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03:5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欣赏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目标
1、认识马头琴,分别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和歌曲独唱《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且随乐跟唱歌曲。
2、通过欣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
3、了解感受少数民族音乐,让学生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有更多了解,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聆听不同版本的音乐,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长调音乐背景下欣赏草原风光。
师: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之旅,现在我们要准备出发去往第一站,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
二、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1、马头琴的故事
师:一看见内蒙古大草原,我就不禁想起了马头琴悠扬的声音,关于马头琴这件乐器还有一个传说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2、聆听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说了那么多,我都等不及要听听马头琴的声音了,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来自大草原的优美音乐
(说一说音乐表达的情绪)
三、聆听歌曲
1、介绍“嘎达梅林”
这首乐曲叫做《嘎达梅林》,讲述了一个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的故事,“梅林”是他担任的一个职务。嘎达勇于和封建势力做斗争,最后为了民族英勇牺牲。于是人们将这首《嘎达梅林》广为传唱,纪念这位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
2、聆听男低音独唱《嘎达梅林》
我们一起再来完整的听一遍男低音独唱版的《嘎达梅林》
3、师出示乐谱,请生随乐跟唱
4、视唱乐谱
5、请生配合音乐表演舞蹈片段
四、认识新疆
1、请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新疆
2、聆听女中音独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新疆物产丰富,又是一年大丰收,新疆人都高兴的唱起歌了。
3、简介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4、请生表演新疆舞蹈
5、聆听合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五、拓展认识
学生介绍少数民族音乐
我们班的同学音乐知识可丰富了,今天就有同学要把她喜爱的音乐分享给大家。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派学生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教室,下课后又得将这些设备搬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有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3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以声音为其物质材料基础,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不可能对某一客观实体或它的运动过程做出规定性的、明确的、不容误解的描述。音乐艺术的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语言不可能代替音乐,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对音乐的解释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通过音乐来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们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如:与文字标题、诗歌结合的歌曲,与人体动作结合的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电影音乐。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编辑软件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
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会被发现。任课教师只需在课后根据课上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件进行调整或修正,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互动性,使课件设计越来越完善。由此看来,使用多媒体课件上音乐欣赏课可以使我们获得越来越理想的课堂效果。
5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生的学习
一些复杂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往往涉及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Photoshop),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如CoolEdit,AdobePremierePro,UleadVideoStudio等),动画制作软件(如AnimatorPro,3DMAX,Flash等)和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等)的操作,单独完成困难较大。这就需要多位老师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使教师们在课件制作中得以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一些积件式课件信息量大,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应用于教学。对于拥有校园网络系统的学校而言,可以将这些课件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其他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6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很多,但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毕竟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直至成熟运用还需一个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明确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扬长避短的对策,探索出一条高效音乐欣赏课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更新之路。
参考文献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具体来说,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我们音乐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逐渐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同时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课堂师生互动较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利用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比如我在上《唱脸谱》欣赏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国粹京剧的唱腔、板式、行头等,我可以在每种体裁的介绍加上一些图片展示作为教学。当然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音乐教室,下课后有的设备如录音机还得要提到其它班级。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非常方便音乐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我们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有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三、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在对一首乐曲进行情绪方面的讲解和调动时,教师在讲台前讲得津津乐道,而学生则可能听的无精打采,并没有和老师达成共识,这就是“教”与“学”的脱钩,学生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没有积极、主动参加。教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讲与听不能融为一体,这就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种脱钩现象,我们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证明,让他们参与其中,如采用多媒体配合教学。就会让学生听课的同时,更能在音乐的情绪、节奏上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例如:我在教唱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时,用多媒体展示新疆维吾尔族的风俗文化的画面,学生看到他们优美动人的舞姿,加上观快活泼的旋律,不由自主的就想动起自己的身体,这时让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创作,有的同学唱,有的同学用舞蹈来表演等,让学生乐不知疲!
