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教育问题论文

中国教育问题论文

时间:2022-03-21 06:0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教育问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教育问题论文

第1篇

一、要明确教育的主要任务

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 。但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长期待业。高职学生由于“适销对路”,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这说明,我们教育在培养什么人才的问题上,出现了偏差。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对口的人才。

二、要看到中国教育的巨大成就

我国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以下方面:

1.扫盲工作已经完成。

建国之初,全国人口中有绝大部分是文盲。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扫盲工作已经完成。

2.建立健全了各级教学教育机构,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这些年来,各级各类教学、教育机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级各类中专、职业教育机构发展迅速,已经遍地开花。近几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前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近几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总体上中国经济发展平稳。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

3.教育资金投入加大,教育设施有所改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加大了对教育投资力度,学校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有所改善,教学条件有所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多次提高教师待遇,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三、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很多高校为了经济利益,一味的扩大规模,而相应的师资配置、教学设施等软硬件设施又一时难以跟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减弱。另外,许多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使学生学无所用。教材设计落后于时代。

2.基层教育机构经费不足,教育设施落后。

许多中小学教育设施极其落后,有些甚至连校舍维护的基本费用也没有。严重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路

中国教育改革要自上而下的推行。要营造好的社会环境,通过舆论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创设民主的教育管理模式,废除个人负责制。

五、中国教育改革的措施

1.大学教育要合理控制规模,按照社会要求开设新课程。

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教育内容要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设置课程,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避免盲目性。教材编写者首先要加大教材编写的改革力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紧跟时代的脉搏,编写出质量更高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教材。

2.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加大在基础教育中的投资比例。

现在的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有些学校教室简陋,缺乏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注重依法治校,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来达到防止校园腐败的目的。保证教育资金充分、合理应用。

3.加强教育的管理,加强教师培训。

建议设立举报电话,号码公开,严厉制止不法行为。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从时间上、制度上予以鼓励和保障。改变“个人负责制”,逐步实现集体负责制,权利分散后,民主得以加强,使决策不因个人的决策失误而受影响,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把“推行素质教育”逐渐落到实处。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需求。

六、结语

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巨大,问题众多,改革势在必行。这需要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面入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个意义重大,惠及亿万人,惠及千秋万世的伟大事业。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教改,支持教改,愿教育改革早日成功!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的就业状况》/question/28767061.html 18K,2007,7,3。

[2]《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question/28767061.html 18K,2007,7,3。

[3]初中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40页。

[4]《教育问题》/view/21982.htm 28K,2009,8,27。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好,整个社会都将为农村下一代教育的缺失付出代价。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一、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格发展不健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有的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外出打工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

2、学习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3、思想品行问题较多。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4、安全隐患较多。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打工地入学的高昂费用及各地不同教材影响教育衔接,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而认为其是最大的负担。

3、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4、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农民工流入地的教育部门应加快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入学就读的问题。政府要制定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的城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3、构建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因人落实教育保护方案。

学校方面:开展法制安全讲座,促进“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开展。适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随时洞察学生心理,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心。针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支持的现状,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置换,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的临时父母;抓住节假期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使学校、家庭产生合力效应。 转贴于

家庭方面: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学校,并主动地与学校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最好每周联系一次,还要经常与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团聚,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

社会方面: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各媒体、单位、组织、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留守”儿童成长做出努力,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适当开展少年儿童活动,弥补儿童离开父母后的空虚感。有关部门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加大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4、发展是硬道理。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生活问题,更是经济体制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所有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让我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为建立起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殷世东,朱明山.中国教育学刊[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88-90.

第3篇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研究生 培养

教育学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未来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开拓教育实践新局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提高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事业获得长远发展动力的有效保证。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水平偏弱,需要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一、提高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水平的必要性

(一)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学实践特性的要求。

教育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的科学解释,使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扩展理论,而是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教育研究者探索的脚步是没有止境的,将会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前进而前进,具备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学研究生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科研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理论不能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给当前中国教育提出的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却不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来,这实在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遗憾。教育学研究生是未来推动我国教育研究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不具备科研创新能力难以完成振兴教育的重任。

(三)中国教育学研究亟待振兴。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就开始了对近现代教育学的探索,从外国引入了大量教育学理论,我国的教育学开始了近现代化的历程。但中国教育学迈出的第一步就被打上了西方化的烙印,教育学研究没有真正的具备中国的特色,实现教育学中国化是当代教育学者的共同愿望。不少研究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的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剪裁中国的教育史实,致使教育研究对象非中国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历史。中国教育似乎既让人难以拥有外在的实用性力量,又让人感受不到内在的精神性寄托。

二、比较视角下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短板”分析

(一)目前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

一次针对全国研究生质量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分别有53%的导师、51%的硕士生以及47%的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分别有30%的导师、34%的博士生以及31%的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而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偏低是研究生质量下降的一个突出表现,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难题。

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偏弱的表现:

1.科研创新活动参与程度较低。

参加科研创新是增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使研究生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现实中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究课题。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缺乏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难以摆脱本科阶段的思维模式,缺乏捕捉研究课题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因而不能自己独立承担有创新潜力的课题,而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时又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难以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2.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阶段除选修各门专业课程之外,留下了大量的时间由研究生自由支配,进行教育课题的研究是研究生学习的另一种方式。教育学研究生的研究能力通常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论文的数量不足以体现一个人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要看其论文的质量及其体现出的学术价值。

(二)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

1.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美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治学原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术自由原则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研究生正处于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强烈、创新精神最旺盛的时期,因此最容易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美国高校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为研究生组织各种学术论坛、学术讲座,促进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同时也经常为研究生提供校际间甚至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平台,以便研究生能够在这些自由的学术活动中碰撞出创新思想的火花,产生创新成果。

我国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学校学术氛围的创造,多为研究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与言论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并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有可行性的想法付诸实践。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2.加强大学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

如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然而我国高校参与国际交流的程度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高校的开放程度很高,研究生招生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高校中呈现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景象。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了解新的学术思想,掌握新的发展动态,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我国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更大努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的开放性,兼容并包,鼓励研究生提出创新性的思想,同时应该走向国际,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科技知识的同时,也把我国研究生的创新思想推向世界,甚至应用于服务于世界。

3.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美国的研究生课堂教学多采用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以及案例教学的形式,能够有效改变研究生教学中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参与学术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改变当前研究生教学中单一化的课堂模式,学习美国,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

课堂教学是研究a生培养的主阵地,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传统的单一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利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研讨、学生成果展示或汇报和教师引导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研究生深入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境中,将自己的理论假设运用到实践中,在不断试验与修正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科研创新。

(二)建立不同院校研究的合作交流机制。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术力量优势,加强院校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使一个院校的优势成为多个院校的优势,通过各高校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办学力量的优化组合,实现共同提高。高校间可以制定交流培养计划和访学计划,互派研究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活跃学术气氛。对于来访的研究生,各高校应该予以接待,为其提供专门的场所,定期召开研究生论坛,使不同学术氛围培养出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三)建立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培养机制。

鼓励研究生走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探索理论价值。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与服务目标。社会实习、实地调研都可以促进、启发学生发现教育的现实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有利于数据收集,案例访谈等,有利于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

不可否认,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值得重视,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既不能停滞不前,亦不能急于求成。在各方面的共同协调与改善下,提升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任永泽.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成因追问[J].现代教育论丛,2007,(10).

