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妇产科教学论文

妇产科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21 23:37:01

妇产科教学论文

第1篇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

第2篇

1.传统医学教学的特点与缺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从事医疗事业专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各大医学院校都在大量的扩招,多数的医学专科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因此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渐渐的不适应目前的医疗环境。总结当今医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大落后于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前的医疗模式不能同步;不能达到培养当前所需的医疗人才的标准。因此医学教育需要寻找更多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来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当前的医疗环境。

2.传统妇产科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妇产科学是涉及到女性生殖系统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临床技能,更要具备专业的人文素养,因而对于妇产科学这种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学科仅靠教师讲解教材的内容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的讲授更加需要创新型教学方式的引入。随着社会法治的不断健全,患者的自我隐私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见习生、实习生参与他们诊疗过程很多患者抱着一种排斥的心理,尤其对于妇产科学这种涉及到了女私部位的专科,大多数的患者及家属对于实习生的观摩或者检查都是有抵触情绪的,这使得初出茅庐的妇产科临床见习及实习医生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能否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帮助医学生缓解这些问题也将是教师在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

二、微课堂简介及其优势

1.微课堂的产生背景。

新的时期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要致力于建设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更加广泛的应用探究式、讨论式及参与式教学,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及能力的趋向下,为他们创造更适合其发展的个性空间。这为我们的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提出新的适应当代医学教育的模式方法。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微时代”,由于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些“小”而“微”的东西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譬如微小说、微电影、微故事、微评论等,它们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因此教育也逐渐烙上“微时代”的印迹,微课堂正逐渐走入当代教学当中。

2.微课堂的简介。

微课堂是当今教育方法中的一个比较热门的一个新生事物,2009年起源于美国,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闻名。在国内微课堂的概念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程”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堂即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传统课程一般为45分钟,讲一个课时的内容,而微课则是5~10分钟左右,只围绕一个知识点重点突破的讲解。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课堂中穿插使用微课堂,也可以将微课堂上传到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微课堂下面设置留言板,让同学们将不理解或有疑问的部分进行留言,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在医学教育中使用微课堂教学可以更加完善教学内容,将重点难点疑点制作成微视频的形式不仅可以避免过多的重复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身不足的地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微课堂的重复利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微课堂可以进行时时更新,方便授课内容与当今医学医疗最新进展相同步。

三、微课堂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1.在传统妇产科课堂教育中使用微课堂。

在传统的妇产科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疾病定义、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这样固定模式授课,教材内容的顺序是从疾病到症状,这使得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固定思维,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首先面对的并不是已知的疾病而是患者所描述的症状,因而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分析与鉴别能力。通过使用微课堂,可以点对点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将要学习的疾病制作成一个临床案例或者视频的形式:由一名患者对医生描述她所患的疾病产生的症状,医生与患者相互交流该疾病所表现的内容,在授课开始的时候先播放该案例,让学生们对可能产生该症状的疾病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们讨论的内容进行点评总结,进而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这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并且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所学内容。通过使用微课堂可以让传统妇产科课堂变得生动,更利于教师的授课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准确掌握。

2.使用微课堂解决妇产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对于妇产科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仅靠教师单纯对课本内容的描述是很难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的,我们可以利用临床微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重点内容异位妊娠的教学中将异位妊娠可能发生的部位及其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制作成Flash的形式并配以语音阐述,这种以声像形式的动画教学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难点内容例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这样的疾病,设置相应病变的图文介绍的简短微课程不仅短小精悍逐点击破难点也利于学生对该疾病的掌握,而且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重复微课堂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写在课堂下面的留言板上,方便老师与学生的及时交流沟通。教师在微课堂的制作中注意联系临床实际应用,与时俱进,使基础教学不脱离实际临床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埋好伏笔。

3.微课堂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的其他意义。

妇产科学理论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通过将临床工作中的一些理论方式方法融入到微课堂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行程中逐渐培养临床思维。微课堂密切了教材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的联系,凸显培养有能力的未来临床医生的意义,微型课程既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到好处“补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习目前最新的临床理论、技能知识。微课堂的使用打破传统的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死板备课形式,提升教师的主动开发课程的能力。微课堂易于设计与实施,迅速可见成效,增强教师对课程开发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微课堂的使用不仅带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且能够提升授课教师的临床工作能力。微课堂其实也是对一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通过对最新医学进展的查找备课,可以帮助教师加强、改进教学及临床的技能和方法,减少失误,对教师教学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微课堂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展望

