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6 18:22: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协会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食用植物蛋白作物。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急剧增加。为满足大豆需求,我国大豆进口量连年增加,1996年成为净进口国,2008年进口达到3744万吨,超过当年国产大豆1750万吨的两倍。国际粮商在向中国倾销大豆的同时,不断收购、兼并中国大豆加工企业,控制了7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和食品安全。中国拥有13亿人口,大豆消费量占世界的21%,贸易量占世界的40%。振兴中国大豆产业除了要依靠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根本还在于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提高大豆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大豆主产区农户和加工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有的地方豆农自发成立合作社、协会,批量采购原料,批量销售大豆,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收益水平;有的地方大豆合作社、协会组织社员统一种植芽用大豆,采用直销方式统一供给芽用大豆厂商:有的地方豆农向粮商赊售大豆,农户在价格合适的时候结算卖个好价格,同时也节约了粮商的流动资金;有的地方种豆大户或合作社以期货的方式销售大豆,科学地规避市场风险。为了总结农民和加工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大豆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改变大豆产业“农户一盘散沙,企业孤军奋战”的落后局面,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经济体制机制的精神,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在北方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试点工作。
通过机制创新,有利于建立以农户为基础的新型大豆生产组织体系,有利于完善以利益为纽带的大豆产业链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探索以食品安全为目标的产品质量品牌保障体系,从而形成中国大豆产业的整体竞争合力,走出一条中国大豆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永葆自身发展活力的新路子。
一、试点工作的原则
(一)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组织管理为支撑,提高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大豆的商品品质。
(二)尊重大豆种植户(农场)、加工企业的经营自,提高和维护大豆生产经营者的权益。
(三)依靠市场机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发挥我国大豆品种资源丰富和精耕细作的优势,开拓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食品、保健品等不同层面的广阔市场。
(四)促进大豆种植者、加工企业、科研单位的纵向合作和横向联合,发挥大豆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中的组织服务功能和大型加工企业的市场开拓功能,整合大豆产业队伍,形成产业合力。
(五)充分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推动大豆生产所需要的灌溉、耕作、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依法扶持大豆专业合作社和大豆产业化龙头企业,消除影响大豆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六)积极借鉴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经验,运用信息、期货、产地认证、制定标准、环境监控等手段,从整体上提高国产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二、试点的内容
(一)健全和完善大豆产业的组织体系。培育大豆种植者合作社、协会等专业生产服务组织,使农户(合作社、协会)与大豆加工企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市场等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大豆产业组织队伍,成为大豆生产、技术推广、加工、贸易各个产业环节的载体。
(二)构建科学、高效、互利的大豆产业服务机制。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发挥合作社、协会的组织协调功能,通过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品种、品质、品牌理念和良好作业规范,协同大豆种植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单产、增加农户收入为前提开展专业化服务,通过专业分工、扩大服务规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三)建立大豆产品质量安全全程保障体系。按照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规定及加工企业对原料的要求,依据无公害、绿色、有机大豆的标准,建立从种植到工厂的生产流通过程和从工厂到餐桌的加工物流全程记录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农产品可追溯的全面质量管理。
(四)形成农户和加工企业共创品牌,共享收益的质量价格机制。鼓励大豆种植者(合作社、协会)与大豆加工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以市场为基础,以质量规格为标准,签订优质优价自主选择的产销合同或协议,形成稳定、互利的产销关系。逐步达到用绿色环境和标准化栽培方法生产绿色原料,用绿色原料保证加工产品质量,用质量品牌稳定占领市场。通过产销一体化使豆农和加工企业共同分享增值效益和品牌效益,通过利润返还机制使豆农和加工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试点单位
试点选择在北方大豆主产区,以县(市、农场)为单位进行。
(一)试点单位的基本条件
1.地方政府有开展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2.大豆产业在当地为主导产业。
3.产地大豆加工企业有一定规模。
4.豆农合作组织建设有一定基础。
(二)试点单位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主要参加单位是克东县人民政府、齐齐哈尔飞鹤大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2.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主要参加单位是林甸县人民政府、大庆天圜曰月星蛋白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3.扎兰屯市。主要参加单位是扎兰屯市人民政府、扎兰屯市淳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4.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红星农场。主要参加单位是红星农场管委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四、试点目标
通过培育大豆专业合作社、协会,以经济合同、协议等形式,把合作社、协会与加工企业直接联系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合作社协调服务社员、产加销一体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大豆加工企业和豆农双赢。
(一)促进豆农增收
通过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统一提供耕作、播种、收获服务作业,减少家庭经营开支。根据现有合作社、协会的经验,可减少生产成本5%-10%。通过采用大豆高产新品种,提高大豆亩产4%-8%。通过推广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新的耕作方式,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亩产10%-15%。通过推行专种专用,改变大豆混收混存,提高收购大豆质量。综合以上措施,每亩大豆增加收入20%-25%。
(二)促进大豆加工企业增收
加工企业直接从合作社购进大豆,减少收购网点投资和收购环节,每公斤大豆节约原料收购成本0.04-0.10元,并可获得稳定、充足的原料供给,延长开工期,增加利润。加工企业按照加工需要,指导农户选用良种,提高大豆油脂或蛋白质含量,据大豆蛋白加工企业核算,市场混存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8%,高蛋白大豆的含量平均为42%,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吨大豆净获利200元,4个百分点每吨可获利800元,如果把50%返还给豆农,企业仍可获净利400元。按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规范种植、加工大豆,加工企业将获得硬IP认证,从而成为可追溯标志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品牌收益。
(三)有利于政府按市场机制指导和调控大豆产业发展
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后,政府从产业体系中可获得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协调生产、加工、贸易各环节的关系,及时制定政策,做好服务,保证产业协调稳定发展。通过大豆产业体系,政府能够及时发现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实际投放资金,防止盲目立项。通过大豆产业体系,政府可及时掌握国际发展动态,调控国内产业发展。
五、试点的组织领导
试点工作由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种植业管理司、农垦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单位给予支持。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负责日常工作,要搞好调查研究,发现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对试点工作提出指导意见,重大问题向业务主管部门汇报。
