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0 08:2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 施工质量 ;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工民建工程中的施工管理作为整个建筑中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其中涉及到很多因素,因此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施工管理与整个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也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居住着的安全,因此,我们应加强工民建施工管理,保证工民建工程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
现阶段工民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较复杂,管理较困难
工民建工程的施工复杂程度主要体现在施工人员和材料两个方面:首先,工民建工程的流程较多、工期较长,需要很多的施工人员参与其中,尤其是施工现场的人员控制更是困难,并且,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参差不齐,无法保证现场的施工人员都能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工作,因此施工中人员的可变因素非常多,妨碍了施工管理的进行;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非常多,从原材料到加工的机械设备,很难对现场所有的物品和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和控制,在实际的工程中也较难精准的掌握。
施工资料存档较为落后,施工管理秩序较为混乱
当前的工民建施工管理在材料、人员、技术等方面较为完善,但是在档案管理方面比较滞后,在大部分企业中都不被认可,认为是一项摆设性质的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资料存档的重要性。如果缺少了资料存档,就会使施工管理工作没有科学的依据,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
施工管理漏洞严重
由于工民建施工的复杂性,导致工民建的施工管理较难控制,其涉及因素和范围之广,是单纯的统计和管理无法掌握的,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常常采用抽样的方式来进行检查,使得管理漏洞较大,为管理隐患提供了条件,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安全意识较差,事故频发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企业为了赶工期或节约资源,往往忽略了对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意识培养,在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没有防护措施等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安全方面的疏忽会对整个建筑的安全系数产生影响,使得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危害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如何加强工民建施工管理
通过对上述工民建施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也看到了施工管理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重要性。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提高工民建施工管理质量和方法: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
建筑质量是施工企业提升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不仅对于企业发展,乃至对行业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建筑产品的连续性,就要将施工管理贯穿在工民建工程中的所有环节中,从设计阶段一直到验收阶段都要对施工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努力规范施工的管理制度,为创造高质量的工民建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实践出发,增强施工管理经验
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对日常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及时发现施工管理计划中没有注意到或关注的问题,对问题的发生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及时的进行解决。在每次施工结束之后,要对本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剖析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协调沟通的能力,同时,要将这些总结的经验与之前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经验,以便在日后的其他质量管理工作中吸取之前的教训、提出新的解决措施。
3、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模式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对施工整个流程中的技术规范、操作规范进行,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为有效的、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将管理责任分摊到施工中的每个人员中,使责任到人,进一步的将管理职责进行明晰,确保施工的规范、制度能够严格的进行落实,从而实现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当新工艺、新技术出现的时候,要及时的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要使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具备吃苦耐劳、敬业的工作态度和精确、细致的工作作风,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的过程中不留下任何一项漏洞,确保整体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5、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力度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具备复杂的特性,并且在施工中常常出现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在施工的过程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整个施工流程的进行。并且,工程技术、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应提前对场地和环境进行熟悉和了解,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材料使用、设备使用、操作技术的检查和监督,防止出现质量上的纰漏。对于工程的核心环节,应定期对施工的细节进行检查和审核,今早发现施工质量问题,使施工的质量保持在标准水准之上。
规范对施工档案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的档案管理是工民建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规范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工民建施工中,应对每个环节中的施工原始资料进行分类保管,并且随着工程的进行而做好储备工作,为未来即将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符浩浩. 工民建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 现代装饰(理论),2012,08:135.
[2]邓剑侠. 谈如何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J]. 科技资讯,2010,21:88.
[3]赵艳春. 工民建施工管理分析[J]. 民营科技,2012,02:165+30.
[4]聂万德. 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 建设科技,2010,15:78-79.
[5]何欣. 对加强工民建施工管理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9:283.
