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04:1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段小插曲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儿童思维品质以提高教学效益的思考。中国古典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深邃、内涵丰富,表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然而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阅历经验不足,加之古代诗文与儿童的口语表达相去甚远,古诗背后宏大的历史背景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等原因,要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走进诗文,有所思考与感悟,与诗人产生共鸣,实属不易。在当下课堂模型建构的过程当中,笔者非常赞同采用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这两个模型要素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矛盾质疑就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通过引入矛盾冲突,把学生置于便于质疑、深入思考和换位辨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去审视、去评判、去质疑,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还原背景则是“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有意识的引入生活故事、背景故事、知识发明人的故事,还原当时发明的背景、情景”。(程红兵:《课堂模型之明德设计》)
下面,笔者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阐述矛盾质疑与还原背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写诗人赴京,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由此产生了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照注释和工具书能很快理解全诗的大意:从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水(一条长江)的距离,距离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学生读到“照我还”时能体会到该诗似乎是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但是学生对诗中三个地名即“京口”“瓜洲”“钟山”的具体方位是模糊的,对诗人所指的钟山和哪个地方只隔着数重山也是不清楚的。还有,诗人此时身向何处,“照我还”是要回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也是不得而知。此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教师面前:就字面解释,学生获得的思乡之情只限于对“照我还”这三个字最浅层次的信息提取,如果学生对上述问题都是不清不楚的,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该诗的内容和情感,提升古诗学习的品味呢?笔者在分析了学生与学这首古诗之间的难点之后,基于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采取了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来拓宽儿童思维的空间,推进教学。
在学生能读通全诗略知大意后,笔者首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对诗中多个地名的关注,要学生讨论后填写下面题目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题目如下:
诗人要到( A )去,途经( B )时泊船留宿一夜,他遥看(京口)距离( C )只隔着一条长江,( D )与(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E )?
学生小组讨论后,形成以下意见:
1. 对于A处诗人要去哪里,诗中没有言明,大家都不得而知;
2. 认定B 处应该是瓜洲,因为诗题叫《泊船瓜洲》,就是指诗人将船停泊在瓜洲;
3. 认定C 处也是瓜洲,因为首句告诉我们“京口瓜洲一水间”。
4. 对于D处是何处,学生则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京口,有人认为是瓜洲,但都是主观臆断,说不出理由。
5. 对于E处,诗中所指的想回来之处是哪里,大家也不得而知。
在此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笔者引入还原背景要素,用PPT出示了一张标注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的地图(如图所示)供学生阅读,再来作出推断。这时,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探究后发现:京口即今镇江,瓜洲在今扬州南面,京口和瓜洲一江之隔,钟山就是今南京的紫金山,南京和镇江都在长江的南岸,因此,题目中的D处只能是京口。诗人的行进路线应该是从南京(钟山)出发,到达京口(镇江),再乘船渡过长江到对岸的瓜洲渡口停泊过夜,第二天再^续从陆路前行。诗人从瓜洲往南回看自己的行进路线,心声感慨,才会写下这首诗来,而诗人想“还”的地方E处应该就是钟山了。
那么,诗人要去哪里呢?他为什么要去呢?他为何才启程就想着要还呢?为了让学生读懂诗心,笔者再次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整合信息依旧不能解惑时,又及时插入补充资料,对王安石的生平及《泊船瓜洲》的成诗背景加以还原,以再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突破情感认知冲突:“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南京居住,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辞职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汴京(今河南开封)赴任。据说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如此,学生终于明白了:诗人要去的地方A是汴京,他是前往,且不得不去,这回去是祸福难料,前途未卜,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势力的打击、排斥,因此他才会忧心忡忡,感时伤景,还在途中就想着何时能回来。
此时,笔者又暴露出另外两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思维继续引向深入:
师:古代交通多有不便,钟山和瓜洲已隔着山山水水,正所谓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路,路途本是遥远,为何诗人还在诗中说是“一水”“只隔”呢?
