题,每个同学就自己组内负责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自己的答题经验,选择有价值的复习题。先由组内同学一起做本组的复习题,寻找发现复习重点,从而达到复习本组知识点的目的。

最后,合理分配讲课任务,安排好上课时间,指导学生以复习方案为蓝本,自主准备讲课教案。再根据总体复习规划安排每组的讲课课时和讲课内容,然后按时间安排上课。

讲课前教师检查学生讲课教案,并予以指导改正。在这个环节中应注意鼓励学生根据历年来各地高考命题的规律特点进行学习模仿,鼓励学生揣摩新题型,再认真观察答题过程中自己的创新思路,但要特别注意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更要注意配备参考答案的规范性,不能出现争议,而且最重要是突出知识点的训练意D。在此环节,还要求学生要注意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复习课效率。学生讲课与教师讲课穿插搭配,在每次学生讲完一堂复习课后,都由教师发现其中的问题,给予指正补充,让学生反刍自己讲解的知识,深化复习。每次学生讲完课,由学生所在组的同学组内评析,再由其他组的同学予以评分。讲课同学再将自己的心得、同组同学的评议和其他同学的评分结合起来作出总结,进行经验累积,给后面讲课的同学作参考,尤其在考试得分层面帮大家积累经验。

学生通过讲课,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可以跳出被动接收的窠臼,会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教学相长,对高考复习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刻扎实,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也会有更多新发现。根据和组内同学一起研究组题,给其他同学讲课,这个过程会促使学生更细致入微地思考知识,而且为了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把知识讲透彻,就必须在讲课过程中和同学们面对面探讨研究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是一种促动,对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而且在组卷的过程中,学生还能积极主动了解掌握近几年来各地高考题型的模式和变化,并从中发现规律和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审题和了解出题人意图的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第5篇

一、稳“定力”

“定力”,其实就是由自信力、自制力、洞察力、辨析力、判断力、承受力以及功力、耐力、毅力等诸力构成的“合力”。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没有足够的“定力”,肯定会被“浮云遮望眼”,或人云亦云,或亦步亦趋,或举棋不定,或左右摇摆,或东鳞西爪,难免失却自我。

尽管每年都有最权威、最规范、最具体的《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作为高考复习备考的指南,但是随着我省自主命题不断改革和发展,不难发现一种值得注意的奇怪现象正在快速弥漫——有些学校、不少教师的“定力”不是日益坚实,而是日趋疲软,不惜动用各种关系,借助多种途径,煞费苦心地到处打听和搜集一些关于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而且还神秘兮兮把这些所谓的命题“信息”视为“秘籍”和“宝典”,不公开,不交流,不外传。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高考命题不但有严格的保密制度,而且命题体现的是集体智慧,而非个人意愿。换言之,即使有人甘愿违规透露一点“信息”,也实在是难以如愿以偿的。一是命题之前的个人设想肯定不会是具体的命题结果(即考查试题);二是一旦正式进入命题状态后,便再也没有“信息”传播的渠道。可见,能够从命题人员那里获得的“信息”,不是某种意愿、设想,就是一些思考、看法,不可能还有其他更多的内涵。而这些不确定的意愿、设想、思考、看法,比起省教育考试院编发的《说明》(包括“参考试卷”),不啻要朦胧和模糊多少。

据笔者所知,就语文学科而言,每年被有些人奉若至宝的“信息”,不外乎这么几种:一是文本(体裁),二是题型,三是分值,四是模式。先说“文本”,最感兴趣的就是“文学类文本”和“文言文文本”,“文学类文本”是外国小说、中国小说,还是当代散(时)文、现代散文;“文言文文本”是传记类、叙事类还是说理类。再说“题型”,最关注的是“语言文字运用”和“《论语》解读和批判”,这些简答(评析)题会出现怎样的考查形式。接着说“分值”,主要是“文言句子翻译”和“古诗词鉴赏”,分值比重怎样,如何赋分。最后说“模式”,实际上就是写作命题采用什么模式,是“标题作文”的“变式”还是“新材料作文”。

假如以上简述“基本属实”的话,那么这些“信息”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就不言自明了。以上“信息”涉及的内容,哪一点不在我们复习备考的范围之中?以“文本(体裁)”为例,这些文本哪个学校没有反复操练和强化过?倘若是做过的就能掌握,那么我们根本无需忧心忡忡;如果是做过了未必就能掌握,那么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看重。其他亦然。

