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硕士论文

管理硕士论文

时间:2022-05-19 18:5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硕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硕士论文

第1篇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还比较粗疏,影响论文质量提升。一些学者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展开了研究。徐金平(2006)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些硕士论文选题盲目求“大”、求“新”、求“异”,或者论文选题过于平淡,体现不出应有的开拓性。[1]周毅(2009)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即根据研究目的、实力、条件、兴趣和独到见地,结合地方特色、社会实际、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小题大做”、扬长避短原则。[2]雷伟伟、袁占良(2008)探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3]吴赞敏、梁旭巍(1997)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质量的关系[4]。孙国强(2007)[5],李志义、刁玉玮(1995)[6]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选题时,研究生既要从不同来源确定选题,又要掌握正确的选题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以往研究主要是把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一个抽象的一般概念进行研究,即不根据专业特征对一般学位论文共性进行分析,对某一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深入分析较少。随着公共领域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程度的加深,行政管理硕士有更多“文章”可做,这些“文章”选题质量值得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截至2014年10月30日显示被引用过的2011至2013年行政管理硕士(学术型,下同)学位论文样本的选题质量进行实证研究。

1研究框架及假设

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归属发生变化,即从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成为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由原先的理论型向实务型转变[7]。斯托克斯不赞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体系分别是,高基础、低应用的波尔象限、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双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双低的以训练为目的的象限。[8]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选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解决问题导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有较高期望。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经验主义方法收集资料。按照行政学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将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调查或实验法。[9]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运用经验主义方法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可能会转而借助于非经验主义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文献法。虽然采取文献法能够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资料,但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创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能成为一些人“加工论文”的工具。论文相互借鉴、模仿,大量选题重复。本文提出假设: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2类目及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同时,在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分析类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划分为行政理论、城市治理、行政体制、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社关系、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政府规制、公共政策、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政府职能等子类。研究层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Scott)提出的研究组织的三个分析层面,即社会心理层面、组织体层面和生态群层面[9]。其中,社会心理层面关注个体行为;组织体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生态群层面关注环境中的组织群。本文的分析单元是文献题名、年份、出版者等。在进行样本分类时,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主观判断因素,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导师、同学中背对背进行相同数据分类。减少主观判断成分。

本文在“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当中,分年度筛选出一级学科代码为“120401”(即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序。对其中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过的论文共495篇,全部抽样。由于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也随之增加,如2011年当年知网平台收录的论文,当年被引用1次,在随后的两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论文总体规模大,为方便研究,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458个样本。样本容量为953个。

3结果与分析

3.1硕士研究生选题偏好分析

如图1所示,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与网络舆情、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选题则比较分散,每一主题的样本占比都不足10%,7.56%的选题难以归类。

①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社区等公民自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公共服务外包、公民参与等问题。其中,研究社会组织的占35.03%,涉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等;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等;以及准政府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职能,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工会职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区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区治理的样本中51.52%对某个案例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如《我国城郊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麦子店社区为例》。此外,这一类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如高校去行政化、医院“管办分离”;村民自治、公民参与等问题。

②研究公共危机以及网络舆情。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共危机的诱发机制,政府同其他主体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机的研究以群体性事件为主。如《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及其对策研究》、《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③研究政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下简称为“公共服务”)。专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本21个,占这公共服务样本总数92个的22.83%。研究公共服务的样本呈现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针对西部地区,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如《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泰安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问题研究》。有2个样本介绍国外经验,分别是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养老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就业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从研究层次上看,近五年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生态群层面的研究。研究生态群层面的样本数405个,占总数的42.50%;研究组织体层面的样本数366个,占总数的38.41%;研究社会心理层面的样本数126个,占总数的38.41%;其他样本数56个,占总数的5.88%。由此可见,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将政府置于外部环境当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主题互动的外部视角。研究政府自身的内部视角占了较小份额。

不难看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层次与近五年热点问题存在相关性。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上升,公共部门对公平性、回应性赋予更高的价值,需要理清政府权力边界,给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仍然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一般将“治理”理解为一种角色关系,将好的治理理解为多元主题的共同治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这类角色关系的论文占总体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政理论研究数量很少,只有三篇论文,分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描述。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会对相关理论进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论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而文章主体部分脱离理论展开,理论游离于文章之外,“两张皮”现象较多。行政管理专业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

3.2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分析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较为集中。前已述及,选题偏好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而其他研究主题样本数量较少。以“公共财政”为例,每年“公共财政”的选题样本数占当年样本总数的比重都不超过5%。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内容,对公共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预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预算民主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研究》等。选题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此外,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也比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选题下存在多个样本。

对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选题的集中重复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假设,即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4选题质量提升对策

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趋政治热点、社会问题,基础性研究较弱,理论应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复的选题较多,选题结构失衡,多数停留在“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阶段,研究价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硕士研究生原著阅读量有限。硕士研究生对原著缺乏兴趣,仅仅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二手资料对理论进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论积淀,难以上升到一定层面。因而对理论的应用呈现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短板”。习惯于采用非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收集期刊、论文资料后,进行整理、修改。通过非经验主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相比实证研究更加简单便捷,但过多的依赖二手数据写作论文,难免造成研究的重复,而且许多论文都仅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对现有成果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如果研究生没有从意识上消除对二手数据的依赖,在研究中不愿意实践和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未来的论文质量将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硕士研究生经典阅读意识。目前的激励机制,易导致研究生过分关注、参加课题、学术会议数量,潜心钻研原著的时间和兴趣减少。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二是倡导研究生实证和创新精神。消除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对二手资料的过度依赖,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多途径开展问卷、访谈等经验研究,增加用于课堂外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了解现实问题,同时,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增加计量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56-57.

[4]吴赞敏,梁旭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与论文质量的研究[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03:29-32.

[5]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义,刁玉玮.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浅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题“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号:2004JY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第2篇

摘要: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工作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而研究生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塑造的重要阶段,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

>> 如何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 浅论研究生教育质量 提高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探索管理新理念,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抓好“五个结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思考 关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析 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探索 注重问题牵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概念初探 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深化改革 优化结构 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把握教育基本原则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地方财经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研究 创新型人才视角下的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述评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

[2]梁龙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研究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0.

[4]周文辉,吴晓兵,李明磊.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113-117.

