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

时间:2022-10-03 19:2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单个事件研判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

第1篇

一、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风险防控工作。各乡级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本地的风险防控工作。

(二)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增强预警分析,强化预研预判,做好应急演练。高度重视风险预防和处置工作,做好风险防控的各项准备,必要时提前启动预案,防患于未然。

(三)规范流程,加强管理。规范工作流程,严肃工作纪律,将风险防控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提高对突发事件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二、风险的主要种类

(一)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风险。主要表现为统计对象未如实提供统计数据,普查人员未入户调查,以及普查机构虚报不实数据,存在人为干扰数据报送等,造成统计数据虚报或瞒报。

(二)方案执行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口普查机构或普查人员执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不统一、不规范、不完整,影响普查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

(三)工作进度风险。主要表现为由于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导致全县普查工作进度无法正常推进。

(四)舆论导向风险。主要表现为出现不利于普查组织实施、结果等工作顺利开展的社会舆论,导致普查对象不配合普查工作,社会公众对普查结果存在质疑等情况。

(五)数据保密风险。主要表现为因管理不善或人为事故,造成涉及国家秘密或普查对象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的个体资料或汇总资料丢失、泄露。

三、各环节主要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对于人口普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事件,全县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认真梳理,制定预案,明确分工,严格流程,积极应对,妥善处置。

(一)严格执行普查方案。

1、坚持普查方案的统一性。普查方案是组织实施普查工作的总纲和基础,是对普查各项工作的规范。各级不得对普查方案进行更改。

2、保证执行方案的规范性。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普查方案和实施细则规定,在工作中严格落实执行,确保普查工作规范统一。

(二)做好普查现场登记。

1、对于采取普查员入户方式进行登记的户,必须由普查员入户采集数据并向申报人逐一核实普查项目,决不允许不入户而编造数据;必须由普查员独立、亲自、及时报送数据,绝不允许任何人代替普查员报送数据。入户登记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部入户。

2、对于采取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登记的户,普查员必须根据摸底情况把控登记质量。如果自主填报情况与摸底情况有差异,普查员应当上门核实,不应出现漏人等情况。

(三)确保数据采集进度。

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情况发生,影响到本地的普查数据采集进度时,需及时报告上一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并提出解决方案,批准后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全县数据采集工作按时完成。

(四)做好数据审核验收。

1、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及有关实施细则中数据检查、审核与验收的规定,随报(传)随审,分级审核。发现错误及时更改。

2、针对普查登记数据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和通过比对部门行政记录资料发现的人口漏报问题进行重新核查并上报。重点进行重名重身份号码审核,核实乡镇街道间重复登记的户或人,确认其信息是否匹配,剔除重复登记的数据。

3、根据普查方案要求,对普查摸底、登记复查、编码等环节进行抽查与质量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对实际登记情况差异或变动较大的乡镇街道,要组织核查组进行实地调查后方能验收。

(五)确保数据处理安全可靠。

1、加强对原始资料数据的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备份、复制、对外提供审批流程和授权机制,防范数据被擅自复制、留存或对外提供。

2、加强对部门资料的管理。对获取的部门资料要专人负责管理,严格资料使用管理,防止部门资料丢失、泄露。

3、对于登录数据采集管理平台的计算机,必须安装正规软件,每日查杀病毒。发现染毒计算机,切断染毒计算机的网络连接,停止一切工作操作,保护现场。同时,立即启动病毒应急处理流程,升级防病毒软件并进行全面杀毒,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并在确认没有病毒和安全漏洞后恢复计算机网络连接。数据采集电子设备,在使用期间,要进行杀毒,不得下载不安全软件,确保数据安全。

4、加强数据处理相关人员安全管理。加强数据采集平台账号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分配数据处理人员权限。数据采集平台操作人员须经安全培训,离岗、离职时应及时取消其账号和权限等。对于中途退出调查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要及时注销已分配的普查小区,并及时更换新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六)规范普查数据。

1、依据《统计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国统字〔2018〕76号),对拟的数据提早明确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人员范围,并报保密部门备案。数据前,要认真分析研究数据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制定针对性强的舆情问题清单及预案,按规定提前公布数据时间,做好数据的解读和说明工作。

2、在全县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之前,各乡镇、街道不得提前本地人口普查数据;各级人口普查机构人口普查公报,应当经上一级人口普查机构核准。

3、不得公开、对外提供涉及国家秘密和单个普查对象的数据。

4、事先加强普查数据匹配性的审核评估,组织公报数据解读,集中解答媒体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七)确保普查数据资料管理安全。

1、加强对普查数据资料使用的安全管理,对外提供普查资料,公布普查数据,应以上级人口普查机构审核认定的普查资料为准。

2、实行普查数据库或资料交接制度,如遇机构或人员调整,必须对所建立的普查数据库或数据资料办理交接手续,确保普查数据库和资料的连续与完整。

3、各级普查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数据导出。

(八)强化普查宣传动员。

1、按照《国家统计系统重大统计新闻舆论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有效应对舆情。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牵头,制定重大舆情应对方案,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舆情监测和研判工作。

2、发生普查相关重大舆情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报告上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政府,迅速起草应答口径,按程序审批后,采用适当形式和渠道传播,必要时联系相关部门控制负面舆情和不实报道传播蔓延。

3、对失实报道,应及时与有关媒体和当事人联系沟通,责成其立即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影响;对媒体曝光的普查数据造假问题,组织核查组赴有关乡镇、街道调查核实情况;对普查对象不配合登记问题,强化依法普查宣传,提升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认知度和配合度;对电子采集设备登记、互联网自主填报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通过媒体及时通报事故后续处理情况。

4、加强系统舆情管理的联动性,各地应建立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工作机制,并做好与上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衔接,统一开展舆论引导、应对工作。

(九)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1、通过举报电话、举报信件、举报电子邮件、领导批示、媒体反映、业务部门移交等多种渠道,及时掌握人口普查违法线索。

2、认真做好人口普查违法举报的登记、受理和报告,及时组织普查数据的核查及执法检查工作。

3、对人口普查违法责任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干预人口普查数据的领导干部,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合作,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4、通过失信人员公示等渠道,对干预普查、拒绝接受普查、提供不真实普查数据,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案件,以及对省、市人口普查工作懈怠轻慢、经检查仍屡查屡犯的地方,坚决予以公开通报。

