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杨朔散文

杨朔散文

时间:2022-04-05 16:1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杨朔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杨朔散文

第1篇

我是个很有些学院情结的人,当作家并不觉得有什么荣耀,如果说是某名校的大教授,学有所成货真价实,这个才是非常牛B。虽然上大学时经常逃课,我本质上还是很爱读书,并且学习用功。常跟当上博导的朋友们聊天,说自己不够用功,他们很当真,不以为然,说这个用不着太谦虚,在今天在当下,一个还能觉得自己不用功的人,基本上已经算是很用功了。

有位花十万大洋做征婚广告的美女喜欢文学,评点当代作家,旗帜鲜明地表示,喜欢苏童,不喜欢叶兆言。她讨厌我的理由,是叶某人只知道刻苦用功,没什么才气。因此,尽管一直觉得自己还不够,起码别人看来,在教授博导深邃和美女清纯的目光里,我就算用功。

大学三年级时,学年论文是《杨朔散文的告别》,洋洋洒洒一万八千字,自觉不错,写得也很努力。辅导老师是杨朔的粉丝,他泪汪汪地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这位老师很真诚,不说你有什么不对,只说你知道不知道,你让一个热爱杨朔的人感情上受不了。我觉得十分抱歉,也许太不喜欢杨朔的缘故,自己的用词难免刻薄,可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怎么可以让老师不快乐呢。

当时读书有规定,本学期课程全优,下学期可多选修一到两门课,为早日拿满学分,我千方百计地混全优。说起来惭愧,居然是班上最先拿满学分的几人之一。这么做,是希望四年级时不用再修学分,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譬如写毕业论文。毫无疑问,辅导老师有所鼓励的话,我很可能把关于杨朔的论文继续写下去,很可能就成为一本书。好歹我也是个有野心的学生,可别小看了学年论文,后来读研究生时的恩师叶子铭先生,当年就是凭借研究茅盾的学年论文一举成名。

都说写论文和写小说不能两全,在我看来差不多。写什么都是写,都得用心写好。所在学校当时有规定,可以用创作代替毕业论文,也就是说,你写篇小说就OK了。真有些荒唐,那时候我已写了不少小说,这政策等于白送钱给人。

我还是很犹豫,内心深处,总觉得小说代替论文,难免野路子野狐禅,我本江湖上的名门正派,如何能干这勾当。前面说过,我有学院情结,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指导老师不换,非要去跟人家的粉丝较劲,显然不够明智。因此权宜之计,实用主义占了上风,冒冒失失用一部中篇小说充当毕业论文,如今回想,仍然觉得丢人,这叫什么事呀。

摘自《济南时报》2010.10.25

第2篇

关键词:散文 大学语文教学 鉴赏

散文作为以“情”为中心展开的文体,独具这一说教功能。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更能引领充满朝气的新一代走向光明的生活。那么如何更好地读懂散文,本文将谈一谈散文的鉴赏方法,望能为语文教学出一点力。

一.散文的概念和起源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二.散文鉴赏方法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散文,主要是指文学散文。谈到的鉴赏方法也主要是我们教学中常接触到的文学散文的鉴赏方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仔细体味里面所饱含的作者的情感。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抓住“文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乃至一景一物。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地阅读,慢慢地思索,才可以察觉。因此,凡是有“文眼”的散文我们可以以此为线索去鉴赏散文。

2.读散文要善于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情的叙述,对某种事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使之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有的思想比较集中,情感比较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讳,这就要需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如何才能使得我们透过丰富的材料和内容从而抓住文章的主旨呢?这就必须先清理作品的材料,把握文章的结构和线索。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的表达技巧,体会散文的情感,领会文章的神韵。

散文中表现手法很多,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另外,散文重在抒情,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灵活,或是托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将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其中寓情于物、景中间接抒感的居多,因此,我们要具体感受到其中所寄寓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就需要对作者精心刻画的事物作深入体会,把握文章的主旨。

4.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风格很多。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清新明快、亲切感人,生动凝练,自由灵活。要体会散文语言的优美,需要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反复体味,随处玩味佳语美句的妙处,从中领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不同的散文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自然淳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这些语句朴素无华,简单的语言中吐露出作者对当年的怀念。有的幽怨而无奈如:《匆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一字一句中流露着作者对时间匆匆而过的无奈,充满着幽怨与叹息。这些不同风格的语言,我们只有在默读、精读中慢慢品味、欣赏,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精髓,汲取文章的精华。

第3篇

一、散文缺乏乡土特色

吴光辉说,当前散文缺乏乡土特色的原因之一是城市的雷同化。散文作家远离乡土进城生活,中国城市建设的概念化雷同,到处是钢筋、水泥,把历史底层的东西采光化,作家对当下城市生活缺乏独特的发现与感悟。二是乡土意识淡漠。作家离开了故乡,对乡情就渐渐地淡漠了,对农村生活就淡化了,作品里那种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少了。而散文的创作特色,主要包括散文的乡土特色、意象特色、情感表达特色,以及语言特色等等。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是否能够成为好散文的关键,是散文作家长期形成的创作风格。追求散文的创作特色,是一位散文作家一生的追求目标。所以,要挽救散文的“乡土特色”。三是散文的乡土气息要通过作家的乡土情结去表达,散文的乡土气息的灵魂则是作家的乡土情结。一方面始终把发掘和放大历史文化、乡土民俗中的悲情因素,作为散文创作坚持不懈的追求目标,另一方面又力图避免没有根植现实生活、无病式的“虚情感”,从而努力形成“废黄河历史民俗文化系列散文”十分显著的区域特性。散文一直在尝试着表达地域文化的特色。近些年,我一直在呼吁,我们的文学创作一定要从我们的脚下出发,关注我们的地域文化。读者的欣赏习惯往往也偏重于乡土散文。四是散文缺素材。投机取巧,看书、找历史资料,乡土的东西太少了,现在,文学界都在强调写乡土文学,举办各类乡土小说、乡土散文大赛,就是在唤起作家的乡土意识。

