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时间:2022-06-29 12:03:47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第1篇

一、充分认识做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的重大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准确把握时展脉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抓住了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改革的具体举措,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勾画了新的蓝图。

全会作出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深刻分析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决定》集中全党智慧,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心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一年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方针原则,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讲话视野开阔、总揽全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把握。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会,又是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部署会。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取得的重要成果,必将载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史册,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以这次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我国改革也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突出矛盾和严峻考验,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要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虽然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但总体来看,具备许多有利的主客观条件,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改革的信心,最根本的信心就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我们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切实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实现全会提出的改革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全面准确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个方面,集中体现在重要讲话和《决定》中。我们首先要学深学透,掌握精神实质,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又要注意抓住重点,深刻领会全会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全面准确、深入系统地进行宣传,牢牢把全会精神的宣传主动权和舆论引导权掌握在手中。

1.深入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深入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精辟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用 “六个紧紧围绕”深刻阐释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用“四个坚持”系统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的基本结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也是这次全会的重大贡献。

宣传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把握和领会好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一是坚持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四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五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六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是对全会精神的高度凝练,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工作重点、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为我们落实好全会各项任务提供了基本遵循。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这些要求,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3.深入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全会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理论上有新概括,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这些重大部署,既抓住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又是着眼长远的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要深入准确地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全面宣传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的新举措新要求,宣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要全面宣传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新举措新要求,宣传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重要措施。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全面宣传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目标任务,宣传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基本要求。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方面,要全面宣传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宣传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要全面宣传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新举措新要求。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和认真落实这些重大部署,全面深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改革,确保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深入宣传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会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就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要宣传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宣传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新举措新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改革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5.深入宣传党的十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十以来的这一年很不平凡,是开创新局面、营造新风气、取得新成就的一年。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仗,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十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要充分宣传十以来我们党继往开来、面向未来,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深刻阐释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充分宣传党中央科学布局经济社会发展,以一系列体现大视野、大思路的创新举措,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展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以及惠民生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良好局面。要充分宣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出台落实八项规定,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气象新风貌。要充分宣传十以来的成绩来之不易,展现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领导艺术,展现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对我国改革发展前景的信心,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6.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中走出来的,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最主要成果。正是沿着这条中国道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我们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变革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要与做好中国道路和改革开放的理论宣传结合起来。要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要深入宣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要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创了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但要看到,改革成果还不稳固,一些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破题,文化创新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全会着眼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着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这些年来,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但与微观主体改革相比,仍相对滞后。《决定》把这项改革放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突出位置作了部署。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强化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决定》提出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这是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目前,各地已探索形成了一些管理模式,我们鼓励各地按照《决定》提出的原则继续探索,但不管采用哪种模式,都要始终掌握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宣传文化内容的终审权、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要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形成媒体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现在,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互联网管理体制也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等弊端。《决定》提出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在《决定》说明中对此作了专门强调。要按照这个要求,推动有关机构职能整合,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使网络空间尽快清朗起来。

2.不断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是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抓好了,企业改革发展就会便利得多;对政府来讲,抓市场建设比抓几个企业意义大得多。《决定》从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等方面,列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不断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和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进行试点,确保在股份制改造中始终保持党委对媒体企业的管理权,确保正确的内容导向和经营方向。要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3.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会明确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写入了《决定》,这是下一步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攻方向。标准化就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像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服务那样,明确政府要提供什么、提供多少文化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和资源配置,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做到全覆盖、保基本,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要针对定位不清、活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按照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明确主抓部门和参与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整体合力。

4.努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决定》站在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高度,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了重要部署。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提高有效影响国际舆论的能力。要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选好拳头产品,形成文化出口新优势,使更多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需要强调的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要按照《决定》的要求,正确处理“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确保文化体制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四、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各级宣传部门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按照中央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形成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

一要精心组织全会精神的新闻宣传。各级宣传部门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把宣传全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使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紧密配合,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都市类媒体相互联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展所长,形成整体效应。要紧紧围绕重要讲话和全会《决定》,大力宣传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重要任务、重大举措,报道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和积极评价,反映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要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辟富有特色的专栏专题,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深度报道,播发一批丰富生动的通讯综述,刊发一批说服力强的言论评论,做到有声有色、出新出彩。要突出抓好网络宣传,主动设置议题,回应社会关切,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大“气场”。要积极主动做好对外宣传,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我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张和政策。

二要广泛开展集中性宣讲活动。中央决定,组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赴各地开展宣讲。各地也要参照中央的做法,组织好面向基层的宣讲工作,广泛普及全会精神。在十精神宣讲中,不少地方组织上下结合的宣讲团,让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身边事,针对农村、企业、高校不同群体,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效果很好。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创新,着力增强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思想性、实效性,更好地推动全会精神进基层、进群众。

三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阐释。要紧紧围绕全会精神,列出一批重点选题,组织力量进行集体攻关,深入研究阐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研究阐释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任务举措,研究阐释坚持中国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社科研究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要把全会精神的研究作为重点任务,国家社科基金要发挥示范导向作用,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要牢牢把握宣传阐释的正确导向。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调整,十分敏感和复杂,广大群众非常关心,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准确、全面、严谨阐述全会精神,对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的宣传要科学把握,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阐释要严谨稳妥,正确引导改革的社会预期,防止片面性、简单化。现在,社会上对改革的议论很多,各种意见主张也很多,要密切关注和研判社会舆情,及时掌握各种思潮的动向,积极开展正面引导、深度引导。对那些否定改革、误解改革、曲解改革,甚至妄图把改革引向歧途的错误观点和思潮,要进行深入辨析和有力批驳。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切实抓好宣传文化阵地特别是互联网的管理,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平台和渠道。

五、深入宣传阐释系列讲话精神

在做好全会精神宣传阐释的同时,要做好系列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十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入阐释了党的十精神,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前一段时间,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把宣传阐释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宣传报道,广泛深入进行阐释,形成了浓厚氛围,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要进一步作系统安排,把宣传阐释工作引向深入。

一要在深化宣传报道上下功夫。要全面系统进行宣传报道,同时认真做好分专题分领域的宣传报道,帮助干部群众深入领会系列讲话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领会讲话在各领域各方面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领会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联系实际上深入,大力宣传各地区各部门运用讲话精神研究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进展,宣传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成效,更好地指导推动工作。要在形成特色和亮点上深入,新闻媒体要结合自身定位、发挥各自优势,推出一批重头报道、特色报道、系列报道,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评论、言论和理论文章,形成强大合力和舆论声势。

