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兼职调查总结

大学生兼职调查总结

时间:2023-01-23 02:0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兼职调查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兼职调查总结

第1篇

梁红静徐良燕吕婷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摘要】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已经远超过了社会需求量,大学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大学生意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希望在今后的岗位竞争中占得先机,从而选择通过兼职来锻炼自身能力,并积累社会经验,使自己具备竞争优势,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大学生兼职对未来工作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在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将来的求职之路提供建议。

关键词 兼职;大学生;就业

党的十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我国大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就业压力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促进高质量就业,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也大学生们应当认清就业竞争新形势,有危机意识,自觉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许多大学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参加了兼职,希望能够通过兼职来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出“象牙塔”,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占优势。项目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交叉分析等方法对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在校兼职经历对未来工作的影响,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认识到在校兼职对工作的影响,并对在校大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意见和指导,为他们将来的求职之路提供建议。

1在校兼职经历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80%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兼职,只有少部分人没有过兼职经历,可见兼职已普遍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

针对问卷结果显示的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有过兼职经历的情况,我们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又对其做出了系统的分析,从以下五点探究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经历对未来工作的影响。

1.1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兼职经历与未来的工作的联系

数据显示,参加过兼职的毕业生中有超过90%的人认为兼职对未来工作有帮助,而在没有参加过兼职的学生中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兼职对未来工作帮助很少,或完全没有帮助。无论兼职与否,大多数毕业生都认为兼职经历对未来就业有帮助,而兼职过的毕业生有接近半数认为兼职经历对就业帮助很大,不可否认的兼职经历有利于未来就业。

1.2兼职经历与工作中自身能力发挥情况的联系

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在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当中,44.26%的人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才能;而在没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当中,只有8.33%的人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才能,有83.33%的人感到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有,但是不多。相比于大学期间参加过兼职的毕业生,没有兼职过的大学毕业生觉得在企业中自己的才能受到限制,这也反映出兼职经历对未来工作的影响——兼职经历对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发挥自己才能有一定帮助。

1.3兼职经历与工作能力素质的联系

调查结果显示,比例最高的两个选项都是“社会实践经历丰富”选项和“交际表达能力”选项;而参加过兼职的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丰富和交际表达能力强所占比例均超过60%,且明显高于在校期间未参加过兼职的毕业生;说明毕业生认为有丰富的社会经历和较强的社会表达能力能够帮助提高毕业生的录用率,而在校期间有较多的兼职经历有利于丰富自身的社会实践经历,锻炼自身的交际表达能力,因此,在校学生在兼职过程当中应当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丰富社会实践经历。

1.4毕业生就业后有待提高的能力素质

从调研结果分析出,无论兼职与否,毕业生都需要提高的能力素质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勇于尝试的心理素质以及语言表达与交际沟通能力。而相对于有过兼职经历的毕业生,没有过兼职经历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更需要提高合理高效与自我管理应变能力。有过兼职经历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活动,他们把时间更有效的利用起来了,同时在兼职期间也锻炼了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校学生应当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兼职等活动。

1.5兼职经历与职业规划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兼职经历的毕业生愿意继续留在所在单位的百分比为60%,高于没有兼职过的毕业生。兼职过的毕业生由于有过一定社会经验,因此在正式工作当中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从而对企业的满意度提升,对未来工作更加充满希望,所以更愿意留在当前企业。没有兼职经历的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未来工作中需要花更长时间来适应。

2大学生如何有效兼职

2.1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兼职

兼职经历对大学生未来工作有积极影响,也能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正确的参加兼职活动。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当合理安排时间,联系自身状况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兼职。在兼职期间,注意锻炼自己的交际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应变能力。要学会在兼职中规划未来,在兼职中认清自己,比如自己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工作,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企业环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做出合理规划。

2.2学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参加兼职

高校作为育人成才的摇篮,应主动发挥职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发展成才。在大学生们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兼职活动难以抉择的时候,学校应当帮助大学生联系合适的兼职岗位,鼓励大学生参加专业对口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兼职。同时对在校大学生开设有关讲座,教导大学生如何寻找合适的兼职以及如何高效利用兼职发展自身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观。此外学校应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当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权益、心理等问题时,给予相应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推动大学生兼职的健康发展。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更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他们不单单只看重成绩,也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实践经历。兼职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的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对大学生未来工作有积极影响。通过兼职发展自己的能力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学生们要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有针对的参加合适的兼职,并且将兼职中学到的东西进行反思,再应用未来岗位中,会使工作更加顺利。兼职对大学生未来工作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在校大学生应考虑到自身发展需求,积极正确的参加兼职。

参考文献

[1]张明,吴碧红.福建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兼职现象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9.

第2篇

1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原因

(一)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二)强劲的毕业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 双向选择 ,取消了统分统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对择业的考虑。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地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他们纷纷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兼职。

2 大学生兼职工作种类特点

(一)大学生兼职的特点

如图一所示,从兼职来源来看来看,分别有48.57%自己寻找兼职,37.1%的学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自己找兼职和托熟人找兼职占大学生兼职主要部分。如图二所示,从兼职的类型来看68.57%的大学生从事过发传单,45.7%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二)从事兼职人员基本情况。

如图三所示,从事兼职人员每学期收入1000元以下占43.75%,1000~2000占比重54.17%,2000~3000占比重2.08%,3000元以上没有,兼职收入相对较低。

如图四所示,调查中50%的人认为兼职看自己喜好,43.75%的人认为大学生兼职很有必要,只有6.25%人认为大学生没必要进行兼职,大多数大学生对兼职相对积极。

(三)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颇有成就。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就会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兼职可以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更可以赚到一笔属于自己的人生财富。

3 大学生兼职安全问题。

随之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大学生校外兼职已成普遍现象,根据有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从事过兼职工作,但是大学生兼职期间权益受损、安全事故等屡见不鲜,在从事过兼职工作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出现过这些情况,因此如何规范大学生校外兼职非常有必要。

4 应对措施

1.学校在勤工助学方面,多给在校学生一些兼职的机会,学生认为只有学校介绍的工作才会安全,但这样的机会对于1万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学校的勤工助学主要面对的是贫困生,其他学生机会很少,所以希望学校勤工助学能提供更多的兼职面向全校的学生。

2.学院方面,辅导员应多多和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现在的需求,并积极的帮助学生,毕竟辅导员的经验要比学生高出很多,而且也很容易帮助他们。我建议,辅导员能找时间和大家聊聊天,并告诉学生,在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中介问题,因为现在网上和宣传单上到处都是中介,而学生又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所以希望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真实兼职和中介的区别,能让我们识破骗局,并且,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劳动后应得的报酬方面维权意识很低,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他们的权利,所以导致,大学生在外工作不能获得应得的报酬。

3.师兄师姐方面,作为师兄师姐他们和新生接触的机会很多,也经历过新生所遇到的困难,也最能理解他们,所以希望师兄师姐多帮助师弟师妹,介绍一些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样也能避免学生被骗。

5 总结建议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时代是获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时候,也是独立生活的起步阶段。大学阶段是学习挖掘财富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这段时间里培养自己的财商,掌握一些必备的财富知识,是终身受益的。但是在寻找财富开源方式的同时,学生最不能忽视的就是知识财富,在打工赚钱的时候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业,因此,大学生要更好的把握好这个度,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兼职工作只是“兼职”,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让兼职工作影响学习,是得不偿失的。给予广大同学三点建议,希望对广大同学兼职有所帮助。

1、兼职工作本身亦是一种学习,大学生不能把经济收入作为最主要的因素来考虑,将兼职工作作为锻炼自我,了解社会的大好时机,杜绝兼职工作中的拜金主义。

2、要做好兼职工作必须花费一定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学生在参加兼职工作之前一定要考虑自己有无足够的精力,不要安排的过于紧张,平时还需要抓紧时间学习。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兼职不仅不会影响学习,相反会促进学习,达到学习和实践双丰收。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理财观念 90后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校招生的改革,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父母抱着“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但是,大部分90后大学生还未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崇尚名牌”、“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等消费行为在大学校园并不少见,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又在校园中形成了不良的风气。

此外,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也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理财现状的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理财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线上共回收问卷164份,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无效问卷17份,线下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0份,其中有效问卷365份,无效问卷20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0.78%。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概括出大学生理财现状总结如下:

(一)当前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及来源

在本次调查的被调查者中,47.2%为男生,52.8%为女生。且抽样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1.3%、27.6%、41.7%、9.4%。其中,大部分被调查者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由父母供给。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每月的可支配费用总体呈正态分布(中间大,两边小)的现象。

(二)当前大学生支出水平及消费结构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日常消费与支出水平与其所拥有的可支配费用相关,不同层次的人也决定了其不同的消费结构。

上述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基本符合其可支配费用,也呈现正态分布现象。大学生的人均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结构差异显著。月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他们的消费维持在低水平,每月的费用基本用在生活费上,较为重视学习方面消费,而月可支配费用在1000~1500元之间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喜爱购物,但消费较为理性;月可支配费用在1500元以上的大学生,在生活费方面消费相对较少,而在购物方面消费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三)当前大学生的记账习惯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3.8%的同学没有记账习惯,对每月的生活费有没有进行预算,这些同学之中又有一大部分的人会出现月末生活费不够用的情况;有24.1%的有记账的习惯,这其中女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有12.1%的同学有几张习惯并且对每月的生活费都有进行预算,这部分的同学对自己每月生活费的开支都有一定的预算,消费较为合理。

(四)当前大学生对理财概念的了解

在调查中,有57.6%的同学对理财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付诸实践;有31.9%的同W对理财概念完全不了解;只有10.5%的同学对理财较为了解且参与了一定的理财活动。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了我们当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培养的不足。