四、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抽象性、多解性等特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向学生进行信息灌输是违背学生心理特点的。如果教师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其进行想象,不断拓展想象空间,他们会迅速“走”进音乐殿堂、亲自参加到活动中去。那么,学生就能够真正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获得音乐的美感,既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又提高了审美感。例如:在教授《夏日泛舟海上》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边看投影,边听录音,视听结合,展开联想,置身于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摇起双桨,欢歌笑语,共叙友情,乐观向上。这样,学生们会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激起浓郁的学习兴趣。
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摘 要】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按大纲规定,音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作品……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光凭唱歌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开展欣赏教学,通过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以达到音乐育人的效果。因此音乐欣赏越来越被人重视。
【关键词】 高中音乐 欣赏课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
1 充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是经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当我们聆听一首乐曲的时候,必定会受作品中各个音乐要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不同情绪的反应,我们对音乐作品的这种情绪的反应,是感性的,它并不需要经过理性的过程。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乐声中感受不同乐器的色彩,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艺术美的存在。在教授《感受进行曲》一课时,在学生不知道乐曲名称的情况下,让他们仔细聆听乐曲本身,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力度的变化和节拍的特点,当他们欣赏《中国人民进行曲时》,自然会被激昂向上、威武雄壮的气势所打动,而当听到《婚礼进行曲》时,又会产生神圣辉煌、温和愉悦的情绪反应。
2 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搭建通往高雅音乐桥梁
聆听音乐是欣赏与鉴赏音乐的基础,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音乐能力,才能谈得上音乐的欣赏与鉴赏。但欣赏音乐的习惯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浸润、感染、培养。相对的安静是养成良好聆听习惯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分辨音乐,理解乐句结构,感受情绪的变化。如老师在弹奏就应该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不要打扰老师,也不要打扰那些听音乐的同学,认真倾听老师弹奏音乐,一边听一边想:这段音乐在说什么吗?我感受到了什么?从上课一开始就要让学生试着调整一切感官主动或被动地聆听。另外教师自身的聆听习惯也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如:聆听学生的歌唱往往可借学生演唱时去熟悉下一步教案。如果缺乏关注学生,评价起来也就不疼不痒,要么一味说“好”,要么干脆搁置不提了。如果能仔细聆听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纠正指导,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聆听示范,并能体现出对学生表演的平等尊重。再就是通过欣赏音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聆听习惯。①选择作品富有感染力的部分,精心设计倾听的重点,如:速度、音乐拍子等,让学生有一个倾听的侧重点,使学生专心倾听,并对这一段音乐产生兴趣。②初听全曲找出音乐的部分,把握音乐的整体结构,让学生闭目静听,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少讲,让教室里回荡的只有音乐声。③有了初听的印象,还要进一步深化。如跟随音乐的速度或音乐情绪进行体验,可用挥拍、内心节奏感、轻声哼鸣或选一段学生能演唱的旋律,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范唱、范奏。让学生觉得这样亲切、直观、有感染力,更能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④对比性倾听。用不同的版本或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对比性的倾听,让学生始终保持倾听的兴奋状态。
3 灵活音乐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根据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言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教师要组织好音乐欣赏教学,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容量较大、知识面较广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外,还需要讲解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乐队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展示乐曲谱例及相关图片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一、快捷方便的音乐文件播放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派学生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教室,下课后又得将这些设备搬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使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对于高中学生应该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去想象、去创造。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讨论式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教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关 键 词:多媒体 音乐欣赏 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是人们学习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所谓电化教学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在如今讲求效率、质量、速度的时代中,传统的电化教学模式显得被动滞后,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改革并发展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弊端
1.教学形式单一、效率低
传统的教学设备主要是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VCD机等,各种器材的频繁切换繁琐又耽误时间,并且很难使图像、文字、声音、音像等有机结合起来,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2.教学信息结构单一
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受教学设备和信息来源的限制,内容口径比较窄,只有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忽视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局限了学生文化视野,使学生的艺术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自由发挥。
3.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老师在一个固定的、单一的模式里教学,学生只是听,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能动性。
二、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的优越性
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为音乐教学的表述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它所提供的全方位的表述方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多以前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无法涉及的领域,在多媒体音乐教育面前都迎刃而解,它以其丰富性、可视性、即时性的教学效果,验证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巨大魅力。
1.教学手段多样化
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像、影像、音乐、动画、谱例等集于一体,只需鼠标轻轻一击,所需内容就可出现,这样既增加了人文知识的含量,又有鲜明生动的视觉效果。