[2]杨宏飞,刘佳.教育学面临的几个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第4篇

[关键词] 教育资源 教育体制 教育者 被教育者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04

从1987年陈凯歌执导的影片《孩子王》开始,教育问题,这个原本与电影的大众娱乐和商业属性相背离的素材,在中国当代电影的主题选取中不断被提及。概括的来说,教育问题涉及到四个方面:教育资源、教育体制、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来探寻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的叙述模式。

一、贫瘠的土地与教育资源

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向来不缺乏对教育资源问题的关注与表达,而且表达的重点往往围绕着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就将视线锁定在中国北方农村,在这里,失学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导演张艺谋用纪录片的形式削减了电影的美学特质,却展示给观众一个真实的生活切面。13岁的代课教师魏敏芝把教学变成了一场纯粹看护式的人数清点,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贫困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匮乏,因为贫困孩子们失学,而越是失学就越丧失脱离贫困的机会,这是一个难以摆脱的魔咒。张艺谋用电影呼唤对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更多关注,这样的呼唤无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暂且不说这部影片获得的诸多国际国内奖项,该片在浙江首映时的现场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一个都不能少》首先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在540名观众中,有197位观众认为“非常好看”,284位观众认为“好看”,两者相加占有效问卷的89%,其中84%的观众表示会向别人推荐这部影片。

随着《一个都不能少》(1998)获得的巨大成功,反映教育资源匮乏的影片在国内影坛上越发多见,2003年杨亚洲执导了影片《美丽的大脚》,影片着力塑造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张美丽,她忘情地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那份无私与执著令人动容。然而,张美丽带领的那群孩子的境况更是令人担忧。没有教学设施,没有正规的教师,有的只是张美丽对接受学校教育的个人觉醒。然而依靠个人的觉醒与奉献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的困境依旧悬而未决。

不仅如此,《水凤凰》(2008)、《走路上学》(2009)、甚至更早期的《凤凰琴》(1994)、《孩子王》(1987)等教育题材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与环境的严重匮乏。可以说,教育资源的匮乏似乎成为中国当代教育题材电影的一种固定表达,也成为观众提及教育题材影片时的一种思维定势。应该指出的是这类影片的出现必然有其现实根源,按照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我国85%的地区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而另外的15%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我国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体制是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模式,这种体制决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由乡甚至村一级来承担,在一些贫困地区,县和乡根本无力承担这一重担。《美丽的大脚》中乡里财政困难拿不出给学生们购置电脑的经费;《孩子王》里的学生们没有课本;《水凤凰》里的学生们没有像样的桌椅等等都在反映这一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除此之外,出于对提高办学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考虑,在农村地区曾一度出现把那些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学校砍掉的“裁撤并”政策,这样有些地方的孩子上学就需要跋山涉水,《凤凰琴》里界岭小学的孩子们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来上学,《走路上学》中的瓦娃和娜香姐弟俩甚至需要冒生命危险溜索过江才能上学。

应该说,当代教育题材电影中对教育资源问题的阐述直观而生动的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让观众将视线转向了贫困地区挣扎在求学之路上的孩子们,这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未被讨论的教育体制

相对于中国教育题材电影对资源匮乏问题的强烈关注,对教育体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影片确实有些乏善可陈。80年代以来,世界影坛上反映教育题材的优秀影片不断涌入观众视野,美国电影《死亡诗社》(1989)和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都把场景设置在以凝重、严肃风格著称的学校,这类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院校传递给学生的理念是绝对服从与激烈竞争,两部影片分别设置了两个人物来对抗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一个是采取反传统教育方法的基廷老师,他鼓励学生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另一个是与众不同的学生兰彻,他从兴趣而非功利目的出发来学习,用各种恶作剧讽刺刻板的教育制度,从电影中观众可以窥见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除了针对精英教育的影片,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录取通知》则选取了一群后进学生作为表现对象。但是不论是精英人才还是放牛班,这些电影通过不同的形式反思的却是同一个问题:何谓好的教育?

以上这些优秀影片所反思的教育问题,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也不可回避。以高等教育为例,《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反映出的教育的应试化、功利化;高就业压力导致的激烈竞争等等问题同样出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近年来,高等教育文凭的造假与缩水以及学术论文的竞相抄袭,已经成为教育中的顽症,因为高校扩招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隐患也屡见不鲜。又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政策虽然减去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但由于升学压力的持续存在,却造成了学生们竞相学习课外特长爱好的额外负担……人们不禁感叹,一面是教育体制影响下的诸多问题,一面却是教育题材电影对这些问题的无视或者有意回避。

回顾当代教育题材电影,反思教育体制的影片确实凤毛麟角。倒是早期的《孩子王》对时期基础教育的荒废进行了一些隐喻性的反思。之后虽然也出现了《高考1977》(2009)、纪录片《高三》(2006)等影片对高等教育的陈述,但是这些影片都没能触及到教育体制的核心问题,不免给观众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第5篇

【关键词】师范生 免费教育政策 内涵 特征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提出是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与和谐社会发展的条件下解决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分析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内涵和特征,此项研究分析不仅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深入理解有重要意义,而且希望对其他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有所帮助。

1.概念界定

1.1教育政策问题概念

在中国教育的各种相关政策以及各种相关的法规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现在教育界基本没有对教育政策问题的概念与想法达成一致。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教育这个问题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较为关心的话题,那么现在中国教育政策问题更是新的领导班子关注的问题。作为新的领导班子首先要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做出强有力的政策,要有责任,有必要对目前中国贫穷落后的地方给出比较要领性的提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这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基本政策。

基于中国的教育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盲目的采用西方国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教育客观规律以及情景,要制定出符合中国发展的特色教育政策,要能够实现教育所带给我们国家的利益,要满足未来公益性教育存在的价值,以及政府要给予最大的支持与扶持。在中国只有教育强国了,那么人民群众才会变强,人民群众变强了,中国自然而然变强了。所以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解决教育问题,解决未来的公共教育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公益性教育的价值需求和体现。

1.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概念

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诉求,这是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的概念,在很多的城市这个政策基本是已经实现,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个别的因为环境等因素尚未完善。那么在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实则上就是落实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内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素养。为了协调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为了让更多有志读书的孩子能够上学,以及让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国家的爱护,能够踏实的读大学,也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成为教书育人的老师,能够桃李满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个政策刚好解决了贫困学生入学的问题,以及中西部师资力量短缺的需求等问题,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既解决了教育读书问题,又解决了教书育人问题。