二、散文缺乏大众意识

吴光辉感慨地说,文学是社会的产物,文学必须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散文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楚辞汉赋、唐宋散文都是社会的选择。中国散文的历史要比小说长得多,这是值得我们散文作家们自豪的地方。但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到唐宋时的古文运动,他们的传统精髓是“文以载道”,就是承载社会责任,就是对那些不合“道”的事物进行批判抨击,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而,现在中国的许多散文滋长起一些令人担忧的东西,现在许多刊物发表的散文作品大多是那些脱离大众、脱离社会去纯粹写个人情感,要么怀旧闲适,要么歌功颂德,要么表现自我,要么临摹历史,把我国散文的优良传统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们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许多散文作家已经失去了批判的力量,从而造成深度批判、深刻思考的具有忧患意识、大众性散文作品意识。

三、散文缺乏文本意识

吴光辉认真分析了中国散文的现状,当下的散文创作数量很多,但真正称得上精品力作的恐怕为数极少,主要还是散文写作者们的创作思维存在着某种传统定势。归纳起来,一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根深蒂固。文以载道、以小见大、形散神聚、短小精悍等创作思维,仍然束缚着今人的散文创作思路;二是建国初期“杨朔模式”的影响久远。三是新时期至近十多年来,我国散文创作出现了两种倾向:所谓“大散文”的功绩突出的同时,也有明显的不足。堆砌史料,缺乏生命感悟;所谓“新散文”作家在散文文体创新上有了新的成果,但这批散文要么只注重写法创新,要么表现个人情调,要么游离社会时代。在我国散文创作发展的这种背景之下,提出散文创作的新思维,确实非常必要,切中了当前我国散文创作存在的主要症结。最终导致散文文本在理解与实践上的另一个极端:散文缺乏社会照应,形成所谓的“三缺”。一是“缺钙”,散文体内缺钙,造成散文的骨骼发育不良,造成小家之气;二是“缺氧”,散文作者头脑里缺少丰厚的思想氧分,所以只能发表一些小感想、小哲理,造成思想贫乏、内容肤浅;三是“缺铁”,散文缺少铮铮铁骨,缺少敢于与权贵与落后抗争的批判精神,只能写那些逃避社会现实的私人情绪。我们并不是一味否定小格局散文、小情趣散文,也不是一味肯定所谓大散文,而是就我国散文创作的总体态势而言,存在“三缺”实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个人认为造成“三缺”的根本原因是对散文文本意识与生命体验的一种极端的理解。

四、散文缺乏真情感

散文情感必须表现真我,这样才能打动广大读者。但是,我国散文家往往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伪装起来,并且给读者造成一种真实情感的假象——这就是伪真我。从我国许多古代散文名篇,一直到当下的许多名家散文,我们读不出散文家的真情实感。我国的散文家将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然后虎起面孔去教育读者。

五、散文缺乏真实感

吴光辉分析说,现在的散文作家缺乏散文的合理想象,新散文引进了虚构的元素,是否是对传统散文、对散文这个文种的颠覆呢?这个文种会不会因此而消失呢?这是个大问题。读现在的散文,感觉虚构的东西在增加,当然,思想的东西、深邃的东西也在增加。散文的本质性要素是“真实”,散文作者直接介入文本,读者读它,是怀着真实的心态去读的,读小说是虚构的愉悦,读散文是真实的愉悦,这一点恐怕要坚守。至于有些非散文,被读者当作散文来读,属于文本在传播中的异化问题,二者不应该混为一谈。我认为,散文最大的变化,还是过去强调的所谓 “神散形不散”、“真实和虚构”等等,现在都不成其为问题了,散文真正回归到了精神气韵的层面上来,不再是一种伪装或拔高。

第4篇

一.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思维飞翔的一对翅膀。优秀的散文,作者在创作时就融入了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因此阅读散文时读者必然要跟随作者的思路,顺着联想和想象的轨迹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由白杨树想到北方的农民;朱自清《绿》中由梅雨潭的绿想到“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波”;老舍《济南的冬天》中由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城好像被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想到“济南冬天的人们面上是含笑的”。

没有联想想象,就没有创造和再生。即使有人没去过桂林,但读完杨朔《画山绣水》这篇课文后,脑海里也会出现一幅幅桂林山水的图画:漓江的水是那样的静,那样的清,那样的绿;桂林的山是那样的奇,那样的秀,那样的险,仿佛身临其境。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范仲淹就不能依《洞庭晚秋图》挥洒出名篇《岳阳楼记》,李白就不能表达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就不能抒发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豪情,郭沫若就不能描绘出“天上的街市”的美好。散文中的境外之境、意外之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方能领悟其妙处。

如贾平凹的《月迹》写得虚虚实实,掩掩映映,娇美灵动,神奇美妙。镜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给人以空灵之感。阅读品味中学生要能调动自己的联想,将视觉形象通过嗅觉、触觉等多感官地加入变成可闻可触可感的现实存在,这样才能达到月我同一、文我一体、境我融合的忘我境界。再如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描绘了一个梦想中的“蓝色的、光明的、充满着青春与幸福”的理想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仙岛隆起的岸上飘来醉人的芳香;一些岛上像下雨似的朝我们身上飘洒白玫瑰花和铃兰花;另一些岛上忽然飞起一群五彩缤纷的长翼的鸟儿。”这个理想中美丽的王国似梦似幻,文字所描绘的景和境,犹如“世外桃源”般虚无缥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梦境”想的越美就越能体会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情感。散文的文字或许是直白的、写景也是直观的,但文字背后的鸟语花香却需要师生共同在沉浸的氛围中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进入佳境。

