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18:2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实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熟悉工作环境,工作职责,做好化学实验室的清洁卫生
2.钻研教材,在实践中成长
当我接手实验室工作时,对教材不熟悉,让我的工作很被动。于是我下了狠心,足足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新教材细致地做了研究,把其中涉及实验的部分做了总结。
对新教材了解以后,我也抽出时间去随堂听课,了解教学进度,让我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在前。我对每个将要做的实验,我都会照书上的去做一遍,做不成功的我就请教刘老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或效果不理想的实验,反复实验研究,找出好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可见度,保证实验成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对繁杂的实验,我总是尝试能创新,化繁为简。每做一个实验后,我都会做好笔记。
3.工作细致,精细化管理实验室
在化学实验室,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整理、清洁各种实验仪器,时常清扫实验室的卫生;各种仪器的数量都要有帐目而且很清楚,损坏的仪器要登记,借物要登记;教师开展演示、分组实验要填写演示实验领用单和学生分组实验申请单,并整理成册;学生实验后,完成实验报告单的填写之后,要批阅并收集整理装订成册;每学期要制订实验计划表;每学年度要对实验仪器和药品等进行盘点,并造表格,登记现有数量和需要补充订购下学年的仪器和药品,并填写好学期报表;订购来的仪器和药品应及时入柜,对仪器和药品均要统一编号,柜台上也要有标签,上面要清楚写明柜内仪器或药品的现有数量,实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等等。
4.服务周到,热情
5.实验研究,具备创新能力。
实验是研究解决问题途径的重要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使化学教学更有效果。然而,在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众多的因素导致了学生、教师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和不认同,化学实验多以“纸上实验”、“演示实验”为主,存在着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应用能力差、教学效果差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化学教学效果再提高的关键。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从学生方面分析高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实践的核心,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发现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差等问题。首先,教学中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难实现,大多数情况是老师拉着学生学、推着学生做实验,学生完全是一种教学承受者、学习压迫者的姿态,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其次,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弱,很多实验环节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对于整个实验的设计、实施也是跟着老师思路走,缺少自我设计、自我准备、自我学习、自发完成实验的能力,化学实验难以发挥其对化学知识直观的认知和理解作用,学生无法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与实验实践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例如,气体的鉴别,对于鉴别方法大多是依靠老师总结、学生强记得来的,很少有学生在实验中总结各种气体的性质及鉴别方法。再次,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在化学实验教学参与中缺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面狭窄,又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也是模仿的多、照做的多,探究知识的精神太少,对于实验的理解也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入、透彻的体会实验的目的、化学知识的应用等,化学实验在学生心目中成了“走形式”、浪费时间,致使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四,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效果不好,一堂实验课结束后,学生不会总结知识,对于知识的应用、理解很混乱,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障。例如“钠、镁、铝单质金属活动性强弱研究”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实验也做了,反应现象等也看到了,可学生观察的不仔细,对于钠、镁、铝与水、与盐酸反应的激烈程度没有印象,对于金属单质活动性的强弱还需要老师带领总结,这样的学习效率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高度。
1.2从教师方面分析高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一方面,在教师看来化学实验教学如同“鸡肋”,若不组织实验,一些知识点确实需要通过实验观察、认知、掌握和应用,学生就可能错过学习知识的机会;若用心组织实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教学有效性差,该掌握的知识点还需老师强调、总结,可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还不如将实验知识点总结下来让学生去背。另一方面,化学实验会接触很多有毒、腐蚀性强、危险性大的药剂、试剂等,如醋酸、二氧化硫、浓硫酸等,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教师对于实验的组织需面面俱到,才能确保实验的安全、顺利和成功,但是即使教师对实验准备的很充分,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教师也难辞其咎,这就导致了教师对于实验的怠慢心理,对于化学实验能不做的就不做、能自己动手做的就不让学生做,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其次,老师难以放下架子,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难以真正的将学生推向教学主体的地位。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的设计、准备等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直接将这个实验怎么做,对于实验的安全性、有效性考虑较多,对于学生实验主动性的激发、实验兴趣的培养、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考虑不足,不利于学生在实验中将化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进行综合应用。第三,教师化学实验教学的传统理念难以彻底改变,大多数教师仍然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成绩,只要成绩提高就是教学有效性提高了,对于学生持续有效的学习化学能力的培养考虑不足。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能力差;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此外,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如实验室条件不足一些化学实验不能做,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张等因素,也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高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实际将问题与实践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总结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以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1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实践
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首先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促进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解决。第一,尊重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验兴趣、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高一实验“乙醇的性质探究”教学,这个实验实质是演示实验,老师边做、边讲,学生观察理解就行,可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可结合高二的“乙醇的性质探究实验”内容对高一的知识学习、实验内容进行深化,一方面,以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意识,使其对动手做实验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为高二的化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在高二实验教学中能够通过对高一实验情景的回忆体会化学实验教学参与的方式、途径,以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第二,准确定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将实验设计、实验准备等工作推给学生自己完成,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引导作用,例如实验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废气,避免其排放到空气中。第三,正确认识化学教学与化学考试之间的关系,纠正一切学习为考试服务的思想,将学生学习、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教学的首位,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钠、镁、铝单质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总结、归纳金属单质活动性强弱的特点,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拥着老师“教”而不是老师拉着学生“学”。
2.2“以学为主”降低教学压力
“教学”当中,当以学为主,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的效果得到提高。首先,变被动的强迫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在教学前后不给学生提供知识概念、理论总结等帮助,让学生通过教材自己预习、自己学,教师再针对学生没学懂、没学全的部分进行讲解、归纳,营造一种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的气氛,降低可是紧张对教学造成的压力。其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安排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实验,先提高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兴趣,再引导其有效的参与化学实验教学。例如“钠、镁、铝单质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学习钠的保存、切割等知识,在将铝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形式通过图片等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对其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思考,进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将实验的有效性最大化。再次,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多动手、多思考,灵活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很多化学实验都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将这些气体直接的排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再结合学生的设计思路对实验进行点评、讲解等,鼓励学生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此外,还应重视化学实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用制度约束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中的行为,增强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有序性,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顺利。同时,注重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等的更新、保管等等,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总之,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为题要认真对待、灵活解决,以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43-02