第3篇

与医学临床的其他学科一样,妇产科学也是按疾病分类讲授流行病学特点、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策略以及预后、预防措施,但是妇产科疾病患者机体的机能及形态学变化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因此对妇产科疾病的认识有赖于对生殖生理及妊娠生理知识的透彻理解。比如学习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就特别需要学生了解卵巢生殖生理功能的特点,出生卵泡数量及以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因此在了解卵巢周期、卵泡的发育这些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只要重点掌握生活方式和高雄激素症状、体征的基本特点之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其临床表现特点,以及采用针对性抗雄治疗是根本治疗措施的缘由了。具体组织教学如下:首先,由学生为主体,复习女性生殖生理的卵泡周期内容,然后以案例为主,通过分析患者闭经或月经稀发等症状,用多媒体呈现高雄激素症状体征,由老师诱导学生阐述出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近期及远期危害,和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等,此处,教师如导游,学生如游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痛患者之所痛、苦患者之所苦、急患者之所急,学生才会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治疗方案及措施的确定中。此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疾病快速有效而又有深刻的认识,最后可由学生来总结重点,教师负责讲清难点以及梳理整体脉络。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灵活地根据授课内容和课程特点合理选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有趣、有理、有效。

2.1PBL教学方法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又称PBC(ProblemBasedcurriculum,以问题为中心),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将此教学方法应用到妇产科学的教学中,可以从挖掘学生自身或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出新知识,那些真切的患者症状特点或治疗方案的选择就可能激发学生渴求答案,并产生通过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刚,从合适的临床病例出发,比如“痛经是否渐进性加重?在什么情况下加重?”等许多女同学们对此也多有感受的病症,在课前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帮助她们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对痛经或腹痛可能的病因作出合理判断,并结合临床诊断,讨论鉴别诊断,由学生来从中找出正确诊断的依据,选择怎样的临床治疗方案?科学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纵横向思维,在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架构横向思维的桥梁,同时进一步结合多媒体或实习课,使得“情景再现、模拟看病”将学生带入“临床实际”。

2.2应用W2H2思维模式

模块化的知识体系设置,主线式的引导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将看似散在的知识点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有序,有效。以典型疾病典型症状为例,将设置在主线上的讲授内容分解为what、why、how、howdo4个“程序”。各个“程序”所涵盖的内容分别为“what”,某一疾病的临床症状“why”,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how”,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howdo”。如何治疗、预后、预防,如功能性子宫出血(what),排除器质性病变,由于下丘脑-垂头-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月经失调(why),卵巢激素分泌失常,导致子宫异常出血所引起的临床症候(how),临床表现不一,但多数是孕激素相对不足,所有以孕激素为主的激素治疗是根本,特别注意止血后月经周期调整的问题,防止复发很关键(howdo)。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思考解决综合的学习环节是W2H2思维教学模式的核心,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的内涵,有利于触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及探索未知的兴趣,增强重视自己的学习质量,努力去“建筑”自己知识结构的意识。

2.3类比启发式教学

在妇产科学的学习中,很多疾病在症状、特征等方面存在共性,知识点存在彼此交叉及混杂性,如痛经和月经量多或月经不调在很多妇科疾病都会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等等,但仔细探究它们又必然存在差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组症状体征相互关联的疾病,提出问题,横向比较。引导学生从疾病症状、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等多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深入思考,找出异同点,进而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预防措施。类比的讲授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突出各疾病特性,这样不仅把可以将内容讲深讲透,而且可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有利于学生的横向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精神。

2.4多媒体辅助教学

妇产科属于临床医学中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点繁杂凌乱,课时紧,患者不愿意做见习范例,学生见习和感性认识疾病的机会较少,有些内容非常抽象,单纯的语言表达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课堂教学结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而多媒体教学恰好解决了抽象性和动态性。配合相关录像、动画、Flash,学生能清楚了解妇科手术、计划生育手术等全过程以及妇产科门诊接待、诊疗的过程,能生动地再现病人在手术中的情况,形象表现各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部分所涉及的难点很多,要把重点、难点讲授清楚,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是很难做到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我们给学生展示了一张经血倒流的FLASH,异位内膜种植的模式图,并用动画的形式将经血逆流、异位内膜种植、血管形成、出血等等发病环节一一演示出来,形象的图示让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记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知识点,明显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实践教学检验

妇产科学很多专业知识,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后,必须是“讲”和“练”结合,靠亲手练习才能掌握的,但无论是产科还是妇科检查,由于暴露的部位非常特殊,同时妇科的窥阴器检查和双合诊检查患者都会感觉不适,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因此患者本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实习医生做检查的,更不用说“练”了。这些都使得妇产科临床教学具有了更大的特殊性和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购进了进口仿真模型,外观和触感与真人相似,给学生带来了拟似临床的感受,而且可以不厌其烦地进行练习。比如学习如何进行妇科检查方法,学生不可能在病人的生殖器官上学习、操作和练习,而在模型真人上皆为可能。学生以模型为“患者”,边听老师讲解边操作模仿,包括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指导“患者”合作、操作后嘱咐注意事项和健康教育内容等,通过模拟与“患者”的交流来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使得今后学生才能合理、灵活地使用这些检查方法。如此,学生能参与到整个诊疗过程中,在模拟诊疗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网络的应用

第4篇

【摘要】正是因为妇产科护理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需要具备较高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而优质的妇产科护理教学又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升护理人员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如何选择有效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从事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开放性互动教学法并对其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粗浅的探讨与分析,以供广大教育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开放性互动教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前言

