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时间:2022-09-23 13:46:45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第1篇

现代社会中非常流行的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这种先进的技术通过专业的3D扫描仪,扫描之后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制作出来。3D打印技术的应用优势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制造,传统方法只能够在原材料上进行非常简单的切割加工,或者利用腐蚀等原理进行适当的雕琢,对于零部件的获取一般是通过去除多余部分来进行的,但是这种零部件最终还要通过组合拼装才能完成产品。而3D打印技术则可以快速地制作,不需要原材料和模具,根据环境艺术公司需要的实际物件组合的模型数据就可制造出产品,也就是说,3D打印技术是一种相加累计,通过增加的方式来生成任意物品,可以将生产资料的组合形式任意变化的一种非常适用的制造流程,缩短了制造的周期。3D打印技术在近二十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有关应用达到了艺术设计的巅峰,3D打印产业成为2012年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黄艳、王富瑞所著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大量案例,通过对概念的描述和实证的结合,详细v述了3D打印技术对于环境艺术所带来的颠覆性革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以理论为先导,宏观地解读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新理念,因此当之无愧地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之一。环境艺术设计理论通常是以空间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本质和艺术表现的特征,为人们按照自身对于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用3D打印技术,作为空间艺术的灵魂,3D打印将快捷的制造艺术和传播学相结合,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理论这一具有功能性的实用型艺术学科。

3D打印技术从人体工程学、雕刻学、家具设计、装饰文化、材料学、软件操作等学科综合入手,对于室内外装潢设计、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园林施工和施工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了非常细致周密的描述。《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的作者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很高的艺术素养,使《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的受众群体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3D打印技术在环境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一般来说通过3D打印模型来完成设计作品就不需要让天马行空的艺术思维受到限制。由于之前的环境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受限于实际的施工效果,而且手工的制作会大大延误工期,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3D打印技术就可以规避和杜绝这个弊端,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泛地被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使得设计师头脑中的作品和手绘出的作品模型可以快速地转化为实际的制作实物。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一书系统地将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学科来进行描述,在该书中,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完整的实验对象,被综合地考虑到了技术领域以及方方面面,与3D打印技术的具体应用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相结合。书中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讲解,对3D技术的可操作性强、全面系统的特点和环境艺术本身的多面性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书中认为,3D技术是能够侧重可操作性的,可以指导人们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提出多项性问题,能够精益求精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方法。

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16SJD760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文中通过对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在现阶段相较于传统方式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是一种能够符合创新式手法的模型设计技术。例如通过3D打印而成的各种灯具,光影融合设计非常独特,3D打印技术在环境设计应用中往往具有新潮前卫的特点,是设计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创新意识的体现。输出的3D技术具体的打印材料、打印方法和打印质量以及技术指标参数的支持都说明得非常详细。由于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室内外的景观设计都可以使用3D技术来进行,那么在环境艺术的塑造方面,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整体景观还是微观景观,建筑规划还是园林设计,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3D打印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广泛使用,也使得3D打印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和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就是希望能够通过3D打印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对其符合艺术性特点和艺术家创意的本质进行贴合性的具体描述,最终促进3D打印技术在环境应用和具体设计方面的进步。

(常伟/硕士生,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第2篇

关键词:意境;门类艺术;美学;艺术学;艺术学理论;格局;困境;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意境研究格局与研究困境的关系

上世纪,意境问题有过多次研究热潮,但近十多年来却逐渐沉寂下去。其原因,既不是“意境”在当今艺术语境中失去效用、活力,也不是相关问题已全部解决。准确地说,这种研究停滞是原有研究格局的困境所导致的。

“意境”是随诗歌对其它艺术类型的影响、渗透,而从诗歌逐渐侵入到画、园、书、曲、印、盆景等多个艺术门类,由诗学术语而转换成一个普遍的艺术学范畴。最先明确“意境”概念是唐代王昌龄的《诗格》,画论中提及是北宋郭熙、郭思的《林泉高致》,而园论谈及是明代计成的《园冶》。其他门类艺术讨论意境问题多集中在明清。所以,明代开始“意境”事实上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艺术学范畴,众多门类艺术都在广泛讨论、实践着。但是,作为艺术学范畴,“意境”在艺术学层面的研究至今都未能很好地展开。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既往的“意境”研究主要是建立在诗、画材料之上(其中尤以诗为主),以偏概全的缺陷是明显的。比如,有很大影响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胡经之主编,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意境”(境界)收录的几乎全是诗歌材料,另外绘画9条、戏曲4条、小说4条,其他艺术门类则付诸阙如。从历时性角度来看,意境在艺术学与美学层面的同一性内涵是独立分散的门类艺术意境在互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彼此互动化合,逐渐凝聚起来的。不同门类艺术在其间的作用,虽有主次之分,但确非单向的,而是多元共存,多向互动的,既有共性趋向,也有异动变化。所以,诗画之外的艺术类型既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实践了意境理论,同时也丰富、拓展了意境的理论。故而忽视诗画之外的意境材料,无疑是既往研究的一大缺憾,也从根本上限制了艺术学层面研究的展开。

其次,从研究布局来看,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薄弱和不足也是明显的。既往研究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一是美学层面的研究。这两个层面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是站在艺术门类的特殊性上,重点把握意境营构中具体符号的物化形式问题,具有形而下的性质。美学层面研究则把各门类意境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整体把握,探讨其中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对意境美作哲学反思,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这两个层面的研究构成了既往意境研究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一方面与“意境”在传统艺术中的历史存在相联系,另一方面与现代以来国内的学科生态相关。

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体现了意境问题在中国艺术中多样化呈现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传统意境研究的特点,即相关研究分散于各艺术门类,散见于诗话、文话、词话、书论、画论、园论、曲论当中,而少见综合、统一的论述。当然,这种讨论的彼此独立、分散,并不妨碍意境同一性内涵的客观存在。上世纪,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的一批学人引入西方美学知识,引发了借鉴西学来研究传统美学的潮流。系统的、注重学理建构的美学层面的意境研究就此展开。这使广泛、具体而零散的意境呈现有了一个归纳、提炼的过程,并被统一到审美内涵、价值、特点等美学层面上来。这个由具体、个别而至一般归纳的演化经历,主要是随现代美学学科的发展而展开的。

意境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问题也是明显的。有学者指出意境研究存在三个脱节:“一是微观与宏观脱节,二是抽象与具体脱节,三是逻辑与历史的脱节”。这三个脱节说到底就是意境研究的两个层面——门类艺术层面研究和美学层面研究——之间的脱节。而这两个层面的脱节,其根源就在于既往的意境研究格局不完善,即欠缺艺术学层面的研究。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简言之,从水准看,至今为止的艺术学层面的意境研究还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宗白华先生的几篇文章中打转,无法超越。从数量看,真正艺术学层面的研究成果极少。许多名义上的意境艺术学研究,实质上还是站在门类艺术或美学的立足点上,难以达到真正的门类打通和学理融通。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向下让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缺乏艺理层面的归纳与提升,向上使美学层面的研究缺乏一个整体的艺理支撑。

这种状况是与艺术学学科自身的艰难相关的。一般艺术学是在门类艺术研究的基础上,上升至对整个艺术领域普遍规律的把握。所以,它要求打通艺术问的壁垒,在会通门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和提升。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这是其一。其二是艺术学学科因后起而稚嫩,却又遭到历史悠久、高度成熟的门类艺术与美学学科的强大挤压。艺术学的提出虽有一百多年历史,经宗白华、马采等人引入,但在国内形成共识,被纳入学科目录尚不足二十年。1996年,“艺术学”才作为二级学科设立。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单立为一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升格为一级学科。这种学科体制身份的获得,一方面表明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在不断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艺术学在各个门类艺术中突围而出的不易。即便如今,类似“艺术学有必要吗?”、“有艺术而无艺术学”的论调仍不鲜见。学科背景的艰难直接导致了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上的薄弱、欠缺,由此造成意境研究基本格局的缺陷。

取材的以偏概全和研究布局的不完善导致了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与不足。这一方面使意境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难以直接支撑美学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使意境美学层面的研究也不足以融洽地统摄门类艺术层面的种种具体表现。这就造成门类艺术层面和美学层面研究之间的相互脱节,形成研究的困境。

二、意境研究格局的突破与困境解决

要解决这种脱节,突破现有的困境,就需要加强意境问题在艺术学层面的研究。因为“艺术学是联系美学和其他特殊艺术学的一门科学”。按艺术学倡导者德苏瓦尔设想:它介于门类艺术学和美学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座从具体的艺术走向艺术哲学的由可以验证的知识构成的桥梁。跟门类艺术学相比,它是综合性的,应该研究所有的艺术;跟美学相比,它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和描述性的,而不陷人对美的教条主义的评价或含混不清的猜测。显然艺术学在所有的艺术学科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过渡角色,它一端根植在门类艺术的基础中,另一端又伸向美学,衔接着艺术研究中存在于经验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缝隙”,成为联系两者桥梁。

