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复习提纲

地理复习提纲

时间:2022-12-04 20:14:41

地理复习提纲

第1篇

在地理这门学科上,你想要学好就要学会总结知识点,总结的知识点在考前其实就是最好的复习提纲,那么你知道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

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城市土地租金高。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堵塞,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灌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

①小农经营。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原因: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③机械化水平低。原因: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⑤科技水平低。原因: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3、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阿根廷、美国——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羊。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②植被:植被稀疏,不适合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③距海港近。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发展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5)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专业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4、乳畜业:

(1)分布: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附近。

(2)区位条件:(以西欧为例)

①气候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牧草生长。②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

(3)特点: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

5、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是放牧的闲时。

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6、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1)迁移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和游牧业,分布在某些较原始的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有所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

(2)种植园业:种植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等。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四、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五、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①生产上的联系。②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两种类型:①产品轻、小、价格贵,②产品极其复杂,如飞机。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六、主要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1)概况:①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②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③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④兴盛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结束。⑤特点:生产规模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2)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整治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③拓展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新兴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小区

(1)生产特点:①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②生产过程分散。③资本集中程度低。④分散在农村或小城镇。

(2)生产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3、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

(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高。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区位条件:①位置优越。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③有高等院校。④交通便利。⑤军事订货(美国特有)。

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

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

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最高。

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

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八、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③要避开低湿地区;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十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由制冷剂氯氟烃化合物引起。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①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②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

③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Ⅱ.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封沙育草(外围);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分布(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目的)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措施:发展循环经济

①工业方面发展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②农业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如混合农业,基塘农业,立体农业等。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第2篇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经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根本原因:地球自转)2.中国位于东八区。3.亚洲的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4.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5.亚洲的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亚洲的气候以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季风最显著(海陆因素)。欧洲是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最为显著的。6.河流落差大-急-水力资源 ;落差小-慢-航运价值7.亚洲长度和流量首位:长江。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亚洲河网分布的特点: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奔流入海。②内流区面积广大,锡尔河和阿姆河都是内流河,注入咸海。8.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60%。* 第二节:非洲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的独立国家:埃及、埃塞尔比亚、利比里亚,其他都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地。2.非洲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3.①埃塞尔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峰 ③非洲海湾——几内亚湾 ④非洲岛屿——马达加斯加岛⑤非洲半岛——索马里半岛 ⑥世界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⑦东非大裂谷——地球大伤疤4.非洲气候简单,被称为“热带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的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非洲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除发展畜牧业外还开垦为耕地。气候以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5.非洲——富饶大陆。6.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玉米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 第三节 美洲1.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通道, 三线:1、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2、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3、国际日期变更线。2.中美地峡: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中美洲)。香蕉占重要地位。3.美国以南的美洲通行西班牙/葡萄牙语,被称为“拉丁美洲”。4.北美地形:1、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2、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3、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除南极洲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5.南美地形:①西高东低。②东部地区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6.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7.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大的原因:1、(地形上)亚马孙平原三面海拔较高,使得周边的河水容易往中央汇聚。2、(气候上)亚马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区,水流量大。8.美国和加拿大是美洲的发达国家。9.墨西哥是玉米原产地,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10.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项目/大洲 北美洲 南美洲面积 2400多平方千米 1800万平方千米五带中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大部分位于热带最长的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最长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和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面积的国家 加拿大 巴西主要人种 白色人种为主 混血人种为主(人种大熔炉)国家类型 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 全部是发展中国家【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1.中南半岛农作物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千岛之国”之称。3.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热带季风为主 上游急、下游缓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多火山地震 热带雨林为主 河流短、水流急4.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海洋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5.花园城市——新加坡。东南亚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水稻。6.泰国——天然橡胶、棕榈油;菲律宾——椰子、椰油。马来西亚——锡。7.东南亚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平原。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第二节:南亚1.南亚次大陆——南亚的大陆部分。2.南亚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分三大地形区。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1、3—5月: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2、6—10月: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湿热多雨;3、11—次年2月: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凉爽宜人。受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4.南亚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和西部沿海、孟加拉国西部。5.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佛教流传于斯里兰卡、不丹;印度教盛行于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流传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6.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也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泰姬陵是印度的旅游景点 * 第三节:西亚1.五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三洲:亚洲、欧洲、非洲;二海峡:霍尔木兹、土耳其;二海湾:波斯湾、亚丁湾;一运河:苏伊士。2.红海是世界上最狭长、最咸的海;里海是世界上的湖。3.霍尔木兹海峡——西方的生命线。4.西亚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发展畜牧业、灌溉农业。5.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等。6.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灌溉农业区,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滴灌、喷灌)取得很大成就。7.伊拉克是枣椰的主要出产国。8.南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的清真寺。三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9.西亚是世界上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第四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没有热带气候类型,大部分是发达国家。2.欧盟(EU)有15个成员国,使用共同货币——欧元。3.集中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工业大国,农业在欧洲西部经济中比重较小,但生产水平高。4.挪威峡湾、瑞士山峰、西班牙海滩、法国田园、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艺术之都巴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是欧洲三大旅游国。5.“钟表王国”—瑞士;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丹麦;挪威—海洋渔业;荷兰—花卉种植业。*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北半球纬度的国家:欧洲的冰岛2.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的洲,98%的陆地被冰雪覆盖。是风力风暴最多的地方,也是降水最少的大陆,世界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3.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冷:陆地4.北极圈内的主要居民是因纽特人。