[5]赵世奎,张帅,沈文钦.研究生参与科研现状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4:49-53.

[6]陈立文,曹亮,尹志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6):56-59.

[7]赵兴罗,刘晔.增强创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途径及保障机制[J].管理学刊,2011,24(1):94-97.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DB/OL].

第3篇

关键词:星巴克;文化营销策略;品牌定位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近日,央视的一则关于星巴克在中国暴利营销的报道将星巴克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报道称:一杯中杯星巴克(354毫升)拿铁咖啡在北京的售价为27元,这一价格比美国售价贵三分之一,比印度售价贵一倍。而且据上海咖啡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振东的解释,一杯中杯拿铁的物料成本为:1.6元的咖啡豆、2元的奶精、1元的纸杯等一次性用品,整个物料成本不足5元,由此推算星巴克存在“暴利”。星巴克存在暴利吗?为此我们来探究一下。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商品的价格不是完全由它的制造成本来决定的,商品的价格更依赖于供求关系。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低,反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商品价格就会较高。况且商品的成本也不仅仅局限于制造成本,我们还需要考虑店面的租赁费、仓储费、物流费、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这样的大成本计算出来的一杯咖啡的价格要远远高于5元。这里我们还没有考虑品牌的附加值。如果把这些因素全部加总起来,一杯星巴克咖啡的价格也就接近30元了。星巴克咖啡的价格虽高,但它并没有形成垄断,消费者有完全的自主消费权,如果嫌价格高可以不消费,毕竟咖啡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你还可以选择更为便宜的咖啡店或者是超市的速溶咖啡。消费者之所以愿意选择高价的星巴克是因为他们来这里消费的不仅仅是一杯咖啡,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对星巴克文化的欣赏。为什么星巴克咖啡高价但却依然有众多的消费者?这归功于其成功的营销策略,本文就带领大家去了解一下星巴克独特的文化营销策略。

一、独特的品牌定位

星巴克将自己定位于独立于家庭、工作室以外的“第三空间”,它的目标市场是享受生活、崇尚知识、积极努力工作的时尚城市白领,而不是天天柴米油盐酱醋的普通消费大众。星巴克希望给予消费者的是一个轻松、和谐、舒适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将办公室的尔虞我诈,家庭的琐事都抛之脑后,真正的将自己释放。人们经常听到的“我不是在星巴克,就是在去往星巴克的路上”这句颇具小资情调的话足以体现现代白领一族对星巴克的热爱。星巴克已然代表着身份、地位,代表着有格调的小资生活。星巴克认为他们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力图做到让每一位来到星巴克的顾客都能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报酬。所以一杯制造成本为5元的咖啡售价为27元,对于城市白领一族来说并不是暴利。来星巴克不单纯的是喝咖啡,人们更多是享受这里独特的格调和氛围。

二、保证优质的原材料

一般产品在品牌价值的创造上大都是依赖于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因此大都企业在产品的广告费上都是高额投入。比如宝洁公司旗下的 Pampers 品牌,一年要投入 3000 多万美元的广告费。而星巴克的广告费用20年只有2000万美元,平均一年不到100万美元。那么星巴克是靠什么手段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的哪?星巴克的副总裁安妮·麦克格尼格尔一语道破天机,她说,星巴克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最好的咖啡,通过人们的口碑来让更多的人认识星巴克,认知星巴克。为了保证咖啡的质量,星巴克对原料的选取,工艺流程的管理都甚为苛刻。星巴克有专门的原料采购系统,每一颗咖啡豆都是采用的极品,对于咖啡豆的颜色、形状都要由专家进行品评,并在西雅图进行烘焙。品评专家每年要品评十万杯以上的咖啡,以保证端给顾客的每一杯星巴克咖啡都是优质的。

三、提供高价值的附加服务

星巴克除了提供高品质的咖啡外,还有很多附加服务也使消费者驻足。星巴克通过与网络公司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了无线网络服务。在星巴克你可以一边品评着诱人的咖啡,一边上网聊天娱乐或者办公。走进星巴克,你眼中看到的是高雅古朴的原木家具,耳边萦绕着美国乡村音乐,鼻尖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此外店内还会安装音乐试听设备,用来供顾客试听歌曲。消费者还可以在店里的数据库中选择喜欢的歌曲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音乐进行编辑和收录,做成有个性的光盘带回家。

四、坚持直营销售模式

在渠道的扩张方式上,面对加盟连锁店分担费用这一诱人方式下,星巴克依然坚持直营模式。直营是指由公司总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在直营模式下可以保证每个连锁店都由总公司统一管理,以控制品质标准。每个店的员工都是由总部统一训练,以确保百分之百的美国星巴克血统。这样做虽然初期投入的资本较大,但是由总部统一培训出来的职员的专业素质高,建立了同业中最专业的形象,使得星巴克品牌的扩张也更加有力。星巴克进入中国初期,由于中国对外资零售业的法律限制,使其最初进入中国不得不采取授予国内企业权并占据一定股份的方式,随着中国法律对外资零售业的全面放开,星巴克已经开始逐渐通过回购股份和独资的方式来实现在华直营。

加盟店只能复制星巴克的外表,不能复制星巴克独特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管理体制。星巴克特别强调同顾客进行交流, 咖啡生需能够预感顾客的需求,在耐心解释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同时,要大胆地与顾客进行眼神接触。为此每一个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时培训,包括客户服务、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等。

五、占据有竞争优势的分销渠道

在分销渠道的选择上,星巴克采取的策略是在最繁华的黄金路段密集发展。星巴克在店面选址上基本是选择在大城市市中心区、繁华的商业路段或交通枢纽等。好的位置不仅给星巴克带来了较大的客流量,还带来的显著的广告效应。同时这种繁华地段的店址属于稀缺资源,可以给新进入者造成了较高的壁垒和障碍。星巴克还打破了方圆多少米不能重复开店的商业常规,在一个地区会集中开设多家门店,这样不仅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便利性,而且密集的占据空间使得竞争对手难以介入,以更好地应对竞争。