门类艺术层面的意境研究,立足于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着眼于具体艺术符号、形式、技法在意境表现中的作用、效果和意义。它的研究是具体、个别而分散的。而美学层面的意境研究,是立足于人的审美活动整体,将意境这一中国艺术的普遍追求视为审美活动的一种类型,探求其中的审美内涵、特征和价值,去回答意境这种审美活动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去反思意境这种审美活动所展现的人的本性问题。显然,门类艺术层面的意境研究是最基础的,但是它对美学层面研究的支撑却是间接、零散的,非系统的。美学层面的系统性的直接基础应该是艺术学,它以一般性的概念构建一般性的艺术理论,而成为更高一级的审美价值论的实践形式依据。所以,艺术学层面的介入,向下可使分散在各类艺术中的意境营构实践,在艺理层面得到统一和整体把握、归纳,向上可让这种实践经验的理论归纳,成为美学研究的整体基石。这样就把意境的美学研究与门类艺术研究联结了起来,把微观与宏观、抽象与具体衔接了起来,突破了脱节的困境。

三、艺术学视野下意境研究路径

艺术学理论升格成为一级学科,标志了国内艺术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必将推动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为意境研究突破现有困境,在艺术学层面取得进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科学的艺术论的目的在于阐明艺术的本质”,它要“通过各种艺术的互相比较,以阐明其问的密切的关系,即阐明艺术的统一性”。从一般艺术学的角度来看,能贯通中国各类艺术创造,找出不同艺术领域统一性的最佳范畴莫过于“意境”这个概念。它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理论性和代表性,是一般艺术学切人中国艺术的最佳入口。艺术学视野下的意境研究大致可循以下路径展开。

1.互动研究

跨学科是艺术学最显著的学科特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指出,艺术学研究最显著的趋势之一“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相关综合研究或边缘交叉研究”。这种跨学科特性,落实到具体的意境研究上来就体现为多个层面的互动比较研究。

首先是门类艺术层面的互动比较。艺术学要研究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并把握其间的共通规律。这个目标必须在对不同门类艺术经过精细深入的互动比较之后才能达到。既往研究,不同艺术意境也有比较。但门类艺术是站在单一艺术部门的立场,美学是站在审美共性的立场。这样的立足点就决定了这种比较必然是单向的和有限的。而艺术学层面的比较应该是在艺术的普遍性范畴基础上的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多向与多元的互动比较。

其次是艺术活动层面的互动研究。艺术是一个动态的组织过程,它是由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活动系统,并在对外部文化系统的映射中呈现意义。意境生成是由包括接受者在内的多要素共同参与的艺术活动。要研究多个要素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它们在意境营构、生成过程中内在的流动、反馈、联动情况,从而更深刻理解意境的整体创造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学层面的互动研究应是多向与多元的研究。首先,它不是以某类艺术为定点参照的单向度比较,而是艺术学层面上不同艺术之间的互动比较。它要展现不同艺术在异途而同向的意境追求中,各环节上的相互启发、参照、互用、转化等种种互动情形和关系。其次,它是在意境活动的宏阔视野下的研究。在此视野下,意境史的历时性考察就和意境创造的共时性考察结合起来,意境发展的历史线索就和意境活动内在要素结合起来,意境的共性特征就和门类意境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

2.异变研究

既往意境研究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只注意不同门类艺术意境之间的相似性、共通性,而忽略了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意境异变情况。

这方面的不足,是艺术学层面研究和美学层面研究不相协调所导致的。艺术学研究的薄弱、缺失,使美学层面的研究相对地超前并占有主动。这使美学层面的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留下了相当多的预设性结论。按合理逻辑,意境研究应该是“门类艺术层面——艺术学层面——美学层面”这样一个渐次推进过程。前者作为后者的研究基础。然而,艺术学的后起与薄弱,使美学层面的许多研究结论在艺术学研究展开之前就早早地预设在那儿了。这就遇到了苏珊·朗格所说的“麻烦”:“对于各类艺术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种种探索之所以遇上麻烦,其原因就在于:在还没有开始进行具体的论证之前,人们就已经预先接受了将要在证明中弄懂的东西。”意境研究在美学层面的一些结论,恰恰就成为了后起的艺术学层面研究的“预先接受了将要在证明中弄懂的东西”。正是这个原因,既往艺术学层面的意境研究,过多地忙于对美学预设结论的论证,而忽视了各类艺术间互动、异变研究的展开,尤其忽视了不同门类艺术之间意境异变的研究。这使我们对意境在不同艺术间的隔与通、对立与互补、互动与异变、发展与变化等种种具体情况的把握,存在严重不足。这使我们对不同艺术的意境审美特性和形式差异之间的复杂关系,认识不足,认识不透。这些都制约了意境研究的深入,也阻碍了对意境营构中的艺理规律的细化与深化,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意境作为跨学科课题的研究基础。

其实,前人已经敏感地注意到了这点。石涛说:“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生吞生剥而后成画。”点出诗境、画境的区别及转换间的微妙与艰辛。张岱说:“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更明确指出意境在不同艺术形式间表达上的矛盾。钱锺书说:“在‘正宗’、‘正统’这点上,中国旧诗画不是‘一律’的”,“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对诗和画有不同的标准。论画时重视王世贞所谓的‘虚’以及相联系的风格,而论诗时却重视所谓的‘实’以及相联系的风格。”也指出了诗、画意境标准的分歧。他们都注意到不同艺术在追求意境共性中体现出的差异性。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不足。

前人所言,指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即从意境在不同形式间转换的角度切入,去清理意境审美同一性与形式差异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比如,同题命意就是意境营构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创作方式。因诗境而构画境、园境,观剑舞、听江声而悟书境等,都是艺术创作中的常例。由此切入,就可很好地探讨相似意境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然后,由转换进而分析符号和形式差异对意境营构的各环节、各层面,产生了哪些具体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使不同门类艺术的意境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哪些微妙的差异?

“只有通过探求各类艺术的差异,才能真正找到而不是猜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凹意境的跨门类特点为艺术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只有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全面观察各种艺术类型在意境营造上的表现,才能对类型差异所导致的题材、结构、技法、趣味、标准等艺术环节差异作深入比较、把握,才能推进意境研究的细化和深入。门类艺术意境间的异变研究深入扎实了,方可为艺理层面的归纳打牢基础。

3.求同研究

前述互动、异变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求同——实现真正的门类打通基础上的艺理融通统一。

(1)一般性概念的梳理、辨析和确认

一般艺术学的意境研究和具体艺术门类下的意境研究有何区别呢?这就涉及艺术学对象问题。马采对此有精到的说明:“特殊艺术学的知识,即各种艺术史和各种艺术学所提供的资料,虽然不断被参考被利用,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绝不是对戏剧、音乐等特殊现象的直接的探讨,也不是对宋代绘画或顾恺之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的具体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为对象做理论的考察。”这个“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即苏珊·朗格所说的“只能通过研究各类艺术之后才能得到的”“一个深层水平上找到的概念”,“这种概念便是艺术的概念”。所以,艺术学研究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门类艺术和门类艺术史基础上,梳理、提炼出艺术的一般性概念,然后辨明这些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勾勒、推演、总结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运行逻辑,从而展现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活动体系的内在结构。

以意境研究来说,就是要在各种门类艺术意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并梳理、提炼出意境活动的一般性概念,然后阐明这些概念之间逻辑关系,为最后在艺术学层面建构意境学理论奠定基础。应该说,意境问题在艺术学层面的概念梳理是不足的,还存在许多模糊不清之处。这大概有二方面不足:一是一些核心概念的内涵并未在艺术学层面得到认真清理、论证。比如,“意”、“境”这两个概念,过去讨论多偏重于诗、画领域,而对其他艺术门类中的论述相对忽略了,这必然会导致某些缺失。另一方面,由于视角和落脚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少意见纷争,难有高度一致的定论。这种缺失和纷争,出现在门类艺术的意境研究层面应该说是自然的,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是由门类艺术单一立足点和差异化角度自然造成的。但是,当我们在艺术学层面来探讨,就站到了同一立足点、同一视角上来了。艺术学的统一性要求此层面研究是异中寻同,求同略异,使这些概念的内涵确定下来。只有概念确定,才能继续概念间关系的探讨、梳理和理论建构。二是意境理论的一般性概念并未得到很好的提炼和概括。这个问题在门类艺术的意境研究当中并未表现出来,但是一旦在艺术学层面来讨论,问题就来了。因为门类艺术意境研究当中使用的基本是同一门类中的概念术语,即便涉及诗画、书画、诗画园等跨界研究,也都是在相近艺术领域内,概念术语的跨度也不是很大。但在艺术学层面来讨论,就要求概念术语具有普遍的涵盖性。比如,诗歌意境中的术语就可能与书法意境的不相适应,绘画意境中的概念就可能与戏曲舞台意境的不相协调。“情”、“景”这两个概念,可能适用于诗文、绘画、园林,但是放到书法、舞蹈、音乐等门类的意境讨论中就不够妥帖。这就要求我们能提炼出一套具有普遍包容性和解释力的一般性概念。而这个工作只有在艺术学的层面上才能完成。