高中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依托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以及相关化学元素特点的细致了解,继而在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拓展和丰富化学知识的储备含量。所以,为了提高化学成绩,全面掌握化学知识,高中学生需要在化学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积极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学科实践的机会,锻炼和提高化学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化学理论原理,甚至发现问题,从而进行专业问题的集中解答。
随着化学专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学生们很有必要通过化学学科的实践树立正确的化学理论观,另一方面化学教师们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化学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全新的教学标准要求下,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现。
1.在实验中学化学
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需要清晰认识和了解相关的化学专业术语以及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继而为今后课堂实验的学习和操作打下基础。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时,应该引导学生们从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
首先,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向学生们明确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实验方法有清晰详细的认识,并学会从日常的课堂化学实验中发现和总结各种化学实验方法的特点,为今后独立的化学实验和实践做好实验方法的选择,从而提高化学课堂实验的教学效果。例如,化学教师需要向学生们讲授各个化学实验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各类化学实验方法的重难点,继而激发学生们在学习中努力规避错误或失误,遵守各类化学实验方法的原则和标准,合理有序地进行实验程序,从而提高实验完成和配合的质量和速度。
其次,高中化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学习和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继而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中的化学反应和实验观察数据进行化学计算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进而提高高中化学实验的准确度。一般来说,学生们只有真正掌握了基本化学计量的应用,才会完成基本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继而在计量中发现问题或者加深实验反应和理论的理解,为更深层次的化学研究数据提供最基本的实验资料。所以,高中生在学习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对化学实验方法的认识和化学计量的应用,是整个高中化学实验的最基本的步骤,是保证化学实验顺利、高效完成的重要因素。
2.通过实验走进化学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言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这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化学实验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阐述。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获取新知、验证旧识,同时通过实验,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探究学习方式。
二、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可以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应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相关化学知识,锻炼实验技能,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思考、分析,进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态度。下面以“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质量守恒定律是科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与推理总结出来的。这一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整个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开始从量的方面去探究并总结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下一步化学方程式书写、方程式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上的铺垫。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实施了如下“六环节”的教学:情境引入实验探究表达与交流演示实验解释与结论操作模型,领悟定律本质。在第一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内容是实验室中学生围绕“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质量是否减少”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出现了沉淀,质量是否增加”这两个问题展开的对话。观看视频后,组织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来思考化学问题。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完成了如下任务:(1)围绕视频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2)分组讨论,分析操作过程,归纳出产生不同现象的实验;(3)展示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量如何变化的最佳方案”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主要有: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③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现象包括三种情况: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既没有生成沉淀,又没有生成气体。在第三环节,笔者组织学生交流、汇报了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了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第四环节中,笔者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补充演示实验——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并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实验装置,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最后一个环节,笔者利用水分子模型的拆分组合,理解水通电分解的反应实质,进而领悟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与内涵,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三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总结规律揭示本质”的教学模式,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展开思维对话,一步步引领学生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量与生成物总量之间的关系,借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适时总结,自主解答疑问,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不懈探究的热情与自信,发挥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从而达到了训练思维和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协作互动,师生间平等对话,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主动建构知识,发展实验技能。
三、运用化学实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确立地位,发挥功能。
遵照《标准》的基本要求,确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它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并加以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不能忽视或淡化其作用,把它看做化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2.凸显现象,易于观察。
要保证化学实验现象的明显出现,让学生易于观察和判断。因为化学实验的本质是通过实验现象来表现的,学生只有通过观察现象才能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认识物质的本质属性。
3.优化实验,提升内涵。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将以往验证化学知识或事实的实验,转变为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些化学知识或事实的探究性实验,以提升化学实验的内涵和品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实验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4.贴近生活,增强趣味。
化学实验的内容应尽量做到“两个贴近”:一是贴近学生生活,二是贴近社会生活或生产实际。反映的事物或现象最好是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或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同时要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眼球,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
5.淡化界限,全员参与。
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教师要尽可能地淡化这个界限,努力创造条件与机会,增加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次数,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标准》规定的“学生实验活动”。
6.注重环保,减少污染。
本着“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尽量选择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污染或污染小的实验,对实验产生的污染物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回收和处理。
四、结语
