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

时间:2023-01-25 11:2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

第1篇

一、课前引导主动学一自主探究明确目标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学”彰显了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些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倡导的。

例如,教学《北大荒秋天》一课时,我在前一天就向学生呈现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转”这个多音字的朗读。3.学习“总――分”结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物。4.在诵读感悟中体会北大荒秋天的景色迷人、物产丰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让他们知道眼下的任务该做到怎样的标准才算学会,不然,可能只是高耗低效的时间的消磨。第一课时的课前自学探究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北大荒的秋天》课前自主学习单

1.圈一圈:圈出课文中的两类生字。

2。记一记:你是通过什么办法记住两类生字的?

3.比一比:

岭( )烧( )茫( )

铃( )绕( )芒( )

4.读一读:读熟两类生字所在的句子,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达到正确流利。

5.标一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6.查一查:查查北大荒的有关资料,了解北大荒以前的样子。

7.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课前自学探究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学生根据学习单的要求自学,让学习过程前移,并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

二、课上引领互动学――合作交流深入明了

《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效率。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也可以在和同伴的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

自主学习单中的第二部分内容就是课堂上合作交流,它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课文的重点内容,并掌握与课文相适宜的学习方法,同时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当众表达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升。上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自主学习单背景下的语文学习,使每个学生自由地、自主地、积极地参加活动。

学习单一:概括课文内容

《北大荒的秋天》课堂自主学习单(一)

默读课文后填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北大荒的美?

这篇课文描写了北大荒秋夭的美丽,作者是从( )和( )两方面描写的。从第( )到( )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第( )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物产的丰富。

学习步骤:自读圈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自我完善。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在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不断对信息进行筛选、建构,有效提高了概括能力。

学习单二:聚焦语言文字

《北大荒的秋天》课堂自主学习单(二)

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 )、( )、( )三处景点来描写了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夭空、小河、原野的特点吗?

天空:( ),小河:( ),原野:( )。

因为简化了教学内容,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小组内阅读、思考、讨论、填写,四人小组中记录、检查、汇报,分工明确。每个学生或思考、或倾听、或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有条不紊,学习气氛活跃。

学习单三:运用表达方法

《北大荒的秋天》课堂自主学习单(三)

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接下来具体写了( )、( )和( ),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

2.小练笔。以“春天的校园真美呀”为中心句,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

学习步骤:自行修改――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自我完善。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单三”运用“分“的表达方法,就是践行阅读为写作服务的宗旨。学生学会了这一表达方法后,通过反复修改,提高了写作水平,激发了读写热情。

三、课后引发灵动学――拓展延伸轻松高效

课后学习不仅仅有巩固性、检测性作业,更应该是有拓展性、探究性的延伸。《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体会、感悟语言,还要设计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迁移。因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为了照顾学生学习的层次性,这里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分层,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完成。

《北大荒的秋天》课后自主学习单

1、读拼音,写词语。

dou dong yinhui jin duan ran shao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荒( )芒( )铃( )拔( )

慌( )茫( )岭( )拨( )

3.照样子。写词语。

( )的锦缎( )的小河( )的原野

4.扩写句子。

小河躺在大地的}不抱里。

( )的小河( )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学习步骤:自行选择――自我练习――全班交流――自我完善。

第2篇

关键词 学生视角 教材分析 惯性思维

由于惯性思维使然和教育出发点的错位,教师在面对教材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文本所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编者安排此课文的初衷是什么?国家要求我们教育取向是什么……诚然,这一切都是教师在教材分析时不可避免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需要什么?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这个文本时会得到什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生命的成长。为此,应重新审视、定位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学习的视角看教材分析。

一、紧扣“学什么”,看教材“写什么”

“学什么”不仅是我们教师教学时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学生学习时需要明确的问题。据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学习者只有明确了“学什么”这个问题,才能产生出学习的指向,才能建构、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离开了“学什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被动地进行,就无法在有效时间内顺化自己的知识架构。因此,作为教学实施者,首先应从学生“学什么”的视角出发,来找寻教材文本“写什么”的问题。否则,教学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身在庐山深处而不知所踪之困惑,也使得学生整天埋头苦学而不知所以然。