六、让员工成为你的合伙人

星巴克的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认为,“每个员工都是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他认为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伙伴关系”。他说:“如果说有一种令我在星巴克感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们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中间建立起的这种信任和自信的关系。”在星巴克,员工得到的福利待遇要远远高于同行业。1988年,星巴克是第一家为临时工提供完善医疗保健的私营企业。1991年,星巴克对内部员工实施了“咖啡豆股票”的激励机制。每个星巴克员工(包括兼职员工)都拥有公司的股票,让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把每个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总体利益联系起来。从公司的CEO到每一个员工在每个财政年度内,都必须为星巴克工作500个小时,这样才能保证在派发股票时仍能在星巴克工作。

星巴克知道品牌的扩大和尊重员工同样重要。星巴克进入市场从不依靠广告,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口碑宣传。星巴克营业收入的85%是来自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的门市,员工与消费者每一次互动,是品牌印象最大决定因素。为此星巴克把一般公司投入在广告上的高额费用都用于员工的培训和福利。董事长舒尔兹坚持员工利益第一位,尊重员工所做出的贡献,将会带来一流的顾客服务水平,自然会给公司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员工跳槽率仅为 60%,远远低于快餐行业钟点工的 140%到 300%的跳槽率。

综上所述,星巴克正是依靠自己独特的文化营销策略来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即使价格略高,依然有众多的忠实顾客,这正是星巴克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思.星巴克的品牌经济分析.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查星茹.星巴克品牌策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6.

[3]贾灿.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4]叶莹.星巴克在中国传播咖啡文化[J].国际人才交流,2006(1).

第4篇

【关键词】基础建设;造价评估;后评价

1. 引言

基础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能有效保障投资方的投资效益,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因此基础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确定并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是造价管理的两个方面。造价的控制是按照既定的造价目标,对造价形成过程的一切费用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揭示偏差,及时纠正,保证造价目标的实现。

2. 基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在基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首先要解决好影响工程造价的以下几个因素:确定项目的合理规模;确定合适的建设标准;确定先进适用、 经济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平面布置方案;合理选用设备;遵守“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及工业 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选择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同时,认真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前者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后者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起到控制总投资的作用。

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特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它是项目建设前期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为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应按照项目的性质,根据已掌握的技术、数据资料情况合理选择科学的计算分析方法,准确地编制投资估算。

3. 基础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1)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也是一个管理重点。只有在设计工作尚未完成,在设计图纸未交付实施之前就把好工程造价管理第一关,才能为总体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因为后续的造价控制都是在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未能肩负起优化设计与有效控制造价两个重担,则势必增加工程不必要的投入,从而造成浪费。

(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阶段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施的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费用定额以及当时当地的设备、材料市场价格等资料编制的拟建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它是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即为控制拟建项目的最高限额。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设计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

4. 基础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

在建设项目发包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就是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做好招投标工作。在施工招投标活动中,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是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建设市场运行机制的需要。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招标方对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依据招标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条件,按统一的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划分和计量单位计算出的工程数量清单,是提供给潜在投标人报价的依据。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相比有以下优点: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明确地反映了工程的实物消耗和有关费用,把过去传统的以预算定额为基础的静态价格模式改变为将各种经济、技术、质量、进度、市场等因素充分细化考虑到单价中的“动态价格”形式,所反映的是工程的个别成本;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时必须充分考虑工期和质量对造价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工程“质”与“量”的紧密结合;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业主将承担工程量计算误差和设计变更造成的风险,施工企业 将承担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以实行风险分担的原则。

基础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 。 若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若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因此,设计变更是实施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

4.2 加大现场签证力度 。 一般来说,基础建设项目都实行监理负责制。作为进驻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首先要获得国际注册的执业资格总监及监理人员的配备要与招标投标的人员相符合。另外,监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

4.3 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招标评标应实行合理低价中标。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

5. 结论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是贯穿于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竣工投产的整个过程,是一较为漫长、较为艰难的过程。基础建设项目决策者、实施者及监理工作者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及后评估阶段进行整体管理和控制,才能将基础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做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长川,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分析与研究.工程硕士 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2002.

第5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意识是基础

深化全员培训,提升安全综合素质。贯彻落实工程项目全员安全“强素质工程”,将安全理念及知识列为所有培训班的重要内容,当成必学必考课程。管理层,要重点加强国际、工程项目一流的先进安全理念和方法培训,提升安全管理力、决策力,做到正确决策,安全决策。管理层,要重点加强安全管理系统知识和法规理念的培训,提升安全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策划水平,逐步达到人人懂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管理工程项目的局面。操作层,要根据岗位要求实施按需培训,不断强化“七个能力”培训,即基本的安全意识、基本安全操作、基本危害辨识与控制、基本的监护、基本应急逃生、基本自救互救、初期灾害的处置能力的培训,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安全执行力的落实。

坚持不懈实施班组长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班组长在现场管理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十分重要。按照国发23号文件的要求,保证班组长每年培训不少于24学时的要求,人力资源和安全管理部门共同进行在岗班组长安全能力水平和素质状况调研分析,根据中心班组长能力和素质的实际状况,做出班组长素质提升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的连续性和不断深化,持续提高班组长抓基础安全的技能和水平,树立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的权威,赋予班组长现场工程项目的决策权、组织权、评估验收权、考核奖惩权、应急处置权等,对班组长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激发班组长工作激情。狠抓班组管理制度的梳理完善和执行落地,积极指导班组抓好人、机、物的优化配置,规范作业流程、工序转换、交叉作业、巡回检查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和执行落地,推进实现基层班组工作要求指标化、工作内容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推进基层班组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做到各环节风险严格受控。增强全员的相互关爱意识,自觉做到风险相互提醒、操作相互关注、违章相互纠正、安全相互保证。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提醒、逐级提醒、相互提醒,切实消除班组安全管理盲区,全面提升班组防范事故、保证安全的能力。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文化是先导

安全文化是企业营造安全氛围,建设本质性安全企业的前提之一,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最大潜能作为基本准则。一般情况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都是要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只有靠先进的文化的素养的培育,才能逐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安全管理也是一样,靠安全文化熏陶,才能使之思想上得到重视,不断引导和提高了人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才能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正确看待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有可能产生自觉的、可控的安全行为。因此,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应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不断促进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使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理念传播与认同、安全环境布置与氛围营造、安全业绩考核与激励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员工从思想到行为基本做到“我能安全”。把中心成立以来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积淀进行总结提炼,参照国家提出的《企业工程项目标准化基本规范》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标准要求,把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三个方面进行统一考虑,按照一体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规范、确定和提炼,建立适应工程项目开发中心的安全文化体系。不断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为争创工程项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奠定基础。

