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翻译专业

翻译专业

时间:2022-11-26 23:4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翻译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翻译专业

第1篇

关键词:术语;农业专业术语翻译;农业项目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36-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日益频繁,各类农业外宣资料、合作手册、科技信息和国别报告等均涉及农业专业术语翻译。这些术语承载着大量农业科技信息,在农业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规范、专业地翻译农业术语对于准确传递信息、规范术语使用、推动农业交流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所指的农业专业术语不仅仅是指一般狭义的种养农业,而是指涵盖了“农、林、牧、渔”各个子领域的广义上的农业术语集。

二、农业专业术语的特点

1.专业性强。农业英语属于科技类文体,而用词专业化是科技文体的特征之一。笔者参与的项目中专业词汇丰富,例如ammonium sulphate“硫酸铵”、potassium chloride“氯化钾”、calcium ammonium nitrate“硝酸铵钙”等。

这些农业术语专业性强,客观、准确地表达某一农业专业概念。在翻译时译者必须查阅相关农业专业词典,才能了解其确切含义并且做出符合行业规范的翻译。

2.缩略词多。农业英语中有大量术语,为了便于使用和记忆,人们按照有关缩写规则为这些术语制定了缩略形式,即缩略词(acronym)。缩略词是指把一个名词词组的各组成单词的首字母拼在一起,此种表达方式非常简洁[2]。这些缩略词也逐渐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例如:Sub-Saharan Africa(撒哈拉以南非洲),人们通常缩略为SSA;Ministry of Food and Agriculture(食品和农业部),通常缩略为MOFA;而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灌溉和排水国际委员会),通常缩略为ICID。这些专业缩略词涉及与农业相关的方方面面,翻译时要求译者了解其全称、内涵,并给出符合国际惯例的中文释义。

3.派生词多。为了保证农业术语的精密性和简约性,大量农业术语都是通过派生方式构成的。这些派生词是在词根的基础上添加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衍生而成的新词,并且在整个农业英语术语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agriculture(农业)即有前缀agri-(农田)和词根culture(培养)组成;hydroelectric(水力发电的)由hydro-(水的)和electric(电)组成。

面对这些派生词的翻译,译者需要了解每个派生词的构词方式,清楚其前、后缀和词根,并根据专业词典做出相应的准确翻译。

4.复合词多。除去上面提及的缩略词和派生词,农业英语中还有海量的复合词(compound)。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构词方式:(1)单词型复合词。指不用连字符,直接由两单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如livestock“牲畜”、coconut“椰子”、cottonseed“棉籽”等。(2)连字符型复合词。指由连字符连接而成的复合词,如combine harvestersCthreshers“联合收割脱粒机”、track-laying tractors“履带式拖拉机”等。(3)短语型复合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以短语形式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如cash crop“经济作物”、deciduous forest“落叶林”等。

三、农业专业术语的翻译难点

1.词汇空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我们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生存,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夏鄂琼指出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是不存在的,那么语言就有可能出现空缺现象[3]。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词汇空缺。

在翻译农产品shea butter时,笔者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开始,笔者在诸多农业专业词典中均未找到该农业术语的释义,只好求助于网络。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为:“乳木果油(shea butter),是从乳油木的果实中萃取出的珍稀油脂。由于气候及种植业方面的原因,乳油木只能在非洲大陆存活。其果食可供食用,果仁则用来生产乳木果油。”从该释义中可见,shea butter原产于非洲,因气候原因在国内几乎见不到农民培育该农产品。这也是造成词汇空缺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在处理此术语时结合网络资源、护肤品介绍以及求助非洲留学生的方式,最终处理成“乳木果油”。像这类因文化差异导致对等词空缺的术语,译者一定要多方查证。

2.译名混乱。另一大难点是译名混乱。在整理和翻译农作物生产情况时,笔者发现某个农作物在不同的资料中竟有好几个不同的中文释义,主要表现为以作物的别名代替中文名。这给术语翻译标准化和规范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违反了术语翻译单一性的原则。例如加纳主要的粮食作物plantain。了解加纳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和风俗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加纳有一种大蕉,比我们国内常见的香蕉大3~4倍,是当地人民的主食之一。大蕉必须做熟以后才能食用,炸熟或者煮熟之后变得甜软可口,广受加纳人民欢迎。目前笔者看到的plantain的中文译名有“芭蕉”、“大蕉”、“车前草”等。在《英汉畜牧词典》上,其释义为“车前草属、车前草”。而《简明英汉农业词典》的第二条释义为“芭蕉、大蕉”。根据加纳人民的实际饮食情况,plantain应翻译为“大蕉”。

3.普通名词专业化。上文已提及专业性强是农业专业术语的一大特点,也即我们熟悉的日常英语词汇在农业领域被赋予了特定的专业含义。这类普通名词专业化现象也给我们的农业术语翻译带来了挑战,需要译者仔细斟酌并根据其所运用的专业领域选择其专业释义。如术语monoculture由前缀mono+词根culture构成。Culture在普通词汇中是“文化”之意,但在农业领域就转变成了“种植、培育”之意。而结合前缀mono(单一),我们可以推测monoculture为“单一种植”或“单一培育”的意思。根据《英汉畜牧词典》,monoculture的释义为“单播”,即单一播种,是指当时加纳很多大型农场采用了单播的方式,比如专门种植可可、橡胶或者椰子,不与其他作物混种。再如术语cash crop中的cash,本意为“现金、现款”,但跟crop结合后,cash crop却转义为专业术语“经济作物”之意。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带有普通词汇的农业术语运用在农业领域时,便具有了独特的专业释义。这类专业性强的术语比比皆是。译者在翻译时,要对那些似是而非的单词特别敏感,及时识别专业术语中的词义转换现象,切忌望词生义。在结合各专业背景知识的同时,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词典,准确辨别每个术语的内涵和专业用法,做出符合行业规范的翻译。尽量避免因滥用、错用词汇而引起歧义[6]的现象。

4.译者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农业术语翻译的好坏还与译者本身的专业素养有关。目前很多从事农业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翻译培训,翻译出来的农业资料生硬、可读性不强。另一方面,职业翻译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双语能力,但因不熟悉农业各个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往往死译术语,造成农业专业术语的误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对外交流。例如上文提及的国家农业推广计划中的“农业推广”一词的翻译,如果按照词典的解释很有可能会翻译成“promotion program”。而事实上,专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或者有一定农业相关背景知识的人一般了解农业推广的专业释义为“extension program”。虽然是一词之差,但翻译的地道、专业与否,行家一眼就能看个究竟。因此,要把农业术语译的规范、可读性强、可接受度高,译者的专业背景知识积累相当重要。

四、结语

农业专业术语量大面广,要准确、规范地翻译好这些农业科技术语,译者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还要了解农业专业术语的特点、构词方式、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及丰富的农业专业背景知识。此外,碰到自己不熟悉的新术语时,还需要本着求真务实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及时参考国内外第一手文献资料,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查阅专业字词典,或结合农业英语语料库等方式多方查找专业释义,切不能只照搬字典上的释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规范、统一农业英语术语译名,为农业英语教学、农业学术研究,以及农业国际交流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陶莉.农业专业术语翻译方法管窥[J].海外英语,2011,(4):164-165.

[2]汪庆伟.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方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4-128.

[3]夏鄂琼.浅谈农业专业术语的翻译[J].湖南农业科学,2005,(2):68-70.