二.创设情境,营造意境

散文是审美的艺术,要让学生领略散文的美,就必须创设审美的情境,营造审美的意境,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创设阅读情境可以从精心地设计导入情境和问题情境入手,吸引学生快速沉入文本。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要创设导入情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一位老师在教授《紫藤萝瀑布》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今天在这个微冷的天气里我走过来,一路上还是看到有花,我就在想,其实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里都有花。花就是一种陪伴,一种熏陶,一种装点,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看花。这样的设计极好地创设了一个美的课堂情境,从“花语”导入拉近了与90后学生喜欢追求新鲜时尚的距离,极大地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为语文的情境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传统的语文教学,单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课文里的诗情画意很难表达出来,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在语文课堂中将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融为一体,学生能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听到声情并茂的录音,欣赏品味优美的词句,视听感官要求得到极大满足,情绪受到感染,求知欲得到彻底激发,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诱发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三.与作者共情,发内心共鸣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上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上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散文教学更是主情的艺术,要想在教学中达到与作者共情的佳境,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教师就得做个有“情”人。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中说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要使教材中美的形象深入学生的灵魂,激感的共振,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激情再现丰满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果缺乏激情,语文课堂将会变得苍白无力:学《岳阳楼记》,学生领会不了那震撼人心的豁达情怀;学《背影》,学生体味不出那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学《藤野先生》,学生感受不到那感人肺腑的师生情谊、爱国热忱。“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激情燃烧。

情感是富于感染性的,而学生的情感是很易被感染的。赞许的目光会给学生以鼓励;慈祥的目光会给学生以温暖;热烈的目光会给学生以信心……师情木木,则学生昏昏欲睡;师情昂扬,则学生群情激昂。因此,教师注重对自身情感的调整和开拓,通过自己的神态、语言、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带领学生去品味散文的意境情韵,达到驭情无痕的境地。

教师还应在精彩处善于煽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情感一旦被点燃,便如火山欲发,江河欲下。当与欧阳修“山肴野蔌、觥筹交错”同乐时,欢乐得眉开眼笑;当看到口技表演者“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时,惊疑得瞠目结舌;当得知“蒋氏大戚”,不愿恢复缴税时,困惑得目光迷离;当随着谢大光“深夜听泉,流过心田”时,入神得目不转睛……散文阅读的课堂要想唤起学生的共情,达到内心共鸣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心中先有“情”,学生才能在“情”的感化下被文字感动。

散文是流淌着的文字,散文教学是蕴含生命活力的,这样的活力不能被教师的“灌输”所淹没,要让学生从“无我”的阅读状态进入“有我”的阅读佳境,联想想象、情境意境、共情共鸣是课堂教学中可尝试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散文教学,可激活散文中每一个充满活力的细胞,学生可尽情去点击自己的那份独特感受,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呼吸的是自由清新的空气,语文课堂也将会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胡道明.滴水瓣花总关情——谈初中散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年第9期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 散文理论批评 建构 缺陷 优势

一、新时期散文批评理论建构存在明显缺陷

新时期散文批评理论建构之所以存在明显缺陷,既有着历史的原因,也有着时代的影响。自20世纪初期至“”时期,散文批评理论的发展较为缓慢。新时期以来,散文批评理论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一方面,由于积弊未改,新时期的散文批评研究仍然保留着前两个时期松散性、政治性的特征,其批评理论的建构表现出积弊未改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散文批评理论建构有着较强的原创性,其成果“生产”的难度相对较大,因而新时期散文批评理论建构仍存在明显的欠缺,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批评成果的不足。新时期的批评理论仍然较多地侧重于对作家作品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整合。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与散文本身所强调的闲适、自由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是正如前面所说,对“现代性”话语的承载能力较弱,散文与小说、诗歌相比较,后者更能清晰而又明确地承载反帝反封建、民主科学、自由等“现代性”话语,而散文则侧重于对内心闲适、性灵的抒发,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散文批评也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被忽视和冷落。三是与快节奏下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也有着密切联系,批评家们往往去选择一些理论积淀深厚、较为宏大而又易出成果的批评点,而研究基础薄弱、体系性相对较差的散文批评则往往被抛之脑后。

二是理论自身的薄弱。新时期以来的散文批评理论仍然处于平面化、简单化的初级阶段。形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散文文体本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其文体的难以把握增加了理论建构的难度;二是从五四开始,便不乏贬低散文的声音,如冰心、等作家都认为散文仅仅处于文学创作者所必练的基本功的阶段,是层次较低的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理论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使得散文理论的地位被降低;三是新时期散文研究的理论成果往往集中在少数理论家身上,这些理论家多数已经高龄,而年轻一代的理论家由于经验、学养的不足,还未能真正茁壮起来。因此散文批评理论一直固守在传统的散文批评的思维模式内,缺乏对新的美学范式、新的研究方法的挖掘和创新,因而进一步使得散文理论薄弱、无力。

三是批评话语的贫瘠。对散文批评理论的研究,没有形成严谨、统一的批评话语,研究者们往往是自成一家、各执一词,缺乏对于批评话语的整体建构。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散文创作的良莠不齐导致了很难形成统一的批评标准,因而批评话语也很难建构。相较于其他批评文体,其专属性的批评话语还是相当匮乏的;二是古代散文批评话语已经很难在现代散文批评中运用。近代以来,社会思潮的突变、西方批评话语的强势进攻,传统的散文批评话语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散文的内涵。另外,很多学者致力于大量的借鉴其他文体研究的批评话语,然而这种缺乏创新精神的借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从‘叙事学’、‘精神分析’、‘生命本体’、‘文化本位’、‘人格主体’以及‘陌生化’等角度来深化散文研究是有益处的,但进行散文理论的建构则有些‘隔’和‘远’,因为它们是属于文学的公共话语和资源,并非散文的‘专利’。”①三是西方理论话语的遮蔽,“五四”以后大量的西方理论话语进入中国,相较于小说、诗歌,土生土长的散文批评理论很难吸收外来的话语,而在这个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的时代,对散文理论的不屑一顾便造成了其批评理论发展的相对薄弱和批评话语的贫瘠。