培育积极的安全态度,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的新一轮工程项目承诺制,开展我的工作我负责的安全承诺建设,按照企业法人代表对政府监管部门、管理层对企业法人代表、项目中心负责人对企业管理人、层层签订工程项目承诺,落实好主动承诺的责任制。在承诺的基础上,开展工程项目诚信体系建设,所有的项目都纳入到工程项目诚信体系中来,根据履行工程项目职责和践诺情况进行授信评级,对安全诚信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从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对安全诚信差,要列为重点隐患排查的名单,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要公开曝光,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对多年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归纳,系统、全面地提炼其精髓与特质,形成中心工程项目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完成中心安全文化的纲领性的文件手册,指导各个基层单位培养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推进符合企业特色安全文化的建设。

三、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基础安全是关键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法治意识与职责意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和以法治安全的策略,在工程项目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的运行。要加强工程项目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

加强对直接作业行为的引导规范。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要保持敏锐的安全观察力,要不断提高安全业务能力,在作业现场违章指挥,针对发现的“三违”问题,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要严格执行管理人员的工程项目责任制,选拔一些懂安全、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队伍之中,为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对直接作业的安全监管提供必要人员保障。要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职工明白什么样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行为是符合要求的,什么样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行为是不符合要求的,切实规范直接作业的操作行为。

强化直接作业能力培训。首先改变直接作业培训方式方式,针对行业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强员工队伍的作业技能培训。其次是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的岗前考核。第三是注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相结合,通过对事故产生原因、危害的分析,使员工引以为戒,举一反三。

严格执行安全项目责任制。落实每个员工的工程项目职责,是工程项目工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工程项目做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确保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各个工种达到本质安全,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落实工程项目责任制,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发挥表率作用。第二是督促一线班组长落实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责任。定期不定期地对班组长进行安全考核,对那些只重工程项目效率不重视工程项目、不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经排查所在班组的安全隐患多、“三违”多班组长及时进行更换。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有效减少和消除“三违”行为。习惯性“三违”现象是导致工程项目事故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对于检查中所发现的习惯性“三违”现象要及时进行制止,在企业中进行全员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员工,要及时开除或换岗,同时对于能够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工程项目工作做的较好的员工,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出广大职工自觉遵守操作堆积和工程项目法律法规的主动性,激发出自觉排查隐患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有效减少和消除“三违”现象,控制伤事故的发生。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下,随着国家安全管理政策调整、工程项目行业标准修订、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企业工程项目目标任务变化,结合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中心须及时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之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企业要根据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继续建立完善与企业业务、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套相关人员。结合中心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素质再提高问题,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队伍建设。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坚持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领导分管负责制,安全总监具体负责制,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保持一部一站、部站分设的管理模式,安全处负责安全综合管理工作,安全监督站负责安全监督工作。各管理区成立安全管理监督组,继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网络。做好调研和规划,不断配齐安全、职业健康专业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的管、控能力。继续贯彻落实三级安全主任监督、四级安全监督制,把符合条件的安全技术人员聘任到安全主任监督、四级安全监督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员。

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管理体系是重点

进行新一轮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重点宣贯GB/T28001-2011新标准,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深度培训和理解,增强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意识、风险意识,使全员了解管理体系的实质,强化安全风险核心管理,有效开展工程项目和管理过程的安全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活动,全面提升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的管控能力。

强化事前预防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在新建设项目、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应用、新设备采购等环节上,在设计阶段就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的风险研究分析,做好安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把可能的隐患消灭在事前阶段,提高单位对项目风险的管控能力,做到安全关口前移。

加强体系内部审核的管理,重点培养一批有审核能力的内部审核员。采用内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一批即懂得各项业务又懂安全管理体系理论的内部审核员,解决内部审核员缺乏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满足内部审核的需要,规范和有效开展内部审核活动,逐步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提供人才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工程项目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近年来,国家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企业安全工程项目标准化基本规范》等工程项目标准化规范。企业应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项目企业标准化规范”与安全管理体系异同点的研究,整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工程项目标准化评比工作,对已达标的分项目,要分级指导和监管服务,帮助提升水平、加快改进;对未达标的分项目,以及尚未开展标准新建、改建和扩建以及有新工艺工程项目的分项目,要抓紧组织制定地方安全标准和规范,全面推进标准工程项目作,切实把中心安全管理体系与之有效整合,结合实际,优化建立一体化的体系,既满足国家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又符合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便于运行和管理,减少管理内容重复现象的发生。

完善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职责,探索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对解决重点、难点安全管理问题的管理评审机制和项目化运作机制,负责人亲自实施项目挂帅。出台相应的运作制度,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和项落实活动,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力和有效决策,不断推动安全管理体系扎实有效的运行和持续改进。

继续规范和完善运行模式,按照基层班组的工程项目类型,利用系统化的思想分别制定规范内容,把基层所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纳入到其中,重点围绕工程项目进行的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一步规范基层站队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正确做事的准则,不断强化职工的风险意识和操作能力,贯彻按标准做好工作就是工作的标准的要求。逐步实现安全管理唯一运行的文件,克服体系理论与实际操作在基层脱节的现象,克服体系的复杂化,基层不愿执行的现象。

强化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 ,体系运行就是落实管理体系规定的各项工作,我们需要好的体系,更需要好的落实,并且落实工作也是体系管理的一个最关键环节,无论多么好的体系,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变成一纸空文,更重要的是,不重落实一旦形成习惯和风气,将会影响整个体系有效运转,甚至会导致体系的失败。体系运行是一个全要素、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执行过程,应事先进行培训学习,起到宣传警示的作用,使全员都做好执行的思想准备。体系应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的职工统一使用,一视同仁。在职工中不断提倡格守制度规则是一种品格、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诚信,更是职工应尽的一种责任。

进一步融合体系运行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修订工作时,充分探讨安全管理体系与日常安全管理的关系,重点策划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与日常工程项目活动的接口、与年度工程项目承包目标的接口、与新业务方面的管理接口、与上级不断更新的管理要求的接口、与部门日常管理制度的接口等,策划方案要达到即能保持体系基本文件结构和基本内容相对稳定,又能体现日常频繁变化的要求,并能纳入体系一体化运行。特别要策划好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结合以及实际工作内容的结合,增强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祁有红,祁有金. 安全精细化管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第一版.2011:51-53.