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内涵分析

2.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源于特定的教育客观情境

我国任何一个教育政策问题都是由国家形势而定的,国内教育情形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未来与发展。就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而言,出台这个政策是由国家特殊的发展形式所决定,以及国家当下的发展作为背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可以解决中国目前部分贫穷落后的家庭,让没钱上学的学生能够圆大学梦,同时最重要的为中西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岗位,中西部教育的人员短缺使得中西部的教育一直都是落后一二三线城市,长期发展下午很容易形成教育不均衡的状况,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刚好解决了这个不足的地方。还有一点也是相当的重要,因为中西部的教育发展比较落后,中西部大学的生源一直都是不能满足中西部的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中西部大学生源的问题,让更多的人投身到中西部为中西部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使得自己能够圆大学梦圆教师梦。

2.2教育政策问题以协调既存教育利益冲突及满足未来教育价值诉求为目的

教育政策问题是我国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做到双赢的状态,是需要一定的过程才可以实现的。教育政策问题要面全兼顾,既要协调教育的利益冲突也要考虑教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需求,要考虑到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师资力量如何,能否做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能否在毕业时找到相对口的工作,能否让毕业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也是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2.3教育政策问题是主体“能作为且积极作为”的公益性追求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作为就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而言,中国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2007年在部属六所师范大学试点免费师范生政策,至今继续推进该项政策,应该说,这是政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一步,是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所做的最大努力,表达了政府对“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追求,是政府的一种积极作为。国内所面临的教育政策问题是由许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涉及的部门非常多,其中最主要涉及政府以及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等作为公共教育利益的决策者。那么一般说来我们的政府部门要做到使得政府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良好的作用,当然也是各个部门也是要在自己的指责权限范围内的。

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的特征分析

3.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公共领域的公共教育利益问题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作为公共政策问题分析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内涵。那么在我国进行相关的公共教育的成果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交流,对国内教育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政策等。师范教育问题是关涉大多数公众的公共教育问题,最主要是关涉“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的优秀学子”这个群体的切身教育利益以及“中西部地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公平问题,当然还牵涉到国家利益层面。

3.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主体选择、分析和认定的主观人为问题

首先,由客观存在的情境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需要通过主体的选择,这是一种主观认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哪些问题能成为教育政策问题。其次,主体在对教育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和认定时,是以一定的利益和价值观为基础的,受决策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影响。

3.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动态形成、发展及解决的问题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动态形成、发展及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的形成上,体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其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本身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一定的教育政策问题,其性质、严重程度及解决方案是随着外界客观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应该说,中国在历史上就存在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传统。如今,师范教育的发展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国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下,解决师范教育遇到的新问题,免费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

[2]韩清林.教育政策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3,(17)

[3]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4

[4]H.D.Lasswell and A.Kaplan,Power and Society,N.Y.McGraw-Hill Book Co.1963.p70.

[5].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26

[6]詹中原.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6

[7]韩福东.唐建光.温总理报告———定位新一届政府[J].新闻周刊,2004,(9)

第6篇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成为主导语境的今天,本土很容易被忽视和掩盖。中国的教育理论在西方话语中也丧失了本土性。表现出“本土失语”。在此情况下,主张比较教育学走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论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然后从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两方面展开时比较教育学“本土失语”的思考。

在西方主导的全球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者惟西方马首是瞻,试图斩断所谓的“民族文化劣根”而去与西方“优越”的文化对接,自身具有一种“他者优越”的意识。丧失了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在比较教育的话语实践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因此,肩负教育与文化交流桥梁任务的比较教育学应注重本土研究,并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比较教育之父”法国教育家朱利安(Mare-AntoineJullien)是最早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人,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范围是:“一部对此项研究能提供更直接和更重要的应用效果的著作,其内容应成为欧洲各国现有主要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比较,首先研究各国兴办教育和公共教育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全学程所包括的各种课程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以及每一目标所包括的公费小学、古典中学、高等技术学校和特殊学校的各衔接年级;然后研究教师给青少年学生进行讲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他们对这些方法所逐步提出的各项改进意见以及或多或少地所取得的成就。”

目前,对比较教育学概念比较公认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强调比较教育学的目的和实用价值。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吸取外国的成功经验。改进本国教育。其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广泛的教育情况与信息。对各国教育问题与趋势进行研究与分析,加深人们对本国教育现象的认识,改善本国的教育状况。

第二,突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其中又分校外与校内两个派别。校外派强调比较教育学必须透过教育现象,透过对其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分析,揭示控制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认为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为重要,校外的事情可以支配校内的事情;校内派则认为比较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本身的一门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特点与规律。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主要实践活动也均在学校内进行。

第三,注重对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并试图从方法的角度对比较教育学确立定义或界说。赞成这种观点的比较教育学家认为方法就是比较教育学本身。

第四,特别关注比较教育学的功能与性质。其研究对象是比较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分析其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同一性或差异性,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一般原理与规律。

综上所述,比较教育的概念可概括为:它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因此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其理论当然应结合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由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传统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本文主张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二、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这里所说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是指一种研究方向,即本土化+本土生长。所谓“本土化”,也就是西方文化在非西方世界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本土化”与“本土生长”是有区别的。如果说“本土化”(nativization)是一个主动吸收西方文化的外烁过程,那么“本土生长”(indigenousevdution)才是发源于本土社会的文化自我演进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明确批评那种不顾中国社会实际一味仿效西方教育制度的做法,将其比作“拉东洋车”,认为那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他主张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可见他所追求的更多的是“本土生长”而不仅仅是“本土化”。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正是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使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能正确地描述和解释我国的教育现实,预测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从而提出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确实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下面从两方面来具体谈谈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一)比较教育学进行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必要性

比较教育学似乎一开始其研究兴趣就集中于异域而不是本土。虽然说这与它的学科性质(一种致力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是分不开的。但笔者认为在借鉴的基础上。中国的比较教育学目前应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本国。之所以提出此种说法,是因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种事实:中国的比较教育学所用的概念、基本假设、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大都来自西方,我们也提不出我们的概念、假设和方法。这种反差不仅衬托出西方比较教育学学术霸权地位,也暴露了我们自己的失语症。

我们有的只是对西方教育理论、模式的遵奉而不存疑,认同而不批判,照搬而不质疑,这种盲目的做法就使一些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与中国教育现象不甚相干的智力游戏。如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些旨在纠正我国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教育改革,其理论根据就来自西方。比如湖北省监利县缓解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买”学校的改革,其理论来源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理论。弗氏理论的目的是在公办学校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是一种在公平解决基础上对效率的诉求。即便如此,也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实行“教育券”计划的州并不多。而监利县的教育改革或者别的地方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张却无视这一点。这种“一厢情愿”的改革非但不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反而会加大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教育的“鸿沟”。由此可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必须基于实践,对本国教育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最终只能形成于本土境脉与本土实践中。不能用具有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与言说方式来套解本国社会现实和规引本国的教育实践”。

