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实习论文

社会实习论文

时间:2022-03-02 06:4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实习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实习论文

第1篇

一、校外实习基地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不仅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校内现有条件难以完成论文指导任务、保证论文质量。学校和药学院领导能够清醒地认识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重视毕业论文教学条件的建设,在努力改善校内毕业论文教学软、硬环境的同时,积极建立校外毕业实习基地。

学院广泛联系省内外药物研究院(所)制药企业,并考察其科研条件及论文指导能力。经过遴选、协商,学院先后与数十家单位签订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关系,使之成为药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拥有良好的仪器设备、多项的在研课题、充足的实验经费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极大地改善了辽宁医学院药学院毕业论文教学条件,也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学院派往实习基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占应届学生总数的60%。由实习基地指导的毕业论文,选题均来源于药学领域的科研和生产实际,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有的还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论文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们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或技术方法。实行一人一题,不仅巩固、深化和扩充所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培养了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探索钻研能力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达到了全面训练的目的。

二、通过减轻就业压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己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在实习期间放弃实习忙于各种应聘或升学考试是影响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学院深刻认识到了就业问题对实习和论文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充分考虑学生实习期间的就业压力和心理状态,在实习安排时积极寻求实习和就业的有机结合,减轻就业难给实习和论文质量带来的冲击。

学院首先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和实习单位用人计划与要求,然后有选择性地安排实习生。这种实习安排^学生实习更具有目的性,为争取实习后能得到就业机会,实习时大多能够安心岗位,努力工作;对于实习单位来说,培养更具有目标性,为培养本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指导时更加全面、细致、主动、热情。在实习单位,学生能安心实习,积极参加药学实践活动,各种技能提高很快,为招聘考核展示了良好的能力和素质,赢得了实习单位的认可;实习单位因学生良好的表现又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増强了就业竞争的实力。实习单位与学生双方的教与学,有效地促成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就业。学生有了就业的希望和保障,更加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习期间能认真钻研课题,虚心接受教师指导,积累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和资料,为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在实习过程中增强毕业论文质量意识

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很明确,而且意义重大,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多种原因使得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质量意识,甚至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药学院针对本院学生思想实际和毕业论文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学生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习前教育,以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及其质量的重视。

利用应届毕业生实习结束一返校一答辩一毕业之机,组织实习经验交流会。邀请应届毕业生给即将进行实习的学生介绍实习经验和体会、实习中应注意的事项,谈实习与就业的关系、实习质量对论文质量的影响、社会用人单位对药学毕业生的要求等问题,教育学生要重视实习过程和质量;组织学生旁听应届毕业生论文答辩会,让学生了解论文质量考核过程,感受答辩气氛,提醒学生论文答辩是论文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视;安排专场的毕业论文动员会,邀请学院书记、院长参加并发表动员讲话,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向学生着重强调毕业论文质量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认证条件之一,告知学生毕业论文考核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严重后果;召开毕业实习及论文工作安排说明会,详细介绍各实习基地实习内容、食宿情况、用人计划及招聘要求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医学教育。趣、就业意向及经济状况选择实习单位、地点或研究课题,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实习生活能够安心、放心和有信心。

多种形式的实习前教育活动,使学生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思想准备,提高了认识和重视程度,増强了质量意识,促进了对实习和论文工作的投入。

四、利用岗前培训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学生经过前几个学期的学习,虽己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到了实习时难免有些遗忘和生疏,论文写作也是第一次。为使学生适应实习工作,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和水平,药学院在学生实习前安排专门时间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实践技能培训、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和论文写作训练三部分。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实验基本操作(溶液配制、标准曲线制备、常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实验现象或原始数据的记录、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图表制作等;论文写作专题讲座主要是结合药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和内容,讲解科技论文的构成、各部分写作方法、要点及撰写规范;论文写作训练主要是模拟选题的文献调研、综述撰写、科研实验设计、结合往届评选出来的校级优秀论文,熟悉篇章结构、语言运用、文字编辑和打印格式等。针对学生专业外语相对薄弱、撰写英文摘要有困难、不够规范的情况,学院选择了若干篇中、外文期刊上典型摘要指导学生研读、模仿练习,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实习前的培训对于学生科学、规范地撰写毕业论文都是十分必要的,为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提供了知识和技能准备。

五、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

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可使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管理效能。药学院结合本院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周密而具体的管理制度。如《毕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毕业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考核办法》等。这些管理规章制度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严格地规范了各环节的教学活动。

毕业论文过程的质量决定着最终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药学院严格执行毕业论文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分前、中、后三期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开题、进度问题、指导、撰写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实施质量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积极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沟通与协调,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药学院通过三期检查,使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保证了每一环节的教学质量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药学毕业论文的质量。

六、评审、答辩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毕业论文评阅与答辩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评估。严格的论文评阅与答辩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药学院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对保证和提高药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促进作用,认真做好论文评阅与答辩的组织和安有^严格执行论文质量考核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药学院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及分专业答辩小组,专门负责和组织学生的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学生实习结束前,论文答辩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布置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在学生答辩前,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答辩资格审查,对预审不符合要求的论文一律不予论文评阅,对评阅论文水平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一律不给予答辩资格;答辩小组对不符合答辩要求的学生安排校内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协助修改论文,安排延期答辩;论文评阅实行三人评阅制,论文答辩以公开的论文答辩会形式进行;学生论文成绩评定严格执行《毕业论文考核办法》中的成绩评定办法和评分标准;学生答辩时,答辩小组要按研究生答辩模式布置答辩会场、进行答辩过程,等等。药学院的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准备充分,过程规范,要求严格,论文成绩评定客观公正、标准统一,把住了论文质量关口,打消了学生忽视论文质量、企图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杜绝了不合格论文的出现,使学生论文质量整体得到了提高。