二、新时期散文批评理论建构也具有自身的优势

新时期散文批评理论的建构虽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也有很大的优势,不论是散文文体自身的特征,还是散文理论的基础与资源,其中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一)散文文体自身的优势

一是散文文体的自由、灵活与轻便使散文展现出繁荣景象,这为散文批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作为四大文体之一的散文,其创作一直都非常繁荣。到近现代,也不乏灿烂辉煌的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开创的美文、鲁迅的杂文、林语堂的小品文,五六十年代以杨朔、刘白羽、秦牧为代表创作的散文,八九十年代以余秋雨、贾平凹为代表的创作的文化散文、大散文等,这都表明了散文创作的繁荣。理论生于实践,正是由于散文创作这片深厚而肥沃的土壤,给散文批评理论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是散文作为一种“心灵文体”,其在创作的过程中侧重于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灵模式”的散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具有代表性的有叶梦的“新潮散文”对意识流、内心独白表现手法的运用,张承志《绿风土》、《芳草野草》等作品中“曝光”式的心灵抒写,以及以史铁生为代表的侧重于对生命体验的抒写。散文创作不以情节性为主要特征,而是侧重贴近心灵、贴近人生的本真,一方面能真实而深刻地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另一方面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深入到读者的心灵中去。

三是散文具有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批评理论发展的可持续性。散文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对“散文”文体的界定上。以刘锡庆为代表的批评家主张“净化说”,“散文的过‘宽’过‘大’,难以进行审美规范,是散文一直未能弃‘类’成‘体’的重要原因。这是散文发展迟缓的症结,是散文的大不幸”。而林非则反对“散文净化说”,主张广义和侠义散文兼论,强调散文的范畴应当广泛,应当广、狭并茂。面对以上两种观点,李晓虹认为,既不能将散文文体定限得过于死板,同时应当一定程度上净化文体意识。散文文体的不确定性及其争论,为散文理论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二)新时期散文理论自身的建构优势

新时期散文理论自身有着诸多的优势,这主要是受到散文自身发展传统的影响。作为中国四大问题之一的散文,在研究起点、研究队伍以及自身的本土特色上都有着其他问题理论研究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是有着较早的研究起点。20世纪初,小说、诗歌的批评理论还比较薄弱的时候,散文批评理论的研究已经热闹非凡,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厚。代表性的著作有傅延年的《怎样做白话文》、周作人的《美文》以及鲁迅在译著《出了象牙之塔》中对“Essay”文体的介绍等等,都表现出20世纪初期散文理论研究的繁荣景象。

二是在研究队伍上也有良好的基础。早期的散文理论研究者往往都是学术水平较高、理论积淀较为深厚的大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散文理论研究在整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如1917年刘半农的“文学的散文”观念;1918年傅延年将散文与小说、诗歌、戏曲并提,归为四大文体;周作人首次提出了美文概念等。强有力的研究队伍为散文批评的概念范畴的形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不仅真切地反映出了散文本身内在的规律性,同时也为散文批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

三是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散文的本土特色决定了散文批评理论的本土特色:首先,散文是一种本土化的文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学中最重要的文体之一,它发端于中国,生长于中国,相较于小说、诗歌等更富有民族特色,正如汪曾祺所说:“中国散文在世界上是独特的。”②其次,在体现本土特色与本土价值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散文批评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方法和话语的同时,在弘扬文学的审美性、语言的隽永以及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再次,既有的散文批评理论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新时期以来在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的学术氛围下,不少理论研究者掉进了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而散文理论研究坚守了本土特色,这不仅表现出了散文批评理论的特色所在,同时对其他文体批评的本土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散文批评理论建构拥有可供借鉴的丰富资源

相对散文来说,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的批评理论已经成熟化、系统化。“五四”以后,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由于更容易承载现代性、革命性的时代主题,因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与之相适应的批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而系统的批评理论体系。由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的批评理论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备,其为散文批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资源,虽说散文理论要想获得充足的发展,自我的独特批评话语必不可少,但是小说等文体批评理论的发展壮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模范和带头的作用。

另外,西方理论成果也为散文批评理论建构提供了借鉴。西方理论成果以其体系性、思辨性而广泛地被当代学者所接受。传统的散文批评理论强调对古典艺术的挖掘,虽有成就但是相对较为散漫,不够体系与系统,而西方的批评理论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散文批评理论的不足。我们应当在立足于古典散文批评理论的基础之上,积极、大胆地借鉴外国散文批评理论的优秀成果,“将中国古典散文研究的传统风范与西方散文研究的现代情调相融合”。③在倡导散文研究自由、无拘束的同时,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以形成一套完备而又独特的理论批评体系。

新时期以来,散文批评理论的建构呈现出了诸多的不足与优势,但我们仍然能看到散文批评理论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和成熟。虽然与小说、诗歌批评相比,散文批评理论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但是相较于之前的沿袭、模仿的创作方式,散点式、即兴式的评论方式等,散文批评理论的建构也开始向着体系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总之,散文批评理论建构的道路是宽广的,只有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运用现代化的眼光去品评传统的散文理论,才能促进散文批评理论建构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注释

① 王兆胜.当前散文研究的瓶颈与突破――兼论陈剑晖的散文理论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07(5).

② 汪曾祺.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J].北京文学,1982(2).