第3篇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疆域:①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 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0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 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4、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6、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7、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1、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原因:东部地区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湿润多雨,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所以人口稀少。2、人口问题:①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资源短缺、失业严重、环境恶化等。③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我国人口总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13.7亿。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3、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第二章 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沟通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宜建大型水电站。但在阶梯交界处也给东西交通带来不便。2、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3、四大高原及各自特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4、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5、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6、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7、 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1、气温分布:①冬季分布特点:总体上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②夏季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③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④1月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2、降水分布:①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布: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③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四类: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800MM、400MM、200MM。3、季风气候显著:两类季风:冬、夏季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季风区降水多,非风季风区降水少。4、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5、气候复杂多样:①东部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长江 1、概况:发源地唐古拉山脉,流经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流经地形区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划分地点:宜昌和湖口。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2、①水能宝库: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葛洲坝、三峡、二滩。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③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的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首要目标,兼有发电、航行、灌溉等多种功能。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裁弯取直。黄河1、概况:①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流经9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大地形区。注入渤海。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桃花峪。②知道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泾河。知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位置。③我国第二长河(流量先天不足)。2、黄河的治理:①上游:(源头—河口):植树造林。 ②中游:(河口—桃花峪)忧患:表现:大量泥沙入河,含沙量大增。成因: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③下游:(桃花峪—入海口)忧患:表现:地上河,洪水泛难,断流。成因: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河流流量减少。治理措施:加固大堤,修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3、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4、“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第4篇

【一、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掌握:课本

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2/3

5、我国的主要山脉: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萨。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状态。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的沙漠。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北,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号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的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二、中国的气候】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三、中国的河流】

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我国水量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

10、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13、我国最长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效率;策略

一、高中地理复习必须要以考试大纲为生命线,要让学生“吃透”大纲,复习要跟着大纲走

考试大纲是什么?是命题依据,是考点。部分教师在地理复习中要求学生“教材吃透,怎么考都不怕”,其实,这种复习思想是片面的,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教材只是复习的工具,但命题并不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比如,地理考试中会出现一些时事材料,而这些材料是教材所没有的,如果只按照教材复习,那么显然是不能满足备考需求的,而且很多知识点,大纲没设置,即便教材有,也是暂时不会考的。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吃透考试大纲。

二、高中地理复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复习中,地理复习的效果才会显著

高中地理复习不应该只是对地理知识点进行大海捞针似的罗列,不应该把鲜活的地理知识变成枯燥的文字,不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高中地理复习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复习,才能切实提高地理复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地理知识进行世界地理版图的构建,能够强化他们对世界地理部分的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可以达到很好的自主探究效果,从而有助于巩固复习成果。

