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体育论文

公共体育论文

时间:2022-11-15 04:1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体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体育论文

第1篇

1、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源于西方,其实践理论充分、思想源远流长,是自由主义、新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学中最具思想内涵、实践价值的理论科学。国内学术界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不深,研究框架虽初见雏形,但其内容上仍存在诸多漏洞和问题。

2、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背景

就目前我国国情来看,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很难实现,一方面,城乡经济不均衡,城市建设的格局、发展项目、经济资源储备等多方面内容迥异,在这种非均衡的社会环境下,要想促进、完善、落实公共体育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初期,城市建设关注的是能够为城市发展带来生存空间、效益价值的建设项目,而并非城市建设的“不必要条件”——公共体育建设,所以,从建设、发展地位上看,公共体育落后于其他经济建设项目。因此,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公共体育建设才会提上“发展日程”,只有全国各省市城市建设趋向统一水平后,公共体育服务方能实现“均等化”发展目标。

二、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分析

1、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价值没有突显出来

通过阅读目前的研究资料可发现,目前,我国公民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并不了解,他们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态度存在误区和偏差。首先,以“理论”为基础的公共体育服务毫无实践根据,不能站在公民的视角,制定建设方案、服务计划,相反,其行为还会被理论性、原则性的内容所累,在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的双重打压下,出现诸多纰漏、问题。其次,所有从事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人员,普遍具有“过度经济”意识问题,在没有充分了解、认识城市建设、公民生活的发展、规划需求和服务要求时,便着手于规划、建设,制定出来的方案不仅会有碍社会其他基建工程的发展,还会诱发一系列的经济影响。最后,政策、法律限制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影响,社会舆论并没有明确定义、肯定公共体育服务,即便有所宣传,其宣传力度、范围、效果也有限,如此,会大大改变公共体育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同时,也会让公共体育权利变质。

2、重视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经济改革,而忽视创建配套的社会体制

当前,我国正在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无论是医疗服务、社保服务,还是公共体育服务,文化服务,其项目建设的根本都在于改变社会现有制度模式。然而,受“经济”意识制约、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过分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希望利用经济优势拉动公共体育服务内需,让全民意识到、认识到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财政中心论”强调的建设方法并不适用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因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均等化”,也就是说,建设不是最重要的,让公共体育发挥大众影响是最重要的。脱离社会体制,创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化工程,只会让它在“均等化”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3、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研究不够深入

就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现状来看,均等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人均财政投入与人均公共体育服务经费为标准,一是以具体的体育公共设施为核心,总结分析每个体育设施为居民提供的服务时间、内容为标准。但对于不同城市而言,这一标准需要适当调整,应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居民差异、社会环境差异之后,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定义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方案、项目,以及目标任务。由此可见,均等化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干扰、影响因素越多,其所需的、产生的服务需求、效果差异越大。

三、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若干建议与对策

上述提到,公共体育服务需要社会背景、社会资源做支撑,方能逐步实现建设计划。为改变、纠正现代社会对于民生生活的错误理解,我们将结合多部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因素,抛开社会背景、资源等基础要素,探究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新路径。

1、挖掘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价值,提升其内涵与影响

研究、分析其他公共服务项目,从基础理论入手研习、调查,查找影响现今社会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发展的原因与核心问题,逐一解决。(1)建立综合动态理论体系。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理论,从经济视角、政治视角、社会视角、民生视角等多角度,探究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内涵价值和深层含义,围绕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原则,解读这个未来发展道路的优势和劣势,以创建出一个融合了多个学科、调查了多个视角、探寻了多个问题的综合动态理论体系。这一理论能帮助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找出现阶段的发展问题,预防后续研究工作的难点和不足,突出热点话题。(2)确立均等化标准的研究地位。制定衡量、考评公共体育服务的标准体系,让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拥有确定、统一、科学合理的建设目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拟定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最低标准,这一标准将作为依据、参考,分发给各省市,作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基础模板,开展工作。此外,从国内外其他公共服务建设领域借鉴经验,摘出重要的服务项目和元素,增添标准化的规定“等级”和服务要求,如:城市居民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市内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密度、城市经济水平与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规模配合度、城市总体发展情况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对比等。