[4]英汉畜牧词典编纂委员会[Z].英汉畜牧词典.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第2篇

改革课程设置,完善学科建设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07年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该校为本科生开设了口、笔译两个专业方向,立足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坚持“高起点,厚基础,重技能”的教学原则,实行分级教学方案,以过程教学为导向,以项目学习为特色。在基础阶段以语言和通识为主,分别开设了欧洲文明史、自然科学史、跨文化交际、演讲的技巧、平行文本阅读、听力与笔记等特色课程;高年级阶段主要侧重于翻译专业教学,开设了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网页编译、影视翻译、会议口译等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口、笔译综合能力。①可见,现行翻译教学内容已经逐渐向其他学科扩展,将语言和其他专业学科结合起来,加强了翻译教学的实践性。但缺陷在于课程设置涉及面广却不够全面,专业细化程度较低,教学内容深度不强,学科建设不够成熟,致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方向不够明显,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型翻译通才的需要。

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机制

1改革教学方法

本科翻译专业的成立使课程与专业有了明显的区别。对于外语专业而言,传统的翻译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对于翻译专业而言,翻译则是一门专业,旨在培养专业翻译人才,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核心,教学活动和课程设置都应以此为根据。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强调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环节;强调语言分析,忽略了翻译技能培养。长此以来形成了“技巧讲解+实例解析+翻译练习”的教学模式,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通晓熟练的语言知识和翻译知识,没有熟练的实际翻译能力。要培养能满足本地化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就得从本科教育抓起,形成良好有益的教学模式,这样也可为翻译硕士和博士教育输送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人才。相对而言,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有了明显改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安外国语大学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和职业翻译技能放在了首位,开展“合作式”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协商合作等方式相互学习,完成翻译任务。

2改进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的翻译教学以单一的闭卷测试作为主要评价手段,这无法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及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西安外国语大学目前采用测试、大论文、小论文、大型翻译合作项目、小型合作翻译任务等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闭卷测试的不合理性。此外,学校可以采取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自评的评价方式;学校也可按照本地化行业对译文质量的要求对学生译出客观检测和评价,以促进学生掌握合理的职业翻译要求,为日后从事翻译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本地化市场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

本科翻译专业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当然也要为国际化服务。只有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培养适应本地化行业发展的翻译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是有效的实践方式之一。校企合作可以为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实践型人才,而且学校和企业都可节约成本,实现优势与技术互补,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西安外国语大学与环球网、吉利汽车、华为、莱博智等企业单位均有合作,根据不同年级层次和实习单位要求,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机会。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翻译实践经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市场意识,同时企业的回馈也有利于学校了解学生的实际翻译技能,查漏补缺,改善人才培养方案。校际合作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共享资源、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西安外国语大学曾多次从其他院校或专业机构聘请客座教授和实践导师,不但有效补充了学校师资,还促进了双方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共同进步。

本文作者:马佳瑛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第3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专业;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37-01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要时间进行语法知识点的讲授,大量的语法选择以及阅读都在课外进行,而忽视了语言的输出练习及学习的效率。而随着英语专业向翻译专业转型的过程中,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英语语法课堂的教学更加侧重于为高年级的输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该门课程不仅仅是输入和理解,更加注重了学习后的输出。在翻译过程中,句子结构的处理与构成一直是翻译的重要环节,而句型结构的构建无疑需要良好的语法基础作为指导。语法基础不够牢靠,在英汉互译中为译者带来了相当的麻烦和困扰,有时一个疏忽却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在新的教学要求下,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向翻译专业转型中的语法教学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以语法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目标,主张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语法课上通过解释语法规则,配以例子和机械练习等显性方式,将语法知识直接介绍给学生。面对这一现状,杜小红(2009)提出内化语法知识与提高语法能力相结合的语法教学模式,强调语法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出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但是翻译专业教学更加注重翻译技能的培养,语法课堂的建设离不开翻译实践和翻译技巧的穿插,让学生初步形成语法应用于翻译的基本感觉,使学生在高年级输出课程中更加灵活准确的使用语言翻译。所以对于教师,需要从传统的语法知识点教授的模式中插入翻译理论的讲解,多样性的翻译练习。

比如“Young man 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 they will be killed in battle may justifiably feel bitter in the thought that they have been cheated of the best things that life has to offer.”面对这样的复杂句,首先应该让学生自主的去尝试划分句子成分和修饰关系。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翻译的角度去处理这样的句子,构建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英译汉复杂句的翻译中首先要注意中英文的逻辑叙事关系,中文习惯先叙事后表态,英文习惯先表态后叙事。所以对于该句子首先要理解三个从句的逻辑关系和修饰关系,主句“年轻人有理由感到难过”,然后逻辑关系难过的原因是“想到会失去生活给予的美好”,再次逻辑失去的原因“担心在战斗中死去”。所以根据中文的逻辑关系,叙事关系和语言的润色,就组成了译文“他们担心在战斗中死去是有道理的,想到生活要赋予的最美好的东西,竟成了泡影,自然要难过的”。又比如在讲解倒装句,被动句的时候,注意翻译原则中英文习惯用物称做主语,而中文却习惯用人称做主语,就导致了句子结构的选择不同。当然在所有的讲解中不仅仅只是课堂的翻译练习,想要出彩的语言输出就离不开足够的语言输入。根据Schimit’s(1990)注意假说,想要足够的输出就需要学生反复的注意所需要的任务。所以多样性的课内外练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所学语法点,而同时随着翻译策略的穿插,在练习设计中就能够将两种任务同时进行。

二、结语

所以在英语专业向翻译专业的转型过程了,教师不仅仅是在英语语法上要有熟练的驾驭能力,同时更加注重了翻译技巧的应用,就需要教师进行新的学习以此才能达到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英语专业向翻译专业转型中的基础课程建设。同时,课堂没有了传统的语法练习,学生需要课下花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理解语法,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对于学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增加师资的培训,语法课堂的教学需要高年级输出课程的教师加入,融合传统教学的理解和新的教学的要求。各科课程的合作和整体的课程规划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英语专业向翻译专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Schmidt,Richard.W.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

[2]鲍川运.翻译师资培训:翻译教学成功的关键[J].中国翻译,2009(02).

[3]杜小红.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语法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9(05).

[4]杨烈祥,阳志清.外显知识在语法习得中的认知作用[J].外语学刊,2007(05).

第4篇

摘 要 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追求适应性,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也不例外。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理论学习及时间操作提高学生的翻译动手能力。在面对总多抽象复杂的翻译理论和准则时,学生有些不知所措。该文旨在学习多雷得翻译五原则并利用此简洁、全面、易懂的理论来提高学生翻译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 翻译 翻译理论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 education is to pursue adaptation and ensure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is no exception.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mainly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 translation ability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the study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 In the face of many complicated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students are somewhat at a los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five concise, comprehensive, accessibl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raised by Etienne Dolet in order to help improve the students’ translation ability so as to cultivate more translation talents needed by the society.

Key Words: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theories; college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日趋增多,各领域对翻译人才需求大大增加, 同时各领域对翻译人员的要求增大,这对翻译人才的知识和素质都提出了调整。从现在大多数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来看,课堂教学停留在偏激或者过于抽象、模糊的直译意译之争,学生也仍停留在基础英语学习状态,不仅过于依赖词典和网络翻译,还缺乏一套能被学生接受的较全面的翻译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深度的缺乏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只能胜任一些具体的资料和文本处理工作而无法在翻译方面有所建树。本文拟从介绍历史以来很多不同流派和他们的纷繁主张入手介绍当前最有助于英汉翻译教学的由多雷提出的翻译五原则,用于指导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多方面,如理论、实践、教学重点、课堂时间分配及教材选用。这一切都旨在找到翻译人才培养的恰当方法。

一、翻译及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活动存在已久,很多国家都有着悠久的翻译历史和一大批优秀的翻译理论家以及硕果累累的译者。作为一种国与国或者民族之间的交流活动,自罗马帝国以来翻译就在知识传播、国际间交流以促进共同进步方面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需要翻译服务的领域扩大,更多行业对翻译也提出更高要求。英语专业学生一、二年级均属于基础知识学生阶段,多数到了高年级才接触其它专业课程,如语言学、英美文学、英汉百科知识以及翻译。

作为译者社会要求他们不仅善于听、说、读、写、译,还得掌握中国与说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及丰富的百科知识。听、说、读、写、译这五个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是紧紧相连的:听、说为译者提供接触源语言的渠道,阅读则为翻译提供很多实践方面的指导,写的作用很明了,只有具备了很好的英汉双语表达能力才可能生成优秀的翻译。当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比较强调听、说、读、写四方面,翻译方面学生仅仅通过短期的学习了解了部分肤浅的或者抽象的翻译理论,做了很少的翻译实践练习,有的学生甚至并没有意识到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少数学生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却没有探索到理论的深度从而持有偏激的直译或意译观念,在面对很多系统的太纷繁复杂的翻译理论时显得不知所措。由于缺乏必要的翻译理论指导,没有翻译操作经验的学生过多地依赖词典和机器翻译,他们认为只有具备了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做翻译并无技巧可言。因此这些学生在学习中仅仅是侧重词汇的扩大及阅读大量外文期刊,坚持写一些英语难句和记诵等多的谚语之类的习惯表达。这些努力虽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但却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能有效提高他们翻译水平的技巧。诚然这样不具备灵活翻译技能的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感到困难重重力不从心。