毋庸置疑,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学生务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自觉遵守实验规则,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融入具体的化学实验活动中,逐步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在新课改影响下,化学实验的重要价值越发受到认可。由于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存在许多抽象的化学知识,所以单凭教师的一己之言,很难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可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直观展示给学生看,以及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从而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获得有效进步。
一、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究的现状与重要意义
实验对化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也有助于丰富化学课堂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存在诸多消极因素,对化学实验教学产生了阻碍作用。如实验内容的琐碎性。化学实验时间本就较短,若实验内容过于琐碎,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实验兴趣,也会对化学实验效率产生影响,使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难以得到发挥。再者,学生自身实验能力不足。学生在实验中过于依赖教师对其的帮助,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始终得不到提升,最终对化学实验教学造成阻碍。
二、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究
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进行探究式实验;联系生活,开展化学实验延伸;并发挥自身对学生化学实验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有效进步。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究,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1.立足教材,进行探索式实验
在传统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验证性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方式虽具有一定优点,但却忽略了学生在实验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极为不利,这种弊端是很容易发觉的。所以,在现阶段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化学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实验,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掌握到化学实验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投身于化学课堂实验之中,这样才会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获得进步,进而使化学实验教学的深层次价值得以彰显。
另外,学生在进行探究式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化学实践之中,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同时,教师应对化学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梳理,总结出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以及概念性内容,并针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进行探究式化学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获得对化学重难点知识的有效理解与掌握,从而推动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课时,教师应围绕本节课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首先,教师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实验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投身于探究式实验中,以促进学生对“物质变化和性质”一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获得有效进步。
2.联系生活,开展化学实验延伸
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不可与生活设计脱离的,只有借助于生活实例,才能够引发学生共鸣,提升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使九年级化学实验课堂效率可以得到提高。所以,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来开展化学实验延伸,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汲取到化学实验的养分,使学生能够明确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这样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以推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进步。另外,教师可以成立化学实验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活化学探索,让学生归纳与总结探索得来的成果,并依据此来实施化学小制作、以及写出化学实验小论文等,从而使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得到进步。
例如,在开展“铁生锈”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化学实验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寻“铁生锈”现象,引发学生对铁生锈现象的思考,并在实验过程中,加入少许硫酸溶液,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神奇之处,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3.?l挥教师对学生实验的促进作用
教师是辛勤培育学生的园丁,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所以,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发挥自身对学生实验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化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能够游刃有余,不断取得化学实验水平的进步。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看其是否能够充分参与到化学实验之中,若发现有学生在实验中东张西望,注意力不能集中于化学实验中,教师就应对其进行督促,以保障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参与性。另外,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应予以及时纠正,以避免错误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阻碍,使整个化学实验功亏一篑。并且,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信心,让学生能够乐于进行化学实验,这样才会使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最终实现学生化学实验水平以及学习水平的总体进步。
实验探究教学是在当今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主张,以独特的形式,独特的理念与模式对教学和活动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以启发式的方式,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实验为基础的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开发智力,全方面发展,使每个学生能够更合理的发展。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活动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在上世纪我国并不重视甚至忽视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导致我国当时连最基本的化学仪器,化学设施,实验步骤,基本操作和选用都不会使用,甚至配置的化学溶剂与规定要求相差极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于观察和逻辑推理,那么发现与发展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动手能力上仅仅停留在了文字上,很难得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在许多理论都得到了证明,比如,马克思理论曾经提到,矛盾源于一切在发展事物的过程中,认识矛盾就是一个教学的过程,研究实验教学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于矛盾性。再比如,前苏联某心理学家也曾表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只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而非教学,不能忽视教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应该重视中的实践引入教学之中,重视实践。
二、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化学实验是与化学教学必不可分的,息息相关的。化学通过许多人的探究与试验,被明确定义成为了一门科学,许多的人也为着化学实验研究的进步而努力着,人类与化学是分不开的,化学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实验,知识都是从实验中一点一点的总结出来的,实验才是化学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实验的反复与观察才能形成如今的科学思想。学生实验做得越多,思维就会越活跃、敏捷,在不断的实验中成长、进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化学的结构上,微观与宏观、构成与变化等方面在内都是学生在思考与学习的过程。
三、化学实验教学情景设定
自然的现象就存在与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可是学生们却往往忽视这些视若无睹,只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就可以构成情景的设定。比如,在课堂上讲解硬水时,当我提着水壶进教室,在同学们的面前取出一块水垢,把水垢放进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然后让学生们观察现象,根据现象提出问题,这样的现象是怎么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水垢是什么物质构成的为什么会与稀盐酸发生这样的现象?水垢表面的气体又是什么?这时就可以让同学们踊跃参与,开发创新与思维。课堂上往往是对教学的内容的讲述,获得的也都只会是以课本为中心的相关问题,如果我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并让同学们动手实验验证问题,同学们的积极性就会非常高上。用化学实验的探究来设定问题情境,一是发现现象立刻深入研究,探其究竟,找出其原因。二是逆向思维,发现一种现象从反面的角度考虑。三是发生一种现象,透其本质将现象一切相关的相连接,使事态贯穿。将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利用在情景上,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连动性是非常有利的。
四、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
学生在化学教学教育中,单纯的死记硬背,是很难度在现实实验活动中灵活应用的,新课程的改革,把实验运用到了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可以得到新的感悟与思维方式,把一种被动学习变为一种主动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就要把课本里的实验变成大胆想象开拓的研究方式,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从现今的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的模式基本相似,主要是以下两种模式组成:
1.提出问题,进行试验,讨论现象,得出结论,总结实验
1.1问题是:盐的溶解液呈酸碱性是什么?
