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

时间:2022-08-01 16:2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现状;措施;建议;湖南桂阳

中图分类号 S572;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337-02

桂阳县继2007年成为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后,2012年7月又经国家局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复验,再次验收成功,并获好评。桂阳县自2004年创建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以来,合同种烟面积逐增,2004年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为1万hm2,2012年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达到1.74万hm2。随着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工作的开展,桂阳烟叶种植布局逐渐优化、烟叶质量、烟叶等级合格率、经济效益、烟草产业的经济地位、从烟队伍综合素质、烟叶生产技术含量、烟叶市场竞争能力、烤烟持续发展能力、标准化生产的辐射功能等方面内容均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1 主要措施

1.1 建立强有力的创建标准化生产建设领导班子

项目下达后,桂阳县委、县政府和县烟草局高度重视,把实施烟草标准化生产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来抓,并成立了“桂阳县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担任副组长,烟草局、县烟办、技术监督局、农业局、水利局、科技局、农开办、统计局、气象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组、物资组和督查组,组长由领导小组行文指定,并统一按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系统规划,整体布局,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1.2 出台并完善《桂阳金叶烤烟综合标准体系》

2005年,项目领导小组在《郴州烤烟综合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编撰了《桂阳金叶烤烟综合标准体系》,共计编入标准72个。国内著名专家评审后指出:此标准体系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能满足烤烟生产全过程的需要,且分解细致科学,具有较强的先进性、操作性和前瞻性。在后继工作中组织有关人员补充、修改《桂阳金叶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做到2年1次修订。该体系(修订版)是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本地实践经验与外地先进技术的结合,是国内外市场对烟叶的共同要求,与桂阳烟叶具有的独特风格相结合。

1.3 狠抓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宣传、强化参与机制

一是落实了“专家、标准化人员、站(点)长、合作社社员、农户”的五培训制度。将桂阳烟叶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每户烟农。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赠送资料、开展广播电视讲座(“金叶掠影”专栏)、橱窗、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培训。目前烤烟标准化生产在桂阳县普及率非常高,全县上下对烟叶标准化生产的认识较高。

1.4 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示范效果

全面实行烟叶标准化生产,强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的到位率,抓好以下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一乡一品”品种布局;烤烟标准化漂浮育苗;规模化种植;改良土壤;抓住最佳节令;标准化测土配方施肥;以揭膜提沟培土为重点的中耕管理工作;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合理留足叶片,坚持成熟采烤;专业化烘烤,智能化控制,市场化运作的烘烤模式。

1.5 建立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和质量追踪反馈机制

建立全方位的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全面实施ISO9001管理体系。为确保烟叶质量安全,对烟用农资实行统一采购和“套餐配供”制,统供率达到100%。2012年上海烟草集团对桂阳烟叶的化验结果显示2项主要农药残留量均合格。同时还建立了产品售后服务和使用情况反馈档案,主动到烟厂上门调查,收集反馈意见。根据客户意见改进生产技术,维护品牌信誉,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1.6 突出科技创新,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创新是衡量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烟叶标准化工作的一大亮点。桂阳县烟草局积极开展科技和管理创新,组织实施和完成好烟叶科研项目,多出科研成果,并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技术标准。一是每年10月前完成一项科技成果鉴定;二是每年获得1~2项市或省局科技进步奖;三是完成了每年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学术论文5篇以上任务;四是申请和获得了授权专利3项以上;四是积极与市局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联系,建立全县烟叶标准化生产咨询、调查、回访系统和短信平台;五是充分发挥全县病虫害测报网点功能,建立预测预报专家决策系统,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1.7 畅通信息渠道,密切各方合作

一是通过文件、电视、网络、报刊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局、省局等上级部门的精神,指导开展好各项工作。二是加强与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省、市、县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支持,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三是建立全县烟叶标准化生产信息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提高内部工作效率[1-3]。

1.8 检查考核,建立项目激励机制

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设事关桂阳烟叶生产的形象和地位,事关桂阳烟叶生产的长远发展,务必引起各单位和各部门的高度关注。一是县局(分公司)按照市局的考核办法,将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纳入对基层和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内容,年终进行考核兑现。二是县烟叶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领导亲自参加标准化项目督察和检查活动。三是根据国家局烟叶标准化项目要求,出台烟叶标准化项目的激励政策,设立烟叶生产标准化项目专项奖励。

2 建议

2.1 强化班子建设

要做到班子不散,且不断优化领导班子,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同时组织标准化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到标准化工作先进地区进行参观和考察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意识。

2.2 强化科技创新

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生产技术,不断完善和充实标准体系。持续创新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标准实施到位率;进一步提高烟叶的质量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种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生态效益;进一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稳定和提高烟农队伍。

2.3 强化基础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完成全县的烟水配套建设,标准化烤房建设和标准化烟站建设,并力求提早完成任务,为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2.4 强化风险意识

烟叶标准化生产,最大的风险就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不仅降低生产效益,而且也是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最大障碍。要在采取以工程建设防旱防洪、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等措施的同时,在县内烟区建立“风险保证基金制度”,并不断扩大其规模,以保护烟农利益。

3 参考文献

[1] 周世民,周向荣,李帆,等.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几个关键措施——基于浏阳市“第三批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的实证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0(2):44-47.

[2] 王正平,王闷灵,马浩波,等.河南省烟叶标准化生产现状与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5):65-67.

[3] 唐春闺.持续推进贯标工作促烟叶标准化生产上水平[J].科学与财富,2011(12):41-42.

第2篇

论文摘要 概述了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供有关部门参考。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市场消费安全化、健康化需求日益增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战略举措。近几年来,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迅速,对推动滁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大地作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较详细的分析了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现状,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1 发展现状

滁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其粮油、蔬菜、花生、茶叶、猪肉、淡水鱼类等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我市无公害农产品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加,总量已具备一定规模。2004年,全市只有3家企业、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定产地3个,面积300hm2,实物总产量仅240t。经过4年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20家企业、47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定产地24个,面积2.46万公顷,实物总量9.96万吨,企业总数增长了5.7倍,产地增长了7.0倍,认定面积增长了80.9倍,产品数增长了14.7倍,总产增长了414.2倍。据安徽省农委“2007年度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情况通报”显示:近几年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速度位于全省前列,这表明我市无公害农产品正走向快速发展时期。

2 存在的问题

2.1产品少规模小

近年来,滁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目前,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较小,认定的产地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5%左右,认证产品数和产量也较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我市龙头企业数量虽有不少,但大都是规模小、资金有限,缺少大型规模化、效益好的基地;在参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上存在着投入不足、产地面积小、产量少,产品不能精深加工,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达不到标准;机制落后,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远远不能带动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需要。

2.2发展不平衡

从地区上看,产品认证数超过10个的只有2个县,产地认定数在4个以上也仅有3个县,截至目前,我市仍有部分县(市、区)至今没有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淡水鱼类上,而粮油、肉蛋禽类和一些地方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少之又少。较为单一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适应不了大市场、跨地域、多元化大流通格局的需要,制约了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选择,不利于开拓滁州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市场。

2.3重申报轻管理

一些企业和农民认为申报的生产基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品也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所生产的的产品就是无公害农产品。其实不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着严格的生产技术操作要求,部分企业疏于管理,不对生产人员进行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先进栽培技术的培训;不按照标准规范生产,导致由于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不当和生产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的失误造成产品污染,生产的产品达不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此外,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检测能力不够,追踪服务欠缺,缺乏督查力度,检测设施薄弱,单靠现有的管理、检测、监督体系远不能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

2.4认知程度不足

无公害消费意识还未深入扎根于每个消费者头脑中,广大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只有要求而缺乏需求,无公害产品消费群体仍十分有限,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并不大。无公害农产品产量少,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且产品档次不高,包装差,难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欲望。这就造成在较严格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无公害农产品没有获得相应的较高收益回报,价格低于价值,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部分农民缺乏安全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在选用农业投入品上不按标准规范操作,主要追求效果和价格,只要价格低、效果好就用,而不管是不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也不管生产的农产品是否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2.5统分经营矛盾突出

标准化生产要求农产品生产、管理、采收、包装等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但是,目前农村实行的是以的经营体制,很难把千家万户的生产统一起来,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矛盾突出,单家独户的种养殖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实施、日常监管难度。

3 对策和建议

3.1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各地要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及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转变农民群众观念,提高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使农民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真正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要着力培育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带头人,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者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严格记录生产、加工、包装、生产资料使用和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等情况。同时,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无公害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操作水平。

3.2做好试验示范,带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采取示范引路、逐步推进的办法,各级科研、推广部门要在突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生产操作规程,采用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通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试验示范区,进一步推动我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目前,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还不大,严重制约了产品数量和市场有效供给量。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只有大力拓展生产规模,努力增加产品总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工作,从而使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3.3加强市场监管,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及检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和不定期抽检产品质量,确保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控。同时要督促生产企业及基地制定并实施自检制度,共同把好产品质量关。二是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上市的农产品要有自己的“身份证”,标明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联系地址、电话和检测合格证明等,实行不合格农产品的责任追究和退出市场制度,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予以公布曝光。三是加强对生产基地的环境和投入品的管理。防止产地、产品受工业“三废”和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农业投入品污染,真正实现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模式,而是要有组织地统一农业生产行为。要通过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来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引进、改造培育、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组织的带动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网络,积极培育营销队伍,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通过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基础组织、行业协会,重点培育个体私营大户等措施,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

3.5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大力推广“猪-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以沼气池作为种植养殖业的纽带,将人畜粪便作为资源加以利用的同时,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技术变成了无公害蔬菜(粮油)生产中的优质有机肥,降低化肥、农药用量,减轻农药化肥污染,从而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农药化肥用量的下降,实现了生态农业降低农业环境污染的目的,能够有力推动生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6加大政府投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为人民办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实事、好事。各级政府要设立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基地生态环境改善与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要引导农业生产者积极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认证过程中的困难,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费用纳入财政支持范围。