高校教学除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还特别注重适应性,即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在毕业进入社会后与他所从事工作的衔接情况。要想让英语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能迅速适应翻译工作需要,大学期间就不能忽略翻译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加强,不能把它视为听、说、读、写以外的一种简单学习活动。既然翻译对译者要求相当高,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也就必须通过各课程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最大程度确保学生翻译技能的把握。

二、众多前人翻译主张以及多雷翻译五原则

翻译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翻译始于罗马帝国时期,自此有关翻译标准和理论的探讨在全世界都没有间断过。很多翻译理论家都谈到了《圣经》的翻译。这些理论家主要围绕直译或意译、逐词译或自由译、忠实或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翻译风格及翻译究竟是文学还是艺术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些理论家的观点都很系统并有一定的深度,大部分学生不能够透彻理解。以苏联翻译研究为例。二战后形成了文艺学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翻译理论。各派的理论家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如费道罗夫追求“确切对等”,即作用上的对等,而巴而胡达罗夫则展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翻译理论是属于宏观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学范畴。又如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其《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翻译必须遵循的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备的通顺。与众多翻译理论家提出的观点相比泰特勒提出的三原则属于相对简单的,但细读这三原则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二个原则对刚接触翻译的学生来说要求太高,是不切实际的。

第5篇

专业英语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历史、地理、科学、风土人情,特别是更专业化的专业如计算机、商贸、机械等等。要做好这类内容的翻译,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各专业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新的词语层出不穷,在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文去把握和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1.专业英语翻译的特点

与一般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翻译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语法规范,结构严谨

专业英语翻译中,不符合语法或浮泛夸大之词一般都很少见,只要熟悉基本语法,对所需翻译的句子认真研究,辨认其基本句型,把握好词义和语义就可以准确的翻译,而不需要煞费苦心地去揣摩。

1.2省略句和复杂长句并存

专业英语翻译中,力求表达明、简练,为此,应用比较多的就是省略句。比如:the firm’s share of the investee’s earnings is added to and dividends are deducted from carrying value. 投资公司的盈利增加企业应分享的投资账面价值,收到的股利则从中减去。

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合句的省略形式。为了使得句子更加地简洁、清楚和流畅,就在前一个句子中的谓语is added to 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后面就把carrying value省去了。这个句子与日常中的英语相比,长句在专业英语应用中非常的多。

1.3大量应用专业术语

专业英语涉及各个专业的方方面面,每个专业领域都有相当多的专业术语和词汇,一词多义,如“credit”,一般意义为“相信” 、“信任”;在商业中引申为“信用”,而在会计中则理解为“贷”,“贷方”,“记入贷方的余额”(与借方debit 相对应)。此外,在专业英语中大量采用缩略语的现象比较普遍。如“libor”一词,属于国际金融专业词汇,是london inter bank offered rate的缩写,其含义为“伦敦同行间同业投放率”。

1.4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还包含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这就给文化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词语所在的文化背景,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障碍,语言转换与文化输入并重,力求做到忠实表达原文。要想正确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如果离开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只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必然会造成错译。如:man:the fight in the dining room is a little to bright,don’t you think so?

woman:it’s prefer for a football stadium.

在这一对话中,女士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回答:“这灯光用于足球场是再好不过的了”,表面看似赞扬灯光明亮,其实是讽刺,表达了她对餐厅灯光不满。要正确理解该女士的意思,就要了解西方人的习惯,否则会误解。

1.5专业知识强

专业英语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包括历史、地理、科学、风土人情等,特别是涉及到各个专业,如计算机、国际金融、建筑、机械、农学等等。要想正确的翻译这类内容,就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专业领域涉及到的专业术语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专业英语翻译的原则

与一般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翻译难度较大,翻译标准也较高。专业英语的翻译强调的是忠实、统一,力求做到“地道、准确”,使读者有专业化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的语言描述。在专业英语翻译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准确严谨原则。专业英语的翻译要忠实、通顺地体现原文。做到译文所传递的信息同原文所传递的信息保持一致,即信息等值。专业英语翻译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内容,不允许译者在翻译时随便表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准确选词,清楚地表达概念,物与名所指要正确。相比语言表达形式,专业英语的翻译更注重内容的忠实和准确,使翻译达到使用的目的。

第二,规范统一原则。也就是指词语运用要规范,符合约定俗成的含义。在专业英语翻译中,所采用的“概念、译名、术语”等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统一,不能出现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的现象。一旦译名不统一,势必会造成似是而非的翻译,使读者不能很好的理解译文。

第三,专业原则。专业英语涉及到各个专业,在翻译过程中,应针对某一行业,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做到译文信息等值。作为一名专业英语译者,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专业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别要注意专业术语、缩略语以及专业新词语的正确运用。

3.专业英语翻译的具体策略

3.1着重语境的理解与词义的选择

在词意中,语境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词的含义以及其他词在一起组合,它的前提就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完成,不然就会让组词出现很多的困难,而且很容易出现一些歧义。比如: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 thomas jefferson ,college english ,book 2)。在该句中,如果把newspapers译成报纸的意思,那么就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了。文中的newspapers,事实上主要是指“自由”以及“统治”的人权问题。很明显,这里运用的是“newspapers”的另一个含义,不仅仅只是词表面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应该这样去理解:“如果让我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政府,还是要一个只有自由而无政府的国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3.2忠实通顺地体现原文

忠实通顺地体现原文,不仅能衡量是否准确的理解原文,而且可以体现译者的中文表达能力。“忠实”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原作的内容,不得随意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删减,同时还要忠实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改变、破坏,尤其不能以译者自身的风格来代替原作的风格。如:i am up to my neck in your bullshit.译文的正确理解是:你让我倒他妈的八辈子邪霉了。该句是美国大兵的一句粗话。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忠实原作的风格,而不能将该句翻译成“你把我害得好苦”。

通顺是指译文在忠实原作的前提下,务必做到通顺易懂,符合规范。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在翻译中不仅要忠实的体现原文,而且还要确保译文通顺易懂,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清楚地明白译文所表达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3.3准确把握中西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

汉语的主语在整个句子中的作用不是那么严格,谓语没有词形屈折变化。而西方民族的语言就是有一种形合的特征,也就是词语以及语句之间的连接,它们一般都是靠解词以及语言的一些形态来表达完成。全句有一个主语,围绕一个谓语动词展开,且谓语就有词形曲折的变化特点。

第6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改革以来,四六级考试中新增加的翻译题目的得分率并不高,这一点反映了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状况。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四六级考试,更重要的还为翻译行业储备力量。本文重点分析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提出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向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借鉴。

随着翻译学科的建立翻译研究逐渐深入以及四六级考试改革,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也引起更多关注。然而其现状却并不乐观,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却没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相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特点,然后提出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提高翻译能力的途径。

一、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的现状及原因

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得分率低,究其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忽视,首先是因为教学大纲对翻译教学的忽视,历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对翻译能力一直没有重视。其次是四六级考试对翻译能力考查的遗忘。据统计,自1987年9月到2007年12月的43次四级及1989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40次六级考试中,四级出现翻译题仅7次,出现频率为16.3%,其中4次出现在2006年新题型改革后;六级出现翻译题型3次,频率仅为7.5%[1](P86)。再次是大学英语翻泽教学科研滞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论文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最后是教材和师资的缺乏。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教材在学习目标、内容、过程方面认识不足,更没有专门翻译理论教材。师资方面也缺乏应有的翻译理论素养和严格的翻译实践训练。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一方面,翻译能力不仅是英语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反映。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得分率以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忽视也反映了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翻译不仅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句子结构、语义、词义记忆正确理解原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消化输入内容又要能够输出所输入的内容,与简单的客观题相比更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为翻译行业输送大批量的翻译人才。现在翻译行业的缺口非常大,仅仅靠英语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很难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人才的储备力量的培养可以很好地缓解目前翻译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相关统计数字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有能力从事翻译工作,而且在某些方面他们还具备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翻译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一部分从事翻译工作,远不能满足翻译行业的需求。其次,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散在各行各业,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文学、政治、法律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对机械、化工、医药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往往难以胜任。再次,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非外语专业背景学者翻译的。