药学院严格地进行论文评阅与答辩,严把论文质量关口,对下一届学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这对于提高即将实习学生的论文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2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又具有其特殊性。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必须适应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助于夯实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在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五个原则,即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凸显出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坚持实用性原则,一是要求学生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的最后一次实习,要求结合实习企业尽可能搜集与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的资料,为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上多联系社会和行业实际。结合实习企业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鼓励学生撰写实习企业调研报告,解决实习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于拥有意向就业单位的学生,应结合意向就业单位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选题联系实际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容易驾驭,完成的论文(设计)对于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提前熟悉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三是要求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中,以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果是否为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采纳应用,是否适应企业需要,帮助企业解决了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评价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行评价。

(二)专业性原则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经管类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对象兼具研究“人性”和研究“科学性”两个方面;二是研究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不可能通过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开展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来获得。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是做好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关键。上述专业性特征决定了经管类专业应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而不应使用适应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

(三)学术性原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学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是获取这种初步的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学术性原则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全过程评价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要经过前期准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和后期评审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每个环节的过程质量也将影响到论文的最终质量。因此,应该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这些环节开展全过程评价,进行动态的管理,而不应静态地评价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全过程评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质量。坚持全过程评价原则,一是要求将前期准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和后期评审等各个环节纳入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二是要求对每一环节的评价进行细化,保证对每一环节的评价和监控落到实处;三是要求根据重要性程度不同,对每一环节进行适当的分值分配。

(五)多主体评价原则

论文评定是一种定性分析,评定者的个人判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构建了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不同评价主体对于评价标准的理解、掌握不同,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存在较大差距。为防止评价主体的主观判断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带来的误差,目前普遍采取由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审阅教师同时评定同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即“双重评分法”。本文认为,为尽量降低评价主体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应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一是要求评价主体尽量多样化,不仅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组纳入评价主体,还应将学生的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纳入评价主体;二是要求在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组之间进行适当的分数分配,充分发挥答辩组的集体决策作用,赋予较大的分值;三是要求企业评价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考虑到企业评价的随机性,这部分分值占比不宜太大。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按照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可以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三个层次,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一)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分、审阅教师评分和答辩五个部分。开题答辩重点考察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情况和选题情况。中期检点考察学生对论文(设计)的期间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防范抄袭现象的发生。指导教师评分和审阅教师评分考察内容相同,主要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答辩综合考察学生对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的熟悉程度,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下设立二级指标,其中,开题答辩设立毕业实习效果和选题两个二级指标;中期检查设立完成态度和完成进度两个二级指标;指导教师评分和审阅教师评分下设立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毕业论文(设计)实用性和创新性、企业评价三个二级指标;答辩下设立自述和回答答辩组提问两个二级指标。毕业实习效果和选题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实用性原则。毕业实习效果好,能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积累论据或基本材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根本保障。选题好,要求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本专业学术前沿动态以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选题应该大小和深浅适宜,涉及内容不宜太庞杂。中期完成态度和完成进度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全过程评价原则,中期完成态度是指论文写作过程中学风是否严谨,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否端正。只有具备了严谨端正的态度,才能从主观上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完成进度是为保证学生最终能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设定的指标。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企业评价三个二级指标分别反映了学术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自述和回答答辩组提问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

(三)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下设立三级指标,给出衡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具体标准。其中,毕业实习效果主要考察实习出勤及态度、资料收集方法及效果;选题好坏主要考察题目背景及意义,选题是否符合企业需求;中期检查下的完成态度主要考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出勤情况和写作态度,完成进度主要考察是否符合进度要求以及已完成的论文的质量;论文(设计)学术水平主要考察论文(设计)的规范性和理论价值;论文(设计)实用性和创新性主要考察论文(设计)的实用价值,以及选题、研究方法、观点是否有创新;企业评价主要考察企业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论是否有采纳证明或出具的其他意见;自述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熟悉企业,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述成绩取各评委的平均值;回答答辩组提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能否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充分,回答问题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具备应变能力,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答辩成绩取各评委的平均值。(四)各级指标权重的设定按照构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将100分在这些指标间进行分配。一级指标下,开题答辩10分,中期检查10分,指导教师评分25分,审阅教师评分25分,答辩30分。毕业论文的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论文综合成绩由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出,分数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90分(含80分)之间的为良好,在70~80分(含70分)之间的为中等,在60~70分(含60分)之间的为及格,60分以下的为不及格。

三、结论与建议

第3篇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 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 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 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 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

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 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P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第4篇

一、努力建设高水准的实验基地和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成立了实验室建设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意见》《周口师范学院实验教学管理规程》等规章制度;开设含有实验、实训的课程近300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80余门,近三年实验开出率均保持在98%以上,开出的实验项目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均保持在65%左右。学校逐步加大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力度,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实验室开放暂行办法》,对实验室开放事宜作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并提供专项经费保障,激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每个学年度均通过项目评审的方式进行立项,资助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设计创造条件。

学校重视实验教学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较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制订专项计划补充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专职实验员60余人,并鼓励理论课教师兼职指导实验;通过设岗聘任、教师考核、职称评聘等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管理和教学工作;由教授、副教授领衔,以任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满足了实验对指导教师数量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此外,学校还实施学生担任实验助理员制度,为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提供了机会和场所。

二、扎实做好实习、实训工作

学校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实习管理规程》《周口师范学院教师非教育专业教学实习管理规程》《周口师范学院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周口师范学院本科生教育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周口师范学院本科生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从2009年开始,学校将教育实习时间定在第七学期并延长至一个学期,对实习与实训环节的目的与内容、形式与手段、要求与考核等在实习规程中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也为实习、实训环节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

实习、实训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教育类专业形成了见习和实习四年不间断的教育实习模式。学生通过课前十分钟演讲、说课比赛等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展开不间断的见习活动。学生实习分三个阶段:校内实习一个月,由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备课、讲课等环节进行指导,锻炼学生的基本功;校外实习两个半月,学生深入实习基地,由校内指导教师和基地指导教师同步指导,让实习生真正走进课堂;返校总结一个月,归纳总结实习的收获与不足。对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安排综合性实习之外,还有一定量的课程实习、考察、实训等。