5、妥善处理群体性违法案件。对于大规模不配合普查事件,当地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行政动员能力,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动员,并迅速依法开展执法检查。必要时,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对典型案件进行曝光,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作用。

(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1、对普查中接触、处理或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纳入人员管理,对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保密教育,签订保密承诺书。同时,做好数据处理场地中包括印有数据的废纸在内的各类介质保管工作,对数据处理场地的废纸必须经碎纸机粉碎。

2、加强普查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对于重大失泄密事件,按照《国家统计系统统计信息重大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的规定,依法依纪迅速处置。

3、依法被判处徒刑的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进行普查,填写指定格式的电子普查表,并移交所在地县级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派专人接收,并负责安全保密。

4、对于部门资料中含有内容的资料,要按相关密级文件的交换方式提供,严禁使用非专用的移动存储设备拷贝数据。

5、未经允许,严禁非数据处理人员进行数据处理操作。

6、有关保密单位的数据处理、销毁等其他事项,参照《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保密单位名录管理及统计数据采集报送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统办字〔2014〕23号)执行。

四、组织领导

县人口普查办公室成立预防风险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县人口普查小组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成员由办公室各内设工作组组长和有关成员担任。预防风险办公室负责制定预防风险方案,接收突发事件风险报告,组织实施风险应对工作,协调全县人口普查系统预防风险工作。

预防风险办公室实行工作组组长负责制。各工作组职责分工参照《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规则》。

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建相应的预防风险办公室,根据本地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制定预案,负责接收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下达的工作指令。各级人口普查机构预防风险办公室要及时上报本地的预防风险情况,明确职责与分工,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五、工作制度

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预防风险办公室建立联络员值班制度、报告制度。

(一)联络员值班制度。

在普查工作期间,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各工作组要明确各个工作项目预防风险工作的联络员或负责人,公布其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要确保相关人员在岗和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值班人员负责接收风险事件的情况汇报,由预防风险办公室统一处置风险事件。遇到特殊问题、不能判定或需要上级协调的问题,应及时请示、汇报,不得延误。

对于地方或部门报告的问题,属于本工作组职责范围的,要负责解决;涉及其他工作组的,要与其他工作组协调解决后,将意见反馈地方或部门;属于其他工作组的工作事项,要完整、准确填写值班记录,及时转交其他工作组处理;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判断是否会引发系统风险,并及时上报。

(二)报告制度。

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建立本级风险预案,并确定各项工作联系人。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或工作风险,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向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领导汇报。各级普查机构预防风险办公室要及时向上一级普查机构报告。报告应包括时间、地点、原因、事件详情、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措施等内容。在接到上级指令前,应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

县人口普查办公室预防风险办公室要立即对接报情况进行研判,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决定是否启动工作预案。对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要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及时向市第七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政府报告和向有关部门通报。

第2篇

一、社保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鉴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我国社保基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损失,所以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的风险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对社保基金进行风险鉴别就是这一过程的首要环节。我国社保基金主要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有流动性风险、资产贬值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

1.系统性风险

全球金融动荡首先给社保基金投资带来了不可抗拒的系统性风险,这主要是通过国际金融危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来作用的。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市场上各种股票都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它无法通过社保基金的运营管理和多元化组合投资予以消除。全球金融动荡给股票市场带来了系统性风险,直接影响了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此时股票市场整体大幅下挫,社保基金投资的头寸必然会发生损失。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还没有股指期货这样的对冲机制,在这种系统性风险下,无法通过社保基金的运作管理或选择股票的投资组合来避免风险,这时也许只有不参与才能避免风险损失。

2.流动性风险

全球金融动荡给社保基金投资带来了更高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反映在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上面。全球金融动荡仍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发生时,股票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挫,此时社保基金抛售证券可能会有部分证券无人购买,使交易无法实现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这是在社保基金转让证券时交易所带的风险。

3.贬值风险

全球金融动荡更有可能给社保基金投资带来资产贬值风险,这主要是由利率变动所导致的,反映在社保基金的债券投资上。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说,全球金融动荡往往发生在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末期,此时市场活跃,投资旺盛,泡沫也慢慢产生和积累,风险也在积聚。同时经济的扩张将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3%,则可能加息。加息就给社保基金持有的债券带来了资产贬值风险。

4.偿付能力风险

全球金融动荡给社保基金投资带来了更大的偿付能力风险压力。金融动荡使得社保基金投资出现大额损失,这就使得社保基金的当期收入和历年的滚存收入之和,有可能出现不足以支付当期支出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偿付能力风险。我国2007年社保基金取得了创纪录的投资收益是当时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引发偿付能力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证明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对社保基金投资比例的强制性规定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度量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β系数法

