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5 19:2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物理期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时间计划。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供您借鉴。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
一、指导思想
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论、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二、做好做足的几项工作
1、能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教师不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志趣和专长,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选修模块,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推进。既要利用新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为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又要关注学习不理想的学生的困难及其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2、让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敢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要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养成协作、分享的团队精神,在探究学习中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认识,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使不同的学习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防止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学习方式的形式化、表面化、极端化倾向。
6、改变教学行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物理新课程蕴含着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应该是教师教学行为不断优化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提倡尽可能的采用科学探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努力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使自己不但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而且也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和探究者。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构建并完善认知结构。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和意义构建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并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主动探究的学习气氛。
7、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8、力求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生主动式互动教学”,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获得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师以一个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甚至可以像说相声一样,与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讲台前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但是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的考虑从正确地思路出发,不然时间有限,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9、搞好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是工具,是平台。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信息获得途径。多媒体又是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通过视听,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即时的反映出来,一些重要的板书、表格和图片、例题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里面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又可以把实验演示的活灵活现,物理模型也可以通过课件分析的透彻有余,展示多媒体课件和媒体资料。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⒉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⒌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
⒍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学生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2.抓好课堂效率。上课力求高效,精讲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化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成绩。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4.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5.加强实验教学,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能分组实验要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要认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我们高一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论,力求强大的理论为指导,把高效课堂的理念应用到教学工作中,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全体学习,集中讨论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开展了的讲座和教研活动,我们高一物理组的全体教师,要求能认真学习,利用教研活动和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并且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力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以理论为导向,进行教学实践
