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

时间:2022-10-31 01:09:09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

第1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贵阳市关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各项安排部署,我市始终坚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确保“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主动对接企业,精准施策,助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快速有序复工复产。

细化“一个方案”,精准施策助力复工复产。制定印发《清镇市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期间住建领域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清疫经发办〔2020〕4号),成立清镇市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期间住建领域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对全市疫情防控期间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强化服务。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包保联系责任制,实行市委市政府领导包保,市人大市政协领导联系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乡(镇、社区)、管委会监管负责“三级包保联系”工作制度,确保建筑工地、房地产企业全面实现复工复产。

强化“两个保障”,推动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切实保障企业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和复工复产物资需求。一是多渠道强化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由项目业主、建筑工地建筑企业提出疫情防控物资需求计划,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管委会等部门,多渠道协调防控物资保障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复工需求,截至3月15日,共协调解决及为企业代购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复工开工疫情防控口罩约21万个,红外线额温枪15把,已根据复工开工需求分配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上。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调配防疫酒精(5L/瓶)共83瓶,84消毒液33瓶 。二是多措施强化生产要素供应保障。采取切实措施,协调砂、石、水泥、混凝土等生产企业优先复工复产,帮助协调解决复工复产工地在材料运输方面的难题,确保复工复产原材料供应。明确“三个主体”,狠抓防疫确保复工复产。一是加强属地管委会、乡镇(社区)、部门协调落实落细复工复产工作。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包保联系责任制,结合部门职责制定企业复工复产作战图,建立日调度、包保联系市领导双日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度的企业复工复产三级调度工作机制。建立企业复工复产问题销号台账,对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实现复工复产。二是强化行业监管、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八看、六查、三问”的“三步工作法”,组织22个包保组深入全市35个重大项目建设工地督促落实防控措施,指导推进复工复产,帮助解决存在困难,一方面要求企业全面执行实名制动态管理,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复市返岗人员核酸检测和胸部CT检查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筑肺炎防控办[2020]33号)文件报社会防控组组织隔离及核酸检测,同时要求企业参照小区封闭化管理模式,每日对进场人员进行常态化体温检测,并做好跟踪记录,对主要施工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等重点部位要定点定时消毒、通风换气、保持卫生清洁。另一方面根据上级相关扶持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草拟《清镇市人民政府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容缺审批、缓缴基础设施配套费、减税降费、企业专项补助、便捷企业信用修复等多方面制定了16条政策措施,明确各部门对应工作职责及保障措施。三是企业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要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企业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认真将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抓牢,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准备,做好“一企一案”,实行疫情防控责任制、健全专人负责制,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并逐级细化责任,每项任务落实到专人负责。在严格落实“开(复)工八条件”、“开(复)工九要素”的前提下复工。落实“四项措施”,帮助企业共克时艰。根据《贵阳市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切实采取措施支持建筑工地、房地产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分类指导,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全方位对全市疫情防控期间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实时调度和指导服务,按照“复工复产前”和“复工复产后”细化工作要求,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包保联系责任制,实行“三级包保联系”工作制度,自2月25日起,全市35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实现100%复工复产。二是为企业减轻燃气使用费用负担。督促燃气公司落实企业生产经营用气“欠费不停供”措施,由企业补缴缓缴的用气费用,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疫情防控期间累计供气量700万m3,预计为企业减免滞纳金4.5万元。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将政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有关团餐、保险和车费补贴等政策通过微信工作群传达和22个包保组下沉工地,指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申报。截止3月15日,指导建筑工地及项目企业申报包车及员工自行返岗补助资金累计8904.5元,共36人,购买保险10人,配餐单位共向企业配送盒饭2987份。四是积极对接,争取上级资金。根据筑府办函(2020)第4号文件第三点“安排补助资金2000万元,对严格执行贵阳市小区防控疫情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在防控疫情期间给予防护用品和宣传用品购置费用补助”要求,已按程序申请资金48万元,并拨付综合行政执法局用于疫情防控期间房开物业小区防护用品和宣传用品的购置。

截至3月15日,省和贵阳市下达我市节后复工35个重大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100%。35个重点项目节前在册职工5208人,累计返岗人数5214人,返岗率100.1% 。库上86个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实际有效投资项目)55个,全部复工,复工率100%。节前在册职工8173人,累计返岗人数8176人,返岗率100% 。推进新开工项目9个,分别是: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金地旭辉枫华城市综合体、旭辉江山城市综合体、中铁置业有限公司城市综合体、百花社区公租房、(铝制)箱包生产基地、铜雀台、河堤村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百花新城至市一医道路项目。

第2篇

 

同志们:

近日中、省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会议,都对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当前严峻复杂形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懈怠,一手抓经济发展不动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xx与湖北地区地缘相近、交流频繁以及春节前后武汉与xx往来人数位居全省前列等严峻复杂形势,我们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结合xx市情果断采取了一系列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措施,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精准施策、有序应对、攻坚克难、严明纪律,实现了安排部署“紧”、排查筛查“细”、医疗救治“快”、疫情监测“准”、基层防控“实”、物资保障“稳”的初步成效,得到了国务院督导组、指导组的肯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市联防联控指挥部,向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战线的全体医护工作者、各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请大家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累计确诊人数仍居全省第二,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仍有急剧增加的风险,加之我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医护物资生产企业,医疗物资一直捉襟见肘、勉强维持。就全国、全省而言,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仍然处在高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期、胶着期。随着重点项目和企业的复工复产,各类学校将来也要陆续开学,人流物流将会不断增加,疫情防控最危险的“窗口期”还没有过去,后期疫情防控还会面临更为艰难的局面,对我市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工作将带来更大的挑战。

各级各部门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持续把既定的各项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坚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面加强,严把入口关防输入、严把扩散关防蔓延、严把聚集关防失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把关键节点抓小抓早抓好,并注重根据疫情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强化和调整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对重点项目、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三产服务业影响较大,大量在建项目停工、重点企业停产、经营门店停业,经济损失尚无法完全统计,但负面效果已经可以预判:一季度xx经济运行必将出现大幅度下滑,甚至负增长。面对稳增长、保稳定的空前压力,我市保持经济增速全省第一方阵、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的任务将异常艰巨。

因此,我们必须在疫情防控力度不减、劲头不松、决心不变的前提下,全力支持、推动企业和重点项目复产复工,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帮扶企业共渡难关,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落实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奔小康的各项任务,努力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更快的步伐把耽误的时间赶回来,把既定的目标实现好,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信心和预期比黄金还重要,要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市场是机体、企业是细胞,健康的细胞才能组成健康的机体。近年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次疫情发生后,市场持续低迷,企业发展遭遇挫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帮扶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一要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刚才xx同志宣读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虽然只有短短x条,但很有含金量,不少内容都是我要求加上去的。比如,我们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xx%以上,市级财政筹措资金xx万元,优先用于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复工,这都是真金白银、刀下见菜的“实货”。比如,我们提出新社区工厂和毛绒玩具文创企业房租减免支持政策在原基础上再延长一年;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非工业集中区内)的企业,也不同程度的减免补助。可以说,这x条政策措施涵盖了用工、房租、贷款、社保、税费、物流、清债、运营等方方面面,希望各县区、各部门尽快把这些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同时鼓励各县区根据自身条件出台更优惠的支持政策。

二要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充分发挥好市稳增长和稳投资专班的统一指挥作用,深化市级领导和部门包联重点企业机制,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政企连心桥活动,包联领导要深入企业,当面倾听企业心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包联部门要派驻联络员驻企帮扶指导、主动靠前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投资审批“一口受理”“容缺受理”“绿色通道”“代办服务”等制度,为客商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对于出台的政策、签订的合同和协议,要一诺千金、坚决兑现;对上级出台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第一时间研究,认真对接落实,让政策早落地、企业早得利;对中省应对疫情即将出台政策措施,要有准确预判,有的放矢提前包装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中省项目和资金。

三要倾情用力暖企稳企。元月中旬召开的“全市开放招商暨重点项目合作推进大会”上,我讲过,企业家在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时,都是在探索中前行、在拼搏中发展、在困境中逆袭。我们很多企业家们来到xx创业发展,投入的是资金、是技术、是全部身家啊!遭遇到当前这样的严重疫情,不少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可能我们扶一把他们就渡过难关、站稳脚跟了,拉一把他们就走出泥沼、柳暗花明了。现在正是政府雪中送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体谅企业的难处和痛处,真心实意帮他们暖心、为他们宽心。