(学生讨论后,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生:因为诗人一心想着返乡,所以虽说路途遥远,但他归心似箭,所以再远也不觉得远了。
生:诗人的第二故乡是钟山,钟山让他感到亲切,他想回到家乡,心里的距离自然近,实际的距离远。
师:体会得真好!再请问诗人想回家乡为什么会提到明月?明月与思乡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沉默静思)
师(继续点拨):为了表情达意,诗人常将看不见的情感与看得见的事物相联系。例如明月就常被用来表达特殊的情意。你们能举出古诗词中描写明月的诗句吗?
(学生一下子活泛起来,思维的闸门再次被打开)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也是思乡之情。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生: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
师(点拨):月圆代表团圆。我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在诗句中用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这就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外国人不会有 “月是故乡明”的感受,他们认为月亮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明。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的词语: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
2、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
3、关注文章细节描写。
4、领悟作者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感情。
教学设想:
一、激发学生生活体验,创设阅读氛围。
孩子对于新年总是有着许多丰富的感受。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二、在充分调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章,细细品味文章关键词语句子,并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
三、教师应该介绍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动经历,使学生可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达到对作者较为深刻的理解。
四、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这些古诗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我们同学学过或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表达游子思乡的诗作: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李白《渡荆门送别》《静夜思》
现代诗文中,你还读过哪些诗歌、散文能表达作者的乡愁?
二、今天我们学习琦君的作品《春酒》
学生自读课文——你认为文章能表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A、文章写了与春酒有关的哪些事情?作者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吗?
1、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
2、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B、文章描绘了家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美在何处?用下列句式说话:
a、风俗之美美在……,表现为……
b、人情之美美在……,表现为……
C、文末作者的感叹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理解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她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逼肖。本文中母亲的描写尤为出色。事实上,琦君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的,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源泉。
琦君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着“爱心,佛心”这位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方,充满美德,性格坚强,母亲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劳心劳力以及一言一行,都是琦君写作的题材。有时,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例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真是历历如在目前。
二、体会本文生动传神语言,
设喻奇特形象:“我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善于运用细节:
请用“我认为……这个细节最生动,因为它写出了……”这个句式说话》
细节描写举例: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几个细节中得到充分的刻画,这样活泼、天真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还微微歪着脑袋冲读者笑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原则;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0-0071-03
[作者简介]柳青华(1973―),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对本课时相关背景知识的认识,快速顺畅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导入环节的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方式单一、时间拖沓、目标不明确、不符合学生实际、过于注重形式等。如何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快速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值得一线教师去思考和探索。
一、初中英语课堂导入设计原则
(一)以生为本的原则
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水平、生理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要让导入环节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使导入环节能真正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趣味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导入环节要尽可能生动有趣,尽快唤起学生注意,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新颖性原则
教师要改变一成不变的导入方式,以新颖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目标性原则
设计导入环节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教师要紧扣本课时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使导入环节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五)简洁性原则
导入环节要短小、简洁,注意时间的控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导入新课,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六)生成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充满变化的,教师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中的预设内容,要充分利用课前的班级活动或偶发事件,有效生成导语并引入新课。
二、初中英语课堂有效导入方式初探
(一)歌曲导入
简短的歌曲可以快速激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选择与本课时相关的歌曲,让导入与后面的学习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如笔者在8A Unit6 Natural Disaster的教学中,以歌曲[WTBX]Heal the World[WTBZ]导入新课。歌词与本单元的学习紧密相关,歌曲帮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情境。又如在语法过去进行时的教学中,笔者自编导入歌曲:“What were you doing this time last week? We were having a party. We were singing and dancing…”学生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有效导入了后面的语法学习。
(二)视频导入
视频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呈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例如在8A Unit6的Reading教学中,笔者以海地地震视频片段导入新课,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地震情境,在听一位被困五天后获救的幸存者回忆求生经历的过程中学习生词“a slight shaking, bomb, frightened, run wildly, run in all directions”等。又如教师以动画片《猫和老鼠》的视频片段,引出过去完成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
The dog had slept before the cat fed him.
The mousehad finished his letter before the cat read it.
