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藏医学论文

藏医学论文

时间:2022-11-21 10:37:04

藏医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藏医药;发展;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8-0008-03

Abstract:Tibetan medicine has entered the period of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has entered the best period of development, but how to embody the times and maintain the national character in the development is indeed a considered problem. Tibetan medicine and Tibetan Buddhism, philosophy, astronomy, phenology, folk customs and other cultural ties, with its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 Therefore, its development should “always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Tibetan cultur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unique Tibetan medicine processing, regional medicine use, take advanced treatment methods”. We should take its essence andabandon its dregs, maintain the heavy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let the Tibetan medicine can be a practical medicine for modern Tibetan.

Keywords:Tibetan Medicine; Development;Nationality

民族性的基础是文化认同,包括语言、文字、历史等[1]。藏医药的理论体系与藏传佛教、天文、物候、民俗、哲学等文化门类联系紧密[2]。藏医药虽属于医学体系,但透过它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过程,它更是藏文化的结晶。因此,当代藏医药的发展必须保持其独特的民族性,民族性认知是藏医药的基础,它引导和预示着藏医药学的未来。

1藏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沿革

据《玉妥・云丹贡布传》记载,最早在地区流行的医学被称为“本医”,当时还没有出现系统的理论,仅使用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例如放血疗法、涂摩疗法、火疗法等。公元4世纪,来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拉孜和碧棋嘎齐开始在地区传播五部医典,对“本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吐蕃王朝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玉妥・云丹贡布(708-835年),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博采多家医学之所长,并结合自身所学,编著了30多部医学论著,初步建立起藏医学的医学体系[3]。相传玉妥・云丹贡布编著了藏医学的主要医典《居悉》(即《四部医典》),标志着藏医的“三因W说”、“人体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等基本理论体系、治疗体系的形成[4]。

在五世达赖时期,为使藏医药文化得到发展,第司・桑吉嘉措等众多藏医药先辈们在拉萨药王山创建了专职的医学教育机构,名为“药王山医学利众院”[5],学院主要负责传授藏医药理论和进行医疗临床实践。为支持各寺庙教授医学,地方政权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为喇嘛开展医学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在七世达赖的重视和支持下,药王山利众院制定了教学纲要,明确了有关教学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公元191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创办了“医学星算利众院”,明确了以藏医理论、医药制剂、医疗技术、语言文化及天文历算为主要教学内容。创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专门建立了门诊制度,并特意设立“帮仓”,相当于现代的住院部,用于收留救济贫苦病人[6]。公元1925年,确立了藏医药教育与临床医疗的分工,初步形成了藏医药教育与医疗分设的格局。在此期间,藏医药逐步走向规范,获得到了较大发展,但藏医药知识和技术仍主要掌握在喇嘛和极少数藏医学家手中,主要为统治者服务,并未走向普通民众,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藏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现代化对藏医药民族性的挑战

挑战是必然,融合是趋势,如何既融合又保持特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藏医学的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的20年间现代医学急剧发展,大量的新内容和新知识冲击着传统的藏医学,而这一剧增仍呈加速度态势发展[5]。相对于此,藏医学仍在2000多年的理论体系中徘徊。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与外界的交流增多,诊断清楚、治疗明确的西医学正在渗透和侵蚀着藏医学。面对时代的挑战,藏医学应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保持独特的民族性,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自我。

在藏药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下,作为藏医治疗疾病主要手段的藏药学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其理论没有根本性突破,但藏药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物质,对其化学、药理、临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且一部分研究已与现代药学融为一体。可以说,作为藏医治病防病主要工具的藏药已经渐渐融入现代科学和技术之中,藏药现代化已经起步,并正加速发展。藏医如不守住根本、力图发展,藏药现代化发展的结局,有一种可能就是药兴医废。

现代藏医药多数已脱离寺庙,藏医药发展的主体,已经历史地落在藏医院。藏医药发展专业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西化的倾向已经出现,特别是一些藏医院,大量引进西医方法、手段、药物,没有很好地保持藏医药主体发展方向。一些现代藏医,使用藏药少、使用藏医治疗手段少,主要治疗手段、医疗收入来自西药、西医,这种现象对于藏医药的发展存在很多不利。

3当代藏医药的发展必须保持民族性

31藏医药理论必须保持完整性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保持藏医药理论的完整性,临床治疗才不会偏离轨道。有自身完整医学理论体系的医学,才能称得上是一门医学,否则只能算是医术。没有系统理论指导的用药,只能是民间单验方、经验用药。

藏医药的发展必须在藏医药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切忌出现藏医西医化和中医化的现象。做好藏医药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是保持藏医药民族性的关键。藏医药文化的历史积淀非常深厚,但是面临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由于历史及传统思维的定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所以加强对藏医药基础性工作研究尤为关键,如藏医药基础理论的规范、藏医药医疗诊断规范、藏药标准化规范、道地药材研究规范等[7]。

32藏药的制作发展必须保持独特性当下要使藏医药走下高原、走向世界,获得进一步的认同和发展,就要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规范处方加减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分析研究藏药的成分、炼制过程、作用机制及疗效评价,进一步研制、开发以及推广藏药成药,以逐步实现与现代医学的有机衔接。

藏医在药物炮制方面,具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科学的、实用的东西,特别在重金属、矿物药物的使用方面独具特色。比如:奶制寒水石[8],使用复杂的方法去水银毒,黄金及宝石的加工及成品的检验,沙棘膏[9]、渣驯膏的制作等,都是藏医独特的药材加工方法。

藏医在药物的配伍上,有自己的经验。比如仁青系列药物的配方及珍宝药物中左塔的使用理论及经验[10]、解乌头等毒性的方法[11]等,其用药和思路充满藏族的文化特色,凝聚了藏族发展历史长河中的智慧。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能故步自封,独特的炮制加工方法仍然需要不断发展。比如加工左塔[10],使用的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合理地运用现代技术分析藏药配伍、炼制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不H省时省力,还简化了藏药成药的程序,为进一步开发以及推广藏药成药提供了便利的先决条件。

33藏医的发展必须保持民族性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许多疾病只出现在藏区,这就保证了藏医药存在的独特性和必要性[12]。藏医治病的手段很多,仅《四部医典》,就记载了包括药物、器具(如各种灸法,熨法,烙法,针法,放血等等)、独特的自然疗法(如温泉、奶酪等)等各式各样的治病手段。

藏医的发展要保持民族性,就要维护并发展传统的特长、优势,比如在白脉病、培根病、风湿、类风湿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上,应考虑充分利用藏医特色疗法等。随着藏区与外地的交流增加,许多疾病流入藏区,针对新出现的“现代”疾病,藏医的治疗手段也应该随之改变,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出针对新出现的疾病的现代藏医药治疗手段。同样的疾病,如果藏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疗效接近,应首选藏医的治疗方法。

藏医治疗的工具,在保证使用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借用现代技术改进,比如皮肤、关节疾病使用的烙法,可以改为使用电加热;独具特色的藏药蒸,可以使用现代的蒸洗机器,在温度、时间、药物浓度上都便于调节[13]。

4保持民族性的手段

41传承和教育为保持藏医药的民族性,传承和教育是重点,培养藏医学人才是关键。目前,很多综合性民族院校设立了民族医学院,已经建立起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包括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高层次藏医药人才搭建了良好的教育平台。但在院校教育中,应以藏医药学习为主,西医学习为辅,其他民族医学作为各家学说,并注重在教授过程中融合藏医药与其他民族医药的相异性,区分藏医药与其他民族医药的相似性,克服培养高层次藏医药人才周期长的困难,培养出更多高学历、高职称的藏医药人才。

藏医药的发展与藏文化和宗教密不可分,在大力开展院校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寺庙教育传承的重要性。对于寺庙医药学,也应积极鼓励继承和发展,如对德格印经院、八蚌寺等寺庙的佛学书籍和医学书籍都应投入资金进行整理出版,对口耳相传的寺庙教育展开调查和研究,尤其是这种口头医药知识的各种诊疗经验与技术,对于丰富藏医药临床的诊疗方法、丰富藏医药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化行医国家标准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教育的指挥棒,也是藏医药发展的指挥棒,因为在法制国家,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医生,也要取得执业资格,否则就是违法。国家的藏医执业医师考试,笔者建议能否根据藏医药学专业理论与临床的实际情况,只考藏医药理论、基础、应用基础和临床,而西医部分,只需要考试解剖、生理、检验,不考西医诊断知识,为藏医药的特色保持、提高藏医临床疗效把好关口。另外,根据中医师带徒和有一技之长特殊人员行医管理的经验,可以直接对寺庙教学或以藏医药专家师带徒方式培养的藏医药人员进行单独考试,让他们作为一技之长的医师,取得区域性或限制性的行医执照,以传承藏医技术,造福藏族民众。

42吸取教训藏医药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要吸取某些中医医院发展的教训:挂中医医院之名,行西医之实,中医特色不浓、中医优势不显、中医疗效不彰、中医人员不多,个别中医医院甚至基本“西化”。藏医医院的发展一定不能重复这些中医医院走过的路子,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藏医理论主导、发展藏医技术、使用藏药配伍,以主要治疗手段是藏医、主要特色是藏医、主要优势是藏医、主要药物是藏药为核心,为藏民族留下宝贵的财富。

43保护资源高原地区生长的藏药不能过度开发,使用尽量做到区域性。因为藏药生长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而高原藏区的生态和环境对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气候、物候、生物多样性有很大影响,如青藏高原的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的难度很大。而高原地区野生的藏药,产量并不大,不适宜现代化、规模化生产,人工种植还没有完全成功的实例,使得自然资源保护已成为严峻的问题。藏药供应地区使用问题并不大,因为人口少、消耗小、破坏程度低,如果全国、全世界都使用某种藏药,其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是惊人的。中医药已经有惨痛的教训,历史的经验必须注意,藏药不能重蹈覆彻。

5小结

发展藏医事业,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维护稳定团结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藏医药本身应该有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当下要准确、全面认识藏医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原则的指导下使藏医既有厚重的藏医药民族特色,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让藏医药真正成为藏族的实用医学,进一步造福各个民族。参考文献

[1]郭文雅,利益视角下我国民族地区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252.

[2]奇玲,罗达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

[3]次旺仁僧,藏医热病学理伦形成及其独特的学术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1-2.

[4]强巴赤列.中国的藏医[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1-11.

[5]张晓峰,占堆,扎西郎杰,等.藏医药[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3.

[6]奇玲,罗达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

[7]邓春生,张宏伟.论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71-74.

[8]才让南加,项措卓玛.浅谈藏药寒水石的炮制工艺流程[J].科技,2016(1):45-56.

[9]李亚真,杜蕾蕾,陈雏,等.沙棘膏制备过程中黄酮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4(4):407-409.

[10]李波,孙美,杨正明,等.藏药仁青芒觉配伍佐塔的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14):2887-2892.