4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通过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总结杨梅无公害种植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基地选址、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贮藏等方面的内容。

峡江县属赣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形,丘陵面积8.4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8%,土壤多为土层深厚的红黄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是杨梅生长最为适宜的立地条件。峡江县林业局从2005年开始实施万亩杨梅基地项目,推广优质高效杨梅良种(东魁、荸荠),推行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创建生态无公害果园。2006年3月,峡江县玉笥山林场1998年种植的133.3hm2杨梅生产基地被江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所生产的“玉林”牌东魁杨梅经农业部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该县在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杨梅种植培育技术

1.1制定技术操作规程

依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NY5201-2004、NY/T391-2000、GB3095、GB4285、GB5084、GB8321.1-6、GB15618),制定了《峡江县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印发至各种植户,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

1.2基地选址

选择森林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持较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湿度适宜,方圆3km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土壤、空气、水质环境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类)标准(要求)的区域,离公路干线500m以上,远离城镇居民区、工矿企业、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堆放地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源,没有或不受污染源影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区域,同时对土壤、空气、灌溉水质进行综合监测。

1.3合理的施肥管理

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允许的有机肥、生物肥、专用复合肥,适当配合使用无机肥。在生产过程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补;基肥为主,追肥为补。幼树期施肥以促春、夏梢,争取实现早出梢,迅速扩大树冠为目的,一年中施基肥1次,追肥2~3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厩肥、饼肥等,追肥通常使用尿素和三元复合肥。成年结果树每年施2~3次肥,分别为花前肥(1月下旬至2月下旬)、壮果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后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前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一般株施焦泥灰15~20kg或硫酸钾0.5~1.0kg,如花量多,可在上年11月施下,以迟效肥为主,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15~20kg,加硫酸钾0.5~1.0kg。树势弱的加施适量尿素。采后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速效肥料,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或饼肥2kg加焦泥灰10kg,树势强的,结果少的,可不施采后肥。壮果肥要看树施,挂果较多的,可株施硫酸钾1kg;对树势弱可根外追肥,用于快速补肥或补给微量元素,喷施时间宜选择阴天或傍晚。一般选用喷施宝,高效复合稀土液肥等,采前40d禁止喷施任何叶面肥。

1.4整形修剪

杨梅的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好,树体高度控制在3m以内,主枝3~4个,主枝与主干的角度45°以上。主枝上配备不同方位的副枝3~4个,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群。结果枝以5~15cm的中短结果枝结果最好。以春梢和夏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根据这些特性,修剪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采果后,即7月上、中旬进行,促发夏梢,控制晚秋梢,加快花芽的形成,以大枝修剪整形为主,不剪小枝,锯除顶部直立枝、交叉枝、拖地枝、密生枝。7~10月不搞修剪,以控制晚秋梢。第二次修剪要看树势定时进行,对强树早剪、弱树迟剪,强树在11月份剪,主要是促进枝梢老化粗壮,增强花芽发育,弱树在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剪,过早易受冻害,过迟影响开花,以小枝疏删修剪为主。

1.5病虫害防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影响杨梅质量的农药。推广使用防治病害的农药主要有石硫合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2”抗菌剂;防治虫害的主要有杀灭酯乳剂、潜克可湿性粉剂、机油乳剂等低毒低残农药。病虫防治1a不超过5次,少的1~2次。关键是病害预防在前,虫害在初孵幼虫盛期重点防治。根据森林食品的要求和杨梅无果皮的特性,禁止采前40d使用任何农药及叶面肥,确保果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产品质量管理

2.1采摘

杨梅采摘时,一律采用徒手采摘,用篓(篮)或箩(筐)为盛皿,按杨梅果形、色泽、果面、内柱分级要求不同,进行分级采摘。采摘时间以早、晚为佳,防止温度偏高,不耐贮运。

第4篇

    论文摘要: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粮食种植业效益低以及受世界粮食市场的冲击,进一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效益势在必行。 

一、哈尔滨粮食种植业现状 

哈尔滨市的粮食种植结构在几十年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并形成了产业化、专业化、区域化布局。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哈尔滨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252.8亿斤,比2009年增加25.6亿斤,增长11.3%。近几年来,粮食生产都在稳步的上升中,为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的总体平衡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说,粮食生产在稳步地上升,但从哈尔滨市整体来讲,粮食种植的结构却有些不尽合理,限制产能的释放。2007~2010年,哈市农作物、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均呈现增长趋势,2008年哈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70.8万公顷,比2007年增加2.4万公顷,增长1.4%;2009年比2008年增长2.2%。三大主栽作物呈两增一减格局:水稻43.7万公顷,增加2.6万公顷,增长6.3%;大豆42.0万公顷,增加5.3万公顷,增长14.4%;玉米81.0万公顷,减少5.1万公顷,下降5.9%。 

二、哈尔滨市粮食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1.品种及品质结构需要改善。2009年哈市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占粮食面积的89%左右,绿色粮食种植面积近3000万亩,继续保持绿色食品黑龙江省第一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优质品种中三大粮食作物品种多,小杂粮和经济作物品种多;二是高产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三是普通品种多,名牌品种少;四是品种结构的科技含量低,种植面积的调整大多是适应性,而科技含量较高的战略性的调整较少。 

2.“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哈尔滨市相对突出的高油大豆和专用玉米产品品牌没有得到全国品牌评估体系的认可,主要是由于质量问题。大豆的出油率较低,玉米品质不优、品种杂,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这些问题制约了产品品牌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哈尔滨市的粮食竞争实力,导致产量很高,价格较低,农民收入不高的局面。 

3.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水利设施薄弱导致抗灾能力弱,严重影响粮食的稳产和高产。 

4.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但普通农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推进和完善粮食种植业调整的策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粮食种植业科学、合理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1.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奠定种植业调整基础。首先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进单产水平的提高和专用化生产。调整种植结构,是发展优质、低耗、高效农业的基础。应重点加强与新品种相对应的施肥培肥技术、耕作技术、植保技术、连作障碍消除技术、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技术等研发和集成配套,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粮食作物品种的遗传潜力。重点发展高油与高蛋白大豆、优质水稻、各种加工专用型与饲用型玉米、优质强筋小麦、专用马铃薯等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技术。其次, 加强标准化生产。从大豆、玉米、水稻等重点粮食作物抓起,把先进适用技术综合组装配套,转化成易于操作的农艺措施,用生产过程标准化保证粮食产品质量标准化。同时搞好粮食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培训。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体制创新,以及增加财政用于农业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投资的比例,集中国家中小农业水库、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水利基金、扶贫等各渠道与农田水利有关的资金,统一捆绑使用,整体连片推进,改变哈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同时加快普通农区小型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方面普及推广粮食机械化综合高产模式,推广机械深松为主体的松、耙、起相结合的整地、机械精密播种、机械分层深施肥、机械与药剂灭草灭虫、机械收获、机械化秸杆根茬还田等技术;另一方面加快农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另外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3.发展绿色和特色产业,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粮食种植业结构调整,不仅是要调整各种粮食品种数量比例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调整粮食品质结构,全面提高粮食质量。减少劣质品种的生产、增加优质品种的生产,成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必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粮食品种中占的比重,实现粮食生产以普通货产品为主向以优质专用产品为主的转变。 

4.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粮食产品流通,提高农民收入。一是加强粮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建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设施网络。二是建立粮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粮产品由于其生产的周期性和农民的信息不灵通性,其信息系统必须由政府提供,这是帮助农户特别是小农户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哈尔滨市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要政府与地方统筹兼顾,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农业信息网,为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提供及时、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服务保障。规范粮产品市场交易行为。应加强粮产品市场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维护粮产品正常的贸易秩序,保护农民利益。为此,应规范政府对市场的管理行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把完善的粮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5. 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育农民合作组织 

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技术等提高了,农业的丰产、丰收、调整才能很好的实现。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和培训,注重农民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和科技提升。二是发挥高校在农民技术培训中的作用。农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应该配合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通过实现乡县联合、校村联合进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科学合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真正做到为农排忧、为农解忧,做实实在在的合作组织农民“娘家人”。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周到、细致服务,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桥梁、纽带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燕泽英.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难点及对策[j].价格月刊,1999(10) 

第5篇

1.甘薯全价开发利用新技术

该技术包括甘薯颗粒全粉生产技术和甘薯综合利用加工“膳食纤维、甘薯汁、淀粉”技术,实现特色甘薯的“全价利用,无污染,零排放”,彻底解决薯渣、薯液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系列产品有甘薯营养全粉、甘薯复合营养大米、甘薯复合营养面条、甘薯罐头、甘薯汁饮料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紫心甘薯原汁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专利申请号:200910026115.7)。

2.草莓精深加工新技术

该系列技术解决了草莓加工过程中的色泽、风味、营养及生物活性变化和损失问题,通过酶促与非酶促氧化控制技术,抑制草莓加工过程中的褐变与活性损失;通过非热杀菌技术(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解决高温杀菌对草莓汁风味与营养的破坏,保持草莓汁天然风味与营养;通过低能耗微波组合干燥技术,缩短草莓干燥时间,降低草莓产品干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系列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草莓固有风味、原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产品色泽鲜艳、风味优良、营养丰富,能够全面提升草莓产业加工技术水平。系列产品有速冻草莓、NFC100%全果草莓汁、活性草莓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测定小浆果ORAC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110114323.X)。合作企业为东海县黄川镇新桃草莓合作社和连云港天宏管业有限公司。