2.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用Powerpoint和Authware技术做的课件,可以反复观摩,内容检索和重播都很方便。由于课堂所需内容事先制作详备,课堂组织过程流畅严谨,不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师也摆脱了上课要带教案、磁带、录音机、幻灯胶片、挂图、CD、VCD等诸多教学工具的烦恼,只需带上一张盘即可,轻松便利。
3.增强人文素质教育
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立体、开放式教育特征,加强人文背景知识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与丰厚的文化土壤,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艺术思维。而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增大了相关学科知识的含量,加强了信息传递的广度与深度,详细、完备、系统的资料信息都是课前搜集整理的,真正做到了信息量大的特点,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衔接的要求。
三、对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索
1.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应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节省了板书、磁带搜索等时间,增加了文字、图片的信息量,让听觉和视觉同步提高。
比如在讲解二胡曲《二泉映月》时,介绍作者阿炳,可以一边配出文字,一边配上阿炳的图像,加深学生对阿炳的印象。学习独奏乐器二胡的形制与性能时,可以配上二胡的图片和文字讲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所有的拉弦乐器,如京胡、高胡、马头琴、坠胡、三弦等,所有配乐以及图片在课前都已经粘贴好,只需要点击鼠标,乐声就飞扬起来。也可以让学生听辨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改编曲,如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四重奏《二泉映月》。无需碟片交换播放,只需运用VCD切割技术把两首音乐粘贴在一起就可以流畅播放,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耳朵的辨析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如欣赏普罗可菲耶夫的《彼得与狼》,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功能,给音乐中的各个角色配上动画图片,效果就会比只有干巴巴的文字解释要生动有趣,增加了感官效果。同时,利用网络让学生观看《彼得与狼》的交响音乐会,既可以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形式,又可以听主持人生动活泼的讲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及时与快捷的作用。利用电脑里音乐软件MIDI的功能,把各种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音色制作成简单的主题旋律,让学生清晰地辨别音色。比如利用电脑的音频技术,把《土耳其进行曲》的速度变慢,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速度给音乐情绪带来的变化等等。
此外U盘的普及使得大量的音乐文件可以方便地传播、交换,也为音乐欣赏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和立体化的传播途径,快捷地将教学内容多侧面、多角度、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实现了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
2.促进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使欣赏音乐的途径广泛、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如电脑里的音乐软件可以把主题旋律单独制作出来,可以让旋律渐强或渐弱,可以选择需要的音色来反复演奏主题旋律。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辨别出音乐的细小差别,从音色的辨别到速度、力度的辨别,从专业的音乐知识到相关文化知识的传达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耳朵的辨析能力和自身对音乐审美的感受能力。
3.加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后,整个课堂内容丰富、清晰具体、紧凑流畅、快捷方便,听觉和视觉同步进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形式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积累了丰富的音乐信息
【关键词】中学音乐 教学 审美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21世纪的人才观,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是我国教改的要求,是素质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何突出审美呢?我认为应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二、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饣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三、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实践证明,发挥现代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四、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目,培菜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审美最终落实关健在教师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31-02
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环境。而审美教育从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来讲,都毋庸置疑的成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而作为审美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美感内涵,发挥着重要的美育作用。如何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实现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其对学生欣赏美、创造美、鉴别美的能力是值得广大音乐欣赏课教师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浅谈几点看法:
一、音乐教育对审美能力培养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社会所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在音乐教育中对学生实施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何东昌曾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国家教委颁发的《全面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美育与德、智、体育、和劳动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美育在培养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中也有其它各育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和规律性”。审美教育在塑造人类、完美人性方面是有特殊的功能,只有把艺术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欣赏美、创造美、鉴别美的能力,因此,要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音乐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注重教学资料的选材,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生以其年轻、活泼的天性,对于音乐大都是比较喜爱的,即使对音乐不太感兴趣的学生相对于枯燥乏味的理化、政史等学科,音乐欣赏课在大学校园里也是较为受到青睐的。然而,来到音乐欣赏课的课堂,往往令学生们大失所望,多半的原因是由于:在他们所向往的音乐课堂上并没有出现他们所感兴趣的音乐元素,充斥课堂上大量时间的是那些冗长而乏味的音乐史。因此,我们上好音乐欣赏课的第一步是选好教学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与时俱进,站在潮流的前沿,把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元素,将其呈现在大学音乐欣赏的课堂上,使能力的培养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吸收,为发挥音乐欣赏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审美氛围
审美是一种感受,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创作背景,而要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语言讲述,营造审美氛围,在提供给学生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增强艺术感染力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音乐学习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穿插使用课件、视频、现场演唱、敲击打击乐等多种教学形式,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的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实践机会,从中不断体验、总结,积累一套带有规律的音乐学习方法,增强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四)巧设艺术情境,加深“美”的理解