(二)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可行性

我们主张的本土研究是要拓宽交流的渠道,使单行线变成双行线,并不拒绝外来的概念、方法、理论,但强调要批判地、有选择地借鉴。做到心中想的是中国的事,为的是解决中国的问题,但眼界和思路必须是超越中国的,是全球的。本土研究在批判地吸收外来理论的同时,要以自信的姿态积极与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对话。具体说来,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比较教育学进行本土研究,并非关门进行研究,而是要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动态,与国内外的研究者保持对话与交流。目前国内的比较教育研究普遍重“思辨”轻实证。进行本土研究就迫切地需要引进多种研究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就要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下进行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第二,对西方教育理论持批判吸收的态度。对西方理论假设,要思考、质疑,保持对其警惕。对其适用性和有效边界给予充分的反省。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会稀里糊涂地把建筑在这些预设之上的理论框架奉为神明。那些西方教育理论要在中国的本土语境里完成相应的“意义转换”才能切入中国教育现实。

第7篇

一、拓宽行政视野,提升管理能力

行政素养的短缺与教研员的经历有关。教研员一般来自于一线的优秀教师,由于他们大都没有担任过学校领导职务,缺乏教育行政工作的经历。有些教研员只关心自己的学科,全局意识比较弱,缺乏宏观、综合把握教研工作的行政素养。

为了提高教研员的行政素养,我们一是经常组织教研员外出学习,听上级领导、专家的有关专题报告,了解教改的前沿信息,不断明确教育管理的基本策略。二是组织教研员参加县教体局召开的有关校长工作会议,使教研员通过聆听局领导的讲话、校长们的发言,了解县教体局目前关注哪些工作,校长们在怎样干好这些工作。三是指导教研员通过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参与学校管理,让教研员在与校长、师生的接触中,深入了解计划、执行、指导、检查、总结、考评等教学环节的内涵。四是通过加强教研室的自身建设,让教研员参与单位管理,理解单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要求、自身学习与提升、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意义。教研员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实践得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不断发生变化,视野不断开阔,行政素养就会不断提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内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教研员大多有着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但随着课改的深入,理论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致力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局面。一是要求教研员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从教师中学,从反思中学,要求教研员经常写学习体会与思考,教研室定期对学习笔记材料进行检查与评比,年终作为对其工作考评的一项指标。二是鼓励教研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历提高进修,并为其报销学习费用。三是引导教研员注重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度提炼与提升,对已有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与升华,形成本土化理论。近年来,我县教研员在《中国教育报》《河南教育》等报刊上共发表了60余篇教育论文。

三、开展“室本研修”,提升研究能力

我们坚持的“室本研修”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每周一为教研员集中学习的时间,无特殊原因“雷打不动”。内容主要有三个板块:一是政策辅导或形势报告;二是教育教学学术报告和研讨;三是开展“教研员智慧论坛”,由教研室教研员自选主题,轮流上场做报告,原则上每年每人至少讲一次。

在“教研员智慧论坛”上,我常对教研员说两句话:“一个教研员要能讲出一些让其他学科教研员也能听得进去的东西,这说明你已经‘悟’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教育规律;如果你能从其他学科教研员那儿听出一些道道来,说明你已经开始超越你的学科。”事实上,每个教研员都很珍惜在全体同仁面前亮相的机会,希望把自己最精彩的东西讲出来,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这就“逼着”教研员去学习与思考,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发展。我们把“教研员智慧论坛”材料编印成书,其中《新课程探索与实践》《课改拾趣》两本书分别由珠海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发挥工作职能,提升服务质量

大的教研观要基于大的教育观,这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如果教研员只关注自己的学科,他就会很少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每个教研员、教师都说自己学科重要,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减不下来,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求教研员在教研中要“基于学科、超越学科”,从全面育人的高度看待本学科的价值与责任,教研员应发挥教研工作职能,学会“借力”,增强服务本领。一是研究政策,借助行政力量;二是注重实证,依靠学术力量;三是培育典型,利用榜样力量;四是合作共享,发挥集体力量;五是完善自我,彰显自身力量。

第8篇

1.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现状

1.1对于高等教育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功利化趋向。

随着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教育领域问题日见端倪,高等教育体制逐渐走向功利化。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价值性与功利性,在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作用下具有一定功利性。而教育的功利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以强烈的终极利益为欲望,完全忽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目的,只求得结果的速成的一种教育心理或教育行为模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了响应国家对教育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手段对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规范,对学习情况进行约束,通过行政干预等手段来实现学校科研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聚焦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情况,功利化倾向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为教育心态浮躁和教育选题避重就轻。高等教育研究的任务是发现高等教育规律,指导高等教育实践,解释由高等教育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总结高等教育经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正确面对高等教育的功利化趋势现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1.2政府支持与规范力度不足导致高等教育功利化趋向。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不仅仅是指因为过分强调科研成果而忽略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还指高等教育中因为竞争而产生的种种功利主义的病理心态。事实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价值性与功利性。高等教育趋向功利化的三大主要原因分别是教育中介,文化导向和市场经济一味追求速度和效率。相对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和西方不同,主要是采取由导师指导,学生模仿的上行下效的方式进行组织教育。中介组织作为政府教育机构体制改革的一个分支部分,由于起到缓和相关教育部门与各大学校之间的关系的作用,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学术评价的功利性。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多方面领域均有向功利化发展的趋势,教育机构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在高等教育方面表现出来一系列的病态,高等教育体制中师生一味追求科研速度与效率,追名逐利地进行学术科研,学术论文的抄袭与科研成果的顶名黑幕,滥用浪费大量科研经费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导致了学术科研成果的质量降低的结果,而这一切源于政府的规范与支持力度不足。

1.3高等教育功利化导致的结果。

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人才。而高等教育的功利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功利化趋势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教研究,使得人们在开展高教研究时,对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是为了自身利益这种观念过分敏感偏向,而对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样的理念却不记于心。教育的普及,毕业生的泛滥,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不断提升,从而造成继续深造人数的高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滥用和学历价值的降低。

2.关于应对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对策

2.1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迅猛,教育体系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教育体系经过一系列变革的过程,唯一没变的是教育的目的和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的艰难性与缓慢性是不容易能够谈得出实质性的东西的,是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形容或者比拟出来的,必须以正确的高等教育观念与目的为前提,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积累和整改才能逐步发展。高等教育是一门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只有对高等教育事业怀揣一片热情之心的人才不会以名利、金钱等为最终目的去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因此,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是首要的。

2.2政府增加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

教育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的财政性支持是政府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呈现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教育经费入不敷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妨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完善教育监督机制,加强审计力度,保证教育经费下放,以及多种鼓励优惠政策来引导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倡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使社会各界投资高等教育等,除此之外,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要对投资项目的成果进行认真验收以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发挥最佳效果。政府财政支持是高等教育体制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3.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基础 知识本原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历数我国教育史中的教育大家,前有孔、孟、荀、老、庄,后有陶行知、晏阳初、梁启超等人,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教育思想仍为后人所沿用,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教育从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似乎进入了一种十分浮躁的境地,非但没有发扬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反而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教育走到这样一个显得有些尴尬的境地,我们有必要对基础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1 基础是否真的厚重

我国的基础教育向来是注重双基,以“基础扎实”而闻名。我国学生在知识层面不输于其他任何国家,各学科奥赛我国学生总是夺金摘银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我们的基础真的那么厚重,那么我国建国60年无人染指诺贝尔奖,国内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6 所一流大学在《自然》和《科学》两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总和不及哈佛大学一所大学的零头,又将作何解释。应该说,创新是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作保障的,没有基础,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教育基础的扎实并没有带来科研创新的迅猛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的基础是不是真的厚重?

