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职业发展论文

大学生职业发展论文

时间:2022-11-11 00:02: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职业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职业发展论文

第1篇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平.增强责任意识.全方位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2]金晓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4).

[3]袁贵仁.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23).

[4]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http://zepc.edu.cn/bys/renzheng/rz_Show.asp?id=216,2007-11-13.

[5]孙英浩.欧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6]周济.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林友照,吴昌标.高职生就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J].职业,2007,(21).

[2]管军.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3]覃干超.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4]邱勇强.我院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1).

[5]王耀华,叶青.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7,(20).

[6]王君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J].教书育人,2007,(3).转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周妍.浅谈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9):142-143.

[2]刘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46-50.

[3]朱永平.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

[4]朱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解读与思考[J].就业与创业,2009(7):33-35.

[5]王正斌,李春雷.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与发展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50-54.

[6]刘海斌.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20:175-176.

[7]孙立民,刘丽彤.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1:71-73.

[8]丁力轩.“多管齐下”做好高职院校的就業指导[J].中华建设,2013,09:130-131.

第2篇

关键词:个性利益动机;就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21-01

近年来,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为工作而奔波。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很多高校也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相继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整体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的个性利益动机出发,探讨了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以及这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产生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获取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它是胜任力,即大学生毕业后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及一系列与所在工作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是应对社会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需求,从而成功就业的系列专业技能。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精英教育时代中,大学毕业生是非常稀缺的,从而出现了就业特有的名词“包分配”,即大学生毕业以后由高校统一向用人单位进行分配,用人单位没有任何选择。而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阶段下,就业市场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包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种情况下,毕业生要想成功就业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二、个性利益动机及其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影响

个性利益动机即个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自身需求的追寻,而通常情况下的个性利益动机则是寻求自身利益的最佳点。

大学生在准备择业求职过程中,受自身体验及他人经历的影响,他们在就业早期对物质的追求则更加直接和现实,甚至把高收入、优待遇作为自己求职的首要必选条件。这是因为在经历了教育的高消费后,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教育投资成本,从而在对自身能力、就业目标,就业市场、就业前景等很多方面都不了解的情况下片面强调高收入、优待遇。大学毕业生受到此类“高薪优待”利益的冲击,势必在择业过程中无法冷静且全面的评估自己、反思自己,以及探索就业市场需求。

然而个性利益动机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并不完全只是消极副作用,合理有效的利用大学生的个性利益动机可以使就业能力的培养事半功倍。大学生个体是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只有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整个的培养过程才会行之有效。

三、如何在个性利益动机的刺激下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个性利益动机集中体现为“高薪优待”,追求高丰薪酬、优厚待遇,虽然它会在某种程度下影响其成功就业,但它却可以提醒众高校尽早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

1.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制定符合切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

大学生是择业就业的主体,首先必须使其清楚的意识到“职业”这一概念。高校教育应在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二年开始相关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而与此同时,鼓励大学生主体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等确立职业方向,制定周详而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自身的就业技能,为今后成功就业做好准备。然而就随机抽样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都是在大三的时候才开始有比较清晰且系统的“职业”概念,而更有15%的大学生则是等到了大四准备开始择业的时候才明白职业生涯发展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找工作”。以上的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必然也会阻碍他们成功就业。因而,高校应在大学生的早期教育阶段倡导并鼓励他们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积极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记录,督促相关老师进行实时追踪并予以指导。

2.个性利益动机为动因,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就业能力培养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就业能力不仅仅单指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它还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规划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等等。因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时候,我们应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指引和帮助,主要归纳为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指导:会学、能用、善管理和能创新。

将大学生的个性利益动机作为动因为培养其就业能力推波助澜,个性利益动机是个体追寻自身最大利益的真实体现,在利益的刺激下,行为个体势必会积极主动地为达到目的而不懈努力。那么,如何将这样一种动力因素有效地运用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中?

2.1高校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联系,在寒暑假为其提供见习生。高校通过就业能力培养记录档案,筛选优秀的在校大学生进入企事业进行见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筛选优秀的学生见习这一举措还可以刺激其他未被选上的学生,促使他们自觉、自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为争取下一次见习机会做好准备。

2.2不定期举办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讲座、论坛,开展就业能力素质拓展。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讲座、论坛,邀请校友或者成功人士参与职业发展经验交流,这将激发大学生通过别人的经历作为指引去寻找符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或者以此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榜样,激励自身为实现这一职业发展目标不懈努力。与此同时,高校适时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真实的求职过程,促使大学生提早进入择业状态,而模拟过程中造成的虚拟的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主体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他们也将更加自主,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实现高校有效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晓倩.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英国经验及其启示.教育科学,2011(4).

[2]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高教探索.2009(4).

[3]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 管理观察,2010(5).

[4]宋玉彬.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和方法研究.经济师.2012(1).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名称 职业指导 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前身源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该课程在国外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实现课程的本土化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迫切的现实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历史渊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就业指导”,特别是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始于“职业指导”,而“职业指导”之名借用于日本,之实源自美国,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1905年在第一次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Vocational Guidance”,在1909年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一书中,阐释这一术语。 

美国职业指导的帕森斯模式很快传人中国,最初的实践与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与推动分不开。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自此,该社每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1919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设立职业指导部,1921年设立职业指导委员会,1923年建立职业指导所,1927年创建我国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专门化的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以职业询问、职业调查、职业讲演、升学指导、职业介绍、择业介绍、改业指导为活动内容”。可以说,20世纪20~30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引介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实践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引起政府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指导在我国的发展中断了相当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指导在我国再次兴起,对于高校而言,多称就业指导。 

198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令,毕业生供求信息,沟通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客观条件,指导‘双向选择’工作的正常进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学校提供反馈信息。”这是“就业指导”概念在行政文件中的最早出现。《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至此,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成为高校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就业指导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讲,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开端于1986年个别学校的自觉。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高校均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开设讲座,编制讲义,课程开始萌芽。但是,在之后十几年的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处于非自觉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下进行,把就业指导视为非专业化的行政事务,浅表性地理解为“季节性快餐”——学生毕业时对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讲解、组织校园招聘会、就业技巧讲座等等。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摆在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所需人才。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截止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该课程,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仍然没有摆脱“路径依赖”,没有主动走上自觉发展之路。政府占主导、社会助力少、高校独木难撑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尚存在低效率、专业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单单依靠政府权威设计一个新制度、开设一门新课程,并强制推进,已不能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大学毕业生)的利益诉求,也不符合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一门学科、一个课程的发展,仅仅依靠“行政力”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理论界与学界的“学术自觉”。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概念厘定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职业发展”;二是“就业指导”。二者同时出现在一门课程中,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从侧面反映本课程建设的规范性问题,它是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瓶颈”。如果概念表述不规范、不清晰,将不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发展。 

迄今为止,关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教材及著作名称存在很大差异,常见的名称有: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实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概论、大学生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辅导、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等。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职业发展”等。上述名称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就业意识与观念。例如,从对象指向讲,“职业指导”涉及每个人(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多针对毕业生。从时间范畴讲,“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关注人的各个阶段,但是“职业发展”更强调生涯规划理论的综合性和前沿性;“就业指导”仅关注毕业时间段。从内容范围上讲,“职业指导”重视人职匹配,重心在规划,关注个体满意度;“就业指导”考虑更多的是就业准备,隐含对就业率的功利追求。 

对课程名称、核心概念进行比较,,优化内涵,规范外延,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指导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表述职业指导的性质,主要指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状况和水平;二是侧重于描述职业指导的过程。前者如,“职业指导是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角度,以自身的原始价值观出发,配合对自我的认识,包括性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一方面在自身兴趣和理想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事业生涯做出负责的计划与装备的心灵艺术。”后者如,“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应该说,我国现在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内容及方法等并没有超出职业指导的范围。 