[2] 刘铁忠,李志祥. 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2):21――25.

[3] 李爽.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3(6):110-111.

[4] 蒋勇.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 安全2005.3(7):222-225.

[5] 姜威. 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因素探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12.

[6] 韩晓霞. QHSE管理体系及其在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7]许立甲,李杰等.石油石化行业危害与事故监测预警技术探讨阴.中国工程项目科学技术,2008 2 ( 4 ) :79-81.

第7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战略定位 诚信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价值与战略定位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由四个因素、四个层次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基础的物质文化、表层的行为文化均不可或缺。[1]从企业文化构成要素角度来看,既包括公司的惯例与风气也包括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英雄人物标志。从价值观和行为角度来看,其既包括信奉的思想也包括伦理规范。从经济性角度来看,其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价值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价值。一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变革与发展,将价值观与准则内化,员工与企业依存关系加强,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二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通过企业文化,确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不断继承与延续,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持续动力。三是有助于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拥有归属感,热爱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战略定位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管理,也决定企业的内外部行为。企业文化的构建与作用的发挥,与价值取向、规章制度、管理行为密切相关,并作为以上种种的核心得以存在。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着战略性作用。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物质文化、也是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等多层次文化构成的立体文化。因此,应该把企业文化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定位,企业文化正确则企业战略正确,进而企业决策过程才具有正确的基础,企业才能被很好的管理。战略正确,各种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被正确处理,进而才能变得协调。[2]这样才会变成员工、顾客、股东、管理层所信仰并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台湾与日本企业文化的考察

(一)台湾企业文化

台湾企业文化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注重家族和人情。同时,台湾企业也善于借鉴先进的西方文化。虽然已经突破了家族界限,但是在台湾企业中,传统文化的精髓没有变,家族凝聚力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刻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与众乐”:善待投资人的观念。传统儒家主张的“差等性”仁爱是家族企业与家族管理出现和发展的伦理基础,家族内部的人员更愿意聚合在一起,互帮互扶,所以台湾企业在创业初期大多由家族成员合力完成,由家族成员把持企业的发展。但仅靠家族内部成员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与众乐”的新观念被台湾企业家所接受。与“独乐”不同,企业将善待股东,使投资者和经营者同乐的理念贯彻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形成合力,让投资人乐意持股和增股,不断支持企业的壮大。

2“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关怀。台湾企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儒家社会思想为基础构建企业文化,同时结合西方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为台湾企业的永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对于多数台湾企业来说,要建立多层次的关系,首先就是家族内部的关系,将管理权限和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其次是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乐意长期持股并追资;再次是企业和顾客的关系,要把物美价廉的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顾客,使他们愿意长期选用本企业产品或者服务;最后是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使员工在和谐的企业环境中获得个人事业发展的平台,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

3.“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承担的责任不再仅仅是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与孟子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不谋而合。经营企业如果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掌握社会财富却仅仅为了达成企业一己之利,那么,这种企业是目光短浅的,它的意义也就非常有限了,这样的企业注定是短命的。台湾企业乐意参加公益活动,有的捐款给本地学校和医院,有的捐款资助贫苦学生,有的常年扶贫。企业的公益行为会使员工滋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员工更加去用心对待自己的企业。

4.“绿色形象”:重视绿色管理。近年来,台湾企业倡导绿色设计,采用先进技术,清洁生产,推动ISO14000;绿色管理正是台湾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3]台湾企业管理文化高度融合了中西方文化,讲究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既满足了企业营利的目的,又为社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台湾很多企业能够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更深远的社会效益,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楷模。

(二)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的企业文化中引入了禅宗思想,强调守业、敬业,依靠劳资同权,形成企业凝聚力。

1.“心知佛”:注重恪守企业即成佛。日本战国末年的铃木正三将禅宗思想引入日本的经营管理之中,主张“心知佛”。“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铃木强调“众性平等”,任何职业皆为佛行,人人恪守其业,各敬其业;松下、索尼、丰田、日立等公司是日本式企业管理的典型代表,也代表了一N企业文化现象,极具宗教色彩。[4]同样,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也将极具宗教色彩的经营理念渗透到公司的管理之中。他们认为向顾客提供的是不仅仅是有价值的产品,更是一份满意,是从心里珍惜的难得的缘分,这已经在日本企业界达成了共识。

2.“劳资同权”:调动员工积极性。劳资同权的“命运共同体”是日本企业文化的基础,也形成了日本企业特有的凝聚力。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是企业不仅属于股东,更属于从业人员,把公司所有员工的利益、使命、责任结合在一起。这种“集团主义”的企业文化内涵极大地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综上,台湾企业文化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传承,日本企业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创新对于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五个转向”

1.企业文化从“照搬照抄”到“学习借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时间短,在建构初期喜欢“学习经验”,全盘否定或者全盘接受。但是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果不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盲目照搬照抄别人家的经验,难免会出现排斥现象,不但不能解决企业自身面临的问题,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企业的混乱。随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的积累与教训的总结,中国企业无论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先进的外来文化都抱着学习借鉴的心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使文化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2.企业文化从“老板化”转向“团体化”。企业在创业初期更多依靠创业者的智慧与能力,所以逐渐形成企业文化“老板化”,老板在企业的创立、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命运往往系于一人之想法。但是老板的个人意志有时难免有失偏颇。唯老板是从,员工不愿或者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员工在企业中没有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这样的企业极其容易因为决策失败或内部涣散而陷入困境。随着规模的扩大以及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企业文化应从“老板化”专项“团体化”,在做决策之时,要集思广益,鼓励各个阶层、各自专业领域内的员工为企业献计献策,他们所提建议会更加贴合企业实际,也更加科学,企业依此所作出的决策才更加科学、高效。

3.企业文化从“短期化”转向“长期化”。企业文化构建初期,很多企业在还不明确企业文化是什么,没有明确企业自身定位,没有明确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起到什么作用,没有试错,没有修正的情况下就构建了一套并不实用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和硬件相比较,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可能更具决定性。企业文化要“长期化,”只要企业存在,企业文化就应处于构建期。