分析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的《北大荒的秋天》时,首先应撇开“我要教什么,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的思路,而应该循着学生的视角,慢慢理清学生需要“学什么”,然后基于学生这些“学什么”的话题进入教材。就《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学生“学什么”呢?我想首先应该是读准、读通这个文本。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接触一个全新的文本时,迫切需要扫除文本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了解的理……这些都是学生的“学什么”,基于学生的需要,再来分析教材“写什么”,哪些字词学生容易读错,哪些词语学生不知其意,哪些道理学生不甚明了。当我们总是基于学生的这样需要来分析教材,学生定会学到他们想学到的知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抓住“怎样学”,看教材“怎么写”

“怎样学”是一个非常具有个性的行为。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每一个群体都有着与其他群体不一样的学习行为——诸如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正是这些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才形成了各具个性的学习个体。”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几乎是“被动的”,教师常以己之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咬文嚼字,进行着支离破碎的分析,最终筋疲力尽、不知所踪。为此,应摒弃越俎代庖式的做法,从学生“怎样学”的视角分析教材是“怎么写的”话题,力求让教学行为成为助推学生学习的推进器,力求让学生在教学里形成非常“自我”的能力体系。

当教师明白学生要从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的《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里“学什么”的问题后,就要进一步循着他们的视角,看他们如何解决这些“学什么”问题,比如学生要解决“课文梗概”时,他们不可能通读课文就能归纳出课文梗概,更多的是通过一节一节的疏通,然后逐步归纳课文的大概内容。此时,教师在研读课文时,应基于学生的这种视角,考虑课文是如何呈现北大荒秋天之美的?是从哪几个角度呈现的?哪个角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如何让学生从课文语言整合出文本的梗概?当教师以这样的视角进行分析教材时,学生定会学得轻松,学得自然。

三、围绕“为什么学”,看教材“为什么写”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因迷茫而无所收获。也可以这样说,当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时,也会因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学”而迷茫,也会因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学”而陷入人生苦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感受到学生潜意识中的疑问,“为什么要学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可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为什么要这样学,我觉得有更好的方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渐渐地养成“随遇而安”的心态,渐渐失去了“为什么学”的原始冲动,也失去了生命最本真的东西——自我。为此,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应更多地基于学生的视角,努力地从学生的“自我”出发,努力地找寻教材让学生“为什么学”的理由。

第3篇

    一、利用教材特点,指导习作选材立意。

    1.把握文本在时空情景上的特点,结合学生现实时空特点,指导选材立意。苏教版教材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文本的编排有随季节、时间推移和空间推进的特点,由春季到夏季,由夏季到冬季,由校园到校外,由国内到国外。而学生的生活时间、阅历空间也呈现这一特点,所以结合阅读教学的当时当地时空情景进行习作题材、立意指导是很方便的事,比如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明白了作者借描写北大荒的秋天景色之美表达了对北大荒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就相机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家乡的秋天之美,自己校园之美,表达赞美热爱之情。类似的,与春天有关的课文《燕子》、与夏天有关的《荷花》等,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东方之珠》、《庐山的云雾》等都可以创造习作机会,让学生进行练笔。

    2.把握文本题材上的特点,引导学生选材立意。文本写景,写人,写事,许多教师一般都能结合学生生活、当时当地特点,引导发掘与文本类似的景物、人物、事情进行相应的习作练笔。甚至有的教师能把儿童诗、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等也能巧妙引导,让学生进行说话、练笔。比如教学《走进秋天》一文,利用诗歌章节有重复的特点,让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给该诗再增加两个章节,描写了更多的秋天景物,丰富了改诗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比如学习了《九色鹿》让学生也编个神话故事《五色马》,学习了《小稻秧脱险记》就让学生从杂草的角度练习写童话故事《小杂草遇险记》等,形式新颖多样,增加了练笔机会,提高了学生兴趣,锤炼了学生文笔。

    二、利用文本个体表达特点,相机训练习作表达。

    1.学习文本有次序的表达。在一些阅读课文中有次序的表达方式值得学生学习,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以及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等方位顺序。学生可以先根据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渐渐熟悉这样的写作方式。比如《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中的总分结构就非常明显。

    2.学习文本表达的语言特色,比如大段的对话描写,叠词的运用,比喻句、拟人句的运用,对仗的句式运用等。

    3.学习文本的标点符号的运用,比如段落中多次分号的使用、破折号的运用等。

    4.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中精彩句段的剖析与一般表达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更好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润色方面的指导。

    三、利用阅读教学的生成性,进行文本的再创作。

    1.  补前因续后果。《哪吒闹海》一文中“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写东海龙王父子是如何作恶的,《第八次》一文,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是如何组织抵抗的……