三、发挥好发展“定海神针”的作用,千方百计推动企业和重点项目规范有序复产复工

发展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抗击疫情最有力、最有效的举措。现代社会运行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生产前端的中断必将延迟显现在经济运行的末端,生产环节中断的时间越长,经济恢复运行的时间越久,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更大。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和贯彻中省工作部署,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稳妥有序推动复产复工工作。

一要突出重点、自2月xx日起有序复工复产。凡是对全年稳增长影响大、有完工时限约束、方便疫情防控、投资体量大、涉及脱贫攻坚、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业务的重点建设项目,要全面复工,具体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平镇和安岚高速公路、市体育馆、北环线、长春路、古西城文化园、高新区基础设施、城东基础设施、园区标准化厂房、猪八戒网等,正在建设的xx机场要继续加快施工。凡是有利于疫情管控和基本民生保障的企业,要全面复产。包括并不限于:医疗、粮油、蔬菜、食品、水、电、气、石油、化肥、通讯、运输、公交、市政城管、市扶贫空间、市毛绒玩具“五大中心”、上港“无水港”等。凡是用工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要全面复产或继续生产,主要有华银科技、南水汽配、普瑞达电梯、奥邦锻造、农业种养殖企业、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其他企业和项目,只要能落实中省市规定的规范疫情防控措施,也支持尽早复工复产。政府投资项目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类新社区工厂、毛绒玩具企业也要尽可能早日复工复产,市人社局负责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要严格把关、规范复工。今天印发的《通知》明确了复工复产必须达到的条件,各县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管理要求,加强企业复工的报备管理,主动帮助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复工复产的登记、准备、备案工作,督促业主履行主体责任,按照中省规定的规范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确保健康信息记录到位、防疫物资储备到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达不到防护要求、存在风险隐患的一律不得盲目复工复产。企业复工后要以尽可能小的单元封闭运营管理,严格执行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分餐制、公共区域定时消杀等举措,确保疫情防控不出问题。要督促企业有效保障职工权益,对隔离、留观或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不得随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也不得退回劳动派遣用工。

三要创造条件、保障复工。各级政府部门、中省驻安单位,都要围绕企业复工和项目建设,全力做好用工、融资、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工作,落实专人强化对接,加强沟通交流,实行“一企一策”,认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要千方百计采购口罩、消毒液等基本防护物资,尽快从xx采购消毒液,分发给复工项目和企业,对大型公共场所、宾馆酒店相关部门要免费组织消杀。支持莲花餐饮、睿智餐饮、金州美食、四季酒店以及石泉及食雨、菜字头料理包等餐饮服务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开发满足需求的餐饮品种,加大订单配送力度,既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又能满足复工复产企业后勤保障需要。

四、有知无畏、化危为机,努力在抗击疫情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

越是困难复杂的局面,越能彰显制度优势,越能体现政治智慧,越能考验干部担当。这次疫情不仅让我们看清了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短板不足,也看到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能力恐慌。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增强预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提高战斗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一要科学应对、统筹推进。我反复强调要“做有知无畏的实干家”,“有知”是前提、“无畏”是心态、“实干”是关键。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更要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不能“盲动”更不能“妄动”,要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严禁简单粗暴“一刀切”,强化法治思维、前瞻思维、开放思维、系统思维、市场思维、人本思维,把守正与创新结合起来,把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与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结合起来,不因环境变化而一惊一乍,不因工作繁重而顾此失彼,不因任务紧急而降格以求,不因杂音干扰而自乱阵脚,依法科学有序、精准有力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

二要创新作为、化危为机。抢抓中省关于恢复经济增长、支持疫情防控、改善公共卫生、提升应急能力等政策机遇,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抓紧谋划公共卫生基础项目和医药健康产业项目,补齐全市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创新开放发展与招商引资工作方式,疫情防控期间认真做好“线上”功课,抓紧组织策划重点招商项目,疫情解除之后迅速转向“线下”攻关,积极抢占招商推介与项目洽谈工作先机。抢抓春节返乡人员增多、疫情严控人员外流的大好时机,把大招工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引导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中小企业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在疫情防控相关市场中所涌现出的新机会,在新的业务领域寻找和创造市场机会。

第3篇

(一)严格落实交通建设项目业主的主体责任。在项目前期工作、建设、验收各阶段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将环保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招标文件、合同条款中要落实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并在工程量清单中单列环保措施费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落实专岗专人,统筹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开展环境监理与监测,每季度向属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主动、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监督。

(二)严格落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完善交通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建设单位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信用管理,共同抓好交通建设领域环保工作。

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

(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环评文件未经批复不得开工建设的刚性规定。项目开工前或在建设阶段发生重大变动,需重新报批环评报告的,应及时履行重新报批程序,发生重大变动的路段在环评未重新取得批复前不得开工建设。对自建混凝土拌合站、路面混合料拌合站和碎石加工场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履行审批或备案程序。

(二)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落实环评批复要求,及时施作边坡生态防护、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做到“边施工,边修复项目交工验收前,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照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核查生态环保设施完成情况,并向属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环保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开展项目交工验收。

三、做好前期工作阶段环境保护工作

(一)加强生态选线和生态修复设计。严格避让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确实无法避让的重大建设项目应按规定开展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尽可能避让生态敏感区,确实无法避让的优先采取桥梁、隧道等“无害化”方式穿(跨)越,同时通过设置动物通道、湿地水系连通等设计方案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同步开展生态修复设计,落实生态修复资金,加强植被保护与恢复。

(二)加强环境保护设计。应按照《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环保专项设计中,全面梳理项目全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点位,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细化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完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声敏感路段隔声设施、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监测点位、道路绿化、临建工程污染防治等设计内容。

(三)加强设计成果审查把关。加强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环保专项设计的审查把关,邀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环保行业专家参与设计文件的评审,确保环评报告及其批复中的环保措施要求及其费用纳入设计文件及相应概预算文件。

四、做好项目建设阶段污染防治工作

(一)落实生态敏感区保护措施。生态敏感区属于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关注对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专题报告、环评报告及其批复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全面禁止生活、生产废水直接排放。施工驻地生活污水应优先接入城乡污水管网,无法接入的,应设置化粪池收集,用于农林灌溉。拌合站、砂石料场生产废水和桥梁、隧道施工废水应完善施工场区排水系统并设置三级以上沉淀池,根据排放量和目标水质要求,合理选配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

(三)做好扬尘治理。按照《道路扬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落实扬尘治理工作责任,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和预防施工扬尘预案,深入开展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施工场地严格落实场地硬化、施工打围、洒水降尘、产尘物料及裸土覆盖等环保措施。重污染天气应暂停土石方施工,大风和灰霾天气土石方施工应采取湿法作业。施工便道出入口严格落实道路硬化、配备洗车池、沉淀池、车辆高压冲洗设备、运输车辆覆盖等措施。

(四)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治理。按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相关规定,督促施工单位积极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检测摸底和信息登记管理,做好进出场编码、信息等核实和登记工作,选用排放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来源正规、质量合格的燃油,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与燃料使用台账。杜绝在城市人民政府划定的禁止区域内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五)做好噪声和光污染防治。优化声环境敏感区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施工便道、便桥的设置,尽量远离噪声敏感点位;淘汰落后设备,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因地制宜采用搬迁、隔声窗、声屏障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避免在噪声敏感点位附近夜间施工,途径噪声敏感区的施工车辆应禁止鸣笛、慢行通过。施工现场应对强光作业和强照明灯具采取遮挡措施,减轻对周围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无法有效避免噪声和光污染的施工作业,应做好对周边居民的解释安抚工作,尽量避免投诉。

(六)做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对办公区和生产生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置分类收集垃圾桶,及时收集清运。对施工中产生的树根、不适用填料、建渣、材料外包装带等建筑垃圾应按规定集中收集、清运、处置。临时堆弃的建渣、石料等应及时定期清运,及时进行复绿。对于试验室产生的危险废物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沥青废弃物等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规范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做好防渗措施,委托具有危废资质处置单位进行转运处置,并建立转运及处置台账。

(七)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合理设置排水、截水设施,及时实施边坡防护工程,防范边坡崩塌或滑坡,减少水土流失;严格落实表层耕植土剥离、储存和复垦利用措施;严格落实弃土场先挡后弃和分层碾压措施,确保渣场安全使用;及时取得取、弃土场变更的手续。