二要在深化理论研究阐释上下功夫。要突出研究重点,提高研究质量,组织理论界各方面力量,确定一批重大课题,从多学科多角度深入研究系列讲话精神,着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重要理论成果。

第2篇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大学生;拓展性学习;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04-02

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点的科学内涵与价值

1.揭示了国家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共鸣与发展,是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深层次的从掌握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出发,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改革思想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巨大成就在于强调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的同时,也指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对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紧密结合中国实际,高度概括了当今中国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大决定,提出了改革方向,并逐步在各个领域实施并全面深化改革,知行合一,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性。

3.改革目标与策略的务实性。“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继承的优良传统,大胆的对中国的改革不断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化与精准改革的目标定位,引领各个领域从策略上认识事务的规律性,让改革的目标和过程充分具备中国特色的高度可操作性。

二、当代大学生拓展性学习亟需全面深化改革论点的理论指导

1.深化改革理论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①自我改革不深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局限性。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的不可预见及岗位对其的要求是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最大局限性。当代大学生大学四年在校期间的课程门数大概在85~130之间,课程模块是由英语、政治、计算机、军事理论等通识课程、部分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及专业方向课程所组成。课程设置虽经高校论证,自成体系,但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明确每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等其毕业的时候就真成“大学就是大概学学”的状态了。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大部分学生所从事的是和本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岗位和专业学习不一致,导致针对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业务水平甚至是岗位素养,都未能从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中获得。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进行拓展性的学习,不对自身需求做评估,不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改革和探索的话,需要半年到1年的工作适应期才能逐渐达到岗位的要求。②自我改革认识不到位:对拓展性学习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对大学学习定位和方向的不明确是大学生自身学习改革存在局限性的首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在校期间频繁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下课到宿舍玩游戏,甚至通宵玩游戏,应付作业、考前临时抱佛脚等一系列与正能量相反的学习状态。如果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岗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能够明白自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不足,就需要如同运用全面深化改革治理国家一样,要根据自身实际,围绕“学习”进行系统的改革,不断地开展拓展性学习,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就业能力。③自我改革实践未系统化:对拓展性学习实践的局限性。大学生对拓展性学习实践活动未统一到一个系统性层面的高度是个重大局限,只是在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之外,把偶尔参加活动、大赛、体育运动当成是提升综合素质的唯一途径,未将自身发展如同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一样,站在发展方向角度,将自我学习系统化、步骤化、条理化。如果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社会及其岗位需求对自身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综合要求,来制订系统性的学习实践规划,就能将自我发展如同全面深化改革一样逐步推进,逐步完善大学生自身建设。

2.全面深化改革对当代大学生拓展性学习的指导意义。①改革的全面性符合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体现的重大特征之一就是改革的全面性,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全面性挑战,因此二者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全面深化改革体现的是国家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破除弊端的深层次改革,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现的是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知识、才能和素养方面的不断完善与提高的过程。②全面改革的思想认识符合当代大学生世界观重塑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站在时代高度,站在国家的层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性与方向性。这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大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即当代大学生要站在大学所学与社会对接的高度,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自身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行拓展性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

三、全面深化改革论点对当代大学生拓展性学习的启示

1.有助于对自身发展进行方向规划。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家正视各类发展中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全面深化改革,阐明了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改革新的历史任务和长远战略目标,以正能量的深邃的历史和战略眼光,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为国家的发展进行了方向规划。这给当代大学生的最大启示在于思想上的启迪,发展方向上的指引,要求当代大学生也能像国家治理一样,正视自己发展中的问题,迎难而上,锐意解决,号召大家对自身发展进行中长期的规划,并付诸实践。

2.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目标论。全面深化改革确定了以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为深化改革指引了总的方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该借鉴国家的全面改革经验理论,对在校期间在学习上的拓展性学习,确立总目标,即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最终目标,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方向,以拓展性学习为根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坚持拓展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握好这个目标,就能牢牢把握住大学学习的定位和方向,只要能够在知识、才能和素养的拓展性学习过程中,逐渐清晰并明白“为什么上大学”“怎样上好大学”就能逐渐从网络游戏、上课玩手机、逃课等现象中摆脱出来,逐步在大学现实生活中,珍惜奋斗和学习的过程。

3.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任务论。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历史任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和发展这一任务理论,为自我的长远发展制订包括知识、才能和素养在内的具体学习任务,例如,针对知识的学习,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之外,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拓展性地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外研究自己喜欢的游戏软件开发、游戏场景及人物形象设计、游戏市场等,这样还能避免盲目、低趣味地追逐网络游戏的娱乐性。

4.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方法论。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共产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在俄国、中国成功,是因为两国在国情的基础上坚持了正确的方法论,一定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改革才能成功。比如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体育锻炼来说,运动项目、运动时间与时限、动作强度都是方法的关键,因此拓展性学习,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方法和技巧,追求高效率。

5.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定力论。当代大学生的拓展性学习,要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学习的正能量,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端正在大学的学习态度,对利益、经济、社会地位的追逐要保持在正道上。例如能正确地学习营销、实践营销,认识营销,以防止落入非法传销组织的陷阱等。

6.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时态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改革,针对拓展性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学习过程,必须持续保持下去。改革没有完成时态,只有进行时态,坚持拓展性学习的过程论,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逐渐树立“总结是成功之母”的观点,而不是遇到一点挫折和失败就失去了信心与自我改革的动力,也不是达到既定目标就停止不前,要把拓展性学习当成是自我完善与提高的过程,继续保持下去。

7.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担当论。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拓展性学习,要保持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勇于承担,勇于面对自身发展的束缚和困难,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才能提升对社会的奉献能力。作为学生,就要做一名合格、出色的学生;作为家庭成员,就要为自己所在的家庭承担重任,为家庭分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Z].