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教育实习新途径。从2010年开始,结合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开始探索“顶岗实习”模式。教师教育类学生到中小学顶岗实习,既保证了中小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使学生在实习活动中得到锻炼。2011年至今学校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的人数每年保持在300名左右。为保证实习质量,学校为每一名本科生选派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熟悉实习、实训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基地指导教师。

另外,学校还不断加大实习、实训工作的探索力度。2012年学校与周口市教育局合作,成功申报获批了省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并获得资助经费50万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实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近年,学校不断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将军训、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不断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学校平均每年社会实践活动立项30余项,完成调研报告20余篇,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关爱农民工子女教育、科技支农、环保调研、文化宣传、基层创业、典型寻访、创业见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学校还积极与社会联系,选派学生骨干分别深入各县市团委、知名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校积极搭建校内社会实践平台。目前,学校有大学生社团80余个、校内社会实践平台数十个,广大学生通过这些平台,既锻炼了自身实践能力,又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成效十分显著。

四、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和重要途径。学校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周口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从工作流程、管理过程、总结评价等环节对毕业论文(设计)与训练进行规范。要求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毕业综合实践 对策

[作者简介]开永旺(1967- ),男,安徽南陵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桥梁结构。(浙江 杭州 3111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65-02

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被多数学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它是学生对专业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最应该认真对待的学习内容。然而,面临毕业的学生既要找工作又要进行毕业实习,他们往往普遍看重就业而忽视毕业实践,从而直接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佳,使得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与就业之间出现矛盾。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及实习指导教师应该重视的研究内容。

一、毕业综合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学生的就业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历届毕业生实习单位的落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不愿离开浙江省,不愿离开大城市,不愿到基层去;个别毕业生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又选择了放弃;有些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学生们在面试时不是关心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发挥和发展潜力,而是关心报酬和工作环境。诸如此类的情况让企业很反感。再就是实习内容与学生期望的差异,毕业生往往对顶岗实习抱有好奇心和很大的希望,不少人打算在此大显身手。但是,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实习单位,发现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常常只是简单的琐事,甚至无所事事时,这与原来的期望有差距,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致对实习单位产生不满情绪。

2.学生自身素质存在问题。从我们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的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怕苦怕累,遇到加班等情况,有的就干不下去了;有些学生缺乏奋发向上的精神,一旦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不再努力工作和学习了。这些学生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学生内在素质不达标。实习单位在肯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却对他们的内在素质评价较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内在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职业道路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知识决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内在素质则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

3.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与就业时间安排的矛盾。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一个毕业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高职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实习周记+实结+毕业论文)一般是在第五学期末开始进行,持续到整个第六学期,直到六月份毕业前的毕业答辩。因此,大学生的毕业环节与就业同时进行的方式,导致学生精力分散,另外,还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4.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严密。大学生就业率作为大学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学生就业问题,不但学生有压力,学校同样也有压力。所以,毕业生因找工作而耽误学习,学校采用理解的态度,在执行管理制度上会放松。同时,对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就业单位往往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这部分同学在论文答辩期间,不能有充分的时间在校内修改论文,往往都是匆匆忙忙完成答辩,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不高,而学校对此现象采取放任的态度。

5.毕业论文撰写存在严重问题。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上,学生往往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抄袭、拼凑现象严重,标题不明确,选题大而空,更有甚者整篇从网上下载。另外,有的还把论文写成了说明书、操作手册、经验总结之类的。毕业论文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师对毕业论文的综合性教育地位认识不清,在教学中人为割裂毕业论文与其他教学环节的联系。

二、对策研究

1.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大一、大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做好教育和动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习,对学生毕业实习面临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实习单位的需求并科学地评价自己,找出差距,不断充实自我。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加强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就业单位对学生的挑选。另外,还要帮助学生调整实习期望值,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对待毕业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使期望更贴近现实。

第6篇

【关键词】 财经院校统计专业毕业论文创新能力

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是在统计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在第8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过程,计6学分。毕业论文从确立选题到搜集文献资料,从开题研究、分析论证到论文撰写,都需要高度专注、潜心思考,是所有教学活动中,学生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最强的环节,是学生大学期间专业综合能力最集中的体现。

一、从统计学专业特色看统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经济学和数学知识,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理论和实践综合业务素质兼备,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经济调查、信息管理与咨询、数量分析与预测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财经院校统计专业的特色是依托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与经济学、管理学和现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注重产、学、研结合,重视社会实践环节,着重提高学生独立组织统计调研活动及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某一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其他各类理科论文及经济学论文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专业性、统计实践性、科学创新性。

二、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及成因

1、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然而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缺乏创新性。创新是要求学生通过统计专业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积累,很好地将统计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实质性学科相结合,创造性地加以应用。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在论文中进行了一些文献的综述,或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但也只是进行简单地罗列,而大部分论述也只是根据书本或文献资料,进行简单地重复。尽管一些同学阅读了一定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但所写的论文不能很好地结合文献综述内容,阐明自己的写作观点、写作目的,在论点、方法上鲜有创新。

(2)论文数据来源单一,参考资料不充分。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结合第八学期的社会实践或参加各种类型的统计实践活动去完成。但多数学生没有认真进行社会实践,只满足于年鉴、网络等一些工具资料,闭门造车。撰写的毕业论文要么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要么也只是参考他人的文章,置换新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不同的结果,根本谈不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查阅参考资料时,多数同学都能阅读一定数量的中文文献,但外文资料几乎没有看过,随便从网络下载一些外文资料,列示在附后的参考文献中,以应付学校对外文文献阅读量的要求。

(3)专业功底不深。学生论文答辩是就学生论文写作有关的内容,主要涉及论文选题原因、研究价值、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创新点进行考察,同时还要考核学生与论文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组教师就论文中有关问题向答辩同学提问,而具体体现在答辩中的一些情况是,真正落实答辩的为数不多,一些同学只就自己的论简要的陈述和说明,基本上是有答无辩,更有个别同学对一些统计理论和方法掌握得不够准确和透彻,有些理论回答模棱两可,而对于有些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也是模糊不清,导致方法的误用和滥用。