(2)建构意境学理论

第3篇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城市

1. 公共艺术的概述

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近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城市空间和媒体中,并且受到重视。公共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理解为城市雕塑的代名词。其实,它是一个外来词,英文是pubic art,即公众共同介入的,在公开场合下展示的艺术。广义上来看,它包含了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建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还包括听觉艺术,如喜剧、电影、舞蹈、演唱等,甚至还包括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一些前卫艺术。然而公共艺术的边界至今仍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到底给公共艺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定论。

1.2 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目前,中国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为,公共艺术这一概念在1990年代后的中国才开始使用。当代公共艺术发端于1920―1930年代的美国,起因是因罗斯福总统发起了一个公共赞助项目,这个项目完成了2500多幅壁画,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提升了大众的审美品位。1959年,美国费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形式通过。百分比艺术法案的城市,1965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成立,该机构旨在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从美术馆移除,设置在人多的公共场所,使街头成为没有围墙的美术馆。至1990年代末,美国30个州先后以立法方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百分比艺术法案,以公共艺术的方式大理推动国家文化艺术的建设。[1]

1.3 公共艺术的艺术种类

第一类公共艺术史以反应当地文化特征、民俗风情为目的的,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历史渊源等特点来反应环境的特征。这样的作品不仅要很好的表现历史文化,更要使旅游者身处其中了解、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

第二类公共艺术是作为环境和建筑的附属品而存在,将艺术品与环境相融合。这样的作品需要实地考察,并且善于利用作品的材质、造型及比例使艺术作品与自然浑然天成。

1.4 公共艺术的作用

公共艺术是当代西方后现代社会政策和政治观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使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感受到艺术化的公共空间,并且人们的负面情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利益冲突。因此,推行公共艺术是社会人性化方面的体现。广义而说,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已成为当代公共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反应的是一项文化政策以及其施行的成长状况。狭义的看,公共艺术是指公共环境中出现的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也不会只是一种风格或样式。它的表现形式随时代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而丰富多彩。[2]

2. 城市公共空间

2.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存在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它存在的意义是为大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道路停车场等。简而言之,它是市民的生活和娱乐的场所。

2.2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是多种多样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去看它,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空间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舞台,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一开始就与“活动”密切相关。[3]

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城市广场,这一空间是一个显示王权的地方,主要用于举行各种仪式和宣布各项条例。这一空间的功能形式从古希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而现代城市广场相对于西方古代广场而言,已没有了频繁的政治活动,也无王权贵族需要彰显其权威。剩下的功能只为娱乐、造福大众。

2.3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

空间是人们交流的场所,并且空间也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影响人行为的正是空间的功能。由此可见,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人类的活动。城市公共空间中功能的划分并不像商场或展示空间那样明确,所以城市公共空间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

3.城市公共空间艺术

3.1 商业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城市的功能分区也日益明显。在大城市中,商业空间区域已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美国著名的公共艺术家汤姆 奥图尼斯的作品。他的作品以他独特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幽默风趣的内容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纽约的曼哈顿区中的地铁里有着他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著名的商业空间如成都宽窄巷子以其独特的公共空间吸引着各国前来旅游的游客。它是一个文化与商业并重的商业空间。提到成都的旅游景点,宽窄巷子立刻浮现于脑海中。宽窄巷子不仅因其独特的建筑与文化气息而著名,其空间内的雕塑也别具匠心。如有一面浮雕墙上的马令人记忆深刻。

3.2 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文化空间是展示城市文化传统与城市区域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城市文化空间的中心都是广场。人们通过这个空间可以了解到关于城市的文化与地域特色。同时,这个空间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活平台,人们在这个空间中交流、娱乐、放松身心。成都浣花西公园是城市文化空间艺术中的代表。因其所处杜甫草堂旁边,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氛围。因此它将公共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相结合,巧妙的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将众多公共艺术纳入其中。当人们漫步于浣花溪公园,时不时出现一些文人墨客的雕塑,不但烘托了这座公园的文化气息,更为人们增添了一丝了解历史文化的乐趣。

3.3 休闲娱乐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休闲娱乐空间是市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能调整人们的生活节奏,减轻生活压力。

城市街道公共绿地中的公共艺术是休闲娱乐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美化环境,而且有极强的娱乐性。这种空间有着它的优势,它的特点在于空间的灵活自由。由于这一空间占地面积小,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空间都能成为它的要素。而它的空间内容更是时时刻刻都充满了人们生活的气息。它出现在城市当中的任何角落。无论是大人们在休闲散步,或是小孩在玩耍结交玩伴,它都无处不在。

4.结语

在文中,通过对公共艺术、城市公共空间的分析,将城市公共空间划分为了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分别是城市商业空间、城市文化空间、城市休闲娱乐空间。并分别举出这三大类型的例子进行分析。目前,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形式,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虽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但总体来看,公共艺术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公共艺术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建敏.美国公共艺术[M].台湾.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92

第4篇

摘要:研究艺术的手段有很多,针对当代艺术的研究,其角度也是有各个不同的维度,可以从时空、材料、方式、经验等不同角度去切入并阐释其研究成果。这些方法和角度是过去大家曾常用的,但如果我们寻找一条非常规不和逻辑的轨迹时,不只是在艺术或与艺术紧密联系的事物关系中去研究,而是宽展开我们的思维与眼界,用一个更大的空间概念“地理”进行一项跨学科的研究,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新视角、新事物将被发现。

关键词:地理;景观;当代艺术

在我即将开始论述之前,首先强调一下在“艺术”研究中,依托于空间、地理位置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历史依据,对艺术有着深远的发展意愿。艺术发展在任何时期都需要提供场所去实施并展开,从艺术与空间上去分析其相互影响的关系,正是地理层这个不可或缺的空间因素。因为在不同的空间属性环境下,产生的艺术及延伸影响也大不相同,不同的艺术意识形态及文化景观正是从中孕育而生的。同时,艺术形式的不同也是因为自身独特的语言,所处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各自的艺术标准也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并阐释。艺术有着内在的地理属性使得艺术语言个性独特鲜明,从地理纬度去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将会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地理景观背景下清晰的描述艺术内在的复杂意义。本文将从宏观的空间环境去把握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影响及分析意义,希望探索出不同空间范畴中蕴含独特、丰富的艺术景观,给予更多人可能性的解释,使得以往单调乏味的艺术研究能够从抽象、空洞的叙述中更加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意义,重新建立文化地域认同对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意义。

一、历史研究的角度意义

对艺术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大都通过以时间和历史作为主导,艺术史家和艺术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潜移默化的被这种方式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艺术观念。当时间、历史的这个纬度被我们提出去解读艺术,这样的方法确实比较灵活清晰的论证了艺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不过,这样往往使得人们忽略了艺术作品中一些特定的地域观念,导致了一些误读甚至是对艺术产生了很多混乱的认识,大多是因为当艺术作品脱离了产生它的具体空间地理环境的解读。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时间”“空间”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地理空间”滋养艺术的真实土壤。这才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前提。因此,在解构和重构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空间的描述,论证为艺术融合和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更具说服力,这会是当代艺术研究的又一核心问题。当福柯曾经在《关于地理学的若干问题》中写到“空间被当作是死亡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这充分的说明了,地理空间与时间历史相互牵制的平衡被打破,历史主导了地理,空间的概念被更强大的有关时间和历史的学说所压制。在人类社会化组织进程中,科学的历史发展观将时空概念打乱,使得人类的认识模式和地域意识,陷入碎片化、模糊的漩涡当中。著名的地理学家戴维哈维提出了“时空压缩”的概念,揭释了世界内在的崩溃,收缩成了一个“地球村”预示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压缩空间。这些都是在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逐渐脱离了自然地理空间环境,过于对科技的信仰追求。

