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05:0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消费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二、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障碍
我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使我国的绿色营销面临着不少障碍:
(一)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由于一些人的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绿色营销理念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概念。
(二)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绿色营销理念。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眼前利益考虑的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的少;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有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三)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与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也不相适应。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搜集绿色信息。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
(二)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针对我国目前人们绿色意识淡薄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三)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高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但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努力使他们把环保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
(四)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研制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生产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而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工程的确定、包装和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到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研制绿色产品,绿色科技是物质保证,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绿色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强化绿色管理。“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之中。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监督和管理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和发展。绿色营销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有: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信息管理、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企业治理“三废”及其他环境指标的指定与监督管理等。企业只有在绿色管理原则下,才能加快向绿色企业发展,推动企业采用各种环保技术,实行清洁生产,产出符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分析现状中国农产品特产包装的现状,特别是特产类具有浓重地域文化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分析研究产品包装对于产品与企业的重要性。了解包装设计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现状,联系地域文化和产品特点,量身打造产品的包装。
意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了解,将地域文化,农产品包装趋势,农产品特点相互结合,并且融入到山川绿野油闷笋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增加产品销量,提升企业知名度等意义。
1.2理论研究现状
包装设计在当代来说不仅仅是包装一个意义,包装是产品与品牌企业对外的第一视觉。是商品品牌的一部分,有时候包装的重要性甚至是超越了包装这一纯粹的功能的。能够通过包装的个性化视觉感受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加深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印象。中国是农产品大国,可是中国农产品包装的现状是包装落后,我国农产品外包装形象设计存在问题有:设过于混乱,低档。设计形式过于陈旧,农产品的外包装袋在使用上没有考虑到环保因素等。农产品外包装大量使用化工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材料较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外包装设计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型包装设计符合大众喜好,国际绿色环保理念。特产类农产品包装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多特产包装的并不能体现其地域文化,体现其产品特殊性。地域性农产品是应该强调其产地特色的农业产品,它是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生存的基础。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包装设计既可以丰富包装设计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又可以借助产品包装无声的推销地域人文内涵,可以添加品牌的寓意加强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2.关于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主要理论观点汇集
2.1地域性农产品包装研究
地域性农产品富有地域性文化特点,所以地域性农产品包装是在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包装设计,展现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地域性农产品是指生长于特定地区,在|量和特点取决于它的生长地理和人文文化因素。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沉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域特彩的农业产品,比如说东北大米,章丘大葱等。地域性农产品的特点有地域性,文化性,正宗性,代表性,品牌性。而地域性和文化性,告诉我们从地域的地理特征文化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可以使我们的农产品品牌更加有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地域农产品因为有标志性的环境和人文条件,形成了地域性品牌先天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农产品更加容易培养市场偏好,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2.2绿色环保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商品包装在最初时候的功能是承载和保护商品,使其避免受到损坏,变质还有散落等。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的提升,消费者们对于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不仅仅是希望包装能保护好商品,也要求其能美化产品,有实用性,个性化和艺术性。而包装设计是产品的脸,是吸引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所以过度包装也随之而来。过度包装是为了经济利益从过度包装造成严重浪费。绿色包装可以在产品使用后对其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生产不必要的废弃物,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保护了环境迎合了社会喜好。
2.3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理论分析与评价
农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增长,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现状急需改变。绿色包装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长。绿色环保包装设计是发展趋势。而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产品质量优良,地域文化各异。地域性农产品包装如果融入了其地域文化,人文因素,历史发展和地理特点,不但可以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宣传地域文化而且有利于产品品牌发展。并且事实证明地域性农产品更容易依靠其优良质量等特性得到消费者喜爱。所以我认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如果融入了它独特的地域性和绿色环保理念,是非常有利于产品与企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书籍:土特产包装的地域性和品牌化探视(D)作者姓名. 潘阿芳 苏州大学 出版年:2008
[2]书籍:日本包装设计的思考(J) 作者姓名.李岭 美术大观 出版年:2007
[3]书籍:包装设计与文化意义(M)长沙 出版社: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3
[关键词] 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生产者消费者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农业发展出现许多问题,石油农业遇到不可克服的弊端,(1)能源浪费严重;(2)环境污染加剧;(3)减少生物的多样性;(4)人类健康受到威胁,造成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提出替代农业――有机农业。由于有机农业产量低,价格高,适合高收入人群,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首先解决粮食数量安全问题,中国提出绿色农业,绿色农业落实不够,以十七大“加强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造成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发展绿色农业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推动绿色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实施绿色农业的障碍分析
1.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消费者认识不足
认知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只有消费者较全面地感知了某种产品消费确实能够极大化地满足其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会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并在消这费过程中通过对该产品优良特性印象的不断强化,从而形成持续性的购买激励。而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尤其是对新事物的认知,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传推介的力度。事实上,有人有绿色消费观念,有人根本就不知什么是绿色食品。有的消费者以为绿色食品就是绿叶蔬菜;有的只知道绿色食品是无污染食品,而不太了解这些食品中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一般均高于非绿色食品,有些是低胆固醇、低脂肪、高纤维素的食品,有些含有抗癌及降血脂、降血清胆固醇、降血压的成分。据广州市统计局2001年的调查,有78.5%的人听说过绿色食品,其中24.1%的人对“绿色食品有识别标志”未听说过,具备标志识别能力的人仅占21.9%。落实到行动上,则仅有42.5%的人曾经购买过。即使是在听说过“绿色食品”的人群中,买过的人也只有54.2%。还有很多人认为,绿色食品是绿颜色的食品或纯天然的食品或保健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是不同地区的不同叫法等等。这表明“绿色食品”还未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潮流。