[11]蒲友明.藏药铁棒锤炮制“减毒存效”的质量评价初步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第2篇

【关键词】中医伦理文化;藏医伦理文化;传统医学;比较研究

医学伦理文化是在医学领域范围内形成的,指导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应该如何规范和规范在医务工作者身上形成的职业伦理。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发展历史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星到完整,从萌芽到成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医藏医伦理文化丰富,都有浩瀚的医学典籍,历代医家辈出。国内学者对中医伦理文化较多,研究藏医伦理文化的学者较少,可借鉴的成果匮乏,比较研究有相当的难度。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比较研究,来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伦理文化,为我国各民族传统医学间的比较研究积累一些经验。

1中医藏医伦理文化比较研究内容

中医和藏医伦理文化的比较研究包括三项任务:寻找相似;发现差异;从相似之中发现差异,在差异之中寻找相似。在具体比较研究中应该结合中医和藏医文化的相似和差异的背景下来讨论相似点,重视两者的差异。藏医伦理文化反映了藏族社会特有的文化及其形成的医学伦理文化特色。我们在比较研究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比较研究要全面,通过全面比较研究来说明问题。比较中医藏医伦理文化不仅要比较其历史发展进程、文化背景,还要利用文献资料对其医学伦理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指出:“任何比较只是拿所比较的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方面来比较,而暂时地和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这样可以保证可比性,而“暂时地或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则不能忽略其他方面,要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比较的事物或概念,使比较得出客观和科学的结论。其次,比较研究要始终贯彻公正原则。科技史学家汉斯・波塞尔指出:“科学史关心的是某一科学理论的历史变化,至于这些理论用今天眼光看来是对是错,有用与否,则无须管它,关键是在思想上这些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同样主要的是,当时采用的是何种方法,至于方法今天看来是不是恰当亦不是研究的中心问题。”在研究藏医伦理文化时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民族虚无主义,认为藏医学的理论是吸收中医和印度医学的,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一是妄自尊大,不切实际地夸大某些文化特点与优越性,避开其缺陷和历史局限性。我们必须明确藏医文化在吸收中医和印度医学的先进医学技术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论和技术传承,有其历史的、民族的改造。最后,比较要合理,不合理的比较是没有可比性的。

通过对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文化背景、发展史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既有其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它们的相似性是民族传统医学伦理文化的共同发展要求,也是中医和藏医文化交流的结果。中医藏医伦理文化都遵循救死扶伤,有利,无伤,公正,人道和重生原则。它们的差异是地理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决定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藏医文化的特殊性。宗教文化和医学伦理文化的密切结合,是藏医伦理文化的一大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虽然宗教文化具有唯心性,但其“慈悲、平等”的伦理观念,是可以被医学伦理文化所接纳的。中医和藏医伦理文化在各自历史文化土壤中发展,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影响了医学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当代医学文化背景下,对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伦理文化作了一些思考。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满腔热情,深入细致,有则有之,无则无之,多则多之,少则少之,不轻易否定,不随意拔高”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医学文化。

2研究方法

从总体而言,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比较研究应该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不仅要从现象本身去认识现象,还要从现实社会关系去研究现象,必须具有科学思维能力和使用科学的方法。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我国的传统医学伦理文化,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文化比较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是搜集、分析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资料分析和使用,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所运用的资料主要有各类历史著作、书籍以及相关资料。文献资料法适用于历史文化研究。

文化比较研究法是利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作为样本,对其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探求他们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事物本质的研究和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中都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对不同民族的医学伦理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医学伦理文化的异同,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3研究中医藏医伦理文化的意义

中医藏医伦理文化在我国传统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科中有极高的地位,中医藏医文化的发展是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中医藏医伦理文化有助于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卫生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崔箭,唐丽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明旭主编.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徐天民,程之范,李传俊,张大庆.中西方医学伦理学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86.

[4]王尧主编,蔡景峰著.藏医学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历史;文化;迪庆;藏医药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05-02

藏医药是迪庆起源最早的医学体系。从德钦县境内的永支、纳古、石底一带的石棺墓文物资料证实,早在新石器时期,藏族的先民就已分布在德钦县境内。在同大自然及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藏医药的原始疗法“苯医疗法”。从最早的“苯医疗法”至今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藏医药与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不断碰撞涵化,在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逐渐形成藏医的理论体系,于元朝时随藏传佛教的传播进入迪庆,流传于中旬、德钦一带。迪庆藏医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藏传佛教和苯教的影响。

1、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7世纪初,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其势力约在此时扩张到滇西北地区。唐初,佛教传人藏区,并发展为有自身特色的藏传佛教。吐蕃势力南到南诏,藏传佛教随之传到迪庆,并在迪庆设身川都督府,迪庆大部分地区脱离了吐蕃的统治。元朝时期,蒙古蒙歌汗“元跨革囊”,通过迪庆腹地,进入大理。元朝统一中国后,大力推行土司制,明王朝大力扶持木氏土司,希望通过木氏钳制迪庆。此举成功的阻止了势力南下云南。形成了藏汉、藏纳西等各族文化交融的局面。清朝,迪庆归滇和改土归流的政策,使迪庆人民接触到更多的内地文化。

1660年开始,迪庆属于地方政权的管辖下,由于在1653年顺治帝将的宗教权交给五世达赖,故有规定,迪庆大寺院的喇嘛名额由达赖奏请清帝确定;喇嘛若要取得高等学位(例如“哈郎”和“格西”),必须要在拉萨三大寺学习和考试。这些制度成为连接内地和的政治军事文化枢纽。特别是迪庆归滇后,清朝结束了硕特部蒙古势力对迪庆行政和军事的管理,开始了清朝直接管理的历史,并划分、四川和云南的地界,将中甸、德钦和维西归属云南。

迪庆地区也是连接内地和的贸易枢纽。1688年达赖经康熙批准在中甸互市。迪庆经济以农牧为主,还有金沙矿业。但是农产品勉强自给,可供交换的只是皮革、山货、药材和金银。经贸结构与此相似,对内地货物的需求也与迪庆地区一致,主要是盐、茶、糖、绸、布和金属制品。中旬的中心镇从那时起就成为滇藏之间的商品集散地,并在季节性的贸易中孕育出特有的房东制度和驮运行业。经济因素影响了藏民的生活质量、藏医的发展水平以及其对外交流的程度,促进了藏医学同中医学和其他民族医药的交流、吸收和借鉴,使其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迪庆在归滇和改土归流之前,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与保持一致,但在其之后,迪庆藏医药就融入了更多云南内地的其他民族医药和汉族医学的特色。迪庆归滇是的迪庆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点,也是迪庆藏医药发展的一大转折点,是造成迪庆藏医药文化多元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2、藏传佛教的影响

藏族宗教文化中的苯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公元7世纪左右佛教传到,在雪域高原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与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相互斗争、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形成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对于藏民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在于,从某种意义上讲,藏传佛教是藏民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它对藏民族自身发展壮大始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地处滇、藏、川结合部的迪庆藏族全民信教,宗教问题具有更为突出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明、清时代,藏传佛教在迪庆境内进一步传播,“白医法”、“黑禳法”、“华寿法”等有关藏医学及养生方法的论著随之传入。故不管是地域的便利,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宗教的联系,迪庆藏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藏医学体系一脉相承,但又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

藏传佛教与藏族医生医德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四部医典》把医方(学)称作“是无须诵经即可获得的护身符,是迫使勾命鬼畏而远离的转,是消灭一切病魔的英雄汉,是人体康泰的保持者。”它对医生的身、言(语)、心(意)三界之德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要终生之业尽其身界,备齐药物,为患者尽责;尽其言界,准确指出所患疾病,并好言劝阻患者;尽其心界,深入分析思考。医生在身、言、心三方面,都要为众生做出榜样。对此,李晓林作了如下推论:宗教竟然成为了一种后来世俗化的职业界定的道德规范。在这里,宗教和医学如此完美的结合起来,带给人精神和身心的慰藉和关爱。

3、苯教的影响

关于藏医的起源问题,学者甄艳认为藏族最早的医学著作是苯教文献中的《医学九经四部》(朵古崩习),而辛饶米沃且的弟子之一杰普赤席实为藏医的鼻祖。南卡诺布先生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四部医典》中祗请仙人之名和医疗咒语均原封不动地保持了象雄语。可见,这些咒语来源于苯教是可信的。据《宇妥·元丹贡布传》记载:“藏区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它与藏区的原始宗教‘苯教’非常密切,如‘苯教’仪式中的‘祛病延寿’仪式,由苯教巫师首先对藏王的丧葬进行仪式开始,逐渐发展到为病人举行献祭驱病仪式,祈求疾病早日痊愈。”藏族民间最早流行在原始医学与原始宗教“苯教”的流传有关,故称“苯医”。

在迪庆地区,高僧用佛教咒语劝解病人静养、排杂念、自身调节的“项夺”疗法:把金汁或上等墨汁写成的经书烧毁后用水冲服,有安神、凉血作用,称“项撒”疗法;还有以药物与矿水配制的“项赤”疗法(又称“佛水”疗法)等。

第4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49

《四部医典》是继《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代表名著之后的一部藏医学经典著作,藏文原名《华丹据悉》。全名为《甘露要义八支密决窍续》、《四部医典》系原著简称,意即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总则本》共六章,有彩色挂图4幅,它概括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论断及治疗。第二部《论述本》共31章,有彩图35幅,主要论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和规律,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药物的性味功效。第三部《密决本》共92章,有彩色挂图16幅,专门论述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四部:《后序本》共27章,有彩图24幅,主讲脉诊和尿诊,药物剂型配方和功效。这是一部古代藏医药学巨著,治用至今是藏医药人员的经典读物。

《四部医典》是公元8世纪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等所著。他们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均失传)和《月王药诊》等著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亦吸收了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的内容,用了10年的时间,于公元773~783年著成。《四部医典》全书156章,原著是用9个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体文,全书内容丰富,篇幅较多,但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①基础理论;②生理和解剖;③疾病的诊断方法;④治疗原则和方法;⑤药学基础理论和用药原则。

藏医学基础理论: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龙”(气),“赤巴”(胆),“培根”(涎);七大物质基础;即: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即:大便、小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即:大便、小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上述三者保持相互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量功能活动。

生理功能和活动:《四部医典》中关于人体生理解剖方面记载得比较详细。对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精府),肌肉、脉络(血管和神经)的位置、数目均有记叙和绘图,在生理方面,主要对月经周期,胚胎发育、分娩、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等作了详细论述。

疾病的诊断方法:藏医的疾病诊断方法是问、望、切三诊。问诊:所包含的内容和中医问诊相同。望诊:除与中医相同外,还特别注意鸟诊,尿诊是藏医观察病症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切诊:切诊的部位和方法基本上与中医相同,即寸、甘、恰(系寸、关、尺的偕音)。

藏医诊病除问、望、切外,还有药物试诊法。总之,根据三诊诊断得到的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归纳,从发病原因判断病症的性质,从症状和体征判断疾病的类型,这与中医的诊断方法基本相似,从而说明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病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藏医学理论认为一切病症的起因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因是三大因素失调,外因是起居不适,生活不当及环境变化。病证有404种,其中101种需经药物治疗而愈,101种经药物、手术等治疗而愈,101种不需治疗而自愈,101种治而无效。病症的种类归纳起来只有热性和寒性两大类。龙、培要病属寒性病;赤巴、血病属热性病。

因而医生诊病主方时必须根据“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在治疗方法上,有内治和外治两种。内治以内服药为主,辅佐以营养。在外治方面,有放血、按摩、擦身、炎炙与艾炙,拔罐、敷(热敷与冷敷)烫、药熏、穿刺、药治等多种方法。