在这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在一起讨论了并解决了很多问题。总结收益大的有:教师怎么样指导,立足于课堂教学,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习惯方式?怎样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怎样合理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怎么样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怎样处理导与学的关系?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讨论,很多教师都注意改变课堂,不做无效提问,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效课堂的理念指导,进行有效教学。通过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高效课堂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我们每一位高一物理教师,还自已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力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好。
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助互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对于我们备课组来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加强学习,互相交流,通过搞好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新高考要求,正确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我们备课组坚持每周三第7节课在物理组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
第一、每名教师都养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实际上我们也是针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因此,每次周三的集体备课,主备课教师的备课内容包括两部分:对上周教学内容的总结和下周的课程内容如何教学。通过集体讨论,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第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
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是我们这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通过组内互相听课,包括同一年级,取长补短;跨年级,学习经验;也组织听其它学科的,取道于他们的新方法,新理念。然后通过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大家互相查缺补漏,信息交换,经验共享。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课。
第三、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
本学期,为了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壮大物理组的力量,本组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通过“老带青”、“结对子”,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求。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通过老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方式,促使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带动了整个高一物理教学的发展。
三、坚持听评课
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并认真评课。
四、坚持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笔记至少1万字左右。
五、加强校本研修
一、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师教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教学进度等各二次。学校领导亲自参与常规检查工作,发挥教研组长在学科教学检查中的主动性,让教研组长参与到教学各环节中来,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改革常规检查方法,期中期末召开班长和学习委员会议,了解任课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作业检查让学生干部参与进来,定期由学习委员上交记录,教务处全面检查作业二次,抽查二次。
第一次检查教案情况:体育组书写好的是韩金亮。高二年级物理备课组较认真,其中吴丽华、宋满鑫、崔晓哲的教案体现出电教手段和板书设计。数学组白素良、、丁宝霞书写认真。化学组葛梅教案在理科中最好。书写较好的教师有李桂兰、张殿林、姜悦、刘崇娟、陈欣、辛本玉、刘宝凤、蔡玲、陈杰、李波、崔恩英、赫英辉、宋万利等。高一年级物理组高艳、赵珊教案写得认真、环节较全,写详案。教案书写好的教师有张守慧、王延芹、王旭东、何俊玲、张安梅、李晓鹰、刘婧、宋清华、尤正舒、赵淑芬、孙海霞等。
第二次检查教案情况:高二教师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的教师有崔晓哲、吴丽华、葛梅、徐莉、张丽萍、王淑丽、王岩、丁宝霞、韩冬梅、白素良、、李波、陈杰、李桂兰、宋万利、刘玉霞、刘崇娟、刘宝凤、姜悦、陈欣、辛本玉等。高一有王秀辉、刘启强、、刘丽娟、刘婧、闫青春、宫艳霞、赵珊、高艳、张守慧、何俊玲、张安梅、王旭东、尤正舒、赵淑芬、郭英、宋清华、张丽明、陈广志、赫英辉、孙海霞等。
第一次检查教师听课笔记,听课次数较多的教师有姜悦15节,宋万利15节,白素良17节,王秀辉15节,刘启强19节,闫青春33节,宫艳霞29节,王延芹18节,高艳33节,张玉成20节,陈永艳17节,张福娟26节,郭英21节,孙海霞22节。
第二次检查教师听课笔记,听课次数较多教师有张玉成33节、张玉祥27节、孙海霞27节、郭瑛38节、张福娟39节、高艳42节、阎青春46节、刘启强29节。听徒弟课比较多的教师有宋学平、段晓霞。高二听课较多的教师有白素良25节、陈欣27节、吴丽华20节、姜悦20节、葛梅22节、张国良20节。
检查高一记分册,记载小考、提问次数多,记分册运用的比较好的教师是宋清华、尤正舒、孙海霞、赵淑芬、张义祥、郭瑛、陈永艳、张福娟、张玉成、宋新华、孟宪杰、赵珊、闫青春、高艳、张守慧、王延芹、何俊玲。高二教师是丁宝霞、王淑丽、王岩、韩冬梅、、白素良、宋满鑫、韩玉芳、吴丽华、崔晓哲、陈碧艳、葛梅、蔡玲、李波、陈杰、肖杰、宋立国、陈欣。
教师上课情况:教师能以教学为中心,扎实开展工作,教学稳定有序进行,总的情况很好。存在的问题有:A关注教学反馈,根据反馈情况调整好教学做的不够。B听课发现启发式教学原则贯彻不深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力度不够,师生互动过程比较差,有的班级学生有睡觉、看书画、下棋等现象。C教具使用不规范。D听力课、体育课、实验课、信息技术课铃响前应到位,体育课离教学楼远些。E早自习听力情况有所好转,但未达到100%。F有个别教师仍在办公室辅导学生,影响老师备课。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加强教学检查力度,确定四月份和六月份为教学质量检查月。工作重点抓常规教学的规范性。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从严要求并及时反馈给年级,予以纠正。
第一次检查高一高二学生作业。作业检查情况:1、同一学科同一层次班级间不同班级作业量不同。高一数学:5班数学作业16次,6班作业5次,小考次数基本上相同。高一化学:8班作业4次,试卷3份,小考5次,练习册20次。6班作业8次,试卷2份,小考2次,练习册1次。高二物理:6班作业22次,试卷12份,小考2次。9班作业6次,试卷15份,小考1次。2、普通班作业批改次数比非普通班批改次数少。3、作文批改:学期过半批改没过半的班级有:1年2班、1年6班、1年10班、2年6班。4、总体上比较好的备课组有:高一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高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
第二次检查高一高二学生作业批改,检查作业批改、小考、练习等。高一:语文作文各班5-6次,其他还有随堂作文等。数学4班最好40次,物理1-4班最好30-32次。年级作业批改完成规定要求。高二:语文作文各班8次以上。代数、几何11班最好39次。物理4、5、6、7、8、10班较好有25-30次。年级作业批改完成规定要求。