第4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以及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扩一招、经济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家经济体制的转换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作为这个问题主体的大学生1身及其就业的思路。本文侧重于从大学生个人角度来探讨在全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并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1从供需两方面看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宏观角度来看,可分为两个层面:在数量上,一方面我国高校规模的连年扩招,使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攀新高,由2001年的114万人猛增至2007年的495万人;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许多企业面临停产、大幅裁员甚至破产,新增工作岗位数量减缓,造成新增毕业生人数与新增就业岗位在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这就必然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在就业结构上,我国就业结构总体呈不平衡状态:一是地理上的不平衡,绝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流向大中城市及东部发展较快的地区,而在西部及一些偏远地区存在严重的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问题;二是学科专业就业形势也存在不平衡,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2)从微观角度来看,虽然在总数上新增就业人数远远大于新增岗位数量,但在现实中既存在大量毕业生不愿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职业岗位是大学毕业生所无法胜任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来自高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在建立就业指导机构方面普遍缺乏有效体制,已经建立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也存在缺乏专业管理经验,从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欠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了解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有的指导中心只对大四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井不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其次,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招生和就业安置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个人有更多自由的同时也有更多的责任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观念和能力,不能够全面剖析自己,不能很好地挖掘自身潜能。在校学习期间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职业能力训练和正确的择业观;在择业时义表现出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盲目就业的现象较为普遍。

2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职业生涯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整个人生历程,它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培训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总体计划和总轮廓的勾画,具有粗略性、目标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它为一生的职业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含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源自于职业生涯规划,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我的全面剖析,结合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指导方针以及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白己的大学阶段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进行具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并在大学学习生涯及未来工作中付诸实践。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专业教师辅导、职业心理测评与职业指导以及相应课程的开设等内容,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合理地选择未来职业方向与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1)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湃规划教育,促使大学生客观、全面剖析自己,正确看待目前所学专业以及认识未来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就业做好基础信息储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我评估阶段,对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构成、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人探析,使其能够正确、客观认识自身优势及潜能,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做好铺垫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学生就读专业进行正确认识,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特征与对职业信息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专业与特定职业之间的关系,探索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方向,为就业做好充分的信息储备。

(2)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及目标,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做到有的放矢,为就业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口的以及在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各项技能,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全面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就业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

(3)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择业观,为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社会需求,发挥自我专长,寻求发展潜力、个人提升空间大的职业岗位;着眼于长远利益,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并很好地把握机会。打破传统的择业观念,将社会需求与自我需求完美结合,为自己开创良好的就业前景。从整个社会而言,也有助于解决人才供需中的现实问题。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路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就学校而言,要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建立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就社会而言,要积极配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为学校提供及时、准确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学生实习工作岗位,使学生对职业要求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就学生而言,要主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尽早开始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积极面对就业问题。

(1)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建立,提高从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广泛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目前,我国高教主管部门及各级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合理就业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情况是我国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在《高等教育法》第59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化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使大学生在人学初期就能够接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积极面对就业问题,井为未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使大学生尽早全面了解自己,确定目标,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实现从容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剖析、目标设定、目标实现策略、反馈与修正等四方面的内容。通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客观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能力,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倾向,从而确定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合理规划实现日标的策略。在之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不断调整和修正目标及其实现策略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口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够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规划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高职生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本文提出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思路,旨在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职业指导与心理教育齐抓共管的教育体系。

职业规划教育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评估外界机遇和制约因素,制订和修正个人职业奋斗目标和行动方案,选择和调整职业发展道路。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利用各种方法与措施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校园走向职场的准备阶段,培养就业能力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职业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两者互相影响。本文就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的思路。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高职生在应试教育单一的评价体系中,难以体验到自我效能感,更易体验到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另外,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导致高职生社会定位困难,高职生“弱势文凭”带来的就业压力等因素,都导致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大学生的对比研究。高职生在SCL-90的统计结果表明,高职生在各个因子上均高于全国常模(P

2.高职生就业压力引起的情绪变化。调查结果显示,面对就业有压力的占到84.55%,感到焦虑紧张的占76.25%,抑郁的占4.58%,恐惧的占6.58%。焦虑的主要表现是对未来超出实际情况的无名担忧和紧张,挫折承受能力差,稍有与预期不符的情况便易急躁,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抑郁心理表现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面对就业压力时觉得前途渺茫,难以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恐惧表现为,面对求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逃避现实,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情绪状态上,年级的主效应极显著。在焦虑上,大三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在抑郁上,大三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得分显著高于大三。

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各种负面情绪积压,对大学期间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对于其大学期间和步入工作岗位后的择业就业,都会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二、高职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因素:

1.在高考指挥棒下,大多数高职生在中学时期,在职业发展、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方面主观探索不足,以学习为主的生活模式,让他们对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够,在树立个人信念和发展方向的大学时期,经历较长时间的摸索,是可以理解的,这点和普通高校生并无差异。

2.从生源来看,中小学评价体系建立在学习成绩之上,而高职生多数在中学时期就成绩中低,难免影响自我评价,而自信心不足会导致其发展的主观动力不足。

3.高职生多数是高考落榜生,他们中有相当部分可能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就读了目前的学校和专业,需要更长的适应周期才能投入到现实的努力中。

4.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誉,对高职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误解,这使高职生充满了自卑感,在身份上不能认同自己,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2]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重心,除了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更应健全其心智发展,使其不仅掌握其专业所需的基本工作技能,更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使其在课堂外通过各种活动,达到充分认识自我的目标,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理清自我与职业、就业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三、高职生职业规划能力发展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悦纳自我、正视现实、善与人处、情绪乐观、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职业规划能力体现在,正确评估自身劣势和社会职业环境,制定出符合现状的追求目标和可行的操作方案,从而使自己从入校之始就置于一种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的修炼之中。一份有效的职业规划,往往是在充分正确地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它需要做好自我评估,包括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内容,弄清楚“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尽快适应社会生活。[4]

职业规划教育所倡导的学生主动、积极探索自我和了解社会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正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正是有效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学生才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职业发展的探索进程中。

四、职业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操作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育部文件[5]指出,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分为以下六部分展开: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

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职业规划教育,力求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学生形成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行动方案,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他们健康、负责任以及有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的意识与能力。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非常强调其经验课程属性,认为态度、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比技能的获得和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和每个学生的成长挂钩,多设计一些学生必须投入的活动环节,通过专题讨论、团队协作、辩论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中。

2.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即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应成为大部分学生得以形成独立人格和创造能力的平台。通过活动的历练,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开拓创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择业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一些,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3.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心理指导渠道。学校负责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实习期间带队老师等,经常与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渠道和方式,如BBS、QQ聊天、电子邮件等网络平台上提供的交流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等,使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通过心理测试、个别辅导的方式,不仅要着眼于辅导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更应加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应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的引导。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既是两项艰巨又复杂的工作,又是两项可以齐抓共管、相辅相成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研究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心理现象入手,整合各方面资源,使更多人认识到这两个手段的共赢效应,同时以学校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使这两项工作得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能够齐头并进,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利华,肖凭.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比较研究[M].教育与职来,2005,(30).