1.2观察实验
在四支试管里分别盛有浓度相同的NaCl、Na2CO3、NaHCO3、Na2SO4四种溶液,分别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进行对比试纸上颜色的变化,然后进行标准卡的比对,得出实验结果。
1.3实验结果
滴有NaCl、Na2SO4溶液试纸显黄色,说明溶液呈中性。
滴有Na2CO3、NaHCO3溶液试纸显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
1.4讨论现象
同样是盐酸为什么酸碱性不同?溶液之间产生了怎么样的化学反应?
1.5得出结论
强碱弱酸的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的盐溶液呈酸性、强碱强酸的盐溶液呈中性。
1.6总结实验
盐类水解的应用。
2.提出问题、实验证明、推论、证明、得到结论、总结实验
例子2、Cl2和HClO之间哪个具有漂白效果?
(1)提出问题:氯气具有使物质褪色的化学性质,但是真正能使物质褪色的是Cl2还是HClO?
(2)实验证明
通过实验证明:氯气能够与水反应产生HClO
(3)推论
具有漂白作用的可能是氯气也可能是HClO
(4)证明
分别将干燥有色和湿润有色的布条,依次通入氯气,干燥有色的布条并没有褪色,反而湿润布条褪色,实验证明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HClO。
(5)得到结论
HClO具有漂白的化学性质,而氯气并没有,因为氯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能使有色的布条褪色
(6)总结实验
可以利用HClO具有漂白性质的进行合成进行漂白。
五、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实验步骤
高中化学实验的建立,不仅是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有效实践,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的有效解释,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对相关化学理论有更好的理解。随着我国课改进程的推进,高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随着课改而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对化学实验应当从以前的案例型实验逐步发展为让学生自主实验,同时要学习课改之后对教学模式的解读,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学习方式。
一、探究式模式教学概述
探究式模式教学也称为探究式教学,通常也被称为研究法、发现法。它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程度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研究,使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理解、观察等途径,独立学习相关原理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的教育主体为学生,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自主研究问题,并发现规律,掌握相关知识。通常包括几个阶段:创立情景、课堂开放、适当引导、合作探究、课后总结。
二、探究式模式的化学实验步骤
1.情景创设
对于化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情景设定,是探究式教学开展的前提。创设情景的目的是将问题转变为兴趣,即将问题转化为学生想要的或想看到的有趣现象,进而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并引出化学理论知识。例如,在酸碱性的化学试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水壶的水垢可以用食醋去除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该情景可以通过水垢加稀盐酸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有气体放出、水垢溶解等现象,让学生有疑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为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对问题充满疑惑并激发其兴趣。
2.课堂开放
课堂开放是指将化学实验课堂从原来的验证型实验向探究型实验转变,即把问题从理论验证转变为逐步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观念,充分学习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和思想指导。将课堂从教师为主体的引导形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探究形式。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与老师间的共同探究和共同学习,将整个课堂的氛围转向更加平等、和谐的课堂。例如,美国高中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学生利用实验做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实验结果时,就会主动向老师提问为什么,而教师的作用仅限于给予一定程度的理论指导,并非完全参与进实验中,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化学资源,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有趣的实验等,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合作交流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团队协作是探究问题的主要手段。不仅是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的协作。合作交流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自己摆在主导地位,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有学生出现错误时,会严厉提出批评且不让学生进行下一步实验。虽然出发点是为了避免化学实验中出现危险,但同样也将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给浇灭了。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当摆正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地位,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解决探究式教学实施的障碍。其次,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大多数高中化学实验课中仅限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并没有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考虑在内,如当化学实验失败时,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产生,而对于这种失败的结果,学生也很好奇,希望了解,但是教师出于教学目的,对此问题忽略。不仅打击了学生探究实验的积极性,学生间合作实验还会出现不团结、相互推诿的问题。
4.合理总结实验
归纳和总结化学实验的结果,是化学实验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是学生对化学理论有效理解的体现。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实验通常会采用分组交流或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总结。
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推行,主要取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转变,从思想上将探究式模式充分了解和熟悉,才能在实验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充分提升该模式下的课堂形式,调动学生兴趣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探究式模式,正确地发挥探究式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莹.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1-62.