【关键词】公路施工 质量管理 有效措施
1.前言
公路工程的管理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质量的管理贯穿于可行性研究一勘察设计一施工一竣工验收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贯彻设计意图实现并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此,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过程当中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探索与我国国情及现代特点相适应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与管理方式势在必行。新形势下,要做好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应以重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业务素质较强的监理队伍、建立以工程施工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质量控制及检验工作等几个方面为出发点。
2.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1 概念
所谓质量管理就是工程负责人员从方针制定开始到实施方针内容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以高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并在实际中认真实施质量方针和评价工程质量过程中涉及到的全部工作内容。
经过对过去实践经验总结得出,质量管理主要有全面质量管理以及PDCA循环两大基本原理。前者主要在高层领导的方针指引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后者主要是在预期目标的指引下对整个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检验进行全面管理,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起到提高质量水平的目的。
2.2 特点
①造成质量安全隐患的因素多。设计过程计算失误、施工过程技术运用失误或不当,以及使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等都会导致工程出现较大的质量隐患。
②影响质量因素多。整个工程设计、准备、施工以及最后竣工验收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
③质量波动大。公路工程施工主要是露天作业,仅有少量在隧道等非露天作业,因此比较容易受到气候影响,质量稳定性比较差。
④前后工序质量容易检验失误。公路工程需要多道工序施工,有些部位比较隐蔽,会造成施工后被其他工程掩盖,检验人员仅对上面的工序进行检查,导致隐秘部位的质量无法检验,很容易造成误判。
3.我国当前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路施工涵盖了诸如道路施工放样检测、土石方工程、边坡工程、挡土墙工程、桥梁隧道涵洞及附属工程和交通工程等内容。不同的工程项目其施工方案与自身特点也是不同的。所以公路施工所引发的质量问题也较为复杂,这样一来对质量问题的危害与性质的分析、判断、处理也就变得更为复杂了。
第一,在施工管理中未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先开工后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先检验,后写检验申请报告的情况,质量管理资料写“回忆录”等现象。第三,未按规范规定频率检验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承包人只抓施工进度,忽略了按规定频率进行自检。监理没有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这明显是把施工监理程序摆在一边。承包人其技术资料管理人员不足或经验欠缺,再者没有按时对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致使技术资料不够完整,常常“缺胳膊少腿”,有的资料不够可靠与真实。比如,一般而言,砼施工配合比与砼的设计配合比是不同的,但在施工现场,设计配合比与其施工配合比完全相同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承包人其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保证体系就像是个摆设, 自检人员配备不足,致使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承包人中存在着报监理检查之前未先自检的现象,许多施工单位存在着技术交接不清的现象,施工时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这样一来给开工后的施工埋下了一系列隐患。比如:施工时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在修改设计时没有征得设计部门与监理的同意:在施工之前,图纸没有经过会审。不按图纸设挡土墙滤水层,留排水孔,导致土受到更大的压力,使得挡土墙崩塌:未按图纸施工,不分铰接和刚接,不分连续梁与简支粱,抗裂结构不分变形钢筋与光圆钢筋,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或被破坏。
部分施工人员施工有悖于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不按规定的方法与位置留设施工缝,未按组砌形式砌筑砌体,砌体砌筑不按规定留沉降缝或沉降缝不垂直。没有依据操作规程来施工,诸如游丁走缝,末横平竖直,砖砌体包心砌筑,浆彻片石砌体砌筑层铺现象。灰浆不够均匀饱满,上下通缝等因素都使得砖柱、砖墙破坏与倒塌:又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未按插点均布、层层扣搭、上下抽动、快插慢拔的操作方法,以至于混凝土振捣不实。
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及有关操作人员的的基本结构概念知识薄弱,使得质量与安全出现许多问题。如砼路面锯缝时间过迟或深度不足造成早期断板:二级公路等二幅砼路面三辊轴施工工艺中模板使用塑料薄膜作脱膜剂及密封浆时,因施工人员在排振振捣及三辊轴提浆后不及时清理走,使塑料薄膜隔离砼浆造成砼板崩边、崩角现象。又如,倒放安装钢筋混凝土预制梁;结构构件吊点不合理,对吊装受力与结构使用受力的状态不了解;把悬臂梁的受控钢筋放在受压区等。
4.强化公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第一,完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力度。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服务人员及操作人员共同作用于工程质量之上,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健全组织机构、优选施工人员在施工质量的控制当中必不可少。因此按照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来建立施工企业公司工程施工处、项目经理部、专业工程施工队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是必然的。工程施工处以各处处长为最主要质量负责人,该处的质量自检工作由质量自检员负责。工程施工项目由质检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 由质检处负责开展具体业务工作,并组建质量自检组、工地试验室、资料整理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专业工程施工队以各队队长为质量第一负责人,该队的质量自检工作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要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制定并层层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不容忽视。
第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十分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建立质量刨优制度,组织、决策、推动工程创优工作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提高工程质量,优化施工工艺,施工项目的创优工程的组织与实施由各施工队队长负责:各个管理职能部门及其人员负责各自的质量职能工作。领导制定并负责逐层实施这些强效的质量保证措施,责任明确,质量上层层有人负责,致使工程质量完全被控制,对于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与监控十分有益。
第三,强化公路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一是要把好质量关,应严格按照指导一检查-评审成果一反馈信息这个步骤来进行质量管理,丢掉只顾结果,不顾中间检查的习惯:二是要认清检验的组织形式。就检验的工程环节来讲,专检人员应严格检验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环节,施工程序、原材料等核心因素也不能忽视。应当更为严格地要求施工人员规范操作,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三是要重视质量管理的完整性与连贯性,把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与信息反馈等重要环节结合起来,在质量管理中彻底丢掉忽视过程检查,只顾事后把关的习惯,以此来避免发生质量不过关的现象。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problem is the builder of exploring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how to make sure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peed up the proces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according to year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think need to hold several key link.