    2.  改变文本的表达方式。A.古诗改现代文。比如《江雪》改成现代文《孤独的柳宗元》,《清平乐-村居》改成《幸福的一家》;B.剧本改一般记叙文,如《公仪休拒收礼物》去掉剧本形式,改成一般记叙文。还可以把课文改课本剧,让学生表演,比如《第一次抱母亲》、《祁黄羊》等;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效学习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目的是培养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并且使我们的谈话内容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在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目录进行机械的讲授。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被引进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们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北大荒的秋天》的时候,由于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分析各个自然段的具体段意和具体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北大荒秋天之景的动态图画和黑龙江嫩江流域的基本地图,并且给学生播放北大荒的音乐,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感受北大荒的秋景。课堂氛围活跃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每个自然段的具体含义,并且体会具体的秋之意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北大荒的秋景之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促进语文阅读有效学习。

二、引进“微课”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录制几分钟的短视频给学生播放,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改变了传统的教案设计的模式,直接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不必要的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苏教版)《花瓣飘香》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指导学生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重点分析关键句子和短语,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阐述,即“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当中,切实体会小女孩的话语中所包含的真挚和淳朴之情。”小视频的模式使学生对本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之后,再带领学生具体分析每一自然段的大意,体会一些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特点,体会其思想感情,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引进“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思考

“翻转课堂”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单调的“讲授”课为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进行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嫦娥奔月》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昆仑山、除害、贪婪、奸诈”等,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并在分段的基础上领略课文中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美好精神品质。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列出一系列的问题,即“同学们,你们知道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要把八月十五定为团圆的日子呢?文章中的嫦娥是谁?她为何要奔月?”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尝试找出合适的答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即“文章中的‘苦难’的含义是什么?后羿的人格魅力主要是什么?文章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引进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理解。

参考文献:

第5篇

旅游时,面对一块石头、一棵树,我们一般不以为奇,但在那些能说会道的导游面前,它们却能吸引许多游客。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那些导游能把握景物的特征,用美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中年级学生在进行习作训练时,常常有看图作文。看图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训练学生不仅能把画面上的内容看出来,还要能把画面上的内容说出来,并说得生动、有趣、能吸引人。如在一次看图训练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青蛙、一条螟虫、一块稻田。让学生想它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编成故事说出来。一些同学经过思考,说道:“一块稻田里有一只青蛙,捕到了一条螟虫……”显然很干瘪。如何让学生产生想象,把这三个画面编成故事,让学生尝到编故事的乐趣呢?教师随机加以引发: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把自己想的说给大家听,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学生在“景”与“趣”的诱发下,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力争使自己编写的小故事比别人强。经过这样一段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写作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课文本身在教材中就充当了“范文”的角色,如何结合课文进行习作训练呢?如在学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后,教师要求学生在书中描写天空、小河、原野的内容中,自己选一部分背诵。然后,想象北大荒的秋天还有什么比较美,模仿书中的写法,加上合理的想象,以导游的角色,把北大荒的美景介绍给同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 做一名多才多艺的小演员

中国的四大名著,那厚厚的几本书,几十万字,很多人一拿起来就头疼,而为什么把它们拍成电视剧就令很多人感兴趣,并且印象颇深?更有甚者,还能把其中演员的动作、神态等都描绘出来。教师可安排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这样不仅自己印象深,对其他同学理解内容也有帮助。

如《小稻秧脱险记》一文,围绕杂草、小稻秧、喷雾器大夫展开童话故事。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组合成一组“人物”。抓住杂草、小稻秧、喷雾器大夫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动作神态,并想象小稻秧还会请谁来帮忙,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说什么,做什么,让学生在组内将故事情节演一演,这样就将课文内容加以“活化”,表演之后,再让学生将补充的内容写完整。这样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表演活动中,主动地获取了写作素材,积累了写作灵感,更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 做一名能善写的小记者

有的同学在习作过程中,因为苦于没有“货”可取,写出来的不是文不切题,就是材料陈旧,这就要求学生平时重视材料的积累,要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多用眼、耳、手,去看看、听听、写写,题材不限。教师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当“小记者”前去进行“采访”,如:

(1) 今天在电视上看到什么新闻?在报纸上读到了什么有趣的文章?有什么想法与建议?

(2) 今天班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见了哪个同学,引起你对他一些事的回忆?