2.生产者与政府、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缺乏对生产者、销售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人们的经济活动是能够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理,即经济人假定。按照这一假定,生产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或根据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社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因此,在商品经济中,任何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都将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即力求使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达到最大值。总而言之,每个有理性的生产者主观上考虑的既不是社会利益,也不是自身的非经济利益,而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尽管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思想和伦理观念上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但作为规范理论的应用,依然不能无视经济人假定这一前提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无疑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对作为“经济人”的生产者而言,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过是生产行为的副产品,不能构成其动力机制,而唯有经济效益才是致力追求的第一目标。
3.生产者趋利行为导致供给动力不足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人们的经济活动是能够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理,即经济人假定。按照这一假定,生产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或根据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社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因此,在商品经济中,任何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都将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即力求使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达到最大值。总而言之,每个有理性的生产者主观上考虑的既不是社会利益,也不是自身的非经济利益,而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尽管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思想和伦理观念上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但作为规范理论的应用,依然不能无视经济人假定这一前提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无疑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对作为“经济人”的生产者而言,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过(三)惩罚造假者的机制不健全,造成绿色食品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4.流通渠道不畅:产销脱节,绿色农产品优质不优价
绿色农产品面临着销售困难,这里所指的销售困难并非是指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卖不掉,而是指生产出来的绿色农产品不能优质优价,获得合理的社会回报或收益。只有少部分是以绿色农产品出售的,而大部分是以普通食品批发或市场直销,原因是缺少一个完善的绿色农产品销售系统,目前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仍沿袭普通农产品的销售老路,缺乏有效的市场建设,没有合理的市场组织,销售手段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网络,营销手段和措施也不配套。目前,全国除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外,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专业化的营销网络体系。另外,中国绿色食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都把目光放在了国际市场,而怎样开发国内这个隐藏着无限商机的巨大市场,却没有在绿色农业的推动者中得到认真思考。导致产销脱节,优质不优价的现象,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5.转换期生产成本高,经济风险大
在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化的过程中,有机生产实体有着不可避免的“阵痛”,主要表现为:一是绿色生产方式的前期投入较大。由于人工防治病虫害和沤制有机肥等有机生产方式用工增多,活劳动成本大幅度增加;生产基地的物质成本增加,有机肥料的供应和使用效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技术和监管成本高,二是投资回收期较长,绿色(有机)农业需要在2~3年转型期后才允许出售其农产品,增加了生产者的经济负担。从总体上说,在转换期间,多数情况下,生产者的收入是下降的,转换完成后,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将对农户收入的增加有益。
6.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要搞好绿色农业,必须有三方面的积极性――政府、生产者、消费者三方面的积极性,要照顾到这三方面的利益,还有利益集团的矛盾要协调。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拉坦有一句话值得深思:如果不能从技术和政策机制两方面进行设计,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种充满诗意的夸夸其谈。绿色农业的正外部性特点导致生产者的积极性不高,绿色食品成本高于普通食品成本,因为生产绿色食品除正常成本之外还有外部成本(包括选用生产资料的成本费用、选择食品产地的成本费用、产地环境监测的成本费用、绿色加工、包装、标签、储运的成本费用、其他成本费用――申请绿色食品标志费和标志使用费、年检、续展认证费、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费、人员培训费等),绿色食品的价格高于普通食品的价格部分即外部成本应该由政府通过政策制定解决,不能由自己负担,导致优质不优价,农户无法直接受益,承担了成本而减少收益。生产者的风险高,政府没有制度创新,解决风险问题。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考虑,消费受收入、文化层次限制,因为绿色食品价格高于普通食品价格,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存在如下问题:绿色农产品的差异性往往难以用肉眼辨别,导致良莠难辨,消费者对生产厂家的信任持怀疑态度,没有营销网络,购买市场没有检测系统,消费者平肉眼难以辨别真伪。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政策解决这些问题,导致消费者积极性不高。还有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接受不了绿色食品价格。
总之,政府对绿色农业支持不够,处于“只管不扶”的状况,质量保证监管体系不健全,使不法商贩有了假冒的可乘之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损伤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了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尽管对其发展持鼓励提倡的积极态度,但仅限于口号而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上。
7.标准体系建设和检测工作均不到位
我国目前标准体系建设和检测工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产品生产标准、质量标准数量少,适用性差,使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检测无据可依。另外,已有标准执行难。据农业部有关专家介绍,我国食品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四级构成。目前我国已制订了包括各类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卫生操作规范在内的众多标准。但从暴露的案例来看,不少标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有关部委权威人士分析认为,标准“执行难”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标准分散交叉,缺乏协调机制。目前的各类食品标准分散于农业、质监、卫生等六七个部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QS”(质量安全)制度等,多种标准在市场上往来冲突,不仅云里雾里,就连企业也不知其里。
多人监管,造成了“谁都管不好”的局面,出现了一些监管的“真空地带”出了问题后,又互相推诿,或默不作声,这种局面必须尽快通过体制创新得到扭转。
三、实施绿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国民的社会道德水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有毒、有损人体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从“以财为本”转为“以人为本”,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转变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上来。现在绿色消费虽然已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由于知识水平、收入水平、社会阶层等的差别,在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要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等各种形式宣传环保和绿色农业知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加强环保和绿色农业及绿色产品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科技人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农业生态保护技术人才及执法队伍。
2.政府加大扶持、形成绿色农业的支持制度
欧、美、日的有机农业发展速度之快得以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我国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只是制定标准,规则等方面,而对绿色农业企业和农民没有真正的支持同时对绿色农业技术研究的相关费用、推广费用和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风险、环境监测成本,市场监管等流通管理系统没有纳入到财政预算,对绿色农业生产者承担的环保成本政府没有补偿,对绿色农业产生的外部性问题,政府没有加大力度解决,没有制度创新。因此,要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使绿色农业制度化、规范化和持续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技术研究、转化速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绿色农业健康、快速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3.加强管理,建立规范严格的绿色农业管理体系
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是绿色农产品,是否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认证的水平和准确度是关键。首先,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与资格评审,提高它们的素质,加强立法,防止认证机构寻租,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防止和减少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的出现,保护绿色农产品生产者的正当利益不受侵害。其次,建立并完善“双层申请、双向调查、双审认定、发证监管”的严格规范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制度,加强绿色食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建设,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加强发展。
4.加快立法,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标准法规体系
欧、美、日有机农业标准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管理方面的要求,还延伸到收获、加工和包装、标签等方面的要求,为有机农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而我国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并不接轨,政出多门,多失管理,几个部门争相出台办法,标准制定成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垄断资源,以此为其谋取部门利益。首先应参考和根据CODEX所制定的有机农产品标准;在我国建立一套与之相协调的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标准及相应的认证程序和标志管理模式,其次,改革现行的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农业部分别管理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管理体制,明确一个部门负责制定绿色农产品的标准、认证程序和标志管理,再次,新的绿色农产品认证和标志管理办法,应做到标准公开、程序透明、标志管理科学。