2、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

推动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化改革、系统化改革、规范化改革,依照国情、国家服务体系建设环境与背景,创设制度体系,把公共体育均等化与经济发展,社会参与和体育权利改善放在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去设计和考虑。(1)政府、社会积极协调。政府应引导社会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社区等基础部门,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需要,在社会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发挥指导影响、提升改革价值。政府通过惠民政策、激励制度,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建设项目的发展地位和优势,将其摆在与经济建设、民生发展同等的地位上。在政府、社会积极协调的环境下,鼓励体育管理部门、体育非盈利组织、公共管理者、民间体育运动组织等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中来,共同完善体制改革,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特质,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2)关注制度的“进展”与“发展”。在市场化、社会化的经济环境中,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创建的制度势必会受到管理渠道的限制和制约。为此,要想让公共体育服务社会供给与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条件相契合,就应拓宽制度的管理渠道。一方面,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供给路径,构建以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实现体系,吸纳更多服务元素进入到管理渠道中来,为未来发展提供便利服务;另一方面,在“进展”中探究“发展”问题,应加强对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改革、创新方面的考核、总结、评价工作,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认真弥补不足。

第2篇

一、研究方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专著,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和总结建议的方法,对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现状:

(一)对体育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这种不重视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在室外上,在室内上就失去了体育课的价值,没有认识到体育理论的学习不仅对掌握运动技术而且对开发智力都有很大作用,有的学生甚至把理论课当成了负担。对于教师,他们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不能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体验。

(二)体育理论课教材内容的陈旧、单一

体育课的教材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教材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积极性,也影响体育知识的掌握。从现状来看,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知识在教授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在内容的选择上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时代感和长远性,因此,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意义和重视程度自然也不高,从而失去了理论课的意义。

(三)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枯燥、机械

现行的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大都是传统的讲授法,它具有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传授大量书本知识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种机械学习的后果,这种方法使学生养成了一种被动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智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学中要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教师选用最多的仍是讲授的方法,这种方法过于单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佳。

(四)体育理论课缺乏系统、严格的考核

必要的考核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情况的测验,也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理论课的考核能相应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而现在湖北省普通高校都不太重视学生理论课的考核。许多学校只有技术、技能、达标等方面的考试,不考理论;有理论内容考核的也大多是开卷,并且所占分数最多不超过体育课总分的20%。这种情况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不够重视或不能产生兴趣。这些问题都影响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

三、结论与建议

(一)提高湖北省高校教师业务水平与自身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湖北省高校教师应不断自我完善,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要努力做到既要专长,又广泛涉猎;既精通体育,又研究相邻学科,提高教师的理论“储备”, 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不仅在知识素质方面提高,而且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都有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支持和鼓励在职培训和进修,加强体育师资建设,稳定体育教师队伍,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样才能使教师队伍生机勃勃,全身心投人到体育教学中去。

(二)教学内容应进改革

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终身体育的目标不明确,而且教材陈旧、繁多、脱离实际,不适应时展的需要。教材中的内容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题编排的,事实证明湖北省普通高校学生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即使掌握了,学生毕业后又派不上用场,而且很多内容是对初、高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重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实际用处。

(三)教学方法创新、多样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输,单调呆板,因此,我们要把教学形式变得多种多样使学生兴趣盎然。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以此得到运动的乐趣和精神满足,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锻炼中去。

在授课时适时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电视、摄像、录像、幻灯片、计算机等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或现场分析录像等,增进相互交流,同时提高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

(四)改变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考核方式

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考核可用课堂主题讨论及课后笔记作业的双向渠道,促使学习情况反馈到体育实践,以增加认识与感受。另外,湖北省可试行体育理论课考试以“体育论文”形式进行,学生通过在图书馆查阅图书,电脑网上查阅及报纸广播等多方面收集资料,结合自身情况及所学体育知识撰写论文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第三,可结合电脑进行体育理论课考试。在电脑上建立理论课笔试题库,每个学期进行学生上机考核笔试,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明智.曾吉.李志伟.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1.(5):22-23

[2]陆美琳.江苏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讨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5):48-49

[3]陈瑜.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材改革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7.(4):43-45

[4]高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92-93

[5]刘月晨.付玉坤.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改革的几点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0.(1):68-69

[6]王朝军.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研.2001.(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