第3篇

关键词:十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为了使大家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在这篇论文更进一步诠释了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并引领大家感悟到其核心精神,希望大家能为党贡献自己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十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9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十体现的主要精神有: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的意义:十是我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

然后再来学习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议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体制改革要点: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体制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文化体制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社会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文明体制

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此决议的重要意义:实现从管理国家到治理国家的新跨越;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述清晰且呈体系,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和精神:不仅是改革开放35年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的结果,更将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跃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现实来源和指导纲领。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凝聚到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上来。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脚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展开,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入新时代的改革果敢抉择、指引方向。科学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更快地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通过此篇论文相信大家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大家已经确立好自己的目标,首先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要时时关注时事政治,实现党的纲领;要深刻理解党在现阶段进行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涵;最后我们大家一定要端正生活态度,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4篇

关键词:问题意识: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3-0028-07

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应然要求。以为总书记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和胆识着力解决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和自信,迫切需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具体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矛盾,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方略。

一、从问题意识出发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问题是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矛盾,而问题意识则是这种矛盾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形式。指出:“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涉及问题意识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反映现实世界矛盾和问题的观念形式,二是这种观念用于指导分析现实世界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向导。问题意识既是对于问题本身的认识,也是对于问题所持的态度。党的十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就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发表了多次论述,就问题意识的基本内涵、表现形式、价值取向等提出了精辟见解。他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观念把握,它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态度以及化解矛盾和问题的思想自觉。

问题意识具有普遍意义。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马克思看来,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比答案更有意义。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伟大革命,要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延续,又是在解决原有问题基础上的创新,具有许多与过去改革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只有从问题意识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根据及重大意义。

社会矛盾和问题并非一成不变。当代中国,因为改革,某些领域、特定阶段的问题已经解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开始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根据。诚然,没有发展的社会或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发展起来后的社会或发展水平高的社会都有自己的问题,但解决发展起来后或发展水平高的社会的问题并不比解决没有发展起来或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的问题更容易。我国社会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后,一方面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新需要,尤其是发展性需要;另一方面,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突出,而其中的一大根源是某些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由此可以说,“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深入分析发展起来后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进而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内容的叠加性和复杂性

“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其中,老问题无论以原有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新的表现形式出现,无外乎两种原因:或者客观上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相联系,因而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好;或者主观上政策举措不当,应该处理好而没有处理好。而新问题之所以不断出现,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当代中国,利益结构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即使是人民内部也远非原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那么简单,不仅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而且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内部也发生了分化现象,从而形成了过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和对抗。“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全面深化改革要化解交织叠加、错综复杂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因而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程度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同事物发展的一般进程一样,改革必然经历由局部走向整体、由表层次问题进到深层次问题的过程。经过30多年不断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以往的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导致共同贫穷的体制机制问题,但没有同时建立起防止两极分化的体制机制,以至形成了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解决一般矛盾和问题,而且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难啃的硬骨头”。无疑,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要构建起合理调节利益关系、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体制机制,比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共同贫穷问题更加困难,意义也更加伟大。

(三)条件的风险,和挑战性

应该说,解决发展起来后的新问题,我们有30多年改革的经验积淀及由此形成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有前所未有的坚实物质基础,但是,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许多突出的风险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风险和挑战不仅来自于国内利益固化的思想藩篱和既得利益者的抵触情绪,而且来自于国外反动势力唯恐中国发展而采取的“西化”、“分化”图谋。中国发展起来后,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炮制了所谓“中国”,并以种种方式对中国的发展横加干涉。坚定地指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改革是社会变革的普遍形式,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以来,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明确指出:“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社会主义社会是崭新的社会形态,但由于历史不长、经验不足,以及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曲折,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并非尽善尽美。“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二、从问题意识着眼具体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矛盾

当代中国的矛盾和问题,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推进过程及其效果。从问题意识着眼,具体分析其中的突出矛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

(一)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与政府的矛盾

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成绩不容否定。但市场经济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毕竟是一个必然王国。现实表明,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上,既有市场不规范、不和谐的问题,也有政府不作为或不当作为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之于经济领域,关键是要明确政府权力的边界。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遵循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问题意识和政治智慧,对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具有普遍性。然而,由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我们在处理这一关系时往往把二者对立起来,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视市场的作用。正是基于问题意识,明确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市场经济的优势是以价值、价格、供求、竞争等规律拉动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以及短视行为,也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危机。因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唯一作用,更不是否定政府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那么,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呢?关键是政府要明确职责内涵,规范权力运行,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撒手不管。环顾世界,即使是以市场经济为圭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并不忽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不长,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市场经济体系更离不开政府的作用。至于政府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正确途径只能是:“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既积极主动放掉该放的权,又认真负责管好该管的事,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比如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上,政府要做到不越位和不缺位,分清“婆婆”与“老板”的不同角色,由大事小事都干预企业的“婆婆”,转变为不直接插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切实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老板”。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政治体制改革:变革与坚守的矛盾

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政治体制改革的矛盾和问题更突出、更复杂。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直接关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表明,必须正确处理变革和坚守的矛盾。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正确的选择是“应该改又能够改的坚决改,不应该改的坚决守住”。所谓“应该改的”是指那些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东西,包括不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但“应该改的”未必就是马上要改的,如果条件不成熟,即使“应该改的”也要等待时机。所谓“不应该改的”是指那些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代表社会主义方向的东西,如果改变也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严正指出:“世界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在政治领域,改革必须以坚守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为前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挑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迷失方向,最终改变颜色。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变革与坚守的关系,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教训是沉痛的。中国改革之所以“风暴这边独好”,根本原因则在于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始终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的比较中,立足于“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的问题意识,强调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

社会主义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呢?对此,以其辩证的思维给予了科学回答:“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持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全面深化改革展示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能动性,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文化体制改革:特质与功能的矛盾

文化的特质在于它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的功能在于它对于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反映政治、经济的特质与文化作用于政治、经济的功能是统一的,“以文化人”就是文化特质的重要功能表现。促进文化功能与文化特质的有机结合,发挥文化的“化人”功能,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文化的“化人”功能主要是通过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来实现的。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有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伟大力量的精神支柱,更加需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文化的“化人”功能与其特质严重不对称。如有些文化产品成了市场的“奴隶”,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审视现实,一些人价值观缺失,分辨不清真善美与假丑恶,重要原因是一些文化产品的价值导向严重错位,扭曲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的“化人”功能,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和极端重要的任务。

进而言之,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提升文化竞争力与增强文化软实力,既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文化人”的重要价值取向。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中国在改革中迅速崛起,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日益彰显,因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由此,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霸权主义的本性出发,加大了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企图用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和价值观念摧毁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发挥其“化人”的功能。