无数事实表明,任何学校要想取得出色的高考成绩,依靠的不是漂浮的“信息”而是深厚的实力。在复习备考开始偏离“高考精神”的今天,笔者以为,“定力”的有无多寡,已经不是可以“暂且不论”的话题了。稳住“定力”,就会有信心,有底气,有策略,有步骤,有操练,有实效。任何时候都应当切记:高考没有“神话”。语文学科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复习备考,努力增强知识积累、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的整体实力,才可能在高考中游刃有余,稳操胜券。

二、强“实力”

高考,不是人人可以都“酷一次”“潮一回”“秀一把”的,没有一定“实力”,高考会毫不留情地对你说“不”。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语文没有数、理、化等学科那么专业,因为汉字大家都认得几个。然而,已经参加过高考和即将参加高考的“过来人”与“未来人”心里明白,高考语文的几个分数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毋庸置疑,“强‘实力'”是语文学科备考复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通过什么途径真正实现“强‘实力’”的目标,却是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笔者认为,实力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实力的外显,离开实力而奢谈能力是不实际的。而强壮“实力”的前提应该是明确语文学科究竟需要哪些实力。根据目前我省的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和内容,至少需要强壮四大“实力”——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然而,如果能够实现全面强壮这些“实力”的目标自然是最理想状态的功德圆满,而备考实践表明,试图借助复习来完成所有实力的提升也是不现实的。因而,明智而切实的策略就是有侧重地增强实力,用“实力”说话。

根据多年的考试情况分析,笔者觉得,可以将“强‘实力’”的重点定位于识记、语言表述(简答)和“小阅读(论述类文本)”等方面。应该说,这几方面的“实力”都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甚至还有些被忽视和淡漠。尤其是识记和“小阅读”,没有多少人看重它们,因为在整份试卷中占据的分值不大,只有二十来分。而“语言表述(简答)”尽管涉及“语用”和“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三大板块,分值也约占试卷总分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分散在各个板(题)块,近乎“游兵散勇”,并不怎么显眼,况且又跟“阅读”交织在一起,彼此的分野模糊不清,“表述”自然被“阅读”遮掩,答案的正误优劣,大多从“读”的角度去分析和探究,似乎只要读”不出偏差就行了,跟“写(表述)”关系不大。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在高考阅卷中发现,有不少阅读题失分,主要还不是“读”的问题,而是答案的“表述”存在诸多缺失。

增强“识记”实力,不只是夯实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加固了知识积累,更重要还在于能够鼓舞“信心”。以“默写名句名篇”为例,虽然只有区区几分,却直接关乎考生的考试心态,绝对小觑不得。假如“识记”实力较强,默写填空解答顺利而踏实,考试便信心大增,自信满满,这样的心态是正常乃至超常发挥学科水平的重要前提。而增强“小阅读”的实力对高考也相当关键,尽管分值比重不大,但由于以“刚性”的选择题为主,非正即误,不可掉以轻心。可是笔者发现,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能够切实重视“小阅读”、把“小阅读”作为重点进行强化的学校和教师,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屈指可数,导致考生的“小阅读”实力疲软,明显影响了语文的整体得分。增强“小阅读”实力,需要依据目前高考的设题特点和考查难度,更新备考理念,转变复习套路,以“深度理解”为重点,即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面信息的关注进入到文本的语里信息(内在含意、思想等)的理解和分析,唯有经过这样的阅读指导和解题操练,“小阅读”的实力才能真正增强。至于“语言表述”的实力,似乎大家都不敢怠慢,但真正见成效的也不多,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增强“语言表述”实力的有效方法莫过于进行多种仿真“操练”。不但要保证足够的量,更要追求具体的质,无论是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词鉴赏、《论语》解读和批判,都要通过“操练”来增强实力。当然,“操练”之后的批改、评析、修改、重做等环节也必不可少。不但要重视“语用题”答案的修改,也要落实“阅读题”“鉴赏题”等答案的修改和重做。内在实力的增强和外显能力的提升均离不开必要而适度的“重复”。

三、多“尽力”

高考复习之于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用“全力以赴,尽力而为”等来描述我们的努力程度,似不为过。然而,思想重视与行为体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备考复习每年都要有条不紊地“全力以赴”一番,“十八般武艺”早已统统耍尽,感觉越来越不灵验,而且在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之中,原先曾经“燃烧”的热情终于慢慢冷却,说起来“意义重大”的备考,逐渐演变为按部就班般的“例行公事”。出现这种耗散状态,究竟“尽”了多少“力”,实在难说。