(3) 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见到过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4) 今天天气怎样,给你带来了什么欢乐,或困难,或烦恼等。

……

每个“小记者”的“采访簿”上都或多或少地记下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一旦用得着,就成了这些小作者真实、有效的写作素材。

四、 做一名奇思妙想的故事大王

每个学生都爱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抓住这个特点,我每天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同学们读一读《安徒生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一开始我们停留在复述故事,将故事讲具体、讲生动;然后慢慢提高要求,在这些学生喜爱的故事中,有的结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的结尾正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始,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学生的想象,续写故事,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奇思妙想的故事大王。

第6篇

一、让作业充满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小孩子都比较喜欢玩,喜欢唱歌画画,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课外作业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设计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

1. “演一演”。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有一个单元都是童话类的课文,《蒲公英》《三袋麦子》和《哪吒闹海》。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课外和自己的好朋友组合成一个小组,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把课文的内容演一演,然后老师会挑选几组演的好的小组在课堂上表演,并有小小的礼品奖励。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的兴趣就会更高,这样不仅体现出我们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这一理念,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交际和创新的能力。

2. “画一画”。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北大荒秋天》一课时,我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孩子们,北大荒的秋天是这样的美,可是光读文字觉得还不过瘾,如果我们能在课文的下面配上一幅图画,那就更完整了。所以,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画上一幅美丽的北大荒秋天图。老师将会选出10幅优美的图画,张贴在班级美图榜上,供大家欣赏。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展出,所以画的特别用心。在画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加深了对美的感受,一举多得。

3. “找一找”。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秋天》一课时,学生学完课文后,我就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收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树叶,然后和同学合作,把这些树叶拼贴成一幅秋天的图画,并且在旁边写上几句话。这样的作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也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4.“写一写”。写作是学生感觉最乏味的一项作业,但是如果教师能因地制宜、恰到好处的设计出一些写话的作业,学生也会兴趣盎然。比如在学生学习了《小露珠》《石榴》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写话作业:小露珠很美,石榴也很好吃。但是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美的地方和丰富的特产,有一位远方的客人要来我们这儿参观,老师想请大家向这位客人介绍介绍我们美丽富饶的家乡,你愿意吗?请你参照课文的写法,也来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描述生活的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让作业体现实践性

学习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练习。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因此在设计语文课外作业的时候,我们尽量要多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在教学完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回家后和你的父母一起互动表演一下,当有人敲门时,你应该怎么做?并且仔细观察,父母和你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再比如口语交际《说笑话》,学完之后,我也留给了学生这样一道实践性作业:课后多收集几个笑话,在家里举行一个小小的故事会,把自己收集的笑话讲给家里人听听,并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看看有什么变化?这种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让作业融入创新性

创新的课外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次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就会猜测今天老师将布置什么作业,而且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他们更喜欢、更新颖的作业形式。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平时我除了布置一些读、写、演、说类作业外,还组织一些比赛,例如“我是小明星”“小诗句大诗人”“成语接龙”等创新性的课外作业。这类作业不仅在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自我创新的机会的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四、让作业具有个性化

学生在认知方式、性格特点、年龄、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从而也让他们有了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所以,设计一些个性化的课外作业就显得十分必要。

第7篇

关键词:教材;写作;课文范例;语言;图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从写好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开始。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作文,在不加重学生原有的课程任务上,怎么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呢?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完全可以运用我们手头上的教材,把阅读和写作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写作文要选择用好课文范例,让学生进行模仿

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年这么完整地接触作文,还不能很好地进行创造。这就势必要我们老师选择一些好的词、句、段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而进行模仿。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十分重要,并且在我们的教材中不乏优秀的文章,这都是我们学生进行模仿的好范例。

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庐山的云雾》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向我们展现了庐山的云雾是如此的美丽: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我让学生说说:在课文中作者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到底有什么样的形状呢?学生就说:有的像白色绒帽,有的像一条条玉带,还有的像茫茫的大海和巨大的天幕。于是我就让学生继续想象,那些怎么的云雾,像小姑娘穿在身上美丽的白色裙子;那些怎么样的云雾,像开心的孩子嘴里吃着的棉花糖等等之类,让学生换一两个词语来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笔头也许是幼稚和不成熟的,但简单的换词也是他们起步的一个象征,而教材在这里充当的是一个领路者的角色,带领他们走进自主写作的门槛。