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生朗读并比较例句,归纳过去完成时的特点和用法,再模仿运用。《猫和老鼠》是学生很熟悉的动画片,能有效扫除学生学习语法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和操练语法。
(三)诗歌欣赏导入
2009年在镇江举行的江苏省初中课改实验经验交流会,来自如皋实验初中的储爱华老师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译成英语,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导入新课。这首诗是王安石坐船经过镇江时所写。授课教师借助诗歌,以问题“How did Wang An-shi travel to Zhenjiang?”引入本课时关于交通工具的话题,与本课教学内容8A Unit3 Checkout相吻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四)头脑风暴导入
教师可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导入新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形成词汇知识网络。如笔者在7A Unit6 Food and Lifestyle复习课中,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关于食物、饮料、蔬菜、零食、水果等词汇,学生兴趣很高。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复习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对师生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并提出建议。又如在7A Unit8 Main Task教学中,笔者把服饰类图片循环播放,让学生看到图片的时候抢答服饰名称(coat、 jacket、shirt、blouse、skirt、tie、hat等),比赛谁说得快。学生个个抢着说,气氛很活跃,这也为后面的写作做好了词汇上的准备。
(五)游戏导入
游戏能使学生在多方面获得发展和提高。在英语课堂中,设计恰当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去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在游戏中无意习得知识,为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如在间接引语的学习中,笔者以传话游戏快速导入学习。每组的第一名学生看完纸条上的句子后,快速告诉后一名学生,以此类推,直至小组最后一名学生。小组之间比赛,看哪一组传话最准确,然后迅速引入间接引语的学习。
又如在7B Unit4 Integrated Skills教学中,考虑到本课时任务是画寻宝路线图,笔者决定以猜测游戏导入新课。笔者以学校为出发点,设计了不同的路线,让学生猜测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地点。这个竞猜游戏不但让学生训练了的听力,复习了描述路线的句子,而且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图片导入
图3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师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图片,提高教学的效果。如7B Unit 6 Down the Rabbit Hall是经典文学名著[WTBX]Alice in Wonderland[WTBZ]的简写片段,这一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欣赏名著。笔者以一幅兔子图片(图3)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S1: The rabbit is wearing clothes.
S2: The rabbit can stand and walk like people.
S3: The rabbit is trying to jump down the hall.
S4: Maybe this rabbit can talk.
一幅有趣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顺畅地导入阅读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情境中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埋下伏笔。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征等,认真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让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眼球,赢得学生高度的注意和高涨的热情,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活力课堂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效课堂、问课、留白、不拖堂
作为教育者,“问课”是一种最基本的专业成长方式。通过”问课”,我们可以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现象,抓住教学中的成功与教训的痕迹,感觉到预案设计的变化,更能捕捉到瞬间闪现的生成因素,从而探讨,发现自我教学上的一些规律。 “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一种回顾。只有“问”,才能激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也才能发现自身之不足,从而找到快捷的前进之路。
但是,“问课”不能只是课后“问”,“课前问”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针对个人发展的实际,学生现有认知实际和学习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特点等等方面问问自己,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目标达成度才高。
在教学研讨中,往往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上课前初备(课), 课后反思。但实际上,当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后,有时候会觉得有些知识点的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
例证一:在教授学生对事物的重量进行表述,按照课程目标要学生弄懂三会单词weigh; weight