1.1 关于“基础”的反思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打好基础”应该是基础教育最根本性的目标所在。因而问题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要强调基础,而在于基础教育的基础的界定。由于教育的功利化,我们对 “基础”作了非常狭义和片面的理解。由于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与革新的滞后,基础教育过于追求分数与升学率,在教学中基础被窄化为单纯的知识。我们错误地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不合时宜、有失偏颇的定位,导致教学实践中对知识的盲目尊崇和过分追捧,淡化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各种意识与素质的培养。

1.2 基础的其他内涵

当我们为知识基础扎实而沾沾自喜时,最为重要的基础却被我们疏忽和遗漏了,正是这一遗漏适当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基础扎实而创新少。除了经常挂在嘴边的想象力、洞察力、兴趣爱好外,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方面。

(1) 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促使学习者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各国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我国理科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应用过程;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学习内容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核心所在,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现今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人才输出国,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而后选择滞外不归,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尤甚。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首要问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其实,中国教育遗忘的远不只这些。还有合作精神、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也是学生走入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

(3)意志力。《孟子・告子下》中提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是我们教育所缺失的,年青一代普遍不能吃苦,这也是近些年教育出现滑坡的主要根源。

因而,当我们宣扬自己的基础教育扎实时,应该冷静深入地思考:我们真的是“厚基础”吗?我们的教育还应该注重对学习方法的重视、对学生个性的珍视、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而这些基础对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恰恰是最重要的,影响力也是最持久的。

2 教育应回归本原

教育在引导人不断求知、致知,掌握技能,以使学生顺应于社会的要求时,却遗忘了教育的本意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教育给个体带来的不是愉悦、快乐,而是单调、枯燥,甚至是无味。我们应该反思给予学生的是不是最本原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否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身心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归宿还是要回归教育本原。

2.1 还原知识的生活本原

客观世界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教育中向学生传递的知识也一样,也是理论与生存实际的统一,不能将两个方面割裂开来。教育界中对学生所涉范围有一个提法:新一轮课程改革前课本是孩子的世界,新课程实施以后世界是孩子的课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好的,提出要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教育部实际上给我们画了一张硕大的馅饼,至少是目前还无法触及的馅饼。在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不改革的前提下,一切设想都是纸上谈兵。历数教育中的各种弊端,痛定思痛,我们的教育应该做出大的变革,只有这样课程改革中那些美好的理念才能得以实现。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活本原,去体验去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生活中亲自动手去实际操作、任意想象、大胆创新,去实践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只有知晓了知识从哪里来?能到哪里去?才真正懂得了知识的真正含义。

教育应是基于事实的教育,应向学生传递不附加任何个人色彩的本原知识。课堂教学应是基于事实的真实呈现,而在我们以往的教育中附加了太多的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它遮蔽了我们教育者和学生的眼睛,掩盖甚至歪曲了知识的本体。在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有这样的太多鲜活的例子。向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传递意识形态的知识,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影响了人生观与价值观地建立。学生一旦幡然醒悟,大有被欺骗的感觉。鉴于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年清华、北大有那么多毕业生毅然决然的赴美不归了?在他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张华和范跑跑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张华成了时代的英雄,而范跑跑招来骂声一片,还丢了公职。在这里我们讨论二人孰功孰过没有任何意义,张华对于弘扬奉献精神、激励后人意义非凡,范跑跑也无可厚非,他做出了人性的最本原的最实际的一种选择,连自己都无法保全怎么去谈服务于他人呢?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范跑跑这种教育的“叛逆”,我们倒希望出现的越多越好,这其实也是教育目标所缺失的地方。教育应该真正是“人的教育”,首先应是基于受教育者生命和人性自由的教育。教育应该向学生还原知识的本原。

2.2 还原学生本原的学习

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教育首先追问的一个问题。古代就曾提出教育的功能“建国君民”,深刻体现了教育的教化功能,教育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奉献与适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即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以为他人和社会为基础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抹杀掉了很多学生自由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培养的学生都是顺民,没有一点自己的个性,没有想法何谈创新,这也许是我们国家一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真正理由吧。

教育在促进人对生命自身的超越,提升人的生命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寻求和创造人的生命意义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功利主义教育中,过分关注利益与结果,剥夺了学生在学习中应有的一些体验,这里包括学习的自由、学习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学生接受的只是受限的、枯燥的、令人乏味反感的教育。教育部在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理念和初衷是好的,然而在实施当中却变了味道。我们的教育应该首先把我们的学生看作真正的人,办真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教育,这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总是(应是)充满生气,是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对生命的热爱。在我们以往教育中,那些乏味的、冷漠的、不人性的方式应该摒弃。教育改革应该从一切问题的根源――评价与选拔机制着眼,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回归自由、快乐的学习。

3 结语

教育问题追其根源都是社会问题的外在体现。教育出现问题责任不全在教育,而应在社会、在国家,全社会都有责任来认真反思教育问题、反思社会问题,通过改良使社会各方面良性的发展,彻底解决各种教育痼疾。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头脑,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为社会培养真正基础厚重的有用之才。

注释

刘斌,汪晓莺.浅论哲学与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王欣瑜,刘文霞.“生活”与“教育”的哲学界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徐文彬.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及其教育价值.当代教育科学,2004(19).