[2]杨新惠.民办高校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第6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88-03

[作者简介]李玲(1987―),女,重庆人,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助教。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这引发了学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极度重视。现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属于“90后”,“90后”大学生如何通过加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实现顺利就业,获得职业长足发展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可使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的理念,充分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探索现有与潜在资源优势,主动探索职业世界,匹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可能面临职业的横向转换和纵向发展过程中实现合理的生涯决策。笔者自制问卷,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上海市三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研,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1份,回收率97.43%,有效率98.02%。其中,男生42%,女生58%;大学一年级学生51%,二年级32%,三年级10%,四年级7%。

一、“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调查分析

(一)进校专业选择更加自主,对就业时专业对口要求相对宽松

调查显示,当前55%的“90后”大学生进校时是自己决定现在所学专业的,有22%是综合各方面意见决定的,而仅有12%的人是父母决定的,11%的人目前专业是调剂的。相对于邓洪宝在2006年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的仅有20%的学生是自主决定学校和专业这一结果,自主选择比例明显提升。而对于找工作时是否强调与专业相关,有36%的学生表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适合工作就行,30%的人认为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2%的人就业时选择可以放弃本专业,而要求就业时专业对口的只占14%。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时,专业自主选择程度较高,且对专业对口要求程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90后”大学生自身自主意识较强,且大多父母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文化素养相对较高,教育理念也较为开放。而大学生的专业自主选择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学校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43%的“90后”大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和学校表示满意。而造成对专业对口度要求降低的,更多是因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缺少明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规划

调查显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仅有22%的受访学生表示知道,45%的受访学生知道得很少,15%表示完全不知道,还有5%表示从未听过职业生涯规划。在所有调查对象中,非常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学习和工作计划的只占11%,清楚的占35%,不太清楚的占了38%,从来没想过的占16%。关于是否清楚自己的能力、性格方面的优势和劣势,11%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清楚,37%的受访学生表示清楚,而41%表示不太清楚,11%的受访学生表示没怎么想过。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的现象。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而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自身缺乏系统的梳理和认识,较少掌握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缺少清晰的自我认识和职业规划。

(三)获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途径较为单一

“90后”大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规划有哪些途径?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占81.4%,组织的生涯类讲座、比赛等活动占65.9%,自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占41.1%,另外,通过辅导员或专业教师、同辈咨询学习的占38.4%, 通过学校相关专业咨询人员的占9.2%,也有3%的人选择通过社会专业机构获得指导。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类基础课程、讲座等活动占了很大一部分,学校专业咨询人员或者社会专业机构的介入相对较少。调查发现,少数高校的职业咨询人员由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兼职,专业性不强,相比较而言,学生遇到职业生涯困惑更倾向于找大学辅导员或专业任课教师沟通。究其原因,目前虽然上海大部分高校都已配备专业职业咨询人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辅导,但这部分人员大都不是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与学生较为疏远,导致学生有问题时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专业咨询人员,而更多地求助于专业课教师或辅导员。因此,现在大力提倡更多一线学生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咨询培训,提高其职业咨询的专业能力。但如何让高校专业的咨询者走进学生,如何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在日常的学生教育工作中,如何让社会专业的咨询机构走进校园提供专业性更强的职业生涯辅导是今后要重点突破的。

(四)职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

本文以高登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和黄希庭对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从物质保障、工作环境、职业兴趣、职业发展、成就价值、工作创新6个维度设置问题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看重的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薪资待遇占47%,成就价值占41%,职业兴趣38%,其次是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分别占28%和23%,排在最后的是工作创新占15.4%。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除考虑基本的物质保障外,也很看重包括职位的晋升、培训等职业发展,以及职业发展所带来的成就价值。同时“90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重视与自身职业兴趣相吻合也是其凸显的一大特点。除此,有21%的学生也很看重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的环境和上下班的便捷程度等。由此可见,从过去的看重“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到既看重物质保障又兼顾自身的职业兴趣,看重职业发展所带来的个人价值,生活在信息大爆炸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

二、加强“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90后”大学生应重视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层思考

在进入大学前,学生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获得更高的分数而较少深层思考职业规划的问题。而进入大学之后,突然放松下来的他们不少陷入迷茫状态,不知道该如何为未来做准备,即使部分学生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也不了解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分依赖职业测评工具,缺少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90后”大学生进入职场,部分会出现频繁跳槽、归属感不高、责任心不强的不良症状,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这职业探索的关键时候,应树立职业生涯的理念,充分挖掘和认识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生涯人物访谈、生涯家族树、参加企业实习等重要途径探究职场,合理制订计划,形成符合自身的合理的生涯决策,并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贯穿一生的、不断探索自身与外界的互动过程。

(二)学校应提供多元化、全程化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

目前上海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以公共基础课的形式进行,有的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从调查也可发现,学生获得的生涯教育主要源于此,但生涯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效性,须根据“90后”大学生具有的自信活跃但协作意识较差,理性务实但功利性较强,理想信念薄弱但不乏爱国热情的特征,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课堂教学、小组辅导、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职业生涯辅导,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适应性评价、未来职务设计、角色转换,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且目前高校的生涯教育多偏重一头一尾,注重大一进校时的“适应性”教育,注重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技巧性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性。而在日本等发达地区,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全程性,从新生入学就为每个学生建立生涯档案,提供生涯咨询与辅导服务甚至对刚踏上就业岗位的毕业生通过信函、面谈等方式进行跟踪指导,打破了国内大学毕业了学校生涯教育就此中断的局限。

其次,在诸多发达国家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配比都控制在1∶200左右,而国内这一比例远远低于这一比值,且国内职业生涯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如何使这一从业队伍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质量尤为重要。

(三)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合力

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需要从工作机制、辅导内容、教育环境、实施平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建构。在德国,职业生涯教育形成了高效、合理、规范、有序的社会化教育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学校、私人介绍所、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机制。全国范围开通了职业指导和生涯辅导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和全国职业辅导服务网站,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方式进行宣传、职业辅导和生涯咨询,最大限度普及职业生涯教育理念。而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主要由学校承担,企业和社会专业机构介入较少,而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工作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拓展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工作的渠道,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设学校、家庭、企业、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不断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形成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的合力。

参考文献:

[1]邓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6).

[2]赵文莉.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研究――以上海S大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参考国内外各种有光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成果,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为主线,对职业决策的理论与模型、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职业决策困难干预方式、职业指导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职业决策的理论与模型

首先是职业决策精神观。Richard S.Sharf在其著作《应用职业发展理论到咨询》中,把Miller-Tiedeman的毕生职业理论( Lifecareer Theory)和Bloch和Richmond的相关概念结合起来,认为他们的理论代表了职业决策的精神观。持有精神观的研究者把工作看成一个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和发展自己的场所。Miller-Tiedeman认为,个体应该重视来自选择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关注对与错的答案。其次是职业决策的认知信息加工观。Peterson及其同事将信息加工理论应用到职业决策中并提出了四种假设。他们用信息加工金字塔来说明个体职业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个体的信息加工包括三个成分:知识领域、决策技巧领域和执行加工领域。最后是职业决策的PIC模型。PIC模型中涉及7个基本概念,即职业的有关方面、可选职业的核心方面、方面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方面内水平、方面内偏好、有结构和无结构信息、敏感性分析。

Gati等人认为,职业决策过程的本质是找到与个体的偏好和能力最兼容的可选职业。在多数情况下,广泛尝试所有的可选职业是不实用的。所以,他们把职业分成具有不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三个主要阶段:(1)预先筛选可选职业;(2)深度探索有希望的可选职业,该阶段目标是确定一些既有希望又适合个体的职业;(3)选择最适合的职业(Choosing the Most Suitable Alternative)。