(五)不同性别大学生间的消费差异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财差异。由于女生对外表的追求以及其感性的消费态度,也使得近75%女生在购物方面的消费要明显高于男生。另外,有57.4%的女生也热衷于假期旅游,这一部分的比例也较男生要高,可见旅游消费也已然成为女性的热门消费,而网络游戏方面则是男生消费的重点方面。

(六)不同年纪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在大学生年龄增长的同时,其可支配费用的来源、消费结构和理财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刚入学的大一同学因为不熟悉环境,只有15.5%的同学到校外做兼职。因此,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由家长供给,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且空余时间比较充足,有30.2%的学生进行校外兼职,有25.3%的同学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拥有了更广阔的经济来源。

(七)消费理念问题

由调查可知,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新颖,关注时尚,而且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浪费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有60%以上的学生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消费缺乏理性,自身意志力较差,导致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结余。

二、针对大学生理财现状的部分建议

(一)学会记账,明确资金的流动情况

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可以合理、有效地控制消费。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消费数额,做一个简单的账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对自己每笔资金的去向都有详细的记录。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学会针对自己每月的开支编制预算,从而保证不会有月初“富翁”月底“负翁”的情况发生。

(二)适当兼职,增加收入为理财提供资金保证

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增加自己收入的同时还可以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是一种无形资本,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会适度花钱、合理消费

理财并不等于只知道存钱,也要学会合理的消费。学会花钱,不光要学会计划,同时也要学会花钱的技巧,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消费、攀比消费,不要被所谓的“打折”、“促销”等手段所左右。

第4篇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的调查报告一

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1、85.13%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还有少数14.87%认为无关;

2、54.87%的大学生秉信法律能为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纠纷,维护切身的利益,8.21%却认为不能,还有36.92%认为目前不能,但相信以后会逐渐完善;

3、23.59%的大学生对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不是很清楚,73.33%大学生了解一般,只有3.08%了解很透彻;

4、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渠道获得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居多,占76.41%,12.82%是自己通过看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了解,通过国家普通法宣传这一途径的占最少数,为10.77%;

5、问如果你在网上买到一件伪劣的电子产品,70.77%的人采取要求退货的措施,13.85%大学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好自认倒霉,15.38%表示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问:某人经过一栋楼,刚好被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中,大脑受了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他的家人去了那栋楼挨家挨户地问是谁家掉下来的花盆,但大家都不承认。那他该怎么办?

其中1.54%认为找不到肇事者,只能自认倒霉,88.72%赞成报警,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此事的方案,9.74%的大学生主张把整栋楼的居民全告到法院;

7、12.31%学生认同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的说法,其余87.69%则反对;

8、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

9、83.08%大学生认为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自己的照片被他人用于商业宣传属侵权行为,8.21%大学生持相反观点,另有8.72%表示不清楚侵权与否;

10、如果被侵权,5.13%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反正对自己也没多大的影响,26.15%表示要私下和平解决,甚至有1.03%坚持私了不行,要用武力解决,67.69%大学生则希望通过老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1、对于大学生闯红灯或骑自行车载人的行为,15.38%以为不必大惊小怪,10.77%认为要严格禁止,甚至8.72%的大学生主张应加以处罚,65.13%认为应加强宣传教育;

12、50.26%大学生认为法律的执行在新闻、报刊、电视、广播等舆论的监督下最有效,18.97%认为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监督下行之有效,23.08%认为群众监督更有力,4.62%认为这取决于执行机关的自我监督,最后有3.08%表示说不清;

13、79.49%大学生同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说法,14.36%则不认同,6.15%觉得得看钱数目大小,如数额较大则同意,数额小就无所谓;

14、80%大学生认为任意毁坏公共垃圾桶的行为属违法行为,13.33%则认为不违法,还有6.67%表示不清楚此种行为是否违法;

15、2.05%大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90.77%承认很少有这种自觉性,只有7.18%大学生经常关注这种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识的热情。

备注:本次调查问卷共200份,有效填写人次为195。

三、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仍有14.87%大学生认为法律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无关。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知识才是他们应该努力与花放精力的方向,不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把时间浪费在学法律知识上并不能获得什么实质性利益,是极愚蠢的行为。据我切实了解,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法律课上基本卧倒一大片,更谈不上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传统的妥协性与劣根性。调查表明,占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观点,得过且过,不采取任何法律措施;(这将助长了违法分子的气焰)

(3)缺乏实践性。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的学生仅占调差人数的7.18%,微乎其微。且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大学生极少参加法律实践,是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看其他与课程无关的读物或睡觉或听音乐等一切做与法律无关的事的现象,也司空见惯,这似乎也是近年各高校的教学传统了,这师生默契潜滋暗长,发展得顺乎自然。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贫乏了;

(2)课堂气氛沉闷。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比较枯燥,老师授课方式又缺乏生动性,导致课堂气氛呆板,学生昏昏欲睡,鲜有积极性;

(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活的密切性。

四、调查总结及应对措施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维权及守法自觉性不高。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为此,我建议学校可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入手。

(一)进行普法教育

1、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法律,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获得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原本枯燥的法律课加上教师死板的教学方式更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社会著名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二)实践性的增强:

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

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

3、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达到开拓视野,深入社会,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的效果;

4、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使学生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

目前,公民法制观念还是比较淡薄 ,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障碍 ,所以 ,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 ,是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前提,更是我们大学生的义务。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的调查报告二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法律上来说,公民年满18岁以后,父母的监护职责已经结束,不需再承担子女的生活。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基本都已经年满18岁,进入大学是其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其学习承担责任、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开始。

大学对于学生来说,尤其对于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虽然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但却需要独立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因此,在大学阶段,打工兼职,是很多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补贴微薄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方式。据了解,约有10%到15%的在校学生有固定兼职,40%到60%的学生曾有兼职经历。1

大学生打工兼职的普遍,与他们劳动性质的尴尬处境形成鲜明对比。在没有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大学生兼职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而大学生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与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些情况对在河北师范大学二学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形成了这份大学生兼职权益维护调查报告。

一、学校概况

韶关学院,位于韶关市浈江区,是一所重点大学。建校五十一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10万余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1573人,成人教育在校生8565人。建校五十一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10万余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1573人,成人教育在校生8565人。

二、调查方法

1、样本的抽取:由于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我校大学生兼职时权益维护的情况,因此,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为曾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没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不包括在调查范围之内。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报告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本校大学生,由于针对的是曾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本次调查选择在学校兼职信息集中的学校进行发放,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83份,回收率为83%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该校大学生兼职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侵害现象较为普遍,但最后权益得到维护的比重较低。在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在兼职过程权益受到侵害的占46.99%,其中33.73%的同学认为所受到的侵害较小,基本可以忽略,认为在兼职工作中经常受到权益侵害的同学有10.84%,而受到严重侵害甚至是被骗的同学占2.41%。

与权益受到侵害的普遍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权益侵害发生后,最后 得到维护的大学生在所有样本中仅占6.02%,在受侵害同学中占12.82%。 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需要 1 李建明.暑期要打明白工[EB/OL].记者观察.http: //people. com. cn/ GB/ paper53/ 6749/ 658415.htrn120xx. 5

学校和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和提出解决办法。

2、大学生兼职类型主要为家教和促销,类型比较单一。调查结构显示,选择家教 作为兼职的大学生比重最大,占36.14%。其次,选择促销的大学生比重仅次于家教,占25.3%。选择服务业作为兼职的大学生占9.63%,企事业单位ʵϰ占8.43%,而校园占4.82%,其他占6.02%。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大学生兼职的类型比较单一,即社会给予大学生业余兼职的选择途径较少,这一点可从企事业单位实习的人数较少看出,正规的企事业提供的兼职机会较为可靠,学生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但是由于大学生本身也受到课业和时间安排的限制,难以从事全天候的工作,也会给企事业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大学生尽管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较高,却也较难受到企业青睐。

从事家教和促销的大学生之所以比重很大,首先因为家教和促销机会较多。其中,家教符合大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加上家教多以小时给付工资,在课余时间从事家教是学生较为理想的兼职工作。其次,因为大学生是比较廉价的劳动力,而促销无需工作经验,大学生形象青春活力,因此十分符合促销的要求,这方面的机会也比较多。

校内勤工助学的机会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上课时间,同时也更有保障,但是学校所能提供的机会较少,报酬也相对较少,所以所占比重并不大。

从大学生选择的兼职机会来看,大学生兼职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有46.99%的大学生在兼职中曾遭遇侵权。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大学生兼职类型以及从事何种兼职时遭遇侵权进行了交叉分析,发现从事促销兼职的大学生遭遇侵权比重最大,占侵权总人数的33.33%,家教次之,占30.76%。服务业占10.26%,企事业单位实习占7.96%,校园占5.13%,勤工助学占2.56%,其他占5.13%。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促销兼职机会虽然较多,但保障性低,容易遭遇侵权。家教和服务业的雇主一般都是个人或者商户,信誉程度不高,侵权情况也较为容易发生。勤工俭学的机会是由学校提供,保障性比较高,所以发生侵权的几率较低。

3、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兼职侵权类型主要是工作时间过长,待遇过低,但克扣 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所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兼职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大,而待遇相对来说较低,抱持这种想法的大学生比重约83.13%。遭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情况占12.04%,人格或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较少,只占1.2%,其他类型占3.61%。

经调查显示,家教是所有兼职类型中每小时收入最高,每小时平均收入为15元,但家教按小时算,一般一个下午是按2小时计算。其余兼职工作的每小时收入平均在6到8元不等。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收入水平较低,基本属于廉价劳动力,并且还存在拖欠和克扣工资的情况,这种情况并不合理。

4、维权方式单一,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面对权益遭受的侵害,43.37%的大学生 选择主动与对方交涉双方协商解决,24.1%的不采取任何措施忍气吞声,10.84% 的求助学校或政府相关部门,9.63%找家人或他人帮忙,有7.22%的采取其他途径解决,只有4.81%的提起仲裁或通过司法解决。