引用书本的句子:The weight of an elephant is about 2700 kilos.①课堂补充上述句子的同义句:An elephant weighs about 2700 kilos.②在学生理解的情况下,增加对句①的划线部分提问:What’s the weight of an elephant?③经过讲解和反复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此项知识点。但在实践中发现,对于句②的划线提问似乎“出镜率”和“重要性”都更强:即How much does an elephant weigh?④ 在后来的讲解中,为了把句④教授给学生,我又不得不把句①②③的内容又重新就讲解了一遍。
我在备课本的教学反思中写到,没有在课前充分考虑到知识点的扩展,及知识点之间的连带关系。课前对于要讲授的知识点没有“问”透,导致重复讲解,浪费时间,第一次讲解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在汲取“教训”之后,我慢慢开始体会,要在课前就进行“问”;如应该怎样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还可以怎样设计,怎样设计才能最高效的达到课堂目标?大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变化,小到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的导入处理,深到教学方法的再考虑,浅到教学细节的再设计。
以江苏版牛津教材7B unit6< reading>为例,这篇课文是由三首与动物有关的诗歌组成。 在课前, 我反复问自己, 如果一味的从“读”和“解释”的角度出发,来教授这三首诗歌, 是否会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是否能真正把英文诗歌的精髓提炼出来, 难道英文诗歌注定只能成为中文诗词的影子?而我该从哪个角度来展现英文诗歌的魅力,又能让学生通俗易懂。
在查阅大量的资料之后, 我决定从英文版的泊船瓜洲视频开始,在有声的意境中让学生明白,英文中的押韵, 对仗, 省略等手法。再带着这些手法,去看我们课文中的诗歌。而且大胆的把诗歌中单词,词组的用法放在一个较为次要的位置。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诗歌的朗诵中,因为这三首诗歌是与动物有关的现代诗, 因此学生可以用多种多样的语气语调来诠释诗歌,代替了平时一味的齐声朗读。经过后来的实践证明,这堂经过“改良”的课,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应及教学效果。课后, 很长的一段时间, 学生们对英文诗歌的兴趣不减,甚至还自发学习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当然是比较浅的了解。其实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让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框架, 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不断的问课,会让教师更好的尊重学情,更好的关注学生,更贴近课堂的实际,从而为打造实效课堂迈出最坚实的一步。
谈留白一定要先谈到绘画,因为这种提法本身就来自于绘画者的智慧。“白”即为“无”。但“白”不等于“虚”。课堂还给学生的是思考的时间,自学的时间,品读的时间。“留白”前教师应有引导,避免学生少走弯路,甚至找不到路。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应预设“课堂留白”。什么时候留白,如何留白,留白应达到什么效果,都要有所考虑。近年来,教育部门提出了“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的一些探讨及课题,我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怎样在课堂上,怎样在有限时间里,把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而且是最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让所有学生均有所得,让它成为有效的课堂自学时间,即课堂留白。
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学需留白,教学的动静搭配,密疏调节,构成了教学的“阴晴圆缺”,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如果教师将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生,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这样就起到吊学生胃口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例证二:江苏版牛津英语7B unit5 中有一个重要知识点,即take care of ,因为在较早之前,已经教授过look after的用法,故在把这两个词组作为同义词组让学生记忆,并且以She is old enough to look after herself.\She is old enough to take care of herself.学生也都能理解。
于是我便在课堂上故意大声的说,“Do you understand it?”答曰:“Yes!”
我再问一遍“All of you understand it, really?” 答曰:“Of course!”
随后我抛出一句翻译,她年龄足够大了,能够好好照顾她自己了。
班级里只有不超过5%的学生能够写出正确答案。很多学生都想当然的把look after…well 和take care of …well等同起来。于是我借此机会,让大家把立刻把随身带的字典拿出来,当场进行查阅,很多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look after…well等同于take good care of…。。因为是他们自己得出的答案,所以记忆的深度肯定比教师说教的更强。随后我又适时的拿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事实证明,留给学生自己查找,讨论,实践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给学生留出了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消化知识。而教师讲解详尽,反而使学生的心智处于懒惰状态,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和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说课前“问课”,课内“留白”是我通过不断的思索,实践之后总结的方法,那么课后“不拖堂”则是我上课的一贯风格。只要下课铃一响, 我讲完正在讲的一句话,就马上下课。曾经,我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过调查问卷,他们往往不太喜欢一位老师的原因是太罗嗦,喜欢拖课。其实学生对拖课的态度并不能真正影响我,关键是拖课能否真正起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课的生成和预设之间总是有差距的,有时候是快到下课了,疑难点正在突破中,就这样戛然而止吧,下节课就很难被再度唤起;有时候偏偏在快要下课时,大家的思维、想像竟然达到了,中止吧,等于是扼杀;放到下节课吧,智慧的火花是稍纵即逝的,怎能再次上到这样的效果?