2.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

2.1职业决策专业影响

职业决策受毕业生自身专业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接受了大学为其规划安排好了的课程教育,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为大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大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并在其相关领域有所发展乃至促进相关专业的发展。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大学专业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在走_L岗位前的实际拥有的能力。毫无疑问,拥有较高能力的大学生有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在职业决策上也有更广的选择余地,而能力较低的大学生则会因缺乏竞争力难以让自己获得专业对口的职业甚至要被迫选择专业不对口的职业,继而影响其对职业的决策。不同个体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并且客观的社会需要也更是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是就业冷门,不易就业,或者同期毕业生太多,竞争压力过大,等等。

2.2择业心理影响

大学毕业生择业受其择业心理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在一般情况下,有些大学毕业生会希望寻求一个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待遇优握且有发展前途,让其“有面子”的工作职业;有些大学生则是希望可以回到家乡.或者是到西部地区.利用所学促使一方发展。总而言之,这和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不同有重要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其职业价值观,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决策。并且,不同的人择业要求不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职业认识及态度不同,进而择业要求不同;同时,即使面对同一个职业,不同的人也会因为自身的种种因素而有不同的认识或态度,继而择业要求不同。另外,不同的人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不同,即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不同。自我效能感最初被定义为,人对自己为获得预期结果所需施行的行为能力的信念,之后又扩展为:“人们所具有的,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施加控制所需能力的信念。”因此,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并不是指大学生实际拥有的能力,而是指其自身的情绪调控、学习潜力、自我调节及自律能力等。Taylor和Betz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包括对一些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即个体的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的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效能者无法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一些研究还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还调节着职业决策中的焦虑水平,应付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决策水平就越高,焦虑水平越低。

2.3社会环境影响

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还要考虑一些外在的环境问题,比如歧视问题中的性别歧视。职业类型按性别分类,反映了社会对两性应该从事相应工作的传统观点。虽然现代的性别歧视不像几十年前那么严重,但不少职业本身带有一定的性别选择,比如多数要求重体力劳动的职业多偏向选择男性;另外,某些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也会有性别选择,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又如乙肝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或者职业拒绝患有肝病的大学生就业,甚至为大学生职业决策造成一定困难。并且,不同职业其本身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某些职业本身的工作环境较为严苛,比如喷漆车间等,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而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向往职业和工作环境喜好相悖的矛盾,这也会成为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另外,家庭或重要他人的意见、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当下社会总体经济的景气程度,等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根据Eli Ginzberg的观点,早期个体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职业培训,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就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了解,慢慢熟悉相关职业直至具体化,并缩小自己的实际选择范围,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但是,如何整合已有的知识元素并帮助自己确定职业,也就是理想的实际化过程,也会给多数大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影响职业决策。 2.4择业动机

人们找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谋生。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很显然,工作可以换取各种具体的奖赏,如薪水、职称、名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外在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比较认可清教徒式的工作伦理,即“工作本身就很重要”的观点。鉴于这些看法,工作被认为是一种有意义的东西,它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内部动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甚至使其在其职业决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矛盾,继而成为职业决策的阻碍。

2.5焦虑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焦虑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成为了职业决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Goodstein (1965 )提出,作出职业选择需要特定的信息和技能,面对所需信息和可以培养特定技能的机会时,焦虑可能会妨碍个体获取信息以及利用这些机会来培养所需的技能,从而影响个体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

3.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方式

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有几种方式,概括地说,学校职业指导的主体干预方式有三种:一是职业指导课程,二是职业发展团体辅导,三是个别咨询。叫职业指导课程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常用的职业决策干预手段,由就业辅导老师介绍当前的职业现状与前景,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但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兼顾。职业发展团体辅导则是由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与职业规划的指导,对师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高校才能做到。个别咨询是最具个体性、独立性的职业决策干预方式,它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职业指导老师要对学生个体的兴趣、职业倾向、性格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能够提出一些实际且有效的职业指导意见。这种干预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与财力,高校无法普及。且个别咨询的干预方式已经市场化,如职业决策分析师、职业规划师等职业的出现。

4.职业决策研究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启示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发展演变中的永恒主题,时高校确立科学发晨的就业指导观意义重大,并就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活的灵魂,是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丰富的哲学和辩证法思想。“与时”就是要与时代同行,“俱进”就是要顺应潮流,反应迅捷,应变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灵魂和主线,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指针。就业指导从其诞生之初起,虽历经沧桑演变,但与时代同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成才的指导理念一直是其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使命,这与“与时俱进”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高校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发展演变始终渗透着“与时俱进”的思想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产生发展无不得益于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的职业指导。而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在发展和演变的进程中无时不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职业指导兴起于2O世纪初期的美国。当时日益加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威胁着传统的就业结构,社会职业分工日益复杂,使人很难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致使许多人从事的职业不适合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而遭受挫折,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进行合理的定向与分流,接受就业教育和辅导。此外,当时欧美正兴起心理测验运动,心理学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前者对职业指导提出了现实的需要,后者则为职业指导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依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各国都先后确定了以心理测验为手段进行定向分流与就业安置的职业指导制度,职业指导便应运而生。这个时期职业指导以帕森斯(Par-8or1$)的“人职匹配理论”为代表。职业指导的目标就是根据人的兴趣、能力与社会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相匹配,为人谋职,为职找人,实现充分就业,人尽其才。但“帕森斯模式”关注的焦点是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如何根据心理测验来帮助他们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对学生进行升学和就业分流的指导,这种静态的职业指导观所隐含的理论假设是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特定的职业领域与之相匹配,人的职业选择是一次完成的。但这种指导观在实践过程中突显了其弊端:一是人的职业心理、行为存在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组织动荡增多和社会变更的加剧,人的职业发展呈现流动性韵特点,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三是在进行职业指导时,过于强调指导者的作用,指导者与被指导者角色错位,不利于调动被指导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指导效果。四是人的个性品质是很难进行客观测量的,因而很难对人的个性品质进行精确分析并形成“刚性”的匹配模式。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由先进的工业国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社会经济结构与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6年美国白领职员人数首次超过蓝领职员,而且各种职业的本身也发生实质性变化;新旧职业更迭加速,职业要求日益复杂化,职业的专业界限也日益模糊,这些复杂性与不稳定性给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也对职业指导提出了挑战和要求,昔日鄂种传统的静态的指导观已显然不合时宜。此时金兹伯格(Ginzberg)和萨帕(Super)等人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理论,试图去弥补传统理论认识和实践模式上的误区。萨帕认为:“人的职业态度、意识和要求等并不是在面临选择时才具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孕育了职业心理的萌芽,随着年龄、资历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人的职业选择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职业发展如同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不回阶段,要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等价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职业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职业发展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导致职业选择时发生障碍。”职业指导就是要研究人的职业心理发展阶段,引导人形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实现自我价值。这种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人们历来把职业选择看作是个人生活定时期出现的静态事件的观点,明确指出了人的职业选择是人的一生中一系列连续的行为过程,职业指导也应看是一个系统地贯穿人的一生的动态过程,从纵向上拓展了职业指导的时空,无疑是职业指导史上一个里程碑。但到了2o世纪8O年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劲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的谋生职能在逐步弱化,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则成为人的兴奋点。萨帕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生涯发展理论,认为职业生涯发展不只是包含职业生涯,还包括人的家庭生活。将生涯定义为“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变方向和历程,包括人的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类型;它也是人自青春期至退休之后一连串的有报酬或无报酬职位的总和,甚至包含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生涯辅导应根据生涯发展规律,对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辅导。而哈佛大学教授雪恩(Schein)则从组织心理学角度,在系统研究人的生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人的动力理论:即组织和个人互惠。在他看来,个人与组织双方同处一个社会,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同样的成功标准和生活道路,个人和组织是相互依存的,为了组织和雇员的长远利益,组织应通过提供自我评估的工具和机会,进行个别辅导,实施培训等,来满足职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促进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生涯辅导就是要使人们促进工作和家庭的有机统一,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完美人生。从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发展演变进程来看,一条顺应时代呼唤和大学生要求“与时俱进”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使之形成了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实践模式。