藏药学理论及用药原则:藏药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其性、味、效、亦原于五行。藏医在临床上用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辨证主方。六味:甘、酸、苦、涩、辛咸。八性:寒、热、轻、重、钝、锐、润、糙。十七效:即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干、稀;润、糙;轻、重;稳、动;钝、锐;柔、燥;软等十七种。综上所述,《四部医典》是集古代藏医学之大成,内容丰富,理论完整,特别是在解剖,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有较大的贡献,即使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少见的,不愧是我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支灿烂夺目的鲜花,也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5篇

关键词:藏医,养生旅游,甘肃省

一、藏医养生文化和藏医药产业的发展

藏医养生文化起源于青藏高原,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逐渐积累,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是藏族先民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之一。目前藏医药已用于某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国际上对藏医药的认知逐步形成。藏医药产业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期。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更是藏医药产业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二、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资源优势

甘肃省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浓郁独特的藏民俗文化和高原绿色生态资源,构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使自身的藏医养生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

(二)产业优势

1、 特色的传承模式--"曼巴扎仓"

曼巴扎仓的建立源于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 它以寺院教育的独特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造诣、又富实践能力的藏医药人员,其中成就卓著的名家学者层出不穷,这为甘肃省藏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2、在传统中创新的藏医院

甘肃省于1978年创建了全国第二所全民所有制藏医院,藏医院科室齐全,人才济济,自制藏药有300余种,不少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6种藏成药及9种单味被收入六省区《藏药标准》。

(3)藏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藏医药事业在科研、临床、制剂研发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陆续建成36所藏医药机构,累计培养了400多名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藏医药科研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藏医药对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当地的藏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三、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市场认知度低,对藏医养生认知存在偏差

中国的养生旅游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国外相比,只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状态,虽然养生游的热潮席卷中国,但人们对养生旅游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大多数人对藏医养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认知有限,使人们对藏医养生缺乏信任。

(二)缺乏相关配套设施及整合资源的有效途径

以藏医养生为主题的酒店、饭店在市场上还属空白,藏医养生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还都处在萌芽状态,其服务设施的相对欠缺和滞后。虽然开发藏医养生旅游为资源的整合提供了良机,但如何借助政府力量和市场的杠杆,来突破行政壁垒对资源整合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悬而未决,也会制约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有序发展。

(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专业人才的培育

目前藏医养生旅游的理论研究还少有涉及,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势必会受到限制。在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同时,甘肃省还面临着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尴尬局面,大部分从业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藏医养生知识和和旅游服务技能,这直接影响了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行业标准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

藏医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产业化规模尚未形成,更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这会严重影响藏医养生旅游的健康发展。若无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其保驾护航,一旦产生纠纷,不管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经营者,其权益都将无法保障。

四、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开发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整合优化藏医养生旅游资源

为了加快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发展的步伐,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研,对自身的藏医养生旅游制定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相关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旅游企业要积极响应、全面配合,多管齐下,将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提高到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

(二)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实现养生旅游设施的转型,要从居住设施、康体理疗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细节入手、层层突破,最终解决藏医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环境氛围营造、服务设施升级等问题。

(三)大力培养藏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是发展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极其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除了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大力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之外,相关院校也应顺应趋势,积极与有关藏医药企业合作,共同商议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一支既精通旅游业务,又谙熟必备语言和藏医养生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解决夏河县藏医养生旅游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

(四)提升藏医养生旅游的社会认知度

提升大众对藏医养生旅游的感知度与认可度,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对政府和企业的宣传,其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藏医养生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规划与建设;二是对旅游者的宣传,其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藏医养生旅游除了具有旅游活动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养生与保健特殊功能。

(五)加强藏医养生旅游资源的保护

原生态的藏药材资源是发展藏医养生旅游的根基,开展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要通过宣讲和立法,提高当地居民保护生态坏境的意识。其次是加强对藏医养生旅游从业者的生态保护教育。再者要加强对游客以及潜在游客的生态保护教育。

五、结 语

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日渐提升,养生观念的不断加强,藏医养生旅游作为养生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甘肃藏医养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由于缺乏整合及规划,其资源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本文分析了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优势,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对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开发对策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让藏医养生旅游受到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2.连续出版物

[1] 李俊林.简述甘肃甘南藏医药学发展史[J].光明中医 ,2011(7):1493-1494

[2] 杨睿.夏河地区藏医药现状调查研究--以拉卜楞寺曼巴扎仓为例[D].兰州大学,2010

[3] 朱琳.西峡中医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13.

第6篇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2.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通过对藏医药古籍的收集、整理及挖掘,厘清藏医药学术渊源、学术流派及成就,为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以西藏、青海、四川等几大藏族聚居区的藏医学院、图书馆、藏医院及民间个人收藏为主要收集对象,走访关键人物、田野调查等收集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整理、核对相关信息,规范术语,建立数据库,探索数据挖掘方法。结果:共收集藏医药古籍410部,涉及藏医、藏药、及综合藏医药类知识,分别建立藏医药古籍书目数据库、图片数据库等,并根据古籍类属特点分别确立聚类、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模式。结论: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对藏医药古籍进行整理及挖掘研究,不仅可实现对藏医药古籍的原生性保护,也使其中蕴含的精髓得到科学体现。

关键词 藏医药;古籍;收集;整理;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01-02

基金项目: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南派藏医药古籍文献的抢救性挖掘整理及数据库研究 (No13XTQ012)。

作者简介:聂佳(1981-),女,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医药文献。

1研究背景

1.1意义藏医药学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藏族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民族医药古籍文献作为民族医药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记载了历代名医专家重要而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和精辟的理论,整理发掘其中的藏医药学文献资源,是后人在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可供学习与借鉴的宝库。

1.2研究现状

1.2.1藏医药古籍特色显著,保护、研究形势紧迫藏医药古籍既有文物价值又具学术特色,其以藏文、古藏文记录为主,民族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种类齐全、蕴藏量巨大。如四川甘孜州是藏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药的故乡,当地绚丽多姿的康巴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甘孜州南派藏医药、德格印经院、噶玛噶孜画派唐卡等典型代表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先后抢救挖掘藏医药古籍文献2000多部(函),整理出版800多部,完成《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丛书》(100部),《藏医药大典》(60卷),《四部医典唐卡大详解》(18卷)等重大古籍文献整理出版工程。目前在藏医药古籍整理中,尝试引入包含普查和典型调查在内的田野调查法、藏医药文献藏文特色数据库,以及藏医古籍信息化平台等新思路。但由于版权保护、文化信仰等原因,藏医药古籍产生的即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突显,加之藏族聚居区生活条件艰苦、科研经费匮乏、古籍存储条件简陋、古籍保护专门人才缺乏等等,很多古籍仍处于“尘封”状态。随着南派藏医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唐卡·昂翁降措等大家的去世,精通古藏文和藏医药专家的减少,整理研究队伍更是人才匮乏,因此,藏医药古籍保护研究工作刻不容缓[4-5]。

1.2.2藏医药古籍研究有待深入挖掘藏医药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知识资源,若保护措施不力容易破损或老化,目前,许多科研机构虽都意识到了保护古籍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对其修复和扫描数字化,用缩微技术或者电子扫描的方式制作成电子版本,从而代替传统的纸质文本保护中医药古籍纸本,但是数字化程度均比较初浅,主要停留在通过扫描进行数字化的录入阶段,只是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汇集和扫描,未对资源进行深入数据挖掘和开发利用,未能揭示潜在的知识和内容价值,其中所蕴含的巨大而宝贵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6-7]。

2藏医药古籍的收集、整理

2.1确定调研对象以西藏、青海、四川等民族大学图书馆、藏医院、藏医学院、印经院、藏传佛教寺庙等藏医药古籍代表性收藏单位以藏医民间个人等所收藏的藏医药古籍为调研对象,广泛收集,核定版本。

2.2确定调研规范参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制定的文献古籍普查规范,以及古籍定级等相关标准,研究制定藏医药古籍调研的项目、数据采集规范标准,并制定相关数据汇交方案。

2.3文献征集通过实地调研、检索、访谈等方式,结合参考《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等对纳入调研范围的对象进行调研,采集相关数据,并适时汇交。

2.4数据汇总进行项目交流汇总,对全部调研数据进行整合、校对,厘清历代藏医药代表人物姓名、著作及著作所藏地。

2.5编目在四川省民族医药文献书目课题前期工作以及各地文献整理情况梳理汇总的基础上,系统开展调研,编纂410部藏医药古籍文献目录,包括书名、语言类别、著者等基本信息,如表1。

2.6古籍扫描、图片处理①根据扫描仪、古籍数字化平台特点,参考国家标准,拟定古籍图像扫描规则,图片编号和文件夹命名方法;根据确定的书目,进行扫描古籍;扫描过程中,记录文献的页码和破损情况。②为便于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别,须按照平台要求对扫描的古籍图片逐页地进行黑白转化、倾斜度调整。③为下一步对古籍进行源数据著录,构建相关数据库,待古籍图片的逐步扫描和处理完成后,将已转化的图片上传至服务器。

3藏医药古籍挖掘研究

3.1藏医药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采用目前流行的C/S与B/A/S多层结构设计,以J2EE技术架构构建藏医药古籍数字化应用平台,基于古籍数字化应用平台,以确定的书目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等工具书,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藏医药古籍源数据著录标准,完成所有书目的源数据著录;随着源数据的完成,构建藏医药书目数据库。厘清历代藏医药著作,信息包括书名、版本类型、著者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该库对研究藏医药学术渊源、学术流派及传承关系、学术特色及成就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2藏医药古籍图片数据库在整理已收集藏医药古籍书目的基础上,通过扫描、加工处理,将收集的藏医药古籍的主要信息页面扫描,转化为既能为古籍数字化应用平台所识别又可供电子阅览的图像格式,构建藏医药古籍图片数据库,用于存储和交流检索、查阅,实现对资源的再生性保护,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3.3数据挖掘模式研究

3.3.1显性信息将书名、著者、疾病、症候、方剂、药物等基本字段导入Access表后,建立基本数据表,参考《藏医学》、《藏药学》等工具书,进行规范,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实现显性信息的挖掘。

3.3.2隐形信息对于隐性信息的研究,由于其具有隐含性、未知性等特点,以Access基本数据表为来源,利用数据挖掘相关方法揭示出其潜在的价值信息,能够更好地为临床、科研服务。数据挖掘方法众多,其中聚类分析方法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关联规则方法是描述数据库中数据项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规则,即根据一个事务中某些项的出现可导出另一些项在同一事务中也出现,即隐藏在数据间的关联或相互关系[8]。根据所收集的藏医药古籍情况,按藏医、藏药等不同分类属性分别采用聚类、关联规则等挖掘方法实现藏医疾病治疗中诊断、处方规律等显性化、可视化。

4结论

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对藏医药古籍进行整理及挖掘研究,不仅可实现对藏医药古籍的原生性保护,也使其中蕴含的精髓得到科学体现。目前,藏医药古籍研究尚未有统一的术语规范标准,在对其进行数字化研究过程中,需充分结合藏医药理论体系和藏医药文化特点,参考相关国家标准,才能真正实现藏医药古籍知识的现代化传承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周毛.浅谈藏学研究文献的馆藏建设及利用[J].中国藏学,2009,(4):124-127.