二、写作文应该积累运用课文语言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写作文应该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如此多的好词、好句、好段,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平时对课文中这些好的内容理解背熟,并作为语文材料储存起来,在写作时能够灵活地运用,那么学生写的作文想不生动也难。

如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中,需要学生感受到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并能体会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么样写具体“原野热闹非凡”的,并模仿这样的方式写一段话。为了降低学生写作的困难,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小朋友们都说:秋天真是五彩缤纷啊!____________的天空一望无边,朵朵白云在天空轻轻地飘荡。农田里,金黄的稻子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果园里,___________;花园里,____________。”让学生将学过的词语、句子用到写话中去。

学了第六册课文《槐乡五月》一课后,我高兴地看到:“喔喔喔……小公鸡啼叫了起来,叫醒了沉睡的太阳,带来了一天的生气。”学了第六册练习5《处处留心》之后,我欣喜地读到学生这样的作文:“河边的柳树发芽了,嫩绿的枝条像温柔的小姑娘美丽的长发。”

在学生的写话里到处可以看见课本中的影子。“白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当学生能将教材中的这些好句灵活运用时,还用担心他们的写话不生动吗?

三、写作文也应充分发掘教材资源

相对于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文字,一些精美的插图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些图片上来挖掘。所以教材除了文字以外,插图也是训练学生写作的资源。

有一个“习作”要求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运用对话的形式来进行写作。这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写得却不理想。在文章中对话所占的分量比较少,更有一些学生的文章中的对话描写少之又少,就那么寥寥几句。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所以我就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第三幅图片中有些什么人物,他们在说些什么,在做些什么,并对照图片去观察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语言,去学习积累语言材料。这样教下来的效果还是有一点,学生能够把人们的语言写活一点了,对于其他的两幅图人物之间的对话也较草稿生动了一些。

第8篇

文学类文本阅读关键把握作者的“情”,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如何把握这个“情”,现在提出以下解题策略。

一、看开头和结尾

(1)看开头。文章的开头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文章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点明了中心。《桂林山水》一文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的开头,落笔就点明了中心,作者的“情”当然也就不难捕捉到。

(2)看结尾。文章结尾虽然各异,但一般总结性的结尾作者的写作意图都比较明显,轻易捕捉。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卒显章意:“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二、析文章标题

(1)直接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文章,看题目就知道他的中心意思。如《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课文。有的形象地概括了文章的思想意义,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如《种子的力》一文,就是借助种子的力来赞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力量。

(2)联想型。联想型标题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含义,需要我们进行合理想象,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竹》初看此标题,只知道本文写的是竹子,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比较难了。我们对于这样的文章标题就要反复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大胆想象,看看是否有哪些事物与文章的标题可以联系在一起,找出其共性所在。“岁寒三友”:松、竹、梅。松:四季常青;梅:傲然而立;竹:宁折不屈。想到这,我们就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轻松地挖掘出作者的“情”了。

三、找中心句

所谓中心句,就是概括了段落的主要内容,反映作者情感的句子。中心句一般放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需要我们用慧眼把它找出来。《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中心句比较多。第二段“天空一碧如洗”,从这儿就可知道本段讲了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天空的特点是“一碧如洗”。从这个“一碧如洗”,就可得知作者对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喜爱之情。第三段“小河清澈见底”,第四段“原野热闹非凡”,从这三个中心句中,我们就可以断定作者对北大荒的秋天充满了喜爱之情。

《千年古镇――周庄 》这篇文章中的中心句也比较多。第二段“周庄之奇奇在水。”第三段“周庄之奇奇在桥。”第四段“周庄之奇还奇在周庄人家。”这些中心句你只要找到了,要你回答本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这些问题都不在话下了。

四、挖细节描写

细节是对重大情节而言。文学作品往往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于细微处见真情。具体说,细节描写是通过对一些具体而又有典型意义的细小动作、细微的生活情节进行描写,写出一个人的特点,表现出一个人特有的精神面貌,把人物性格刻画得非常深刻来突出中心思想。细节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细节。

(1)细节与故事情节。在《故乡》这个故事中,闰土的着装以及表情的变化,与故事情节紧紧联系在一起。文章具体而且细致地描绘了闰土的着装以及表情,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有着截然不同的语气,这反映了被压迫农民的辛酸与不幸。《小英雄雨来》的第一段里有“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的细节描写,表面看,这些细小动作的描写在文章中好像没有多大的作用,其实不然,这个细节不仅为雨来能逃跑,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做了铺垫,而且通过“露、抖、抹、吹、望”等动词,进一步从行动上准确地反映了雨来机智勇敢的性格。