3.低值淡水鱼肉发酵香肠的生产工艺技术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低值鱼进行深度开发、生产,以海产或淡水低值鱼为原料,在单一发酵剂的基础上,以混合发酵剂对鱼肉糜进行发酵,抑制肠道菌生长,提高鱼肉糜凝胶强度和白度,改善其风味、质地、色泽与保存性。该技术制备的鱼肉香肠产品,营养丰富、口感鲜嫩、食用方便,并且具有抗氧化、降血压等多种保健功能。该技术能充分利用我国低值鱼资源,为低值鱼的加工和增值转化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品有低值鱼肉香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发酵生产低值鱼肉香肠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101412.6)。合作企业为雨润集团。

4.低蛋白营养挂面生产技术

该技术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特殊营养需求,采用低蛋白含量的谷物粉、果蔬粉为主要原料,通过预熟化加工和挤压成型技术,面条产品成型好,耐煮,不断条,口味接近普通面条,且具有特殊的蔬果清香。该技术生产的面条产品,蛋白质含量低于0.5%,其钠、钾、钙、镁等矿物质元素也远低于普通面条等食品,可以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主食食用,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风味杂粮挂面、果蔬挂面等产品。产品有低蛋白营养挂面。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低蛋白营养面条的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010101414.5)。合作企业为北京百傲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二、果蔬保鲜技术

1.水蜜桃的贮藏保鲜技术

水蜜桃是江苏省特色水果,以皮薄、糖份高、肉质软、香气浓而享誉全球。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正值我国高温天气,采后极不耐贮藏,常温下货架期仅1~3天。本项目组通过研究水蜜桃适宜采收期,采后处理方式,保鲜关键因子等,研发了以保鲜关键点控制并结合适宜保鲜剂为核心的水蜜桃保鲜技术体系,可延长采后水蜜桃保鲜期15~25天,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贮藏后的水蜜桃仍具有被消费者接受的品质。

该技术已经在江苏省的徐州、宿迁、无锡、连云港、张家港、镇江等水蜜桃主产区、生产企业和农村合作社进行了推广和应用。

2.“丰水”梨的气调贮藏技术

“丰水”梨属砂梨系统,是日本著名三水梨中综合性状较好的一个品种,其成熟期为7月中下旬,正值梨果淡季,市场行情好,但采后品质劣变快,腐烂严重。近年江苏省“丰水”梨发展较快,苏北、苏中、苏南均有栽培,已成为江苏省主栽品种之一。目前江苏省生产上常采用常规机械冷藏保鲜“丰水”梨,然简单机械冷藏的“丰水”梨易出现果核黑心、果柄处霉烂、表面皮孔变大塌陷等系列问题。因此采后贮藏保鲜效果不理想。

2008年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资助了“气调贮藏技术对‘丰水’梨采后品质的研究”。该研究结果明确了采后”丰水”梨适宜气体贮藏的气体配比,并结合MA包装和CO2吸收剂等综合保鲜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简单机械冷藏保鲜丰水梨存在的问题,显著的延长了采后丰水梨的保鲜期和货架期。该技术在“黄花”、“黄金”、“幸水”包括“砀山酥”梨上都进行了推广,目前已经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结合企业的情况进行了示范和应用。

3.李果实采后保鲜关键技术

李是我国的特色水果之一,果实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市场占位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然多数李品种的成熟期在高温季节,果实采后呼吸旺盛,后熟迅速,一般采后数天,果肉很快软化,有机酸和糖分减少,风味大幅下降,货架寿命因此缩短。鉴于此,在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农产品产后综合保鲜技术研究”(编号:2006BAD22B04)的资助下,项目组成员选择“黑宝石”和“安哥诺”李为试验材料,对李果实采后贮藏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研究成果分别在江苏、北京、陕西、山东和河北等地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对李果实传统的、粗放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提升和改进,贮藏后可维持李果实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品质,提高果实的商品率10%~20%。课题实施期内在示范点和应用单位共贮藏李果实约2100t,直接增值978.83万元,解决了采后李果实品质劣变快的问题,为提升李果实采后的贮藏保鲜技术提供了支持。

4.芦笋采后保鲜技术

芦笋,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在苏北地区栽培的较多。然而与其他果蔬相比,芦笋可食用部分为植物的茎尖及花蕾组织,采后的呼吸旺盛,衰败极快,常温贮藏1~2天后,笋尖的包片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松散、开张,幼嫩的侧枝芽体也松散伸长生长,以及腐烂变质,失去商品性。

从2009年开始,项目组针对采后绿芦笋生理特性及发病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发出一种抑制绿芦笋采后软腐病的保鲜方法,能够延长绿芦笋采后保鲜期10~15天,货架期3~4天,相关内容已申请专利,并在生产区进行了试推广。

5.甘薯采后贮藏保鲜技术及环保节能甘薯专用保鲜库建设

甘薯是我国传统的粮菜兼用的作物,由于栽培要求低,耐贫瘠,故我国的大江南北各省市地区均有栽培,但是甘薯因为采后贮藏方式比较传统落后,江苏常年种植甘薯的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约为1800kg,但每年因贮藏方式不当,造成甘薯的损失在40%以上,如遇低温天气,如2007年冬季低温以及2009年初冬提前降温气候,部分地区的直接损失高达60%以上。

该研究以确定最佳采收时间、采后预冷处理关键技术、病原菌发病规律及绿色保鲜技术研究等,根据预期贮藏期的长短,形成了不同品种(黄甘薯,紫甘薯,白甘薯)系列保鲜技术体系,有效控制甘薯在贮藏期,腐烂、发芽、皱缩、异味等生理和病理伤害,能保证甘薯的周年贮藏和流通,保持甘薯应有的商品性状。

6.杏鲍菇采后保鲜技术及专用物理活性保鲜袋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珍稀食用菌之一,我国杏鲍菇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已成为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采后数天便失去食用价值。因此,生产上常通过烘干、风干法处理新鲜的杏鲍菇,但较冷藏相比,烘干、风干处理后可导致杏鲍菇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量出现较大的损失。生产上,在杏鲍菇采收后常采用薄膜包装的方法进入流通运输及货架销售。因此,针对采后杏鲍菇的呼吸特性,并结合薄膜包装材料的拉伸性、强度、水与气的透过量等主要性能的研究,研发出了杏鲍菇专用物理活性保鲜袋。

7.草莓采后保鲜技术

草莓采后生理代谢活跃,室温条件下常因Botrytis cinerea病菌侵染导致大量鲜草莓失去食用价值。在生产中,利用高浓度CO2气体抑制新鲜果蔬真菌腐烂已较普遍,但不适宜的CO2处理易产生无氧呼吸,导致果实产生异味及表面颜色消褪,当果实由低温贮藏条件移至室温后这些伤害症状变得更严重。因此,研究了不同气体浓度对草莓贮藏效果的影响。明确了草莓采后适宜贮藏的气体浓度和伤害阈值浓度,可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三、浆果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新技术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cx(10)23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SBE200930324)、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10) 178)。

浆果中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活性多糖、多酚、黄酮等生理活性物质,对预防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浆果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新技术及多样化新产品开发为浆果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该成果的特点是采用生物酶解、膜分离技术和三效降膜浓缩等先进工艺,有效提高浆果的出汁率、果汁澄清稳定性和储藏性,生产果汁、果酱、果子爽、浓缩汁等产品;利用现酵工程技术,生产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特色果酒,最大限度保留了浆果的营养价值,香气浓郁,甜酸适度,是宴请宾客、馈赠好友的佳品。对浆果加工副产物的深度开发,生产食品功能性配料、功能油脂和花青素类产品。

该成果已在江苏南京、常州、连云港等地推广应用,现有物化产品黑莓浓缩汁、黑莓汁饮料、蓝莓汁饮料、黑莓果酒、蓝莓果酒、草莓果酒、黑莓籽油。

四、果蔬低能耗组合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果蔬干燥加工中能耗高、生产周期长、产品品质差等问题,以提高品质、降低能耗为主要目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色果蔬进行组合干燥研究,确定果蔬典型物料的最佳低能耗组合干燥工艺,并建立相应的果蔬干燥示范生产线,开发出苹果脆片、黑毛豆脆粒、甘薯脆片、杏鲍菇脆片、脐橙粉、苹果脆片、胡萝卜脆丁、南瓜脆片、冬瓜脆条和蚕豆脆粒等果蔬脆和速溶果蔬粉等多元化绿色低碳产品,并集成其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建立产品新工艺8个,制定产品质量标准4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授权1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9篇。

五、万寿叶黄素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针对我国万寿叶黄素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引种并筛选万寿专品种,建立万寿种植示范基地,分别在叶黄素提取分离工艺技术、稳定性、抗氧化作用机制、化学结构分析、检测方法、安全性、物理改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万寿叶黄素的传统生产工艺,研制开发出叶黄素软胶囊、叶黄素片新型保健食品。该成果申报4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项获得授权,发表24篇学术论文。物化的产品有叶黄素复合软胶囊、叶黄素复合片、强化叶黄素玉米汁饮料。

第6篇

关键词:标准化,降低成本,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保证,其通过对各个方面标准化的管理,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在进行标准化管理中,要依据自身实际,充分分析市场因素,以实现标准化控制的过程性和有效性。