如实而言,语文备考需要“尽力”之处不少,或许各校各班各人的情况不同,不能整齐划一。然而,根据笔者多年的听课观察和分析研究,在可以借鉴几十年备考经验的今天,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备考效果,就应当着重在以下若干环节上多多“尽力”。

首先,多“尽力”于资料选择。备考不能徒凭口舌之劳,仿真实战是必需的,因而各种相应的复习资料必不可少。但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资料稀缺,而是泛滥成灾。面对铺天盖地的资料,指导老师在甄别和筛选方面多“尽力”显得至关重要。资料选择的“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现行高考方案和考查模式中,语文仍属于“老大难”的弱势学科,常常处于被“挤兑”而且无人理解的尴尬境地,不但学校普遍不重视,多数学生也不怎么在乎。倘要跟其他学科去争时间根本不现实。故如何选择优质资料帮助学生落实操练,确是无奈而又明智之举。资料选择的“尽力”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尽量选用优质资料,既要堵截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产品,也不要一味迷信所谓的“名师名校”,务必坚持标准,唯“质”是求;二是努力整合资料优势,不少资料往往只有部分试题还不错,多数试题则很一般,故要“放出眼光”,选取上乘试题,重新优化组合。

其次,多“尽力”于解题指导。如何让学生“懂得”并“把握”正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始终是备考复习的主要任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很多,也很灵活,但一些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相通或类似的。笔者以为,恰当而有效的解题指导至少得体现如下要素。第一,强调审题意识。即便是非常熟悉的题干,也应当逐字逐句地细细斟酌,如2011年我省高考卷的第1题语音题的题干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跟常见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正好相反,可是不少考生根本没有细看题干,而是在思维惯性作用下,想当然地选择了“正确的一组”。第二,介绍解题思路,即展示从审题到答案形成的全部过程,如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23题,先看题干“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明确归纳“共同主张”是关键,而从提供的两段材料看,内容都不是单一的,正确思路就是“”,重点关注“共性”话语,即《论语》的“泛爱众而亲仁”和《墨子》的“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两者皆有“爱人”思想,这样“以爱待人”的“共同主张”也就水落石出了。第三,呈现解题范式。不同考点和题型的解答并不相同,呈现规范的解题样式,显得十分必要。如古诗词鉴赏,为顺应阅卷习惯,通常可以运用“要点+理解(解释)+赏析”这种基本模式及其若干“变式”。以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21题为例,“简析画线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而画线句子是“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参考答案为“(要点)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描写转为议论。(理解)哀叹桑树被毁,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赏析)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当然,呈现范式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解题“常式”,以便灵活迁移,切忌生搬硬套。

再次,多“尽力”于答题评析。从整个复习过程看,解题指导还只是教师的一种“演示”,“演示”之后才是学生的解题“实战”。“实战”效果是否理想,试卷(练习)批改的结果可以比较如实地反映出来。当然,不必期待太理想的成绩,因为平时的实战操练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现问题,了解缺失的存在。解决问题和缺失,便成为“答题评析”的重要使命。答题评析,自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得花费在“针对性、警示性、纠错性”等方面。“针对性”是基点,评析答题情况,一定要在认真批改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重点”失误。譬如写作审题出现的偏颇,主要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添加”还是“遗漏”,是“拔高”还是“转移”,是“沾边”还是“游离”。“警示性”是要点,评析要通过剖析典型的“错例”来“警示”学生,构成学生的“心理震慑”,以加深对“错例”的印象。如“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中的“僭”应当译为“过分”,评析时需将“超越”“代替”“差错”“虚假”等误译一一“警示”。“纠错性”是重点,纠错是评析的重中之重,没有纠错,评析就是“浮云”。纠错,不能简单明确一下正确答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另外,“纠错”还应当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一些不够完整或规范的答案,使之升格。这种“评析”或许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重“给力”

每年春夏季的备考复习不同于相对宽松的日常教学,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来形容似乎从来不会过时。以“效率”为首要目标,永远是备考复习的不变追求。简言之,“给力”就是效率高,不“给力”便是效率低,而重“给力”则是脚踏实地地努力争取备考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知道,备考的主体是学生,备考的终端是考试(高考),而备考的过程和形式则主要表现为环环相扣的“听(听课)”“练(操练)”“考(考查)”等。因而,扎扎实实地用信心、智慧和行动谱写不同凡响的备考“三部曲”,就是重“给力”的最精彩诠释。