Keywords: subgrad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路基作为公路上部构造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它是工程设计蓝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工程造价占总总价的比例相对较少,因此路基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下面结合作者的施工经验,就公路路基施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施工准备阶段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详细调查,制定方案
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了解公路沿线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线、塑性指数级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试验,制定施工方法。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详细调查工程实际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并且日进度计划要考虑雨天或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根据日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日进度计划的落实。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尽可能达到最优化。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返工,给工程带来隐患,从而就影响施工进度、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因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很沉重的,因此,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仅是企业眼前利益的保证,而且是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的重要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3、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土质最大干密度直接影响压实度大小,对同一土质来说它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但由于公路工程沿线各类土质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作业范围内各类土质分层状况及厚度也不完全一致,各类土质的最大干密度差别也较大,再加上施工作业的千变万化,使土质变得混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根据土质分布路段及土质类别进行确定,更需要根据每一回填层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当然土质变化不大、最大干密度变化就小,对工程质量影响就小,最大干密度就容易确定。因此,最大干密度确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标准,使得施工难以进行,造成浪费;也不要降低标准,使得工程质量低下,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4、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二、施工阶段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开展、生产出成品的阶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阶段。要抓好下面几个关键环节。
1、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路面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经过工程质量、经济、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
2、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认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的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返工就是浪费,就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现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因此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制式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时施工管理容易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开展,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最强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去编排流水作业计划,同时根据恢复定线及原地面高程、路基设计高程推算出各施工路段的回填层次(包括坑塘等),根据这些不同的层次,寻找出较为普遍的层次,这些较为普遍的层次和少于普遍层数的路段就是路基施工的面,超出普通回填层数的路段就是特殊路段,也就是路基施工中的特殊的点,路基施工就是这些面和特殊的点的集合,面是可以保证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点是制约整个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的,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要实现整个路基的流水作业,就要消除这些特殊点的制约,就要针对这些特殊路段采取特殊措施,如采取增加施工力量,对沿线需拆迁的地段加大协调力度等措施,去消除这些特殊路段对路基施工的影响,保证路基施工流水作业顺利开展。
4、土地列会
土地列会是对前一施工时间段的总结,也是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总结,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调整,都要制定出相应方案,并组织落实。施工过程也是逐步完善、逐步调整的过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与进度问题要及时解决,并通过土地例会进行解决,同时土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路基工程施工因素很多,但只要我们认真做好控制工作,从质量形成的各阶段、各环节严格把关,相信我们的工程质量一定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我们的公路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姚祖康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宋金华、张彩利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张南鹭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土木工程材料》,黄晓明、赵永利,高英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准备阶段
1.详细调查,制定方案
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并且日进度计划要考虑雨天或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根据日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日进度计划的落实。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返工,给工程带来隐患,从而就影响施工进度、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因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很沉重的,因此,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仅是企业眼前利益的保证,而且是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的重要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3.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土质最大干密度直接影响压实度大小,对同一土质来说它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但由于公路工程沿线各类土质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作业范围内各类土质分层状况及厚度也不完全一致,各类土质的最大干密度差别也较大,再加上施工作业的千变万化,使土质变得混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根据土质分布路段及土质类别进行确定,更需要根据每一回填层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当然土质变化不大、最大干密度变化就小,对工程质量影响就小,最大干密度就容易确定。因此,最大干密度确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标准,使得施工难以进行,造成浪费;也不要降低标准,使得工程质量低下,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4.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二、施工阶段