[2]伍敏.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亚太教育,2015(13):42.
【关键词】中考化学 解题策略 真题分析
一、实验题的特点及解题的策略
认真分析近几年中考实验真题,可以发现中考化学实验题将实验知识和技能与实验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倾向于考查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运用实验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命题时,对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及实验原理等没有过多的限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探究实验题,它要求学生要以实验为研究手段,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笔者在指导学生解答中考化学实验题时,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本为本,探究实验本质,发散思维”的教学理念。将解题的策略总结为以下几步:熟知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规则;通读全题,理解题意;回归教材,确定考查的知识点;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解答问题,注意细节。
典例中考化学实验题分析
例1:(11广西百色)今年5月,我市各县区进行初中理化实验技能考查,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溶液显中性
B.该溶液的pH小于7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
分析:本题是化学实验题常考点之一,通过实验的颜色变化来考察学生对化学实验常识的熟悉程度。
答案:C
例2:(11广西百色)刚配制好的硫酸钠溶液的标签上写有:【名称:硫酸钠溶液,化学式:Na2SO4,溶质质量分数:10%,溶液质量:500g】。请根据标签上的文字信息,进行计算:
(1)该硫酸钠溶液中溶剂质量为______g;
(2)取氯化钡固体样品26g,放入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并过滤,往滤液中滴加上述配制的硫酸钠溶液至完全反应,然后过滤、烘干。称得沉淀23.3g。计算:
①该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②用去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g?
分析:该题也是实验题中常出现的一类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实验器材的理解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知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即可得出解。
答案:(1)450g;(2)80%,142g
例3:(11佛山)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 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猜想2:是氯水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没有褪色 猜想3不成立
【结论】综合分析:氯水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探究性实验题,根据题目给定的信息,推测氯水中的哪些成分可以可以使品红褪色。结合教材中氯水的性质,可以得到以下答案。
答案:【猜想】Cl2 【实验探究】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结论】HClO
【反思】(1)+1(2)AgNO3+HCl=AgCl+HNO3(3)先变红色后褪色
三、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提升学生实验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会要求同学们在家里利用常见的生活材料做实验探究,例如墙皮、大理石、鸡蛋壳或贝壳和白醋的反应;铝片和石灰水反应;石灰水和肥皂水反应等,材料随手可得、反应条件低、危害小、现象明显,非常有利于学生自己开展。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加大对化学实验的领悟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另外,口诀的正确运用也能有效地提高化学解题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实验题时也能从容应对。如,过滤实验的基本操作口诀: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某些重要的化学实验都编写了相应的记忆口诀,通过对这些口诀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很容易了解相关实验操作的要领,掌握实验要求和规律。
总之,只要我们平时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学基本化学实验,理解教材中化学反应的规律,适时地总结和扩展。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解题技巧,对提高学生解答中考化学实验的能力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提高 学生 实验 考试
近几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题中计算题逐步弱化,化学实验及探究题已经成为命题的重点。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年陕西省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现就初中化学实验及探究题解法与技巧谈以下几点:
一、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理化(合卷)化学试题中的化学实验题以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装置及实验室常见的实验仪器引入,考察学生对初中化学实验技能(包括使用实验仪器的技能和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的掌握。对化学实验题的解法我认为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和复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1)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让学生说出实验室常见的实验仪器名称,仪器的使用范围及仪器的正确操作。
(2)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里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装置气密性检查、过滤、蒸发、溶液配制过程、仪器正确的洗涤方法以及实验装置的正确组装等技能。
(3)通过对实验的仔细观察掌握实验现象并学会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4)教师要有目的的及时选择实验习题,加强学生的训练。
2.掌握化学实验题解法技巧
(1)先看化学实验题的实验装置,明确实验装置的用途。如:该装置是反应装置还是收集装置,反应装置是加热的还是不加热的,收集装置为排水集气法还是排空气法等等。
(2)认真阅读实验题,明确实验题的考点,结合所学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所需药品。
(3)根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装置的选择以及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
(4)对实验装置(图)与教材原图不一样的,要交给学生学会比较异同点,学会知识的迁移
二、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理化(合卷)化学试题中化学探究题包括:正题(以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常见的药品和实验装置引入一个综合实验)、提出问题、方案设计或做出猜想、实验与结论、拓展与迁移等部分,考察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法我认为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和复习中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物质性质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初中化学教科书出现的物质性质的教学,不仅要强调物质的物理性质,特别要强调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仅要让学生熟记,而且尽可能的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注重习题的训练
在章节复习中,教师要有目的的结合所学物质性质选择一些习题,或有针对性的编写一定的习题,通过练习,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物质性质的掌握及灵活应用。
3.加强中考探究题的训练
在总复习阶段,教师要专门进行化学探究题专题讲,及时把近几年的我省中考题作为范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化学探究题的组成,题型特点,通过师生探讨共同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即
(1)认真读题,明确实验要求。
(2)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原理。
(3)结合实验原理提出问题、方案设计或做出猜想。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73-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高校高等教育各个专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多个方面的欠缺和发展方向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供需关系。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措施的改变和落实,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供现代社会急需的创新型和综合型优良人才,是当前化学教学面临的最主要课题。因此,针对高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要求,按照创新、综合、实干等要求构建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是推动高效化学教改发展和当前社会新形势要求的最主要工作。
