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

时间:2022-09-28 14:0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支教;普通师范院校;支教大学生;育人模式

忻州师范学院自1997年开始根据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每年派出两批大学生(每批半年)到贫困农村中小学承担全职教师岗位职责,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截至目前已连续派出40批共40000余名本专科大学生。实习支教活动顺应新课改的发展理念,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脱节问题,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推动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忻州师范学院顶岗实习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笔者以忻州师范学院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参加顶岗支教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总结既往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针对顶岗实习支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环境育人”实习模式的建议。

一、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已经收到的成效

(一)提高了大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开展不仅帮助师范生巩固了专业知识,亲身体验了教师这一职业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且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顶岗实习支教活动还教会了大学生如何与老师、朋友以及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很多大学生在与中小学生的互动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从而更加坚定了今后成为一名教师的决心。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了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有所提升”“略有提高”的人数分别为47、47和3,合计人数97(被调查总人数97,下同),占比为100%,顶岗实习支教对师范类大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获得大家一致认可,成效显著。(二)培养了大学生的教育责任感。通过参与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师范类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少大学生藉此立志做一名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很重要的一点是,实习支教大学生由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换,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教育责任感。实习中,大学生不仅要独立承担课堂授课任务,同时还要与其他科目教师进行比较,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总结并修正,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了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有所提升”的人数分别为39和56,共95人,占比为97.9%。顶岗实习支教对实习生教师素质的提升同样获得了调查采访对象的高度好评。(三)提高了学生对优质教育的渴望。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使师范类大学生通过基层实践训练,加深了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增进了其对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感情,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为今后的就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也培养了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学生亲身体验支教地区艰苦的教学环境,感受到了落后地区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望。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学习帮助“非常大”“有所帮助”的人数分别为41和45,两项总人数为86,总占比88.65%;对顶岗实习“完全接受”“可以接受”的人数分别为78和14,两项合计总占比为94.84%。这充分证明了顶岗实习支教的成功之处。

二、以顶岗实习支教为载体的育人模式推行存在的现实问题

为真实、准确地了解忻州师范学院顶岗实习支教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笔者设计了四个调查问项:(1)支教前是否了解顶岗实习支教及本次支教的目的地。(2)顶岗实习支教中课堂讲授内容有哪些。(3)顶岗实习中阻力有哪些。(4)大学生支教的真正影响是什么。现就上述调查内容及其结果展开分析。问题(1)主要有四种答案,分别是“没有任何了解”“有大概了解”“对当地情况和学校信息基本了解”“相当熟悉当地情况和学校信息”。四种答案占比分别为47.42%、21.65%、21.65%、9.28%。由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大学生在到达支教地点前未对支教地和学校进行主动的信息获取,仅有少数支教大学生会事先收集过相关信息,这对于支教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性。支教学生在支教前如果不了解或不甚了解支教点的实际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焦虑感、恐惧感,势必大大影响今后的实习。问题(2)主要有三种答案,分别为“只讲授课本知识”“讲授课本及课外延伸知识”“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兼顾学生的思想指导”。三种答案占比分别为4.12%、31.96%、63.92%。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做到兼顾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思想指导,但是由于相应的教学经验、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经验明显不足,因此很难兼顾。这就提示在未来的师范教学中应当切实加强展开实践教学,利用情景模拟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问题(3)主要有六种答案,分别为“工作压力”“基础薄弱”“准备不充分”“难以适应岗位”“无法忍受恶劣支教环境”“自身能力不足”。六种答案分别占比27.84%、17.53%、31.96%、6.19%、8.25%、8.23%。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大、基础薄弱和准备不充分是大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因此在未来的师范类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培养、职业观念培养,特别是在实习前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支教地的信息,较早地熟悉和了解实习地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问题(4)主要有五种答案,分别是“实现自我提高”“开拓当地学生视野”“无明显效果”“提高支教地教学资源质量”“冲击当地学生价值观”。五种答案占比分别为40.41%、30.13%、1.4%、20.52%、7.54%。该结果提示很多支教大学生并未能正确地认识顶岗实习支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未来的顶岗实习支教实践中应当进一步做好支教后的总结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支教中快速成长。

三、以顶岗实习支教为载体的育人模式创新

(一)建立合理的管理队伍,做到全员育人。忻州师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习支教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管理队伍,开展领队教师与支教大学生相结合的教学制度,由领队教师指导支教大学生的学习、教学与生活,由支教大学生负责当地学生的学习评价。为保证实习支教质量,忻州师范学院曾派出了专业教师辅助指导支教大学生的教学工作[1],但受支教大学生实习区域的影响,有些偏远地区师资有限,当地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较低,支教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相当繁重。有鉴于此,对于忻州师范学院的支教大学生来说,还需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听从专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意见。因此,应尽快建立支教大学生、专业教师、领队教师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二)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做到全程育人。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的精心组织与耐心指导[2]。学校应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教学情况完善相关的教学管理体系,明晰实习前、实习中以及实习后的管理工作,增强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第一,实习前。学校应提前与实习基地学校展开沟通,充分了解其教学结构、教育体系、师资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合理配置实习教师资源,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二,实习中。实习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管理规范,落实监管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教学工作。支教大学生在帮助当地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同时应总结教学经验,在“教中学,学中练”。第三,实习后。顶岗实习结束后,学校要认真组织参与支教的大学生总结支教经验,通过检验实习结果和检查实习工作,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寻找对策,以利于实习学生今后的发展。(三)促进学院和地方联动,做到全方位育人。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地的联系,让支教大学生上任前尽可能多地知晓传授的知识内容、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时的重点与难点,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实习支教指导教师要向支教大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让支教大学生对实习点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有一个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支教大学生大多没有真正地接触过社会,对社会的认知懵懵懂懂,迫切需要实习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为此,指导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净化自己的思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示范。支教大学生的实习地区往往比较偏僻和贫穷,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支教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所带科目不一定与所学专业相对应,这就需要他们能够掌握较为宽广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很好地适应教育工作的环境。指导教师也要认真对待支教大学生的课堂常规、作业布置、评价机制等工作,帮助他们分析了解学情、研究教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支教大学生也要创新教育模式,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实习单位应该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新课改政策,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合理把控支教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以保证教学效果。(四)推进文化渗透,做到全环境育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基本没有吃过苦,因此面对偏远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认知比较肤浅。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使大学生来到偏远农村或者山区,体验贫困的生活,与农村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有利于大学生对民情和国情的深入了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开展,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也为这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有生力量,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总之,利用大三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支教,从思想教育上讲对在校大学生是一次锻炼和净化,从业务能力上有利于推动师范类大学生的实践发展,解决师范教育普遍存在的学用脱节问题。同时,实习支教活动还有利于解决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师资匮乏的问题,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忻州师范学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大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促进这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应针对现实问题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环境育人”的实习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嘉卫,吴永亮.全省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实习支教调研座谈会召开[J].江西教育,2019,4(13):49.

第2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 顶岗实习 现状 对策

一、英语专业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现状

本文通过对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总共400人进行顶岗支教问卷调查情况获取的资料,得出当前的支教情况如下。

1.深刻认识顶岗支教的意义 经过顶岗支教后,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对该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与感想。在调查的实习学生党中有206名认为顶岗支教的活动能够促进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有104名实习生认为顶岗支教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235名实习生认为顶岗支教可以提高自我的教学技巧。每个人对顶岗支教的认识都不同,但是可以看出顶岗支教对于任何一个实习生来说都是有积极正面的效果。

2.指导教师方面 有73名实习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经常指导实习生上课,有165名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偏低,有201名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只会听自己的课,有300名学生认为高师院校应当多派一些有指导能力的教师辅导实习生。

3.高师院校课程设置方面 有385名学生认为学校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师范类型课程,有400名学生认为在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高师院校应当多加注重。

4.实习学校办学条件方面 有103名学生认为实习学生的办学条件好,是一个环境优良的地方。有291名学生认为办学条件差,很多地方都没有跟上时代的办学水平。

二、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实习生的指导,教学实践效果不明显。高等师范学院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实习生的指导,要进行定点巡查,对实习生的实践情况多加关注。实习生在进行实习时,也应当遵守学校的管理准则,听从教师的指导安排。带队的教师其实管理指导相对不便,校园的点都较为分散,要想全面管理还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与精力。当前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果带队的教师知识指导能力不足,只是存在与表面功夫指导的话,那根本无法带领实习生。

2.顶岗与实习要相互并重。所谓顶岗实习支教,就是师范生通过顶岗来实现自己的支教。在现实当中,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顶岗,忽略了实习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达到顶岗支教的最终目的,就更应该想考虑清楚自己的意图,自己顶岗支教的意义何在。

三、解决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支教问题的对策

1.强化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指导和管理。加强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顶岗支教管理与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方面就是加强院校的指导管理。师范院校应当派遣教学水平高、指导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制定规范的教学工作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实习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因为师范生是属于全职性的实习,学校应当把他们当成与全职教师一样的对待,同时还要安排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有效指导。最后就是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应当进行自我约束,在实习过程中对问多学,自己多花点时间去研究学习。

2.轮流授课。轮流授课的方式就是为了让实习生能够得到更好锻炼的同时,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备课是非常重要的,每一节课的知识都是新知识,没有准备充足很难发挥课程效果。指导教师与实习生轮流授课,不仅可以让实习生学习到指导教师的教学技巧,也能够让指导教师从实习生的授课中去发现问题,进行正确指导。