(2)细节与人物性格。好的细节应该真实、典型,在刻画人物时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雪地里的红棉袄》,只要你挖出来“那天,风大,雪大。嫂子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这些细节,然后对其反复读、细细品、慢慢嚼,把这些细节描写与理解课文的思路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你就可以感受到嫂子那淳朴、无私的情感。

《诚实与信任》一文中“我”把纸条留在小红车的雨刷上,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却足以证明“我”的细心与为别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细节与文章结构。《妈妈喜欢吃鱼头》文中“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个细节是文章的“文眼”。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这个细节有力地刻画了含辛茹苦、对后辈呵护有加的母亲形象。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你就明白了,“我明白了,人做了母亲之后,都喜欢吃鱼头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紧紧围绕“有趣”这个文眼进行描写。一方面细致地描写了金先生令人忍俊不禁的外貌,另一方面又细致地描写了金先生不同寻常的提问方式与讲课方式。这些细节贯穿文章之中,无不体现出金先生的“有趣”。

第9篇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呼唤构建扎实、灵动的课堂。教师可尝试着从多一点教材的研读、多一点“让学”的举措、多一点教学的策略等方面切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扎实 灵动 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4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再次引发了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新课改呼唤扎实、灵动的课堂教学,教师该怎样实践和把握呢?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心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根据教学经验,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多一点”开始着手。

一、多一点教材的研读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课堂教学而言,深入研读教材,就是“磨刀”。研读教材的时间花得多一点,教学的内容则更准确、深刻,教学过程的设计则更接近科学、艺术。如此,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最大效益,更快、更多地“砍”到课堂教学的“好柴”。多一点教材的研读,是上出一堂扎实、灵动的语文课的基础。

然而,现如今,又有多少教师真正做到了研读教材、读透教材呢?常见的是,不少教师看过一遍教参,大抵在书上写上个三五行的要点,就算是“研读”教材了。因此,教参上说什么,教师教给学生的就是什么,研读教材成了搬运教参。教参最初的设置,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一种解读教材的参考,并非教材指南,更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长期依赖教参,教师逐渐失去了个性化解读教材的能力,甚至连准确解读也做不到了。

就拿《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来说吧。全文通过描写天空、小河、原野的特点,表现了北大荒秋天的美。其中,天空的特点,教参给出的解读是“一碧如洗”。于是,一堂又一堂的公开课上,一次又一次地概括天空的特点都是“一碧如洗”,无一例外。真的是这样吗?不妨静下心来仔细读读教材。描写天空的段落,首句“天空一碧如洗”,后面是一个逗号,语意未尽,承接这句的是“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乍一看,貌似用“流云”来反衬天空的“一碧如洗”。继续往下读,“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每一句都在写流云,写它的动态及色彩之美。再深入思考,既然写流云,首句为什么要说到“一碧如洗”呢?细细斟酌,恍然大悟,正是有了大多数的“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才出现的流云才显得更绚烂夺目。“一碧如洗”与“五彩斑斓”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研读至此,天空的特点用“一碧如洗”来概括,显然是不准确的,用“纯净美丽”可能更恰当些。

这样的研读,虽然多了一点时间与思考,却收获了准确的个性化的解读,犹如拨开迷雾见青天,内心的满足与喜悦不言而喻。值得!长期坚持下去,课堂教学一定会越来越严谨、深刻。

二、多一点“让学”的举措

学校,之所以为“学校”,而非“教校”,顾名思义,是学生学习的校园。不容置疑,“教”应让位于“学”。浙江的周一贯先生深入课堂,提出了小语研究的下一步,关注的重心应从“怎么教”与“教什么”转移到“为谁教”上来。这再次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我们真正做到“让学”了吗?每一堂课上又落实了几项“让学”的举措?