(4)管理松懈。学生开题现为第七学期末,照理来说,论文已经布置,学生就应着手开始撰写,但学生不是将毕业实习与撰写论文同步进行,而是忙于找工作、考研,加上一部分学生在家就近分散实习,学校难以对毕业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只能通过网络与其进行简单沟通,因此对毕业生撰写论文缺少必要的指导,加上有些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差,对指导学生论文不够得力。

2、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成因分析

(1)学生本身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写作态度不够认真。目前,学生毕业后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有的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之前,就已经考研;有的已落实了工作单位;有的毕业生忙于各类招聘考试,或奔走于就业单位的应聘,无心在撰写毕业论文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成绩对就业没有直接影响,因此根本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开题报告中拟定的写作进度撰写,而是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在临近答辩前一个月,东拼西揍、甚至抄袭等,匆匆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提高论文质量。

(2)有些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交流时间少,见面时间短,缺乏定期交流与审阅制度,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写作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3)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时间短,质量难以保证。虽然论文在第七学期末就已经布置,但学生要实习、找工作、准备各种考试,毕业论文的实际撰写时间也只有五至六周左右的时间,而且与多数学生毕业找工作同步,这势必导致论文的“拼揍”、“掺水”现象严重,质量下滑。

(4)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欠缺,专业训练不足是制约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完成论文的能力不足,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平时任课老师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就某一问题撰写文献综述,学生也只是东拼西凑或抄袭,敷衍了事,根本起不到训练的目的,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学生只会学习课本知识,只会让老师牵着走,一旦放开就无从下手。学生缺乏前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成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瓶颈。

三、提升统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管理,凸显专业特色,全面提高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需要由教师和学生、院方和校方、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在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为统计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时机就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因此,教学单位除了建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外,还要定期召开座谈会,讨论和总结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毕业论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增强双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老师和学生才会重视毕业论文,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2、积极探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新模式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统计人才需求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学校有统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专业实践基地,学生实习时可利用实习单位的统计资源,在实习单位的科研力量与学校指导教师联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这不仅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统计人才的要求,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

3、实行毕业论文导师制,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

文成于思,思基于学。论文的选题、写作是一个阅读和反复思考的过程。只有大量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文献,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阅读和思考的多次反复中才能确定论文选题并加以完成,这样的毕业论文才会有新意、有价值,而这一过程对我国高校本科生来说几乎是空白。为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笔者建议对本科生实施集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及毕业论文撰写为一体的导师制度。从大二学期末就指派导师,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一致性原则,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包括大三、大四学生在内的调研小组。导师的责任是参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报告的撰写;为学生指定阅读课程之外相关专业的报刊书目,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师所研究课题的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分类、加工整理等工作,并训练学生撰写专题文献综述、小论文;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或社会调研,收集、整理原始数据和资料;指导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

4、加强对学生专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进行毕业论文的创新改革

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从选题、收集资料、确定论点、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统计专业学生在大二、大三开始,就有统计专业课程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和统计思维方法写作统计学术论文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通过这一环节,可以鼓励学生从大四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统计工作的实际,撰写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对实际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并可将质量上乘的在统计专业期刊上。如果公开两篇或两篇以上,可免修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大大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严格规范管理

几乎每个高校都有学生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安排指导教师、论文格式、撰写实习报告、论文中期检查、答辩、成绩评定等具体工作布署、具体要求、完整规范的质量管理和检查评估系统,关键是要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对于指导教师而言,要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论文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认真核查,对文中计算结果要验算,保证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把握好学生论文的初期、中期阶段的检查和定稿的质量关。对于管理部门而言,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应配合教学部门,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既要对学生检查,也要对指导教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毕业论文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为各项制度与措施的贯彻执行提供保障。另外,还应重视论文答辩这一环节,这样有肋于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鉴别论文自我撰写的真实程度,提高其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鸿江: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J].学术论坛,2006(6)下.

第7篇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强调的是毕业生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工作岗位上的实际问题。现在的普遍情况是由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命题。由于指导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的实习就业岗位都十分了解,使得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命题与就业岗位完全脱节。有些指导教师拟定的选题过于陈旧,缺乏前沿性的视野;有的题目过大,显然不是学生能够完成的;有些题目过于普通,历经多届,相关资料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学生照搬往届学生的方案和研究思路,应付了事。最为遗憾的情况是,学生虽已在实习就业岗位上工作数月,但其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却与岗位工作没有太大关联,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探讨改进的方法。

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答辩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在校答辩形式。答辩委员会通常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专家共同组成。学校往往根据事先的安排,要求学生统一时间返校参加毕业答辩,答辩时间一般都安排在周六、日。然而部分企业的周六、日并非是休息日,这就给部分学生和校外的企业专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麻烦,使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么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要么影响学校的教学,或者说影响到学生能否正常毕业。

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应以务实的态度以及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顺应社会的潮流,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1.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

将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提前到第五学期中期之后进行。在期中到期末这段时间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以及选题的原则。要向学生普及论文文体和论文规范等基本知识。指导教师可用一些自己或他人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教学素材,评议论文的优缺点,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同时用历届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点评往届学生的常见错误,让学生有直接的参照对象和标杆,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科研思维和能力。学生要在第五学期结束之前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获得批准即可开始启动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

2.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第六学期是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期,同时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就业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已经顶岗实习的和正在寻找工作岗位的。已经顶岗实习的学生又可分为两类:正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和正在从事与本专业完全无关或基本不相关的工作。鉴于学生的个体情况各有不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也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对于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顶岗实习的学生,应当鼓励其毕业选题来源于企业,侧重于解决企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要求实习单位给学生安排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学校也要安排指导教师从中协助。对于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甚相关或正在寻找工作岗位的学生,则应鼓励他们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找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切入点,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规范,用严谨的理论依据、科学的思维方式,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侧重于缜密思考和科学思维。