3.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一般都是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师范教学技巧的培养,导致师范教学能力一直停止不前。所以,高师院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师范性教学技巧的训练。

第一,要调整课程的结构,增加教学实践课程。传统的师范性教学方式,都是单一的,师范性课程特别少,内容还非常死板,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极远。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这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对教学方式要求极高。英语专业的实习生就算自身英语水平极高,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也只能做到纸上谈兵。

第二是加强文理课程的渗入。现今的高师院校学生教育课程中普通课程的比例较高,学生的课程较为单一,不利于综合能力发展。所以,师范生的教学中,要多融入文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总结

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教学方式如果仅限于传统的模式那一定是止步不前的。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顶岗支教是中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的成功探索,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未如此顺利,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实习生顶岗教学能力,就应当先让高师院校注重顶岗实习支教的工作,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创建示范基地,进行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保证实习生的顶岗支教工作能够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影视技能;双导师制;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9-02

近年来各省属师范类院校先后开设了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师范类或前身为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均在2000年前后相继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截止到2013年四川省内已有十余所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在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历史中其优势和特色均长期立足于师范技能教育,开办新闻传媒类专业以来,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影视技能的教育和掌握逐步在办学过程中广受关注并日益发展。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产生背景

国内本科生教育培养的双导师制雏形产生20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冲击的社会背景下,早期引入“双导师”制度的专业往往集中于与市场关联度更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年来,教育部多次提及的高等教育转型议题在2014年初见成效,从国家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分均对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部分学校和专业明确提出了转型目标和进程规划。以文科研究见长的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为顺应本科教育规模扩张趋势,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在本世纪初以来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仅省属师范类院校中开设此类专业的学校达90%以上,专业的重复建设和“艺考热”的兴起同时带来的则是师生比的严重失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众多办学者的软肋。表现为骨干教师培养难、专业实验室维护难、教学团队打造难三方面,此外还有诸如理论学习有余实训操作不足,技能掌握宽泛有余具体环节精进不足,课程丰富性与专业发展现状互动不足等方面有待改进。学界与业界的双导师制产生不仅是基于传媒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现状,更是省属师范类院校转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师资建设的需要

省属师范类院校大多建于建国后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地方各级师校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其强势专业均为传统学科并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授,研究

与技能并重。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例,学院下设的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于2003年和2009年,从专业建设之初办学者即确立了培养基层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但办学现状却存在专业培养历史短,专业底蕴弱,师资建设缺口大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影视技能课程师资引进和培养的困难度则从一开始就显露端倪。

高校传媒专业的影视技能课程涉及了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广播等多专业的技术课程,以当前四川省各省属师范院校的专业学生人数平均量和专业教师人数平均量来看,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师生比例。同时,影视技能课程的师资来源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并在高校教师的准入机制日益严格的时间点上被放大。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高校环境和氛围走向更趋向于研究性和学术化,实务经验和指导水平都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这也是近十年来,传媒专业影视技能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且改善情况较差。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制度确立是

(二)校地合作的双赢

从筹办传媒类专业开始,省属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者便制定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实训实习计划,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政策逐步摸索找出一条更适合自身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最终要求和目标,传媒类专业则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能更好做到这点。继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之后,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各级用人单位的又一合作成果。也是高等院校在平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的矛盾的最佳模式。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传媒类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进校开始确立自己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将从校内课堂和校外活动两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分批次进入各级电视台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自己与业界导师的技能学习和实务交流,以此来完善学业导师校内指导缺乏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校地合作的内涵得到深化,双导师制成就高校和地方的双赢。

二、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应用模式

双导师制发展至今,由学业导师和实务导师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协同指导的模式已被广泛认同。但相较于省属师范类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传媒专业学生的影视技能双导师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模式。

(一)校内的理论实践双导师

在省属师范类院校的传媒专业办学过程中,校内导师的制度建设屡次提出,但都难以实施操作。校内导师的地位和价值长期被低估和忽视,原因主要体现在:影视技能课程导师人数少,难于完成具体职责;影视技能理论知识滞后,脱离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学历程度高业内经验少,技能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以上原因导致传媒类专业教育过程中校内导师的角色长期缺失,或仅有制度没有推行。

本文所提出的校内双导师是指传媒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习开始即确立一名影视理论知识导师,本科二年级协调专业兴趣配以影视技能课程实训导师一名,并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由双导师指导完成影视技能课程的汇报作品展演。校内双导师的职责集中在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并以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据,对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有系统认知,了解传媒类专业的业界前沿发展方向。经过课题组两年的调研发现,基于当前省属师范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师资现状,校内双导师的推行仍存在技术骨干教师匮乏,导师职责不明,有针对性的指导泛化等困境。

(二)校外的写作制作双导师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核在于校外导师的选择和职责。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省属师范院校中为应对自身专业背景的不足均大量各级各类型校地合作基地,常见的校地合作是高等院校将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送往传媒业界做实习实训培养,且多数合作方式仅局限于将学生派遣前往之后便任其发展,既没有前期规划也没有后期考核,校外实习指导的实际意义常常止步于学生的自律和导师的他律。因此,校外双导师的实际推行也已日益呈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

校内导师难以更好完成的指导可以由校外双导师补足这一点,各办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校外双导师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为大多数人认识,影视技能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涵盖了策划、文案、写作、制作、播出的五大环节,其中具体制作工作则更繁杂。但大多数省属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专业学生今后的出口和去向则较为明确,即面向省市级甚至县域传媒机构。在这些传媒机构的日常工作分工并不完全细化,对应人才培养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名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的学生都能够在相应工作岗位接触到掌握影视技能的多项必备环节,使其能力得以最大提升。

三、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推广途径

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办学理念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相关论述和探讨在高等教育范围内长期被借鉴和使用。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由于其产生时间晚、专业特殊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征,其双导师制的推广途径也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差异。

(一)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是在传统双导师制基础上的拓展,由校内的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及校外的写作和制作双导师共同构成,覆盖了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四年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实现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才能做到教学指导各环节协调合作,互为补充。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校内指导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大学本科三年级以前,结合专业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实训制作为基础,以学期实训周、年度作品展、中期考核汇报为契机构建立体指导规划。在已完善的规划中两位导师的时间安排应做到互为独立但并不割裂,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校内双导师的具体职责。在大学三年级以后,传媒类专业学生将逐步进入到校外基地实习实训,校外导师应在前期就联系和约定。由于校外导师的时间安排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双导师的必要性得以体现。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学生的岗位工作可分为两阶段,将写作和制作技能的指导交叉进行,使之充实高效。

(二)内容指导的切实可行

内容是影视技能教育双导师制的核心。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推行内容应以理论融入实践、实训践行理论,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尤其是前期校内双导师的指导,教学的计划制定和内容选择多以影视技能基础教育为主,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校外双导师的内容指导则侧重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适当加强技术要求的强度和深度,以适应传媒类行业的现实境况。在调查中发现就省属师范院校而言,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表现出欠缺指导内容的确定性和指导环节的合理性,这是非传媒类专业院校的共同症结,引入校外双导师的急迫性所在。

(三)教学目标的互为统一

双导师制的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是之前学科中经常性忽视的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双导师系统的关键内容,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体系则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影视技能双导师至的教育目标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校内理论和技能基础指导的掌握,目标评估多以考试方式实现。除此之外参照专业院校技能培养的方式,校内外各等级竞赛也应逐渐成为学生技能掌握的评估参照。第二阶段教学目标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最为显著,在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传媒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个人技能掌握和中型作品完成为教学目标的评估方式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得出,但具体到校外导师指导环节中又常常流于形式化难以推行。因此,在第三阶段中,毕业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成为上一环节的教学目标的补充和延伸。在省属师范院校中,延续了传统学科的毕业论文环节应逐步以传媒类学科特点考量以技能掌握展示为主,响应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变革。

综上,构建省属师范类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教育双导师制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均已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讨论成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使传媒类专业的办学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是推行影视技能双导师制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段联合.对影视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2]伊继东,刘六生.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3]潘秀通.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2000(02).

[4]胡智锋.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回顾、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03.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需及时转变办学定位和学生培养方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型专业技能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近几年,我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水平,制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将实践教学理念纳入教学改革之中,适时转变和调整人才培养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创新问题。

一、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比较注重阐述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在思想政治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内在关系的把握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这种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传统方法不但很难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专业知识,更与社会需求相脱离。因此,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对理论知识进行“实用化”解读,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枯燥、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有趣、易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设计好讨论题目,学生在课前可以根据老师设计的题目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观能动性。

二、转变教学观念,引入试验实践机制

依照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手段显得十分单一,内容抽象,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实验实践机制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中,进而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是,首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每门课程中引入实践实验教学机制。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实践实验内容。其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增加实用性课程教学,体现本校教学特色。再次,针对实际情况设计专业模块,为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按照不同专业模块设计不同的课程。最后,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多种多样的实验实践活动。渠道主要包括多媒体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等,且实验实践活动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开展模拟实践教学

学生毕业之前,学校应该针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依据教学大纲制定详尽的教学方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在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模拟社会工作环境,将课堂视为舞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表演,并随时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舞台剧的方式演绎社会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讨论找出解决方案。这种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结合实际,减少教育资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四、树立“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开展课外社会调查与实践

培养各级党政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各级中等以下学校政治教师以及高素质的生产一线劳动者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专业方向课程,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学校以及教师要充分做好调研论证工作,制定出学生社会调查以及专业实践实施方案。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社会调查。针对某一个调研题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实践独立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