黑龙江省农委和农垦总局、农牧业厅负责对本地区试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支持。
市供销社以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供销体制、机制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会议、文件精神,采取四项措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主动将环保工作纳入供销综合改革相关工作
结合供销社综合改革相关工作要求,将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完成情况纳入检验供销综合改革成功与否标准之一,目前拟定的《市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支持社属农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企业积极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该项补助资金占补助专项资金的30%。”
二、在系统内全面开展“供销+创新+环境保护”行动,落实《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
依据“供销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原则,制订了“供销+创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下发各县(区)供销社。在全市供销系统内明确:至2018年3月底前各县(区)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或成立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全面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工作;2018年7月底前新建或规范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00个。
三、及时召开系统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推进会,落实《空气质量突出问题整改推进总体方案》
市供销社联合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召集全市六县两区供销社分管安全和业务的副主任和9家烟花爆竹批发经营公司,紧急召开了供销系统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推进会。会上,组织学习《中心城区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方案》,并传达了市环保委办关于总体方案整改工作文件精神,市烟花爆竹流通协会负责人、烟花爆竹批发公司作了表态发言。会议明确要求:一是各县(区)供销社要配合当地公安和安监部门加强对烟花爆竹企业的管理;二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烟花爆竹安全和环保工作重要性认识;三是要制订措施,突出重点,配合做好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四、提前部署、主动作为,联合进行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7月中旬,市供销社下发《农资市场经营专项检查及开展农资废弃物回收与处置情况调研的通知》,拟联合市农业局对全市供销系统农药市场经营进行专项检查,并就农资废弃物回收与处置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规范全市供销系统农资经营企业的农药经营工作,加强农药市场监督,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确保农药产品质量及安全使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工程(年10月~2015年12月)
工作目标:每年确定培育纺织行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织造类10家,纺纱类4家,色织布类4家,服装、家纺类6家,印染类3家,产业布类3家。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培育。形成10亿元以上集团企业20家,20亿元以上集团企业8家,50亿元以上集团企业有所突破。实施120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80亿元。年均实施30只以上重点项目,投资近30亿元。工作举措: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科技研发、品牌塑造抢占行业制高点,提高纺织产业集群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围绕做强优势、做大市场、做优集群的大项目建设,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责任部门:经信局牵头,相关部门、企业、纺织协会配合。
区域国际品牌培育工程(年10月~2015年12月)
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品牌经营战略,通过3~5年的培育,从单一品牌到综合品牌,从有形品牌到无形品牌,逐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的著名品牌,变数量规模型为品牌效益型;将“纺织”建成区域国际品牌。到“十二五”末,建立区域国际品牌示范区1个,区域国际品牌示范企业5家,区域名牌1个;新增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各2只,企业国内外注册品牌300只,其中:境外注册商标100只,国家级品牌6只,商务部“中国出口名牌”2只,省级品牌产品、著名商标各10只,省出口名牌5只。工作举措:围绕对纺织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技术领域,每年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项目,重点扶持一批创牌项目,通过重点项目创牌,实施带动纺织产业发展。责任部门:经信局、工商局、质量技监局、商务局牵头,相关部门、企业、纺织协会配合。
“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年10月~2015年12月)
工作目标:1.推进制造执行系统应用,促进纺织业精细化生产。重点培育企业20家;2.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骨干企业在企业资源计划(ERP)、财务管理(FM)、知识管理(KM)、供应链管理(SCM)等环节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达到50%以上,重点培育50家企业;3.印染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信息化深度应用。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打70%以上,COD排放年均下降3%,重点培育企业30家;4.推进纺织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重点培育30家企业,年均实现网上交易额达30亿元;5.企业关键领域信息化覆盖率达90%以上。工作举措:开展信息技术在设计研发、制造执行、印染生产节能减排、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环节推广和应用;特别推动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促进印染生产过程信息化控制进一步提升。主要业务系统数据实现互通和共享,企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责任部门:经信局、商务局牵头,相关部门、企业、纺织协会配合。
浙中纺织品综合市场建设(年10月~2015年12月)
工作目标:建设浙中纺织综合市场,纺织品主体交易区、纺织配套产品交易区、仓储物流区等分区拥有独立的功能结构体系,通过便捷的交通组织将各个分区连接为一体,成为功能齐全、分工协作、配套专业、效率一流的纺织产品产销的集散地。工作举措:科学规划市场和方案论证,加快市场周边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责任部门:经济开发区牵头,相关部门、企业、纺织协会配合。
省棉纺织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年5月~2014年12月)
工作目标:年完成省中心计量认证,通过省级考核验收,2013年完成省中心新大楼主体工程建设,2014年新大楼投入使用,实现纺织品全项目检验检测。工作举措:加快省棉纺织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进度,增加高档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增强质量检测和服务功能,建成具有国家先进水平的省级中心,还需投资500万元的国内外先进检测仪器和设备,增加公益性全额事业编制10名。积极争取上级经费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责任部门:质量技监局牵头,经信局、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纺织协会配合。
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年10月~2015年12月)
工作目标:以“国家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进一步加大企业人才开发的力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多层次的企业各类人才培训体系,构筑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新型人才开发机制。到“十二五”末,引进和培养中、高层管理、技术人才300名,年均80名以上;重点扶持培育符合纺织产业发展实际的职业中专1家以上、实训基地7个,培养纺织各类产业工人10000名以上,年均3000多名。工作举措:在原有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市纺织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重视和加强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国内知名品牌大企业的协作和业务交流。实施人才战略,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加大纺织产业技术工人、熟练工人的培训力度,实行校企联合培训,解决纺织产业工人短缺问题。责任部门:组织部牵头,经信局、人力社保局、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有关技校、企业配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师生的的合法权益为立足点,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市场巡查、检查力度,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成立组织