第6篇

一、激思,言我所悟

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出现怕写的现象,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可写。之所以觉得无话可说,大多数情况并不是真的无话可说,而是思路打不开,经验、情感没有被激发起来。而范文教学就能起到这星星之火的作用。比如在让学生写作具有家庭亲情主题的作文之前,可通过相似范文的朗读和讲解,达到激发学生情思的作用。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和讲解让学生明白,所谓感人的文章,其材料也不过如此之平凡,如此之简单,其中的感觉、经验我也曾经历过,那我为何不能试一试呢?

二、为我运用

范文应当经过千挑万选,对中学生的写作具有导引作用,并非好的文章就一定可以作为中学课本中的范文。范文的选择以学生基础为前提,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范文选择上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要适应学生的口味和实际水平。如果所选的范文,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在写作技巧的运用上都让学生有种高不可攀或如坠云雾的感觉,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什么”远比“怎么写”还要难解决。例如,一些报刊上的文章,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的文章,都十分受学生欢迎,如能联系实际适当采纳作为范文,效果一定不错。因为文章都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作文选上同龄人的作品,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羡慕之情,而且会产生他能写出来,我为何不能的激情。

(2)以读悟写。①以相同主题,悟不同表现形式。如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在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几个事例,几个人物,直接表现出来。而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则以一个小男孩的心理变化来间接表现。这都可以通过阅读悟出,从而使学生在写相类似主题的作文时,可以有更多的视角,做到游刃有余。②以不同文章,悟艺术形象。例如,同是以爱情为主题,《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与《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和小二黑形象就不相同。虽然二者在爱情上都忠贞不渝,但前者是悲剧,后者是喜剧。对不同艺术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理解形成不同人物形象的深刻的社会原因,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写出具有一定思想性的好文章。

三、以范为范,注重习得

范文范文,顾名思义,就是可为榜样、模范之文。如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就是以模仿先秦两汉散文为主,宋朝以黄庭坚为始祖的“江西诗派”就以杜甫诗为模范,明中期的“唐宋派”,则以唐宋散文为宗,皆有所成。如唐陈子昂《感遇》第一首中的“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就是从曹植诗句“朱华冒绿池”中化得。如果教师不作指导,只要求学生埋头去读,自己去感悟领会,恐怕读了十年,大多数学生也是一头雾水,不知学什么。其实,模仿范文是有章可循,有实际内容可仿的。我认为应当从这几个方面来模仿范文。

(1)仿其构思立意。写文章之初,总得明白自己写什么,想表达的中心是什么。但仅仅知道中心,却不知以何种结构形式来表现这个中心,也是不行的。在表现中心意思的手法上,有的文章是小中见大,有的文章是开门见山。比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采用小中见大、卒章显志的表现方法。文章的结构形式无优劣之分,选用何种构思,由文章内容、个人习惯等决定。对于常见的构思方法,学生都应该能从范文中看得出,学得会,用得好,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在写作的实际中操练。

(2)仿其修辞。一个人的修辞水平其实是和这个人的语感紧密相连的。范文读得多,读得熟,读得深,语感必然也会得到提升。就算一个人能把各种修辞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但如果没有切实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也只是白搭。比如拈连,指在某一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用于甲事物的词也用在乙事物上的修辞手法,就算学生知道它的修辞定义,但却不曾读过相关语句或举出一个例子来,也是枉然。范文的阅读和讲解因为是精雕细刻,十分细腻,所以凡是修辞的巧妙的地方都漏不掉,很可能讲过一次就终生不忘。这些修辞手法也不知不觉地在以后的写作或说话中运用了起来,所以通过范文的学习来掌握修辞是一个很好的捷径。

第7篇

和学生结伴成长

——读《学生第一》有感

作者:吴惠锋

一直认为,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程的每一个阶段,总会有一些特殊的人陪伴着你,也总会有一些关键的事件影响着你。而教师,将陪着学生走一程,在学生求知欲最旺盛、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阶段;而结伴同行的路上,教师的学识、修养、工作态度和专业技能等,必将带给学生一定的影响,或保护或损害,或促进或阻碍……

常忆起自己的学校生活,一些性格鲜明的老师总会跃上我的心头。记得上幼儿园大班时,我趴伏在矮桌上午睡,酷热难耐,辗转难眠,突然感觉一阵阵凉风吹来,原来是长辫子的小朱老师摇着蒲扇挨个儿为我们扇风,我在幸福中渐渐入睡;上二年级时,我为了早一点交完作业出教室玩耍,作业做得马马虎虎,一向慈祥的老夏老师第一次板起了面孔,狠狠地批评了我,使我从此再不敢懈怠;进入中学,从部队转业到学校,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普通话的陈老师,在学完《荔枝蜜》一文之后,将一本《杨朔散文选》借给了我,由此我开始盼望每月一次的借阅图书……虽然老师的容颜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但他们陪伴我一路走来所给予我的温暖、智慧、力量令我感念。

自己当了老师,便像我尊敬的老师那样,在陪伴学生走一程时,努力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爱自己,爱他人,爱阅读,爱美好的事物……前些年,这些都还行得通,高年级学生还比较单纯,低年级学生还很天真,教师凭借自己的信念和力量可以营造一个师生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的世界,自己也颇有些成就感。然而,当我连续教了五六年低年级孩子之后,突然与一群活力四射的高年级学生相遇,我发现,一切不再那么顺利。尽管我不时地跟学生讲述身边的真善美,煞费苦心地为学生添置了图书,组织了一系列读书活动,设计了一些微型课程,然而,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我也因此难以真正地接纳和喜爱这批学生。我遇到了瓶颈,苦恼着,并寻求着破解之道。这时,重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豁然开朗。

之前初读这本书,感叹的是十一中学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创意、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露才华,丰富体验,提升自我,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今重读这本书,读出了活动背后的真意,李希贵校长写在卷首语的一段话令我反复寻味——“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找寻成长的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学生第一’。”

