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05:0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信息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必须用市场手段去做,用市场方法做市场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场的事,政府最好是去为农业信息产业业搭台,唱戏还应让企业去唱,政府不宜包办。但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场方式运作,才能真正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1农业信息化理论及方法研究情况
农业信息化是根据经济测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论,运用系统分析的思路,利用层次分析法、波拉特法等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由《中国统计年鉴》可知,全国大部分省份农业信息化建设始于2003年,农业信息化研究大多关注全国,中东部经济较发达省份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西部省份、尤其是甘肃省的评价研究整体相对滞后。比如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除去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式为SU=(‘农业信息化’or‘农业信息化指标’)andSU=(‘甘肃省’)检索,有关于甘肃省农业信息化的文献共56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43篇(受基金支持的有2篇),硕士论文8篇。大部分文献仅是对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的研究,而量化分析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或评价研究的仅有5篇。符合省情发展且量化评价研究指导性文献的缺乏,不利于农业信息化推广和发展,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照搬照抄、无序甚至不符合省情的情况。因此,加快建立甘肃省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
2甘肃省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重要依据。使用信息化指标体系,可以定量衡量甘肃省信息化水平,为制定信息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科学、量化依据。按照农业信息化理论和研究方法,确定描述农业信息化环境、信息网络硬件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资源及农业信息人力资源等5个指标,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进行评测,建立甘肃省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同时,为保证所得数据的准确性,以指标体系当中的农业信息化贡献率为例,利用数学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优化。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数据来源数据模型建立是以甘肃省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中基准层1中的第一项农业信息化贡献率为例,选取2003-2011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出贡献率作为实验数据,统计数据来源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甘肃发展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3.2研究方法通过MATLAB运算,利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re-gression,下称LSSVR)算法对甘肃省农业信息化贡献率的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农业信息化投入对农业产出贡献的评价精度。3.2.1LSSVR算法LSSVR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选择一非线性映射:Z=φ(x),将n维输入i维输出样本向量从原空间映射到高维线性特征空间F构造最优线性回归函数[2,9-11]:y(x)=w·φ(x)+b(1)式中,w为线性回归系数,b为偏移量,φ(·)为非线性映射函数。为了获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系数w和b,将以下函数最小化:(2)其中,R(w)为结构风险,εi为容许误差,τ为正则化因子,用于控制对超出误差样本的惩罚程度。引入拉格朗日乘子αi解决上述优化问题:其中,αi为拉格朗日乘子,αi≥0。根据优化条件:,,,,分别将(3)式对w、b、εi、αi进行偏导,并消除w、εi,得到线性方程组:(4)采用径向基核函数,,σ>0。所获得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回归函数为:(5)3.2.2粒子群优化LSSVR参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训练参数的选取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对此,笔者采用混合智能算法,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训练参数。粒子群算法是基于群体智能随机优化算法,采用“群体”和“个体”的概念,通过群体间粒子间的合作与竞争产生群体智能指导优化搜索[11]。其基本原理为随机初始化一群粒子,将其中第i个粒子定义为:Xi=(xi1,xi2,…,xim),将粒子i的当前飞行速度定义为:Vi=(vi1,vi2,…,vim),粒子i所经历的最好位置Pi=(pi1,pi2,…,pim)。然后,通过迭代寻找最优解。在每一次迭代中,粒子通过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来更新自己。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进化方程可描述为:vij(t+1)=w·vij(t)+c1·r1·(pij(t)-Xij(t))+c2·r2·(pgj(t)-Xij(t))(6)Xij(t+1)=Xij(t)+vij(t+1)(7)(6)式中,w为惯性权值,r1、r2为0与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c1、c2为加速因子,t为进化迭代数,pij(t)为个体极值,pgj(t)为全局极值。定义的适应度函数(F)为:(8)(8)式中,yi为实际值,为预测值,M为训练数据的数量。3.2.3PSO优化的LSSVR算法(PSO-LSSVR)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回归建模时,核函数参数、正则化因子τ的取值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τ控制对超出误差的样本的惩罚程度(τ>0),反映了支持向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所以、τ的取值非常关键,取值不当会带来很大误差。具体过程略,设计算法实现步骤如下(见图1):3.3农业信息化评价分析甘肃省农业信息化投入量基本呈波浪式增长趋势(见图2),2011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投入量为32.5亿元(表2),在西北五省中排第2位,但是总投入量占全国的0.15%,低于全国平均值的一半。PSO-LSSVR模型评估优化农业信息化贡献率结果见表3。
4结语
在建立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该考虑将农业信息化贡献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而对于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出贡献率的数据进行研究,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混合智能评估算法相比于传统的估算方法有更好的评估效果。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评价与预测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率,对正确引导全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从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甘肃省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农业信息投资增加,除2003年、2004年见效明显,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说明贡献值空间开发潜力很大,但相比于农业其它方面的投入产出值,其贡献值并不高。为提高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结合甘肃省情,增加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在政策上支持设立农业信息财政预算专项,鼓励企业、协会和生产经营大户参与信息化建设,并对给予一定的优惠或补贴,也可让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2)技术带动,龙头优势,提高农民使用信息的意识。首先,培养、选派既懂甘肃农业状况、农业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把理论、技术带到生产实践中去,使农民增产增收,进而提高信息的经济效益。其次,重视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示范作用,传播农业信息,增强农民信息意识。
作者:朱昭萍 王生林 刘涛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
1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的问题
1.1 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基础工作水平低
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一项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工作,许多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在农业系统里紧缺信息技术人才,尤其是缺少“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就是对农业和信息技术都了解。通过对全市、县两级专门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人员调查得知,毕业于植物病理学论文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人数还不到5%,他们主要是在农业类专业毕业后,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自学,然后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岗位上。因此,基层单位只能从事初级的信息资源采集和,却不能进行深度开发,使大量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这就直接影响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1.2 农民信息应用能力较差
因为受到落后的农村文化经济、低程度的信息化以及很多农民淡薄的信息意识影响,在加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普遍是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都较低的农民,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也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认识不到信息作用的结果。
1.3 农业信息供给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种需求
农民、农业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经纪人以及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等是农业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由于信息产品使用者的不同,因此他们对信息的内容、精度及质量的要求上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要求农业信息供给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要求。可是目前农业信息网络提供的农业信息大多是新闻时政、农业科技类及转载其它网站的,市场前瞻性的、综合分析预测的信息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少,不能展示区域经济特色。
2 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进一步加强政府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集成的大系统工程,它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地区和多种业务技术,而且它还在市、县、乡各级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只要在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将一切有利于农村农业信息化的条件充分利用好,仔细筹划,统一部署,才能顺利实施,因此,政府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处于主导地位。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政府必须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发资金和农业农村信息系统日常运行费用方面给予一定的基础性投入,统筹管理,合理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2.2 加快农村信息化