进入四月份学校加强教学检查力度,四月份为教学质量检查月。工作重点抓常规教学的规范性。规范教学行为,突出教学质量,从严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对期中到期末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搞好集体备课、搞好以老带新活动,新教师要听老教师的课,做到先听后讲。(2)课堂教学要有互动性。课堂纪律不能不闻不问,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提倡讲练结合,不满堂灌,不一讲到底。(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不断的督促,对学生的激励手段要加强。(4)加强批改和小考。(5)探索启发式教学,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创新课。设疑不要超越学生本身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对学生的思惟训练为中心,以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为原则,以多项信息反馈为调节。(6)加强高一高二的学科竞赛辅导,发挥尖子生的辐射作用。(7)加强办公室的纪律和教学纪律,不许把学生撵出课堂。
进入六月中旬以后,由于高一高二会考和高三年级报考志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年级的教学秩序一度出现反弹,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一现象,马上召开中层干部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针对近日教学秩序混乱现象,姜书记、王校长向全体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教务、政教两个部门和三个年级通力合作,迅速扭转教学秩序乱的现象。教务处加强了检查力度,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年级。每天反馈二-三次,使年级教学纪律迅速好转,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组织好高一、高二的期中、期末考试,指导好高三月考。老师准时参加考前会,已经形成制度。对期中考试(1)监考情况:各考场学生人数是空前的,已经达到了最大限额,各考场的老师监考比较认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成了任务。(2)取收试卷情况:取试卷大家按顺序,收卷未发现一张漏收试卷和答题卡现象,表现较好。(3)考题情况:考题勘误较少,现场勘误也较少。(4)流动监考情况:比较认真负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各年级及时开好考试质量分析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全学期教务处组织高一高二市全能竞赛,全国数、理、化、生学科竞赛初赛、盟校通讯赛、高一高二期中期末联考、协助高三组织月考5次等多种考试,做到了组织到位无差错。
二、抓好教研、教改和岗位培训工作。
1、公开课教学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教学50余节。
3月25日魏勋丽老师参加市级地理评优课,教育学院孙主任一行三人来我校听课并进行评选。对魏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盟校优质课校内选拔赛4月9日---10日在七楼举行,数学学科做课教师王淑丽、丁宝霞、、王延芹、何俊玲,评委钱玉山、刘玉霞、姚洪峡、白素良。经评委打分评选出何俊玲老师代表学校参加盟校优质课竞赛。政治学科做课教师刘宝凤、、王秀辉,评委李哉、宋乐勇、张晓丽、梁启坤、刘丽霞、段晓霞。评选出老师代表学校参加盟校优质课竞赛。.4月21日刘校长、宋主任等一行13人前往长春151中学参加八校优质课竞赛,最后何俊玲、老师分别获得盟校二等奖和三等奖。
4月15—18日教务处组织了本学期青年教师第一次汇报课。闫青春、刘启强、宋立国、陈杰、赵珊、宋万利、陈广志、高艳、孟宪杰、王平林、姜悦、张丽明、张丽萍、张玉成、李波等15名教师作了汇报。大家一致认为,在学校领导及老教师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几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导师带徒活动,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青年教师已迅速成长起来,课堂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4月22日王旭东老师九台参加吉林省中学数学课研讨会并作课,受到与会者的好评。5月10日、29日宋乐勇、陈永艳老师分别在学校七楼会议室作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公开课。希望通过此举带动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走向深入。
6月3—7日教务处组织了本学期青年教师第二次汇报课。闫青春、陈杰、赵珊、姜悦、宋万利、、李波、宋满鑫、宋立国、丁宝霞、张丽萍、张丽明、孟宪杰、陈广志、张玉成、王平林、王秀辉、高艳、刘启强等19名教师参加了汇报。第一次汇报课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克服,启发式教学原则得到贯彻,德育目标明确,电教手段普遍应用。
2.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本学期开展活动两次,表现突出的是陈广志、张丽明指导的《集安古墓与环境》小组,活动开展的最好,在“五?一”放假期间率学生赴集安考察,并作了成果汇报。
3.导师带徒活动情况,开展好的有:高一物理:宋学平-赵珊、高艳、闫青春;高一政治:段晓霞-王秀辉、;高一语文:陈永艳—张玉成;高二数学:王岩—丁宝霞。
4.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化学、物理、语文、数学教研组最为突出,尤其是化学教研组活动有创意、收效好。刘婧老师还作了观摩课。本学期共录制《教学杂谈》节目四期,由地理、化学、物理、历史教研组完成。
5.岗位培训和外出学习情况:假期参加研究生学习的教师有刘校长、崔恩英、李觅、张福娟、张玉成、宋新华等。微机培训内容办公系统,全校教师踊跃学习,电教室内坐满求知的老师们,非常令人感动。大家按照电教主任的要求做,积极提交教案,提交课件,如期完成了任务。
3月17日东北师范大学牛广田教授来我校作教育理论报告,全体教师牺牲休息时间,聆听专家讲座,感到很受启迪、颇有收获。3月18日牛教授在集团二中为我校高一五班、高一八班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没有课的教师踊跃听课,课后牛教授与听课的教师在多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
3月29日学校组织高三各科教师在梁启坤教师带队下去长春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
4月23日尤正舒、赵淑芬老师去泰安学习英语24字教学法。
4月27日刘校长率宋乐勇、陈欣老师去露林高中听赵谦翔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做课、王鹏伟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报告。
5月30—31日刘校长率白素良、王旭东、何俊玲等教师去东北师大附中学习听课。
6月11日宋主任去市内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省“十?五期间重大课题开题会。我校有两个省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入选,并被市教科所授予“实验学校”铜牌。
6月12日姜书记、钱主任、梁主任一行去长春二中参加省里组织的高考报考指导会。
6月13日宋主任率陈欣、陈永艳老师去通化市一中观摩“研究性学习延伸与研讨课”,感到很受启发,收获颇丰,决心在我校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7月2日我校被省里确定为“青少年责任教育与培养实验学校”并挂牌。
积极组织排头兵竞赛,我校有宋学平、宋满鑫、赫英辉、宋万利、王春艳、潘春梅、张筱密、李兆兰八名选手参加九月份集团公司组织的中学物理、历史、生物、信息技术教育排头兵竞赛。
加强体音美教学的检查力度,
按大纲要求开足课,不许无故占用上课时间。由于学校重视,体音美教学好于上学期,全面完成了学校教学计划。
三、搞好学生竞赛的辅导工作。
学生竞赛辅导纳入常规检查中来。任课教师认真备课,精选习题,认真辅导,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昂,班级常常座无虚席,经过辅导教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竞赛主要有:
1、3月27日通化市中学生学科全能竞赛揭晓。我校高一年级在12支参赛队伍中以7862分、6464分分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甲队)、第八名(乙队)。高二年级在11支参赛队伍中以6352分、4754分分获团体第七名(甲队)、第十名(乙队)。
2、通化市中学生学科全能竞赛中高一年级数学李秋实、徐静、张利超分获第四名、第六名、第六名,辅导教师张安梅;物理杨晓鹏、宋俊玲、陶鑫分获第三名、第六名、第六名,辅导教师宋学萍;化学关愉、叶睿博、张巍、宋俊玲、李秋实分获第一、第二、第四、第八、第十名,辅导教师刘婧;英语陶鑫、关愉、徐静分获前三名,辅导教师赵淑芬、尤正舒。高二年级物理江志勇获第六名,辅导教师崔晓哲;化学王威、谭瑛鹏获并列第二名,辅导教师张国良;英语谭瑛鹏获第三名,辅导教师蔡玲。
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吉林赛区初赛有三名同学被初赛录取,林涛、曲博研、那振芳。获得参加复赛资格。林涛、曲博研、那振芳获得吉林赛区复赛三等奖。辅导教师刘玉霞。
4、全国中学生化学联赛吉林赛区初赛有六名同学被初赛录取,那振芳、李一、杨宇婷、窦圣博、宋宏珊、张婷婷参加夏令营。。辅导教师张国良。
5、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吉林赛区初赛有二名同学被初赛录取,关愉、王威参加夏令营。
6、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吉林赛区初赛有三名同学被初赛录取,王威、李亮、李福玉参加夏令营。辅导教师崔晓哲。
7、八盟校通讯赛成绩:
高二化学团体第二名。辅导教师张国良。个人名次前十名:第一名王威、第三名李健、第九名李福钰。
高二物理团体第一名。辅导教师崔晓哲。个人名次前十名:第三名李亮、第四名李福玉、第五名那振芳、第七名李健、第七名谭瑛鹏、第十名王德志。
高一化学团体第三名。辅导教师刘婧。人名次前十名:第一名徐静。
高一物理团体第二名。辅导教师宋学平。个人名次前十名:第一名宋俊玲、第二名陶鑫、第五名叶睿博。
8、关于同学在2002年吉林省高二年级数学夏令营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张安梅。
9、教育处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徐静,二等奖李秋实、刘泽婷、刘曦、陶三等奖李博宇、刘璐。指导教师尤正舒、宋清华、赵淑芬。
10、吉林省英语口语大赛:
高二年级:二等奖刘泽婷、徐静、陶鑫。指导教师尤正舒、宋清华。
高三年级:杨帆。指导教师肖杰。
四、八校联考期末考试成绩及高一高二会考成绩情况。
八校联考成绩见成绩册。
高二物理、化学、历史、生物,高一历史、地理会考成绩见成绩单。高二高一各科会考通过率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启发式教学力度不大。我校的新型课教学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少有成果。
2、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还没有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教师之间水平差异较大。
3、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活动还要落到实处。
4、竞赛成绩各学科之间不平衡,有的学科成绩出现了滑坡,尖子生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学科的联考成绩与盟校相比差距大。
5、有的教师对教研教改不热心,只满足教好课,缺乏上进心和参与意识。
6、一些教师对当前高中的办学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和主人翁意识。
关键词: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尝试
一.回顾洋思中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成功的先例
江苏省原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小镇初级中学,校舍极为简陋,师生3000余名,一半是属于正常升入中学很困难的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不是择优来的好苗子,而是恰恰相反:有的是因纪律问题被原来学校“劝退”出来的;有几十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个位数;还有受过处分的、劳教回来的。面临这样一个学校,洋思学校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努力,精益求精,洋思不但没有砸掉自己牌子,反而保持了连续14年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百分之百的业绩,升高中毕业率达100%,考入省重点中学达80%。不论多调皮,成绩多差,甚至有过违法乱纪行为的学生,在这里都成为了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学生。
二.分析该班学生情况及转变教学模式
1.分析了该班的学生具体情况
职校多数学生特点是:天性不重听课,好动、好问;知识欠缺多,同学之间差异甚远等现象。学校的生源是成绩与表现双差的学生,而且同学之间成绩差异大,甚至有的学生中考成绩相差300多分,课堂纪律极差。基于这样的情况:请教了校内多位同行,得到的回答多数是:“学生难教”。有幸通过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体会了师生的“双主体”关系,以往教师用过多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即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其结果是很难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课堂上模式转变的有效措施
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阶段性的尝试洋思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做法。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以学定教,教师走向学生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定制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出学习要求等内容。首先是教师应主动走向学生,即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家庭背景、父母之间关系、同学之间关系、生活习惯及学习能力等)且和学生共同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怀等,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关键是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把握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等。同时学生在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说备课中各个细节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例如在教高一物理第六章第五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这一节时,备课的要点如下:
教学内容: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
教学重点: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及其含义。
教学难点:第一宇宙速度含义的理解。
自学思考题:
①牛顿是如何设想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
②人造卫星的向心力是什么?等于多少?
③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时的速度要多大?
④什么叫第一宇宙速度?
⑤7.9KM/S这一数值有哪些含义?
⑧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若受到阻碍,会损失机械能,而降低高度,在新的轨道上继续做圆周运动,为什么卫星在新轨道上圆周运动的速率大于原轨道上圆周运动的速率?