资产管理行业已经为投资组合的风险度量以及绩效考核制定了一系列的指标。大多数的指标都是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italassetpri-cingmodel)为基础的。CAPM把资产的预期回报E(Rp)定义为无风险利率、平均市场回报以及资产同市场的相关性三要素的函数。资产与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E(Rp)=Rf+β([(RM)-Rf],(3.1)其中:β=Cov(Ri,Rm)/Var(Rm)。式中,E(Rp)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E(RM)表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CAPM模型主要表示单个证券或投资组合同系统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也即是单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的和。这个公式所要表达的涵义是:在一个有效市场里,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如果是有效分散的,那么除了无法消除市场整体的系统风险之外,该投资组合应该对冲了所有其他风险。此时,投资者只需要关注系统性的风险。同样,传统上常用来评价投资绩效与风险的指标,只能以风险已经被充分分散了的市场条件作为参照。β系数是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被提出来的,它是衡量某一资产(主要是证券)系统风险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证券市场的整体情况决定了个体股票的基本走势,但不同股票的具体反应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变动程度不同,即各种证券所受市场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β系数就是这样一个计量个别证券随着市场移动趋势的指标,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衡量某种证券的收益率对于市场的平均收益率的敏感程度或反应程度的指标。β等于证券回报率与市场回报率的协方差和市场回报率的方差之比。计算公式为:β=Cov(X,Y)/D(X)(3.2)其中,X一市场的平均收益;Y一证券的投资收益。从公式(3.2)看到,证券的收益率Y与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X的协方差除以市场组合收益率x的方差,就得到该种证券的β系数值。由于市场组合只有系统性风险,因此,若某一证券的β=l,说明其系统性风险与市场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相同;若β>l,说明其系统性风险高于市场组合;若β<l,说明其系统性风险低于市场组合。接下来考虑不是一个单一的证券而是一个投资组合的情况。因为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投资组合来消除,所以投资组合的β系数可以直接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投资组合的β系数就是组合中所有个体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可以用下式表示:β=ΣβiWi(3.3)其中β表示投资组合的β系数,屈表示组合中第i种证券的β系数,Wi表示该证券在组合中的权重,它的权数就是其在投资组合中的市场价值除以整个投资组合的总市场价值。因此,系数既可以作为单一证券,也可以作为投资组合风险的有效估计,此时它的意义是投资组合收益率相对于整个市场收益率的变异程度。结合我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社保基金入市持股的情况,西北大学的研究组选取了社保基金2008年3季度公布的入市投资持股市值前十位的股票作为样本,以刚刚介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β系数法为分析工具,对我国社保基金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度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β系数为0.4354。β系数远小于市场平均水平1,说明2008年3季度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远低于我国A股市场的同期水平,社保基金的投资组合是合理的、低风险的,因此社保基金的投资组合在风险控制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同时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只比市场平均收益率略高一点,并且两者都是亏损的状态,可见国际金融危机下股票市场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它使得股票投资几乎不可避免的发生损失,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损失的大小。

2.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分析

首先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在经济环境健康时几乎不会出现,除非发生了突发性地针对股票标的公司的特殊事件使得其股票大幅下挫至跌停板,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风险,这种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此时社保基金不存在无法变现的流动性风险。而金融动荡甚至发生金融危机时,这种股票大幅下跌无人购买的情况却时常发生,这个时候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压力骤增。其次社保基金投资债券的贬值风险在两种金融市场环境下差别并不是十分明显,由于在经济环境健康时国家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同样可能采取加息这样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只是从经济循环周期的角度考虑金融危机发生的时期往往会伴随着通胀和加息情况的发生,因此社保基金投资债券的贬值风险在金融动荡中发生时有可能会有所增加。最后金融动荡下社保基金投资的偿付能力风险确是实实在在的大幅增长了。社保基金的偿付能力是直接和它本身的规模以及投资回报率挂钩的,在金融动荡时随着投资收益的大幅缩水甚至亏损的产生,必然导致偿付能力的下降,亏损的程度越大其偿付能力风险越严重。综上所述,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均显著增加了,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科学、安全的投资策略将会给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三、我国社保基金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针对我国社保基金运营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我国社保基金在运营管理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不管是财政部门还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管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基金结余有购买国债权利的前提下,很多省市的基金只采用了银行存款的经营方式。如此在国际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投资的风险也显著增加了,下面将重点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针对社保基金结余持续增加的问题应从社保基金的筹集与支出两方面加以改进。一方面不能因为暂时的结余增加就减弱筹集的力度,应当看到,结余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缴纳社保费用的人群目前还没有支出的需求。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那时也将会是社保基金支出的一个高峰,现阶段结余的增加不能真实反映未来的情况。因此未雨绸缪的做好社保基金的筹集和保值增值工作是社保基金的一个核心任务,也就是说应当继续加强社保基金筹集的力度和保值增值运营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社保基金支出,可以扩展其层次和规模,例如推广至广大的农村居民以及下岗失业人群这些原先可能不在社保基金范畴的人群,他们这些弱势群体往往最需要社会保障。社保基金惠及更多的人群也平衡了结余,使其更加合理有效的运行。

(2)对于企业拖欠缴费现象必须从立法和监管上进一步加强力度实行总体控制,否则放任这一情况的蔓延将会对社保基金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产生致命的打击。相关行政部门应先通过明确的立法规定企业为员工上缴相应的社会保险金并强制其执行,同时加大监管的力度和广度,对逃避责任的企业要坚决惩处。只有强化监督和管理的力度才能从跟不上解决这一问题。

(3)对于支付环节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教育、监管和法律惩罚相结合的综合方式加以改善。对于社保基金的合法使用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概念,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违规使用的可能,所以加强普及社保基金相关知识是社保基金管理的首要任务。社保基金的自身监管更要加强,往往发生重大违规违法事件的地方都是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中有着相应权利的集体或个人,只有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自身的自我监督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当发现出现违法和违规事件后,一定要严厉惩处绝不姑息,增加其违规成本。综上所述,社保基金目前自身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将可能引起风险的问题,基金结余规模连年增加,支出较少,使用效率低;企业拖欠缴费现象严重,员工利益得不到保障;基金支付环节问题百出,挪用盗用情况屡有发生。应将加大筹集力度和深层次扩展支出范围相结合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支出高峰;从立法和监管上进一步加强力度实行总体控制,保证企业的及时上缴;采取教育、监管和法律惩罚相结合的综合方式加以改善支付环节现状。

2.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的风险控制对策

2008年金融危机带给我国社保基金巨额的损失,和我国社保基金成立运营时间尚短,缺乏经验有着一定的联系,虽然2004年我国股市的下跌令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比上年略有下降,并且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率,但这并没有引起管理者的重视。2008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一课,这就要求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制定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对策。从而利用这些对策从容应对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及接下来更长时间的资本市场考验。