基地建设示范是一种形象教育,它的优点就是直观、现实、可供仿效,它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工作,在农村建设中所占地位低,农民对它的了解少,因此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示范建设有它的困难之处,同时这项工作也因此显的特别重要。选择一批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比较好的乡村组建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采取政府补助、项目带动、企业优惠、农户自筹的办法,实现示范基地60%以上的农户拥有计算机,并能通过网络查询和获取信息,营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息化氛围。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老年体育科研论文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2.3 做好信息网络与传统媒体的结合
当今信息网络在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及存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和多点互联、无时空限制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一些信息传播上的问题。而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合理分工,才能提升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化、产业化的发展,我们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3 结语
目前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新兴的、开创性的事业。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就是从农业机械化走向农业信息化。因此,如果想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那么就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这是最有效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它的必经之路,主动迎接正在兴起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不断带动农民走向新农村建设的金光大道。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课程体系;问题与建议
1.引言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于2000年决定在我国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正式启动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开辟了应用型硕士培养的新领域[1-2]。近年来,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为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旨在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的训练,所授学位的标准主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因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性学位,学科口径更宽却更加注重务实训练。
从2009年开始,我国就在不断加大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增招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整增量(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基本不增加招生),调整存量(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原有硕士生招生规模,每年按不低于5%的比例调出,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等措施最终达到结构调整的目标。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已提高到25%,2011年计划达到30%以上,争取到2015年提高到50%以上[3]。
在这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业推广硕士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成为各高校新增的农业推广硕士领域之一。农业信息化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各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进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该领域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2.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具体课程框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体系在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符合总体培养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共性特征,不同领域知识和能力要素组成等,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区域、行业、产业的特殊要求。
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4]。按照该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按领域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
现行的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以及领域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
公共学位课程使农业推广硕士与其他种专业学位类型相区分,这一部分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公共学位课程包括外国语(2~3学分),政治学(2~3学分),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2学分),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2学分),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2学分),总学分数为10-12。
领域主干课程使培养领域之间相互区分,这一部分也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领域主干课程包括农业信息化导论(2学分),农业信息化进展(2学分),农业信息获取与处理(2学分),农业信息化案例(案例研究)(2学分),农业应用系统开发(2学分),总学分数为10。
领域选修课由各培养单位自主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和各校条件自行确定,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领域选修课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使得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全日制农业信息化领域设置的选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2学分),Visual Basic(2学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2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网站设计与开发(2学分),科技论文写作(2学分),科技文献检索(1学分),要求学生选修的总学分数为6~8。
3.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统得过严,管得过死。目前,教指委对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作了统一要求,虽然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该领域比较一致的培养规格,但是这两部分总学分达到了20以上,留给培养单位自主设置的领域选修课程空间太小,自由度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更难谈及使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
第二,领域主干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脱节。全国的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是统一的,但这些课程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师资培训。这必然会导致这些课程在不同培养单位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个别课程的教学甚至达不到当初设置该课程的目标要求。
第三,课程的实践性不足。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特定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能更集中体现相关领域的实践需求。虽然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强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4],但是没有明确对课程的实践要求,在“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4]的限制下课程的实践性也是有局限的。
4.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针对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的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第一,压缩公共课程学分,重新论证领域主干课程,补充选修课。
首先,课程设置建议根据知识体系[5]体现综合性,即在课程设置上抛弃“学科中心型”的旧观念,应适应科学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
其次注重课程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农业信息化领域也要特别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积极地把科技文化的新成就吸纳到本领域的课程中,并开设一些代表未来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课程,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具有灵活性。
最后还需要培养单位立足学科优势补充选修课,开设有利于主体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第二,学大纲和教学指导。
对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可以试编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通过组织各高校相关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吸取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融入教学大纲或者教材中去。
其次可以统一分批对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或者挑选一批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录像,将这些资源共享给各高校的相关教师进行网上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学要求的目的。
第三,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突破专业性的培养框架,强调整体性、宽广性和实践性。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现代技术理论方法,还要学会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要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基本政策;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选修课程可以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性。在教学的深度上不断加强,增加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教学与全日制本科教学的区分度。在教学的宽度上不断加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区分度。
总之,只要围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既能符合高校实际,又能满足行业、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一定可以提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仁华,胡承孝,汪华.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优化原则与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1):44-47.
[2]颜廷武.“十二五”期间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与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1(2):25-29.
[3]杜玉波.认清形势突出重点群策群力努力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
[4]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OL]./nongtu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2833&columnId=11597.2010-12-10.
[5]王磊,郭飞,郑国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1(5):50-51,77.