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想到的是主动找雇主协商解决,但是问题是否解决决定于雇主一方的态度。由于大学生兼职的雇主多为个人或者商户,他们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一般会让协商难以达成。

但是大学生能够采取维护自己利益的措施很少,加之对此不熟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在面对雇主的强硬态度只好忍气吞声,不采取任何措施。如果采取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大学生需要面对诉讼周期长、成本高、法律程序繁琐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让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

四、原因分析

1、难以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劳动法保护的对象主要是与雇佣方签订合同的 劳动者,而大学生只是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不属于就业,一般以口头协议为主,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不属于劳动法保护范围。

2、由于大学生兼职方式的特殊性,其雇主多为个人或者私人商户、企业。无 论是安全保障还是劳动保障,都可能由于雇主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而难以得到保障。

3、教育系统的保护不利。大学生兼职已经是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当 大学生在校外兼职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纠察部门难以管辖,而学校也没有相关部门替学生主张。同时,对学生兼职最低小时工资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的收入水平限定过低,校外兼职以此为参照,也尽力压低大学生的兼职收入。

4、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对于如何避免被侵权以及在侵权有哪些途径可以选 择没有很清晰的概念,在自己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往往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

(二)建议意见

1、修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兼职的权益。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无论是缓解其经济压力还是锻炼其工作能力,都对其成长有很大帮助。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顺应社会发展,修改想干法律法规,对大学生的兼职劳动予以承认,并进行切实的保护,比如在政府或政府下属机构成立专门的保护大学生兼职的权益机构,制定相关条例,规范兼职市场等。

第5篇

关键词:廊坊市;大学生;安全现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14303

近年来新闻频频曝出河北保定大学生返校途中失联、廊坊市高校毕业生找工作被骗入传销组织、大学生因情跳楼等恶性事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揪心与紧张。我们很想知道今天的大学生怎么了?是什么在默默的威胁着他们的安全甚至是生命?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廊坊市共有十多所大学,学生人数近30万,人数众多,因此课题组决定以廊坊市做为起点,将大学生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以大学生的身份通过全面深入的对廊坊市的大学生安全意识进行现状调研,考量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找出其存在的众多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安全防范对策。以此对廊坊市乃至全国各高校的师生提供一些预防措施和借鉴意义,减少大学生事故的发生率,更好地保护到我们正值青葱岁月的花样少男少女。

1廊坊市大学生安全现状与问题

廊坊市拥有十多所高校,大学生数量庞大,我们走访调查了解到廊坊市校园里手机、笔记本电脑被盗、现金被骗事件屡屡发生,宿舍火灾事故也偶有发生。除此之外我们从廊坊市公安局民警处了解到,大学毕业生被骗入传销组织的现象最为严重。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到廊坊市大学生整体的安全状况,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得出以下数据。

1.1廊坊市大学生安全问题发生频率的现状

廊坊各校大学生对于当前发生的安全问题现状的描述如图1,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87%的大学生涉及安全方面的问题,廊坊市大学生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图1安全问题现状

关于男女大学生针对该问题是否有差异我们做了进一步的统计加以观察,发现所有选项女生所占比率皆比男生所占比率大。因此,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安全意识或者安全应对能力相对薄弱,遇到安全问题的概率比男生大,各高校应该更注重加强女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而男生也同样遇到安全问题,对于他们的安全教育也不容忽视。全体大学生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图2男女生遇到安全问题比较

1.2廊坊市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安全满意度

廊坊大学生鉴于校园环境的安全满意程度调查中,将近于89%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安全现状觉得一般甚至不满意,可见廊坊市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安全状况是抱有怀疑和些许不满的态度的,因此各大高校应重视学生这些方面的感受,加强校园安保措施,提升学生校园安全感。

图3廊坊市大学生对校园环境安全满意度

为了解独身子女对于该问题的态度是否有偏颇,我们再次统计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安全状况所持态度却有明显差异。非独生子女对于学校的满意度要高于独生子女,他们可能从小交往的人比较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于是能够更好的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并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而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较强,辨别能力差,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对于校园环境的要求较高。此调研反映出廊坊市各高校的校园安全保障应加强,对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安全意识应该加强教育,形成更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维护自身安全。

图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校园环境安全满意度

1.3廊坊市大学生安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经走访调查,廊坊市大学生发生过的安全问题复杂多样。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总结归纳了几个典型问题。

(1)问题一:大学生外出兼职安全保障底。

在校大学生兼职日益增多,然而,在校大学生兼职中受到的伤害也在日趋增多,大学生外出兼职的安全保障问题日渐突出。我们从廊坊市公安局民警处了解到,现今廊坊市从事传销的有一万人左右,而其中60%以上都是大学毕业生,大多以北京高薪工作或网上恋爱为由被骗,形势严峻。

(2)问题二:宿舍电路火灾隐患。

在进行校内安全问题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大学宿舍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插线板插位不够,因此插线板成为了大学宿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2014年某高校宿舍因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插线板引发火灾,而这样因为使用劣质插线板或用电不当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不在少数。

(3)问题三:回家及返校途中安全隐患众多。

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弱,社会经验少,虽然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心智还不成熟。火车站周边的黑出租车,学校周围的闲杂人员都有可能对女大学生造成伤害。

(4)问题四:校内偷盗事件频发。

据了解,廊坊某高校附近经常有同学在去吃饭的途中手机被盗;学校宿舍中现金、电脑等贵重物品被盗;图书馆中手机被盗;上厕所的功夫教室里的手提包被盗;甚至是学校里自行车都时常被盗……多年来这样类似的事件屡屡发生,趋势不减反增。

(5)问题五:高校安全教育匮乏。

对廊坊市五所高校的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的调查,可知,大部分高校一个学期只开设1次或2次,有的甚至不开设,很明显廊坊有的大多数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图5安全教育开设

2廊坊市大学生安全的应对对策

2.1对策一:以院系为单位建立学生兼职服务中心

基于廊坊地区在校大学生安全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兼职过程中暴露出安全意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保护措施不力等安全性问题。我们提出了以增强在校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为核心,同时,建立并完善在校大学生兼职安全保障体系,设立在校大学生兼职咨询中心。

2.1.1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1)大学生要加强相关的法律知识;要了解劳动法和合同法,学会辨别合法正规的合同。

(2)界定中介机构的合法性;在兼职前先确定中介机构是否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办公地点是否固定。

(3)明确兼职步骤,尽量确保在环节上保护自己。

2.1.2以院系为单位设立兼职咨询中心,发挥其引导、支持、管理的职能

(1)增强勤工俭学部的职能。针对兼职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第三方中介不完全被双方所信任的问题,建议由学校做出改变,扩大勤工部的职能代替中介。

(2)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开展一系列针对兼职安全的讲座。介绍兼职过程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列举诈骗分子惯用的诈骗手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特别需要提高女大学生和大四学生的防范意识。

(3)加强校企业之间的友好合作,为大学生兼职提供良好的保障。学校作为沟通的桥梁,可以根据专业特色,积极主动地与广大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他们联合举办兼职招聘会,为在校大学生创造广阔的锻炼平台。

2.2对策二:学校统一购进符合国家标准的插线板,市场价出售给学生

2014年某高校宿舍因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插线板引发火灾,而这样因为使用劣质插线板或用电不当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课题组展开很多讨论,最后我们发现既然大学宿舍插线板的出现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何不将他规范化,调查后总结出一种解决办法发,既利于学校对宿舍进行管理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宿舍用电安全的问题。解决办法如下:

(1)通过学校购进学生所必须的复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插线板,避免学生购买劣质产品。

(2)以市场价格出售给学生,进行标准的统一的宿舍管理,既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达到安全目的。学校只作为中间媒介,不在中间赚取利润,反而会使学生买到最合适的产品。

(3)制定规定,对使用非校内安全插线板进行没收处罚,同样价钱的插线板更安全,大学生们应该会进行合理的选择。

2.3对策三:老乡会组织结伴回家、返校

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弱,社会经验少,缺乏社会经验,心智还不成熟,思想较单纯,一旦发生突况,学生容易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社会管理中存在漏洞,学校以及许多公共场所周边存在隐患。比如火车站周边的黑出租车,学校周围的闲杂人员都有可能对女大学生造成伤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想到每个学校都有同学自发组织的老乡会,老乡会的一般都留有全校各院系老乡的联系方式,大家联系比较容易,彼此也比较熟悉,老乡会组织结伴回家很好达成,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老乡之间的感情还能保障大多数同学的安全,一举两得。在这种形式上再加上学校家长的相互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

2.4对策四:组建学生“反扒小分队”

据了解,廊坊某高校附近经常有同学在去吃饭的途中手机被盗;学校宿舍中现金、电脑等贵重物品被盗;图书馆中手机被盗;上厕所的功夫教室里的手提包被盗;甚至是学校里自行车都时常被盗……多年来这样类似的事件屡屡发生,趋势不减反增,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提出建立学生“反扒小分队”。

现在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国旗护卫队,具有一定的自我防卫能力,学生“反扒小分队”以学生的视角观察学校里异常的校外人员,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及时对即将受到伤害的同学进行提醒,并及时联系学校安保,及时处理不安全隐患。学生自行报名组建义务的“反扒小分队”,采用学校安保为主,小分队为辅的作业方式,更好的督查校内环境,对校内不法分子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2.5对策五:加强校园宣传教育

(1)单向宣传。

学校可以利用单向宣传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第一,可以在学校校报上创办安全知识宣传专栏,利用学校官方媒体这一平台的影响力,达到宣传安全知识的目的;第二,在学校的宣传栏橱窗中和学生公寓中的宣传告示的黑板上普及安全知识,让树立安全意识的氛围覆盖校园。

(2)双向宣传。

此外,学校可以利用双向宣传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针对全校学生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与老师互动,利用讲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安全理论知识的掌握。另外,学校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校园论坛等新媒体安全信息,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到最新的安全信息,并且学生通过线上新媒体向学校反应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反馈针对提升校园安全水平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陈新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培育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9).