还应考虑最多的是要把学生的自学注意力集中到“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V=和V=的推导上,并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含义”这一点上来。课本习题第三题就做为检测题之一。因为这一细节做细做好,其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备课中就这方面多设计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习题,学生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就豁然开朗了。
(2)以学为主,教师点拔并重
课堂教学,教师的授课是非常重要,但是教师讲解越多、越细、越深、越透、越不让学生自己摸索就越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越容易造成探究精神的减弱。在改变教师的“讲师”和学生的“听众”的教学方式时,教学策略认为书上的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和交流就能解决。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学,教师主讲课时间掌握15分钟左右。一节课开始,教师只三言两语,点破教学目标、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自学教材,教师巡视,通过个别询问、调查,发现疑难问题,为“后教”做好准备,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让学生尽量自行探讨、理解、借助其他工具等来解决。教师在旁边只做点拔性引导、评定、补充更正。鼓励课堂上 “兵”教“兵”的现象,教师及时点拔支持为学生加油。对学习“困难户”的特差生应采取优秀生结成“帮扶”对子,当然优秀生有的还不理解这种做法,要给他点拔学者相长的道理,使他们明白帮助差生反而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让自己的理解、分析及学习等能力快速的增长。结果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面对学习,“学习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3)以题带学,保证课堂高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线是紧扣教材内容的三个层次的习题,即自学思考题、巩固练习题,课堂检测题。自学思考题旨在帮助学生从轮廓上读懂所学知识;巩固练习题要具体囊括教学内容,知识覆盖面达百分之百,重在巩固所学内容。检测题突出重点知识,注重综合拓展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到设计的习题要从不同角度强化所学知识,学生通过习题的完成逐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习题除了覆盖面外,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有机会展示自己,鞭策自己,树立信心,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各项活动中去。利用习题,这样教师依托这些习题,每节课像在小测试,学生学得“紧张”,又有一种成就感。师生和谐互动,达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此法值得尝试,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学生总体成绩已见初效,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构建,成为课堂的主人,形成“兵”教“兵”的可能性(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探究了从“教”变成“不教”的新路,由传授知识变为让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教师讲课时间少了,学生倒是自觉了,丝毫没有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创新力的发挥。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了,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考和期末考成绩平均分相应提高了十几分,高一年上学期期中考和期末考成绩平均分别为48.8和49.2,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考和期末考成绩平均分分别为60.6和68.5,在同年段七个班级中跃居第一名。这正如洋思中学校歌中所唱的那样:“先学后教,播下了智慧和希望”。
三.总结
实践表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它的实质是: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教师教,而是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做题做出评判,个别做不好的由教师指导,教师由讲授变为组织者,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正如一个比喻说得:“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教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需要走岔路。”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从而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