4.企业文化从“形式化”转向“实质化”。企业文化应该被企业中所有人所认可、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被贯彻。企业面临重要抉择时,企业文化往往最终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走向,因为,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最看重的价值是什么。一般商事企业将营利作为其最终目的,营利与否,营利多少是他们做决定的最终依据。而社会企业则将公益性作为其最终追求,营利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公益目标,是否有利于实现其公益目的才是他们做决定的最终依据。当企业文化从“形式化”转向“实质化”时,企业文化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企业才会沿着其目标得到永续发展。

5.企业文化从“片面化”转向“系统化”。一个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企业文化就相当于这个系统的大脑,需要系统地考虑与构建,不仅要考虑物质文化,使每个企业中的人都能从中获益,使员工真正认同企业文化,愿意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既要让企业价值观被企业人所接受,又要让企业文化有合理的实现途径与方式,让企业文化真正能把企业人聚拢起来,让企业文化渗透到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五个链条”

1.企业文化中的制度观:“公平性―激励性”链。企业制度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度目的是为了约束人、激励人,公平性与激励性是必须兼顾的两方面不同要求。企业制度的激励性是指企业制度能够激发员工与组织保持一致的目标,保持实现企业与自身共同愿景的自主性和积极、主动性。公平性包含着公开和公正两层含义。[5]激励性与公平性是一对矛盾体,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公平性―激励性链”。企业的制度文化要发挥作用,就要真正贯彻执行,管理层尤其要起示范作用,还要完善实施和监督机制,时时、事事都按照规章制度来实施。

2.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价值观―共同愿景―核心竞争力”链。家族凝聚力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有很强的生命力。如能将家族凝聚力转化为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家”的观念,使企业成为所有员工的家,每个员工如同家族成员一样,存在自我约束、自我牺牲、自我合作的精神。企业文化的深层意义在于它将企业所信奉的原则、守则、最终目标内化为企业及企业每位员工的内心,每个员工都对自己企业的价值观的实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逐渐产生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会以企业文化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要求,来决定自己的作为,将企业的未来与自己的未来相关联,将企业的愿景作为自己的愿景。当一个企业所有人都在为一个共同的愿景而努力时,也就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链。

3.企业文化中的利益观:“员工―顾客―企业相关利益者”链。追求物质财富是传统企业的终极目标,却忽略了人,这一最重要的资源与财富。通过对台湾与日本企业文化考察可知,现代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人,重视企业员工,[6]重视利益相关者,建立员工向导型“员工―企业”理念,除了物质激励以外,还要加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打破“血缘、地缘、情缘”为核心的用人理念,[7]与员工进行信息沟通,了解员工,将员工的发展作为企业的职责所在。拥有高素质、高忠诚度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说员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顾客可能是影响最大的外部推动力,因为企业的所有产品或者服务最终都要接受顾客的考验、评判。除此之外,债权人、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以及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媒体、自然环境等等利益相关者都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8]企业文化应该关照到,考虑到他们的利益需求,形成企业员工――顾客――企业相关利益者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利益观。

4.企业文化中的关系观:新的“顾客―企业”链。台湾与日本的企业文化中非常注重“顾客”的地位与感受。“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很贴切地说明了顾客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在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高涨和企业产品差异越来越小的现代市场环境中赢得更多、更忠诚的顾客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美国管理学家阿德里安・G・斯莱沃茨基提出企业管理视角要从“内视型”像“外型”转移,以市场为导向,[9]重视顾客的需求,强化服务客户的意识。企业文化要建立新的“顾客―企业”链,强化员工对客户的服务意识,建立高效的客户服务部门,及时反馈客户的意见并进行跟踪处理。

5.企业文化中的经营观:“诚信―协作共赢―创新”链。单一地以利润为目标导向的经营观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着力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自身利益。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应以“诚信―协作共赢―创新”的经营观建构追求利润的合理性基础。台湾与日本的企业文化也表明了这一点。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是赢得大量、忠实客户的根本。企业内部员工秉持共同的愿景与共同的原则,发挥各自的专长,相互协作,和企业共同成长进步,并在自身提升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应对新的市场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秋娟.河北省区域旅游文化生态位测评及竞合模式研究.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10.

[2]郑丹凌.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战略决策研究,2010年第5期.

[3]黄大卫.台湾高科技企业发展经验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11期.

[4]王丽.日本式企业文化的宗教色彩.现代情报,2005年第3期.

[5]樊耘,余宝琦,张旭.组织文化激励性与公平性特征的实证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张婧.创新型人力资源流动与评价机制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35期.

[7]吕金记.民营企业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2期.

[8]梁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年第5期.

第8篇

关键词:英源外来词 历时发展 流行动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具有实用效益、居于优势地位的英语与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情感、体现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代表着鲜明的文化特色的汉语间的竞争与冲突,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现代汉语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这不仅是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与另一种思维方式的碰撞与融合,而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莫过于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从英源外来词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高峰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通过这一独特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潮流的走向、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的转变。

语言与社会共变,通过对当前英源外来词流行的动因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审视当前的社会现状、深入探索社会生活的奥秘、深刻体会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英源外来词这一语言文化现象。

一、英源外来词的含义

英源外来词有两层含义,一它是外来词;二它来自于英语。

首先,就外来词而言,它指的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关于外来词的定义及范围,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从流通现实和应用实际出发,我们赞同采用宽泛的外来词的界定范围。[1]这里,我们着重强调的一点是意译词、仿译词均属于外来词。

其次,英源外来词来源于英语。进入21世纪,英语作为人类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语言正在向世界各个角落渗透。著名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托教授曾指出“一种语言获得国际性语言地位,主要取决于母语民族的政治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该地位的保持则主要靠其经济实力”[2]。时至今日,英语以惊人的速度和力度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语言地位中独占鳌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美国、英国为首的英语国家的经济地位。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英语主要指流通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的英语。

二、英源外来词发展的两大

汉语与英语的语言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上半叶,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英源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次。

(一)英源外来词发展的第一次

第一次发生在晚清至“”前后。当时中国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历史变革,西学东渐的局面逐渐形成,大量英源外来词被迅速地吸收到汉语中来,形成了英源外来词引进的第一次。

清朝晚期,一部分西方传教士在译著传经时将当时西方的科学文化介绍到中国来,汉语从这些宗教和科学著作中吸收了不少英源外来词。

1842年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沉睡的古老中国的大门,使有识之士认识到振兴中华、发展国力的重要性。在“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的统领下,中华有志之士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这一时期的英源外来词涵盖了西方技术、政治、经济、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如:

自1868年开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了封建落后的面貌,逐渐全面超过了近代中国。这时,由于日本对“西学”的翻译和介绍远胜于中国、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中日“同文”等诸多原因,使译自日文的西方书籍在后迅速超过原来的译自中文的西文书籍,这一时期英语对于汉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日源外来词实现的。

1919年“”爆发后,在爱国青年高喊着的“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中,代表着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的英源外来词被大量被引入到现代汉语词汇中。如:

这一时期英源外来词呈现出以下典型特点:

1.英源外来词的来源渠道单一。这一时期的英源外来词主要通过当时的西方外交使节、早期的西方传教士以及受西方科学技术、政治、文化、思想等影响较深的翻译者、学英语的知识分子传入,而且后者起了主要作用。

2.涉及面由最初的科技、工业、政治领域向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渗透。这是与最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与后全盘接受西方思想的转变相辅相成的。

3.多音节的英源音译词占了绝对优势[3]。

经历了,国门被迫打开后,在“师夷长技以治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尽快地学习和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新兴工业、振兴国力,汉语对英语词汇的吸收主要采用了“拿来主义”,因此,这一阶段的英源外来词主要以多音节音译词为主。

4.传播和流通渠道有限

由于本阶段我国尚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后相对开放,但从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仍然比较封闭,加之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人较少,因此,英源外来词的传播和使用者往往仅限于翻译者及学习外语的知识分子。

(二)英源外来词发展的第二次

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至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速度的加快,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空前频繁地交流,英源外来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范围进入到现代汉语,形成了英源外来词引进的第二次。

在这一时期英源外来词呈现出以下典型特点:

1.英源外来词来源渠道多样化、流通传播领域广

改革开放初期英源外来词主要是通过粤方言被间接引进汉语词汇系统的。如,贴士(tips)、三文鱼(salmon)、奶昔(milkshake)[4]。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使珠江三角洲经济得到优先发展,“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粤方言的市场价值也随之提高,加之港台文化的推波助澜,粤方言很快成为强势方言。但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国沿海和内陆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减少,加之通讯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英源外来词从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领域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报刊书籍、广播电视到网络平台,比比皆是,无处不在。

2.英源外来词传播速度快、使用频率高

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各国间交往的日益便捷使东西方国家语言上的交流更加频繁,英源外来词传播速度得到空前提高。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英源外来词获得了更加快捷、高效的传播使用平台,而广播、电视、书籍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介则大大提高了英源外来词的使用频率。如“out”“GDP”“NBA”“hold住”等均是在各种新闻媒体、广告短片、娱乐节目中首次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的。

3.英源外来词融入方式呈现多样化

新时期英源外来词作为异域文化使者在与现代汉语、中华传统文化碰撞、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形式。目前,英源外来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子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英源音译词:包括纯音译词、兼表意的音译词、加类名的音译词三种形式。如:纯音译词——耐克(Nike)、厄尔尼诺(El Nino);兼表意的音译词——托福(TOEFL)、雪碧(sprite);加类名的音译词——保龄球=bowling+球、太妃糖=toffee+糖。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英源音译词由于具有浓郁的英语词汇色彩,因而在今天的商业销售领域普遍成为招徕顾客的杀手锏。如肯德基、凯迪拉克、摩托罗拉等。

(2)英源意译词:包括纯意译词、仿译词。如:纯意译词——链接(link)、附件(attachment);仿译词——峰会(summit meeting)、蓝牙(blue tooth)。

英源意译词承载了浓厚的汉民族固有的语言文化因素,其英语词汇色彩几乎被湮没。

(3)音译兼意译词:如:因特网(internet)、呼啦圈(Hula—hoop)等。

音译兼意译词既能传递出英语原词的韵味,又能满足汉民族的心理文化需求,是英源外来词的一种理想存在形式。

(4)英语字母词:包括英汉混合字母词、缩略英文字母词、英语原形字母词以及含符号、数字的英语字母词四种形式。如:英汉混合字母词——AA制、ATM机;缩略英文字母词?——BBS、VIP;英语原形字母词——Flash、party;含符号、数字的英语字母词——MP3、R&D。

这些英语字母词形式简约,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英语字母词呈现递增趋势并且由科技领域逐渐向日常生活渗透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许多英文科技术语字母词也随即进入汉语词汇,它们用起来经济简约,如GDP、SARS、IC卡等,很快便得到了广泛传播,占据了英源外来词的绝大多数[5]。

这些不断增加的英语字母词不仅流通于科技领域,并且渗透到文化领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如“out了”“hold住”“pk”“iphone”等英语字母词广泛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英语字母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展现了在悠久的华夏文明被西方文明超越之时,人们逐渐放下民族优越感,面对西方文化更加积极、务实的心态。

5.同义异形的英源外来词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后,两个甚至更多的英源外来词对应同一个意义的情况呈现递增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先后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而且两种方式势均力敌,同时并存造成的。如:披萨——意大利馅饼、麦克风——话筒、出租车——的士、工商管理硕士——MBA、飞碟——UFO等。这种现象恰恰适应了现代人交际交流的需要,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反映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人们丰富的社会语言生活。

6.呈现出一批能产性较强的英源类词缀

在对英源外来词吸收过程中,有的英源外来词语素被作为汉语类词缀使用,它们在构词中词义未完全虚化,构词位置趋于稳定,呈现出较强的能产性。如:

吧——bar:话吧、陶吧、吧台、吧女

秀——show:婚纱秀、生活秀、秀吧、秀场

这些英源类词缀派生出来的新词语虽代表不同事物,但又有纷繁复杂的联系,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形象思维及联想综合能力。

此外,一部分英源外来词呈现出“回流”现象,一些呈现出消亡之势的音译外来词,又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如安琪儿(angel)、麦克风(microphone)。更有个别英源外来词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呈现出即将被其英语原形词取代的趋势,如copy(复制)、party(聚会)。这种情况随着人们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呈现有增无减之势。

(三)英源外来词两次发展的对比分析

英源外来词的两次发展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社会变革的两个发展阶段在汉语词汇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同时英源外来词的发展变化又完美地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潮流的走向、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的转变。