三、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分析

同为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有共同之处;但作为非专业的翻译教学,也有其独特之处。

共同点:从培养目标上来讲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与专业翻译教学是一致的。翻译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

不同点:一方面,两者在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就大纲而言,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几乎处于完全被忽视的地位。1999年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首次将“译”的能力列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在借助一定的工具下,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左右。一方面学生误认为有了字典这一工具,生词的难题解决了翻译也就不成问题了。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材没有系统、全面介绍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独立单元,其间穿插的一些翻译练习题充其量只是一种造句,一种语法词汇的综合练习,算不上是翻译方面的系统训练。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对象不同。首先,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词汇,人们就无法传达任信息,词汇是构成话语的基础也是理解的基础。其次,汉语表达水平低。遣词造句能力不高,词汇贫乏,很难翻译出通顺流畅的语言。最后,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了解,不谙翻译技巧。这也是上文中我们提高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英语专业的学生差别最为明显的地方。翻译实践证明一旦找出英汉不同之处及表达方式之差异,问题便迎刃而解。从结构上讲,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和;前者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后者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关系。因而英语结构紧密,汉语结构简练。在词义方面,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意而汉语用词精确,严谨。英语句法形式紧凑,语法结构严谨,而汉语句法恰恰相反。学生语法不清晰,在理顺原文句子结构问题上束手无策。英语从句一个接一个,修饰语连绵不断,句子威分之间的复杂关系,足以把一个语法知识欠佳的学生搞得晕头转向。最后也只好随意切割句子成分,理解荒谬。

四、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可以借鉴专业翻译教学成功的经验

(一)根据翻译专业教学,作为一个译者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都必须具备,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打好语言基础、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汉语素养,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明确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编写专门的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并且要改进大学英语课堂的翻译教学方法。

(二)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特点,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文学、政治、法律、新闻、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翻译工作,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该定位于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并且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这些学者大部分都是非外语专业背景。所以从翻译教学的文体和翻译素材的选择上,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要有意识地向这些方面侧重。

(三)进行系统的翻译理论教学,培养翻译技能意识。相关语料库资料调查显示,就翻译单位来说,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所采用的翻译转换的基本单位是词[2],这就导致他们在翻译实践中更关注短语在译入语中的对等转换,译文结构受源语限制比较严重,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地道的汉语表达,甚至翻译腔。在其他方面诸如时态、语态、衔接词、句式结构的转换技巧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处理起来也受英语原文的影响比较严重,对原文结构调整非常有限。这表明学生缺乏基本翻译技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文而不能打破原文结构的限制,译出符合译文语言表达规范和表述习惯的句子。导致译文语言不通顺流畅,可读性不强。

结合刘宓庆翻译技能意识的培养和翻译能力提高的论述及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在分析英语专业八级英译汉翻译试题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要想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翻译理论的讲授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翻译理论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把翻译理论知识内化,再结合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翻译技能意识,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去运用翻译理论来作为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指导,除了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具备策略能力,策略能力贯穿了整个翻译过程,需要我们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运用各种翻译理论外的能力,包括心理能力,才能顺利地完成整个翻译任务。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

五、小结

虽然教学大纲已经把翻译能力列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考察技能,然而从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得分率来看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状况并不乐观。作为翻译行业储备力量的重要来源,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非英语专业的非专业性,在教学对象、教材、师资方面具有独有的特点;然而同为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上是相通的,所以可以借鉴其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注重翻译理论的灌输和翻译技能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翻译的各项子能力,再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将理论内化熟练运用,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的翻译水平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晓莉.基于实证视角看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

[2]周宁,徐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汉翻译规范的语料库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6).

第7篇

关键词:翻译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教材选用 翻译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地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这也使得高素质英语专业翻译人才供不应求。据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就更少了,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很多高校作为培养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基地,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因而,如何改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因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翻译人才?据调查,市场对于职业翻译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翻译从业者应当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这也是核心技能,要求译者精通双语,并能达到熟练应用、写作与转换。

2.翻译从业者应当具备相应的工具应用能力。译者应当熟练掌握各种辅助翻译工具以及相关文字编辑和排版能力。

3.翻译从业者应当具备较为宽泛的知识体系,最好具备在某个专业领域相对完善的知识背景。

4.翻译从业者应当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快速地掌握新知识。

5.翻译从业者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译者应当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基本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在明确了市场对于翻译人才的要求后,反观高校对于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不难看出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着重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材选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校都较为偏重文学文本的翻译,轻应用文体的翻译,开设翻译课程时一般也就是分为英汉翻译、汉英翻译、口译等。这些翻译课程可以在宏观上让学生掌握一些翻译理论、技巧和方法,然而对于以后翻译从业者所经常接触的金融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法律英语等专业背景较强的翻译类却少有涉及。除此之外,翻译课程学时偏少,许多高校开设的翻译课都是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各一个学期,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生课堂上时间有限,课下进行的自主翻译学习和实践练习也很少,无法掌握实际的翻译技能。相比之下,国外的翻译培训与教学有一个共同点,即“在一定理论框架内,最大限度地贴近翻译实际,以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实际能力”。

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单向的从教师到学生的知识传授。教师的“讲”远多于学生的“练”,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具体遇到的困难、如何去进行解决以及从中的收获。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翻译教学容易变得枯燥乏味,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翻译技巧和方法,努力向教师所提供的“标准译文”靠拢,而不具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

再次,在教材选用方面,目前市场上有关翻译的教材琳琅满目,但是选择适合所教层次学生的课本却并不容易。有些教材理论性强,所选翻译材料难度偏大;有些教材专业性太强,不适合翻译初学者使用。有些教材所选译例陈旧,体例单一,缺乏时代性。根据学生水平,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对学生学好翻译非常关键。

二.改进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1.优化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

在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开设专业必修课学习基础翻译的情况下同时开设专业选修课,诸如法律英语翻译、金融英语翻译之类专业背景较强的翻译课程,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此类课程。此外,翻译是双语转换的过程,很多情况下,学生可以看懂英文,却无法用贴切的汉语将其表达出来,因而设置英汉语对比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和汉语的内在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文化、历史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翻译。

此外,翻译课程的学时可以适当地进行增加。现在多媒体资源较为发达,学校也可以设置一些网络翻译学习课程,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

2.创新翻译教学模式

在翻译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充分采用“翻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

工作坊(workshop),由美国风景园林师、设计师兼教师出身的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rplin,1916-2009)提出,用以指代提供各种不同立场和不同族群的人们进行思考、探讨及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翻译工作坊,即在翻译活动中,几名翻译人员聚集在一起共同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相互交流,分工合作,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

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译前阶段、分组翻译、译文展示、译文评估。

译前阶段,教师讲解相关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布置翻译任务及要求。

分组翻译,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翻译小组,每个翻译小组即为一个翻译工作坊。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等展开讨论、进行协商,议定出最初的译文,并进行修改、校对,形成最终的译本。当小组成员对某处的翻译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保留各自的译文。

译文展示,各翻译小组展示出自己的译文,并且要呈现出翻译过程中各成员的分工,作用以及其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译文评估,评估由组内评估、组间评估和教师评估三部分组成。在这一环节教师对评估活动进行组织、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评判标准。最后教师总结点评、收集定稿译文并根据教学目标评定成绩。

这种教学模式以过程为取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翻译的信心,为其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课堂也不再是以教师为主角的照本宣科,学生会在参与翻译的过程中体会到完成翻译任务的不易,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乐趣,最终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而且,这种翻译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进入职场后进行职业翻译的模式较为贴近,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真实市场的需求。

此外,高校也可定期举行专题讲座,邀请知名的翻译家或者从事翻译行业的管理人员讲授特定的行业知识以及翻译项目管理之类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翻译动态和翻译市场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单凭课堂学习并不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翻译类的参考书目供其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教师也要注意充实自身,学习新的翻译理念,并不断地进行翻译实践,以提升自身的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

3.选择合适的教材,与时俱进

根据所教学生的层次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合的教材并不是一件易事,教师可以选定某一教材,同时借鉴并融合其他教材或资料的长处。此外,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而应当与时俱进,找出贴近生活实际、融合当下热点、适合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翻译材料。

综合而言,就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优化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创新翻译教学模式并选择合适的教材以改进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为市场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当然,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是一个长期并且动态的课题,我们还需要不断地保持更新、探索,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42-44.