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中国书家也讲究布白,要求“计白当黑”。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而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艺术学研究的角度说,如果上述例证的“虚实结合”特点确乎为书、画、戏曲、园林建筑所共有,那就可以理解“虚实结合”也是中国艺术的一大“共性”。但细审其说,实际包含了艺术的构图和创作手法两个方面的实践,在艺术创作上有层面的不同;况且所谓“特点”,应该是具有唯一性的,也就是说:只有“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仅为中国艺术所拥有,才能成为“中国艺术”的“特点”,因此对此论断还有探讨的必要。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还认为《考工记》的“梓人为笱虞”也展现了虚与实的问题:
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的活跃,是死的,没有生命,一张画可使你神游,神游就是“虚”。
这里讲的是艺术联想的问题。艺术要有联想,是所有艺术的基本要素,不独中国艺术所有,外国艺术也同样具备,所以这个举例不能成为中国艺术的“特点”的证明。
一、构图与创作手法
宗白华把中国绘画上的“虚实结合”解释为“中国画很重视空白”,讲的是中国画的构图问题。就绘画艺术而言,不论中外,凡美术都有讲求“虚实结合”的构图要求,如中国金石篆刻艺术中耳熟能详的“空可跑马,密不插针”,就是“虚实结合”的构图原则。只不过中国语言叫“虚实结合”,西方绘画叫“视觉中心”、“情节性的冲突”、“‘力’的均衡”等等。
宗白华进一步把构图上的“虚”具体释为“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讲的则是中国画创作手法问题,主要指文人写意(水墨)画的创作手法,而文人写意(水墨)画的成熟与独立到元代才基本完成,可见就绘画而言的“虚实结合”的特点不论是构图、还是创作手法,都有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同时段的中外绘画表现手法有助于对此“特点”的进一步探讨。
与西汉末的前60年至前50年相当的是罗马绘画第二风格时期,从存世壁画《酒神节的神秘场景》(图1)中即可知西方绘画有重视人物比例和色光效果的特点,人物之间的空白全部赋红色,也就是背景平塗为红底。另一件约前30年至前20年的《花园景致》(图2),天空、地面则赋予绿蓝色调。相当于东汉时期的70年至79年的意大利庞贝维蒂住宅伊克西翁室内1 2号房间壁画《面包师夫妇像》(图3)是第格时期作品,形象之间的“空间”都赋有不同的色彩。约118年至128年的哈德良蒂沃里别墅的镶嵌画《马人与野兽之战》(图4),以彩色小石子拼镶完成,满壁无一处无镶嵌。以彩石、玻璃完成的马赛克镶嵌手法在欧洲长盛不衰,虽然镶嵌工艺繁琐,但不论画面多大,都无一处会遗漏该镶嵌的“点”与“面”。
由此可知,欧洲美术在画面表现上对“用笔”与“用色”的讲究是每处俱到的,背景不留空白。这种“不留空白”并非不要“空间”的“虚”,他们构图上“剩下的空白”是由“笔”、“色”来“填实”,在“填实”中仍然有表现空间的“虚实结合”的构图要求。
汉代以前的绘画实物不存,文献记载的战国楚国宗庙壁画,及汉代《景福宫殿赋》的壁画都随着木构件建筑的湮灭不复存在。今天能见到的汉魏晋时期壁画分布在嘉峪关、辽阳北园、望都、三道壕、棒台子屯、和林格尔,河南密县打虎亭、洛阳老城西、八里台、营城子,山东梁山,徐州黄山陇等地区墓葬中,以内蒙、甘肃、河南等地为多。
从创作手法方面说,中国壁画没有镶嵌的样式。现存汉代墓葬壁画都是在墙壁、砖、板上绘制,单位面积不大,“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的手法有如嘉峪关“壁画”,构图都较简单,多一人一物而背景空间皆不赋色。河北安平县出土东汉墓壁画“车马出行图”(图5),人物场面较大,上下两列人物平行排列,是一种类似“二方连续”的构图,两列人物之间及人物车马轮廓之外也不赋色,皆为空白底。“填实”的作品有构图较复杂的如洛阳老城西北的汉墓壁画,多情节性故事,如“鸿门宴”(图6)、“二桃杀三士”、“苛政猛于虎”等。壁画面积有限,而人物情节性表现夸张。陕西靖边县杨桥畔镇杨一村和陕西定边县郝滩乡四十里铺村都有东汉墓壁画“车马出行图”(图7),背景皆用绿灰色满塗。较特别的是靖边杨桥畔村编号21的东汉墓前室西壁下“车马出行图”(图8),马、车为白色,人物形象以黑线勾轮廓,底色用排笔直刷出灰白色,因出土时色彩氧化及被污损等原因,具体色调已有变化。上述壁画中把背景满涂绿灰或红灰的“空间”处理方式和古罗马第二风格时代的壁画相似,都是背景不留空白,把底色平鎏。
这些壁画的规模大小不同、施工精粗不一,“剩下的空白”有“填实”(平涂背景色)和“不填实”两种手法。其原因在于墓葬壁画在当时是一项“生意”,画者不论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接下定单就是有偿服务,逝者亲属(甲方)付钱多少就成为画者(乙方)用工精粗的依据。甲方 付钱多,乙方工艺制作就精细些;甲方付钱少,乙方工艺自然要粗疏些。所以那些形象勾勒寥寥几笔,背景不赋色的墓葬壁画就是甲方付钱较少的缘故。
另一种是把空白赋予统一色调后在空白处加入文字说明,这种处理手法在更早的古埃及壁画中已有出现。如公元前1410年的托莫斯四世墓壁画,底色统一为土黄色,并列的人物一侧上方有矩形框,框内书写文字(图9)。这种矩形框在中国艺术中,称“榜题”,也是旁侧人物的说明。在公元纪年之初的东汉至两晋绘画中曾普遍流行,前者如山东武氏祠“神农”画像石(图10),后者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图11)、《列女图》。可见在早期绘画构图形式中,中外都有相当的一致性。