一、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支柱

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大厦的的地基,企业管理大厦盖得越高,既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越高,标准化的广度和深度即地基也势必打得更深更坚固。现代企业的生产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基础上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标准化。一方面,标准化是企业决策层科学决策,指导协调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其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发展商品生产,尽量减少消耗,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创造财富,增加积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每个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手段千方百计地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每一种管理方法都离不开标准化,都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这样才能使企业实现持续高效发展。如在企业管理中,从上层到基层,从管理到技术,无不透着标准化的影子,标准化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决策者制定制度,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和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标准化使企业生产者在生产活动中有章可循。企业生产者直接面对生产设施和生产程序,他们是生产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工作质量的好坏,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技术操作规范程度都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紧急效益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规程,有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步骤,有一套标准化的保障体系。大到油水井的投产,小到一颗螺丝的紧固,都有相应的标准来衔接,约束。作为指导、协调、参与生产活动的依据和纽带,任何环节上的失调都会影响整个生产任务和作业质量,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标准化为企业生产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标准化是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依据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经得起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成功地把握时机,谋求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的灵魂,企业没有了创新,也就没有了生计,没有了经济效益,只有面临着亏损,倒闭和破产。企业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生产技术,并且要自身不断的进行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标准化,脱离了标准化的创新是不成熟,不健全的创新,它的生命力是短暂的,因为任何一项科研成果,不论是新产品还是新工艺,从研制到鉴定都有标准在把关,在衡量,只有符合标准才能在生产领域得到推广和应有。由此可见,标准化是创新成果用于生产领域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引入生产的桥梁和纽带,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管理模式创新离不开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它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如果一味地追求新、奇、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那这种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用途。只有与国际接轨,走标准化的路子,才能使管理创新真正发挥作用。如航天飞船一次次发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它的每一个设计和每一步操作都有严格的标准,它反映了标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标准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目前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创新项目和课题越来越广泛,它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项技术创新,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技术的要求,必须符合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标准和档次,才能和其他标准化的设备和设施配套使用,才能具有广泛的推广性和生命力。如果技术创新脱离了标准化,就不能应用于生产,而只能成为一纸空文。一些好的企业如联想集团等,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新技术出台,而新产品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它的技术创新是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是标准化造就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出台。可见,标准化已经成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依据。

3、标准化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标准化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标准化对某些对象进行合理地归纳和简化,控制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对产品品种规格进行合理简化,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批量,为企业创造采用高效率的工艺设备和进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提高生成效率,以减少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降低成本,以此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通过使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道操作步骤标准化,避免操作过程和步骤上的混乱,达到标准化的要求,从而使生产更加安全高效,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设施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仅生产成本一项就包含有各种管材,钻材配件,油料,燃料,劳保等诸多费用,如果不按照标准采购,就会给我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必须制定各种物资采购标准和各种定额标准,采购标准化的产品和标准化的设备。只有按照标准操作,才能减低消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标准化对企业降成本的作用

1、标准化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降低生产成本,企业标准化可使企业产品价格根据企业各方面能力及其他因素定位到一个适当价位,保证产品既有市场又有效益。标准化工作可使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产品配件、维修配件形成标准系列。标准化程度提高,使企业易于选购,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例如某钻井队在钻井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配件和设备等,如:钻杆、钻铤、套管、法兰、密封垫、阀门等等。如尺寸都在标准系列之内,则易于选购,且价格较低。而非标准尺寸的套管和钻杆则需厂家单独制作或委托有加工能力的单位制作。其所发生的费用远远高于市购标准件的价格。而且非标准件的生产周期长,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整体工程施工,必然使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

2、标准化是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有力保证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而竞争的核心是质量。早在1998年,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就指出:“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作为施工企业,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抓好质量和质量管理必须要有一个衡量质量和质量管理优劣的尺度,那就是标准。没有先进的产品标准,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企业只有制定、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高水平的产品标准,企业才能够根据顾客、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尽快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是标准化的主体,产品标准是企业的自身行为,是企业成为标准化主体的主要改革措施。通过我国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以安全、卫生、环保、资源利用及一些必须统一的通用基础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使标准中的核心部分――产品标准获得活力。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随着顾客、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不断进步,使产品标准成为有利于发展,能够取得效益的先进标准,使企业真正成为标准化的主体,才能使我国产品质量普遍地迈上新的台阶,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3、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现代化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

现代化大生产的特征是高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生产速度加快,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要求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节奏性越来越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要求提高。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密切协作。以某钻井队的钻井生产为例,在正常的钻井施工过程中,需要由钻进、测井、录井、固井等一系列生产施工和管理环节来完成。如果各个分项工作没有各自的标准,很难想象这一系列工作会顺利进行,若各个环节按标准互相合理配合则会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每支钻井队伍在进行钻井生产施工作业中,都离不开法兰、阀门、节流管汇、放喷管线、泥浆泵、柴油机等一系列零部件、管线和各种设备。这些零部件、管线或设备的生产分别由许多国内外公司生产,最后由这一支钻井队伍分别采购后,统一连接组装。这样一个复杂的、众多的产品类型、技术水平要求不一的生产组合,要靠制定和执行许多的标准,使各个生产环节和各个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保证整个井队各部分的准确、顺利安装,满足其生产施工要求。因此,标准化工作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4、做好标准化工作,是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向国外开放。关税大幅度下降,配额、许可证等手段将大量取消。随着国外一些价廉物美的产品涌入我国市场,一些企业将失去市场。我国企业只有快速、有力地加强标准化工作,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扬长避短,抓住有利时机进入国际市场,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WTO对企业的冲击。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率较低,标准化工作同世界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标准既是企业进入世界市场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克服外贸技术壁垒和发展国际贸易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是企业与世界经济接轨进入国际市场的迫切需要。

三、加强标准化的方法

1、不断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

不断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是转变观念、增强采标自觉性的必由之路。标推化客观上早已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人们对标准化的认识程度、自觉程度和受益程度却有着天壤之别。这就存在着转变观念、大力推行标准化进行再认识的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有企业特色的轮训是强化员工标准化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常规方法。因此应大力开展企业全员标准化知识的普及轮训工作。另外,应大力加强企业全方位标准化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是企业的灵魂"观念深入人心。强化标准化意识,加强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培育、培训,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水平。使企业决策者和生产者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企业管理标准化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使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落实到位,这是解决企业管理标准化水平的根本。

2、不断完善一系列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机制

不断完善一系列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加大企业标准化力度、提高企业标准化质量的根本途径。因为体制和机制实质上就是企业运行的软、硬件。应包含以下内容:建构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制。这是使企业加速发展的关键举措。制定、完善和推行系统配套的标准化运行机制。想做到这点,应该用企业工作全面标准化的思路来建立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密切关注纵、横向的协调和配套。纵向的有三个层次: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的各项运行规章制度;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横向的有:科研生产运作、人才猎头运作、供销物流运作、财务资金运作、情报资料运作等的规范规则。上述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始终贯彻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最简原则。

3、实现标准化审查的全员化、便捷化、电子网络化

实现标准化审查的全员化、便捷化、电子网络化是加大企业管理标准化力度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加大企业管理标准化力度并不意味着简单地追加投入,而必须寻求一种脱胎换骨的质的提高。必须把标准化审查的大部分常规工作溶入到全员的日常工作之中。

4、认真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保证体系,使企业各专业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标准研究机构要用标准研究成果及时指导和引导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要以企业科技进步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要鼓励企业采用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以及计算机数控管理、技术改造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企业也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要结合标准化法的贯彻将已经颁布的有关标准文本、标准实施办法,切实落实在企业各个岗位及企业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之中,使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真正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网络。总之,企业管理标准化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等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企业必须首先要搞好的工作。实践证明,凡是质量水平高,质量管理先进的世界名牌企业,无不是以高水平的管理标准作为坚强支柱的。因此,只有搞好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实力标准化既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加大企业标准化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就会层出不穷,只有首先抓住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对企业降低成本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企业通过标准化管理,对成本进行控制,使得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加大企业利润。

参考文献

[1]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392-03

Problems and Proposals on Development of Potato Industry in Enshi Mountainous Area

GUO Guang-yao1,2,XUE Ren-mei1,2

(1.Southern Potato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Enshi 445000,Hubei,China;

2. 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Enshi 4450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s of potato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Enshi mountainous area were analyzed,mainly focusing on elaborating variety improvement,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product 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on high-yield cultivation and marketing, low cost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virus-free seed potato, standardized control of late blight and pest, and standardized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pollution-free selenium-enriched potato.

Key words: Enshi mountainous area; paotato; industry; problems; proposals

我国作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近年来的种植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至2009全国种植面积达550万hm2左右,恩施州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一批新品种、栽培新技术及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该区域马铃薯单产有所提高,达15 000 kg/hm2,加上恩施地处湖北西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资源,土壤含硒量高等),恩施马铃薯增产潜力大,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前景良好,但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通过全面调查征集该区域马铃薯产业技术用户,发现目前该区域马铃薯正面临着单产偏低且不稳、加工转化率低、种植效益低的局面。该文就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问题

1.1种植水平低

一是目前虽然具有一些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但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不能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二是没有培训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没有建立中心示范基地及开展技术服务。据调查该区域多数的农户仍是依靠传统方法和经验去种植马铃薯[1]。

1.2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面积小

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普及率不到30%,种植面积小。其原因一是农户购买脱毒种薯的意识不强,农户有自留种的习惯。二是马铃薯脱毒种薯成本高,不利于农户常年换种,农户购买量小。应用现有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生产的种薯成本为0.15~0.20元/粒,每公顷种植60 000株,所需种薯费用为9 000~12 000元,种植成本极高。虽然许多马铃薯种植大户和大部分农户愿意种植脱毒种薯,但无力购买高成本的脱毒种薯,严重制约了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

1.3种植品种比较单一

马铃薯种植方式在恩施山区主要是与玉米间套作,少数薯-稻连作,因此生产上种植的马铃薯品种要求多样化,要适应间、套、连作的要求。该区域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是以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的品种为主,这些品种大多以抗晚疫病为主要选育目标,尽管优质高产,但缺乏早熟及加工专用型品种,不能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