叩问自己之前的教育行为,一切似乎都是源于“我喜欢”“我以为”,我自认为自己的教育活动是出于好心,出于对学生负责,却不知我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未真正践行“学生第一”;当我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我并未以朋友的角色介入,而是在无形的讲台上控制着学生,规划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也是没有践行“学生第一”。良好的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是尊重人性的,是帮助孩子形成和建立良好人性的过程。否则,我们就会离良好的教育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学生自然需要改变,而改变,必须从我开始。

因此,接下来的一段生命旅程,我应当和学生结伴成长。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要掌握的技能也有很多,例如,去和学生交朋友,去聆听学生,去了解需求,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引导学生设计活动而不是由我来规划活动……

“只有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我将以此鞭策自己。

第8篇

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这种写法就是在文章的第一节开篇点题,或者点明题目,或涉及中心,或点明写作对象,可以使文章单刀直入,不拖泥带水;简洁明快,不旁逸斜出。

例如,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开头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便是点明了题目。现代散文家陆蠡的《囚绿记》是这样开头的:“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则点明了写作的对象。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这样开头的,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朱自清的《绿》,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沈从文的《端午日》,等等。

二、写景状物,烘托气氛

开篇写景状物着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便于展开故事情节的叙写等。这样的开头很多,黄飞的《甜甜的泥土》属其中之一。课文开头:“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描写了自然环境,以天气的寒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样开头的课文还有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孔乙己》,马信德的《蓝蓝的威尼斯》,等等。

三、总领全文,提示要点

在文章开头,用第一节或其中的一两句话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开启文章的方法能很好地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关键内容,能使作者紧紧围绕关键内容展开具体写作。

例如,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中梁衡的《夏》就是这样开头的:“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作家开篇就用一句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话揭示了夏天的总特点――“紧张”、“热烈”、“急促”,提挈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示读者本文就是围绕夏天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便于让读者抓住文章的要点,提高阅读效率。教材中这样开头的篇目还很多。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清代作家林嗣环的《口技》,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中明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等。

四、抒情议论,奠定基调

在文章的开头,用一句或几句恰当的话对所写的对象或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就属于奠定文章情感基调的开头方法。用这种方法开头,可以很好地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行文方式,以之感染读者,点明文章的主旨,开启文章下文内容的叙写。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挚爱情亲”中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开头就具备这个特点。“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他的背影。”文章开篇便点明了作者与父亲不相见的时间,以及“我”记忆最深的是他的背影,用“最不能忘记”表明自己对父亲的强烈感情和无限思念,为文章定下了浓烈的感情基调。这样开头的文章在教材中有很多,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中茅盾的《白杨礼赞》,八年级第三单元“挚爱亲情”中邹韬奋的《我的母亲》,等等。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用心揣摩,其就一定会有所领悟,在写作时注意尝试运用,终将在尝试中形成熟练运用的能力。

五、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问题,或设置相关的悬念,用这样的方式写文章的开头,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使之读了这样开头,就急于探索问题、解开悬念,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全文。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中,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其开头这样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了这样的开头,读者立即会产生种种疑问:我为什么停住脚步?停住脚步之前,我在干什么?停住脚步后,我又干什么了?开头就起到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像这样开头的文章还有不少,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事理说明”中的《叫三声夸克》,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中刘心武的《错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中萧乾的《枣核》,等等,引导学生研读这些文章的开头,学习尝试这样的开头写作,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作文品味。

六、引用诗文,凸显中心

第9篇

一、培养敬老爱幼的中华美德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被选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情,在如今青少年身上恰恰很是欠缺。我应通过《背影》这课的教学,使学生们体会你们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引导他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作者说:“多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经过揣摩,同学们了解到“太聪明”实际是不聪明,作者自责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爱,内心充满愧疚的感情。我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你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在父母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时,有没有流露过与作者相似的想法?现在再想想那时的想法对不对?

2、在父亲的四次背影中,最感人的是爬月台买桔子的背影,儿子被父亲的爱深深感动了。他对父亲的爱已有深切的理解,联系自己你的父母对你肯定做类似感人的事,(为你做一切事,甚至是不能胜任的事),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学过这篇文章后你对父母的爱心是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全文结束时,我采用了这样的结束语:“假如一个人不爱自己父母,你能相信他会爱别人的父母吗?希望同学们爱你们的父母,爱你们身边的人,尊老爱幼,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课文结束后,我布置了题为《我爱父亲(或母亲)》的作文,很多同学在文章中谈到对自己过去的不孝行为感到愧疚,及现在对父母爱心的理解。

二、培养勤劳俭朴的良好习惯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在勤劳俭朴方面做得也很不够。好逸恶劳的“小懒虫”不乏其人。针对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我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杨朔的《荔枝蜜》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和奉献精神。讲解时,我竭力赞扬蜜蜂勤劳的品质,并启迪学生结合自己的懒惰状况谈心得体会。在《一辆纺车》的教学中,我在赞扬革命前辈“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精神的同时,联系学生在衣、食等方面花费过大以及平时的种种浪费现象,进行批评教育。结合课文《俭以养德》,从理论上讲清“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的道理。让同学们对节俭的重要性,从理性上得到提高。

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勤劳俭朴的教育,在语文活动中也对学生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在演课本剧时,需要各种道具,同学们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自己动手做各种动物头罩,用丝编织蜘蛛网,改装门铃,修改服装。

三、培养坚强的性格

坚强的性格无论对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极其重要的。但目前的青少年不少人都显得那么“弱”(在心理上)。他们希望一切都是顺顺当当的,经不起任何的坎坷,挫折。面对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对学生们进行:磨难教育”拿自读课本《坚强此,中国孩子》一文中的正反事例,让学生对照学习,谈感受。对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明确“磨难”是人成长的重要性。