正是因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而开放性互动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所以做好开放性护理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则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笔者即选取我校40名妇产科学生作为研究分析目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方式,实验组采取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对两组妇产科护理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操作技能得分加以比较分析,以此进一步剖析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开放性互动教学的应用价值。

1.研究方法

本文笔者随机选取我院40名妇产科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目标,并将这些学生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也就是说以妇产科教师的实际讲授为主,根据妇产科教材编程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实验组则采取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将妇产科护理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妇产科教学始终遵循着教师指导作为教学基本原则,即:护理带教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将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依旧一个目标建立互动性质的工作模式。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护理人员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激发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护理人员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内部驱动力,而以目标作为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线索,恰恰能够推动各项互动活动顺利满足目标的实际需求;要贯彻合作学习目标,要让妇产科护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目标,并且通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互帮互助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点评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创造力,并且也能够让学生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到自身所获得的成果,了解到自身还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加以改善与优化。完成一个周期的教学任务后,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分与教学满意度。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的数据统计上,可以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加以处理,对照组与实验组妇产科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分均使用±标准差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具有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完成一个周期的教学任务后,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调查分析清楚的看到,对照组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为75%,有10名学生非常满意传统的教学模式,5名学生一般满意,5名学生根本就不满意。而实验组采取的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高达100%,10名学生非常满意开放性互动教学,10名学生一般满意开发性互动教学。所以说开放性教学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要求。而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知识得分为作为:对照组,理论知识(63.54士3.33)分、操作技能得分(66.87士4.32)分;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81.54士4.01)分、操作技能得分(82.98士4.32)分。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都明显优于对照组,t为15.4436/11.7926,P=0.0000/0.00000.05,统计学具有意义。

3.结论

通过在我校妇产科护理学生中开展的对比试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实验组的学生无论是理论知识分数还是操作技能分数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分数,且具有显著差异性,所以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根据对学生们的调查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实验组学生对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也正因如此充分证明了,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巨大的价值,其不仅有利于提升妇产科护理学生的临床知识,提升妇产科护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尤其是与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相比,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妇产科护理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强化妇产科护理学生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相较于常规妇产科护理教学而言,开发性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为优异,值得广大妇产科教师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推动开放性互动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良好应用。

第5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护理工作;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99-02

我院助产专业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每届2~3个班,《妇科护理》为校级精品课程,在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1],对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妇科护理》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对照行业标准对本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借鉴国际助产医学发展的现状,设置《妇科护理》课程涵盖的内容[2],现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报告如下。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的理念。以助产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助产护理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助产及护理工作实践为教学起点,进行妇科护理课程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发展潜能。

2.课程设计原则。课程设计中突出妇科护理职业能力目标,以妇科护理工作任务为载体,重视能力训练,设计以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基于妇科工作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妇科护理技能为重点,兼顾育人渗透及职业素质能力渗透,结合典型“案例”、组织教学,在助产技能区和附属医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院校融通,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3.课程设计思路与特色。该课程是依据助产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妇科护理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结合临床妇科护理工作任务与护士执业资格、母婴技术合格上岗证考试要求组织课程内容,以服务对象的类别为线索来进行项目设计,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与课程知识特点进行情景学习设计,并在适合的情景教学过程中构建妇科护理理论知识,培养妇科护士职业能力。理论课设计思路:以助产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应用性,学生能应用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为妇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重点强调运用护理程序。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整病例为教学单元,以妇科常见疾病为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分体现整体护理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特征。实践课程的设计思路:强调“早期接触病人,周末见习”,亦即“见习-理论课-临床实习-理论课”,这种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

妇科护理是助产专业重要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达到如下目标:

1.能独立进行妇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疾病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病反应;运用所学知识对妇科病人能进行整体护理。

2.能进行妇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整体护理。

3.运用人际沟通技巧能对妇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三、课程内容选取

参照国内外先进的助产护理理念,结合临床妇科护理的工作任务与执业护士资格要求组织课程内容,共分7个工作任务:妇女健康评估、妇科肿瘤、妇科滋养细胞疾病、月经失调、常见妇科疾病与妇科手术前后的护理、妇女健康指导。课程内容和要求详见下表。

四、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妇科病种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

2.教学课时安排。建议学时:三年制高职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7,实践学时33。

3.教学建议。(1)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项目为导向,并充分体现整体护理观,使学生对临床工作的对象、方法有基本的知会。(2)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仿真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有计划、阶段性地实施临床见习,让教学密切贴近临床。(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达到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有机统一。

4.教学基本条件。(1)配备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包括临床带教老师),能充分领会该课程项目引领的设计思路,能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2)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配备仿真妇科检查室、妇科手术准备室及相关教学模型、器械等,为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创造条件。

五、教学评价

1.采用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结合课堂提问、平时作业、测验、技能训练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形式;方式探究