牛正兰.知识教育与信仰危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评价 课堂考评 教育评价史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13-03

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发展需要教育评价的推动。作为教育学研究重点的教育评价,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得到迅猛发展,在现代西方教育学史上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近现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恢复高考之后30年来,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教育评价研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对教育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不利于与国际接轨并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评价体系。在2006年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第19次学术年会暨素质教育评价论坛”上,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傅维利提出,我国“对评价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当我们与外国同行交流时提到评价,人家首先就问你所说的评价是关于哪类评价――是关于学生的还是教师的?如果是关于学生的,则是关于学生哪方面的――是学生发展的评价还是学业成绩评价?”[1]这一事例说明,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并不了解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研究热点的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内涵,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教师的教学活动基于他们对相关教育概念的理解,理清重要概念和命题是开展相关教学实践的思想前提。概念本身就是理论实践的研究对象,是构建教育理论体系,提高教育研究质量的需要。目前,国内教育评价研究在释义、使用、比较等方面存在概念混乱、内涵模糊等问题。若要系统研究理论并使其指导实践成为可能,就必须先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释义。我国教育评价若想得到长足稳步发展,必须明晰一些重要术语,而教育评价领域最重要的概念非评价莫属。

一、教育评价的定义

评价一词不仅用于教育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其他社会科学中,但关于评价的定义长久以来还没有达成共识,因为各科学领域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皆有不同,具体到教育领域的评价概念又是随学科发展时刻变化着的,因此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界定。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定义并未作为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思考对象,只是作为理解某一概念或理论的切入点。

教育评价术语的提出者泰勒(Ralph W.Tyler)给出的定义是“确定教育目标被实现程度的过程”[2]。这一界定得到了后来大多数欧美相关学者的认同,或直接援引或以此为出发点,当然也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教育评价,丰富了教育评价的意义与内涵。下面是几个颇具代表性的定义:

1.收集使用信息以做出教育课程决策。[3]

2.评价的目的是检查课程目标是否正被或已被实现。[4]

3.评价与获取具体教学目标达成证据相关。[5]

4.教育评价是描述、获取并提供对做出决策有用信息的过程。[6]

5.评价是一种阐释说明。[7]

6.评价是对发生在当前课程方案中或其后的事件的系统考察,进行这种考察有助于提高该课程方案或与之类似的其他方案的效果的作用。[8]

7.教育评价是收集学生认知及非认知学习领域进展和成就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判断及决策的系统过程。[9]

8.评价是收集资料以助决定的过程。[10]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对评价的本质和目的看法各异,但基本都认同描述和判断是评价的两大本质。评价就是在量或质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的范围包括政策评价、校务评价、学科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等,而位于评价环节底部也是各级评价基础的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所展开的教育评价,这也是笔者最关注以及要重点讨论的评价范围。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评价标准,采用各种定性、定量方法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措施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应包括以下流程:1.确定课程目标;2.前测,摸清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确定后续教学内容及重点;3.授课过程中不断以各种方式评定学生学习情况,描述教学效果,形成对师生皆有裨益的反馈信息,据此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法,用以提高教学效果;4.授课结束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5.学校或相关监管部门综合授课过程中以及结束后的评价信息,再结合已确立的课程目标来判断该课程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在此过程中,2、3、4和5都涉及到教学评价,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二、教育评价的发展及术语变化

搞清事物历史的前因后果发展脉络,是研究者必知的真谛。作为人类主要交流工具的语言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相应地,早期评价也分为口试(oral examination)和笔试(written examination)。考试(examination)一词源自法语和拉丁语,意指“对知识的测试”test of knowledge。在教育评价的古典时期,通常以口头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判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主观随意性较强,效率低下。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书面评价形式,18世纪以后,一些欧美国家也开始采用笔试,但早期笔试大多采用论文式(essay),无法测出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情况,并且评测也会受评定人的主观影响,客观可靠性有一定局限。美国的口笔试分别始于1709年和1845年,由欧洲传入,考试的简写形式(exam)出现于1848年。

19世纪末约瑟夫・莱斯(Joseph Rice)第一次进行了针对课程教学方案的评价,利用拼字测验来评定拼字教学实践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研究的开端。

1904年美国兴起了以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为首的教育测验运动,针对传统论文式考试的弊端,大力提倡客观标准化测试(standardized test),此后30年运用了大量测量技术,评价多采用测试(testing)或测量(measurement)的形式,因此被称为教育评价史上的测量时代(measurement generation)。

随着教育测验运动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测验并不能测得人能力的全部领域,为了弥补测量的缺陷,教育评价发展起来。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大萧条席卷全球,为了摆脱危机,美国成立了课程改革委员会,展开了教育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教育评价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而下设了以泰勒为首的评价委员会。1942年,课改委员会公布了研究报告,共分五卷,泰勒及其他评价委员会成员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第三卷《评价记录学生进展》(Appraising and Recording Student Progress)中,该报告又称为《史密斯-泰勒报告》。报告中,泰勒试图用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课程编制原则将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反映到课程与测验中去,为了与之前的教育测量运动区分开,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的概念,认为教育评价本质上是确定教育目标在课程与教学方案中实际实现情况的过程,测验只是它的手段。至20世纪50年代,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objectives model)一直是占据统治地位的评价思想,由于该模式主要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程度,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教育评价的描述时代(description generation)。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促使美国反思本国的教育问题,加快教育改革进程,此后涌现了一批新的评价思想和模式。1963年,克龙巴赫(Lee Joseph Cronbach)发表题为《通过评价改进课程》(Course Improvement through Evaluation)的论文,提出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教育过程中而非过程结束后。1966年,斯塔弗尔毕姆(Daniel L.Stufflebeam)提出CIPP模式,即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模式,认为“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11]这一看法随后得到了普遍支持。1967年,斯科利芬(Michael Scriven)在《评价方法论》(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斯科利芬认为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比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更重要,这与克龙巴赫和斯塔弗尔毕姆的观点刚好相反。但不管怎样,“形成性”评价一词正式出现,为了改进而评价则成为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思想。这一时期先后提出了40多种评价观点和方法,但所有1967年后模式都赞同判断是构成评价整体的一部分,并力荐评价者应成为评判者,[12]自此教育评价进入判断时代(judgment generation)。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意识到以往追求的客观科学化评价走到极端会忽略评价的价值特性,不利于全面深入研究,质性评价(quality assessment)自此展开,教育评价进入心理建构时代(mental construction generation)。该时期评价理论阐明了教育评价的核心是价值判断,强调价值多元性,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认为评价是对被评事物赋予价值,其本质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共同心理建构的过程,这种评价思想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教育评价萌芽时期的考试到测试测量,再到评价一词的正式提出,以及目前对质性评价研究的侧重,“教育评价”这一术语的内涵外延也随着教育评价学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

三、教育评价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质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成为新的教育评价研究热点,assessment一词开始逐步取代evaluation,同时也赋予了评价新一层含义。简单地讲,之前的评价是强调量化的单一评价,现在新增了质性研究方法,成为具有质、量双层含义的评价。由此看出,之前的评价强调量化,现在的评价讲究量质结合,evaluation与assessment两词与评价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我们发现,evaluation与assessment存在不加区分互换使用的现象,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英国常用assessment指代对学生学习的判断,用evaluation指代对课程本身或授课过程的判断,以及这种判断的过程。而美国教育界对evaluation与assessment两个术语的区别颇有争议,有些人认为两词同义可以互换,有些人认为evaluation比assessment涵义更广,但有一点确定无疑,evaluation涵盖的范畴肯定不小于assessment。笔者倾向于后者,因为从词源上讲,assessment原指教师坐在学生身旁,通过师生互动来获取、解释、分享信息以促进、提高学习的过程,因此狭义的assessment就是考评。那么两词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首先,从评价对象来看,assessment针对的是学生,而evaluation还可以针对教学、课程、政策、计划或机构组织等。因此,两者主要在受评者为学生时容易发生混淆。其次,从测量目的上讲,evaluation主要关注教学结果;assessment更关注学习过程。再次,两者进行改进步骤时参照标准的方式也有不同,evaluation的标准相对而言比较稳定,而assessment的标准可视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灵活多变。此外,判断学生学习进展的参照物也有很大不同。Evaluation主要判断学生在整个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属于群体比较(competition);assessment则关注学生相对自身的学习进展,属于个体比较(personal improvement)。