[2]熊英,潘思伊.大学生安全知识技能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2014,(7).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北京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2日

一、研究背景

消费是经济社会中所探讨的重要话题,也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点明了经济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而经济中自然离不开消费。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古老的社会行为。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我国国内需求正在逐年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十后,国内经济改革全面深化,服务业为首的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较为感性,思想开放,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同时长期处于较为安逸的成长环境,一方面不能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却在各个方面花销颇多,而且其消费观念、消费特点并未完全形成,仍需进行思想教育引导。

在当今社会,影响消费的因素越来越多,除原先有的因素如家庭状况、性别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一些新兴因素,如电子商务、明星代言、同学朋友间交往花销等,这些因素都以不同比重在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额度。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大学生消费方面一些不好的消费习惯,如餐饮购物方面的浪费与虚荣、对名牌的盲目追求和生活上所谓的“不拘小节”等。

北京理工大学是北京市优秀高校之一,作为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延续,北京理工大学有着其内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科学素养。本次调研报告是以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的统计调查,这些样本有着相似的学术背景与生活背景,我们可以通过探究个人方面的种种因素来有针对性的分析其自身与外界对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概况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调查报告与文献资料相结合,整体表述与细节概括相结合等方式,主要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消费概况与消费特点,在统计结果上进行深入分析,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合理消费的策略。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图表分析法。在数据的处理方面,主要使用了IBM SPSS 20.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本文采用的大学生消费态度的数据来源于大学生消费水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在课堂上发放、学生在课堂上当场作答、填写完毕立即回收问卷的方式采集数据,然后及时对问卷进行整理、编号、统计,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真实性。

本次样本调查对象是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每个同学的家庭背景、青少年时期所处的环境,以及上大学后的专业各不相同,因此不同专业、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均有涉及。采取全面发放试卷后做完立刻收集的方式,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保证时间的同时性。样本的选择是主观的,调查结果虽然不能根据随机原则对全国大学生消费状况进行参数推断,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本次调研共发放1,220份问卷,其中有效收集问卷为1,2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样本基本情况:填写问卷的同学中,文科学部占比18.9%,信息学部占比34.4%,机械学部23%,理材料学部23.8%。受调查者女生为240人,男生为980人。独生子女占比78%,非独生子女为21.1%。受访者中,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为110人,5,000元至1万元为489人,家庭月收入1万元到2万元为492人,2万元以上为129人,1人数据缺失。

三、问卷结构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问卷采取单选与多选并行,基本情况与个人态度并行,对不同消费态度又有不同的进一步深挖其更明确的态度的多方面不同维度进行设计,同时选取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编制本次调查问卷。问卷采取自填式数据搜集方法,采取不记名方式,减少被调查者回答敏感问题的压力。问卷的设计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统计同学们基本情况,共5题;第二部分则是统计同学们消费态度,共15题。对于问题是经过反复揣摩推敲,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所统计的内容,从而更好地配合调查,对于问题答案则是以生活为基础抽取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答案,同时也保证每个同学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答案。

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辅助分析处理,将每个ABCD等选项使用123等阿拉伯数字替代以方便进行方差等项目统计。对于多选,则根据每个选项是否选择以0或1为替代,以探讨每个选项对同学们的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分析类型主要为多变量描述统计,SPSS图形生成器的图形生成,分析报表的OLap立方等功能。

四、数据分析讨论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

1、大学生经济来源调查。大学生经济来源是指其在大学期间支付个人生活花销以及学习费用的来源,本次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家庭给予、校外工作兼职、学校提供兼职、奖学金、其他方式共5个选项,采取多选形式。其中,学校奖学金可以对自身经济有一定帮助,有奖学金的人数为284人,无奖学金为916人;有校内兼职的同学占比2.5%,有校外兼职的同学占比5.7%,校内兼职的学生明显小于校外兼职的学生;家庭给予生活花销的同学占比95.9%,仅有1.6%的同学家庭未给予生活费,统计时有21个数据缺失值。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给予。

2、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概况及其相关性

(1)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概况。大学生可支配费用是指大学生由各个方面渠道所取得的,用于日常基本生活、娱乐、学习等方面可以使用的费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受可支配费用和物价水平的制约。研究大学生可支配费用可以探究大学生日常生活水平与满足感,从而从侧面来反映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根据大学生可支配费用百分比统计表与描述量统计表,发现有36.1%和34.4%的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在1,000~1,500元和1,500~2,000元的区间上,整体占到了70.5%,同时有13.9%的大学生可支配费用在500~1,000元之间,生活较为拮据,另一方面有15.6%的学生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众数分布在1,000~1,500元这组数据上,被调查者每月可支配费用中位数为1,500元,平均数为1,508.5元,极差大约2,000元,标准差为101.6512元,离散系数为0.06738,样本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相近,样本可支配费用的数据近似正态分布。1为500元以下,2代表500~1,000元,3代表1,500~2,000元,4表示2,000元以上,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图1)

(2)可支配收入与家庭背景相关性。我们通过经济来源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来自家庭,因此来分析下大学生可支配收入与家庭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由表1列联表和表2Pearson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在置信水平为0.01时家庭月收入与可支配费用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为0.368,为正相关,从表中我们得出其两者显著相关的结论,即家庭月收入越高,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会越多。大学生的消费基本上是量入为出的,以适度消费为主,但也有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存在。(表1、表2)

3、可支配收入与能否满足需求相关度。大学生可支配收入只能从侧面推测出大学生大学生活的满意程度,对于不同的同学来说,重点关注其可支配收入能否满足需求。能否满足需求是指大学生能否满足对日常基本生活、娱乐、学习等方面所需费用,是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数据整理,有97.5%的同学处于“勉强满足”及以上,表明大部分同学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有2.5%的同学并不满意目前的状况,32.5%为勉强满足,有64.8%的同学表示能且富裕。

大学生可支配收入和能否满足需求的相关性是指是否可支配收入与满意度是否相关,根据普遍经验我们认为,可支配收入越多,生活水平质量也会越高,从而满意度会越高。(表3)但是,从表3可以看出,可支配费用与能否满足需求的Pearson’s Coefficient Correlation只有0.138,表明可支配费用与能否满足需求是正相关的,但是两者之间相关性并不大,这表示能否满足需求并不只在于可支配费用多少,还与个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等其他个人主观方面有很大关系。

(二)大学生消费态度现状

1、大学生消费重点调查。大学生月消费重点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主要花销方向,包含基本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及娱乐、休闲等各个方面。通过调查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目前费用的普遍花销重点。通过数据分析,大学生学习与饮食支出为大学生消费重点,并且其离散状况非常集中,标准差只有0.267和0.130,另外对于大部分学生的服装支出与交通支出和日常用品也占据很大比例,而对于奢侈品消费和旅游支出则各不相同,标准差达到了0.496和0.442相比较为离散。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目前仍旧以学习和饮食等基本需求为主,少数同学则会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2、大学生消费规划现状。大学生是否记账或预算是指大学生在每一笔花销上是否经过思考和有所记录,是否记账反映出大学生在消费方面的自主性与规划性,研究是否记账或预算可以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是否有规划以及对消费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态度。

中学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财方面全权由父母代管,导致大学时代学生理财能力不足,大学时代每月可支配费用较中学相比陡然增加,易出现盲目性和无计划性消费,甚至奢侈性消费。

通过数据分析,有32.8%的同学有着记账或预算的习惯,证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会对支出和收入有一个合理的预算和统计,而大部分,占到总数67.2%的同学则并没有这个习惯,证明大学生大部分对收入和支出没有一个合理消费的概念,这反映出大学生生活压力小、理财能力不足。

而对于是否记账和预算,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会对其有一定影响,当家庭收入偏低时家长很有可能有着记账和预算的习惯,这会使孩子很有可能会养成这样的习惯。(表4)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月收入与是否记账和预算有着正相关性,同时表中得出其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因此这也反映出月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孩子可能更不会养成记账或预算的习惯。

五、结论及建议

(一)根据上述讨论分析反映的现状以及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可以得出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目前仍旧以日常基本支出为主,并没有太多攀比现象,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没有一个合理规划的习惯,因此学校需要加强舆论引导的作用,引导同学们建立一个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习惯。学校应成为消费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强化马克思消费理论和中华民族传统消费观教育,引导学生按照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个人发展的方向进行消费。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音乐、影视作品的欣赏、文学艺术导读课程,提高大学生欣赏高雅文艺作品的能力;通过校园文化艺术沙龙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生活;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和专题讲座,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心理;开设与消费理财方面有关的全校性通识选修课,通过课堂学习进行思想教育;利用互联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科学的消费理念、正确的消费行为等通过动画、讨论争鸣、理论探索等形式搬到网上,让学生在上网的同时,受到消费观的教育。这些既可以把大学生的闲暇消费引上正轨,又改进了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提高了消费质量。

(二)根据上述讨论分析,大部分希望兼职的同学会选择去校外打工,一方面这表明学生期望提前进入社会,提前了解社会,但是也反映出学校内部兼职机制并不健全,不能吸引同学在校内打工,因此学校也应完善兼职机制,使同学们可以有更多机会参加校内兼职,宣传并提供校内兼职工作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消费思想教育,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安全,减少校外兼职被骗等不良隐患的发生。同时,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父母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子女了解家庭经济状况,有利于大学生做出正确的消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父母不应无限制的满足子女要求。

(三)大学生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进行花销,不盲目消费,从众消费。弘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理财能力的缺乏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经常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积极自学理财基础知识,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活井然有序,而且对大学生毕业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崔材坤.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消费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4.4.8.