二、艺术史论研究方法的开拓

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有各自独特的视角。在《艺术风格学》以五对基本概念作为标准来描述早期文艺复兴、鼎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三个时期的艺术风格特征,认为每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都是不同艺术家为之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艺术》讲述了艺术有着完全的自律性和自我完善性,是对自由创作精神的赞赏,预示着艺术开始静茹现代主义阶段。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构建了一种独立的历史链,形成了艺术在对视觉经验的复制和模仿这样历史演变系统上,在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动态发展,贯穿整个发展脉络的图式与匹配的模式。形成国际主义风格成为了社会的普遍意识在现代主义盛行时期,正是因为追求纯粹的抽象的美学,传统的艺术地理环境的重要性逐渐退出人们的意识导致的结果。在战争时期,对于人类文明的保护,博物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人类伟大的杰作避免毁坏得到了保护。但是这样也同时造成了“无联系性”“上下文失语”,“原时空语境对于作品的重要性本来是追根溯源的,但因为时代的转变已经变得无可挽回,艺术就是艺术品本身,愿境意识完全被消解。当《艺术的终结》提出“艺术界丧失了历史的方向,由于艺术的概念耗尽,出现的任何现象都将不会再有意义。艺术的时代已经从内部瓦解。”这样的言论轰动了世界,同时凸显了对早期建立的美术史研究格局和方法程式化、体制化的不满,缺乏对原地理语境的关联性不够。

三、当代艺术地缘性的思考

让我们重新思考对美术史的学科边界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为消沉的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拓宽新的研究视野。在后来的德国学者《艺术史终结了吗?》以往艺术史结构体系研究的范围过于限定、狭窄,掩盖了绘画的社会性及其作为符号的现实,杜绝了其他定义绘画的可能性。在“新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资源上应该是极其多元化和开放的,呈现出两个主要的倾向:一是艺术社会学,分析艺术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二是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广泛吸取各个相关领域的思想理论等,对艺术理论惯有的观念进行重新的解构、定义。在一系列的社会思潮如“后现代思潮”“女权运动”等刺激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被完全的消解,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被文学艺术广泛的介入,文化不再只是一种知识,而是成为了一种行为方式。多元共存的后现代思维取代了过去二元对立的解构主义思维方式。著名学者詹姆逊认为通过一种宏观的文化视野去反观另一种文化现象,这样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观照、渗透,才能被彻底地拓宽,获得对事物完整全面的了解。提倡夸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为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艺术研究的范围被拓宽,给学科增加了更多的活力,显示了在艺术文化研究中地理空间因素的重要性,推动了地理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产生了环境艺术和其中重要一部分的文化地理,以及艺术地缘性的影响。

作者:杭天月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第5篇

一、建筑学的一般概念:

1、名称的来源:Architecture、Architektur、L‘architetura、 Apxutektypa.(均来自古希腊)

本身具有艺术的含义,故又称建筑艺术

2、建筑学的含义:建筑学是设计与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即通过建筑的群体组合、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结构、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处理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同时,建筑的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3、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艺术性和历史感是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

基本概念辨析

广义建筑学和狭义建筑学围绕建筑学的中心议题是“人”

杨·盖尔的话,“如果能通过对城市及住宅区进行明智的规划设计,为户外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就不必为了使建筑物更加迷人和丰富而去刻意追求那些耗资巨大而又生硬、牵强的戏剧性建筑效果。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户外生活要比任何形形色色扭捏作态的建筑形式组合更加切合实际,也更引人入胜。

广义建筑学的本质是无所不包的环境,大到区域和城市规划,小到室内和家具设计,贯穿宏观和微观世界。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有小到大紧密配合的层次关系。

4、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终极目的:我们的建筑师应该以最优的设计服务于社会大众为目标,并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结果,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只要符合这个目的,那管它洋、中、传统抑或是现代基本概念辨析

建筑学的特点:

(1)建筑学反映时代精神。(社会性、艺术性)

(2)建筑学反映地域性的风土人文(全球化中的地域文化概念)

(3)建筑学反映社会现象(大众参与设计,增加对建筑环景社区或者公共空间的认同感)

5、建筑设计的概念建筑设计是把想象的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重合过程,涉及到技术经济、美观等多方面综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建筑观念中,地位和所占比例是不同的。

基本概念辨析

6、建筑师的职责(建筑学和其他专业的结合问题、建筑设计类课程的重要性)

建筑师主要和真正的职责,是把各种不同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业,共同建成现代化的建筑。为了能够进行这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节,建筑师不必对一切细节都具有专业知识,但他对建筑工业的的每一部门都应该具有清晰的一般概念,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须懂得每一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意) P.L.奈尔维《建筑的艺术与技术》

基本概念辨析

二、城市空间设计的三大基础理论

1、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或称图形、背景分析;实空分析(mass-void approach)。

图底理论研究作为建筑实体的图和作为开敞空间的底的相互(比例)关系。

室外空间也应该是积极空间(positive space)而不应是消极空间(negative space)

室外空间也有动静之分,内外之分,也有空间私密性上的差别。

基本概念辨析

2、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或称关联-耦合理论(connecting-coupling theory)

联系理论致力于分析联系各个元素的线路,这一理论强调的是交通图解。它研究各部分线的组织,以及由这些线把建筑和空间联系起来的空间基线设计,空间基线可以是场地线、运动的导向线、组织轴线或建筑边缘。

转贴于   基本概念辨析

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

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以场所的概念代替传统的空间概念,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飞跃。

场所涵指一种具体空间,与人们的活动或认识有联系,它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社会与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因此包含了特定的意义,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它不同于抽象的数学或几何空间,而具备确定的品格气氛,染有某种感情色彩。

场所的内涵特征就是创造人们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基本概念辨析场所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特定部分。场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是:

a、场所的占有性,即人对场所的占有。

b、场所的非空间性:场所研究的是人的活动与事件的环境的关系,不涉及固定的空间几何形态,具有非空间性

c、场所的随机性,不同的人或事物对场所的占有,从而使同一地点的场所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

基本概念辨析推荐阅读、讨论文章

1、教建筑、学建筑作者:Peter Zumthor文章来源:世界建筑2003\03

2、 思考题:建筑与水技术、历史沿革

一、建筑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空间组合论24、25、26、35、43、44、45、46、47)

1、古希腊、古埃及。

建筑材料 力学性质 建筑外观(条形)

2、古罗马推力屋盖(单拱、十字拱、球拱),水平力的平衡问题 内部空间 浴场万神庙很厚的墙和拱技术、历史沿革

3、哥特建筑理性和浪漫的交织、无情的技术与奔放的热情的融合

4、近代建筑19世纪中叶以后,靠直观感觉(以经验和直观为决断基础)的经验主义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科学性(数学、力学以及材料科学)的技术时代。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开始分工。

1889年巴黎机械馆是第一批严格按照力学和结构逻辑建造的大跨度建筑之一。结构形式是三铰桁架。

技术、历史沿革

5、近代以后的三次技术革命(覃力—深圳大学)

自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材料技术和结构技术的革命。工业革命、钢、玻璃、混凝土建筑物在跨度和高度上和空间组织的灵活性上得到了解放。

第二次是设备技术的革命。

电梯、自动扶梯、人工照明、空调等,使得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的构成模式发生变化。设备造价超过总造价的30%第三次是信息技术的革命。

计算机技术、节能技术,楼宇自动化。体现了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方向。

6、三次技术革命的后果

技术、历史沿革

三次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建筑造型的形象了和人们的建筑观,第一次,改变了建筑造型;第二次:建筑不再受交通、朝向、采光、通风等影响,可以采用人工处理得来。第三次:改变的是建筑的管理中枢等,还在演变过程。

总之,技术手段的变革,会超越风格流派等文化因素,对建筑造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得建筑创作观念和设计方法随之发生变化。

技术、历史沿革7、后工业社会的技术科学技术的强劲发展迫使人文学者批评的反思这种发展的社会后果。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可以看成是人文思潮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在建筑领域内的一种反映。

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两个基础—现代艺术和机器美学受到挑战,体现在下面的两个方面:技术、历史沿革

(1)、寻找传统技艺的再现和体现

(2)、以更高的工艺水平来设计和“制造”建筑,尤其以精致的节点和精细的加工来体现高超的技艺,体现在Hi—tech建筑中。

第6篇

一、学校简介

安徽大学(AnhuiUniversity)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当前正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

安徽大学位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馆藏图书336余万册。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6个学院(系、教学部),84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0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成立国(境)外“中国中心”3所。学校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还被外交部列为选拔录用公务员的定点高校之一。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依托安徽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现有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美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绘画(含中国画、油画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表演(含声乐、钢琴、萨克斯、手风琴方向)、戏剧影视导演等5个本科招生专业。学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家国内创作研究机构、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演艺集团等省内大型文化企业以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逐年增高,职称结构不断完善。学院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种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005年以来,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美展银奖、音乐金钟奖优秀奖等在内的各类奖项约40余项;在《美术》等各类书刊公开发表作品1000余幅,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展演。