1.英源外来词传播流通的渠道方面

第一次时期,代表西方事物的英源外来词主要是由当时的翻译家或学习英语的少量知识分子、外交使节、传教士传入中国,普通民众知之甚少,许多词语用字也较生僻。而改革开放后进入汉语的英源外来词通过电视、广播、书籍、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绝大部分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使用。

究其原因,与的“被迫无奈”不同的是今天的改革开放是主动与世界接触。随着人们英语普及程度的大大提高,以美国为首的英语国家的经济强势使其语言文化的渗透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为其传播流通提供了有利环境,而科技的发展促使传媒手段的多样化是个很重要的物质基础。

2.英源外来词传播流通的领域方面

两次所吸收的英源外来词均在科学技术领域占据了很大比重,这主要是由于科技交流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又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此外,科技领域内行业用语的更新速度快也是其原因之一。

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比较鲜明的不同点是英源外来词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渗透到当今的经济文化生活领域中。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高度发达的经济提升了英语及西方文化的市场价值,使其成为其他民族外来语言、外来文化的主要来源,对于正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来说自然也在其影响之列。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也表明,“外来语”更多是“先进”“中心”向“落后”“边缘”渗透,逆向流动的很少。因此,可以说英源外来词在如此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得以传播流通是当今时展的需要。

3.英源外来词传播流通的形式方面

与第一次时期音译词占较大比重相比,第二次时期英源外来词存在形式更加多样化,如出现了仿译词、音译兼表意词、音译加注词、字母词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中出现的许多音译词,由于其音译形式冗长并且容易让人费解,在第二次时期这些词的大部分都被意译形式所取代。如德律风——电话、梵婀玲——小提琴、开麦拉——照相机、盘尼西林——青霉素等。这无疑是英源外来词汉化或本土化的一次胜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人在新时期对西方外来文化更加从容的接纳心态。

此外一部分音译词,如音译兼表意词即使采用音译形式也出现兼表意的成分。如:雪碧(Spribe)给人一种“清爽似雪,晶莹如碧”的感觉;托福(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寄托了国人趋吉避祸的感情和心理倾向。这种兼表意的音译词体现了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固守,对外来文化包容性、适应性的接受过程。

而英语字母词的大量使用显现了人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积极入世、开放务实的心态。

4.英源外来词传播流通的速度方面

第二次时期,随着人们英语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化声像传媒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出于与世界接轨的需要等使得英源外来词的传播流通速度空前提高,这是第一次时期无法比拟的。

当然,英源外来词在当今浩浩荡荡的世界经济大潮中潮水般涌来,对于现代汉语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容地面对现实、在保持文化自信、自尊的同时采取宽容的态度接纳它们。

5.英源外来词再造新词的能力方面

第一次时期英源外来词再造新词能力几乎无从谈起,但在改革开放后引进的英源外来词中部分构词语素逐渐显现较强的构词能力,派生出大量新词。如“吧”“门”“秀”“的”“软”“硬”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几乎每天都有新事物、新现象产生,而采用这些英源外来语素派生造词更方便、快捷、多产,迎合了时代需要。如既有“软件、硬件”便有“软环境、硬环境”“软实力、硬实力”“软资源、硬资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源外来词在融入现代汉语词汇的同时,也从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改变了人们几千年来悠闲的文化精神生活追求,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文明物质成果的的诱惑和鼓舞下,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人生,转而过着更加忙碌、紧张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也是人们在汉语与英语、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频繁的交流与剧烈的文化冲突与碰撞中在社会文化生活上展现出的深刻变化。

三、英源外来词流行的社会语言学动因

1.英源外来词的流行是中英语言接触、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

社会因素决定了语言接触的深度[6],如足够的语言接触时间、接触强度、语言使用者积极的语言态度、广泛的双语制等均是合适的社会因素;同时接触强度越强,借用的成分、层次也就越多、越高。[7]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现阶段中英语言的接触正处于较强、较深的接触阶段,英源外来词流行于现代汉语是其必然结果。

2.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开放性及语言表达的缺位是英源外来词流行的内在动因。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汉语也不例外。现代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汉民族语言文化与英语及其西方文化在相互融合与碰撞中交流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当代表西方文化中新鲜观念、新鲜事物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与之对应时,新的英源外来词便得以在现代汉语中流行。因此,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表达的缺位是英源外来词流行的内在动因。

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为英源外来词的流行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科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互联网运用的日益广泛,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要求语言运用更加注重效率。而英源外来词中大量的音译词、字母词恰恰迎合了国际化的特点,提高了语言交际效率,因此被广泛应用,并大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4.英语的全球化传播及市场价值的不断提高是英源外来词流行的巨大推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英语国家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优势,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已经使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使其具有了其他语种无可匹敌的市场价值。英语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择业机会、事业成败甚至成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保障。因此,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不断从学校向社会扩展,人们对英语的认读、理解、接受和使用能力逐步提高,这大大推动了英源外来词的流行。

5.宽松的社会语言文化环境滋长了英源外来词的流行。

语言文字的应用与社会语言环境、社会语言态度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日益繁荣、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我国当前的语言政策肯定和鼓励语言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发展,整个社会语言文化环境比较宽松。这种开放宽容的语言态度、多元化的社会语言文化环境滋长了英源外来词的流行。

6.大众对西方文化认同感的不断增强加速了英源外来词的流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外交流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在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中,人们对于外来的新事物、新概念逐渐由理解到接受,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人们开放的思想、认同的心态加速了英源外来词的流行。

四、余论

丰富多彩的英源外来词的流行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必然结果,与汉语言词汇系统的自身特点有关,还受汉民族的语用文化心理及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而社会信息化、英语国际化、全球网络化更加快了其传播流通速度。对待这些形式多样的英源外来词,尤其是大量存在的音译词、英语字母词,我们既不能丢掉自我、盲目崇拜,也不能固步自封、盲目排斥,在坚持客观的发展规律的同时,应该在提高汉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基础上,本着自信、宽容的心态发展汉民族语言文化,对待英源外来词和西方文化。

注释:

[1]张德鑫:《第三次浪潮——外来语引进和规范刍议》,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3期。

[2]贺芸,庄成余:《论英语全球化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4]王浩:《现代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邓秀芬:《浅论粤方言中的外来词》,文学界,2012年,第3期。

[6]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