3.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体系要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初衷和目标。努力构建完善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目的是尽可能全面地检验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去解决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进而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对于部分学生因工作关系难以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时间回校答辩这一问题,学校应给予人性化的关爱和帮助。具体做法:由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毕业设计进行考核。由用人单位进行考核需注意三个事项:一是校企沟通良好,企业愿意并且有能力进行考核。答辩委员会由2~3位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士或部门经理级别的人员组成。二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提问、答辩记录,提交学校审核、归档。三是为提高专家们的积极性,应支付给企业答辩委员一定的劳务费。

此外,如果部分顶岗实习的学生在答辩时间上难以达到学校的要求,而且路途遥远,学校可以考虑利用网络视频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答辩,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高职生 毕业论文写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10-02

毕业论文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写作,可以检验高职教学水平,同时也是衡量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具。因此,提高高职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对于改进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适切性,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针对目前高职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从而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一、当前高职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1.在学院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够重视。、对毕业论文没有像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技能大赛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那样明确和重视,没有明确的课时要求,只是笼统规定毕业论文的起始和结束时间,至于论文的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和要求则含糊不清,只要求按时提交即可。

2.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从网络上寻找现成的论文。因此,毕业论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抄袭现象,复制粘贴网上现成的文章,或照搬照抄刊物和教材,没有自己的思考。拼凑而成的文章自然是思路混乱、条理不清,没有观点、论据,不符合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3.教师方面不重视。教师客观上存在一人指导多人,甚至十几个人的情况也司空见惯,加上其他教学任务繁重,从而放松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同时教师主观上不够重视,认为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就业,完成毕业论文,无非是一种形式,走个过场。因此,有些教师仅仅匆忙看过一遍提纲和初稿,平时缺乏面对面的指导,沟通不够,不能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最后交付定稿草草了事。

(二)问题意识匮乏

撰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某些问题,从而掌握正确地提出问题、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毕业论文的问题意识匮乏,不能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教师拟好题目,指定学生从中选择某一方面来写,但所拟定的题目要么比较陈旧,还停留在学科体系的桎梏;要么脱离专业背景和真实环境,学非所用,学生根本没有兴趣。二是学生也希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大多数题目虽然和实际联系紧密,但学生平时缺乏真实工作经历,因此难免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三)写作欠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

1.对论文的基本格式和逻辑框架不够了解。主要是平时没有开展过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写作与训练,反映出课程体系存在设计缺陷,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

2.论文中心主题不够突出。有些论文大量堆积各种案例,

但对这些案例没有进一步分析;有些文章整体凌乱,整体的贯通性差,文章前后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表述不知所云;有些论文段落划分不清,过渡生硬,更有甚者整页文字不分段,读起来云里雾里。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论文基本都能做到规范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但少数论文也存在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乱标标点符号、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反映出语言文字水平缺乏基本功。

(四)时间安排欠考虑

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主要安排在实习和就业为主要任务的第五、六学期,容易与毕业实习、顶岗预就业等形成冲突,孤立或游离于整个课程体系之外,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已经落实好工作单位,毕业论文的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了,消极对待毕业论文写作,不愿意再投入精力来撰写论文。

(五)管理环节存在漏洞

1.缺乏规范要求。尽管不少高职院校制定了“毕业论文环节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但在现实执行中要求不严格、不够规范,很难做到全程化管理,特别是对教师的监督力度明显不够,进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论文成绩评定程序要求不严格。虽然从学院到系部都对毕业论文的管理环节有明文规定,但对于论文需要完成的各个环节却难以按时检查和指导,论文的答辩等重要环节却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了毕业论文无论是处于什么等级,最后都可以顺利毕业。毕业论文成绩通常由指导老师一个人判定,有些缺乏责任心的老师对于在网上抄袭的毕业论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给人留下了毕业论文根本不当一回事,只要稍为敷衍一下就可以通过,反而认为严格要求的老师是在故意刁难他们。

二、提高高职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

(一)重视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管理、建设等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课程体系设计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就业岗位同时顾及职业成长,努力做到满足职业岗位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两方面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毕业论文设计需要检测出整个学习过程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要有机融合到教学各个环节,作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抓手之一,使学生既能运用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综合专业问题,又能通过撰写毕业论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论文答辩,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训练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在真实项目中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活力

1.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入学开始,让其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行业技术发展前沿知识及要求,了解本专业、行业著名企业网站,初步构思问题。

2.专业教学团队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实训设施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了解各级技能大赛要求等;同时邀请企业、行业专家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对企业用人的任职资格进行宣讲;同时让各专业优秀毕业生主要谈如何充分利用三年在校时间,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养成综合职业能力。

3.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将三年来学习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体现其中,让学生设计出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作为毕业论文。

(三)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1.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语文除了培养必备的语言文学常识外,更应根据具体专业的情况增加专业应用文的教学内容,倡导学生撰写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论文,以锻炼其日后工作所需的写作能力。

2.专业课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工作过程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有意识地设计真实或虚拟项目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后,给学生提供小课题科研训练的机会和方法指导,增加写作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课后作业,改革考试、考核方式,通过采用开放型的主观题目给学生练笔机会。

3.公共选修课中要开设好文献检索、论文撰写指导等课程或者讲座。

(四)合理安排时间,兼顾顶岗实习、预就业

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时间需要合理分配。高职院校学制基本上都是三年,通常来说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都会安排在第六学期,但而此时学生正处于毕业实习、面试、找工作的关键时期,所以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投入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就归根于此。因此,要处理好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预就业这三者关系,最理想的结果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内容是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顶岗实习的工作是以后就业的真实岗位。高职毕业论文应该按照“单个项目一复杂项目一综合项目”的模式逐步增加难度,一步一步地实施。由于第三学年学生需要到企业、行业进行顶岗实习,因此可以增加企业、行业的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这样可以保证指导的及时到位,一方面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缺陷,使毕业论文更贴近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缩短了与企业、行业的差距,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