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我一改传统的教师组织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总是问题套问题的教学形式,只提了一个主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介绍这种文字的?请举例说明。”我郑重申明:“这堂课,每位学生都是小老师,负责教会自己和其他同学,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同伴寻求帮助。”之后,就将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了学生。

学生先是一愣,继而异常兴奋,一种被信任、被期待的荣耀感写在脸上。随即,所有的学生均带着问题潜心会文,寻求答案。有所发现后,有人开始轻声跟同桌交流起来,有些索性四人小组交流起来,讨论热烈。最后,若干学生先后上台,俨然一位位小老师,发表着见解。有的带领大家认识了文中的星座、云、石灰石、花岗石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以及它们带来的相关知识;有的补充了文中没写到的大自然的文字,举例说明了从蚂蚁搬食中懂得了合作的重要等一个个新发现,总结出大自然的文字不仅可以告诉我们知识,还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有的抓住“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中的“爬”字展开阐述,尽管本文是科普小品文,但是作者运用了拟人等表现手法,写得生动有趣,让人一看就明白,越看越爱看;还有的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扣住句子:“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森林的呢?”学生兴奋地揭示,句中连续的三个问号,是作者为了启发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兴致勃勃地往下读而设置的……大家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共同完善,达成共识:大自然的文字这么丰富有趣,每个人都应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断探究,认识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

一次大胆的“让学”尝试,换来了学习主体的热情洋溢、思维顺畅、自信满满,换来了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因此,多一点“让学”的举措,是上好当下语文课的保证。

三、多一点教学的策略

“让学”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日益拥有了学习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教师的“指路牌”作用也不可或缺。教师既要将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甘当舞台背景,又要在学生困惑时,指点迷津,发挥主导作用。没有足够的教学策略,教师怎能胜任自己的课堂角色?因此,多一点教学策略,是上好扎实、灵动的语文课的关键。

仍以《北大荒的秋天》为例。这篇文章写得极美,语言特色鲜明。

例如,描写流云色彩的词语,就有“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为了帮助学生习得这种遣词方法,可以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说说文中写了哪些色彩。接着,引导学生归纳这些词语的共同构词规律:事物加颜色,配套使用,且合乎情理,使表达更直观、形象。最后演绎运用。教师可以先从文本开始迁移,文中描写原野时,有一句话这样写道:“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这句话若浓缩为一个词,就是“火红”。再联系生活,拓展想象:“流云五彩斑斓,除了文中写到的,天空中可能还会有哪些颜色呢?你能仿照‘银灰’‘橘黄’‘血红’等来说一说吗?”如此,学生习得了描写色彩时应准确、生动的遣词方法。

再如,为了表现原野的“热闹非凡”,作者除了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外,还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拟人句的妙用,是该段的教学价值之一,绕不开,但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又不易。此处,不妨采用比较法的教学策略。教师呈现改编后的“直白版”的句子——“豆荚被风吹动,发出响声;高粱全都成熟了。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教师引导学生比照原文的“修辞版”的句子,读读、想想、议议,拟人的个中滋味,学生品尝得有滋有味,终将化为学生的一种生动形象的造句能力。

第10篇

摘 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54-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视听技术的运用到目前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已经使传统的直观教学方式拓宽为多种媒体的教学。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试作阐述。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而巧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获得最佳效果。利用幻灯、图片、模型、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大大改变传统单调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把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的枯燥课堂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声有色,教学活动生动形象、趣味盎然,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引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激趣”。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有故事情节,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可以通过动画展现给学生。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制成连续的画面真实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全文朗读。活动的画面形成了现场气氛,配以富有感染力的高水平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描写变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故事情境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最佳情绪地进入课文的学习。我在教《荔枝》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能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描绘的是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语言锤炼,文质优美。尤其“原野热闹非凡”一段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本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课文找出具体描写“热闹非凡”的句子。学生通过读-想-划-议的自主学习,划出了“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但是,“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不能划出来,因为同学们没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所以对这热闹的情景只停留在事物表面上的认识,较难体会出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引导学生观看“那成片豆荚、高粱成熟时发出的声响,人们在田地里欢快的收割”的场面。这样学生马上把人们高涨的情绪意识到了,解决了学生一开始难以体会到的热烈情绪。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写作乐趣

在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无话可说。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有声大课堂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母亲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我让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观看影片中的部分片断,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情,写作欲望被激发,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第11篇

关键词 作文能力 策略 模仿创造 由说到写 合理开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中年级起步作文,更是难上加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不仅蕴合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着生动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通过借鉴、迁移,逐步将思想、情感、语言、表达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取其法…‘用其材”,借“米”下锅,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如何挖掘这些资源,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呢?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我觉得要重视习作训练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将习作训练分散进行,逐步掌握表达方法,丰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策略一:注重范文,由模仿到创造

茅盾先生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而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效仿形式学表达”就是从教材的语言表达形式人手,即从课文的词、句、段、篇等语言表达上感悟到一些奥妙,把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运用到另一相似的语言环境中,从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它是走向独立习作的桥梁,是自主创造的第一步。小学课本中许多名篇,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范本。