音乐是美的化身,我们想通过音乐欣赏达到审美培养能力,就要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尽力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以讲授藏族歌曲《青藏高原》为例,鼓励引导他们想象在美丽的大草原上,蔚蓝的天空,如茵的绿草,以及草原上的羊群、牛群、蒙古包,还有这一簇,那一株的小花儿,……,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画出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画的景物美在哪里,再边看图看欣赏,领悟如花的意境美。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与分析,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因此,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师要是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美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五)关注音乐要素,获得审美体验
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速度力度、曲式、织体等。这些基本要素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认知能力也是帮助极大的。在单纯欣赏的同时,我们应该适时的加入这些音乐要素,当然要注重方式方法,比如:对于音乐的速度,可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快与慢的变化,对于音乐的节奏,可让学生拍手或敲击打击乐,有效调动肢体和感官的能力,感受和领悟音乐艺术的精髓,进而获得审美体验。
(六)提高教师素质,贯彻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关键决定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综合教学能力的水平。因此教师一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对待音乐欣赏教师这份崇高的职业;二要练就扎实专业基本功,不断加强学习,为自己加油充电,让自己一张口歌唱,一投足舞蹈,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由对教师的敬仰转化为对美的向往;三要潜心钻研教学技法,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做音乐电脑教学课件,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程序,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大学生乐于追求新事物的特点,大部分同学对如今流行的通俗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通俗音乐之所以能大面积流行,一是顺应时代潮流,二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教师不但不能对此全盘否定,而是要跟随时尚,倡导时尚,正确看待通俗音乐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对于通俗音乐的兴趣,使其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深化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们应采取多种手段,使音乐浸润学生的心灵,通过音乐欣赏课程达到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自信和创造能力;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各种美好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必须清晰认识到的是:我们一定要增强以审美为核心的观念,弄清技能技巧只是手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
愿广大音乐教育战线的工作者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能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通过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心灵,实现“美”的浸润,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常留。
参考文献:
[1]王丽燕,孙英.浅谈女性在音乐中重获诠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张婧.试析对音乐审美的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与情感认知功能[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赵凤艳.论音乐教师的素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赖凤腾.论高等学校普通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一、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二、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三、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饣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四、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目,培菜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着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审美教育的关健在于教师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教学理念 教学质量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23-01
一、序言
中学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课的学习首先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这恰恰是音乐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而在音乐课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中学公共音乐教育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1.音乐课教学方法的革新
音乐课教学方法的革新应根据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开展。对于音乐鉴赏课,当教师教会学生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鉴赏方法后,可以尝试让学生上台介绍他们喜欢的音乐,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声乐课可建立与声乐教学相关的多媒体声乐教室,鼓励开展声乐教学改革,把声乐教学的基础研究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发声原理和方法。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视听作用,让学生更直观感受中外优秀歌曲的魅力,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对待学生方面,音乐教师应当有耐心,能够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和爱捣乱的学生,以赞赏的心态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被关怀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老师有亲切感、信任感。当教师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他们就会把老师当作朋友,和你无话不谈,继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进而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很难想象在紧张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能够喜欢这门课,并将这门课学好。
3.优秀音乐作品的激发作用
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就应当尽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在给学生介绍交响乐时,可以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同时对比贝多芬的其他交响曲,让学生对贝多芬的不同交响曲有更多的认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先欣赏卡拉扬指挥的田园交响曲,再让学生欣赏其他指挥家指挥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自己发现和了解不同指挥家对同一首作品的处理和理解上的差异,这样就教会了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基本方法,从而让他们自己有兴趣去欣赏和对比其他交响乐作品。当学生对交响乐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4.积极评价对学生的鼓励作用