(五)严格执行毕业论文规范,防止走过场

1.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学校与系部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使毕业论文从选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均有章可循,考核标准细化可行,坚决杜绝个别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切实抓好毕业论文撰写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树立毕业论文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程性的论文写作,是检验学生三年学习成效的“试金石”,而不是短短几周的教学活动的观念。

2.设立论文指导小组,实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有机结合。在指导小组的确定上,可以新老教师、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相搭配,实现以老带新,对小组内的学生实行统一管理与指导。这样既可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又可发挥群体优势,有效避免论文成绩由一个人说了算、或是因公务繁忙及其他临时有事的教师指导的学生而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小组指导可以使其接触更多的思考模式,相互之间又可互相借鉴,对于拓展思维,提高毕业论文水平以及今后的科研能力都是大有裨益。

第9篇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1] [2]并且,由于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一、我校药学类专业学生近三年毕业实习工作概况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类专业作为实践性学科,毕业实习是药学类各相关专业后期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药学院每年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计划,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不少于16周,毕业实习工作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岗前培训,实习岗的设定与分配,实习过程监管,毕业论文管理、实习成绩综合评定等主要内容。其中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论文提交、论文评阅、论文修改、论文答辩等环节。近年来,我院药学类专业实习生人数较多,也给实习安排、管理、就业等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从实习岗位分配情况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留在本校和科研院所等主要基地来完成实习的,由于严抓毕业论文答辩,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的数量逐年下降。

 

从毕业论文的成绩分析上来看,校内基地的论文优和良成绩的数量还是明显高于校外基地,说明校内实习基地的质量还是高于校外。

 

二、毕业实习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药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由学院相关领导、教研室主任、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相继制订和修订了《药学院本科毕业实习手册》、《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实习及论文工作实施办法》、《药学院关于加强对本科毕业实习工作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实习时间、实习内容、请假制度、毕业论文要求、毕业实习考核等有关问题做了相关修订。

 

办公室负责制订实习计划、下达实习任务、与实习基地沟通和指导教师的选派、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以及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监督等。各个部门联动,能够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生活、学习、思想、纪律方面都有专人负责,推进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通过实习促进就业。学院和有招聘意向的有关用人单位沟通,邀请其到学校举办招聘会先聘用学生,后安排实习。此外,还与签订实习协议单位联系取得实习名额,在安排实习前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安排实习岗位,力求达到实习促进就业,就业带动实习的效果。

 

推行毕业实习双导师带教制,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学院为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实习生配备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内教师为第二指导教师。第二指导教师除了在实习过程中做好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开题、结题等阶段性的指导,还在学生返校后,负责学生论文撰写的指导修改和初步审评。[3]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学院不断拓展药学类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不断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4]通过在药学院科研实验室、研发中心、人参研究院等部门建好校内主基地,同时也与省内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为主的18家校外实习基地签订了实习协议。这些实习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药品检验所等省内一流的医药研发机构,也包括修正药业集团、北京双鹭药业、敖东集团、吉林紫鑫药业等国内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这些基地科研水平高、设备先进、专业仪器门类齐全,能够满足学生实习的专业需求,保证实习质量,通过实习也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

 

(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在实习前强化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开展专题讲座,把20项基本技能考核和综合性实验作为毕业实习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并赋予学分。20项基本技能都是化学基础课各种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实验根据不同专业,分为三类,中药学类学生完成中药来源、鉴定炮制加工提取分离制剂成品质量检验药理药效的全过程;药学和制药类学生完成原料、药物合成制剂成品质量分析药理药效药物代谢全过程;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完成生物药物发酵制剂质量分析药理药效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获得了实习基地的好评。

 

学院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到各个实习基地检查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和进度,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毕业论文撰写情况,及时总结,做好实习监管。

 

严格做好出口把关。每年5月末学生从实习基地返校后,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修改和完善,在6月初由学院统一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根据学生论文创新性、规范性、科学性及学生答辩情况打分,近三年评选出优秀论文167篇,但同时有28名学生因论文不合格延期答辩,其中有12人因延期答辩不合格而延期毕业。

 

三、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当前实习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个别企业要求签订三方协议的学生在实习期就进入试用期状态,实习期间安排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内容较少,与毕业实习相关性不强等。

 

目前学生在就业去向上选择医药销售类岗位的学生比重偏大,部分企业要求学生提前上岗,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条件参差不齐,实习质量无法保障。

 

实习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差,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实习学生提出的要求主要围绕个别单位专业不对口,部分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与中药学、药学等理学类专业学生相同,不能体现工科专业特色和要求;个别单位因科研条件所限,带教教师指导不足等原因也影响了个别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四、提高实习工作质量

 

(一)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将实习工作做精

 

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及学科的特殊要求、根据医药行业的需求和医药教育发展的状况,充分考虑学生就业、考研、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需要,制订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实习方案,特别是要做好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方案设计。

 

(二)要以内涵建设搭建框架,将实习工作做硬

 

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带教教师的培养,为毕业实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5] [6]要重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听取他们对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专家指导、项目合作、带教教师交流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队伍,提高实习质量。

 

(三)要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将实习工作做细

 

要进一步完善实习工作的质量监控体系,针对学生就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形势完善毕业实习教学和管理办法,为实习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实习检查制度,由药学院领导、专家和教学以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组成实习检查小组,加强对实习工作的交流与检查,要通过实习小组负责人对各实习点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实习监管。

 

(四)要明确各方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实习工作做实

 

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包含的环节涉及学生管理、教学、就业等多个部门的工作范畴,不应只是教学部门或行政部门的事,要明确各部门、实习基地各方人员在实习过程中的管理职责。只有既有横向分工,又有相互协助,才能做好现阶段的实习教学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02-03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独立学院已经摸索出一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与一本、二本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更加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毕业论文环节作为本科阶段最后一项重要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社会和企业,通过自身实践,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强调学以致用,对学生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严谨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普遍存在质量下降的趋势,本文将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及管理系为例,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相关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一、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选题脱离实际。独立学院“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学生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经济和社会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而目前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大多从宏观问题入手,例如分析某产业发展趋势或者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即使学生参与了实习环节,也很难着手去做这样脱离实际的课题。