五、做好项目环保验收工作

试营运期间,建设单位应自行或委托相关单位开展环保验收调查,依据调查情况对环保措施进行整改完善。在整改完善后,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验收报告应依法向社会公开,并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单位申请备案。

第4篇

一、管理原则

各企业要按照“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担负起本企业(含外包)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

二、管理对象

1.企业属地在我县的县外复工返岗员工及其家属。

2.企业属地不在我县的县外复工返岗员工及其家属,由企业在罗产业链企业负责参照执行。

湖北以及周边重点疫情地区尚未返罗的员工暂时不得返岗。

三、职责分工

乡防控肺炎疫情工作应急指挥部全面领导全乡企业复工返岗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加强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返岗的有关精神。执行县委关于加强我县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返岗研究部署的各项措施。相关工作组、部门及企业分工如下:

(一)复工复产工作组职责

负责全乡企业复工返岗工作,制定全乡企业复工返岗的各项措施,协调、指导、督促各部门、各工作组有关工作,全面掌握全乡企业复工返岗情况。对企业复工返岗管理情况、落实“十项措施”情况进行检查。

1.制定本乡辖区企业复工返岗管理工作总体预案,建立领导小组,落实领导包企制度。

2.负责辖区内企业复工返岗管理工作预案、隔离点现场审核;出具企业县外复工返岗员工通行证。

3.审核企业隔离点设置方案,并帮助企业设立隔离点。

4.督促企业落实复工返岗管理工作,定期巡查,对未严格按照要求落实返岗条件的企业予以停电、停产处理。

(二)部门职责

1.企业业主:来罗复工返岗人员经县体温检测组核对《企业县外复工返岗员工通行证》确认无误后,由各企业在2个小时内将员工接回。

2.集中观察点工作组:制定隔离点标准,指导督促各企业规范设置隔离点。

3.督查督办组:加强督促检查,对不按照要求落实企业复工返岗工作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

4.企业站:指导和监督工业企业落实县外人员复工返岗管理工作。

5.农业服务中心:指导和监督农业企业落实县外人员复工返岗管理工作。

6.市场监督管理所:指导和监督商贸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落实县外人员复工返岗管理工作。

7.公路站:指导和监督交通运输企业落实县外人员复工返岗管理工作。

8.规划站:指导和监督建筑企业(含企业在建工地)落实县外人员复工返岗管理工作。

9.安办:指导和监督企业复工返岗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企业职责

1.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企业(含外包)复工返岗管理工作预案、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报我乡审批。方案内容主要包括:①成立领导机构,明确成员职责、联系人员(小微企业可不成立领导机构但必须指定专人负责);②隔离措施,包括设立隔离场所(地点、面积、床位及必备的防护物资等)隔离人员监管(企业指定专人负责,每天体温监测不少于2次并登记监测情况,安排专人送餐);③防护物资储备情况;④防护措施,包括员工错峰分批分餐就餐,员工个人防护,定期定时消毒消杀,疫情防控宣传等。

2.结合本企业实际,根据企业隔离场所床位数量,妥善做好员工错峰、分批返岗安排计划。

3.员工在隔离期内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上报我乡,并送县指定医院治疗,同时由我乡上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程序处置。员工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后,应报我乡备案。

四、实施步骤

1.企业要严格落实“十条措施”(详见附件1)要求,在

拟复工复产前向我乡报备,经我乡现场审核符合条件后即可复工复产。

2.企业根据实际,提前做好县外复工返岗员工错峰、分批返岗安排计划,制定企业复工返岗管理工作预案、企业安全生产方案报我乡备案;经审核后,汇总报备县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

3.我乡根据企业复工返岗管理工作预案,出具《企业县外复工返岗员工通行证》,并报备县体温检测组。

4.员工抵罗后须签订《县企业县外复工返岗员工承诺书》,由企业携带《企业县外复工返岗员工通行证》,指定专车接回员工。

5.企业接回员工后,将员工安置到指定隔离点,隔离监测14天,解除隔离后报我乡备案方可上岗。

五、违规处理

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督查督办组要加强对本方案实施落实的督促检查。企业未落实本工作方案,造成复工返岗期间发生疫情传播、扩散的,将予以停产停工,并从严从重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根据有关法律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返岗员工谎报瞒报漏报,造成疫情扩散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5篇

6月中旬以来,我市各地连降暴雨,造成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42.69千公顷,成灾面积20.13千公顷,绝收面积4.09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成灾面积8.16千公顷,绝收面积1.65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2.26千公顷,数量3.29万多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13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市委陈荣凯书记和市政府廖小军代市长分别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安排,提出具体要求。为了抓紧抓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努力完成全年的农业生产各项指标任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迅速落实救灾措施,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和秋收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农时,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对于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迅速落实有针对性的抗灾救灾措施,及时组织人员,指导农民群众抢抓季节,切实抓好农作物田管,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一要加强组织调度,加大农机具投入,疏通田间沟渠,抢排农田积水,努力减轻渍涝影响;二要及时落实扶苗、洗苗、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对受灾严重地块,抓好改种补种,确保不误农时;三要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水果、蔬菜等作物,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四要加大稻瘟病等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力度,减轻病虫害损失;五要对受灾茶园和茶苗基地及时排水、培土增肥、适时追肥,及时修复、加固损毁的茶园及茶园道路,促进我市茶产业恢复生产;六要对受淹、受灾的菇房及时清淤排涝、加强通风,菇房、菇床及四周要搞好卫生,进行消毒,并避免高温高湿引发的病虫害。

二、加快修复渔业设施,尽快恢复渔业生产。海洋与渔业部门要根据受灾实际情况及当前渔业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强化技术指导,指导科学养殖,帮助灾后群众尽快恢复生产。一是加快对渔业生产设施的修复工作。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及时修复水毁渔业设施,对冲毁受损的水产苗种场、养殖池塘、水渠护坡等,全力组织疏浚淤泥,对破损网箱、围拦网等生产设施及时检查修复,力争早日恢复生产;二是按照渔业生产补苗放苗的需要,积极帮助联系、调剂当季养殖苗种及时补苗补种,指导投放鱼苗;三是对大面积冲毁的网箱,组织专业人员合理规划布局,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四是开展水生生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鉴于高温期及洪水冲刷后是病害的高发期,要指导养殖户提前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无害化处理病死鱼,重点加强连片养殖池塘和重点养殖区水质和病害的实时监测,除对病鱼进行消毒外,还应采取水体消毒的办法,做到水产养殖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防止疫情的蔓延,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三、深入林区一线指导,尽快恢复林业生产。各级林业部门要全面开展灾情核查,安排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受灾第一线,为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一要发动广大群众开展投工投劳,尽快修复被洪水冲毁、冲垮的林区道路,抓好灾区森林旅游、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防止灾后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人为扩散;二要加强对灾后苗木的管理,开展对受害苗木清洗扶正,培土施肥,促进苗木恢复生长;三要做好灾后保险理赔工作,摸清承保森林受灾面积、程度等状况,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理赔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及时提供资金支持。

四、全面核查水毁情况,尽快抢修水毁设施。目前,省、市已下拨水利专项修复资金220万元,各县(市、区)要尽快将资金分解下达到用款单位,重点用于危及水库、堤坝、闸门安全的水利设施修复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修复,并督促其按有关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一是各类水库必须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度汛方案和汛限水位运行,现已超汛限运行的水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库水位降低到汛限水位以下;二是要抓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对至今仍未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必须采取降低水位甚至放空等措施,确保汛期安全,待除险加固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常蓄水;三是要抓好水毁工程的修复。各县(市、区)水利部门应当在全面做好水毁工程修复方案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做好事关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和安全的饮水、灌溉、防洪、排涝工程的修复;对一些水毁严重、工程量大、投资多的工程,可以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和群众的生活饮水和农田灌溉不受影响。

五、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大灾后无大疫。各地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加强灾害期间和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一要彻底做好消毒灭源。要对因灾死亡和病死的畜禽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对灾害地区畜禽养殖场和周围环境,特别是老疫区,交通沿线和洪水。淹过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二要加强疫情的监测与报告。重点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加大监测的频率和范围,充分发挥全市测报体系的作用,实行日报告制度;三要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免疫,切实做好灾区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乙脑、猪链球菌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的免疫工作,同时加大免疫效果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对免疫抗体达不到要求的畜禽要及时加强免疫,对新补栏的畜禽要及时补免,严防疫情发生;四要加大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力度,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检疫以及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加强畜禽跨县调运监管,防止疫病跨区域传播。