(四)社会体制改革: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我国30多年前的改革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背景下启动的,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部分先富”的“大政策”,并强调其“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然而,由于配套政策措施的缺位,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贫富差距的现实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基于此,继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防止两极分化”后,党的十六大至十,把效益和公平的关系由“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益,再分配注重公平”,调整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益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然而,现实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广大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充满着期待。所以,在阐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强调效益优先有其历史合理性的话,那么,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则必须把社会公平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认识和处理,而其关键是制度安排。反复强调:“不论处在什么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制度安排涉及方方面面,但直接的制度是分配制度。必须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要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因为再好的制度,都必须有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循,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实现公平正义是改革的重要价值目标,“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可见,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既具有现实指向性,也具有复杂艰巨性。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主张,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自然应当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基于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明立场,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进而提出了价值评价标准和改革重点指向。他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人民是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最重要的是考虑群众的实际、群众的期待、群众的利益以及群众对改革是否满意。只有真正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尺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由思想理念和政策举措转变为社会现实。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利用与保护的矛盾

生态之于人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外界自然条件既是“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也是“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自从人类产生后,自然就与人类构成有机统一体,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条件。针对世界工业革命过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破坏,恩格斯及时发出警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告诉我们。人类在享用自然生态资源的同时,必须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我国是伴随世界现代科技革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同程度地重复了世界工业革命时期类似的错误,因而也遭受了自然界的“报复”。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有鉴于此,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如何处理利用、开发与保护、反哺的关系,其中重点是保护和反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实质上都是因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错误所致,一定程度上也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仅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而且要求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用制度的权威保护生态环境。

三、从问题意识视野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方略

问题意识来自于客观实际,又要作用于客观实际。增强问题意识最重要的是要将其转化为问题导向,并用以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方略。

(一)要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

一个国家的最大实际也就是其基本国情,包括社会发展阶段,这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是,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30多年前决定改革是从这个最大实际出发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也是从这个实际出发的。所不同的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和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如社会生产总量与质量的矛盾、社会生产结构与人民需求结构的矛盾、总体小康水平与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科技现代化要求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等等,所有这些都表征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下的新特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就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改革的程度、力度、难度,都是以往的改革所不可比拟的。所以,从思想方法论的高度要求“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及其新变化新特点,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胜利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面临着严重的思想观念障碍。事实上,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后,可谓暗流涌动,来自于体制内的阻力前所未有。这就首先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否则,我们不仅看不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找不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更拿不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来。进而言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一些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也发生着由适应到不适应、由合理到不合理的新变化,甚至于那些以前长期有效的办法现在也开始失灵。相反,也有一些过去不合时宜的东西而现在却势在必行,或者过去不可逾越的东西现在则需要突破。如果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行事,势必影响改革进程,甚至于导致失误。其实,思维定势具有历史性,在其框架内形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也具有历史局限,这就要求“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思维定势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等,都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革新或完善。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必然要求。

(三)要立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宽广视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举措。指出:“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四个全面”各自具有特定规定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而全面深化改革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大意义,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之中并且是推动它们顺利发展的强大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解决问题和矛盾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诚然,“改革要于法有据,但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全面依法治国要在改革中推进,面对法治领域存在的严重缺位和失衡现象,迫切需要把改革决策与法治决策结合起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全面深化改革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一个新的考验,对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全面从严治党不仅适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根本举措。显然,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宽广视野认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既有利于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又有利于提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四)要切实增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本领

第5篇

我们要坚定中国共 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紧紧围绕在以习 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争取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范例1下面从四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点进行简要的解读。

一、从三个维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决定》又不仅仅是一份蓝图。它详细合理地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决定》明确了一系列的战略任务,更注重在落实方面下工夫,确保改革的可操作性。

第一,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的需要上认识到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但是,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在降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在经济方面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在政治方面迫切需要推动体制创新;在社会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在文化发展方面迫切需要激发创新活力;在生态环境方面迫切需要健全法律保障……这一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新技术革命不断兴起,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后起国家追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两面夹击”的压力。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改革就是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的过程,有时难免“伤筋动骨”。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难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过去35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全国大局的角度对改革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系统而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第三,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发展的路径上认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为此,《决定》从15个领域部署了60项具体的改革任务,这就是对我国改革的整体思路、基本方向、关键领域、重点任务、先后顺序的进一步明确。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哄而上,而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通过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距离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满打满算还有七年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和阶段目标不能够无限期拉长。所以《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从六个“进一步”和六个“紧紧围绕”把脉改革新方向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在六个“进一步”: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全会还提出六个“紧紧围绕”: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六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这六个“紧紧围绕”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实际上,这六个“紧紧围绕”和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确定这样的总体思路和路线图,一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突出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主轴,使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优先顺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一目了然,有利于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相促进。

三、《决定》对教育科技领域深化改革的阐述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x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提法新亮点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是制度的现代化。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次设立的宏大目标。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三)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四)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全会指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会强调,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五)全会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字之差,区分出来的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七)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八)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范例2尊敬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是属于人民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 务的。党要为百姓解决实事,解决难事,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集中讨论和各方代表的献言献策,而 各种全体大会的召开正是为了这个目的。

十八大为我们选举出了新的中央领导人,接着召开的十 八届一中全会是“新官”的第一次全体大会,而在今年,以习 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 2 月26 日又召开了 二中全会。

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在10 月份的召开,鼓舞人心, 是激动人心的一次会议。 十八届一中和二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人事机构的变动,而这次三中全会的召开则更主要集体讨论我国深层次改革 政策。

习近平同志在此前武汉考察一行时也指出,目前我国 改革正处在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 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纷纷猜测 本次会议的内容,有的说会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有的则认 为会就“利率市场化”来讨论,还有税收制度改革、环保节能建设等“老调长谈”问题。而老百姓关心什么?百姓们希望在 各方面都能有所突破,尤其是长久都没有实质改善的教育、医疗和房产现状,若是不加以调整,很可能会影响社会安定 和人们的安居乐业。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非常关注,积极学习该次会议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让我看到国家实现“中 国梦”的曙光正越来越亮,而我也希望能够与这光亮一起行走,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虽然这力量很 微薄、渺小,但我相信,千千万力量的汇聚会让世人看到属 于中国人民的力量,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推广我国文化。

