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对口帮扶工作计划

学校对口帮扶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21 09:1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对口帮扶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对口帮扶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低年级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学校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多,家庭监督教育的弱化,学校应对措施的不力,直接导致低年级教育质量低下、高年级难以提升的局面。农村小学如何从教育主阵地的角度分析和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展示教育的能力,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笔者单就学校层面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以探讨。

一、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严峻形势,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培训内容,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各项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交流家访心得、教育教学案例等,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能力,形成氛围。投入到位,如给教师适当电话费补贴,让其在电话交流沟通中放开手脚等。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做好。

二、提前介入宣传,促进家校融通,提升家教水平

马卡连柯说:“学校要领导家庭。”怎么领导?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高度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把“家庭早期教育”也提到议事日程上。从提前介入、分层渐进入手,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家教宣传。对本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细节加以规范和引导,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监护人等达成共识,使监护人知道该对孩子做什么,不该对孩子做什么,懂得家庭影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宣传要在详细摸底的基础上从幼儿开始,分幼儿、学龄前、学龄期三个阶段。宣传的形式可以采取村广播播音、村头巷尾办板报、散发小册子;宣传的内容可以从“生命之初”“科学喂养”“早期教育”“言传身教”“行为习惯”“入学指南”“家庭辅导”等方面展开;宣传的时间定期安排。为此,学校要组织有方:专人负责搜集编写宣传资料,专人负责播音,专人负责出板报,专人负责印制小册子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使有序宣传变为新常态,真正起到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小学在学生入学时会分发给每位家长一份《入学指南》,指导家长该对孩子做什么以及不该对孩子做什么,实质上就是一种通过学校和家庭方面的沟通交流来提升家教水平的对策。对留守儿童来说,我们可以召集其监护人共同学习《入学指南》,这会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家教水平的方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如有专门人员搜集编写有关“家庭育儿”等方面的小册子供基层学校参考将会更好。

三、改革德育教学方式,细化、固化好习惯

灵活使用德育教材,把课时目标细化为一个好习惯,开展符合留守儿童实际的生活化情境教学,从低年级开始每一节课一个一个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根据心理学“21天效果率”,一种行为在坚持21天后,就可以形成初步的习惯,且从习得之日起,21天内均安排日程表,督促鼓励完成使之固化下来。假如我们能有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留守儿童居多)的德育教材,从4―5岁的学前班儿童开始就付诸实施,何愁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会有效养成呢?

四、开展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活动

学校要建立以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帮扶负责人,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对班内问题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帮助,对个体从心理、学习、生活各方面进行辅导。建立结对帮扶联系卡,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开展“五优先”帮扶活动: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活动上优先安排、在物质上优先资助、在家访上优先选择。如“生活上优先照顾”可包括帮孩子理发或梳头、帮孩子剪指甲、帮孩子洗衣服、给孩子过生日等。通过定期家访,与学生监护人座谈、物质帮扶与心理疏导,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庭的关系,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及生活困难,营造关心关爱特殊儿童的浓厚氛围。偏远的农村学校一般师资力量不足,要根据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措施,对个体发展全程追踪服务。

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低年级教学质量

笔者曾教过一届二年级的语文,这届学生一年级末语文成绩及格0人。试想,二年级语文课如何去教?二年级的学生超过半数才刚满6岁,这与学前班及一年级不问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升级不无关系,不只是教者施教水平低的问题。可想而知,不重视低年级教学质量,即使不是留守儿童,也会成为“问题儿童”。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体育、音乐等课(传统上所谓的负课)中的各项活动是激发学生成就心理、自信心理、满足心理等情感的重要平台,可惜的是多数学校不重视。学前班老师由于施教方法陈旧,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成,这种状况急需变革。

第2篇

一、广河县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广河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全县辖6镇3乡,102个行政村,1121个合作社,总人口有22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7%,是一个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县。全县各类学校125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初中7所,小学110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培训中心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5所(民办3所)。全县现有中小学教职员工2237人,专任教师2046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441人,学历合格率为98.8%;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1471人,学历合格率为98.1%。2011年,全县在校学生44820人,其中初中10997人,小学31986人。