中国是丝织品发明国,先秦时期在绢素上绘画的人称为“缋工”,作品统称为“帛画”,这是古罗马所没有的。在丝织品上绘画遇到的工艺问题首先是丝织经纬对水溶性颜色的渗透,也就是说水溶性颜色在丝织品上会沿经纬晕化。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赋色完成后,再用白色(民间画工谓之“粉”)把晕化出轮廓之外的色彩涂盖,使形象明确,并不是“虚实结合”的意思。先秦“天子”会盟“诸侯”时的各类旌旗上的形象标志都应依此处理,这既是《考工记》所说:“凡画缋之事,后素功”的艺术实践经验,也是孔子所谓“绘事后素”的本来依据‘引。汉代帛画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幅“非衣”,都在事先遍染绛色,目的是降低赋色的晕化性,白色用于背景的不多。从构图上说,先秦两幅非衣“龙风升天图”(图12)、“御龙图”的构图在形象之外留有空白,没有“填实”;而汉代马王堆非衣(图13)则基本是满构图。前者只有人物、龙、凤,或加一鱼一鹤,形象较少,而“空白”的“虚”并不能给人以“天国”、“天堂”的相关联想。后者则表现地下、人间、天国三方面空间,人物和各类神祗多,构图以双龙串壁构成相向大“S”形,不容许空间留白,而“虚实结合”体现在构图的“张”、“合”之中,达到主题中心突出的主旨。
四川汉画像砖“采莲图”(图14)是迄今看到带有“山水画”构图因素的最早作品,大片水面上填充成排的莲荷,莲荷之间安插若干水禽,没有水波、涟漪的刻画,但通过莲、荷、水禽的形象布局仍有充分的空间感。如果此图在绢素上完成,构图创作手法已经具有宗白华提出“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虚实结合”的特点了。但画像砖的粘土材料不可能也不必要赋色,所以这一个孤例不足以说明汉代绘画已经形成了宗白华说的“虚实结合”特点。
中国早期绘画形式是工笔赋色,早期山水画的形式也是工笔重彩,如现存的唐代李昭道《江帆楼阁图》(图15)、《明皇幸蜀图》(图16)。前者表现大江辽阔,而江面水波勾勒甚工谨,还不是“一笔不著,尽得风流”。后者画层山迭嶂,一笔不苟,而飘逸的云气环山而行,也皆笔笔俱到。虽然如此,构图上的“虚实结合”仍然存在。至南唐,在画家董源作品中开始有新的创作手法。沈括评董源山水画的感受是:
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峄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
他的《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都是以水、气的“虚”映带出山水实景的灵动。但一入北宋,董源的这一以“虚”写“实”的手法在以表现北方巨山大川为主的荆浩、关仝、范宽三位画家作品中,就从宽阔的水面云天空间转移到层岩迭嶂的山脚、水口处,他们用逐层减淡色彩浓度的手法(电脑技术为提高色彩“明度”)体现自然的由近及远的空间感,所谓“纵深”、“重深”。一直到南宋的夏圭、马远在构图上改变多年的“全景山水”程式,创新局部特写式的构图,同时增加水墨晕染技巧,水及云气成分增多。如夏圭《溪山清远图》(图17)、《长江万里图》、《水村图》,马远有《廿四水图》,都把“水”作为整幅作品的重要对象。也因此,“计白当黑”、“虚实”相映等等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实践开始影响审美思维模式。北宋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图18),以云天、山峦、水流、村落、林木、野径的虚无飘渺、折近递远展开千里画面的构图,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和欣赏“咫尺天涯”的“艺术趣味”,同时段的拜占庭和现代欧洲人都难以体会“个中三昧”。
由此可见,宗白华提出的“虚实结合”命题,是构图艺术的共有要求,作为绘画“画种”,并不仅为中国画所独有;释为“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则是中国绘画的创作手法,开始出现于从五代南唐到南宋期间。在此期间出现了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生活环境的客观存在,画家董源生活在江南,他作为宫廷官员时生活在南京,南京面江倚山,地理形胜,当时南京城里大河清溪,纵横交错,董源的《龙宿骄民图》(原图“宿”为“袖”之误,“龙袖”即首都近郊之地,参见谢稚柳先生考证)即表现南京城郊人江口岸一带景色。画家对大江大河晨雾暮霭的变化感受清新,也自然在笔下出现“虚”、“实”的构图对比。北宋荆、关、范未曾南来,所见皆北方雄峻山体,作品以巨山峻岭为主,江河湖泊少,水雾云气的变化就少,画面虚处多在山峦间浮动的云霭、山脚水口间弥漫的薄雾。南宋马、夏是画院画家,久居浙江杭州,于是又出现“长江”、“水村”等以水为重要描写题材,云雾水气的“虚”与景物的“实”的处理有更多现实生活的依据。
另一个条件是绘画材料的改变。董源及北宋绘画用绢材,熟绢有矾不易渗色墨,但易于晕染。如以重墨笔拖出山峰之巅,稍后以清水笔接住巅下重墨向下拖出,即出现上重下淡、淡以至于无,产 生上显下隐的远山效果,“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因为不需要“填实”。元代普遍使用纸本,对水墨的渗晕性更强,淡墨层次的表现可以更为微妙,因为“微妙”,可使“虚”的部分具有更大联想空间而越来越被重视。文人水墨山水画、尤其作为写意山水画来说,“虚”处不一定在山脚、水口处,创作时以浓墨在画面下方画近景,在画面上方以淡墨画远景,中间“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而空间感已出现,如天津画家夜泊最擅此道。历史上的山水画留出中景大片空白的名家是元代倪云林,他的“三叠”或“三段”式构图,近景是树石坡岸,远景是丘陵山峦,中景不著笔、不渲染,是联想、意想中的湖水。但构图的大忌之一是画面上下脱节而致景物分裂,他的办法是在空白的中景处加以题诗、题识、落款,使远、近景有所连接(图19)。倪云林是从明中期以来被江南士夫文人奉为清逸第一的艺术家,甚至一个时期中以家中悬挂书画中有无他的作品而判其“清”、“浊”,“雅”、“俗”的标准。于是水墨山水画中刻意追求云水雾气的“空白”,并以此“空白”隐现自然空间的“重深”效果成为写意山水画创作的关键手法。可以说,山水画的成功与否,与画家对“虚”处的处理有根本的关系。