如今,我还是一名学生,在学校学生会工作。我看到各 个成员都非常努力而认真地工作,虽然纪检部的同学不受那些自习的学生欢迎,虽然生活部和外联部的同学总是需要奔 跑在各个地方,甚至要去校外拉赞助,有时候满载而归,有时却必须面对两手空空的结局。但是,大家对此都是笑一笑, 自嘲一番,然后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他们让我看到了什么是负责、什么是大度。这对我的冲击非常大,他们的行为也 激励着我不断进步。因此,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 活中更加富有激情,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学习上:很多人认为进入大学后混个毕业证就好了,反正毕业后 很难找到对口工作。这段时间我越来越感觉这句话是大错特 错的。知识的魅力永远是需要我们去主动挖掘的。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深入进去,投入其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知识不仅 仅是装饰,它们一方面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完成平时作业、期 末考试,而且还能够增加常识、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社会生活。

这还不止,知识有时候能够单纯地满足我们的精神需要, 就犹如我们去阅读小说、看个电影一般。 因此,我决定这学期必须更加认真地学习,争取获得一等奖学金,回报自己与家人,回报我的老师。 第二,在工作中: 学生会的工作是繁忙的,但同时也是非常锻炼人的。我在学生会是办公室成员,主要工作是进行一些通知的传达和 资料的整理,有时候忙起来令人头晕脑胀。但由于我的专业 是汉语言文学,也同样需要耐心与细心。因此,为了毕业后能够更自如地应付工作,我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细化和进一 步整理,找出更轻松但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第三,在生活里: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在生活中我之前是比较懒散的。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我一下子发现原来自己在学校的 时间并不多了。因此,我会更加努力地督促自己学习,同时珍惜身边的同学,主动帮助室友,为彼此留下美好的印象。

同时,我会参加城市所发起的志愿者活动,力所能及帮 助更多的人。

敬爱的党组织,我会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蜕变。希 望党组织能够督促我、帮助我、支持我,让我向合格乃至优 秀的共产党员靠拢!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范例3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成功闭幕。这是在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产生后,在中国改革的重要关口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绘制了中国发展的蓝图,开启了中国梦想之门,是我党改革创新生动实践的“再探索”,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再动身”。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再探索。中国我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一路风雨走来,从未停止过对寻觅一条合适自己道路的探索。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提出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陕甘宁特区政府的艰苦创建到深圳经济特区成功实践,每步都留下我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闯荡新路的历史身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我国历经35年改革开放历程,历史车轮行进到改革“深水区”,各种潜伏的矛盾不断凸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在危机与挑战眼前,新时代的我党人没有畏惧,没有畏缩,没有迷惘,而是以百倍的信心,继续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大旗,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全面科学分析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作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决定,唱响了又一个新时代的“春天的故事”。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实践,找准了方向,指明了道路,这是一次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再探索。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出发点。35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扫十年x的阴霾,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大地处处旧貌换新颜,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受益,我们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速度”的传奇。35年后,中国的改革进进深水区,我们又站在了历史的新出发点上,踏上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征程。与35年前不同,我们不是“一贫如洗”,当前中国已跻身于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位置,对世界的贡献和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增强;我们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在30多年风雨历程中我们首创了很多好做法,积累了很多好经验;我们不是“两眼一抹黑”,已做好了判定题和选择题,对扛甚么旗走甚么路,对公与私、资与社,对当前题目和要突破的重点,都有一个较明晰的熟悉……这些都为展开新一轮的改革,打下了基础,增加了自信。改革是不可逆的,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也不能停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开启当前中国困难的“金钥匙”,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将改革进行到底,这场变革群众期盼已久的“及时雨”,是探索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出发点。

民族复兴、全面小康的真实践。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国进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习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在党的十八大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目标的一次实践与探索。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产生以来,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势狠抓作风建设,为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全面小康赢得了党心民心,营建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国我党用一个接一个的事实,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承受得住考验、能在重要题目上攻坚克难的成熟政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是触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是我党人又一次集体聪明的结晶。历经风雨,我们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成熟走向新的成熟,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十八届三中全集聚焦世界眼光,肩负国人期看,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相信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定会让中国人民“幸福”起来。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范例4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于今天开幕,全世界都在聚焦这一盛会。从党的十八大到今天的这一年当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科学决策,不断推出新政,稳中有进,稳中有为,开新局,树新风,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

进入11月,中国的网络商店卯足了劲儿准备迎接11月11号的购物狂潮。去年这一天,电子商务一天赚了传统百货店一年的钱。在全球观察家看来,这既意味着中国新兴产业的迅猛势头,也意味着令人震惊的发展潜力。为把这种潜力变成现实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以转变党风政风为切入点,鼎力推动改革开放。

2013年4月19号,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此前,新一届政治局在上任伊始,就提出八项规定,从公务活动细节入手,正人先正己,中央作表率,切实推动作风转变。从6月18日起,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全国深入展开。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领导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考评制度、行政问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意表达制度等制度,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作风转变带动观念转变;风气清新,行动更坚决。在务实、清廉、进取、创新的精神力量推动下,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进入新的发展空间。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设定为主要议题。半年多来,已经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334项。9月挂牌的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将更多的主动权、决定权交给企业、交给市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突破,经济转型获得了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撬动市场,最有效的杠杆之一是税收。2013年8月1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中国的税制结构趋于公平、有效、简洁。营改增不仅减轻了企业税负,激发了企业科技研发、产品升级的积极性,更通过不同税率的激励作用,引导创业资金流向新兴产业。

靠改革强内功,中央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快推动结构调整上。从去年四季度的7.9%,到今年的7.7%、7.5%、7.8%,中国经济始终在合理的区间内,勾勒出一条平滑的增长曲线。同期世界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2%以内,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增速均在5%以内。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66万人,不仅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就业任务,还超过了历年来同期水平。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让13亿中国人过得更好,让老百姓分享更丰硕的发展成果。十八大以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维逐渐清晰,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城乡。

5年来,以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研究制定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等作为改革重点,同时有序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一张全覆盖、保基本的民生保障安全网逐渐织大、织密,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

从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近一年时间里,全面深化改革一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调查研究、思考讨论最审慎周详的焦点议题之一。

中国,既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挑战,我们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来自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约数,那就是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范例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重要关头的一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体现,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以习 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决定》确立这个总目标,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第6篇