1.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经过工程质量、经济、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
2.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返工就是浪费,就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现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因此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制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是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去编排流水作业计划,同时根据恢复定线及原地面高程、路基设计高程推算出各施工路段的回填层次(包括坑塘等),根据这些不同的层次,寻找出较为普遍的层次,这些较为普遍的层次和少于普遍层数的路段就是路基施工的面,超出普遍回填层数的路段就是特殊路段,也就是路基施工中的特殊的点,路基施工就是这些面和特殊的点的集合,面是可以保证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点是制约整个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的,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要实现整个路基的流水作业,就要消除这些特殊点的制约,就要针对这些特殊路段采取特殊措施,如采取增加施工力量,对沿线需拆迁的地段加大协调力度等措施,去消除这些特殊路段对路基施工的影响,保证路基施工流水作业顺利开展。
4.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是对前一施工时间段的总结,也是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总结,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调整,都要制定出相应方案,并组织落实。施工过程也是逐步完善、逐步调整的过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与进度问题要及时解决,并要通过工地例会进行解决。同时工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路基工程施工的因素很多,由于本人施工经验与水平有限,文章只对影响路基工程施工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处理构筑物;渗漏;原因
1水处理构筑物常见的出现渗漏的情况
水处理构筑物在满水试验过程中,不少池体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渗漏情况,主要有几种:①水平施工缝出现渗漏;②穿墙螺栓位置出现渗漏;③池(井)壁预埋套管出现渗漏;④变形缝出现渗漏;⑤结构混凝土(如池壁、池体底板等)出现渗漏等问题。2 处理构筑物出现渗漏的原因
水处理构筑物渗漏产生的原因较多,针对上述常见的存在渗漏情况进行初探,主要原因有:
(1)水平施工缝出现渗漏的原因,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不正确、止水条失效、水平施工缝表面存在较多浮渣未清理、施工缝位置混凝土振捣不到位等,在施工缝处形成孔隙,在水压力下获毛细作用造成池体渗漏。
(2)穿墙螺栓位置出现渗漏的原因,一般是穿墙螺栓未设置止水环、止水环为圆形、止水环与螺栓焊接未满焊存在漏焊,穿墙螺栓在池体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过早进行池体模板及穿墙螺栓拆卸,可拆卸穿墙螺栓拆卸后未按照要求对锥形凹槽进行防水堵塞处理等原因,在穿墙螺栓周围和池壁混凝土之间存在孔隙,在满水试验时池体渗漏。
(3)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周边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是预埋套管外表面一般为光滑表面、且未设止水翼环,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周边特别是下部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存在孔洞、蜂窝等,造成水处理构筑物在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周边渗漏。
(4)变形缝处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有:变形缝处橡胶止水带质量不合格;橡胶止水带安装固定方式不正确,混凝土浇捣时被挤推,造成其位置偏移;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振捣不密实;浇捣混凝土前,止水带周围积灰、木屑等杂物未清除干净;钢筋过密,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骨料集中在下部;固定止水带时在膨胀带内侧穿孔,用铁丝等物固定止水带等原因,造成水处理构筑物在变形缝处渗漏。
(5)水处理构筑物结构混凝土(包括池壁、池体底板等)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材料不符合抗渗、抗裂等设计要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存在疏松、蜂窝、孔隙等,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或混凝土整体内因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存在已初凝的现象,形成内外贯通缝,造成结构混凝土池体渗漏现象。
3 水处理构筑物渗漏的预防措施
3.1 项目施工管理方面
(1)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施工班组、施工工人)的素质、从事同类工程施工及管理经验,将对水处理构筑物是否存在渗漏或是否能减少上述渗漏问题存在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净水厂、污水厂、泵站等具有水处理构筑物或盛水构筑物必须要求应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工程管理经验,同时应具有优良的管理水平,包括良好的人员素质、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以及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2)对于水处理构筑物施工组织安排方面。由于水处理构筑物一般体积较大,混凝土施工作业量大,混凝土浇筑作业时间长,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具体施工操作工人),一旦混凝土浇筑开始将是成品、不可逆的,因此在施工组织安排方面上必须严密合理。根据水处理(盛水)构筑物结构特点划分浇筑部位,计算浇筑方量,根据气象预报、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浇筑时间、浇筑顺序、投入的施工班组及工人数量、施工机械数量、施工用电负荷、施工照明等。
3.2 构筑物预防渗漏细节处理方面
水处理构筑物施工过程除了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外,还应对常见的易渗漏部位等应有细节技术预防处理措施。
(1)水处理构筑物池壁的施工缝(一般为水平施工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池壁与底部相接处的施工缝,宜留在地板上面不小于20cm处,底板与池壁连接有腋角时,宜留在腋角上面不小于20cm处;②池壁与顶部相接处的施工缝,宜留在顶板下面不小于20cm处,有腋角时,宜留在腋角下部;③构筑物处地下水位或设计运行水位高于底板顶面8m时,施工缝处宜设置高度不小于20cm、厚度不小于3mm的止水钢板。
施工缝处一般采用止水钢板或遇水膨胀止水条,必须确保材料产品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特别是遇水膨胀止水条。建议施工缝都采用钢板止水带,防渗漏效果更好。由于遇水膨胀止水条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施工时在施工缝处一般应将其一半埋入旧混凝土一半露出施工缝防渗漏效果较好,但施工难度大,同时在埋设完遇水膨胀止水条到能够浇筑池壁混凝土时间较长,难免遇上阴雨天气,可能导致遇水膨胀止水条因提前膨胀而失效。因此,若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应采取有效地防雨淋措施。