(一)听课“给力”

听课,就是接收信息,是学习主体在学校求知的主要方式。学生听课“给力”,是保证复习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否则备考目标难免落空。然而,听课“给力”不“给力”,固然有学生自身的若干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教师授(讲)课是否真的“给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清楚,复习授课似易实难,既不能简单再现,也不能机械重复,重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精当的讲解,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而教师讲课“给力”的要领则在于课堂设计和课堂调节,语文复习课特别要避免喋喋不休的“满堂讲”,当以“点拨”为主,既要得当,又要透彻,不要搞什么思考的“余地”,但也不能处处先入为主,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框定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尽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多一些主动“发现”的快乐,少一点“被接受”的苦恼。学生听课“给力”的重要特征是在聆听的同时能够展开积极思考,即呈现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课堂学习状态。听课“给力”的理想结果是“懂”,尽管“懂”只是复习的初级目标,但“懂”是“会”和“巧”的前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文言文阅读,大致读“懂”文本内容就是正确解题的必要条件,不然,赏析、断句和翻译等解答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二)操练“给力”

备考复习的二级目标是“会”,即具备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试题)的能力。笔者一直认为,应对高考,只“懂”不“会”则意义很寥寥。不少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并非输在“不懂”,而是伤在“不会”。“懂”的未必就“会”,“会”的必定大致能“懂”。而达成由“懂”到“会”的唯一途径就是各种操练。教学实践表明,有效“操练”的多寡决定了复习效果的优劣。语文学科长期存在“重讲轻练”的偏颇,尤其是课堂上的操练量明显不足。操练“给力”,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力求使课堂成为“操练”的主阵地。一般来说,课内的操练要比课外作业更能快速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会”与“不会”,并解决问题于“最现场”,在学生急需帮助时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及时“加长”那块影响整体的“短板”。如“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由于每个题目的正确解答都得花费一定的时间,一些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课外完成,而课内则以校对和评析答案为主。其实,此类“操练”安排在课内完成,也许的确费时费力,会影响一点复习进度,但“给力”程度却非同寻常。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15题“请简要谈谈小说带给你的启迪”,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题”。答案虽然不是唯一的,却也是基本定向定性的,因为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是确定的。“启迪”是“小说带给你的”,应当紧扣小说的主题或情节(如杰克做出取消安排的决定),假如有学生谈到“事业与情感无法两全”“失去的才是珍贵的”等方面了,就给予指正并结合文本做出合理评析。如此“操练”,必然“给力”。

第6篇

要提高三二轮复习的针对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首先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怎样才能找准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做题。做题是了解自己薄弱环节的最基本的方法,如果自己对某题难以下笔或难以判断,那不正说明该题型就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吗?

2.对答案。语文试卷中的有些题目,如语言表达题、阅读理解题、诗词鉴赏题等,学生或多或少都能写出部分答案,但答案是否正确呢?通过与参考答案核对就可以知道了。如果自己虽然写了答案,但所写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的要点却很少吻合甚至牛头不对马嘴,那这种题型自然也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了。

3.通过检测或考试。每次语文考试的分数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某种题型的得分情况怎样都是很准确的量化标准。假如自己的语文成绩总是在班级处于倒数,某种题型的得分率很低,那哪一块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当然,只找准了自己的薄弱环节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克服这些薄弱环节。怎样克服呢?还要依靠学生自己,方法不外乎两个。

1.方法指导。现在各类教辅资料非常多,有些资料经过多年的沉淀,确实编写得很好。我不是为哪个资料做广告,像《世纪金榜》、《南方凤凰台》等就编得很不错,有考点分析、应试指导,有典题演示、范式总结,有优化训练、答案详解。高考语文试卷上的各种题型及对应的解题方法都有,完全可以为学生通过自学克服薄弱环节提供帮助。有些教师不放心,到处找一些资料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试想一下,学生是看你东一张西一张的讲义方便,还是看专家们花几年时间总结出来的系统性的复习资料方便?学生是听你讲一遍印象深刻,还是自己看一遍印象深刻?