[2]冯岭.藏医古籍文献数据库研究[J].中医研究,2010,13(1):77-78.

[3]邓都.甘孜南派藏医药[J].中国藏学,2011,(4):138-145.

[4]蔡景峰.民族医学古文献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4(4):3-5.

[5]冯岭,黄福开.从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角度看民族医药古籍整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8):9-10.

[6]张菽晖.略论民族古籍及其翻译问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5):62-65.

[7]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8.

第7篇

[关键词] 藏药;药性理论;五源学说

藏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理论上以三因学说为理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诊疗体系;在药学方面,结合独特的自然药用资源及饮食文化习惯,以五源学说为基础,派生出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独特的藏药理论,这些理论即是本文要探析的藏药性理论的核心和基础。那么藏药药性理论的基本核心是什么呢?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同样,藏药基于五源学说的六味、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理论,重点阐明了藏药的性质、属性以及用药规律等特点,这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有很多类似之处。基于于此,藏药的药性理论核心主要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三大要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药性理论体系。本文就基于上述三大要素核心的藏药药性理论及其基本架构体系作一梳理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商榷、至臻完善。

1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的初步形成

五源学说有点类似于中医的五行学说,但又独具特色:藏医的五源学说中的“五源”主要指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万物生机之源[1]。《四部医典》记载:“万物之生机来源于五源(即水、土、火、风、空),药物的生长亦来于五源。即水为药物生长之汁液;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风)为药物生长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源缺一,特别是空缺了,药物则无生机。” 这一精辟论述,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也为构筑藏药的八性、六味、和十七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藏药的这一论断与中药药性的形成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药药性的形成,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亦受地理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四气(也称四性)、五味形成之理与藏药相类似。中医药理论认为,天为阳,气生于天,具有升发之性,故亦为阳,随着节气变化,药物形成寒凉温热之性;地为阴,味源于地,故亦为阴,随地气五行及方位的变化,药物也有了酸苦甘辛咸之别。可以说,藏医药的五源学说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存在某种联系,也从侧面反映了藏医药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部分中医药理论的精华,并结合藏民族独有的医药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了系统而独特的理论体系。

基于此,藏药的药性理论可以定义为:藏药药性理论是以五源学说为基础,以三因学说为指导,主要研究藏药的性质、功效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其核心主要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这就是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

1.1五源学说与药性特征、病种之间的关系

藏医认为万物之生机来源于五源,药物的生长亦来源于五源,从而使得五源之“土、水、火、风、空”各自衍生出了不同的药性特征,不同的药性特征又对应治疗不同的病种,这些并种主要按照三因学说进行划分,主要包括“龙病、赤巴、培根”三大类。具体的对应关系见表1。从表中可知,土性强的药物具有重、稳、 柔、钝、润、干之效,可强筋骨,治“龙”病;水性强的药物具有稀、寒、重、 钝、润、软、温、柔之效,可使七大物质基础聚集,亦治“赤巴”病。火性强的药物具有热、锐、燥、轻、润、动之效,可生热促使七大物质基础的成熟,能治“培根”病。十七效亦源于药物的药味,如药味味甘、苦、涩者属于寒性效能;威、涩、甘者属于钝性效能 酸、苦、辛者属于轻和糙的效能;辛、 酸、咸者属于热和锐的效能。药物的药味和“三化味”相同,在临床上疗效最佳[2]。

1.2五源学说与药味(六味)之间的关系

前面提到了藏医药的五源学说中的“五源”,主要指“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万物生机之源。藏药的六味则指药物在人味蕾中的感觉,即包括:酸、苦、甘、辛、咸、涩这六味。药物的六味可以用五源学说中的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要素之间的相关作用和关系进行解释:土与水偏胜,则药甘;土与火偏胜,则药酸;水与火偏胜,则药咸;水与风偏胜,则药苦;火与风偏胜,则药涩[2]。因此,这就是药物六味的五源学说衍生理论,五源相互作用及与药物六味的衍生关系详见图1。

藏药的药味学说除了多了一味“涩”味以外,与中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颇有类似之处,但需指明的是,中药的五味不只是药物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表征药物在味蕾中真实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不同药味的药作用于机体后,产生了不同的效应,获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中药“五味”理论,可以说中药五味超出了味觉的范围,是建立在功效基础上的对机体的综合效应,这与藏药的“六味”又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2藏药之八性

藏药的药性分为八性,基于五源学说而形成的药物属性主要包括重、润、凉、钝、轻、涩、热、锐八性。其中土性药能坚实机体,具重、润两性,能医治龙病;水性药能滋润机体,具凉、钝两性,能医治赤巴病;火性药,其性辛、锐、糙,动,能生火热,能治“培根”症。风性药,其性轻、动、寒、干,燥,能通精血,使身体坚实,用于“培根”、“赤巴”病的治疗。空性药,统帅诸药,通行全身,主要用于综合性疾病的治疗[2]。此外,轻涩凉三性能诱发隆病;热锐闰三性能诱发赤巴病;重润凉钝能诱发培根病,这是藏药在临床配伍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3],从上面可以看出,药性与功效关系极其密切。

需要解释的是,藏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三大要素”,即“龙、赤巴、培根”作用失调所致,而三大要素失调又是由药物临床使用不当,饮食不和,起居不适等诱因所致。所谓“龙”,藏医认为禀受于父精母血的媾合,后天饮血与大自然之空气并合而成,是具有粗、轻、冷、细、硬、动等6种属性的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呼吸、运动、排泄、循环、感觉、 机体免疫等机能关系的综合体。所谓“赤巴”,是细腻、锐、热、轻、臭、泄、潮等7种属性的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体温、消化等机能关系上的综合体。所谓“培根”,是、寒凉、重、纯、软、黏、糊7种基本属性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骨骼的连接关节腔的、强身等机能关系的综合体[1-3]。

由此可见,藏药的功效与药性关系密切,相互对应,并受五源相生和作用的重要影响。

3藏药之六味

藏药的六味,即指酸、苦、甘、辛、咸、涩。在藏药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具有酸、甘、咸、辛味的药物,主要用于“龙”病的治疗;具有苦、甘、涩味的药物,主要用于“赤巴”病的治疗;具有辛、酸、咸味的药物,也能用于“培根”病的治疗。在“六味”中,其中的“甘”味药物能增长元气,具有补益作用,这也与中药药性理论“五味”中的“甘”味常常作为补益药用具有类似之处,六味与功效的关系详见表2。

藏药药性理论独具特色的是,藏药药性除六味以外,尚有“三化味”之说,即药物服用消化后会出现“药味”转化作用。药物服用后,与胃火相遇,这是“培根”,“赤巴”被“龙”依次消化。这时甘味和咸味被消化后均变为甘味;酸味消化后仍为酸味;苦,辛,涩味消化后,转化为苦味。即经服用消化后的药物只有甘、酸、苦三味,故称之为“三化味”[4],可以说“三化味”是藏药药性理论的特色,有较为科学之处,这是藏医药理论现代化研究可以深入探析地方。

4藏药之十七效

藏药五源学说衍生了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功效,这就构成了独特藏药药性理论基础。藏药的十七功效是指藏药对疾病具有17种功效,这十七功效中,包含了有趣的“八对”对立属性,即“寒-热,温-凉,干-稀,润-糙,轻-重,稳-动,钝-锐,柔-燥及软”[4],藏医药理论认为药物的性、味、效与五行有较强的渊源关系,即土性强的药物具有重、稳、 柔、钝、润、干之效,可强筋骨,治“龙”病;水性强的药物具有稀、寒、重、 钝、润、软、温、柔之效,可使七大物质基础聚集,亦治“赤巴”病。火性强的药物具有热、锐、燥、轻、润、动之效,可生热促使七大物质基础的成熟,能治“培根”病。十七效亦源于药物的药味,如药味味甘、苦、涩者属于寒性效能;威、涩、甘者属于钝性效能 酸、苦、辛者属于轻和糙的效能;辛、 酸、咸者属于热和锐的效能。药物的药味和“三化味”相同,在临床上疗效最佳[2]。

从藏药十七功效理论中可以看出,藏药药性理论中的八性、六味、十七功效之间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并受藏医药三因学说和五源学说理论的指导和影响,彼此间体现了系统的辩证关系,这与中医药理论思想和宏观辩证理论颇有有相似之处。

5结语

藏药药性理论的八性、六味、十七功效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都是由五源学说衍生而来,体现了彼此之很好的网络、对应的辩证关系,这当中,味具主导,性、效则形成异性对治的关系。药有其性,病亦有其性,但须异性对治(即热性药治疗寒性病),否则同性相治(热性病用热性药)犹如如火上加薪,适得其反,同理温-凉、钝-锐、润-燥、稳-动、轻-重等均体现了异性对治关系,也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5]。这也与医药理论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要求藏医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对药性理论有充分的认识。

藏医药味的形成及转化是一大特色,很好的体现唯物观的辩证思想。本文设计了五源学说药物六味衍生图,见图1,以便更加直观的阐明了“土与水偏胜,则药甘;土与火偏胜,则药酸;水与火偏胜,则药咸;水与风偏胜,则药苦;火与风偏胜,则药涩。”的五源对藏药六味的衍生关系,更好的解释“五源”作为“万物之生机之源”的内涵。另外,五源学说关于“五源(即水、土、火、风、空)对药物属性的衍生关系”,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的精辟论断,与现代“中药资源学”研究领域关于“药材属性(道地性)与生态环境互作”关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体现了藏药药性理论的科学性。

藏药药性理论认为,药物六味属性经服用消化后会出现“药味”转化,最终形成“甘、酸、苦”三味,称为“三化味”,具有很好的科学意义。这一理论与中药有效成分经体内代谢后,化学结构出现了变化(按照藏医药性理论,药味变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中药、天然药物的体内代谢、代谢组学等的研究,正好实现对藏医“三化味”的部分证实,本课题组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试图系统而深入的揭示藏药药性理论之“三化味”的科学本质。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传统药物特别是民族药物研究的重视,古老独特的藏医药理论,特别是药性理论等的研究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崔箭,唐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54.

[2] 罗达尚. 藏药理论初探[J]. 中国药房,1992,3(1):9.

[3] 土旦次仁.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藏医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92.

[4] 崔箭,唐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56.

[5] 罗尚达. 浅解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效[J]. 中成药研究,1985(10):39.