在浇筑施工缝处混凝土时,应满足下列规定:①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浇筑时,应凿毛和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若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不能使遇水膨胀止水条先行膨胀),但不得积水;③浇筑前,施工缝处应先铺一层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其厚度宜为15~30mm;④混凝土应细致振捣,是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穿墙螺栓用来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的侧压力,一般应满足下列规定:①一般选用两端能拆卸的螺栓,中不宜加焊止水环,且止水环不宜圆形(建议采用方形)。对于薄壁池壁由于浇筑时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较小,一般可采用可拆卸螺栓(由于可拆卸螺栓一般直径较小,且螺牙较浅,抗拔力较小);对于池壁较厚可采用直径较大不可拆卸螺栓,如惠安县城南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回收水池池壁厚度达50cm,一侧达60cm,采用16cm粗螺栓进行加固,不仅无出现爆模现象、且在满水试验中无任何渗漏或湿渍现象,达到良好的效果。②螺栓拆卸后混凝土壁面应留有4~5cm深的锥形槽;③在池壁形成的螺栓锥形槽,采用无收缩、易密室、且具有足够强度、与池壁砼颜色一致或接近的材料封堵(一般在锥形槽内用膨胀防水砂浆分二次封堵,第一次填入凹槽2/3,在初凝后填平),封堵完毕的穿墙螺栓空不得有收缩裂缝和湿渍现象;④对拉螺栓中间设置的钢片止水环应选用方形,要求止水环钢片与螺栓四周应满焊,不得出现点焊、漏焊,确保止水效果,在壁厚较厚的池壁对拉螺栓可设多道止水环;⑤对拉螺栓拆除必须在池壁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方可拆除穿墙螺栓,避免由于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时,拆除穿墙螺栓致使螺栓与混凝土之间存在松动有缝隙,造成螺栓处渗漏(在气温30℃时,一般养护一周以上方可开始拆除)。
(3)预埋套管、预留孔洞穿越池壁。预埋套管一般为钢管,其外表面比较光滑,与混凝土较难牢固、紧密结合,其接触交界部位就易成为渗漏的通道。因此应要求设计在穿越池壁预埋套管中间加设环形止水翼环。同时也存在由于套管预先埋入池壁或底板,当管径较大时套管底部砼振捣较为困难,在此处易出现疏松、蜂窝,成为渗漏通道。为使套管周围砼有良好的密实度,两者有良好的粘结力和抗渗能力,应认真选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8~12cm),在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至管底下2~5cm,现将管道下方包括两侧砼振捣密实,然后再套管两侧成三角形形状分层均匀、对称浇筑混凝土,并逐步扩大三角形区域,此时振捣棒斜振,最后混凝土继续浇筑振捣至管顶以上3~5cm。
(4)变形缝一般设置在池体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为了构筑物在发生伸缩、沉降条件下不致损坏、且满足密封防水要求,一般采用橡胶止水带。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的产品质量、安装及固定,以及止水带周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等都是影响变形缝处是否渗漏的关键因素。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预防控制:
①橡胶止水带的产品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有关的规范标准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取样送检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标准后方可使用。如中国市政中南设计研究院有专门的院标(变形缝止水标准),部分指标比国家标准要求高。在橡胶止水带基本资料检查后,应对实物外观进行验收,检查橡胶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气泡、孔洞、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许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橡胶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深度大于2mm、面积大于16mm2的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不超过四处。同时对经常的橡胶止水带应注意其存储方法,一般不应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或与腐蚀性的物品存放在一起,不得爆晒。
②橡胶止水带对接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T字接口、十字接头盒Y字接头,应在工厂加工成型。橡胶止水带的安装、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且安装牢固可靠,位置准确,与变形缝垂直,其中心线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特别强调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根据施工过程中经验总结,可采用扁钢固定橡胶止水带,再将扁钢与结构内的钢筋焊牢,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根据尺寸选择好的扁钢上焊接30cm长的钢筋,间距在1~1.5m,然后将上下对齐的两根扁铁钻孔,孔的距离在1.5m左右;其次,将两根钻好孔的扁钢分别对称的放到橡胶止水带的上下或左右两侧用螺丝夹牢。扁钢放置时要注意,夹牢橡胶止水带的位置必须在最外侧的一道止水槽的外侧;最后将扁钢上预先焊好的钢筋与结构的钢筋焊接牢固);检查橡胶止水带固定在模板上的位置是否准确,应牢固、密封;同时检查橡胶止水带相邻部分结构两侧的模板支撑是否牢固,以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两侧混凝土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③在变形缝处混凝土浇筑时,应检查振捣棒的插入的位置是否会损坏橡胶止水带,是否保证橡胶止水带周围的混凝土密实,橡胶止水带部位的振捣是否到位。变形缝处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应防止水带周围骨料过于集中,钢筋过密的现象。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止水带附近的捣实和排气,对与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固定时必须将止水带两侧比设计位置抬高2~3cm,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层混凝土的铺浇厚度要稍高于止水带,使止水带下的混凝土能一次捣实,用圆木棍在止水带的上部逐点捣实以利排气;对于竖向设置的止水带,应在止水带两侧同时分层浇捣混凝土,特别是竖向和水平方向的转折处(即止水带的腋下部)应振捣到位、密实,且止水带不发生位移。
(5)水处理构筑物结构实体出现渗漏,主要出现在:①混凝土在连续浇筑过程中,存在交界处混凝土已初凝又继续浇筑,在该处存在内外贯通的施工缝;②混凝土材料抗渗、抗裂不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等存在疏松、蜂窝等,混凝土表面有微细、不规则裂缝或孔隙;③养护不到位,结构实体体积大,水化热大形成裂缝等。主要从以下几点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①在浇筑构筑物混凝土之前应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避免在结构实体内因浇筑混凝土的间隔时间过长而导致砼初凝,在池体结构实体内形成内外贯通的施工缝。
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适应符合下类规定: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并不再沉落;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模板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并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止水带、预埋管(件)等,振捣器宜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同时池体底板、顶板表面等的提浆、抹面也应及时跟上,避免存现表面裂缝等;特别注意,在浇筑池体水平施工缝以下部分即池体底板及约30cm高的池壁时,应注意加强底板与池壁交叉处混凝土的振捣(在该处钢筋密集,池壁类似于反梁,振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容易往底板跑,池壁容易出现疏松、蜂窝等问题),建议先用两台泵送车从底板从中部向两侧池壁同时浇捣混凝土,在池壁处底板混凝土有一定时间且还未初凝前浇捣完成施工缝以下的池壁混凝土。