六、加强救灾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各级农业及涉农部门要迅速组织干部、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充分发动群众,切实抓好农业生产自救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一是成立服务领导小组。迅速成立灾后恢复生产指导服务领导小组,组建动物疫病防控消毒工作组、改种扩种工作组、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组、农机抗灾救灾应急服务工作组、茶业及食用菌业受灾后自救技术指导工作组等,深入受灾乡、村和生产一线,帮助指导农民群众恢复生产;二是及时调剂供应农资。农业、供销部门要组织落实灾区恢复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采取各种便捷措施,及时送到灾区农民手里。受冲受毁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面积较大,需动用应急储备种子的县(市、区),应采取灵活措施,按管理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尽早把种子供应到农民手里;三是加大“五新”推广服务。积极开展灾区农民培训,加大“五新”推广服务,特别是灾后恢复生产的适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以进一步提高灾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水平;四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通过采取现场办公等方式,积极为农业企业排忧解难,帮助解决恢复生产的资金问题;五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各地要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重点要抓好对种粮耕地进行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水稻良种实行补贴、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等支持粮食生产有关政策的落实,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同时,农业、工商、供销、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灾后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违法行为,防止不法农资经销商利用救灾时机哄抬农资价格、销售伪劣农资产品。

第6篇

关键词:水库工程;水土流失;编制方案;投资估算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水库项目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担负着防洪、发电、灌溉和供水等重要任务,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水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弃土弃渣、填筑和开挖等施工活动容易加剧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建设工程而产生的弃土弃渣达到96亿t、造成约为312万hm2的水土流失面积,并且水土流失量也达到了9亿t,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状况是十分严峻的。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是预防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因此,环境监管部门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最大限度减缓工程建设中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

1项目概况

某水库本工程是以灌溉、供水为主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由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工程区、料场区、渣场区、灌溉及人饮供水系统区和水库淹没区等组成。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96.32hm2,其中施工区面积52.82hm2,淹没区面积43.50hm2。

水库淹没总面积43.50hm2,水库淹没区列入项目建设占地,属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单位要做好库岸的防护工作,本项目不再对该区进行预测和布置措施。

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2.1主体工程方案的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

从水土保持角度评价,首先坝址、料场、渣场附近没有易发泥石流,崩塌滑坡危险等不良地质环境;同时也无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点、生态脆弱区、重点试验区,没有占用全国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2.2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与评价来看:主体工程在此阶段只对建设区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要求,没有考虑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因此本《方案》将结合现场实际调查结果,在分析预测各建设区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补充、完善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103.82hm2,其中项目工程建设区面积96.32hm2、直接影响区面积7.50hm2。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6个一级区,包括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工程区、料场区、渣场区和灌溉及人饮供水系统区以及相应的23个二级区。

4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

4.1 大坝工程区

(1)工程措施:在放水隧洞出口开挖面上侧新增浆砌石排水沟拦截山体来水。

(2)植物措施: 在大坝周边混合栽植小叶女贞和小叶黄杨形成绿篱,栽植刺槐形成防护林,在开挖地表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恢复植被。

(3)临时措施: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2 施工生产生活区

(1)工程措施:对施工结束后能恢复成耕地的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而材料加工场邻近河岸,设计浆砌石挡土墙对场地土石回填渣进行拦挡。

(2)植物措施:对施工结束后的临时占地种植绿肥植物进行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肥植物选择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3 道路工程区

(1)工程措施:对施工结束后道路临时占地可进行植被恢复的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对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边坡路段设计浆砌石挡土墙进行拦挡。

(2)植物措施:对施工结束后的道路临时占地考虑种植绿肥植物进行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肥植物选择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4 灌溉渠系区

(1)植物措施:对渠系两侧空闲地考虑种植管理粗放、生长迅速的草种进行植被恢复,绿化植物选择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5 料场区

(1)工程措施:对施工结束后料场占地进行植被恢复的土地整治。

(2)植物措施: 对施工结束后形成的开采空地和剥离面采取乔木、攀援植物和撒草相结合的绿化方式,乔木选择刺槐,攀援植物选择爬山虎,撒草选择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土工布的临时覆盖和临时排水沟的临时排水。

4.6 渣场区

(1)工程措施:对弃渣结束后渣场占地进行的土地整治,同时在进行弃渣前修建排水沟排弃上游来水,修建挡渣墙拦挡弃渣。

(2)植物措施:对弃渣结束后渣体表面种植绿肥植物进行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肥植物选择撒播三叶草和大翼豆混合草籽。

(3)临时措施:新增土工布的临时覆盖。

4.7 移民安置区

受主体设计报告设计深度的限制,该区主体设计只估算了相应投资,未对其进行具体的设计,需由具有相关资质的部门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施工,因此方案只能定性的补充一些治理措施和估算相应水保投资以满足整个防治体系的要求, 为下阶段的设计和施工单位作为参考,具体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需根据下阶段设计进行针对性的布设。

4.8 水库淹没区

该区主体设计报告中由于侧重点不同, 只对淹没区的淹没人口、淹没专项设施进行统计。该区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改变了岸坡的地质结构而诱发滑坡、崩塌等产生而造成,具有不确定性,方案不考虑具体治理措施,但由于该区属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业主要不定期进行巡查,发现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要及时治理。

5水土流失预测

经预测,本项目建设将扰动原地表面积52.82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52.82hm2。本项目施工准备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0.6h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207.15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85.83t;施工期水土流失面积为48.94h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6903.73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789.70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4.49hm2,若未对工程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则在自然恢复期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387.89t,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73.81t;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7498.77t,新增水土流失6149.33t。

主要的水土流失区域为大坝枢纽区、料场区、渣场、道路区、生产生活区和灌溉渠系区;主要的水土流失时段为施工期;水土流失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为施工生产生活区、料场区、弃渣场区和道路工程区。

6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本项目方案设计水平年时的目标值为试运行期目标值,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拦渣率95%,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根据不同防治分区、不同措施种类的典型设计推算,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为:

1)枢纽工程防治区:①工程措施:综合护坡750m2、挡土墙105m、土地整治0.57hm2;②植物措施:狗牙根(黑麦草)0.57hm2;③临时措施:表土剥离3890m3,临时土袋拦挡690m、临时排水沟750m、沉沙池1座。

2)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①工程措施:土地整治1.13hm2;②植物措施:狗牙根(黑麦草)1.13hm2;③临时措施:表土剥离1130m3、临时土袋拦挡270m、临时排水沟420m、沉沙池2座。

3)道路工程防治区:①工程措施:综合护坡2130m2、挡土墙280m、排水沟320m、土地整治1.07hm2、沉沙池4座;②植物措施:种植金银花2222株、狗牙根(黑麦草)0.27hm2;③临时措施:表土剥离2883m3、临时土袋拦挡2883m。

4)料场防治区:①工程措施:土地整治3.54hm2;②植物措施:种植金银花7304株、狗牙根(黑麦草)0.22hm2;临时措施:表土剥离1300m3,临时土袋拦挡1300m。

5)渣场防治区:①工程措施:挡渣墙730m、截水沟1615m、土地整治5.26hm2、沉沙池5座;②植物措施:种植金银花5786株、刺槐14000株。

6)灌溉及人饮供水系统防治区:①工程措施:综合护坡27160m2、土地整治6.48hm2;②植物措施:种植金银花3960株、狗牙根(黑麦草)5.15hm2;③临时措施:表土剥离23570m3,临时土袋拦挡23570m。

7水土保持监测

根据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重点防治区域的划分和水土流失特征,确定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地段为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料场区、弃渣场区和道路工程区;灌溉及人饮供水系统区呈线性分布,范围大,作为一般监测地段进行巡查监测。

8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796.89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列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28.20万元,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768.69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中,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资770.48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6.41万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资中,工程措施391.77万元,植物措施61.42万元,临时措施70.85万元,独立费用2012.82万元(其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68.00万元,水土保持监理费15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84.00万元),基本预备费43.61万元。本《方案》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98.64%,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51%,土壤流失控制比1.27,拦渣率98%,林草植被恢复率99.32%,林草覆盖率35.46%,可以实现设计水平年的防治目标。