于此又催生出对“墨分五彩”更细腻的要求,对渲染层次更丰富的技法创新,以至在“破墨”之外,电吹风、电熨斗都可成为工具,以便及时“留住”不同淡墨层次,使“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的“虚”处有足够的空间。可见明清以降的中国水墨山水画所重视的“虚”,是只留出纸面,不落笔墨,也就是“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的创作手法是由纸、绢及水墨材料和毛笔工具制约下的技巧经验所导致,“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因为“不需要”填实而已。欧洲风景画中也有大量的云、天、海、雾的表现,如法国的“巴比松画派”,俄罗斯的施希金等,都有杰出的海、云、山林作品,但他们的“虚”处,处处著笔,不露画布的“空白”。这是中外绘画在表现同样的“水”、“云”、“气”、“雾”这类“有常理而无常形”的空间对象时,创作手法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水墨山水画常被西方人认为“没有完成”而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
二、“象征”手法和“标志”手法
宗白华提出“虚实”说的另一项艺术实践依据是中国戏曲表演。他例举的“刁窗”是川剧的经典折子戏。“刁窗”的表演在唱、做功上要求全面,演员从被禁闭闺房的室内演唱,到从刁窗逃出户外、在高低不平道路上疾走,观月抒情辗转反侧……至江边时的悲情进发等一系列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表达全靠肢体动作表演。全部道具只有开场的闺房内拼在一起的二椅一桌,此后则只有一个偌大的舞台,全凭肢体表演,暗示道路的崎岖不平、月朗星稀的夜空和波涛汹涌的江水。从表演艺术说,尽量少说话、多“表现”,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抬足的“动作”就尽释其意是最高标准。如西方的“哑剧”全无语言,几乎没有道具,对演员的肢体与表情表现能力要求就很高。包括川剧在内的中国戏曲却必得配大段唱腔,有如意大利歌剧。所以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设计就采用“标志”性的手法,尽量减少道具带来有碍演员表演“唱功”、“做功”的副作用。于是如“刁窗”把舞台道具精简到一桌二椅,直至全无。即便是讲究舞台“行头”的京剧,也是以一根道具“马鞭”“代表”了骑马,画有轮辐的两幅下垂的小方旗道具“代表”了车乘。室内外的“门窗”全凭演员的推窗、开门的动作才“存在”。所有这些“虚拟”的空间,都依靠典型化的肢体动作才能让观众“意识到”它的存在。在艺术手法上这些都是“标志性”而非“象征性”。
鲁迅在关于京剧脸谱的艺术手法问题的文章中,已指出脸谱艺术是“标号性”,即“标志性”的,不是“象征性”的。“标号性”和“象征性”的区别在于:“标号性”的表现形象与对象之间是一种“归纳”和“精炼”的关系,如Logo设计中以“镰刀”代表“农业”、“农民”等对象、“纱锭”代表“纺织”、“织品”等对象一样。是对“对象”本身进行分析归纳加以夸张精炼的“设计”。而“象征性”的题材和对象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借助于“典故”或约定俗成的“借喻”,使此题材具有“人文意义”。如对“橄榄枝”、“鸽子”的绘画,人们不会想到植物、飞禽本身,而有“和平”联想。文人画“梅兰竹菊”题材同样如此。元代郑所南画“兰”、明代徐渭画“菊”、清代郑板桥画“竹”、金冬心画“梅”,运用的都是自我人格操守的“象征”性手法。前述倪云林在水墨山水画上题诗、识、落款,开创了山水画中“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形式体裁。正像西方表演艺术中强调“少说”、“多表现”一样,绘画艺术也是重在以“形象”、“构图”为唯一“艺术语言”,并不需要另加“文字说明”。但中国文人画主旨并不站在表现客观对象的“真实”与否的物理性方面,而是通过对象“象征性”表现作者自我的生活感受,提高一点说是“生命感悟”。但既是“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主题之间就没有“直接”的关联。作者要观者在画面形象中能够思路“转弯”到自己要求的 方向,只能借助“文字说明”;这就是“诗”、“识”、“跋”。所以文征明在山水画上题“诗”撰“识”,其实就是加以申明画中之“山”、之“树”,非实际“山”、“树”再现,实在寄托有作者自标的“君子”“清逸”之风,希望观者于此有所了解,勿会错意。
宗白华还提出书法中的“计白当黑”的例子,意思是“黑”为“实”、“白”为“虚”。书法是不依赖于具体“形象”的艺术,如同数学是“最纯粹的科学”一样,书法是最纯粹的艺术。但中国书法有一个“文字学”的成份,即中国文字的“造字”阶段有“象形”、“指事”、“会意”诸方式,都是“标志(号)”性的设计手法。当这些结构的文字成为一种“字体”,就演变为纯粹的符号了。书法艺术就是把这些“纯粹的符号”、“字体”的“间架结构”以及成篇文字相互之间的笔划、笔势呼应关系加以“个性化”彰显;单字的间架结构有笔划之间的“布白”要求;成篇书法有“章法”、构图上的“节奏”、“呼应”的表现等,这些都归于“均衡”的构图要求之下。不独中国书法艺术如此,阿拉伯书法也有同样的艺术创作要求,不同的是中国书法工具是软笔,阿拉伯书法是硬笔,在笔法形态上各有不同,因而“韵味”有别,惟此有别,才可以说“虚实结合”并不仅为中国书法所独有。
至于另一个“园林建筑”艺术的“虚实结合”,主要依据是亭、榭、廊等“开放式”建筑单体。它们无墙少壁,身居其中却可以了望四方景物。“无”是“虚”,“景物”是“有”、是“实”。确实在西方建筑方面看来,中国的“亭”、“榭”也像没有竣工的建筑物。但亭、榭在整个园林建筑中并不是主体建筑物,主体建筑物仍然是有墙壁、有门窗的“屋”、“堂”、“室”、“阁”。较之西方园林建筑多有大面积的采光处理,在室内甚至有凡尔赛宫“镜厅”,利用镜面折射后花园的光照,这些也不能说没有“虚实结合”的艺术处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