5.拓展流通,采取灵活多样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绝大多数农产品购销体制已经开放,农产品总量相对供过于求,许多地区出现农产品销售难的今天,找出适当的办法提高销售渠道的销售能力、拓宽绿色食品销售渠道。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流通,采取专业市场销售、销售公司销售、合作组织销售、销售大户销售、农户直接销售、网络销售、超市销售、专卖店销售等销售渠道。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可看出,绿色农业实施有许多障碍,既有来自生产者的障碍也有来自消费者和政府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为了使绿色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管理建立规范严格的绿色农业管理体系,加快立法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标准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绍凤:绿色食品的环境成本及其价格制定[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5
[2]尚杰:绿色食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循环经济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论文参考网。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 环境质量是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因素。论文参考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前所未有地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未来5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可见,我国政府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环境友好”概念的提出: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2004年日本政府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明确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人类发展社会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形式,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王金南等人认为, 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从发展观念、消费理念和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友好性, 也就是从最根本的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和生态破坏。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目前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程度较低,基本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生产落后,贫穷人数众多。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我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避免依然严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居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其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我国环境状况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几倍,但是,我国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换来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已经集中体现,程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已经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对策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不同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论文参考网。按照其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建设,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2、倡导环境友好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及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应该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大力弘扬环境保护公益观念,理直气壮的宣传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和有损于环境友好的思想观念。在全国上下营造环境道德氛围和环境文化体系,使环保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3、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环境追究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政府可持续消费制度等。
4、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有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降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形成了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服务密集型消费。
5、积极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进行技术革新与进步,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这样可以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低排放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6、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模式主要由各层面的生态创建活动组成。我们要继续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继续推荐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建设,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结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措施,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当前和今后全社会应该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环境保护,2006,(3)
2、李权时,环境友好型社会——天人和谐观的新飞跃 广东社会科学,2006,(4)
3、任勇,俞海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认识基础及内涵 环境经济,2005,(12)
4、赵建军,构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前沿论坛,2007,(7)
5、徐卫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哲学基础及其构建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07,(1)
6、王碧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讨论综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
论文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易;出口贸易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绿色壁垒给我国外贸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要正确认识绿色壁垒制约外贸发展的原因,要在掌握绿色壁垒实质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研究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主动采取突破绿色壁垒的有效对策。
随着全球 环境 的恶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抬头,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一种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一、绿色壁垒给我国外贸带来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一)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
虽然绿色壁垒仅从 环境 保护的角度出发。没有或很少考虑对贸易的影响,没有很好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绿色壁垒从总体上来说是合理的,它符合国际环境保护潮流。我国企业要冲破绿色壁垒,首先必须顺应这股绿色潮流。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将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从而在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在 国际贸易 中更具竞争力。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绿色贸易的性质,既要认识绿色贸易规范条件的积极意义,又要分清某些国家寄寓于其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使我国的发展顺应 历史 潮流。这就需要全民行动起来,加强环保宣传 教育 工作,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从生产、消费到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注重环保。
(二)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
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主要有国际环境 管理 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认证、绿色标志认证等。这类认证对企业是非强制性的,具有 公证 性质,企业 申请 认证有利于企业利益和效率的提高。在积极向iso14000接轨的基础上,在中小企业中扩大绿色产品、绿色 营销 、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提高企业绿色意识,使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兼顾 经济 效益、 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消除或减少产品与服务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要认识到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 市场 的“绿色通行证”,进一步了解iso14000的相关内容并积极获得认证。要鼓励中小企业自觉向iso14000和国际相关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要求靠拢,本着激励和服务的原则,在获得认证的程序方面给予企业帮助。加快企业绿色认证进程,并强化认证后的跟踪和信誉管理。
(三)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和协调工作
1.积极参与与环保有关的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的谈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环境条款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往往提出过高的环境标准和环保措施,发展
论文关键词:企业,营销,概念
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行为的指导思想,规范着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也必然对企业营销效益带来显著影响。根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下,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于现代化企业营销概念的新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并真正树立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营销理念。