2.陈宣荣.以翻译工作坊模式促进翻译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70-171.

3.龚爱华.论我国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19-121.

4.黄越.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教师角色―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1(6):56-60.

5.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32-36.

6.连彩云,荆素蓉,于婕.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2011(4):37-41.

7.吴熙.高职高专翻译教学模式的转向―翻译工作坊模式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5):163-165.

第8篇

农林英语从属与科技英语的一种。农林专业的学生在用专业英语获取各种科技信息的时,以及用英语翻译和阅读科技文章时,如科技文献、科技论文时都需要用到相关专业英 语。本文对农林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子的特点进行初步分析,试从词汇方面(缩略语、固定搭配等)分析专业词汇的特点同时分析农林领域英语句子的特点,从句子翻译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进行专业领域的翻译。

关键词:农林英语;词汇特征;翻译

作为专业用途英语,农林专业英语以其专业性特点在科技英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林英语的特点是专业性强、逻辑结构严谨、广泛应用于农林科技方面。因此,无论是作为高校农林专业的学生还是从事翻译的专业人员,弄清农林专业英语的特点,正确翻译此类专业文本是非常重要的。鉴于“词句”从来都是依附文本而存在的事实,本文试图从典型句子以及语法方面入手,归纳总结出一些特点。

1.词汇特征

农林英语词汇既属于科技词汇又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词汇。鉴于其双从属性,其构成方法除了固定的专有名词及缩略语以外,主要是通过合成、复合、派生等构词手法组成新词。表现为以下特征:

①主要应用农林专业领域;该类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及公共场合并不常见;如:Carbon sink碳汇;

②主要应用于农业方面研究的专业用语;如:Mulberry Silk桑蚕丝;

③主要应用于林业方面研究的专业用语;如:Allowable Annual Cut年度允许采伐量;

在此基础上,更多把握农林科技英语的词汇范围、常用构词手法、特有的缩略语表达等,了解各类词缀含义,了解普通词汇在农林学英语中的专业含义获得词汇科学分析能力和综合词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1缩略语

在农林专业英语文章中,缩略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常见的如

LIFDC:(Low Income Food Deficit Countries)低收入缺粮国家;三农:Farmers,Rural Areas,Agriculture Production;一些与农学相关的学位职称和政策名词缩写:AE:(Agricultural Engineer)农业工程师;AD:(Agriculture Decisions)《农业决策》;

林业方面常见的缩略词汇:SM:Soil Mechanics)土壤力学;API:Air Pollution Index)空气污染指数;一些与林学相关的学位职称和政策名词缩写:BF:(Bachelor of Forestry)森林学士;AA:Action Area)预定自然保护区等。

1.2构词

在一些农林英语文章中会遇到一些有常见的名词构成的新词汇。这种新词或是派生出来的或是通过增加前后缀复合而成。以下为具体例子:

派生词:旱生植物:Xerophyte;水生植物:Hydrophyte耐盐碱植物saline-alkali tolerant plan;

复合词如:针叶植物:needle-leaved plant;抗风植物:wind-resistant plant;温室覆盖:greenhouse covering;也有一些专业术语是通过词的曲折变化而形成的新词,如:混交林:mixed woodland;混合林:mixed forest;花坛植物:Bedding plant等。

1.3一般词汇的专业用法

有些词汇在普通的英语文章中用的是常用意义而在专业英语中则需要用专业术语翻译。比如:infant,常见词义为“婴儿的、幼儿的”,其法律术语为“未成年的”,而用在农科和生物学上时则译为“未成熟的”,如infant fruit 未成熟 的果实);“canopy” 的普通词义是“罩盖、天篷”等,但在林学上的意思是“树冠、冠层”;“hill 或 hills) ”的普通词义是 “小山、丘陵、冈峦、土堆”等,但在农科和生物学上则译为“成堆种植的作物、穴”[1]。

也有一些词汇在固定搭配中出现时则翻译成另外一种意思,如:agent常见用法为“,机构”,在“Biological agent”则翻译为生物因子;Chronic常见用法为“慢性的;慢性病”而在“Chronic hunger”则译为“长期饥饿”;“Crop failures、Crop residues、Crop rotation”则分别译为“作物歉收、作物秸秆、作物轮种”;再如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保护性农业;Breeding cycle 生殖周期等。

2.句子顺序的调整

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英语文章的翻译还是一般公共英语的翻译时都会涉及到句序调整的问题。处理这类文章段落的翻译时,使用的方法包括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倒装正译、主动变被动等,其目的都是为了使译文既符合专业领域要求又汉语阅读习惯。

例:A Purdue University(U.S.)method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protection trees provide against ultraviolet-B may influence how communities are built and the incidence of skin cancer.

译文:美国珀杜大学提供的对防止紫外线B辐射的树木保护的估测方法可能会对社区的建立和皮肤癌的发病率产生影响。

在本句中,Purdue University method 是主语,to estimate 引导的不定时从句在原文是method 的后置定语,翻译时为了符合汉语习惯,调整顺序,将其前置。

例:Since composting can convert organic wastes into a form more beneficial to the environment and divert material from landfills and incinerators,then composting can be adopted as alterative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

译文:堆肥可以将有机废物变成一种比较有利于环境的形式并使一些废弃物免于被焚烧,因此堆肥是废物处理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在后半句中,composting can be adopted as alterative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原为被动,直译过来为“堆肥被认为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在翻译时为了是文本更贴近读者阅读习惯也为了突出重点将被动翻译成主动。

3.长句翻译

在英语文章中长句是经常出现的。长句也分为两种复杂长句和简单长句。农林专业英语属于信息类文本,故较多使用长句,修饰成分复杂多包涵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以及各种从句。翻译长句时可采用顺译、倒译、综合、拆分等方法。以下案例选自21世纪农业科学专业英语――《农业经济管理英语》一书中。

例:Also with the subjects of higher production and improved efficiency,the old open field manors of eastern England and the midlands,with their scattered strips of tillage land and their very unproductive commous,were replanned,enclosed and converted into farming units of a size that would admit of economic production.

该句是复杂长句。句中的主语是the old open field manors、tillage land、commous;were replanned 是谓语;that引导的从句作先行词size的后置定语;同时该句中将名词短语with the subjects of译成动词短语以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所以在翻译时划清句中的斜体部分主谓宾成分之后综合分析主干词语后各成分所起的作用,综合译出译文。

译文:此外,为了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率,英国东部和中部无篱笆墙的古老庄园及其分散的长条耕地和贫瘠的公地也被重新加以规划。这些耕地或公地都被围上了篱笆从而变为规模适合进行经济生产的农业单位。

例:Ecologyliterally the study of plants and animals in their homes) seeks to explain thes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all different members of a community,and to build u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该句是简单长句。在本句中,Ecology是主语;主语的修饰成分虽然很长但其表达顺序与汉语表达类似。所以对于这种类型的句子就可以采取拆分法将原文拆分成几个简单小句,顺序翻译。

译文:生态学,从词义上讲就是指对动植物机器所处环境的研究一门学科。它是为了阐明某一群落的所有不同成员之间的这些相互关系和建立对作为这一整体的该群落的理解。

4.结论

科技英语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著作、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用于报道科技动态、科研成果,描述生产过程、专业产品说明书等,有着语言客观、严谨、规范、语气正式、文体质朴、专业术语强等特点[2]。

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掌握专业术语对于农林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但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提供帮助而且会提高其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同时对其以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能力也也是大有裨益。因此,作为专业翻译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的翻译理论和足够量的词汇之后,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同时结合公共英语的分析方法、专业领域英语的特点,理解、掌握相关专业词汇进行准确而地道的翻译是每个译员必备的能力。(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姚娅萍,徐亚萍.农林院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研究.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03):319-321.