妇产科学是针对女性生理、病理、生殖调控等方面进行研讨的科学,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新概念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1]。为了推进妇产科学的发展进程,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形式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以教学内容、方法为基点进行探究。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做好“三基”知识教学工作

“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统称。妇产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体现在临床实践教学进程中,此时教师强调的不只是临床疾患的诊断与医治方法,也重视其发病基理探究的教学工作,以此途径去使妇产科学与临床实践有机整合。新兴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培养与强化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以相关疾病的医学基础知识为根基,组织学生借助基础知识推测临床要点,再由临床要点摸索其发病原理,实现妇产科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目标,此时学生对“三基”知识的重要性有一个切实的体会,学习热情度大幅度提升。

1.2导入新颖知识

具体是将国际上新概念与新技术渗入进妇产科学教学体系中。例如,对于绝经以后得妇女来说激素治疗取代其他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妇产科学内的关键课题,在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心脑血管病等方面有所成效。此外,妇科B超能够将妇科疾患诊断出来。介入性治疗方法渗透于妇产科临床,也是其教学模式改革的体现形式,例如对妇产科学实习生准确操作一些辅设施仪器进行指导,适时的将探讨课与手术观摩课导入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中。除此之外,无论是在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在临床见习、实习环节中,都应该将妇产科微创治疗原理、方法、程序、禁忌症等相关问题告知给学生[2]。为了实现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这一大型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树立与时俱进思想观念,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以新进展为衔接纽带协助学科知识落实改革与发展目标。

1.3重视医德教育

医德规范可以被视为医务人员意识与行为方式的基本准绳,也是社会对其提出的基本标准。高超医术与优良的医德是塑造好医生的基础性条件,但是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对医院生良好职业道德塑造的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现代妇产科教学进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环节,从而使他们理性的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为了培养学生优良医德,教育者可以典型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例如将林巧稚优秀事迹;张珠丽教授敢于挑战艰苦环境,完成国内首次“试管婴儿”的伟大事迹。在前辈崇高精神的感染与召唤下,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德对患者健康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有医德渗入的妇产科学教学体系中,学生树立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伟大信念与崇高理想。

2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是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对填鸭式取缔方面,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具体是指教师将素质教育理念导入教学体系中,并借助整合妇产科学教学系统中诸多要素的途径,实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其主要是以素质教育为动源,以文本、课堂、教师为基础,以塑造优质医务人员为宗旨。例如压缩理论课程授课时长,把“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症”等内容导入进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问题直观观察能力与应用理论知识能力。此外,在现代妇产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分娩机制”等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二是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为目标,这是新世纪临床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报告中做出的指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的专题讲座”这一教学方法,例如基于病例讨论形式的教学查房工作定期开展,择选出3-4个具有代表性病例,以学生为主导,探究疾病的产生原因、发展形式、诊断方法与医治原则等,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首选途径,此期间他们自学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也得以优化。教学讲座的开展,也使学生及时了解妇产科疾患诊断与治疗的前沿技术与理念,从而优化妇产科学整体教学水平。

3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是任重道远的,新技术、新理念、新问题不断的涌现出来。为了培养一批批顺应时展的医疗人员,医疗教学事业改革应该是不间断的,从而为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平稳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敏.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6,(9):1422-1424.

第7篇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妇产科见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30-02

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提问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即任务式教学,其形式多样,主要以团队协作为基础,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1]。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临床学科理论阶段为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初步实践,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桥梁[2]。目前妇产科见习中存在内容多、杂,课时紧,病人不愿做范例,学生感性认识疾病的机会较少等问题,因此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成为一大难题。本文采用LBL与PBL、TBL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及传统教学分别进行妇产科见习课的教学,并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评估,得出结论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四川医科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两个班,A班采用TBL与LBL、PBL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B班采用LBL教学。两个班学生的年龄、性别、各类别课程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班教材均使用谢幸主编的第8版《妇产科学》。

(二)教学实施

1.A班:准备阶段:将班级分为6个团队,教师精心选择妇科或产科病例,并将所选病例提前布置给学生。实施阶段:采取国外常用的模式,分为7个步骤:学生分团队阅读后,整理出不理解的内容;各成员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针对问题,展开积极活跃的讨论;团队试着组织、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初步结论;在教师指点下,学生对学习目的进一步达成共识;学生已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组内其他成员共享其发现;学生再次回到小组,互相交流其结果。总结阶段:病例分析结束后团队再次进行总结和反思。团队成员讨论病例分析的收获,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讨论学习情况,补充,总结,可对某些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如手术过程、学科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等做进一步深入讲解,扩展学生知识面,最后教师对该次教学内容加以回顾总结,归纳本次教学的重点内容。

2.B班:通过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带领学生进行临床实践。

(三)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1.问卷调查。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授课形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掌握理论知识、能将理论运用于临床、能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能提高查阅文献能力、更喜欢该教学方法。两组采用统一的问卷。

2.组织考核。考核成绩=理论考核40%+病例报告30%+分组PPT汇报30%。

(四)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8.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二、结果