(二)课程见习。根据不同课程特点,由教师制定不同的调研主题,并由教研室统一组织。

(三)专业实践。学校成立专业指导教师小组,按照既定选题和活动方案挑选专业实践基地,并制定好实践大纲,最终完成调研论文。

五、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从师基本功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重点培养的目标在于,可以胜任初等级别以上的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及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所以教学实习环节对于师范类人才的技能培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掌握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强化从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随着学生生源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学习时,面对地方语言交流的问题,师范类毕业生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就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谓“三字一话”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加强的。其中对于普通话教学的安排就会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使得每位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都能够达到国家要求,同时书法教育也被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因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导致很多学生从小就缺乏传统的书法练习,特别是在校学生都是八十年代后的新青年,过分依赖电脑和办公软件造成了很多学生对汉字的书写都陌生了。所以加强学生的书法教育显得犹如重要,比如通过举办各种书法比赛展览等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汉字的兴趣,将感性的艺术情操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外还可以开设一些教书职业素质培训的教学实践项目,全面提高毕业生在从师方面的专业技能。

(二)重视和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的实习工作。

教学实习工作是师范类毕业生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加强实习工作的培训和锻炼就是学生在跨入教师岗位之前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制定出符合学生专业性质的实施方案,发掘适合学校要求和社会需求相统一的教育实习模式,让师范生在未来真正从事教育工作可以很快转变角色,为教育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我们,就近几年师范类教育教学实习工作来说,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教学管理部门虽有制定宏观的规划和方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缺乏长远的规划,实际基地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在基地建设中存在短线行为的现象,也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普遍现象,故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缺乏政策和制度方面的保障。

第二,由于大多数学校任务繁重,很多实习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得不到教学部门一线实战教师的指导,多数只能依赖学校科任教师承担,让毕业生在实习前只能通过在校试听试讲,缺乏双师型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

第三,毕业生实习容易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冲突和影响,大多数学校都有既定的教学计划,所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有时很难积极配合。

综上几种情况反映,要做好毕业生教学实习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要求师范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积极做好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准备工作,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教育实习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然而新途径新模式的发掘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依然是坚持集中实习为主要形式,将培养可以胜任一线教学工作的优秀师资作为重要目标,同时为了确保每位实习的毕业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实习工作的各个环节,应该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这个指导教师的培养也应该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中去。

第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教学部门审查和批准,将部门学生安排在制定学校进行分散实习,这样就可以在节约教学资源的情况下,确保学生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三,对于一些师资力量欠缺或师资不达标的偏远地区学校,师范类学校可以积极鼓励毕业生顶岗实习,让毕业生实习工作可以有效进行。

六、着重关注毕业论文的编写和指引、领导工作,培养学生学术探究和革新创作能力

撰写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科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总的审阅、检查,更是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是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挥基本技能,发挥创新精神进行学术研究。

论文题目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撰写论文时可以结合专业主要课程知识,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最终写好论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拟研究课题,主动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同时教师也要加以指导,避免学生抄袭或弄虚作假。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欣.关于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若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4).

第5篇

关键字: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06-02

成人教育这一概念在西方和我国早期教育思想中都有重要的体现。在西方,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在其所创办的“学园”(Academy)中就充分强调对话、辩论、逻辑和修辞对具有选举权的臣民的重要作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潮百家争鸣时也不乏提倡成人教育的观点。例如,孔子在《左灵公》中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庄子在《养生主》中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于1982年设立成人教育司,从此,成人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借助其专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基础,成为我国开展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师范类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分类情况,进而探讨师范学校与成人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成人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

一、师范类院校成人教育分类

成人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各类教育机构旨在针对各类成年人进行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当今社会存在各种门类复杂、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如技能培训、职业进修、学位培养等类型。而我国师范类院校开展的成人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门类。

1.补偿教育。补偿教育一般是指职业生涯前未能达到某种学历资格的从业人员,通过实施成人教育得到知识或技能补偿。例如,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师资不足,20世纪末专科及更低教育背景从业人员为提高地方师资力量而奔赴一线教学岗位。而现在随着师资的补充,这些教师认识到补偿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专业的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的继续教育学习。补偿教育旨在从事一定岗位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补充教育,因此从长期看,其决定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入资格。

2.适应性继续教育。适应性继续教育是指通过专业继续教育,使劳动者所掌握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保持更新,以适应新的职业变化的要求。例如,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广大师范教师对于课堂展示、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专业研究新动向、新技术在教学课堂上的使用以及师资之间的交流互通等方面产生了新的要求。为了更新知识结构,满足以上要求,部分教师选择适应性继续教育。与此同时,高等师范院校对口地提供这些适应性的继续教育,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3.横向拓展职业技能教育。这类成人教育主要是指加强与原有职业技能相并列的另一种职业技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者教师个人发展,部分教师在保留原有教学科目的同时,通过横向拓展职业技能教育,习得新的教学领域专业知识,经过系统学习和培养,符合专业课程教学的资格。值得注意的是,在师范教育范畴内,这种横向拓展教育一般发生在一个学科门类之内。

4.转岗教育。转岗教育是指对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进行另一种与原职业内容不同的新的职业训练,使其具备专业资格。例如,原来教授政治的教师,由于学校缺少历史科目的师资力量,通过在高等师范学校的转岗继续教育,接受历史专业技能继续教育,获得相应资格后从事历史学教学。

二、师范学校与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顶点。高等师范学校旨在培养各种教育阶段的师资,以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理论、现代教学方法等为目标。成人教育可以利用师范学校专业优势,实现成教与全日制统招教学实践并轨,在大纲制定、课程实施、考试评估、教学资源开发、试讲实习、论文写作以及顶岗实习等环节完美结合。依托师范学院的师资和资源条件,成人教育学员可与统招学生开展互助学习,共享学习资源。与此同时,依托成人教育学员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可以更有效、更生动地让统招学生认识到当前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等。由于成教学员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可以建立其工作单位同师范院校之间的联系,为师范院校提供学生观摩教学、教育试讲、见习实习以及顶岗代课,甚至就业等方面的机会。成人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上课学习时间的非确定性。在这个背景下,设置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课程上课时间以外,一学期期内的学习课程(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数量也应该根据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兴趣而设定。根据成教学员原单位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地在成教机构停课或者开课,争创富有弹性机制的教学课程设置,平衡学员单位工作和成教单位学习这两个方面的利益。

三、成人教育理念的实际探索

虽然成人教育已经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但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同常规统招学生教育相比,成教生在学习和人格上有较强的独立性,他们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角色的变化,他们的学习是以问题和现实为中心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成人教育理念上进行实际的探索。

1.学习时间。传统课堂教学被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和成人教育学员认为是成人教育的精髓和中心。课堂教学被寄予厚望,而课前课后更多的宝贵时间则被许多学员忽视掉。实际上,笔者认为课外学习才是达到最优学习效果的必要途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授课教师备课或者实施教学行为都是讲授课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主要考虑学生的一般性,而不会将学生的特殊性和特殊问题放在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因此,学员应当将精力也适当放在课外学习方面,思考学习内容,总结归纳学习笔记,做好搜集学习资料信息以及预习、复习工作。这样有利于学生解决个人学习的特殊问题。

2.互助学习。成人教育学员过多依赖课堂教学便会导致他们过重依赖任课教师。部分学员甚至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必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也更愿意请教任课教师,更加信任教师的讲解和点评。而实际上,学员之间在知识储备和理解力方面会存在普遍的差异,通过讨论和思辨,他们往往能够从对方习得有用信息和想法。学员们可以将分组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其他学员,通过互助学习的方式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

3.科技的应用。成人教育信息资源网络的建设已成为一种文化的革命,电脑语言整合传统的读、写和算,图像、声音和影视的数字化,使虚拟的现实变成学习的一种方式。现代科技的应用几乎可以反映在成人教育的各个环节:管理系统、学籍信息、成绩检索和课程设置等。基于互联网视频传输和电子资源共享的远程教育已取代传统的函授和广电教育,成为成人教育的重要实现手段。其已超越教学时间、空间、次数和数量的限制,成为使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教学方式。

成人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师范类院校在发展成教事业方面应因校制宜,利用自己的特点,树立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应在学习时间、互助学习和科技应用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庄周.庄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34.

[2]高志敏.成人教育:在解读与再认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1):72-85.