二、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大多延续传统的验证性和演示型教学模式,这种过于强调模仿的实验方式所带来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只能是机械式的操作,加上实验教学设备设施、考核标准等多年未变,以难以培养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化学人才的需求,当前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一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还以瓶瓶罐罐的摆弄为主的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脚步,当前化工行业多以先进设备和计算机技术代替原有的手工设备,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也是采用各项新技术新设备,这就要求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与其匹配开展教学。单一且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忽略了社会的发展、学生思维的超前、化工行业的需求和创新性能力培养的要求,大多按照教材进行教学,以实验完成数量评估教学质量,不但遏制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积极性,还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化学实验教学专业化师资力量薄弱
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资金,直接改善教学师资、设备、实验环境等条件才能得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成效。部分高校只重视硬件条件建设,改善实验条件,忽视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部分高校为了节省资金,采用化学老师兼职实验老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缺乏激励机制,导致部分专业化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师资队伍不稳定,引来了学历低、能力差、兼职办公等现象,直接导致化学教学开展不顺畅。
(三)化学实验未能促进学生良好就业
高校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带领学生良好就业,为个人、为家庭、为国家创造财富。但是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缺少与社会生产实践直接联系的综合性、发展性实验,即使组织了实践,大多也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企业、工厂、生产基地等,学生却不能直接参与应用所学知识。最后毕业时,化学专业毕业生还是缺乏化工行业实际应用和要求的实操能力,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愿意花时间进行化学实验、实践的学生并不多,这就导致了化学实验教学不能直接带动学生就业。
三、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措施
针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和薄弱问题,采取一系列科学化措施,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一)建设良好的化学实验教学平台
化学实验教学要取得成功,就需要良好的教学平台予以基础支撑,化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思维和知识。以此为目标建设基础型教学平台,将化学基础知识理论、技能等进行温习掌握;建设综合性平台对化学专业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教育,包括相关的内容和实验,突出办学特色,吸引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扩充知识;建设创新型平台,在现有化学实验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操作实验,以开放式的教学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和验证结果,培养创新研究能力。
(二)整合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化学专业课程和实验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总体要求,对现有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实验课程安排、实验内容制定、实验现场操作示范等进行重新修订整合,建立可多角度、多方向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教学体系。优化体系应当紧跟社会发展现状、科学研究动态、学生认知能力等,及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科研成果、社会需求引入到实验教学体系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发散、探索研究的能力。
(三)强化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管理水平
强化化学实验教学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软实力,以此促进化学实验变革的舒畅进行。深入探讨开放式、多功能的化学实验室运行方式,组建一套完善的化学实验管理制度且保持动态更新,确保管理体制和机制时刻符合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形成一个具有较高效益和整体教学优势的管理模式。同时从提高教师认识、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等角度,引入开放、联合、竞争、共享、激励等手段,切实做到实验教学符合科研机构一致、社会企业需要、学生自身实用的要求目标。
(四)组建成立现代化实验教学实验室
有了管理上的软实力,就需要硬件上的真实力,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化学实验教学实现进步。一是对现有化学实验室的老化陈旧设备、工具进行更换和补充,按照生产实际的要求配备合理的实验工具,且数量尽量保持所有上课学生能力同时进行操作;二是引进先进的设备系统和准确的仪器工具,尽量保证学生进入社会前就接触和了解当前先进的仪器设备,培养学生的见识和现代化知识;三是依靠微信、网站、互联网等科技,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注意问题、拓展事项等进行实验前、中、后联网教学,实时实现教师―学生互动,确保化学实验教学事半功倍。
(五)完善化学实验教学基础保障
一是高校化学教学要重视实验课程,多形式、多类别的常态化化学实验教学,转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开拓学生求知力;二是要规范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对实验基本操作、教师演示、突发问题处理等都要形成规范,该教师指导的要主动,该学生解决的教师不插手,逐渐完善;三是充实实验教学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引入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素质强、责任心高的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四是完善就业保障,以化学实验操作方向扩大就业职位,激励学生注重技能、重视探索创新、学会自己动手操作,以达到好就业的目的。
四、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模式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虽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化学实验教学形成最佳化的系统模式,实验教学还处在措施多、落实少的状态,这就需要对应的教学模式来推动。本文根据教学现状和改革措施,提出“IP”(创新-探究Innovation-Probe)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IP”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实验课程以创新为目标、以探究为方法。以创新代替原有的示范模仿,以探究式代替原有的验证式。“创新―探究”式教学模式分为5个步骤:第一步由教师提供素材,提出情景问题;第二步学生根据素质设计实验方案;第三步学生自行实验;第四步实验结束,教师分析;第五步总结考核,获取知识,加深印象。
(一)“IP”式化学实验教学主题创新
学生是“IP”式化学实验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自主、自由、自创为主,但是教学是从老师开始,所以教师不能由于实验内容、条件和方法而使之流于形式,要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课堂理论知识、需培养技能等整体考虑选择实验主题。“IP”式教学主题要简单易行,易于思维发散,探究实验过程易于操作,可以为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实践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让学生对比“IP”实验和传统实验优缺点,思考如何继续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实验效果。
(二)“IP”式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创新
探究性实验模式不让学生照章操作,教师给予指导和引导,学生在化学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完全自由发挥,自己通过调查、翻阅、分析资料和小组讨论等方式确立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工具设备。教师对学生实验方案进行分析确认后加以指导和改正,进行注意事项和安全教育后,学生就自行组织实验操作,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做过多干预,只是给予咨询指导和措施及时纠正,最大程度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IP”式化学实验教学角色创新
在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实时转换自身角色,实验前以导师身份进行指导,实验过程中则变成“助手”身份,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同时还可以进行提示,让学生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学生在实验前接受教师的教学,实验中则完全成为主导者,自行落实各项程序操作。实验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针对实验过程互相提问和解答,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双方又是平等角色。这种角色的不断变换实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可以对实验总结讨论提供素材,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四)“IP”式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创新