(1)研判大势,从整体上回避系统性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有着突发性,但它逐渐深化的过程确是渐变的,这就给了我们发现和认识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机会。当对大势有了清晰准确的判断之后,社保基金应当采取更加科学灵活的资产管理和仓位控制策略,做到有效主动地规避系统性风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社保基金的强制性投资比例,这个比例在经济环境健康时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风险控制的力度就稍显偏弱,因为其规定的风险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明显偏高。这点我们可以从2003年到2008年的社保基金股市投资收益数据中得到印证。为了加强增值能力,2003年到2007年,我国社保基金逐渐增加了其投资组合结构中的高风险项目比例,其中2006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的50%都来自股票市场,社保基金投资资金总量的34%都是股票投资。2007年、008年股票投资的比例都与2006年基本持平,接近社保基金40%的股票持仓上限,2007年获得收益1453.5亿元,而2008年亏损393.72亿元。从这组数据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到,金融危机时一定不能配置过高的风险资产,其带来的亏损风险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笔者建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制定专门应对金融风险的强制性规定,当金融危机发生时,严格限制社保基金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上限,例如限制比例上限不超过10%,这一标准应当明显区别于正常经济环境下的40%,只有制定这样更加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强制性规定,才能从制度上加强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除了制度上总体控制外,社保基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际管理运营方面要做到审时度势,安全灵活的操作方式。由于在系统性风险下风险性资产发生亏损的概率要远大于取得收益的概率,因此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初期应当及时对风险资产进行减持甚至清仓,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巨额风险,不能一味的强调长线投资的理念,明确的风险来袭时及时止盈和止损是非常重要的。这点我国社保基金在2007年做的不错,从二季度开始逐季减仓,重仓持有的股票由年初的200多只减少到了年底的75只,锁定了大部分利润。金融危机的中期往往是危机朝纵深发展的阶段,也是危机最有杀伤力风险释放最猛烈的的阶段。这一时期股票市场往往处在个股普跌的加速下跌阶段,社保基金决不应贸然对其进行投资。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就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中期阶段,然而我国社保基金却在这一时期开始建仓并持续加仓,事实证明这一行为是武断、冒失的,不符合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原则。更理性的做法应当是继续耐心等待,等到了金融危机的后期,当风险经过较长时间的释放,风险资产经过大幅下跌产生了一定的安全边际时,在分批逐步建仓。此时社保基金可以考虑选择科学的投资组合和合理的仓位控制进行投资,虽然有可能产生短暂的浮亏,但当危机过后一般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金融危机的末期和经济复苏的初期往往是相互交叉重叠的,这就给判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社保基金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认真研判来发现经济周期的拐点,从宏观上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做到投资的有的放矢。

(2)分散投资,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马克维茨提出的均值一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可以保证有效的分散部分非系统性的外部风险。分散性投资是保证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性和合理收益性的最有效的工具。在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组合方面,除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采取强制性规定而进行的基金资金投向之外,社保基金的管理者会从市场和其自身情况出发,合理选取投资组合,从而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社保基金除了出于流动性要求配置一定的银行存款和国债外,还应积极配置其它多种资产,除了我国股票市场外,还可以参与开发资本市场具有潜力的金融衍生品投资,如信托产品、优质理财产品等,未来股指期货开通之后社保基金也应积极参与,它是被国外资本市场实践证明了的,对股票市场对冲风险和套期保值能起到良好作用的优秀金融衍生工具。社保基金还应加强海外投资,这也是社保基金多元化投资的需要。2009年8月份开始,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调整,市场上绝大多数股票表现低迷尤其是大盘权重股表现更是弱于大盘,这一调整持续到了2010年初。然而同期美股市场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走势,纳斯达克指数从9400点稳步攀升并越过了10000点大关。这充分说明可以将海外投资与国内投资整体进行配置,分散投资,分散风险。总之投资渠道越多,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能力便越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3)运用以CAPM、VAR为代表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

运用CAPM、VAR等技术对风险进行全程的跟踪度量,定量的研判风险的程度,使风险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可靠。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在社保基金的风险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量化、具体的度量方法给社保基金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更科学的过程,已被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实践证明是实用、安全、合理的。

第3篇

关键词:财务审核;医疗保险;应用;研究

一、医保财务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审核职能交叉,无法发挥监督合力作用对于医疗保险的审核监督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然而当前医保管理单位与外部监督部门之间未发挥联动作用,对于医疗保险的审核监督权限也没有明确划分和界定,因此常常出现职能重叠的现象,在审核手段和流程上也缺乏统一规划,由此导致对于医保的审核难以发挥应有效果。

(二)审核依据缺位当前有关城乡居民医保的审核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章程,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完善,对于医保的审核主要依靠医保部门、财政部门、审核部门等,但是对于审核的权责没有明确细化,加之医保规模增加迅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保管理单位的工作难度,不能仅仅依靠医保单位进行审核,同时也需要外部监督力量辅助。

(三)监督方式滞后1.回顾性监督当前对于医疗保险的监督多为事后监督,无法起到事前防范作用。部分医院采取的违规操作手段较为隐蔽,因此很难被事前发现,通过医保统筹系统监控也仅仅只能看到表象问题。以某医疗单位为例,利用医保大数据筛查发现异常,经多方查证发现一起套刷患者医保账户为妻子治疗的事件,同时还存在将不包含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的项目纳入医保进行支付的现象等,诸如此类现象造成了大量医保基金损失,通过事后监督能够追回的金额相对有限。2.支付方式不合理虽然当前相关部门在不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但是实际执行效果有限,仅仅是增加费用限制标准,实际上仍是按照以往的项目付费来结算,按项目收费对医疗机构来说方便管理,对患者来说,做了哪些项目、各项目都是多少钱,患者比较清楚,便于接受,但是按项目收费难以约束医疗行为,容易导致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等现象,不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另外,为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7〕55号),要求采取按病种支付的方式,以病种为计价单位向患者收取费用,实行“一价清”,但是由于按病种付费管理的病种相对有限,只有符合要求的病种才能采取按病种付费的方式,由此导致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四)审核对象存在违规风险在医疗保险审核过程中发现参保者道德风险和医保定点机构诱导风险需求是两大关键点。第一,参保人员缺乏诚信,不能自觉规范使用医保卡进行报销,一些参保人员违规套现,如一些人员冒用他人医保卡,或通过医保卡虚假诊疗、串换药品等,都使得医疗保险面临较大损失[1]。由于我国当前的医保系统尚未实现全面跨地域联网,一些参保人员利用信息漏洞多地大量购买药物,再进行私下交易。如某医保局通报的11起医保基金违规违法案例中,主要涉及非医保药品串换药品、超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服务、重复收取费用、盗用他人医保卡盗刷医保基金、非医保病种骗取医保基金、过度治疗等行为;又如某卫生所负责人何某某在村所医院信息系统内设置了29种药品和静脉滴注模板,根据患者就诊情况,将医保目录内药品、耗材和非医保目录药品、耗材往模板上药品串换,2019年1月1日至6月25日间,涉嫌诈骗医保基金共123760元。第二,存在医保定点机构诱导需求现象。部分医疗定点机构为其提供的服务设置收费标准,并允许获取额外收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医疗服务频次增加,进而导致医疗费异常攀升。部分公立医院为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采取以科室收入来衡量奖金额度的方式,由此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盲目趋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大处方、重复检查、过度诊疗等,更有甚者将医保基金用于支付自费项目,吃回扣,如此种种,不正当的欺诈医保费,不仅使得参保人员利益受损,还违背医保设置的本意。