(一)问卷调查

统一问卷内容,调查A班与B班共80人,结果可以看出:TBL与LBL、PBL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见表1。

(二)考核成绩

A班理论成绩、病历报告成绩及PPT汇报成绩均高于B班(P

三、讨论

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3]。女性生殖系统的特殊性导致妇产科见习课往往达不到其他学科相似的教学效果,故选择一种合适妇产科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LBL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妇产科内容,该教学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并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尤其部分妇产科基础知识如生殖系统解剖、妊娠生理等内容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较差,只能死记硬背,教学气氛沉闷,束缚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学习,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将PBL与传统LBL相比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但是这种学习方法并不适应全国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激增的现状,而且要求教师有出色的教学技能和充沛的教学精力,对妇产科教学而言,要求兼职教师的临床医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PBL教学显然是不可行的。TBL教学法的缺陷也与PBL较为类似,包括学生耗时多、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仍较高、师资和教学资源的要求高等,这里就不再赘述。综上所述,LBL教学法、PBL教学法、TBL教学法各自有其优缺点,单一的教学法均不能满足妇产科这一特殊学科的学习。

由于病人被检查部位的隐私性,妇产科教学越来越难,只有不断探索与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目前形势。将TBL与LBL、PBL教学法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则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取得理想教学效果。首先学生对实际病例开展讨论,在模拟系统上进行系统查体,查阅相关文献,发挥小组团队精神提出初步诊断,教师分析病历得出诊断,再让学生讨论提出治疗方案,然后师生统一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使用多媒体技术放映相关的典型病案、手术方法,最后学生以PPT的方式汇报对该疾病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论成绩、病历报告成绩及PPT成绩综合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多元化教学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趣味性,加强学生的逻辑性,培养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合理客观评价学生实际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实践表明,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与教师共同辩论探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查阅医学文献及科研能力,挺高了学生制作PPT能力,十分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望进一步地推广及改进。

参考文献:

[1]Michaelsen LK,Baumann Knight A,Fink LD. 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Westport(CT)[J]. Praeger,2002:32-35.

[2]周庆涛,等.八年制医学生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1-2.

第8篇

[关键词]妇产科 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 临床医学

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正确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毕业之后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处理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尤其是妇产科检查等基本操作要正确和熟练,这就要求学生除了熟悉妇产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妇产科相关的实践技能知识。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在临床教学中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形人才。

笔者从事妇产科教学工作多年,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法

一般来说,课堂讲授法可用于介绍新知识,讲解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提示学生注意容易忽略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辨别容易混淆的知识以及归纳、总结和概括所学的知识体系等。如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等,讲授法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

二、病案教学法

妇产科是一门临床学科,其重要的技能就是处理临床病例的能力,简单枯燥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课程的需要。在妇产科教学中,结合丰富临床经验及典型病例,就某个真实的病例进行病例讨论的讲解。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记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真正感受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义务。

三、演示、模拟教学法

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技能操作练习,如产前检查、正常接生、新生儿窒息抢救、新生儿沐浴、妇科检查、阴道上皮细胞涂片检查、宫颈刮片检查、人工分流术、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术等基本技能。老师示教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考核,考核中发现错误,指出给以纠正,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此反复练习,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操作,为进一不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多媒体教学法

第9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 妇产科 门诊 宣传与教育

随着医学理念的转变,对医疗机构妇科产的概念认识已经突破了基于医学角度的妇科疾病咨询、诊疗及分娩生产,而逐渐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也融入到妇产科工作中。近年来,据我国门诊和社区研究发现,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一直维持在30%~50%高位,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也在一些地区和人群呈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育龄妇女健康和出生人口质量。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经验,以医院妇产科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利用妇产科平台对女性尤其是孕龄女性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并参考长期跟踪随访结果评价了教育前后效果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集的3228例孕产妇和未婚育龄女性体检者(侧重于流动人口、低学历人群和新婚夫妇)临床资料。其中孕产妇1218例,育龄未婚女性及配偶体检者2010例。

1.2 方法 抽调资历丰富的妇产科工作者组成宣传材料编写团队,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围生育期注意事项、典型的生殖健康疾病等进行整理,据此编写新婚保健手册、孕产妇保健手册、生殖健康手册、妇产科常见多发病指导等,或制作有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的光盘,以及实物形式的避孕节育用具。宣传教育方式:

1.2.1 以妇产科门诊为中心,在候诊过程中,对群体播放健康教育电视宣传,此外在随后接触的位置配备宣传资料方便就诊人群随意拿取和翻阅。利用医院和妇科产天然优势开展专门的生殖健康咨询门诊,随时解答每一位咨询者问题,接诊人员做好咨询问题记录并讲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另外,还可以利用医院在社会的影响力,将咨询门诊移出医院,移到社区、学校、广场、大型工厂(特别是女职工多)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开展面对面咨询服务。还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公益宣传,这样既能树立医院证明形象,还能服务于受众。