二、在就业指导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是要顺应时代呼唤,重视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创新就业指导机制,建设服务型和负责任型的高校

大学生就业牵涉千家万户的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各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就业工作,把之视为“民心工程”,但我国大学生就业近年来似乎遭遇了“寒流”,就业景气指数不容乐观,“就业难”让学生焦虑,家长焦心,学校焦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一直以来存在着重就学(招生),轻就业,忽视就业指导的现象。认为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不能整天想着“销售”,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不承担责任。据国内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6.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视不够。”腓不知,就业状况是招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没有哪一个家长和考生愿意去报考一所毕业生无人问津的学校。因此没有较高的就业率就不会有充足优秀的生源市场,而没有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也就不会有高就业率。那种只重视招生,忽视就业和轻视就业指导的做法是一种短视行为、急功近利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按理讲,向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服务这是高校的庄严承诺,也是高校应尽的法律和道义责任,是建设服务型和负责任型高校的必然选择。因此高等院校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充分认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及时了解和预测各行业、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各种职业的最新要求、标准,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规模、课程结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从而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的要求,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要创新就业指导机制,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发展大大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发展,满足不了大学生的要求和愿望。据调查:在“你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了解吗?”和“你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自己的特长?”的问题调查中,“有49.8%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而后者“有80%多的大学生知道自己特长是通过自己判断和周围的人说的,真正通过科学测试的只占3.43%,”在“如果想接受有关前途(就业升学)的辅导,谁最适合?”的调查中,“大学生首选社会上服务机构人员”。因此我国高校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大胆地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鼓励有实力、资质的社会就业指导机构参与高校的就业指导,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展开竞争,以竞争促“特色”,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对这些社会指导机构的监督,规范其行为,防止出现违规、违法的操作,损害学生的利益,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影响高校的稳定工作。

三、在就业指导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是要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观,推动就业指导走向开放、多元和动态

“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就业指导中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变,区别对待,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和时代化的特点,推动就业指导走向开放、多元和动态。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校要树立动态的就业指导观

人的职业态度、意识和要求等并不是在毕业生时才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孕育着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阅历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变化,人的职业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职业选择不是学生面对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事件,而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可以预测的动态过程。同时职业发展包含一生所有的角色,每个年龄和生命阶段都有不同的角色使命,角色的转换和角色的多样性也折射出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就业指导也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是系统科学的工程,要通过研究和探讨各个职业选择过程的规则与脉络,引导大学生以动态的眼光看待职业和职业选择,职业不是一个固定的工作,而是一个人一生一系列连续的生活过程,不能以一次职业选择成功与否来判断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辉煌,要在动态、竞争和流动中发展和培育人的职业态度、信念、兴趣,使人在职场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职业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并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就业指导的魅力所在。

2.高校要树立发展的就业指导观

职业发展探讨的是人生的发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可能一步登天,尽善尽美,成就事业辉煌。职业发展如同人的心理、生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任务,前一阶段任务完成与否,会影响后阶段的职业成就,并导致职业发展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发展与自然法则一样环环相扣,没有春耕、夏播,哪来的秋收和冬藏?职业发展的终身性与整体性从大自然发展中可以得到最好的注释。因此就业指导目标就是对人的职业发展的援助活动,援助人们在职业选择与适应上的发展,使人形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实现自我价值,不断走向职业成熟,达到自我开放,自我理解,自我实现的目标。对高校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指导教育看作是大学生所接受的终身发展教育的一部分,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去,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规划中,使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接受较为规范、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在一年级侧重性向测定和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二年级侧重职业能力培养,了解和熟悉职业发展状况;三年级侧重职业定向,开展实践和培训活动;四年级侧重政策程序和择业技巧指导。四个阶段相互衔接贯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和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还要“前移”,与中学阶段相衔接,又要将之“后移”,关注大学生的职后发展,并寻求建立一种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动力。

3.高校要树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观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罗安(Roe)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特别是童年时期受挫或满意的经验,对于职业选择方向有重大的影响力。“生长于关爱、过度保护及过度要求的家庭者,将发展出倾向于人的性格,而选择与他人有关的职业;生长于拒绝、忽略或不稳定的家庭者,将发展出倾向于人无涉的性格,而选择与他人无关的职业。”安由此提出了个性化的职业选择理论。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力特长、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职业适应性、发展潜质等,在职业选择时要根据这些差异性、特点来选择职业,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模式,做到因人而异。但目前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忽视择业的个别化和差异性等问题,存在从众、攀比等心理,导致择业期望值攀高,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对职业声望要求高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评价职业声望的标准,使之明白声望高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高,挑战性强,竞争压力大,别人适合,而你未必适合,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对工资待遇要求高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职业和市场动态行情,了解影响工资待遇的因素,引导毕业生合理报价;而对性格外向、协调管理能力强、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则要鼓励其增强信心,走自主创业之路。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不要攀比从众,随大流,择业时充分考虑自身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能力素质、职业适应等特点,主动走个性化就业之路,避免出现“橘化为枳”的尴尬局面。

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民办高校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出发,在探讨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课程目的与教学构建、教学时段与课时安排等方面,提出课程建设中的一些建议和思路,供大家参考。

高校学生这几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各个院校都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在教学上纷纷开设或准备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作者认为,作为在竞争环境中处于“先天不足”劣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应尽快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这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一生的职业发展影响重大。由于该课程的开设尚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模式。作者通过走访调研和结合自身的工作特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三个认识误区:(1)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规划。(2)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职业规划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3)职业生涯规划是个静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

2.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1)理念缺失。(2)机构缺失。(3)专业教师匮乏。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生只有在大四就业时,学校才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大学期间”占15.9%,“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在小学和和初中阶段目前还是空白。

关于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几点建议

1.课程目的。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设计和实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觉、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人生是一种经营的理念,每个人都在经营自己的人生。经营人生的三个基本:经营什么、何处经营、怎样经营。明确职业生涯设计是经营人生最好的投资,通过不断修正与提升职业生涯以形成怎样经营人生的基本模式。最终实现人职匹配,使个人目标与目标相吻合,可以使个人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充分地、合理地、有效地进行配置与利用,达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获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2.教学内容构建。由于目前开设了该课程的院校选用的教材有不同的版本,有自编的和选用的。所以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也不尽相同。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本人倾向于从学的角度构建整个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了解自己,认识自我,自我探索。让学生明确自己经营什么,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谋生,找出自己的职业倾向。(2)了解职业及职业环境。让学生明确自己何处经营。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指人生经营的地点;二是指人生发展的方向。设计职业通道与行动计划。(3)对职业目标的探索。通过对职业目标的评估和反馈,及时修正、调整和提升自己的职业方向,逐渐向自己的职业目标靠拢。(4)自我提升与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时段与课时安排

1.教学时段安排。根据各院校对该课程教学时段的不同安排,本人倾向在大一的下学期全面开设该课程。其理由是:(1)学生已经通过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基本上熟悉了新的环境,了解了所学专业及专业设置中的相关课程,也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同时,也会发现一些,如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学习的意愿与初衷有很大的差异;对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感到困惑和麻木等等问题。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正是时候。(2)学生通过自我认识、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了这个前提和基础,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职业通道,制订实现职业目标的行动计划。比如,需要参加何种培训,以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参加何种的实践,以获取相关的工作经验积累。 转贴于

2.教学课时安排。各高职院校对课时的安排,根据调查结果为:作为独立或合并课程开设的,在课时的安排上有20~36课时不等;作为讲座形式在新生和毕业前开设的有8~10课时不等;只在毕业前开设讲座的有6~8课时不等。本人对本课程的课时作了一些安排,建议为30课时左右,对每一部分的课时安排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不同程度作合理的分配和相应的调整。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民办高校中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一生的职业发展影响重大。但对该课程如何设置,课程体系如何构建,教学如何组织与实施,如何达到一个预期的目的,还需要一个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建新等.《大学生生涯辅导》,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周凯.《近六成学生对就业“没想清楚”》,《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23日.