资助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0J003)。
作者简介: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农业;信息化;支农资金
一、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中国关于农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的盲目性,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民增收的进程;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邓培军、陈一智的《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得出结论: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其相关系数为0.733,说明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农业生产总值将提高0.733%。农业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农业投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0.1318%、0.157%、0.469%、0.096%。wWw.lw881.com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资本投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信息化却是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1]。
(三)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群众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信息观念淡薄,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需求等等。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1.提供多样型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类型应多样化,如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及时传递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各种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及多层次描述,建立各种索引,为三农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咨询、网上导航和专题检索等服务。及时更新,农业专题数据库建成后,最重要的是数据更新,才能保证它的可用性、连续性和竞争力,数据库才有活力。
2.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业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尤为重要,需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素质队伍,加强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目前虽然农村用户对信息有较强需求,但是中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应从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人手,借助现代视听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农村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今天信息就是生产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区域信息站要借助于现代化传输媒介,实行远程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拉近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与农民的距离,在农业生产与需求之间搭建起一座新桥梁,帮助农民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农业新的跨越。
由浙江师范大学承担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所取得的成果有,作物优异基因的发掘:开展作物优异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等相关研究;通过自主克隆或横向合作获得并利用有价值的功能基因。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2]。这些新技术成果需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4.为政府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农业信息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调研和信息决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全局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综合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此外,农业信息数据库应逐步加大农业数字化资源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有计划、有目的满足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
二、农业信息化与支农资金
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惠农政策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利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发展农业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内容是以反映当地各类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为主;政府投入这部分支农资金支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为支农资金整合高效利用导航
农业信息化帮助政府为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提供依据,为整合支农资金提供导向。改变支农资金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入重复、交叉,支农资金支出科目设置不够科学现象,力求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最大化。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由分散式的项目建设转变为集中的产业建设,把地域性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接起来,推进规模农业,从广泛性扶持向择优集中扶持方向发展,发挥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实现规模效益。
三、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一)农业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培育出农业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使之产生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区域中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还有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区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要提高农业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随着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区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和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农业区域的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因此,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是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2]。
(二)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区域经济提供特色数据信息支持。农业信息化要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导航。由于农业地方文献具备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信息化特色数据库应根据当地的地域状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立足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如农作物品种数据库,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农业商情等2.为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产品提供推广平台。如浙江省有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多样决定其农产品类型多,品种丰富,可向旅游者提供当地农副产品多样,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省内农村观光资源类型多样,有乌镇、南浔、西塘等江南水乡古镇[3];区域信息站可以利用自身网络平台推广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及其他农业区域经济产品,以此带动相关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湖南师范大学王爽英等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借助di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的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4]。这样的信息应依赖农业信息化及时反馈给农业决策部门,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地方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要做好地区农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正确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部门结构及作物结构;为区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作出一定贡献。
4.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农业信息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为区域经济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能力。
四、结语
中国农业经济要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的需要,谋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寻找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争得一定份额。要想实现这洋的目标,都离不开信息支持,因此农业信息化对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培军,陈一智.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38-340.
[2]吉宏,杨太康,龙瑜.中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5,(15):50-51.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国家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信息;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发展水平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对解决“三农”问题路径的顶层设计,由此也为农业、农村、农民信息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黑龙江省是我国商品粮重要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省实施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把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年来,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如何满足农民信息需求,实现信息供需均衡发展,发挥信息服务效益的最大化,还有待于深入探讨。
一、农民信息需求的特点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但近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基础上,实施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工程。目前,黑龙江省9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33%的村建有信息服务点,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农业专家服务热线12316,成为解决农民信息难的重要手段。然而,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还有部分地区的农民仍处在信息的边缘。
(一)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农民信息需求主要体现在满足其生产发展和生存的需要。即体现在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农资供应信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信息、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信息,突破以种养技术的单一需求,向农业技术、市场、国家政策等多元化信息需求发展。这些与农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多样化分不开的。
(二)信息需求的效益化
农民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随着农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体验到信息所带来的增收效益时,信息对于他们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遣品,而是他们发家致富的根本途径;是他们的重要生产工具,是他们直面市场的重要武器。因此,农民更看重信息内容,更注重信息的品质。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不再是表面上的大众信息,而是需要专门化、深层次的信息;他们在信息需求上,希望获取更加完备的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使他们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稳妥并获得最大效益,让信息真正能够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收益。