1、全球化营销概念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实现全球化分工。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今天,企业要积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把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范围内,以全球营销概念来指导公司的营销活动。
2、整合化营销概念
企业的营销活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如产品质量、价格、花色品种、销售方式等。企业针对这些因素或是适应,或是调整,往往会形成十分具体的营销活动。当然,作为具体的营销活动,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但在形式上都往往很难一致,甚至有时会存在明显差异。如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品种单调就会影响其销售增长.有的质量和品种都没问题,但在推销方式上不灵活也会影响其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将各种具体的营销活动加以组合调适,防止“木桶效应”的发生,是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3、知识化营销概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概念也应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概念。知识营销概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概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4、绿色化营销概念
自本世纪70年代初发表《人类环境宣言》拉开人类环境保护的序幕以来,绿色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把21世纪变成了一个绿色世纪。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企业以绿色营销概念为指导,尽力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绿色营销概念强调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发
绿色产品,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5、关系化营销概念
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顾客,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基本保证。原来企业营销重在交易,而如今这种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顾客越来越成熟,他们只选择能够为他们带来超值利益的产品,而不管它来自何方、由谁生产;其次,顾客很容易受到其他品牌促销活动的诱惑,经常在众多品牌中摇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从传统的交易性营销转变成关系性营销,以加强和巩固企业与顾客的长期关系。
6、网络化营销概念
网络营销成为新世纪营销的新焦点,重视网络营销的企业将获得市场的主动权。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与顾客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即使是中小企业也可通过电子布告栏、线上讨论广场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对顾客进行即时的信息搜索。顾客则有机会参与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顾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企业的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也可以通过网络引擎,很容易地检索出全球大部分生产销售某种产品的厂商,实现与厂商的直接接触,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选择、定货,购买时间大大缩短。
7、动态化营销概念
眼前利益往往是导致人们走向误区的原因。作为企业营销来说,往往也会受到某些眼前利益的诱导而影响其长远利益。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伴随它们成功的秘诀并不深奥,那就是坚定的目标信念和长远的经营眼光。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消费者的需要也是有明显动态性。因此,企业就要不断地研究市场新动向,消费者的新需求,从而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调整适应。同时还应从动态的要求出发,着眼于未来市场占有率,着眼于产品和服务能被消费者接受和赞同的影响力,着眼于企业的信誉和后劲。而不为暂时的“一城一地”的得失和短期无利或亏损所左右,不为眼前利益所计较,从而打好长期发展的基础.获得长远的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绿色壁垒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绿色壁垒与传统的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等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贸易壁垒由于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越来越受到国际舆论谴责并易遭到对方报复,所以成为势力日渐减弱的壁垒形式,而绿色壁垒之所以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非但不会被淘汰,反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不断强化,是由于能保护进口国的经贸利益,同时绿色贸易壁垒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绿色壁垒是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的积极响应,环保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将环保措施纳入国际贸易的目标和规则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支持,绿色壁垒是日益发展的绿色化浪潮的必然结果,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为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的非绿色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展中国家也需要绿色壁垒,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通过绿色壁垒提升自己的环保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用它来阻挡发达国家将一些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和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绿色壁垒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环境保护,也有利于全球环境的改善。
2绿色壁垒的不合理之处
在合理的外衣下绿色壁垒也掩藏着许多不合理,这些不合理自然成为人们怀疑甚至攻击的切入点,其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适用同一标准不合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的差距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这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绿色壁垒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与科技存在巨大反差的背景下施行的,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不公平,而且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绿色壁垒造成的单边贸易极不合理,在推行绿色壁垒时,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落后于发达国家,过于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通过制定与实施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可能达到的环保标准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处处碰壁难以进入发达国家,以致丢失了大量海外市场,而发达国家则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环保的低要求低标准大肆在发展中国家兜售产品,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种单边贸易不仅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新的环境危机,把环境污染的责任完全推给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首先,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其次,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土的环境和资源将国内的大量高能耗尧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大幅提高。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
首先影响的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对外贸易的市场准入,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针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设置了严格的诸如技术标准等限制的贸易壁垒。其次使纺织品成本上升,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成本上升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方面是因为厂家为了避免产品中含有禁用染料,不得不使用昂贵的进口染料替代国产染料,致使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禁用染料检测费用较高,根据检测标准的要求,印花制品必须对每种颜色抽取样品,并对每个样品逐个进行检测分析,而检测费则根据色样的多少来收取,从而又额外增加了产品的出口成本,绿色营销对于色彩丰富的我国纺织丝绸服装制品业的对策尤为明显,面对日趋强化的绿色壁垒,纺织服装业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去迎接全球绿色化的挑战,即大力开展绿色营销,利用绿色营销去融消绿色壁垒,具体而言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纺织服装企业应及早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从战略的制订到具体实施过程都应始终贯彻一种绿色理念而不是寄希望于消极回避或通过抗争去减弱绿色壁垒的阻碍。产品包装绿色化,绿色包装正成为绿色营销中引人注目且行之有效的一环。由于产品包装占用了大量物质材料,污染了自然环境,损害了人体健康,而许多不可回收的包装物更是又污染又浪费,所以推行绿色包装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而且作为最外在表现的产品附加成分,包装的绿色化无疑能最直接地向消费者传递绿色信息,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绿色产品形象,所以绿色包装对于绿色营销的顺利实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争取获得绿色标志,在当今的绿色社会中,绿色标志无异于企业打破绿色壁垒,立足国际市场,赢得顾客,获得发展的金钥匙。获得绿色标志的产品,就等于拿到了市场准入证遥开展绿色促销,树立绿色品牌形象,绿色促销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围绕绿色产品而开展的促销活动。传递有关绿色产品的绿色信息,其目的是通过绿色信息的传递来树立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使之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从而吸引消费者,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销售。其二,绿色促销即绿色的促销,是指企业在促销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以“绿色”为指导原则,例如在促销活动中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等等。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大力开展绿色促销活动,树立起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绿色品牌形象,有利于改变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较低档的形象与地位,提高档次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绿色营销是21世纪的营销主题之一,在21世纪非绿色营销企业将受到多重压力而难以生存,绿色营销企业将受到广泛欢迎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依慧袁金毅.绿色壁垒院国际贸易中的新障碍咱允暂.改革月报,2001,(10)55
[2]蒋杰生袁董雅宇.中国服装业警惕出口绿色贸易壁垒咱允暂.中国纺织2001,(4):22-24.