第6篇

Heyuan Polytechnic, Zheng Erjun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However because the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just begun, the knowledge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theory is still insufficient. Students majoring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generally more creative, adventurous and may have better management ability than students in other higher institutions and colleges.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dventure,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s exactly the advantage and the potential that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 should rely on when cultivating talents. It is also the basic quality entrepreneurs need to be equipped with.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creative teaching mode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ather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77-02

高职院校对师范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师范类教育,但是在创业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师范生创业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教师岗位缩减,师范生就业竞争加剧,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凸显,师范生就业难成事实,突出的供需矛盾,使大多数大专院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更是一个大难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寻求一个突破口,为高职高专的师范生谋求一个就业的新途径,以解决当前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恰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需要找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

作为高职高专的师范生,培养适应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实际应用性人才是人才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从而初步建立适应现状的“创业创新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但是师范生对于创业创新的意识和理念还较为滞后,针对这些问题,先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找找对策和方法会更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高专师范生创业状况滞后的原因

1.创业意识和理念比较淡化

师范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从教,传统的就业理念是读书毕业后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但是按照当前的趋势,只认定一条择业的路子是较为狭窄的,而且很多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业搭不上边。所以整体创业意识和理念较为淡化的。

2.学生创业时间较少

学生入学第一年会参加各种团体或者社团组织,到了大二时间段,就会选择考英语四级或者B级,选择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考计算机,,即使参加实践的更多会选择家教;大三基本忙于实习和找工作,很多学生连家教也兼顾不理。所以创业就极少时间,创新就更谈不上,参与创业机会也会少一些。

3.相应的针对师范生创业制度较不完善

因为传统的观念从教意识的根深蒂固,所以有较少师范生去尝试创业,经典和成功的案例不多,传承的的概率就不低,随之而来的制度和匹配的措施就不够健全,也就较难鼓励师范生去创业,脱离自己的本专业,是要足够的胆识和冒险精神才能做到的。

4.师范生创业缺乏足够的指导和引导

虽然我们高职高专的老师基本都是双师型教师,但是由于师范生的的专业造成大家的观念的不能转变,然后学生参与度不够积极,请教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也不够足,所以教师参与指导的几率也不够,学生进步的空间就少。因为在校的教育类老师也少接触创业的情况,基本带动学生实践的都是参与教育实习这一领域。

二、高职高专师范生存在着很大的优势

很多师范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优点和潜力正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挖掘的,也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有几个:

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优势――技能型人才

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教育培养目的除了教师基本功之外,还有大二的教学实践训练,顶岗置换培训和大三的实习教学实践,也有很多单位来学校招聘办公室文职人员等,特别是语文教育类这块较多被录用。因为文秘专业和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很多去珠三角或者工资高的地方做专业技术工作,而不愿意留在三线城市和山区单位工作,这些单位需要文职和新闻媒体记者甚至播音主持人,科班出身的学生留不住,招聘的语文教育的学生刚好又能写最基本的稿件,普通话等级达到二级甲等,也可以做记者甚至做播音,办公室的工作基本也是能完成的,现在学校制度较为多元化选择,只要学生对方有单位接纳,学生有意愿,学校都批准,这些学生具有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大,很多学生通过学习和摸索,多了一项生存的技能。许多学生已经很快的转型在其他企业或者别的岗位,很快就适应了社会要求的工作岗位。

2.学生在能力结构上的优势――实用型人才

我们的师范生基本是来自山区较为多,生源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线的3A学生这批学生的素质,大多对应试教育的不适应者,但是这样的学生实用,较吃苦耐劳,勤快,脑子灵活,思维也属活跃,在一定的环境下经过培养和挖掘后,脚踏实地工作的状态较好,潜力较足,留得住,不至于单位培养后会流失,是山区单位和三线城市单位最首选的人才队伍。

3.高职高专的教师技术资格优势――具有双师素质

在高职高专的教师队伍中,基本拥有双师证书,很多教师都有下企业和做在社会做培训的资格,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从知识上讲,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企业时间的机会多,自然就积累了实践的工作经验,为培养指导学生就业也就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和眼光,这对于指导学生参与创业也具备一定的指导和引导意义,也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助。

既然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劣是摆在眼前,我们便可以探索一下培养师范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因势利导,以便师范生更好的找到创业机会和就业的出路。

三、在制度上创新,使用相应的制度改善大家对师范生创新创业的认知度

1.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

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意识层面,是一种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和理念上的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实践层面,创业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的过程,创业教育要使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来发掘机会、创立企业、追求盈利的教育。师范生教育虽然不需要直接创业,但在意识层面上,创意作为技术和理念上的创新是师范教育对象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做为将来可能的老师,如果自身不具备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不能胜任未来的教师职业,创新创业教育是师范教育中必须意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完善师范生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度

调动学校的各个部门对师范生的创业培训,制定确实可行的管理和配套政策,把师范生创业教育摆上日程,带进课程的设置,学生的选课,以及学生考试,学分的认定,学籍管理等等,甚至可以把创业课程设定为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

3.优化师范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学校一方面可以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的指导老师,特别是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作为团队带领学生进行创业;一方面可以引进校外的创业者作为导师,加入我们的团队教育中,开设一些讲座或者上上课,把企业的创业经验带给学生。学校可以设置一些鼓励政策和引进教师的措施,使得创业教师队伍壮大起来。

四、高职高专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高职高专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师范学生的从业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所以采用的模式和途径就是以社会需求、能力培养、学生发展为本三方面结合。为了更好地开展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观念和目的的引导,以备创业薪火相传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这种意识和创业精神,需要知识、智慧和胆识才敢于创业,当然也必须让师范生认识到,要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意识和精神。可以树立一些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创业的优缺点,自我评估和衡量自己,把握当下形势,参照优秀典型案例,尝试迈出创业的步伐,大胆勇敢的去尝试。在观念上调整自己,在行动上战胜自己。

2.大力提倡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备教育创业型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90%的教师都具备双师证书和素质,这些教师有很多是下企业和在实践操作中具备技能,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技能,在一定层面上是很有工作经验的。这样的教师很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使学生更快进入创业的角色。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无疑是很又推进作用的。

3.建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有明显体现。

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推广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可以围绕相关的创业心理品质和知识以及技能来展开,可以绕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的有关课程,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推广宣传师范学生的创业意识,增进学生掌握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直接展示创业成功案例,总结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规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培养和梳理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也可以拓宽创业视野。

开设创业园,举行创业大赛,强化创业实践能力。在学校可以开设新型的创业园给学生自主经营,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对这些创业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还有就是可以举办主题创业比赛,让师范类学生也弱化从教是唯一的就业途径,让更多的学生去设计,通过做方案和设计,参与比赛,由理论到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为将来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为师范生受教育居多是师范类能力的培养,所以创业的能力要通过强化培养和训练。创业能力主要是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在课堂上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技能大赛,可以多听“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参加创业实践和活动。特别是要多聆听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校介绍其创业体会,使学生更直观体验,从而得到直接间接的熏陶和培养。

第7篇

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一)改善基础设施学院积极筹措办学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及条件装备的建设。2009年至今,是学院建设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项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几年。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22.31万平方米,生均24.19平方米,其中教学办公用房净增7.8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净增2.91万平方米。学院还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美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校园功能,建成了“一带(中心共享生态绿化带)、两区(教学中心区与学生生活区)、三轴(礼仪轴、学术轴、生活轴)”的校园环境格局。建成了中华民族文化景观区、青藏高原多样性生态保护展示区、民族艺术体验区3个重点景观区。在人文景观建设、道路景点命名时,结合宣传标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文化内涵,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学院坚持教学经费投入优先的原则,不断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大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保证学生活动经费支出,在资金投入方面保障了人才培养的需要。近3年,学院教学经费总支出达6810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824万元,教学建设等专项支出1986万元,教学经费逐年增长。

(三)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学院全面改善图书馆硬件设施,实行自动化管理和开放服务,提升服务功能。学院积极推进特色馆藏建设,已建成安多藏文献典藏中心和河洮岷文献典藏中心,在安多藏族经典文献、民族文献、河洮岷地方文献和教育类文献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图书资料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年均投入经费228万元,生均年进书量超过教育部规定的4册的要求,达4.89册,纸质图书总量快速增长。学院图书馆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努力建好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网站,不断更新、丰富电子书刊,仅2012年,投入的文献购置费用就达279万元。学院还延长学生阅览室、自习室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超过90小时,为师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四)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目前,全校已建成14个基础实验室,56个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3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264.16万元。其中,2012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39.23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27.62%,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5595.71元,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学院先后投资610多万元,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步形成数字化校园基础网络框架,已建立“综合教务”、“校园安全监控”等应用系统,有效地提升了学院综合管理水平,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十二五”期间,学院计划投资2110万元,进行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及数据中心、综合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