二、广河县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育理念相对滞后。较之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的基础教育,我县整体上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大部分教师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创新意识不强是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2.教师队伍严重不足,代课教师过多,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进程。自二十世纪八年代以来,县上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为应对教师缺编现象,县上陆续聘请了一部分高中或初中毕业的学生到各学校担任代课教师。截止2010年为止,全县各学校尚有近350名代课教师,而且有的代课教师教龄达到25年之多,比例将近占公派教师的16%。由于专业水平、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上存在较大差距,代课教师的素质、工作积极性、教学能力等,影响着全县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实施。

3.当地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低,学生流失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县是农业县,全县9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县内无任何矿物资源,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大部分学校办学条件差,尤其是一些农村(山区)学校。教师待遇不高,加上群众整体文化水平低,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有一些群众受“读书无用”思想的毒害,不认真履行对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孩子还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让学生外出打工或学做生意。思想保守一些的家长,坚决不让女生上初中,小学没毕业就让女孩在家操持家务活。种种现象导致学生流失严重,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五至九年级中更为明显,给基础教育的普及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4.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现有的师资培训不力,现有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县大部分学校是农村(山区)学校,虽然自2006年以来,国家对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进行保障,但农村(山区)学校生源不足,按照学生数拨付经费对于农村(山区)生源严重不足的学校财力显得十分困难,只能勉强维持办公,谈不上发展学校。

5.对教研工作不够重视,学校内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非常关注教学成绩的高低,对教研工作始终不够重视。即便是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也是停留在相当肤浅的层面上;对教研工作的定位不准,学校领导、教师对教研工作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平时自我学习不够,自主探究和研究教材不够,教学理念一直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不认真反思;学校对教研活动投入经费不够,严重制约着教研工作的开展。还有很多学校的“专业引领”工作深入落实不够,学校内现有的骨干教师带动作用不大,导致各学校的教研工作还处在一个低层次、低档次的层面上。

三、探索我县农村(山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是加快基础教育进程的优先选择。我县的基础教育要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全县上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至每一位教师必须要提高认识,彻底转变观念。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中、长期学校(基础教育)发展文本计划,逐步修改和完善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常规,尤其是一些农村(山区)学校更要重视学校的制度建设。以学区(学校)为单位逐步改进和完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在考核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时,把对过程管理做为重点进行考核(评价)教师,由结论性评价方式逐渐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方式,体现学校管理与教师考核的人文性、科学性。始终把“学校得到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作为重点来抓,努力发展县域基础教育,促使素质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2.充实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培养现有的骨干教师,提高师资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水平。针对我县代课教师过多,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研究增加农村(山区)教师编制,并根据贫困、偏远地区学校的实际需要设置农村教师岗位,每年安排一些编制将多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秀代课教师转为公派教师,对不合格、工作不力或无力承担教学任务的代课教师逐渐清退。并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中用考录的方式争取教师名额,用最快的速度弥补师资紧缺的问题。另外,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培训。通过项目培训,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学习,鼓励教师进行学历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学校内的骨干教师要承担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任务,切实加强和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3.重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体制,增加农村(山区)学校经费投入,促进各学校均衡发展。对于比较偏远和落后的农村(山区)学校,建议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生源情况和办学条件,增加政府投入力度,对相关费用可采用国家保障经费倾斜,地方财政拨付。以农村(山区)学校为主,尽力改善农村(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地方政府还应拓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办学,实行县直部门帮扶对口学校等方式,共同发展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

4.创新学校教研工作机制,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确立“教研兴校”的战略,制订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规模,可设立教研机构,狠抓学校教研工作。具体的措施上可以采用开展教师“五项”基本素质达标活动;“优质课”竞赛活动;观看优秀教师(专家)讲座或碟片;组织教师到外面一些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加强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每学期针对学校的一些薄弱学科(环节)确立教研课题,并围绕课题开展教研活动,真正落实教师教研工作的主体地位,有条件的学校可每学期召开一次教研工作会议,邀请知名专家作辅导讲座,切实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学习”的教研工作模式,实现学校教研工作的大众化,以提高学校的教研工作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