[3]李翰如.服装企业能否越过绿色贸易壁垒咱允暂.中国纺织2001
【论文关键词】酒店削价非价格竞争个性化差异化
【论文摘要】新经济的发展浪潮使中国酒店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在削价竞争盛行的今天.酒店应从非价格竞争的角度,通过使用营销策略,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品牌优势,避开价格战,在高层面上开展营销工作,进而提升竞争优势。创造效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新世纪的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明显.并发挥着越来超重要的作用。旅游业要大发展,取决于旅游业三大支柱(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业)的协同发展,其中酒店业是基础和关键。旅游业的发展和商贸活动的繁荣使中国酒店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迎来了极好的发展良机,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酒店业集住、食、行、游、购、娱、商、讯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是旅游者的家外之家,是商贸会务者的社交公务活动场所。酒店业的繁荣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准高低,直接标志着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和水平。
一、酒店业营销现状分析
目前,不少中小型酒店的市场营销仍然停留在模仿的盲目经营和经验型的松散管理的初级阶段,使酒店经营成效很低,举步维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的竞争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以前营销竞争经常表现在商品的价格上,价格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所谓削价竞争是指企业为改善产品的交易条件和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而单纯以降价让利为手段的竞争。削价竞争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越来越受到制约,如果再继续下去,饭店业必将走入死胡同或被外国集因所兼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价格竞争已逐渐成为市场营销主流。
非价格竞争在现代饭店竞争中的作用已经十分突出,我们必须摆脱削价竞争的困境。在提高营销者竞争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市场机制,利用非价格竞争的优势,把握现代饭店营销竞争发展的趋势,制定出饭店非价格竞争策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我国饭店业健康、顺利地发展。
二、酒店业常见营销策略探讨
(一)“实施三个关注”策略
1.关注顾客。即全面推行“宾客至上”的经营宗旨,酒店必须时时处处以顾客为中心,把满足顾客需求视为第一工作任务。2.关注员工。酒店营销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宾客至上,员工第一”。3.关注市场。酒店营销强调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必须遵循“以销定产、以需定产、产销结合、适销对路”的原则。
(二)营业推广活动策略
营业推广是企业为了促使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尽快购买、大量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采取的一系列鼓励性的促销措施。适用于一定时期、一定任务的短期特别推销,目的是在短期内迅速刺激需求,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各种庆典活动、节假日促销活动、主题活动、文化活动、美食活动、康体活动、展览活动等都是营业推广活动常见的形式。通过活动,可集中宣传企业,展示企业形象。可以采用以下手段:1.精美宣传册。特制一些可让宾客带走以作留念的“迷你菜单”;各种图文并茂、小巧玲珑的“周末香槟午餐”、“儿童套餐”等介绍等,将它们放置于餐厅的电梯旁、餐厅的门口,或者前厅服务台等处,供宾客取阅。2.邮寄广告。即通过将饭店餐厅商业性的信件、宣传小册子、餐厅新闻稿件、明信片等直接邮寄给消费者的广告形式。3.其他印刷品、出版物上的广告。如可在电话号码本、旅游指南、市区地图、旅游景点门票等处所登载的餐饮广告。4.户外广告。通过户外的道路指示牌、建筑物、交通工具、灯箱等所作的餐饮广告。如在商业中心区、主要交通路线两旁、车站、码头、机场、广场等行人聚集较多的地带所做的各种霓虹灯牌、灯箱广告、屋顶标牌、墙体广告、布告栏等。
(三)整合媒体宣传策略
传播媒介作为现代化的信息传递工具,在这个信息时代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媒体的影响。针对不同产品、不同时节、不同经营周期,恰当地选择相应的媒体进行宣传策划。力求在整合应用媒体途径和宣传手段的基础上.达到综合实效最大最佳的结果。
(四)企业品牌形象策略
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张王牌。形象塑造于形象管理已成为现代营销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营销的生命之所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形象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包括酒店外观建筑设计、内部装修布局、装饰点缀;广告招牌、产品名称;灯光、声控艺术;店旗、店徽、店名、店歌、店服设计;也包括企业经营宗旨、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即企业“CIS”策划。目前,不少饭店品牌意识差。把精力放在产品的包装上,想用精美的包装掩饰平庸的产品。结果只会导致顾客韵不信任,反而使大多数顾客对包装的产品越来越警惕。最终失去市场。
(五)社会职能关系
企业生存在市场之中,市场不仅包括企业自身、消费者和同行,还包括供应商、中间商、公众、媒介以及社会各种职能部门与机构。所以企业要生存发展,首先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必须研究和分析行业政策与变化趋势,协调、和睦社区关系,顺应市场.适者生存。企业只有置身于社会,才能回报于社会,只有处理好各种社会职能关系,才有企业成功营销的必要保障。
以上探讨的酒店业营销策略,均为常见的非价格竞争策略,其目的在于避开单一价格竞争的误区。打开思路。开阔眼界。酒店业应该全方位、多触角地广泛应用多种营销策略,以求达到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酒店业营销竞争新策略
(一)“个性营销”
近年来。“个性化服务”这五个字在服务行业,尤其是酒店业几乎成了一个口头禅。或者说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宣传用语。个性化服务的概念源自发达国家,是指以标准化服务为基础,但不拘于标准,而是以客人需要为中心去提供各种服务。而个性营销,是指企业在已有的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每位顾客的特定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个性化的服务就要采用个性化的营销。
酒店的“个性营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第一,提供个性化服务。对顾客“热情、礼貌、周到”等等,这些都是共性,但各人的情况又是不同的,只有满足了不同个性。才能提高饭店信誉及知名度,从而创造利润。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超常化服务。如五星级的北京王府饭店规定:凡住店2O次以上的客人,他的名字就列入“王府常客名录”。下榻客房。有专为他个人准备的信纸、信封、火柴和浴衣.上面均印有他烫金的名字。浴衣归他专用,他离开“王府”浴衣收藏保管起来。再住“王府”,取出来仍由他穿。这种个性化服务使客人的自尊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第二、强化人性化营销。新加坡航空公司不是大公司,恐怕也永远成不了世界性的大公司,但她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新航员工所一贯秉持的理念:待顾客如亲人。这种理念深入骨髓、溢于言表,体现于员工的举手投足。从本质上来说,人性化营销并非一种策略,而是一种基本的态度.是信念。第三、注重销售多元化。酒店必须以创新和变革去对应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发展,以新的理念、新的服务和新的文化,更针对性的充分满足酒店目标客源市场的一切需求。
(二)“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也已成为继价格战、硬件战以后的新竞争阶段的现实选择。文化营销能出奇制胜,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是文化,文化是根,经济是叶,根深才能叶茂。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认识到高品位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生存立足的谋求制胜市场的根本。世界著名的跨国酒店,美国的肯德基,以及我国北京的长城、上海的新锦江等国内外知名酒店,无不高举文化兴店的旗帜,以文化之窗口扬企业之美名,树企业之形象。端城、长城、老舍等都是国内饭店业中响当当的名牌,是通过市场提炼出来的,以其高品位,高附加值,高质量,高文化含量,高服务水平而被广大消费者喜欢的著名品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文化含量远远高于其产品自身的价值。文化营销的创意和成功进一步证明了,当前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名牌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
(三)“关系营销”
世界市场需求与竞争的新特点是:对消费者争夺的重点已经从以前争取新的消费者转向目前保留已有韵消费者与争夺竞争对手的消费者。还需要采用关系营销理论,来补充甚至替代传统的交易营销理论。
关系营销有几种不同形态可以选择:第一种是反应性关系形态。它是指酒店的销售人员不仅负责销售产品,而且鼓励购买者在发现产品有问题时可以打电话与他们联系。第二种是负责任关系型。它是指在酒店产品销售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酒店销售人员主动打电话给购买者.调查产品是否能满足购买者的期望。同时,也向购买者征求改进酒店产品的意见。第三种是主动联系关系形态。它是指一家酒店的销售人员或其他人员经常打电话给消费者,特别是老顾客,了解他们对改进现有酒店产品功能和开发酒店新产品的建议。第四种是合伙者关系形态。它是指一家酒店不断地与其客户一起工作来帮助他们.并不断发现能为他们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的方法。
(四)“绿色营销”
推出绿色产品饭店的主要有形产品是客房产品和餐饮部供应的菜肴和饮料。因此,推出绿色产品主要是指推出绿色客房和绿色食品。
1.开辟“绿色客房”。“绿色客房”是指讲究环保的客房,当然客房的物品应尽量包含“绿色”因素,如床单毛巾最好是纯天然的棉织品或亚麻织品;肥皂宜选用纯植物油脂皂;另外客房应摆上一两盆植物,使客房有生气、有春意。同时引导人住客人成为资源的节约者、环境的保护者。客房使用的物品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延长物品的使用期,推迟重置时间,凡能修理的就不要换新的,决不要轻易丢掉,可将有些用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而不是用完之后一扔了之。
2.创办“绿色餐厅”。第一要使用“绿色”蔬菜。肉类和其他绿色食品,即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蔬菜、食品。为确保“绿色”蔬菜、肉类的供应,应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生产基地,一个地区的几家饭店可联手开辟:二是不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及益鸟、益兽。传统菜肴中因珍稀动植物而扬名的,应研究出它的替代品。