[2]贾俊平等.统计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高校;用人单位

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变得突出。高校和大学生都已经认识到,只有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开始重视实习这一环节,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实习现象。

招聘、组织大学生进行实习也开始收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微软亚洲研究院在1998年就启动了面向亚太地区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明日之星”实习生项目。2010年IBM的“蓝色之路”实习生计划招聘的范围囊括IBM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新浪2003年起结合校园招聘项目,开始了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实习生计划。目前,实习生比例已占公司整个招聘人数的20%左右。

如何协调和引导高校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实习,也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研究、大学生学习成长领域的新兴课题。学界关于大学生实习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增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实习的概念和利益相关体的研究

1、实习的概念及分类

实习,指在校学生通过在学校或者企业中的实践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朱绍禹等人在著作《高师教育实习指导》中,将实习定义为实习是专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指导者组织学习者到事业、企业单位或其它现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事实际操作活动,以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实践活动。

2、实习的利益相关体

(1)参与实习的大学生。作为实习活动的主体,实习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高校。由于学生实习对于其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对学生实习的管理直接指导者实习活动。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制度安排都为了更好的方便学生们参与实习,并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参与实习。

(3)用人单位。实习项目对学生和用人单位来说应该是双赢的,对于用人单位,实习的作用包括:第一,实习生项目储备了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第二,降低经营成本。第三,提供实习机会可以大大增加用人单位的知名度,让学生们对其增加了解,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增强了竞争力,相当于是免费的广告。

二、对实习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的研究

实习主要有通过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这两个途径进行,学者在研究时也把它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这两个方面。目前,大学普遍重视建设校内的实践基地,尤其是在高职类院校,大力开始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

朱英,耿绍宁(2005)提出高校在抓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做好校内实践教学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保证大学生的专业实践的需要。王松,李克华(2008)认为校外实习基地是前一种实习形式的活动场所。除了高校积极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以外,学生自身也可以通过现在已有的许多渠道或者实习机会。黄倩(2009)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获得实习或者兼职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社会中介机构介绍、校园的一些海报、网络信息、社会媒体、熟人介绍、学校勤工俭学组织等方式来寻找到兼职工作。

三、对实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

随着大学生进入社会实习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有发生。首先,用人单位规避与兼职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出现问题时学生没有证据证明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其次,用工单位任意规定试用期,并在学生实习受到人身伤害时逃避赔偿责任。黎建飞(2006)指出由于在校大学生和同人单位不属于劳动关系则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中“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所以很多用人单位任意延长试用期,或者以此来规避为兼职学生缴纳工伤保险费用。最后,用人单位拖欠实习工资,任意解除同兼职学生的劳务关系。黄倩(2009)的调查研究中有23.1%的大学生表示在实习的过程中有拖欠或克扣工资的经历,有6%的学生认为被公司欺骗没有兑现工资承诺。

这些现象的存在促使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实习生权益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周玉(2007)认为实习生受到权益侵害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同时部分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为获取利益,过于强调经济利益,最后大学生缺乏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此,叶坚华、陶书中(2008)在研究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的问题时提出我国应建立健全与大学生实习相关的教育和劳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健全政府、高校和实习单位管理和服务制度;通过社会共同努力,积极构建一套较完整的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保障机制。

四、影响实习效果的实际问题研究

在学者们对大学生实习和兼职现象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影响大学生实习效果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实习与学业发生冲突,让学生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两头为难。2、学生选择实习较为盲目,缺乏对自身和企业工作全面的了解,工作不积极。杨莉莉、周莹莹(2011)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从事兼职的原因都处于迷茫的状态,而只有5%的大学生表示关兼职与专业相关度大。3、用人单位实习安排过于单一,缺乏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资源。

针对这些影响大学生实习效果的问题,很多学者也进行了整体的分析,提出了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性的建议。王林­(2006)认为在实习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实习生期望的不一致是主要问题,这些差异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不适应。刘美君,陈哲(2008)认为学校和实践单位之间也缺乏良好的配合,对实习投入不足。

面对大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周其凤(2008)谈到改进实习的效果首先要用人单位需要转变企业观念,着眼于长远利益,逐步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对招收的实学生,应进行制度化的考核,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其次,学校应当在校内通过“实验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马晓红(2007)提出在政府方面,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校实习经费的投入。

五、文献评述

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关于实习的国内外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为未来的实习方面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相比国外的研究,我们发现,国内目前关于大学生实习的的研究仍有不少空白。

国外学者关于实习的研究很多是集中探讨实习对大学生的影响,早在1999年斯蒂芬和唐纳德-约翰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在校的学生通过实习利于改进其在学校里的综合表现。许多国外的学者对大学生实习的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凯特和罗素通过对商学院的学生实习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了商学院的学生在实习中涉及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克莱蒙斯和威廉针对大学里某一专业研究生的实习项目的内容、实施及作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根据大学生实习的实践需要,和研究现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拓宽针对大学生实习研究的范围。1、不但针对本专科学生的实习进行研究,也要研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同时改变实习研究侧重师范类、工科类学生的现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生实习研究也重视起来。2、加强对高校与雇主组织的合作,以及对学生新型培养方式的研究。3、采用实证方法,衡量大学生实习的成果,凸显实习当中的问题,并探索解决路径。4、深入研究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过程和成长过程。目前没有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心理转变和压力应对的研究,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是十分的必要。

参考文献

[1]Clemens,Bonnie J.The Internship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May1991,Vol.17 Issue 2,75.

[2]Knouse,Stephen B;Tanner,John T;Harris,Elizabeth W.The Relation of College Internships,College Performance and Subsequent Job Opportunity.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Marchl999,Vol.36 Issue1,p35.

[3]Swift,Cathy Owens;Kent,Russell.Business School Internships:Legal Concerns.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Sep/Oct1999,Vol.75 Issue 1,p23.

[4]董春美.论大学生专业实习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促进作用[J].成都:中国西部科技,2008(9):95.

[5]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2005(2):

52-56.

[6]黄倩,大学生兼职问题和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黎建飞.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权益保护[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36-37.

[8]刘美君,陈哲,李昊显.大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西安:时代人物,2008(3):

第8篇

关键词 网购 大学生消费 消费结构 消费习惯 消费现状

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5年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中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其中网民年龄结构在20~29岁的占其中各个年龄段的最大比例,已经达到31.5%。我们所调查的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这一阶段。[1]

一、调查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5年3月,我们对河南省的28所高校进行了统计调查,从调查者的学校类型来看,涉及理工科院校、商学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及综合类院校。涵盖各个多个学科种类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学生占36.21%,理科类学生占37.93%,工科类学生占10.34%,医学类学生占6.9%,农科类学生占3.45%,艺术类学生占5.17%。

从被调查学生的年级来看,大一的学生占21.86%,大二学生占39.66%,大三学生占19.52%,大四学生占17.24,大五(大学五年制教育类)学生占1.72%,从被调查学生的户口类型来看,来自农村或乡镇的学生占55.17%,来自城市的学生占44.83%。从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来看,女生占63.79%,男生占36.21%。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整理数据。在调查中,根据学生的网购现状研究学生对网络消费平台的选择及其原因,同时根据学生们消费结构的数据,分析其原因,提出结构调整建议。

二、大学生网购现状调查分析

(一)网购网站的选择及其原因

在传统的营销环境下,消费者在有限度空间内选择有限的商品,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网络系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空前的选择余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广泛选择各种商品和服务。各种购物网站的出现,给大学生提供里应有尽有的商品,这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时尚的选择,满足了大学生追求个性化的、时尚的选择,满足了大学生追求个性化消费的需求。

大学生作为网上消费的主力军,对潮流、时尚具有极强的敏感度及迅速的反应性。2014年“双十一”,淘宝的交易额达到571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大约38.7%。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的每年一次双十一活动,其销售额呈几何级增长。以淘宝为例,分析网上购物受欢迎的原因:

(1)网络购物平台上的商品,品种繁多,选择空间较大,充分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对多样性和潮流性的追求的心理。本项调查中,男大学生中有47.62%的学生在书籍期刊方面的消费在100~500元之间。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费者更倾向于品种多样、方便快捷的网上购书,而淘宝网拥有海量的书籍,甚至是实体书店所难以买到的,满足了同学们的阅读需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促进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2)网络购物平台上的商品价格整体来说比实体店价格要低。(3)在网络平台上购物可以节省时间,方便快捷。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结构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根据学生这一群体的特质,把消费品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而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图:

根据数据,学生在智力生活方面的支出占整体网络支出的31%,仅次于美丽生活方面的支出,这说明学生也是较为注重自身的内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的,但是也相应地突显出学生们在文体生活中消费比例偏小的问题。从同学们的消费数据来看,文体方面的消费比例只是智力消费的1/2左右,是美丽生活方面的消费的2/5左右,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对身体素质的忽视。对此,笔者建议大学生们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身体基础。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在品德生活方面的支出占整体支出的2%,鉴于大学生还处于求知为主要任务的生活阶段,在为他人捐赠物品方面比例小也是合理现象,我们并不提倡学生加大数额,但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构建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在此,我们单独把河南省在校大学生网络兼职收入列出,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数据,我们知道48.21%的大学生没有利用网络兼职或者开网店获取收入,其中有24.11%的大学生已经通过网络平台获得100元以下的收入,19.69%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100~500元的收入,6.25%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500~1000元的收入,7.14%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1000~3000元的收入,0.89%的大学生取得3000元以上的收入。

这说明,已经有较多的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学生们出于减轻家庭负担和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等原因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并且一小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3000元以上的收入,显示了少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有了可靠地自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论和建议

从河南省大学生对网购网站的选择中,我们分析了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也总结了吸引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三个通过网络购物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得网购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消费行为,并对传统的营销产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根据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结构分析,总结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支出或消费的比例,并发现同学们在美丽生活方面的消费比例过高,在文体生活方面的消费比例偏低,在通过网购赚取收入方面成果差强人意。