通过“211工程”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建设,艺术学院目前教学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一流,拥有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的艺术楼,1300平方米设施先进的实验剧场、6个戏剧排练厅、3个舞蹈练功厅、黑匣子影棚以及先进的摄影实验室、线性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音频制作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等设施。学院与安徽歌舞团、安徽省话剧团、合肥电视台、安徽出版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10多个实践实习基地。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长期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着力培养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专门人才,学生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深受社会欢迎。2007年,平面设计专业岳贤德同学在全球“寻找吉利新车标”的活动中独揽金奖,2012年,戏剧专业杜肖宇同学在《今天我主持》华语主持人大赛中摘得冠军,都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二、专业简介

1、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要求,具有宽厚设计基础知识、前端设计理念、活跃的创意思维和较高的艺术表现力,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且将新媒体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融入创意表现,能从事品牌建设研究、视觉表现研究、媒体策略、广告设计、商品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和展示设计等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学术队伍和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设计师,他们在设计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组成一支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美学、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纸品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广告创意、包装设计、品牌设计、动画设计、新媒体界面设计、展陈设计等。

就业去向: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出版、企业形象策划、高等院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环境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并且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和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以及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建筑与环境设计史、设计美学、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速写、立体构成、人体工学、空间解析、建筑初步、材料预算与施工工艺、设计表现、展示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与室内陈设、公共艺术设计、景观雕塑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优秀的毕业生能胜任大中专院校的教学研究,以及在房地产公司或相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设计和工程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3、绘画(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绘画创作、绘画史论等专业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美术系绘画专业现有中国画、油画两个本科方向。采取整体绘画制作技术、技巧、创作的培养方式和方法,研究系统的画论知识、美术史学方法、绘画形式专题和绘画创作实践以及综合制作技法,使学生精通技法和相关艺术理论、有较高创作能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本专业倡导以人类文化为凭籍,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提倡兼容并蓄,鼓励创新。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针,实行综合多元的教学方式。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学术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端正。汇集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授、学者和画家,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视与构图、风景写生、中国画基础、材质与构成、中外美术史、民间美术、美术概论、美学、艺术考察);专业核心课程(国画方向:山水临摹、山水写生、山水创作、篆刻、书法、白描人物、工笔人物、写意人物、工笔花鸟、写意花鸟、花鸟创作、毕业创作;油画方向:油画静物、油画临摹、油画头像、油画半身像、油画全身像、油画人体、油画风景、毕业创作)。

就业去向:各类大中专院校、中等学校、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4、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具备戏剧、电影、电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舞台剧、影视剧、广播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技能,可以胜任在各级文艺团体、影视公司、中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从事表演创作、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并且有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戏剧影视启蒙、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表演理论与技巧、剧目排练、台词、舞蹈、音乐、视听语言、影视艺术、化妆造型、观摩与评论等。

就业去向: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方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文艺团体、影视剧及广播电视文化娱乐及制作部门承担表演工作,能在新闻媒体及文化单位承担理论研究、评论等工作,能在中高等艺术院校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5、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具备戏剧、电影、电视、广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播音与主持艺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可以胜任在各级文艺团体、传媒机构、中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从事播音主持、表演创作、宣传策划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并且有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播音与主持艺术、节目制作、媒体写作、表演理论与技巧、剧目排练、语言、形体、音乐、影视艺术、化妆造型、观摩与评论等。

就业去向: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方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广播电视网络节目中从事播音及主持工作,在各级文艺团体和演出机构中承担表演和主持工作,在中高等艺术院校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在文化传播机构及相关部门从事宣传策划及公关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6、音乐表演(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等发展需要、有艺术表演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社会文化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音乐表演专业现有声乐、钢琴、萨克斯、手风琴四个本科方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从事本研究方向的人员大部分毕业于国内及欧洲院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丰厚的学术蕴涵,同时又具备踏实、严谨的科研作风。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复调、曲式分析、和声、乐理、视唱练耳、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音乐美学基础、民族音乐概论、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名作、艺术概论、即兴伴奏、正音、钢琴基础、合唱指挥、声乐主课、钢琴主课、萨克斯主课、手风琴主课、声乐伴奏、音乐欣赏、表演、形体等。

就业去向:各级专业文艺团体、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影视剧制作中心,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等与音乐表演相关的部门。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培养

层次

计划

招生省份

备 注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6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环境设计

本科

6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绘画

本科

3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音乐表演(声乐)

本科

16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钢琴)

本科

5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萨克斯)

本科

2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手风琴)

本科

2

安徽

省统考

戏剧影视导演(表演)

本科

20

安徽

校考

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

本科

20

安徽

校考

合  计

 

215

第7篇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近几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与发展,也使得信息量越来越多,促使课程的设置也逐渐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其室内装饰设计与景观设计越来越专业,社会对于高品质设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如此便产生了日益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学制之间的矛盾及传统教学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

2.国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现状

国外的环境艺术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它包含在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中。沿用包豪斯教育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历时三年半的时间,最初半年是预科,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三门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进入后三年的“学徒制”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西方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课程设置的分类过于单一

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偏重于对室内设计的教授,甚至有些高校仅设置了室内设计的课程,科目分类过于单一,即便是分成了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两个不同专业,其教授的课程也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前两年的时间巩固基础,以素描与色彩训练为主,加之中外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到后期开始往设计方向发展,开设课程的相似使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过于笼统。随着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需要有各自更加专业与完整的教学体系;再者,随着人们对于环境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大,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分化着原先两者合一的状态,市场需要大量高品质的专业设计人才,这就促使高校教学结构体系需要明确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这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

2.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激化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多门学科的一项专业,并且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适时接受新的信息,需要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还要保持创新的概念。随着高校课程设置的增多,学生的学习课时逐渐被压缩,造成学生学习有关课程的时候只是简单了解,并未真正领悟其中真谛,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3.教学观念的陈旧

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缺乏对现代艺术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知识结构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模式时代,这使得我们落后于西方艺术教育,阻碍了我们专业的良性发展。有的甚至一味模仿西方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真实条件与环境,反而适得其反。

4.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

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掌握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课程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就算学习完毕,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学生来培养,而不是当做一名未来的优秀设计师。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设计类专业。

5.学生实践能力薄弱

从历届毕业生回馈的信息,不难看出,毕业生刚进入工作单位的前期都只是在试用或者实习的阶段,真正到了实践的时候,能力就显现不出来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毕业生难以成为工作单位的主要力量。由此看来在校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过少地参与实践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研究

要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进步,教学结构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各高校在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从实际出发,将设置的相关专业课程适当融汇,建立多层次的结构体系。首先要设立室内艺术设计与景观艺术设计这两大基本专业,在融合其他相关课程的同时,各自建立不同的教学理论;其次,在这两大专业旗下包含其他诸多设计门类,例如,室内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庭院设计、植物配置、建筑景观结构等,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结构体系,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定位,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促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高品质设计人才。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过程中运用到的设计元素,都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再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因此要合理布置教学内容,避免出现三分熟七分生的情况,要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效果,解决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对部分重复的课程或者知识,进行适当的删减,对不适应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的陈旧课程理论要坚决取缔,让繁多的课程进行适当的“瘦身”,使节省出来的课时为后续的课程衔接上,要用有限的课时,在坚持环境艺术专业理论与设计主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收课程中的精髓,发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平台作用,并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整合其他有关科目的信息资源,保证教学内容之间的连续性与关联性。

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观念研究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需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的引导,因此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关键在于如何去设计,在教学观念上要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不要事事都效仿普通美术学院的作风,在一定的方式方法上根据实际的状况作出改变。例如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地给学生学习其专业课程的课时,过于重复的基础课程能省则省,让学生更充分地去理解和学习设计。

4.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改革:首先,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将宝贵的课时充分利用起来,课堂上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因此两者都是重要的角色,以教师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来代替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给学生发言提问的机会。第二,将市场项目转化为课堂作业。社会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每年都会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呈现给社会公众,以这些为设计主题,教给学生重新进行新的设计,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与行业大师相比较,建立自信的同时,又让学生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三,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去进行市场调查,让学生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行情,搜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再上课时,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第四,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重视学生的各种提议,根据学生的意见与想法,将好与不好分析给学生进行探讨,由此,学生在巩固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并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要完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育,除了教与学这两个环节之外,还要有实地的实践。在笔者所在院校,还在筹建环境艺术设计车间、建筑材料工作室等专业实训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现场的有益补充,使学生在汲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感触实际的操控,得到更充分的认知。比如在本地反响比较大的“非想工作室”就是由我院在校学生组成的,他们的设计得到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肯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另外学校要与社会上的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比较突出的公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给学生一个长期的实践基地,保证学生进行实地实践的稳定性与长期性。