3.提供绿色服务。所谓绿色服务,是指饭店提供的服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的,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绿色服务不仅体现在产品被消费时而且还包括提品和产品被消费之后。
4.进行饭店绿色促销。绿色促销与传统促销方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饭店绿色促销增加了许多“绿色特性”。它通过媒体传递“绿色”产品及“绿色”饭店的信息,引起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要求及购买行为。在绿色促销中,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人员推销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同传统的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有所不同。无论是哪种促销方式都要个贯彻“绿色”观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国酒店管理集团倚仗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的销售网络系统和科学的管理优势,对我们酒店业形成了较大的威胁,已经向我们发起了人才掠夺和信息资源垄断的进攻。我国酒店业应该全方位、多触角地广泛应用多种营销策略,以求达到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同行要彼此做联合经营的忠诚伙伴,学会双赢或多赢,变你死我活的竞争为协同发展竞争,这才是新形势下酒店业的发展途径,也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卢勇.论饭店的绿色营销[J].旅游学,2002
论文摘要:国内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六大“过度依赖”问题,实现经济协调、平稳、可持续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表现为六个方面的“过度依赖”:
一是过度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在长期的发展中,政府逐渐形成了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推动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惯性思维。我国存在投资与消费失衡的问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2009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二是过度依赖“两头在外”的外需拉动。“资金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尽管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也导致我国对外依存度持续攀高。据测算,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徘徊在30%-40%左右,2000年达到43.9%,2007年达到66.2%,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分别为59.2%和44.8%。
三是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人口红利所形成的市场比较优势。我国依靠人口红利确立起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创造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会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潜力受到挑战。廉价劳动力强化了企业对劳动力要素的过度依赖,使得企业缺乏革新技术的动力,安于低价劳动成本投入,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和低端产业的恶性循环,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处于弱势地位,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导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全球价值链受控于人。
四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的强力支撑。近年来,房地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是一些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据有关研究估计,如果房地产价格下降30%,将导致全社会投资增速放缓约6个百分点,GDP增幅下降约2.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增速下降约15个百分点。过度依赖房地产将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增长被房地产“钳制”,增大经济波动的风险。
五是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的牺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不高,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相当于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以占世界8%的经济总量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7.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将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
六是过度依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共享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过低并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据统计,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达3.3倍,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收入差距扩大到15倍,全国收入最高10%人群和最低10%的收入差距达到23倍之多,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收入差距达13倍。
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努力在“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两个领域进行调结构和促转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财富增长与民生需求的均衡协调,国内市场需求扩大与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紧密结合,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构建起“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均衡发展、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六个方面的再平衡。
一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激活民间投资,构建起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展。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通过畅通投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合作机制等方式激活民间投资。要优化创业致富的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设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培育更多的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群体,彻底改变消费“短板”。
二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积极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实现从商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强国转变。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要积极发展新的贸易伙伴和新兴市场,减轻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实施贸易再平衡战略。要通过加强海外投资立法、财税扶持、金融支持等举措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探索如何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实现“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的转变。
三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科学技术是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为此,要全面整合创新资源,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要通过“增量创造”来推动“存量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后危机时代创造经济增长存量的最大潜力所在,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源泉,有利于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的格局,形成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要健全资本市场与新兴产业的对接机制,引导过剩流动性回归实体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绿色食品 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83-01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人们对食品有了更高的评价和期待。从1990年国家提出发展绿色食品开始,其就以无污染、营养、安全、优质而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被人称之为“21世纪的主导产品”。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环保要求,并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食品企业积极实行绿色营销战略已经势在必行。
一、绿色营销是食品企业营销战略的必然选择
(1)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运动的推动,使绿色食品营销不断深入人心。
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去平衡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普遍认识到,以往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迅速的增强,环保工作受到公众、民间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运动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绿色和平运动对于推动绿色食品营销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陆续出现的加拿大“绿色和平组织”、美国绿党、意大利生态党、新西兰价值党等这种自发的、大规模的、渗透力极强的绿色和平运动,也是绿色食品营销产生并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2)绿色食品营销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