1.4马铃薯晚疫病及虫害严重

恩施地处武陵山区,该区域多雨高湿寡照,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是晚疫病,晚疫病的发生和危害正在逐年加重。其原因一是该区域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晚疫病抗性逐年下降,2003年该区域晚疫病暴发,有近30%的农户马铃薯失收,马铃薯平均每公顷产量只有2 250~3 750 kg,2006年晚疫病再次暴发,致使主栽品种大面积严重减产;二是防治晚疫病的农药品种多,良莠不齐,农户使用不规范,导致晚疫病防治效果差,加之农户对马铃薯虫害认识不足,绝大部分农户种植时不防治马铃薯虫害,导致薯块虫害重,薯块商品性差。

1.5马铃薯鲜薯商品转化率低

一是该区域农民自由购种,购种后绝大部分农户仍按传统模式种植,没有按照一个品种一个基地一个种植标准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导致马铃薯品种混杂,商品薯品种多样、大小不一、商品价值不高。二是还没有规模化的加工企业,马铃薯附加值低。三是该区域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硒资源,也具有丰富的绿肥肥源,生产的马铃薯鲜薯品质好,实为无公害富硒蔬菜。但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和对该特色品牌的推广少,优质无公害富硒马铃薯仅在该区域及周边少数地区销售,市场不大,还没有形成无公害富硒马铃薯品牌,严重制约马铃薯鲜薯产业及加工业的发展[2]。

2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年增加和世界粮食危机的不断加剧,马铃薯在山区作为农民既当粮食又当蔬菜的特殊粮菜作物,确保该区域马铃薯一定的种植面积和提高农户的种植收益意义重大,这对保障国家粮食、食品安全,实现山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巨大;另外途经恩施的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即将开通,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因此,要借鉴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针对当前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品种良种化

良种是增产增收的基础,是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据多年试验及调查发现,脱毒马铃薯的商品薯比例达90%左右,比未脱毒的提高了20~30个百分点,可增产30%~50%以上;且薯型外观整齐、商品率高、品质好,销售价格比未脱毒的要高20%~30%,每公顷可增加收入7 500元左右。因此,积极推进品种的良种化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在生产上要积极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好、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如鄂马铃薯3号、鄂马铃薯5号等。在种质上要始终保持高产稳产、抗性好的良种化水平,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科研,加快选育适应本地气候、土壤和耕作制度等特点、抗病虫、优质、高产的优良新品种;二是要加强原、良种供种体系建设;三是要加强病毒检测体系建设,做到科学有效,确保脱毒良种的质量标准;四是建立脱毒原原种扩繁中心,进行脱毒种薯扩繁技术创新研究,解决种薯生产成本高、种薯生产周期长等问题。通过组培室、温室、网室的配套建设,扩大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各县、市及有条件的乡都要建立一定规摸的脱毒种薯基地,基地生产按照标准化进行;五是形成比较稳定的商品种薯供种制度,确保种薯供应的有序性,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逐步转为自主供种、应用商品种薯的局面,使这一地区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

2.2技术标准化

山区马铃薯用种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外观差,加工品质不达标,栽培技术不规范,实施标准化迫在眉睫。一是要制定和推行种薯质量标准,确保从种植模式、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贮藏严格按规范化操作,提高生产水平;二是要研究制定马铃薯产品标准,严格按照不同品质用途和加工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确保马铃薯产品的商品性;三是要按照品种、生产、加工等技术标准积极组织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四是要针对市场中晚疫病及虫害防治农药品种多、良莠不齐的现状,开展农药防治效果比较试验及生物药剂防治效果试验,筛选防治效果好的农药,研究最佳防治方法进行推广,对防治效果好的农药再次开展标准化防治研究,制定出完整成熟的防治措施,使马铃薯晚疫病及虫害防治高效、便捷、低成本,从根本上解决马铃薯种植上的风险。

2.3产品专用化

专用化是马铃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也是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上的关键制约因素。因此,要把专用化生产作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突破口来抓,加大工作力度。育种目标上,要转向专用型育种,为生产上提供优质专用品种,解决当前生产上专用品种少的问题;在种植上,要改变过去不分品种不讲用途的做法,立足于专用化生产,扩大油炸型、淀粉加工型、鲜食和出口专用型品种的面积;在销售上,要分选、分收、分销,满足市场专用化要求,提高商品率和商品效益。逐步实现一品一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2.4开发产业化

产业化开发是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方向。欧美发达国家马铃薯产业发展快、水平高,开发出马铃薯制品上千种,马铃薯淀粉等深加工产品广泛适用于医药、纺织、化工等领域。要树立以销促产的产业化发展理念,按“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逐步形成基地生产、企业加工、市场营销三个环节完备的产业化格局。一要建设好马铃薯商品薯基地。把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培育结合起来,鼓励龙头企业参加商品薯基地建设,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户联合发展稳固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二要大力扶持加工、营销业。“马铃薯要下山,龙头企业要进山”,要在优势产区和基地引进、兴建一批马铃薯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马铃薯休闲食品的加工体系;同时要大力发展仓储和运销企业龙头。三要大力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借鉴学习先进经验,为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搞好信息、技术指导服务,引导企业和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改变过去市场信息不灵、行情不清、盲目生产的状况。四要加大马铃薯全价营养的宣传,积极引导消费,培养和扩大消费市场和需求;五是充分利用恩施州丰富的硒资源及异常丰富的绿肥肥源,开展无公害富硒马铃薯高产栽培研究。同时积极宣传推广无公害富硒马铃薯,逐步建立品牌,拓宽市场[3,4]。

总之,恩施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品种良种化、技术标准化、产品专用化、开发产业化,重点在于开展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脱毒种薯低成本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晚疫病及虫害标准化防治、无公害富硒马铃薯标准化高产栽培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大恩,李卫东,田祚茂,等. 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及存在问题浅析[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哈尔滨: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7.

[2] 李卫东,刘介民,王黎明,等. 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5,19(3):185-186.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认证;问题;策略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食品长期短缺历史的结束,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由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贸易和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安全认证食品是我国今后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的方向,对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也是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

1食品安全认证概述

安全认证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特定的环境中,按照特定方式生产、加工,达到一定安全卫生标准,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相应产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

安全认证食品的显著特征有:一是产地环境无污染。要求产地环境和周边环境中不能存在污染源,确保产地环境中大气、水和土壤的洁净;二是生产过程达到无公害化。生产过程中应用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控制、减少乃至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有效防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三是产品质量确保安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无污染;四是通过专门机构的认证。安全认证食品是通过专门机构认证,并获得相应产品使用标志的产品。无公害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初级层次,绿色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中级层次,有机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高级层次[1-2]。

国内安全认证食品发展经历了无公害食品发展阶段、绿色食品发展阶段。其中绿色食品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农垦系统启动基础建设,向全社会推进、加速发展,向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全面推进3个阶段。

2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央一级的安全认证食品管理工作由3个部门分别负责,其中,无公害食品的管理工作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绿色食品的管理由隶属于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有机食品的管理工作主要由隶属于农业部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负责。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体制属于分块管理。

2.1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人为地将安全认证食品中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管理割裂开,导致安全认证食品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安全认证食品管理权限分属不同部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管理职能错位、缺位、越位和交叉分散现象。同时,由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不完全相同,且它们之间是平级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

2.2认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认证体系发展的时间较短,在认证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认证技术和能力、认证的普及程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认证体系不完整。目前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严重缺乏,缺少对申请认证的农业企业和农户在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申报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二是认证的客观公正性不足。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认证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存在着联系,认证过程不能充分体现第三方认证的客观公正性[3];三是专业技术和人才不足,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体系建立的时间不长,对认证人员的培训不足,人员认证能力较差,难以建立我国专业化的安全认证食品认证队伍;四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国际合作能力不强。安全认证食品认证方式和认证标准与国际接轨程度差,认证的结果不能得到国际认可。

2.3市场准入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食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检验对象有限、检验项目单一;二是检测机构不健全、检测手段落后,对食品检测的专门机构很少,而且食品市场准入的检测手段简单;三是市场准入缺少有效的惩罚措施,问题食品的管理尚缺少必要的惩罚处理措施,问题食品的追根溯源比较困难。

2.4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标准,还没有形成全面科学的标准体系。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建设方面,对安全认证食品的各项质量指标难以全面、快速地检测。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方面,目前的安全认证食品认证体系是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过程控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方面,对违反食品安全质量的行为没有彻底、坚决地惩处。质量安全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安全认证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3完善食品安全认证的策略

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仅依靠政府来解决安全认证食品管理上的问题困难非常大。需要从多个方面完善食品安全认证。

3.1优化管理体制

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我国应该实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的协调统一,实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机构设置的三位一体,能够明确管理者的职能和相应的责任,减少冲突,提高管理效率。

3.2完善认证管理

建立统一、协调的认证认可体系,积极组建和完善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将认证机构改造成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4]。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认证机构从事认证业务的审核与认可,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和审核。加强认证的国际合作和互认,争取认证结果相互承认,提高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的国际化水平。

3.3完善市场准入管理

完善食品市场准入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统一权威的安全认证食品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质量的控制。提高市场准入检测水平,建立健全食品检测专业机构,并引进高技术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3.4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同时必须有严格的执法保障。科学制订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减少标准执行时的交叉与重叠。加强贯标力度、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同时建立统一、协调和权威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

4参考文献

[1]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李正明,吕林,李秋.食品安全的开发与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第9篇