9结语

通过探讨水库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①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及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方案,以确保前期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②在水库项目主体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按设计同步开展挡土墙和截排水设施建设,并及时调运土石方,严禁乱堆乱弃;土石方集中开挖时期尽量避开雨季;③项目的建设应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确保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建设项目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污染场地;修复;环境监理;工程监理

土地是人类生活及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用土地较少,城市土地资源尤其紧缺。目前,工业企业关停或搬迁产生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场地,不仅不利于土地开发再利用,产生的环境风险及危害还会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长远的影响。因此,对污染场地开展修复治理或风险管控,已成为社会发展、改善城市人群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近些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已逐渐意识到污染场地问题的严重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技术等推动污染场地治理工作,为其它城市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各地污染场地情况不一,导致修复治理工作难度和复杂度升级,而部分施工队伍的修复技术水平、环保专业能力等无法确保修复工程及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落实,因此,修复工程引入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合作等方式进行过程监督和管理,严格把控修复工程每一环节,从而提高修复工程质量和进度,推进修复工程顺利完成,使土地重新具有开发利用价

1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特点

紧迫性,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受污染的土壤不仅无法开发利用,且隐藏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已对生态环境及人居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风险隐患,亟需开展修复工作。多样性,受污染的土壤由于污染成因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因子均不相同,呈现多样性和复合型特点,如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复合性污染等。专业性,由于污染场地的污染类型及修复技术难易程度不同,且修复时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修复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程,不仅需要专业的修复设备及施工人员,还需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专业的监理人员。

2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在场地修复项目的区别及联系

在进行污染场地修复项目之前,明确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在场地修复过程中确定各自职责范围,更加高效开展现场工作。

2.1区别

工程监理工作对象是修复工程本身及与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相关的事项,其监理内容主要是围绕工程施工建设而开展,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技术、工程进度、施工款项等,总体而言是“质量、进度、投资管控”。工程监理应实地监督管理,了解施工款项的流向使其被科学合理化的使用,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同时应严格检查施工设施建设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了解搭建的脚支架、用电是否安全,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另外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管,使其在规定期限内按时竣工,有利于控制整个工程的预算管理。环境监理工作对象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受工程影响的外部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环境监理依据项目环保技术文件,监督施工过程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及生态保护等措施的落实,并采取环境监测等手段来校验落实效果,实现修复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通过解决修复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不断提高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的质量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修复工程又是环保工程,修复效果是通过效果评估验收的重要条件,修复施工内容同样是日常监理重点,因此,环境监理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环保专业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工程专业知识。

2.2联系

首先,两个监理方都是由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专业咨询单位,都需要签订监理合同、确定项目总监、成立项目监理小组、制定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作原则;其次,两方监理工作依据主要为项目修复技术文件,例如修复技术方案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监理目标是一致的;再次,就监理的工作时段而言,两者都需要从项目开工时介入,至修复项目整体施工结束;最后,现场监理期间,两者应加强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对共性问题共同讨论及监督,使其达成一致意见,促进修复工程有序开展。

3工程监理的工作重点

工程监理是指工程监理机构受到修复项目主办单位的委托,根据相关工程监理法律法规、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安全质量标准、采购材料文件及签订合同,在施工阶段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成本、工程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确保工程安全竣工。污染场地需要进行修复的重要原因是严重影响了土壤及水资源质量等,工程监理在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工程监理的重点和核心,其中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施工材料质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都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工程监理对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关注施工前期各项临建设施的建设质量、施工进度、修复工程量等,例如开挖及修复大棚搭建、临时码头及硬化地面建设,修复期间重点关注修复机械及施工材料的配备情况、污染修复区放线、淸挖修复后基坑复核、污染土壤外运进度及过磅计量等。

4环境监理的工作重点

环境监理的工作定义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修复项目主办单位的委托,根据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项目修复技术方案、施工方案、环评文件及批复等要求,对修复过程实施专业化的环境咨询服务,协助及指导修复单位落实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或降低修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环境监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开展:

4.1施工前期阶段

施工前期阶段主要涉及工程设计资料审核及前期临建设施建设。首先,应尽量提前介入项目设计阶段,深入研究项目技术报告及环评文件,以此为依据严格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环保专项设计方案,判断拟采取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防治措施是否全面和可行,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施工计划、环境目标、监理重点,并制定环境监理工作实施细则。其次,正式修复施工前,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审核确认的施工方案,完成各项临建设施及环保设施建设,例如:硬化地面、密闭大棚、废水及废气治理设施等建设,确保具备下一步修复施工的开工条件。

4.2修复施工阶段

在修复施工阶段,环境监理既要关注施工内容和修复效果,还要重点关注二次污染防治落实情况。首先,严格监督施工单位采取的修复技术、施工范围、使用药剂等是否与修复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一致,例如:基坑开挖范围及深度、修复设备配备情况、药剂种类及添加比例等,对于发生的变更要督促其履行变更手续再行实施。其次,修复施工过程伴随着二次污染的产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是环境监理的重中之重。废气方面,应尤其注意修复过程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修复区域建设密闭大棚以减少有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并配备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有组织达标排放,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控制手段。同时,还应关注施工扬尘,裸土区域应及时覆盖;日常巡视期间对异味逸散较为明显的区域应配备气味抑制剂进行喷洒。废水方面,应监督各类废水是否设置有效的收集系统和废水处理装置,对于露天的临时堆场及施工区域应注重初期雨水的收集,防止受污染的雨水对非修复区域产生二次污染,如发现原有埋地污水池并存有污水,应及时报告并专题进行处理。噪声方面,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应检查是否配备消音降噪设备,周围是否建立噪音隔离带,并严格规定施工时间,避开周围居民休息时间。固废方面,各类修复施工产生的次生危废应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落实处置去向,并对危险废物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对于修复期间清挖出的不明物质或易燃易爆物质,因及时上报并专题进行处理。

5修复场地监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

5.1监理工作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数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及要求,保障修复后的场地达到预期修复效果,国家生态环境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污染场地调查、修复及效果评估工作管理文件、环保标准及技术导则,但作为修复阶段重要监督管理手段的监理工作却还没有从国家层面确认其工作定位并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因此,环境监理及工程监理在开展场地修复项目中仍面临以下诸多问题:①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在修复项目中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工作规范等未有统一要求,容易导致现场监理工作产生各干各的、互不沟通、处理问题无法产生统一意见等情况影响修复工程质量及效果。②两者监理工作存在交叉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部分项目容易存在相互替代的包含式工作模式,强化了主导一方的监理工作却又弱化了另一方的专业要求,无法发挥各自所长做好监督管理。③修复项目监理人员队伍仍较为薄弱,缺乏专业性。

5.2完善意见或建议

(1)逐渐完善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制度。在法律层面确立相关监理工作的合法性,使监理工作有法可依,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同时设立专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从事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培养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进一步保障工程质量。(2)加强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合作。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监理对象及监理内容等均不相同,因此在修复时应该明确双方的职责范围,但是两者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应该协调两者之间的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监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工程监理过程中涉及环境问题,双方需要制定科学的监理方案,使修复工程顺利竣工。(3)环境监理提前介入。污染场地不同于一般的建设修复项目,应该将环境监理工作从修复工程开始之前提前至污染场地实地调查中,因为污染场地在废弃之前是一些生产化工产品的工厂,在工厂拆迁之前,让环境监理机构介入管理工作,在遗留的生产设备、管道、废构筑物等进行合理的安置、拆除的过程中进行相关专业指导,降低拆迁及后续修复的环境风险。

第8篇

乡镇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一、专项检查工作情况

根据XX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经济运行办公室的《关于开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镇于2020年5月1日上午紧急发动全体干部走访辖区内企业及县城XX工业园二期、三期已复工复产工业企业,比照《低风险地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检查表》中各项检查内容,逐一对已复工复产工业企业进行核验,并同步深入企业进行疫情期间外籍人员来庆的排查管控和“五一”假期期间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二、发现典型问题情况

一是食堂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未严格落实分时取餐、间隔一米以上独立用餐要求;二是未制定疫情应急预案或预案制定针对性不强;三是配发防护用品不符合防疫要求,部分职工未佩戴防疫口罩、更换口罩不及时;四是企业对员工防范新冠肺炎的宣传培训力度还需加大。