一、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2012年12月,在深圳考察时提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写入了《决定》。“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既是我们35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宝贵共识,也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方向问题上,头脑十分清醒,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从涓涓细流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涛涛洪流,从根本上改变了了我们长期闭关自守的僵化状态,打破了束缚人们的思想和体制桎梏,使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生机,探寻出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3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中国的前进方向问题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当代最广泛、最深刻社会变革的巨大成功,同时也遇到了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挑战,与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关,与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有关,与认识不到位、改革不到位有关。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面对各式各样的“改革药方”,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困难和问题的敏感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因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入持久的伟大革命,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引领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梦想的伟大旗帜。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是改革开放理论的创新,是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二、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石头过河相结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摸石头过河”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对一些重大问题还没看清看透,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学习参照,只能是碰到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思想不够解放,步子不太大,中央鼓励坚决地试,大胆地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方法论层面讲,摸石头过河是一种改革的方法,是立足中国国情对发展规律的探索,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探索,极富中国特色。从精神层面上讲,“摸石头过河”是一种勇气,一种胆量,一种精神,改革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伴随着“摸石头过河”,我们跨过一条大河又一条大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是我们在改革长河中摸出的石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期”,由相对容易的改革进入啃硬骨头的改革,由单项的改革进入全面综合的改革,多个问题、多个层面、多个方面的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多种利益互相交织,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要求日益高涨,改革必须在全局上、系统上进行制度设计。改革开放历程证明,改革是我们党的一次自觉觉醒。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部署了“五位一体”的改革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全局高度科学谋划改革方案和具体举措,加强统筹协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确保各项改革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并对重点领域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和措施,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全局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之间互相牵扯,甚至相互抵触,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或者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当前,面对各种复杂形势和各种风险考验,面对经济模式深刻转型、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都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加以推动。然而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创造过去的奇迹,靠的是改革,解决今天的问题,也唯有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必须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必须有更大的一股劲,不敢、不想、不愿触碰矛盾问题,不但改革无法深入推进,发展也很难乘势而上。全面深化改革,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摸石头过河”。顶层设计,把握的是全局和整体,强调的是改革系统。“摸石头过河”是对规律的探索,摸的是规律,找的是方向,不是盲人摸象,核心就是实践第一,立足实践,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获得真知、规律;摸,也是一种改革勇气和精神。攻坚期“难”,深水期“险”,“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的这番话,警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以何种精神状态推动改革,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因此,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必须紧密结合,在对深化改革整体制度设计的同时,对局部改革需要用极大的政治勇气和闯劲去探索,再通过局部改革的深入推动整体改革的深化。

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相结合,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再到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观点,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仅是改革理论的创新,也是改革方略的创新,更是党的执政理念上的一种突破和提升。

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党的执政理念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与前提。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始到执政至今,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的发展成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由于发展水平的局限,现在社会上存在大量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如最为人们诟病的分配不公、教育不公、就业失衡、司法不公和特殊化、特权问题,许多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在解决处理上缺乏公平正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的主要问题,各种矛盾问题交织纠结,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社会各界对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机制和社会环境,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的诉求越来越高。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发展成就基础上必须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如果在发展起来之后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社会和谐稳定也难以保证。可以说,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类福祉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躲不开、绕不过、拖不得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才能有效化解发展风险、满足社会诉求,形成良好的改革生态;才能激发改革积极性主动性、释放人民创造活力。不仅要做大“蛋糕”,同时还分好“蛋糕”,以分好“蛋糕”为目标做大“蛋糕”,“蛋糕”才能越做越大、越分越好。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逻辑。党中央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积极回应人民的期待和诉求,不仅在十报告中把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而且在《决定》中进一步把“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更加有效、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以人民为主体,更加明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并把“以人为本”和市场化资源配置活力机制相结合,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人民至上”的理念,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五大提出实施依法治国战略,1999年又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然而,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中心议题是改革、发展和稳定,改革是必由之路,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其他问题往往都处于边缘位置,法治只属于外在的保障地位。十后,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法治中国”的命题,全会《决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提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是我们党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这意味着,法治不再是外在的保障,即将处于时代主题的中心。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升级,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治国理政规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是中国政治文明进一步提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契机。

五、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第7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以宽阔的视野深刻分析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强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35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一个重要动因就是适应世界新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让中国走进世界、发展起来。

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由于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开放是利益关系的调整,30多年来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有的成为固化利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要求,所以必须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就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改变革除某些落后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形式。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深入调查研究,认识内在规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着力点,一是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从学习历史中发现规律。二是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从洞察趋势中把握规律。三是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从集思广益中认识规律。四是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中所做的有益探索,从改革实践中提炼规律。

把握重大关系,促进整体协同。特别强调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着重处理好五个关系。这就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提供了基本线索,指明了重点所在。一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既要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厢情愿、脱离实际。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三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规律、获真知是顶层设计的认识前提。四是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又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障碍,这就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稳中求进。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要在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均衡点上展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努力做到推进改革的时机把握适当、节奏把握合理、措施把握适度。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特别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根本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第8篇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93-02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面临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这是指导中国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加强全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做出了重要规定。《决定》指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这些内容,无疑是对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鞭策,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这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认识当前我国的国情,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力军,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切实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要求和责任,面临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的要求和任务,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更加崇高,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应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的战略高度,认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利益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促使着社会个体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改革中深层次的矛盾日渐凸显,加之开放层次和领域的增多,文化传媒的丰富和多样,各种价值观念交织,致使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状况,2013年5月至7月,课题组在成都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75份,有效回收率为96.8%。调查结果显示:12.8%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比较差;51.6%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一般;只有35.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很好。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非常重要,认为当代大学生除认真学习好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有少部分同学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较差,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有些内容已经在中学阶段学过,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对大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问卷结果还反映出大学生更重视专业课。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课题组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课程教学因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能有效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转化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交往互动关系,应该充分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体作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忽视学习者的个性,教学中不能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是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大班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缺乏特点和针对性。课堂上往往缺少师生之间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争论,课后师生之间也缺少沟通和反馈。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对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缺乏正确的判断。当今社会在党风、社会风气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消极表现,如贪赃枉法,腐化堕落,权钱交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消极现象的影响而产生政治评价的偏激和信仰信心的失落,从而减低了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认同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学生自身因素。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竞争,为了在未来的择业中处于有利地位,研究生考试、过级考试、出国考试等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主攻方向,学生专业课负担很重,学习压力大,客观上弱化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在课题组调查中,有41%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就业不直接挂钩,部分学生反应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情绪。现实政治生活领域负面现象的影响,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热情,造成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错觉,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一种教化和说教。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势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并不乐观,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势下如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课题组进行了一些探讨。

第一,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应该如此,在课堂中,应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把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根本的目标。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进而转变为学生的认识体系和行为体系,探讨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途径。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类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感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实现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它。

第二,重视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每个人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活动导入正确的方向;相反,不良的、消极的社会环境既会误导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和实践,也会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重视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大学生客观地看待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培育他们自我教育的观念,增强其主体意识,在教学中,要让大学生有独立感悟、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最终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第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责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包括政治观、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思想越是多样化,越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唱响主旋律,要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探索系统的、有理论说服力的结合方式,用历史的、现实的、学术的逻辑开展思想引导,把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目标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自己将要担负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认识,明确自己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1-26.