三、高中地理复习,教师尽“带路人之责,行监督者之实”,要鼓励学生自主复习,掌握地理复习的主动权

很多高中生在地理复习初期都显得手忙脚乱,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带路人的作用,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要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告诉学生几种常规的、科学的复习方法,给尚未制订出复习计划的学生作参考。同时,教师还要做好监督者,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复习成果,要让学生把复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注重在复习中找规律,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复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复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地理教师要把握好复习的大方向,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究适合自身学习的复习方法,并做到适时点拨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营造一个良好的复习氛围,切实提高高中地理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仇海庚.提高地理课堂复习效率的策略[J].地理教育,2006(4).

[2]牛贵波,孔艳玲.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地理复习效率[J].地理教学,2012(14).

第6篇

  今年高考综合考试大纲和化学科考试大纲已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没有人不关心高考的,除非你是阿混。研究考纲是提高复习教学效益的根本环节之一。怎样研究考纲呢?

    《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相辅相成,《考试大纲》是《教学大纲》的细化,它明确界定了高考命题的范围,具体到了所有要考查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有具体要求,同时对能力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有助于教师和考生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效率。研究考纲的方法是:

    研究考纲规定的考试目标、考试能力结构和要求、考试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试卷的结构和形式特点、考纲中例题、考纲中的样卷等,特别是变化之处。

研究考试目标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一致之处、不合之处,又如何弥补现行教材中的空白之处。

研究你的学生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哪些距离?怎样弥补?

研究你的教学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怎样补就等。

研究近年各地化学复习方法和教学建议,研究今年各地理科综合考试试卷等。

    研究近几年高考题及有关背景材料,按国家标准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误点、技能点,理综学科备课组,更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成立教学合作组,集体攻关,把握方向,搞好复习。

【温馨提示】本文[跟我学化学考纲之一]由网友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技术及版权问题。使用本文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第7篇

一、以“纲”为纲,明确考试要求

本文讲到的“纲”包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针对数学大大小小的知识点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具有清晰的层次并且系统全面,除了指明高考命题的方向,还对备考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职高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认真研读与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做或少做无用功。

最近几年,职高高考数学试卷试题按照“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原则,注重通性通法,淡化固定解题技巧。这一命题原则有效避免了猜题和押题现象,同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合水平。因此,职高高考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注重课本,抓“纲”悟“本”,不要在难题与怪题的研究上浪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强化训练针对性强的题目,从中总结出解题规律、内在联系与方法。只有这样,复习才具有实效性。

二、注重基础知识,抓好数学基本功

1.要狠抓审题,突出重点,加强训练

数学是用形式化的符号语言体现出变化、结构、数量及空间模型等理论的一门学科,其符号一般体现出的不是学生知道的生活空间,而是一种广泛的理念。所以,只有理解与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才能提高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在高职数学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信息内容,寻求解答的切入点,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思路与方案,这至关重要。

2.加大力度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分析解题能力

分析最近几年职高高考数学试卷得知,虽然每年的考试题型大抵相同,难度相当,然而运算量渐渐提高,对计算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是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日常训练,从而轻松应对高考。运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运算速度与准确度,找到了解题的切入点后,在主要公式、基本概念、运算规则的引导下,采用演绎推理对言语提供的事实进行解释,寻求和制定简捷、合理的运算方法,从而提高运算效率。

3.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在职高高考数学复习过程中,坚持由数想形、以形助数的数形结合理念,从而使得问题更加形象直观。数形结合思想是学好高职数学的主要思想方法之一,其包括了构造图形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识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识图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能够准确、迅速地识图、用图,对职高高考数学的复习甚至终身发展均是有利的。在职高高考数学复习过程中,高职教师需要把基本功训练、强化与展示,培养学生观察力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职高高考数学复习的重要方向。