市局成立校园及周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市局机关各科室(中心)、协会负责人、各直属派出机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科,办公室主任由市场科负责人担任。各有关单位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三、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一)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地区各类经营主体资格的监督检查,发现无证照经营的,要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通知》和有关规定履职到位。
(二)要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督促校园及周边地区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
(三)加强对其他上市商品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三无”、过期等质量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有条件的,可与教育部门联合设置假冒伪劣商品、“三无”、过期等不合格商品、食品曝光台,引导学生安全消费。
(四)要进一步推动“限塑”工作。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地区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销售、使用塑料袋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五)要加强中、高考期间的市场监管。中、高考期间,对辖区内校园及周边地区开展排查整治活动。同时在学校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做到举报有人查,投诉有人接。
(六)积极配合城管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的清理规范工作。
(七)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地区饮食业的监督管理。
(八)依法查处取缔“黑网吧”。积极配合文化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地区文化市场的管理,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电子游戏室、音像制品及书刊经营部(点)无照经营的查处取缔工作。
(九)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属于职责范围的,要依法从严从快处理。不属于职责范围的,要及时抄告有关部门。
四、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到11月下旬,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即日起至5月底,根据经营者经济户口和市场巡查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6月起至10月底,开展集中整治。
第二阶段,11月起至11月20日,巩固提高阶段。对整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和总结,巩固成果,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开展校园周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是保障学校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的前提,各县区局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二)集中整治,突出重点
要把专项整治与与食品安全监管结合起来,与中、高考期间的市场监管结合起来。既要全面清查,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力争通过专项整治,使校园及周边地区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三)加强督查,务求实效
整治期间,市局将适时开展督查,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追责。
(四)加强协作,综合治理
整治期间,各单位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信息互通,形成工作合力。
(五)加强 宣传,营造氛围
各单位要加强与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报道专项整治工作动态,曝光相关案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保供电;服务流程;供电方案
作者简介:高剑(1974-),男,河南周口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配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工程师。(河南周口466000)廖学中(1962-),男,河南商丘人,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客户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河南郑州450052)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12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迅猛提高,社会各界对电力的依赖性逐日增强,对电力服务保障安全、连续、稳定供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传统的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及人大政协“两会”、党代会等大型政治活动需要用电安全保障外,更有一些大型赛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也都对保供电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
目前,许多供电企业把保供电工作上升到服务民生和政治的高度来看待,把保供电作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推进“三集五大”的有利平台。有的单位或部门为了确保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保供电工作能有一个圆满的答卷,甚至做到了举全局之力、集全员之智,尤其是营销部门上上下下为此占用了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量、价、费、损的传统业务。[1]而随着当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的新体制运营以及打破垄断、多家争雄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供电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强化服务,[2]牢固树立“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的承诺,从而去赢得市场,促进企业加快发展。这就需要供电企业管理者去研究如何针对客户保供电服务工作优化方案、固化流程、形成标准、规范执行,从而健全保供电的常态机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彰显社会责任,塑造央企形象。
一、保供电的分类
1.根据保供电工作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类
(1)一级保电。国家级重大政治、军事活动,国际组织机构组织或参与的重大活动,国家级重要经济活动,全国性影响较大的活动,以及由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认定的重大活动。
(2)二级保电。法定节日(春节、国庆),省级重要政治活动和具有较大影响的其他活动,以及由省电力公司认定的重大活动。
(3)三级保电。非一、二级的保供电活动。
2.根据保供电范围不同分为两类
(1)特定时段保供电。主要为特定时期保供电对象范围较为广泛的活动或时段,如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在本地开展的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事件(如全国性党代会、人大会和政协会,奥运会、世博会、省“两会”、其他地区发生特大灾害期间等)的保供电。
(2)专项活动保供电。主要针对特定的重大活动保供电,具有明确的保供电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较小的保供电,如党委/政府的春节团拜会、投资洽谈会等重大会议,展览、演出、赛事、全国性统一考试等。
二、明确职责(为便利计,以下论述以市供电公司为基点)
其一,省公司负责制订保供电工作的有关规定;从国家电网公司、省委省政府接受保供电任务,评定二级及以上的保供电级别,并将具体任务安排落实到有关单位;根据保供电的工作需要和保供电责任单位上报情况,协调调配省内其他单位的人力、物资、车辆等资源参与保供电工作;组织审查一级保供电别重要的保供电方案;检查各单位保供电工作的开展情况。
其二,各市公司负责制订本单位的保供电工作方案及相关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职责分工;接受省公司安排的和地方党委政府要求的保供电任务,并负责实施具体保供电工作;指导督促所属县级供电企业的保供电工作,并对其一、二级保供电方案进行审核把关;服从省公司的调配安排,参加或配合其他单位的保供电工作。
三、保供电方案的编制
第一,接受上级部门或客户通过文件、来信、来函、电报、会议要求等方式提出的保供电需求信息(包括保供电任务、地点、范围、重要活动和重要客户的具体安排计划、起止时间、联系人、联系方式等),由供用电管理人员向需求提出方详细了解保供电的目标、任务、重要活动和重要客户的具体安排计划(时间、地点、联系方式、注意事项等),并提出初步意见建议,按一二或三级保供电的职责报本单位领导审批。
第二,保供电任务经审批确认后,由牵头部门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收集、汇总形成保供电方案初稿(涉及一级保供电需求的相关信息,供电单位应同时报送省公司营销部和调通中心,并由其制定专项保供电工作方案;在正式进入保供电时段前,此方案报保供电领导小组备案)。
第三,保供电方案初稿制定后,召开专题会议或经相关部门会签并以单位正式文件(指一、二级保供电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各自分工负责,做好保供电的前期准备、保供电期间的值班及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四、保供电工作的总结
一、二级保供电任务结束后,应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必要时应补充修订应急预案。