1.2.2 诊疗过程中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①诊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种和病情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宣传,于治疗后发放生殖健康知识书籍、影像制品;②对孕产妇而言,分孕早、中、晚三个阶段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初诊时侧重发放关于孕产妇保健知识手册,之后定期开展生育健康知识讲座;③对新婚夫妇,婚前和孕前对其进行知识、优生优育知识、性病防治知识、避孕节育知识、男性参与生殖健康、预防出生缺陷等教育,同时开展各种新婚话题讨论,授课前后以问卷抽查方式了解知晓情况,同时发放新婚保健手册,提供婚前咨询服务;④对计划生育宣传可从计划生育手术术前咨询和术后服务二个方面来开展。术前咨询侧重于尝试讲解,如宫内节育器的避效果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取器术后避孕方法的选择,还有3种终止早期妊娠方法的利弊;术后服务则侧重于术后卫生、营养、休息、性生活、用药、避孕等知识。对2年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的人群随机抽取3228例作为样本,3228例样本在接受教育前后均在门诊备案,并建立联系方式。为检验效果,每年随访抽取的3228例调查对象,参考流行病调查方法制作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问卷或调查对象复查结果作为对比依据。

1.3 效果评价 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调查对象知识知晓率、婚前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以及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变化。妇科疾病采用常规妇科检查取白带进行病原学常规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经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流行病学分析。以P

2 结果

2.1 1年后随访,3228例调查对象教育前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统计如下表1.

表4 2年期随访内,教育前后围生儿死亡情况比较

年度 围生儿总人数(n) 围生儿死亡人数(n) 死亡率(‰)

2009-2010 381 7 18.4

2010-2011 514 2 3.8

表5 2年期随访内,教育前后病残儿出生率情况比较

年度 围生儿总人数(n) 病残儿人数(n) 病残率(‰)

2009-2010 381 11 28.87

2010-2011 514 7 13.62

3 讨论

妇产科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受制于专业权威健康知识获取渠道单一的影响,健康宣传教育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近几年,虽然我国女性生殖健康医疗水平和人口出生质量改善方面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由于人口数量多、地区差异和后天影响因素,我国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仍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人群居高不下。分析原因,主要为缺乏基本的妇科知识、生殖医学和妇幼保健知识等。据统计[4],在广大农村地区或城市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对妇产科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这种现象在教育程度偏低的人群中同样明显。这种情形很可能导致一些育龄未婚男女不知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以至将疾病隐患拖延到分娩期,导致出现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风险。考虑到妇产科是育龄妇女分娩前必然接触的最后一关,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力量和重心集中到妇产科门诊,利用妇产科天然优势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到宣传教育的覆盖面,降低遗漏率,而且宣传教育的到位率和效果更佳。本文表1-表5统计结果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结论。

本文在对抽取的3228例调查对象背景,以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前后效果对比发现,流动人口和学历层次低的人群无论是教育前,还是教育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婚检率、孕检率以及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表现均差于本地人口和学历相对高的人群。原因可能是,流动人口由于其流动的特殊性,得不到最基本的妇科及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和渠道。而关于高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与学历水平关系,学者而路平等[5]报道,孕产妇保健质量与其文化素及配偶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妇产科开展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对以上特殊人群进行干预,以提高其知晓率,并最终实现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的整体下降。

参考文献:

[1]冯瑞兰.清丰县住院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探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18(6):217-218

[2]叶运莉,刘娅,张俊辉,吴志荣泸州市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 ,2011(3):16-19

[3]柴静,王德斌,洪倩,朱琳鸿,王飞等。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及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10,7(25):65-68

第10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00-01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在领导、同行或评委面前,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1]。说课作为目前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不仅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还可有效地提高教师理论及实践水平,成为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2]。结合我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实践,笔者对妇产科护理课程的说课进行如下设计。

1 课程设置

1.1 课程性质与地位 妇产科护理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3]。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士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教育的目标,基于妇产科护理的工作领域,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的护理措施,熟悉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②技能目标:具有对妇产科常见危重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正确熟练进行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③情感和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有深厚的同情心,尊重患者;有不怕脏、苦、累的献身精神;有严密观察,冷静果断的工作作风;有对患者、家庭、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

1.3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依据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新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以专业对接产业,以课程对接岗位,以教材对接技能。学校组织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师及长期从事护理教育的行业专家进行广泛调研,分析行业中的岗位能力及社会需求,构建新的课程标准,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整合妇产科护理的课程内容,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知识学习、实训实践和职业鉴定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合一,使学生获得更宽的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提升学生的发展潜能。

2 教学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 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开展对生命不同阶段妇女的护理活动项目来驱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内容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内容以项目化的工作过程体现,每一项工作任务对应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过程的能力要求相一致。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护理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妇产科护理安排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进行,总学时88学时,其中理论:实训课时约为1:1,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刘文娜主编的《妇产科护理》。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六大职业能力,即对女性一生健康进行指导与护理的能力、妇产科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妊娠期整体护理能力、分娩期整体护理能力、产褥期整体护理能力及对妇科常见病患者的整体护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4个学习模块,即支持体系、孕育分娩、健康维系及计划生育,每一模块以工作任务引领进一步设置10大学习情境,将各种职业能力贯穿其中。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与护理技能对妇女的健康问题、疾病问题提供服务;能运用专科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术、沟通技能对妇女五期正常生理过程、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护理与健康指导。在强调“三基”的同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使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护德护风,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对病人、家庭和社会高度的责任感。