(三)信息需求的主动化
伴随着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农民从服务中得到了实惠。农民对信息的需求由被动地接收,变为主动参与。过去,农民是比较盲目和被动的接受信息,电视、广播传送的信息,农民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电视播什么看什么,现在部分地区农民可以借助网络通讯技术主动定制所需信息,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想看什么点什么、想问什么说什么,能够在信息的接收上掌握主动权,主动获得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能满足广大农民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还能帮助农民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急速变化。这也正体现了农民希望走从被动到主动、再到互动的信息服务之路。
(四)信息需求的互动化
随着网络化信息服务在农村的深入开展,正改变着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在有条件的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同时也可以在网上供求信息或者通过信息员免费帮助他们上传到互联网站,真正实现了农民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互动性。
二、黑龙江省农村信息服务状况
近几年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发展态势良好。从课题组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市调研中了解到,各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采取政府推动模式、信息定制服务模式、“三电合一”服务模式、专家服务模式、“科技110”模式”、“农民信息之家”模式、农村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农村合作化组织等信息服务模式,基本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助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一)“一站式”农业信息服务站服务
针对农村上网费用高农民接受难、电脑普及率低、农民操作电脑查询信息困难等实际情况,结合农民需求,推进了新型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探索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每个服务站配备农民容易操作的强农信息通触摸屏,服务系统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求医问药、农民法律知识、资金求助、农产品交易、农民远程教育、农民工需求、名优品种推广、农业百科等版块。版块清晰,直观明了,涵盖内容丰富,零基础无障碍操作,克服农民“不会上网”的障碍,实现农民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以一站式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服务。已有93%的村屯建设了配置强农信息通终端机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站。
(二)农业信息网建设高端定位
农业信息网已由单一的政府网站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农业信息网,信息及时有效、覆盖面广、服务性强,已成为农业信息化的窗口网站,是广大农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目前,已形成政务、新闻、服务三大版块,设有农业概况、政策法规、价格信息、供求、实用技术等33个一级栏目,100个二级栏目。
(三)12316“三农”热线服务实现全覆盖
全省信息服务点形成星状网络覆盖。12316“三农”热线在硬件设施中全年保持无特殊原因不宕机,24小时为八区十县(市)人员提供农、林、牧、渔、蚕、农机、农业法律7大板块技术信息播报。并抽调专业农艺师形成的市服务平台值机小组与各区县服务平台值机小组通力合作,为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四)提升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农产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省农委组织的农产品推介和农超对接会,搜集地方农产品品牌资料、图片,逐一梳理品牌信息,形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在农业信息网显要位置开辟农产品品牌专栏,举办了“网上农展”活动。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并为企业建设网店,重点突出名优产品、特色优质产业的技术推广、产品推介、品牌宣传等内容。
三、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建设投入少,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94%的村,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网络日趋完善。但对比发达省份,我省农村信息服务建设投入,特别是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是基础设施薄弱,硬件短缺、简陋,技术手段落后;另一方面是用于软件开发和网络运行维护的经费缺乏保障。从调研中了解到,阿城农业信息网站由于经费紧张,拖欠网通公司网络建设费,于2006 年被迫变更,链接到哈尔滨农业信息网,使农业信息服务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政府在农村信息服务的主体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在信息供给程序上基本是按“中央—省—市—县—乡—镇—村—农户”的次序层层落实。在信息供给上供给什么、供给多少大都是由各级政府和部门自上而下决策,农民普遍反映需要更多富有地方特色,具有指导性、分析性、前瞻性、预测性和时令性的信息资源却难以满足,造成农民对接受到的信息服务满意率低。
(三)信息供给断层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络大多已延伸到乡镇,但是在乡镇与农户之间却出现了“断层”,缺少连接信息网络与农户的互动载体,影响了农业信息作用的发挥,因而需要开发适合农民互动信息需求的有效终端载体。
(四)农村信息服务人才缺乏
由于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地位低,待遇低,加上政府的投入经费少,培训机制不健全,造成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难以开展信息服务。
(五)农业信息采集不规范,质量低,信息服务面窄,实用性较差
目前我省农业信息采集方法简单,大多是根据基层汇报的情况整理的,由于受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偏好的限制,导致农业信息的采集质量差,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需要。
(六)信息频率低,无规律,不规范
网上信息更新不及时,有的网站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更新信息。没有形成严格的信息制度,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信息需要。
四、强化农业信息服务的建议
几年来,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增长,基本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依靠信息致富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必要手段。但由于我省幅员辽阔,地域间存在经济差异,导致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均衡。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着的服务组织形式化、服务功能单一化、服务资源分散化等问题,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监管作用
农业信息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在相当长的阶段内要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推动,应该列入政府的支持范围。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及其农业管理部门有能力促进、管理、协调农业信息化建设,才能减少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复建设和浪费,获得最大的产出和效益,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只有政府担当组织、主导与推动农业信息化的角色,以信息产品的供给者、需求者和信息市场的调节者的三重身份介入农业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建立主导型政府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良性循环的建设与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利用与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优势,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为“三农”提供信息支持。
(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农业信息服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程度。我省不同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差异,部分地区受资金投入的限制,使得农业信息化建设无法深入、广泛地开展下去。加快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以政府投资为主,设立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为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发挥市场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为加速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三)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农业部门应依据“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联合保障”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以市县为单位,依托城镇农业发展建设,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对农业数据库建设进行统一领导,合理规划农业数据库的近、中、长期目标,实行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在整合横向涉农部门信息资源上,采取共建各部门网络平台和网站,为农业信息网的一个节点,提供链接和维护,实现互联互通。在现代网络和传统媒体资源整合上,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实现网络与电视、报纸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连接,实现区域和领域信息资源共享,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效用。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机制
农业信息资源对农民的生产决策和收入增加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改革传播渠道,建立农民与政府定期沟通制度,或利用网络自下而上地收集农民的信息需求,并组织专家学者对农民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上报给决策部门。这样,决策部门就可以快速地了解农民需求的动向,及时调整供给内容和方式,对农民的需求作出快速的反应,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政府追求的目标与农民的需求完全一致;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使政府信息规范化、法制化。
(五)开展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是开展信息服务的根本保证。现在我省信息服务组织日趋健全,省、市都设立专门的信息机构,做到县有信息中心、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室,但信息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要有计划地对乡镇、村一级信息员分期分批进行技术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员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员队伍。同时吸纳优秀农业科技人员参加农业信息推广工作,保证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及时有效。
(六)强化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推进网络延伸,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
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日益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村的生活方式,如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将会大大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减少农业生产与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节约流通成本,使生产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网络化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及时获取农业科技、农业政策、产品销售、市场行情等信息,推广和使用农业科技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以便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进一步扩大网络延伸。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扩大农业信息网络覆盖面,拓宽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农民获取信息的时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十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张军.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
[3]龙江六十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9.
[4]杨莹,范亚东.黑龙江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商业研究,2008(2).