二、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积极推进课程建设目前,学院共有9个主要学科门类,21个本科专业,9个专业方向,涵盖了师范类主体专业,专业设置以教师教育为主体,民族学科为特色,逐步形成了面向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截至目前,学院共建成两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校级教学团队。学院根据服务区域对人才“少批量、多样性”的需求特点,分类建设通识、专业和职业三大课程,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学院着力实施“特色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等七大课程建设工程,切实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目前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39门,校级优秀课程80门,校级特色课程1门。学院为本科生开设课程总量达1278门。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对全院各项教学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检查梳理,查找制度上的漏洞与不足,修订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从系(部)层面加大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了确保教学中心地位、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通过完善学校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对人才培养的过程实施科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形成了教学督导委员会、校领导、教务处、各系师生共同参与的监控组织体系。学院认真落实学生教学管理信息员制度、教学值周制度、教务处长接待日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坚持开展以“三期”(期初、期中、期末)检查、重大节假日放假前后为时间节点的定期教学检查,以专业质量、课程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检查,并经常对教学质量进行随机检查。将教学质量检查与教职工评定职称、晋级加薪和学生奖学金评定挂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以保证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学院采用校内自评和第三方评估等方法,开展自评自建活动,建立了目标监控、组织监控、过程监控、制度监控、质量评价和信息处理于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做到教学质量监控全员参与,覆盖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在全院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共识,使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服务、教学监督得到了良性循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3.改革学期制。学院从2007年开始将每学年两学期改为春季、夏季、秋季三学期。实行“三学期制”后,学院和各院系利用短学期聘请国内外教授、学者到校授课、讲学,丰富了学院的课程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三学期制”以来,共聘请国内29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18名教授、专家到校授课420余人次。4.推行多样化教学。学院根据学生来自多民族、多地区的特殊情况以及民族学生语言、文化,特别是知识水平的差异性,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级教学,理科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藏语类专业中运用分类教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5.加强藏汉双语教学。学院按照双语教学工作的新要求,推进藏汉双语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等7个本科专业设藏汉双语方向,成为全国民族院校中开设藏汉双语类专业最多的高校之一。学院结合多年来积累的藏汉双语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形成了“分类并进”的教学模式。学院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藏汉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加强藏汉双语专业课程建设的意见》,依据“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双语,突出特色,逐步形成师范类普通专业和双语专业并存的专业建设格局,实现藏汉双语兼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思路,提出了藏汉双语课程建设的“七化”模式:一是双语基础达标化,即双语类专业学生通过强化汉语、藏语课程教学,读、写、说、译达到基本要求;二是主体课程汉语化,即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专业外,其他各双语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以汉语授课为主;三是藏语课程连续化,即双语类专业要保证每学期至少开设一门藏语授课课程,4年不间断;四是选修课程共享化,即在开发人文科学素养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时要努力建成30门左右适应性较强的双语类选修课程,使各双语类专业选修课程资源共享;五是翻译课程针对化,即各双语类专业在设置汉藏双语翻译课程时除设置汉藏翻译基本理论外,还要针对专业特点开设汉藏翻译课程;六是讨论课程对接化,即每门课程每学期要有针对性地设计2-3个汉藏双语讨论题目,要求学生查阅双语资料,使用汉藏双语讨论发言;七是课程考核双语化,即各双语类专业在课程考核时确定口试课程和笔试课程,并使用藏汉双语进行考核。6.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学院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改革教育类课程教学,实施“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学院坚持“保证基础理论,突出技能训练,多课程、少课时”的原则,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教育类课程围绕教育理论、教学实务、学科教学、教学实践等4个环节,积极改进职业类课程,将原有的以理论为重点的课程改为以突出技能为重点的课程。运用微格技术加强校内试讲和班主任工作训练,形成了教育调查、校内试讲、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实习反思的师范生4年全程实践教学。实施“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即师范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专业主干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后,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全职”教师岗位实习。学生在教师岗位上完成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其间全面承担在职教师的岗位职责,保证了实习质量。目前,已援教7个州(市)、21个县的580所学校。二是开设活动课程。学院将活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大学活动课程体系,形成了社团类、社会实践类、科研类和劳动课程四大类群,按照活动课程要求、活动方案、考勤记录、相关成果等在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成绩评定。三是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团中央网络平台组建国家级重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实践活动范围扩大到四川、青海、上海、等省区市,并在上海等地教育质量较高的高校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得到了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院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2013年组织开展以“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开展教育法规政策学习、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全校师德师风“育人标兵”评选、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等活动,使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全体教师中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创一流的氛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了团结向上、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校风。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学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完善聘任考核管理办法,探索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人事分配制度,岗位设置优先保证教学人员的引进和稳定,薪酬待遇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校内津贴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直接挂钩,向优秀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骨干倾斜。学院严格执行优秀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体现在学校职称评定、考核评价、薪酬制度和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为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达到81%以上。

第8篇

[关键词]师范生 教育实习 模式 改革 实践

引言: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师范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理应得到重视和加强。师范类专业的特点就是“师范性”,依靠教育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加强高师和基础教育的双向联系和沟通,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培养师范生的从教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切实体验教师的角色,真正认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师范性的实践意义归结到一点,就是为基础教育服务。这样,就要求加强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把突出“师范性”落实到教育改革进程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切实加强教学理论与中学实际的联系,做到知行统一。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化教育实习的实践性地位,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更为重要。

1 教育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实习,实习方式以集中实习为主,往往在全学程的最后安排六周或八周进行实习。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带队教师的直接控制下,一次完成实习任务,时间和地点相对集中,给组织和管理带来许多方便。它的弊端是:此前没有对基础教育的了解,没有对教育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没有对教育教学的实际接触,而是完全依靠高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和培养。由于实习前不了解中小学现状,实习中缺乏积极性,缺少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项多层次训练,实习后缺少反馈和改进,很难通过一次性的实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合格的教师。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更加大了实习的难度,有些学校为了学生的自主择业和管理的方便,采取“放羊式”撒手不管的实习方式,缺乏严格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其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对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捷,势在必行,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教育实习安排工作较困难。一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习学校接受实习生的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二是许多中小学接受实习的积极性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应试教育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的教学工作,追求升学率成了学校的核心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高师的教育实习成了中小学的额外负担,能推就推,实在推不掉,只能勉强应付。②目前教育实习投资不充裕,实习经费不足,给实习学校的报酬明显偏少。

1.2 教育实习时间偏短。虽然教学计划中规定了本科生教育实习时间为8周,专科生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但真正在实习学校只有不足5周,实际上课也不足4周,因为实习前期是听课、观摩,后期要总结,所以用学生的话说:“我们刚找到感觉,刚进入角色就又要撤退了。”在这期间,学生为了找工作,还经常需要在实习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奔波,因此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更短,投入的精力也有限,影响了实习质量,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 教育实习模式比较单一。目前,教育实习工作仍然停留在由学校统一安排到中小学实习,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没有体现因材施教和灵活多样的原则。

1.4 实习指导得不到保障。主要原因有: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无法派出足够的带队教师,有的带队教师既要参与教育实习,又在学校有教学任务,精力和时间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指导效果。实习学校把优秀教师集中到毕业班,校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升学率上,对教育实习的指导和管理无暇顾及。

2 教育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路。改革教育实习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教育实习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革:

2.1 实习环节全程化。教育实习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且,与其它理论课不同,它是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实习的全过程应体现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

①新生进校就进行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的教育,为他们树立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意识和培养服务于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使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对学生做好入行教育,严把“入门”关。

②抓紧“三字一话”技能训练,突出抓好《教师口语》、《书法》、《普通话》开设和质量。此外,还可通过普通话大赛、演讲比赛和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最后通过考核进行验收,特别是对于普通话和粉笔字,要求所有学生参加省语委组织的普通话过级测试和学院组织的三书过级测试,作为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③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结合教学法课程,一方面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给学生讲授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也邀请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学校长等开展讲座,向学生传达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有关信息,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知道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准备有目的。教学法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也要求提高学生撰写教案和备课、上课能力。另外,让学生走进教室听课见习,亲自感受中学课堂气氛及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一线实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④结合微格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规范教学的能力。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有针对性地加以避免和弥补。

⑤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试讲。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环节,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学生认真熟悉中学教材,充分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新内容,编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

2.2 实习形式多样化。传统教育实习形式上多采用放羊式或集中式或两者兼而有之,是毕业前的一次性突击或实战演习。现在的教育实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学校统一安排,分散定点实习。即由教务处和各系共同出面联系、各系组织落实,做到事前安排落实、事中检查指导、事后总结反馈,保证了实习的效果和质量。②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即由学生申请,教务处提供联系函,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到意向分配单位联系实习,也可以到自己家乡所在学校联系实习,学校选派教师定期指导,主要由实习学校教师指导,实习结束后,出具实习鉴定结论。③开放式实习或就业实习。即对已联系好分配单位或有意向单位的学生,可以考虑分配单位的实际要求,让学生有更长的时间顶岗实习,学校只对其实行结果要求。

2.3 实习内容丰富化。教育实习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受到一次系统而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其从事教育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师范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水平,培养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使师范生在全面了解基础教育现状的同时,也能检验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从而使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实习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育实习的主渠道,但也不排除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调查的作用。教育实习通常有以下内容:

①课堂教学实习:每位实习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实习,每个新教案必须经过试讲,待指导教师审查签字后,方可进行教学;踊跃承担实验、课堂讨论、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教学任务。

②班主任工作实习:每位实习生要在原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学习组织和指导班、团、队或其它课外活动,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当好原班主任的助手。

③社会实践调查:每位实习生在努力做好教育实习工作的同时,应根据教务处拟定的参考题目,结合教育实习的实际,有目的地进行一些专题调查,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实习管理规范化。为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制定各项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规范各种表格和签字手续,强化管理和要求,把教育实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确保教育实习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

2.5 实习基地共建化。教育实习改革的深化,促进高师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促进高师与中学的联系和协作。建立并稳定实习基地,发挥实习基地的多种功能是教育实习改革研究的新课题。

3 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针对目前教育实习的现状,我们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认真总结国内外教育实习经验,扬长避短,努力开创教育实习的新局面。

3.1 激励中小学积极参与教育实习工作。教育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高师单纯的教学行为,而是牵涉到中小学、教师、学生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社会关系。由于高师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学没有隶属关系,实习成了高师单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的协调,构建有地方教育部门分管局长、中学分管校长及实习学校参加的实习指导机构,形成三方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应利用我们的优秀教学资源给实习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2 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合理改进实习方式。教育实习应实行分段式或采取见习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大二、大三可安排一些见习,让师范生到中小学参观、听课,收集教研教改信息等,了解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及运行模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训练教师基本技能。调整毕业班的实习时间,把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完成,这样,学生在实结后,还有改进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与就业招聘考试也少一些冲突。

3.3 加强教育实习的质量监控。要动员教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参与教育实习工作,要从教学法、教学论和心理学的角度去指导实习生。实习过程中要派出实习检查组,深入教育实习第一线,听课、调查、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这样既了解了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精神面貌,同时又检查了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从而能够确保教育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实习结束后,要评选优秀带队教师,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调动教师参与教育实习的积极性。

3.4 大力加强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建议学校与实习基地签订合同,规定各自的义务。高师院校的“产品”要在实习基地锤炼,方可走向“市场”,没有合格的“产品”自然就影响到高师院校的生存,也会影响到中小学教育发展。实习基地建设,要投资,但也要评估、检查。要把评估、检查的结果与建设经费相挂钩,对不合格基地学校要坚决地给予撤销,对做得好的实习基地给予奖励,并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予以表彰。