一级专项活动保供电总结应于保供电任务结束后一周内报省公司营销部备案。
五、保供电方案的构成
1.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保供电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后,应建立健全保供电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保障供电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各分项工作组,并以供电单位正式文件。
分项工作组包括主网安全运行组、配网安全运行组、保供电工程推进组、重要场所(客户)保供电工作组、优质服务保障组、应急抢修组、物资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信息保障组等。
2.保供电工作计划
根据保供电要求,制定分阶段工作计划,提出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及需采取的措施等内容,确保目标实现,在正式进入保供电时段前工作计划可按照一定周期滚动修订。包括线路和设备巡视计划、电力设施检修消缺计划、电网运行方式安排计划、保供电工程推进计划、有序用电工作计划、客户侧用电安全专项检查及督促隐患整改工作计划、保供电临时应急电源配置计划、故障应急处理和备品备件计划、保供电方案演练工作计划。
3.保供电期间工作方案
包括“保供电指挥中心工作方案”、“主网保供电工作方案”、“配网保供电工作方案”、“有序用电工作方案”、“供用电应急处置方案”等。
4.重要场所(客户)电力保障手册
对于特别重要的客户、重要活动场所及重要的配套附属设施等,结合重要场所(客户)电力保障工作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做到一场(户)一册。对于在建电源工程在编制完成期限前尚未竣工的比赛场馆,要先依据临时供电状况,按照编制完成期限的要求进行临时《保障手册》的编制,并随着建电源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进行修编。[3]
七、结论
在明确保电类别划分和相关职责的基础上,从接受申请、明确任务、编制方案、领导审批、方案实施、保电总结到方案中的细分工作计划和编制分项工作方案等,多次优化,最终固化,形成一套成熟的工作流程和健全的工作机制,便于操作,利于考核,减少工作迷茫,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正云.通过流程渗透提升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贵州电力技术,2010,(1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冶金等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89号)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各环节、各生产工艺的过程控制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推动我市冶金等行业全面实现安全达标升级。
二、实施范围
市辖区内的冶金、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工贸企业。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实现冶金等行业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到201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冶金等行业企业实现安全标准化达标;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冶金等行业企业达到三级安全标准。
四、工作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摸清冶金等行业基本情况,确定合理的阶段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2011年重点抓好法规政策的宣传和评定标准、考评体系建立等基础工作,2012年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狠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引导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各县区要抓住本地区重点行业,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3.树立典型,全面推进。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单位,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企业全面达标。今年下半年将适时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标准化建设经验。
4.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立足企业创建为主,加强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落实工作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推动安全达标。
五、工作进度
1、根据《关于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皖安办〔2011〕6号),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积极推进,开展试点,不断积累工作经验。2011年底前,全市将完成3家机械行业企业和3家建材行业企业安全达标任务。
2、2012年至2015年,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到2012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0%完成达标;规模以下企业总数的20%完成达标。
到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安全达标任务;规模以下企业总数的30%完成达标。
到2014年底前,规模以下企业总数的60%完成达标。
到2015年底前,规模以下企业完成安全达标任务。
六、工作方法
1.制订工作方案。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冶金等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2.建立考评体系。
一是明确考评办法,依据2011年6月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订的《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安监总管四〔2011〕87号),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二是明确评审单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评审单位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负责冶金、有色、建材、轻工、纺织、商贸行业)和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负责机械行业),省局综合考虑行业类型和数量等因素,确定二级、三级评审单位;三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分别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局、市局审核和公告。
3.明确评定标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目前已经了轧钢、铁合金、冶金焦化、烧结球团、氧化铝、电解铝(含熔铸、碳素)、水泥企业、炼铁、炼钢、冶金煤气、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到今年年底前将陆续完成有色重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延压加工、机械制造、造纸、家具、白酒、啤酒、乳制品、食品、纺织、烟草、商业、现代物流商贸等评定标准的制订和修改工作;对于尚未公布和安排制定评定标准的行业,原则上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定标准进行考评。
七、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力度。继续深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规章、规范的宣传,加强正面引导,对经考评达标的企业进行公告,逐步形成企业积极争取安全达标,以安全达标为荣的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科学实施,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确保本地区、本单位冶金等行业企业五年内全面达标。
3.严格考评管理。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监督指导。各评审单位要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态度,按照“谁评审、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申请、评审等考评工作。
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在清理整治工作中,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县水利局关于清理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乱作为不作为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对照整治重点内容,进行了动员部署,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围绕这次深化清理的范围和重点整治问题,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建档造册,并找准问题症结和工作的切入点。同时组织人员对县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情况逐一进行了登记、审核。
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用水户协会的整改问题。根据要求,成立了规范行业协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协会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方面与县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及时联系、沟通,一方面按照要求对用水户协会工作开展了自查自纠,对不符合要求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彻底的整改,用水户协会实现了四个脱离,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具体整改措施