[5]李应博.中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2.图书馆建设,2007(4).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模拟系统;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The Role of Computer in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tage
Wang Chao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030801,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e,information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grea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is articl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numerical computing;agriculture,database creation and use;agricultural expert system computer;Internet and agriculture,about the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Agricultural information;Simulation system;Expert system
信息技术是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它集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于一体,它们渗透到农业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农业科学的数值计算
计算机发明不久,计算机体积还很大,运算速度较慢。在农业上的应用仅局限于科学计算,在一些农业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例如用计算机来计算奶牛饲料或进行简单的饲料配方;使用计算机记账,进行税金管理、数据处理等。
二、农业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商业化经营和实用化推广,带动了农业数据库建设、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建设。数据库在对大量信息的有效储存和快速存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大型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我国建成了农业科研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国农业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库,中国农业研究项目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和数十个农林数据库。同时还引进了世界上几个最主要的农业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运行和服务都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农业信息资源和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国外使用数据库也比较深入。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它存杂志论文、政府出版物、技术报告等;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的农业数据库AGRIS,存有10万份以上的农业科技参考资料;还有信息研究系统CRIS,该库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学府的研究摘要。还建有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在全国范围内向育种者提供服务,现有60万植物资源样品信息被计算机化,可用计算机和电话取得。
农业数据库的开发,扩大现有数据库容量,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的各个领域,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充实现有数据库的内容,必将促进农业生产与管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三、农业计算机专家系统
农业专家系统(又叫农业智能系统)是以知识为基础,在特定问题领域内能像人类专家那样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它是运用知识表示、推理、知识获取等技术,总结农业专家的宝贵经验、实验数据及数学模型,建造起来的计算机农业软件系统;可以形象、直观的向使用者提供各种农业问题的咨询服务与决策方案。这种系统不仅能保存、传播各类农业信息和农业知识,而且能综合各种单项农业技术,实现高层次的农业技术集成。
国内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专家系统,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农业专家系统。自80年代开始,已研制出近40种专家系统,如砂礓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小麦、玉米、桑蚕品种选育专家系统,农业气象专家系统,用于灌溉、耕耘作业、果实收获、畜牧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农产品加工自动化控制及农业生产工厂化的农业生产实时控制系统,水果果形判别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基于规则和图形的苹果、梨病虫害诊断及防治专家系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等。
利用农业专家系统,能够对农业区域的耕作习惯、气候、品种、土壤等多种复杂条件进行分析和推断,结合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给予农民十分直观、浅显和比较准确的意见,指导农民按照先进技术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进行田间管理以及科学饲养和养殖等。可以代替专家,尤其可以汇集专家群体的智慧,长期陪伴在农民身旁,随时随地培训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
它不仅提高了广大农民和各级农村领导干部的科技信息意识和文化素质,还能强化广大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和推广的技术手段,缓解我国农技推广人员不足的矛盾和由于农业专家个人知识的不完整带来的方案缺陷问题,缩短农业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加快当地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换的步伐,对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性,振兴当地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我们以农业专家系统作为突破口,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技术更上一层楼,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四、因特网与农业
电脑广为普及后,以前大型而低效的数据存储设施被高效的计算机系统所取代了,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就是在网络中的各计算机或设备之间提供一条高速通信信道,以实现彼此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4农户可以开设自己的网站,介绍自己的农产品及其生产环境,还可以在网站上发表一些气象资料,或是经过自己分析处理的气候情况介绍;进行网上订单,以便于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产后加工和贮运;在网上进行农产品的交易活动;或是主办农业协会等民间组织,来负责农民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和农产品的收购和销售,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开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利用因特网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如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论坛及移动电话等使农户间,农户与技术支持部门,农户与专家之间交流的及时、方便、有效。
五、结语
但信息农业的实施还有很多障碍,面对这些障碍,政府应承担起农业信息化的引导责任,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广大农民及社会其它力量的作用进行农业信息开发。普及计算机及计算机知识,培育农业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促进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为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及推广提供良好环境。大力加强国家信息网络建设,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基地,加强信息技术的示范推广,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吉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与研究中心.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
[2]张效祥.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8:671
关键词:多元模式;农业信息服务;应用;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8-1950-03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手段和推进我国农业战略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枢纽[1]。随着中国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广大农村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如何获得及时、有效、可靠的信息,成为当前农村指导生产、管理和经营的核心问题[2-4]。但由于中国农业长期处于弱势产业地位,农村长期处于低水平、分散的传统农业状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广大农村的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途径、方式、速度、时间、内容等与城市、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5,6]。这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要想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概况