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绿色运动的兴起,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空间和机遇。消费者绿色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需求的扩大,给企业开辟了潜力巨大的绿色市场。稳固的绿色消费群体愿意为绿色食品消费付更高的价格,保证了绿色食品营销的获利。随着绿色消费需求的兴起和传统消费需求的萎缩,食品企业只有将绿色理念融入整个营销过程中,积极开展绿色营销,才能抓住新市场机遇而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
二、我国绿色食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绿色食品营销现状并不十分乐观,除少数一些较有实力、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外,其他大多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和竞争力。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为:
(1)绿色食品价位较高,影响大规模消费。
绿色食品是一类从生产到加工和销售都很特殊的食品,应该是高品质高价格。可是有些企业没有正确分析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盲目提高产品价格,使产品与市场定位脱节。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三分之二左右的消费者愿意购买超过同类产品价格四分之一的绿色农产品;可是如果将价格提高到超过同类产品二分之一以上,则愿意购买的消费者不及调查人数的五分之一。我国大部分绿色食品的价格都在同类产品价格的1.5倍以上,所以普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仍不具备足够的消费能力。
(2)绿色食品的绿色营销网络不健全,制约了绿色营销和绿色食品的发展。
受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限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大部分位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边远山区,而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降低了企业对消费市场的了解程度,同时也增加了绿色食品企业的运输成本。
(3)绿色食品市场不规范,影响了绿色食品的质量信誉。
由于受到我国目前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和绿色食品企业的宣传力度不足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秩序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市场,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更加模糊了绿色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三、我国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探讨
企业要开发绿色食品,实现绿色食品的可持续营销,也为了使我国的绿色食品能够挤入国际市场,并在国内市场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营销策略:
(1)绿色产品策略
食品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食品企业可以通过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和绿色包装两个方面来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条件,所以尽量选择水质纯净、空气清新、土壤未受污染的生态环境优良区来作为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才能确保绿色食品的安全生产。绿色食品包装材料应该能够保证产品本身不受污染,不损害人体健康。另外,绿色食品的包装最好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等绿色环保材料,应确保不污染环境。
(2)绿色价格策略
一般来说,绿色食品的价格允许比一般食品高,是因为企业在生产中承担了一部分改善环境的成本,因此,在绿色食品定价上可以实行一定的加价率。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环保措施的完善,绿色食品的制造成本会逐步下降,因此,企业制定绿色食品价格时还应做到不仅使企业盈利,还要在同行竞争中取得优势。
(3)绿色渠道策略
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建立稳定的绿色营销渠道。实行绿色渠道策略,除了要采用无污染的运输工具,还要合理设置供应配送中心和配送环节,选择环保信誉好的中间商,并逐渐培养关系稳固的供销商,以维护好产品的绿色形象。
(4)绿色促销策略
食品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经销商以及消费者进行绿色食品信息的沟通。比如举办绿色食品展销会、洽谈会等,扩大绿色食品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接触面,从而促进绿色食品的销售;制作户外绿色广告,刺激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开展绿色食品讲座,以搞好绿色公共关系。另外还可以通过阳光营销、口碑营销、关系营销等技巧维持和吸引消费者,实现绿色食品企业的持续营销和发展。
总之,绿色食品营销是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当前,我国绿色食品营销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因素,因此,绿色食品营销应在绿色食品的产品方面、销售渠道方面、定价方面、促销方面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绿色食品营销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新.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
[2]李海凤. 绿色食品营销现状及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1
[3]何庆.中国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3
[4]王艳.绿色食品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外资,2011.14
[论文摘要]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获批“资源节约与 环境 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青山区循环经济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阐述了青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层面,并提出在“两型”社会下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近年来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武汉市青山区作为武汉的中心城区之一,是武汉市 工业 化程度最高的重化工业集聚区,并于2007年获批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武汉城市圈获批 “两型”社会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之际,青山区循环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以往的传统经济模式和末端治理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特征,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遵循“3r”基本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发展模式有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和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三个层次,具体包括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循环社会等方面。
循环经济旨在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把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低,因而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青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层面
立足于武汉市重化工聚集区的现实,青山区在三个层面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企、三园、三区”。
1.企业层面
企业层面是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无害化、资源化。青山区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工业中占据绝对优势,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企业小循环上,要抓住以武钢为代表的总部级特大型驻区企业、以武石化为代表的国内重要分公司级大型驻区企业和以青山电厂为代表的本地大型国有企业,分别打造循环型钢铁、石化和 电力 企业。
2.园区层面
区域层面是在工业集中地区、经济开发区等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生态产业园。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下游企业的投入或原 材料 ,不断延长生产链条。青山区在此层面上,紧紧围绕“两型”社会的要求,着力建设都市工业园、环保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孵化园,并充分发挥三大园区上下游企业的前后向一体化带动作用。
3.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是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 农业 、生产与消费、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青山区立足区情,将城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产业区和生态宜居区,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格局。在城市建设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循环经济配套建设。在舆论宣传上,倡导绿色消费,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环保意识、循环意识和节约意识。
青山区循环 经济 模式的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依赖、相互嵌套的,循环型企业构成循环型园区的基础,园区又构成循环型城市和 社会 的基础,进而共同服务于青山循环经济建设。
三、青山区如何在“两型”社会下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 环境 约束、建立“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两型”社会又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武汉市建设“两型”社会的大好机遇,青山区应当如何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置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框架之中?