二、影响医保财务审核的因素

(一)审核主体不完善对于医疗保险的审核并不能完全依靠某一部门,需要多部门协同发挥作用,共同审核医保基金运行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然而当前不同医疗保险审核监管主体之间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未建立共享的医疗保险审核体系,由此常常出现多头管理或者职能交错的情况,导致在审核工作过程中相互推诿,无法发挥监督的合力作用。部分审核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定期对医疗机构营业额增长情况进行事前审查,及时发现风险,而是接到举报之后才处理问题。

(二)制度失效为强化医保单位内部管理和约束,保障医保费安全运行,单位制定了《医保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办法》,具体涵盖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业务控制等三大部分,但是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未严格落实,由此造成制度失效。主要原因在于单位内控设置的内容更多停留在业务办理和业务规程方面,而财务方面内控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未有效落实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归口责任制管理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行为约束弱化;同时对于财务审核的权限多停留在平级之间,未对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约束。

(三)审核对象信息不对称审核对象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参保者和医保单位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医保单位难以全面获悉参保人员的情况,由此一些参保人员心存侥幸心理,利用医保单位尚未实现全国联网的局限性,在异地大量重复开药以骗取医保费。

三、加强医疗保险财务审核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信息化审核体系在信息化时代,医疗保险审核应逐步实现信息化,以提升审核效率和灵活性,可以引入智能化审核系统,实现电子化线上审核,改变传统的事后处理模式,以实现对医疗保险缴纳、审核报销、发放全过程的监督[2]。第一,应重视医保信息系统基础管理,可以将医保单位的信息中心与医疗单位的信息系统实现医保信息的同步传输,同时对医疗单位的药品库、诊疗库、医保管理库等信息要进一步完善。第二,加强对医疗单位药品的监督力度,医保单位应将药品采购、销售等环节产生的信息纳入信息管理中心,由医保单位进行全程监控,将审核关口前移。第三,升级信息管理中心系统功能,增加智能分析研判功能模块,系统自动识别和分析医疗机构日常诊疗过程中的病例、处方、医疗设备等情况,在发现异常后及时预警提示,以防范医疗机构违规行为。

(二)建立独立的审核机构医保单位应重视建立独立的审核部门,增强财务审核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强化审核。其中,事前环节,依托于医保经办单位的审核监控系统对医疗单位HIS系统中医生开给患者的处方或者医嘱等进行监控,在发现超出医保规则的处方后,系统同步分析并作出预警提示,由此严格控制处方中的不规范用药行为或者违规诊疗行为,通过源头把关提升医保经办单位对医保处方的审核效率。事中环节,作为各医疗单位医保科可以建立审核分析系统,定期对医院的处方数据进行智能审核分析,可以以单个医生、科室或全院为审核分析单元,在分析之后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全面的医保处方分析报告,以提升医保药品和收费项目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以满足医保经办单位的审核要求。事后环节,通过事后追溯统计系统对审核处理结果进行统计和查询,可以实现多维度查询,反馈违规患者信息、违规药物、违规金额等,一方面可以作为医疗单位追责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医保单位完善和优化医保体系提供参考。另外,通过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解读和熟悉有关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以及强化人员的职业责任感来提升医保监管部门综合素质,以此来保证医保费用缴纳、报销、发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三)完善医疗机构风险管控体系为防范医保风险,强化医保费监管,可以由医保经办单位、医疗机构风控部门、社会监督机构三方联合搭建风险管控体系。医院方面,应从源头把关,在患者挂号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核对信息,确保医保卡和身份证信息相符,信息不一致者不能办理挂号;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患者本人不方便办理,应要求代办人员提供相关证明和委托书,并由医院医保科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对于套保、骗保等参保人员,可拉入医保失信黑名单,各医院可以共享医保失信黑名单信息,以此净化医保环境,将医保费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3]。同时,应加强医保费的动态监测,可以通过建立分析模型设置风险评估的关键指标,如药物份额、自付比例、平均住院日、周内重复住院率等指标,将住院时间较长、医疗费高的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并跟进治疗过程,确保合理治疗,避免出现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的情况,同时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限制不符合病情的检查、用药;严厉禁止分解处方、分解住院等行为。作为医保医生,应重点关注参保患者的入院和出院指征,减少住院频次;门诊医生应严格按照规定收退费,避免违规收退费情况,以提升诊断准确性。

第4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 杠杆化 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5-017-06

杠杆是物理学概念,引申到经济学中,是“以一个小的资本,去撬动大的资产和利益”。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导致杠杆程度过高。危机爆发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规模被迫收缩,不得不去杠杆,又进一步引致信贷紧缩、企业投资减少、居民消费不振,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可见,杠杆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宏观经济中,不仅金融机构存在过度承担风险情况,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累积负债也会增加其资产负债杠杆程度。度量居民、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杠杆化程度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方法见表1。根据计价方法的不同,杠杆率(或杠杆倍数)可分为账面杠杆率(账面杠杆倍数)和市值杠杆率(市值杠杆倍数)。

一、 直接作用: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

金融体系整体杠杆程度过度,各种风险相互触发、相互推动,系统性风险积聚并形成的概率将成倍增加。

(一)复杂性增加

在资产证券化、衍生品及抵押品交易中,金融机构保证金及创新产品杠杆作用成倍放大了金融机构融资能力。保证金的杠杆作用,意味着金融机构只需有限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巨额交易。一旦市场剧烈动荡,金融机构无法轻易平仓或在平仓时遭受巨额损失,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金融衍生品等创新产品交易机制中,既存在内嵌式的又存在外源型的“杠杆”。多层次、混合工具、跨行业的杠杆设置方式,使杠杆放大效应呈几何倍数递增(见图1)。