第9篇

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实践;操作;创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在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等各个单位。许多学校受陈旧的教育模式和培养计划的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不够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创新能力欠缺,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是学校教学中较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学工作者,怎样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迅速进入角色,适应工作,是每位计算机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

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永远面临着知识老化的危机,教师只有不断地跟踪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使自己处于知识的前沿,并将它渗透到教学中,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现在计算机知识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例如手机、电视、游戏机等多种电子产品中,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能涉及这些方面,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例如:手机操作系统,云电视的产生等都与计算机知识有关。再次,一定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性质,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计算机被各个行业使用,所以对学生的专业有所了解,在教学中适度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己所学计算机知识应用到专业学习中去,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另一方面也会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带来方便,比如:加强师范类学生的CAI,加强会计类学生的财会,加强艺术类学生的动漫设计等。

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这样一些特点: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主要是人和计算机打交道,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实践环节,采用课堂讲解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即讲完一个章节后,必须带学生到机房去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操作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看到实物,认识实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对所学知识有个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计算机学科与一些传统学科的区别很大,一些传统学科重经典与基础知识,但计算机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更新速度极快,教材内容相对市场滞后,与市场技术根本就不接轨,光通过书本上的内容根本是不可行的,只有去和市场接触,才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动态,才能了解技术的发展主流。刚学会Dos,已开始运用Windows,刚学完VB6.0,又出现了,技术变换之快并非大多数学生所能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首先要把各种情况说清楚,让学生有所了解,之后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领域,比如学C#还是学Java,学Delphi还是学Matlab。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实践环节

学生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计算机课程内容,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实践。在此提出三种实践方式:

1.学习中实践:学习中的实践主要是在课堂上、机房里,主要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知识,实践基本理论。首先应保证课时量,其次是学校领导要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与社会市场接轨的实验室,通过实践,学生才能马上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完全掌握。

2.工作中实践:学生的毕业实习至关重要,实习过程中无论到了哪个单位都会和计算机打交道,这些操作更加基本、实用。学校应和一些企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或顶岗实习,在学生学完理论后,学校应该随时派学生去一些单位进行实践,在工作中才能锻炼自己,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应尽量接近自己所学专业,即用计算机知识去解决一些和专业相关的问题。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从而使计算机知识服务于自己的专业和今后的工作。

3.生活中实践:计算机知识可以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一味地反对学生玩手机、上网、打游戏等,而是要做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快乐当中学习、掌握和熟练计算机的运用。

三、检查方法要加强实践环节

目前教学质量好坏的检查方法依旧是考试成绩,计算机教学同样也依托于这种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在计算机这门课程的考试中一定要加强实践,由于这门课程的性质是以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检查它的教学质量的手段必须是计算机本身。纸面上的成绩不能完全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必须通过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来说明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上机考试必不可少,而且应该在总成绩中加大比例,经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机试成绩应占到总成绩的80%以上。

要更好地完成计算机教学,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能充分发挥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即建立与社会实际需要的模拟环境。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教材,加强教材建设,尤其是电子教材的建设,知识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传授适时性、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6.

[2]邱婧玲.教育技术研究,2007.

[3]赵致璷.对计算机教改工作的思考.计算机世界,2006.

[4]王小明.实践教育的重要性.2008.

第10篇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以培养小学、幼儿园英语师资为使命,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培养方案原有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与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教职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就业但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进行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以职业导向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既要遵循教师教育的普遍标准,也要符合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还要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只有全面、综合地考量,才能将职业导向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才能有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高等职业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是与行业人才标准互通互联的重要文件。2012年教育部正式了英语类4个专业的教学标准,包括应用英语、英语教育、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标准从十个方面进行描述,在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标准要求体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行业业务能力的有机结合,体现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紧贴行业或产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刘黛琳,周雪峰2015)。英语教育专业以培养“小学、幼儿园或培训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岗位”的教师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相关职业能力为目标,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突破传统学科体系和知识框架,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教师业务能力整合起来,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徐小贞2006)。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依据。标准强调,要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做了详细描述,是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针对标准提出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并加以有效实施,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目前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课程开设偏少,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没有完全体现

 

目前,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要么沿用1993年颁布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大纲》,要么以本科阶段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为参考,课程主要强调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都能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达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但是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师范性决定了学生还必须具有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能力。传统的与此相关的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为主,一些院校也开设了英语书写、唱歌等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但总体看来,一是没有成体系,更多的是起到装饰的作用,二是研究不深,师资和教学设备不能满足。结果就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自己会说英语,但不会教小学英语,对小学英语的教材理解和教法、学法指导一片茫然。

 

(二)实践课程开设不足,缺乏系统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英语教育专业的实践课主要分为教育见习和实习两类。教育见习主要安排在学期中,时间大概一周,教育实习是在最后一学期,时间3个月左右,这是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实践课程安排。实习和见习贯穿了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可以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小学教学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分析和对比,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见习的效果不太好,主要是时间短、频次低、针对性不强。实习期间的教师指导不够,结束时缺少及时的总结和反思。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英语教育专业,必须要从时间安排、人员配置、阶段目标、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深入研究实践课程的设置,发挥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三)专业能力拓展课程设置不够,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

 

高等职业教育除了使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基础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季淑鸿, 2012)。但实际情况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反映在课程上主要是对英语类的文化课程比如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不重视,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较少,学生的学习视野受到限制,今后教师职业的发展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三、以职业为导向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施路径

 

(一)确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观决定了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课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是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扎实专业知识、卓越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和边远山区的初中教师。课程设置必须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换言之,在研究课程设置之前,先要认真审视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

 

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主要是指英语听、说、读、写、唱等能力,职业技能是指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课件制作等能力。这两项技能一般都是分开培养,相互交叉的情况不太普遍。但是教师职业岗位需要的正是两者的融合。为此,需要在课程安排上考虑两种技能的联系。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英语歌曲与童谣、英语课件制作、小学英语教学法等课程,学生对职业要求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职业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走上教师岗位后对职业的基本技能要求做到游刃有余(黄静茹,吴柏祥2010)。

 

(三)构建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

 

关于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内涵、结构和规定,还缺少完整的指导性文件,因而难以体现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地位,其时间安排、基地建设、师徒制度、考核评价等都缺少科学性的规范。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教育见以已完成阶段性任务为目标,一次见习解决一到两个问题,采用“影子跟岗”等方式,使见习见到实效。教育实习要定位到小学和边远山区中学,要把实习和学生的就业岗位紧密联系起来,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真正熟悉职业岗位的情况,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做到轻车熟路。

 

(四)优化素质拓展类课程

 

作为语言教师,对语言背后承载的文化必须了解,才能更好地贯彻语言教学的意图。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要重视英语文化类课程,加强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开设多种课程,比如英美文学欣赏、英语国家概况、英美儿童文学选读、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等,通过学习,学生逐步积累起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知识,增加两种文化的对比,进一步提高语用能力,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岗位积淀,提升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把小学教师标准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结合起来,建立人才培养的直通道,满足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时间需要。以职业为导向就是培养职业要求的核心能力,强调职业的实践能力,增强职业的发展能力,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第11篇

【关键词】政府组织支教;非政府组织支教;激励

一、支教的内涵及模式

支教,是一种支援落后地区,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乡镇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义务活动。它以提供师资为主要手段。随着支教行动不断发展,已经形成政府组织的志愿服务模式、非政府组织民间支教模式、上级政府直补模式、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等不同的形式。

二、支教的目的分析

(一)教育公平理论视角下――支教促进教育公平

人类社会崇高的理想之一是追求社会公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解放全人类思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期望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教育公平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是“教育机会均等”,具体而言,就是在普及和扩大教育过程中,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群均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对于义务教育而言,教育公平是指适龄儿童、少年游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享受相同质量(相同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经费资源等)的教育。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城市和农村学生、东部和西部地区学生;所属民族不同: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所属性别差异:男女差异;所属阶层不同: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学生享受着完全不同的质量的教育。因而,支教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二)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支教积聚人力资本

舒尔茨指出:人的未来并非是由空间、矿产和土地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的知识发展决定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

1. 所有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力资本理论

2. 在经济增长贡献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

3.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资本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问题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4. 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由上述分析可知人力资源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而通过支教,输送优秀毕业生到教师资源匮乏的地方,毕业生本身就作为人力资源被优化配置到需求实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能对将来的人力资源的储备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管理理论视角下――支教缓解严峻就业压力

2014年全国高效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又增加了28万,创下了历史新高。全国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支教项目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一个崭新的途径。

三、支教项目开展对支教老师的具体激励方式

本文主要比较两种模式下(政府组织的支教模式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教模式)的具体激励方式,并选取了两种模式下的具体代表:“三支一扶”和“美丽中国”。“三支一扶”即由政府发起的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三项扶贫工作的项目,本文主要对比的是“三支一扶”里的支教。而“美丽中国”则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招聘美国和中国优秀毕业生到云南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笔者曾作为2011届至2013届一名支教项目老师,到云南临沧云县晓街乡晓街中学完成了长达两年的支教工作。

支教目的更好实现关的关键在于优质人力资源输入。然而因为支教地条件艰苦,有最低服务时间限制、家人不理解等因素,很多原本想去支教奉献的人没有勇气下定决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政府组织下的支教行动还是非政府组织下的支教行动,组织方都想办法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毕业生投入到支教行动中。