作者:马绍国 吴恭信 闫新春 马桂香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因地制宜选好项目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现代农业呈现的特点有:大面积的规模化种植,高标准的规范化生产,高度的机械化作业,高效率的企业化管理,完整的产业链条。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问题是选准能够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的项目。自9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惠农区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根据惠农区当地降雨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流灌溉、农产品质量高等特点,确定蔬菜作为该地区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新建脱水加工企业,大力推广露地蔬菜种植,着力打造脱水蔬菜产业,逐步形成了76家脱水加工企业,年种植3333hm2蔬菜出口销售稳定的产业化格局。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粮公司的入住,使惠农区的露地加工蔬菜有了跨越式发展,种植面积达8000hm2,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创新机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动力露地蔬菜的发展在90年代实行的是企业下订单,农户分散种植,蔬菜收获后交给企业进行脱水加工,产品由企业进行销售,至90年代末期蔬菜面积达到2000hm2以后,出现了原料市场无序竞争加剧,打白条现象增多,农户和企业之间诚信缺失等问题,使产业发展一直停止不前。2003年农技推广中心在推广甜椒病害攻关技术成果时,与脱水企业合作率先探索由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土地,自建蔬菜生产基地,农技中心负责技术指导获得成功,创新出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机制,既解决了企业原料供应问题,又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缓解了农企矛盾,实现了农企双赢,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由此拉开了惠农区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序幕。通过政府引导和各部门的宣传推进,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3333hm2。农民、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随之创新出了产业联动服务机制,如农机服务公司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病虫草害防治服务,劳务服务组织提供优质劳动力等。政府推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保障为了推进惠农区蔬菜产业的发展,惠农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流转土地自建基地进行扶持,并将产业发展作为各级下属部门年终考核的硬性指标,乡镇负责组织、协调、联系、丈量土地,农牧部门负责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水务、交通、电力、林业等部门各负其责,通过各部门的密切协同才使产业逐渐壮大起来。2005年流转土地进行连片集中种植,蔬菜补贴1500元/hm2;2006年6.67hm2以上补贴3000元/hm2;2007年13.33~33.33hm2补贴1500元/hm2,33.33hm2以上补贴3000元/hm2;2008—2009年13.33~33.33hm2补贴750元/hm2,33.33~66.60hm2补贴1500元/hm2,66.67hm2以上补贴2250元/hm2。能人和龙头企业带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在生产经营当中,管理者的才能直接影响着生产经营的水平,决定着经营效益的高低,也决定着产业能否健康发展。惠农区加工蔬菜产业进行注册的脱水企业和合作社有近百家,通过20年的发展,从中涌现出一批具备优秀管理素质的能人,使得企业和组织运转良好,效益突出,实力不断壮大。正是在一批能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才使惠农区蔬菜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科技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搞好科技服务的关键是抓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多年来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外延,把建设创新型团队与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加快农业新技术应用步伐,促进种植业科技进步,形成了以抓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农技推广的良好工作局面,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①加强教育培养,树立职工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

工作中推行“快乐工作法”,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身心愉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寻找生活的乐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②努力抓好学习,提高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和荣辱观,提高了其自学业务的主动性,使许多职工主动开展自考和函授学习,参加各级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学历,更新知识,业务技能得到提高。③不断自主创新,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信念,勇于探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以惠农区农技推广中心科技人员为科技研发主体,充分依托自治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立足实现露地蔬菜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安全化的生产要求,积极研发和组装配套新技术,相继在番茄育苗移栽宽幅稀植、测土配方施肥、滴灌高效节水等新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农业新技术创新研究成效显著。2005年以来惠农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有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人入选自治区“313”人才,1人获得自治区突出贡献奖,出版专业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11年,惠农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被评为石嘴山市创新型科技团队。依靠技术服务团队的不懈努力,有力推进了惠农区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在科技应用方面近年来开发和主推10项核心技术:①全程机械化。自2009年开始,大量引进大型农机具,使农业生产从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打药、中耕到采收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尤其是2012年引进番茄苗移栽机试验应用获得成功,使番茄生产的关键环节———育苗移栽摆脱了需要大量人力作业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解决了在大规模集中生产中,传统人工作业模式工作效率低、人工开支巨大的问题;②配方施肥。惠农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2005年率先在蔬菜生产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通过5年来的努力工作,系统掌握了惠农区耕地地力基础情况,总结出一整套蔬菜施肥配方,使蔬菜生产实现了科学施肥,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③化学除草。在大规模集中种植条件下,田间杂草逐步成为制约生产的重点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惠农区农技中心积极引进多种化学药剂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出口市场的要求,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除草剂,采用移栽前土壤封闭和中耕相结合有效控制了杂草的危害;④新品种应用。通过连续多年的引进和筛选,从100多个品种中成功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符合加工要求、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多个蔬菜品种得到推广应用,其中番茄有12个,芹菜4个,韭葱2个,菠菜4个,糯玉米2个等;⑤育苗移栽。在番茄、芹菜、甜椒等重点作物上应用温室穴盘育苗移栽技术,培育优质壮苗,既提高了蔬菜幼苗成活率,又延长了生产周期,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一举多得;⑥宽幅稀植。2008年引进番茄宽幅稀植栽培模式进行试验效果十分理想,就是将传统60cm垄面拉宽到1m,使单位面积株数由5.7万~6.0万降低到3.30万~3.75万株/hm2,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和烂果现象发生的环境条件,彻底解决了番茄、芹菜等作物生产中病害和烂果现象非常严重这一难题,既有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又有利于新品种应用,还减少了生产投入;⑦绿色防控。在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出口农产品需面临的绿色壁垒。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黄河配水量的减少,当前乃至今后节水技术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2010年在番茄生产中引进滴灌设备示范应用133.33hm2获得成功,节水效果达50%,且做到了精量配水控肥。2011年推广应用1000hm2,计划今后3年达到6666.67hm2;⑨后作复种。由于菠菜、香菜、小麦等作物生育期较短,在其收获后可利用的时间充裕,对此,积极开展后作复种推广应用,如春菠菜、春香菜或小麦复种韭葱、糯玉米、秋香菜、秋菠菜,均取得良好收益;⑩标准化生产。通过技术部门的引导和培训,农业产业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的素质迅速提高,标准化、规范化蔬菜生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规范起垄、配方施肥、科学打药、制度化管理等,从而加快了惠农区农业标准化普及进程。政策性保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后盾随着产业的发展,集中连片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呈现增多趋势,规模化生产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政府推出农业政策性保险,单位面积投保900元/hm2,保额1000元,政府承担保费80%,农户承担20%,极大地减少了生产者的后顾之忧,吸引着社会力量不断加入到主导产业的建设之中,推动了产业健康发展。惠农区脱水蔬菜2008年投保331hm2,收取保费26万元,因雨灾赔偿110万元;2009年投保3333.33hm2,因雨灾和霜冻赔偿198万元;2010年投保3467hm2,赔偿97万元。截止2011年底种植业政策性保险投保面积累计达到1.17万hm2,因自然灾害赔付保金533万元,投保范围扩大到粮油作物。通过上述6项措施的推进,使惠农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hm2,占耕地面积的46.1%,年生产蔬菜60多万t,创造产值3.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900元,加工蔬菜产品3.5万t,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上交利税6000万元。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龙头企业,核心,广西桑蚕产业联系,技术创新

一、研究背景

自从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以来,广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上承东桑西移工程,下承北部湾经济圈,加上自身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桑蚕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2008年,广西全区桑园面积达201.61万亩,养蚕量达471.02万张,蚕茧产量从2005年14.85万吨到2008年的17.09万吨,广西桑蚕茧产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全区养蚕户为88.63万户,蚕农养蚕收入27.65亿元,户均收入3119.7元。缫丝机总装机22.36万绪,年产生丝14952吨,工业总产值为39.17亿元,税收1.56亿元,生丝产量占全国生丝总产量15.16%。

但是,在迅猛发展的桑蚕产业中,却出现了制约其长远发展的因素,技术创新系统不成体系,没有核心要素统慑产业升级和转型,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广西的桑蚕产业可能会受到重大打击。

三、相关理论阐述

1、龙头企业的界定

根据2001年6月26日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联合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方法,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我们可以定义为:

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1]

2、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阐述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是指广西桑蚕产业为了实现创新而一起运行的各个部分的组合,指政府、缫丝企业、科研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基础设施等为了实现桑蚕产业的发展和对社会经济的推动,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开发、引进、创造、扩散与应用桑蚕产业新技术,最终实现新技术的市场价值与商业利润。

三、研究意义

1、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可以促进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健康快速发展

在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如果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企业根据市场和生产的需要来对桑蚕品种、缫丝技术进行研发,并根据企业生产获取相应的原料茧的需要对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这样,整个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就会适应市场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2、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可以促进广西桑蚕业中工农一体化

龙头企业在桑蚕业生产中,为了得到优质原料茧,必然要适时对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但是,光以技术指导远远不够,必须要以恰当的生产管理去督促农民进行生产,而习惯了小农经济的农民在没有与企业结成利益统一体时,是不会执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按照工厂化式的管理进行桑蚕生产的。因而,企业有必要通过吸引蚕农入股的形式将蚕农与自己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统一体,一方面可以吸引蚕农的闲散资金投入企业进行科研,另一方面也可以入股分红的形式把一部分工业生产利润返还给蚕农,这样,才会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现状

目前,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要素主要有:政府、缫丝企业、蚕种技术推广总站、生产基地、蚕茧市场。这些要素之间互相发生一定的作用,共同维系着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

1、广西政府起引导和规划作用

广西政府承接东桑西移工程,制定桑蚕发展规划,扶持缫丝企业发展,制定优惠蚕农政策,以部分财政收入投向桑蚕产业并补贴蚕农生产,放开蚕茧市场。引导企业与大学结成产学研关系,己有部分企业与苏州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政府鼓励企业积极面对市场进行技术革新,并大力吸引蚕桑业人才投身于广西的桑蚕产业。