(一)没有人员在协会兼职
全县50个用水户协会是农民自主办会、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真正做到“谁受益、谁管理”水利工程,各个协会都是以组为单位选举户长、副会长和会员,水利局实行行业指导,提供技术帮助,无偿服务。通过排查不存在的干部在用水户协会兼职情况。
(二)没有固定资产
因水利工程是社会效益工程,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各用水户协会大多数是以家为办公室,基本上是没有资产,其收入仅是取之于水、用之于水。
(三)实现财务脱离
一是组织对各用水户协会进行了清账。由村委会对用水户协会的收入进行监管,收支情况在当地每季度公布一次,接受社会监督。收入除了管理人员工作外,剩余的用于工程维护,每年底清账结算一次,根本没有资金上缴到水利局。
(四)实现职能脱离
全国、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倪建胜、县长白飙亲自听取汇报,并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德超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武士明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商业协会,由商业协会具体联络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分别承担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专项整治的实施工作。各成员单位也及时成立了组织,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我们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县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专项整治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整治时间和具体要求,明确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的职能和责任,明确纪律要求和奖惩措施,为专项整治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了操作依据。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也因地制宜,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据统计,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县直有关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1246人次,检查集贸市场369个次、定点屠宰企业34家、抽检定点屠宰企业肉品73次,查办各类行政案件58起,发出《整改通知书》38份,取缔私宰窝点1个,缴获私宰肉、注水肉、病害肉346公斤。10月30日,县政府召开第八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全县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汇报,研究解决整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全县34家定点屠宰场重新进行了设置规划,并从财政解决专项经费3万元。由于领导重视,行动快捷,措施得力,有效地推动了我县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切实提高全县上下对猪肉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县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都及时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除利用会议、标语、口号、墙报、宣传栏积极宣传整治的意义外,还充分利用多种有效的载体进行广泛宣传。10月25日,县委常委、副长县武士明代表县政府在县电视台发表了专题电视讲话,要求全县人民积极参与猪肉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县政府网站也及时刊载有关专项整治活动的动态和信息。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教育电视台推出《每周质量报告》专题节目,运用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的宣传方式,向全县人民讲解和传授劣质猪肉识别常识。县工商局充分发挥“12315”举报电话和申诉网络的作用,认真及时处理消费者的申诉和举报,还印制《致全县肉食品经营者的一封信》5000份,由一线执法人员深入到肉食品经营户家中或店中,进行发放、宣传和讲解。县卫生部门对全县所有的酒店、饭店、食堂发放宣传资料,宣传不准使用私屠滥宰和病死猪肉的要求。县商业协会除在定点屠宰场和农贸市场悬挂76条横幅外,还翻印了国务院《特别规定》1.2万份,及时发放到乡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县畜牧部门以有线电视和“968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为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为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确保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县政府和8个职能部门签订了责任书。畜牧、商业协会、工商、卫生等部门分别与养殖场、定点屠宰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学校、工地食堂等签订猪肉质量安全承诺书,各屠宰场也分别与屠宰经营户签订了肉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进一步明确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和各单位的具体责任。10月12日,县政府在县工商局三楼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升温、再加压。由于量化了整治目标任务,层层建立了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充分调动了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四、加大力度,强力推进
三个多月来,我们严格按照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在养殖环节上,畜牧部门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经费紧张等困难,科学安排,合理调度,重点检查了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全力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同时进一步加大抽检频率,先后抽检兽药饲料经营户20家、抽检样品25批次,还开展违禁药物监测工作,确保源头治理成果。在屠宰环节上,县商业协会重点检查以代宰方式为主的手工屠宰场,依法打击城乡结合部的私宰户。为确保屠宰环节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县商业协会带领食品公司对全县34家定点屠宰场进行多次地毯式检查。在检查时发现有的屠宰场设施比较简陋,就积极筹措资金进行设备改造。他们筹资15万元对王店孜屠宰场进行了重新选址和建设,投入2万元对焦陂屠宰场进行了改建,还对公桥、地城等屠宰场进行了改造。
同时,投资3万余元,为定点屠宰场统一印制了检疫台帐、屠宰销售台帐、无害化处理台帐、肉食经营户管理台帐等四本台帐,统一制作了13项定点屠宰管理制度,做到台帐完善,制度上墙。为进一步规范管理,11月底又对34个屠宰场的肉品检验印章进行了重新更换。在加工环节上,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经常性深入到乡村、深入到加工企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及时、达不到要求的,一律责令其停业。依法及时关闭了许堂乡使用传统手工工艺,季节性从事食用皮丝生产活动的加工户。在流通环节上,工商部门重点检查了个体猪肉经营户和集贸市场、社区超市,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农贸市场、经营猪肉商品的商场、超市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在消费环节上,卫生部门重点检查了小餐馆和学校、工地食堂,对全县85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15家学校食堂所使用的猪肉及其制品的来源、索证索票进行严格督查,并完善了索证索票制度,推行猪肉进货和验收台帐制度。由于措施得力,整治力度大,效果明显。
五、严明纪律,加强督查
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明了工作纪律。全县29个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部门都紧紧围绕猪肉产品质量问题,狠抓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坚持做到打击与整治相结合、扶持与治劣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通过上下联动,果断出击,全面掀起了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于10月25日至30日,抽调专业人员组成5个检查组,对全县29个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的集贸市场、屠宰场、餐饮单位、超市、食堂等以百分制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部责令限期整改。各乡镇和工业园区管委会也对本辖区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尤其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进行拉网式检查,没有放过一个盲区和死角。通过检查、督查,发现鹿城镇、曹集镇、黄岗镇等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完成得较好,给予通报表扬;对个别乡镇因工作开展不深入的,除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外,还责令限期整改。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方向开展。
六、建立机制,严格奖惩