第9篇

    胡锦涛同志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改革的重要拐点上,为茫然的人们,点亮的一盏明灯;对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和道上的缺失的一次深刻弥补,是对“第三次改革论争”结果的最坚定,最明确的指示。

    2004年起,社会上关于改革问题和方向的激烈论争,被媒体认为是继1982年到1984年的第一次大争论、1989年到1992年第二次大争论之后的“第三次改革论争”。从起初的经济学界内部在关于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争论,到后来扩大到教育、房产、医疗、法律等各个层面的全民参与的大论争,论争的关键性认知差异,出现在,一方认为,问题是由于市场化改革所致,必须全面后转;另一方认为,这是改革不彻底、在继续深化改革的方向上有所偏差所致,必须全面加速推进改革,调整方向。

    我个人认为,贫富差距的悬殊、房价不停飙升、医疗体制改革偏失、教育产业等改革不彻底和改革方向偏差导致的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正是引起公众广泛参与“第三次大论争”的动因。

    随着经济学界郎咸平和顾雏军关于国企改革的激烈争论,越来越多的学者、教育家、商企业界人士参与到论争中来。社会上不断涌现由百姓“仇富”情绪和行为所致的暴力事件;房地产界出现了任志强关于“富人区”和“穷人区”、“我们只给富人盖房子”的大炮式的言论;教育领域,对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化的关注空前的高涨;“看不起病,去不起医院”等百姓生活中切实的问题,摆在了这次论争的显着位置。

    中国当前的社会矛盾最为突出的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了。“贫富差距”即凸显了改革开放的辉煌的成果,也遗留下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国的GDP连续七年飞速增长,也使得中国在改革的重要拐点上,前所未有的迷茫。人们也在对利益和金钱的追逐中,逐渐丧失了自我而不自知,文化和道德上的缺失使得人们在论争中,摸索、迷茫。

    而此时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这一混乱的论争中对公民道德和文化缺失的一次深刻弥补。“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析明了“第三次改革论争”中种种言论和人格的是是非非,切实的从道德上和文化上,对公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在中国改革的关键时期,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社会主义荣辱观,必然会时刻伴随着中国改革之路,鉴证中国腾飞。

第10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我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我校广大教职工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激励广大教职工为建设世界一流__大学而努力工作,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__市教卫党委的要求,现就我校本学期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出如下意见。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我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__发展战略,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其长效机制建设,以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规范为目标,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校内涵建设和创新转型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各级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是要认真研读全会通过的《决定》和的重要讲话,认真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领会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新举措新观点,领会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在全体师生中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质,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进程,为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推进世界一流__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党的十以来,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为我们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切实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通过各种学习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论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尤其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59号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照关于“好老师”的标准,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教师为人师表的意识为工作目标,引导教师人和心都在课堂上,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全面深化改革将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一方面,要组织广大师生认真观看全国两会盛况,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另一方面,要以__年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基本形势和政策,结合以“两校一市”为试点的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以《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为带动的__综合改革基本精神,重点关注和解读“两会”中关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深化__事业改革的相关表述,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努力推动我校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率先发展。

《国家教育综合改革__试点方案》已于2014年11月公布,共提出10个方面52条措施,细化后有210项任务,其中,涉及高等教育的有122项,占60%,已经逐项明确了改革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要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要求基础上,深刻领会《__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主要内容和精神要求,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德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首要地位,筑牢

本科生教学这个大学办学的根本与生命线为导向,以大学章程为依据,以推进二级学院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推进机构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高__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落实__市纪委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____学院党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继续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相关要求,加强对招生、基建项目、科研经费等重点环节的监管,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和依法治校、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治校育人环境。

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年,同时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更是做好十三五规划、科学谋划面向2020年学校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年。要将学习宣传党代会精神与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结合起来;将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与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按照校党委下发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____学院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的基本精神,分解好、落实好、实施好党代会的各项部署。另一方面,按照__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研制要求,全面总结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根据__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定位,结合国家__事业发展,认真编制“十三五”学校总体规划和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以及国际交流等专项规划。各二级单位要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做好广泛宣传与发动。

继续深入开展以“校训”为核心的系列校本文化学习活动,尤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围绕“上体精神是什么”“上体精神新时期的意义是什么”“上体精神怎样服务于学校新时期的发展”三个重要问题,面向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开展“上体精神大讨论”活动,学习、讨论、凝炼、践行“上体精神”,以“上体精神”带动新一轮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

(一)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双周三下午1:30-3:00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全校统一学习由党委宣传部负责安排,日常学习由中乒院分党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组织和安排。中乒院分党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要求,进一步完善本部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严肃学习纪律,严格考勤制度,认真做好学习记录。

第11篇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理论;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5-0001-05

文化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也是一个国家赖以发展强盛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不断开拓了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

一、高度凸显文化的重要地位,将其置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强调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1982年党的十二大和1992年党的十四大又相继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一个战略方针问题。”[2]“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特别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更加强化文化的重要地位,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我们党对文化的战略地位也不断作出新的概括,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对文化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准确而深刻的分析:“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4]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凸显了文化建设在“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2003年12月,党和国家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中央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放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发展的重要地位。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将文化建设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2006年11月,总书记在全国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讲话中将文化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他强调:“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6]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这一重要战略地位再一次作出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7]26把“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重要命题正式写入党的报告,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我国文化重要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在200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并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8]。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的科学命题。同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进行了四个“越来越”的定位,即“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会将文化定位为一个国家、民族强盛发展的必要条件,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会认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以上定位和科学论断鲜明地概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由此可说,从党的十六大对文化定位,到科学发展观对文化地位的凸显,从党的“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任务的提出,我们党始终准确把握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文化的地位作出新的更高的概括,并不断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二、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形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在历史上,我们党始终立足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不同任务,不断推进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等一系列紧密符合时代主题的文化理论形态,推动了文化建设理论的不断创新。