3 课程教学

3.1 教学对象 95%的学生都是应届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薄弱,逻辑推理能力较差,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但她们思维活跃,识记能力较强,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学习的目的性还是比较明确的。98%是女同学,对妇产科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并维持这种兴趣,并将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3.2 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综合采取讲授法、设疑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广病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开发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引进和开发临床实用的妇产科护理操作录像,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动手、多讨论、多质疑,注重作业的优化设计,设计如情景体验、病例分析、社区活动、书写学习感悟、操作技能练习等作业。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3.3 实训条件 学校努力完善“校中院”和“院中校”。校内妇产科护理实训室根据医院的布局和设计要求建设,开设有待产室、产房、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沐浴室、妇科病房、计划生育室、妇科门诊和产前检查室及其配套设施,配有校内专任实训辅导教师及外聘行业实训辅导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课堂又是实践技能的场所。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从学校到岗位的跨距缩小,达到专业知识够用、技能要求实用的目的,增强了学生进入临床的自信心。

3.4 课程考核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采用百分制“334”制度,即日常行为30%,专业知识成绩30%,技能实训成绩40%。既有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又有对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符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

4 课程特色与创新

妇产科护理课程的总体设计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任务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护理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国钢.“说课”的理论与操作研究.教学与管理,2009,6:58.

第11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妇产科;教学;思考

目前,当代医学检验科学已经成多学科交叉、应用实战强的一种科学[1]。医学检验模式正在由传统模式向心理、生物、社会的模式转变,其精准情况、可以快速的把数据信息转化成临床资料,在疾病诊治以及预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对检验专业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综合学科的全面素质,在新时代有新的高度要求。

1 检验专业妇产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妇产科学并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同外科、儿科以及内科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许多学生认为其以后不会进入到妇产科中工作,尤其是男生认为妇产科只是女生的专业,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没有,上课时抵触情绪很大,经常迟到和缺习。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的态度不端正、不够严肃,还有一些学生甚至缺乏医德,不够尊重患者[2]。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隐私保护是患者的难言之隐,在检查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与束缚,患者几乎都不是特别愿意把生殖器官当做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刻意的去保护自己隐私,持有不配合的态度,甚至不愿意进行涉及到生殖器的检查,尤其是在男医生或者男实习生面前。

教师教育理念深受传统的教育模式、机械单调的教育思维的影响,对素质教育特点、规律、教育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缺乏了解,机械性套用经验进行教学而未创新。一部分教师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仅是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手段,方法不够科学,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且师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倒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医学院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是每年进入到医院实习人数越来越多,增加了患者畏惧心理与抵触情绪,再加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使许多学生实习期不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无法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心理受到影响,对医生行业产生怀疑。再加上临床医生工作繁杂,在教学上时间就相对减少,所以,就不得不缩减计讲课、讨论病例时数,更没有时间取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淡化了教学工作。

2 新时期检验专业的妇产科教学的体系

按照我国高校检验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培养基本理扎实和检验技术过关的检验医师,所以,医学检验专业妇产科的教学体系同其他临床医学授课体系要存在一定的差别[3]。我国目前全日制本科科教材为妇产专业统一编制成,其主要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同学,以围绕基础理论,需做出合理的调整,并注重新知识同医学检验的有机结合,包括由大数据检验数据来分析疾病的相关转归和预后,给临床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与咨询。妇产科学包括产科学、产科学和计划生育学三部分,其主要内容涉及到了妇女生理、疾病、防范、治疗等方面,也涵盖了预防保健以及预防疾病诊治。医学检验同生殖医学以及围生医学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成为了一个共生整体。所以,针对性教学工作应在课时有条件情况下根据不同内容来设置教学目标、重点以及难点,除了阐明疾病的病理和机制之外,还要充实同检验相关的内容,凸显如何选择检验方法和分析检验数据。

3 教学方式的改良

医学教育基础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理论知识与技能,方法简单,大都为填鸭式的教学,注重理论而弱实践,限制了学生创新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妇产科学教学需思考的问题为如何将检验数据玉临床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将医学检验转转化检验医学[4]。妇产科学的教学关键为改变授课模式,把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转换成启发式、问题式、反转式以及开放式等学生为中心的方式。也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精品教学,加强病例的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等理论知识。