由于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能仅靠突击整治,彻底解决所有问题,需建立长效机制。为此,各职能部门都进一步强化技术保障措施,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休系、索证索票、进货台帐、屠宰销售台帐、强制检疫检验台帐、生猪产品出场“两印一证一票”制度,不合格肉品召回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包保责任、市场巡查等多种制度,逐步形成猪肉质量安全监管的链条,努力构建专项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为保证所有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起到监督作用,我们还建立了严格得奖惩制度,并真正严格执行和落实到位。
七、抓好验收,确保效果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县猪肉安全质量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11月25日至28日,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四个组对全县29个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辖区内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初验。通过初验发现,全县已基本实现了猪肉质量安全整治的总体目标,即城区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县城进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具体成效表现为:一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对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健全了组织,制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二是各乡镇定点屠宰企业操作规范,认真落实了生猪定点屠宰进出厂检验制度和台帐管理制度,在市场上没有发现有白皮肉上市。三是检疫方面能做到出厂肉品检验合格率达到100%,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市场上没有发现未经检疫的猪肉。四是肉品加工企业、食堂、餐馆行业经营、使用的猪肉都来自定点屠宰企业,进入市场批发、零售的猪肉证章齐全。
尽管我县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个别乡镇宣传方案不够详细、宣传力度不大。二是个别乡镇未能做到出厂猪均佩戴耳标。三是个别屠宰场台帐填写不够规范。四是个别食堂、餐馆经营、使用的猪肉,不能及时建立完善索证索票和台帐。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饲料业稳定健康发展,保障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巩固2008年饲料专项整治成果,根据农业部有关要求,2009年我厅决定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以下简称“饲料执法年”)行动,即2009年饲料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保安全、促发展为总目标,以规范饲料企业生产经营,查处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为重点,以抓法制、抓监管、抓源头、抓基础为手段,着力强化饲料质量安全日常监管,提高饲料基础支撑能力,全面促进饲料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饲料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饲料产品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查处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杜绝在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有效防范重大饲料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类似物; 三聚氰胺、瘦肉精、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
(二)重点单位: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
(三)重点区域:饲料原料生产企业,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批发、集散地,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安全隐患大、问题突出的地区。
四、整治任务
(一)严厉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
(二)严厉打击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苏丹红等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
(三)扩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抽检范围,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
(四)提高饲料行政许可门槛,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
(五)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饲料企业,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生产企业。
五、总体要求
(一)统一组织,落实监管责任
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抽调得力骨干,切实落实行动方案,将职责任务层层分解到州(市)、县的具体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派出督导组,落实方案各项要求,对重点地区及时进行督导检查。
(二)细化方案,明确工作进度
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根据总体方案,制定本地区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验收、有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交流,及时报送信息
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从2009年2月开始,每月14日和28日分两次向省农业厅“饲料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报送材料内容包括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查处情况和量化指标,及时反映进展和成效。重大案件及突发事件立即报告,及时处置。
(四)加强联动,形成整治合力
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围绕本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工作。要加强协调,搞好衔接,形成合力,突出成效。
六、工作安排
“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总体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启动阶段(2月20日-3月10日)
1. 2009年2月,根据农业部有关要求,制定我省饲料执法年总体实施方案。
2.2009年3月,召开“饲料执法年”活动启动仪式,成立全省“饲料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部署总体行动方案。
3. 各州市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成立“饲料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细化整治方案,明确工作进度,要求各州市于2009年3月10日前将活动领导小组名单上报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0日-11月底)
1. 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09年全年以蛋白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检测为重点,继续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例行检测、饲料中违禁添加物专项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通报、及时查处。各州市饲料管理和饲料质检机构在本辖区内开展监测和执法工作,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对饲料生产企业及养殖场(户)进行重点检查,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省农业厅每季度对重点地区饲料监管工作进行督导,主要检查“饲料执法年”活动的进展及执行情况。对饲料企业和畜禽养殖基地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签、使用记录、检验记录等进行重点检查。各州市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也要安排督导,加强检查。
3. 举办中期总结暨饲料执法培训班,提高执法水平。7月,组织各州市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督促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时间要求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并组织对州市(县)饲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4. 举办饲料安全宣传月活动。9月,开展以各级管理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为主体,以展览、宣传册、新闻媒体专题报道等为手段的宣传月活动。各级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充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主题宣传。一方面通过对曝光的案例进行报道,对掺假售假和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另一方面正面宣传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质检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等对饲料安全所做的工作与成绩,向社会公众介绍饲料管理、科研、检测等方面的成果和成效,介绍企业保证饲料质量安全采取的措施,宣传科技成果,彰显监管成效,为饲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