近年来,农业部在全国选择部分具有一定基础的地级和县级农业部门,开始试点建设“110项目”,沈阳[7]、青海[8]、浙江[9,10]、云南[11]等地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服务效果,但还存在着重复建设、系统应用不足等问题,许多方面尚需要统一规范,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全国各地包括滨州[12]、福建[13]、辽宁[14]等都在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开始为农业、农村、农民开展相关的服务。但是也有个别的服务系统仅落实了设备和人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服务“三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服务“三农”的内容需要丰富,形式有待多样化[15]。目前济南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在部分县(市)建成“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拥有“市、县、乡、村”四级网络用户;建立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数据库,数据总量达52.5 G,免费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2 济南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济南市农业信息化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涉农信息资源分散于相对独立的不同部门,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和交互共享渠道,信息服务难以形成整体优势。②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滞后。农村信息体系基础设施薄弱,用于硬件建设、网络运行、软件开发和信息采集的资金投入不足,乡镇农技站计算机拥有量较小,大多数农村和农户缺乏网上沟通手段,致使信息传输在乡、村、户之间出现“断层”。③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目前,济南市还没有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服务队伍,现有的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人员更是严重不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让有效的农业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并及时实现反馈,成为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探索和实践发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经就是实行多元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也就是通过电话、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信息载体的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互联互动。
3 济南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多元模式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济南市建设了新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济南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借鉴全国地方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结合本地的实际,形成了包含了网络体系、语音系统、视频、短信、远程视频诊断等多种农业信息服务方式的体系,称之为多元模式。
3.1 多元模式建设总目标
多元模式建设总目标为:进一步完善四级网站体系,配备相应设备和系统软件,完善地方个性化数据库,充分发挥现有山东金农信息网(以下简称“金农网”)的平台作用;建立电话语音系统并具备数据交换、咨询服务、统计分析、录音记录和语音自动合成功能,实现文本到语音的自动转换,同时兼容人工录音;建立影视中心,建设农业网络视频,定期播出;建立短信平台,发送手机短信给用户;建设远程病虫害诊断系统,实现远程诊断;建设电子商务系统初步开展网上交易、网上培训系统进行远程培训等。
3.2 多元模式建设内容
3.2.1 完善现有的网络服务体系 在已有的数据库基础上,结合济南市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以金农网为主平台,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网络体系。济南市区域农村四级网站联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B/S结构。以四级网络为主体,提供农村信息服务,市级平台为金农网。乡镇网站建设是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的重要部分,除乡镇政府之外,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地批发市场、农业技术协会、配送中心等相继开发网页或网站,利用这些信息服务点汇集基层信息,在乡镇级网站和县区农业信息网上,最终筛选汇集于金农网,使其成为济南市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而金农网的科技服务、政策法规、市场行情栏目数据也与县(乡)网站共享,便于基层信息服务站及时了解各种农产品资讯、农资价格行情及供求形势,及时传递给农民,提高了基层生产者、经营者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满足群众需要。同时,各级网站后台也可以根据需要完善地方个性化数据库。
3.2.2 建立电话语音服务系统 采用农业部统一特服号码,利用电话的高普及率开展专家电话咨询服务,聘请种子、农技、果树、植保、土肥、开发等专家组成技术咨询专家组进行交替坐席服务,及时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满足农民的政策知情需求和技术学习需要。电话语音服务系统主要建设形式有:①建立电话语音系统,完善机房设施,购置安装系统所需设备和软件,包括语音卡、人工坐席计算机、数据库软件、语音控制软件、语音合成软件等;②聘请专家坐席;③建设数据资源库,由农村能人、经纪人、中介组织等信息网点作为信息的中转站,收集、整理基层信息,将网上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将各种信息资料包括录像、光盘等发放到基层,让信息点成为辐射和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的窗口,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开展信息资源收集,进行信息条目编写和录入工作;④对信息工作者进行培训;⑤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3.2.3 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 建立满足电话语音系统和信息采集、需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金农网,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主要更新服务器,双机热备设备、网络交换机、计算机、购置正版信息采编软件等。
3.2.4 搞好视频系统建设 利用购进的设备及制作技术优势,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问题和电话咨询过程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定期制作并播放生动形象的视频节目,提高农业政策与科技信息服务入户率。
3.2.5 建立短信平台 系统采用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短信接口资源,利用统一的接入代码1063-531-12316,建成集客户管理、农业信息订制和短信群发为一体的公益性短信服务平台。2010年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与中国移动合作建成“农事通”短信平台,在原有的短信平台基础上建立功能完备的3个系统——“农事通自动语音系统”、“农业短消息网上审核与展示系统”和“用户登记与管理系统”。组织农业专家根据生产需要编写实用短消息,并通过“农事通”短信平台发送。该平台面向全市4 600个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涉农企业、种养大户、乡镇农业部门人员等采集用户,目前短信发送量达5万多用户。
3.2.6 建立植物病虫害视频诊断系统 利用高清摄像头、商用计算机、数码相机、视频传输软件等搭建而成。用户通过农业病虫害视频诊断系统可得到专家指导和帮助。系统由服务器软件V2 Conference Server、会议管理组件和客户端软件组成。系统需要配置1台或多台服务器安装V2 Conference服务器软件,服务器需要有公共的IP地址。用户无需投入高昂的成本,就能通过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视频通讯、协同工作、文档共享、远程视频诊断等多项功能,有效地节约时间和经费,实现视频即时病虫害诊断,提高工作效率。
3.2.7 建立农业专家系统 按照农民群众的需求,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搜集包括济南市所有管理、科研、农技推广等领域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农业专家的资料,并将其录入系统,制作成了农业专家数据库,便于解答农民群众所遇到的农技问题,确保农民群众通过电话咨询的方式获知更多的农业信息,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数据库对农业专家进行合理分类,以农业专家与专家论文两大数据实体为核心,合理设计实体属性及其之间的关联属性,避免无效数据,减少数据冗余。
3.2.8 其他系统 建立农业电子商务系统,建立山东农业市场网和中国农业书店(网络店),实现网上交易;开发区域农业电子商务系统,包括涉农产品交易、供求信息管理、市场价格信息采集与等功能;以建立泉城红星网为切入点,建立网上培训系统;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建立网上课堂,开播网络课程,对全市负责农业信息化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
3.2.9 保障措施 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现有员工41人,专业技术人员24人,主要是计算机专业和农业专业人员,另有印刷、美术、英语、文秘等多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0%,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人,专业构成合理,科技开发力量雄厚;在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网站开发、应用软件开发、农业科技信息咨询及推广与交易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一支技术力量较为全面的科研及科技开发队伍。为了保证项目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已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等专业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以及一些在国内有较强实力的计算机公司建立了协作关系,为开展研究及开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小结
通过济南市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使济南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大户以及90%以上的农户及时获取需要的各类实用信息,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动态、种养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及政策信息等。济南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多元模式还将有利于促进济南市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全市信息化进程;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化配置、提高市场化程度、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海燕,刘世洪.论我国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的内容与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11,15.