解题方法对答题来说非常重要,虽然这些方法在考试时不会用填空、问答的形式直接考到,但它是学生组织答案时的思路。如果学生在答题之前没有一个正确、明确的解题思路,而是随心所欲地组织答案的话,那很可能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由于这种方法指导类的知识点在试卷中不会直接考到,学生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种软性任务,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看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但并没有用心去记、去掌握,到了考试的时候依然想不起来,更谈不上利用它去解题了,等到考试结束以后对答案时才想起资料上提到相关方法已经于事无补了。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看解题方法时划出重点,这些重点内容虽然不用死记硬背,但也绝不能不记,要达到能够在看到某种题型时就立即想到它对应的解题方法的程度。比如在做到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时,就要立即想到这种题型的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在这三步的指导下组织的答案肯定不可能偏差太大。

2.实战训练(做题)。做题既是了解自己薄弱环节的重要方法,又是克服自己薄弱环节的重要方法。通过做题,学生可以不断巩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甚至可以自己归纳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俗话说,熟能生巧,通过大量地做题,学生以后再在高考考场上看到类似的题目,肯定心不慌、意不乱,从容应对。我们可不能犯战国时期赵括夸夸其谈的错误,只是死记方法却不知道灵活运用。实践出真知,在某种程度上讲,做题比看解题技巧还要重要。《亮剑》中大字不识的篾匠李云龙打败了军事院校的高材生楚云飞,不正是因为李云龙的作战、指挥能力是在身经百战的实战中培养起来的吗?

提到做题,教师要特别防止学生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一是只看不做。不少学生看了某道题目之后,感觉该题比较简单,脑中也有了一定的解题思路,就不愿再动笔去做了。其实,有些题目并不是一眼能看到底的,它必须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些题目可能是自以为会做,但实际写下来却是错的,比如默写题,会背但默写出来却是错误的现象在考试中是屡见不鲜的。二是看了答案再做。特别是一些主观题,千万不能先看参考答案再答题,有了参考答案先入为主的印象,做起题目来感觉特别简单,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自以为这种题型已经是自己的强项了,实际上,如果没有了参考答案的指引,自己写出的答案就很可能与参考答案相距甚远。

我提倡的做法应该是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而且做的时候要有时间限制(限时训练),文言文阅读题(19分)不能超过20分钟,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不能超过25分钟。做好了以后再及时核对答案并认真分析,看看自己组织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风牛马不相及,参考答案是怎么组织的,各要点的分值是如何分配的,在题目中哪儿能找到依据,等等。

学生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了,也采取一定措施了,但这个薄弱环节有没有克服呢?还要通过做题来验证。通过找同类型的题目来做,以前无从下手的,现在是不是有话可说了;以前虽然写了答案但得分很少的,现在是不是跟参考答案越来越吻合了。如果有,说明薄弱环节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克服,如果还没有,那还得继续努力。世界上没有什么解题秘笈,我们也不能指望通过一天两天的时间看看部分解题方法,做做十道八道典型题目就能一下子克服自己沉积几年的薄弱环节,必须反复练习,逐步克服。

做题是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方法,学生通过做题可以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做题可以巩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及运用,甚至自己归纳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也只有通过做题才可以验证薄弱环节的克服情况。所以,教师必须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认真答题。

有人也许会说,二轮复习的复习重点是学生自己去找,解决薄弱环节也是学生自己去看、去做。时间、任务都给学生了,那老师干什么呢?实际上,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就不应该是主角,更不用说在二轮复习中了,教师在二轮复习中必须退居幕后,如果高一、高二再加上高三上学期你都没有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或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克服薄弱环节的话,凭什么又能在区区七八十天中再通过你的讲解让学生一下子取得进步呢?还不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更何况,现在不少教师既不写下水文又不写论文,甚至很少自己先做试卷,而只是对照参考答案去找理由讲答案,做的题目甚至还不如学生多。这种教师讲的解题方法及题目又有多大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呢?又会比编写资料的专家们高明多少呢?当然,在语文二轮复习中并不是就可以一脚踢开语文教师了,我认为语文教师在二轮复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维持课堂纪律。不可否认,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学习不够自觉的学生,如果让学生自由复习而对纪律不加管理的话,就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违纪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必须加强纪律管理,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解答疑难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面对的毕竟是不会说话、不能交流的资料及练习,万一遇到无法解答或难以理解的问题,仅靠看资料或对答案难以解答,又不太方便借助网络等其他方法时,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当然,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若遇到确实难以当堂解答或拿不准的问题,决不能不懂装懂,而应与其他教师商量、讨论,而且在给学生答案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是组织测验或考试。学生通过自己做题来了解薄弱环节毕竟是自做自改,可能不够准确,教师通过组织专项检测或综合检测并认真批改,也可以发现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醒学生关注。通过单个题目的评分及总分,可以给学生量化的评价,便于学生准确把握自己的不足。