6.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民族化和地域性研究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当中,理论知识课程有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建筑史等,这些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在当时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其传统的建筑理念或者是设计理念。而多数的院校对于这些课程的设计与讲解的课时却是少之又少。然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这项专业来说,需要我们去理解和探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民族文化的学习研究。所以我们要把人文因素、民族精神、历史积淀等因素充分运用到课程中。最后,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从现实情况考虑,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与特色教育,为本地经济服务。

第8篇

>> 浅谈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建筑设计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建筑设计 基于人本位视野下的医疗建筑设计初探 类型学视野下的现代行政服务建筑设计创作探讨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建筑设计探讨 地域视野下的艺术教育传承 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装潢 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建筑设计――思考的艺术 浅谈建筑设计的艺术理念 建筑设计的艺术性 建筑设计的技术和艺术 建筑设计的艺术表现 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 探讨产品语义学视野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哲学视野下的工学结合课程 节能理念下的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基础教育 论建筑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工学结合视野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分析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艺术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 参照:2016年度九州大学芸g工学府・芸g工学部学生便E p49

③参照:九州大学艺术工学部环境设计学科官方网站 http://design.kyushu-u.ac.jp/kyushu-u/about/info/env

④ 参照:九州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教员研究组织 http://arch.kyushu-u.ac.jp/organization/

⑤ 资料来源:九州大学艺术工学部环境设计学科官方网站 http://design.kyushu-u.ac.jp/kyushu-u/about/info/env

⑥ 参照:せんだいデザインリ`グ2016 卒IO日本一Q定楣俜酵站http://ed.design.kyushu-u.ac.jp/news/archives/34

参考文献:

[1] 赖文波.日本的艺术工学教育――以九州岛大学艺术工学部和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为例 [C]. //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 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10:356-363.[2] 姚大斌.日本艺术工学学科教育建立与开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111,119.

[3] 2016年度九州大学芸g工学府・芸g工学部学生便E,2016: 26,32-33.

图片来源:

第9篇

作者:高丽莉 单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1、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天人合一”论

中国早期的先秦时期,就对“天人合一”的概念有过阐述,它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用来解决天和人的哲学命题,从先秦时期开始到后来,对中国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早期对人与天的研究基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二者虽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形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但都没有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以及后来多位哲人对其的重新拿论证和补充,最终形成“天人合一”的论点。

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把“天人合一”理论合理的纳入到我们的教学体系,是建立民族文化观教学框架的关键。在201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艺术学独立为第十三个学科大类,艺术学下设四个一级学科,其中包括艺术设计便是其一,如何在这个一级学科下建立这种理论框架或是理论研究点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天人合一”论在艺术设计领域主要应涉及到2个层面,一是理论思维阐述点,也就是在艺术设计教学及专业教学中,设计目的和设计切入点均可以以“天人合一”的理论来进行切入,从而来提升设计目的的厚度和广度,这一点在艺术设计二级和三级学科及专业中均可涉及。二是更为细化的专业教学强调,“天人合一”论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命题与专业衔接更为紧密的专业中,强调“天人合一”论。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家具设计等学科和专业领域。通过在专业和教学中安排课程或课程中加入理论的方法,把“天人合一”论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去,把当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观合理的结合起来。

2、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和为美”论

关于“和”的命题概念,应该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学说中,它体现的是儒家学说的根本,主要体现了人应具有包容的心理,具有了包容的心理势必繁衍多样性,呈现多元的社会状态,和所解决的就是平和多元的问题。扩展到艺术领域内,需要对不同文化状态下的艺术形态进行综合,尤其是要解决某些艺术领域内形式与内容的相融合性。如果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在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早期关于“中和”是独立开来的,这两个概念最开始是进行独立阐述的。他是民族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中”强调的是“适当其时”与“恰如其分”,儒家往往也强调“中”与“时”的统一。“和”中强调的是“协调差异达到和谐一致”,所以,最初这两个哲学命题点,将“中”与“和”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是在《礼记中庸》所阐述的。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早期的“中和为美”论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本源哲学的精髓所在。

理解了概念的基本阐述,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适时的强调“中和为美”论,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因为,受到当代艺术设计观念的影响,夸张、对比等较为极端艺术手法的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较广,与“中和为美”论在教学中可能会有悖,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及其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简单一些说,在适用于“中和为美”论的专业中可加大教学力度。如在表现适合国人传统情绪的作品中可以“中和为美”论来进行观点切入,而在需要张扬表现的作品中可能此类的表现主题就不要过分的宣扬了。所以说,主题确定方向。这一点在设计教育中应合理的把握。

3、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有法”与“无法”的辩证关系论

早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对于“有法”与“无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均有所论述,它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问题的实质主要是研究如何对待艺术创作中的法度、秩序问题。中国传统美学一方面要强调“有法”,也就是俗话中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要强调“无法”,主张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打破常规,但是二者的关系较为密切,是一种统一变化的辩证关系,大文豪坡曾经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指出“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说的其实就是在艺术领域内,要有打破常规的意识,要有创新的精神,但是一定要在一定的法度之内进行变化,不要随意的不讲究章法,二者要辩证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国的园林设计,其主张无法与有法的统一,“造园有法,但亦无法,有法是规则,无法是创造,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成法”就是对其最好的观点阐述。

4、构建艺术设计中“艺术境界”论

第10篇

随着我国现代国民的基本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其在物质生活欲求与精神生态建设结构之间的矛盾特征呈现了不断凸显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在改善城市国民精神生态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问题展开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精神生态

在现代国人面对较为严重精神生态畛域失衡现象的背景之下,当代生态学领域基本理论的研究触角已经逐步延伸到精神生态的学理层面。精神生态学是以人类个体的精神性存在属性为研究基点,重点关注作为独立生产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与现实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将这一门全新学科中涉及的具体理论研究内容引入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版图中,给我国艺术设计工作者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鉴于此,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问题展开了简要论述。

一、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分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

1.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界定

环境艺术概念本身具备着极为宽广的内涵指涉,包含“偶发艺术”、“地景艺术”以及“景观艺术”等建筑装饰工程领域的艺术设计工作实务形态。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环境存在和分布的形态各异的建筑物、城市市政建设工程装饰设施、城市路灯或者是商业网点外部分布的内容各异的动态或者是静态广告版,以及人类在基本日常化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接触和展现的服饰搭配、和购物、休闲、运动等基本活动行为,都纳入到环境艺术构成效果的表意元素体系之中。从这种界定研究模式之下,可以真切感知到环境艺术概念在内涵界定以及指涉层次方面的宽广性特征,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实际承载的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2.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目的在于为城市国民基本日常生活,工作任务达成,以及基本社会交际实践活动的顺畅有序开展,构筑和提供具备合情性、合理性、舒适性、美观性以及有效性属性特征的空间性活动场地,从学科门类划分以及学科知识体系构成状态的视角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实现了对多个具体学科涉及内容的综合性整合与应用。要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重点关注自身设计创作方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对实际自然社会环境的生态性考量特征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以做好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基点的,具备充分的可持续性,以及延续性发展特征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观念。

3.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基本实践特征

缘于“环境”概念本身具备着多个方面的学理解析内涵,并且在基于“宏观”学理解析视角,以及“微观”学理解析视角对其展开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获取彼此截然不同的解析认知结论,直接引致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在内容对象构成体系层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可以是城市市政建设装饰工程的综合性设计规划,也可能是建筑物室内局部使用结构的指向装饰规划。

(二)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

1.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界定

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要在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背景之下,实现人类个体生存实践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客观物质存在对象之间的整体化发展和谐状态,尽可能地减少相互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竞争,以及斗争精神,最大限度地引导和诱发独立化的人类个体之间形成和发挥合作化的实践行为品质。生态性环境艺术的产生以及普及发展,使得传统发展背景之下,自然化人类本性实现稳定顺畅的相互结合,有效改善了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形态,以及城市商业文明演进形态给人类所造成的精神扭曲以及桎梏,提升了人类在基本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幸福感强度。

2.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实践原则

第一,人本性原则。人是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基本主体,所以在开展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原则,通过不断满足人类在物质性和精神性层面的基本需求,助力人类基本生存实践环境优化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人类在应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度”的把握,在有效维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促进人类生存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第二,整体性原则。从“环境”概念基本内涵指涉的丰富性角度出发,客观上要求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在实际开展设计实践工作的过程中,扎实秉持整体性的设计认知理念以及设计工作开展原则,要将实际设计的对象区域内已经存在的一切形式的自然性,以及社会性物品对象表意关照元素,都纳入到实际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形成方案的表意构成元素体系之中,确保实际形成的设计方案,能够切实做好针对对象设计区位的,在自然性、生物性以及社会文化性表意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以及整体一致的建设发展目标。