③水处理构筑物结构实体的混凝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应严格控制,一般应具有抗渗和抗裂(即添加微膨胀剂等)性,同时尽可能的运用交底坍落度(即使掺加外加剂后,也不宜大于12cm)。
④水处理构筑物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安排专人进行有效养护,确保混凝土不因水化热太大造成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表面有裂缝,造成渗漏。浇筑完成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一)跟踪审计环境有待优化
跟踪审计的过程性和全面性决定了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范围大、周期长、环节多、环境复杂。尽管许多高校已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但建设项目众多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尚未合理界定,高校决策层、基建、财务、审计、监察、资产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建设管理者往往把建设管理部门的造价控制职能与审计部门的造价咨询和评价职能混为一谈,把造价管理的职责理解成审计的职责,认为跟踪审计是建设管理部门下面的造价控制组。高校校长经常把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施工时把工期放在首位,在规定时间内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这样往往会导致工程时间紧、设计粗糙。校长最关心的是校舍是否安全、学生能否按时入住,而对建设项目的造价并不是很关注。施工单位往往会抓住学校这个弱点,在施工中频繁变更,漫天要价。由于跟踪审计的介入,限制了签署联系单的自由度,增加了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若因变更价格谈不拢,施工单位便以停工要挟,认为是跟踪审计影响了工程进度,矛盾便集中于内部审计部门,给跟踪审计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二)跟踪审计力量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审计队伍建设,但离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需求仍有一定距离。一是审计力量的不足制约着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随着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新校区建设,建设项目投资大,跟踪审计任务繁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方面受到制约,部分高校还采用纪监审合署办公的形式设立内审机构,没有专职审计人员。二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跟踪审计要求不适应。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工程、管理、经济、法律、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受传统结算审计思维的影响严重,知识结构以会计为主,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据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内审人员中74.5%的专业类型为会计师类、审计师类、经济师类等,45.5%的专业类型为会计师类,而工程师类内审人员只有4.8%,从事基建工程审计和修缮工程审计的内审人员严重缺乏。[2]三是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尚需加强。目前,许多高校由于自身审计人员少,大多数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社会审计机构选用、质量评估等具体管理办法,也没有精力对社会审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的意义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高校审计部门及由其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审查、监督和评价。[3]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提升绩效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有利于规范管理高校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控制环节多、计价次数多、处理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难以适应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的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项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能及时发现、纠正建设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并向建设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持续地反馈审计意见或建议,促进建设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2.有利于提升绩效全过程跟踪审计注重对高校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的跟踪审计以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延伸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写入不合理条款而使高校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施工过程,能及时对工程变更签证事项的合法合规性、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隐蔽工程验收情况等进行审计,为后期的审计结算确认签证,并将问题和矛盾提前解决,避免事后相互扯皮。3.有利于预防腐败造成高校基建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督,决策、管理、监督三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高校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建设过程,通过对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行为进行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对权力形成制约,促使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一开始就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能有效预防舞弊案件的发生,使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关键控制点
根据高校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程序,结合我国部分高校跟踪审计工作的实践,可以将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分为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五个审计阶段。在实施审计时,可以在每个审计阶段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4],有助于审计人员选准介入时机,把握审计重点和难点。1.投资立项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决策程序。审查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建设方案是否在多方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是否经有效批复。(2)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真实、完整、有效,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功能是否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投资规模是否适度。(3)审查投资估算。审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投资计划是否得当。2.勘察设计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审查勘察设计等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内容、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程序及合同签订是否客观、公正、严密。