沐浴在21世纪,我们进入了高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如何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语文教育双赢的局面呢?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互联网这片广阔的天地,优化语文教学,探索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一、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的特点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时代产物。学生以网络为平台,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开展自主探索、合作探讨等学习活动,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取得创造性的学习成果,达到拓展知识视野发展学习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性目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
一般说来,学校里的网络环境有两种,一种是相对封闭的网络教室,它的网络可以由网络教室服务器和教师机进行控制;另一种则是开放的与因特网直接连接的校园网,校园网上的每一个工作站都可以直接上网,并可以进行校园网上的互访,资源共享。 就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而言,这两种环境的学习都可以进行,目前更有效可行的方法是在网络教室里进行学习,同时结合校园网的优势,把语文学习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
二、网络环境提供给语文教学的优越条件
1、资源的开放性
网络的大门是对任何人都敞开着的。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自主地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没有地域,没有时间的限制。这就大大提高了我们在有限时间里面获取尽可能多知识的可能性。你绝对不会有“入宝山而空回”的遗憾。网络的开放性也突破了教师辅导的一个难题,网络可以轻松地实现一人和多人的对话,这就可以充分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更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阅读的高效率。
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阅读方式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的存储量与处理的加工进度,是手工检索所无法比较的,它可以让你瞬间拥有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减少了人的奔波、查找、收集、摘录之苦。
例如上《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学生对水力发电站了解得比较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来搜寻相关资料,几秒钟就查到了几百个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即时了解了水力发电站的构造,工作原理。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语文教育,要求学生从语文的教学中解放出来,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3、内容的丰富性
“给人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这句我们所熟知的教育名言是过去对老师知识储备的量的要求。可是,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教师自身所掌握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如何来应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如何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在线图书馆,网页上的东西包罗万象,无论是动画、影片、图画、照片,还是作家作品、作文辅导、优秀习作等等,学生都可以一一点击查看到,这远远要比光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对他们来得有吸引力。而且对他们而言,自己动手搜索想要知道的知识,这也要比等待在那里被动地被老师塞进知识来得有趣兴奋得多。网络内容的多样性,广泛性就可以较好地处理教师的有限知识和学生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4、情景的生动性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将学生引入学习的主题中,由好奇心产生对主题的学习动力,创设的情境要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接近知识应用的实际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
在专题学习《五彩池》中,教师以四川松潘组委会的名义给学生发一封邀请函,邀请他们做四川松潘的小导游,邀请函充满对学生的信任,能激起学生想说、愿说的积极情感。接着设计了“小导游培训班”、“演练室”,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表演舞台。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创新的乐趣,展现特有的风采。
生动逼真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明确了学习任务,提供了学习动力,引导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激情和创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经历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载着知识、技能、情感的“情境之旅”。在专题学习《五彩池》中,学生围绕担当“导游”的特定任务,议一议导游词的要点,找一找网站中的资料,说一说导游词的初稿,练一练导游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再进行小组汇报,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精彩表现层出不穷,课堂成为了一个众彩纷呈的舞台……
5、活动的新异性
网络环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学习平台,而且为学生创设了新异的学习活动。在一个专题的覆盖下,学生可以广泛浏览知识信息,利用相关的信息,完成深化理解和自然拓展的学习任务;可以完成测试练习,在即时提供答案的题型测试中巩固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以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解别人的看法,修正观点,共享智慧;可以展示学习成果,以自己独特的创意,用各种不同的形式交流学习收获。这些学习活动是传统教学环境中无法实现的,因而也是对学生充满吸引力的。新异有趣的学习活动打开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焕发了学生的潜能,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语言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
例如学习《秦兵马俑》就可以实现学习活动的新异有趣。先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专题学习网站,将课文内容通过超级链接与各种秦佣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联系起来,让学生快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感兴趣的兵马俑,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观察图片,浏览文字,将观察、思考、想象有机结合,对喜欢的兵马俑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介绍。然后,学生利用“网站链接”搜索更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探讨新的发现,实现知识的延伸拓展。接着,学生可以在“研究天地”中选做测试题,也可以在“秦俑论坛”中发表自己的感想。最后,老师布置创造性的作业:画秦俑图,为画面配故事。在这样丰富多彩、新异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将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充满快乐,满载而归的享受。
6、学习的互动性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可以体现师生的互动性。互动性是现代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网络环境为师生交流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技术支持,使其成为可能。例如在设计网络课件时,可以运用留言板功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输入在计算机里,上传给教师;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室的监看功能进行浏览、选择,然后进行分析读者讨论,或给予个别帮助。我们还可以利用电子信箱,师生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这样,学习的时空就大大地拓宽了,而在有些学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比如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程序,设计学习策略制作网页等等。