第9篇

【关键词】翻译专业 口译专业实习 模式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需要大量的综合型外语外事人才,即翻译能力、百科知识、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均达到一定标准的,可以高效完成客户需求的专业人才。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从学校向社会过度的实践平台。翻译专业的开设,“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实践教学(含专业实习)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这样学生可以巩固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翻译理论与技巧,提升操作能力,应变实际翻译场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院校本科翻译专业学生口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任务不明确,学生无法选择合适材料。普遍来说,现在院校设置实习任务时未能向学生解释适合实践的口译材料,也未规定汉译英与英译汉的比例。因此,学生自行选择的音频类型宽泛,英汉与汉英比例也出现很大差异。很多材料,如:精读课文、电影等材料并不适合翻译专业本科阶段的实践。

2.无有效监督,难以检测学生真实水平。本科生课业任务较多,现实环境中能参加的校外实践项目较少,而翻译专业实习往往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学生一般会有如下不符合口译实践要求的操作:多次录音选择表现最好的一次上交、直接念已有的译文或原文音频全部结束后才出现自己的口译录音。专业实习应该为模拟职业环境下即席进行的活动,而不合规范的操作不仅不能够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培养其作为译员职业素养。

3.实习形式化,与课堂教学脱节。实践应该是反向指导教学的有效途径。专业实习涉及的人数多、时间紧。因此教师多选择摘取简单段落给出分数与评语,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未能把学生的实习内容当作教学案例。这样就让学生产生误区,认为翻译专业实习只是一种形式,他们对口译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少。

此外,很多高校在本科生教学阶段并未开设机辅类课程。学生在录音时往往会使用各种设备,录音格式与单项时长也多种多样。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符合目的的教学实践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不利于培养译员翻译的职业化意识。

二、本科翻译专业学生口译专业实习模式改革策略

1.项目前期:明确口译任务。在项目前期,教师应建立明确的教学计划。其中包括时间、主题、进行模式等。比如,第一周主题为水污染治理,英汉、汉英口译各两组发言。学生将就发言轮流做口译实践。因此应提前让学生做译前准备并给出准备方向,如:水污染的概念、当前中国水污染存在的问题等。鼓励学生查找可能会出现的词条翻译,并搜索相应的环保知识,培养其良好的译前准备习惯。可以安排老师或学生做发言人,但更建议会议或活动发言人是在某一真实机构任职的工作人员,其他专业的教师或硕博士生,他们都是各领域的专家,接受我们的邀请担任志愿者发言人。

2.项目执行:标准化操作。实践进行的场所建议在学校的口译实习基地或同传间。按照主持人介绍,发言人发言与译员口译的方式进行,现场同步以ppt形式播放发言大纲,完全模拟真实的口译活动场景。活动期间全程录音,并要求各学生对自己负责口译的部分进行录音。要求暂时做“观众”的学生全程注意力集中,自行在场下记笔记并做 “mental interpretation”, 并在口译活动结束后给出自己的感想。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全场同学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并逐渐反思如何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口译水平与做翻译的综合素质。

3.结项:教师综合评价与学生实践反思。教师应客观、综合地给出学生的实践成绩。评价结果可依据学生的口译技能、应急能力处理、职业素养等标准并体现在学生实践报告上。按A(优秀),B(良好), C(不合格)三项划分,并给出实践评语。评语要按照评价标准详细描述学生存在的优点与职业方向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要求其在实践报告上体现实践心得,如:任务描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自我反思。这样的双向互动有助于学生自我思考并辅助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译水平。

此外,口译实践材料还可以作为口译课堂的教学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口译练习与讲解。还建议在专业实习的不同阶段开展计算机辅助软件教学与实践,如:SDL Trados与adobe audition软件的使用并鼓励学生学习项目管理知识。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口译的形式与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口译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环节,口译专业实习对于应对于推动翻译的职业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模拟实际情景,根据学生与地方需求设置合适的专业实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与作为职业译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云辉.论口译人员的综合素质[J].中国科技翻译,2000(1): 27-28.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英语;文体特点;翻译技巧

1.引言

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逐步扩大,科技英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电力专业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与科技中也日趋显示出其重大作用。电力专业技术方面的英文原版著作及英文资料大量涌人使得电力专业的人员能够更便利地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信息。因此,电力专业英语的翻译对该专业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拟就电力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进行探讨。

2.电力专业英语的文体特点

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电力专业英语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了解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将有助于我们的翻译实践。

2.1专业性强

电力科技英语有很多特有的专业名词和术语,比如:flashover(闪络),over―voltage(过电压),transformer(变压器)等,这些词一般不出现在其他专业文章中。另外还有一类词语作为普通词有其本身的意思,但在电力科技英语中它又有其专业词义,如:relay,它本义为“接替”,但在电力科技英语中,它指“继电器”;再比如generator,它本义为“创造者、发生者”,但在电力科技英语中,它指“发电机”。

电力科技英语还有很多缩略词,如:PT(Potential transformer电压互感器),EHV(extra high voltage超高压)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在电力科技英语中有很多,在平时我们一定要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并正确加以区分,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

2.2无人称句多

电力科技英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人称句多,这是因为电力科技英语主要目的在于阐述或说明结果和事实,而不是介绍这些结果或事实是由谁发现的,因此,电力科技英语文章往往是没有人称的。如:The first requirement of reliable service is to keep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s running in parallel and with adequate capacity to meet the load demand. 要可靠供电,首先要求保持各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并且具有足够的容量,以满足负载的需求。

2.3被动语态多

由于电力科技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表述事实,试验报告和各类说明,以客观陈述为主,因此,在电力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如:Circuit breakers are required to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networks by switching circuits on,by carrying load and by switching circuits off under manual or automatic supervision. 要求断路器在手动或自动监视下,能依靠其投切电路及运载负荷来控制电网。

3.电力英语的翻译技巧

电力专业英语的文章语言结构严谨,推理严密,叙述准确,公式、数据、专业术语繁多且规范,使用复合句、长句较多。通常一句话里包含三、四个甚至更多的长句。因此,在译成汉语时务必按汉语习惯分解成适当数目的分句,才能条理清楚,避免洋腔洋凋,言不达意。同时,由于“专业英语译文的读者都是熟悉本专业的人士,因此,译文的表达要符合专业表达的习惯,否则读者阅读后会觉得费解或认为译者在说外行话”。在电力专业汉译英语长句时,可视情况采取包孕、分切、拆离、重组和压缩五种方法。

3.1包孕法

所谓“包孕”,就是汉译时将英语原文中的后置修饰成分(包括各类短语或从句等)都置于中心词(即被修饰成分)之前,使修饰成分在译文中形成前置包孕。

例如:A diode placed in a circuit acts like a value,allowing current to flow in only one direction.装在线路中的二极管像一个只允许电流按一个方向流动的阀门。

3.2分切法

所谓“分切”,就是汉译时将英语长句化整为零,在原句中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并列或转折连接、后续成分与其主体的连接等处切断,或者按意群切断,译成汉语的分句。

例如:We conventionally consider the electric current to flow from the positive to the negative terminal.人们习惯上认为,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3.3拆离法

拆离法就是将长句中的某些成分(如词、词组短语或从句等),从句子主干中拆开,另行处理,以利于译文的总体安排。

例如:The operation is adaptive in the sense that the tap―adjustment informa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received data. 抽头增益调节的信息是根据所接收的数据推导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过程是自适应的。

3.4重组法

重组法是在弄清英语长句结构与原意之后,按汉语叙事论理的习惯重新组合句子。

例如:Two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nsistor are its being very small in size and its being able to be put close to each other without being overheated.晶体管有两大优点:一是体积小,二是能密集排布而不致过热。

3.5压缩法

所谓压缩法,就是将原文中的复合句缩译成单句,将多个单句缩译成一个单句,或将单句与复合句缩译成一个单句或一个复合句。

例如:The resistance of an inductor is so small that it is negligible.电感器的电阻小得可忽略不计。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电力专业英语的自身特点,要正确翻译电力专业英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多加琢磨和训练,除此之外,还要掌握积累一些电力英语的特定及其翻译技巧。总之,电力英语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翻译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多进行翻译实践,才能译出质量上乘的译文,从而更好的为电力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然,包兰字,景志华.电力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屠志健,靳希.从电力专业英语角度谈专业英语翻译[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4).