[3]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10.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干预路径

一、就业困境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决策困难问题

根据麦可思最新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9.2%)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80.6%、81.3%)相比有所下降”[1],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导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终生学习理念普及、工作转换频次增加、不充分就业比率攀升等社会现状之外,也涉及到高校工作模式“重安置轻发展”的倾向和学生扎堆体制内单位和选择主动失业等学校和个人因素。因此,研究并改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状况,应该成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偏重“就业安置”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高期望

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在就业影响因素中,“工作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最为重要;学校名气、热门专业、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的重要性一般,排在中间位置;亲朋好友、党员干部、性别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等相关的因素最不重要。”[2]这表明学生对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决策能力具有较高的期望。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将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和霍兰德“人格――职业匹配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却犯下选择性盲目的错误,片面地将其设想为完成毕业班“就业安置”任务的“特效药”和“季节性快餐”。“临门一脚”极易导致就业指导缺乏“发展之实”,学生则会因信息渠道不畅和职业道路迷茫引发负面情绪。

(二)部分学生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与市场需求的现实不相吻合

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这就导致了他们就业方向狭隘,条件反射式扎堆体制内单位或选择主动失业。一方面,本科毕业生们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是择业首选。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预期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36.5%的受访毕业生倾向于进入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而已签约受访者中仅有14.4%进入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相反虽然仅有6.2%的受访者倾向民营或私营企业,而实际上已签约受访者中33.8%进入民营或私营企业。[3]另一方面,部分本科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所适从,主动失业和“啃老”现象频发。更多的二本高校、“百搭”专业遭遇更明显的“寒流”,学生的心态较以往发生很大变化:以前的学生觉得不工作可耻,但现在觉得理所应当,部分家长娇惯子女,即使子女毕业回家啃老也不在乎。

二、职业决策困难理论为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职业决策困难理论回顾

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界定,有些学者认为是一个过程或状态,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具体面临的问题或困难。加蒂、克劳兹和奥西普三人将其定义为个体在进行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4]依据理论,他们发展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的模型。在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论模型里,职业决策困难主要包括三个独立的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有3-4个具体的小类困难。

1.职业决策前期:准备缺乏(Lack of Readiness)因素,包括3小类困难:(1)动机匮乏(Lack of Motivation),没有决策的意愿,主观上不考虑或不进行决策;(2)犹豫不决(Indecisiveness),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摇摆不定,下定不了决心;(3)信念不当(Dysfunctional Myths),存在对未来职业的不合理认识和非理性的期望。

2.职业决策中期:信息缺乏(Lack of Information),包括4小类困难:(1)决策流程的知识缺乏(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Process),对于职业决策的具体流程,缺乏有关特定步骤和决定方法的知识;(2)自我信息缺乏(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Self),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缺乏系统的了解;(3)职业信息缺乏(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Occupations),不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无法找到或判断与自己求职意向相关的职业信息;(4)有关信息获取方式的信息缺乏 (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Ways of Obtain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3. 职业决策后期:不一致的信息(Inconsistent Information),包括3小类困难:(1)不可靠信息(Unreliable Information),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探索存在问题,获得的相关信息不可靠;(2)内在冲突(Internal Conflicts ),内心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存在矛盾现象,出现心理混乱状态;(3)外在冲突(External Conflicts ),内心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与自己认为重要的人的看法是矛盾的,出现意见相左情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参考涉及的量表包括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CDMSE-SF)。1.职业决策困难量表。1996年由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约拥俸涂死妥冉淌冢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奥西普教授合作编制,并于2000年修订完成。CDDQ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可用于评估职业决策困难的情况和原因,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检测干预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的措施的效果。2.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2003年由龙燕梅对泰勒和贝兹所的择业效能感量表进行本土化后所得。

[5]泰勒和贝兹的择业效能感量表乃是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克赖茨的职业成熟理论,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而成的,反映了自我评估、信息获取、目标筛选、计划制定和问题解决等五种职业选择能力。[6]

本次研究的对象界定为上海SF大学的本科学生,其中男生62人、女生238人;大一学生50人、大二学生50人,大三学生100人、大四学生100人;共发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97.67%。调查问卷题目是职业决策困难的表现,所以整个样本分值越小说明困难越小,分值越大说明困难越大。数据输入电脑后,处理主要使用SPSS 15.0 for windows。

三、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一)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经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研究样本均值3(样本均值a=3.55392)的有214个,占总样本的73.04%。这一结果与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是相符合的。

通过低水平职业决策能力样本的4个因素与均值对比可知,年级因素的均值a=3.00395、性别因素的均值a=3.63546、家庭因素的均值a=3.52743、社会实践因素的均值a=3.95642。这些样本中,职业决策困难影响的顺序依次为:社会实践>性别>家庭>年级。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1.年级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显著

在调研显示有73.04%的学生职业决策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年级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显著也就意味着,尽管不少学者呼吁,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要低年级化、全程化,但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在在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认知方面的低成长倾向仍然十分严重。此外,如今大多数的高校拥有多个校区,这使得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的接触机会变得更少,同辈教育的效果随之减弱。

2.性别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十分显著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能力上的差异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在资源整合上,男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要优于女生,从这个层面来看,其在决策时相比女生更为理性。另一方面,男生在理性思考的同时,也会更多地为生存压力所迫,最终做出非理性的选择。特别是在“北上广”地区,物价水平相对较高,大学生收入与实际购买力相比毫无优势,男生在择业时无疑会做更多的经济考量,这必然会增加职业决策的难度。

3.家庭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可忽视

家庭因素主要考量的是父母就业情况和学历层次。一方面,父母的就业情况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的影响并不显著,但父亲就业情况相对母亲的就业情况对于孩子的职业决策困难有更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的学历层次对于子女影响却是巨大的,而母亲的学历对于孩子职业决策影响更为显著,主要表现为目标筛选、计划制定与问题解决的不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非理性信念,对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群体这是不得不重视的现象。

4.社会实践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有重要影响

除了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最差的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得分较高外,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中上的学生的各项指标得分都较高。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情况对于职业决策困难无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中下的学生比较容易缺乏职业信息、缺乏自我信息、缺乏动机与陷入犹豫不决的状况。

四、干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的路径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将其低年级化与全程化。

职业发展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入校的适应教育开始,并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而逐步增加更全面的内容。而职业生涯咨询工作也是一项防微杜衅的长期任务,等到学生因为职业决策困难而产生心理较大波动的时候,为时已晚。而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与生涯咨询的同时,还因注意高年级同学对于低年级同学的引导作用,重视同辈群体间生涯咨询的引导效应。

(二)关注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的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的侧重点。

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没有必要去刻意回避男生和女生面对同样情境时的不同职业决策。现实情况下,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客观存在,不同的性别对于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高校应该深入调研和探讨男生和女生面对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因不公正性别对待而遭受权益损害和产生负面情绪。

(三)重视基于家庭因素在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中表现的个性化需求。

将学生统一起来上大课的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模式面对80后、90后大学生已经越来越显得无力了,80后、90后大学生叛逆、张扬的背后是基于家庭因素而表现出来的个性化需求。一切特殊的需求都可以从他们成长的环境中找出对应的原因。高校应该在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和氛围营造,增加与家长交流分享的频率,比照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行为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计划。

(四)关注社会实践困难的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

在上述分析中,已经可以判断出社会实践对消减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正面作用。因此在现实工作中,高校应该积极构建以学生生涯发展需要为标的的社会实践体系,做好制度设计、资金保障、师资培训和基地建设等系统工作。要特别关注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拒斥心理和行为的学生,他们可能就是将来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要尽早介入,提前谋划针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的内容。

(五)进一步开拓创新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的工作方式方法。

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决策困难情况说明,除了结合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之外,高校工作者还应该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理论和实践方法,如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施罗斯伯格的4-S转变模型、威廉・詹姆斯的超个人理论等,可以通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来激发学生在学习表现、专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的正面信念。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 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初显――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N].光明日报,2015-07-17(05版).