(一)具体而言,政府组织的“三扶一支”中支教人员享受主要待遇

第一,工龄计算、办理户口、档案关系、党团关系。志愿者服务期间,计算工龄。户口由各省市区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或转回生源地,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服务地的县级人事部门;志愿者服务期间,党团组织关系转至服务单位;并可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和单位需求,担任一定的职务。最高可到管理岗的学校副校长职位。

第二,享受工作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志愿者服务期间,国家都提供一定的工作生活补贴,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还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国家提供各种社会保险;服务单位提供免费住宿条件,并免费提供部分基本生活用品。具体而言,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生活补贴标准参照本地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和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水平执行。

第三,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到西部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履行3年服务期限的志愿者,其上学期间的学费、助学贷款由国家补偿和代偿。

第四,续聘或留任。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和单位实际,选择续聘或留任。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要补充人员时,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志愿者。

第五,考研加分。志愿者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3年内报考研究生,初试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每年的12月份,在研究生初试前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各牵头单位都要统计符合享受加分政策条件的志愿者名单,报教育部备案,并面向全社会公布。参加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学历为高职(高专)的志愿者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可以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升本。学历为本科且特别优秀的可以免试攻读教育硕士。

第六,定向考录公务员。志愿者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在报考国家或各省市区公务员时,纳入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范围;同等享受各省市区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优惠政策;享受定向招考等优惠政策(取消加分政策)。例如,在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中,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志愿者既可报考定向考录的职位,也可报考其他职位;在2011年度山东省公务员招考中,各市安排录用计划总数的15%的岗位,用于定向招考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志愿者。

第七,免费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创业指导等公共服务。选择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可以享受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免费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创业指导等公共服务。

(二)非政府组织“美丽中国”支教人员享受的主要待遇:

第一,享受生活补贴和普通保险。2013年前的支教人员,每年均享受14个月的补贴,每个月2000计。2014年起,每月提高300。“美丽中国”为每一个支教人员购买了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关于医疗保险必须到县以上的医院就医才能得到报销。

第二,相关职业培训。每年的新项目老师会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末参加Summer institute。即入职前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实践的高强度培训。在送项目老师到学校后,美丽中国每个月会组织所有支教老师在特定周末参加PDC(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会议主要的开展形式包括:小组分析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开讲座,邀请当地老师分享教学经验等等方式。另外还会在年中和年末开长达3-5天的PDC会议,与月PDC会议不同之处在于,年中和年末PDC开会期间更长,会有对新学期的工作的计划和对过去学期工作的总结,活动更加丰富。对于PDC,我的同事以及我都认为:这不仅是对教师职业发展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同事相聚的美好。(因为每一届的200个老师,会以四个人为单位,一般是两个中国人两个每个人,分派到不同的学校)。除此之外,每个项目老师会有一个专门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帮助解决项目老师到校后的生活及教学上面临的问题。具体而言,每个项目老师必须每个周到项目学校听评课,并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帮助项目老师克服困难。

第三,美国名校通道。申请美国研究生,接受院校除了你的学业成绩和英语成绩外,更看中的是你的志愿者经历。每一届美国项目老师中的90%以上,均在结束两年支教生活后,选择继续研究生学习。通过“美丽中国”两年支教经历,几乎所有人都能申请上美国排名前20的高校。而对于中国支教老师,如果家里有条件支付高昂的学费,并且本人通过相关外语考试,通过“美丽中国”的推荐信,也可以申请美国排名前50的高校。当然,这也得益于美丽中国招聘的支教老师本科至少是重点大学。“美丽中国”组织内部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申请国外高校时相关资料的修改和审核以及推荐信撰写等工作,帮助项目老师顺利拿到录取通知。这一点职能和国内各种需交付高昂培训费的培训中介机构类似,但最大的不同在于,“美丽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国际支教组织,有得天独厚的美国本土人力资源,他们更清楚如何很本土化地让自己的申请通过。

第四,后期职业发展。美丽中国有一个部门“alumni impact”,主要负责项目成员后期职业发展。部门有很多知名企业、教育行业、投资银行等领域的合作伙伴。部门在替教师修改好简历之后,可以直接发送邮件给招聘方的HR,这样支教老师不用经过简历筛选就可以直接进行面试。当然,也有很多暑期实习岗位提供。中国项目老师50%以上实习或者工作都是通过这个渠道获得。因为深处偏远乡村,无法和外界直接联系。

四、支教目的实现最大化

上述支教项目开展对支教老师具体激励方式做了比较分析,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改进激励方式吸引更多优秀老师,从而实现支教目的最大化。

(一)一线支教前的合作培训、双语课程

师范类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掌握如何开展教学,而大多数支教老师没有任何师范背景,在投身两年至三年不等的教学工作前,一般都没有较为专业的培训。尤其政府组织的支教组织,一般上岗前培训时间不足5天。相比而言,非政府组织下的支教组织的上岗前职业培训的时间更长些。如:美丽中国针对新一届项目老师开展的为期一个多月高强度的培训。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因而,为了让每一个支教老师拥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就应该有更专业的上岗前职业培训。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教组织可以合作培训。利用暑期一个月时间,集中支教老师在一个地点,请北京师范大学或者首都师范大学等师范类学校的教授讲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因为各个组织的所处地域以及理念等等有所差异,在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后,可以各自解散开展各自的培训。针对如美丽中国这样的国际支教组织,培训方就应该组织开双语课。支教教师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自愿参选不同的课程。这样既满足美国支教老师也满足中国支教老师对第二外语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开设双语课,这样的激励方式不失为吸引更多毕业生加入到支教行列的有效方式。

(二)在完成支教活动后,颁发教师资格证

无论是政府组织下的支教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下的支教组织,在完成一定期限的教学任务后,如果没有经过国家或省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将无法获取教师资格证。我认为经过专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培训,再有两到三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国家应该给每一个支教老师颁发领取教师资格证。支教老师在完成2到3年的支教活动后,又和应届毕业生一样面对严峻就业压力。教师资格证的获取给支教老师再就业提供了资格优势,对支教老师后期安置提供了实质的保证。

(三)政策上的有利保障

首先,应该给非政府组织下的支教人员予以考研加分,定向录用公务员,助学贷款代偿的政策保障,在办理户口,档案关系、党团关系、工龄计算等方面的,也可以参照政府组织下的支教项目。

其次,严格落实支教人员享受的政策福利。根据互联网的相关调查,尽管国家明确政策规定志愿者在就业时享受应届毕业生的待遇,但是实际把其当作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不到三分之一。按照国家政策相关规定其工作经验计入工龄,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因而只有不到8%的单位计算志愿者的工龄。所以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再好,但实际政策实施过程中,志愿者的权利是得不到有效保障的。

再次,扩宽优惠政策。针对考研加分的,必须要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3年内报考研究生,初试时加10分。志愿者因为志愿服务,无暇学习研究入学考试,因而加10分还是太少。因而应该将初试加分提高到20,同时,取消单科受限的规定。

(四)提高待遇、表彰先进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激励机制中是最主要的两种激励手段。国家应该提高支教志愿者的物质补贴,每个月发放和当地老师差不多的工资。同时也要在年终给予表现优秀的志愿者予以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 刘晓宇.“西部支教行动”的践行与思考――基于内蒙古准格尔旗“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参与观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 袁贵仁.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教育重大理论成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中国高校毕业生增长趋势分析[EB/OL].http:///html/c/2014gxbys/,2014-06-18.

第12篇

城市教师城乡交流教育均衡三角置换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是改善基础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实效性尤其取决于城市交流教师的认同和实施,毕竟国家及各地出台一系列“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目的是让优质教育带动薄弱学校,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所以,从应然的角度看,派往农村的城市教师当是优秀的骨干教师,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通过分析城市教师参与城乡教师交流活动的实施情况,进一步认识城乡教师交流的内涵和意义,清楚城乡教师交流的实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城市教师积极参与城乡教师交流活动的关键阻力,为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科学、合理制订提供思路,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发展。

一、城乡教师交流的内涵

关于城乡教师交流的涵义,有不同的描述。学者黄丽萍等认为,城乡教师交流是指以城市优质学校带动和帮助农村优质学校,以城市优秀教师带动和帮助农村教师,实现城乡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经验等方面的互补,促进城乡教师的共同发展,最终使城乡教育不断趋于均衡。学者廖全明等认为,我国的教师城乡交流是指为了达到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改善城乡教师配置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按照一定要求分别到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工作一定时间的过程和结果。学者吴林梅等认为“城乡教师交流”指在当前我国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均衡发展失调的背景下,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将城镇中小学教师派遣到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交流或是由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上派到城镇中小学学习的过程,它体现的是师资之间的一种双向供给和流动的过程。

关于城乡教师交流,尽管描述不同,或侧重于城市优质学校对农村优质学校的帮助,或认为是城镇教师与农村薄弱学校的互派,共同点都是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城乡学校教师相互流动以借助城市优质师资资源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不难看出,在这种互派中,行政手段是主体,城市教师往往是贡献最大方。所以,了解城市教师参与交流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城市教师参与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存在的问题

加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是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地区师资匮乏和师资素质偏低的问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城市交流教师选拔标准偏低