2.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学生多,教师少,决定了需要聘请大量外校兼职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由于时间和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保证有效的指导次数,特别是面对面的论文指导,使得指导方法和内容上不够深入,而专职教师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在指导毕业论文方面难免力不从心。由于指导教师的原因,学生在写作时遇到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使得论文内容的准确性、逻辑的合理性、分析问题的完整性、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真正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论文缺少亮点和创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一般从选题、难度、工作量、外文翻译、论文结构和版面、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对优秀毕业论文,要求有新见解和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深刻分析,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或较高的学术水平依据资料显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优秀比例一般为15%左右。而一般独立学院优秀论文比例明显低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2012届毕业的四个专业为例,优秀论文比例分别是:会计专业7.2%,财务管理专业为10.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8.9%,工商管理专业7.8%,而且这些优秀毕业论文中,大部分能在结构、版面、工作量等方面比较规范,但内容上还难以真正达到有所创新或较高应用价值的水平。

二、独立学院毕业设计问题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因素。学生进入大四后,要面对考研、就业、实习等诸多问题,分散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对待论文的态度不够端正,学生往往就采取了网上抄袭或者依赖他人的做法,甚至有学生以工作为由,迟迟不动手写作,严重拖延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进度,直至影响毕业论文质量。此外,大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独立学院对大学四年期间每个学年的实习论文没有在格式、内容以及写作规范上严格要求,多数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这类论文写作的锻炼,选择了对网上资料大量摘抄,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写作方法和格式等更是五花八门。到了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尽管有毕业论文手册作为参考,可由于学生一直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且对毕业论文的过程、要求、方法不了解,无法达到写作毕业论文的要求。此外,独立学院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实用、实践,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不会运用正规的信息查找方法,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分析问题。

2.教师因素。独立学院师资缺乏,指导教师承受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压力,无法实现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充分指导,忽视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校外兼职老师更是不够重视,且受到地理位置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很少主动关心学生的论文写作情况。部分兼职老师来自于企业,相比专业的高校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理论知识不足,同时较少接触正规的期刊文献,难以在写作过程和规范上进行把关。而校内专职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只有限于书面的理论研究基础,致使论文的实用性不高,只能偏重于宏观的理论分析。

3.管理因素。独立学院里虽然对毕业论文管理有明确规定,但是执行起来缺乏力度,不能对毕业论文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使得教师指导记录、师生交流日志和论文评审准则等管理机制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控制质量的作用。独立学院对于论文质量的部分要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大环境,并不适用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例如一些独立学院照搬母体院校的论文规范,要求2万字的工作量,这并不适应应用型本科解决问题的思路,迫使学生的论文内容冗长且摘抄的理论内容比例较大。

4.社会环境因素。在当前就业压力巨大的环境里,学生落实实习单位的难度也日益增大,依靠家庭等社会关系找到的实习机会大多就是走个形式,起不到实习的作用,无法对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独立学院为了保证毕业率和就业率,往往会对毕业前已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放松要求,特别是对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建议

针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引入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毕业论文一般分为涉及各专业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的社会调查报告,尽管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有所区别,但根据毕业论文的目的,其评价总体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同时,不同专业应根据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立适合本层次的评分等级标准,给每一个学生的论文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一般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毕业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第二,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栏目内容符合论文规范;第三,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包括文章思路、内容表述和文字水平;第四,论文体现作者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论文答辩表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答辩的反应能力。即,毕业论文质量主要反映在选题的合理性、专业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研究能力以及行文写作的规范性等方面。①论文选题。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二是论文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选题时应关注选题方法,从学生的特长、兴趣、实习经历和社会热点问题多个角度出发,经指导教师和学生交流,为学生确定适合且力所能及的题目。对于学生的自主选题,指导教师须认真分析,确定其研究内容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以及是否有研究价值。②文献查询利用能力。可以从文献查阅和文献综述两个方面考量,主要考察文献查找的全面性与阅读的广泛性;可通过文献描述的概括性、逻辑性、简洁性、清晰性来衡量。但一开始就要杜绝学生抄袭的做法,严禁大量复制粘贴其他资料文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③应用价值。对毕业论文的实用性、可行性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评判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否有效的解决企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④综合能力水平。主要衡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思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方法与手段;独立工作能力;外文翻译能力;创新意识。⑤写作能力与文风。包括逻辑性;结构与层次的合理性;图表格式的规范性以及文笔的流畅性。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既是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成绩评判的依据,也是学生与指导教师在写和指导过程完善毕业论文的方向,保证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及写作答辩完成后监控论文质量,反馈论文质量信息。要求指导教师应熟悉该评价体系,并将其内容体现在指导工作中;毕业生也应以此作为论文写作的目标,相辅相成来提高论文质量。独立学院也可根据自身教学情况,为评价体系设立一定的弹性,例如论文中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可以适当放宽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2.建立毕业论文前期监控体系。前期监控是毕业生正式写作论文之前对所做的相关工作进行的规范与监督。前期监控体系包括:严把论文选题关;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做好开题,保证毕业论文有个良好开端;重视毕业实习及调研工作。这五方面工作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写出论文的基础。五个方面的监控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建立了完善的毕业论文前期监控体系,可保证论文写作过程与写作方法科学性与合理性。