小语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第4自然段先写了“原野热闹非凡”。接下来从大豆、高粱、榛树叶子三个方面具体写出了北大荒原野的热闹。结合这种“总-分”结构,我让学生仿照来写校园秋景,其结果令人欣喜。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学校里的真美呀!你瞧,那圆形的小花坛周围,摆着一盆盆。有的刚伸展出一两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正迎面绽放,金黄的、紫红的……五颜六色,在绿叶的衬托下,美丽极了。还有的小花蕾刚伸出头,探头探脑地张望,我情不自禁地摸了摸,那淡淡的清香倏地钻进了我的肺腑。”另外,有的同学写了小花园,有的写了新植的绿化带等,都很不错。在句段中他们还运用了课文中的句式,如“有的……有的……有的……”,从结构上仿效很成功。当然我们运用这些范文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和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挑选范文,可以选择运用不同写法的一些篇章。甚至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创作“下水文”。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写法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这样在模仿的同时也能启发学生重视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

策略二:注重内容,由说到写

从教材的思想内容人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与之相关的内容,达到读写的有机融合。

苏教版第五册《第八次》一文中讲道:王子布鲁斯由于受到了蜘蛛的启发,于是决定也要干第八次。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那么,布鲁斯是怎样动员人民起来抵抗的?怎样招集被打散的军队?怎样作战的呢?这中间留着许多想象的空间,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也给学生个性张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我抓住良机,让学生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续编故事。学生对这个很感兴趣,再说已有阅读基础,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他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男生小声告诉我:“老师,布鲁斯开始招集不到人。”我心头一颤,只见他的眼里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我马上回过神来,鼓励他说:“后来怎么样呢?快把故事写下来,一定很有启发性。”……这样为学生搭建习作的平台,让他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布鲁斯的坚强,而且在习作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生活积累中的体验,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当然,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在挖掘习作资源时,形式也应灵活多变,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学生的语言基础。

策略三:注重方式,合理开发

挖掘教材内容及其表达方式来进行习作训练,有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时候往往是互相融合的。因此,要合理开发,不要一味将内容、表达方式分开。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细节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5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细节,力求为学生打造出更为精彩的课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进行研究。

一、关注教材细节,把握知识整体

小学语文新课程在教材的编排和设计上更为完善,它有效结合了学生发展的实际。教师在打造精彩课堂的同时,首先要关注教材细节,充分把握知识的整体,找出教材中的侧重点,透彻而全面的了解教材,取其精华,并依此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摄取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可精读这篇课文,找出文章的难点和重点,关注文章的细节,把握知识的整体。教师要关注这篇文章的语句和结构,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一下本单元的导读内容,大致清楚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与课文类型,然后把课文学习的细节落实到位。如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北大荒的天空,教师就可指导学生找出描写天空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文本,感悟其中的意境,教师还应把教学落实到段和句上,对教材进行细致的解剖。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关注教材细节,把握知识整体,是为学生打造一个精彩课堂的基础,它能引领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并充分凸显出教材的实用价值。

二、关注课堂细节,促进动态生成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课堂的动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并做好相应的调整,努力维持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例如,学习《嫦娥奔月》这篇带有神话色彩的文章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进入神话类故事的学习中,教师讲解了神话故事的起源,并简单列举了几个学生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为学生打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文字与图片并用,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性美。由于课堂氛围较为轻松活泼,使得有些学生偏离了学习的宗旨,从对课文的探讨变成了无目的的散漫的谈说,并且一些学生完全无视课文的生字、语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对课堂学习的方向进行调整,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引领学生步入学习的正轨。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对课堂学习节奏的把握,注意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控,学会对课堂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划分,维持课堂的动态可协调性,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三、关注学习细节,提升课堂效率

在学习的细节这一方面,重点是要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此来提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学生这个主体放在首位,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海伦・凯勒》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给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自主讨论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后,教师可以请每个学习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学习经验,说说他们所看到的海伦・凯勒身上的品质,并由此引发了什么感悟,应从主人公身上学习什么精神等。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进行一个整体评估,提炼出文本学习的重点,从而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并鼓励学生在课外找找海伦・凯勒的书籍进行阅读,做到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宽学习的领域与学习的范围。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并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对于存在不良学习行为的学生,要加以指导、纠正。关注学习细节,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