三、问题处理情况

一是成立机动督导小组,平时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开焊检查,督促企业在员工就餐等聚集性活动中进一步采取规范措施;二是对辖区内的企业采取责任帮包到人制度,逐一比对企业应急预案,对没有应急预案的,督促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做好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预案不健全的,督促整改到位,并做好监督实施工作;三是为防疫物资不足的企业,提供防疫物资的支持,督促企业为员工定期开展防疫知识培训教育,确保把风险降到最低。

XX县XX镇人民政府   

2020年5月2日

第9篇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供需矛盾关系日益突出,从而导致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增强。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启动的以省为单位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表明,我国矿山数量多,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大,开发方式粗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滞后,矿产资源的开发已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及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灾害隐患日益加剧,破坏地形地貌及大量的土地资源,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矿山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广西作为全国的矿业大省之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同样严峻。因此,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研究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广西目前在册的矿山,主要以分布面广的非金属矿产和小型有色金属矿产为主,开采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由于过去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开采设备简陋,采矿方法不当,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民采盗采现象突出,加上多数采矿权人防灾及环保意识薄弱,造成目前广西矿山地质环境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对于露天开采矿山,由于多数矿山未按开采设计方案进行台阶式开采,露天采场形成高陡边坡,边坡稳定性较差,且基本无支挡防护措施,易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对于地下开采矿山,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石随意堆放于废石场内,废石场无拦挡和排导工程,暴雨季节易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另外,采矿过程中因抽排、疏干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导致矿井周围居民房屋的墙体开裂;另外,矿山生产排放的尾矿水、矿坑涌水、废石淋滤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毒有害重金属含量和药剂残余含量均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周围村屯居民生活饮用水构成威胁。如南丹车河矿区选矿废水排放,造成刁江水质恶化,水中的有毒有害元素明显超标。

1.2含水层破坏

采矿过程中,长时间抽排地下水,将导致含水层顶底板结构的破坏,导致矿山周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严重则导致周围井泉干涸、水质恶化等,给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1.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露天开采最为直观的表现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它是一种高速、大规模改变自然景观的生产活动,采空区常常形成较深的露天采坑以及高陡危险边坡,对原有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产生严重的破坏。如大新锰矿矿区、岑溪糯垌花岗岩矿区等。1.4土地资源破坏广西拥有锰矿、铝土矿、非金属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采用露天开采,不仅破坏了矿山周边地质环境,而且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压占或挖损破坏。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上述表明,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相当严峻。因此,探讨不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以及针对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的破坏等的治理恢复存在的技术问题,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2.1崩塌、滑坡防治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露天采场边坡以及废渣堆放边坡。可采用的防治措施有支挡工程(抗滑桩、挡土墙),加固工程(锚索、锚杆、注浆加固)、削坡工程、压脚工程,同时配合排水工程、护坡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等次要治理工程进行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其中抗滑桩支挡使用的较少,挡土墙支挡最为常用,且挡墙高度一般不宜高于6m,特别是膨胀土地区,高于3m的挡土墙经常失效;锚索、锚杆、注浆加固等加固工程措施是露天采场边坡比较实用的防治措施之一,但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中,实际设计使用的较少;削坡工程是露天采场边坡常用的防治措施,通过边坡稳定性验算,降低采场最终边坡角,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比如广西南宁盆地、宁明盆地、百色盆地等地区,露天砖用页岩矿往往具有膨胀性,开采设计方案中设计的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较高,一般45°左右,这样的边坡角对于膨胀土边坡而言是不稳定的。因此,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法就是采取削坡工程。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建议该类露天采场最终边坡削坡至30°。此外,排水工程、护坡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辅助工程,往往也是必要工程。

2.2泥石流防治

泥石流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即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水源条件。三大条件对泥石流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地质条件集中反映在泥石流形成的松散碎屑物质方面,矿山生产排放的废渣、废石、废土是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物源;沟谷发育、山坡坡度较陡、相对高度大等,是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地形条件;丰富的水源是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广西而言,主要来源于降雨,而强降雨季节往往是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季节。泥石流地质灾害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沟道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两类。因此,根据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及类型,应采取相应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①消除物源,即清理废石、废渣、废土等可能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松散物源;②支挡工程,即当清理物源的成本过高,或无场地用于堆积清理的物源时,需采取修建拦渣墙、拦砂坝、格栅坝等永久性工程,防止废渣、废石等物源向下游迁移;③消除水源条件,即通过修建排水和排导工程,如截排水沟、涵管等工程,防止地表水汇集至废渣场、废石场内;④植被恢复工程,即通过覆土种草,坑栽植树等措施恢复植被,因为植被能起到降低雨水对堆渣体、坡体的溅蚀,减小地面径流,并对土体有加筋的力学效应。

2.3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防治

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大量抽排地下水、采空区面积大、开采矿体埋深小或强采保安矿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易引发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其中,因矿山生产建设和长期抽排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可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防渗帷幕等工程措施,控制塌陷带上的地下水位下降及其发展;已经稳定的地面塌陷带,应采取土地平整等工程措施治理,而土地平整所需回填土材料、回填高度、回填先后顺序等应严格控制。地下大面积采空区导致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可采取废石回填采空区、优化矿山开采设计、顶板管理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灾害的发展;已稳定的采空地面塌陷、地裂缝,则应采取注浆加固、土地平整及排水工程综合进行治理。#p#分页标题#e#

2.4地下水污染防治

广西在建的矿山,尤其是中小型有色金属矿山,井下采矿排放的矿坑涌水、废石场淋滤水以及选矿产生的尾矿水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浓度高于居民生活饮用水标准,直接排放将污染地下水资源。常用的防治措施是修建沉淀池,对废水进行物理、化学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2.5含水层破坏的防治

含水层破坏的治理,包括对含水层顶底板结构破坏、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及水量减少(或疏干),以及造成矿山周边供水困难的处理等。含水层顶底板结构破坏的治理,主要是采用防渗帷幕工程,封堵含水层顶底板破坏处周围的含水层,避免造成地下水的流失,治理恢复其隔水层功能。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的治理恢复,可采用防渗帷幕拦截主要导水通道及对自然溢水平硐封堵等堵截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减少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溢出,减少疏干排水量。水质恶化的治理恢复,亦可采用防渗帷幕工程措施对顶底板破坏处周围的含水层进行封堵,防止已受污染或不良水质的含水层与主要的供水含水层相串通。

2.6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防治

矿山生产建设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治理恢复,可分为边坡治理类、场地整治类及井口整治类。其中,边治理类主要可以采用削坡、边坡加固、护坡等工程,并常常配合部署排水工程及植被恢复工程;场地整治类的治理措施包括土地平整工程、防排水工程及植被恢复工程;井口整治类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对废弃井筒进行封堵。

2.7土地资源破坏防治

矿山生产建设往往造成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压占、挖损及污染破坏,使土地失去原有耕作用途。因此,矿山在生产建设前,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尽量避免占用基本农田,且尽量少占用土地资源,对于已破坏的土地资源,应根据污染破坏程度恢复土地耕作用途。

第10篇

一、全市农业生产受低温冻害情况及造成的影响

截至2月21日各县(市、区)上报统计,我市受低温冻害影响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为8.3042亿元。全市7个县(市、区)的76个乡镇、1443个村屯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天气的影响,受灾农业人口达117.36万人。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为361.8万亩。受冻害最为严重的是甘蔗、蔬菜、香蕉、指天椒和新种的春玉米,如宁明明江千亩蔬菜,龙州下冻5000亩黄瓜,扶绥渠黎千亩香蕉,天等龙茗500亩指天椒,天等进结200亩玉米等受灾特别严重。农作物绝收面积达到74.7万亩,其中果树1.3万亩,蔬菜达1.573万亩,春玉米烂种死苗达1.556万亩。

(一)粮食作物受灾面积为3.686万亩,因灾减收2091.62吨,绝收面积2.036万亩,其中玉米受灾2.419万亩,红薯受灾1.12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07.7万元。

(二)甘蔗受灾面达100%,面积为337万亩,成灾面积230万亩,因灾减产110万吨,其中69.79万亩宿根蔗和新植蔗因生长点受寒严重,需重新补种。因冻害造成甘蔗用种紧张,将有150万吨入厂原料蔗改做蔗种,由此造成本榨季预计减少入厂原料蔗26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7.15亿元。