Exploration of property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WANG Xue-yong1, Wubuli·TUERDI2, ZHAO Bao-sheng1, SHAO Ai-juan3,

Ilham·ABDULLA MEGIDDO2, Kaisaier·ABDU KEREMU2*, LIU Chun-sheng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2.Xingjiang College of Uighur Medicine, Hetian 848000, China;

3.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ibetan Herbal medicine has its own complete theory based on five sources doctrine. And the theories of "Liuwei", "Baxing" and "Shiqi Gongxiao" formed the basic core components of the property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However, books and literature of Tibetan medicine have never been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and discussed about it specially which thus will limi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In this thesis, we firstly introduced three basic core components of the property theory-the "Liu Wei", "Baxing", and "Shiqi Gongxiao"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s well. At the same time, the link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were compared. The job of the thesis done above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ystematic reveal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第8篇

一、藏族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危亡和发展机遇

由于西医诊疗理论在藏区普及,藏医诊疗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的普及,使藏医的三因学和藏药学的理论受到严重冲击,故应对藏医药学进行全面探讨。我以为现在应抛弃对现实存在问题回避的心态,应抛弃满足于过去的伟大成就,满足吐蕃王朝时的光荣的心态,真正面向现实存在,对藏族医药学理论与现实状况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阐述,这是将藏族医药学理论从危亡中解救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们所闻所见的不少论文中,有的作者只看到藏族医药学过去的光辉成就和无法胜数的医学典籍,宣称藏医是内容丰富的伟大宝库、是集聚了所有医学精华的甘露宝藏;有的专家学者,其专著像身处天国善见城中不惜人生时光和笔墨纸张探讨奥义,对《脉经注释》、《尿经注释》进行再注释。但是事实上没有人否认藏族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不可能被否认。如果过分的自我夸耀,只会处于汉族谚语“王婆卖瓜”的境地,不会产生任何好处。在今天信息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我们藏族医药学的功能和效益,如何使其与时代相适应而发展。功能和效益能否发挥的关键取决于是否符合科学。一般只据《四部医典》中关于“三因”在人体中形成、位置、度量和功能的论述,而认为“三因”是人体中真实存在的器官,这会造成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相矛盾。“三因”是什么?三因学与解剖学,三因学与生理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当前须探讨的主要课题。为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三因学,首先要从传统观点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用新的思维全面地对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阐述。

三因不是四大种之风(隆)、脏腑之胆(赤巴)、土水之培根,它是认识和解释外界物质的本质的一种特殊辩证认识方法,内外界事物的性质即本质形式各不相同,但用表示三大系统概念的词语去分析观察,三因与机体机能间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在表示病理时并不是说隆病就是轻、糙,赤巴病就是腻、锐,培根病就是腻、柔等,而从病理和症候的本质上来说,凡具有糙、轻、寒、滑、稀、动等性相者称为隆病,凡具有腻、锐、热、臭、泻、湿等性相者称赤巴病,具有腻、凉、重、钝、柔、稳、粘的相性者称为培根病。同样关于机体构成和机能方面达布达娃坚赞说:“与七种触觉功能相对应,都命名为隆、赤巴、培根名”。机体器官呼吸时几个功能活动称之为隆,感觉饥湿的几个功能活动称为赤巴,稳固机体和心神的几个功能活动称为培根。根据机体器官功能的活动而提出的三因系统学说是我们藏族医药学理论的一种特殊表述形式。传统的三因系统观点能正确地解释和反映机体器官错综复杂的活动。三因是对机体的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概括的通称。离开机体和器官功能,不存在所谓的隆、赤巴和培根三种实际存在的器官或组织。

反映机体器官机能综合性的三因系统不是孤立存在,而它们之间具有依存关系、定量关系、对立关系。

关于依存关系在《四部医典》中说:“隆位于骨骼中,赤巴位于血汗内,其余各部存培根,互为依存维持情。”隆、赤巴、培根三者如亲兄弟的比喻,能形象地详释其依存关系。实际上三因的依存关系就是机体的器官组织功能间的关系。《四部医典·论述部》中说:“摄入饮食首先由拌搅培根磨碎和腐熟,其后消化赤巴消化并分解,最后平火隆来分清浊。”此概括食物消化整个过程中三因的功能的论述可理解为现代西医人体生理学中关于胃的蠕动、消化液的各种酶素、胆汁的作用及肠内膜的吸收功能的论述。概括说三因的依存关系是系统与系统间的关系,详细说是细胞与细胞间的关系。

三因之间,或者说机体器官的功能之间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外,还有定量关系。“隆的定量是自身的—膀胱,赤巴的定量是自身的—阴囊,培根的量是自手棒量”中所说的定量,是指与器官及组织的功能而言,故应理解为器官及组织正常的标准量。隆的定量是自身的—膀胱,是指属于隆的系统中的器官及组织的正常量而言。如心脏每分钟跳动七十五次是心脏器官跳动的正常量。《四部医典》中所说:“培根依次于脑住上方,赤巴依存于肝胆住中间,隆依存于髋腰住下方”,表明了三因所处的一定位置,是指综合器官功能的三系统范围的主要功能,不应理解为隆一定位于下方、赤巴一定位于中间、培根一定位于上方。

三因的对立关系是三因的依存关系和定量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如培根属寒具有水的性质,赤巴属热具有火的性质,从培根和赤巴的本质上来讲,二者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培根中存在赤巴,赤巴中也含有培根。

传统的藏医三因学思想与西医人体生理学之间的矛盾,是由于观察人体生理机能所研究的着眼点即观察角度不同而造成的。三因学将由人体生理运动中所产生的共同功能表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而西医人体生理学将器官及组织的构成和其功能活动状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如藏族医学依据呼吸运动的外表现象,认为这是维命隆的功能;西医人体生理学依据呼吸器官组成及功能活动状况,认为它取决于呼吸系统的肺和呼吸肌肉功能。这两种论点大体上来看是矛盾的,但研究的最后结论是一致的,这是因藏医学将外表现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西方医学将产生功能运动的基础(器官和功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正如论述人时,会说话,能从事各种劳动的是人;由血肉等各种细胞集聚而形成的任何具备发达头脑、特殊智慧的补特伽罗才是人,这两种论式,其最后的结论是指人一样。

藏族医药学理论是解释人体和疾病同体外所显示的症象的一种信息学,不是表述物质机体和器官功能如何形成的理论。比如只能将下泄隆理解为司理大小便和精血的排泄与控制、司理胎儿分娩等方面的机体运动共同现象,实际上不存在下泄隆这种器官或组织。

(一)藏医理论的信息学性质

我们将与藏族医药理论相关的症象称之为表象信息,将实体与症象间的关系称之为表象关系,故藏医理论可认为是统率表象信息和表象关系的一个巨大信息系统。藏族医药学理论与客观存在间是否有矛盾,主要取决于其理论统摄的信息与实体间关系是否可信。

对统摄信息的形成从发生学说,从内成因和外成因。内成因是指对疾病诊断医疗实践中得到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它是从医疗实践范畴中产生的,故称之为内成因理论。《四部医典·论述部》中云:“隆盛症象干黑喜温暖,身颤腹胀大便滞。”又云“隆衰症象力衰言微身不适,神志不清又生培根增盛状。”以三因盛衰实象为例,隆盛症状与其所属的肌肤干黑的两种症状相吻合的诊治,就是用信息学说的诊治。它是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故称之谓内成因理论。所称其为内成因理论因它是对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容易解释医疗实践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例如,在医疗实践时,对胸部满闷、神志不安、乱语、头晕、连连嘘气的病状,按传统藏医理论,认为是隆症心风病,对治药物应是八味沉香丸、仲孜八味沉香丸、五味石榴散。医疗实践中按传统的观点认为神志不安是隆的性相中轻和动的成分亢盛,胸部满闷、心悸过猛、乱语等症候是隆即风入侵入心和命脉,其对治法则应使其服用息隆即息风的八味沉香丸等能取得良好效果。当代西医治疗理论中,无隆即风入侵心和治疗息隆即息风的说法,但按藏医理论对隆症心风病治疗中施以息隆即息风的治法,定能取得良好疗效。按逻辑学所说存在都是合理的思想,它符合客观物质存在的规律。总之很明显藏医理论与现代西医学在治疗时严谨以据症候的理论其落脚点是一致的。

与内成因并存的外成因也是藏族医药学组成的主要部分。藏医的生理学、诊断学和药理学中都吸取和发展了外成因理论,更多的吸取和发展了五大种理论,使其与藏医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由于藏医学中吸取和发展了这些理论,一方面藏医学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藏医中采用了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观察了人体、疾病与外界环境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经验,内成因与外成因理论浑然连为一体。

(二)藏医学诊疗理论是医疗实践与古代哲学相结合的结晶

第9篇

[关键词] 渣驯;来源;本草考证;使用现状;调查;生物化石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classics textual research to the origin of "Zha-xun" was carried out,the ethnobotanical research methods,the origin of visits,key informant interviews,sample collection and textual research were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pothesis of Zha-xun"s origin mainly included "source of mine","source of feces","source of monkey menstrual blood" in China. There were "source of fossil","source of the plant secretion" abroad. The authors had interviewed the villagers at origin,herbalists,Tibetan doctors,herb dealers,foreign scholars for a total of 18 people,and collecting 45 batches medicinal materials. According to ancient Tibetan classics textual and Tibetan medicine doctors′ views,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divided into the genuine and the substitutes. The genuine was identified as ancient so-called "iron" type "Zha-xun",and the substitute was fecal pellet bonding briquette. According to the field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search,"source of fossil" more in line with substance of Zha-xun was derived from the rock. As the results,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Zha-xun was the mixture of organic fossils from the rock seepage with flying squirrel,pika feces. So it is needed to be set up Zha-xu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medicinal materials. Meanwhile,it wa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fecal pellet substitute rationality. Above all,this article clarified the status of the use of Tibetan medicine-"Zha-xun",an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species systematics and quality standards research of "Zha-xun".

[Key words] Zha-xun;source;classics textual research;use situation;investigate;fossil

doi:10.4268/cjcmm20162428

渣驯,藏名,意译即“岩石的精华”,简称“岩精”,是一种常用的藏药生药。渣驯之名最早记载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文献《月王药诊》[1]。本品经水浸泡滤去杂质熬制成膏后即为渣驯膏,是大宗常用藏药,主要用于治疗诸热症,特治肝胃肾热症,如木布病、陈旧性肝病、眼病等[2]。在《部颁藏药标准》收载的201个成方制剂中,有34个含有渣驯膏,包括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智托洁白丸、十八味诃子利尿丸等知名品种,其在藏医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渣驯也是著名的国际传统药,在印度阿育吠陀体系中名为Shilajit(喜来芝),作为壮阳、抗氧化、免疫力剂广泛使用,在美国食品添加剂市场中也有出售。“渣驯是什么?”这是藏医药学术界争议已久的问题。一方面,渣驯从岩层中渗出的产生方式颇为特殊,前苏联学者以“石怪的眼泪”[3]喻之;另一方面,国内藏医药界对于渣驯的使用情况记述不明,“矿物来源说”和“粪便来源说”争论尖锐,甚至有“不存在正品,现今使用的均为代用品”之说,大量文献、标准直接冠以“五灵脂”之名。鉴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有关渣驯来源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收集全国各藏区藏医院、藏药厂、市场渣驯标本,阐明其使用现状,结合产地考察与调研,分析现有来源观点的合理性,以期为渣驯品种整理、药材基原鉴定及药材标准制定提供基础。

1 方法

采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相关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1.1 文献考证

对藏医药文献、专著及国内外论文中渣驯的来源记载进行整理。

1.2 P键人物访谈

对藏医药从业者进行访谈,包括藏医医生、藏医院药剂人员、藏药企业职工等,调查其对渣驯来源、分类、炮制、临床使用的认识;对渣驯产地村民、药材采集者进行访谈,调查其对渣驯来源的认识及采收方法;对药材收购商进行访谈,主要调查渣驯药材名称、来源等。