探究性实验教学以创新为核心,化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大的突破空间,而且实验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学生们一起实验可以获得很多新的知识,可以为实验教学带来很多新的内容。总之,创新―探究实验教学模式是当前发挥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最佳模式,可以使学生不断加强知识掌握效果,不断提升对科学方法的领会能力,提高技能和素养。
五、结论
首先,针对当前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从建设实验教学平台、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实验体系、完善现代化科室、更新基础条件等方面提出化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措施。
其次,在总结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发展实际基础上,提出“IP”(创新-探究Innovation-Probe)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从主体创新、过程创新、角色创新、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对“IP”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课;综合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9-02
有机化学实验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课,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将基本操作与物质的性质﹑实验技术融为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课程。有机化学实验课对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练习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成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不仅让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全面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对遇到的问题有提出﹑分析﹑解决的综合能力。
一、师生在思想上共同重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
有机化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理论和规律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有机化学实验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不但与理论课的地位同等重要,而且与理论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现实中在很多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并未受到重视,经常被视为有机化学理论课的附属课程[3]。通常表现为让一些刚毕业的﹑没有经验的﹑不能独立胜任教学岗位的教师担任此课程,担任实验室课的教师业务水平低,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实验课程,或者即使担任也是对学生放松要求,力求简化﹑敷衍了事。我们的教师自身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在教学中无意识地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同学,使同学仍然迷信应试教育,保留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形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惯性,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一切学习都只是为理论考试做“嫁衣裳”,不能很好地理解实验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4]。其实有机化学实验课是一门独立于专业课却又与专业课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一门专业课程[3],而只有师生一致从思想上认可它,理解它的重要性,教师本着对有机化学实验课肯定、负责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实验课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才是我们所说的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认识到大家今后的实际工作环境往往与实验更为接近,认识到实验是对今后工作的一个非常好的前期锻炼,我们才能共同上好这门课。
二、师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
传统上让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经验少的教师担任实验课是错误的做法。若想上好一门实验课,教师光靠一颗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重点是教师的知识体系,由于有机化学实验的特殊性,没有相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教师很难搞好实验教学。因为不但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授课前,要针对实验中涉及的内容,自觉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和书籍,认真学习;吃透教材内容,把握实验的来龙去脉,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5]。做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预习是实验成功的基础。许多同学在进入实验室前,迫于老师检查预习报告的要求,只是比葫芦画瓢地抄写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导致在做实验时问题多、秩序乱、拖堂、误差大等,原因就是同学们对实验内容不熟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书写预习报告。当然预习报告不是简单的抄写,是在对实验涉及的化学原理、装置、步骤、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实验流程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熟悉实验内容、搞懂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记清实验程序、掌握要领以及注意事项,做到胸有成竹。通过预习了解实验中的重难点,带着问题上课,对不理解的问题或疑惑及时向老师求助,这样不但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6-8]。
三、师生实验课中要认真细心
教师首先要讲清楚实验目的、原理以及每一步的作用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实验的目的何在,理论依据是什么,此实验又验证了哪个理论知识,每一步操作的关键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到一些易挥发、易燃、易爆甚至有毒的试剂和药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注意事项,操作规范,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但是老师也不能过分强调药品的毒害作用,夸大实验的危险性,不能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应在讲解过后,放手让学生去做,加强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实验中的不规范操作,给予帮助、指导和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变化细节,并如实做好实验记录。有些实验现象稍纵即逝,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随时捕捉,还有些实验现象,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发现细微变化。
四、师生做好课后总结
实验课程结束以后,教师既要及时总结一堂课的成功之处,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也要把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并且要把由于操作错误而导致的各种异常作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切入点,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步骤的分析、课外资料的查询,来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学生课后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写好实验报告,做实验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是实验的总结过程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实验报告要求全面、具体、有新意。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和内容;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原始数据;实验结果,要有现象分析和解释,性质变化规律的归纳总结,原始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讨论,对实验内容和方法改进意见。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思考,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5]。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又锻炼了实验工作能力。教师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注意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其从事实验的能力。教师和学生要携起手来,从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努力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景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内蒙古统计,2009,(6).