第11篇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交流语言,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英语为书写语言发表的科技学术论文、书籍和刊物越来越多,无论是生产设备说明书,或是生产操作程序说明书;无论是商务谈判,或是学术论文的写作与翻译,这一切都和英语紧密相关,所以英语的学习和科技英语的翻译日益受到重视。

环境学科作为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学科,各国在其相关领域的交流愈加频繁,有关环境的科技文献翻译逐渐增多,这对大量了解国外前沿的环境问题、对该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必须了解环境学科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技巧以及常用的词汇。

二、环境化学英语的特点

环境化学专业英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等多个方面。

1 .词汇

在词汇方面,环境化学领域有自己的一套专业术语,通常通过缀合法、复合法、缩合法、首字母缩略和专有名词等方法进行构成,例如:photomorphogenesis(光形态发生)一词就是由photo+morpho+genesis三个词缀合而成;salt-former(卤素)则由两个词复合而成;由smoke和fog缩合成smog(烟雾);POPs则是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的缩写等等。

2.句法

在句法方面,与科技英语一样,环境化学专业英语具有大量使用长句和名词化结构(主要是用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of+修饰语)、广泛使用被动语态和非谓语动词、不同用法的时态和定语后置等特点。

3.修辞

在句型和时态的使用上,多为用来陈述客观事实和问题,描写过程和状态,说明特性和功能,所论情理多为一般性、频繁性和特征性。因此,在文中大量使用陈述句型,谓语动词主要以一般时为主,如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在语气的使用上,往往采用虚拟语气;在表达上力求简明、扼要、规范,逻辑严密。

4 .其他特点

由于科技文章本身的客观性、信息性,所以在句子结构和其他语言特点上就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如分隔结构、非言词符号、倒装、省略等的使用。

三、环境化学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翻译方法

1.翻译的基本原则

专业英语的翻译是词汇、语句、段落、文章翻译的有机整体,且十分注重逻辑关系,所以翻译一般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表达原文,使得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用词准确,行文流畅通顺。

文中多用长句、难句,修饰语多、联合成分多、结构复杂,例如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同位语、插入语等,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与句子主干结合在一起,使句子长而复杂,具有严密、紧凑的特点;而汉语句子倾向于短句,在英语长句汉译时,既要从汉英差异出发,处理好句子结构形式上的问题,又要做到保留英语长句在表达思想方面严密紧凑的特点。

综上所述,翻译基本上要遵循“忠实”“通顺”和具有“美感”这三个主要原则,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日常翻译中都要注意这些原则。

2 .常用翻译方法

(1 )科技术语和专有词汇的翻译

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意译法:意译法就是根据原词的实际含义译成对应的汉语术语。这种译法广泛运用于科技术语的翻译,具有概念明确、易懂易记的优点。例如:persistent residue 持久性残留;ozone layer 臭氧层;particulate matter大气颗粒物;photochemical reaction 光化学反应;methyl mercury 甲基汞;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homeostatic mechanisms 自调节机理;inorganic chemicals 无机化学;limestone 石灰石等等都是采用意译的方法来翻译的。

还有一类就是合成词的翻译,根据特定的含义的词根词缀组合成新的词,环境化学中常用的出现频率较高的前缀如anti-,auto-,contra-,ex-,intra-, mono-,pre-,per-,poly-,syn-,semi-,trans-,thermo-,un-,等;后缀如-able,-al,-acid,-amide,-ic,-ise,-meter等。

例如hydrochlorofluorocarbon (氟氯氢化碳)一词,该词由hydro-(氢),chloro-(氯代),fluoro-(氟代),carbon(碳)四个基本词素构成。即便是包含多词素结构的长词,只要懂得分析词中所包含的基本词素,也同样可以猜到它们的意义。又如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即DDT),就是由di- (二),chloro-(氯代),di-(二),phenyl(苯基),tri-(三),chloroethane (氯乙烷)构成的。所以掌握了构词法和环境化学常见词根词缀,可以很快推出单词的意思。

音译法:音译法就是按原词的英语发音译成相对应的汉语,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无法揭示词汇的真正意义。随着新术语的出现,对不少词已用意译来代替。如:atrazine 阿特拉津;clone克隆;nylon 尼龙;dichlorodiphenyl trichloroethane(DDT)滴滴涕;calories 卡路里;Chernobyl 切尔诺贝利;El Ni&o 厄尔尼诺;Humus 胡敏素;Mole 摩尔;DDVP 敌敌畏。

半音半意法:这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如:Nernst equation能斯特方程;Thomas model 托马斯模型;Michaelis(-Menten)equation 米式方程;Beer-Lambert law比尔-朗伯定律;Diels-Alder condensation 狄尔斯-阿尔德缩合反应等。

缩写替代法:有一部分单词由于使用广泛,直接写出其英文缩写便可知其含义,所以这类的单词基本不翻译,可以直接引用。如:GDP 国内生产总值;UV 紫外(光);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OP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 多环芳烃;BOD 生物需氧量;COD 化学耗氧量;HFCs 氟氢化碳;DNA 脱氧核糖核酸;CEC 阳离子交换量;PCBs 多氯联苯;ATP 三磷酸腺苷等等。

特殊含义:有个别单词在环境化学专业英语中所选择的词义是与非专业英语不同的特殊含义,如:bond一词在日常用语中为纽带、契约、证券等意思,在环境专业中则表示键的含义,O-H bond表示O-H键;pack本义为包、捆,而battery packs则译成电池组;current本义为流通,引申为电流等等。这些词汇需要结合句子含义在词的本义上引申,进而找到最合适恰当的词义。

(2)句子的翻译

环境化学专业英语作为科技英语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描述其规律、特点、过程等的语言,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录自然界和科技界的动态,所以根据这些特点,其使用长句,难句的频率也比较高,翻译时要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

①将名词性短语扩展成分句或转换成动宾结构

大量的应用名词性短语可以使文章变得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但在翻译中我们要注意将名词性短语扩展成分句或是改变其结构顺序,使其译成中文的语句逻辑准确,表达清楚。

如下例子所示:

a.The earth rotates on its own axis, which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

b.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

译文:地球绕轴自转,引起昼夜的变化。

名词化结构“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使复合句变成了简单句,而且使表达的概念更加严密准确。

又如:The slightly porous nature of the surface of the oxide film allows it to be colored with either organic or inorganic dyes.斜体部分可翻译为氧化膜表面具有轻微的渗透性。这样的翻译避免了冗长的句子,使其成为动宾关系,同时也更加简洁准确。

The harnessing of energy for the manifold need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has dri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对斜体部分进行扩充,可翻译成:对于工业文明的多种需要来说,能量的利用驱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获得足够的能量已经成为提高全人类生活水平的关键。这样整个句子变得浅显易懂。

②将定语成分转换成独立句、状语分句等

由于专业英语要求准确简练的原则,所以为了明确表示和描述对象,常常需要较多地使用非限定性动词作定语,句子中常使用非限定性动词构成的各种短语来替代从句或是分句,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将其转换成独立的句子或是状语分句,提到所修饰的词之前,以符合汉语的语序。

如:An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high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groundwater is eutrophication of receiving waters.

译文:与地下水含硝酸盐过高的有关的另一环境问题是供水源的富营养化。

This combination,the material and energy balance,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used in the sequence of steps necessary to bring a chemical reaction from the idea stage to a viable large-scale commercial process.

译文: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合是把化学反应从理想状态变成实际的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的必要步骤和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③将被动转换成主动

英语被动句的翻译处理具体大致有四种,即将英文原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将原文其他成分改译成主语; 加译主语;原文主语仍译作主语。请看下面的例子: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being examined on a wide front,with a view to redu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by appropriate choice of materials,and their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译文:为了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合理的化学反应路线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对工业产品做全面的监测。(无主句)

However,many other redox processes are utilized by bacteria.

译文:然而,细菌可以利用许多其他的氧化还原过程。(其他部分改译主语)

Proteins,carbohydrates fats are often grouped together and called organic nutrients.

译文:人们常把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归为一类称其为有机养分。(加译一个主语“人们”)

The reactivity of gasoline components with hydroxyl radicals can be understood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C-H bonds and their relative strengths.