[2]岳昌君.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N].光明日报,2014-1-28(13版).

[3]杨群.到5月,38.9%的毕业生没找到工作[N].解放日报,2013-7-4(06版).

[4]I. Gati, M. Krausz & S. H. Osipow. 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6(43): 510-526.

[6]N.E. Betz&K.M.Taylor. Manual for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Scale[M]. Columbus,OH:Author, 1994.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观念;目标,体系

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工作场地、经费、乃至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等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处于起步阶段,与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外高校的情况相比差距更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职业指导认识模糊,缺乏专业的、稳定的职业指导队伍等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笔者认为要从更新观念、明确目标着手,构建起健全高效的工作体系和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保证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更新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观念

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形势,高校的职业指导应该与时俱进,开展工作需从转变观念开始。

1.指导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当今形势下,高校职业指导不仅仅是进行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就业指导,而是应变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就业政策与维权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指导,内容更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辅导。

2.服务对象也应扩大:过去的指导只是面向当年毕业生,而现在,服务的对象应该扩大到所有有需求的在校学生或已毕业学生,也就是说,对已毕业且有需求的毕业生我们也要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服务:所以,服务的时间也应是相应变化的。应由对毕业生毕业前的指导变为大学生在校全过程+毕业后的跟踪指导。

3.辅导形式应多样化:过去单一的讲座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与大学生的需要了,应该采取以纳入正常教学体系的职业指导课程为主,以讲座、论坛、咨询、实践为辅的多元辅导形式的结合的全方位的指导。   4.职业指导部门职能须转变高校职业指导(发展)中心由过去单一行政管理的职能完全不能起到职业指导的作用。根据现在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职业素质的要求,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心的承担的职能应该是教育、辅导、服务、管理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职能。高校的职业指导应朝着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二、明确高校职业指导的目标

我们当然知道,高校职业指导是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帮助的,而社会需求、所受教育、家庭背景及个人特点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形成了大学生迥异的就业追求,所以,面对不同需要层次的学生,高校职业指导应建立有层次的、蕴含不同任务的目标。

1.初级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对于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助力大小无形之中成为衡量高校职业指导有效性的指标之一。

2.中级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寻求匹配度较高的职业。如果职业指导目标仅仅停留在实现就业这个层次上,则不能保证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水平,因为在这个目标层次上,人与职业的深度协调没有成为有意识的关注对象。如果说学生未能就业,是人才资源的显性浪费的话,那么人与职业的不协调则是种隐性浪费。因此,学生与所获取职业的匹配、和谐成为职业指导追求的高一级目标。

3.高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以谋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和谐、匹配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种动态的,职业的适应、调节乃至流动、开拓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追求长远的高质量职业生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大学生自己必须不断适应职业发展需求调适自我。而这一切要依赖他人指导、帮助,显然很困难。大学生如果自己拥有较高的职业调控素质,则能更好地应对社会需要,有助于他们将职业的和谐感延续到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毕业时选定的职业。因此,学生的职业长远发展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职业指导的最高目标。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的工作体系

国务院国办曾发文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并将就业和服务体系的构建作为建立现代大学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构建科学健全工作体系。高效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是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就业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因此,工作体系中一级应为由校领导班子及就业机构及企业人士组成的领导小组:二级为学校职业指导中心(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的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三级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在学院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和职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四级为职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五级为学生代表。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在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以上工作体系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重要作用;能保证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贯穿大学生阶段的全过程,保证参加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保证校、院两级机构的协调和互补性;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成才的自主性。

2.建立与工作体系相应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将校领导及行业权威人士纳入职业指导工作的决策层,保证工作体系朝着正确方向运转;二是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落实职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政策,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引导和激发院系及个人的积极性,保证工作实效;四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广泛收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开展教学教育改革。

通过体系与机制建设,建立学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作,专兼职人员结合,全员参与者的职业发展工作体系。

四、构建高效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高水平的职业指导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路径;深入有效的职业指导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改变目前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佳的现状的办法是创新职业指导的课程体系。

1.完善的辅导结构,根据目前就业形势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必须以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讲座为补充、以多样化的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建立立体、全面的辅导架构。

2.拓宽课程内容:高校的职业指导内容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来设计。在学生的意识唤醒阶段(一年级),我们采取传授职业生涯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做出理性思考为方式:在学生需要实践辅导的阶段(二、三年级),我们采取开展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职业化素质培养的方式;在学生临近毕业需要就业指导的阶段(三、四年级),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政策、维权知识、就业心理、就业技巧、职场生存和发展辅导的方式。形成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内容的毕业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形成以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讲座为补充、以多样化的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的体系。

五、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最后落实在职业指导人员的身上,队伍的素质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所以,要有效的开展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应该是重中之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由职业化的服务人员、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专家化的咨询队伍、经验丰富的校外兼职队伍组成。一个称职的职业指导人员需要具备较全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对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有一定的了解。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素质离要求还很远,要改变现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

1.引进与提高相结合:教师应以引进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社会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为主。保证带头开展教学科研:其他人员以多方式提高为主。

2.培训与系统学习相结合:教师队伍培训采取参加培训、开展科学研究、攻读高学位、学习其他知识、到企业兼职的办法。

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生态学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也是高校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更是高校师资群体中不可或缺的生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生态的视角考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生成因素,提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态构想,为稳定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建言和实践建议。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态意蕴

生态学的核心是系统论、整体论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整体论观点及可持续发展的有序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特点,恰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律吻合。而辅导员发展权利应当“在需要与限制之间,需要表现为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是满足生活的可能;限制表现为对欲求的控制与对资源的节约,它是满足生态的可能”[1]。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时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因子。当我们用生态学的视角探究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时,必然要研究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关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辅导员因子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既依赖又反作用于开放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态环境。

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凸显“人”的地位,体现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辅导员职业发展包含辅导员与辅导员、辅导员与学生、辅导员与学校社会等的相互交往、相互激励和相互支撑,其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十分明显。“辅导员群体是出于多维度的社会关系中,继而必须接受这种特定社会关系的社会价值和伦理规范”[2]。一方面,从辅导员队伍与社会的关系看,辅导员队伍建设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辅导员队伍与学校关系看,辅导员队伍建设肯定受制于学校的管理和规范;从辅导员生态主体看,辅导员队伍建设肯定要与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发生联系。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个动态或持续发展的过程,其职业倦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辅导员自身的素质、个性、兴趣、习惯等,辅导员对角色的体悟与认可程度、工作环境、国家政策等。这里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自觉因素。因此,影响辅导员的生态因子是多元的,是复合的。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困境解析