召开“饲料执法年”活动总结大会,全面总结活动成效与经验,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附:
云南省饲料专项整治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张泽军 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局局长
副组长 徐祖林 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处长
成员 马兴跃 省草山饲料工作站站长
宋学林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
张思东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存焕 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副处长
王文惠 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
赵梦莹 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
高婷婷 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徐祖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2009年云南省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安排表
阶 段时 间工作名称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目标
第一阶段2月20日-3月初启动部署成立全省“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部署总体行动方案。
3月1日-3月10日各地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全省“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启动仪式,各地成立“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细化整治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有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验收、有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要求各州市于2009年3月10日前将方案、进度及领导小组名单上报省农业厅。
3月10日-3月15开展自查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对辖区企业开展自查。重点产品: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类似物;三聚氰胺、瘦肉精、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重点单位: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重点区域:饲料原料生产企业,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批发、集散地,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安全隐患大、问题突出的地区。
第二阶段3月15日-11月底开展监测,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以蛋白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检测为重点,继续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饲料中违禁添加物专项监测。各地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对监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通报、及时查处。州市饲料管理部门要组织饲料质检机构在本辖区内开展监测和执法工作,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3月15日-11月底督导检查省农业厅对重点地区饲料监管工作进行督导,主要检查“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的进展及执行情况。对饲料企业和畜禽养殖基地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签、使用记录、检验记录等进行重点检查。农业厅每季度督导一次,各地畜牧饲料管理部门也要安排督导,加强检查。
7月举办中期总结暨饲料执法培训班组织各州市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并组织对州市(县)饲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执法水平。督促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时间要求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并在全省范围内培养一批能执法、敢执法、会执法的基层管理人员,提高饲料执法能力。
各位领导、各位运动员、同志们:
为迎接×××市第×××届残疾人运动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推动我区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开展,展示我区残疾人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经区残联理事会研究,决定组团参加×××市第×××届残疾人运动会,经过层层选拔,挑选了43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今天,在这里举行×××区残疾人体育代表团组团大会,现将我区残疾人体育代表团组团筹备情况作一汇报。
一、成立×××区组团参加×××市第×××届残疾人运动会领导小组。
今年2月,区残联理事会决定组团参加×××市第×××届残疾人运动会后,就立即把组团设想向区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多次听取代表团工作方案、经费安排。区残联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以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区残联副理事长、区体育局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区参加×××市第×××届残疾人运动会领导小组,拟订了×××区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工作方案,与区体育局协商确定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即由区残联组织残疾人运动员参加训练,由区体育局承担运动员的训练场地、教练。
二、精心挑选残疾人参加区残疾人体育代表团。
1、领导小组成立后,区残联×××科就着手代表团的组团工作,我们根据×××年参加×××区第×××届运动会的残疾人比赛成绩,经过细致挑选,经得本人同意,将获得名次的残疾人运动员纳入到区残疾人体育代表团中。
2、依靠基层残联选拔运动员。我们多次在基层残联工作例会上,要求基层残联干部上报有一定体育特长和爱好,年纪又比较轻的残疾人参加区残疾人代表团。×××、×××街道、×××镇、×××镇、×××镇等基层残联的领导多次深入到村委会、居委会、福利企业、残疾人家庭,进行宣传发动,动员残疾人参加体育比赛,从而挑选了一批具有体育特长的残疾人运动员。
3、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的作用,动员残疾人参加体育比赛。如肢残人协会主席×××、副主席×××不仅自己参加比赛,还积极动员肢残人骨干×××、×××等同志参加。如聋人协会主席×××在三资企业工作,工作比较忙,但他还是抽出时间,多方寻找、动员聋人参加运动会。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区残疾人体育代表团残疾人运动员报名工作圆满结束,于3月29日组织残疾人运动员到×××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进行了运动员医学分级,最终确定了43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比赛,参赛项目为广播操、田径、乒乓、中国象棋等12个项目,参赛运动员为男运动员33名,女运动员10名。残疾类别中有视力残疾4人,听力言语残疾有18人,肢体残疾有21人。
三、认真做好代表团赛前训练工作。
挑选运动员结束后,区残联马上和区体育局领导协商残疾人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工作。区体育局的领导对残疾人体育训练工作非常支持,把它作为自己的份内工作,不仅在训练场地、器材、教练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且在本身工作忙、承担赛事多的情况下,专门派出四位教练进行训练。教练们不顾骄阳如火,自始自终地出现在训练现场,并为残疾人运动员制订了详细地训练计划。正如教练们说的:他们是特殊的对象,我们要用特殊的爱心做好训练工作。教练们不仅教会了聋哑人广播操,还能用刚学会的手语同聋哑人熟练地交谈。区辅读学校的×××老师正值暑假,但她接到区残联的求助电话后,放弃休息时间,自编自导了一套健身操,手把手地教给聋哑人运动员,不耐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排练,直到满意为止。
一、晚会主题:
晚会主题为:消费和谐 共建美好沧州
二、演出时间:
20**年三月十四日晚8:00,整场晚会约两小时。
三、演出地点:
待定
四、参加人员: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单位的有关领导,市直各有关行政部门领导,各主承办单位有关人员,行业部门代表,消费者代表等。
五、节目的形式和内容 :
1、节目形式力求创新和多样化,突出年主题,并以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宣传性的完美统一。
2、在晚会节目间隙或一些节目播放过程中,将插播预先录 制的各主协办单位的一些宣传画面,具体包括单位的办公场所外景、单位领导讲话、工作人员业务讲解等,以达到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社会知名度的效果。
3、行政职能部门也将在晚会播放过程中,介绍本部门的一些工作职责以及有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办法、途径等。
六、主承办单位:
1、主办单位:XX市消费者协会 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网通公司、市电信公司、市铁通公司、XX市邮政局。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营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为目的,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以产业园区以载体,推动民营企业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形成新一轮民营企业投资热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把民营经济打造成为支撑我县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各镇(区)、各部门要建立民营企业项目对接平台和招商引资长效机制。发挥我县工商联、县外商会、外地在商会、各行业商协会的桥梁作用,开展区域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商协会招商、上门招商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对接招商活动,形成政府主导、协会搭桥、企业唱戏的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重点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项目对接,促成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来投资落户。各镇(区)、各部门可结合我县产业发展阶段,明确民营企业对接定位和引资重点。
(三)强化服务。各镇(区)、各部门要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在实施一企一策、保障项目用地、完善配套条件、强化金融支持、加强涉税协调等方面,加大对招商项目的支持服务力度。
三、工作目标
形成一批质量高、规模大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项目,提高民营企业投资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力。
四、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县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各镇(区)、县发改局、经贸局、外经局、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任成员。成员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和增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经贸局。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分工如下:
(一)各镇(区)负责制定本辖区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方案;策划、编制本辖区招商引资项目;制定推进本辖区产业项目对接落地的配套政策;组织本辖区开展民企招商项目推介、洽谈和对接工作;落实洽谈会签约项目和参会民营企业名单,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及项目对接成果。
(二)县经贸局负责做好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工作;牵头负责县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的筹备工作;组织县级行业协会配合做好产业项目对接,督促各地民企项目招商及对接工作;建立项目对接工作月报制度,负责收集汇总产业对接项目和工作进展情况,牵头协调解决项目对接落地中存在的问题。
(三)县发改局负责对各地投资项目情况调查摸底;牵头编制招商项目目录;负责各地招商项目的审查把关,协调需要市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对接落地中存在的问题。
(四)县外经局负责开展民企招商项目推介、洽谈和对接工作;牵头梳理、汇编近年来我县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牵头编制县情和产业园区招商宣传册。
(五)县工商联负责与市工商联系统的联系渠道,负责联络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县外商会、外地在商会,建立联络机制,邀请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参加省市项目对接活动,为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牵线搭桥。
(六)县农业局、林业局负责相关领域产业项目招商对接,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七)县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等协调做好招商项目落地中涉及的环保、土地、林地等有关工作。
(八)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人事局负责协调产业项目对接、落地过程中涉及政策咨询、工商管理、人才引进、职业培训等有关事项。县外经局负责进出口政策咨询等有关事项。县科技局负责协调有关科技项目的洽谈、咨询工作。县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协调产业招商项目涉税事项。
(九)人行支行、银监分局办事处负责研究提出推进民营企业投资的融资服务措施。
(十)县政府各驻外办事处负责联系所在省市的知名民营企业、当地各类商会,提供对接合作信息,积极推荐投资主体和合作项目,配合县政府在当地召开的民企招商项目对接活动。
(十一)县委宣传部、广电局负责全县(含各地)民企项目对接的新闻宣传工作。
(十二)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活动对接及会议预算经费。
五、筹备工作机制
(一)各镇(区)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县镇联动工作机制
各镇(区)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具体承办部门,明确部门分工,组织开展工作。加强与县级部门和商协会联络协调,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做好洽谈会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各镇区)从月起至今年底,每月日和20日前分别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及项目对接成果。
(二)县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工作小组
在县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组、项目组、宣传组3个工作组。综合组由县经贸局牵头,负责全县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负责洽谈会的有关筹备工作。项目组由县发改局牵头,负责民营企业对接项目的审查,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存在的问题;宣传组由县委宣传部负责牵头,负责编制会议宣传计划,组织召开新闻会,邀请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指导各有关媒体和各地各部门的宣传工作。各组牵头单位负责落实本组的具体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的细化和具体分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进度要求
积极推进洽谈会召开前的各项准备和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做到二季度有具体成效,三季度有项目签约。各镇(区)、各部门要确定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洽谈会上签约。
(一)第二季度进度安排
1、月底前完成县情和主要产业园区招商宣传册、政策汇编、招商项目目录等编制。进一步完善与市工商联系统、县外商会、外地在商会联络推介,建立联络制度。县直各部门组织制订本部门推进民营企业投资的有关政策措施。
2、各镇(区)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策划编制完成招商项目,制定出台有利于产业项目对接的配套政策措施文件。启动投资项目推介活动,预报及审核一批协议或意向项目。
3、各镇(区)、各部门全面启动项目招商对接活动,加强与全国名营企业沟通联系,组织到民营经济发达的主要省份、全国500强民营企业开展招商推介和产业项目洽谈对接,突出解决民营企业项目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启动洽谈的筹备工作。
(二)第三季度进度安排
进一步深化项目洽谈、对接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汇总合作项目,审核、推荐上台签约项目。确定洽谈会会议议程,提出参会要求,邀请参会人员,完成洽谈会筹备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积极行动
各镇(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全局的高度、战略的思维来认识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的重大意义,把民营企业项目对接工作作为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要任务来抓。精心组织,积极行动,提前介入,靠前服务,主要领导亲自督导、全程推进民营企业项目对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分工合作,协力推进
各镇(区)、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组织精干力量,及早投入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确保圆满完成所承担工作。充分发挥县外商会、外地在商会、各行业商协会积极作用,做好与全国民营企业沟通联络工作,吸引民营企业来投资兴业。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和各镇(区)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作氛围,协调解决项目对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力推进项目对接工作顺利开展。
(三)发挥优势,主动对接
各镇(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把优势和特色转化为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明确工作重点,梳理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产业合作项目,主动与全国民营企业进行沟通联络,把引进民营投资与引进央企国资、台港澳资、外资结合起来,做细、做深、做好项目推进力度,为促进项目签约落地做好前期沟通协调工作,提高项目对接针对性、有效性。探索建立一套地方特色的招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