三、注意知识归类与题型的积累,提高解题效率

2013年高职高考数学试题依然延续了以能力立意、知能并重,回归教材,掌握题型,注意知识归类与题型的累积原则,注重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通性通法能力,淡化解题技巧。有些考点虽然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但是它只是一只纸老虎,稍微用力便会捅破,这便要求职高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这些新题型与难题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争取掌握精髓,使其成为制胜法宝。比如,求含有方程根的一些代数式的值,求方程中的特定系数等问题,根据方程根找出方程系数的技巧等,能够设计出各种考试试题。这些问题并不是什么难题,而且也是在《考试大纲》中进行规定了的,仅仅只是为了考查学生数学基本方法。因此,只有吃透教材,认真领会教材上的概念、定义、公式等,熟练掌握,才能真正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解题技能,迅速解答问题。

四、组织专题复习,提升思维坡度

第8篇

一、考纲词汇=课标词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英语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词汇量为3500个左右,并在“附录5词汇表”中完整地列出3500个词。实际上,这个词汇表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词汇表是一模一样,完全一致的。

二、命题词汇=考纲词汇

纵观近几年的广东高考英语试题,命题者不折不扣地遵循了广东高考考纲的命题要求,即严格依据考纲3500词命制试题,除了专门考查考生的“找读(scanning)”微技能的“信息匹配”题可以出现少量不影响考生答题的超纲词外,其他试题中基本上不再出现超纲词。但试题中常会出现符合构词法的考纲词的派生词,这都不算超纲词。

三、课本词汇≠考纲词汇

许多人不明白课本词汇并不完全等于高考词汇。课本编写者从理论上讲在前八个模块就应该覆盖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八级词汇目标(约3500个词)。但事实上,当前正在使用的各版本的高中课本前八个模块涵盖的词汇虽然从总量上会超过3500个词,却又不能完全覆盖课标规定的所有词汇。

有人粗略统计,即使学完了人教版课本的11个模块也会漏掉一两百个八级课标词,其他版本的各种课本的情况大致差不多。例如仅人教版第9模块第一单元就含: boxing, unfit, spiritual, marathon, soul, sacred, wisdom, virtue, bid, noble, accountant, politician, zip, underwear, salary, wage等16个高考考纲词;仅北师大版第9模块第一单元就含: race, brand, import, immigration, spare, simplify, command, drawback, consideration, geometry, score, annual, fortnight, welfare, boundary, vague等16个高考考纲词以及investor, uniqueness, unimaginable, controller, mathematical, mobility等6个考纲词的派生词;外研版高中课本第9模块第一单元就含: superior, thunder, bitter, subjective, prayer, stand (n.), bite, bachelor等8个高考考纲词以及insensitive, uneasy, recollect, ignorant, desperation, dreamy, morality, respectable等8个考纲词的派生词。

四、课本并不是命题依据

课本只是学习词汇及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载体,并不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目前广东全省同时使用三套不同版本(人教版、外研版、北师大版)的高中课本,而各种版本的课本包含的词汇不可能是一样的,高考命题怎么可能按照课本词汇去命制,他们只能将广东高考考纲要求的约3500个词作为命题依据。事实上,高考命题组并不知道那些考纲词在什么版本的课本中出现过。

高考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非高频词甚至可能在课本中前八个模块都未曾学过的单词,但这些单词一定会控制在考纲词之内。例如2014年广东卷中的messy, complex,deliberately,consequence,thrill,bond,reservation subscriber,association等都是不常见的考纲词;warehouse, delay,scold 是人教版第10模块出现的考纲词;garbage则是人教版第11模块都未出现过的考纲词。

五、成绩不理想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词汇问题

“高考成在词汇,败也在词汇”。美国教育家 L.Ron Hubbarb认为: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多项调查也都表明大部分考生高考考不到理想成绩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词汇问题。2014年三月高三“一模”之后,笔者对广州一所高中以及四月“二模”之后对广州两所高中学校、深圳三所高中学校总共六所普通高中共计1697名考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其中1171人自认为“一、二模”考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词汇不过关,所占比例高达69%。一位考生在 “反思”中写道:“这次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足,……不清楚阅读在问什么和不明白完形的选项。”另一考生在“反思”中写道:“完形、阅读中大概有20%左右单词不认识,因此根本看不懂文章意思。作文也因不会写单词而动不了笔。”