音乐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肯定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兴趣,这一点可能比单纯传授音乐知识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学生受到家庭、身体状况等外界因素影响而情绪低落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些许进步便给予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和学生的平时交往中。还有,在音乐课堂上对一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采用积极评价的方法,看起来是老师很不经意的一句鼓励或表扬,但在这部分同学身上也许已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结论
中学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目前很多中学教师普遍遇到的教学难题,有些教师认为是自己的课没有备好,便下工夫在准备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上,以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可后来发现教学质量还是没有多大起色。而从实际来看,现在的中学生处在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也差异较大,音乐教师很难了解到这些学生的背景情况,那么要提高教学质量实在是勉为其难。而且客观来说,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大多数并不感兴趣,他们有他们喜欢的音乐类型,那么音乐教师就应当去了解现在的学生喜欢什么音乐,然后把这些音乐和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传授音乐知识,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在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索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基于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基于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还要注意学生诸多在课堂上或在课堂下表现出来的其它因素,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距离和学习障碍,通过教师介绍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大量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在中学音乐课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在其间不断探索和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志琴.走出音乐与美术综合的误区――音乐欣赏课《天鹅》的教学反思[J].中国音乐教育,2006.
[2]楼建桥.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及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
[3]邹渊.现代教学设计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11).
[4]罗燕.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
[5]赵秋蓉.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读与写杂志,2010.
一晃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了,这学期我继续担任全校的音乐教学工作,由于有上学期的教学经验和反思,又遵照本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但仍有不足之处,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
深入挖掘教材,突破年段重难点
学期初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就将所教的教材翻了个透,极力挖掘出年段的重难点,低年级重点在唱歌以及简单识谱,中年级我将重点设立在合唱以及以前基本没涉及过的竖笛教学上,高年级则着重音乐欣赏及相关音乐文化。有了这样的前提,再加上每堂课前的精心准备,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在每堂课中我都努力做到富有激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把教案备得有趣活泼,课堂也显得轻松愉悦。
二、课堂管理
本学期教学显得比较顺利有个重要原因是课堂组织教学比上学期而言有了一定的进步。我对孩子们的要求高了一些,在备好案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他们,从带队入教室开始就要求有个好秩序,加上反复的提醒,使一些不利于课堂的局面能控制在自己手中。
总结的经验:
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点是最大的体会。
不足之处:
音乐教室的卫生工作;孩子行为习惯的督促,尤其是对书本的爱护以及坐姿;因材如何施教,每个班级不同,导致一样的方法出来的千差万别,不能说是孩子的问题。
一学期过去得很快,回顾这半年,还算欣慰,尽管那么多的不足,但不管怎样,我是在向前,我要,一直向前,走向远方!
论文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
音乐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能渗入心灵,陶冶情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不感兴趣。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为了迎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手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这为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各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1、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教学方法,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并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的、空洞的、枯燥的,所以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运用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利用校园网络,围绕阶段学习主题,把丰富的知识资源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有质量的、有个性的音乐学习网站,让学生随时可以欣赏音乐,查找有关资料论文怎么写。让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能够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享受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通过音乐来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们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如:与文字标题、诗歌结合的歌曲,与人体动作结合的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电影音乐。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编辑软件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
4、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生的学习
一些复杂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往往涉及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Photoshop),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如Cool Edit,AdobePremierePro,Ulead VideoStudio 等), 动画制作软件( 如AnimatorPro,3DMAX,Flash等)和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等)的操作,单独完成困难较大。这就需要多位老师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使教师们在课件制作中得以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一些积件式课件信息量大,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应用于教学。对于拥有校园网络系统的学校而言,可以将这些课件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其他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教学方法,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短期内的实践和总结,更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工具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领域也会不断深入,会给音乐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职员工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勇敢地去探索去变革,通过最好的教学方式来教育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易山,张路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7.
[2]缪亮,郭刚,李捷.多媒体CAI 课件制作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