(三)蔬菜受灾面积为12.34万亩,其中马铃薯受灾2.018万亩,减收33887吨,直接经济损失3384万元。

(四)果树受灾面积为8.796万亩,绝收面积1.303万亩,经济损失为7950.86万元。

此次持续低温天气对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春耕备耕工作进度。因持续低温天气的影响,一些春玉米、西瓜等作物无法按时令正常播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春耕备耕工作的进度;宿根蔗的开垄松兜工作也因低温天气不能开展,还有70万亩左右的宿根蔗和新植蔗需重新补种。二是甘蔗种紧缺。今年有将近200万亩的新植蔗面积,共需蔗种约200万吨,由于长时间受冻害,大部分甘蔗已不能留种,因此今年甘蔗种将严重短缺。三是影响冬种作物的收成:持续低温天气给蔬菜、马铃薯等冬种作物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仅蔬菜预计减收33887吨,农民从冬种方面增收的压力增大。四是影响蔬菜正常上市。由于持续低温天气时间过长,我市蔬菜受灾范围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蔬菜供应脱节,导致市场蔬菜价格上扬。

二、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我市各级农业部门面对持续低温天气,积极应对,整合全市农业部门技术力量,迅速投入到防寒抗冻工作中,取得了农业抗灾救灾的初步胜利。截至2月21日统计,全市共投入抗灾资金5059.2万元,累计投入抗灾机具8815台,投入抗灾人数64.838万人,清沟排水6.896万亩,覆盖地膜和搭拱棚等保温措施17.432万亩,增施有机肥10.13万担,抢收甘蔗39.898万亩,抢种蔬菜2.175万亩。

(一)领导重视,行动迅速。我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市有关防冻抗寒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到领导高度重视,思想不放松,行动不迟缓,措施强有力。1月28日,我局及时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议传达有关领导批示和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并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四位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二层机构负责人组成。同时,立即组织派出5个抗灾工作组,深入抗灾救灾一线,调查灾情,派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重灾乡镇指导帮助农民采取应对措施做好防冻抗寒各项工作。工作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第一手资料,拿出应对措施,为抗灾救灾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此外,我局还制定了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做好应急值守工作,严格实行每日一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二)精心组织,措施有力。我局指导各县(市、区)针对不同农作物、不同地区、不同受灾程度,认真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生产救灾方案和救灾措施,降低农业生产受灾面积,减少农民经济损失。###县农业局制定并向全县农民印发了《冬季农作物防冻抗寒技术措施》1万多份,同时,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并及时向县政府申请了10万元抗灾专项资金,用于防冻抗寒抗灾物资的组织调配和补助。截至目前,全县5000多亩冬种黄瓜已全部覆盖;春植蔗采取地膜覆盖6000多亩。针对已受灾的农作物,该局正积极组织调拨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提前做好灾后生产恢复准备工作。%%县农业局组织农技人员分赴各乡镇指导群众进行防寒防冻,主要采取保暖御寒、开沟排水熏烟、加强肥水管理、加强种苗护理等措施开展生产自救。*县农业部门深入生产第一线发动广大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引导群众天气回暖后积极投入恢复生产,尽快进入春耕高潮,扩大种植蔬菜等短平快作物尽可能加快生产步伐,产出产品投放市场。*县创新工作方法,利用短信等信息网络,把抗灾救灾政策、家禽防寒、甘蔗护理、指天椒防冻等措施和方法,发送到灾区和困难群众手中,及时解决群众防寒抗灾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与此同时,我局积极协调农资等部门,及时掌握种子、农膜、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备和供应情况。做好农作物种子种苗,特别是春玉米种子和速生蔬菜良种、肥料、农膜等救灾物资的调运和供应放发,待天气好转,能迅速开展春玉米和蔬菜的补种工作,确保粮食增产和蔬菜的正常供应。

(三)部署及时,效果明显。春节收假后的第一天,我局立即召开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做出的重要指示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署,迅速研究部署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我局按照自治区农业厅“冬季损失春夏补、山上损失田里补、种植损失加工补、农业损失外出打工补”的总体思路,动员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干部、技术员紧急行动起来,克服困难,迅速掀起农业灾后恢复生产的高潮。当前,除抓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工作外,还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着重狠抓五个措施的落实:一是组织群众及时抢收受灾农作物,重点做好可收获的各类蔬菜的抢收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二是做好种子种苗的调剂。特别是春玉米种和速生蔬菜种的调运和供应,确保粮食增产和蔬菜的正常供应。三是重点抓好受灾农作物的管护工作。做到及时施药防治,防止病虫发生蔓延。四是抓好灾后改种增收示范点,大力推广“三免”和“三避”技术。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做好灾后改种增收工作。五是落实好人员和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截至目前,我局的5个工作指导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指导工作已达110多人次。由于措施得力,据2月21日统计,全市春播春种面积已达98.5万亩,其中,春玉米已种19.04万亩,比去年同期快75.8%,烂种死苗玉米田块已基本完成补种工作。

(四)宣传到位,技术到户。为使广大群众能科学进行防寒抗冻,开展生产自救,我局结合我市实际,针对我市几种主要越冬作物受灾程度,制定了具体的防寒措施,第一时间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各县(市、区)农业局均召开了农业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现场会,还通过分发传单、出墙报等方式广泛开展生产救灾技术培训与宣传,使各种救灾技术迅速传遍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及时掌握基本的防寒抗冻措施。全市农业系统1000多名技术干部放弃节假日,发挥连续作战的精神,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现场指导。据统计,自冻害发生以来全市农业部门共举办各类抗灾救灾现场会147场,其中甘蔗现场会106场、玉米现场会8场,水果现场会11场、蔬菜现场会22场。

(五)加强服务,保障流通。春节期间,正是农产品购销两旺时期,我局工作人员利用休假时间,积极加强与交通、交警等部门协调,畅通“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农产品快速、有序流通。同时,加强供求信息,促进产销有效衔接,确保冬种时令农产品不断挡、不脱销。自低温天气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及时向农民寒流信息和农产品供求共1500多条。

三、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开春以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春耕备耕工作。但是,自1月中旬以来我市遭受了罕见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我市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是春耕备耕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二是西瓜、南瓜等农作物移植工作不能进行,有少部分瓜苗被冻死;三是冬种作物的管理和采收工作受阻;四是甘蔗的种植和宿根蔗的开垄松兜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因部分宿根蔗冻害严重需翻种,甘蔗种植工作任务要比往年加大100万亩左右。预计今年春耕生产进度比去年慢15日左右。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面对困难,积极应对,立足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一手抓当前抗灾,一手抓春耕备耕,当前主要工作是积极筹备春耕农资,加大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培训力度,确保下一阶段的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具体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一是春播春种进展良好。截至2月21日,全市春播春种面积已达98.5万亩,其中,甘蔗完成79.46万亩,春玉米完成19.04万亩,抢种蔬菜2.18万亩,水果完成备耕1.75万亩,占种植计划的70%,剑麻完成备耕3500亩,占种植计划的11.7%。

二是农资就位正常。种子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水稻、玉米种子已备均占需用种的92.3%,水稻种到户46.2%,玉米种到户90.5%。农药储备已完成总需求的63%,农膜储备已完成总需求的91%,化肥储备已完成总需求的88%,各类农资基本能够满足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的需要。

三是培训力度加大。各级农业部门结合抗灾救灾工作,针对当地农作物受灾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组织技术干部上门指导春耕生产。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工作队1.27万人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52期,培训人数达13.68万人次,印发各类资料18.7万份。

四、存在问题

(一)资金缺乏。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对抗灾救灾经费都给予优先排,但是由于当前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所需的物资和人力较多,需要相当大的一笔资金投入,因此,目前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仍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

(二)劳力不足。当前正是甘蔗砍运高峰,加上外出打工的劳力也陆续回程,能真正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的农村劳力明显不足。

(三)有机肥不足。农作物防寒抗冻均要通过增施腐熟有机肥来提高土温,由于农民对今年低温天气准备不足,目前全市均出现了有机肥短缺的问题。

(四)甘蔗留种不足。由于甘蔗受冻害时间长,生长点受冻害严重,大部分甘蔗不宜留做种苗,需补种的宿根蔗也达到70万亩之多,今年新植蔗用种将严重短缺。

四、下一步工作应对措施

(一)高度重视,狠抓农业抗灾救灾工作不放松。各级农业部门要克服疲劳厌战情绪,继续紧绷农业抗灾救灾这根弦,做到周密部署,科学指挥,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和春耕备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第一线,指导帮助农民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今年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二)密切注意冻害动态,及时做好天气回暖后恢复生产工作。各级农业部门将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动态,及时掌握冻害情况,结合当前春耕备耕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有效方法,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抵御冻霜的能力,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农作物在天气回暖时,主要采取剪除冻坏枝叶、追施速效肥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促进恢复生长。