杠杆程度越高,结构特征越多样,交易越复杂,风险越易通过交易对手直接敞口和继生性敞口传导,投资者、市场中介和监管者越难看清风险的集中程度,容易积聚重大的系统性风险。

(二)脆弱性放大

系统性风险往往来自系统中最脆弱机构和领域,并由系统内部的关联性传染、蔓延。当金融机构债务规模过大、资产负债表杠杆程度过度时,用于抵御风险的资本基础越薄弱;银行系统中脆弱性机构越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越弱。一旦出现触发事件,单个或多个机构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越大,金融市场功能被冲击破坏的概率越大,系统性风险隐患大为增加。

(三)顺周期性

金融机构杠杆比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变化正相关。部分资产价值依赖于当前市场价值,在经济高涨时资产价值高、杠杆率上升;经济低迷时,资产价值低、杠杆率下降。从而,杠杆化具有顺周期性。

杠杆的放大周期作用也可直接由风险价值的逆周期性体现出来。由于杠杆率与风险价值互为倒数,当杠杆值很高时,可度量的风险价值往往很低。高的杠杆率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加大,与资产回报的相关关系也相应增大。

二、放大路径:过度杠杆加深关联度,进一步放大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市场和体系的关联性体现在溢出效应和金融机构的外部性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过度杠杆不仅意味着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关联程度增加,也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之间关联程度加深。一旦系统性风险爆发,扩散及蔓延范围会放大。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增加杠杆程度,加深了与之相关的经济部门关联程度。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居民和企业从银行贷款,是居民和企业的负债,同时也表现为银行的资产。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贷款,是银行的负债,也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资产。

一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集中展示了该国的经济活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体现了其他国家负债;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贷款,体现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以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见表2)。

一方面,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及政府等杠杆程度越高,意味着存在交易关系、互为交易对手的经济部门关联程度越高,内在依赖性越强。另一方面,居民、企业、其他交易对手等客户杠杆程度越高,金融机构越难以监测和管理交易对手风险,防范交易对手风险压力越大。金融机构杠杆率越高,监管部门和最后贷款人防范系统性风险压力越大。

经济部门可通过调整自身资产负债情况增加或降低杠杆;不同经济部门去杠杆操作,会相应改变其他部门资产负债表。居民通过增加负债规模增加了杠杆程度,反之亦反;金融机构可通过增加利润留存比例、新增资本、降低资产和负债规模,或者降低资产的风险水平等去杠杆。极端情况下,违约和破产也可以称得上是降低负债水平、从而去杠杆的方式。

当资产价格出现急剧变化时,居民家庭和非金融企业可能并不立刻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与居民家庭和非金融公司相反,金融机构为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会迅速针对预期风险和资产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当资产价格剧烈下跌时,金融机构会被迫抛售资产获取更多的流动性。这些经济行为又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影响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状况。

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一度陷于困境,美联储和财政部实施一系列救助措施,帮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融资或举债。换言之,美联储通过增加自身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程度,帮助企业和居民去杠杆。

国与国、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借贷等行为,会影响各自资产负债表,从而改变杠杆状况。过去20年间,美元资本在全球大规模流动,金融创新和杠杆经营的理念随之传播。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及结构化的融资方式助推资产升值,在当时又推动了实体经济增长。此外,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和各国间利率政策差异,华尔街向欧洲等其他区域输送资金时进一步要求高于本国贷款利率的资金回报率,因此,美元资本输出的同时,高杠杆经营也被同时传导扩大了。

随着关联程度的加深,一旦系统性风险爆发,风险沿着交易产品等渠道不断传递和扩散,波及不同经济部门,最后冲击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并由一国、一个区域蔓延到全球,放大了系统性风险的破坏力。

此外,从杠杆或去杠杆的方式或影响看,可以是经济部门主动或正向的运作或操作,也可能是被动操作,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同影响。如美国金融机构1990年3季度到1995年4季度的去杠杆化和非金融公司1990年2季度到2006年3季度的去杠杆化,都发生在宏观经济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之下(杨金梅,2009)。由于利润快速积累,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公司的去杠杆表现为资本增速高于负债增速,且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均有扩张,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都有增加,因此对宏观经济产生正面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不良资产侵蚀资本,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规模被迫下降,不得不去杠杆,引致资产价格下跌、银行信贷减少、企业投资下降、居民消费萎缩、失业人数上升,对该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视角:美国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

与历史上美国各私人部门往往分别去杠杆不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所有私人部门均被迫去杠杆,并且金融机构的去杠杆操作与居民、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操作相互影响相互强化。这一过程正如Irving Fisher(1933)描述的“债务型通缩”(debt deflation)。

概括来看,危机后去杠杆化呈现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产品去杠杆化。2006年美国房地产价格开始下降、房贷违约率上升,其影响首先体现在各种建立在次级按揭房贷基础上的衍生品价格大幅下跌,种类繁多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泡沫纷纷破裂。

第二阶段:金融机构去杠杆操作。由于金融机构投资衍生产品形成巨大损失,面临流动性困难,被迫减记不良资产并大幅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暴露,从而降低杠杆程度。

第三阶段:作为消费者或投资者的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去杠杆操作。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导致信贷成本大幅上升、借贷条件变得异常苛刻,而资产价格下跌又降低了企业和居民抵押品的价值,企业和居民融资受限,不得不去杠杆。

第四阶段:不同经济部门去杠杆相互强化。居民去杠杆导致居民减少消费支出,投资者出售资产,加剧了各类资产(如房地产)价格的缩水并产生负财富效应,这使以英美家庭部门为代表的消费者减少举债或提高储蓄率来增加净储蓄,缓冲家庭财富萎缩。企业的销售受到影响,也被迫去杠杆操作。企业销售和生产的下降导致企业减少股息发放、降低生产规模、减少工人工资和劳工雇用,从而减少居民的收入,进一步促进居民去杠杆。

第五阶段:企业和居民的去杠杆操作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基本面恶化的速度和程度,从而加剧了金融机构利润的下降以及各类资产价格的下跌,反过来强化了金融机构去杠杆。