2、缫丝企业主要承担蚕茧加工生产

2006年,广西缫丝企业达58家,缫丝机17.92万绪,捻丝厂2家,织绸厂1家。缫丝企业向蚕农收购蚕茧,大部分蚕茧用来满足企业生产,多余蚕茧贩运向外省,2009年广西区内的缫丝企业对蚕茧的消耗量达70%以上。企业一般是以现有的普通的缫丝技术进行生产,大部分生丝等级为3A-4A。少部分对生产技术进行革新,并纺织出了5A-6A高等级生丝,一部分企业拥有生产基地,大部分企业没有及时对蚕农生产进行技术指导。

3、蚕种技术推广总站是广西桑蚕业的研发机构

蚕种技术推广总站是目前广西桑蚕业的核心研发机构,根据广西的地理、气侯、资源研发高产优质适合本地湿热环境的桑蚕品种,并提出相应的种桑育蚕技术。所研究的蚕品种从黄茧土种历经“朝霞”(7532)、“桂夏一号”、“桂夏二号”、“两广二号”、“桂蚕一号”、“桂蚕二号”、桂蚕F95号;桑品种从钦州荆桑历经“沙2×伦109”、“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亩桑产叶量从1000公斤左右提高到3000公斤以上。蚕种技术推广总站将技术传给下面市县的蚕业技术推广站加以普及,目前对广西育蚕影响作用最大的就是小蚕共育技术。蚕种技术推广总站还对缫丝技术进行研究,并适时推出新技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促使高品质的生丝产品出现。

4、生产基地是缫丝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是应缫丝企业的生产而产生的,主要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料茧,确保企业的生产正常进行。目前在广西宜州有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缫丝企业以保价收购的方式向蚕农收购蚕茧,并下基地指导生产,蚕农不附属企业,只针对企业进行订单式生产,并享受政府的惠农政策。

5、蚕茧市场是蚕茧的销售和收购的平台

广西蚕茧市场是开放的市场,承担蚕茧交易,不受政府指令性计划控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广西蚕业市场的指导方针。有本地企业收购,有政府批准的收购站收购,有小贩收购,也有外省的企业和个人来收购。流通渠道多,流通量大,销货速度快。

五、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西桑蚕产业在国家东桑西移工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蚕茧产量从2005年至2009年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政府也高度重视,连年下拨资金扶持蚕农生产,广西蚕种技术推广总站在2009年也被批准为自治区级的“蚕业人才小高地”。但是,作为一个技术创新系统来说,广西的桑蚕业是不成体系的,它的运作不统一,没有核心要素来主导生产和研发。

1、缺乏核心要素的引导和统一

在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各要素联系不紧密,没有一个核心要素来统领技术、生产、市场,并促使技术、生产、市场良性运作和发展。由于整个技术创新系统缺乏核心要素的统领,长久下去,生产就会陷于无序和松散状态。这样的状态,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地正常进行,也会使广西的桑蚕产业逐步陷于退化状态,不利于产业升级和转型。

2、政府缺乏对桑蚕业的引导和政策支撑

在整个技术创新系统中,广西政府应该对桑蚕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并投入,但是目前政府只管规划和大方向生产,并不引导企业与生产基地结为一体,企业只管生产,生产基地只管生产原料茧,两者没有结成利益统一体。政府也不极力促成市场健康发展,开放的市场虽然货流量大而快,但是也带来了毛脚茧的大量产生。特别是政府不注重在整个桑蚕产业中对本土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使得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3、缫丝企业缺乏对蚕农的直接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

缫丝企业在广西桑蚕业中,目前是以一个蚕茧收购者和加工者的身份出现,却不是一个集科研、生产、管理于一体的核心出现。因而,大部分企业只局限于对原料茧的生产和加工,却不注重对蚕农进行直接的技术传授和生产管理,因而也无法得到大量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优质茧。甚至有些企业在生产的同时,为了获利把本地的原料茧高价贩运到外地,致使本地的优质原料茧流失。企业科研力量薄弱,对生丝的生产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工艺水平上,生丝产品大部分停留在3A-4A级。整个广西丝成为了国内中低档生丝的代名词。

4、蚕种技术研发机构缺乏市场和一线生产信息

虽然广西蚕种技术推广总站在广西桑蚕业中贡献最大,对广西桑蚕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作为一个研发机构,它对于生产基地、企业的生产信息和市场的需求信息不是能很快了解,迟滞的信息只会带来生产的延误和占据新产品市场的失败。长久下去,不利于科研和生产。

5、开放的蚕茧市场长久下去不利于本地的缫丝生产

广西的蚕茧市场开放,奉行“优质优价,以质定价”的原则,这样确实会以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确定原料茧的价格。但也会使外地的生产厂家采用竞价方式抢购本地的优质原料茧,而本地的企业要想收购到更多的优质原料茧,只有抬高收购价格,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营利空间。而一些蚕农为了利益,在茧价高涨时,不顾正常的生产程序,提前收茧,使大量的毛脚茧混入市场,从而使本地缫丝企业的生丝生产品质受到冲击。

六、以龙头企业作为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核心的对策研究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重新构建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这是解决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促使广西桑蚕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唯一方法。具体的对策有:

1、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支撑

在广西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扶持企业生产,以政府的引导性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产,打造龙头企业。政府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引导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关系,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着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本行业高精尖端人才的引进。要强力打造好企业的技术中心,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政府要督促蚕农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加大对蚕农生产的直接扶持力度,以财政性开支补贴蚕农生产,激发蚕农的生产积极性。政府要积极促进企业与蚕农结成利益统一体,促使新的产业模式出现。

2、研发机构要与企业相结合,促成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广西桑蚕产业的研究机构要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以人才直接进驻企业的方式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并帮助企业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对企业生产和市场信息的把握,企业技术中心及时确定技术创新的项目和方向,并迅速把有市场前景和能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科技成果投诸生产,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企业快速占据新产品市场并获得巨额利润,反过来又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研的深入。

3、企业与生产基地结合,吸引蚕农入股

龙头企业要与生产基地结合,变生产基地为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车间。在蚕农种桑育蚕的过程中,企业要经常派技术人员下到生产基地指导生产,及时把握好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并把基地种桑育蚕的难题及时上报企业技术中心进行有针对性地科研加以解决。龙头企业要加强对生产基地的管理,根据桑蚕生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用工厂化的管理督促蚕农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蚕桑的品质。为了提升蚕农的企业归属感和责任感,企业要以吸引蚕农入股的方式和蚕农结成利益统一体,以分红的形式进一步激发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4、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适度调控蚕茧市场

对于蚕茧市场,不能完全放开,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发展,及时对蚕茧进行按质定价收购。企业只能根据生产需要来收购蚕茧,而不能做为蚕茧的贩卖者。本区企业生产富余的蚕茧由专业收购机构进行收购。要采取一定的行政遏制手段防止恶意抢购蚕茧,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蚕农为了眼前利益而大量出售毛脚茧。

5、建立多元化的桑蚕产业科技投入模式。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要正常快速地运行,必须要及时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中,科研和生产都需要一定的资本支持,因而,必须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确保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能及时与资本对接,并快速得到市场实现和生产力转化。

七、结论

在承接国家“东桑西移”工程中,广西要想获得成功,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前桑蚕品种适应生产和蚕茧产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的荣耀,也不能满足于一般性的种桑育蚕技术和缫丝技术的改进。要从长远和产业的角度出发,打造好独具特色能适应广西桑蚕产业长远发展的技术创新系统,加大产学研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既要加强对桑蚕品种和缫丝技术的研发,也要加大产业融合的力度,争取在桑蚕产业发展中,利用机遇,把桑蚕产业打造成广西的优势和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1年8月;

[2]莫明荣,广西农业资源评价及利用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3]牛若峰,当代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4]吕明元,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5]林迎星等著,自主创新与区域建设——全球化、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第11篇

论文摘要 在我国干旱地区,当小麦灌浆至成熟期,若温度湿度及风力风速等条件适宜即产生干热风;高温高湿或高温低湿引起小麦植株水分入不敷出,光合作用受抑制时即产生小麦高温逼熟。阐述了干热风、高温逼熟的形成条件、危害症状,并提出了防御措施。

1小麦干热风

在我国干旱地区,小麦灌浆至成熟阶段,当日最高气温大于30℃,相对湿度低于30%,风力3级以上,风速大于3m/s时,使小麦灌浆过程受阻,青枯逼熟,粒重降低,造成减产的现象称小麦干热风。

1.1发生条件与危害程度

发生小麦干热风的必要条件是高温、干旱低湿、大风。干旱麦区灌浆期间常遇高温、低湿并伴随强烈的西南风,从而形成大气干旱,如果此时土壤水分不足,就会使小麦植株内水分供求失调,导致籽粒灌浆不足,灌浆时间缩短,千粒重下降,造成小麦减产。干热风越强、持续时间越长,危害程度越重。同一次干热风的危害又因品种、生育期、土壤特性和管理技术措施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发生轻,晚熟品种重;蜡熟后期受害轻,乳熟期至蜡熟期受害重;壤土受害轻,黏土次之,盐碱地(沙岗薄地)重;适期播种、适期成熟受害轻,晚播晚熟受害重;增施磷钾肥,早施氮肥受害轻,施氮过晚、贪青晚熟受害重。

1.2危害症状

受干热风危害的小麦,初始阶段旗叶凋萎,1~2d后逐渐青枯变脆。根据小麦受害程度的不同,可出现3种类型症状。

1.2.1轻度干热风。一般从12~14时,穗部气温达31℃,叶面温度超过32℃,饱和差超过3 200Pa,相对湿度低于30%,此时小麦植株叶片开始萎蔫,出现炸芒现象。如果干热风强度不再增加,上述症状持续5~6h后,小麦植株可恢复正常,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