经历了八、九个月的备考复习,距离高考只有一两个月时间,仍然有这么多考生依然词汇没有过关,只能说明我们以前仅靠课本和依据课文所编的复习资料去复习高考词汇的传统办法确实存在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改变观念,另辟蹊径。

六、词汇不过关的主要原因

因高考命题是严格控制在考纲词汇之内的,所以词汇复习的目标本应是考纲词汇,并且“可以不用多,但绝对不可少”。 当然对于少数英语基础较好的考生来说,掌握词汇是多多益善,这是提高他们语言能力的资本,但是,即使这部分考生也千万要注意3500个考纲词汇一个也不能够漏。 但传统复习中,却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是词汇的复习目标不清晰。绝大部分考生的词汇复习目标是课本词汇而不是考纲3500,以为复习完课本八个模块就复习完了考纲词汇。由上述第三四条分析可知,即使学完模块11,也并没有复习完3500个考纲词汇。若只是复完模块八,就会漏掉大量的考纲词汇。致使考生在做高考题时感到词汇不足。

其次,是使用的复习材料不恰当。由于对词汇复习的目标不清,大多以课本和依课本而编的总复习资料作为词汇复习的蓝本,殊不知课本词汇并不能完全覆盖考纲词汇。由于绝大部分的考生都只学到课本第8模块为止,这就意味着不管使用什么版本课本的考生,都会与相当数量的考纲词汇失之交臂,就有好几百高考词汇根本在课本前八个模块中没有见面的机会,更不用说只学了六、七模块就开始复习的考生会漏掉多少个高考考纲词了。

而依据课本编写的备考复习资料一般只是复现课本中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所谓“重点词”,在书内能够涉及到的考纲词都不会超过2000个。

第三,重视相当不够、用时大大不足。没有词汇就没有英语,太多的人没有意识到高考词汇在高考英语中举足轻重、决定成败的地位和作用。导致有的教师往往只是口头布置考生在课外自行进行词汇复习,基本上不动用或者很少动用课内时间去专门复习高考词汇,也没有去补充学习课本前八个模块漏掉的考纲词汇,这样的词汇复习力度显然不够,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第四,办法实在不多、方法的确不灵。许多教师只是布置考生做一些复习材料上的词汇题,再也没有更多的专项词汇的学习、记忆和运用;在进行阅读、完形填空及写作训练中也没有具体的词汇学习和督促记忆考纲词汇;有的教师让考生依据一个没有音标、例句,甚至没有汉语释义的干巴巴的词表去背诵单词,结果学生不能按读音规则记词,不能够在例句中记词,记起来索然无味。如果教师又不能够天天检测、督促学生的单词复习,很多考生根本坚持不下去,更谈不上实际效果了。

综上所述,如果仅依靠课本及配套复习资料去复习单词、短语等语言知识,既不能完全覆盖全部考纲词,又由于课本内超纲词和不常见短语太多,结果不仅记不住必须掌握的3500个纲内词和基础英语中最常用短语,很可能因为课本内容太多而让考生失去攻克考纲词汇的信心和勇气,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

七、攻克词汇的建议

为此,我们能否放弃以课本及其配套复习材料为复习蓝本的词汇复习的传统模式呢?笔者建议,通过直接对3500个考纲词汇注音标、添词块、加例句、讲用法、给提示、增MP3、分小节、配测试等方式单独将其集中精心编制成一册高考词汇复习用书,让考生从备考的第一天开始并贯穿整个复习阶段的一个较长时间内,反复几轮地实施“理解中记、对比中记、归类中记、运用中记” 以及“读拼中记、例句中记、研习中记、听读中记、测试中记、读写中记、复现中记、随身本记”等科学记词方法和手段,实现3500个考纲词汇的全面落实、真正突破。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人曾质疑这种直接选择精编的3500词汇书,通过每天复习、记忆40至50个单词以及与高考写作相关的典范例句,并通过每天一练,每周一测,每月一考,反复几轮的“复现”去落实、突破3500个高考词汇的方法,认为该办法太老套。但所有的质疑者都拿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去替代这个表面“老套”实为比较科学、高效的新方法。在广州某重点中学任教的一位颇有成就的教师说,他教的两个班高考平均分达到136分,其中一个重要保证就是按3500个考纲词汇进行过三轮词汇复习。