第六阶段:全球经济去杠杆。面临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方案。实现政策效果的需要增加政府主导的支出规模,为减少经济刺激计划效应因进口“漏出”本国经济系统,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加尽量用于购买本国制造的产品,否则,也不能使本国经济受益。客观地讲,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动员本国财政资源刺激经济,并相互博弈,出现了全球经济的去杠杆化。这种情况历史上曾反复出现。1929年至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斯木特―霍利关税法案》率先将2万种进口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引发各国跟随效应和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每个国家都试图将自己与外部危机隔绝开来,结果反而加剧了危机在全球蔓延的速度和程度,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2007年6月末,美国次贷危机越演越烈,作为“市场终极信用机构”美国美联储、财政部等采取多种方式救市,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帮助金融机构去杠杆。以华尔街五大投行并购、倒闭、转型为标志,高杠杆业务开始退潮。这一过程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2007年6月底,美联储资产总规模为8993亿美元,资产负债表非常简洁。在资产方,87.9%资产为美联储持有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在负债方,90%负债为流通中的货币。随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急速膨胀。截至2009年末,美联储总资产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2375亿美元,两年半内增长了2.49倍。

(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新资产项目显著增多、金额巨大

第一,2009年1月新设“按揭贷款支持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收购的由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担保的按揭贷款支持债券。该收购计划于2008年11月公布。计划收购5000亿美元的按揭贷款支持债券(占该市场总量的1/9),用以提高该市场的流动性,压低市场利率,从而稳定长期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重振楼市,促进美国经济复苏。2009年末,该项目余额为9096亿美元,占资产方余额的40.7%。

第二,2007年12月新设“定期拍卖信贷”(Term Auction Credit)项目,用于反映通过定期拍卖便利机制(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投放信贷情况。2007年12月美联储推出定期拍卖便利(TAF)机制,允许存款类金融机构使用更广泛的抵押品,通过拍卖机制获得美联储的短期贷款。该项目属短期项目,是流动性投放的重要工具。2009年末余额已逐步减至759亿美元,占资产方余额的3.4%。

第三,2008年6月新设“所持Maiden Lane LLC(Ⅰ―Ⅲ)资产净额”(Net Portfolio Holdings of Maiden Lane LLC Ⅰ―Ⅲ)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持有Maiden Lane公司资产净额。Maiden Lane公司成立用以救助贝尔斯登等公司。该项目2009年末余额为648亿美元,在资产方占比2.3%。

第四,2009年3月新设“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ies)项目,反映美联储通过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机制(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ies, TALF)向资产支持证券持有者发放的信贷情况。TALF计划旨在向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者以其证券作为抵押品发放贷款,这些抵押品范围比较宽泛,包括学生贷款、消费类贷款和小企业贷款支持的证券,从而提振消费者贷款。此项目在2009年3月25日首次出现时余额为6.71亿美元,到2009年末已提高至476亿美元,在资产方占比2.1%。

第五,2008年12月新设“向AIG贷款”(Credit Extended to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向AIG贷款余额。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政府四次对AIG施以援手,美联储给予贷款支持。该项目目前余额为207.7亿美元,在资产方占比0.9%。

第六,2008年6月新设“所持LLC的商业票据融资便利净额”(Net Portfolio holding of 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 LLC)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通过商业票据融资便利(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 CPFF)机制面向商业票据发行者发放信贷的情况。

根据该机制,美联储设立一个特殊目的机构(SPV),来向票据发行者购买无担保商业票据和资产担保商业票据,这意味着美联储可以绕开金融机构直接对工商企业实施融资支持。该项目一度高达近2000亿美元,2009年末余额为140亿美元,在资产方占比为0.6%。

第七,2008年3月新设 “一级交易商信贷” (Primary Dealer and Other Broker-dealer Credit)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通过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机制(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 PDCF)向一级交易商发放的信贷。一级交易商提供合格的抵押品,以再贴现利率可从美联储获得隔夜拆借资金。通过这一机制发放的信贷,在2008年10月达到最高值1476亿美元之后一直下降,至2009年末已降为0,表明一级交易商资金紧张的局面已有所缓解。

第八,2008年9月新设“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Liquidity Facility)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通过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机制(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Liquidity Facility, AMLF)向存款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发放信贷情况。AMLF旨在为存款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购买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提供资金。通过AMLF机制发放的信贷在2008年10月达到最高值1458亿美元之后一直下降,2009年末已降为0,说明货币市场基金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已得缓解。

上述工具都超越了传统中央银行职责,体现了美联储向金融机构及市场提供最终储备的积极态度。与此同时,美联储原有资产项目如“持有财政部债券”等金额基本持平微有下降,从2007年6月底的7904亿美元,减至2009年末的7765.8亿美元,减持1.7%,在资产方占比为34.7%。

(二)美联储负债方增长较快

首先,“流通中的货币”(Currency in Circulation)余额较快增长,由2007年6月的8097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末的9296亿美元,增长了14.8%。

其次,新增“美国财政部补充存款账户”(U.S. Treasury,supplementary financial account),以反映增发国债筹措的资金。2008年9月美联储与财政部达成协议,由美国财政部通过增发国债将筹措到的资金转入财政部在美联储新设立的“补充存款账户”中,为美联储提供了资金来源。

2009年末,美国财政部在美联储的存款(一般存款账户加补充存款账户, U.S. Treasury, general account and U.S. Treasury, supplementary financingaccount)共计1299.5亿美元,占负债方的比重从2007年6月的0.5%上升到2009年末的5.8%。

截至2009年末,美国国债已达12万亿元,相当于美国年GDP的90%强。此外,根据2010年3月10日美国财政部预算报告,至2010年2月美国政府已连续第17个月出现预算赤字,赤字规模再创记录达2209.1亿美元;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达1.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0.6%。大量增发、政府巨额财政赤字等因素影响了美国国债价格。2009年,美国国债是全球表现最差的债券,综合价格下跌3.7%,创下自1978年以来最大跌幅。