尽管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城市支援农村教育的倾向,也尽管我国于20世纪初下发众多文件,诸如《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明文规定城乡教师的交流政策。然而据北京师范大学鲍传友教授对北京市某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交流教师选拔标准偏低的现象。在被测的100名交流教师中,从职称角度看,一级的占58%,高级的仅占18%;从是否是骨干教师看,非骨干教师占总数的75%,市级骨干教师仅仅占1%。以上数据表明,该县被选派的城市交流教师大多职称不高,并且非骨干教师占多数。另有学者调查显示,有些城市学校不愿派出本校优秀教师,而把在校表现相对差的教师送去农村支教。这种现象在我们去河南省某县调研期间也得到了证实。该县把近几年刚调入城里或者准备调入城里,或者还没有安排工作的,没什么主科压力的,甚至怀孕马上要歇产假的城里教师派往农村支教,使得支教没能起到应有的帮扶作用。

(二)城市交流教师激励措施单一

当前,各地教育部门几乎都把参与交流作为“晋升职称”的硬性条件,除此之外,有的地方“评优”优先,再少有其他的“好处”。至于补助交通费用甚至是生活费用大多由城市学校依据自身情况实行,有些城市学校仅补助有限的交通费用,还有很多学校什么费用都不补助,完全由城市交流教师自掏腰包支付各种费用。我们曾看到某区最好的公立小学除了优先考虑“评职称”外,没有给予城市交流教师其他任何的激励措施。这样单一的“职称”政策可以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一波又一波的城市教师服务农村,但同时也会消减城市教师的交流热情,让他们感到这既不是物质激励,也不是精神激励,只是一种“强制任务”,从而诱发应付心理,降低城乡教师交流的实效。

(三)城市交流教师监管乏力

按理说,交流教师要接受原单位和交流单位的双重管理,但实际上,城市教师处于两不管的状态。一方面,城市学校认为派出教师为农村学校工作,理应由农村学校对其管理考核;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则认为,无论交流时间长短,城市教师最终还要回原单位,何必与他们过不去,非要像自己的“真员工”那样,对其提出种种严格的要求,甚至各种形式的“惩罚”呢?所以,即便有些城市教师表现得一般,农村学校在给城市教师出具考核鉴定时仍然会好话一堆。这怎么能使城市教师起到引领、辐射作用呢?说实话,参与交流的教师更多地是凭借自己的良心在努力工作,但是,监管的不到位会使部分教师得过且过,打发交流日子,也会使本想踏实付出或正在踏实付出的教师丢弃支教的职责,随波逐流,降低交流的实效。

(四)城市交流教师评价欠缺

国家开启城乡教师交流的初衷是借用城市的优质师资、教育理念和方式,带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可是,城市教师究竟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辐射所服务的乡村,怎样评价城市教师是否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多地方缺乏评价标准。较多的是讲讲“观摩课”,和农村教师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实际上很多农村小学不怎么开展教研),或者直接带一个班,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这样固然可以影响农村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效果,但城市教师所起的引领作用较有限,更何况有些城市教师被派任务很多,根本无暇参与、指导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培养和辅导。即便有指导,教育行政部门、派出单位或接受单位也不会将其作为支教期间的考核标准给予奖励或表彰。顶多是交流教师在回顾总结自己的支教工作中描述一下。所以,交流教师做得怎样、做得好与不好又如何,反正最终都会回到原单位。因此,城市教师自觉带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也就不高。

(五)城市交流教师不适应交流生活

城市学校有着农村学校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教学硬件方便齐全、教学对象思维活跃、学校领导管理有方、家长配合自觉主动。可是,农村学校的薄弱资源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淡漠加重了城市教师的教学负担。他们需要调整教学思路重新设计适合农村学校、农村孩子的教育教学方式。这些适应还不算费事,最让城市教师放心不下的是家庭生活。有的老师因为孩子问题,一早一晚在农村学校和城市家庭之间奔波;有的尽管住在农村学校,每周回家一次,但是因牵挂家事不能安心工作。可以说,在所有的不适应中,城市教师最有感触的是要么每天奔波,要么无法照顾子女,再加上为每天奔波支付的交通费用,和每天不等的交通时间,情绪低落更加影响了支教的态度。

三、提高城市教师积极参与城乡教师交流活动的建议

虽然有《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但很多地方为了履行上级的任务以“晋升职称”为杠杆,选派城市教师,使交流变相地成了被动交流,也就间接地造成了选拔非优秀教师交流,缺乏对交流教师的激励、监管、评价机制,使交流成为“被动交流”,“职责交流”“形式交流”。从而降低了城乡交流的实效,违背了城乡交流的初衷,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为促进城乡教师的有效交流,使教育均衡落到实处,结合前面谈到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借助“国培计划”计划中的农村教师脱产研修活动,通过着力改进城市教师的下乡支教生活,提高城市教师参与支教的积极性使城市教师起到辐射、引领、带动农村教育发展的作用。

(一)以“三角置换”为抓手,推动地方政府履行选派优秀城市教师的职责

“三角置换”是指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实习生到县城中小学跟岗实习,县城中小学骨干教师被派往农村中小学顶岗支教,农村中小骨干教师被置换出来到高校参加学习的一种置换脱产研修模式。该模式可以以“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为基点,尝试通过“三角置换”,使师范生、农村中小学教师、高师院校、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多方共赢。在这种模式中,农村教师到高师院校进行脱产学习理论,跟随城市小学教师进行“影子学习”,从理论和教学现场中模拟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当地县城中小学优秀教师被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派往有教师去高校进修学习的农村学校,顶替他的工作。而师范生被高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派往县城中小学跟岗实习,最终做到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进入高校学习,高校师范生有实习机会三方共赢。在使用这种三角置换模式时,河南某县规定凡是积极参与农村交流的城市教师,不用像以往规定的那样必须为农村教育服务一年,可以随着农村教师的“国培学习”而灵活设定支教期限,比如“半年顶一年”。交流时限的缩短也大大提高了城市教师交流积极性,由“要我交流”主动提出“我要交流”。

(二)以关注教师需求为动力,激发城市教师服务农村教育的热情

我们知道,影响城市教师支教农村最大的障碍是生活的不方便。各地有限的交通、话费补助不足以弥补城市教师奔波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精力付出。教师也需要正常的生活。不能只让教师谈“奉献”,谈“职责”,必须从经济上给予充分的补助,使其没有物质上的后顾之忧,使其愿意、乐意为落后的农村教育服务。很多行政官员去基层挂职锻炼尚有种种补贴措施,何况无权无势的弱势教师呢?本来促进教育均衡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教师作为具体的实践者被派往一线,干着实实在在的名义8小时工作制实则无法计算时间的工作,为何不能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呢?比如根据服务农村时间的长短,可以从物质上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像不等的经费补助、孩子享受优质重点学校教育等。重奖下必有勇夫,只要地方政府、财政机构、人事部门、教育机关愿意付出,就会做到城乡师资均衡。其实,地方政府支出的并不多。因为在“三角置换”模式中,农村教师的进修学习由国家负责经费补助,高师生由师范院校负责经费补助,只有城市教师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交流费用,再加上能参与“国培计划”的名额有限,因此,大大降低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支出,使其能够集中有限财力精选优秀教师促进交流活动。所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完全有条件联合当地财政部门、政府机关支付到农村支教的城市教师的生活补助费用,从而提高城市交流教师的支教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完善交流教师的管理评价制度,使城乡交流规范化

城乡教师交流的实行核心在于教师,教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交流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城乡教师交流活动中,有所限定的就是到基层进行扶助的时间,没有一整套详尽的实施计划、考核和评价机制。实际上,城市教师应该接受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双重管理。城市学校不仅仅是“响应”国家政策,能够派出支教教师,还要跟踪交流教师,不但及时为城市教师解决生活物质之难,还可以听取城市教师真心引领农村学校的心声,乐于尽己所能为城市教师帮助农村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资源,使城市教师在交流期间不觉得是一人交流而是有着坚实的支教后盾。这样交流的效果也就由城市教师一人单打独斗“引领”农村变成了城市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引领帮助,也就简接地扩大了交流的效应。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不能因为城市教师不是自己人反正总是要走就放松对其管理,碍于人情将其考核为“优秀”。农村学校要定期和城市学校沟通,及时反馈城市教师的交流效果,既是肯定城市教师的努力付出,又是对其督促和激励。

不过,对于城市教师的评价不是农村学校领导一人说了算。同行、学生甚至家长都是评价的主体,或者说他们的评价更能体现出城市教师的工作成效。因为,农村学生、家长甚至农村教师对城市教师的教学有更多的期盼。当然,评价的内容不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城市教师有无为所服务的农村学校起到引领作用,有无在服务学校通过“师徒制”、教学科研的方式等指导扶持农村优秀教师的成长,有无改进农村学校教学理念或教学方式的变化也应成为评价城市交流教师贡献的一部分。

总之,城市交流教师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城乡教师交流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我国各级部门要考虑到下到基层的教师现状,从提高教师待遇、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使交流教师尤其是城市教师在生活质量上能有较大的提高以激励支教教师的积极性。否则,无法真正解决城乡教育均衡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丽萍,林藩.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师资均衡的重要推手――以M省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2):58-62.

[2]廖全明,张莉.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现状、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管理[J].2011,(5):79-82.

[3]吴林梅,李建辉.论城乡教师校际交流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1):81-84.

[4]鲍传友,西胜男.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问题及其改进――以北京市M县为例[J].教育研究,2010,(1):18-22.

[5]慕文胜,王海燕.关于城乡教师相互交流问题的几点思考[J].决策探索,2007,(5):89.

[6]王念利.“三角置换”在农村教师脱产研修中的尝试――基于高师院校职责视角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7):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