(2)审查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是否通过招投标方式征集;设计方案的论证,是否贯彻了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的原则;是否组织有关权威专家对图纸进行会审。(3)审查概(预)算编制。审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是否按程序进行评审,编制方法是否合适;概(预)算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有无漏项或增项;编制原则和计价依据是否现行适用;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是否符合,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是否符合。3.施工准备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招标文件。审查施工、监理、代建等单位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完整、严密,其中的暂定价、指定价等的确定依据是否明确;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评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2)审查合同。审查合同是否违反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文本;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内容是否一致,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理,有无遗漏关键性内容,有无不合理限制性条件;合同条款表达是否清楚。(3)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编制说明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是否清楚,是否有漏项、重项;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内容、取费标准和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合理。4.施工实施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隐蔽工程。审查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如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的程序和手续等;隐蔽工程验收是否由建设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审计人员共同到现场验收、签证,否则不予承认;隐蔽工程记录的内容是否详细,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反映是否全面。(2)审查主要材料及设备。审查材料招投标情况,建设管理部门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公开招标,对于不需招标的其定价方式是否与审计组共同确定;材料、设备的采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在材料、设备进场使用或安装前,是否根据合同约定对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进行确认。(3)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查所报进度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度及实物工程量相符;进度款计量计价方式及支付办法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是否存在重复申报、虚报的现象,工程预付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扣回等。(4)审查工程变更和签证。审查工程变更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规范,要严格控制由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变更、签证的手续是否完备;签证内容、签证材料价格是否真实;签证是否及时,事后补签不予承认;是否符合签证批准权限;签证计量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有关条款相符。(5)审查索赔费用。审查索赔证据是否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确实存在,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索赔证据的提出及取得是否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率;索赔的工程量计算、套价、取费和工期是否合理。5.竣工验收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实际施工是否与竣工结算资料相符;工程造价结算方式与合同条款是否相符;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是否一致,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竣工项目的单价计量、定额套用、相关规费和税金的计价标准是否准确、合理。(2)审查竣工财务决算。审查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数据填报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建设项目的内容与批复的概(预)算投资是否相符;建设项目结余资金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来往帐隐瞒、转移、挪用结余资金的行为,债权债务是否及时清理;交付的资产是否符合交付条件,核算是否准确;工程项目完成投资是否超概算。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运行程序
根据上述审计阶段的关键控制点,结合审计工作的常规程序[5],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运行程序可划分为三个步骤。1.审计准备(1)确定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依据学校年度审计计划、年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及相关规定,综合单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立项,并确定跟踪审计工作方案,并报学校批准。(2)成立审计组。根据学校批准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完成社会审计机构的选聘、委托和合同签订等前期工作,成立由社会审计机构和高校审计部门共同组成的审计组。2.审计实施(1)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根据立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实施。(2)下达审计通知书。向高校建设管理部门下达全过程跟踪审计立项通知书和实施细则,明确告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具体送审要求以及相应的审计时效承诺等事项。(3)送交送审资料。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细则列为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建设管理部门应对送审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审计时效承诺,提前送交送审资料。(4)出具审计意见书。收到建设管理部门相关业务活动的送审资料后,审计组按照规定的审计时效承诺,及时出具审计意见书。(5)反馈意见落实情况。送审业务活动审计完成后,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将相关业务资料以及审计意见的采纳与落实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审计组备案。(6)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审计组听取被审计对象意见后,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7)开展竣工结算审计。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结算送审资料,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8)开展财务决算审计。在财务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财务决算送审资料后,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3.审计终结(1)出具造价审计意见书。高校审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意见书,用于工程款项的尾款结算和审计费用的结算。(2)出具最终审计报告。高校审计部门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如实反映跟踪审计过程中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尚未整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3)归档审计资料。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完成后,审计组对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审计成果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和归档。