[2] 高正龙.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5(10):7-9.
[3] 罗长寿,孙素芬,王肖妍,等.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对策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50-52.
[4] 刘凤狭.我国农业信息资源配置问题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4):25-27.
[5] 秦磊磊.农业信息资源现状和发展方向[J].农业网络信息,2006(2):75-76.
[6] 缪小燕.试论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4):43-45.
[7] 孔德军,吕忠宁.完善沈阳市“农业110”科技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农民增收[J].辽宁农业科学,2007(3):71.
[8] 牛 宁.青海省农牧业科技110信息网络建设与对策研究[J].青海科技,2006(3):66-68.
[9] 金福祥.对嘉善县农技110服务中心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08(7):202.
[10] 潘云洪,张 鑫,郭红明.农技110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农业科学,2011(1):178-181.
[11] 蔡 春,冯稚进.麒麟区“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建设报告[J].云南农业,2011(7):56-57.
[12] 张.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渔技110”致富惠农效果好[J].渔业致富指南,2007(13):5.
[13] 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福建全省建成120个农业信息化乡村服务站[J].福建稻麦科技,2011(3):66.
关键词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计划;农业信息学创新实践;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79-02
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等农业人才的机构,是培育绿色生态农业理念的摇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院校培养方式也要适应时代要求,培育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教育理念和方式变革的时代,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效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来源于信息基础教学部门,教学深度与广度均显地比较薄弱,这会导致学生创新层次比较低;大学生缺少自主创新意识,缺乏坚持不懈创新耐力,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能力比较弱[1]。为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国家教育层面加强创新意识培养,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培育创业精神,为经济发展注入创新的活力[2]。大学生创新计划也受到地方财政和各个高校的大力支持,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学校从2005年开始就支持大学生创新活动,并配套相关经费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每年大学生创新项目已经接近1 000项以上,其中信息类相关大学生创新项目达到300项,基本每一个信息类学生都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随着各种层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实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从实践效果上,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计划从立项到结题仍然存在问题,需要在很多地方思考和改善。
1 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计划现状
安徽农业大学每年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新计划,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为主,并将大学生创新计划纳入学院日常教学管理之中。学校由教务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组织评审创新计划的立项和结题,实施对资助经费的管理[3]。学院征集创新计划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在项目获得学校立项以后提供一定场所供学生使用,并提供校外实施项目途径,对项目实施进行日常管理,项目结题给予初步意见供学校验收参考。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1 项目立项中存在不足
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为了获得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经常把信息类课程实践题目包装用来申请,这些课程实践题目很多是验证性综合实验,创新价值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由于课程设置不足,信息类学生在信息学与农业结合上认识肤浅,自身很难在农业大数据、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生物信息学上发现创新实践需求。由于上述原因,很多学生实践项目全部来源于指导教师自己研究方向或者是研究课题,大学生创新计划中学生的主导作用很难体现,学生在立项过程中调研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甚至由于项目编写过于深奥,让学生望而止步,失去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
1.2 目运行中存在不足
项目从立项申请到项目最终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信息类项目实施需要一定专业技能,一般多是高年级学生申请,在等待过程中受就业和升学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项目获批以后执行效率很低,经常延误项目时间,存在前紧后松的情况[4]。项目申请时对预算不重视,造成项目在运行中经费使用不合理,例如农业物联网项目经常会因为经费不够支持项目购买电子元器件所需要经费,项目面临夭折的可能。
1.3 项目结题中存在不足
项目结题时候存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指标不合理的现象,存在单纯追求学生论文的现象,而信息学在农学上创新具有以应用创新为主,以实体或者软件形式作为成果展现,论文科研创新成果作为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结题占很大比重,结题评审指标有失偏颇。大学生创新计划会让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意识都得到提升,同时学生也在专业技能熟练度、专业认识深度方面获益匪浅。这些收获远远超出拼凑出的所谓科研论文。
2 提升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效果的建议
2.1 与大农学融合,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
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贯穿整个高等学校教学活动,除了在高年级选拔人员参与创新计划外,在低年级学生中就要接受农业信息化创新意识教育,例如在操作系统教学加入生物信息学平台教学,在数据库教学加入农业电子商务教学,让理论和专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3]。通过把信息学理论教学与大农学相融合,让低年级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结合实践背景,为未来创新计划实施构建良好的氛围,唤醒创新意识。为了提升项目可行性,可以考虑通行做法,由院系组织教师项目指南作为导向,学生可以和相关教师协商项目实施方案,不再是由教师选择学生,而是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双向选择有利于调动学生作为创新计划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了解项目,从而在立项阶段就加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2 因地制宜调整,保证项目顺利运行
大学生创新实践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其效果评价不应该只在结题时候,还要考虑其运行管理期间[1]。考虑高年级学生容易受外界干扰,项目不能只设1位主持人,可以在选择观察力好、会协调的低年级学生作为第二主持人在项目受干扰时作为项目实际主持人参与项目运行[5],因地制宜地实时调整项目成员;在项目经费紧张、项目执行困难的时候,作为日常管理主体的院系可以适当给予资助,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对项目全程予以监控,及时调整项目相关要素,可以提高项目执行效果,使项目执行比较流畅,最终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教科研和社会成果。
2.3 建立合理评价机制,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结题考核评价不是终极目标,激发学生使用信息与计算机专业知识参与农业信息化和生物信息学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6],相比较而言出成果是优秀设计项目,在实施创新计划中创新和创业意识的养成,收获创业希望,享受创新计划带来乐趣才是创新计划的目标。在这一点上看,创新计划比论文之类的硬性成果对未来创新型社会更加重要,效果更佳。在淡化硬性成果的同时,激励更多学生加入创新计划中,可以考虑把参加创新计划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生年度考核在某种程度上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参加创新计划带来的显性成绩。
3 参考文献
[1] 杨胜利.关于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效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242-243.