4 实践中促进医学检验同妇产科学的结合

在践中,可把需讨论的疾病情况问题提前告诉给参学者,让参学者按疾病种类进行设计、检验方法选定、鉴别诊断疾病的判断等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判断预后等。组织学生组成见习小组综合讨论资料,指导学生可以从数据中提炼出疾病的知晓度,对学生对立分析问题能力进行培育,确保学生深度全方位思维技巧,并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比如,在课堂上给出检测镁离子的浓度,让学生对有可能几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对临床工作的梳理,在使学生深刻认识通过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效性的同时,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风险控制以及不良反应。与之类似的检验医学同妇产科学知识的结合点还有:异位妊娠与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上皮性卵巢癌与CA125(糖链抗原125)等[5]。

5 小结

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使基础医学同临床医学结合的检验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要求检验人员密切结合实际。为实现新常态下检验医师培养的要求,使妇产科学教学的模式应作出合理的改变。但教改是一个长期有效且谨慎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需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完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来作出相应的完善,力求探索出一个合理、可行行很高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罗飞,李志英.以病人症状为出发点的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6): 609

-611.

[2]张清伟,宋佳玉,王锋等.CP结合TBL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重庆医学,2016,45(8):1133-1135.

第12篇

健康教育是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社会活动 [1]。随着社会的进步产妇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护理模式提供的服务,还希望学会一些自我保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 [2]。因此,在产科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是针对孕产妇的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健康知识宣教,是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启动、爱婴病房的普及,开展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促进孕产妇的身心康复,提高病房满意度。我院自2009年在产科病房开展了一体化的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果效。现报告如下:

1 产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

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和爱婴病房的设置,要求护理人员从实际出发为孕产妇解决切身的问题,及时了解和消除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反应,稳定孕产妇的情绪,及时提供有效的健康信息和母乳喂养技巧,保证母婴平安健康,从而提高住院满意率。

2 产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

产科病房的布置虽然很温馨,但对孕产妇及其家庭而言,仍然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孕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就积极主动向孕产妇及其家属宣讲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产科病房的环境设施,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减少孕产妇的陌生感,以消除其恐惧心理。针对孕产妇的各种不同状况及时讲解产程进展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包括饮食和休息的规律、自然分娩和手术分娩前后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产后母乳喂养和婴儿护理的各项知识要点,向孕产妇家属宣教配合治疗的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出院前的康复指导、出院后复查的时间、内容和目的。

3 产科病房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在产科病房开展以产科疾病和婴儿护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通过电视宣教、图片、宣传栏等方式普及相关医学知识,按健康教育的内容做图文并茂的宣传,吸引广大的孕产妇和家属观看,增加健康知识教育力度。

3.2 集中宣教 集中孕产妇和家属,由科室护师职称以上护理人员自行备课,制成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固定于每周一下午召集孕产妇讲解孕产妇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和婴儿护理等知识。

3.3 示范教育 针对孕产妇不同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由责任护士一对一的有针对性地对其所护理的每一位孕产妇进行各项知识的宣教,加强床旁交流,讲解和示范分娩、母乳喂养和婴儿含接姿势等。

3.4 健康教育宣传册、处方的形成与发放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单纯的依靠口头宣教存在着健康教育宣传不足,孕产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虽然了解一些健康知识,但是并不能完全理解或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为了巩固健康教育的效果,我科护理人员广泛搜集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并根据我科疾病特点制定不同的健康处方,包括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发放到每一位孕产妇手中,巩固和加深健康教育的效果。

4 产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

4.1 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使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取得了产妇和家属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较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4.2 通过健康知识的宣教,使产妇和家属掌握了自身疾病和婴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达到了护理工作的预期目的。

4.3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使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实施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知识面要广,要想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除了掌握本专业理论和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更多的其他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才能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需求(包括心理、生理、健康知识等)进行监测、评估、才能游刃有余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掌握专业知识的需求程度明显上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5 体会

5.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在得到病症诊治的同时,更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技术精湛、动作敏捷、富有同情心,同时还应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经验交流,增强护理人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自身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

5.2掌握更多的知识,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 健康教育具有自身学术基础研究,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不论是疾病的预防健康保护,还是健康相关行为都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医护人员利用患者住院时机向患者传授防治疾病相关知识的一项教育活动。由护理人员、患者和教育内容构成的一个系统运动的过程,根据病种的病因、发展、转归与预见后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从实际出发,由群众参与,具有灵活性,又有前瞻性,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5.3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进行健康交流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引入护理,形成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一体化的新模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以产科护理程序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手段和形式, 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因患者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不同,其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程度都有较大差异,护理人员在临床宣教过程中、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有所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所处环境、心理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行个体化教育。使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和方言进行沟通。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并尽可能让家属参与。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实施,更加规范,其他护士从不同角度参与,可使健康教育更为全面,更便于具体指导。

6 结论

产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深受孕产妇及家属的欢迎,使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相关知识有了正确的了解,减轻了紧张焦虑的情绪,自我护理知识的增加减少了产前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进了护患的感情、促进了护患的交流和护患间的互相信任,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此外还有利于护士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全过程,最终目的是改变孕产妇和家属的不健康行为,同时促进护士更自觉地去学习和掌握护理工作中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人际沟通能力,使护患关系更和谐,更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房满意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