有人说,以前有部分考生也曾经用过不同版本的词汇书进行词汇复习,但效果好像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实际上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许多词汇书的编写本身不够优秀、完善,例如有3700词的,也有4000词的;有些只有汉语释义,但没有例句;有些有例句,但是例句既不与高考写作有关,所含词汇也没有控制在高考词汇之内。其二是使用词汇书的方式方法不科学。没有将词汇书当成 “课本”使用;没有通过研习例句去记忆单词;没有一天几十个词地将3500个词有计划地用较长时间去真正落实;没有测试手段去督促落实词汇过关。因此,选择并用好一本精编、高质的并配有天天练、周周测、月月考的3500词汇书就是真正攻克高考考纲词汇的前提所在。

“拼词汇,赢高考”。广东高考词汇要求从2007 年以前的2158个词增加到实施新高考的3500个左右,要求大大提高。如要真正落实这3500个高考词汇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选好材料,科学备考,经过整个备考阶段的几轮复现,一定能够实现高考词汇的真正突破,一定会有助于取得英语高考好成绩。

第9篇

[关键词]考试大纲;基本要求;二轮复习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从2010至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的纵向比较看,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及试卷结构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体现了高考命题继续保持稳定、稳中求变的精神。所以,认真研究和把握一直稳定不变的《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对做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有重要意义。

一、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从近几年考试大纲看,基本要求明确而稳定。在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中明确规定了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指明了历史教学与复习的五大目标——基本历史知识、学科素养、科学历史观、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而在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又具体阐明了历史学科的三大素养:史学思想素养——科学历史观,专业知识素养——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学科能力素养——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及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应针对这五大目标和三大素养,围绕讲知识、重能力、提素养三大核心环节,采取科学方法与策略,有效组织教学,提高复习效益。

二、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略

针对考试大纲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应切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讲清讲透历史主干知识

由于是文科综合形式,历史试题题量有限,决定了高考试题覆盖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因此,考查的知识点也主要集中在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中。在二轮复习中进一步讲清讲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思路,避繁就简,对提高复习效果大有裨益。

首先要理清历史发展的背景思路,在理清总体思路中有机贯彻科学历史观。如理清经济成长背景思路,可综合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生活史观、唯物史观等,对影响经济成长的自然地理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因素、交流联系因素、因果关系因素等进行全面剖析。

其次要理清历史过程的思路。一是通过历史分期,将复杂知识简单化、系统化,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二是通过分类,突出过程,抓规律找特点;三是通过定性,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如对中国近代五类工矿企业的准确定性;四是通过对特殊知识的剖析,深化理解,如全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衰落中走向“活跃”;五要提高抽象要点与论据支撑的结合。

(二)科学拓展历史知识

由于教材版本问题及能力考查的要求,高考命题不会拘于教材,只能通过材料来考查知识能力、方法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高考试题的选材与教材的关系是——“托”(依托教材)、 “脱”(脱离教材)和“拓”(拓展教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必须科学合理地拓展历史知识。主要拓展方式有:1.学科内引申性拓展。如拓展分析农业起源的意义等。2.学科内补充性拓展。如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意义,是“为民主革命的转变提供社会基础”等。3.学科内对比性拓展。如分析康乾盛世时的东西方世界。4.横向联系性拓展。5.结合时政延伸性拓展,或称时代性拓展。如分析中国梦在历史上的体现等。6.小切口专题归纳性拓展(又称综合性拓展)。如对“关中地区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拓展分析。