[2] 于斯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308-309.
[3] 苏轶坤,汤皎宁.以挑战杯为契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资讯,2012(3):197.
[4] 付俊辉.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资讯,2012(4):224.
其次是研究领域不广。从整个西北地区和西北各省区信息化研究主题分布来看,研究基本上深入了信息化所包括的各个部分,但在某些领域仍显薄弱,例如,对于传统工业改造中,煤炭、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工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行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专门理论研究几乎没有。说明研究者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再如信息安全、信息化环境等内容,研究涉及的也很少。
再次是研究分布不均。在西北地区信息化理论、西北地区信息化进程、西北地区信息化实践三者研究中有关理论和进程的文章较少,实践的较多。有关整个西北地区信息化的研究少,但研究西北各省区信息化的论文相对较多。而从西北各省区信息化研究论文地区分布来看,新疆最多,青海最少。
、西北地区信息化研究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和判断,西北地区信息化研究将会出现如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信息化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将会继续升温。信息化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将成为重中之重,因为信息化直接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及动力问题。这方面的论著将会增多,研究将会更加深入细化。如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联系、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信息化水平测算与发展模式等研究将会继续升温。同时随着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的进程,信息化的研究将会和更为具体的行业经济联系起来,如煤炭、钢铁、石化、电力、建材等传统工业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行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将会进一步细
化、具体。
2.信息化与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研究将会深入。从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信息化与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研究几乎没有,而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进程,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述将会增多。如信息化与城市化问题、城市信息化问题、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问题等研究应该有所增加。在以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一般趋势为依据的前提下,这一方面的研究也会更加细致。如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信息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信息产业的空间发展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等问题研究者将会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3.信息资源开发及其配置问题的研究将会更加重视。虽然国家一直在积极进行信息资源的建设,西北地区也在努力进行这一方面的建设,但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形式不规范、配置不合理、资源数据难以整合等现象。再加上信息资源运行机制的不合理及缺少政策支持,致使网上信息资源贫乏,共享困难。根据这些,信息资源及其配置问题的研究将会成为热点,如良好的运行机制、评价标准,实现资源配置与共享的途径和方法、知识产权与流通共享等问题的研究将会有更多的人关注。
4.信息化水平测度及标准化将会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国家已出台了一些信息化标准,但目前的工作只涉及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因此信息化的标准化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为了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理性化和规范化,信息化的建设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系统。但从研究来看,西北地区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今后这也是西北地区信息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要逐步实现西北地区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西北地区及西北各省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都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而且此标准的推广、普及
将是未来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5.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推广研究将会进一步拓展。信息化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认识和观念问题,西北贫困地区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对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要推进西北地区的现代化,首先改变人们的看法,提高认识,这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西北贫困地区而言,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信息化在一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愈来愈显著,现代化的进程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的前提则是信息化的推广,这也是理论研究者要去做的。
参考文献:
[1]梁春阳.西北地区信息化现状的国际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87-89.
[2]刘珙.西北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定位与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4,(2):60-63.
[3]王海彬.不发达地区信息化问题[J].开发研究,2002,(2):37-39.
[4]史培军,周武光.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30-140.
[5]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0,(10):489-498.
[6]李雪慧.信息化与西北农业发展[J].农村经济,2003,(9):27-29.
[7]李惠兰.甘肃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J].甘肃农业,2005,(11):22-23.
[8]白明.信息+技能+资本=最大收益:新世纪农民收入增长新模式[J].开发研究,2001,(5):37-39.
[9]谢忠民,王红蕾.浅谈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J].新疆财经,1999,(4):22-23.
[10]张晓峰.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3,(1):8-10.
[11]何彦平.宁夏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再认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131-133.
[12]李纯英.对青海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5,(9):58-60.
[13]巫江,史煜娟.甘肃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2,(11):63-65.
[14]滕堂伟.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区域路径与模式选择———以西北民族地区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06,(67):33-39.
[15]付小妮.抓住契机积极推进西北民航的信息化建设[J].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6):58-59.
[16]宋雪飞.西北地区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J].发展,1998,(9):29-30.
[17]梁春阳.论西部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投资取向[J].情报资料工作,2001,(5):57-59.
[18]李晓东.对制定西北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管理分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9):40-43.
[19]黄智杰.甘肃省商务物流建设的基本框架研究[J].开发研究,2004,(1):68-69.
[20]龚海涛,张晟义.以涉农供应链的成长促进新疆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及现实基础[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5-9.
[21]李凤虎.发展电子商务促进陕西开发[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11):63-65.
[22]徐燕.对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思考[J].全国商情,2006,(5):33-34.
[23]余兆明,高玉琢.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推动地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59-261.
[24]郭靖花.西北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探析———由正宁五顷原回族自治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所观[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79-82.
[25]王海燕,龙英艳.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4):58-64.
[26]张景春.复合图书馆与总馆分馆制西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两大增长点[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6):67-69.
[27]雷润玲,赖伯年: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西北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J].情报杂志,2004,(8):42-44.
[28]曹臻.西北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103-104.
[29]张彬.民族地区行政环境与电子政务建设[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34-37.
[30]王利清,张建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1-63.
[31]冯玉才.电子政务也要国产货[J].软件世界,2006,(8):65-66.
[32]常红,黄玉花.关于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地理信息资源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00-102.
[33]刘斌,辛海强.新疆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构想[J].测绘通报,2002,(9):51-54.
[34]唐志荣.星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J].甘肃农业,2003,(9):34-35.
[35]张照云.青海科技信息开发利用之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海科技,200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