二、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基本支持技术

要切实减缓现代环境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过程给开放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强度,有效减缓人类社会化生产生活实践行为所引致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因此,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节约淡水资源消耗规模,以及做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版图中重点关注的技术目标,围绕这一技术目标,世界范围内致力于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目标实现的技术工作者,接连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支持技术形态的探索应用活动,以下选取其中部分具备代表性的技术形态展开具体的介绍分析。

(一)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系统

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其基本的技术构成原理就是要在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完成对上程塑料管技术构件的地下埋入技术处理目标,并通过这一技术操作实施手段,完成对闭式循环系统结构系统的建设工作目标,在循环结构系统中以淡水资源作为热量交换目标的实现介质。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最早于1980年年初诞生于欧洲,在其产生和发展演化的初始阶断,多被应用于居住性使用功能建筑之中,而经过长达三十余年的技术发展演进过程之后,这一技术在今天多被应用于商业性或者是工业性建筑实体之中。从技术实现难度角度分析,这一技术的最鲜明优点在于能够在不使用专门钻井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对地下热量交换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切实依照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建设地点所具备的基本土质结构特征,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处理环节,诸如能量活性基础桩、基础墙,以及基础板等建筑工程技术结构的建设处理工作等,这里展现了这一技术形态在具体应用范围层次的灵活性特征,给这一技术在现代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创造了充分的实践可能性。

(二)置换式空调设备新风技术系统

建筑物内部安装使用的空调设备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第一,调节建筑物室内使用空间的温度状态,在冬季完成供暖任务,在夏季完成制冷任务。第二,为建筑物的内部使用空间提供完成过滤除尘环节的新鲜富氧空气。第三,针对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的空气温度以及流通速率实施调节,避免建筑内外可能出现的噪声现象给使用者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现阶段,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的新一代空调新风技术系统,其基本的技术特点体现在实现了空调设备内部的供暖(或者是制冷)系统与新风系统之间的相互分离。在空调设备实施制冷过程时,需要使用低温水(16℃-20℃),而在实施供暖过程时,需要使用高温水(25℃-40℃)。源于标准办公室本身具备较低水平的设计荷载参数,直接保证了商业写字楼可以引入并运用置换式空调设备新风技术系统,在持续全面开展新风输送技术指标的背景之下,舍弃交叉混合回风系统导致的空调设备分散布置的空间结构特点,扎实满足办公室空间使用者对温度、湿度等环境状态参数的动态需求特征。

(三)双层架空地面建筑系统

双层架空地面建筑技术系统是现代办公建筑的标准化配置要素,它是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形态,以及TIA空调技术良好发展条件下衍生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资料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当代建筑物中建设应用的双层架空地面结构,通常都会将其高度参数的取值范围控制在80mm-300mm,并且在这一建筑结构的内部空间之内,实际可以进行几乎所有类型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以及通信技术电缆线路的布置和敷设工作。其地面结构通常由模数600mm×600mm的建筑结构板块构成,并且在初步性的敷设工作完成后,可以随时开展通信电缆线路的检修和增补处理工作。

结语

第11篇

艺术概论是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地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侧重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介绍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与鉴赏方法。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艺术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提高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探索《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化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学要反映新时展的脉搏和旋律.最终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和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性的优秀人才。因此,推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推进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前提。

2、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建设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将过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拓展为利用网络资源、网上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纲要和书目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选择学习内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感官的有效刺激。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学会学习,促进全面发展。面对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艺术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艺术概论的教学改革就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既能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又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真正使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

三、《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1、实施“分级”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艺术学院分为表演类专业、造型类专业、综合类专业、成人艺术学习等。不同专业类型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同一类专业中也有着细化专业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专业特色,进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概论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2、在教学目的上,不再片面强调建构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而是强调学生能通过学习艺术概论这门课程.能以所学艺术原理分析、解决具体艺术问题,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没必要按教材逐章节讲授,可以选择同学感兴趣的艺术问题,将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现象密切结合起来,把艺术作品也艺术家的创作联系起来。将理性化的艺术理论教学与感性化的艺术审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观看有价值的艺术多媒体资源包括有教学意义的影视资源,展开分析讨论和交流互动,使学生通过心灵、情感,包括人格的渠道进入到艺术发展的生命流程,感同身受优秀中外艺术家人格力量的浸染与震撼。使学生在对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人格精神、审美形象和情感世界的全面把握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丰富教学实践,有组织地进行学生的展演活动和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展演活动的互动。包括学生的展演活动的互相观摩和学生各专业的交叉。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弊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及发展趋势,改革被动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重新建立新型教学关系,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方面的矛盾对立态势和敷衍态度。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帮助学生产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索,形成深刻的理论思辩,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全面发展,以新颍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回到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学功能。引领学生寻找知识海洋中的航标与源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术视野和思想视野。

(1)、建构和谐教学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这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重要,其实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为了改变紧张的教学气氛,更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更好完成理论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宽容和理解,多进行赏识和鼓励。艺术概论课堂对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能更好的拉近师生的关系,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

(2)、采用理论讲授与声像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概论教学,可以利用学生们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形象教学辅助理论讲授的方式,来逐步形成学生理性思辩的思维模式。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进行声象展示,优化教学视听环境。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艺术概论》教学长期以来因脱离实体而导致的对艺术对象描述及分析的“苍白无力”,学生对其理解易产生盲目性和偏差性的情况,又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欣赏到优质的艺术作品,并使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运用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美的鉴赏与分析,并据此引导学生尝试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动手撰写艺术创作申述和艺术作品品评等文章.以达到艺术基础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效果.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增强其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了解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艺术实践中运用艺术理论加以引导。

(3)、网络教学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个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平台。艺术概论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只要条件许可,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网络艺术概论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网络上对学习内容的讨论更自由,更开放,也可以有让更多的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刺激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但网络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约束,需要学生自觉学习。所以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配合原有的教学方法,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要有集中,有分散;有讲授,有讨论。

(4)、实践性教学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可以把艺术理论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使学生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发现艺术理论的一些规律,使其学习到的内容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比如艺术创作理论、艺术作品理论、艺术接受理论等完全可以和学生的写生、演出、创作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要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并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学习,拓展学生思维,使其理论学习成为其真正的能力。当然实践性教学要信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并要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实现的。

4、建设更新“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与内容。

“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材的更新建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的瞬间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学生在校期间所接收的专业知识常常在若干年之后就开始面临更新,为此。抓住教材内容的建设的十分重要.重新撰写一部既能体现艺术学科的整体风貌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不同学生文化背景和兴趣特点的艺术概论教材。力求使新编的艺术概论教材切实能达到: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突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第12篇

80年耕文学研究组基本是从真实性问题、典型性问题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三方面展开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早在1980年2月,陕西《延河》文学月刊辟出“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专栏,当年刊出5篇文章展开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其中,畅广元在《发扬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传统》中指出,文学批评同文学创作一样需要发扬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不仅作家遵循,评论家也不例外。”[2]畅广元以鲜明而强烈的批评意识,针砭“工具论”的错误,批驳其伪现实主义的实质。尽管这种认识依然驻留于60年代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把握,即从创作方法和创作原则范畴内把握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然而,其包蕴着的自觉而独立的批评意识,表明文学研究者力求摆脱政治意识形态诸多非文学因素制约的努力。无疑,这为后来如火如荼现实主义文学讨论的展开起了好头。

第一,真实性问题。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遵循的基本原则,求真实也是文学的根本命脉。但一个时期,我国片面地追求文学的政治性、党性原则与革命性,似乎文学的生命不在于真实,而存在于“革命的”倾向性之中,从而过分夸大倾向性作用。表现在创作上作家成为政治、政策、道德的化身,创作观念上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沼,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被割裂开来。1981年1月13日,笔耕文学研究组第一次在西安举办学术研究活动,就文艺真实性和倾向性进行讨论。笔耕文学研究组首先梳理真实性与倾向性的概念,王愚认为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把握,而思想倾向是对生活真实的追求而不是作家主观注入到生活[3]。王愚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片面强调倾向性容易滑向公式化、概念化的路径;其次,大会厘清真实性与倾向性的依存关系,“作品的倾向性,即包含渗透在文学的真实性之中”。作家的倾向性是通过艺术作品流露出来的思想观念与情感态度,这种观念与情感判断本身源自生活,并经作家心灵化诉诸作品。因此,倾向性不可能离开真实性,寓于真实性中。费秉勋的艺术真实观颇有见地,他认为讨论真实性要注重艺术本身的规律,指出我国文艺思想和文艺理论的研究存在严重问题,远离艺术规律谈真实,这对“文学真实性的讨论,对于我国文学的发展,并没有根本性的意义”[3]。建国以来,文艺一直提倡现实主义真实性原则,实践中却游离艺术本体谈真实,驻留于政治性、党性原则等环节。实际上,当我们以为抵达真实内核时,真实本身却隐匿起来、逃之夭夭,艺术真实性在不间断的追问中显得玄妙虚空、难以捉摸。这次真实性问题的讨论,首次展示了8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队伍的阵容。批评者根据创作发展需求深入思考,批评品格具有实践的针对性,不少观点不乏真知灼见。