以上五点说明evaluation与assessment存在本质区别,可是为什么80年代之后assessment考评研究备受瞩目,进而到今天有发展成广义评价从而取代evaluation一词的趋势呢?美国1965年通过的ESEA法案(《初等及中等教育法》)及其最新解读2002年生效的NCLB(《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包含了一系列以考试为基础的问责制条款,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沉重的评价压力,不经意地想要回避evaluation评价一词,适逢布莱克和威廉姆(Paul Black & Dylan Wiliam)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就可以提高学生在外部学业成就测试中的成绩,一时间形成性评价研究蔚然成风,对当代教育评价研究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虽然assessment有取代evaluation之势与美国教育工作者们的刻意为之不无关系,但我们还要意识到,概念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更清晰地表达、思考、理解教育实践本身。发现教育概念模糊和歧义,看到这种概念问题给教育实践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澄清概念,梳理脉络,不让其阻碍教育蓝图与理想的实现。

百年来,教育评价思想处于不断更新之中,经历了萌芽、发展、专业化、扩展与整合等一系列阶段,教育评价从以测验为中心,转向以目标为中心、以决策为中心,进而强调以人为中心。[13]但对核心概念教育评价仍没有一致的定义,用以表示评价意义的两个词evaluation和assessment也是任意互换,这种情况在教育评价理论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与其说概念含混不清,基础不牢,不如说是教育评论专家们故意为之,目的是使教育评价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广纳百言的理论体系。因此,国内学者教育工作者及对教育评价感兴趣的相关人士,只要掌握了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评价一词的衍变历程,就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更加开放性的思维创新变革,更好地开拓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杨太清.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7(1).

[2]Tyler,R 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3]Cronbach,L J.Educational psychology.2nd ed.[M].New York: Harcourt,Brace & World,1963.

[4]Kerr,J F.Changing the curriculum.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68.

[5]Bloom,B S.Toward a theory of testing which includes measurement-evaluation-assessment[A].In M.C.Wittrock & D.E.Wiley ed.The 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M].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70.

[6]Jenkins,D.et al.Curriculum evaluation[M].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76.

[7]Parlett,M.& Hamilton,D.Evaluation as illumination: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novatory programs[A].In G..Glass(ed.),Evaluation Studies Review Annual.Vol.1[C].Beverley Hills,CA:Sage,1976.

[8]Cronbach,L.J.,et al.Toward reform of program evalu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0.

[9]Agrawal,M.Concep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B/OL].2008. http://egyankosh.ac.in/bitstream/123456789/26476/1/Unit-23.pdf

[10]McMillan,J M.Educational research: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er.3rd ed.[M].New York:Addison,2000.

[11]Stufflebeam,D L.et al.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M].Ithaca,Illinois:Peacock,1971.

第11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

一、我国现有大学教师评价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受到不少批评与质疑,究其原因,在于评价实践过分偏重学术,整体评价较为片面,没有形成促进大学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既妨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没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评价的一部分,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许多大学在评价教师时,将教学课题论文等许多内容结合起来,实行综合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给科研部分较大的权重,而对教学方面不太重视,甚至搁置一旁,完全没有考虑学科发展阶段水平及特色,导致教师评价体系过分偏重科研,没能正确而又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水平,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此外,长期以来,以科研为主导的大学教师评价模式使得管理者对大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缺乏应有的关注。

二、国外高校教师评价的方式、内容及发展方向。

1.方式。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良好的教学活动取决于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从系统论角度出发,要评价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贡献和作用,只有从不同的视角反馈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作用和成效,才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规范或要求。从国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方式来看,主要包括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2.内容。考察教师教学工作分为质和量两个方面,量的方面主要通过统计学时数、学生人数、教学手段等数据,质的方面是通过学生评价、听课组专家评价及主管教学院长评价等来衡量。教学评价中由于量的统计是直接和外显的,因此信息的统计比较简单,如教师授课的门数、学时数、学生的学业成绩等。而质的方面由于其评价的开放性和模糊性,因此在操作性上存在较大的困难。那么对于教学的评价就不能单纯地依靠学生评价和听课,应该让教师本人参与教学评价。

3.方向。国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发展到今天,历经初始发展阶段、奖惩性发展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阶段,其内涵、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奖惩性评价在教师教学活动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但在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评价理念上过分强调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奖惩功能,导致一系列过细的量化评价指标,从而忽视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影响了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担任过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曾提出,一个教师是否受学生的欢迎,同教学的本质无多大的关系。这种评价方式带来的最直接的负面作用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有鉴于此,国外一些高校一直在完善该项制度,避免过分倚重学生评教的负面效果。

三、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面临的困难

我国的学校历史虽然悠久,但大多注重教育的政治功能,限制了学校自身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学校得以迅速发展,但由于基础差和管理者观念落后,现在依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面从管理者的观念和教师的受教育状况两方面进行探讨。

1.管理者观念。这里的管理者分为政府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两类。就政府管理者而言,他们对教育规律的了解水平不一,观念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造成一届政府一个思路,前后发展不连贯。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推行专家领导,情况逐渐有所好转,但学校管理者仍旧认为只要考试成绩高,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事实上这一观念早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然而持这种观念的学校管理者现在依然大量存在,并控制着学校的发展方向,造成教师对校长学校工作的反评价。这种只看重结果而对于原因却从不进行深入研究的管理行为往往直接造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关系的紧张,轻者导致教学效率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要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必须首先更新管理者的教育观念。

2.教师的受教育状况。教师的受教育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职前培养、职前教育、职后教育,这里仅探讨职后教育。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目前有两种模式:校本培训和校外进修。校本培训指全部在本校进行的培训活动。我国现阶段的校本培训主要是针对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由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具体指导一学期或一年,其他教师则不在此列,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还应该属于职前教育。我国的教师教育(职后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体化,缺乏针对性,因此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也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在我国还不宜广泛推广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然而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计划,相反应加强各方面的研究力量,改变不适宜的地方,争取早日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行动:(1)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力量,科学的理论将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加快相关进程,因此理论研究必须先行。(2)加快相关人员的观念转变,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3)增加财政投入。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才能保证教育事业持续不断地发展。同样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需要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才能全面推行。以上只是从大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实际上每一方面都需要进行更加细化的研究才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赵希斌.国外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1).