1.加快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要素。青山区 财政 要每年拿出一定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发展。支持驻区大企业运用高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淘汰低技术、低产出、高能耗、重污染的劣势产业。
2.优化产业结构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青山区必须走新型 工业 化道路,使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转变。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以钢铁、石化、环保三大产业为支撑、专业化配套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3.推进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全面推行,能从源头减少和避免废物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 预防 和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青山区要严格实施和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并引导企业开展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发挥武石化和461厂作为省市清洁生产试点企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4.形成绿色消费体系
绿色消费体系的建立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青山区要制定和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狠抓绿色 教育 ,创建绿色社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企业和绿色家庭的创建。
四、结论
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手段。当前,青山区的循环经济不仅是一区、一地,单一行业、园区、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而必须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探索青山特色循环经济新模式,打造成为武汉的“旗舰”区、国内的“样板”区。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 管理 ,2004(12)
论文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海尔集团
引言[1]。其中,传统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哈佛大学Adolf A.Bberle以及诺贝尔得主Milton Friedman等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企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或者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就是尽可能高效率的使用资源,以增加利润为主要目的[2];Oliver Sheldon和E Merrick Dodd等人认为企业既有盈利功能,又要承担利润最大化以外的社会服务功能[3];在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观点的影响下,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企业经济和社会公益二元企业目标[4];我国学者卢代富从法律角度认为,将企业社会责任简约化
1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社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把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共识[6]。1999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号召公司遵守的社会责任中,就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包括:企业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鼓励无害环境科技的发展与推广。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实行清洁生
2 海尔集团概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截止2009年底,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企业文化论文,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经发展为大规模的跨国集团企业。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全球市场占有率5.1%,海尔冰箱和洗衣机分别以10.4%和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排名第一。另外,海尔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
3 海尔在推动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
从物质流的角度分析,加强海尔家电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加大清洁生产力度,实现资源的节约、集约、再循环利用。家电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包括资源获取、生产领域、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等,图1。通过物质流分析,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把握物质消耗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材料及能源的采购、节约、循环利用等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强化环境管理,降低各环
图1 海尔家电生命周期全
近年来,海尔集团一直致力于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视角贯彻“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经营、绿色服务”的清洁生产思路,2008年国内40个事业部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并向低碳模式转型,表1,海尔通过建立ISO14000清洁生产验收,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表1 近年来海尔清洁
时间
进展
2003-2004年
下属的能源动力公司和家用空调事业试点清洁生产
2005年
制定清洁生产工作方案,有质保公司牵头在全集团内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2006年
海尔企业部29个事业部一次性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2007年
海尔企业部34个事业部一次性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通过优秀率达到90%
2008年
海尔国内40个事业部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2009年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于 2008 年5 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鼓励企业自愿进行环境信息公开,并对公开内容、方式以及奖励方式等做了说明,为企业开展环境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海尔从2005年起连续五年《企业环境报告书》,从环境管理、环境目标、环境绩效、物质流分析等方面将相关的环境信息真实地传达给社会,同时也详细介绍了企业文化、产品质量管理等背景信息,环境报告的编
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52 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企业文化论文,制定行业及其他标准 425 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最多的家电企业中国。2008 年 12 月 31 日,《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2009 年 1月1 日实施,这是国内首次以地方标准的形式规范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行为。《指南》提出了编制企业
3.3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包括企业的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11]。过去企业的高速发展,主要是靠技术引进、抓住市场机遇,自主创新所贡献的成分较小。现在,企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是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企业就不可能快速发展。目前海尔正在着手两个方面的自主创新:一是产品创新;二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环保、节能的重要手段,作为奥运史上唯一成套白电赞助商,海尔响应这一理念,在
3.4 逐年增加环保投资,优
环保资金的投入、使用、管理对于环境绩效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12],企业环保资金的投入对于企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海尔在环境管理方面投资 38 万元,在污染防治方面投资623 万元,在节能降耗方面投资 355万元,其中环保配套投资500万元,改善工艺设备资金350万元。环境管理投资主要是定期参加山东省和青岛市组织的各种环保培训,掌握最
综上所述,企业是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节能减排、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微观主体。海尔集团向世界展示了其在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产品开发和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于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和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对企业不断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负荷有重要的意义。海尔在推进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污染物减排、环境友好产品开发和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等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海尔集团是中国企业适应全球化浪潮的成功典范,其成功经验可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提供案例支撑。
新环保政策和环保动态;聘请专家对内部环保工作人员进行环保培训;督促员工学习政策法规和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管理能力;污染防治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环保配套投资、日常监测费、废气排放费等。节能降耗方面投资主要是改善工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物耗、节能降耗宣传费用等。
化环保投资流向
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等环节实现全流程“绿色”环保。在节能方面,南海意库项目的整体方案比同类建筑节能 70%,其中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为其贡献了40%的节能效果。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管理创新主要是指环境管理创新,海尔较早的确立了提高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全体员工的环境管理方针企业文化论文,在积极推进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化基础上,开展绿色经营活动,全面打造绿色海尔,逐步推进环境保护制度化。
全面打造绿色海尔
环境报告书的原则、基本要点、工作流程、内容框架及指标等级,从企业概况、环境管理、企业环境保护活动等 6 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信息。海尔参与编制了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更好的推广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在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制,有助于公司的内部管理,也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公司的监督,更为公司实现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0],有利于完善政府积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和企业自主环保的三元环境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另外,利用广交会、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北京国际科技电子博览会等一系列会展中,积极的展示绿色环保家电、节能家电等以增进与顾客环境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