1.3 产地调研

现场观察、拍摄村民采收渣驯过程及分析渣驯出露点情况。

1.4 凭证标本收集及信息记录

从产地、藏医院、藏药厂、藏药市场收集作为渣驯用的药材;对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和青海大学藏医学院标本室馆藏渣驯标本进行记录,并以此做为判断渣驯正品的佐证。

1.5 药材形态观察

描述药材形状、颜色、质地、断面颜色、气、味等特征。对药材进行正品和代用品划分,根据藏医认识制定药材优劣判断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考证

2.1.1 渣驯来源的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 渣驯“”一名最早记载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文献,如《月王药诊》、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和苯教医学经典《四部甘露藏》[4]。此后1 000多年来,历代医药学家陆续对其药性作了论述。传统藏医药理论认为渣驯是含金、银、铜、铁、锌、锡等单一矿或复合矿岩渗出的汁液黏结成的块状物。具体本草整理结果见表1。

2.1.2 渣驯来源的现代文献整理 20世纪70年代起,藏医药工作者对渣驯进行了来源考证。一些著作考证结果和传统本草出现了分歧,体现在 “矿源说”和 “粪源说”的重大差异,藏族学者多支持矿物说或认为粪便为代用品。 “粪源说”主要分为2类:以青海地区为代表,认为其为红耳鼠兔Ochotona erythrotis、鼠兔O. thibetana的干燥粪便(尿);以地区为代表,认为可用五灵脂,即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otis的干燥粪便或以此为代用品。分析认为粪便类渣驯的基原有可能还包括高原鼠兔O. curzoniae等动物的粪便。笔者研究表明[9],马尔康地区渣驯分布于变质岩层片结构中,主要以腐殖酸为主体的有机质和砂石组成,金属元素总量少,14C同位素测定表明不同产地的渣驯黑色流浸膏物质分别有(3 356±29)年和(6 038±27)年,由此提出渣驯可能为一种岩层中有机生物化石渗出后与鼯鼠、鼠兔粪便的混合物,见表2。青藏高原地区五灵脂使用报道见表3。

2.1.3 国内外其他民族有关渣驯的使用及来源整理 其他民族和国家使用情况见表4。

2.2 关键人物访谈

2011―2015年,先后走访了藏医从业人员6人,羌医1人,印度学者1人,尼泊尔药材收购商1人,渣驯药材者采集者3人,各地药材市场经营者5人、村民2人,共计18人。访谈结果见表5。由此分析可知:渣驯名称多样,羌医称为“戈悟石”、川西高原民间为“猴结”、印度阿育吠陀体系为“Shilajit(喜来芝)”;渣驯来源假说多样,如藏医的“矿源说”、民间的“猴子月经说” 、“植物分泌物说”、“粪源说”、“岩石渗出物与粪便混合物说”,其中部分采集者和收购者是后2种观点的赞同者;本品作为Shilajit(喜来芝)出口印度是渣驯商品主要流通渠道,甚至在产地可见尼泊尔出口商收购药材,其功效与藏医迥异。

2.3 产地药材采集及出露点特征

现场观察表明,渣驯的采集方法为在川西高原峡谷岩壁上获取,主要采用敲取和爆破的方式,采集过程危险性大,药材资源再生性评价低,见图1。采集观测表明,在同一岩面上,即存在渣驯,也存在作为代用品的圆形粪粒黏结团块。结合岩层地址结构分析表明,渣驯主要分布在岩石的张性断裂面附近,呈渗出、堆积或结核状态,在渣驯堆积点上多少可见镶嵌或覆盖的粪粒,甚至动物窝,见图1。在出露点上方敲取岩石样品表明,岩层中渣驯分布于变质岩层片结构中。《四部医典蓝琉璃》[7]记载:“六金各自流汁液……夏日炎热石岩缝,流出紫草茸般汁”。该书曼唐挂图中详尽绘制了6类渣驯的生境及与2类哺乳动物的密切关系。渣驯产地出露点特点与《四部医典蓝琉璃》所记载的一致。

2.4 凭证标本收集及形态描述

2.4.1 标本馆调查与形状描述 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将“”汉文写为“五灵脂”,记载本品是“岩山等地的岩石精汁,状若汤液,流出岩隙,主产于、青海和四川”,见图2。可以观察到标本为黑色沥青状岩石物。青海大学标本馆汉文名“闸驯”,为长椭圆形粪粒与黑色岩石状物质的累积岩石块状物。鉴于标本馆药材可以作为此种药材鉴定的凭证,因此,本文认为,青海藏医对渣驯正品的认识与四川藏医一致。

2.4.2 标本收集、鉴定、分类及形态描述 以共收集到作为渣驯用的药材样品45批。本研究根据《晶珠本草》[8]有关“铁”类渣驯“特品如紫靛、上品如干血块、中品如房子油烟、下品如干泥丸”的描述,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降拥四郎藏医主任医师和阿坝州藏医院华尔江藏医主治医师对收集的药材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将药材可分为2类,其中正品属于“铁”类渣驯,为黑色沥青岩石状固体多少包裹动物粪粒而成,以粪便、石块少、质重为优;而另一类为粪粒黏结团块,被调查的藏医医生均认为不能作为渣驯使用,鉴于该品在实际使用中为青海、地区藏医院、藏药厂广泛作为“渣驯”投料,本文将粪粒黏结团块归于代用品。

“铁”类渣驯药材的形态特征如下: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或平滑光亮,有的具油性光泽。质硬,断面黑褐色、黄棕色,镶嵌有或多或少的长椭圆形或小型类圆形粪粒,有的可见石块包裹其中。气微腥臭,味辛苦。遇热、遇水熔化。各批次主要区别在于颜色从棕褐色至黑色;粪粒的形状如小型球形或者是长的椭圆形,以及粪粒数量的多少。结合本草描述,以色深,坚硬,光亮,质重,粪粒及石块少者为佳。

粪粒黏结团块代用品的形态特征如下:为小型类圆形粪粒黏结的不规则块状,表面黄棕色或黑棕色,凹凸不平,粗糙,体轻,质松泡,断面黄棕色,粗糙,全体为圆形粪粒堆积;气微腥臭,味辛、苦,见图3。

四川藏区和青海、藏区渣驯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四川藏区主流药材为“铁”类渣驯,而青海主流渣驯药材除了2批藏医院的药材外,其余都均为粪粒黏结团块,收集到的藏医院样品为粪粒黏结团块,可见不同地区使用的渣驯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存在一家藏医院同时提供“铁”类渣驯和粪粒黏结团块代用品的情况,见表6。

3 结论与讨论

3.1 渣驯使用情况

3.1.1 藏医药产业“渣驯”使用情况 根据课题组调查,目前我国藏医产业使用的渣驯药材符合本草描述,属于“铁”类。

虽然传统藏医文献对渣驯分类复杂,参考、青海标本馆馆藏渣驯形态,结合专家鉴定,认为收集到的35批样品均为 “铁”类渣驯,为符合传统本草描述的正品,该品也大量作为“Shilajit(喜来芝)”出口印度。在长达4年的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并未发现有其他类型的的渣驯,有关金、银、铜、铅(锡)等分类所代表的药材类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川西峡谷地区为渣驯主产地,因而四川地区藏医院的渣驯多为正品。

由于药材中粪粒多少不定,建议根据药材质量体积比、粪便出现频率及颜色建立药材商品分级方法,以满足商品采购与临床用药的需要。

3.1.2 主要藏区“渣驯”使用情况 根据课题组走访以及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主要使用“铁”类渣驯,青海、大量使用粪粒黏结团块,本文暂将该类药材归为“渣驯”代用品,其使用科学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样品收集过程中,课题组收集到8批粪粒黏结团块,均为小颗粒粪便组成,体轻,气味较淡,本品产地与市场价格均较渣驯正品药材低,四川藏医认为该品为渣驯伪品,不能做渣驯用。但该类药材广泛见于青海、的药厂、医院,也为大量现代藏药著作和标准以渣驯收载,如《藏药部颁标准》、《自治区藏药材标准》、《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这些著作或认为本品即为 “五灵脂”[23],或认为本品为渣驯代用品。由于复齿鼯鼠粪便为椭圆形颗粒,因此其排便动物不为复齿鼯鼠,并非中药“五灵脂”。 本文暂将该类药材归为“渣驯”代用品,其使用科学性还需要药效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3.2 渣驯来源论点多样的原因

渣驯的来源问题争论已久,笔者认为渣驯特殊的生长环境与外观性状是其来源论点多样的原因,由于渣驯出露在绝壁上,科学工作者难于获得第一手资料,从岩层中渗出的特殊产生方式颇为神秘,且渗出后必定裹挟粪便,仅采用常规生药学方法和物种鉴别方法不能解决其来源问题,也无法说明药材中黑色有机物与粪粒间的生物学关系。

传统“矿源论”强调药材从岩石中流出,强调粪粒是制备渣驯膏过程中需要除去的杂质。研究表明,药材由以腐殖酸为主体的有机质及砂石组成,金、银、铜、铁、铅等诸多金属含量极微,本文推论金属分类是否与药材颜色分类有关;“粪源论”强调药材最终形态中存在粪便颗粒,由于其首次记录出现在1974年的著作中,无从知晓上述文献考证渣驯时所参考的药材标本为何物。该理论无法解释药材中存在大量遇水溶解的黑色有机物,用尿液来解释岩石间流出的黑色浸膏状液体[35]也是有欠妥当的;“猴子月经学”[36-37]论缺乏生物学依据,为文献所否定;而 “喜来芝”植物和树脂来源的说法,笔者在产地没有找到诸如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和大量苔藓植物。因此,本研究认为上述说法均不能合理阐释渣驯来源,或许仅能把握到渣驯客观事实的某个方面,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3.3 渣驯来源的实质分析

本文认为“生物化石来源说”更符合渣驯来源实质,根据笔者前期研究发现渣驯中有机质主要为腐殖酸,碳14同位素测定也证明了即使受到外界污染,这些物质至少也在3 000年以上[9]。鉴于腐殖酸是动植物残体通^各种生物、非生物的降解、缩合等作用形成的天然有机大分子物质,根据有机地球化学有关沉积作用有机质演化规律,即生物有机体通过成岩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聚合作用,缩合作用)形成干酪根(Kerogen,成岩作用的主要产物,标志该阶段结束),其间产生腐殖酸,腐殖质;干酪根通过深成作用(热催化裂解作用,热降解作用)形成石油与天然气(湿气);最后是形成原油与天然气剩余的有机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甲烷和石墨等物质[38]。笔者认为“渣驯”中有机质演化至进行到生成腐殖酸阶段。但是“生物化石来源说”中,国外学者有关本品来源于软体动物化石或高等植物化石的说法存在矛盾,需要结合地质学、分子古生物学、地球化学进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马世林译.月王药诊[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61.

[2] 索南邓登,童丽,袁冬平,等.传统藏药渣驯的文献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4):8.

[3] Grechikhin A. The tears of the stone giants. Mumiyah (Zhun): the legends and the reality(Russian)[J]. Tekhnika Mologyozhi (Technique of Youth),1971,11:56.

[4] 加央尼玛.藏药渣驯辨证[J].中国藏学,2002(4):139.