[2]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章新胜.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外合作办学条例》[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

第12篇

[关键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培养;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026-02

要建成一流大学,必须将重点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上来,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为支撑。博士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以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博士处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尖端位置,他们是一个国家中占据一个时期最紧要通道的少数知识精英。博士生教育就是一种精英教育,博士生教育质量代表了一个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作为综合性大学中一员的教育学院也为此目标不懈地探索与实践。

一、博士生就业基本情况和教育学院办学基本理念

(一)就业基本情况

多年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的研究生都因具备业务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足等优秀品质而很受国家和社会欢迎。研究生们通过面试成绩、专业成绩、学业背景、相关实习经历、创新能力、社团活动经历、人际交往能力、外语水平、性格特征、熟人推荐等顺利被有关机构和单位录用,一次性就业率均在学校要求的98%以上。他们就业与工作多在教育部教育科研院所系统及高校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或者是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高校、中学机关部门;还有一些在高校、中学教师,公务员,杂志编辑部,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

(二)办学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社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通过教育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素质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现在应试教育存在的学生负担重、教育质量不够高等许多问题都亟须解决。教育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撑,很多研实成果已经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采纳。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级行政部门、各级各类院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高校教育培训和外事部门,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教育咨询与分析工作。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还涉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等)。研究生到高校、中学任教就能根据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科学育人、传授知识,也可在大中型企业培训部门从事教学甚或赴海外孔子学院任教成为教育教学骨干教师。根据教育学院多年来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结果和当今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大发展大转型时期形势的需要,教育学院把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教育要素注入传统的教育学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中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例如一名博士党员毕业生被评为全校“十佳大学生党员”,高丽浩的《中国教育财政近代化研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绝大部分收回的毕业后工作单位回馈信息都得到认可。如何才能从教育学博士生中培养出未来高水平的教育理论家、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教育事业各级高素质管理人才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优秀的骨干教师是教育学院办学的基本理念和应有职责。

二、教学方式

(一)PBL教学法

PBL是美式先进教学法之一,采用了生对生、师对生、生对组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授课,师生讨论式解决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抛弃“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方式,博士生的课堂应该更加自由和开放,提倡互动教学法,具体到某个章节的讲授,教师不再限于传授知识,而要成为引导者,增加课堂互动,进而开发和培养其语言沟通能力,使教学深入浅出,更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很强的教学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博士生的职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的个人发展能力。

(二)MOOCs慕课和Coursera平台

通过建设“三网工程”(网络课件、网络教室、网络管理平台和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适合研究生特点的课程教育体系。学院在2013年已开展并大力推广慕课建设和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的Coursers平台上的在线教育资源进行翻转课堂(即学生在课下完成课堂内容,在课上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合作式学习)的尝试,引导研究生对国内外在线教育资源、公开课程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加强对慕课引发的全球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影响与挑战的研究。

(三)SRTP科研训练计划

近些年,由一些研究型大学提出并得以迅速推广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就是在本科生教育中充分体现研究特性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中国高校为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大学是全国最早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高校之一。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两者紧密衔接,教育学院也一直在研究生培养时沿用此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最主要标志,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体现,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学院改变了博士生入学后先学课程,经过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再进入科研和课题研究,最后写学位论文的培养过程,现在是博士生入学后根据学科的要求、个人特点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制订计划时可直接进入研究阶段,并不一定按照课程、科研、论文环节循序渐进;学院在网上开设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和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的窗口,鼓励博士生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制订并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同时定期向导师报告科研进展,博士生均要撰写读书报告,鼓励他们以读书报告、创新论坛、seminar等形式进行相互交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教育学博士生的出口标准。

三、继续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生源结构、提高招生质量我国研究生发展指导思想,是重视“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开始从“单纯发展数量”到“注意教育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包括招生、培养、管理、学位、评估等各方面在内的综合体系。当然,招生质量是基础,所以既要保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有足够的生源,同时又要保证根据培养方式选择适合培养的学生。浙大在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实践中育人为先,创新发展,走在模式创新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浙大建立的博士生招生质量工程的核心是进一步增加直博士和硕博连读生,限制在职生报考的博士招生整体方案。对于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来说“长学制”博士生贯通式培养是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改善生源质量必须提高直博和硕博连读的比例。当然,要提升生源质量,关键在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吸引力,学生要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入学。没有特色和品牌,恐怕也难以为继,加快构建以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教育学博士生教育体系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可获得学生的青睐和社会的就同。

(二)课程建设与时俱进,打造品牌课程

今年申请打造核心课程建设,“教育学名著导续”作为教育学博士生的专业学位课,其开设对提高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素质与科研水平具有奠基性作用,这门课程集中了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科内各级领域的经典名著。通过精心挑选的中、外12篇教育经典名著的研究,可了解教学各领域的基本观念,研究方法,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问题域、方法论和基本逻辑的比较分析,整合形成合理的学术结构。教育学博士研究生通过学习可以开阔眼界,掌握教育研究的范式与视角,增强教育问题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从而提高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今年同时申请的还有以“教育学方法论”提升为示范的课程建设。教育学的自身发展也倒逼教育研究方法不断更新,课程面临不断提升的压力。应对当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规范相对低下的问题,本课程以提高研究生素养包括大量高速的中英文文献查阅和写作能力、问题识别能力、文献评论能力、研究设计能力、参加国际会议能力,递交国际论文和国际学术研讨等能力为目的与世界接轨,大量引入新的中英文教材和文献,系统研究国外博士研究生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作业评价系统,对强化研究生的科技基础能力及科研道德均大有裨益。“教育学方法论”的国际接轨和本土教育研究相关特色的完美结合形成具有典型示范性的专业核心课程。比较教育学学科(休闲体育)“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申请硕士生全英文课程,对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的硕士生课以全英文来授课,为硕博连读打下良好基础。

(三)激发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强化提升运用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目前仍一样分等级,而在高校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英语应回归其语言工具的本质属性。英语依然是当今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语言,互联网90%以上是英语资源。作为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的博士生欲想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人才,在校学习期间,仍需不断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于此前缺少严格训练的中国研究生而言,对大量的英语教学普遍感到不适应,尤其是综合考核,采取公开报告和闭卷考试的模式,特别对一些大龄博士生来说,倍感压力。为了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我院除了继续在核心课程主题讲授中坚持双语教学外,在申请即将启用的课程建设“教育学名著导读”三分之一内容将采用全英文授课,要求学生能熟练阅读英语教育文献,最终完成6000个单词的学术论文,掌握英语论文写作。作为本门课程的延伸性课程,自2014年5月份起,由海外名师主导课程,均采用全英文讲授,首先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BernadetteBaker教授主讲“国际教育学术前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院EugeneTucker教授主讲“教育领导与政策”。党的十后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改革,实施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详细研究和积极探索相关政策和细则。根据原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结合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使命、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和浙江大学发展需求,不断拓展研究生培养的深度,塑造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文化传统,我们把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为有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这也完全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22.

[2]浙江大学.校园人文文化活动报道[N].浙江大学报,2014-6-30.

[3]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

[4].创新创新再创新,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