针对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网购的优点,更好地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节省购物时间。(2)大学生在网购时,应适当降低服装、化妆品等商品的消费比例,应提升运动、健身等商品的消费比例。(3)应引导大学生把电子商务作为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提升自立和实践的能力。

(作者单位为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资助。]

第9篇

关键字: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1.7

随着大学生的逐年扩招,以及社会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准备以及就业压力应对已经成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两大重点工作。大多媒体报道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为“人才过剩”,事实是大多用人单位并不能招到合适的人才,招聘的大学生不具备相应岗位需具备的能力,导致存在“用人荒”。当前大学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社会实践经历,他们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职业世界,不能将自身与职业世界进行匹配。我们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基础上,分析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内涵,重点探讨其相关变量,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谋取更好的职业发展。

一、概念内涵

自Super(1953)提出职业成熟度概念以来,综合以往对职业成熟度概念及结构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研究者倾向性有所不同,如Super认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对待职业的态度和有多大能力实现预期目标,是衡量职业成孰水平的重要因素[1]。”即他认为职业成熟度是存在阶段性发展特点。C rites(1978)认为职业成熟度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个体职业行为的关系,是指做出具有现实性和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致的明确的职业选择,即关键在于具有明确、理性、且正确的职业目标与规划。C rites之后指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不仅仅是个体在不同时间选择职业领域的稳定性,与工作环境的匹配性,更包含职业决策能力以及职业决策态度[2]。Wingate(1903)则认为,个体的职业能力除了来自于后天训练,还受遗传的影响,只有对个体进行早期的职业选择进行指导,以使个体在了解自我及职业状况情况下进行职业规划而做出明智选择。

综上,我们认为,虽然不同研究者对于职业成熟度概念内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它是动态阶段性变化的,且是职业决策的一种准备状态。

二、职业成熟度相关研究

在梳理文献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大量研究者对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进行了探讨,即进行总体以及差异性特点分析 。目前,对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主要从性别、

年级、城乡差异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也有部分研究者从个体人格特征、成长环境、家庭经济地位、父母教育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对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

在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主要集中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否有兼职经历、参与社团活动情况、学业成绩等均存在正相关。

1、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效能感

目前在对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的职业成熟度越高,其职业决策能力则越强3]。究其原因,在于具有较高职业成熟度水平的个体,有更高的求职意向,求职态度更积极主动,求职行为也更加频繁,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更多的听取该领域成功认识的经验。而职业决策效能感得分越高的个体,在面对职业决策时更加独立、自信、主动、灵活,他们的自我评价也更高,因此更可能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4]。研究表明,职业决策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学生的职业决策效能感越高,职业成熟度也越高[5]。

2、职业成熟度与兼职经历

研究表明,大学生有无兼职经验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差异显著,即有兼职经验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更高,而兼职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造成的差异并不存在显著差异[6]。究其原因在于,有工作经验的个体在专业知识、人际交往经验、工作技巧等方面均更易为职场做好准备,他们更为了解职业选择过程,职业选择能力更强,因此,其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更高。

3、职业成熟度与学业成绩

我们知道,对于专业与学业兴趣一致的个体,其学业自我效能感更高,而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其学业成绩更好。学业成绩好的大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更加积极,在学校实习实训安排中也更为主动,他们可以及时的借助于书籍、讲座等信息,将专业与就业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契合。

三、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相关研究的分析与总结,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教育对策:

1、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开展职业规划方面的团体辅导

目前,大多高校已经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但学生大多仅仅为了修学分,人到心不到,或者甚至旷课,很难发挥该课程的作用。我们不仅仅需要用传统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职业有所思考,更需开展相关团体辅导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怎么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与自主性,从而提高职业决策效能感。

2.鼓励学生参加社团以及提供兼职机会

在工作中,大量用人单位在要学校推荐学生时,普遍要求品学兼优且担任学生干部或者有相关实习经验。究其原因,在于担任学生干部(有兼职经验)的学生,其沟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均普遍优于普通同学,此外,他们更懂得工作流程,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也更积极主动。

参考文献:

1. 凤四海.大学生社会支持、职业成熟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2,5(4):53-57

2. 宋家龙,尚龙洋.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67-970

3. 王玉花.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67-769

4. 韦耀阳,蔡太生.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43-145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 电信诈骗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29-03

A Survey on Swindled College Students

Cheng Xueli* Zheng Guobing Zhao Yanyun Guo Qingliang Li Meng Li Zhen Wang Yingy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00, China)

Abstract: Safe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footstone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campus. However, the frequent telecommunication frauds make college campuses the one of the most fraud disaster areas. Taken the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Taishan University as a sample, we carried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Key Words: Safe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elecommunication frauds; Questionnaire survey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校园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手机和平面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据中国互联网整体网民发展状况和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我国网民逐年增加,其中青少年网民数量增加尤为明显。大学生痴迷于网络,喜欢购物[2],这使得大学生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灾区”。特别是2016年夏天山东临沂准女大学生徐玉玉遭遇以发放助学金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后,因呼吸心脏骤停离世,这在社会上激起轩然大波,犯罪分子丧尽天良引起社会的公愤。

大学生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话题,关于大学生被骗的案件屡见不鲜[3-5]。2015年,《中国防伪报道》2015年10月披露,丰泽检察院一次5名泉厦诈骗分子,泉州、厦门39名大学生被骗。频发的高校诈骗案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段鑫星等[6]对大学生助人被骗情况进行研究;刘莫鲜[7]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系统研究了对大学生求职受骗现象,并对预防大学生求职受骗提出建议;贾文武和欧俊伟[8]从学生做兼职被骗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张振华[9]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对高校大学生受骗案例进行了分析。这些典型案例反映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任重道远,折射出常识教育缺位[10]。鉴于大学生屡屡被骗的紧迫形式,学者对于大学生被骗的现状、防范策略和防骗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张丽[11]{查了在校大学生被诈骗现状,并提出了防范策略;韩慧和张跃[12]调查了青年大学生群体法治意识,分析了大学生群体法治意识薄弱的原因,并对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提出政策建议;陈龙图[13]分析了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的原因,探讨了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问题。另外,林梅玉[14]专门分析了高校诈骗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刘玉和李华伟[15]讨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防骗能力。

分析高校诈骗的现状及特点发现,无论是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乐于助人的特点进行诈骗,还是求(兼)职诈骗,大多以网络为载体,其中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最为活跃。由于大学生群体过分依赖网络,网络诈骗历来受到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学者[16-19]对高校网络诈骗的现状、对策、防范措施和防范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胡欢琦和胡旭宇[20]讨论了网络信息资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张雷和刘俊杰[21]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实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张婧[22]从法律角度解构了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康忠伟等[23]认为,社会“唯利是图”的失范对大学生的误导,管理部门的不尽责是对网络诈骗行为的纵容。

电信诈骗是网络诈骗的重要部分,由于电信诈骗以网络为基础,针对性、隐蔽性极强,让人防不胜防。徐玉玉案件就是电信诈骗的典型例子。不仅当代大学生容易受骗,清华大学某教授一次被骗1 760万,甚至在电信诈骗面前信息专业人士同样也不能幸免。在电信诈骗案件中,当代大学生是易受害群体。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和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升级,高校电信诈骗案频发,大学生成电信诈骗主要受骗人群。高校大学生单案被骗金额不会太巨大,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但相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在校大学生来说,这已经是天文数字,对身心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伤害巨大。为了了解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原因和形式等方面的情况,对此我们进行一些相关调查。

2 调查结果分析

该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问卷64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为提高问卷的可信度,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在参与问卷调查的640人中,有各种受骗经历的有179人,占28.0%。这个比例相当高,说明当代大学生是诈骗的重灾区。在有受骗经历的大学生中,各专业、年级、层次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进一步说明了各层次大学生都是易受害人群。在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2.1 综合分析

该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针对低年级学生展开调查,目的是寻找大学生被骗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1人(6.4%)选择C项,这说明诈骗分子无孔不入。问卷要求在回答A选项后才可以回答14~17题。但是,在完成受骗经历部分问卷的学生中,男生有4人、女生有15人否认有被骗经历。因此,在问卷有被骗经历的暗示下,数据可能稍微被夸大。扣除这19人后,被骗学生占受访学生的比例为25.0%。这个数据基本是可信的。

2.2 有受骗经历的学生容易再次受骗

调查发现,有一次受骗经历的人数有84人,有两次的有48人,有两次以上的有47人,说明有受骗经历的人更容易被骗。在第一次受骗后,大约有不到一半的同学会吸取教训不再受骗。特别是有2次受骗经历的同学基本不会再次被骗。因此,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应加大对被骗同学的心理辅导,加强防骗教育。

2.3 性别差异

在回答A且完成被骗细节部分的学生中,男生有67人,占43.8%;女生有86人,占56.2%,女生比例稍高于男生。被骗女生中,因同情心造成损失的比例更高。

2.4 受骗方式

在受骗的原因中,轻信诈骗者冒充的身份(36.0%)、被金钱和利益诱导(30.2%)和基于同情心被骗(19.6%)三者比例最高。在大学校园里,假冒身份进行推销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利用大学生的同情心进行诈骗;大学生也容易被车站等人员集中区域的乞讨者给予施舍。利用大学生兼职赚取生活费,希望通过考试考级考证的心理,行骗者往往打野广告进行诈骗。调查结果反映了目前的现状。

2.5 诈骗信息源的分布

在诈骗信息源,手机短信(134例)和手机电话(129例)高居前两位,这与当前电信诈骗的猖獗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被微信(123例)和张贴广告或传单(109例)被骗的比例很高,这应该与大学生爱使用手机和基于兼职等特征有关。被行骗者直接诈骗的事件有63例,这应该直接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相联系。

3 应对措施

在电信诈骗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之时,泰山学院团委学工处和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团委学工处、二级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做了大量工作。泰山学院主干道、食堂、学生宿舍等学生集中的区域,随处可见“一不贪二不占 诈骗再诡玩不转、万骗不离钱 预防实不难、防范诈骗很简单 拒绝诱惑心不贪”等简单易记的口号,时刻提醒广大学子防范诈骗。并且,打出“提倡先进文化 摒弃消极颓废 促进网络文明健康”等标语,提示学生上网安全;充分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等方式宣传安全知识。这也是学生信赖学工部门、团委和广大教师的主要原因。

针对调查反映出的情况,化学化工学院下一步工作重点将是跟受骗学生座谈、学院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主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向大学生宣传防骗常识;辅导员和班主任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同行经验,印制宣传材料向学生散发。查阅材料发现,目前,网上虚假兼职信息、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向学生发放助学金、冒充购物网站客服、考试改分、四六级答案诈骗、推销假冒产品诈骗、电视节目中奖诈骗、假冒QQ好友诈骗、票务诈骗等是诈骗分子惯常采用的诈骗方式,拟把这些典型案例组织成宣传材料印发给学生。化学化工学院拟举行安全征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让师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保护的常用方法,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 邵崇钰,黄志军,温洪亮,等.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教育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410-411.