(一)专业知识困境影响教育效率从而诱发辅导员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文化的营造者和传播者,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大。因此,辅导员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从辅导员职责看,他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稳定工作、就业创业指导、党团组织建设、班级生活及专业学习指导等诸多工作。而要胜任这些工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持,最好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因此,辅导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但按照专业化的发展取向,辅导员要在这么多的相关学科都成为专家几乎不可能,甚至在以上学科具有较系统的训练都是困难的”[3]。这种广博与精深的专业知识困境,让本就事务繁杂的辅导员力不从心。“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的来源”[4]。加之,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驱使,人们有意无意忽视或者否定精神力量的作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虚无化倾向,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因为其低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根本的辅导员难免被社会边缘化,于是极大地消解了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感,直接诱发了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二)社会评价困境降低职业认同从而形成辅导员职业倦怠。

对老师的考核评价特别是对辅导员职业的评价是困难的。我们无法比较一位跪着上课36年的山村教师和一位项目费上千万元的大牌教授谁是更好的老师,仓促而简单地量化比较一定会南辕北辙。况且,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效应。一个辅导员研究论文比较多,管理学生也没有大问题,而另一个辅导员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积极联络校园讲座、组织社会实践,就是缺自己的研究项目和论文。若干年后,后者培养的学生有一大批业界精英,而前者培养的学生却业绩平平,那么谁更优秀一些呢?的确,这是一个评价悖论。目前社会对高校工作的评价重点在学科、科研及SCI、E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数量,而其培养的学生素质、能力水平往往因为难于量化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校的工作重心被扭曲的社会评价所绑架,几乎陷入只求硬性指标数量而忽视思想素质等软指标的泥沼,于是让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无力感,极大地削弱了职业认同感,形成了他们难于抗拒的职业倦怠。

(三)幸福观念弱化压抑创新热情从而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

在高校推行绩效工资改革的大环境下,“辅导员因其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直接影响其收入,成为在高校收入偏低的群体”[5],或者说他们未来的收入增长预期偏低,这是因为社会转型期的浮躁与利益驱动成为左右大众价值选择的重要因素。当一个社会信奉金钱万能时,就会道德和精神幸福论变得虚无,而蔓延的财富幸福论又会弱化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热情的极大消弭。更有甚者,有的辅导员会把工作精力转移到追求收入上,追求那些易于量化的诸如论文、项目等指标,本职工作则局限在学生“不出事”的底线里。此外,辅导员不可能像法官和医生那样用本行业的专用术语捍卫自己的角色,也不可能在大学生中赢得像专业教授那样的职业认可与尊崇度。这种辅导员工作幸福感的弱化,使其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其职业倦怠。

(四)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妨碍校园安全从而强化辅导员职业倦怠。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矛盾的积累,非传统安全滋生的公共危机时有出现,增加了辅导员职业情景的压力。“无论是多么优质的学校,抑或是管理水平多么高的学校,想要根除风险都是不可能的”[6]。因此,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压力就会增大,而直接面对一线学生的辅导员必然“春江水暖鸭先知”。公共危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这使得处置危机常常没有应急预案可以参考。基于公共危机的人为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辅导员自然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激情”状态中。

三、消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生态策略

(一)用人才生境原理破解辅导员成长的花盆效应。

辅导员是生态的产物,生态则是辅导员的载体。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称为局部生境效应,一方面其生存空间受限,另一方面因为人工介入使花盆植物长得比野外更好,但这种介入一旦消失则经不起风雨。辅导员受专业困境影响,生存与发展空间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受限,而且与中观环境(具体学校)的政策关系密切。学校领导重视时,辅导员群体就会发展良好,一旦这种介入消失则其必然面临很多困难。辅导员群体作为一个生态因子,需要在一个具有支持性的生态系统背景下才能健康成长。这个支持性的生态系统就是对辅导员成长发生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即辅导员的生境。在一定的范围内,生境丰富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对辅导员群体而言,能够消弭职业倦怠的诱发因素。生境作为一个可持续的、动态的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存在着能量和条件的交换。只有在良性的生境状态下,才能破解辅导员成长的花盆效应,消解职业倦怠,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和精力,高效地开展工作。

(二)用竞争协同原理消解辅导员成长生态位分化。

辅导员队伍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合作与竞争最终呈现一定的动态平衡性。为避免辅导员内部恶性竞争,应当对辅导员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和考核。辅导员之间一定的竞争关系会产生必要的张力,催生辅导员内生动力,有效地防止人才沉淀,使辅导员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发展动力及高度的责任感和灵敏性,其能力因子也必定在工作中不断锻炼提高。这种竞争协同,通过辅导员个体因子间的合作与协同,实现双方甚至多方的互惠互利,并依靠人才协同关系在竞争自强化机制中消弭倦怠,从而使群体得到发展和进化。每个辅导员都是“不同的发展个体,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生态位,同样存在着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问题”[7]。密切辅导员间开放、互信和自然的合作关系,促使各因子间在知识、信息上充分交流、共同分享,在思想信念、执业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为消解辅导员职业倦怠奠定基础,为辅导员队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三)用终身学习理念抗拒辅导员成长的超耐失衡。

谢尔福德1911年提出了生态学“耐度定律”,他认为,一个新物种从诞生到繁衍生息必须依赖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但要使其灭亡则只要其中一项因子就足够。其中一项因子含量增减或者性质改变,一旦达到该种生物耐力的界限,就可能出现物种消亡的严重后果。同样,在辅导员生态系统中,影响因子对辅导员而言,也有耐受性问题。有学者指出,受知识困境的影响,辅导员“参加工作后,专业根基不牢的弊端就显现出来”[8],常常对学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无法站在理论的高度用专业的术语予以解难释疑,经常出现“大道理讲不清、深道理钻不透、歪道理驳不倒”的情况,影响工作效果。当一个或一些因子超过辅导员耐受范围时,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学习型辅导员,“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科研学术水平,在工作中会起到‘不令而行’的结果”[9],才能更好地适应或者抗拒辅导员成长的影响因子,进一步消解职业倦怠,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起到铺垫作用。

(四)提升职业幸福感引导辅导员走向自我实现。

有研究者认为,辅导员职业倦怠变为主观幸福感低下。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曾提出“幸福悖论”的观点,即收入突破某个临界点后再增加财富不一定导致幸福同步增长。“当欲望既定时,幸福与收入成正比,收入越大越幸福;当收入既定时,幸福与欲望成反比,欲望越小越幸福”[10]。因此,经济效益的提高既要表现在增加收入的效率提高上,又要表现在减少欲望的效率提高上,更必须比较这两个方面的效率。这就需要倡导辅导员实现幸福观念的转型,从追求物质到心灵自由,从结果幸福转型为享受过程,从根本上提升职业幸福感。只有辅导员走进大学生心中,实现心灵碰撞,就会享受思想交流的幸福,才可能得到辅导员个人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实现自我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个过程拓展了个人的价值,实现了辅导员的社会价值。当然,幸福不仅在结果上体现,过程幸福也极为重要。一方面积极遏制欲望,另一方面追求知足常乐,享受生活的过程,有利于舒缓情绪、消解职业倦怠,走向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国文.生态公民与一个生态世界的格局[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版,2012(3):49-56.

[2]秦天堂.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生态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6):20-23.

[3]朱孔军,林伟庭.从两难选择到整合协调―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实问题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8):52-54.

[4]张华敏.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生态发展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90-92.

[5]刘孝菊,王向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深层归因与系统消解[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30-31.

[6]郭德侠,楚江亭.学校管理:风险社会的视角[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3-128.

[7]莫华善,张传月.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生态策略[J].教育导刊,2008(9):46-48.

[8]彭瑾.高校辅导员职业枯竭表现及其自我调适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64-65.

[9]李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及自我修复策略[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