3.毕业论文过程控制与管理。过程控制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和健全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规范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工作进程;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流程,提高指导水平;做好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与检查,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同时独立学院应建立健全毕业论文各级管理机构,设立各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系各专业培养方案,拟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对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动员。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主导,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指导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等综合素质,还要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论文指导流程,加强对教师指导工作的监督,能够进一步保证论文质量。毕业论文进行到中期,由指导教师按照《计划进度表》的安排,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情况、质量情况及学生出勤情况等进行检查,给出中期考核成绩,作为毕业论文最终评定成绩的一部分。通过中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各系领导小组抽查与指导教师检查相结合,书面材料检查与实际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情况。组织专门会议研究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应及时对本年度的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估。加强指导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总结与评估,发现优点,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查找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改进和提高。使毕业论文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除此之外,独立学院可以考虑为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专门安排针对论文实训课程,模拟在企业实习的相关环节,提供一定的真实数据,要求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避免论文空洞无物,脱离实际。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工作需要从始至终规范管理,严格把关,各项工作都应围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开展,使毕业论文充分发挥其作用,锻炼学生各项能力,有效检验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应认识到毕业论文不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其形式可以不拘泥于现有的方式,毕业论文多样性发展是各个独立院校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必须步骤。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全面检验其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程度。目前,社会对人才写作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但高职涉农专业很多毕业生的科技写作能力与社会实际需要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我们走访过的几家园林公司、高山蔬菜公司和农业合作社来看,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写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写作能力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但我们一些学生连写作基本技能都不具备。有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优秀,动手操作能力也很强,但写作上的缺陷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其的满意度。因此,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加强对其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涉农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大都安排到三年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学期,而这个时间又往往是学生找工作应聘的时间,因此学生很难静下心来查资料、做实验和撰写论文。有些学生不是通过艰苦细致的试验完成毕业论文,而总希望能走捷径,没有实验数据就虚造几个,或者在网上或杂志上大段抄袭文献,东拼西凑成论文。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也就难免了。有的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还有的指导教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要求不严,写好写坏都让毕业,成绩好的同学就觉得很不公平。这样不利于学生毕业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高职涉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3.1把好选题质量关目前,我校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基本上是由本专业教师提供一些毕业论文的选题,然后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这样不会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出现大的偏差,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选题的兴趣和偏好,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从前几年我们专业学生选题的情况来看,理论性选题偏多,而结合学生所处实习岗位的实际,生产实践需要的选题偏少。教研室要组织老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实习目标以及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分析每一个题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还有选题的新颖性。要坚持选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既要有一定的学科背景,又要有较强的生产实践意义。

3.2实行师生互选制度实行师生互选制度,就是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教师也可以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一致的学生。老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与本专业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师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进行沟通和互选。学校可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和长期研究的课题方向等,方便学生选择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教师。

3.3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指导教师的自身科研能力特别是论文撰写能力的高低,以及教师的责任心,直接关系着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职涉农专业的大多数指导老师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有的指导老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上精力分散,投入不足。由于毕业班的学生大多在校外基地实习,而教师在校内兼课,因此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接受教师的指导,师生之间沟通不充分。因此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指导老师定的题目不符合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而学生的自选题目也可能与导师的长期研究方向不吻合。因此,校内指导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要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的修改等多个方面都要层层把关。这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另外,学校要适当减少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使指导教师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也可聘任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四、结语

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写作能力。而涉农行业对写作的要求更加突出,如课题申报书、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撰写毕业论文,能使学生加深和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培养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与敬业精神,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进行一次较全面的与本专业未来职业紧密结合的实际工作锻炼。实践证明,我们上述思路是正确的,经过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后,有8位学生的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有11位学生的在校报内刊上,大多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提高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我校涉农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入一个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陈海生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第12篇

“3+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大四一年的实践教学,这一年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利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前五周,在校内组织进行专业项目综合实训。其实训项目多样化,第一,由本校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开发相关的实训项目,与书本结合。第二,由校外公司、企业或研发单位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提出相应的实训项目,与实际相结合。实训项目结束后,学生即系统的复习了整个大学三年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研发和动手的能力。为企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个阶段布置毕业论文题目并送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实习分为两种,一种为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具体的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企业建立实习协议,学生进入企业后,有明确的实习岗位,学生能够在岗位上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动手机会多,容易激发学生的实习意愿。学生实习岗位由实习单位负责安排,指派专门的指导师傅与学生交流、沟通。在企业中,学生基本与正常的职工工作时间和环境一致,与企业职工同工同酬。第三个阶段利用近4个月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撰写论文。为了加强实习实训的管理,我系出台了毕业生实习实训报告书。在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时候一并带到实习单位,边实习实训边填写实习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包括:①实习实训任务书;②实习、实训报告;③实习单位考评结论、成绩。即考核了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又了解的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3+1”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校企合作、产学研的结合。我院师资队伍偏于年轻化,大多数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缺乏科研和实践动手能力,并且与企业脱轨。通过学生到企业实习,加强了校企合作。教师可以到企业中学习,了解企业。在理论教学中会更有针对性。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学校中讲座。遇到技术问题,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解决。加强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的结合。

(2)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往,学生的毕业论文大多是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由于很多学生在这一学期里将要参加招聘会找工作、准备研究生考试和准备出国的英语托福考试等,会占据大部分的时间。所以,没时间、没精力做论文。出现了论文质量不高,甚至不能完成毕业论文的情况。实行了“3+1”培养模式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并且一般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多余实习岗位贴近。在实习的同时能够用保质保量的完成轮叶论文。即使学生找工作和考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仍有时间完成质量较高的毕业(设计)论文。

(3)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学生会在在企业实习4-6个月,企业分时间段将学生安排到各岗位上进行工作,学生能够接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使学生能够提前进入参加工作的角色,学习到了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受到锻炼,开阔了视野。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真正的了解到了企业需要的人才。我们的学生经过大四一年的实习、实训,培养成为“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企业急需人才。就业率由2010年的86%提高到了95%,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5)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我院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任教的,对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以及新技术等不了解,在课堂教学时这能局限于书本,不能有效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企业,参加到一线生产中去。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系“3+1”人才培养模式已成功实施两年,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建得到了同行业认识和实习就业单位的一致认可,就业率得到显著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我系将继续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办学特色,从而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王海燕 李学军 孟凡荣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