(三)适当渗透热点问题

学历史就是为了古为今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考突出这一理念,二轮复习更要体现这一理念。热点问题渗透的方式主要有:1.体现历史知识的生活化趋势。生活史观正在高考中不断体现与加强。2.时事政治的渗透。如“岛屿之争”就是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突出热点。3.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如英国政府的现代经济理念,包括创办大型产业公司,吸纳海外资金形成金融中心等。

第10篇

一、考生不按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全面系统复习

内容丰富、知识点多是历史学科本身固有的特点。有的考生不顾及这些特点,不按复习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而认为孤立地押几道题就能取得好成绩,背离了考试对考生的要求。

二、对基础知识没有形成知识网络,只去死记硬背

由于考生在复习中没有牢固地掌握历史基本线索和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不能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时空联系,因此,考试中就不能对试题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充分利用,即使背诵了一些和答案有关的知识,也和答案要求相差甚远。

三、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把握不够

仅靠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了一些孤立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和体系,因而也就不能形成能力。没有实战能力,当然不符合大纲中着重考查考生能力的要求。

四、对各类试题考查的目的、试题特点不了解

一部分考生回答问题时,不知道答什么和怎么答。有的考生审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功底不足,都影响到考生成绩。

历史考试想取得较好的成绩,建议考生复习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认真学习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2007年《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规定了成人高等学校对新生入学所必须具备的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大纲既是对学习经历不同的成人考生系统复习历史起指导作用,又是命题的依据。特别在目前全国成人高考只有大纲没有统一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大纲复习可减少复习盲目性、随意性。

考生还要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近年成考历史考查的多是基础知识。因此,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是历史考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成考历史试题中没有深层次的、难度较大的试题,考生万不可按普通高考的复习思路和方法复习,否则会浪费精力、事倍功半。基础知识的记忆一定要准确、扎实,增强知识的区分度,不能模棱两可。

考生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学会答题方法。历史学科能力是多方面的,大纲提出了五种能力的要求。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要通过较长期刻苦、科学训练才能掌握。考生在复习中一定要学练结合,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适当做些练习,提高答题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考;考试大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的高考也已经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的分析来看,生物高考命题已经完全从“经验型命题”转换到“素质型命题”。“素质型命题”就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生物科学素养,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关注生产实践、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实际问题,反映生物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了高中生物高考复习的策略。

一、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充分发挥《考试大纲》的重要作用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解读《考试大纲》,深刻地参悟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理清各个知识点的考查方法,是高中生物教师在指导高考备考必须开展的基本工作。

1、老师要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发挥《考试大纲》的重要作用。

在进入高考复习阶段的时候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寻找考试的要点,知道哪些地方是需要重点花时间复习,为学生的复习找准方向,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有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认真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多渠道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分析与全国卷高考题在考查形式方面的异同,同时,各学校领导也要重视组织老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2、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关键是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方面文章。“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就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技能。

对于基础知识,我先让学生在复习中先把课本各单元的重点知识先掌握,突出重点,加大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力度,然后注意细节知识,再掌握各重点单元间知识点的联系(如遗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所谓的难点知识,我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必须掌握,其他同学必须尽量理解。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基础知识分就尽量不会丢失。

例如:“脂肪肝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脂蛋白摄入不足”很多学生包括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在选择题时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就是因为课本的基础知识面不熟悉,正确的说法是“脂肪肝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磷脂摄入不足”。

另外,类似这种因为基础知识不熟练而造成的失分的现象在选择题别突出,所以在选择题讲解过程中,反复通过解释复习题目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加强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寻找关键词的能力,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从学生心理上来讲,就是要不断地强化训练,他们才能逐渐养成解题过程中注意基础知识的习惯。

二、抓基础知识,知识要点重点复习

1、重点知识复习到位。

新高考的重点内容和常考内容有细胞呼吸、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生态系统,针对这些重点内容,教师要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并让学生反复训练,让学生对这些单元内容了如指掌,每一个考点都非常熟悉,要求学生对些基础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确实经过复习,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还是相当熟练的。