四、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风气

第10篇

一、树立科学的读书观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因此,语文教师要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开拓自己的视野,并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艺术,这应是语文老师读书最大的收获。随着无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媒体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文化快餐”附以图画,形象而生动,只是从形象上给人观看、鉴赏的;而读书是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像空间。为此,只有读万卷书,“破” 万卷书,才有“放翁”千余首诗的鸿篇巨制。

二、广读群书,博采杂家

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三、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读书求“广”还不够,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还要求“专”。韩愈说过:“术业有专攻。”每个语文教师对文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打井要打深水井。”教读外国文学,要指导学生精心品味,要学生组成外国文学兴趣小组,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使他们自主体味外国文学幽默而诙谐的语言特色;教读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语文教师要把他们的生平和作品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全方位的立体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研读鲁迅等人的作品。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四、具有独特思考的精神

书读得多了,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就是说当教师知识层次深厚以后,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看问题入木三分,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对人类与自然、人类文化与科学规律有更深的洞悉,并把这种洞悉的方法与能力传授给学生。对教材中的词句、参考书上的观点,语文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权威,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做到善于灵活的换位、求异思维,一反以往的思维定势。

五、读写结合,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说,语文教师会写、善写是份内的事,但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外在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标准。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不能要学生一味机械地模仿范文的写法。教师要辩证地看待“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深悟模仿必须“进得去,出得来”的要义,及时引导学生由机械模仿转到灵活模仿,再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进入独立灵活的表达阶段。教师在思想上始终要明确:模仿是起点,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才是要求。

杨朔的《荔枝蜜》这篇散文的主要特色便是借物喻人,托物抒情,有个老师在教完课文后,激发学生思考:作者由赞美蜜蜂到赞美农民,是因为他们有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相似点,你们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一些例子吗?有人想到了以红烛赞老师,有人想到了以小草赞清洁工等等,其中,有一个以渡工赞老师的,看了真令人拍案叫绝!现采撷片段如下:

“……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渡工总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了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这渡工难道不是您吗,我亲爱的老师!我们正是那匆匆赶路的旅客……”

第11篇

研究语文课堂教学心态,按照师生课堂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要条件。

一、缘情而变,开启心扉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这种语言,必须是一种随文章而变化的特殊意境语言,同数理化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大不相同。这种意境语言的创造,是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的心理动态的主要表现。这种意境语言要给学生以美感,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因此它既不是教材语言的单纯重复,又不是完全脱离教材的新调,而是概括提炼教材语言之后的一种艺术加工和艺术创造。它会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课文生发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教师创造的无限宽阔、无比瑰丽的艺术氛围,语文教师正是通过意境语言的这一中介,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的。

教师在分析小说散文、诗歌等文艺作品时,就必须用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艺术感染力强的语言,以激起学生盎然的情趣,使之回味无穷;在剖析理论文章时,就必须使用生动有力、旗帜鲜明、准确严谨、逻辑性强的语言,从而引发学生无穷的理趣;在讲授其它非文学类作品时,就必须采用活泼生动、简明凝练的语言,来诱发学生的浓郁乐趣。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神游在教师用艺术语言编织的情理交融的境界中,在心目中得到美的滋润的时刻,潜移默化地记住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学生接受美的教育的最高层次。

在语文课堂上,语言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而教材内容的基调即主体,则是拨动学生感受美的心弦的主要因素。教师的心理活动应时时和课文的情感基调保持同步,否则,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例如当讲授杨朔《海市》这篇充满新奇活泼、明朗基调的散文时,教师就必须以喜悦、欢快、清新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陶醉在更奇更有意思的人间海市之后,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完成教学计划,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当课文的基调悲愤沉郁时,教师就应当以沉痛哀婉、慷慨激昂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在讲授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时,教师的心理动态随着文章基调的跌荡,时而哀婉沉痛,时而慷慨悲歌,时而愤怒控诉,情文并茂,感人至深,课堂上下自然会浑然一体,产生强烈的共鸣。说明文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教师讲授心情则应平稳、舒畅;议论文短小精悍,逻辑性强,它或激昂,或深沉,或诙谐,教师心情也应随之或严肃,或沉思,或振奋。应用文具有广泛性、实用性和程序性,教师讲授时心情应朴实、准确、简练。

教师随课文内容基调而变化的课堂心理动态,通过教材,通过生动形象的意境语言传导给学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实现欲的产生,会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识心理在课堂上表现为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而对那些他们自以为枯燥乏味的东西往往心不在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有的甚至表现出抵制的情绪,或者是对老师讲的内容先觉得耳目一新,有趣新鲜,则全神贯注,而随着课堂时间的推移,这种听课热情逐渐淡化,最后消失。教师要注意并理解学生的这种情感动态,采用以文传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语言艺术手段,缘情而变的心理态势,打开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讲授的内容自始至终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知识,获得美的启迪。

二、融会贯通,挖掘创新

教师可采取非教学语言因素如服饰、姿态、声调等,对学生作意识上的导向,从而把课文的表现意图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教师所启示的思想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创新。学生面对教材,都表现出接受的意向。他们想通过对课文的浏览阅读,不仅巩固提高字、词、句、段这些基础知识,而且挖掘出蕴含在课文里的深刻意韵。但由于个性、气质、素养的不同,自身水平的局限,以及文学作品的折光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一时不知如何进入课文,有的即使进入课文,面对字海茫茫,也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导航,通过声调、姿势的点拨,正音正字的指导,让学生在扫除字、词障碍、剖析句段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到茫茫字海中的灯塔,也就是篇章的重点关键部分,这些关键部分,往往是挖掘文章意韵的钥匙。例如讲授茅盾的《风景谈》一文,教师如果不指点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用含蓄的笔触描绘一幅幅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风景画,如进行中的骆驼队,月夜种地人的立体造型,桃园的特有风光,雕像一般的战士形象,等等,学生就很难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作者笔下的风景,是一种人类崇高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是中华的民族魂,是一种真正崇高永恒的精神境界。它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给子孙万代。这正是作品所蕴含的深意。同时挖掘出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中必须发扬光荣传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新意。再如阅读鲁迅短篇小说《药》时,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刑场、茶馆、坟场这些作为展开故事情节的场景,否则,学生就无法理解鲁迅采用双线结构的创造意图,也不可能对小说所反映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意义有所了解。