三、提升运行效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
为了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建设项目,应建立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校内跟踪审计规章制度高校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围绕高校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在校级层面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如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界定高校审计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目标、主要内容及操作规程,形成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管理工作流程,既为建设单位制订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可遵循的依据,也为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建设管理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变更联系单管理办法、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具体制度,与跟踪审计形成良好的制度衔接,使审计目标与建设目标协调一致,促进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和谐进行。2.建立和完善委托跟踪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当前,高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基本上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或聘请社会审计人员的形式来开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委托社会审计的相关制度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审计部门要细化对社会审计机构选聘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组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委托社会审计的合同签订、过程监督、报告核实、质量评价等重要管理环节的制度建设,以确保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如制定审计组岗位职责制度、重点审计环节工作流程、审计工作汇报制度、审计交叉复核制度、委托跟踪审计质量考评制度、审计组廉洁自律制度等。
(二)夯实跟踪审计队伍,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关键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由高校审计部门完成,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完成,但要求跟踪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工程造价审计、财务审计及法律、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加强在职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高校要为在职内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鼓励内审人员要勤下工地,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做好调查、咨询、协调沟通等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审计实战经验;要经常与兄弟高校及社会审计机构之间开展横向审计业务交流,为内审人员提供学习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的平台。2.适当引进具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完善和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3.聘请社会审计人员或社会审计机构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或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社会信誉良好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不仅可以减轻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为此,在开展社会审计机构的招标过程中,要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的信誉、审计业绩和质量、审计人员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考核,选择更优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另外,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专业倾向性,在不同的审计领域其实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技能匹配原则,选择与跟踪审计内容匹配的社会审计机构,聘请与审计任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审计人员,从而提升审计效果,保证审计质量。
(三)控制委托审计过程,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保障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委托审计已成为高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频繁互动,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者的定位,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一旦越位,全过程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就会不复存在。因此,要强化对委托跟踪审计过程的监督、检查与控制。1.做好关键环节的直接控制把关做好建设项目的委托跟踪审计,除了受托社会审计机构按合同履行职责外,高校审计部门还必须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直接把关,如工程量清单审核、招标控制价编制、合同审核、隐蔽工程签证、工程量变更签证、材料价格签证、工程进度款审签、竣工结算审计等关键环节。2.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的复核、检查高校审计部门要组织审计组进行定期汇报,讨论、询问有关问题,促进审计的深化和补漏;对审计内容相同的项目,要组织审计组集中对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差异,促进平衡。另外,高校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与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及社会审计机构的聘用、报酬挂钩。3.明确跟踪审计的角色定位高校审计部门要建立事前议事机制,使审计人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代替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避免口头答复的做法,对需要回答的问题,要通过议事机制来妥善处理。4.提高委托跟踪审计的时间效率高校建设项目有工期要求,每个环节具有时效性,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应先于或同步于项目建设的进度,才能及时跟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控制风险。跟踪审计要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服务,而不是影响工程进度。
(四)科学评价审计成果,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