1.2.2重度干热风。一般从11时出现上述情况,14时株间气温比6时高14~16℃,饱和差达2 800~3 500Pa,相对湿度猛降至27%~30%时,小麦植株叶片卷曲,发生严重炸芒现象,芒和顶端小穗干枯,整片麦田变成灰黄色。

1.2.3青枯死亡。在小麦收获前遇到大于5mm的降水,3d内气温在30℃以上,突遭干热风袭击,使小麦植株青枯而死。

1.3预防措施

1.3.1农业综合防御措施。首先建立农田防护林网,达到减弱风速,降低温度,提高相对湿度,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显著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其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和培肥土壤,提高麦田保水和供水能力。

1.3.2栽培防御措施。选用早熟、丰产、耐干热风、抗逆性强的品种;调整作物布局,适时播种,尽量减少晚茬麦,使小麦尽早进入蜡熟期,躲避或减轻干热风危害;合理密植,培育壮苗,提高小麦抗性;因地制宜浇好小麦拔节孕穗肥,防止灌浆期干旱。

1.3.3化学防御措施。试验证明,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叶面喷施化学制剂,是防御干热风最经济、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可单喷0.2%~0.4%磷酸二氢钾,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或药肥混喷,一喷多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kg/hm2+50%多菌灵750g/hm2+磷酸二氢钾750g/hm2+活力素15袋/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隔7d再喷1次,可防治小麦蚜虫、粘虫、白粉病、赤霉病及预防小麦干热风等。

2小麦高温逼熟

在小麦灌浆成熟阶段,遇到高温低湿或高温高湿天气,特别是大雨骤晴后高温,使小麦植株提早死亡,籽粒提前成熟,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称高温逼熟。

2.1发生条件与危害程度

小麦灌浆的适宜温度为20~23℃,高于23℃即不利于灌浆,超过28℃则基本停止灌浆,如果灌浆时遇到27℃以上高温,再受到湿害就会形成高温逼熟。导致小麦叶片气孔关闭、能力丧失,加快叶片干枯,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同时根系发生早衰,吸水吸肥能力减弱,造成小麦千粒重下降而减产。特别是在小麦乳熟期以后,连续降水后出现30℃以上高温天气时,将导致小麦突然死亡,损失严重。 转贴于

2.2危害症状

2.2.1高温低湿型。小麦灌浆成熟阶段,如连续遇到27℃以上高温,3~4级以上偏南或西南风,下午相对湿度在40%以下时,小麦叶片即出现萎蔫或卷曲,茎秆变成灰绿色或灰白色,灌浆受阻,千粒重下降,麦穗失水变成灰白色。

2.2.2高温高湿型。小麦灌浆成熟阶段如连续降水后使土壤水分过多,透气性差,氧气不足,造成小麦根系发生早衰,吸收能力下降,如再遇高温曝晒,叶面蒸腾强烈,水分供应不足,体内水分收支不平衡,很容易造成脱水死亡。麦株受害后茎叶出现青灰色,麦芒灰白干枯,千粒重下降,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2.3防御措施

高温逼熟的防御措施同于热风。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食品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

中图分类号:DF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56-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每个社会公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不断凸现。三鹿婴幼儿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激素门”、“小龙虾”等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以法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目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1.成立权威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成立权威的食品监管机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权威性,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把分散在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都纳入这个新成立的监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监督、统一管理。该监管机构的职能包括: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监管;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对食品在市场上流通的监管;对消费环节的监管,包括餐饮业、食堂等的卫生条件和环境;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综合监督以及对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事后处理等。

2.完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废除食品安全检测由多个部门负责的制度,由综合的、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统一监管。即把分散在农业部、质监部、卫生部等的食品安全检测职能都纳入这个综合监管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杜绝多个检测检验机构并存导致重复检测、交叉检测,造成现有资源浪费、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加强各检测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相互协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数据库,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天候、全方位监测食品安全状况。另外,还可以在这个综合机构定期召开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交流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共享信息,促进机构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协作。

3.提高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是整个组织的核心,要大力提升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其思想、业务和作风的基础性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做到公正执法、合理执法、文明执法。充实监管工作人员力量,对新人进行严格考核,并严肃纪律,加强管理。同时培养工作人员的消费者保护意识,时刻以维护广大公民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充分认识消费者长期所处的弱势地位,切实履行保障公民健康安全的职责。

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责任

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这种监管模式出现很多问题,需要从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健全食品经销实体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责任。

1.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责任。当前,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行政执法的随意性较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裁。解决这一问题,要在完善立法和理顺体制的前提下,强化行政执法责任,把国家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机关的职权,统一视为责任,以责任制约权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

2.对相关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对于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除对当事人查处以外,应该对于相关的食品监督执法部门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使那些没有认真履行执法责任的失职人员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建立这样的制度,目的在于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相关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也是因其行政不作为或是渎职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积极负责地行使其法律责任,从而切实管理好食品市场的安全。

3.健全食品经销实体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的法律对于食品经销实体,如食品的生产制造者、食品加工设备供应商、食品的各级销售商等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规定的不是很明晰,有的在具体责任上还有一些漏洞。这就需要我们从法律上建立统一的责任制度,遏制非法经营,明确食品经销实体的责任,填补法律责任上的漏洞,杜绝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健全食品经销实体的法律责任。

三、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和国际接轨,缩短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标准的差距,必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1.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内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内容应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注重科学依据、控制和预防并重、公开、客观、公正,明确社会各阶层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对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和信用体系等。在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的基础上要制定各种单行法规对基本法的不同方面进行更明确、更具体的规定,这些方面包括:标准化、产地环境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标签管理、投入品使用、检疫分级、质量监督检查、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与召回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此外,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

环视国外的立法现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保障食品安全的立法一般多采用“以食品安全基本法为基础,多层次立法,多法并行”的立法模式。日本有处于核心地位的《食品安全基本法》,并辅之以《家禽传染病预防法》、《饲料安全法》、《牛肉生产履历法》、《食品卫生法》、《禽类处理法》、《牲畜屠宰场法》等12部法律,从而形成了注重控制源头污染、加强事前监管、覆盖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各领域的法律体系。因此,我国应以《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为契机,建立一套以《食品安全法》为统领的、以其他具体法律相配合的完整法律体系。

2.实行统一的食品安全立法。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清理,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监管的内容实施整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通过立法从根本上解决法律体系混乱的问题。对已经滞后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补充和完善,对一些涉及食品监管的旧法进行废止和修改。通过完善已有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以食品安全基本法为龙头,其他具体法律法规相补充配合的多层次、专门、具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冲突,确保法制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3.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能有效地保护食品安全,也是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体现。提高生产者违法成本的措施主要有:(1)加重对破坏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对于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直至死刑,同时还要改变以往对同一问题惩罚力度差别过大的问题,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标准,增加法律的透明度,充分体现立法力度和法律的威慑力。(2)实行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召回制度打破了我国以往伤害后才进行处理的惯例,发现有批量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并可能会对大众造成伤害时,企业就有义务进行召回。(3)对被欺骗的消费者进行赔偿。这种赔偿不仅包括不合格食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有形损失,还必须包括对不合格食品潜在危害的赔偿。

四、健全食品安全标准

1.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应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食品标准不统一、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组织制定和完善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标准统一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加大对各部门统一并入食品安全机构和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投入,特别是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尽快废除原有的一些不合理、重复制定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将食品安全标准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予以统一,使得企业能够有法可依,避免其无所适从。

2.进一步完善食品监督的抽查检验程序。制定统一的食品监督抽检程序,明确食品检测应委托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下设的职能部门,执行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并明确这个食品安全检测职能部门食品安全信息,改变当前地方执法机构随意食品安全信息的状况,确保公众得到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建议尽快根据《食品安全法》制定统一的食品检测机构的认证和监管规范,由统一、权威机构对所有的食品检测机构的资质条件、检测能力进行专业的评估和监管,确保检测机构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此外,应确保执法机关充足的检测经费,严禁其借检测乱收费。

3.适时修改食品安全标准。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旧的标准会逐渐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显得尤为迫切。比如在日本,食品标准每隔五年要修订一次。在标准的修改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是否能适应食品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还要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外有关国家、区域组织已有的食品标准;不仅要考虑我国的国情,也要注意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食品技术;不仅要规范制定标准的组织,而且要进行标准定稿前的二次评审,即初审和终审。使食品安全标准,与时俱进,跟得上国际步伐,填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空白。

五、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1.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可溯源性。食品生产的市场化、信息化、规模化是食品生产可溯源性的基础。食品生产企业采取市场化、信息化的企业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小作坊生产模式,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完整的信息管理过程,这是食品安全生产可溯源性的条件。政府要提高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促进食品行业的规模化经营。此外,政府要积极开展对原料产地生产环节的信息收集和记录。

2.完善食品召回制度。解决目前食品召回法规不统一的办法是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加大资源共享,统一职能部门关于食品召回的规定。实现食品召回的及时有效,食品安全信息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国家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在食品召回中,不仅要将缺陷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要将食品召回相关事项告知有关各方,以确保食品召回及时有效地进行。

3.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电视、网络、报刊的大范围普及,舆论监督以其传播速度快,时效性高,范围广的优势,对食品安全进行间接地监管,能取得和法律法规监管相同甚至超出法律法规监管的效果。正因其是一种特殊的监督管理方式,所以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从而弥补了法律法规监管的不足,相得益彰。应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功能,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的部门、人员及当事人进行彻底曝光。

参考文献:

1.梁太波.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2.龚恒超.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法制的反思和构建[J].政法学刊,2009.24(6)

3.张舒.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构建与完善[N].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12(1)

4.李荀.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6

5.李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6

6.蒋抒博.食品安全管制的经济分析.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