[2] 宋大伟.高校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教育[J].武夷学院学报,2016,34(7):74-78.

[3] 雷连莉,龙志斌,吴繁颂,等.“多维一体”大学生被害预防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2):154-156.

[4] 陈玲娟.浅论如何进行大学生防盗防骗教育工作[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26-128.

[5] 郑小刚.探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困境及应对路径[J].现代交际,2015(12):219-220.

[6] 段鑫星,宋幸,宋冰.大学生为何被骗――项关于大学生助人被骗的研究[J].青年研究,2015(1):42-49.

[7] 刘莫鲜. 在虚假招聘的背后――对大学生求职受骗现象的质性探究[D].南京: 南京大学,2012.

[8] 贾文武, 欧俊伟.从学生做兼职被骗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黑河学刊,2011(4):106-107.

[9] 张振华.高校大学生受骗案例分析[J].现代交际,2015(12): 160.

[10] 新棚村.大学生被骗折射常识教育缺位[J].教育与职业, 2011(34):87.

[11] 张丽.在校大学生被诈骗现状及防范策略[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1):73-75.

[12] 韩慧, 张跃.青年大学生群体法治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学习,2015(11):48-51.

[13] 陈龙图.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问题探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100-102.

[14] 林梅玉.高校诈骗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31(12):68-70.

[15] 刘玉,李华伟.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防骗能力[J].高校科技, 2014(17):144.

[16] 卢之兵.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6(9): 228-229.

[17] 刘红艳.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24(6):83-85.

[18] 孙梦娇.浅析大学生被网络诈骗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科技视界,2014(7):128.

[19] 刘智雄.高校网络诈骗案件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4):265-266.

[20] 胡欢琦,胡旭宇.浅议网络信息资源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2):66-67.

[21] 张雷,刘俊杰.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27(6):23-25.

第11篇

关键词: 课余时间 现状调查 时间管理

一、我院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现状调查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属于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怎样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怎样在大学阶段塑造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都需要我们用心观察、思索、学习、实践。安排好业余生活,做有意义的事,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开展这项调查,从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们对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大三近千名学生,以及10位老师进行了调查访问,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我院学生对课余时间管理的现状主要如下。

(一)课余时间统计状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报告显示,我院有58%的学生平时课余时间达到1~3小时左右,有38%的学生平时课余时间达到4~6小时,仅有8%的学生的平时课余时间达到6个小时。从这些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还能够到达3~5小时,课余时间量应该说从客观上属于比较合理的一个范围,可以保证学生的丰富课余活动及休息保障,能否合理使用安排这些时间取决于每个学生对其管理能力。

(二)对课余时间能否进行合理安排的自我判定情况。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拥有比较多的课余时间的学生中有79%的学生觉得自我时间管理能力还可以,9%的学生认为时间管理能力很糟糕,而且有12%的人对时间管理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那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根据我们的调查,我院的学生课余生活主要用在了学习,参加社团活动,运动健身,网络电玩,睡觉、无所事事打发时间,兼职打工,恋爱等活动中。

(三)课余时间活动安排的占比情况。

下面我们分析学生课余时间活动项目上的占比情况,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我院学生时间合理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1.学习时间利用状况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大二学生将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学习的仅有5%,而大三学生达到19%,呈现一个大幅度的上涨,大三中用30%~50%的时间学习的人数和大二的相比却减少很多,而将小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的人数大二和大三的基本保持平衡,这说明在大三学生中有一部分人面对着毕业的压力,而将用于学习的时间增多,而大二的学生没有毕业的压力,仅仅只有少数的人将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学习中,而且在晚自习的利用率上更是普遍较低,学生的自主安排不合理,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在学习上,除了学生的自觉性以外,学校老师不仅要加以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施加一定的压力。

2.在参加社团活动方面的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在大二学生中有70%的学生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在社团活动上,而大三学生中却有57%的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社团活动上,产生这一原因的不仅是大三的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热心,还主要是因为大三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在社团中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些担任职的学生在制订活动计划,准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消耗很多的时间,而大部分大二的学生无法参与这一过程。所以在责任和职务上,天平不仅应该向大三学生倾斜,而且应该让很多大二学生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不仅如此,70%的大二学生中有很多的学生仅仅是为积点而参加社团活动的,积点管理老师表示,虽然这部分学生为了积点而参加,但是在参加的同时可以或多或少地吸引到那一小部分的懒惰神经也是好的。

3.运动健身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二学生在运动健身上仅有33%的学生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在大三学生中这一比例仅仅占37%,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为何我校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所在在运动健身上,学校除了在规定晨跑之外,还可以考虑免费开放体育馆,让更多学生参与运动健身。

4.网络电玩游戏时间占比

网络游戏是我们尤为关注的一个重点,因为在今天,所有人都处于网络社会这张巨网之中,所有人都受到其冲击和诱惑,网络尤其也大大影响今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甚至是课堂生活。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二和大三学生中都是各有一半的学生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在网络游戏上,甚至在校园里出现“你不是在网络游戏上,就是在去往网游的路上”这样的笑话,其实很真实地反映学生沉迷网络的现状。其实适度的网络游戏可以达到放松的效果,而当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网络游戏时,那就是有害无宜。而且大部分学生并不明白,网络本身可以带来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它不应仅仅是游戏机、电视机,更是一个大家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大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更多有益的信息资源。另外,当前的网络监管机制不是非常完善,面对网络游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差,所以在引导方面尤为重要。

5.兼职和打工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发现大二学生中有27%的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兼职和打工上,大三学生中这一比例占20%,这一比例很明显不是太高,兼职和打工有利于将来学生走入社会,但老师们都不希望学生本末倒置。但是在这项调查中,我们还没有涉及打工兼职是否和专业有关联,包括打工的动机是什么,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进一步调查了解。从目前调查所能了解的是,我院学生打工兼职占有时间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参与社会度不够,也或许是吃苦精神不够。

6.恋爱时间占比状况

根据调查显示,大二学生中有41%的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恋爱上,大三学生中占到这一比例的仅有16%。在恋爱方面大二学生所花费的时间比大三学生要高出很多,可能是因为大二的学生,刚步入大学生活没多久,对恋爱表现出来的兴趣与向往比大三的学生要浓厚得多。学校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开设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除此以外,大二学生有49%的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睡觉发呆上,大三学生这一比例高达60%,这表明大部分的大三学生愿意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宿舍中。这表明大部分人在管理和分配时间方面较混沌,状况堪忧,没有明确的目标。

二、我院学生时间管理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根据这次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另外也结合教师对我院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访谈结果,总的来说,我院学生对时间管理能力是比较差的,把课余活动时间花在有益身心的活动上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尤其是不管大二还是大三,受到网络世界的冲击都较大,时间花在网游及娱乐甚至无所事事上的比例是比较大的。这一部分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差强人意。若将这一状况与“学生中有79%的学生觉得自我时间管理能力还可以”这一调查结果作比较,则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院学生对自我时间管理能力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客观,自我评价偏高。

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这样一些:自我约束能力差、自由散漫、外界诱惑增大导致干扰因素变多、惰性强、意志力薄弱、网络冲击、浮躁静不下心来、缺少目标、对未来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迷茫、缺乏意志力、自律能力弱、课程比较紧张等因素。

三、提高我院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调查结果反映了我院学生的现状,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思考、交流和总结。要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其实一方面是学校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是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和培养。

(一)学校方面。

1.制度管理

目前我们学院学工处团委对学生推出了积点管理制度,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例如通过开展比赛、文艺活动、公益活动、沙龙、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他们走出宿舍,走进校园各项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素养。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弱,时间管理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帮助他们较好地把课余时间利用起来,避免他们消极堕落;对于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本来他们也能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在制度上,还可以进行进一步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于那些自律性比较强的学生,是否可以适当降低积点要求。而对于那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来说,相应地抬高积点的门槛,促使他们把时间利用起来,免于荒废。总之,在改革完善积点管理模式的时候,应该注重活动的质量和吸引力,让学生自愿参加,积极参加,真正发挥作用。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否可以考虑,设立相关制度,要求学生大学期间必须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专业相关实践,促使学生不仅走出宿舍,更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勤工助学和实践部相关部门应提供一定的条件和保障。

2.思想引导

学院整个思政条线都要对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理念渗透。我院学生生源素质相对比较低,学习能力等方面比较薄弱,所以进入大学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时间管理的引导,那么很多自律性差的学生就会容易陷入迷茫和失重状态。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利用思政条线,例如主题班会、思政课堂及相关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这其中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使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在此认识基础上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

3.教学理念及方法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网络世界,面对网络新生代,老师也要通过适时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对授众对象。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课后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把课内的学习任务一定程度地转化为课后任务。另外,对于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参与实践性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尽力开发每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课后更多地参与到一些实践活动中,既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互联网这一头猛虎,我院辅导员们提出,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互联网课题研究、学术探讨,从而在刺激其大量查阅有效知识资料的同时提高其对互联网的利用率。类似这样,需要每个老师发挥智慧进行引导。

(二)学生也该及时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应该在大一开始,就有意识进行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规划好三年大学生活。大部分专业老师提出应把时间花费在自己今后的专业拓展上,以增强自己将来的竞争力。而主任则是对学生们提出多读书多看报以陶冶自己的情操,社团活动也可以分散一些精力。或者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精神食粮。辅导员则提出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这些建议,值得每一个大学生好好思考并付诸行动。

四、结语

这次调查既是一次全面认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机会,又是推动我院学生自律意识及时间管理能力的实践。而参与这个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本身,对于我们来说,是课余时间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要适度地引导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王媛媛.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4).