[5] 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 马世林,罗达尚,毛继祖,等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38.

[6] 杜玛尔・丹增彭措. 无垢晶曼[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7] 第司・桑吉嘉措.四部医典诠释蓝琉璃[M]. 毛继祖,卡洛,毛韶玲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9.

[8] 蒂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毛继祖,罗尚达,王振华,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1.

[9] 曹S,古锐,马逾英,等.藏药“渣驯”物质组成研究[J].中药材,2015,38(2):279.

[10] 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室.青藏高原药物图鉴.第3册[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2:43.

[11] 杨竞生.迪庆藏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82.

[12]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药品检验所.中国民族药志.第2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21.

[1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517.

[14] 青海省卫生厅.青海省藏药标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33.

[15] 噶玛群培.甘露本草明镜[M].拉萨:人民出版社,1993:685.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S]. 1995:342.

[17] 嘎务・藏药晶镜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105,附图197.

[18]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青海省药品检验所.中国藏药.第2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5.

[19] 土旦次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1.

[20]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6.

[21] 罗达尚.新修晶珠本草[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5.

[22]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S].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41.

[23] 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治区藏药材标准. 第1册 [S].拉萨:人民出版社,2012:36.

[24] 来复根.中药五灵脂及其混淆品鉴别的新方法[J].中药通报,1985,10(7):15.

[25] 王水潮.青海五灵脂品种调查与鉴定[J].中药材,1998,21(6):279.

[26] 木拉提・克扎衣别克.塔斯玛依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443.

[27] 木拉提,陈敏,熊元君.哈萨克医常用神药――塔斯马衣[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5):282.

[28] 马纳提别克.哈医药精华(关于哈医医术研究文)[M].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1997:45.

[29]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3.

[30] S Ghosal. Shilajit in perspective[M]. United Kingdom,Oxford:Alpha Science International Limited,2006.

[31] Eugene Wilson,G Victor Rajamanickam,G Prasad Dubey,et al. Review on shilajit used in traditional Indian medicine[J]. J Ethnopharmacol,2011,136 (4) :1.

[32] Agarwal S P,Khanna R,Karmarkar R,et al. Shilajit: a review[J]. Phytother Res,2007,21:401.

[33] Frolova L N,Kiseleva T L.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umijo and methods fordetermining its authenticity and quality (a review) [J]. Pharm Chem J,1996,30:543.

[34] Scholz-Bttcher B M,Nissenbaum A,Rullktter J. An 18th century medication "Mumia vera aegyptica"-Fake or authentic [J]. Org Geochem,2013,65:1.

[35] 高士t,邓明鲁. 复齿藉鼠的生态观察及糖灵脂的形成[J].特产科学实验,1983(3):28.

[36] 陆文光,欧阳秋玉,刘秀珍.中药猴经和猴结的研究[J].右江卫生,1980(4):65.

第10篇

1 成长

旦科7岁时送进若尔盖热当巴康沙寺,成为一名藏传佛教寺院的小喇嘛,开始学习藏语文基础和藏传佛教文化知识。天资聪颖的旦科博闻强记,很快掌握了许多藏语文基础知识,并能脱口诵出很多长篇经书。17岁成了一名合格的僧人。

1950年,17岁的他被选派到甘肃省夏河县上卡加寺,拜著名的藏医药学家旦巴等为师,开始学习藏医药这门学科的全部理论。《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医诀补遗》、《甘露宝瓶》等藏医药学经典著作以及天文历算、藏语文法、声明学、诗学等传统藏学知识,在年青的旦科眼前开启了一座知识与智慧的宝库,从此他踏上追求知识的征程,迈出实现人生梦想的步伐。

那时生活学习条件艰辛,最困难的时候还曾乞讨度日,一时的困苦却没有浇灭他追求知识的热情,没有阻挡他对藏医药的探索、思考和研究。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上卡甲寺,旦科已经在柔和而温暖的晨光中诵读;夜晚,当人们进入梦乡,他仍然在油灯下潜心修学,沉浸于藏医药学的精神世界之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旦科的藏医药学水平在同伴中脱颖而出,成了卡加寺数百名学生中的佼佼者。

藏传佛教名寺甘肃甘南夏河拉卜楞寺闻思学院是旦科一直向望的学习圣地。天道酬勤,出类拨萃的旦科终于在1957年有幸选派到拉卜楞寺闻思学院、医学利众院继续深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再次激发了他的求学热情,体会到了占有知识的快乐。他先后拜格西求觉尔仓、阿坝求坚仓等最著名的格西和藏医专家为师,再次系统地学习了五部大论和《四部医典》,获得了广博的佛学知识和藏医学知识,得到他们的口授亲传与灌顶,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藏学造诣。在辩场学习中,他舌战群僧,得到拉卜楞寺僧众的敬慕。1959年底完成学业回到阿坝州若尔盖县热当巴。后来,旦科又拜第六世贡唐仓•旦贝旺旭、毛尔盖•桑木旦、佛师雍曾仓•克珠嘉措三位为师,聆听了许多耳传秘诀和稀有教法。

2 成才

1959年27岁的旦科回到了热当巴开始为当地群众治病。当时纳摩区政府组织了由原高级兽医师唐万青主讲的西医预防知识培训。旦科参加了培训,学习完后纳摩区政府决定由旦科和尼玛一起组建热当巴(红星乡)兽防站。

当年热当巴(红星乡)流行兽2号病,旦科根据兽2号病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承担起药品研制工作,谁也没有想到,谁也不会相信,旦科只配制了30公斤预防2号病的藏药就控制了当地的疫情。

旦科利用藏医药在控制兽2号病疫病的成功,使高级兽医师唐万青对藏医药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向区领导指出,高原地区适合用藏药,藏药的确有它自身的价值和很高的疗效。我们不能把藏文字笼统的说成是迷信,并建议选用技术最好的人成立乡卫生所。1960年由唐万青老师提名,纳摩区政府领导安排旦科老师到红星乡开设了第一所藏医诊所。开始了他一生的藏医诊疗工作。之后,他一边工作,一边对青、甘、川交界的山区藏药材进行全面普查,并对其特征、性味、功能及疗效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1961年旦科在乡卫生所工作以后,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他私自招收了几名徒弟。旦科老师带领徒弟们白天采药,晚上讲课传授医技,组织徒弟手抄医学书和收集整理藏医临床资料,并以次为课本进行教学活动。因当时政策所限,他只好在降扎乡、红星乡回民村张建民家按照藏医传统教学方法,先后传授《四部医典》的传阅经验以及草药的辨认。1961年至1968年之间先后带出了10多名藏医和兽医药工作人员,为我州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旦科时时处处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不仅传授藏医药知识还用自身行动践行着一个医者高尚的医德医风。

,藏医药事业也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四旧”,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大量典籍资料、书版被毁。旦科清醒地意识到,若长此以久,藏医药学将遭受灭顶之灾,甚至可能失传。他冒着风险,以物换书的方式,换得了很多宝贵的经典藏医药书籍,以此保护、挽救藏医药学。

1973年他去北京参加了全国中医药工作会,在会议期间他先后找了中央有关领导,积极争取经费和指标,在省、州、县的重视下,1975年他开办了四川省第一个藏医药中等专业班(阿坝卫校藏医班),由于没有教材,旦科便毅然拿起笔,根据藏医药教学特点编写了一套《藏医生理学讲义》《妇科学讲义》《脉诊学讲义》《传染病学讲义》《内科疾病》《儿科学》《针灸疗法》《藏灸疗法》《藏药学讲义》《医德》《藏药方剂学》《药品词汇》《脚医生手册》等13门课程的通俗教材,计70多万字。后来这套教材还被外省的藏医教学机构采用。

1977年第一批学生毕业后,阿坝州卫生局安排旦科带学生到自治区藏医院学习深造,接受了著名藏医学家贡嘎平措、土登次仁和色拉寺大格西蒙古族洛桑谢拉等高僧大德的教诲。旦科老师在门诊一个月后,医院领导把他安排在藏医药研究室,参与《藏医人体解剖学》的审编工作。同时他还参加了炼制“仁青佐塔”、“七十味珍珠丸”等科研工作,掌握了炼制名贵藏药的全过程。在藏医院深造期间,他以渊博的知识和精深的藏医学造诣,赢得了藏医学专家的一致认同,老专家们还送了他一个“安多神医”的称号。一年后自治区藏医院为了招揽这个难得的人才,由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藏医院出面与四川有关方面联系,拟以月工资1000元高薪聘请旦科在工作(时年旦科老师在阿坝州的工资是17.5元)。并拟聘他为藏医主任医师(当时在阿坝州他还未评职称),同时给他专门安排一名秘书,配一辆高级小车。旦科老师在这样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面前并没有动心,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谢绝了的邀请。

3 大师

1979年他又回到了他的家乡,打开了红星乡合作医疗站里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开始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服务。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他深深体会到仅仅一个红星乡合作医疗站所能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家乡人民对藏医药的需求。于是他敲开了州、县政府领导的大门,开始申请筹建若尔盖县藏医院。经他的努力和州、县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阿坝州第一所县级藏医院于1980年创建。之后旦科先后参与了阿坝县藏医院,阿坝州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红原县藏医院等的创办工作,为藏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都中医药大学藏医专业、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拉卜愣寺医学利众院、塔尔寺医学利众院、卡加寺医学部等都渗透了他的心血和汗水。

1982年,十世班禅大师在阿坝州视察期间,参观若尔盖藏医院,召集相关人员座谈,对医院的创建、为广大患者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及对藏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旦科作为十世班禅大师的保健医师也因其医术高明、技术精湛,受到十世班禅大师的高度赞扬。

1985年他开始在安多地区移制试炼名贵藏药“仁青佐塔”、“七十味珍珠丸”。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炼制了仁青系列“仁青芒觉丸”“佐珠达西”“西玛尼阿”等8种名贵藏药。填补了安多地区名贵藏药制剂生产的空白。研制的“七十味珍珠丸” 于1986年荣获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藏药“夏萨德西丸”获2002年21世纪亚太国际医药发展大会金象奖。他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加工配制和新制藏成药达400余种,其中不少藏药有独特的疗效,“夏萨系列药品”甚至被人们视为“灵丹妙药”。

他编写的《藏医常用验方荟萃》、《方剂显明镜》,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先后担任了21世纪全国藏医规划教材《藏医方剂学》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编委、《全国中等藏医专业教材》编委。

自公元八世纪,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成书以来,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学派、年代等多种因素使《四部医典》有了许多不同版本,在藏医学术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学术分歧。为了挖掘、整理、抢救、完善、提高藏医药学术水平,消除不必要的学术分歧,防止学术上以讹传讹。旦科亲自到全国民族院校、藏文化研究机构、寺庙等有关藏民族文献图书馆、室及民间收藏家家中,收集到十二个不同版本的《四部医典》,有些版本已成为孤本、绝本,非常珍贵。为此,旦科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请藏医《四部医典》对堪、整理、汇编课题。经三年的努力,课题工作于2005年完成,《四部医典•对堪本》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它的出版为藏医医疗、教学、科研、制剂等工作提供了一套科学、翔实、可靠的工具书。并在全国藏学界、藏医学界给予高度评价。