费秉勋回归艺术本体论,具有向内转的研究视角,这对长期囿于外部的文学研究来说具有反拨作用,虽则文学内在自律规律的研究在80年代初期的陕西文学研究界还未充分展开,限于研讨会的倡导,然而透露出研究者力图走出庸俗社会学批评的迷津,逼近艺术本体的价值诉求。以上从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关系进行讨论,蒙万夫从理论层面重提“写真实”。他认为“写真实”“首先要紧的是作家、评论家在生活和艺术面前的胆识和勇气”,作家应该“敢于把生活的全部音响坦陈在读者面前”,“敢于揭示重大的尖锐的生活题材的真谛”,“敢于为人民群众的历史命运挑担子”;反对那种“回避现实矛盾冲突,编造不合情理故事,粉饰生活的创作现象”[4]。这显示了批评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其认识直逼文学本质。蒙万夫批评视野中的艺术真实是什么呢?他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阐述:“就是事物表现特征的真实和事物内在规律真实的统一。前者属于现象范畴,包括细节真实,是客观社会以具体感性形式呈现出来的‘本来’样子。后者属于本质范畴,是生活逻辑的真实,矛盾冲突发展趋势的真实,现实关系的真实。后者通过前者体现出来,或者说同时就包含、隐藏在前者中。”[4]这种认识立于现实基础,“写真实!让作家在生活中学习吧!”斯大林的真实观是抵达艺术更高意义的必经之路,蒙万夫呼唤作家和评论家对待生活的态度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这种文学评论渗透着浓郁的民本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社会情怀,反观今天日益疲软的文学批评,不无警示意义。

第二,典型性问题。典型性问题是现实主义理论范畴中又一重要问题。恩格斯曾在别林斯基“熟悉的陌生人”的观点上提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性外,还要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5]462恩格斯的典型性着眼于戏剧文学以及叙事类文学创作,通过生动的个性形象反映普遍的社会意义典型性的这一特征,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1981年,徐俊西认为典型论观点是“一种必须破除的公式”[6],一石激起千层浪,典型论争再度展开。经过讨论重新肯定了恩格斯的典型论观点。第一,“典型环境应该看作是总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具体人物生活在其中的具体环境的统一,既不能只讲社会历史环境,也不能只看到具体人物生活在其中的具体环境”[7]。第二,艺术形象是多样化的;第三,这次讨论厘清了理论上模糊不清的问题,如“一个时代一种典型环境”、“一个阶级一个典型”,甚至于“每个阶段只有一种典型人物”、“典型就是英雄,非英雄也就非典型”的僵化模式。在全国典型论谈论的语境下,笔耕文学研究组着眼于实现典型化途径的探索。1983年《延河》文学月刊开辟专栏“小说提高与突破的讨论”进行长达一年的讨论,李星认为进入艺术创造境界的标志就是实现典型化,京夫就是这样的作家。李星提倡作家“从更高的意义上把握了生活,再现了生活的本质规律”[8],他反感“逼似生活”机械式的写作,看好作家极大的概括能力和无边的想象能力。李星号中了陕西文学创作症结,作家胶着于生活,描摹生活太实。在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他敏锐指出艺术升腾力的重要性,呼吁作家注重艺术概括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与提高,这种见地对胶着生活的陕西文学创作意义重大。如何实现典型化?肖云儒针对作家重视描写人物而忽视典型环境营造的现象,《在生活环境的典型化上下更多功夫》设计出实现环境典型的三个途径。其一“捕捉典型的冲突”,要求作家将隐藏在生活素材中的冲突,经过艺术的重组和虚构,焊接、铸造到震撼人心的程度;其二“设置典型的人物关系”;其三“贯注典型的感情和情绪”[9],如果作品的生活画面和人物形象浸染上时代的诗情意绪,作品的典型环境蕴藉的意趣由此得以显现。典型化途径提供了创作操作的具体方法,尤其“贯注典型的感情和情绪”对克服陕西及全国文学创作过“实”而缺乏艺术升腾力的状况有指导性。

第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我国流行了近20年。1958年3月,在谈到诗歌创作问题时说:“形式是民歌,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立的统一。”周扬认为:“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和需要而提出来的一项十分正确的主张,应当成为我们全体文艺工作者共同奋斗的方向。”[10]郭沫若认为:“古往今来伟大的文艺作家,有时你实在难于判定他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茅盾觉得“两结合”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从作家进步的世界观来强调“两结合”。但是,有人认为“两结合”是远远高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第三种创作方法”。王愚在《现实主义的厄运及其教训》中

指出“两结合”并非最好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创作方法在反映生活上,“各有侧重,途径迥异”,一个依照生活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真实,一个通过夸大、变形反映生活;其次,两者并非水火不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非缺乏理想,恰恰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如《红楼梦》闪耀着理想之光;最后,正是不恰当地夸大浪漫主义,导致50年代后期虚假浪漫主义的泛滥,其恶果“不是推动文学更接近生活,而是助长了瞒和骗的文学”[11]。王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陕西文艺实际,希望陕西文艺研究能走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尊重艺术规律”的良性路径。陕西文学批评有关两结合创作方法的讨论也涉及到“歌颂与暴露”问题的论争,1978年9月16日至23日,《延河》文学月刊编辑部就社会主义文学要不要揭示生活矛盾、暴露生活阴暗面组织展开讨论[12];1982年2月10日至13日,笔耕文学研究组召开贾平凹近作座谈会[13],也涉及到歌颂与暴露的问题。 当代文学为什么会出现“两结合”的怪胎呢?回到“两结合”提出的历史背景答案自明,1958年“浮夸风”盛行,政治上我国与苏联分裂,虽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与苏联修正主义路线无关,但文艺上依然沿袭苏联口号总不如自己的口号更贴近形势。其二,像王愚提及的《红楼梦》这类优秀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闪耀着理想之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因素完全可以一体并存,把“两结合”作为一种生硬的创作方法倡导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其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在“两结合”中看起来并驾齐驱、不偏不倚,实质是“抽空了现实主义也萎缩了浪漫主义”[14]181。在当代文学史上,一边独尊现实主义,一边却极力反对写真实,文学一旦触及到真实,难免要揭示社会阴暗,而暴露阴暗就可能与为政治服务的原则背道而驰,讲现实主义就可能演变为反革命的代名词;浪漫主义在当代文学中基本是被排斥的,浪漫主义本身具有的主观随意性、感伤颓废的意绪向来为无产阶级文学所不齿。然则浪漫主义的想象、理想色彩又是革命文学所需要的,也为政治政策的制定者、阐释者青睐不已。“两结合”创作方法既回避了现实主义“写真实”倾向的偏移,又保留了浪漫主义理想的崇高品质。揭开“两结合”真面目,术语背后暗藏的政治目的就很清楚。

8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批评界还时有荆棘、险象环生,笔耕文学研究组不仅要对抗周遭环境,更需要批评者剔除多年自身的鬼气。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以自审的品格考量自我,以积极的参与意识跨入解冻后的中国文学批评领域,如重生的火凤凰振翮而起,引吭高歌,翩然翱翔于文学批评的天宇,对现实主义文学诸多理论进行身体力行的讨论,拉开了新时期陕西文学批评的序幕。

倘若将陕西文学批评置于全国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评价,其理论探索的深广程度不太显着,多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作出应和的或镜子式的反应批评,批评者的思维模式、精神向度和批评方式浸染着批评的印迹,文学研究的理论原创力匮乏。其根由在于文学批评者无可逃避地成为“全景控制”活动中有效而可靠的实施者或受训者,其情感倾向、思想维度及精神向度受到革命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的双重挤压。福柯认为,人的“身体经验”受到认知意志和与之伴随着的道德意愿的排斥和遮蔽,同时,“身体”又成为权利意志实施的对象及不断争夺的活动场所,“肉体也直接卷入某种政治领域;权利关系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