译文:汽油各组分与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活性可根据所含C-H键的数目以及其强度来理解。(主语不变)

④增加词语以表示不同的时态

从时态上看,科技英语多采用一般现在时,使表述具有“无时间性”,所以在翻译中,我们需要补充一些与时间有关的词汇,使得时态更加明显。

如:Virtually,all decisions about the control of nitrat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are made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ies that frustrate efforts to guarantee the desired results.

译文:实际上,迄今为止所有关乎控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决策都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这往往使我们的计划落空,难以达到期望的结果。

⑤以“it”引导的主语从句的翻译

这种句式在环境化学专业英语中及其常见,既突出了所要强调的部分,同时避免了句子主语过长导致头重脚轻的弊端,还可以丰富句式,使得文章中的句式不至于仅仅使用被动语态或是名词性结构,而过于单调。

如:It is instructive to view human energy use against a backdrop of the continual and massive flow of energy that occurs at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译文:考察人类对地球表面上持续不断的巨大能量流动的利用是有益的。

It has recently come to be appreciated that methane hydrates occur widely in nature,principally in ocean sidements or in the arctic permafrost.

译文:最近,甲烷水合物在自然界主要是在海洋沉积物中或者在北极的永久冻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得到人们的重视。

翻译这类句子是要注意按照汉语的顺序翻译,将主语从句部分提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化学专业英语的翻译属于书面语的翻译,注重逻辑关系,表达客观准确、结构严谨,风格独特,但翻译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专业词汇,积累专业知识,掌握并运用翻译的基本技巧,力求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用词准确。

参考文献:

[1]Thomas G.Spiro,William M.Stigliani.Chemistry of the Environmen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楠.基于水利专业科技英语翻译的技巧[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2(36):98-99.

[4]李新颜,王贵元.科技英语的特点及翻译原则[J].大众科技,2008,6:167-168.

[5]刘爱勤.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策略[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1(17):79-81.

[6]刘毅.英文字根字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7]马永祥等.化学专业英语[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第12篇

口译教学评估是检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根据对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解读,进一步明确本科翻译专业的口译质量评估的基本要素,详细介绍了即将出台的新国标中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参考国际做法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该阶段的口译教学评估的基础要素,即评估的时间、目的、类型和评估的客体。为评估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提高翻译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国标;口译教学评估;评估基本要素

口译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的目的可划分为三个领域,即面向教学的口译教学评估、面向职业的口译职业评估和面向研究的口译研究评估。口译教学评估是高等院校评价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评估的内容、模式、方法等都取决于不同层次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阶段性教学目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等。最新的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中指出,翻译本科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国际交流、语言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具体而言,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初步掌握并运用翻译技术和工具,了解语言服务业的基本情况和翻译行业的运作流程,能够胜任外交、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翻译、跨文化交流、语言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新国标中还指出,教学质量评价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评价目的,以国家标准为评价制度,且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详见表1)。

新国标的制定和出台为翻译本科专业口译教学评估提出了新要求,评估体系的构建应以新国标为指导方针,评估各项工作的开展应紧扣新国标的要求,同时参考国际上较成熟评估模式,明确口译教学评估的时间、目的和类型,以及不同评估阶段的评估客体,形成操作规范。规范化、标准化的口译教学评估体系能够直观、客观、科学地反应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翻译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口译教学评估的目的和评估时间

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将测试分为,课程/成绩测试(achievementtest),用于检查、了解某一阶段内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情况,评估学员的学业情况;诊断测试(diagnostictest),用于发现学员在哪些方面犯错并找出补救办法;水平测试(proficiencytest),用于测量学员或译员的口译实践能力,即评定考生是否达到某一水平,能否胜任口译任务或口译工作;潜能测试(aptitudetest),用于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学习口译并成为一名译员的基本素质和天赋;编班测试(placementtest)用于将学生区分开来,编入适合他们能力和水平的班次,接受相应的培训(Bachman,1990)。评估的目的和时间决定评估的类型(见表2)。

二、评估时间和评估客体

1.入学评估入学评估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译员的潜质的潜能性评估。巴黎高翻学院选择口译学员的标准:自身品质,能否学会有关技能;语言知识水平,包括外语和母语的水平;成为译员的天赋能力。同时学生应具有较好的自然品质,即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口译能力,即理解原文、用译语表述的能力、快速分析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入学考试就是要发现学生以上的潜在能力,确定学员通过学习有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译员。除天赋能力外,学员还应具有丰富的专题知识和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欧洲会议口译硕士”项目通过筛选性的入学考试选拔学员。对报考学员资质有如下要求:学员必须有大学本科学位;在广泛领域和各种语域中A语的水平出色,工作语言(B语和/或C语)掌握良好;国际事务知识面宽广,并通晓工作语言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具有良好的专注力、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学习动力强;能从事有压力的工作;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上评估的客体主要包括学生的双语语言能力、双语理解能力、译语表达能力、百科知识,以及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翻译本科专业口译方向的“入学评估”一般指口笔译的分流评估或核心口译课程为筛选学生进行的口译的潜能评估。翻译本科阶段的“入学评估”可参考以上做法,以新国标为指导,从学生的该阶段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认知能力出发设计评估,检验学生的双语语言基本功、笔译和口译基本功、百科知识、生理和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是否具备成为口译员的潜能。入学评估的评估客体基本包括以下内容(见表3)。

2.阶段性评估阶段性评估是指形成性评估,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中,评估学生的口译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习得和培养是否达到了阶段性要求,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考察和评估。新国标指出,翻译本科专业的核心口译课程包括联络口译、交替口译和专题口译。教师可根据口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安排,在课堂、期中和期末对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应紧扣教学大纲,试题的题型、长度和难度应符合该阶段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情况。阶段性评估也可采用档案式评估,以课程为单位,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对口译综合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跟踪纪录、调查和研究,记录学生哪些指标表现较好、哪些指标较差。经过长期跟踪,学生能够系统地、科学地提高口译各项技能,并注重各技能之间的衔接与配合。评估的客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表4)。阶段性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译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习得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能力短板,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口译能力。同时,在教学中,阶段性评估的成绩可作为学生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占期末成绩一定的比例,避免期末考试“一次定成败”。阶段性评估能够更为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口译成绩,使学生有机会及时纠正不足,调整学习方法,达到课程要求,培养学习兴趣。

3.结业评估结业评估属于终结性评估,直接对接职业标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职业水平,是否具备职业要求的译员能力。翻译本科专业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胜任外交、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联络口译和交替口译工作。一般来说,硕士阶段学习结束时的考试包括一系列的交传和同传,学生的考试表现能够证明他们很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主考官应明确回答“能否让这个学生在职业译员经常工作的会议中去做交传或同传”这个问题。毕业考试旨在考察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即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个别错误。毕业考试应能说明考生是否具有作为译员的能力。“欧洲会议口译硕士”的学员完成一年学习后,必须通过毕业水平考试才能取得学位。毕业考试主要测试学员的译入语水平、源语理解能力以及各门口译课程教授的口译技能掌握情况,学员只有在考试中展示出足以成为职业译员的水平方可通过。那么,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方向学生的结业评估应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一般难度,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外交、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联络口译和交替传译工作?重点测试评估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见表5)。

三、结语

翻译本科专业的口译教学评估应以教学质量的新国标为导向,以教学目标为标准,综合评估学生的口译能力。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看,口译教学评估可分为入学评估、阶段性评估和结业评估三个阶段,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阶段性教学要求,反馈教学质量,完成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三个阶段的评估目标不同,类型不同、评估的客体也不尽相同。入学评估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学习口译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估一般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其目的是评估学生对学期内课程所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了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和职业能力等;结业评估衡量的是学生是否达到本科翻译专业的总体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评估的学生应基本达到口译译员的职业要求,能够胜任一般难度的联络口译和交替口译工作。口译教学评估基本要素的确立,为评估模式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评估模式构建工作的进步一开展提供了前提。

参考文献:

[1]BachmanLF.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Testing[M].Kent,Ohio:TheKentStateUniversityPress,1990.

[2]蔡小红.口译评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3]塞莱斯科维奇,勒代雷.口译训练指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4]王斌华,穆雷.国外专业口译教学的调研报告———兼谈对我国翻译专业办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2(5).