临床上旦科可谓全才,在治疗胃肠、肝胆、风湿、心脑血管、瘫痪、肿瘤、结核、鼻窦炎、慢性骨髓炎等疾病方面又有独到之处。

60年的风雨历程,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令世人景仰的藏医大师。

旦科先后获得过国家、省、州多种荣誉称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文明医生、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第一、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全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卫生部授予“藏医学专家”称号等等。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医专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民族医组组长,首届“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十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1993年受到国家前总书记同志的亲切接见。

第11篇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藏医药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为高原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藏医药理学对药物的来源、性味功效及用药原则具有独特的理论,本文以这独特的理论为依据,将其“味”功效以数值比值形式引用于“棏嗒杰巴”(八味獐芽菜)药效研究中,进一步探测其藏药之“味”层面的功效。

关键词 藏药;棏嗒杰巴;味功效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04-02

基金项目:青海省科技厅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13-Z-939Q);青海大学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4-kt-3)。

通信作者:才让南加,副教授,E-mail:Cnanjia@gmail.com

量化或进一步细化是反映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藏药之味、化味、本质功效就是对藏药的最早的量化。但时过数千年的今天,对藏药的量化未能随时代的进步,取得应有的成果。结合现代科学量化藏药,是藏药现代化之发展趋向。笔者现就这一问题以藏医古籍为基础,构成味的“五源”所具有的功效用数值来表示,将其结果与“三因”,即:(藏医认为“三因”是一切生物机体的生理的疾病要素,在“三因”相对平衡的生理状态下各自发挥特性,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一旦失去相对的平衡会造成病理状态。)“隆”、“赤巴”、“培根”的二十种特性的相互生克关系,来探究藏药之味功效的量化方法。

1藏医对人体生理与病理的认识

藏医认为宇宙与大自然是由“五源”相生相克及衍生变化所构成,随着“五源”的盛衰,使得宇宙与大自然产生变化。“五源”为土、水、火、气、空。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同样,藏医认为人的机体也是由“五源”、“三因”等很多复杂而宏观的元素构成,这些元素或生理指标都相互依赖、互为基础。并认为人的机体的七种营养物质,以及三种排泄物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都随“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的变化而变化。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三因”在人体内保持着协调和平衡的关系。每当“三因”中的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过于兴盛或衰落时,则产生了病理状态。对病理的治疗,藏医认为有四种基本途径,即:饮食治疗、起居治疗、药物治疗和外治治疗。

2藏药之味功效

藏医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源”有关,其性、味、功效亦源于“五源”。认为“五源”缺一,生物则不能生,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关系。同时又指出“六味”与“五源”的关系:土水偏盛的药物味甘;火土偏盛的药物味酸;水火偏盛的药物味咸;水气偏盛的药物味苦;火气偏盛的药物味辛;土气偏盛的药物味涩。并强调“五源”各有不同的功效[2](见表1),如土源为主之药物所具有的功效,从大到小依次为重、稳、钝、柔、润、干。因而“六味”具有“五源”的各种功效,五源之功效总和会得到十七种不同的功效。“十七效”,为:寒-热、 温-凉、干-稀、润-糙、 轻-重、稳-动、钝-锐、柔-燥、软。将其功效加以归纳,得到藏药之“八种性能”,即:寒-热、 轻-重、钝-锐、润-糙。在临床应用上,药性重、润、寒、钝者可治“隆”病、“赤巴”病;药性轻、糙、热、锐者可治“培根”病。可见藏医在临床上的用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来辨证组方。

传统藏医药认为一切药物都来自五源,五源的不同配合, 产生了藏药的六味。[3]“五源”的各种功效相互配合时,同效叠增,异效抵消。但对于五源各种功效的相互配合法,现存古籍都有不同的看法。笔者主要以《金巴四部医典注释》[4]为依据,将所得结果以数值表示,见表2。

由表2可知,每味药所具有的功效,以数值形式表示,将数据引用到“棏嗒杰巴”中,结果见表3和图1。

2.1藏药之功效原理药物的十七效可以制服疾病的二十种特性[6],即:柔、重、温、润、稳分别克“隆”的糙、轻、寒、细、硬、动六种特性;寒、钝、凉、软、稀、干分别克“赤巴”的润、锐、热、轻、臭、泄与湿七种特性;燥、热、轻、锐、糙、动分别克“培根”的腻、重、钝、柔、稳、粘七种特性。[7] 反之,若药物之功效与疾病的特性相同时,则会导致疾病。

2.2藏药“棏嗒杰巴”与“三因”的关系由图1可得出:一方面,因“棏嗒杰巴”具有的味功效中能克制“赤巴”之特性的凉、稀、钝以及相对较弱的软等,同时前三者又为“培根”的特性,故克“赤巴”的同时,会导致病理“培根”。另一方面,能够导致病理性“隆”的同时,具有可克“培根”特性的功效:糙、轻、动等。同理,从“三因”所具有的二十种特性与味之“十七效”相互作用的层面,阐明此药与“三因”的生克关系。

2.3藏药“棏嗒杰巴”之味功效“棏嗒杰巴”主攻热性“赤巴”[8]。藏医认为“赤巴”具有火热的性质,也是负责人体内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因素,这是一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火或热量。在病理状态下,“赤巴”的特性失衡,会导致大小便黄色深重、皮肤巩膜黄染、善饥、口渴、身热、不能安睡、时有腹泻等症状。故,结合图2可知“棏嗒杰巴”具有消除以上症状之功效。

3讨论

“棏嗒杰巴”之味功效中的凉、糙、稀等,在克制“三因”中某一因的同时,会助生其余二因。并将这种特性引用于“十七效”与“二十种特性”时可知,此方具有很强的抗“赤巴”功效。故临床应用上,多用于“赤巴”引起的热性病。如,胆汁过量失调、胆囊炎等。《四部医典》记载:“棏嗒杰巴具有治疗胆囊炎,皮肤变黄等疾病之功效”。并从有效成分也可知,此方具有抗肝炎、疏肝、利胆、退黄[9],抑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功能[10]。但此方具有较多由水气产生的苦味,而苦味所具有的糙、动、轻等味功效的生“隆”值远大于克“隆”值。因而此方主攻热性疾病,防寒性若“隆”、“培根”等疾病[2]。可见药物之味的功效,可以以数值形式,探索其量化方法。

藏医认为药物有味、化味、本质等三种功效,而本质功效又细分为八种[10]。因此,本文所用的数值只代表味层面而不能代表确切或最终的功效。若以藏药理论来阐明药理机制或多种药物之药效比较研究,需进一步结合化味、本质的功效来量化其最终功效。

参考文献

[1]盛良.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 (22):2943-2945.

[2]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119-125.

[3]热增才旦.藏药木斗聂莪现代研究结果与味化学的联系[J].西北药学杂志,2007,22(1):45-46.

[4]金巴.金巴四部医典注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50-405.

[5]嘎务.藏药晶镜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05-304.

[6]王锺元.藏医药学基础理论简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0,7(1):63-75.

[7]罗达尚.浅解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效[J].中成药研究,1985,10(1):39-40.

[8]那玉清.八味獐芽菜散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青海医学院学报,2011,32(4):253-255.

[9]逯雯洁.药八味獐牙菜丸中芒果苷的含量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8):1551-1552.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中医学;信息中药学;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药理学;方法学;生理病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95-02

中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也在于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中药学是中医理论在药学上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所以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的关键也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开发研究的基本前提。近年来,笔者提出并阐述了信息中医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突破,以此为基础创建信息中药学,将实现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突破。

1.信息中医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中医学是以信息方法为主要方法,主要研究人的生命整体层次信息的内容及其运动规律,扩展人类处理生命信息的智力功能的医学。  根据中医形气神理论,结合现代生理学,信息中医学把气血理论中气血的有形部分,诠释为生理学意义上血液和组织液。

信息中医学认为气血(血液组织液)是人的生命整体层次信息的天然载体,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丰度;直接从气血获取生命信息将减少信息失真;在日、年等完整的生命节律时段内,通过连续提取人血液指纹图谱信息,以中医藏象理论为框架,构建动态的人整体层次的生命信息模型体系即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来实现中医学的理论表达,并在此基础上以信息技术实现中医学的研究与实际应用。藏象信息模型充分的体现了信息中医学的内涵,克服了既往四诊提取信息方法信息量不足而且稳定性差、客观记录不便的缺点,充分证明了中医数学模型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对传统中医最充分的继承和创新。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不仅充分的实现了对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创新,而且从人生命信息的整体层次充分整合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升华。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应用到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1实现中药基础理论客观化 药性理论是中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药性”是指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与性能的统称,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以信息中医学和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为平台,根据每一味药物在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中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不同反应,可以实现对药性客观的定性与定量。

同理也可实现用药禁忌、品种鉴定等理论客观化和实现复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客观化,即实现中药基础理论的客观化。

1.2创造了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生理病理模型 藏象信息模型体系的建立,创造了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生理和病理模型(病理模型即中医“证”动物模型),实现了以中医的方式进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突破,提供了实验和临床的药效学及药代学研究平台。

1.3实现了中医学对实验动物属性的划分 西医药普遍利用实验动物做临床前的药学研究,并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临床前研究的有效性。能否通过对既往临床研究药学研究与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一个公式,直接根据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对临床研究药学研究进行准确的预测?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可以实现这一理想。中医理论有对动物划分五行属性的内容,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在人和不同实验动物上一定有区别,而且是可以客观化定性定量的区别,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式,直接根据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对临床研究药学研究进行准确的预测。  藏象信息模型体系数学实验的开展也将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

1.4创新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内相继有证治药动学、时辰药动学、血清药理学、药动学一药效学(PK-PD)模型、胃肠药动学、中药指纹图谱药动学、药效-药动-时间三维模型等中药药理学新方法的提出和应用。

指纹图谱方法是处理海量信息的适宜方法,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拥有海量信息的复杂系统和开放式复杂巨系统。因此,信息中医学认为无论中药化学还是中药药理学,指纹图谱方法都是目前为止最适宜的方法。

综合以上内容和方法,信息中医学提出指纹图谱-证象-药效-药动学研究方法,其中指纹图谱包括中药指纹图谱和血液指纹图谱,证象包括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其中也包含着时间因素。指纹图谱-证象-药效-药动学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上和药物整体信息层次与人生命信息的整体层次上对药和证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疗最主要的特点之一,研究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规律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方法实现了这一研究的方法突破。

2.创建信息中药学

2.1信患中药学的概念 传统中药学是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药学,信息中药学是以信息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药学,根据信息中医学为理论,信息中药学解决了中药基础理论客观化的问题,更解决和发展了中药应用理论,大大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开发新产品。  信息中药学还将解决更多的药学问题,以下试举两例。

2.2扩展了传统中药学的范围 岳凤先教授曾经多次撰文倡导西药中药化研究,信息中药学的提出和新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创建为这一倡议提供了技术保证,因此,信息中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对西药体系的包容。

另外,现代医药学中经常应用的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免疫用品和组织学组织工程学制剂等等,也因为以上原因,由信息中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其的中药化。

2.3对中药学进行了的重新分类 根据信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将以药物的信息属性为标准对传统中药和对被包容进来的西药体系进行重新分类。

3.创建信息中药学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