最后,准备金余额(Reserve Balance with Federal Reserve Banks)迅猛增加。从2007年6月的72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末的10693亿美元,增长了约149倍,在负债方的占比从0.8%上升到48.9%。以往,商业银行缴存美联储的准备金并不付息。2008年10月《问题资产救助计划》通过的最初几周,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备付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了不同的息率,后又统一了两种准备金付息率。2009年末,美联储支付的准备金利率为0.25%。缺乏放贷动力的银行甚至愿意在美联储账户上保留高额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以获取无风险利息收益。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美联储筹集、运用资金的路线图,即财政部将增发国债筹集到的资金存入美联储,美联储采用各种创新工具投放到市场,金融机构则将得到的流动性通过超额储备的方式存回美联储。

由于美联储的特殊性,以调整后的总资产/核心资本测算,截至2009年末美联储的杠杆倍数为42.9倍,大大高于2007年6月的17.3倍。

美联储快速膨胀了自身资产负债规模,过度扩张杠杆,一方面保持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保护了银行业信贷投放能力,帮助恢复金融体系理性杠杆程度;另一方面,超越了传统中央银行职能,直接为工商企业、住房、助学等重点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它们减轻负债压力,从而去杠杆。

从政策实施难度看,“联储引导、市场紧随”的方式,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负债压力移向美联储,使其承担了巨大风险。一旦美联储高度膨胀资产负债后仍“救市失败”,有可能彻底击垮市场信心,而这将是美联储无法承受的近乎无限大的成本。

从政策效应分析,短期看,在危机时机,美联储膨胀资产负债表对推动美国房地产证券化市场等金融市场、紧急救助金融机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化解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隐患。长期看,美联储过度杠杆酝酿着更大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危机不会永远持续,当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退,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步稳定后,美联储若不能正确选择反向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时机、力度和方式,平稳实现自身去杠杆,可能会产生比此次危机冲击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不能简单、割裂、孤立地看待金融机构杠杆程度的增减变化,应以全面、整体的观念,深入分析不同经济部门的杠杆变化趋势和程度,监测和评估脆弱性领域,研判系统性风险积聚的时空区间和可能触发因素。

四、启示与思考

由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关联度不断增加,还需从宏观视角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体系、企业等杠杆程度的监测及引导。

一是加强对企业和居民部门负债水平和杠杆程度的统计监测。政府、企业、居民、金融体系保持健康的负债水平和杠杆程度对整体经济健康运转意义重大。

金融体系信息化发展相对最完备。政府宏观财务体系较以往更具开放性。投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信息化程度较高。上市公司数据披露较为规范。发生过金融业务的企业、居民、重点行业等资产负债情况可以通过金融体系加以了解。

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应加快推进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1]),形成“数出一门、资料共享”的统一会计信息平台,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监管部门等有关各方的需要,为进一步引导各经济部门保持合理的负债程度及杠杆水平奠定基础。

二是对主要金融行业设置内嵌式杠杆监管机制,统一加强银行、证券等行业杠杆程度宏观审慎监管与企业与居民家庭不同,金融部门杠杆和去杠杆操作更加主动、灵敏。因此,应推进对金融机构杠杆累积因素敏感性分析,科学测算确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合理的整体杠杆区间,适时遏制经济扩张时期主要金融行业过度负债,制定合理适当的杠杆水平行业监管标准,有效防止金融行业资产规模过度扩张和过度承担风险,控制系统性风险。为有效补充资本监管工具,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已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作为审慎监管新的重要工具,进一步增强了系统性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由于风险传递加速,还需进一步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企业、母子公司等并表杠杆程度的宏观审慎监管。

三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建立整个社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平衡,健康、合理、适度的杠杆基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把社会整体负债情况,包括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金融部门、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居民家庭部门等杠杆结构及其平衡情况纳入宏观监测的内容。推动各经济部门的杠杆程度评估更好地支持金融体系层面的杠杆程度监测与评估。引导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平衡,推动各经济部门负债程度和杠杆水平维持在健康、合理、适度的区间。

四是加强宏观部门杠杆操作规模及方向有效性监管。宏观经济部门调整资产负债情况,具有再杠杆或再去杠杆意义,影响银行及企业杠杆情况。宏观经济部门应当在金融体系层面和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层面进一步推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研究开发。把握金融部门、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地方政府(如地方融资平台)等杠杆扩张特点,创新调控政策工具集,及时、定向、主动引导重点领域杠杆程度,减少市场泡沫。

五是加强对其他国家杠杆操作影响跟踪研究。需深入研究美国中央银行、财政部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创新工具以及美联储资产负债过度膨胀的情况。创新工具的设计和应用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和相关资产的流动性、货币市场或特定金融产品市场稳定。不同政策工具的目标对象、有效时机、提供资金量、运作方式对金融体系去杠杆作用各有不同,不仅影响着当前的危机走向,影响着美元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也会对未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加强跟踪研究。

注:

[1]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简称,即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科技和报告术语的结合体。其原型为XFRML,是一项由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99年发起的计划,旨在提供一个以XML为基础的全球企业信息供应链,方便使用者取得、交换、分析。我国财政部等部委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中国地区组织执行委员,从2006年起,力争用5-10年努力,建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

参考文献:

1.Archarya,Viral, 2009.“A Theory of Systemic Risk and Design of Prudential Bank Regulation”,CEPR Discussion Paper No.7146,London: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2.Armstrong, J., E. BordeleauLabrecque, A. Crawford and C. Graham, 2009.“The Role of Regulatory Limits on Leverage: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Bank of Canada.

3.De Larosière, J., L. Balcerowicz, O. Issing, R. Masera, C. Carthy, L. Nyberg,,and J. Pérez Onno Ruding, 2009.“The High-level Group on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the EU”, Brussels.

4.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9.“Lesson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for Futur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and for Liquidity Management”, Prepared by the Monetary and Capital Markets Department.

5.Panetta, F. and P. Angelini, et al., 2009.“Financial sector pro-cyclicality: Lessons from crisis”, Occasional Paper No.44, Bank of Italy.

6.Wellink, N., 2009.“The Importance of Banking Supervision in Financial Stability”,BIS Press Releases.

7.Tarashev, N., C. Borio and K.Tsatsaronis,2009.“Allocating Systemic Risk to Individual Institutions: Methodology and Policy Applications”, BIS Working Papers.

8.[马来西亚]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