[2]母小明,王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9(4):79-81.
[3]许志献,陈勇.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实践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142-144.
[4]邓仕任.《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9):191.
[5]潘向萍.大学化学实验课教学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5):63-64.
[6]王潇,侯向阳,王升文,王记江,崔花丽.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09,(6):226-228.
[7]林媚.有机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思考[J].高师理科学刊.2009,(6).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改进
一、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理论分析
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方向是提升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使教学更加直观、丰富,使学生在实验中逐渐形成科学素养,所以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必须注重简约、趣味、安全、科学的统一。在实际的化学课堂实验中,部分学生为达到实验目的,忽略实验本身的科学性,使自身对化学制剂性质的掌握混乱。化学课程的理论内容是对大量化学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化学教学不可能脱离化学实验而单独存在,随着化学教学资源的升级、化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在理论上应该从实验的方法、手段、过程、内容设计、程序步骤等多方面进行,学生不能为了达到教师的实验要求或盲目地体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而忽视化学规律和化学操作的科学性,否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意义将会受到打击。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
1.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实践操作的时长和位置得不到保C
在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没有更多的师生交流,且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一般比较漫长。教师若是完成一个化学实验,则可能一节课的时间只能做完一个化学实验,费时且费力。因此,教师为了完成课程进度,一般都是将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步骤按照课本讲一遍,或者是给学生布置作业,完成某项化学实验,让学生根据课本步骤做实验,并省略了做实验之前的探讨研究的过程。因此,得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2.实验资源的品质好坏难以保障化学实验的重要位置
一方面由于学校资源建设有限,另一方面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化学实验室的中的设备和设施始终无法达到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标准。实验设备不能及时购买、缺乏材料影响实际教学展开,以及实验室设备的老龄化使学生的实验机会受到限定,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由于建设资金的影响,大量的实验设备跟不上实验的发展,更换过时设备缓慢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且由于化学设备不完善,很多学生认为化学实验课并不重要,因此对待化学实验的态度不认真、不严谨,经常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由此看出,实验资源严重缺乏是影响高中实验化学教学有效展开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1.改部分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后者主要是依照学生学习知识内容并参考课本教材已有的实验项目,开创形成具有新型环节内容、充满全新意境的实验环节。组织探究性实验应致力于充分激发学生核心潜能,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本着创新发展的目标,使学生们一改以往的被动学习模式,发展为积极主动的探究,进而上升到更高的起点,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可利用实际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过程,最终得出结论。只有探究性化学实验有效地同书本教学内容融合,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理论联系实际,组织丰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对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形成了有效的补充,特别是对理科课程来讲,课外活动价值更加明显。化学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深入化工工厂,掌握接触到生产制作重要化学试剂的环节、流程,并可在学校内部组织引导一些具备高能力水平的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竞赛或知识比赛,并将日常生活之中一些常见的难题利用化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解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令学生积极探索,掌握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丰富化学知识。
3.引入启发式模式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讲授氯水属性相关内容过程中,教师可首先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即假设氯水同酚酞融合会形成怎样的现象、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这时溶液成为红色,而后加入氯水,则红色渐渐消除。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原因,而后利用实验验证学生们提出的种种假设。再接下来,教师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氯水的属性构成,通过实验环节,学生们将较快明确:由于氯水之中含有次氯酸分子,因此体现了强大的氧化性,可令溶液退色,而氯水之中同样含有H+,因而可缩减碱浓度,令其最终褪色。通过该类方式,可训练学生从多层面视角了解问题,杜绝拘泥于某一类思维的不良习惯,透过主动思考,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教师还可对该实验做进一步延伸,首先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打开自来水龙头,有时会问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为什么呢?其次,教师可继续发问: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来水中的氯水呢?学生在分组思考后对实验方案进行大胆设计,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学生们得出了结论,即自来水中含有的氯水成分浓度较低,仅有氯离子可通过硝酸银进行检测,因此自来水确实是通过氯水进行消毒的。而后,教师可继续延伸问题:自来水是否可直接养鱼呢?学生们经过了前一阶段的自主实验可很快得出结论:自来水中由于含有次氯酸成分,因此其强氧化性会影响鱼的生理结构。而如果将自来水放置几天,那么次氯酸则会逐步分解形成盐酸以及氧气并丧失强氧化性,这样便可以用来养鱼了。最终,教师可在课堂组织讨论交流后作总结性发言,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他们作进一步合理的指导与点拨。
四、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化学课程的实验改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改革过程中化学实验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新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的关键点是在教师的有效启发和指引下,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来提高探索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能力,是自己更加适合新实际的发展,成为新世纪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文伟.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