第7篇

首先,在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识记”部分作了修改,可以明显地看出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删去“常用”两字,实际上是取消了限制,扩大了考查范围。识记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它的主体内容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每位考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特别是字音和字形,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运用,这方面的知识不宽广,不厚实,势必会影响交流。而生活领域是无比宽广的,仅仅凭着有限的字音、词汇恐怕不能解决纷繁多样的实际问题,所以《考试大纲》的导向非常明确,就是重视基础,回归根本,引导考生积累更多的字音、词汇,掌握更多的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准确把握常见字的音、形,做到见到的会读,会读的会写,会写的知道意思,以常见常用字为突破口,兼顾次常见常用字词的音、形,坚决做到记准确,不写错,会运用。

其次,在文学常识部分,虽然基本内容与去年一样,但明显地加入了对外国重要作家所处时代的考查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对外国的一些重要作家不但要记住国别和代表作,还应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

再次,在语言的“表达应用”部分,增加“准确、鲜明、生动”的内容,这是对语言运用的进一步加强,使得《考试大纲》对语言运用的要求更为完整,更为丰富。本考点考查的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目的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语言准确,是对语言运用质量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到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语言鲜明具体指的是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楚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色彩要分明。简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语言生动是就表达效果而言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等。“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组成了完整的语言表达的能力系统,提法更具体,更科学,对考生的要求也更全面,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语文基本能力的重视。

面对《考试大纲》的新增考点,我们应及时把握变化,有效应对。

针对“准确、鲜明、生动”考点,应将重点放在解题技巧上,注意方法的突破。

“准确用词”要注意三个符合: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2.造句要符合语法、逻辑

造句应依照一定的语言的语法、逻辑规则进行,否则会出现语病。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句子结构要完整,词语搭配要恰当,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句子要有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概念不清,语意不明,判断和推理不当,也是不通顺的。

3.符合对象

应仔细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的同中之异,这样有助于恰如其分地叙事写景,表情达意。

“表达鲜明”要注意三个恰当:

1.恰当选用词语

在选用动词、形容词、副词时,不要使用诸如“可能”“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要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选用富有感彩的词语时,要关注整个语境,根据在表达时的不同态度与感情选择词语。

2.恰当选用句式

可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或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更加鲜明。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句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独具特色。

“表达生动”要重视四个“要”:

1.要使用描绘性的词语和具体形象的写法

描绘性词语绘声绘色,富有动感,用在合适的地方使得文章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表达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

2.要多用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要特别重视比喻的使用,因为它的主要特点功用就是把抽象的对象具体化,形象化;而拟人的功用是使无生命的对象充满生机和感情,令它生动起来。

3.要采用提纯的语言

许多新鲜的词汇和话语都是先活跃在人们的口语中,适当引用这些丰富多彩的词语,可以让文章语言生动,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感。但使用时要考虑是否适合内容、语境、文体及接受者等,切不可滥用。

4.要倾注自己的主观感情

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真实的感情,理性话语背后隐藏着细腻、独特的体验和意味深长的感悟。

此外,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今年《考试大纲》的写作部分“基础等级”的第⑥条“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后面加了括号并打上星号的内容,即“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这是今年《考试大纲》的新规定,也是新要求,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对写作基本功的重视。一些新课改地区如江苏省等地,对此也有类似规定,但都以5分为上限,全国《考试大纲》并没有说明上限分值,说明错别字扣分有可能超过5分。这给所有的考生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面对这一变化,复习时应该结合前面第一块“字音、字形”内容加以系统复习和巩固,重点解决错别字问题。现提出以下备考方略供参考:

1.搜集、整理容易写错的字。主要对象仍是常用字,重点是同音字、形似字,途径有:(1)对初高中语文教材每一册中加注音和解释的字进行专门梳理,结合课文弄清其形、音、义。(2)重视教材中的重要附录,如《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容易写错的成语一览表》等。(3)摘抄平时考试试卷、复习资料上容易写错的字。

2.克服平时书写时的几种常见错误。(1)混淆同音字、音近字。如把“贪赃枉法”的“赃”误写为“脏”。(2)混淆字形,如将“竟然”的“竟”误写成“竞争”的“竞”。(3)不明词义,如“天遂人愿”中的“遂”字,是“顺从”之义,而“随”则没有此义。(4)不能识别不规范的书写,如将“家具”写成“家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