[2]周晓燕,聂丽霞.学习时间管理研究.基础教育,2011(6).

第12篇

一、大学生社会兼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兼职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平台,得到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据统计,在校期间有超过70%的大学生有过社会兼职的经历,且兼职意向强烈,显示出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体现自我价值的入世心态。但是在此过程中存在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对兼职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无序的状态,使社会兼职无法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1.社会兼职与学业冲突

社会兼职必然占据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转移学习精力,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当,更会与专业学习产生冲突,例如逃课、影响学习成绩、造成专业学习的兴趣降低等等。

2.岗位与专业吻合度不高

大学生社会兼职从事的岗位多种多样,以促销员、餐厅服务员、家教、派发传单、市场调查、培训班老师、业务员、话务员、小商贩、翻译、家政服务等为主,岗位所需技能与专业关联度不高,甚至很多都毫无关系,这样的社会兼职对专业学习不利。

3.社会兼职缺乏必要的技能指导

兼职岗位涉及行业繁多,专业指导老师无力介入岗位差异化如此高的兼职指导,学生缺乏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企业对兼职工亦不会有系统的培训,学生对行业认知极易陷入就业恐惧,给以后的就业工作带来困扰。

4.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

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容易被骗、承受企业提供的低廉的报酬,缺乏必要的具有法律效应的保障手段,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同时,学生个体也缺乏与企业谈判的对等能力,一旦出现维权问题,往往得不到有效解决。

5.工作持续性不强

学生兼职工作的稳定性较差,有任务时企业大量招人,任务完成,兼职队伍解散,基本上是一次易,学生需不停地转换工作、熟悉环境,如此循环往复,造成学习成本提高。

6.组织者鱼目混珠,极易上当受骗

大学生获取社会兼职的途径基本上有以下几种:网络招聘平台、人力资源中介、老师或同学介绍、社团、毛遂自荐等。通过网络和中介等途径获取的兼职岗位,学生很难分辨真伪,极易上当受骗,被中介骗走不少中介费。

7.校方对社会兼职缺乏正面的引导和管理

兼职已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正视这一现象。但由于兼职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学校无力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管理。据笔者了解,目前有且仅有停留在社团类管理的层面,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二、“工学结合”理念指导大学生社会兼职的原则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为社会兼职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紧贴行业来设置专业的特征,为有效指导社会兼职提供了保障,其指导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行业性原则

高职教育紧贴行业需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着一定的专业技能,实现学生价值的社会兼职要遵循行业性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择适合学生发挥特长的行业,是实现“工学结合”目标的前提。行业性原则使社会兼职的主、客体都具备了所需行业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双方的良好沟通。

2.专业对口性原则

专业对口要求兼职岗位技能与专业技能吻合,在寻找或推荐兼职工作的时候要根据此原则合理安排兼职人员,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同时使企业用工成本降低,实现共赢。

3.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实施原则

在学生兼职的过程中,要遵循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实施的原则,专业教师除对行业了解程度高外,还能指导、解决学生在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有深刻的认识。学生主体实施是指整个兼职活动的组织工作交由学生自己负责,可以以社团的形式或其他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存在,教师在关键问题上给予指导,如把握组织发展的方向、技能培训、协议签字等等。学生为主体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组织创新,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使学生深入行业,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校企共同培养原则

工学结合下的社会兼职管理,需借鉴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兼职学生进行培养。企业除在岗位技能培训之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行业的兴趣,对企业的热爱,在兼职过程中,企业需注入更多的感情因素,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兼职学生对企业价值的认同。学校则给予更多的制度引导,如建立社会实践的学分制度、开展技能比赛、举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征文比赛等等。校企共同培养可以形成良好的兼职氛围,调动起教学以外的企业资源,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5.整体推进原则

和定岗实习一样,工学结合的社会兼职管理如需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一个整体的运作系统,它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接触社会的能动性,也不是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短期行为,它是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宗旨,以实现边学边练,培养行业兴趣,提高行业素养的一个综合体。需社会、企业、高校、学生多方共同呵护,在引导、管理、制度建设、理解、关爱等方面整体推进。

三、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社会兼职的管理实践

(一)酒店用工的特点

酒店用工有其行业特殊性,酒店业淡旺季明显,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酒店基层大量使用非正式员工,以实习生、小时工为主;酒店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用工数量庞大;酒店基层用工以年轻人为主,刚毕业或在校大学生是生力军;酒店基层用工的操作技能要求不是很高,掌握基本的服务、操作技能即可上岗;服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进行简单的外语对话;员工流失率较高,常招人、常换人,招聘成本不断提高;员工需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态度。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生作为社会兼职的主体,完全符合酒店用工的要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兼职管理模式,能打造出一支专属的、稳定的酒店兼职队伍,实现学生、企业的双赢。

(二)管理实践

课题组以某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实践工学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兼职管理。该专业高职生近2000余名,生源遍布全国,其中以省内生源最多,学生性别比例悬殊,女生占80%左右,学院实行酒店1年的定岗实习制度,所以,校内学生约为1300人左右,学院具备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毕业生遍布省内各高档酒店,专业拥有良好的酒店人脉资源。

1.成立社会兼职组织机构

由系党总支牵头,专业教师指导,成立大学生社会兼职组织结构,其宗旨是提供一个社会兼职服务平台,具体业务由学生来组织,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介入。该组织以企业运营的模式存在,设立相关部门,如人事、培训、会计、营销、客服、法律支持等,编制了详细的组织发展规划,制订了岗位职责说明书,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系部支持的社会兼职组织,在业务操作上具有较大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创造性,是该组织成功的决定因素。

2.组织立足酒店,服务行业

兼职组织立足酒店,提供酒店所需的各类兼职人才。主要服务于酒店相关兼职岗位,包括酒店礼仪服务、宴会、会议服务、中西餐及酒吧服务、茶道表演、客房服务等多种类型的兼职岗位。该兼职组织特色鲜明,借助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结合了大学生强烈的兼职意愿、酒店用工的紧迫特征,立足本行业,提供给学生“学中练,练中学”实际服务场所,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3.建立双向培训制度

该兼职组织借助学院的实训平台,每周安排一次酒店技能培训,培训组织工作以学生为主,邀请专业教师、酒店部门经理等参与授课,授课形式喜闻乐见,如座谈、辩论、现场模拟、案例分享、参观酒店等等,深受学生喜爱。对于签署社会实践基地的酒店,要求其提供企业专项培训,一学期的培训不低于5次,酒店为建立良好的宣传口碑,对此培训都非常重视。如某酒店专门成立了“168、180”培训小组:专门培训身高168cm以上的兼职女大学生,工资待遇是每天180元。

4.系部推行社会实践学分计划

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行业兼职锻炼,该组织联合系部教学处,制订了社会实践学分方案。根据不同的兼职时长,分配学分,在校期间,学生须完成4个以上的社会实践学分,方可顺利结业。社会实践学分计划将兼职纳入教学管理,是学院对社会兼职的认同和支持,鼓励更多的学生走入企业,了解行业,取得良好的效果。

5.严格的制度执行是组织成功的保障

(1)库

该组织设有会员库,记录了每个会员的社会兼职情况:个人优势、兼职时长、酒店评价、工作努力程度、紧急联系人的电话等等,这些资料有助于推荐针对性的兼职岗位。

(2)组织基金提取

组织基金是维持该组织运行的费用来源,基金的来源以酒店方为主,基本不从学生所得中计提。计提可根据兼职人员数量、工时、待遇等不同标准来执行。在操作上,基本上以人员数量来计量,推荐一人,计提工资额的5%-10%。

(3)业务奖惩

对于新业务的推荐人员,组织基金里有专门的费用奖励,最高可得到50%的档次基金提取额。为安全起见,组织杜绝以学生个人名义组织社会兼职活动,组织内部人员一经发现此类现象,将给予处分,后果严重的,可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4)业务洽谈原则

在业务洽谈的原则上,组织坚持三点:一是酒店能提供上下班的专车接送;二是要签订社会实践协议书;三是工作时间不能太晚,要在学院关闭宿舍之前回到学校。

(5)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社会兼职的报酬计量基本上以计时、计件报酬为主,组织执行当地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如浙江省2011年非全日制工作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10.7元、9.5元、8.6元、7.7元四档,该组织在执行中以11元/小时来计算。

6.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该组织鼓励酒店成为学院的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社会兼职岗位的稳定性、订单式的人员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那些口碑良好的用工单位,可签署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学院会对这些基地提供管理培训上的智力支持。

7.组织各类辅助活动

以社会兼职组织为平台,学院组织了各类活动,如趣味服务技能大赛、社会兼职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心得征文比赛等等,邀请合作酒店共同参与,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取得良好的效果。该组织实践表明,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社会兼职管理是行之有效的,一年来,该组织签署社会实践基地25家,累计输出1200人次兼职人员,培训人数超过500人,整理100多篇的社会兼职心得征文,学生累计收入达70余万元,学生的服务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提高,社会兼职实现了工学结合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