高考试题每年都有变化,但是,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2、制定计划,加强教研合作

针对高考复习,教师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以便学生进行科学的复习。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了校本教研,每一轮复习开始前都组织各高中老师集体教研,各高中老师回校后都能按照总体安排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教研,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案,从而不断使学科复习水平不断提高。

3、复习全面

新高考题量增大,考查面也进一步增大。因此,除了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外,其它内容也进行全面复习,如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等,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书本中的知识。

4、注重单元检测,精选习题,实现强化训练的实效性。

在复习过程中,练习是熟练掌握考点知识和检测复习效果的常用的和较好的复习方法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针对单元检测的结果,师生都进行科学的总结,总结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经验要在下段复习中继续发扬,不足要进行及时的改进。教师要精选习题,不同类别的练习题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设计要求新、精、基。新是题目新颖;精是练习题要层层精选,保证复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基是题目要回到课本基础知识上去,做题的目的还是引导学生看书。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约占20%的分值。近几年来生物高考实验考查呈现多样化,有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基础实验的内容,也有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评价。

高考生物试卷中突出的变化是没有了独立的实验设计,而是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各题干、选项和解题思维过程中,并且着重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题的突破上,我进行实验专题的复习时,归纳了常规实验和实验设计两个类型,实验设计题又包括常规实验设计题和遗传实验设计题两种类型。

例如:在遗传题的讲解上,用“表现型与基础型的关系”这一基础知识加常见题型归纳的方法去解答,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遗传题,先找出表现型与对应基因型,然后去推导有关个体的基因型组成,立足于遗传的基本定律。同时对相关题型训练也做的比较到位,教会了学生每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每一类型题都能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在考场上遇到这些章节的试题能较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准确做出解答。

第12篇

把强化“高考意识”融合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之中强化“高考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在复习教学中紧紧把握住学科复习的范围、深度和重难点,根据高考要求,按识记、理解、分析、应用和综合各个不同层次的知、能要求组织复习活动,提高备考的质量;对于学生来说,能增强迎考的紧迫感,激发备考的信心和斗志,根据高考的要求从知识、能力和熟悉高考题型题量、提高做题速度等方面,做好适应性的准备。

那么,怎样强化“高考意识”、并使其贯穿于化学复习过程的始终呢?归纳起来,我们的做法是发挥了如下“五个作用”。

一、发挥“考纲”要求的主线作用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强化“高考意识”理所当然地应当使“考纲”成为教师组织学生复习的主线。由于“考试说明”仅是很简要的目录式提纲,为使学生对高考要求的领会明确具体,我们在开始系统复习之前,就把“考试说明”各个项目化解、组编成六个专题,每个专题又划分成若干单元,形成了《中学化学复习知识体系表解》发给学生。这份“表解”实际上成了教师进行复习教学的提纲;复习进行到哪里,学生就阅读到哪里,从中一目了然地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必考内容,哪些是考点,各考查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头脑里有“考纲”这根“弦”,发挥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主线作用。

二、发挥历届高考题的示范作用

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教学的“无形指挥棒”。纵观近年来全国的化学高考题一直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所以,让学生以它们为范例,把握来年高考的尺度,这对于强化“高考意识”十分必要。如何发挥历届高考题的示范作用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布局:

首先,把近五年高考题收集起来,按中学化学知识的“六大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细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三部分)、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组编成八组“高考题专题汇编”,印制出来,复习进行到哪个专题就将与之相关的“高考题汇编”同步发给学生,进行配套训练。

其次,我们经常选用历届化学高考题中的典型题目作为课堂复习教学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经常将复习化学基本知识与解答高考题挂起勾来,真正做到复习“双基”着眼高考要求。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读懂题意,如何分析解题的关节点,教给学生处理这类“搭桥题”的方法。

再次,我们还认真地比较、分析各届高考化学题,发现有十几个知识点是反复考查的,其中有的项目甚至是年年考,而且题型十分相似。对于这些重复出现的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我们不仅反复提醒学生注意落实,而且通过作业、专题测试、综合训练从不同角度重复再现,以加深学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