在语文课堂上,一方面,教师的心态随着教材讲授程序的进展而变化着,另一方面,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形成的心态也反馈给教师。在课堂上,学生的心态各有千秋,有的专心致志,与老师同步,心有灵犀一点通,有的则心猿意马、我行我素。教师要根据这些反馈,及时地调节心态,避免讲读时嚼得太烂,规定得太死,充分让学生自己思考,自作主张,发表见解,开扩创新,使不同步的沟通起来,同步的使之持续下去。在课堂上,教师的心态不论怎样变化,自始至终都应该用“情”字贯穿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壤上。”因此,教师讲授的内容,若无感情交流,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触,分散精神,也就谈不上融会贯通了。

语文课堂中“情”的构成,主要取决于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缘情而发的言词,但教师的服饰、姿态、声调也是复合“情”的因素群。教师朴素、整洁、雅致的服饰,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教师的内在情操,并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濡染。教师变化的眼神表情,挥舞的手势,抑扬顿挫的声调,更是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的风采,这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很快形成兴奋的求知欲望和迫切的学习需要。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动态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两者的感知和思维意向回环交流。在这种双向的交流回环中,教学活动才能得以科学地进行,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新理念;新体系

大学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反思当前预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预科教育理应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着手进行课程改革,为今后预科教育的发展壮大做好理论准备。

一、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教育现状

(一)预科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明晰

预科语文课程没有对其教学理念做过具体的表述,我们可以从教学大纲中归纳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打好从事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注意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简言之.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符合预科语文课程性质,但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来看,却只突出了阅读能力而弱化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记叙文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有9篇文章,其中精讲4篇,一节写作知识,从阅读、写作两者昕占的篇幅及比例上看,明显倾向于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写作)课程.写作与阅读有着同等的地位和同量的学时。

预科语文课程与《新课标》都强调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但预科语文课程只侧重学生精神、人格中的共性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既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强调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从实际教学来看.预科语文课程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提高,定位点是“补”,补学生高中阶段较为薄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这一理念强调了预科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但却忽视了预科教育作为向大学教育过渡的重要特点。而这一特点在笔者看来,才是预科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二)预科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1.教材编写思路、体例过于陈旧

目前,大学预科语文课程使用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材《阅读与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该教材按文体分类编排,全书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古诗词等5个部分。从教材体例来看,沿袭的是20世纪80年代语文课程的编排体例。而新的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阅读鉴赏”分为如下4个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现当人记事散文和中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写作)部分分为: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4个单元。普通高中新教材打破了文体的界限,按文章的类型、写作思维特点,以专题的形式来编排,这更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特点和写作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选文内容陈旧,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从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来看,预科教材所选文章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活跃于现时文坛的作家作品很少入选。从文章思想内容来看,如杨朔、刘白羽等创作的歌颂祖国、人民的文章占了多数,贴近现代青年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章极少。

3.选文缺少新诗

新诗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类型,但教材没有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三)预科语文教学方式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程理念的不清晰和教材体类的陈旧,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和陈旧化。预科语文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读写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预科语文教育存在着许多与社会需求、时展、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新理念等不相适应甚至落后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问题。改革预科语文教育课程、真正发挥预科教育作为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过渡衔接作用,已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事情。

二、重视预科教育的正确定位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计划》,明确提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

从预科教育实际来看,预科教育与大学本专科教育具有更多的亲缘性。首先,预科一般属于大学中的一个二级学院(系、部),如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大学预科部。预科采用的是大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施教。其次,共享大学丰富的资源。预科教师一般来自大学,学历较高,受大学教学观念、方法影响明显;预科学生与本专科学生有同等地位,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文体活动,与专、本科学生一样,能平等地享用大学丰富的学术、图书等资源。第三,预科学生的身份、角色意识已发生转变,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并已开始亲历大学学习生活,感受着大学的学习、思维方式。

只有认清预科教育的性质、特点,在施教时,才能找准教育的核心点,培养学生应对今后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真正为高校选拔和输送合格人才。

三、重建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新理念

预科学制只有一年,在短短的一年里要扎实地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充分利用好一年的学习时间,预科语文教育不能按常态教育方法施教,必须抓住语文教育的核心,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方法,才能让学生取得长足进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由三个同心圆组成:语文学科的外层知识面包含字、词、句、篇、逻辑、修辞等知识要素;中间层是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包含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和习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等能力的培养。

目前,初、高中基础教育已经十分重视学习能力的教育培养,《新课标》把能力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来加以贯彻落实。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来说,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意识。

因此,预科语文课程也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及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也直成为预科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在编选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时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

四、构建开放有序的预科课程新体系

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方向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高中语文教育已注意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语文课程设计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选修课程设计了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已比较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高校里,早已采取了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学分制)。作为高中与大学之问的衔接,预科语文课程更应采取这样的课程结构,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预科教育特点和实际状况的需要。

首先,预科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后,要基本适应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改变预科教师以往只教基础课程,而难以教专业课程、学术科研能力较弱的状况。采取新的课程结构,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实际上,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其他教师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脱身出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诸多方面的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解决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不足。

第三,预科的课程、学习任务、压力比起高中来说轻松了不少,学生觉得学习太轻闲,有时还感到无聊如果改变课程结构后,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问,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修相关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同时,可以结合大学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

五、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