进入新世纪,国内国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流与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并存;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转型进入新的阶段、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切都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审时度势,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摆在了突出位置。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阐述,将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和谐文化”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文化理论形态的进一步发展。总书记在2006年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9]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时代风尚”的任务,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并对建设和谐文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10]和谐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体来说包含四个层面的含义。首先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人民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再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最后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提倡树立和践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和谐文化是我党在新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上提出的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达到了新的认识高度,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发展。

三、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任务,重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有的国家甚至提出,要把文化作为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都应当维系于这个轴心而展开[11]。我们党在历史上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21世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更加主动地担负着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此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2004年1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和目标,并就如何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思想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奋斗目标,并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四个方面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2010年7月,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

在我们党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文化建设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观思想和具体措施,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也就是说,主动担当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我们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部分,也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理论上的更加成熟,执政能力上的巨大进步。

四、清晰把握文化的发展途径,积极探索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文化体制必然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原有的文化体制机制已经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着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这导致我国社会主义进程出现了美国学者奥格本所说的“文化滞差”(culture lag),表现为一方面生产力大幅度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大幅度提升,而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生活严重滞后。深刻认识到文化重要性的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改革,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明显加快,呈现出纵深发展的趋势,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途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作了区别,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提出了文化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新要求,由此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全面展开的纵深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即“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12]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重提文化体制改革,并强调指出:“围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建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着手研究制定鼓励、引导和规范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措施,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13]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题、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14]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7]28 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22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南。

回顾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思想,我们党一直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将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不断提出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思路和具体措施,在我们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理论指引下,我国文化领域改革取得了巨大突破,初步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文化事业得到巨大发展,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产业也得到空前发展,正努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有文化单位的改制取得突破、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得到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得到完善。总的来说,文化体制的改革取得长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出现空前繁荣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11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

[4].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8.

[5]《新华月报》编辑部.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83.

[6].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6-11-01(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8]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12-1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53.

[10]李忠杰.论建设和谐文化[N].光明日报,2006-10-09(9).

[11]刘云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78.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理论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5-0004-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角度出发,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理论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既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结果,也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本质特征深刻认识的结果。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探索

纵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和文件,就能够清晰地看到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理论探索经历了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要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还从教育、科学、文化和信念、信仰、理想两个层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作了深刻的阐述。[1]

1982年9月,同志作的党的十二大报告,第三大部分标题就是“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报告指出,社会主义不但有经济、政治方面的重要特征,而且还有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报告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辩证关系方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文件。这个《决议》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再次明确了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决议》的第四部分以“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为标题,从六个方面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愈益繁荣”[2],在党的全会文件中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问题单列出来,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文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承续《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基础上,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报告的第七部分,更加突出了文化建设问题。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阐明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途径。报告分析了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3]报告对我们党的文化角色做了历史定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3]

2.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发展相协调的理论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各方面的制度相互联结,有机统一。改革就是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这个路径,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系统改革,需要整体推进,相互协调。

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我们党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问题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同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作为党的基本纲领,“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在改革发展中,文化必须与经济、政治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建设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中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探索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基本文化制度,它贯穿于各项具体文化制度之中。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强大,也是文化的强大,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没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因此,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更加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党以来第一次以文化作为全会中心议题的文件。《决定》在科学判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在明确文化改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决定》指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4]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报告中,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了高度的概括和升华,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的反映,又为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属性和功能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更加自觉尊重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在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作用。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者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国家主导价值、社会主流价值、公民基本价值有机联系,相互贯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提供了价值取向,指明了发展方向。从文化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的同时,还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自我完善方式进行了全新的实践探索。

1.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自我完善的实践探索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属性作出了科学界定。他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一场由沿海到内地,由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实践变革。改革实践必然引发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深刻变化,也必然引发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由此必然带来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由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理论,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制度建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更加全面。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而文化制度所特有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价值导向的基本特征,使它能动的作用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以高度发展的文化生产力为基础,它与以往历史上任何社会的文化制度相比,都更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因为,它是建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汲取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基础上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在文化改革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

2.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变革方式的实践探索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一个社会文化制度的变革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方式是质变,是突变的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由于生产力发展引发的社会革命使原有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时原有的文化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根本变革,一种新的文化制度代替原有的旧的文化制度。例如,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彻底了封建社会制度,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资本主义文化制度代替封建主义文化制度。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由此也必然发生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文化制度。这种文化制度的变革,是以一种根本不同性质的文化制度代替另一种文化制度的质变。另一种方式是量变,是渐进性的方式。它的特点是在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对现存的文化制度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正是从这个意义说,中国文化制度改革,包括文化体制、文化市场体系、文化管理体制,也包括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艺体制的改革,都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种方式的变革不是根本性质的制度变革,而是一种渐进性的量变。由于文化在社会发展有的地位、功能及作用方式,决定文化改革在内容和侧重点方面与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有所不同,但从社会制度这个根本性问题上看,正是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具体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在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完善公共文化网络设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文化创造、文化人才等具体文化制度,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基本内涵。

3.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原有文化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文化制度建设的要求。在纵向上,层层建立专业文艺团体,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在结构上,单一公有制,全部文艺团体由国家财政包起来。在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演和不演戏,演多少场戏,演出水平的高低与收入没有联系。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行政化,机关化,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文化体制就成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的前提下,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的制度改革,形成符合现代文化企业性质和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出版、发行、影视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形成现代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发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改革,在各类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文艺事业、文化企业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能力。

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基点,健全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合理流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规范市场行为,完善运行机制。以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为依托,健全竞争有序的文化产品市场。以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现代流通形式为平台,建立统一开放的文化要素市场。以大型文化流通企业为基地,建立与大中小城市相连接、相配套的,城乡一体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带有根本性、长期性,是推进各类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从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突破发力,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把政策调节和市场监管结合起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把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管导向结合起来。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在于,加快文化立法,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法制化水平,依法保证文化经济政策、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把对文化企业的单一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的综合管理,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提高政府文化管理的效能。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文化需求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必将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不断完善。应当看到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相互协调,整体推进,但也要看到文化改革发展虽然以经济改革发展为基础,但它又为经济、政治、社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7,367.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