1、对甘蔗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对轻度受害的蔗田,应留足蔗茎,确保补种和新植蔗用种需要;对中等受害的蔗田,要广泛发动群众抓紧砍收入厂,待天气回暖后抓紧对新植蔗喷施叶面肥和田间管理;对受害严重的蔗田,要优先砍收,砍完后留宿根的要尽快盖上地膜或蔗叶,待天气回暖后及时清除冻死幼苗,待植株恢复生机后,全面追施一次腐熟有机肥和速效肥作苗肥,促进其恢复生长。要做好甘蔗用种的留种护种工作。从现在起各县(市、区)要把新砍的甘蔗能留种的全部留种,确保新植蔗的用种。

2、对蔬菜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对新种植不耐寒的蔬菜品种(如瓜、豆、茄果类蔬菜等)进行畦面地膜覆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植株抗寒能力。对冻害较严重的菜田,抓紧时机翻犁菜田改种速生类蔬菜。对轻度受害马铃薯,在冷尾暖头时指导农民及时喷施农药防治晚疫病;对严重受害的马铃薯,做好改种春玉米、早稻和花生的准备。

3、对玉米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对烂种死苗的玉米田块,要做好清沟排水,带天气回暖后及时补种;对受害较轻的玉米,要及时开沟、清沟排除积水,加盖薄膜防寒,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及时喷施叶面肥。

4、对果树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幼龄果树可采取覆盖、灌水、喷施高钾叶面肥等措施;对未能收获的香蕉果实要套上香蕉双层防寒专用袋,另外对植株除了增施热性有机肥(土杂肥、猪牛粪等)外,可采取灌水、蕉园薰烟,蕉芽顶部套薄膜袋等措施。

(三)种子部门做好玉米、水稻种子储备、调运工作。农技部门要深入指导农民抢种速生叶菜,抢生芽苗菜,抢育果菜秧苗,保证市场供应不断档。

第11篇

[关键词]水利建设 生态环境 影响 恢复

中图分类号:U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208-01

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是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更是全球性的人类生存问题。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反思,进而提出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促进社会发展的理念在经济建设中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水利事业中也同样。目前,水利事业中最重视的是如何恢复生态平衡问题。

1.大型水电站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是整个社会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水电工程施工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性的工作,并且在日后运行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社会的逐渐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对环境的各种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型水利水电建设的改善和发展。通过对目前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分析,发现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给生态造成影响。

1.1 大型水电站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型水电工程,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简单化和舒适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水电工程在给周边区域提供充足电能的同时,也作为坚实的发展基础,极大程度的促进了水利事业的进步。并且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还起着防洪减灾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抵抗自然灾害,为生活在水利水电设施周边区域的人民进行生产、生活和工作都提供着充足的电能,改善水利水电设施周边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1.2 大型水电站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大型水电站本身特点是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复杂,因而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会导致施工区的地形地貌发生较大的变化,给下游的人民生活带来困扰。并且会一定程度上破坏森林植被和土壤环境,出现土壤污染、土地沼泽化等问题,土壤侵蚀力降低,易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雨季易出现溅蚀、细沟侵蚀等问题。同时大量的施工改变了地质结构和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很容易造成地形变动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水工程建设中,调出的水也会破坏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容易引发严重的生态污染和生态危机,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的挖、修、加固等方式严重的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地表严重,失去原有的植被防冲固土能力。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引发冲刷、垮塌等问题出现。

2.面对大型水利水电设施的影响所采取的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探索水电站建设施工的具体情况并研究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对于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1 植被保护措施

保护植被的过程中,要注重建设好基本农田,保持水土不离基本农田的建设方式。营造水土保持或者水源涵养林。水土的流失主要是受到植被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因而防治水土流失是对症下药的方式。除了采用工程措施外,还要恢复水源地区的植被,将水源保护林建设在水库上游和周围地区,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建立湿润河谷经济林区。湿润河谷作为一种植被类型,是水库淹没区“果园、经济林、人工疏林”中面积最大的。减少生态污染和生态危机,维护土壤结构,加大水源的流向,促进水源的平衡分布。

2.2 恢复植被

在恢复植被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为主河道两侧的陡坡上人工撒种耐干热和贫瘩的坡柳、马桑;沿江坡面旱地增设绿篱,扩大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紫胶生产寄主树;在冲刷易产生的紫色土区散播山黄麻或用山黄麻袋造林;发展大棚蔬菜;发展饲料材料种植经济作物等。保护植被免免受破坏,加强土壤结构,加大覆盖地表的力度,减少土壤污染,加大植被的恢复力度。

2.3 大坝枢纽区

大坝枢纽区的主体工程设计中,主要以采用钢筋混凝土衬护、混凝土衬护、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坡面截排水沟及坡体排水、边坡锚固等措施加固宕体,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完全满足防护要求,在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不会发生水土流失危害。另外为美化环境,结合景观规划,在左右岸均设置了钢筋混凝土框格梁,框格梁内回填客土撒播草种恢复植被。

2.4 石料场区

大坝枢纽区的工程措施包括在边坡坡脚修筑排水型截水沟,与料场周围布置的排水沟相连;同时为了防止平台与平地覆土后发生水土流失危害,在平台、平地外侧干砌块石修建成石坎梯田;植物设计措施,为恢复植被解决当地就近搬迁农民的耕地问题,合理有效的规划对开采形成的平地及平台覆土。平地覆土后由就近迁移的农民耕种;平台覆土后撒播草种,种植当地是以生存的灌丛种类,恢复植被。

2.5 弃渣场防治区

弃渣场防治区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坡脚防护、坡面防护及排水处理等方面。弃渣场防治区的排水设计主要采用明暗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渣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在路基础修建拦渣坝。与此同时,在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框格梁进行防护,并在框格梁内覆土,撒播草籽进行绿化,促进生态平衡发展。在植物措施设计方面,因渣场的渣料主要由碎石、卵砾石等组成,严重缺乏土壤,因此在建筑施工工程措施实施后在弃渣上首先覆土,然后撒播草种进行绿化,从而生态发展的可持续。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兴建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必然会扰乱原有的生态平衡,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这一现象必须要加以重视,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合理的配置,不能一概而论。人类若想要得到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促进生态的良性、平衡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水利水电建设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促进水利水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四.长沙: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Zoos.

[2]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四.长沙: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

第12篇

珠海华丰纸业有限公司自备供热锅炉环保升级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月12日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复,认为其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可行。该技改工程建设和运营中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燃煤含硫量须控制在0.8%以下,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2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二)新增脱硫废水、冷却塔废水等应收集并排入厂区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

(三)对蒸汽轮机、冷却设备、风机、水泵等主要噪声源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Ⅲ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要求。

(四)按照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以新带老”的原则,妥善处理处置各类固体废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灰渣、脱硫石膏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综合利用,综合利用不畅时在厂区内暂存,暂存场所应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有关要求。

(五)结合本技改工程,完善现有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健全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加强演练,并与区域事故应急系统相衔接,确保环境安全。

(六)做好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5号)的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

(七)本技改工程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应分别控制在68吨/年、142吨/年以内。

封开县金装板梯矿段长滩头聂河生金矿扩大矿区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月7日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复,认为其开发从环境保护角度可行。批复同时提出,该项目应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节能、降耗、减污”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矿山采选工艺、技术和设备,并加强采选矿及矿石运输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和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二)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循环用水”的原则优化设置给排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四)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恢复工作。

(五)优化矿区布局,选用低噪音的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并采取减振、隔音、消音等措施,确保矿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Ⅱ类功能区限值要求。

(六)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应尽量回填于采空区。

(七)采矿区范围地面应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进入地下井巷。

(八)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暂行管理办法》(环发〔2010〕113号)的要求,加强矿山开采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事故应急体系,落实有效的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特别是极端自然灾害条件下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废水事故性排放及因发生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阿康或爆炸等地质灾害和安全事故而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并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确保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