三、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1、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弱点。在这种环境下,一方面学生获得信息的机会突然间会膨胀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又使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知道哪些信息是自己需要的,哪些信息对于现阶段是不能轻易涉足的。这要求学生要有自我设定目标、确定学习方法、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等各项能力。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首先应该有自知之明,能了解自我水平,才能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确定学习的进程。其次是基本的对于外界事物的自我评定能力,能够明确自己学习内容的正确与否,进而能够对自己的作为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加以约束和反思。
2、快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网络优越于其他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的容量大。在范围上可以说是包括了整个世界,在内容上又可以说是容纳了古今历史的多样性。无穷的信息与学生“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性”就构成了一个矛盾。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获得最多的信息就成了网络教学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学生首先要能够快速登录、快速确定信息检索内容、信息快速浏览、下载、筛选整合。此外,学生面对着大量的信息,如何来选择?哪一个信息才是最好的?这就要求学生有对于信息的一种快速的评价能力。不但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还要学会识别、选择。要找到最好的信息。而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如果不具备这几种能力,很多时间就会消耗在寻找的过程中,而不是用在思考整合上面。这就不能集中体现网络教学的高效性。
3、具有协作学习精神
为了寻找某一个知识的背景或材料,我在课外阅读后,常常需要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网上查找资料,学生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交流,不断地完善、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而且对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交流提供了方便。如上了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之后,我让学生在网上找到的资料相互进行交流,有的找到了草原上的蒙古包的图片,有的找到了草原风光的照片,还有的找到了介绍蒙古族情况等资料,我们相互交流、补充,最后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料库,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体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了1+1〉2的高效。
4、整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将会突破和减少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很可能不再通过传统的作业本来加以检查,学生和教师都要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电子文档来进行交流。但是,作业形式是多样的,不可能仅仅是word形式。它可能有图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对于信息的管理和加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对有关的信息加以整理、保存和再利用。
四、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对自我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而,师生关系在网络环境中是“民主平等”的。如古诗《泊船瓜洲》课后的思考题:“‘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作者曾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教师没有提供学生明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由想象,畅所欲言,接着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展开研究讨论。讨论时,不再是教师指定,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各取所需,多向互动,协作学习。此时,教师也已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成员,适时地提供自己所占有的资料,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2、给予学生更大的信任与自由
网络内容的多样性,的确让我们为学生能否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感到担心。可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就是教师所拥有的时间,只是课堂上有限的45分钟,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很好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学生也是很难取得理想学习成绩的。所以不敢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只能证明教师对于自我的人格魅力缺乏自信。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们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我们如同雕刻家雕琢大理石那样在塑造人。……只有相信人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
3、 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我认为,不断扶植并加深学生设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实现他的这一愿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而今我们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不能算作一种“特殊的工作方法”呢?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阶层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需要,即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是和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4. 对于教学过程高超的预知和调控能力
我们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网络内容的丰富性,但是也绝对不是让学生无目的、无计划地在网上“遨游”。我们必须清楚,网络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它始终还是一种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预知到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事先做好应对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着事先设定好的学习主题来开展活动。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网络教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不足之处。首先,它的制作量很大,制作过程纷繁,尤其作为语文这门学科,需要资料极多,查找、登载相当麻烦,这会给任课老师增加工作强度,无形中加重了工作负担。因而我们也不可能每节课都使用网络教学这一手段。所以很希望针对语文课本的配套网络资源能早日开发研制出来,这将会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福音。另外,网络教学由于内容过于丰富,也有可能造成一部分程度基础较差同学无法适应,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也许还有可能造成另一部分学生的懒惰心理:反正网上什么都有了,我就什么也不用做了。最重要的,网络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会使用电脑,熟练程度越高的达到的效果就越好,这是和学校电脑课相互配备起来的,这对一小部分学生来讲目前还是问题。这些就是目前网络教学还存在的局限性。
从目前的教学状况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势不可挡。但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特别是在语文学科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的实施,还需要多方调研,寻找网络环境与语文、与学生年龄和知识结构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生长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向着更加人性化、更具有实效性的方向发展,使语文教学更具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小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